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原理串讲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统计学原理串讲

考试题型:单选15题----15分多选5题------10分填空10题-----10分判断改错5题-----10分简答题4题-------20分计算题4题-------35分计算题{重中之重}第二章统计数据的整理(一)基本概念及计算公式1)组距连续变量分组的组距:2)组中值(1)分组第三章统计数据的描述与显示(一)基本概念及计算公式1)有关指标概念\n2)反映集中趋势的指标(1)众数(分组数据)(2)中位数(分组数据)(3)算术平均数(适合绝对数的平均)(4)几何平均数(适合相对数的平均)3)反映离散程度的指标(1)极差(全距):数列中的最大值—最小值(2)平均差\n(3)方差(4)标准差(5)离散系数(变异系数,标准差系数)(6)成数的方差和标准差设成数为p,则方差标准差(二)应用举例1.现有甲、乙两国钢产量和人口资料如下:甲国乙国2000年2001年2000年2001年钢产量(万吨)年平均人口数(万人)30006000330062005000714352507192试计算动态相对指标、强度相对指标和比较相对指标。1解.\n甲国乙国比较相对指标(甲:乙)2000年2001年动态相对指标(发展速度)2000年2001年动态相对指标(发展速度)2000年2001年钢产量(万吨)30003300110%50005250105%60%62.85%年人口数(万人)60006200103.33%71437192100.69%84%86.21%强度相对指标(人均钢产量,吨/人)0.50.530.70.732.已知甲、乙两个班学生的成绩资料如下:甲班的平均成绩为78.5分,成绩标准差是9.58分;乙班的资料见下表:按成绩分组人数60以下60~7070~8080~9090以上6122084合计50计算:(1)计算乙班分组数据的众数和中位数;(2)乙班学生的平均成绩、方差、标准差和离散系数;(3)哪个班的平均成绩更具有代表性?为什么?(2解\n(1)众数中位数(2)乙班学生的平均成绩、成绩标准差和标准差系数:按成绩分组人数()组中值()60以下60~7070~8080~9090以上612208455657585953307801500680380338.5670.562.56134.56466.562031.36846.7251.201076.481866.24合计50—3670--5872.00(注:在表的右边增加4列)平均值:方差:标准差:离散系数\n(3)第四章抽样调查(一)计算公式1)抽样的平均误差(P104)(a)=(有放回(重置)抽样)(b)=(无放回(不重置)抽样)(2)总体成数的抽样平均误差\n2)抽样的极限误差(P105)3)区间估计(P111)(1)总体平均数的区间估计的步骤(对于连续分组数据):(a)求组中值(b)求样本平均数和样本标准差(c)求抽样的平均误差:(根据“重置”与否选择公式)(d)求极限误差:((e)写出平均数的估计区间:(2)总体成数的区间估计的步骤(P113)成数区间估计的适应范围(P111)(a)求出成数p和样本标准差(b)求抽样的平均误差:(根据“重置”与否选择公式)(c)求出极限误差:(d)写出成数的估计区间:(二)应用举例3.某地有八家银行,共有职工2000人,\n现按重置和不重置方式从所有职工中随机抽取600人进行调查,得知其中的486人在银行里有个人储蓄存款,存款金额平均每人3400元,标准差500元,试以95.45%的可靠性推断(若F(t)为95.45%,则t=2)(1)全体职工中有储蓄存款者所占比率的区间范围(估计区间)(2)平均每人存款金额的区间范围(估计区间)3解1)因为要求的是“有储蓄存款者所占比率的区间范围“,属总体成数的区间估计问题重置方式(1)已知:n=600,成数(存款者比例)p==81%,F(t)=95.45%,则t=2,所以,抽样极限误差=故全体职工中有储蓄者所占比率p的估计区间为即:(81%-3.2%,81%+3.2%)或(77.8%,84.2%)(2)因为要求的是“平均每人存款金额的区间范围”,属总体平均数的区间估计问题。元,500元\n平均每人存款金额的抽样极限误差===20.41平均每人存款金额的估计区间为2)不重置方式(1)已知:n=600,存款者比例(成数)p==81%,F(t)=95.45%,则t=2,(81%-2.68%,81%+2.68%)或(78.32%,83.68%)(2)平均每人存款金额的抽样极限误差===17.08平均每人存款金额的估计区间为\n3*.某进出口公司出口一种名茶,抽样检验结果如表所示。每包重量x(克)包数f(包)xf148–149149-150150-151151-152102050201485299075253030合计Σ10015030又知这种茶叶每包规格重量不低于150克,试以99.73%的概率(t=3):(1)确定每包重量的极限误差;(2)估计这批茶叶的重量范围,确定是否达到规格重量要求。4*解每包重量x(克)包数f(包)组中值xxf148–149149-150150-151151-15210205020148.5149.5150.5151.514852990752530303.240.640.041.4432.412.8228.8合计1001503076(1)由表资料计算得:\nF(t)=0.9973t=3所以,3×0.088=0.26(克)(2)这批茶叶的平均重量为150.3±0.26克,即平均重量落在(150.04,150.56)内,符合这种茶叶每包规格重量不低于150克的要求,因此,可认为这批茶叶的重量是合格的。第五章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一)基本概念及计算公式1)相关系数2)相关分类\n3)线性回归方程(相关系数与回归系数的关系:同号)(二)应用举例4.从某一行业中随机抽取5家企业,所得产品产量与生产费用的数据如下:产品产量(台)x4050507080生产费用(万元)y130140145150156要求:(1)计算相关系数r;(2)利用最小二乘法求出回归方程;解:编号产品产量(台)x生产费用(万元)yx2y2xy14013016001690052002501402500196007000\n36014536002102572504701504900225001050058015664002433612480合计3007211900043880(注:在表的右边增加3列,在下边增加一行(合计行)),(1)相关系数(2)求回归方程回归系数线性回归方程4*、某产品的产量和单位成本的资料如下:\n产量(千件)x单位成本(元/件)y234345737271736968要求:(1)计算相关系数,判断其相关方向与程度;(2)建立直线(线性)回归方程;(3)指出产量每增加1000件时,单位成本平均变化多少?解编号产量(千件)x单位成本(元/件)yx2y2xy123456234345737271736968491691625532951845041532947614624146216284219276340合计2142679302681481(1)相关系数相关方向与程度:单位成本与产量呈高度负相关(2)直线(线性)回归方程回归系数\n直线(线性)回归方程(3)产量每增加1000件(相当于取1),单位成本平均降低1.82元第六章时间数列分析(一)基本概念及计算公式1)发展水平:(时间数列,时间序列)2)平均发展水平\n8)季节变动分析(二)应用举例5.某市1999年零售香烟摊点调查资料如下表所示,试计算该零售香烟摊点的月平均数。1999年\n调查时间1998年末3月1日6月1日10月1日12月31日摊点个数(个)4444885025545125解.时点数列,不等时点间隔。该零售香烟摊点的月平均数为6.某企业第一季度总产值和职工人数资料如下表:时间1月2月3月4月总产值(万元)150170175180月初职工人数(人)500510516520计算该企业第一季度的月平均劳动生产率;6解.产值是时期数列,职工人数是时点数列(等间隔)7.某地区1995~2000年GDP的有关速度指标如下表:年份199519961997199819992000环比增长速度(%)—689\n定基增长速度(%)—13.4246.877.解年份199519961997199819992000环比增长速度(%)—678910定基增长速度(%)—613.4222.4933.5246.87计算式:⑴⑵(3)⑷⑸注:求环比发展速度时,利用定基发展速度的结果,用除法。求定基发展速度时,利用环比发展速度的结果,用乘法。8.某地区国民生产总值(GNP)在1988-1989年(2年)平均每年增长15%,1990-1992年(3年)平均每年增长12%,1993-1997年(5年)平均每年增长9%,试计算:1)该地区国民生产总值这10年间的总发展速度及平均增长速度\n2)若1987年的国民生产总值为500亿元,以后每年增长8%,到2000年可达到多少亿元?8解.(1)因为所以该地区GNP在这10年间的总发展速度为115%2×112%3×109%5=285.88%平均增长速度=平均增长速度–1即10年间平均增长速度(2)2000年的GNP为500(1+8%)13=1359.81(亿元)9.某地区1998~2004年某种产品的产量如下表:年份产量(万吨)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222326273133合计182运用最小平方法求出线性模型,并预测2006年和2008年的产品产量。9解.年份产量(万吨)\n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222326273133(1)(-3)(2)(-2)(3)(-1)(4)(0)(5)(+1)(6)(+2)(7)(+3)(1)(9)(4)(4)(9)(1)(16)(0)(25)(1)(36)(4)(49)(9)(20)(-60)(44)(-44)(69)(-23)(104)(0)(135)(27)(186)(62)(231)(99)合计182(28)(—)(140)(28)(789)(+61)设或或或预测2006年和2008年的产量资料如下:或或9.某地区某种商品2005至2009年各季度销售量情况如下,求销售量的季节指数。\n年份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第三季度第四季度20056913162006101114172007681621200881012202009101215169解年份 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第三季度第四季度全年合计20056913164420061011141752200768162151 2008810122050 20091012151653 五年季度合计40507090250同季平均数810141812.5季节指数%6480112144100(注:增加3行,增加1列)第七章统计指数法(一)基本概念和基本公式\n2)综合指数(1)(拉氏公式),(同度量因素为质量指标p,指数化因素为数量指标q)(2)(派氏公式)(同度量因素为数量指标q,指数化因素为质量指标p)(3)总量指数:\n3)平均数指数(1)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数量指标指数的变形)(2)加权调和平均数指数:(质量指标指数的变形)4)平均指标指数10.某工业企业甲、乙、丙三种产品产量及价格资料如下表:产品计量产量价格(元)\n名称单位基期报告期基期报告期甲乙丙套吨台3004606032054060360120680340120620合计—————要求:(1)计算三种产品的产值指数、产量指数和价格指数;(2)利用两因素分析法分析产值变动的原因。10.解产品名称计量单位产量价格(元)基期报告期基期报告期甲乙丙套吨台3004606032054060360120680340120620552004080064800372006480040800合计—————(1)三种产品的产值指数、产量指数和价格指数分别为:总产值指数:产量指数(数量指标指数):价格指数(质量指标指数):\n(2)利用两因素分析产值变动的原因如下:分析:三种产品总的产值报告期比基期增长了3.3%,是由于产量增长了8.2%和价格下降了4.5%两因素的共同影响;三种产品总的产值报告期比基期增加了6800万元,是因为产量的增加使得产值增加了16800万元和价格的下降使得产值减少了10000万元这两个因素影响所致。11.现有三种产品单位成本及产量资料如下,试计算三种产品的总成本指数和产量总指数,并分析由于单位成本和产量变动对总成本的影响。产品名称单位单位产品成本(元)产量基期报告期基期报告期ABCmLkg35018020320176205050150605020011解产品名称单位单位产品成本P(元)产量Q基期报告期基期报告期1Am3503205060192001750021000BL1801765050880090009000\nCkg2020150200400030004000合计320002950034000总成本指数==32000/29500=108%产量总指数(数量指标指数)==34000/29500/=115%单位成本指数(质量指标指数)==32000/34000=94%108%=115%×94%(1分)32000-29500=(34000-29500)+(32000-34000)2500=4500+(-2000)分析:三种产品总的成本报告期比基期增长了8%,是由于产量增长了15%和产品单位成本降低了6%这两因素的共同影响的结果;三种产品总的成本报告期比基期增加了2500元,是因为产量的增加使得总成本增加了4500元和产品单位成本降低使得总成本减少了2000元这两个因素影响所致。11*.某企业生产三种产品的有关资料如下表:产品名称总生产费用(万元)报告期比基期产量增长(%)基期报告期甲乙丙35204543244815128合计100115—试计算:\n(1)三种产品的产量总指数及由于产量变动而增加的总生产费用;(2)三种产品的单位成本总指数及由于单位成本变动而增加的总生产费用;(3)结合两因素分析进行简要说明。(与2011年试题的计算题43题类似)11*解产品名称总生产费用(万元)报告期比基期产量增长(%)(%)基期报告期甲乙丙3520454324481512811511210840.2522.448.6合计100115——111.25(1)三种产品的产量总指数及由于产量变动而增加的总生产费用分别为:三种产品的总生产费用总指数和增减的总生产费用分别为:(2)三种产品的单位成本总指数及由于单位成本变动而增加的总生产费用分别为:\n(3)结合两因素分析进行简要说明如下:说明:三种产品的总生产费用总指数报告期比基期增长了15%,是因为产量增长了11.25%和单位成本增长了3.37%两因素共同影响所致;三种产品的总生产费用报告期比基期增加了15万元,是由于产量的增加使得总生产费用增加了11.25万元和由于单位成本的增加使得总生产费用增加了3.75万元这两个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12.某企业工人数和工资总额的资料如下:工人组别工人数(人)工资总额(元)基期报告期基期报告期普工32038022400224003040037800技工280420根据资料要求,计算:(1)总平均工资指数(可变构成指数);(2)工资水平指数(固定结构指数),工人人数结构影响指数(结构影响指数);(3)从相对数方面分析因素变动对总平均工资的影响程度。(须有文字分析)12.解:总平均工资指数=工资水平指数=工人人数结构指数=\n相对分析:总平均工资提高14.17%,是由于各组工人平均工资变动,使其提高13.29%以及由于工人人数结构变动,使总平均工资提高0.78%共同影响的结果。统计学2009年一2011年试题计算题分析年份,章节2009年2010年2011年第三章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离散系数代表性说明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第四章平均数区间估计成数区间估计成数区间估计第五章线性回归方程线性回归方程第六章时点数列的平均值环比、定基发展速度,平均增长速度第七章总量指标的因素分析总量指标的因素分析总量指标的因素分析(利用个体指数)备注第5章没有题第6章没有题第2-7章都有题近三年(2010—2011年)没有考过的计算题内容:1)计算“相对指标(结构,比较,强度,比例,动态)”(第3章,P59)2)相关系数(第5章,P129)3)计算“季节(月)指数”(第6章,P165)4)建立“线性模型”(第6章,P158)5)总平均指标变动的两因素分析(第7章P206)统计学2009年一2012年试题计算题分析\n章节年份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2009年平均数,中数,众数平均数区间估计时点数列的平均值总量指标的因素分析2010年离散系数代表性说明成数区间估计线性回归方程总量指标的因素分析2011年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成数区间估计线性回归方程环比、定基发展速度,平均增长速度(结果有错)总量指标的因素分析(利用个体指数)2012平均数平均数区间估计题目已在第六章出季节指数线性模型总量指标的因素分析近四年(2010—2012)没有考过的计算题内容:1)计算“相对指标(结构,比较,强度,比例,动态)”(第3章,P59)2)相关系数(第5章,P129)3)总平均指标变动的两因素分析(第7章P206)统计学原理复习总结练习题\n一.判断题1、统计工作和统计资料是统计活动和统计成果的关系。(√)2、在统计调查过程中所采用的大量观察法,是指必须对研究对象的所有单位进行调查。(×)3、标志是说明总体特征的,指标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 4、在全国工业普查中,全国工业企业数是统计总体,每个工业企业是总体单位。(×)5、标志通常分为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两种。(√) 6、品质标志表明单位属性方面的特征,其标志表现只能用文字来表现,所以品质标志不能转化为统计指标。(√)7、统计指标和数量标志都可以用数值表示,所以两者反映的内容是相同的。(×) 8、因为统计指标都是用数值表示的,所以数量标志就是统计指标。(×)9、品质标志和质量指标一般都不能用数值表示。(×) 10、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是根据调查结果所得的资料是否全面来划分的(×)。11、调查单位和填报单位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能一致。(×)12、在统计调查中,调查标志的承担者是调查单位。(√)13、对全同各大型钢铁生产基地的生产情况进行调查,以掌握全国钢铁生产的基本情况。这种调查属于非全面调查。(√)14、统计分组的关键问题是确定组距和组数(×)15、按数量标志分组的目的,就是要区分各组在数量上的差别(×)16、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是固定不变的,不能互相变换。(×)17、相对指标都是用无名数形式表现出来的。(×)18、众数是总体中出现最多的次数。(√)19、国民收入中积累额与消费额之比为1:3,这是一个比较相对指标。(×)20、总量指标和平均指标反映了现象总体的规模和一般水平。但掩盖了总体各单位的差异情况,因此通过这两个指标不能全面认识总体的特征。(√)21、抽样推断是利用样本资料对总体的数量特征进行估计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因此不可避免的会产生误差,这种误差的大小是不能进行控制的。(×)22、从全部总体单位中按照随机原则抽取部分单位组成样本,只可能组成一个样本。(×)23、在抽样推断中,作为推断的总体和作为观察对象的样本都是确定的、唯一的。(×)\n24、抽样估计置信度就是表明抽样指标和总体指标的误差不超过一定范围的概率保证程度。(√)25、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提高抽样估计的可靠程度,可以提高抽样估计的精确度。(×)26.品质标志说明总体单位的属性特征,质量指标反映现象的相对水平或工作质量,二者都不能用数值表示。(×)27、施肥量与收获率是正相关关系。(√)28、计算相关系数的两个变量都是随机变量(√)29、利用一个回归方程,两个变量可以互相推算(×)30、估计标准误指的就是实际值y与估计值yc的平均误差程度(√)31、数量指标指数反映总体的总规模水平,质量指标指数反映总体的相对水平或平均水平(×)。32、数量指标作为同度量因素,时期一般固定在基期(×)。33、在单位成本指数Σq1p1/Σq1p0中,Σq1p1—Σq1p0表示单位成本增减的绝对额(×)。34、平均指数也是编制总指数的一种重要形式,有它的独立应用意义。(√)35、因素分析内容包括相对数和平均数分析。(√)36、在各种动态数列中,指标值的大小都受到指标所反映的时期长短的制约.(×)37、发展水平就是动态数列中的每一项具体指标数值,它只能表现为绝对数.(×)38、若将1990-1995年末国有企业固定资产净值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此种动态数列称为时点数列.(√)39、定基发展速度等于相应各个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所以定基增长速度也等于相应各个环比增长速度之积.(×)40.个人的工资水平和全部职工的工资水平,都可以称为统计指标。(×)41、定基发展速度和环比发展速度之间的关系是两个相邻时期的定基发展速度之积等于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42.在各种动态数列中,指标值的大小都受到指标所反映的时期长短的制约。(×)43.设P表示单位成本,q表示产量,则∑p1q1—∑p0q1表示由于产品单位成本的变动对总产量的影响。(×\n44、某产品产量在一段时期内发展变化的速度,平均来说是增长的,因此该产品产量的环比增长速度也是年年上升的。(×)45、已知某市工业总产值1981年至1985年年增长速度分别为4%,5%,9%,11%和6%,则这五年的平均增长速度为6.97%。(×)46.抽样估计的优良标准有三个:无偏性、可靠性、一致性。(×)47.在对现象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有意识地选择若干具有代表性的单位进行调查,这种调查属于重点调查。(×)48.按数量标志分组形成的分配数列和按品质标志分组形成的分配数列都可以称为次数分布。()49.相关系数为+1时,说明两变量安全相关,相关系数为-1时,说明两个变量不相关。(×)50.若逐期增长量每年相等,则其各年的环比发展速度是年年下降的。()51.动态数列是同一统计指标在不同时间上的一系列数值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形成的。(√)52.总体单位是标志的承担者,标志是依附于总体单位的。(√)53.在特定的权数条件下,综合指数与平均指数有变形关系。(√)54.平均指标因素分析建立的指数体系由三个指数构成,即可变构成指数,固定构成指数和结构变动影响指数。(√)56.若将某地区社会商品库存额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此种动态数列属于时期数列。(×)59.只有当相关系数接近+1时,才能说明两变量之间存在高度相关关系。(×)60.分析复杂现象总体的数量变动,只能采用综合指数的方法。(×)61.如果各种商品价格平均上涨5%,销售量平均下降5%,则销售额指数不变。(×)63.连续型变和离散型变量在进行组距式分组时,均可采用相邻组组距重叠的方法确定组限。(√)二.填空题1、统计研究的基本方法是大量观察法、综合分析法和归纳推断法2、当我们研究某市居民户的生活水平时,该市全部居民户便构成统计总体,每一居民是总体单位。3、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的名称,它有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两种。4、要了解一个企业的产品生产情况,总体是全部产品,总体单位是每一件产品。5、工人的年龄、工厂设备的价值,属于数量标志,而工人的性别、设备的种类是品质标志。\n6、统计指标反映的是统计总体的数量特征,数量标志反映的是总体单位的数量特征。7、一项完整的统计指标应该由总体范围、时间、地点、指标数值和数值单位等内容构成。8、若要调查某地区工业企业职工的生活状况,调查单位是企业职工,填报单位是企业。9、调查单位是调查项目的承担者,填报单位是提交调查资料的单位。10、统计分组按任务和作用不同,可划分为类型分组、结构分组和分析分组。11、统计分组的关键在于正确选择分组标志和确定分组的界限。12、统计分组按分组标志的多少有两种形式:简单分组和复合分组。13、组距式分组根据其分组的组距是否相等可分为等组距分组和不等组距分组。14、在组距数列中,表示各组界限的变量值称为组限,各组上限与下限之间的中点数值称为组中值。15、各种不同性质的社会经济现象的次数分布主要有四种类型:钟型分布、U型分布、J型分布和伦洛茨分布。16、次数分布是由总体按某标志所分的组和各组所占有的单位数两个要素构成的。表示各组单位数的次数又称为频数,各组次数与总次数之比称为频率。17、总量指标按其反映的内容不同可以分为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单位标志总量;按其反映的时间状况不同可以分为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18、结构相结指标是各组(或部分总量)与总体总量之比;比例相对指标则是总体中某一部分数值与总体中另一部分数值之比。19、变异指标的种类有全距、平均差、标准差和变异系数(离散系数)20、检查长期计划的完成程度时,若计划任务规定的是长期计划期末应达到的水平,检查计划完成程度应采用水平法法。21、某地区某年的财政总收入为248.50亿元,从反映总体的时间上看,该指标是时期指标;从反映总体的内容上看,该指标是标志总量指标。22、抽样推断是在抽样调查的基础上,利用样本资料计算样本指标,并据以推算总体特征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23、从全部总体单位中随机抽选样本单位的抽样方法有两种,即重置抽样和不重置抽样。24、常用的抽样组织形式有简单随机抽样、类型抽样、等距抽样、整群抽样四种。25、影响抽样误差的因素有:总体各单位标志值的差异程度(总体的变异程度)、样本单位数(样本容量)、抽样的方法和抽样调查的组织形式。26、总体参数区间估计必须具备的三个要素是:估计值、抽样误差范围、概率保证程度。\n27.相关分析研究的是(相关)关系,它所使用的分析指标是相关系数。28、若按影响因素的多少划分,相关关系分为单相关和复相关。29、当变量x值增加,变量y值也增加,这是正相关关系;当变量x值减少,变量y值也减少,这是正相关关系。30、相关系数是在线性相关条件下用来说明两个变量相关密切程度的统计分析指标。31、相关系数绝对值的大小反映相关的密切程度,相关系数的正负反映相关的方向。32、指数按其所反映的对象范围的不同,分为个体指数指数和总指数指数。33、总指数的计算形式有两种,一种是综合指数,一种是平均数指数。34、按照一般原则,编制数量指标指数时,同度量因素固定在基期,编制质量指标指数时,同度量因素固定在报告期。35、平均指数的计算形式为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和加权调和平均数指数。36、因素分析包括绝对数数和相对数数分析。37、动态数列按其指标表现形式的不同分为总量指标动态数列、相对指标动态数列和平均指标动态数列三种动态数列。38、平均发展水平又称序时平均数,它是从动态上说明现象总体在某一时期内发展的一般水平.39、发展速度由于采用基期的不同,可分为定基和环比发展速度。40、增长量是报告期水平与基期水平之差.由于基期的不同增长量可分为逐期增长量和累积增长量,这二者的关系可用公式(a1-a0)+(a2-a1)+•••+(an-an-1)=an-a0表示为.41、增长速度的计算方法有两:(1)增长量/基期水平(2)发展速度-1.42、平均发展速度是对各期环比速度求平均的结果,它也一种序时平均数。43、已知某产品产量1993年与1992年相比增长了5%,1994年与1992年相比增长了12%,则1994年与1993年相比增长了6.7%.44.统计工作和统计资料之间是(统计过程与统计结果)的关系,统计学和统计工作之间是(统计理论与统计实践)的关系。45.统计表中,宾词配置方式有(平行设置)和(层叠设置)两种。46.总体参数估计有(点估计)和(区间估计)两种方法。47.进行工业生产设备普查时,调查单位是(每台生产设备),报告单位是(工业企业)。48.根据分组标志的不同,分配数列可分为(品质分配数列)和(变量数列)。49.总量指标按其反映时间状态不同分为(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n50.各年末商品库存量数列属于(时点)数列,各年的基建投资额数列属于(时期)数列。51.统计研究运用大量观察法是由于研究对象的(大量性)和(复杂性)。52.统计调查根据(被研究总体的范围)可分为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根据(调查登记时间是否)否可分为连续调查和不连续调查。53.任何一个统计分布都必须满足(多组频率大于0)和(各组频率之和等于100%)两个条件。54.根据时间间隔相等的时期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时应采用(简单算术平均)方法。根据时间间隔相等的时点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时应采用(首末折半)方法。55.某市城镇房屋普查中,统计总体是(城镇所属房屋)、总体单位是(每一座房屋)。56.统计报表按填报单位不同可分为(基层报表)和(综合报表)。57.总量指标按其反映现象总体内容不同分为(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58.销售利润率指标属于(结构)相对指标,成本利润率属于(强度)相对指标。20.本期定基发展速度与前一期定期发展速度之比等于(环比发展速度),本期累计增长59.普查的对象主要是(时点)现象,因而要求统一规定调查资料所属的(标准时间)。60.根据相关密切程度的判断标准,0.5<|V|<0.8时称为(显著相关),0.8<|V|<1时称为(高度相关)。61.统计总指数的计算形式有(综合指标)和(平均指标)。62.社会经济现象发展的动态分析主要包括(水平分析:发展水平)和(速度分析:发展速度和增长速度)两部分三.单项选择题1.有20个工人看管机器台数资料如下:,如按以上资料编制分配数列应采用(A.单项式分组)2.将某地区国有企业按利润计划完成程度分为以下四组,正确的是(C)C.第三种,80%以上80%—90%90%—100%100%—110%110%以上3.我国人口中,男女人口的性别比为106:100,这是(A)A.比例相对指标4.用标准差比较,分析两个同类总体平均指标的代表性的前提条件是(B)B.两个总体的平均数应相等\n5.事先将总体各单位按某一标志排列,然后依排列顺序和按相同的间隔来抽选调查单位的抽样称为(C)C.等距抽样6.当所有的观察值y都落在直线yc=a+bx上时,则x与y之间的相关系数为(B)B.|r|=17.统计指数按指数化指标反映的对象范围可分为(C)B.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C.个体指数和总指数8.编制总指数的两种形式是(B)B.综合指数和平均数指数9.已知各期环比增长速度为2%、5%、8%和7%,则相应的定基增长速度的计算方法为(A)A.(102%×105%×108%×107%)-100%10.几位学生的某门课成绩分别是67分、78分、88分、89分、96分,学生成绩是(B)B.数量标志11.重点调查中重点单位是指(A)A.标志总量在总体中占有很大比重的单位12.下述各项调查中属于全面调查的是(B)B.对某地区工业企业设备进行普查13.复合分组是(C)C.对同一总体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标志层叠起来进行分组14.由反映总体各单位数量特征的标志值汇总得出的指标是(B)B.总体标志总量15.在什么条件下,简单算术平均数和加权算术平均数计算结果相同(B)B.权数相等16.以抽样指标估计总体指标要求抽样指标值的平均数等于被估计的总体指标本身,这一标准称为(A)A.无偏性17.能够测定变量之间相关系密切程度的主要方法是(C)C.相关系数18.当变量x值增加时,变量y值随之下降,那么x与y之间存在着(C)C.负相关关系19.估计标准误说明回归直线的代表性,因此(B)B.估计标准误数值越大,说明回归直线的代表性越小20.下列调查中,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一致的是(D)D.工业企业现状调查21.统计整理的关键(B)B.对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组22.某主管局将下属企业按轻、重工业分类,再按企业规模进行分组,这样的分组属于(B)B.复合分组23.将某地区国有企业按制调计划完成程度分为以下四组,正确的是(C)C.第三种,80%以上80%—90%90%—100%100%—110%110%以上24.由反映总体各单位数量特征的标志值汇总得出的指标是(B)B.总体标志总量\n25.权数对算术平均数的影响作用,实质上取决于(A)A.作为权数的各组单位数占总体单位数比重的大小26.反映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的平均误差程度的指标是(C)C.抽样平均误差27.若物价上涨,商品的需求量相应减少,则物价与商品需求量之间的关系为(B)B.负相关28.间隔相等的时点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应采用(D)D.首末折半法29.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C)C.数量标志且有标志值31.统计指标按所反映的数量特点不同可以分为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两种,其中数量指标的表现形式是(A)A.绝对数32.某市工业企业1997年生产经营成果年报呈报时间规定在1998年1月31日,则调查期限为(B)B.一个月33.下述各项调查中属于全面调查的是(B)B.对某地区工业企业设备进行普查34.统计分组的关键在于(A)A.正确选择分组标志和确定分组界限35.强度相对指标与平均指标相比(A)A.都具有平均意义36.在什么条件下,简单算术平均数和加权算术平均数计算结果相同(B)B.权数相等37.为了了解某工厂职工家庭收支情况,按该厂职工名册依次每50人抽取1人,对其家庭进行调查,这种调查属于(B)B.等距抽样38.当有变量的数值确定后,因变量的数值也随之安全确定,这种关系属于(B)B.函数关系39.统计指标按所反映的数量特点不同可以分为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数,其中数量指标的表现形式是(A)A.绝对数40.某主管局将下属企业先按轻、重工业分类,再按企业规模分组,这样的分组属于(B)B.复合分组41.计算结构相对指标时,总体各部分数值与总体数值对比求得的比重之和(C)C.等于100%42.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可以归纳为两种类型即(A)A.相关关系和函数关系43.能够测定变量之间相关关系密切程度的主要方法是(C)C.相关系数44.广义的指数是指(C)C.社会经济现象数量变动的相对数45.某企业的职工工资水平比上年提高5%,职工人数增加2%,则企业工资总额增长(C)C.7.1%\n46.平均增长速度是(C)C.平均发展速度减去百分之百47、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C)C、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48、某城市工业企业未安装设备普查,总体单位是B、工业企业每一台未安装设备49.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标志有数量标志和品质标志,因此(C)。C、数量标志才有标志值50.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所以(B)B、标志和指标之间的关系是可以变化的51.连续调查与不连续调查的划分依据是(B)B、调查登记的时间是否连续52.某市工业企业1997年生产经营成果年报呈报时间规定在1998年1月31日,则调查期限为(B)B、一个月53.调查时间的含义是(A)。A、调查资料所属的时间54.重点调查中重点单位是指(A)。A、标志总量在总体中占有很大比重的单位55.企业按资产总额分组(B)B.只能使用组距式分组56、划分连续变量的组限时,相邻的组限必须(A)A.重叠57、次数分配数列是(D)D.按数量标志和品质标志分组所形成的数列58、次数分布的类型主要决定于(B)B.社会经济现象本身的性质59、总量指标是用(A)表示的。A、绝对数形式60、直接反映总体规模大小的指标是(C)C、总量指标61、计算结构相对指标时,总体各部分数值与总体数值对比求得的比重之和(C)C、等于100%62、权数对算术平均数的影响作用,实质上取决于(A)A、作为权数的各组单位数占总体单位数比重的大小63、1997年北京市下岗职工已安置了13.7万人,安置率达80.6%,安置率是(D)。D、相对指标64\n、对于不同水平的总体不能直接用标准差比较其标志变动度,这时需分别计算各自的(A)来比较。A、标准差系数65、抽样误差是指(C)C、随机抽样而产生的代表性误差66、在一定的抽样平均误差条件下(A)A、扩大极限误差范围,可以提高推断的可靠程度67、反映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的平均误差程度的指标是(C)C、抽样平均误差68、抽样平均误差是(C)C、抽样指标的标准差69、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提高估计的概率保证程度,其估计的精确程度(B)B、随之缩小70、对某种连续生产的产品进行质量检验,要求每隔一小时抽出10分钟的产品进行检验,这种抽查方式是(D)D、整群抽样71、下面现象间的关系属于相关关系的是(C)C、家庭收入愈多,其消费支出也有增长的趋势29、配合回归直线方程对资料的要求是(B)B、自变量是给定的数值,因变量是随机的72、在回归直线方程中,b表示(C)C、当x增加一个单位时,y的平均增加量73、每一吨铸铁成本(元)倚铸件废品率(%)变动的回归方程为:yc=56+8x,这意味着(C)C、废品率每增加1%,成本每吨增加8元74、某校对学生的考试成绩和学习时间的关系进行测定,建立了考试成绩倚学习时间的直线回归方程为:yc=180-5x,该方程明显有误,错误在于(C)a值和b值的计算都有误75、统计指数划分为个体指数和总指数的依据是(A)A.反映的对象范围不同76、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的划分依据是(A)A.指数化指标的性质不同77、编制总指数的两种形式是(B)B.综合指数和平均数指数78、销售价格综合指数(∑q1p1/∑q1p0)表示(C)C.报告期销售的商品,其价格综合变动的程度79、在销售量综合指数Σq1p1/Σq1p0中,Σq1p1—Σq1p0表示(B)B.价格不变的情况下,销售量变动引起销售额变动的绝对额80、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变形为综合指数时,其特定的权数是(D)。D.q0p0\n81、加权调和平均数指数变形为综合指数时,其特定的权数是(A)A.q1p182、根据时期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应采用(C)C.简单算术平均法83、间隔相等的时点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应采用(D)D.首末折半法84、定基发展速度和环比发展速度的关系是(D)D.两个相邻时期的定基发展速度之积等于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85、下列数列中哪一个属于动态数列(D)D.出口额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形成的数列86、已知某企业1月、2月、3月、4月的平均职工人数分别为190人、195人、193人和201人。则该企业一季度的平均职工人数的计算方法为(C)(190/2)+195+193+(201/2)│4-187、说明现象在较长时期内发展的总速度的指标是(A)A.环比发展速度88、已知各期环比增长速度为2%、5%、8%和7%,则相应的定基增长速度的计算方法为(C)C.2%×5%×8%×7%89、平均发展速度是(A)A.定基发展速度的算术平均数90、以1960年为基期,1993年为报告期,计算某现象的平均发展速度应开(A).33次方91、某企业生产某种产品,其产量年年增加5万吨,则该产品产量的环比增长速度(A)A.年年下降92、若各年环比增长速度保持不变,则各年增长量(A)A.逐年增加四.多项选择题1.统计分组的作用是(ACE)A.划分社会经济类型C.研究同质总体的结构E.研究现象之间的依存关系2.次数分布数列(ACDE)A.由总体按某标志所分的组和各组单位数两个因素构成C.包括品质分布数列和数量分布数列两种D.可以用图表形式表现E.可以表明总体结构和分布特征3.抽样判断的特点是(ABCE)A.由推算认识总体的一种方法\nB.按随机原则抽取样本单位C.运用概率估计的方法E.可以计算并控制抽样误差4.用抽样指标估计总体指标,所谓优良估计的标准有(BCD)B.无偏性C.一致性D.有效性1、要了解某地区全部成年人口的就业情况,那么(ABCE)。A、全部成年人是研究的总体B、成年人口总数是统计指标C、成年人口就业率是统计标志E某人职业是“教师”,这里的“教师”是标志表现2、国家统计系统的功能或统计的职能是(ABC)。A、信息职能B、咨询职能C、监督职能3、下列统计指标中,属于质量指标的有(BDE)B、单位产品成本D、人口密度E、合格品率4、我国统计调查的方法有(ABCDE)。A、统计报表B、普查C、抽样调查D、重点调查E、典型调查5、在工业设备普查中(BDE)B、工业企业的全部设备是调查对象D、每台设备是调查单位E、每个工业企业是填报单位6、抽样调查方式的优越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BCD)B、经济性C、时效性D、准确性7、统计分组是(AC)A.在统计总体内进行的一种C.将同一总体区分为不同性质的组8、统计分组的作用是(AEC)A.划分社会经济类型C.研究同质总体的结构E.分析被研究现象总体诸标志之间的联系和依存关系9、在组距数列中,组中值是(BDE)B.用来代表各组标志值的平均水平D.在开放式分组中,可以参照相邻组的组距来确定E.就是组平均数10、在次数分配数列中(CD)C.各组频率大于0,频率之和等于1D.频数越小,则该组的标志值所起的作用越小11、相对指标的计量单位有(ABCDE)。A、百分数B、千分数C、系数或倍数D、成数E、复名数12、平均数的种类有(ABCDE)。A、算术平均数B、众数C、中位数D、调和平均数E、几何平均数13、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大小受哪些因素的影响(AB)。A、受各组频率和频数的影响\nB、受各组标志值大小的影响14、在什么条件下,加权算术平均数等于简单算术平均数(ADE)。A、各组次数相等D、各组次数都为1E、各组次数占总次数的比重相等15、下列统计指标属于总量指标的是(ACE)。A、工资总额C、商品库存量E、进出口总额16、下列指标中的结构相对指标是(ACD)。A、集体所有制企业职工总数的比重C、大学生占全部学生的比重D、某年积累额占国民收的比重17.在次数分配数列中(CDE)C.各组频率大于0,频率之和等于1D.频率越小,则该组标志值所起作用越小E.频率表明各组标志值对总体的相对作用程度18.标准差(CE)C.反映总体单位标志值的离散程度E.反映总体分布的离中趋势19.下列统计指标属于时点指标的有(ACDE)A.某地区人口数C.某城市在校学生数D.某农场每年拖拉机台数E.某工厂月末在册职工人数20.在抽样平均误差一定条件下(AD)A.扩大极限误差,可以提高推断的可靠程度D.缩小极限误差,只能降低推断的可靠程度21.以下属于正相关的现象有(ABE)A.家庭收入越多,其消费支出也越多B.某产品产量随工人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增加E.总生产费用随产品产量的增加而增加22.变量间的相关关系按其形式划分有(CE)C.线性相关E.非线性相关23.抽样调查方式的优越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BCDE)B.经济性C.时效性D.准确性E.灵活性24.抽样估计中的抽样误差(ACE)A.是不可以避免要产生的C.是可以事先计算出来的E.其大小是可能控制的25.总体参数区间估计必须具备的三个要素是(BDE)B.样本指标D.抽样误差范围E.抽样估计的置信度26、测定现象之间有无相关关系的方法是(ABC)A、编制相关表B、绘制相关图C、对客观现象做定性分析27、下列属于正相关的现象是(ABE)A.家庭收入越多,其消费支出也越多\nB.某产品产量随工人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增加E.产品产量随生产用固定资产价值的减少而减少28.调查单位是(BCE)B.需要调查的总体单位负责人C.调查项目的承担者E.调查对象所包含的具体单位29.要了解某地区的就业情况(ABEA.全部成年人是研究的总体B.成年人的总数是统计指标E.某人职业是教师是标志表现30.下列统计指标属于时点指标的有(ACDE)A.某地区人口数C.某城市在校学生数D.某农场每年拖拉机台数E.某工厂月末在册职工人数31.总体参数区间估计必须具备的三个要素是(BDE)B.样本指标D.抽样误差范围E.抽样估计的置信度32.简单随机抽样(ACDE)A.试用于总体各单位呈均匀分布的总体C.在抽样之前要求对总体各单位加以编号D.最符合随机原则E.是各种抽样组织形式中最基本最简单的一种形式33.累计增长量与逐期增长量(ABDE)A.前者基期不变,后者基期逐期在变动B.二者存在关系式,逐期增长量之和的累积增长量D.根据这两上增长量都可以计算平均每期增长量E.这两个增长量都属于速度分析指标34.下面属于时点数列的有(BDE)B.某工厂每年设备台数D.历年牲畜存栏数E.某银行储户35、下列哪些关系是相关关系(BCDE)B.农作物收获和施肥量的关系C.商品销售额和利润率的关系D.产品产量与单位成品成本的关系E.家庭收入多少与消费支出增长的关系36、下列属于负相关的现象是(ABD)A.商品流转的规模愈大,流通费用水平越低B.流通费用率随商品销售额的增加而减少D.生产单位产品所耗工时随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减少37、相关系数是零,说明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AD)A.完全不相关D.不相关38、若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为-1,则这两个变量是(AD)A.负相关关系D.完全相关关系39、回归分析的特点有(ABDEF)\nA.两个变量是不对等的B.必须区分自变量和因变量D.因变量是随机的E.自变量是可以控制的量F.回归系数只有一个40、直线回归分析中(ABDE)A.自变量是可控制量,因变量是随机的B.两个变量不是对等的关系D.根据回归系数可判定相关的方向E.对于没有明显因果关系的两个线性相关变量可求得两个回归方程41、在直线回归方程yc=a+bx中(ABE)(C,7,3,2;7,3,3)A.必须确定自变量和因变量,即自变量是给定的,因变量是随机的B.回归系数既可以是正值,也可以是负值E.两个变量存在线性相关关系,而且相关程度显著42、直线回归方程yc=a+bx中的b称为回归系数,回归系数的作用是(ABE)A.可确定两变量之间因果的数量关系B.可确定两变量的相关方向E.可确定当自变量增加一个单位时,因变量的平均增加量43、指数的作用是(ABE)A.综合反映复杂现象总体数量上的变动情况B.分析现象总体变动中受各个因素变动的影响E.利用指数数列分析现象的发展趋势44、下列属于质量指标指数的是(CD)C.商品零售价格指数D.职工劳动生产率指数45、下列属于数量指标指数的有(ACD)A.工业总产值指数C.职工人数指数D.产品总成本指数46、编制总指数的方法有(ABCD)A.综合指数B.平均指数C.质量指标指数D.数量指标指数47、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是一种(BC)B.总指数C.平均指数48、下面哪几项是时期数列(BC)B.我国历年新增人口数c.我国历年图书出版量49、某企业某种产品原材料月末库存资料如下:月份1月2月3月4月5月原材料库存量(吨)81013119则该动态数列(BD)B.各项指标数值是不连续统计的结果D.各项指标数值反映的是现象在某一时点上的总量50、下面哪些现象侧重于用几何平均法计算平均发展速度(BDE)B.商品销售量D.居民消费支出状况E.产品产量51、定基发展速度和环比发展速度的关系是(ABD)\nA.两者都属于速度指标B.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等于定基发展速度D.相邻两个定基发展速度之商等于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52、累积增长量与逐期增长量(ABDE)A.前者基期水平不变,后者基期水平总在变动B.二者存在关系式:逐期增长量之和=累积增长量D.根据这两个增长量都可以计算较长时期内的平均每期增长量E.这两个增长量都属于速度分析指标53、下列哪些属于序时平均数(ABDE)A.一季度平均每月的职工人数B.某产品产量某年各月的平均增长量D.某商场职工某年月平均人均销售额E.某地区进几年出口商品贸易额平均增长速度54、下列数列哪些属于由两个时期数列对比构成的相对数或平均数动态数列(BCE)B.百元产值利润率动态数列C.产品产量计划完成程度动态数列E.各种商品销售额所占比重动态数列55、下面属于时点数列的是(BCE)B.某工厂每年设备台数C.历年商品销售量E.某银行储户存款余额五.简答题1.简述品质标志与数量标志的区别并举例说明。答: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区别:(1)概念不同:品质标志是说明单位属性方面特征;数量标志说明单位数量方面特征。(2)标志表现不同:品质标志的标志表现只能为文字,不能直接汇总成指标,只能对其表现相对应的单位进行总计而形成指标,数量标志的标志表现为数字,也叫标志值,能直接汇总成指标。例如:当某班级是总体而每一个学员是总体单位时,学生“姓名”是品质标志,只能用文字表现,如二号学生姓名叫李琴;而学生“身高”是数量标志,用数字来表示,如:二号学生身高为170公分(例如:当每一家工业企业作为总体单位时,“企业经济类型”是品质标志,只能文字表现,如某企业经济类型是合资企业;而“企业工人数”则是数量标志,表现为数字,如某企业工人数是700人。)2.什么是统计指标?统计标志与标志表现的的区别和联系并举例说明。\n答:统计指标是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综合数量特征的科学概念或范畴。统计指标反映现象总体的数量特征;一个完整的统计指标应该由总体范围、时间、地点、指标数值和数值单位等内容构成。统计标志与标志表现的的区别如下:1)统计标志是总体中各单位所共同具有的某种特征或属性,即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属性和特征的名称。标志表现是标志特征在各单位的具体表现,是标志的实际体现者。2)如果说标志就是统计调查的项目,那么标志表现则是调查的结果。例如:学生的“成绩”是标志,而成绩为“90”分,则是标志表现。(例如:学生“姓名”是标志,而姓名叫“陈菲”,则是标志表现。)(例如:每个企业“总产值”是标志,而某企业去年总产值为“10亿”是标志表现)统计指标与统计标志的联系表现为:(1)统计指标的指标值是由各单位的标志值汇总或计算得来的;(2)随着研究目的不同,指标与标志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3.简述调查对象、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的关系、区别并举例说明。答:调查对象、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的关系:1)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是总体和个体的关系:调查对象是调查目的所决定的是应搜集其资料的许多单位的总体。调查单位就是总体单位,调查单位是调查项目承担者,是调查对象所包含的具体单位,是调查对象组成要素。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的概念不是固定不变的,随着调查目的的变化二者可以互相转化;2)调查对象与填报单位的关系:填报单位是负责向上提交调查资料的单位,也是调查对象组成要素。3)调查单位和报告单位关系:调查单位和报告单位都是调查对象的组成要素,调查单位和填报单位在一般情况下是不一致的:有时是一致的例:全国人口调查中,调查对象是全国总人口,调查单位是人,填报单位是户,这时调查研究单位与填报单位不一致;而全国住户调查中,全部住户是调查对象,调查单位是户,填报单位是户,这时调查研究单位与填报单位一致;(又例如:在对某种工业企业设备使用情况调查中,调查对象是全部该种设备,调查单位是每一台设备,填报单位是每家工业企业,这时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不一致;而在对工业企业现况调查中,全部工业企业是调查对象,调查单位是每家工业企业,填报单位是每家工业企业,这时调查研究单位与填报单位一致)4.简述变量(数量标志)分组的种类及应用条件。答:1)变量分组种类:有单项分组、组距式分组两种,而组距分组又有等距分组和不等距分组两种。2)单项式分组运用条件:变量值变动范围小的离散变量可采取单项式分组组距式分组运用条件:变量值变动很大、变量值的项数又多的离散变量和连续变量可采取组距式分组5.简述强度相对指标与平均指标的区别?\n答:(1)指标的含义不同,强度相对指标说明某一现象在另一现象中发展的强度,普度程度或密度,而平均指标说明的是现象发展的一般水平。(2)计算方法不同,强度相对指标与平均指标虽然都是两个有联系的总量指标之比,但强度相对指标的分子和分母的联系只表现为一种经济关系,而平均指标分子和分母的联系是一种内在的联系,分子是分母所具有的标志,对比结果是对总体各单位某一标志值的平均6.简述结构相对指标和比例相对指标的区别并举例说明。答:结构相对指标和比例相对指标的区别:1)子项与母项内容不同:结构相对指标同一总体中,各组总量与总体总量对比;而比例相对指标则是同一总体中不同组成部分的指标数值对比的相对指标。2)说明问题不同:结构相指标反映总体内部组成或结构情况;比例相对指标说明总体范围内各个分组之间的比例关系和协调平衡状况例如:在全国总人总体中,“女性所占比例”是结构指标,而“男女性别比”是比例指标(例如,在全国工业企业总体中,“工业企业所占的比重”是结构指标,而“轻工业企业数和重工业企业数之比”是比例指标)7.简述平均指标的特点和作用。答:1)平均指标是:用以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总体某一数量标志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所达到的一般水平的相对指标,又称统计平均数。2)平均指标的特点:一、它把总体单位各标志值的差异抽象化,平均值与每个单位标志值不同。二、平均指标是个代表值,代表总体各单位标志的一般水平3)平均指标的作用:一、反映总体各单位变量分布的集中趋势,二、、可以用来比较同类现象在不同总体中的发展水平,以说明生产水平、经济效益或工作质量的差距。三、分析现象之间依存关系8.简述抽样误差的概念及影响因素。答:1).抽样误差指由于随机抽样的偶然因素使样本各单位的结构不足以代表总体各单位的结构,而引起抽样指标和全及指标之间的绝对离差;2)影响因素有:(1)总体各单位标志值的差异程度;(2).样本的单位数(样本容量);(3)抽样方法,(4)抽样调查的组织形式。9.编制指数时如何确定同度量因素的所属时期?答:一般情况下,编制数量指标综合指数时,应以质量指标为同度量因素,并固定在基期。编制质量指标综合指数时,应以数量指标为同度量因素,并固定在计算期(或报告期)的。10.变异系数的概念及应用条件。答:变异系数是以相对数形式表示的变异指标。它是通过变异指标中的标准差与平均指标对比得到的。常用的是标准差系数(离散系数)。\n变异系数的应用条件:由于全距、平均差和标准差都是绝对指标,其数值大小不仅受到各单位标准值差异程度的影响,而且受到总体单位标志值本身水平高低的影响。所以在对比相同水平的变量数列之间标志值的变异程度时,可以用全距、平均差和标准差,而对比不同水平的变量数列之间标志值的变异程度时,为了消除数列水平高低的影响,就必须计算变异系数。11.相关的种类及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和判断标准。答:1、相关种类有:(1)按相关的程度可分为:完全相关、不完全相关和不相关。(2)按相关性质可分为:正相关和负相关(3)按相关的形式可分为:线性相关和非线性相关(4)按影响因素多少可分为:单相关和复相关。2、相关系数取值范围是在-1和+1之间,即-1≤γ≤1,当r>0时,表示x与y正相关,当r<0时,表示x与y负相关。3、相关系数判断标准是:当│γ│=1时,x与y完全相关;即两变量是函数关系;当│γ│=0时,x与y不相关当│γ│<0.3时,微弱相关;当0.3<│γ│<0.5时,低度相关;当0.5<│γ│<0.8时,显著相关;当0.8<│γ│<0.1时,高度相关。12.简要说明时期数列与时点数列的概念及特点答:时期数列:在动态数列中,每一指标反映是某现象在一段时间内发展过程的总量,则该动态数列称时期数列。其特点是:(1)数列具有连续统计的特点;(2)数列种各个指标的数值可以相加;(3)数列中各个指标数值大小与所包括时期长短有直接关系。时点数列:在动态数列中,如果每一指标是反映现象在某一刻上的总量,则该动态数列称为时点数列。其特点:1、数列不具有连续统计的特点2、数列中各个指标数值不可以相加3、数列中各个指标值大小与其时间长短无直接联系13.时期数列和时点数列有哪些不同的特点?\n答:时期数列的各指标值具有连续统计的特点,而时点数列的各指标值不具有连续统计的特点;时期数列各指标值具有可加性的特点,而时点数列的各指标值不能相加;具有连续统计的特点;时期数列各指标值的大小与所包括的时期长短有直接的关系,而时点数列各指标值的大小与时间间隔长短无直接关系。14.抽样调查有哪些特点?抽样调查的优点和作用?答:抽样调查是一种非全面调查,它是按照随机原则从总体中抽取部分调查单位进行观察用以推算总体数量特征的一种调查方式。抽样调查的特点:(1)抽样调查是一种非全面调查,但其目的是要通过对部分单位的调查结果来推断总体的数量特征。(2)抽样调查是按照随机原则从全部总体单位中来抽选调查单位。所谓随机原则就是总体中调查单位的确定完全由随机因素来决定,单位中选与不中选不受主观因素的影响,保证总体中每一单位都有同等的中选可能性。抽样调查方式的优越性体现在经济性、时效性、适应性等方面。抽样调查的作用:能够解决全面调查无法或困难解决的问题;可以补充和订正全面调查的结果;可以应用于生产过程中产品质量的检查和控制;可以用于对总体的某种假设进行检验。抽样调查的优点有:经济性、时效性、适应性15.什么是抽样推断和其特点答:抽样推断是在抽样调查的基础上,利用样本的实际资料计算样本指标,并据以推算总体相应数量特征的统计分析方法。特点:1)是有部分推算整体的一种认识方法论;2)建立在随机取样的基础上;3)运用概率估计的方法;4)抽样推断的误差可以事先计算并加以控制。16.什么是抽样误差?影响抽样误差大小的因素有哪些?答:抽样误差指由于抽样的偶然因素使样本各单位的结构不足以代表总体各单位的结构,而引起抽样指标和全及指标之间的绝对离差。抽样误差之所以不同于登记误差和系统误差是因为登记误差和系统误差都属于思想、作风、技术问题,可以防止或避免;而抽样误差则是不可避免的,只能加以控制。影响抽样误差大小的因素有:总体各单位标志值的差异程度、样本的单位数、抽样方法和抽样调查的组织形式。17.一个完整的统计调查方案包括哪些主要内容?答:(1)确定调查目的(2)确定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3)确定调查项目,拟定调查表(4)确定调查时间和时限(5)确定调查的组织和实施计划18.什么是同度量因素,在编制指数时如何确定同度量因素的所属时间?答:统计指数编制中能使不同度量单位的现象总体转化为娄量上可以加总,并客观上体现它在实际经济现象或过程中的份额这一媒介因素,称为同度量因素。一般情况下,编制数量指标综合指数时,应以相应的基期的质量指标为同度量因素,而编制质量指标综合指数时,应以相应的报告期的数量指标为同度量因素。\n19.单项式分组和组距式分组分别在什么情况下运用?答:单项式分组适合于离散变量,且变量值变动幅度小的情况下采用。组距式分组适合于离散变量的变动幅度很大,或连续变量的情况下采用。20.什么叫统计分组?统计分组可以进行哪些分类?答:根据统计研究任务的要求和现象总体的内在特点,统计总体按某一标志划分为若干个性质不同而又有联系的几个部分称为统计分组。统计分组按任务和作用的不同,分为类型分组、结构分组和分析分组。按分组标志的多少分为简单分组和复合分组,按分组标志的性质不同分为品质分组和变量分组。21.平均指数和综合指数计算结论相同和条件是什么?答:当数量指示的算术平均数指数,在采用基期总值为权数的特定条件下,与一般综合指数的计算结论相同,当质量指标的调和平均数指数,在采用报告期总值为权数的特定情况下与一般综合指数的计算结论相同。22.简述时点指标与时期指标的区别?答:(1)时期指标的指标值具有连续性,而时点指标的指标值不具连续性。(2)时期指标的指标值可以累计相加,而时点指标的指标值不能累计相加,时期指标,指标值的大小与所包括的时期长短有直接的关系,而时点指标标值的大小与时间间隔长短无直接关系。23.统计普查有哪些主要特点和应用意义?答:普查是专门组织的、一般用来调查属于一定时点上社会经济现象数量的全面调查。普查的特点:(1)普查是一种不连续调查。因为普查的对象是时点现象,时点现象的数量在短期内往往变动不大,不需做连续登记。(2)普查是全面调查。它比任何其它调查方法都更能掌握全面、系统的,反映国情国力方面的基本统计资料。(3)普查能解决全面统计报表不能解决的问题。因为普查所包括的单位、分组目录、指标内容比定期统计报表更广范、更详细,所以能取得更详尽的全面资料。(4)普查要耗费较大的人力、物力和时间,因而不能经常进行。24.什么是次数分布?它包括哪两个要素?答:在统计分组的基础上,把总体的所有单位按组归并排列,形成总体中各个单位在各组间的分布,称为次数分布。次数分布数列包括两个要素:总体按某标志所分的组和各组所占有的单位数。25.比例相对指标和比较相对指标的区别。答:比例相对指标和比较相对指标的区别是:⑴\n子项与母项的内容不同,比例相对指标是同一总体内,不同组成部分的指标数值的对比;比较相对指标是同一时间同类指标在空间上的对比。⑵说明问题不同,比例相对指标说明总体内部的比例关系;比较相对指标说明现象发展的不均衡程度。26.结构相对指标、比例相对指标和比较相对指标有什么不同的特点?请举例说明。答:结构相对指标是以总体总量为比较标准,计算各组总量占总体总量的比重,来反映总体内部组成情况的综合指标。如:各工种的工人占全部工人的比重。比例相对指标是总体不同部分数量对比的相对数,用以分析总体范围内各个局部之间比例关系和协调平衡状况。如:轻重工业比例。比较相对指标是不同单位的同类指标对比而确定的相对数,用以说明同类现象在同一时期内各单位发展的不平衡程度。 27.什么是参数和统计量?各有何特点?答:参数指的就是某一个总体指标,它反映了总体某种数量特征,统计量即样本指标,它反映了样本总体的数量特征。其特点是:参数是总体变量的函数,其指标值是确定的、唯一的,是由总体各单位的标志值或标志属性决定的;而统计量是样本变量的函数,是总体参数的估计值,其数值由样本各单位标志值或标志属性决定,统计量本身也是随机变量。28.什么是抽样平均误差和抽样极限误差?二者有何关系?答:抽样平均误差是反映抽样误差一本水平的指标;而抽样极限误差是反映抽样误差的最大范围的指标。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联系:Δx=t•μx即极限误差是在抽样平均误差的基础上计算得到的;区别:(1)二者涵义不同(2)影响误差大小的因素不同(3)计算方法不同。29.从现象总体数量依存关系来看,函数关系和相关关系又何区别?答:函数关系是:当因素标志的数量确定后,结果标志的数量也随之确定;相关关系是:作为因素标志的每个数值,都有可能有若干个结果标志的数值,是一种不完全的依存关系。30.如何理解回归分析和相关分析是相互补充,密切联系的?答:相关分析需要回归分析来表明现象数量关系的具体形式,而回归分析则应该建立在相关分析的基础上。依靠相关分析表明现象的数量变化具有密切相关,进行回归分析求其相关的具体形式才有意义。31.统计指数的分类主要有哪些方面?答:统计指数的分类主要有:统计指数按其所反映的对象范围不同,分为个体指数和总指数;统计指数按其所表明的指标性质的不同,分为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统计指数按所采用基期的不同,分为定基指数和环比指数。\n32.在统计指数编制中,如何理解同度量因素的含义和时期的确定?答:在统计指数编制中,能使不同度量单位的现象总体转化为数量上可以加总,并客观上体现它在实际经济现象或过程中的份额这一媒介因素,称为同度量因素。一般情况下,数量指标综合指数编制时,应以相应的基期的质量指标为同度量因素;而质量指标综合指数编制时,应以相应的报告期的数量指标为同度量因素。33.平均指数的基本含义是什么?有哪几种计算形式?答:平均指数是从个体指数出发来编制总指数的,即先计算出各种产品或商品的数量指标或质量指标的个体指数,然后进行加权平均计算,来测定现象的总变动程度。平均指数的计算形式为算术平均数指数和调和平均数指数。34.动态数列的基本构成和编制原则是什么?答:动态数列是由相互配对的两个数列构成的,一是反映时间顺序变化的数列,二是反映各个时间指标值变化的数列。编制原则:时间长短应该前后一致;总体范围应该一致;计算方法应该统一;经济内容应该统一。34.单项式分组和组距式分组分别在什么情况下运用?答:单项式分组适合于离散变量,且变量值变动幅度小的情况下采用。组距式分组适合于离散变量的变动幅度很大,或连续变量的情况下采用。以上的资料请同学们按照自己的复习计划或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系统复习,{如果有疏忽的请自行修改,以达到自己的最佳复习效果!}预祝你们取的成功!!!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