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8-09 发布 |
- 37.5 KB |
- 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经济学(完整)
微观复习提纲1、微观和宏观的联系和区别联系:(1)两者之间互为补充;(2)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3)宏观经济学并不是微观经济学的简单加总或重复;(4)两者共同构成了西方经济学的整体。区别:(1)研究对象不同。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单个经济单位,而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则是整个经济。(2)解决的问题不同。微观经济学要解决的是资源配置问题,宏观经济学则把资源配置作为既定的前提。(3)研究方法不同。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个量分析,而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则是总量分析,(4)基本假设不同。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是市场出清、完全理性、充分信息,认为“看不见的手”能自由调节实现资源配置的最优化。宏观经济学则假定市场机制是不完善的,政府有能力调节经济,通过“看得见的手”纠正市场机制的缺陷。(5)中心理论和基本内容当然也不同。2、需求定理及特例(吉芬商品)需求定理:商品价格提高,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反之,商品价格下降,则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增加,这种需求数量和商品价格成反向变化的关系称需求规律或需求定理。特例:吉芬物品(GiffenGood)是一种特殊的低档物品。作为低档物品,吉芬物品的替代效应与价格呈反方向变动。吉芬物品的特殊性就在于,它的收入效应的作用很大,以至于超过了替代效应的作用,从而使总效应与价格呈同方向变动。这也就是吉芬物品的需求曲线呈现出向右上方倾斜的特殊情况的原因。3、均衡及均衡价格均衡是指经济事物中有关的变量在一定条件的相互作用下所达到的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均衡价格是指一种商品需求量与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这时该商品的需求价格与供给价格相等称为均衡价格,该商品的需求量与供给量相等称为均衡数量。4、价格机制价格机制是市场机制中的基本机制。所谓价格机制,是指在竞争过程中,与供求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市场价格的形成和运行机制。价格机制包括价格形成机制和价格调节机制。价格机制是在市场竞争过程中,价格变动与供求变动之间相互制约的联系和作用。价格机制是市场机制中最敏感、最有效的调节机制,价格的变动对整个社会经济活动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商品价格的变动,会引起商品供求关系变化;而供求关系的变化,又反过来引起价格的变动。5、支持价格和限制价格支持价格:是指政府为了扶植某一行业的生产而规定的该行业产品的最低价格。后果是供给大于需求。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政府需要增加库存或扩大外需。限制价格:是政府为限制某些生活必需品的价格上涨,而对这些产品所规定的最高价格,限制价格一般低于均衡价格,是政府为保护消费者利益而制定的最高限价。6、需求价格弹性系数需求价格弹性:需求量变动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需求价格弹性值可以是正,也可以是负。两个变量的变动方向,若反方向变动,加负号。需求的价格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或者说,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当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1%时所应引起的该商品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需求的价格弹性系数=—(需求量的变动率∕价格的变动率)需求的价格弹性可以分为弧弹性和点弹性。响需求弹性的因素:(1)商品的可替代程度(2)本身用途的广泛性(3)商品对消费者生活的重要程度(4)商品在家庭支出中所占的比重(5)所考察的消费者需求量的时间7、需求交叉弹性需求交叉弹性:表示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另一种商品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它是某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动率和它的相关商品的价格的变动率的比值。需求交叉弹性可以是正值,也可以是负值,它取决于商品间关系的性质,即两种商品是替代关系还是互补关系。具有互补关系的商品称之为互补品,具有替代关系的商品称之为替代品。8、薄利多销与谷贱伤农薄利多销:反应了商品是富有需求弹性商品,E>1,需求的价格弹性大于1,卖者适当降低价格能增加总收益。这个现象反映了需求量变动的比率大于价格变动的比率。这个意味着价格下降(或上升)所造成的销售收入的减少量(或增加量)必定小于需求量增加(或减少)所带来的销售收入的增加量(或减少量)。谷贱伤农:需求缺乏弹性的商品,E<1。提高价格会增加总收益降低价格则会减少总收益。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农产品往往是缺乏需求弹性的商品,农产品丰收因为缺乏弹性的需求导致农产品的均衡价格大幅度的下降,由于农产品均衡价格的下降幅度大于农产品的均衡数量的增加幅度,最后致使农民的总收入量减少。9、基数效用论与序数效用论基数效用论:效用的大小是可以用基数(1,2,3,……)个效用单位来衡量,可以计量并加总求和。基数效用论采用的是边际效用分析法。序数效用论:效用作为一种心理现象无法计量,也不能加总求和,只能表示出满足程度的高低与顺序,效用只能用序数(第一,第二,第三,…)来表示。序数效用论采用的是无差异曲线分析法。10、边际效用边际效用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一单位商品的消费所得到的效用量的增量.边际效用MU:每增加一个单位的商品所增加的满足程度。总效用TU(TotalUtility):从商品消费中得到的总的满足程度当MU>0,TU↑当MU<0,TU↓当MU=0,TU最高点,总效应达到最大,处于↑、↓的拐点11、边际效用递减规律\n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在一定时间内,在其它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12、消费者均衡消费者均衡是研究单个消费者如何把有限的货币收入分配在各种商品的购买中以获得最大的效用。也可以说,它是研究单个消费者在既定收入下实现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这里的均衡是指消费者实现最大效用时既不想再增加、也不想再减少任何商品购买数量的这么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消费者均衡实现的限制条件是:消费者用全部收入所购买的各种物品所带来的边际效用,与为购买这些物品所支付的价格的比例相等,或者说每单位货币所得到的边际效用都相等。13、无差异曲线及特征无差异曲线:是指这样一条曲线,在它上面的每一点,商品的组合是不同的,但是,它表示人们从中得到的满足程度却是相同的。是表示能给消费者带来同等程度满足的两种商品的不同数量组合的点的轨迹。特点:1、无差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线,斜率是负的。2.由于通常假定效用函数具有连续性,于是在同一坐标平面上的任何两条无差异曲线之间,存在着无数条无差异曲线。3、任何两条无差异曲线不能相交。。3、无差异曲线通常是凸向原点的14、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边际替代率:在保持同等效用水平的条件下,消费者增加一单位某种商品的消费可以代替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量。它是无差异曲线的斜率。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维持效用不变,随着一种商品量的连续增加,所需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量是递减的。(与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相似)边际替代率递减,意味着无差异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越来越小,因此该曲线必定凸向原点。15、等成本线等成本线:成本与要素价格既定,生产者所能购买到的两种要素数量(K,L)最大组合的线。等成本曲线表示一个固定的总支出所能得到的各种投入品组合。16、生产要素及生产函数生产要素:生产中使用的各种重要的资源,一般包括劳动、土地、资本和企业家才能。生产函数: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与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关系。17等产量线及特征等产量曲线是指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生产一定产量的两种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各种不同组合所形成的曲线。特点:1.等产量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线,其斜率为负值。2.同一平面图上,可以有无数条等产量线。3.在同一平面图上,任意两条等产量线不能相交4.等产量线是一条凸向原点的线。17、机会成本机会成本:在生产要素稀缺的前提下,作一项决策所放弃的其他可供选择的最好用途。18、短期与长期短期成本是指厂商在短期内生产一定产量需要的成本总额,它是短期内每一产量水平的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之和。所谓短期,是指在这期间厂商不能调整其生产规模,即在厂商投入的全部生产要素中,只有一部分生产要素是可以变动的,而另一部分则固定不变。例如,在短期内厂商可以调整原料、燃料及生产工人数量这类生产要素,而不能调整厂房、设备等生产要素。因此,短期内生产要素分为两部分:随产量变动而变动的称为可变生产要素;不能随产量变动而变动的称为固定生产要素。长期成本是指规模可以变动,各种要素数量都能够变动情况下,生产一定产量必须花费的可能的最低成本。所谓的长期是指所有投入品都是可变的时间期限。在长期中厂商可以全部改变它所使用的资源。19、短期平均成本曲线成为U形的原因短期平均成本曲线呈u型,与要素的边际生产率有关。是因为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作用。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时,随着一种可变要素投入量的连续增加,它所带来的边际产量先是递增的,达到最大值以后再递减20、厂商的利润最大化原则厂商的利润最大化原则:边际收益MR=MC边际成本即厂商的生产行为要有利润可图,π最大,应该按照上述原则来选择产量。MR>MC,每增加一单位产品所增加的收益大于这一单位的成本,厂商有利可图,必然扩大产量;MR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