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安徽省安庆市五校联盟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安徽省安庆市五校联盟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

‎ ‎ ‎2018-2019学年安徽省安庆市五校联盟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是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要 求,也戳中了一些地方城镇化的软肋。一些乡村在变为城镇的过程中,虽然面貌焕然一新, 但很多曾经让人留恋的东西却荡然无存。人们或多或少有这样的担忧:快速的、大规模的城 镇化会不会使“乡愁”无处安放?要在城镇化进程中留住乡愁,不让“乡愁”变成“乡痛”, 一个重要措施是要留住、呵护并活化乡村记忆。‎ 乡村记忆是乡愁的载体,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物质文化记忆,如日常生活用品、 公共活动场所、传统民居建筑等“记忆场所”;另一方面是非物质文化记忆,如村规民约、传统习俗、传统技艺以及具有地方特色的生产生活模式等。乡村物质文化记忆与非物质文化记忆常常相互融合渗透,构成一个有机整体。这些乡村记忆是人们认知家园空间、乡土历史与传统礼仪的主要载体。在城镇化过程中留住它们,才能留住乡愁。这实质上是对人的情感的尊重。至于哪些乡村记忆真正值得保留,这一方面可以借助一些科学的评价体系进行合理评估,另一方面可以广泛听取民意,然后进行综合甄选。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需要做好这方面的前期规划。‎ 仅仅留住乡村记忆而不进行呵护,乡村记忆会逐渐失去原有魅力。呵护乡村记忆,使其永葆“温度”,就要对相关记忆场所做好日常维护工作,为传统技艺传承人延续传统技艺创 造条件,保持乡村传统活动的原有品质。比如,对一些乡土景观、农业遗产、传统生产设施 与生产方法等有意识地进行整理维护。对于乡村中的集体记忆场所,如村落的祠堂、乡村的 入口、议事亭、祭祀场所等,不可因为城镇化就让其全部消亡,而应对这些承载着人的情感和记忆的场所定期维修。既要让当地居民生产生活更为方便,又要让游子在故乡找到依恋感与归属感。‎ 如果说留住和呵护乡村记忆是一种消极型的留住乡愁的话,那么,活化乡村记忆则是一 种积极型的留住乡愁。活化乡村记忆,就是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深度挖掘乡村记忆与乡村传 ‎ ‎ 统产业,进行精细化、产业化升级,将“文”“人”“居”与“产”融合在一起,让原来的 乡村记忆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充满生机活力。这需要相应的公共设施与之配套,需要发展教 育、医疗、商业、娱乐休闲产业等,使乡村记忆在新的时空条件下产生新的凝聚力。‎ ‎(摘编自陆邵明《留住乡愁》‎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新型的城镇化建设,如果在建设之余还能兼顾人文保护,就不会留下“乡痛”。B.乡村记忆是居民情感所系和乡愁载体,在城镇化过程中,必须完好保存下来。C.在城镇化过程中,定期维修乡村的集体记忆场所,是呵护乡村记忆的一种方式。D.活化乡村记忆是指赋予乡村记忆新的文化内涵,使之成为相关产业的配套设施。‎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围绕着乡村记忆的保护,文章逐层递进地论证了留住乡愁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B. 文章将乡村记忆分为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两个方面,并论及了二者的有机联系。C.文章提出以综合甄选的方式选择保留哪些乡村记忆,并举例说明了甄选的标准。D.认为乡村与人的情感、记忆密切相关,这是文章论述城镇化与乡愁关系的前提。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如果能留住乡愁,就有可能避免城乡变迁中物质空间变化与人的情感发生冲突。B.如果游子在城镇化的故乡找到依恋感和归属感,就说明故乡已活化了乡村记忆。C.为了保护乡村记忆,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还应该考虑到当地居民的文化需求。D.能对乡村记忆进行精细化、产业化升级,说明乡村记忆的内涵并非一成不变的。‎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扳着指头数到十 芦芙荭 那一年,刚过完年,爹就让娘收拾东西,说是要回单位上班。‎ 其实也没啥好收拾的,几件洗净的旧衣裤,再就是过年的时候娘熬更守夜给爹做的新布 鞋。‎ 爹爱吸烟,娘就把切碎的旱烟装了一小布袋放进包里。娘还将自家熬的红薯糖用刀背敲 了一块,用纸包了,塞进包里。‎ 爹在一个很远很远的地方工作。爹说那地方狐狸白天都敢偷鸡呢!‎ 我和娘把爹送到路边。爹像忽然记起什么似的,从衣袋里掏出一块零钱,说,坎上的瓦 匠昨天又犯了病,抽空去看一下。爹说话时手指又在我的鼻子上刮了一下。我问:“爹,你 几时回来?”爹笑笑说:“个把月吧。”‎ 爹一走,我便问娘,个把月是多长时间。娘说,个把月就是一个月,就是三个十天。那时,我还没念书,扳着指头刚好能数到十。‎ 第二天,我随娘一块去看瓦匠。我们家的老房子漏雨,娘看瓦匠时就说了烧点瓦翻盖房子的事。回来时,我偷偷将瓦匠和好的泥包了一疙瘩。娘还是看见了,娘说,快给瓦匠送去, 那泥是做瓦用的。‎ 我说:“我也是有用处的。我每天用泥捏一只小狗,捏够三个十了,爹不就回来了!” 娘就笑了,没再逼我将泥给瓦匠送去。‎ 当天晚上,我便用泥捏了一只小狗——丑丑的小狗,我把它放在了屋檐下的鸡圈顶上。 开始时,我每天捏一只。过了几天,我便有些急了。我知道爹每次回家,总会带些好吃 的给我。娘也会做好吃的给爹吃。于是,趁娘不注意时,隔个一天两天偷偷多捏一只放进去。 过了一段时间,我问娘:“爹怎么还不回来呢?我的小狗都够三个十了。”‎ 娘说:“哪能呢?我们家的鸡一天一个蛋,才一个十零九个呢!” 日子过得很慢。我在焦急的等待中,终于盼回了爹。‎ 娘急忙从箱底摸出几个鸡蛋去做饭。我便从鸡圈顶上搬来那些小狗,十只一堆,放了五 堆零三只。我说:“爹,你这次走的时间真长,我捏的小狗都五个十零三只呢!”‎ ‎“你肯定多捏了,”爹边说边去掏他带回的包,“我是每天攒半个馒头。看看,正好三 个十零四个半边,三十四天!”‎ 娘在灶间听了我和爹的对话,也插话说:“石柱,你是不是动了娘收的鸡蛋?我就觉着 不对劲,数来数去怎么就差一个呢?”‎ 爹就嘿嘿地笑了,娘也笑了。‎ 那个鸡蛋是我偷偷拿的,我把它打碎,装进一节竹筒烧着吃了。‎ 4. 下面对文章的理解或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文章标题“扳着指头数到十”,借富于形象感的语言,向读者传递了儿童时期的“我” 对远行的亲人的热切思念。‎ B. ‎“个把月就是一个月,就是三个十天”,娘用儿子能够理解的语言说出,就是希望儿子能够明白事理分担思念之苦。‎ C. 在文中,“我”的三次“偷偷”的作为,透露出年幼时“我”的幼稚与率真,也显示出其时的“我”的淘气、调皮的一面。‎ D. 文章用朴实纯真的文字,勾勒了“我”一家人朴实纯真的内心世界,再现了一种洋溢着和美、宁静与温馨的家庭生活。‎ 5. 文章主要写“我”一家人在“我”小时候的一些事情,其间还插入了一段与瓦匠相关的叙 述。从情节安排和主题表现角度,简要说明这段叙述的作用。(6 分)‎ 6. 文章中前后两次写娘“笑了”:一次是娘听完我不想送还泥的理由时,“娘就笑了,没再 逼我将泥给瓦匠送去”;另一次是我和爹对话时娘插进来问了我一句话后,“爹就嘿嘿地笑 了,娘也笑了”。联系上下文,简要解释这两次“笑了”在文中的具体含义。(6 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材料一 ‎《中国诗词大会》的热度还未散去,央视另一档自制文化类节目《朗读者》,又以浩大的声势占据了微信朋友圈、微博等社交媒体的页面。在网络高度普及的今天,对于每一个离开了学生时代的人而言,“朗读”似乎是一个遥远而陌生的词语。大小屏幕代替了书籍文本, 键盘语音代替了信札驿马。朗读被加上了一层梦幻的滤镜,覆盖上了文化和美的薄纱,提醒着我们思念又回不去的过去。这大概是《朗读者》对于观众产生原始魅力的原因之一。‎ 事实上,《朗读者》用了“朗读”作为外壳,内核依然是分享嘉宾的故事、传递回忆和 温情。它更像一个精简的谈话节目,并且董卿掌握对话的节奏远胜于多数谈话节目的主持人, 一颦一笑都显得真诚,也不会时不时就出神,或者生硬地切换话题——这一点,《见字如面》 的主持人真应该好好学习。也正是有了一段简短却恰到好处的交流,带动了观众的情绪,才使得接下来的朗读自然而然,真情流露。《朗读者》的野心明显不在说故事和煽情,它更想传递的是价值观、是社会中日渐缺失的温情和责任感。‎ 和多数更活泼的娱乐节目倾向于选择“放飞自我”的嘉宾不同,《朗读者》选的人、想 ‎ 讲述的故事,其实把“我”藏起来了一些。更多强调了“爱”和各种“责任”。‎ 诗文的选择,可以反映《朗读者》高高树起的一面大旗--文学。制片人董卿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想用朗读唤起大家对文学的温柔记忆。”这句话让身处中文系的笔者深感悲哀,‎ 在当下,对于文学的温柔记忆居然是需要被唤醒的。网络挤压了民众对于书籍的热情,文学, 正在和我们渐行渐远。‎ 然而文学本不仅是记忆,对于父母辈们而言,文学曾是一场流行。和经历过扎实基础教 育、上了十几年语文课的年轻一代不同,文学对父辈而言,可能是仰望、是梦想。一本外国 名著在当年可能会引发似如今苹果发售时的排队浪潮……对于他们而言,文学让他们在过去 找到了“美”的感染力,找到了治愈伤痕的灵药。《朗读者》很好地重述了一遍他们已经快忘却的“文学梦”,并将之化为了节目自身的魅力。‎ 在真人秀节目的蹦蹦跳跳渐渐让观众审美疲劳时,文化综艺的异军突起是意料之中的事。 在消费主义泛滥的当下,电视节目作为消费品被直接投放给了更有消费力的年轻观众,中老 年们则被刻意忽略了。《朗读者》等节目填补了这处空白。这也许是无心之举,但结果却相 当有意义。《朗读者》所传递的责任感、温情符合中国人的传统价值。因此,你可能会发现 父母乃至爷爷奶奶,对这档节目赞不绝口。‎ ‎(摘自《新京报》2017 年 2 月 23 日)‎ 材料二 在娱乐致死的年代,《见字如面》《朗读者》等一批批“高而不冷”的综艺界清流涌现, 文化类节目真的回暖了吗?‎ 年初的《中国诗词大会》口碑收视双收,主持人董卿担任制作人的《朗读者》又来了。 而更早播出的同类节目《见字如面》,由之前《中国成语大会》的制作团队操刀,也获得了很好的口碑和不小的热度。能把文化节目做到“高而不冷”也并不容易,这两个节目给人最直接的刺激,大概是“声控福利”吧。在演戏全靠配音的流量们霸屏的日子,想要听老戏骨们层次丰富、情绪丰满的声音,受众只能在这里找了。‎ ‎《朗读者》是很典型的央视表达方式,每一位嘉宾都要讲“背后的故事”,再加上朗读 本身,看上去内容就很拥挤。而那些讲故事环节容易让观众感觉教化和煽情不够节制。‎ 不过,除开那些煽情过度的部分,《朗读者》里有些背后故事是用自身经历的方式去“言 传身教”,加上阅读文本本身的大众性,更容易引起观众的共鸣。《朗读者》第一个引起高度共鸣的朗读者是翻译界大神许渊冲。人民日报微博安利了一个许先生的《朗读者》片段, 转发两万多条。‎ 纵然电视上体会到的文字之美不如阅读更深沉彻底,但在浮躁的时代里,《朗读者》创造了一种表达方式,把观众拉回到文字上。朗读是美的,更美的是字句下面那些真挚的悲欢 和浪漫,那才是永不过时的价值。这两档节目不就证明了吗?‎ ‎(摘自“中青在线”2017 年 3 月 9 日报道)‎ 材料三 当日,上海图书馆知识广场东侧的朗读亭前排起了长队,高峰排队时长超过 9 个小时。这是央视综艺节目《朗读者》设置的一个环节,旨在让朗读走进每个人的生活。朗读亭里有 一套专业的录音设备和一个摄像头,每位“朗读者”进门后对着麦克风就可以开始朗读自己心目中的好文章,限时 3 分钟。据悉,继上海图书馆之后,朗读亭还将出现在上海另外两到三个地点。‎ 此前,中新网 2 月 21 日报道,当天,一座朗读亭现身杭州街头,浙江杭州不少市民在 朗读亭前排队等候朗读诗歌、作品等。‎ ‎(摘自新华社 2017 年 3 月 9 日上海报道)‎ 4. 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 (3 分)‎ A. 三则材料关注的都是《朗读者》这个节目的影响问题,材料一多褒赞,材料二寓贬于褒, 材料三则只是事实呈现,无褒贬。‎ B. 三则新闻材料中,材料一、材料二属于新闻评论,并不要求具有时效性;材料三作为新闻报道体裁,时效性要求就很高。‎ C. 材料一、二都认为《朗读者》中讲述的“背后的故事”能带动观众的情绪,使朗读更易 引起共鸣,虽然有过度煽情之嫌。‎ D. 对于三者关注的《朗读者》节目,材料一分析得全面、深入;相较之下,材料二就显得 略逊一筹,材料三则只是事实呈现。‎ 5. 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分析,较为合理的一项是( ) (3 分)‎ A. 材料一力图从多个角度剖析“《朗读者》热”的原因,材料二则虽然对此类文化类电视 节目的回暖有很多期盼,却仍持怀疑态度。‎ B. 三家媒体的报道角度、内容各有侧重,这种取舍可能是对同一报道对象的认识、理解不同,更可能是为适应读者的阅读趣味。‎ A. ‎“高而不冷”、“流量们霸屏”、“安利”……写在“中青在线”这样的网络媒体上贴合其身份,而写在纸媒上就不合适。‎ B. 三则新闻的报道的媒体不同,呈现出的语言风格也各不相同:材料一严谨、理性,材料二新潮、活泼,材料三则朴实、稳重。‎ 4. 根据上述材料,假如《朗读者》节目改版,你准备给制片人董卿提些什么建议?(6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 魏征,巨鹿人也。近徙家相州之内黄。武德末,为太.子.洗.马.。见太宗与隐太子阴相倾夺, 每劝建成早为之谋。太宗既诛隐太子,召征责之曰:“汝离间我兄弟,何也?”众皆为之危惧。征慷慨自若,从容对曰:“皇太子若从臣言,必无今日之祸。”太宗为之敛容,厚加礼异,擢拜谏议大夫。数引之卧内,访以政术。‎ 征雅有经国之才,性又抗直,无所屈挠。太宗每与之言,未尝不悦。征亦喜逢知己之主, 竭其力用。又劳之曰:“卿所谏前后二百余事,皆称朕.意。非卿忠诚奉国,何能若是!”三年,累迁秘书监,参预朝政,深谋远算,多所弘益。‎ 七年,代王珪为侍中,累封郑国公.。寻以疾乞辞所职,请为散官。太宗曰:“朕拔卿于 仇虏之中,任卿以枢要之职,见朕之非,未尝不谏。公独不见金之在矿,何足贵哉?良冶锻 而为器,便为人所宝。朕方自比于金,以卿为良工。虽有疾,未为衰老,岂得便尔耶?”征 乃止。‎ 十二年,太宗以诞皇孙,诏宴公卿。帝极欢,谓侍臣曰:“贞观以前,从我平定天下,‎ 周旋艰险,玄龄之功无所与让。贞观之后,尽心于我,献纳忠谠,安国利人,成我今日功业, 为天下所称者,惟魏征而已。古之名臣,何以加也。”于是亲解佩刀以赐二人。‎ 寻遇疾。征宅内先无正堂,太宗时欲营小殿,乃辍其材为造,五日而就。遣中使赐以布 被素褥,遂其所尚。后数日,薨。太宗亲临恸哭,赠司空,谥.曰文贞。太宗亲为制碑文,复 自书于石。特赐其家食实封九百户。太宗后尝谓侍臣曰:“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 ‎ 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 一镜矣!”因泣下久之。乃诏曰:“昔惟魏征,每显予过。自其逝也虽过莫彰朕岂独有非于 往时而皆是于兹日故亦庶僚苟顺难触龙鳞者欤!所以虚己外求,披迷内省。言而不用,朕所 甘心;用而不言,谁之责也?自斯已后,各悉乃诚。若有是非,直言无隐。”‎ ‎(节选自《贞观政要·任贤》)‎ 4.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自其逝也虽过/莫彰朕/岂独有非于往时/而皆是于兹日故/亦庶僚苟顺/难触龙鳞者欤 B.自其逝也/虽过莫彰朕/岂独有非于往时/而皆是于兹日/故亦庶僚苟顺/难触龙鳞者欤 C.自其逝也/虽过莫彰/朕岂独有非于往时/而皆是于兹日故/亦庶僚苟顺/难触龙鳞者欤 D.自其逝也/虽过莫彰/朕岂独有非于往时/而皆是于兹日/故亦庶僚苟顺/难触龙鳞者欤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谥,即谥号,古代帝王、诸侯、卿大夫、高官大臣等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给 予的一种称号。‎ B. 朕,人称代词,秦朝以前是“我”或“我的”意思,自秦始皇起专用做皇帝的自称。文中 “皆称朕意”,即是这个意思。‎ C. 公,是表示对别人尊敬的称呼。“秦孝公”和文中的“郑国公”都是这个意思。 D.太子洗马,是太子属官。即东宫官,主要负责教导太子言行,给予太子指导。12.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唐太宗一开始就对魏征礼遇有加,每次和魏征交谈都令太宗非常高兴。B.太宗认为贞观以前玄龄之功无人可比,贞观之后以魏征的功劳最大。C.贞观七年,魏征假托生病请求辞去侍中一职,而遭到了唐太宗的反对。D.太宗放弃了自己建造一座小殿的打算,把材料用来替魏征建造正堂。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 卿所谏前后二百余事,皆称朕意。非卿忠诚奉国,何能若是!‎ (2) 公独不见金之在矿,何足贵哉?良冶锻而为器,便为人所宝。‎ ‎(二)古代诗歌阅读(共 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14~15 题 渭上秋夕闲望① 潘阆 秋夕满秦川,登临渭水边。残阳初过雨,何树不鸣蝉。极浦涵明月,孤帆没远烟。渔人空老尽,谁似太公②贤?‎ ‎[注]①此诗作于潘阆早年落拓江湖之时。②太公,即吕尚,相传他垂钓于渭滨溪,周文王和他相遇,谈得极为投机,即拜为师。后帮助武王伐纣灭殷,建立周朝。‎ 14. 下列对诗歌相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鉴赏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首联写景、叙事,“满”字突出了秋意的浓烈,“渭水边”是诗人选取的登临之地,为下文详细具体描写秦川秋色作了铺垫。‎ B. 颈联中的“明月”二字,照应了诗题中的“秋夕”、“没远烟”写出了水面上孤帆疾驰前进的情状,含有一个时间、空间的变化过程。‎ C. 尾联使用对比手法,拿“渔人”的“空老”和“太公”的“贤”进行对比, 表面是感叹无人如太公之贤,实则是说无人赏识,无太公的际遇。‎ D. 该诗通过对渭上秋夕幽美景色的描绘,借助太公垂钓的典故,表达了诗人热爱自然、又不 愿老死江湖,渴望得到重用的情感。‎ 15. 本诗颔联写了哪些意象(景色或者事物)?运用了什么手法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简 要分析。(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 李白在《蜀道难》中描写剑阁峥嵘而崔嵬,易守难攻的句子是 ,‎ ‎ 。‎ (2) ‎“今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杜甫在《秋兴八首》中表达了同样感情的诗 句是 , 。‎ (3) 孔子认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荀子在《劝学》中也谈到思与学之间的关系,请写出这个句子 ,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14.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①比赛过后,教练希望大家重.整.旗.鼓.,继续以高昂的士气、振奋的精神、最佳的竞技状态, 在下一届赛事中再创佳绩。‎ ‎②今年,公司加大公益广告创新力度,制作出一批画面清晰、意.味.深.长.的精品,有效发挥了 公益广告引领社会风尚的积极作用。‎ ‎③世界各国正大力研制实用的智能机器人,技术不断升级,创新产品层.出.不.穷.,未来有望在 多领域、多行业发挥更大的作用。‎ ‎④赵老师学的是冷门专业,当年毕业时,不少同学离开了该领域,而他守.正.不.阿.,坚持致力 于该专业的教研工作,最后硕果累累。‎ ‎⑤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给古丝绸之路的沿线城市带来了活力,很多城市对未来踌. 躇.满.志.,跃跃欲试。‎ ‎⑥目前,快递业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行业,快递服务虽不能说万.无.一.失.,但的确为百姓 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A. ①③⑥ B. ①④⑤ C. ②③⑤ D. ②④⑥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3 分 )‎ A. 中国作家曹文轩获得 2016 年度国际安徒生奖,他的获奖充分证明:一个作家只有立足于 自己的生活、自己的民族,写出生活的真实与美好,才能获得世界的认可。‎ B. 对于机器人是否比人类聪明,未来是否可能替代人类,假如机器人产业完全替代人类生 产,人还能做些什么等问题,来合肥参加会议的专家学者的回答是肯定的。‎ C. 把研究方向聚焦在威胁人类生命乃至健康的重大传染病防治上,把目标定位在提高药物 的临床疗效上,加上大团队合作,这些为青蒿素的发现提供了有效的保障。‎ D. 国家林业局着手编订《国家储备林建设规划》,计划在 2016 年至 2050 年间,完成东南沿海、长江中下游、黄淮海、西南、京津冀及东北地区六大储备林建设基地。‎ 19.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3 分 )‎ A. 我刚在姑姑家坐下来,她就有事失陪了,我只好无聊地翻翻闲书,看看电视。‎ B. 这么珍贵的书您都毫不犹豫地借给我,太感谢了,我会尽快璧还,请您放心。‎ C. 这种壁纸是最近才研制出来的,环保又美观,贴在您家里会让寒舍增色不少。‎ D. 我们夫妇好不容易才得了这个千金,的确放任了些,以后一定对她严格要求。‎ 20. 阅读下面的材料,请用五个短语概括川剧的特点。 (5 分)‎ 川剧是四川文化的一大特色,流行于四川全省及云南、贵州部分地区。早在唐代就有“蜀戏冠天下”的说法。川剧含有高腔、胡琴、昆腔、灯戏、弹戏五种声腔,其中川剧高腔曲牌丰富,唱腔美妙动人,最具地方特色,是川剧的主要演唱形式。川剧帮腔为领腔、合腔、合唱、伴唱、重唱等方式,意味隽永,引人人胜,在各大剧种里独树一帜。川剧语言生动活泼, 幽默风趣,充满鲜明的地方色彩,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广泛的群众基础。‎ 川剧的特点: 、 、 、 、 。‎ 21. 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考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6 分)‎ ‎“一带一路”作为一项重要的发展战略,不仅为中国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也给沿线上的国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这些国家开始认识到,只有参与“一带一路”的合作,才能解决本国的就业问题。如果拒绝合作,必然导致本国经济的倒退,也将会使本国陷入一场严重的文化危机。‎ ‎①解决本国就业问题的渠道不只有参与“一带一路”合作一条。‎ ‎② ,‎ ‎③ 。‎ 四、写作(60 分)‎ 22.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 分)‎ 小鱼问大鱼:“钓饵味道是最美的,而且它不需付出任何代价。我可以吃吗?”大鱼说:“最便宜的很可能是最贵的,为了它可能要付出生命的代价。”‎ 请结合社会生活实际,以“成长中的诱惑”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 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五校联考”‎ 语文参考答案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1.C 解析:A.“在建设之余还能兼顾人文保护”错,原文二段为“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需要做好这方面的前期规划”,“前期”就需要有所准备,“就不会”表述过于绝对化。故A错误。‎ B.“必须完好保存下来”过于绝对化,原文第二段为“至于哪些乡村记忆真正值得保留,这一方面可以借助一些科学的评价体系进行合理评估,另一方面可以广泛听取民意,然后进行综合甄选。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需要做好这方面的前期规划”。故B错误。‎ D.“使之成为相关产业的配套设施”错,原文最后一段为“这需要相应的公共设施与之配套,需要发展教育、医疗、商业、娱乐休闲产业等”,而不是“使之成为配套设施”。故D错误。‎ 故选C。‎ ‎2.C 解析:“并举例说明了甄选的标准”于文无据。‎ ‎3.B 解析:“就说明故乡已活化了乡村记忆”无中生有。‎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 ‎4.B B项中,“希望儿子能够明白事理分担思念之苦”,理解失当。‎ ‎5 .①回应上文父亲临走时的交待与嘱咐;‎ ‎②也为下文用瓦匠家的泥捏狗计算归期的情节作了铺垫;‎ ‎③突出“我”一家人朴实纯真、热情助人的精神风貌。‎ 分析:本题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去分析,结构上照应前文“回应上文父亲临走时的交待与嘱咐”,也为下文“用泥捏狗”作铺垫,内容上突出“我”一家人朴实纯真、热情助人的精神风貌。‎ ‎6 . ①两次“笑了”,都包含有娘对儿子的宽容。‎ ‎②第一次“笑了”,侧重于娘对儿子的理解,笑是母子情感产生共鸣的体现,娘以此对儿子的感受表示默认和赞同。‎ ‎③第二次“笑了”,侧重于娘对爹、对家庭温情的回应,笑是娘内心惬意的体现,其中也包含着娘在明了儿子淘气、自己“疏忽”之后的忍俊不禁。‎ 分析:我说:“我也是有用处的。我每天用泥捏一只小狗,捏够三个十了,爹不就回来了!”‎ 这话之后娘第一次笑,体现了娘对儿子的宽容,以此对儿子的感受表示默认和赞同。第二次笑是发现我偷了鸡蛋以后,侧重于娘对爹、对家庭温情的回应,笑是娘内心惬意的体现,其中也包含着娘在明了儿子淘气、自己“疏忽”之后的忍俊不禁。‎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 ‎7.D ‎ 解析:A项,材料三“无褒贬”表述不准确,事实的选择就寓有褒贬。‎ B项,“并不要求具有时效性”错误,新闻评论同样需要具有时效性的。‎ C项,“都认为…有过度煽情之嫌”错误.只有材料二说“那些讲故事环节容易让观众感觉教化和煽情不够节制”。‎ ‎8.D 解析:A项,“仍持怀疑态度”错误,从“朗读是美的,更美的是字句下面那些真挚的悲欢和浪漫,那才是永不过时的价值.这两档节目不就证明了吗”可以看出,并没有怀疑。‎ B项,“更可能是为适应读者的阅读趣味”错误,主要是报道者的报道立场的不同。‎ C项,“写在纸媒上就不合适”的判断过于武断,这要看报道的内容等各种因素。‎ ‎9.节目优势应继续保留:‎ ‎①“用朗读唤起大家对文学的温柔记忆”的宗旨(或目标)不能丢;‎ ‎②继续高扬爱和责任等传统价值观;‎ ‎③继续带观众回到文字的阅读上,感受其中的真情。(3分,每点1分) ‎ 弥补节目的不足:‎ ① 阅读毕竟是更私人化的活动,节目中的访谈内容会影响观众的独立阅读感悟,访谈环节要把握好一个度(或“适可而止”);‎ ② 少些教化和煽情的“表现”,更专注于“朗读”本身;‎ ③ 精心选择“朗读者”和朗读文本,扩大电视受众群体,让更多的电视观众走进(朗读者)。(3分,每点1分)‎ 解析:在建议这一方面,应该从保留和改进两个方面进行,可以保留它的原汁原味儿,对于唤起大家对文学经典记忆的回味,带领观众领悟人间真情,宣传中国力量,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改进的方面可以就其少一些说教,多一些本质性的交流,从朗读文本进行合理的选取,符合绝大多数人的阅读体验。‎ ‎【答案】 ‎ ‎10.D “也”句末语气词,其后断句,排除A;“朕”为名词,作主语,其前断句,排除B;“故”表总结,位于句首,其前断句,排除C.句子翻译为:自从他去世以后,我即使有什么过错也没有谁指出了.我难道只在过去会犯错误,而到了今天就变得都是正确了吗?恐怕还是群臣只求顺从我的心意,不敢冒险触犯我!‎ ‎11.C 公,是古代的爵位,公侯伯子男五个爵位之一。‎ ‎12.B ‎ A.“一开始”不正确,根据原文“召征责之曰”可知,一开始并不是对魏征礼遇有加 C.“假托生病”错误,根据原文“寻以疾乞辞所职”可知,是真的生病了;‎ D.“放弃自己建造小殿”错误,文中只是说“辍其材为造”,意思是“就留下自己的材料来替魏征建造正厅”,并没有说“放弃自己建造小殿”.‎ ‎13.(1)所谏:谏诤的事情;称:称合;非:如果不是;若是:像这样.‎ 翻译:你谏诤的事情前后有两百多件,都很称合我的心意.如果不是你忠诚为国,哪里能够像这样?‎ ‎(2)独:难道;为…所:表被动;宝:名词作动词,看做宝贝.‎ 翻译:你难道不知道黄金在矿石中,怎么值得重视呢?经过良匠锤炼为宝器,就被人看做宝贝。‎ 参考译文:‎ 魏征,是河北巨鹿人。不久前搬家至河北相州内黄。武德末年,他担任太子洗马,看见太宗和太子暗中相互倾轧夺权,常常劝太子建成早做打算。太宗已经杀了隐太子,召见魏征责备他说:“你离间我们兄弟,为什么?”旁人都为他的处境担心,魏征镇定自如,缓缓回答说:“皇太子如果听从我的话,必定没有现在的灾难。”太宗听后肃然起敬,给他优厚礼遇,提升他为谏议大夫。多次让他进入卧室,请教为政之道。‎ 魏征平素有治理国家的才能,性情又很刚强正直,不屈不挠。太宗每次与他谈论,没有不高兴的。魏征也很高兴遇到赏识自己的明主,用尽全力为太宗谋划。太宗又慰劳他说:“你所谏诤的事情前后有两百多件,都很称合我的心意。若不是你忠诚为国,哪里能够这样?”贞观三年,一直升为秘书监,参与朝政,深谋远虑,对朝廷有很大帮助。‎ ‎ 贞观七年,魏征代替王琏做侍中,加封为郑国公,不久因为生病请求解除职务,只挂一个散官的头衔。太宗说:“‎ 我把你从囚虏之中选拔出来,委任你中央枢要之职。你见我的过错,没有不谏诤的。你难道不知道黄金在矿石中,怎么值得重视呢?经过良匠锤炼为宝器,就被人看做宝贝。我正把自己比作金子,把你当做好的工匠。你虽然有病,还不衰老,怎能让你就这样辞职呢?”魏征才停止辞职申请。‎ ‎ 贞观十二年,太宗因为皇孙诞生而设宴招待公卿。太宗非常高兴,对侍从的大臣说:“贞观之前,跟随我扫平天下,历尽艰辛,房玄龄的功劳最大。贞观之后,对我竭尽心力,提出忠正的意见,安定国家造福人民,成就我今天的丰功伟业而被天下人所一直称道的,那就只有魏征了。古代的名臣,又有什么地方超过他们呢?”于是亲自解下佩刀来赐给二人。‎ ‎ 不久魏征生病了。魏征家里本来没有正厅,唐太宗当时原想自己建造一座小殿,就留下自己的材料来替魏征建造正厅,五天就完工了。又派使者送去布被和白色的褥子,成全他朴素节俭的风范。过了几天,魏征病逝。太宗亲自到他家哭悼,追赠魏征为司空,谥号文贞。太宗亲自撰写碑文,又亲手写在碑石上,还特别赐给魏征家享受的租户为九百户。太宗经常对左右说:“用铜作镜子,可以端正衣冠;用古事作镜子,可以知道兴衰;用人作镜子,可以明白得失。我过去常常注意保持这三面镜子,来谨防自己犯错误。如今魏征去世,我失去了一面镜子啊!”因而伤心地哭了很久。于是下诏说:“过去只有魏征能经常指出我的过错。自从他去世以后,我即使有什么过错也没有谁指出了。我难道只在过去会犯错误,而到了今天就变得都是正确了吗?恐怕还是群臣只求顺从我的心意,不敢冒险触犯我!所以我一方面虚心听取群臣意见,一方面排除假象反省过失。如果臣子提出的意见我没有采纳,那是我咎由自取。如果我准备采纳意见却没人提出,是谁的责任呢?从今以后,各自尽献你们的忠诚;如果我有不对的地方,就直接说出来不要隐瞒。”‎ ‎14.B “写出了水面上孤帆疾驰前进的情状”分析错误,应是小船慢慢消失在缥缈的水烟之中。‎ ‎15.诗歌颔联主要写了残阳、轻雨、鸣蝉三种意象。采用视听结合的手法,残阳初过雨属于视觉描写,何树不鸣蝉属于听觉描写;静谧的黄昏时分,一阵小雨刚过,天上挂着一轮西沉的残口,四周响起了产的鸣叫声。诗人借助不同景物,勾画出一幅静中有动、时空交融的清新幽美的秋日黄昏图景。‎ ‎16.(1)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 (2)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 (3)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17. B ‎①重整旗鼓:比喻失败后,整顿再起。根据后文“在下一届赛事中再创佳绩”可知,本次比赛并没有失败。不合语境。‎ ‎②意味深长:含蓄深远,耐人寻味。使用正确。‎ ① 层出不穷:接连不断地出现,没有穷尽。使用正确。‎ ② 守正不阿:形容处理事情公平正直,不讲情面。望文生义,误解为“坚守不改变”。‎ ‎⑤踌躇满志:形容对自己取得的成就非常得意。句中是指“对未来”并不是“对取得的成就”,使用错误。‎ ‎⑥万无一失:指非常有把握,绝对不会出差错。句意要表达的是“一点弊端也没有”。不合语境。‎ ‎18. A B搭配不当,“回答是肯定的”无法与第三个问题搭配,改成“来合肥参加会议的专家学者的答案各不相同”。故B错误。‎ C“生命乃至健康”语序不当,不符合轻重程度,将“生命”和“健康”颠倒位置。故C错误。‎ D搭配不当,“完成”和“基地”不能搭配,将“基地”和“建设”颠倒位置。故D错误。‎ ‎19. B ‎【解析】A.“失陪”是客套话。表示因故而不能陪伴对方。多指中途先走。句子中说的是“她有事走了”,不能使用对方,只能用于自己;‎ C.“寒舍”是指谦辞,对人称自己的家。句子说的别人家,使用错误;‎ D.“千金”用于称他人的女儿,有尊贵之意,句子用来称呼自己的女儿,不准确。‎ ‎20.历史悠久;唱腔美妙;帮腔独特;语言活泼;地方色彩浓郁 ‎【解析】提取关键词同样是提炼信息,从每一句里找到说明川剧的特点的词语,归纳概括即可。 第二句是川剧的历史,唐代就有“蜀戏冠天下”的说法,即历史悠久;第三句是川剧声腔特点,其中以高腔为代表,即唱腔美妙;第四句是川剧帮腔的特点,即独树一帜;第五句是语言特点和地方色彩,即语言活泼(生动、幽默、风趣)、 地方色彩浓郁; ‎ ‎21.拒绝合作不一定导致本国经济倒退;拒绝合作不一定会使本国陷入严重的文化危机。‎ ‎22.本题考查学生写作能力。‎ 话题“成长中的诱惑”,里面包含两个维度,一是“成长”,“成长”是一种变化,是—个蜕变的过程,从无知到有知,从有错到认错,从没感受到感受深刻;另一个是“诱惑”,什么是“诱惑”?生活中会面临哪些诱惑?有什么危害?怎样才能拒绝“诱惑”? 我们宜思考以下两个问题:(1)生活中会面临哪些诱惑?在享受方面,我们可能面临着对吃、穿、住、行、用的过分追求的诱惑;在学习方面,我们可能面临着贪图玩耍娱乐的诱惑;在交往方面,我们可能面临青春期情感萌动的诱惑……‎ ‎(2)怎样才能拒绝和战胜诱惑呢?我们必须有战胜诱惑的信心和勇气,必须有战胜诱惑的毅力和耐得住寂寞的精神,有时还需要一定的智慧和高度的自制能力。‎ 本文适合写记叙文,写议论文亦可,但一定围绕中心“成长”和“诱惑”来写,不要跑题。‎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