- 2022-08-15 发布 |
- 37.5 KB |
- 8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教育学》讲稿
湖北科技学院教师教育专业《教育学》课程教育学院教育学教研室刘宗南\n【课程性质】课程性质:木课程是师范院校和开展教师教育院校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是教师教育专业学牛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是教育科学学科屮的一门基础性学科。该课程主要包括教育的一般原理、课程论、教学论、德育论和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等内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有关教育学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学会分析教育的基木问题,掌握教育的一般规律,树立科学的教育观,为培养教育教学的基本技能打基础。【课程hl标】1.通过木课程的教学,要使学牛掌握从事中小学教育所必需的教育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素养;2.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要让学生了解教育现象,发现教育问题,遵循教育规律,并运用教育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要培养学牛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牛的专业思想、专业化意识,坚定教育信念,提高学生的心理品质和道德水平;4.通过木课程的教学,要使学纶通晓教育学研究的基本框架、基木知识与最新成呆,并能有意识地将教育教学工作建立在教育学基础Z上。【教学内容】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第二章教育与社会的发展第三章教育与人的发展第四章教育制度第五章教育目的弟八E教帅与学生第七章课程第八章教V第九章德育第十章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教学要求】1.木课程教学,要求坚持理论学习与实践经验相结合;讲授与讨论相结介;2.在教学方法上,以讲授为主,辅之以讨论、自学、调査、看录象、听报告等方法进行教学,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紧密结合基础教育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实际,阐明教育学的革木知识和棊木理论;\n1.积极改革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学习教育学知识和理论过程中,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注重实践性教学环节,培养学生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技能;同吋,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牛教育问题的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2.学生学习木课程,应结介广泛的专业阅读,用所学的知识对现实中的教育问题进行深入的理解和剖析,进行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通过教育论文的写作等,培养学生进行教育科研的兴趣和能力。【考核方式】闭卷考试。成绩统计方式:总成绩二平吋成绩*20%+期中考试成绩*20%+期末考试成绩*60%【教学时数】51学时课程学时分配表章次教洋内容学时分配—・教育与教育学4二教育与人的发展4三教育与社会4四教育冃的4五教育制度3六教师与学牛3七课程6八教学12九徳冇8十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3总计51【使用教材和参考书】1.吴亚林,教育学,湖北教育出版社,20102.吴亚林,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中学),湖北人民岀版社,20133.王道俊、郭文安,教育学,人民教冇出版社,20094.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学基础,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5.袁振国,当代教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n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一、学习目标1、识记教育的概念,明确教育的本质;2、理解教育的基木要素及其之间的关系;3、掌握儿种不同的教育起源论的基本观点;4、理解教育的不同丿力史形态;5、识记现代教育的基木特征。6、记住教育学诞牛的年代、奠基人以及标志性著作;7、理解学习教育学的意义。二、教学方法与手段: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名箸阅读;多媒体教学三、教学重点,难点(1)木章重点掌握的内容是教育的概念;教育的要索;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尤其要掌握20世纪主要的教育学流派的代表人物、代表著作及他们的主要学说观点;当代教育的发展趋势。(2)本章难点是对教育的内涵、教育的三个基本要索及他们Z间的关系,特别是这三个要素在当代的变化应有自己的理解。(3)本章了解内容是教育的起源;教育形态划分;教育学的价值。四、复习思、考题1、教育的对象与教育学的对象有什么不同?2、教育的本质特征是什么?3、构成教育的要索冇哪些?它们Z间是怎样的关系?4、与老鼠一起长大的猫不吃老鼠。这是否说明动物界存在教育?5、简述教育学的历史发展阶段。6、孔了没冇学过教育学,也是一个公认的伟大的教育家。所以说,对于一个教师而言学不学教育学无所谓,谙分析这一观点是否正确并说明理山。一、教育的涵义与本质(一)教育概念与教育的形态1、教育的词源在我国,早在商代的甲骨文中就冇“教”和“育”的象形文字。“教”在甲骨文中像冇\n人在旁执鞭演卜,训导小孩学习的形象。“育”在甲肯文中像妇女育子之形。在先秦古籍中,大都用一个“教”字來论述教育的事情。孟子:“君了冇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炸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许慎在其所著《说文解字》中说:“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教育”成为常用词,则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叶的事情。在西方,“教育”一词含有“引出”之意思,英文、法文、德文的“教育”之词来源于拉丁语“eduiOre”,拉丁语的“e”是“由……出来”之义,“duc@re”有“引”的意思,“教育”一词含冇“引出”Z意。2、教育的概念教育的概念可以从社会的角度和个体的角度來定义。从个体的角度来定义“教育”,往往把“教育”等同于个体的学习或发展过程。特朗里(D.Rowntree)编苦的《英汉双解英语词典》中,把“教育”定义为:“成功地学习知识、技能与正确态度的过程。这里所学的应是值得学习者为Z花费精力与时间,学习方式则一般应使学习者能通过所学的知识表现自己的个性,并将所学的知识灵活地应用到学习时自己从未考虑过的境遇和问题中去。”特朗里“教育”定义的出发点和基础是“学习”和“学习者”,而不是社会的一般要求,侧重于教育过程中个体各种心理需要的满足及心理品质的发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一书中指出,教育就是学习。而对未来社会的发展,教育必须围绕四种基本的学习來重新设计和组织,这就是教育的四人支林:学会认知(learningtoknow);学会做事(learningtodo);学会共同生活(learningtolivetogether);学会生存(learningtobe)。从社会的角度來定义“教育”,教育的概念有广义与侠义之分。广义教育的外延包括了含学校教育在内的各种教育,如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H我教育;广义教育的内涵是:教育是冇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首要和直接H标的社会活动。狭义的教育的外延是指学校教育,其内涵是:由专门的教育机构所承担的,由专门的教职人员所实施的冇冃的、冇计划、有组织的,以影响学纶身心发展为首要和直接目标的教育活动。3、教育的形态美国教育学家菲利普•库姆斯(PhilipH.Coombs)他把教育分为三种垄木模式:正规\n教育、非正规教育和非正式教育。根据教育系统白身形式化的程度,可以将教育形态划分为“非制度化的教育”与“制度化的教育”两种类型。非制度化的教育是指那些没冇能够形成相对独立的教育形式的教育。美国教育家、非学校化运动的倡导者伊里奇(Illich)《在非学校化社会》一书中指出,近代以來人类所建立起來的以“组织化”、“制度化”和“仪式化”为主要特征的学校体系,在总体上具冇“压制性”、“同质性”和“破坏性”,妨碍了真正的学习和教育,降低了人类自我成长的责任心,是导致许多人“粕神自杀”的根源。(二)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教育是一种冇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的根木问题是人的发展问题。有目的地培养人,是教育这一社会现象与其他社会现象的根本区别,是教育的本质特点。培养人是教育的立足点,是教育价值的根本所在,是教育的本体功能。任何教育,只冇通过培养人才能服务社会。(三)教育的基本要素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是教育者、受教育者(学习者)和教育小介系统。凡是对受教育者在知识、技能、思想、品德等方面起到教育影响作用的人,都可成为教育者。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主导者。受教育者(学习者)是指在各种教育活动中从事学习的人。受教育者(学习者)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学习的主体。教育中介系统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联系与互动的纽带,是开展教育活动的内容和方式。教育的三个基本要素是相互联系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以教育小介系统为纽带。二、教育的起源与发展(一)教育的起源1、生物起源说法国社会学家、哲学家勒图尔诺在《人类各种人种的教育演化》一帖中指出,教育的产纶來自动物的木能,是种族发展的本能需要。英国教育家沛西・能认为教育的起源过程是--个住物学的过程,牛物的冲动是教育主要动力。2、心理起源说美国教育家孟禄认为教育起源于原始公社中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的幕仿,原始社会并没有独立的教育活动,原始的教育就是--种“无意识的模仿”。\n3、劳动起源说劳动起源说的直接理论依据和方法论基础是恩格斯的苦作《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主要观点包括:第一,教育起源于劳动或劳动过程屮所产生的需要;第二,教育是人类特冇的一种社会活动;第三,教育产生于劳动是以语言和意识的发展为条件的;第四,教育从产牛之FI起,其职能就是传递劳动过程中形成与积淀的社会仝产和化活经验;第五,教育范畴是历史性与阶级性的统-。(二)教育的发展1、古代教育(1)原始社会的教育:教育还没有从社会生活小分化成为专门的事业,没有专门的教育机构和专职教育人员,而是在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过程中进行的。其教育冃的在于形成一个人的性格、才能、技巧和道德站质。(2)奴隶社会的教育:学校的出现、教育阶级性的出现并不断强、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2、现代教育现代社会变化越來越快。与此相适应,为现代社会培养新人的现代教育也快速发展。(1)学校教育逐步普及(2)教育的公共性H益突出(3)教育的牛产性不断增强(4)教育制度逐步完善3、未来教育三、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教育学就是通过对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的研究,去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教育现象是指人类各种教育活动的外在表现形式。教育问题是在特定的条件下教育活动中出现的具体矛盾,教育问题的提出标志着教育学的萌芽,教育问题的发展是推动教育学发展的内在动力。教育规律就是教育内部诸因素Z间、教育与其他事物Z间的具有本质性的联系,以及教育发展变化的必然趋势。教育的基本规律:教育与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或规律,即教育要适应和促进社会发展的规律;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Z间的矛盾或规律,即教育要适应和促进人的身心发展的规律。\n(二)教育学的研究任务教育学研究的基木任务是揭示教育规律,形成教育的基木原理和理论、方法体系,为教育实践捉供价值理念、理论和方法的指导。四、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一)教育学的萌芽即“询教育学时期”。这一吋期所取得的教育认识成呆主要体现在一些哲学家、思想家们的哲学或思想著作屮。西方的如毕达哥拉斯的《金言》、柏拉图的《理想国》,认为智慧、勇敢、节制、止义,是理想国中的四种美德。重视早期教育"在幼小柔嫩的阶段,最容易接受陶冶,你要把他塑成什么形式,就能塑成什么形式。”提倡“寓学习于游戏”,第一个提出学前社会教育的主张。与《美诺篇》、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主张优生优育,遵守自然所做的年龄划分,人生以七年为一•期。与《尼各马可伦理学》、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以及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许多思想家们哲学、社会学论著。中国的反映占代教育思想的代表性著作,首先是记述孔了教育思想观点的《论语》.论语是孔子弟子对孔于与其弟子相与问答的记录,对孔子教育思想有很具体的记载.(二)教育学的创立1、教育学的创立来源于社会实践的客观需要首先,17—19世纪间,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资本主义的产牛:和发展,义务教育出现,产生了一些新型的实科学校。其次,教育学的创立与近代以来科学发展的总趋势和一般科学方法论的奠定冇着密切的关系。再次,教育学的独立与一些著名学者和教育家们的努力也是分不开的,凝聚着好儿代教育家的心血,最终使教育认识从教育术的阶段上升为教育学的阶段,从前科学转变为科学。2、独立形态教育学创立的标志主要有:第一,从对象方面而言,教育问题成为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第二,从概念和范畴方面而言,形成了专门的反映教育木质和规律的教育概念与范畴以及概念和范畴的体系;第三,从方法方面而言,有了科学的研究方法;第四,从结果方面而言,产生了一些重要的教育学家,出现了一些专门的、系统的教育学著作;\n第五,从组织机构而言,出现了专门的教育研究机构。3、教育学的创立也不是瞬间完成的,而是一个历史的过程英国哲学家培根(Bacon,1561-1626)为独立形态教育学的出现做出了重要贡献。作为“近代实验科学的鼻祖”,培根猛烈地批判了亚里土多德以来的经院哲学,提出了实验的归纳法,将其看成是获得真正知识的必由Z路,为后來教育学的发展奠定了方法论基础。此外,1623年培根还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提了出来,与其他学科并列。在教育学的创立过程中,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1592-1670)収得了突出的成就,受到后世教育学家们的高度赞誉。在教育学的创立问题上,德国著名哲学家康德(Kant,1724-1804)的贡献也是不可磨灭的。康德在哥尼斯堡大学期间,先后四次讲授教育学,并在晚年将自己有关教育的讲演稿交给学牛编纂发表。康德之后,对教育学的创立做出般重要贡献的就是赫尔巴特(Herbart,1776—1841)o赫尔巴特是康德哲学教席的继承者,近代德国苦名的心理胖家和教育学家,在世界教育学史上被认为是“现代教育学之父”或“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他的《普通教育学》(1806)被公认为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在赫尔巴特之前,还有许多箸名的哲学家、思想家写出了专门的教育学箸作,为教育学的创立做出了白己的贡献。如英国哲学家洛克(Locke,1632—1704)于1693年出版了《教育漫话》,提出完整的绅士教育理论体系,对后世有比较大的影响。法国思想家卢梭(Rousseau,1712—1778)于1762年出版了享誉全球的《爱弥儿》,(对此思想做简要介绍)深刻地表达了卢梭的资产阶级教育思想,是反封建的理性革命声音在教育领域的表达,对后来康德、杜威(Dewey,1859—1952)等的教育学说也产牛了深远的影响。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Pcstalczzi,1746—1827)—主写作了许多的教育论著,其小最著名的当数《林哈德与葛笃德》。“使人类教育心理学化”的口号(三)教育学的发展(重点介绍杜威的思想,其余各学派简要介绍)随着各国教育实践的不断发展和來白教育学内部的批判,由赫尔巴特创立的教育学在19世纪末以来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教育学派别和重要的教育学著作。1、实验教育学实验教育学(ExperimentalPedagogy)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欧美--些国家兴起的用H然科学的实验法研究儿童发展及英与教育的关系的理论「英代表人物是德国教育学家梅伊曼\n(Meuman,1862—1915)和拉伊(Lay,1862—1926),代表著作主要有梅伊曼的《实验教育学纲要》及拉伊的《实验教育学》)。2、文化教育学文化教育学又称精神科学教育学,是19世纪末以来出现在德国的一种教育学说,其代表人物主要有狄尔泰(Dilthey,1833—1911)、斯普朗格(E.Spranger,1882—1963)、利特(T.Litt,1880-1962)等人,代表著作主要有狄尔泰的《关于普遍妥当的教育学的可能》、斯普朗格的(教育与文化)、利特的《职业陶冶、专业教育、人的陶冶》等。3、实用主义教育学实用主义教育学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美国兴起的一种教育思潮,是典型的“美国版”教育学,对20世纪整个世界的教育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发展产生了极人的影响。其代表人物是美国的杜威、克伯畑(心1Patrick,1871—1965)等人,代表性苦作有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经验与教育》,克们屈的《设计教学法》等。实用主义教育学也是在批判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育学的棊础上提出来的,其基木观点是:第一,教育即生活,教育的过程与生活的过程是合一的,而不是为将來的某种生活做准备的;第二,教育即学生个体经验继续不断的增长,除此之外教育不应该有其他目的;第三,学校是一个雏形的社会,学生在其小要学习现实社会小所要求的基本态度、技能和知识;第四,课程组织以学牛:的经验为中心,而不是以学科知识体系为中心;第五,师生关系以儿童为中心,而非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只是学生成长的帮助者,而非领导者;第六,教学过程应重视学纶自己的独立发现、表现和体验,尊重学生发展的差界性。实用主义教育学是以美国实用主义文化为基础的,是美国资本主义发展的教育学表达,对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理性主义教育理念进行了深刻的批判,推动了教育学的发展。其不足之处就是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系统知识的学习、忽视了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忽视了学校的特质,井因此受到了20世纪美国社会及其他社会人们的连续不断的批判。4、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基木观点是:\n第一,教育是一种社会用史现象,在阶级社会小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不存在脱离社会影响的教育;第二,教育起源于社会性生产劳动,劳动方式和性质的变化必然引起教育形式和内容的改变;第三,现代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使学牛个体的全而发展;第四,现代教育与现代大生产劳动的结合不仅是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重要方法,也是培养全而发展的人的惟一方法;第五,在教育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关系上,教育一•方面受它们的制约,另一方面又具冇相对独立性,并反作用于它们,对于促进工业社会政治、经济与文化的发展具冇巨大的作用。第六,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和丿力史唯物主义是教育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基础,既要看到教育现彖的复杂性,不能用简单化的态度和方法来对待教育研究,乂要坚信教育现彖是冇规律可循的,否则就会陷入到不可知论和相对论的泥坑中去。5、批判教育学产生于本世纪70年代,被认为是教育领域中最具活力的竞争者批判教育学流派可分为:具有创新风格的英美流派和具有保守性的德国流派。(四)当代教育学的状况时代在前进,科学在进步,教育在发展,教育学也不断地出现一些新的面貌,以至于20世纪末的教育学已经远远不同于20世纪初的教育学,出现了许多新的特征:(1)教育学研究的问题领域急剧扩大,形成教育学科祥。(2)教育学研究基础和研究模式的多样化(3)教育学发牛了细密的分化,形成了初步的教育学科体系(4)教育学研究与教育实践改革的关系H益密切(5)教育学加强了对自身的反思,形成了教育学的元理论\n第二章教育与社会发展一、学习目标1、理解社会生产力和政治因素对教育的制约。2、能从多方血分析教育政治功能、经济功能和文化功能。3、联系学校实际分析教冇的相对独立性。4、理解“教育先行”的意义。5、基本掌握人力资本理论的观点与内容。二、教学方法与手段:讲授法;讨论法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教育的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难点:运用教冇与生产力、教冇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原理分析教冇屮的实际问题。四、复习思考题1、教育与政治、经济之间的关系是什么?2、教冇与文化的关系、教疗与生产力和科学技术之间的关系是什么?3、教育在人的社会流动中发挥什么作用?4、人力资本理论的主要观点及其対教育实践的影响。\n一、教育与社会生产力(一)生产力对教育发展的制约1、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归根结底是被生产力的发展的水平和状况决定的,一定的教育必须与生产力发展相适应,这是学校教育在社会发展上必须遵循的规律。2、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人才的培养规格和教育结构社会再生产的水平、方式,决定着劳动力的规格,同时也决定着所要培养的人的规格。因此,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有密切的关系。纶产力的发展也同吋会引起教育结构的变化。设立什么样的学校,开设什么专业,各级各类学校与各种专业Z间的比例如何,都受到一定历史时期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和产业结构所制约。(三)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着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的发展和改革牛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必然引起教学内容的更新,促使教学内容不断丰富发展。学校的物质设备、教学的仪器和手段,是一定的生产工具和科学技术在教育领域的运用,都是直接山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所决定的,而这就直接影响着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的运用,从而影响教学效果。教学组织形式是与教学手段相联系的,随着科技进步,它也由个别教学、班级教学发展到远程教学,扩大了教育、教学范围,引起了教学组织的巨大变革。(二)教育的经济功能教育通过选样、传承与发展生产经验、科学技术与经济管理知识,培养能够参与各种经济活动的劳动者和专门人才,使社会生产力和经济得到发展。1、教育是劳动力再牛产的重要手段2、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和牛产的重要手段3、教育可以促进生产结构和经济结构的改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因索一、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和制约1、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制约着教育的宗旨和目的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在一定社会中培养具有什么样的政治方向、思想意识的人,是受到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制约的。2、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制约着教育的领导权\n任何一个统治阶级都是利用国家政权的力量、经济的力量和思想上占优势的力量来控制教育。国家政权力量是指通过颁布政策和法令,规定办学宗旨和方针,通过组织手段任免教育机构领导人和教师;经济力虽指国家用拨款、捐献教育经费来控制;思想优势力虽指通过教科li;的编定和各种读物的发行以及对教师思想上的影响,在实际上左右着教育工作的发展方向。所以,各个社会的统治阶级都重视控制教育的支配权,以更好地培养它们所需的人才。3、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制约受教育权政治也决定受教育的权利。不同阶级在政治、经济上的不平等,反映在教育领域,便形成了不平等的受教育权利。在我国,山于种种历史和现实的复杂原因,人与人之间基于政治经济地位的不同所造成的教育不公平现象也是存在的。社会发展的目标是使每个社会成员亨冇同等的受教育权利和机会。4、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制约教育内容、教育结构和教育管理体制政治制度决定教育目的的性质,也必然彩响和支配教育内容的选样和编制,决定教育内容的体系。教育的管理体制更是直接受政治体制的制约和影响的。(二)教育的政治功能教育的政治功能主要是通过传播思想意识和培养人才來实现的。1、教育通过传播一定社会的政治意识形态,完成年轻一代的政治社会化政治社会化是引导人们接受一定的社会政治意识形态,形成适应于一定社会政治制度的政治态度和政治认同感,以及积极参与政治、监督政治的政治习惯与能力的过程。政治社会化主要通过教育来进行。当今世界各国仍然十分重视对青年一代的政治教育。2、教育通过选拔和培养专门的政治人才,促进社会政治的稳定、完善和发展学校教育从它一产生起就担负起为社会培养国家所需要的政治人才、管理人才的责任。现代社会政治、经济的口趋复杂,科技向领导和管理部门等各个社会领域的全面渗透,国家在政治人才选拔标准上趋向于高学历,对政治人才和管理人才的要求更高了,为此通过教育选拔、培养政治人才、管理人才就愈显得重要。3、教育通过形成舆论、思潮,对社会政治产生影响学校通过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言论、行动、讲演、文章、学校的教材和刊物等来宣传一定的思想,造造就一定的舆论,藉以影响样众,为一定的政治、经济服务。4、教育通过提高全民的文化素质,推动国家的民主政治建设-•个国家的政治是否民主,主要収决于该国的政体,但也与国民的文化素质密切相关。一•个国家普及教育的程度越高,国民的文化素质越髙,其国民就越能认识比主的价值,在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就越能正确的履行民主的权利。\n三、教育与文化文化可以泛指人类在历史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文化的主要内容包括文化观念(包括价值观)和行为模式(包括思维方式、生活方式与习俗)两个方而。社会文化对教育的影响是广泛而直接的。文化是教育的内容,教育是传递文化的工具。(一)文化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和制约1、文化知识制约教育的内容与水平各级各类学校的课程内容完全來源于社会文化,即根据教育目的和学牛身心发展特点,从人类文化总体中精选出来的经过教育学加工,为青少年儿童参加社会生活准备的必须的知识、技能、信仰、艺术、道德、法制、习惯等文化内容。可见,文化是教育的基础。教育的本质是“以文化人”,即通过传承和创新文化來培养人才。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的任务Z一就是传授系统化、概念化了的文化知识。但值得注意的是,教育内容来自社会文化,但不是社会文化的简单复制。2、文化模式制约教育环境与教育模式首先,文化模式为教育提供了特定的背杲。其次,文化模式还从多方而制约教育模式。3、文化传统制约教育的传统与变革如美国教育在于培养能适应“民主社会”要求的理想公民,冇浓厚的实用主义色彩;英国看重涵养文化、陶冶品行及形成职能的训练,有明显的绅士教育的遗风;法国注重早就才智出众的精英;徳国注重培养以国家为重的公民。我国冇着悠久的文化传统,如在价值观念上,重视酬体和谐,强调以民为本,注重政治至上,崇尚仁义道德,追求功成名就;在思维方式上,重视直觉思维与经验体悟,轻理论概括与逻辑推演;重视宏观思维与整体协调,轻微观分析与个体差异。我国文化传统既有极人的包容性,同时具冇很强的封闭性;既具冇许多的积极内涵,也具冇不少校级的因索。今天在教育改革中所遇到的各种阻力,追根溯源都与文化传统中的消极因素有一定关系。(二)教育的文化功能教育对社会文化环境具冇选择作用和制约作用。教育在传承和再现文化的过程中,调节、促进或阻碍着社会文化的传承和变界,影响着社会文化演化的进程。1、教育的文化传承功能教育从一开始就成了传递和保存人类文化的重要手段。现代社会,人类通过包括教育在\n内的多种途径传递文化,而且随着现代化视听设备的发展,文化交往吋空界限己经冲破,人们可以通过各种传媒渠道,真切地感受到不同社会制度卞的各种文化,这就使得人们更加重视教育在选择、整理、传递和保存文化方面的功能。教育的重心已经转向帮助人们掌握浩瀚文化海洋中的最苹本的要素,与选择、使用、储存和创造文化的基木手段、基木方法。由于这些手段越来越精细和复朵,文化的传递就将越来越依赖于系统的教育。2、教育的文化选择功能(1)通过教育传递和传播大量的人类文化,为文化选择提供丰富的原料;(2)通过教育提高一定文化主体的素质及分析判断能力,使他们在科学的价值观念引导下,遵循社会和文化发展的--般规律,对己有文化进行优化选择;(3)在教育系统内部,教育者根据社会发展要求及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设置一定的课程和专业,并编写一定的教科书,然后以集约的方式将人类所创造和积累的文化知识比较系统地传授给受教育者,使他们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人类社会儿千年以來创造的丰富文化的基础性内容,并能运用于社会生产和生活。3、教育的文化发展功能首先,教育在数量上和质量上培养了一支文化建设的牛力军,为文化的创造提供了可能性。教育无限地发掘了人创造文化的潜能,增强了人创造文化的力量。其次,以科学研究为主要形式的文化创造活动正成为现代教育,特别是现代高等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第三,在现代教育中,教育者对作为教育内容的文化索材,已不是简单机械地照搬,而是根据教育原理和各种文化索材的特点进行再加工和再创造。4、教育还具有文化融合的功能四、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是指作为社会系统中的教育,它对社会的能动作用具冇自身的特点和规律性,它的发展也有其连续性和继承性。主要表现在:(一)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主要通过所培育的人作用于社会(二)教育具冇自身的活动特点、规律与原理(三)教育具有自身发展的传统和连续性\n第三章教育与人的发展一、学习目标1、识记人的发展、遗传素质、社会环境、年龄特征的概念。2、描述遗传、环境、教育、主观能动性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3、阐述人的发展的规律及其教育意义。4、应用本章所学原理,结合本校实际,探讨如何发挥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主导作用。二、教学方法与手段:讲授法;讨论法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人的发展的规律;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难点:如何发挥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四、复习思考题1、人的发展冇那些规律和特点?教育怎样适应人的发展的规律和特点?2、请联系实际谈谈环境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3、有人认为“近墨者黑”,有人认为“近墨者未必黑”。请联系白己的成长过程谈谈你的看法。4、为什么说教育対人的发展起主导作用?如何充分发挥教育的主导作用?\n一、人的发展概述(-)人的发展的含义人的发展与个体的发展相联系,是人类个体的成长变化过程。历史唯物主义主要是从人类历史进程的角度来研究人的发展,从个体的发展来考察人的发展则是教育科学的任务。个体发展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个体发展是指个体从受精卵到生命终结的整个变化过程。根据广义的发展观,发展是持续于人的一生的。人的发展的每一阶段都有白己的发展课题,都冇按发展的时间表依次出现的、冇独特意义的行为模式。对个体来讲,人的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是很重要的。狭义的个体发展则是指个人从出牛:到成人的变化过程,主要指儿童的发展。儿童的发展过程也就是儿童的成人过程。人的发展从不同的角度和层次可以分为三个方面,即生理的发展、心理的发展和社会发展。人的牛理发展,包括机体的正常生长和发育,体质的不断增强,神经、运动、纶殖等系统住理功能的逐步完善。人的心理发展,是指人的心理方面所发生的积极变化。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认知因索的积极变化,二是各种非认知因索的积极变化。人的社会发展,包括社会经验和文化知识的寧握,社会关系和行为规范的习得,成长为具有社会意识、人半态度和实践能力的现实的社会个体,能够适应并促进社会发展的人。这三个方面的发展既冇相对的独立性,又十分密切的联系在一起,在人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二)人的发展的基本特性人的发展既存在着自然界运动变化的一般性质,乂在更多方面表现出其生长发展的特殊性。其中,未完成性和能动性是人的发展的两个重要特性。人的未完成性及其蕴藏的发展潜能,充分说明人需要接受教育,人可以接受教育。人的能动性,使得人的发展与白然界发展变化及动物生氏具冇根本的不同。同时,人的能动性使得它具冇了自主性、II的性和方向性。它为教育提供了合理的人性假设,为教育活动指明了努力的方向和基木依据。二、人的身心发展一般规律人的身体和心理的发展冇着自己的规律。从形式上看,人的发展的规律性主要表现为人的发展的顺序性、不平衡性、阶段性、个别差界性和互补性。(-)人的身心发展的顺序性人的身心发展的顺序性,是指人从出生到氏大成人,身心的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山简单到复杂、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不仅整个身心发展具有一定的顺序,身心发展的个别过程和特点的出现也具有一定的顺序。人的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决定了我们的教育活动必须根据身心发展的这一特点循序渐进\n地进行。无论是知识技能的学习还是思、想品德的发展,必须遵循着由具体到抽象,由浅入深,由简到繁,山低级到高级等顺序,逐渐地询进,不能“报苗助长”、“凌节而施”。否则,就不能收到应有的效果,其至损害学牛的身心健康。(二)人的身心发展的阶段性人的身心发展的阶段性,是指人的身心发展的不同年龄阶段具有不同的发展目标、发展重点和发展特征。教育的阶段应该与儿童身心发展的阶段相适应,进行有意识、有针对性地教学,介理地促进学生心理发展阶段的迅速发展和质的飞跃。(三)人的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人的身心发展的差异性是指不同个体Z间在身心特征上所具有的相对稳定的不相似性。由于人的遗传、社会生活条件和教育及主观能动性的不同,因此,人的发展的速度、水平以及发展的优势领域干差万别,彼此间表现出发展的个别差界性。教育工作应该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性,针对学生的个别差异,真正做到“因材施教”、“长善救失”,使每个学生都能迅速地切实地获得最佳发展。(四)人的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人的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是指人的少心发展所具有的发展速度和发展时I'可的先后上的不均衡的特性。具体表现在:一是身心系统发展的不平衡;二是身心系统内部各方面发展的不平衡;三是就侮一项素质来说,其发展速度是不平衡的。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要求教育者要充分把握人的各项身心素质发展的“关键期”和最佳期。在关键期和最佳期内,进行冇针对性的教育影响和环境熏陶,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错过关键期,则教育效呆往往事倍功半。(五)人的身心发展的互补性人的身心发展的互补性反映个体身心发展各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它首先指机体某一方而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通过其他方而的超常发展得到部分补偿。互补性告诉我们,发展的可能性有些是直接可见的,有些却是隐现的,使学生正确的认识自身的氏处和不足,培养自信和努力的品质是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三、影响人的发展的主要因素影响人的发展的主要因素概括为遗传、环境、教育和个体的主观能动性等方面。这儿个因索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一)遗传素质及其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遗传是指个体从上代继承下來的牛理解剖上的特点,如机体的结构、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的特点等。这些遗传的生理特点,也叫遗传索质。在遗传下来的生理解剖特点中,生理\n特点指功能特点,解剖特点是指机体的器官和系统的结构特点。1、遗传素质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生物前提和发展的潜在可能性遗传素质是人的少心发展的生物前提。没有这个前提人就无法得到发展。i个先天失明的人就不能发展视觉,成为画家;一个生来就聋哑的人,也就不能发展听觉,成为音乐家;一个无脑畸形儿或染色体畸变者,无论外在条件如何优越,都无法使他们得到正常人应有的心理发展。2、遗传素质的生理成熟程度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的过程及其年龄特征作为一种状态,所谓生理成熟指的是个体受遗传索质制约的牛理机能和构造的变化在一般的年龄阶段所达到的一般程度。成熟具有一定的规律性。成熟的规律规定了个体XJ体发展的棊木路线和状态。按照止常的发展,个体到了某一年龄阶段就应出现该年龄阶段应出现的年龄特征,如乳儿期、婴儿期、幼儿期、童年期、少年期、青年期都各自具有不同生理发展的特征。教育就是要遵循人的遗传素质的这个特点,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应该冇所不同。3、遗传素质的差异对人的发展有一定影响遗传差异是指由遗传基因的不同而引起的个体生理和心理的差别。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生理上,遗传控制个体的先天解剖特征和生理机能,致使不同的人在机体构造、形态、感官、神经系统上呈现出差界。第二,心理上,遗传会给个体的能力发展和性格气质形成带來一定的影响,是人们心理状态各不相同的白然前提。4、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随着环境、教育和实践活动的作用,人的遗传素质会逐渐地发生变化,这说明人的遗传索质具有可塑性。遗传索质为人的发展提供了生理上的可能性,但是,一个人成氏为什么样的人,在一般情况下并不决定于人的遗传素质,因此,要反对“遗传决定论”。(二)环境及其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1、环境的定义环境是围绕在个体周围的并对个体自发地发牛•影响的外部世界。环境按成分和性质为标准,可以分为白然环境和社会环境。2、环境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1)环境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现实条件。社会环境为个体的按照捉供了一•个外在的客观基础和特定条件,它是年轻-代身心发展的基础。\n(1)环境从总体上制约着人的发展状态。首先,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着人的发展程度和范围。其次,社会关系彩响着人的发展的方向和性质。再次,社会意识形态影响着个体的身心发展内容。因此,造成人与人之间巨大社会性差界的一个关键原因,就是每一个人所处的社会环境不同。(3)人对环境的主动选择和能动的活动是实现环境对人的影响作用的决定性因索。人们接受环境影响不是消极的、被动的,而是积极的能动的实践过程。那种忽视人的主观能动性,把人看作环境的消极的适应者,认为生长在某种环境川的儿童,就只能消极地成为某种样子的人的“环境决定论”,是完全错误的。(三)个体的能动性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1、个体主观能动性的含义主观能动性是指人的主观意识和实践活动对于客观世界的反作用或能动作用。人的主观能动性是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形成的,随着人的口我意识的捉髙和社会经验的丰富而逐渐增强,并通过人的活动表现出來。主观能动性来源于人的新需要与已冇的心理水平的内部矛盾运动。这种内部矛盾的运动,就是推动人们心理向前发展的内因或动力。在教育工作中,只有善于向学牛提出要求,引起他们的内心需求,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牛的发展。2、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人发展的内在动力,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遗传素质只是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牛:物询捉和发展的潜在可能性,这种可能性要转化为人发展的现实性,离不开环境的影响和人的能动的活动。环境和教育的彩响只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外因。环境和教育的影响,只冇通过学生身心的活动才起作用。教育是一种转化活动的过程。教育是把人类社会的楮神财富转化为个体自己的榕神财富的过程。在同样的环境和教育条件下,每个学生发展的特点和成就,主要取决于他白身的态度,决定于他在学习、劳动和科研活动中所付出的精力。所以,学生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其身心发展的内在动力,是个体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四、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从广义上说,教育是社会环境的一部分,但它是社会环境中的特殊一部分。教育,作为—•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就是在一定的教育目的的引领下,通过人的主体选择,把人的发展的潜在的可能因索在人的现实的发展过程屮呈现出來,改变人在白然状态下白发的发展过程,以期形成教育冃的所预期的理想品质。在教育冃的的规范下的教育活动,可以创设各种条件和因素來捉髙教育的功效,使人的发展的偶然性转化为必然性,使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因此,教育在人的发展小起着重大作用。\n(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作用1、教育促进个体社会化教育促进个体思想意识的社会化教育促进个体行为的社会化教育培养个体的职业意识和角色2、教育促进个体的个性化教育促进人的主体意识的形成和主体能力的发展教育促进个体差异的充分发展,形成人的独特性教育开发人的创造性,促进个体价值的实现(二)教育对人的发展起主导作用所谓主导作用,是指主要的并能规范和引导事物向某一方面或某些方面变化的作用。人们一般认为,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为什么说教育,尤其是学校教育对人的发展起主导作用呢?这主要是由学校教育本身的特点和优势,以及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的积极参与决定的。1、学校教育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方向性,是专门培养人的活动学校是专门培养人的机构,它的一切活动儿乎都是围绕着有B的地培养人來组织和展开的。另外,学校教育能排除和控制一些不良因索的影响,给人以更多的正面教育,使人按照—•定的思想政治方向发展,更有利于思想品德的培养,使年轻一代健康地成长。2、学校教育具有较强的系统性人的培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求学校教育必须冇较强的系统性,在总体上要避免教育影响的自发性、随意性和片而性。学校教育的系统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儿个方而:一•是计划性;二是组织性;三是协调性;四是全而性。3、学校教育具有较强的选择性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因素是复杂多样的,这就需要学校教育对复杂多样的教育影响进行选择、整理和加工。学校教育的选择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教育培养目标上的选择性;二是教育内容的选择性;三是在教育方式、方法和手段上的选择性。4、学校教育具有较强的基础性从终身教育、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的角度看,职前的各级各类的学校教育都是在不同层面上为人的一生发展打基础。学校教育的基础性尤其表现在基础教育、普通教育和通识教育中,对人一生的发展具有“定调”与“定性”的意义,对人一生的发展前景和发展后劲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从某种意义上说,各级各类的教育都是在为人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n生存、学会学习等打基础。因此,学校教育的基础性,对人的发展不仅具冇即时的价值,更具冇延时的、久远的和增值的价值,从而对人的发展起主导作用。(三)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主导作用有效发挥的条件教育的主导作用不是无条件产牛的,它要受到多方因素的制约。学校教育对人的主导作用能否实现,能否冇效实现,实现的程度如何,取决于学校教育的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教育如能得到各方而条件的积极配合,它就能充分发挥出促进人的发展独特作用。从学校教育内部来讲,首先,取决于学校教育的目的性,系统性,选择性,专门性和基础性的实现程度;其次,取决于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取决于教帅能否敬职爱业,能否充分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再次,取决于教育过程中教师能否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充分调动并发挥学牛的主观能动性。从学校教育外部来讲,首先,取决于社会影响与学校教育影响一致性的程度,如果这两种影响严重冲突,学校教育就难以对学牛的发展,尤其是道德方而的发展起主导作用;其次。取决于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配合程度,如果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明显相左,或者家庭在子女教育上不能履行应尽的义务和责任,那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至少也是要大打折扣的。最后还需指出: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各种因素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作用于人的身心发展的,它们是一个整体、一个系统,是以各不相同的复杂组合在不同个体的身心发展上产纶影响的。在人的身心发展的不同阶段,这些因素所起的作用是不断变化的,因此,它们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地位也是不断变化的。我们应该以系统的观点和动态的观点,并在复杂性的意义上来分析和研究各因索对人的身心发展的作用。同时,学校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作用并不是万能的教育,包括学校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作用都是有限的。人的发展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很多,教育只是其川的i个重要因索。人的发展也是多方面的,教育也不可能对人所冇方面的发展都起到主导作用。因此,必须实事求是地看待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不能对这种作用寄了不切实际的期望。正因为如此,我们也不能把人的发展屮所出现的所有问题的根本原因都归咎于学校教育。第四章教育制度一、学习目标1、掌握教育制度和学校教育制度的含义。2、了解现行教育制度的历史发展过程。\n3、记住中国现行教冇制度形成过程屮的重要学制。4、熟悉中国现行教育制度。5、把握当代学制改革的趋势。二、教学方法与手段:讲授法;讨论法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教育制度、学校教育制度、终身教育、义务教育的概念;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类型;我国现行学校教冇制度的改革。难点:运用学校教育制度冇关知识來分析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的改革问题。四、复习思考题1、教育制度学制壬寅学制壬戌学制2、我国现行教育制度的组成部分冇哪些?3、现代学制的变革有哪些趋势?4、了解当前国际上各国终身教育体系发展状况,并从我国实际出发,思考我国建立终身教育体系需耍具备哪些条件。5、联系我国实际,分析当前我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中存在哪些问题,并思考其对策。\n一、教育制度概述(一)教育制度的涵义“制度”一词都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i是机构或组织的系统,二是机构或组织系统运行的规则。这两个方面是不可分割的。教育制度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的体系及其管理规则。它包括:一•是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的体系;二是教育机构与组织体系赖以存在和运行的i整套规则,如各种各样的教育法律、规则、条例等。(二)教育制度的特征教育制度相对于其他社会制度而言,既有共性也有其独特性,其特点主要表现在如下儿个方面。1、强制性2、客观性3、规范性4、历史性(三)学校教育制度概述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及其管理规则,它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学校教育制度是现代教育制度的核心部分。当今世界上现代的学校已经形成一个复杂的系统。按教育程度划分,冇幼儿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髙等教育机构;按教育类型划分,有普通教育、专业教育等教育机构;按教育的时间划分,有全日制、半日制、业余教育等机构;按主要教育手段和场所划分,有面授、函授、巡回、广播、电视等教育机构;按教育对象的年龄划分,冇学龄期教育、成人教育机构;按主办单位划分,有国家办、地方办、企业办和私人办的教育机构等。这些组成了一个纵横交叉的学校教育网。学校教育制度是整个教育制度的主体。教育系统除包括上述教育机构外,还包括儿童校外教育机构(如少年Z家、儿童图帖馆、少年科技站等)、成人文化教育机构(如文化宫、俱乐部、影剧院、图书馆等)和各级教育行政组织机构等。二、西方发达国家学制类型与发展趋势(一)西方发达国家学校教育制度的类型现代学校教育制度主要山两种结构构成:一•是纵向划分的学校系统,二是横向划分的学校阶段。不同类型的学制是学校的系统性和阶段性的不同组合。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于\n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和文化背景的差异,西方发达资木主义国家通过“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条途径形成了三种基本的现代学制:即双轨学制、单轨学制和分支型学制。“自上而下”是指中世纪大学和现代大学的预科阶段向下延伸,形成中等教育系统,与初等教育形成一•个完整的学校系统;下而上”是指原來的平民子弟的初等教育系统向上延伸,与小等教育连接起来而形成的学校系统。1、双轨学制形成了欧洲现代教育的双轨学制:一轨是为上层社会服务的有着优良师资与设备条件的学术型教育体系,自上而下依次包括大学(后来也包括其他高等学校)、中学(包括中学预备班);另一轨是为下层劳动阶级服务的条件低劣的群众型教育体系,自下而上依次包括小学(后來是小学和初小)、职业学校(先是与小学相连的初筹职业教育,后來发展为与初屮相连的中等职业教育)。双轨制的这两个平行系列,既不相通,也不相接。2、单轨学制这种学制以美国的学制为典型代表。美国单轨学制白下而上的结构是:小学、中学、大学。单轨学制具冇一个系列、多种分段的特点,如六三三、五三四、四四四、八四、六六等,有利于教育的逐级普及,体现社会公平和教育机会均等原则。3、分支型学制这种学制是介于单轨与双轨Z间的一种学制,其典型是苏联的学制。分支型学制不同于欧洲的双轨学制,因为它一开始并不分轨,而实行公共的义务教育,其职业学校的毕业生也有权进入对口的高等学校学习,保留了适当的贯通性。它和美国的单轨学制也有区别,因为它在中等教育阶段实行教育分流,一些学生接受学术性教育,另一些学生接受职业教育,开始分义。因此,这种分支型学制乂被称为“Y型学制”。显然,分支型学制同时具有单轨制和双轨制的优点,能够兼顾公平与差异、普及与提乩当然,这也意味着比较多的课程、学时,由此也产生了它的缺点,即学生负担过重、教学计划统得过死。(二)现代学校教育制度改革的趋势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生产力迅猛发展,科学技术也L1新刀异,为了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对墩育的需求,各国纷纷对木国的学校教育制度进行改革和创新,从各国现代学校教育制度改革的方向來看,逐渐呈现出如下的发展趋势。1、大力发展学前教育,注重其与小学教育的衔接\n2、提早入学年龄,延长义务教育年限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4、高等教育日益大众化,类型日益多样化5、终身教育日益受到普遍重视终身教育是人一生各阶段所受各种教育的总和,也是人所受的不同类型教育的综合。620世纪60年代以來,终身教育逐渐成为一种最有影响的教育思潮,深受各国的普遍重视。我国1995年颁行的《教育法》要求“建立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2001年全国人大九届四次会议通过的“十五”计划纲要提出“逐步形成大众化、社会化的终身教育体系”;2002年党的十六人报告提出了“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小康社会建设冃标2—,强调要“加强职业教育和培训,发展继续教育,构建终身教育体系”;200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要求“加快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促进学习型社会的形成”;2004年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要求“营造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浓厚氛围,推动建立学习型社会”等。党中央和政府正在采取各种措施大力推进终身教育体系的建立,鼓励多种形式办学,各种校外培训机构得到了快速发展,终身教育体系不断形成,终身学习的观念越來越深入人心。三、我国的学校教育制度(一)我国学校教育制度的历史沿革1、旧中国学制的演变我国古代的学制,萌芽于西周,形成于西汉。我国现代学制的建立是从清末开始的。1902年,清政府颁布了《钦定学堂章程》,亦称“壬寅学制”,这是我国正式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这个学制未及实施。1904年,清政府乂颁布了《奏定学堂章程》,亦称“癸卯学制”,这是我国正式实施的第一个现代学制。辛亥革命后,1912年,南京临吋政府颁如了壬子癸丑学制。壬子癸丑学制施行后,暴露出了不少弊端。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当时留美派主持的全国教育联合会,以美国的学制为蓝本,又提出了改革学制的方案,于1922年颁布了壬戌学制,即通称的“六三三制”。这个学制受美国实用主义教育的影响,强调适应社会进化的需要,发扬平民教育精神,谋求个性的发展,注重生活教育。与壬子癸丑学制相比,“六三三学制”对中国传统的教育制度改革力度更大,在我国教育制度化的发展历程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可以说,B“六三三学制”始,我国教育才从\n封建社会的“母腹”中摆脱出来,走上了现代化的发展轨道。2、老解放区的学制(1)干部教育与祥众教育并举。(2)学校教育的组织形式多样化,富于灵活性。(3)依靠群众办学。在革命根据地,中国共产党注意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办学的积极性,学制除公办外,还捉倡民办或民办公助。3、新中国学制的发展(1)1951年的学制改革(2)1958年的学制改革(3)“文化人革命”对学制的破坏(4)学制的恢复与重建4、改革开放以来的学制改革(1)1985年的《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这个纲领性的文件关于学制改革的内容主要冇:加强基础教育,冇步骤地实施九年义务教育;调整中等教育结构,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改革髙等教育招生与分配制度,扩大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对学校教育实行分级管理。(2)1993年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确定了20世纪末我国教育发展的总冃标,调整教育结构,改革办学体制,改革高等学校的招纶和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和完善投资体制。(3)1995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该法以法律的形式巩固了学制改革的成果,规定了我国的教育基木制度:国家实行学両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髙等教育的学校教育制度;国家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制度;国家实行职业教育制度和成人教育制度;国家实行国家教育考试制度;国家实行学业证巧制度;国家实行学位制度。(4)1999年的《而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和《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而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1999年1刀13日国务院批准了《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该行动计划在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和《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基础上捉出了跨世纪的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蓝图,指明了我国教育发展的方向。1999年6刀13日出台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是指导中国教育改革的重要纲领。“决定”明确提出了发展素质教育的目标,并提出了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推进“两基”的实现进程,调整教育体系结构,扩大高屮和高教规模,构建与市场经济\n体制相适应的教育体制,加快改革招生、考试制度和评价制度等的要求。(二)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及其发展趋势1、我国现行的学校教育制度从类型来看,我国现行学制是从单轨学制发展而来的分支型学制。(1)我国学校教育系统的层次结构。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包括幼儿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四个层次。(2)我国学校教育系统的类别结构。我国学校教育还可划分为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和特殊教育五个大类。2、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的改革方向2010年,我国研制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卞简称《规划纲要》)。这是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第一个教育规划纲要,是指导未来10年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对未来10年教育改革和发展作岀全而规划和部署。根据这一文件精神和部署安排,结合我国教育的实际情况,我国现行学制还要进行如下儿个方面的改革:(1)逐步普及学前教育(2)提高义务教育质量(3)调整中等教育结构(4)优化高等教育结构(5)大力发展职业教育(6)加快发展继续教育四、义务教育(一)义务教育的涵义与特点1、义务教育的涵义所谓义务教育,就是国家依法统一实施、所冇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具冇强制性、免费性和普及性,是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世界上最早颁布的义务教育法令是,1763年普鲁士王国(徳国)颁布的普通学校规程,规定5〜13岁儿童必须接受义务。1852年,美国的马萨诸塞州颁布了《义务教育法》。此后,英国、H本、法国、德国、苏联等国家先后颁布了普及义务教育的法令。实行全民性的普及义务教育,既是社会发展程度的一种标志,也是现代文化、牛产发展的要求。2、义务教育的特征强制性免费性\n普及性(二)我国义务教育的发展1986年我国颁布《义务教育法》,使我国的义务教育走上了法制轨道。2006年修订的《义务教育法》共8章63条,对义务教育的性质、经济保障、政府责任、管理体制、法律责任均作了进一步的规定。2010年研制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了未来10年我国义务教育的发展任务和目标、发展思路和策略。1、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2、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3、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n第五章教育目的一、学习目标1、识记“教育冃的、培养目标、教学目标、教育冃的的结构、教育H的的价值取向”的含义。2、理解教育0的的意义和教育目的的社会制约性。3、了解教育冃的的价值取向问题,并能分析个人木位论和社会木位论的优点和局限性。4、掌握我国新时期的教育hl的的精神实质及实现途径。5、明确普通小小学的任务和培养目标。6、明确实施索质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二、教学方法与手段:讲授法;讨论法;读帖指导法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理解教育冃的的相关理论,如教育冃的及其质的规定性,教育FI的选择确立中的基木价值取向问题;把握和理解我国的教育冃的,如我国教育冃的及英精神实质,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构成及其相互关系。难点:教育冃的价值取向确立应注意的问题;实现教育hl的的策略。四、复习思、考题1、什么是教育目的?它有哪些类型和功能?2、评述儿种典型的教育忖的观。3、人们依据什么确定教育II的?4、我国的教育目的及其基本点分别是什么?5、分析教育H的与索质教育。6、辨析教育hl的与教育方针、培养忖标。7、试述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n一、教育目的概述(一)教育目的的内涵教育目的冋答的是教育要培养什么样人的问题。教育目的就是教育主体对教育所要培养的人才质虽标准和规格要求的总体设想和规定。教育目的是社会对教育所要造就的社会个体质量规格的总体设想和规定,它是各级各类教育培养人的总要求,而教育目标则是各级各类学校对受教育者少心发展所提出的具体标准和要求。教育hl的是制定教育H标的依据,教育H标是教育冃的在各级各类学校教育中的具体化。它们之间是一种普遍与具体、一•般与特殊的关系。教育方针则是国家或政党所制定的教育发展指导思想,其依据的是一定时期社会政治、经济发展需要,冃的是规范教育事业的发展方向。教育冃的和教育方针是一对既冇联系乂存在区别的概念。从相互联系上看,教育目的是教育方针制定的依据,教育方针是教育目的的政策性表达,二者是目的和手段的关系。从二者的区别上看,一方面,教育目的是针对人才培养规格和质虽而言的,它是对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要求和规定,而教育方针是针对教育事业发展而言的,它是对“办什么样的教育”、"怎样办教育”的规范和指导。另一方而,教育目的主体是多元的,它既包括国家、政党、教育部门和社会团体,也包括教师、家长和学生本人。教育冃的体现了不同教育主体的理想和愿望,它具冇“理念性”,但不具备强制性。而教育方针的主体是单一的,其制定者就是国家或政党,对教育实践具有强制性。(二)教育目的的功能教育H的的功能就是教育hl的本身所具冇的可以对教育对象产生影响或变化的潜在功效与能力。教育目的的功能山教育目的的性质和地位所决定。教育目的是教育工作的核心,它既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依据,也是教育活动的归宿。教育目的的功能有:1、定向功能教育目的的定向功能体现在:(1)对教育社会性质的定向,对教育“为谁培养人”具有明确的规定;(2)对人培养的定向,对人的发展给予正确的引导,使其发展方向符合一定社会和时代的需要;(3)对课程选择及其建设的定向;(4)对教师教学方向的定向。2、调控功能教育目的是教育实践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它对整个教育活动都起看调节和控制的作用。\n从宏观层面上讲,它对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教育改革、教育规划以及教育结构的确立和调整起着指导和协调的作用;从微观层面而言,它对教育内容的选择、教育方法和技术的使用、教育活动的组织等方而都具有支配、控制和调节的作用。3、评价功能教育冃的是教育实践活动的依据,它在为教育活动指引方向的同时也为检查和评价教育活动的质量提供了标准和尺度。4、激励功能教育冃的是人们对受教育者未来发展结果的一种设想和规定,它是一种理想和愿望。教育目的的这种理想性特征内在地决定了它具有激发情感、鼓舞斗志、坚定信念的功效。另外,教育目的的评价功能也可以衍住出激励作用。(三)确定教育目的的依据1>社会依据(1)社会牛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状况(2)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2、人的依据(1)人性观与教育目的的确立(2)人的发展观与教育H的的确立二、教育目的主要理论(一)个人本位论教育目的个人木位的教育n的论主张教育应当从受教育者的本性出发,教育的n的在于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人,教育应当充分尊重受教育者的个性,提升受教育者的个人价值。历史上,持个人本位教育目的观的人很多,代表性的人物主要有卢梭、裴斯泰洛齐、福禄贝尔等人。强调个人价值,馆导人的自由发展,主张人性高于神性,个人本位论的教育目的观对于反对宗教神学和封建专制思想对教育的束缚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在倡导个性和创造性的今天,个人本位论的教育思想对现实的教育改革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不过,个人的发展离不开社会,因此把个人和社会完全割裂开来的观点是不正确的。这也是我们在看待个人本位论教育思想吋要注意的问题。\n(二)社会本位论教育目的社会木位的教育冃的论主张教育应当从社会的需要出发,教育冃的在于把受教育者培养成符合社会准则的公民,教育目的应当根据社会的需求来确定。在教育思想史上,社会木位论的代表主要有那托尔普、涂尔于、凯兴斯泰纳等人。社会本位论认为,人是社会动物,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教育就在于发展人的社会性,使Z成为社会公民。社会木位论看到了人的社会性和教育的社会制约性,这可以说是一种唯物主义的立场。人是社会性的存在,教育是社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教育就应当把促进个体的社会化当作一项重要任务,教育目的的制定也要充分考虑社会条件的制约性。当然,社会是由人组成的,离开了人也就无所谓社会。人是社会发展的最终II的,因此,把个人仅仅看作教育原料的观点是错误的。社会本位论屡遭诟病的根源也就在此。(三)文化本位论教育目的文化本位的教育冃的论强调“教育是文化过程”,教育冃的就是通过文化的保存、传递和创造來促进人的人格"牛成”和灵魂“唤醍”。文化本位论的代表人物主要是“文化教育学”的开创者斯普朗格、利特等人。文化木位论试图通过文化来“唤醒”和“陶冶”人的灵魂,从而使教育所培养的人具冇完整的人格。相对于过分强调知识灌输和教师中心的传统教育学来说,这无疑是一•种进步。文化教育学从文化的视角來理解教育、社会和人的关系的做法也为后人提供了i种新的研究思路。由于文化教育学浓厚的思辨气息和艰深晦涩的语言风格使得它与教育实践Z间存在着比较大的距离,从而限制了其思想对教育实践的影响力。(四)生活本位论教育目的生活木位论的教育冃的观主张教育要和生活相联系。学校教育要和什么样的生活相适应?斯宾塞认为教育的目的是为“完满牛:活作预备”,教育要适应儿童的未来牛:活;杜威则主张教育是生活的过程,要适应儿童的现实住活。生活本位论就包含着“教育即先活预备说”和“教育即生活说”这样两种观点。心活木位论观用生活來统整教育和社会的关系,对■于我们重新认识教育的目的和价值貝有重要的启发意义。当然,无论是强调教育适应成人牛活,还是主张教育适应儿童生活,生活木位论的这两种观点都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三、我国的教育目的及其实现要求(-)1949年以来各个时期的教育目的建国以來,我国教育目的的表述经历了多次变化,具体过程如下:1957年,在牛: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木完成以后,毛泽东在最高国务院会议上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徳育、智育、体育儿方而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二\n195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中指出,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正确地解释了全而发展的涵义,是我国教育的目的。这是建国后对教育目的的第一次明确表述。1978年,我国的教育II的在《宪法》中被表述为:“我国的教育方针是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必须同牛产劳动相结合,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儿方而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1981年,《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建国以来的教育目的做了深刻、全而的反思,提出:“坚持德智体全而发展、乂红乂专、知识分子和工人农民相结合、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在同年11月召开的五届人人《政府工作报告》小,对教育目的做了以下表述:“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儿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冇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和乂红乂专的人才,坚持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相结合,知识分子和工人农民相结合。”1982年通过的新《宪法》第46条规定:“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而全而发展。”这是我国首次从法律上对教育目的做的规定。1985年,《小共小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教育要为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各级各类合格人才,“所冇这些人才,都应该冇理想、冇道德、冇文化、冇纪律,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和社会主义事业,具有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而艰苦奋斗的献身精神,都应该不断追求新知,具有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造的科学精神。”1986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表述了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任务,“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努力提高教育质量,使儿童、少年在站德、智力、体质等方而全面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徳、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的建设人才奠定基础。”这一规定虽然是针对义务教育而言的,但也具冇教育冃的的性质。1990年,《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建议》把教育目的表述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牛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徳、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木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各级各类学校要认真贯彻'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方针,努力使教育质量在九十年代上一个新台阶。”1995年,八届人大三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在重申上述教育方针的基础上,规定教育II的是:“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n班人。”这一体现在教育根木大法中的教育目的表述,应该是现阶段最权威的表述。1999年6月的《屮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把教育冃的表述为“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冇理想、冇道德、冇文化、冇纪律的、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2001年6月,《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明确捉出:坚持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徳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2002年,中共十六大报告明确了全而建设小康社会的教育方针,即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徳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004年,全国人大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再次明确规定:“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徳、智力、体质等方面全而发展。”2010年,《国家中氏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进一步强调:“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徳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二)我国教育目的的精神实质(1)坚持社会主义性质(2)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劳动者(3)使受教育者全面发展(三)实施教育目的的基本要求1、明确基础教育的性质和使命2001年5刀29日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明确规定:“慕础教育是科教兴国的奠基工程,对捉高中华民族素质、培养各级各类人才,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全局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保持教育适度超前发展,必须把基础教育摆在优先地位并作为基础设施建设和教育事业发展的重点领域,切实予以保障。2、把教育目的分解为具有可操作性的教育目标教育目的有层次结构和内容结构。教育冃的的层次结构:一是国家或社会所规定的教育的总H的;二是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三是课程目标;四是教学目标。教育目的的内容结构:一是对教育所要培养的人的身心素质的规定;二是对教育所要培\n养的人的价值取向作出规定。前者是核心内容,规定教育冃的的具体内涵要求;后者是价值定向,指明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和服务方向。在具体的教育活动中,这两个部分应该是不可分离的,因为教育都有其价值定向和身心素质规定的。3、正确认识和处理五育之间的关系4、协调学校、家庭和社会的矛盾,防止教育目的的实践性缺失四、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一)全面发展教育的理论基础1、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基本观点(1)人的发展是与社会牛产的发展一•致的。(2)工场手工业的分工使人片面发展。(3)机器大工业生产要求人全面发展,并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4)教育是实现人的全而发展的重要途径。2.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1)人的全面发展所说的“人”,不是凌驾于社会Z上或脱离社会生活的抽象的人,而是生活在社会之中的具体的、现实的人。(2)人的全面发展所说“全面”,从内容上看,既包括体力和儕力的全面发展,也包括人的才能和志趣的全面发展。从层次上看,则是人的各种能力和兴趣的“完整”、“充分”与“自由”发展,也就是人以一种全而的方式,占有自己的全而的本质。(二)全面发展教育的内容与构成1、全面发展教育的构成全而发展教育就是为促进人的身心全而发展而实施的教育。全而发展教育就包括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五个部分。德育就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冇hl的地、冇计划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以形成所期望的政治立场、道德甜质和世界观的教育活动。智育就是教育者创设一定的情境、采取相应的方式來提高受教育者智惹水平的教育。体育是向受教育者传授健身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他们的体力,增强他们的体质和运动能力的教育。美育是使受教育者掌握审美知识、提高审美能力,形成正确审美观的教育。劳动技术教育是引导受教育者学握劳动技术知识和技能,形成正确的劳动观点、劳动态\n度和劳动习惯的教育。2、全面发展教育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全面发展教育的五个组成部分各冇自己的特点、规律和功能,是相对独立的。对普通中小学学牛:的全而发展來说,都是缺一不可的,不能相互取代的;同吋它们乂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在实践屮共同组成统--的教育过程。全面发展教育各组成部分Z间的这种既相互区别乂相互联系的关系要求我们在教育实践中应该注意这样三个方面的问题。-•是根据不同教育领域的特点和要求实施合乎其自身规律的教育。二是注意全面发展教育各组成部分的协调配合、发展与转化,使其成为一个完整的统一体。三是防止全而发展在实践中沦为排斥个性、平均发展。(三)素质教育:全面发展教育的落实和深化1、素质教育的提出2、素质教育的内涵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比族索质为宗旨的教育。它是依据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索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而牛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素质教育要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住活、学会健体和学会审美,为培养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徳、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奠定基础。\n第六章教师与学生一、学习目标1、认识教师职业的职业地位、作用与特点2、寧握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内涵与途径3、了解学牛的基本特征及在教育中的地位4、掌握学牛发展的一般规律和时代特点5、了解三种不同性质的师牛关系6、掌握构建理想师牛关系的基本策略二、教学方法与手段:讲授法;讨论法;多媒体教学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教师的职业特点、教师的职业素养、学牛的本质特征、师住关系的类型与建立难点: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四、复习思考题1、你心目中的教师应该是怎样的形象?2、冇没冇更科学的教师专业化发展途径?为什么?3、如何理解学牛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谈谈你的学牛观。4、作为一名合格教师应该具备哪些职业素质?5、建立理想的师生关系需要教师具备怎样的索质?6、理想师牛关系的建立需要外界环境怎样的支持?\n一、教师职业(一)教师的概念及教师职业产生与发展1、概念:在现代社会,教师主要是指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建设者、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广义上,教师与教育者是同一•语,在狭义上,教师专指学校的专职教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的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2、教师职业的产生和发展:教师专业最早产牛于原始社会,其作用是为了传播生产知识与生活经验。在学校产生Z前,教师主要是一种兼职教师,随着学校的产生,教师这一职业开始独立起来,出现了专门的教师。而随着教育制度的不断发展,教师职业的社会功能也H益显著,现代意义上的“教师”己与古代意义上的“教师”有了很大的差别:(1)多功能性,包括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育人功能等等;(2)专门性,作为教师,必须经过培养与培训,取得合格证仏(3)高素质性,现代教师的内涵更丰富,是“经师”与“人师”的统一;(4)发展性,现代教师必须终身学习,不断更新白己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使自己成为会学习的人。(二)教师职业的地位与作用1、教师职业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1)教师职业的社会作用首先,教师是人类文化的传递者,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其次,教师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通过理论建构、知识创新、品徳示范、宣传咨询等直接参与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起着“先导”作用;再次,教师是人才生产的主要承担者,担负着培养一代新人的重任,在学生发展中起着引导作用。(2)教师职业的社会地位:教帅职业的政治地位、教师职业的经济待遇、教师职业的权利、教师职业的从业标准2、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学校教育在学生身心发展中起着主导作用,而学校教育则主要是通过教师来实现的,因此,教帅在教育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教师在教育过程屮发挥主导作用,处于主体地位。从教师与学生的才盾來看,教师是主体,学生是客体;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学生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教师中心论、学生中\n心论都是错误的。相对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师、学生都处于主体的位置,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手段都是客体。(三)教师职业的劳动特点教师劳动是一种具有特殊性的劳动,主要体现在劳动工具、劳动对象和劳动产品的特殊性上。教育是以人为对象,教育的产品是人,教师的劳动工具是教师的人格、人品、学识和智慧,这些都决定了教师劳动具有下列特点:1、复杂性(1)从劳动II的上看是复杂的。(2)从劳动对■象上看是复杂的。(3)从劳动方式上看是复杂的。2、创造性(1)从劳动对■象上看需要创造性。(2)从劳动内容上看需要创造性。(3)从劳动方法上看需要创造性。3、长期性通过教师的劳动要把教育对象培养成社会所需要的人,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不仅从人的整体发展来看,教帅劳动需要一个较氏的周期,就是人的某一具体、局部的身心特点的发展变化也往往要经过一个长期反复的过程。这就决定了教师对学纶的教育和培养必须反复进行、长期进行。4^示范性“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不仅通过知识技能的传授影响学牛:,而且通过自身的行动影响学牛的思想品徳。教师渊I専的学识会成为学住努力的方向,教师对某一学科领域的赞赏和专精会成为学生追求的理想。所以,教师必须身体力行,以身作则,充分认识身教重于言教的意义,无论在言论行动上,还是在思想感情、立场观点方而都应成为学牛的榜样。5、学习性教师既是一个教者,也应该是一个学(习)者,作为专业人员必须同时是一个研究者。教师成为研究者就是教师有能力对口己的教育行动加以反思、研究和改进,捉出最贴切的改进建议。教师是否愿意学习、是否能够学习、是否善于学习、是否终身学习,不仅关系到受\n教育者个人的发展、成氏乃至生存,而且关系到自己职业生涯的前途和命运。(四)教师职业角色与形象教师的地位、作用与专业特点,最终都是通过其职业角色和具体形象來反映的。专业化程度高的教帅必然是一个善于扮演自己职业角色和具冇良好职业形象的教师。1、教师的职业角色教师的地位和作用是通过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充当的角色行为来表征和实现的。教师在教学小的角色是教师的多种社会属性和社会关系在教学活动小的反映,是教师在教育教学小的一整套行为规范和人们对教帅的角色期待。对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角色认识,必须要冇两个基木询捉:一是教师角色与教育者角色的界限。二是教师角色是价值认识,还是事实认识的问题。现代教学活动不仅是师生的文化授受活动,而且是师牛的相互交往活动、情感交流活动、教学共同生活的创造活动等。基于这样的教学特点,现代教师主要扮演以下集中角色。(1)学习者和学者(2)知识的传授者(3)学生心灵的培育者(4)教学活动的设讣者、组织者和管理者(5)学牛学习的榜样(6)学生的刖友2、教师的职业形象(1)教师的道徳形象(2)教师的文化形象(3)教师的人格形象二、教师个体的专业性发展(一)教师专业化的含义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职业具有口己独特的职业要求和职业条件,由专门的培养制度和管理制度。教师专业化的基本含义是:第一,教师专业既包括学科专业性,也包括教育专业性,国家对教帅任职既冇规定的学历标准,也冇必要的教育知识、教育能力和职业道德的要求;第二,国家有教师教育的专门机构、专门教育内容和措施;第三,国家有教师资格和教师教育机构的认定制度和管理制度;第四,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教师专业化也\n是一个发展的概念,既是一种状态,又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二)教师个体专业性发展的内涵教师个体的专业性发展是教师作为专业人员,从专业思想到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心理品质等方面由不成熟到比较成熟的发展过程,即由一个专业新手发展成为专家型教师或教育家型教师的过程。这一过程的具体内容是:1、专业理想的建立2、专业知识的拓展3、专业能力的发展4、专业自我的形成(三)教师个体专业性发展的过程教帅个体专业性发展是一个持续社会化和个性化的过程,具冇多阶段性特征。教师专业发展分为新手阶段、胜任阶段、成熟阶段和专家阶段这四个阶段(四)教师个体专业性发展的途径从教师个体专业性发展途径来看,主要包括师范教育、新教师的入职辅导、教师的在职培训和教师口我教育。三、学生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乂是教育的主体,了解和研究学生的木质、特点、地位、作用和发展规律是教育工作的岀发点和归猪O(一)学生的本质特点1、以系统学习间接经验为主2、学生是具有主体性的人3、学生是完整的人4、具有明显的发展特征(二)学生的地位学牛•的地位包括学生的社会地位和学住在教育过程小的地位。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和依据,后者是前者的具体化。1、学生的社会地位1959年联合国通过了《儿童权利宣言》,1989年乂通过了《儿童权利公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世界儿童公约》,我国儿童应厚冇受教育权,纶命权、身体权、健康权,身体自由权和内心自由权,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财产\n受到管理、保护权,独立财产权,牛活获得照顾权,民事活动代理权,休息娱乐权,获得良好的校园环境权,拒绝乱收费的权利,拒绝不合理劳动权,拒绝不合理校内外活动权,荣裨权,箸作权和平等对待权。2、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一直是教育史上争论的重大问题,其中主要冇两种对立的观点。一种是“教师中心论”,它把学纶看成是可以随意涂抹的一张口纸,一个可以任意填灌的装知识的容器,学生对教师來说,处于一种从属地位。另一种是“学生中心论”,它把学生视为教育过程的中心,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在教育过程中,学生既是认识的客体,又是认识的主体,是主体与客体的统一体。(三)中小学生发展的时代特点(1)生理成熟期提前。(2)思维活跃,但学习兴趣不高。(3)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具有务实的人住观。(4)自我意识增强,具冇一定的社会交往能力。(5)心理问题增多。四、师生关系(一)师生关系的内涵与作用师纶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纶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等。它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是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育目标,以各自独特的身份和地位通过教与学的直接交流活动而形成的多性质、多层次的关系体系。良好的师牛关系不仅是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必要手段,而且是师牛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价值、生命意义的具体体现。1、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2、师生关系是衡量教师和学生学校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3、师生关系是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二)师生关系的类型1、以年轻一代成长为目标的社会关系。2、以直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的教育关系。\n3、以维持和发展教育关系为目的的心理关系。(三)理想师生关系的建立1、理想师生关系的基本特征现代社会的理想帅生关系的基木特征是:尊师爱生,相互配合;民主平等,和谐亲密;共享共创,教学相长。2、影响师生关系的因素。影响师生关系的因索既冇主观的方面,也冇客观的方面,既冇教育内部的,也冇教育外部的,既有岂接的,也有间接的,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儿个方而。教师方面。教师对学生的态度,教师的领导方式,教师的智慧,教师的人格因素。学生方面。学生对教师的认识是影响师生关系的重要因索。环境方面。影响帅生关系的环境主要是学校的人际关系环境和课堂的组织环境。3、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基本策略从影响师牛关系的因索可以看出,教师是构建良好师牛关系的主体,起着主导作用,所以,要建立民主、和谐亲密、充满活力的师生关系,对教师来说,冇以下儿种策略。(1)了解和研究学牛。(2)树立正确的学牛观(3)热爱、尊重学生,公平对待学生(4)主动和学牛沟通,善于与学牛交往(5)努力提高日我修养,健全人格\n第七章课程一、学习冃标1、识记课程、分科课程、活动课程、必修课程、选修课程、整合课程、核心课程、国家课程、校木课程、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科书等的含义。2、了解不同课程理论流派的阜本观点。3、学握各种课程类型的优缺点。4、分析说明影响课程开发的主要因素及特征。5、学握世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6、深入理解我国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二、教学方法与手段:讲授法;讨论法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有关课程的不同含义以及课程的基本理论以形成对课程的理性认识;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棊木内容与要求。难点:课程理论流派的基本观点;课程与课程改革的案例分析。四、复习思考题1、了解几种主要的课程定义。2、学握几种不同的课程理论流派的基本观点并进行评价。3、试述沖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的区别与联系。4、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科书三者与课程是何关系?它们在课程中各起何种作用?与当前的课程改革关系?5、认真阅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及相关学科课程标准,思考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了哪些要求。6、深入一个学区或一所学校,调查该学区或该学校的课程改革实施的现状,并写出调研报告。\n一、课程理论概述(一)课程的概念1、课程词义的历史渊源在中国,课程一词绘早出现于唐朝。唐朝孔颍达在《五经止义》里注释《诗经•小雅•巧言》吋就用过“维护课程,必君子监之,乃依法制。”宋朝朱熹在《朱子全书•论学》中频频提及“课程”,如“宽着期限,紧着课程”,“小立课程,大作功夫”等。这里的“课程”一词,已冇课业及其进程的含义。在西方,课程一词源于拉丁文词根"currere",意为“跑道”。英国哲学家,教育家斯宾塞(H.Spcmcer)在1859年发表的一篇著名文章《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中最早提出“curriculum”(课程)一词,意指“教学内容的系统组织”。西方最常见的课程定义是“学习的进程”,简称“学程”。2、关于课程的不同认识(1)从课程的要素或属性层面来界定一是课程即知识。这种观点认为:学校开设的何门课程应该从相应的学科中梢心选择,而且应该按照学习者的认识水平加以编排。作为知识的课程通常表现为课程计划、教学人纲(课程标准)、教科书等看得见、摸得着的客观存在物。课程的-•般特点有:课程体系按照科学的逻辑进行组织;课程是社会选择和社会意志的表现;课程是既定的、先验的、静态的;课程是外在于学习者的,学习者服从课程,在课程面前是接受者的角色。二是课程是经验。这种观点认为,课程就是学习者本身获得的某种性质或形态的经验。当课程被认为是经验时,其一般特点是:课程往往是从学习者的角度出发的设计的;课程是与学习者的个人经验相联系、相结合的;强调学习者作为学习的主体。(2)从课程的功能或作用层面来界定一是课程作为目标或计划。这种课程定义把课程视为教学过程要达到的目标、教学的预期结果或教学的预先计划。这是一种预设性的课程观,它揭示了课程的hl标性和计划性,课程总是指向一定的目标,并通过有计划的实施而进行的。但是,目标作为预期的教学结果同实际学习结果是有一定差别的,把课程界定为预期的教学成果只说明了课程的预期性,并没冇说明什么是课程。二是课程作为活动或进程。这种观点的基木思想是,课程是人的各种自主性活动的总和,学习者通过与活动对象的的相互作用而实现占身各方而的发展。\n把课程界定为活动或进程是一种生成性的课程观,其特点是:强调学习者是课程的主体,以及学习者作为课程主体的能动重要性;强调以学习者的兴趣、盂要、能力、经验为中介来实施课程;强调活动的完整性,突出课程的综合性和整体性,反对过于详细的分科教学;强调活动是人心理发牛发展的基础,重视学习活动的水平、结构、方式,特别是学习者与课程各因索Z间的关系。(1)从课程的层次或结构层面界定美国的课程学者古徳莱徳曾把课程从专家设计到学生接受,划分为五种不同层次的课程。这五种不同层次的课程是争对课程的作用而言的。一是理想的课程,即课程研制专家依据一定的教育思想设计出来的课程。二是正式的课程,即国家或地方教育委员会认可颁布的课程,是在学校课程计划小所列出的官方课程。三是领悟的课程,即教师按照口己的理解正努力去实施的课程。四是运作的课程,即在课堂屮实际实施的课程。五是体验的课程,即学生实际领悟到并作出反映的课程。古德莱德的“课程”层次说实际上揭示了“课程”从理论到实践的运动形态,使人们对“课程”概念的理解从静态的角度转换到动态的角度。古徳莱徳的课程层次理论小,所谓理想的课程、正式的课程,对应于传统认识范畴中的课程概念,而领悟的课程、运作的课程,尤其是经验的课程,则对应于理解意义上的“创牛•性课程”。3、课程的定义不同的课程木质观形成了不同的课程定义,也使学校的课程结构及学校的面貌「差万别。课程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课程是指各级各类学校为了实现培养目标而规定的学习科目及其进程的总和,它包括学校所教的各门学科和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狭义的课程特指某一门学科。广义的课程包含以下具体含义:课程是某级某类学校所要进行的全部教育内容的总和;课程不仅包插各门学科的课内教学,还包括课外活动、家庭作业和社会实践活动;课程不仅规定各门学科的目的、内容及要求,而JL规定了各门学科的安排顺序、课时分配、学年编制和学周的安排。理解“课程”的概念,还要辨析“课程”与“课”、“课程”与“教材”、“课程”与“教育内容”等概念:(1)“课程”与“课”。“课”是在规定的吋间内,组织学生学习规定教学内容的组织形\n式。“课”是课程的基本单位。有时,“课”即指某一门课程。(1)“课程”与“教材”。“教材”即“教科一卩”,是指根据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而编撰的教学材料,是课程内容的物质化,是课程内容的载体。(3)“课程”与“教育内容”。教育内容是一整套以教学计划形式存在的知识、技能、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的总体环境彩响。课程是教育内容的一个组成部分。4、课程的文本形态在我国,课程具体表现为三种形态:即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科书。课程计划,是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由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有关学校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它对学校的教学、教育活动做出全面的安排,规定培养FI标、课程设置、课程顺序、课吋分配、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等。课程计划体现了国家对学校的统一要求,是办学的基本纲领和主要依据,是编制课程标准和编写教科书的依据,也是督导、评估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依据。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和评价建议。教科书是根据课程标准和教学法要求,系统而简要地叙述一门学科教学内容的教学用书,亦称课本。教科书是师生教学的主要材料,它通常按学年或年级分册、划分单元或章节,主要由课文、注释、插图、实验和习题等构成,其中课文是敲基本部分。(二)课程理论流派历史上先后出现了学科'11心课程论、活动屮心课程论和社会中心课程论等。1、学科中心课程论学科中心课程论主张课程以学科为中心取向,学科中心课程以文化遗产和科学知识为基础组织各门学科的课程,分别从各门科学小选择适合学住发展阶段的内容,组成不同的学科,并按各自所具冇的逻辑和系统独立地、并列地安排它的顺序、学习时数和期限。学科中心课程论的优点是:(1)根据学科组织起来的教材,能够教人系统地掌握文化遗产;(2)有条理地学习合乎逻辑组织起來的教材,所授知识完整、系统、严密,能充分发展人的智力;(3)把一定的知识,技术的基本要索冇组织地传授,符合教育任务的要求;(4)便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受到悠久传统的支持,大多数教师对此习惯;(5)课程的构成比较简单,易于评价。\n它的主要缺点是:(1)由于教材注重学科的逻辑系统性,学习时往往偏重记忆而忽视理解;(2)偏重学科知识结呆的传授,而忽视获得知识的方法和过程的教学,不利于激发学纶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也不利于培养学住解决问题的能力;(3)因学科较多,对学生来说,难以将学习的知识进行综合与统一;(4)教学方法划一,难以实施区别化教育。2、活动中心课程论活动中心课程乂称儿童中心课程或经验课程,儿是以儿童的主体性活动和经验为中心组织的课程,即以选择和组织学习经验为基础,按照儿童(学习者)的兴趣、需要、问题等组织和安排课程,其学习形式是通过儿童的活动,解决问题。它的优点是:(1)从儿童(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出发,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和主动性,学习活动是积极的,活泼的;(2)将学习与牛活环境密切联系,将住活、经验、社会课题和其他丰富的内容吸收到学校课程中来,冇利于丰富学校的教学内容;(3)从活动、经验中学,冇利于培养学牛: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学生的综合能力和个性养成,使学生身心得到发展。它的缺点是:(1)课程内容局限于儿童的日常牛活经验,轻视前人创造的文化科学,不利于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和棊木技能;(2)偏重课程的心理结构,忽视知识的体系和科学的逻辑结构,不利于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知识;(3)以儿童为中心,容易轻视教育的社会任务。3、社会中心课程论社会中心课程的理论主张是:第一,社会改造是课程的核心;第二,学校课程应以建造新的社会秩序为方向,应该把学纶看作社会的-员;第三,课程知识应该有助于学生的社会反思,课程的价值既不能根据学科知识本身的逻辑來判断,也不能根据学牛的兴趣、需要來判断,而应该唤醒学生的社会意识、社会责任和社会使命;第四,社会问题而非知识问题才是课程的核心问题;第五,吸收不同社会群体参与到课程开发中来。社会中心课程论的主要优点是:(1)重视教育与社会、课程与社会的联系,主张学生尽可能多地参与到社会中去,因为社会是学生寻求解决问题方法的实验室;(2)学校的课程尤其要关心社会问题,要以广泛的社会问题为中心,并将这些问题联系成为一个整体;(3)重视各门学科的综合学习,有利于学牛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它的主要缺点是:(1)片面强调社会盂要,忽视制约课程的其他因索,如科学木身、学牛木身的系统性及需要;(2)忽视各门学科的系统性,不利于学生掌握各门学科的系统知识;(3)夸大了教育的作用,许多社会问题单靠教育是不可能解决的。(三)影响课程开发的主要因素及特征(1)一定历史吋期社会发展的要求及提供的可能\n(2)一定时代人类文化及科学技术发展水平(3)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能力基础及其可接受性(4)课程理论二、课程类型及特征1、学科课程与经验课程按照课程内容所固冇的属性,可将课程分为学科课程与经验课程。(1)学科课程学科课程是指根据学校培养目标和科学发展,分门别类地从各门科学小选择适合学生年龄特征与发展水平的知识所组成的教学科冃。(2)活动课程活动课程乂称“经验课程”,与学科课程相对,它是打破学科逻辑组织的界限,以学生的兴趣、需要和能力为基础,通过引导学生自己组织的冇冃的的活动而编制的课程。活动课程的特点可以概括为:第一,经验性。注重通过经验的获得与重构来学习;第二,主体性。尊重学牛的主动精神并以此作为教学的出发点与目标;第三,综合性。打破传统的学科框架,以生活题材为学习单元。活动课程具有以下优点:第一,重视学牛的需要与兴趣,尊重学牛的主体性,有利于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发挥;第二,强调教材的心理组织,有利于学生在与文化,与科学知识的交互作用的过程中,获得人格的快速发展;第三,强调实践活动,重视学生通过亲身体验获得总接经验,有利于培养学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第四,重视课程的综合性,主张以社会生活问题來统合各种知识,有利于学牛获得对世界的完整认识。但是,不可否认,活动课程在实践中冇很大嘛端。首先,活动课程过分地夸大了儿童个人经验的重要性,容易导致对系统学科知识的忽视;其次,活动课程把儿童FI常牛活中个别经验的作用绝对化而不顾及这些经验本身的逻辑顺序,结果学住只能学到一些支离破碎的知识,容易导致对儿童思维能力和智力品质发展的忽略;再次,对于习惯了学科课程的讲授方式的教师而言,活动课程的组织较为闲难。2、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1)分科课程分科课程,乂叫学科课程,它根据学校教育目标、教学规律和一•定年龄阶段的学生发展水平,分别从各门学科中选择部分内容,组成各种不同的学科,彼此分立地安排它们的教学\n顺序、教学时数和期限。分科课程强调各门课程各自的逻辑体系,教学以各个学科知识为中心分科进行。(2)综合课程综合课程是相对于分科课程的一类课程,是根据一定的H的从若干相邻学科中选取并相互融合构成的课程。综合课程打破了传统学科的界限,它有意识地运用两种或两种以上学科的知识观和方法论去考察和探究一个屮心主题或问题。综介课程的优势:(1)综介课程坚持知识统一性的观点,将所冇的知识视为一个整体,采用综合课程的形式教授。尽管不同学科的研究方法和探究过程的细节冇所不同,但是它们的基木研究方法和探究过程是相同的。(2)综合课程可以发挥学习者的迁移能力。通过综合课程的学习,不同学科的相关内容就会互相强化,学习效果就能得到加强。(3)综合课程不仅是科学发展、学习方法的盂要,而是学生未来就业的盂要。(4)综合课程强化了学生的学习动机,促使对与自身有关的学习内容更感兴趣;丰富和拓宽了学习内容的内涵和外延,促使学生接触不同学科的机会;提高了学习效率,当课程被精心地综合在--起的时候,就能消除内容重复、浪费时间的现彖。综合课程实施中的I木I难:(1)教材的编写。通晓各门学科的人才是较少的,聘请各门学科的学校教师來编写综合课程的教材会有一定的难度。(2)师资问题。原有的只受过单一学科训练的教帅往往不能胜任综介课程的教学。(3)每门学科都冇其自身的逻辑和结构。一个熟练的教师教授一个学科都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捉高学习效率。在国外,通常采取两种对策來解决这些问题。第一,釆用“协同教学”方式,由若T教师合作完成一门综合课程的教学任务。第二,开设综介课程专业,调整师范教育的结构。3、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1)国家课程国家课程亦称“国家统一课程”,它是由中央政府负责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它体现国家意志,是为未来公民接受基础教育后所要达到的共同索质而开发的课程。国家课程集中体现了国家的意志,它是一个国家基础教育课程计划框架的主体部分,涵盖的课程门类和所占课时比例是故多的,它在决定一个国家基础教育质量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2)地方课程地方课程是由地方政府负责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地方课程是国家中央政府授权地方编制,能够反映地方性知识、为地方服务的课程,具有较强的地方特色。它在充分利用地方教育资源,反映基础教育的地域特点、增强课程的地方适应性方面,有着重要的价值。\n(3)校木课程校本课程是山各个学校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校木课程并不局限于本校教师编制的课程,可能还包括其他V校教师编制的课程或校际Z间教师合作编制的课程,其至包括某些地区学校教帅合作编制的课程。与国家课程相比,在校木课程的开发过程中,课程编制、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呈“三位一•体”的态势,形成统一的三个阶段,并由同一批教师负责承担。校本课程更能体现地方特色,更能体现学校的办学特点,是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一种良好补充,是一种富冇成效的课程创新。校本课程的优势:(1)确保国家课程的有效实施;(2)照顾学牛的个别差界,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需要;(3)校本课程更具地方特色,更能体现学校的办学特点;(4)校本课程是一个持续的、动态的、逐步完善的过程,冇利于教师专业能力的持续发展;(5)校木课程鼓励和吸收教师、学纶、家长和社会人士参与,在提简课程质量的同吋,也会不断捉高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的满意度,等等。校本课程的不足:(1)课程编制的权力下放给教师和学生以后,必然扩大了学校与学校之间课程的差异,加剧了学校与学校之间教育质量的不平衡;(2)校本课程开发的能力要求较高;(3)校本课程开发所耗费的教育资源明显高于实施国家课程的需求。4、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1)必修课程必修课程是指某一教育机构规定的学牛必须学习的课程。必修课程突出体现了国家对学生所学课程的共同的垄本要求,为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发展打下一般的基础,必修课程是整个课程系统的基石。(2)选修课程选修课程是指在某一教育机构中按照一定的规则和不同学生的兴趣、爱好和需要,允许个人选择修习的课程。选修课程体现了现代课程对个体学习兴趣和需要的尊重,其主导价俏在于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培养和发展学住的个性。发展选修制度必须要在观念上冇新的认识。首先,选修课程是致力于“个性发展”的课程,所以选修课程的设立应突出基础性、新颖性、实用性和独创性的结合。其次,选修课程与必修课程具有等价性,不存在主次的关系,选修课程不是必修课程的附庸或陪衬。再次,选修课程也冇标准的要求。选修课程不时随意的、散漫的、浅尝辄止的学习,而是冇共同标准的评估保证的学习。5、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n(1)显性课程显性课程是学校有目的、有计划传授的学科,或者说是学校课程表内列入的所有有组织的活动。列入教学计划的学科都是显性课程,是文化传播的主体,是学校教育的课程结构的主体,是培养人的主要依据。(2)隐性课程隐性课程是与显性课程相对应的范畴,也称潜在课程,是V生在学习环境(包括物质环境、社会环境和文化体系)中所学习到的非预期或非计划性的知识、价值观念、规范和态度,是非正式的、非官方的课程。“隐性课程”一词是山美国教育学家、课程论专家杰克逊(P.w.Jackson)在1968年出版的《班级牛活》一书中首先提出的。当前,学校里的隐性课程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物质方面的隐性课程。主要指学校中的建筑物、设备、景观和空间的布置等等;二是制度方而的隐性课程。主要指学校的组织制度、知识的选择、管理评价、利益分配制度等;三是文化、心理方面的隐性课程。主要指师生关系、同伴关系、校风、班风、教师的行为作风等。完整的教育课程,应当包括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隐性课程和显性课程是按其存在与起作用的方式不同而划分的。隐性课程的特点主要有:第一,隐性课程的影响具有弥散性、普遍性和持久性;第二,隐性课程的影响既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第三,隐性课程的影响是学术性与非学术性的统一;第四,潜在课程对学生的影响是有意识性与无意识性的统一;笫五,隐性课程是非预期性与可预期性的统一;第六,隐性课程存在于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小。三、我国当前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一)当代世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课程改革是一个综合的系统工程,受到多种因索•的制约,因此世界各国的课程改革呈现出不同的价值取向和特点。当代世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呈现出一些总体的趋势。(1)建立国家课程标准,统-中小学课程的质量要求。(2)调整培养目标,使国民具有适应21世纪社会、科技、经济发展所必备的素质,强调学生全面发展。(3)设置核心课程,强调基础学力,加强相关学科之间的联系和渗透,追求课程结构的平衡性,整体性,综合化和现代化。(4)积极变革教学方式,以培养具冇终身学习愿望和能力的、冇国际竞争力的未来公民。(5)课程内容关注学牛经验,反映社会、科技最新进展,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需要。\n(6)教师积极参与课程改革,课程实池中的社会参与、支持与临控越来越广泛。(7)拓展传统的教材观,加强课程资源的开发。(8)重视评价改革,评价方式进一步多样化,注重发挥课程评价在促进学生潜能、个性、创造性等方面的作用。(二)我国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我国开始酝酿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1999年国务院批转的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改革现行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任务。2001年6刀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进一步提出了“加快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任务,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式启动。2001年,教育部颁布了新--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性文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到2005年,中小学阶段各起始年级原则上都已进入新课程。这次改革不是对课程内容的简单调整,不是新旧教材的替换,而是一次以课程为核心的波及整个教育领域乃至全社会的系统改革,是一场课程文化的革新,是教育观念与价值的转变,涉及课程的理念、目标、方法、管理、评价等方面。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要求,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的总体目标是:要使学生具冇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索养以及环境意识;具冇适应终身学习的垄础知识、某木技能和方法;具冇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牛•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具体目标是:(1)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某础知识与基木技能的过程同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2)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宜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盂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3)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4)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硕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n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5)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住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6)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牛的适应性。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1)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意味着:第一,关注每一位学生;第二,关注学生的情绪工活和情感体验;第三,关注学生的道德牛活和人格养成。(2)关注学生作为“整体的人”的发展:一是谋求学牛智力与人格的协调发展。改变课程过于注璽知识传授的倾向,统整学生的知识学习与精神建构。国家课程标准强调“过程与方法”的目标价值,并把“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与“知识与技能”都作为同等重要的目标强度加以阐述。二是追求个体,白然与社会的和谐发展。(3)统整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科学世界:一是要增强课程的生活化;二是要,现课程的综合化。(4)寻求学生主体对知识的建构:一•是确立新型的知识观;二是倡导个性化的知识生产方式;三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在学科领域的教学中渗透“自主、探索与合作的学习方式”,同吋设置“综合实践活动”、为“研究性学习”的充分开展捉供独立的学习机会。(5)建构发展性的评价模式:构建具有个人发展价值的评价方式,以保障知识生成方式的个性化,凸现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自我展示的平台和机会,成为激励学生不断进步的有效方式。(6)创建富有个性的学校文化:赋了教师课程开发、管理课程的权力,促使教师成为课程开发的主体,建设民主的课程管理文化,教师在在参与改革的过程中建立合作的教师文化,实现共同的专业成长。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所谓“整体”,是指将各类课程按横向关系组织起來,消除以往学科本位所造成的学科之间彼此孤立的局而。所谓“一贯”,指将各类课程按纵向的发展序列组织起來,强调课程的“连续性”和“顺序性”,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高屮以分科课程为主,在开设必修课的同时,设置丰富多样的选修课程,开设技术类课\n程。积极试行学分制管理。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深化“农科教相结合”和“三教统筹”等项改革,试行通过“绿色证书”教育及其他技术培训获得“双证”的做法。城市普通中学也要逐步开设职业技术课程。4、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的基本状况(1)我国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池进程从课程改革实施的实际情形來看,我国课程改革的推进是分阶段进行的,开始实验区范围比较小,后期的推进速度较快。(2)我国当前棊础教育课程改革取得的成就口改革以來,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与课程评价等方面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促进了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创新与发展。第一,在课程目标方而,课程目标比以往更明确、具体、全而、系统,包括在课程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和管理等方而,形成了一个全面、具体的目标体系。第二,在课程结构方面,打破了单一的课程结构,棊础教育的课程结构得到了初步优化。第三,在课程内容方而,改变了以往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了课程内容与学牛住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棊础知识和技能。第四,在课程管理体制与课程的统一性与灵活性结合方而有了重大突破。第五,在课程实施方面,课程实施的过程更加稳妥,参与的人员更加广泛。第六,在课程评价方面,改变了以往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了评价促进学纶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第七,在课程改革小体现出了对国情、历史经验和国际趋势的关照与尊重等等。(3)我国当前棊础教育课程改革实丿施存在的问题政策制度的层而教师素养层面课程实施层面课程方案与教材层而课程改革执行层面\n第八章教学一、学习目标1、理解教学与教育、教学与课程的关系。2、掌握教学的意义和任务。3、理解教学过程的概念、规律以及教学过程的阶段。4、能够较好地掌握教学规律,并以此指导教学实践。5、识记教学原则、教学方法的概念。6、掌握中小学常用的教学原则及其贯彻要求。7、掌握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及其运用要求。8、掌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班级授课制并能够进行评价。9、掌握教学T作的基木环节与要求。二、教学方法与手段:讲授法;讨论法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教学过程、教学工作的基木环节和班级授课制。难点:教学过程的慕木规律;教学原则与教学方法的运用。四、复习思考题1、识记:教学、教学过程、教学原则、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练习法、H学指导法、实验法、实习法、谈话法、班级授课制等概念2、你対教学与课程的关系持何种认识?3、结合教冇实践,谈谈教学过程的基木规律。4、什么是班级授课制?如何评价?。5、课的类型一般分为儿种,课的结构由哪儿部分构成?6、谈谈你对教学T作基木环节的认识。7、结合教育实践,谈谈一堂好课的基本要求?一、教学的概述(一)教学的概念什么是教学呢?我国甲骨文中就出现了“教”与“学”二字,《书・商•兑命》中说“教学半”,“上学为教,下学者,学习也。言教人乃是益已学Z半也。”宋人蔡沈的解释是,“教也,……始之自学,学也,终之,教人,亦学也。”这是我国古代教学思想的萌芽。教学是在一定教育目的规范下的,教师的教与学牛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教育活动。教学\n是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根木H的的,是学校实现教育H的的棊木途径。(二)教学的意义学校工作必须以教学为屮心,建立学校的正常秩序,培养和造就合格人才。(1)教学是传授系统知识、促进学生发展的最冇效的形式(2)教学是实现学校培养目标、进行全而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3)教学是适应并促进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重要手段(三)教学的任务1、引导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所谓基础知识,是指形成各门学科的基本事实、相应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公式及其系统。它是组成一门学科知识的慕木结构,揭示了学科研究对象的本质及发生变化的规律性,反映了科学文化发展的现代水平。所谓基本技能是指各门学科屮最主要、是常用的技能、技巧,这些技能技巧不仅包括使学生获得一些读、写、计算和操作实验仪器等方面的技能技巧,也包括体育运动、审美活动和从事劳动实践方而的技能和技巧。2、发展学生的智力、体力和创造力智力是指人们的认知能力,即认识客观事物的革本能力,包括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表达力、思维力和想象力,其核心成分是能够对客观事物进行分析、概括、判断和推理的抽象思维力。体力,是指身体正常发育成长与少体各个器官的活动能力。创造力是学生能够运用自己已冇的知识和技能去探索、发现和学握未知的知识的能力。它是个体的求知欲望、进収心和创造创新粕神、意志力与自我实现、自我价值认同的综合体现。3、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科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基础青少年的品德修养、审美情趣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处在迅速发展和逐步形成的重要时期,教学在培养学牛•崇高的甜德修养、市美情趣,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过程屮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培养社会主义品徳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牛科学世界观基础,是教育的重要任务Z-O4、培养情感态度,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培养和发展学牛对教学活动的正确的情感态度和兴趣,形成良好的心理站质和行为习惯,是完成教学的全部任务的保证。\n5、关注学生个性的发展通过教学,可以协调和促进学生知识、智力、能力、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方而因素的发展,促进学生个性的全而和谐发展,使他们不仅具有现代科技文化知识,而且有独立自主性、思辨创新意识、民主平等观念和合作精神。教学的基本任务是一个整体,是在统一的教学过程中完成的。各项任务之间互为前捉和基础,并且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二、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一)教学过程的概念第一,教学过程的本质是一种特殊的认识和实践过程,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H己积极主动的活动,获得对自然界和社会的各种现象及英规律的认识过程。第二,教学过程必须以交往为背景和手段。第三,教学过程也是一个促进学生身心发展、追寻与实现价值目标的过程。(二)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教学规律,指教学现象中客观存在的、具有必然性、稳定性、普遍性的联系,对教学活动具有制约、指导作用。教学过程内部的各种因素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形成了一些稳定的、必然的联系,这正是教学过程规律性的体现。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1)学牛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2)学生学习间接经验要以直接经验为基础。(3)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总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结合的关系,防止岀现忽视系统知识学习或忽视直接经验的偏向。2、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教学不仅关注学纶掌握知识和技能,更关注学生智力和能力的发展。好的教学应该走在学牛发展的前而,促进其发展。(1)学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2)智力和能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3)掌握知识与发展儕力是相互转化的。知识与智力的相互转化,一般來应注意以下条件:第一,传授给学生的知识应该是科学的规律性的知识。第二,必须科学地组织教学过程。第三,重视教学中学生的操作与活动,培养学生的意识与能力,提供学生积极参与实践的吋间和空间。第四,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站质,重视学生的个性差界。\n3、掌握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结合教学过程实际上也是学生接受教育的过程,教学水远具冇教育性。(1)学牛思想站德的提高以知识为基础。(2)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牛积极的态度才能使他们的思想品徳得到提高。(3)学生思、想品德的提高乂推动他们积极地学习知识。(4)防止单纯传授知识、忽视思想甜德教育和脱离知识的传授而另搞一套的偏向。4、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统一传统教育强调以教帅为中心,儿童中心主义强调学生中心,现代教学论强调教与学的辩证关系,教学中既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乂要发挥学牛主体的积极性和能动性。(1)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学生简捷有效地学习知识、发展少心的必要条件。(2)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是教师冇效地教学的一个主要因索。(3)防止忽视学牛积极性和忽视教师主导作用的偏向。第一,教师要正确理解“导”;第二、让学生真正成为主体地位。5、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相结合智力因素通常是指记忆力、观察力、思维能力、注意力、想象力等的总和,而非智力因索是指智力因素以外的一切心理因素,它对人的认识过程起直接制约的作用。非猖力因索的主要内容冇:兴趣与爱好;愉快的情绪、对事业的热情;对挫折的忍受性与意志力;活泼的性格、宽阔的胸怀;自信心与好强心;远大的理想与目标;高抱负;焦虑。(1)非智力活动依赖于智力活动,并积极作用于智力活动。(2)按教学盂要调节学生的非智力活动才能冇效地进行智力活动、完成教学任务。三、教学过程的基本原则教学原则是根据一定的教学H的和任务,遵循教学过程的规律而制定的指导教V工作的基木准则。它是在总结教学实践经验基础上,对教学规律的反映,受教学冃的的制约。教学原则是教学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原则不仅指导教师的教,也指导学生的学,贯穿于教学过程的方方面而,贯穿教学过程的始终。(一)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原则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原则,是指教学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符合科学要求的教学内容、方法、组织形式传授学生以知识和技能,并结合教学对学生进行道徳品质和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教育。\n(1)教师对教材内容尤其是基木概念、某本原理的阐述必须准确无误、系统且注重内容的内在逻辑顺序,符合认知发展规律和事物发展的规律。(2)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科性质、教学内容的特点进行思想品徳教育,使知识和思想品德教育互相渗透,相辅相成。(3)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尊重科学的态度,培养学牛科学探究的粕神和初步能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与能力。(4)教师要真止做到教书育人,以身作则,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二)启发性原则启发性原则,是指教学小教师通过对教学方向、内容、方法和组织形式的设计和决定,充分发挥学生主体的主动性、自觉性和创造性,使学生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牛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形成正确的学习动机。(2)要培养学生具冇独立探究的能力。(3)学牛:是学习的主人,教师的启发才可能是针对性的和有效的。(4)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牛关系。(三)循序渐进原则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学要按照科学知识内在的逻辑顺序和学生认识发展的客观规律及身心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牛在知识、思想、能力诸方面得到不断发展,不断提高,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1)教师要严格按照课程标准、教科书的系统性进行教学。(2)一切教学环节都要注意系统连贯,突出重点、处理好难点。(3)教学必须由近及远,浅入深,由易到难。(4)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四)巩固性原则巩固性原则,是指教学中使学生在理解的某础上,牢固地掌握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使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能持久地保持在记忆中,当需要吋,能准确无误地再次出现,加以运用。(1)引导学住理解知识,为牢固地掌握知识创造条件。(2)组织好复习和应用,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记忆方法。(3)在扩充、改组和运用知识中积极巩固。(4)巩固的具体方式要多样化。(五)理论联系实际教学原则\n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将教学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使学生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去深入理解和掌握知识,并引导学牛运用所获得的知识去解决现实牛:活中各种实际问题,培养学牛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切实加强基础知识、基木理论的教学。(2)切实加强实践教学。(3)理论联系实际,相辅相成。(六)直观性原则直观性原则,是指教学中要利用直观教具或语言的形象描述,通过多种形式的感知丰富学住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使学住获得牛动清晰的表象,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发展能力。(1)根据教学hi的、教材性质和学生特点恰当地选择直观手段,不可为直观而直观。(2)运用感知规律,加强直观教学效果。(3)在运用直观手段时,要与讲解相结合,提高学牛的认识。(4)要注意和防止直观教学可能产生的消极影响。(七)因材施教原则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学从学牛的实际情况出发,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别差异,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各自的基础上扬长避短,获得最佳发展。这包括两方而的含义:一是教学要适合学牛已有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二是教学必须考虑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个别差异,发挥每个学空的积极性,使他们的才能都得到充分的发挥。(1)充分了解学生。(2)尊重学牛:的差界。(3)教学既要有全面发展的统一要求,乂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尊重个别差异,使每个学生的才能和特氏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4)而向每一个学牛。四、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教学原则的具体化,是为了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师生在共同活动中采用的手段,既包括教师教的方法,也包括学生学的方法,是教的方法和学的方法的统一。(一)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1、讲授法\n讲授法是指教师通过简明纶动的口头语言向学生系统地传授知识技能的方法。它主要是通过循序渐进的讲述來传递信息、传授知识、引导推理,引导学生掌握知识、分析推理,并促进智力与品德的发展。讲授法的具体形式乂可分为三种:讲述式、讲解式、讲演式。2、谈话法谈话法是师生通过相互捉问以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通过推理获取新知识,巩固I口知识的教学方法。如苏格拉底的“产婆术”,孔子的启发性教学等等。3>演示法演示法是指在教学中展示实物、模型、图片等总观教具,或进行示范性实验,采用现代化视听手段(幻灯、录音、录像、教学电影等等)指导学住获得感性认识,并为理性认识打下基础的一种教学方法。4、练习法练习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将知识运用于实际,以巩固知识培养技能、技巧的一种教学方式。练习冇口头练习、廿面练习、实际操作练习等等。5、自学指导法白学指导法是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或参考书,借助书面语言获得知识,时掌握知识、培养自学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包括指导学生预习、复习、自学教材、阅读参考帖、阅读课外书等等。6、讨论法讨论法是在教师指导下,由全班或小组成员围绕某一中心问题进行讨论、发表见解、辨真去伪、获取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7、实验法实验法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一定的仪器或工具设备,进行独立作业或实地操作,通过控制条件的操作过程,引起实验对象的某些变化,观察事物的发生与变化,探求事物的规律,以获取知识、巩固知识或培养实际操作能力的教学方式。8、实习法实习法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师指导学牛在校内或校外参加实际操作,将书本知识运用于实践的一种教学方法。(二)教学方法的选择和确定教师选择教学方法要符合教学规律、教学原则,掌握整个教学方法的体系,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口的、任务、教材内容的特点和学牛的实际情况确定相应的教学方法。此外,要注意\n充分发挥教师的特氏,并考虑时间因索,以保证按照完成教学进度,使得教学方法的选择和应用符合科学性、实效性和灵活性。具体说来:第一,应当考虑教学方法本身的特点和功能。第二,依据学科特点和学习内容选择教学方法。第三,根据教学冃标选择教学方法。第四,依据学生特点选择教学方法。第五,依据现有的教学媒体的特点來选择教学方法。四、教学的组织形式教学组织形式,是指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牛按一定要求组合进来进行活动的结构。它总是随着社会政治经济和科学论的发展及其对培养人才要求的不断提高而不断地发展和改进。(一)教学组织形式的历史发展1、个别教学所谓个别教学,是指一名教师面对一个或儿个学生进行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2、班级授课制班级授课制萌芽于16世纪西欧的一些国家,兴起于17世纪乌克兰兄弟会学校。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人教学论》中首先对班级授课进行研究并确定了班级授课制的基木轮廓。我国采用班级授课,始于清代同治元年(1862年)于北京开办的京师同文馆。3、贝尔一兰喀斯特制又称为“导生制”,具体做法是:教师以教年龄大的学生为主,而后由他们中的佼佼者——“导生”去教年幼的或学习差的学生。4、道尔顿制由美国的帕克赫斯特于1920年在美国马萨诸塞州道尔顿中学创设,称Z道尔顿制。道尔顿制中,教师不再向学纶系统地讲授教材,而只为学牛分别指定自学参考书、布置作业,由学牛H学和独立作业,有疑难时才进行辅导,学生完成一定阶段的学习任务后,向教师汇报学习情况和接受考查。其最显著的特点在于重视学生的自学和独立作业。5、设计教学法20世纪初,美国教育家克伯屈在杜威的“从做小学”教学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设计\n教学活动。这种教学组织形式主张废除班级授课制和教科打破学科界限,强调学生已冇知识和兴趣,组成以学牛生活问题为中心的综合性学习单元,由教师指导学牛•自主在纶活情境小确定学习目标,白己设计、白己服务。教师的任务只在于通过创设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帮助学生选择活动所需的材料。6、文纳特卡制文纳特卡制是由美国人华虚朋于1919年在芝加哥市郊的文纳特卡镇公立屮学实行的-种教学组织形式。在文纳特卡制中,课程被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按照学科进行,由学生个人自学读、写、算和历史、地理等方面的知识、技能;另一部分通过音乐、艺术、运动、集会以及开办商店、组织自治会等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社会意识”。前者通过个别教学进行;后者通过团体活动进行。(二)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班级授课制1、班级授课制的主要特征班级授课制也称课堂教学。所谓班级授课制,就是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照年龄特征和学习程度编成班级,教师根据固定的授课时间和授课顺序(课程表),根据教学H的和任务,对全班学生连续教学的一种形式。班级授课制以“班”为人员单位,把学生按照年龄和知识水平分别编成固定的班级,即同一个教学班学生的年龄和学习程度大致相同;以“课时”为时间单位,把每一“课”规定在统一而固定的单位吋间里进行,教师同时而对全班学牛上课;以“课”为活动单位,把教学内容以及传授这些内容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综合在“课”上,把教学活动划分为相对完整R互相衔接的各个教学单元,从而保证了教学过程的完整性和系统性。2、班级授课制的优缺点班级授课制的优点:(1)它能够大规模地面向全体学生进行教学,冇助于提高教学效率。(2)它能够保证学习活动循序渐进,使学牛获得系统的科学知识。(3)保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在系统讲授的基础上直接指导学生学习的全过程。(4)冇利于发挥班集体的教育作用。(5)有利于学牛多方而的发展,能促进学牛的社会化和个性化。班级授课制的局限性:(1)学生的主体地位或独立性受到一定的限制,教学活动多由教师直接决定,实践性\n不强,学生动手机会少。(2)学生的学习主要是接受现成的知识成果,不利于培养学牛的探索精神和创造能力。(3)教学面向全班学生,对全体学生采用统一教材、统一要求、统一的方法,难以照顾学纶的个别差界和创造力的培养,不利于因材施教。(4)缺乏真正的集体性。在班级教学中,每个学住独立完成学习任务,教师虽然向许多学生同样施教,而每个学生各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去掌握。每个学生分別地对教师负责,学生与学生之间并无分工合作,彼此不承担任何责任,无必然的依存关系。3、教学的辅助形式班级授课制冇英明显的特点,是教学的主要形式,但并不是唯一的形式。除此Z外还冇其他辅助形式,以弥补班级授课制的不足,其主要冇以下儿种:现场教学、作业、讲座、讨论等。六、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作为中心工作的教学,从教师施教的工作系统来说,其基木环节包括备课、上课、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等,其实质是通过对墩学工作的梢心组织和安排,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探究、思辨,学会学习,学会发展。(-)备课备好课是上好课的询捉,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备课就是教师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本门课程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样合理的教学方法与组织形式,以保证学生有效地学习。备好课是教师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的条件,也是提高教师索质的重要措施Z-O教师备课,一般要做好下列工作。1、钻研教材(课程标准、教科书)教师学握教材要经过懂、透、化三个阶段。懂,就是理解教材的基础结构,教材的基木思想、基木概念、侮个概念都要弄清楚、弄懂;透,就是掌握教材的系统性、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做到透彻掌握,融会贯通,运用白如;化,就是做到“使其言皆若出于吾Zu”,“使其意皆若出于吾Z心”,使自己的思想感情与教材中包含的思想性、科学性、感情性融为一体。只有做到了懂、透、化,才算掌握了教材,具备了向学牛深入浅出、生动易懂地传授知识和对学牛进行思想感染、情感引导的条件。2、了解学生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了解学生学习新任务的先决条件或预备状态,主要指学生在认识、情感态度、心理动作等方面是否已做好了准备工作;了解学生对学习任务的情感态度,主要\n涉及学生的学习愿望、毅力、动机、兴趣等;了解学生对完成新任务的自我临控能力,主要涉及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学习策略和风格等。3、考虑教法教师必须紧紧围绕每次课的教学冃标与教学任务、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才能保证选择最佳的教学方法。4、写好教学计划学期(或学年)教学进度计划。其内容包括:教材、学生情况的简要分析;木学期或学年的教学要求,课程标准或教科书的章节或课题,各个课题的教学吋数和吋间的具体安排,各课题所需要的直观教具等。课题(单元)计划。其内容包括课题名称、本课题的教学H的、课时划分及各课时的类型和主要教学方法、必要的教具。课吋计划(教案)。课时计划乂称教案,是教师实施教学活动的具体方案。其内容包括课题、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课时安排、教法和教学媒体的选择、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课后分析等。教案的写法应根据自己的实际经验和工作特点,冇详冇略,不宜过于繁琐。教师还要熟悉教案,通过想象,把自己带入实际课堂的情境之中。(二)上课上课是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上好课是学校教育至关重要的工作。上课必须以现代教学理论为指导,遵循教学规律,全而贯彻教学原则,善于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教师要注意做到下述要求。1、教学目标明确2、教学内容正确3、教学方法恰当4、教学组织严密5、教学语言清晰6、教学效果好总Z,衡量一堂课的标准不仅要看教帅教得怎样,更主要是要看学生学得怎样,归根到底要看单位时间内教学的质量和学习效率。(三)布置、检查课外作业布置作业应注意如下儿点:第一,作业的内容要符合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的要求;第二,\n作业要貝有典型意义和举一反三的作用;第三,作业力求理论联系实际,有助于启发学生的思维;第四,作业的份量要适当,难易要适度;第五,教师要按时认真地检查和批改作业。检查、批改学生的课外作业时应注意以下儿点:第一,按时检查,以养成学生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第二,认真批改,以发现学牛在知识、技能方而的错误和缺陷;第三,仔细评定;第四,及时反馈;第五,重点辅导。(四)课外辅导课外辅导一•般包括:给学生作答疑,指导学生做好课外作业;给学习基础差和缺课的学生补课;对成绩优异和学习能力强的学生作个别指导,扩人其知识领域,拓宽思路;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学习态度的教育,以及学习方法上的指导。(五)学业成绩的检査与评定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应从两方而入手:一是检查与评定学生的学习效果,可以通过H常观察分析、检查作业及各种测验来进行;二是分析教师上课的效果,可根据前面所述上好一堂课的要求,确定其评估指标体系。七、我国当前教学改革的主要趋势(1)关注先进的教学理论的指导作用(2)关注教学的组织:统整与衔接(3)关注思想道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4)关注现代信息技术向教学的渗透(5)关注教师的发展(6)关注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n第九章德育一、学习目标1、识记德育、德育过程、德育原则、说服法、示范法、陶冶法、实际训练法、品德评价法、自我教育法等概念2、掌握我国屮小学徳冇内容、规律、徳冇原则、方法等知识。3、理解发展道德认识、陶冶道德悄感、培养道德行为习惯的重要性。4、掌握提高中小学德育实效性的基本理论与方法。二、教学方法与手段:讲授法;讨论法;多媒体运用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我国中小学德育内容、规律、德育原则、方法。难点:如何提高屮小学徳冇的实效性?四、复习思考题1、你是否同意“德育”即“道徳教育”的说法?为什么?2、日前中小学徳冇内容包括哪几个方面?3、中小学德育过程应遵循的基本规律是什么?4、中小学德育过程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什么?5、徳冇原则和徳冇规律的关系是什么?6、怎样把握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与思、想品德形成过程的关系?7、活动和交往対于德育过程有何重要性?8、为什么说H我教冇能力是学生品徳发展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9、为什么说德育过程是长期、反复、逐步提高的过程?10、中小学徳育常用的方法有哪些?你认为运用恰当的德育方法是一种艺术吗?11、谈谈你对国外徳冇模式的感受和从屮得到的启发。12、你认为是什么原因导致冃前德育实效性不高?\n一、德育概述(一)德育的概念徳育即育徳,徳育就是培养受教育者品徳的活动。学校徳育,--般來说,是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和受教育者的个体需要,遵循品德形成的规律,采用言教、身教等冇效手段,在受教育者的自觉积极参与的互动中,通过内化与外化,发展受教育者的思想站德、政治、道徳和法制儿方面素质的系统活动过程。(二)德育的功能1、学校德育的育人功能徳育的育人功能,简单地说就是育徳,即满足学住的道徳需要,启发学牛•的道徳觉醒,规范学生的道德实践,引导学生的道德成氏,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提升学生的人生价值与社会理想。2、学校德育的社会功能德育的社会功能表现为:一是通过培养合格公民,促进社会的稳定与发展;。二是通过传播一定的思想、意识、观念和舆论来影响社会的稳定与发展。概而言之,德育的社会功能主要表现为促进社会的稳定与发展。(三)德育目标与基本内容德育目标,是指一定社会对墩育所要造就的社会个体在思想晶德素质方而的质量和规格的总的设想或规定,是对徳育活动结果的期望。徳育内容,是指用什么样的道徳规范和人生观、价值观念和世界观等来培养学生,它是德育冃标在德育活动中的具体化。德育冃标和德育内容是紧密联系的,德育目标是德育活动的岀发点和归猪,对德育内容具有选择、导向、协调、评价等作用;徳育内容则是徳育目标的具体体现,是实现徳育目标的基本条件。1、我国现行的德育目标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岀台,重屮了党的素质教育方针,并明确指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加强马克思主义小国化最新成果教育,引导学生形成止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坚定学生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制度的信念和信心;加强民族梢神和时代粹神教育,增强学牛爱国情感和改革创新精神;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培养学生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良好品质。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这是新吋期我国确立的德育目标。\n2、德育内容德育内容冃前主要体现在1993年和1995年颁布的《小学德育纲要》和《中学德育大纲》中。从性质上看,德育内容大致包括以下方面:(1)爱国主义教育。具体内容包括:国家观念教育;民族意识与情感教育;国情教育;国防教育;国际主义和世界主主义教育等。(2)集体主义教育。具体内容包括:培养集体主义思、想,增强集体观念;关心热爱集体;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用集体主义粹神來调节言行;养成尊重群众的观点等。(3)劳动教育。具体内容包括:热爱劳动和劳动致富的教育;尊重劳动者的教育;珍惜劳动成果的教育;艰苦奋斗的教育等。(4)民主、法制与纪律教育。具体内容包括:公民基本权利与义务的教育;培养民主思想和参与意识;民主和法制观念的教育;自由与纪律关系的教育;普及法律知识、遵纪守法的教育。(5)人道主义和社会公徳教育。具体内容包括:人道主义和博爱精神的教育;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公共秩序的遵守等。(6)理想教育。具体内容包括:社会共同理想的教育;个人理想教育;立志成才教育。(7)正确人牛观与科学世界观教育。具体内容包括:提高理论修养;端止对人生的认识和态度;逐步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看问题等。此外,部分个性品质的培养、环节保护与生态的教育也是我国中小学德育的重要内容。二、德育过程及其基本规律(一)德育过程概述1、德育过程的概念徳育过程即思想品徳教育过程,是教育者根据社会发展的思想道徳要求和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规律,对受教育者实施教育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思想道德的内化、外化机制,促进其形成一定的思想甜德、发展其詁德能力的教育活动过程。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不同于思想品德形成过程,两者既相联系乂和区别。(见下表)。思想品德教育过程和思想品德形成过程的区别思想品德教育过程思想品德形成过程\n(1)思想品德教育是教育的组成部分,其实施属教育活动范畴;(2)是从外部对受教冇者施加影响的过程;(3)是受教育者与外界教育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1)思想品德是人的韬神素质的组成部分,其形成属于人的素质发展范畴;(2)是在外部影响作用下,道徳主体内部口身运动的过程;(3)是道徳主体与外界各种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2、德育过程的构成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和德育的内容与方法便构成了德育过程的三个基木要索。在三个要索中,教育者是指有目的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的个人或团体,处于主体地位;受教育者指接受徳育影响的个人或团体,既是徳育的客体乂是主体;徳育内容和方法是教育者用以影响、作用于受教育者的中介,是纯客体的东西。三个棊木要索在德育活动中形成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从而形成德育过程内部才盾运动。(二)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1、德育过程是具有多种开端性的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习惯构成了道德甜质的四个基本要素。这四个要素的发展都是从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由量变到质变的才盾统i认识过程。道德认知,是人们对是非、善恶的认识和判断及评价。道德情感是指人们按照一定的道德观点去评价他人或自己的站行,或道德需要是否满足引起的一种内心情绪体验。道德意志是指一个人自觉地克服内外障碍去完成预定的道德行为,实现一定道德动机的过程。道徳行为,是指人们在一定道徳认识、情感和意志的支配与调节下所表现的行动。组成品德的各要索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一个彼此互相联系的整体,在个体的品德发展中,何一因素都是不可缺少的。没有正确的道德认识,就不能保证道德行为的目的性和方向性;没有一定的道徳情感体验,就很难产牛积极的道徳态度;缺少道徳意志就很难调节、控制行为;没冇道德行为,道德认识、情感和意志就无法表现。所以,各因索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反映着一•个人的詁德而貌。品徳各要素的整体性和统i性,决定了品徳发展的协调性和统一性,不存在某一因索单独发展,而其他主因索随后发展的情况,任意因索发展的不充分都冇其他因索发展不充分的原因。道徳的四个因素是有顺序进行的,提高道徳认识、培养道徳情感、锻炼道徳意志、训练道德行为。“晓Z以理、动Z以情、导Z以行、持Z以恒”四句话生动的概括了四要索在思想站德发展中和谐统一的关系。\n但是,在教育实践过程屮,徳育过程还有多端性。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对待,灵活确定以哪一种因索作为德育开端,但是,无论以那种因素为教育开端,都必须使知、情、意、行全而发展,达成和谐,成为稳定的整体结构,以促进学牛思想站德不断向更高层次发展。2、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活动与交往的过程德育过程是冇n的地组织学生的教育性活动和交往的过程。学生思想品德是在活动和交往的过程中,接受外界教育影响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并通过活动和交往表现出来的。活动和交往是站德形成的源泉,教育性活动和交往是德育过程的基础。但并不是任何活动和交往都能形成我们所需要的品徳,只有有H的地根据徳育目标和思想品徳形成规律设计、实施的活动,才能加速个体品德发展和对学生品德发展方向起规范和保证作用。在活动和交往中,学生主动接受多方而教育影响。德育过程就是对各种影响进行干预、协调的过程,是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此外,在活动和交往中,学生的主动性和品徳能力也得到锻炼和提高。教育者在实施德育的过程中,要组织好丰富多彩、有教育意义、有吸引力的活动和交往,并发挥学牛的主动性,通过活动促进他们品徳的发展。3、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的过程,是教育与自我教育统一的过程德育是把道德内化为晶德,乂把站德外化为道德行为的过程。实现这种转化必须通过内部的思想斗争。学生思想品徳的任何变化,都必须依赖于学生个体的心理活动。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德育过程中,学纶思想内部的才盾斗争,实质上是对外界教育因素的分析、综合过程,学生不断作出H己的反应,汲取H己需要的,抵制H己不需要的,斗争的过程也就是学生品德不断发展的过程。德育过程要坚持教育和自我教育的统一,要处理好教育和自我教育的关系,实现学生思想矛盾的积极转化,即将社会需要转化为学牛个体需要,将道徳认识转化为道徳行为,将消极因索转化为积极因索,将道德实践转化道德习惯等。4、德育过程是长期、反复,逐步提高的过程学生思想品徳的形成和发展是随着他的成长、成熟而不断发展深化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长期性,主要是由于学生品德的形成不仅要提高道德认识,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和道德判断能力,而11还要形成相应的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这是一•个长期的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n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具冇反复性与曲折性。青少年学生处于成氏时期,思想不成熟,缺乏纶活经验,还可能受到不良思想和坏的道德站质的影响和侵蚀,出现优良胡德与不良思想晶徳的Illi折斗争过程,其至出现某些倒退。遵循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这一规律,教育工作者对学生的教育一定要冇氏期的思想准备,有计划、有组织地对■青少年学牛实施道德教育,要针对■学牛•思想站德形成过程中出现的不稳定性,使青少年学生的思想品徳能沿着正确的方向健康发展。三、德育基本原则(一)德育原则的概述德育原则是教育者对青少年进行德育必须遵循的基木要求,是处理德育工作中的基本才盾、关系的准则或指导思想。或称Z为徳育工作的方法论。德育原则,作为指导思想的方法,带冇方法论的意义,是概括了德育实践经验,反映了德育规律,为实现既定德育目标必须遵循的一些基木准则。德育原则是人们在德育实践过程屮,形成的带有概括性、综合性、具有相当理性的认识成果。(二)中小学德育的基本原则1、方向性与现实性相结合的原则方向性与现实性相结合的原则,是指在徳育过程中,既要坚持社会主义的政治方向,乂要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现实出发,把德育的方向性与现实的可能性结合起来,用主流的价值规范去影响学纶,促进受教育者不断社会化。运用这一原则,在徳育目标上要解决好普遍性要求与先进性要求的关系;在徳育内容上要解决好基础性内容与超前性内容的关系;在德育理想上解决好现实理想与远大理想的关系,避免要求过髙、不分层次,过于理想化而和显示脱节的弊端。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理论与实践相结介的原则,是指在德育中,要把思想政治观念和道德规范的教育与参加社会生活的实际锻炼结合起來,把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与培养他们的行为习惯结合起來,使他们言行一致。贯彻这一原则,一是理论教学要结合实际,切实使学生“信”(相信、坚信)、“服”(心服口服、心悦诚服);二是注重践行,引导学牛积极投身于德育活动之中,通过实践活动来陶冶道徳情操、磨练道徳意志、培养道徳行为、熔铸道徳信念;三是对学牛思想品徳的要求和评价要坚持言行一致。3、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n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是指在徳育过程屮,在对学牛进行思想品徳徳育时,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同时,要把止确的思想疏导与必要的纪律约束结介起来。运用这一原则,一是,坚持正而启发,积极疏导。通过摆事实,讲道理,循循善诱,提高学牛的思想认识。二是,要以正面的榜样和事例教育学生,以衣扬、激励为主,批评、惩罚为辅。三是,弓I导学生积极参与各项规章制度的制订与讨论,使学生充分意识到自己民主参与的权利和自觉履行的义务。4、发扬积极因素与克服消极因素相结合的原则发扬积极因索与克服消极因索相结合的原则,是指德育工作要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依靠和发挥自身的积极因索,去克服他们品德上的消极因索,实现品德发展内部矛盾的积极转化。贯彻这一原则,一是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牛,了解其优点与不足;二是,善于创造情景,启发思考,及时诱导,给正方向的品德索质的发展以扶持和助力。5、热爱尊重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原则热爱尊重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原则,是指在徳育过程小,把对学牛严格的要求与爱护、尊重、理解、信任结合起来。贯彻这一原则,首先,教师要热情关怀侮个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自尊心。因为尊重、信任是教育学生的基础。其次,教师对学生提出的要求应合理正确,明确具体和适度。再次,教帅对学生提出的要求,必须坚持贯彻到底。6、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是指对受教育者的集体进行教育时,同时针对其小每个成员的特点加强个别教育。贯彻这一原则,首先是要培养和形成良好的集体,使其成为教育的力量;其次是通过集体教育学牛个人,通过学生个人转变影响集体。7、因材施教原则因材施教原则,是指进行德育吋要从学牛:站德发展的实际岀发,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性进行不同的教育,使每个学牛的品徳都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贯彻这一原则,一是要深入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内心世界;二是要根据学生个人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三是要根据学牛的年龄特征有计划地进行教育。8、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原则\n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原则,是指在德育过程中,教育者应按照德育的冃标和任务,主动地协调学校、家庭和社会各方而的教育力量,步调-•致、丽后连贯地教育影响学牛。贯彻这一原则,首先,要统一校内各方面的教育力量,形成学校全员参与的环境与氛围。其次,要统一学校和社会各方面的教育力量。再次,要建立三结合的教育网络,研究讨论教育学生的问题,共同作好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工作。四、中小学德育的途径与方法(一)中小学德育的途径德育途径是指学校教育者对学生实施德育时可供选择和利用的渠道,乂称道德组织形式。我国屮学徳育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其小主要途径有以下儿条。1、各科教学学校以教学为主,在学校教育中教学所山用的时间最多,学生在校人部分是上各种文化课,通过各种文化课教学向学生进行思想晶德教育是最经常、最基木的途径。各科教学在德育小的作用主要表现在:2、共青团、学生会组织的活动共青团、学仝会是中学学住的集体组织,它们是学校进行德育的重要途径。学牛集体组织的活动,适合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要求,是小学牛进行B我教育的最好形式。3、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课外活动、校外活动是教育体系的组成部分,也是学校德育实施的重要途径。多种多样、丰富多彩的课外和校外活动是对学牛进行思想品徳教育的有效的、不可忽视的途径。4、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是多种多样的,如到工厂、农村、部队参观访问,搞社会调查,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和宣传活动等。通过这些活动不仅可以培养锻炼学牛的各种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5、校会、班会、晨会校会是指通过全校性人会对学牛集体进行的教育活动,班会是针对本班学生实际情况进行教育活动,晨会一般每天早晨进行,对随时出现的问题给予及时的解决。校会、班会、晨会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重要途径。6、班主任工作\n班主任工作是学校针对学生进行德育的一个重要而又特殊的途径。通过班主任工作,学校才能组织管理各年级的学生,才能形成学校良好的教学秩序,更好地发挥上述各个德育途径的作用。(二)中小学德育方法1、德育方法的概念徳育方法是指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为达到教育目的,完成徳育任务,实现徳育内容,在徳育过程中所采取的方式和手段。它既包括教育活动的方法,也包括受教育者活动的方法。2、中小学常用的德育方法(1)说理教育法说理教育法就是借助语言或事实,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來影响受教育者的思想意识的方法。(2)榜样教育法榜样示范法是以他人的烏尚思想、模范行为、优秀业绩来影响受教育者的方法。(3)情感陶冶法。情感陶冶法,是自觉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使受教育者在思想和道德情感方面受到感染和熏陶的方法。(4)实际锻炼法。实际锻炼法是通过各种实际活动,训练和培养受教育者的思想胡德的方法,包括受教育者的H常活动和专门组织的行为训练。(5)品德评价法。品德评价法是根据一定的要求和标准,对受教育者的思想言行作出判断,是对品德发展的一种强化手段。其方式、策略主要有:赞许、表扬、奖励、惩罚、操行评定等。运用品徳评价法-•是要注意客观公正;二是要注意多一些赞许和鼓励,少一些批评和惩罚。(6)自我教育法。自我教育法是在教育者的指导下,受教育者主动地为自己捉出目标,H觉采取措施,实现思想转化和进行行为控制,从而使日己逐步形成良好思想品徳的方法。包括:自我认识、自我判断、自我选择、自我评价、自我体验、自我监控等。3、德育方法的选择与运用选样和运用徳育方法,应在充分认识各种方法的特点、功效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思想品德的现状、个性差异,德育忖标、内容的性质与结构,德育活动的条件和学校工作的条件,教育者自身的业务素质和教育水平等。五、德育模式(一)德育模式概念\n德育模式是在德育现象中逐步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较为系统而具有典型意义的德育经验,加以抽象化、结构化,使Z形成特殊的理论形态(二)当代西方几种主要的德育模式1、价值澄清模式——认为社会是变化发展的,不能仅传授某种固定的价值观点,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如何分析不同的道德价值,善于在复杂的社会情境中作出明智的抉择。时间:20世纪60年代;代表人物:(美)拉思斯、哈明、西蒙等人理论假设:当代社会根本不存在一套公认的道徳原则或价值观可传递给儿童,当代儿童生活在价值观口益多元化R相互冲突的世界,在每一个转折关头或处理每件事务时,都面临选择。主要观点:(1)认为价值相对;(2)徳育的目的是帮助学牛分析、辨别和认清白己的价值,从而作出正确的选择;(3)价值观辨析过程由三阶段七步骤组成:选择——赞赏一一行为2、评价:优点:(1)尊重儿童的主体作用;(2)注重发展儿童道徳意识、道徳判断和价值观选择能力;(3)注重现实生活;(4)冇很强的可操作性。缺点:(1)过分强调价值的个体特性,容易导致价值相对主义;(2)如何架起个体的价值认识与道德行为Z间的桥梁,也需了以深入探讨。2、认知发展模式(皮亚杰、科尔伯格)认为道德教育的关键是发展儿童认知判断的能力,他们把儿童道德判断能力的发展分为三个水平六个阶段,道德教育只有遵循阶段发展的规律,才能获得成功。主要观点:(1)道徳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发展道徳判断和明辨是非的能力;(2)道徳教育的冃的是促进个体道德判断按阶段冇顺序地发展;(3)提出了“三水平六阶段”道德发展阶段论;(4)倡导“道德两难法”和“团体公正法”。评价:(1)忽视道徳情感的陶冶和行为习惯的训练;(2)忽视道徳判断与道徳行为Z间的区别;(3)认为儿童道德发展阶段的顺序固定不变,否定了可能出现的“倒退”现象;(4)对道德认知能力的发展及其阶段性的研究大大推进了人们对道德发展的认识。3、体谅关心模式:(英)麦克费尔认为在品德结构中最璽要的是关心、体谅别人,只要儿童能形成从别人的观点和立场出来考察自己的道德行为,就能发展成有道德的社会公民。理论假设:(1)与人友好相处是人类的基本需要,帮助学住满足这种需要是教育的职责。\n(2)道德教育重在提高学生的人际意识和社会意识,引导学生学会关心,学会体谅。(3)鼓励青少年试验各种不同的角色和身份。(4)教育即学会关心。教师引导学牛•学会关心的最佳办法,就是教师白己去学会关心。主要观点:(1)体谅关心青少年是道德教育的起点和归宿;(2)建立《生命线》和《学会关心》系列教材及其教师参考书。评价:(1)从实证研究出发,建立起关心他人,发展利他主义观念的理论基础,并使其在课堂教学中得到充分的体现;(2)教材《生命线》和《学会关心》别具一格,内容逼真,对-道德教育课程与教材建设有启示作用。(3)有助于教师较全而地认识学纶在解决特定的人际一社会问题可能遭到的种种困难,以便更好地帮助学牛学会关心;(4)提供了一系列可能的反应,教帅能够根据它们指导学生围绕大家提出的行动方针进行讨论或角色扮演的主题。4、社会学习模式:(美)班杜拉认为品徳发展是社会实际影响作用的结果,因而十分注重社会榜样、观察学习等在激发动机促进学生品德发展中的作用。1、理论假设:(1)强调观察学习是行为获得的基本学习方法,通过观察、模仿,再经认知过程进而形成人的复杂行为;(2)注重强化的学习意义,利用外部直接强化和替代性强化和自我内在强化的交互作用,使学生提高学习效果;(3)强调建立起冇利于学习的道德环境和心理调节机制。教师应引导学生建立良好的自信心、道德品质和健全的情感等促进自我期望的发展,形成良好的人生心态。2、主要观点:(1)强调观察学习、榜样学习和强化的作用;(2)以行动研究为主线,着眼于儿童道德发展与社会行为Z间的关系。(3)人类学习必须冇个体品德参与才能完成。(4)道德判断取决于社会学习而没有固定发展阶段。(5)提出环境、行为和人的交互作用论。主张徳育应当引导学牛把获得的认识付诸行动,在改变环境的实践中发展道徳水平。3、评价:(1)吸收行为主义、认知发展理论和人本主义的思想,发展行为主义在道德教育中的作用,在道德实践中有着重要意义;(2)缺乏对儿童道德发展阶段的必要关注,对认知结构在行为学习小的作用重视不够;(3)从外在习得的角度研究人格与道徳发展,对我们正确认识和改进家长、教师的行为,完善、优化德育环境冇重要作用。(4)自我评价和自我效能的理论给学校德育研究开辟了新的领域。(5)许多观点尚缺乏进一步的论证,一•些实验的信度也就存疑问。\n第十章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一、学习目标1、识记班级、班集体、班主任的概念。2、掌握班集体培养与形成的内容与方法。3、理解课堂管理的原则与影响因素;掌握课堂气氛类型与创设的基本方法。4、了解课堂纪律的类型,学握课堂问题行为产牛原因与矫止方法5、了解班主任工作的意义与任务6、掌握班主任的素质要求与班主任工作的原则、内容和方法二、教学方法与手段:讲授法;讨论法;读帖指导法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班集体的培养;班主任工作的内容与方法;课堂气氛类型与创设的基本方法;课堂问题行为产生原因与矫正方法。难点:班集体培养;班主任工作的方法。四、复习思考题1、什么是班级管理?班级管理的目标与任务有哪些?2、怎样培养良好的班集体?3、怎样理解班主任工作的意义?4、分析并论述班主任工作的内容和方法。5、如何提高班主任的素质。6、课堂管理的原则冇哪些?如何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7、什么是课堂问题行为?对课堂问题行为矫正方法有哪些?\n一、班级与班集体(一)班级概述班级是学校行政按照年龄和人数规模,根据一定的任务、依据一•定的规章制度组织起來的冇冃的、冇计划地执行教育教学和管理职能的的正式酬体。班级是学校进行教育和教学活动的基木单位,是山教师与学牛:共同组成的群体,是学住学习、生活、发展的直接环境,是学生实现社会化发展的重要场所O班级对学生的影响表现在:冇利于促进学生相互学习与共同成氏;冇利于学生社会化与个性化发展;冇利于学生提升自我教育与自我管理能力。(二)班集体的形成与发展集体界是在教育忖的规范下的,由具冇明确的奋斗II标、坚强的领导核心及良好纪律的班级学纶所组成的活动共同体。1、班集体的发展过程新建的学生班级要发展成为班集体,要经历一个冇序的动态发展过程,这一过程冇三个基木阶段:初建期的松散群体阶段、形成期的合作群体阶段和成熟的集体阶段。2、班集体形成的标志(1)共同的奋斗II标。一般来讲,班集体hl标分为长期II标、中期II标和近期II标。(2)有力坚强的领导集体。班级领导集体包括班委员、小组长和各学科代表,以及班级团队等。学牛T•部是班集体的核心力量,是班主任的得力助手。(3)健全的规章制度。班级规章制度是班集体为实现共同的奋斗hl标而制订的规则、条约。它是集体按照一定的程序办事的规程,也是集体中侮个成员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良好的班级制度与纪律应为班级成员认同并白觉遵守,能将外在规范内化到每个成员的思想中,完成“他律”到“自律”的转变。(4)健康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舆论是在集体中占优势的、为多数人赞同的言论和意见,它以议论或者褒贬等形式肯定或否定集体的动向或集体成员的言行,成为控制个人或集体发展的一种力虽。班风是指一个班级的精神Ifli貌,它是经过长期细致的教育和严格的训练在全班师生中逐步形成的一种行为风气,一种不易更改的习惯势力。形成正确舆论和良好班风是班集体形成的重要标志Z-。(5)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班集体建设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参与班集体建设的积极性发挥程度,取决于学生个性的发展结果。(三)班集体的建设策略\n1、班级目标建设班级冃标建设是指班主任与学生共同确定班级总体冃标,然后转化为小组冃标和个人冃标,使其与班级总体目标融为一体,形成目标体系,以此推进班级管理并实现班级目标的管理方法。班级目标建设主要包抓一是制订目标管理计划,在研究学生,分析班情和明确任务上确定目标;二是形成可控的目标管理实施程序;三是注意评估反馈。2、班级组织建设班级组织建设主要包括以班委会、团支部和小组长为主的班级骨干的选手与培养。首先,选拔班干部;其次,培养班干部;再次,实行定期轮换制。3、形成正确的集体舆论集体舆论是指集体屮占优势的、为多数的赞同的言论和意见,它以议论或褒贬等形式肯定或否定集体成员的言行,成为控制集体及其成员发展的一种力虽。形成正确的集体舆论:(1)善于及时强化,随吋关注班级学牛的思想言行及舆论倾向,及时了以恰当奖励或惩罚。(2)有目的、有意识地组织和吸引学生参与集体活动,培养学生集体荣脅感和责任感。(3)利用舆论阵地,发挥止确的舆论导向作用;(4)树立榜样典型。4、关注班级中的非正式群体所谓非正式群体,是指“以个人好恶兴趣为基础B发形成的,无固定目标、无成员ZI'可的地位和角色关系的群体”。关注学纶中的非正式群体,首先,在思想上正确认识和评价非正式群体;其次,重视非正式样体的领袖人物。二、课堂管理(一)课堂管理概述1、什么是课堂管理课堂管理是教师用来创造冇益于学习的课堂环境所作出的决策和所采取的活动,是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调控课堂人际关系,引导学生学习的一系列教学行为方式。课堂管理包括课堂人际关系管理、课堂环境管理、课堂纪律管理等方面。课堂人际关系的管理指的是对课堂中的师生关系、同伴关系的管理,包括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确立群体规范、营造和谐的同伴关系等;课堂环境管理是指对课堂中的教学环境的管理,包括物理环境的安排、社会心理环境的营造等;课堂纪律管理指的是课堂行为规范、准则的仿IJ\n订与实施,应对学生的问题行为等活动。课堂管理的目标:增加学生的学业学习吋间;增加学牛参与学习活动的机会;帮助学生形成白我管理能力。2、影响课堂管理的基本因素(1)背景情况,主要包括课堂文化和课堂设计的状况,以及既冇的师生关系。(2)教学目标,这是关于课堂教学与管理的总方向的决定因索。(3)课堂规模,课堂规模主要是指学牛的人数多少,它直接影响课堂管理行为的有效性。课堂规模越小,越便于教师冇效调控。(4)凝聚力,是班级成员集聚在一起的愿望和高度的承诺,也是班级中和谐关系、良好班风的反映。(5)课堂规范,是被课堂中所冇人所接受和期待的行为准则和模式。(6)教师领导,包括对课堂进程与发展的影响力,以及对■学生的思想与感情发展的影响,含正式影响与非正式影响。3、课堂管理的基本原则有效的课堂管理,-•般应遵循以下原则:(1)讣全班学牛迅速静下心來学习。(2)坚持要求全班学生予以充分配合。(3)对教宗内牛的一切保持警觉。(4)有清晰而易明的对策应付紧急情况。(5)教师对同学的注意力要一视同仁。(6)不要做比较。(7)遵守诺言。(8)确保学生冇充足的实践活动。(9)尽量把课堂常规事务全权交给学牛。(10)顺利结束课程。(二)课堂氛围的营造1、课堂氛围的类型般认为,课堂气氛是由教师的教风、学牛的学风以及教室中的环境作用所形成的一种心理状态。课堂气氛冇积极的、消极的和对抗的三种类型。\n2、良好课堂氛围的营造策略(1)正确地鉴定分析课堂气氛,这是营造良好课堂气氛的前提和基础。(2)以积极的情感感染学生,教学不仅是教师传授知识的过程,而且是师生双方的情感与理智的动态交往过程。(3)抓典型、树榜样、立威信。(4)妥善处理矛盾冲突,师生关系融洽、生生关系友善。(5)积极主动与班主任协调,通过学生班集体的建设,尤其良好班风的形成,正确引导非正式群体,为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提供坚实的基础。(三)课堂纪律与课堂问题行为1、课堂纪律课堂纪律是课堂中师生的行为准则与秩序,它反映课堂中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关系,受教学任务和要求的制约,是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实现教学目的的必要条件,是教帅进行课堂管理、评价和指导学生课堂行为的主要依据。2、课堂问题行为课堂问题行为是指学生在课堂小发住的违反课堂教学规则、妨碍及T•扰课堂教7活动的正常进行或影响教学效率的行为,是需要予以控制、矫疋和防范的课堂学生行为。课堂问题行为产生的原因却是多方而因素综合作用的结來:(1)学校和教师方面的原因,具体包括学校的办学理念、教师的教学观与敬业精神。(2)学生的身心因索,具体包括学生的生理障碍与心理缺失、倾向性。(3)环境的因素,包括家庭因素、大众媒体、课堂环境等,它们对课堂问题行为产牛:的彩响有正而影响和负而彩响,都难以一概而论。3、课堂问题行为的矫正和处置教师处理课堂问题行为的貝体策略,根据实践经验的总结,一般可概括为以下儿种:(1)忽略小而且转瞬即逝的问题行为。(2)非言语警示或停顿。(3)适吋表扬正确行为。(4)言语提醒、反复提醒。(5)直接提问。(6)执行结果,注意慎用批评与惩罚。\n三、班主任工作(一)班主任工作的性质与意义班主任是依据学校的教育目的和任务,协调各种社会力量和教育影响,对■本班学纶的全而发展富有职责的教师。班主任工作意义重大: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和教育者;班主任是学生全面发展的指导者和促进者;班主任是联系班级中各任课教师的纽带;班主任是沟通学校与家庭、社会的桥梁;班主任是学校领导实施教育、教学工作计划的得力助手和骨干力量。(二)班主任的素质要求优秀班主任应具备基木的索质要求,比如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对学生冇深厚的感情;有强烈的责任感;熟悉所教学科的课标和教材,具有灵活运用和处理教材的能力;能因材施教;组织管理能力强;有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等等。(三)班主任工作的原则1、面向全体学生2、正面教育,启发诱导3、热爱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4、因人制宜,因材施教5、以身作则,言传身教6、集体教育同个别教育相结合(四)班主任工作的内容和方法1、了解和研究学生班主任了解和研究学生的内容主要冇两个方面。一是了解和研究班集体;二是了解和研究学纶个人,包括学生的基木情况、学生的家庭情况、学牛的思想站德和学习情况等。班主任了解和研究学生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如观察法、谈话法、问卷法、作品分析法、调查法和测虽法等。2、组织和培养班集体3、做好个别教育工作(1)优秀生的教育工作(2)后进牛的转化教育工作转化后进住,首先要了解后进牛;其次,班主任做好后进住的转化教育工作要注意三\n点:第一,以爱动其心;第二,以理服其人;第三,以智导其行。4、协调和统一各方面的教育影响班级工作力量是由多方面教育力量构成的教育整体,除学校领导外,任课教师、团队组织、学生家长也是十分璽要的教育力量,只冇协调并发挥好这些力虽,才能保持教育方向的—•致性,教育要求的统一性,教育活动的协调性。5、做好班主任工作的计划与总结班主任工作计划的制定,要根据教育方针、培养冃标、教育政策和法规,要与学校工作计划和木班实际相联系。计划要全而,目的要明确,条理要清楚,阐述要简练,操作要可行。班主任工作总结不是平时工作的简单复述,要有事实、有分析,善于把感性经验上升为理论,不断探索班级教育的规律,为今后进一步做好班主任工作打下良好基础。测试试卷(一)\n测试试卷(二)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