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10 发布 |
- 37.5 KB |
- 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数学】2019届一轮复习北师大版(文科数学)第九章阅读与欣赏(八) 解决解析几何问题的六种通法学案
解决解析几何问题的六种通法[学生用书P173] 中点问题点差法 已知点A、B的坐标分别是(-1,0)、(1,0),直线AM、BM相交于点M,且它们的斜率之积为-2. (1)求动点M的轨迹方程; (2)若过点N的直线l交动点M的轨迹于C、D两点,且N为线段CD的中点,求直线l的方程. 【解】 (1)设M(x,y), 因为kAM·kBM=-2,所以·=-2(x≠±1), 化简得2x2+y2=2(x≠±1), 即为动点M的轨迹方程. (2)设C(x1,y1),D(x2,y2). 当直线l⊥x轴时,直线l的方程为x=,则C,D,此时CD的中点不是N,不合题意. 故设直线l的方程为y-1=k, 将C(x1,y1),D(x2,y2)代入2x2+y2=2(x≠±1)得 2x+y=2,① 2x+y=2,② ①-②整理得k==-=-=-1, 所以直线l的方程为y-1=(-1)×, 即所求直线l的方程为2x+2y-3=0. 直线y=kx+m与圆锥曲线相交于A(x1,y1),B(x2,y2)两点,其中点为M(x0,y0),这类问题最常用的方法是“点差法”,即A,B在圆锥曲线上,坐标适合圆锥曲线方程,得两个方程作差,通过分解因式,然后使用中点坐标公式、两点连线的斜率公式建立求解目标方程,解方程解决问题. 对称问题几何意义法 已知椭圆C:+=1,直线l:y=2x+b,在椭圆上是否存在两点关于直线l对称,若存在,求出b的取值范围. 【解】 设椭圆C:+=1上存在两点P(x1,y1),Q(x2,y2)关于直线l:y=2x+b对称,P,Q的中点为M(x0,y0). 因为PQ⊥l,所以可设直线PQ的方程为y=-x+a,代入C化简整理得13x2-16ax+16a2-144=0. 由根与系数的关系得x1+x2=a,y1+y2=a,故得M. 因为Δ>0,所以(-16a)2-4×13(16a2-144)>0, 解得-<a<. 又因为M在直线l:y=2x+b上, 所以=+b,所以b=-a, 因此b的取值范围是. 故在椭圆C上存在两点关于直线l对称,且b的取值范围是. 圆锥曲线上存在两点,关于某条直线对称,求参数的取值范围,这类问题常见的解法是:设P(x1,y1),Q(x2,y2)是圆锥曲线上关于直线y=kx+b对称的两点,则PQ的方程为y=-x+m,代入圆锥曲线方程,得到关于x(或y)的一元二次方程,其中P,Q的横(或纵)坐标即为方程的根,故Δ>0,从而求得k(或b)的取值范围. 最值(范围)问题不等式法 已知拋物线C的顶点为O(0,0),焦点为F(0,1). (1)求抛物线C的方程; (2)过点F作直线交抛物线C于A,B两点.若直线AO,BO分别交直线l:y=x-2于 M,N两点,求|MN|的最小值. 【解】 (1)由题意可设抛物线C的方程为x2=2py(p>0),则=1,p=2,所以抛物线C的方程为x2=4y. (2)易知直线AB的斜率存在.设A(x1,y1),B(x2,y2),直线AB的方程为y=kx+1. 由消去y,整理得x2-4kx-4=0, 所以x1+x2=4k,x1x2=-4.从而|x1-x2|=4. 由解得点M的横坐标xM=,又y1=,所以xM==. 同理,点N的横坐标xN=. 所以|MN|=|xM-xN|= =8=. 令4k-3=t,t≠0,则k=. 当t>0时,|MN|=2 >2. 当t<0时,|MN|=2 ≥. 综上所述,当t=-,即k=-时,|MN|取得最小值. 解析几何最值(范围)问题,有时需要使用双参数表达直线方程,解决方法:一是根据直线满足的条件,建立双参数之间的关系,把问题化为单参数问题;二是直接使用双参数表达问题,结合求解目标确定解题方案. 定点问题参数法 已知椭圆C:+y2=1,过椭圆C的右顶点A的两条斜率之积为- 的直线分别与椭圆交于点M,N,问:直线MN是否过定点D?若过定点D,求出点D的坐标;若不过定点,请说明理由. [点拨] 法一,以双参数表达直线MN的方程,求解双参数满足的关系.法二,以直线AM的斜率为参数表达直线MN的方程. 【解】 法一:直线MN过定点D.当直线MN的斜率存在时, 设MN:y=kx+m, 代入椭圆方程得(1+4k2)x2+8kmx+4m2-4=0. 设M(x1,y1),N(x2,y2), 则x1+x2=-,x1x2=. 根据已知可知·=-, 即4y1y2+(x1-2)(x2-2)=0, 即(1+4k2)x1x2+(4km-2)(x1+x2)+4m2+4=0, 所以(1+4k2)·+(4km-2)+4m2+4=0, 即(4km-2)(-8km)+8m2(1+4k2)=0, 即m2+2km=0,得m=0或m=-2k. 当m=0时,直线y=kx经过定点D(0,0). 由于AM,AN的斜率之积为负值,故点M,N在椭圆上位于x轴两侧,直线MN与x轴的交点一定在椭圆内部,而当m=-2k时,直线y=kx-2k过定点(2,0),故不可能. 当MN的斜率不存在时,点M,N关于x轴对称,此时AM,AN的斜率分别为,-,此时M,N恰为椭圆的上下顶点,直线MN也过定点(0,0). 综上可知,直线MN过定点D(0,0). 法二:直线MN恒过定点D. 根据已知直线AM,AN的斜率存在且不为零,A(2,0). 设AM:y=k(x-2), 代入椭圆方程,得(1+4k2)x2-16k2x+16k2-4=0, 设M(x1,y1),则2x1=, 即x1=,y1=k(x1-2)=, 即M. 设直线AN的斜率为k′,则kk′=-,即k′=-, 把点M坐标中的k替换为-,得N. 当M,N的横坐标不相等,即k≠±时,kMN=,直线MN的方程为y-=,即y=x, 该直线恒过定点(0,0).当k=±时,M,N的横坐标为零,直线MN也过定点(0,0). 综上可知,直线MN过定点D(0,0). 证明直线过定点的基本思想是使用一个参数表示直线方程,根据方程的成立与参数值无关得出x,y的方程组,以方程组的解为坐标的点就是直线所过的定点. 定值问题变量无关法 已知点M是椭圆C:+=1(a>b>0)上一点,F1,F2分别为C的左、右焦点,且|F1F2|=4,∠F1MF2=60°,△F1MF2的面积为. (1)求椭圆C的方程; (2)设N(0,2),过点P(-1,-2)作直线l,交椭圆C异于N的A,B两点,直线NA,NB的斜率分别为k1,k2,证明:k1+k2为定值. 【解】 (1)在△F1MF2中,由|MF1||MF2|sin 60°=,得|MF1||MF2|=. 由余弦定理,得|F1F2|2=|MF1|2+|MF2|2-2|MF1|·|MF2|·cos 60°=(|MF1|+|MF2|)2-2|MF1|·|MF2|(1+cos 60°), 解得|MF1|+|MF2|=4. 从而2a=|MF1|+|MF2|=4,即a=2. 由|F1F2|=4得c=2,从而b=2, 故椭圆C的方程为+=1. (2)证明:当直线l的斜率存在时,设斜率为k,则其方程为y+2=k(x+1), 由得(1+2k2)x2+4k(k-2)x+2k2-8k=0. 设A(x1,y1),B(x2,y2),则x1+x2=-,x1x2=. 从而k1+k2=+==2k-(k-4)·=4. 当直线l的斜率不存在时,可得A(-1,), B(-1,-),得k1+k2=4. 综上,k1+k2为定值. 定值问题就是证明一个量与其中的变化因素无关,这些变化的因素可能是直线的斜率、截距,也可能是动点的坐标等,这类问题的一般解法是使用变化的量表达求证目标,通过运算求证目标的取值与变化的量无关. 探索问题直推法 已知曲线T:+y2=1(y≠0),点M(,0),N(0,1),是否存在经过点(0,)且斜率为k的直线l与曲线T有两个不同的交点P和Q,使得向量+与共线?若存在,求出k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解】 假设存在,则l:y=kx+,代入椭圆方程得 (1+2k2)x2+4kx+2=0. 因为l与椭圆有两个不同的交点, 所以Δ=(4k)2-8(1+2k2)>0, 解得k2>, 由题意知直线l不经过椭圆的左、右顶点, 即k≠±1, 亦即k2>且k2≠1. 设P(x1,y1),Q(x2,y2), 则x1+x2=-. 得y1+y2=k(x1+x2)+2=-+2=. 所以+=(x1+x2,y1+y2) =, 又=(-,1), 向量+与共线等价于x1+x2=-(y1+y2), 所以-=(-)·, 解得k=,不符合题意,所以不存在这样的直线. 解决此类问题,首先假设所探求的问题结论成立或存在等,在这个假设下进行推理论证,如果得到了一个合情合理的推理结果,就肯定假设,对问题作出正面回答;如果得到一个矛盾的结果,就否定假设,对问题作出反面回答.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