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9 发布 |
- 37.5 KB |
- 2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湖南省邵阳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选科摸底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www.ks5u.com 2019年邵阳市高一选科摸底考试试题卷 语文 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实体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命脉和基础,世界主要经济体都把发展实体经济放在了国家战略高度上来对待。“脱实向虚”在投资市场上的重要表现,就是资本过于追求短期利润,而忽略了长期可持续发展,过于注重财务指标而忽略了企业或投资者应该承担的环境与社会责任。 资产管理行业应积极践行金融为实体经济服务的投资原则,倡导、引导和推动企业与经济社会共同实现可持续发展,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缓解当前经济发展中的突出问题,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因此,也有一个重新认识什么是“实体经济”的问题。基于互联网时代的新特点和当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我们提出“新实体经济”这一概念。 什么是“新实体经济”简言之就是有效满足客户真实需求、科技含量高、容纳现代人才就业、生态环保可持续的新型经济形态。“新实体经济”不是对实体经济从结构层面的重新定义,而是指传统实体经济在新时代背景下的改革发展方向,所以两者并不对立,是一种递进关系。 我们一直在说“振兴实体经济”,只有能够转型、升级的传统实体经济才存在振兴的意义,老旧而无进步潜力的实体经济并不值得去振兴;其次,我们应厘清并扩展实体经济的范畴。过去一提到实体经济,就想到工厂冒烟或者中国制造。但事实上有更广阔的角度看待实体,比如说现代农业,怎样让农产品跟农业的工业化加工、现代化流通以及客户定制化的服务结合起来,从这个角度来说现代农业是新实体经济,也都应该划入“新实体经济”的范畴、而不是用实体这个老概念,把这些新产业对立起来。 发展新实体经济,必须有强大的金融和资本市场支持,这本身也是资产管理、财富管理的重要方向。金融和资本市场需要给予科技创新企业更多的支持,包括提供风险授资、信用融资、较高估值的退出机制。过去对于互联网、生命科学、人工智能、新能源如此、未来对认知科技更是积极支持。 在新时代背景下,财富管理的意义必须不断被提升和超越。新实体经济是我们的未来,培育其壮大发展,不仅是改造提升传统部门,更要围绕分享经济、认知科技等打造发展“新引擎”,借助资本力量,培育出一批为社会创造财富、为国家创造税收、为人民提供就业机会、持续推动技术创新、为传统行业提供新出路的创新企业来。 - 27 - (摘编自王广宇《没有实体经济就没有财富管理》)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新实体经济”是指传统实体经济在新时代背景下的改革发展方向,所以两者并不对立。 B. 从如何让农产品跟农业工业化加工结合的角度来看,现代农业不属于新实体经济。 C. 世界主要经济体都把发展实体经济放在了国家战略高度上来对待,因为实体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命脉和基础。 D. “脱实向虚”过于注重财务指标,忽略了企业或投资者应承担的环境与社会责任。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基于互联网时代的新特点和当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我们提出“新实体经济”这一概念。 B. 对于新实体经济,文章先引入概念,接着深入分析,最后提出未来的发展方向。 C. 作者在文中强调:振兴实体经济时要看实体经济是否有潜力,还要厘清并扩展其范畴。 D. 作者将“新实体经济”与传统实体经济比较,指出后者是在前者基础上的递进。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有强大的金融和资本市场支持,才能发展新实体经济,这也是资产管理、财富管理的重要方向。 B. 资产管理行业的投资原则是为实体经济服务,倡导、引导和推动企业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C. 如果在投资市场重视长期可持续发展,不追求短期利润,就能实现“脱虚向实”。 D. 在新时代背景下,没有实体经济就没有财富管理,财富管理的意义要有提升超越。 【答案】1. B 2. D 3. C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此类题要求学生在理解文章大意的基础上,能快速找出题目各选项在文章中的对应句子并进行比对,得出正确结论。 B项,“……现代农业不属于新实体经济”错误,分析不当,文章第四段说的是“比如说现代农业,怎样让农产品跟农业的工业加工、现代化流通以及客户定制化的服务结合起来,从这个角度来说现代农业是新实体经济,也应该划入“新实体经济”的范畴。 故选B。 【2题详解】 - 27 -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论证的分析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结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 D项,“……指出后者是在前者基础上的递进”错误,由第四段可知,将递进关系弄反了。 故选D。 【3题详解】 本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先要对作品有整体的了解和准确的把握。要善于抓住关键语句,理解作品内容,把握作者观点。解答本题,可将各选项表述同文本相关内容加以比照,确定答案。 C项,“如果……就能实现‘脱虚向实’”错误,将必要条件理解为充分条件。 故选C。 【点睛】论述类文本阅读考核的重点基本是文中的重点概念、信息的筛选与整合、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归纳内容要点和概括中心意思等。考核概念命题点主要集中在概念的内涵、外延上;筛选整合信息的题目侧重于对文中佐证观点的现象、材料的运用的准确性的考核;论点、论据和论证重点在判断论点,分析论点和论据的关系,辨析论证方法和梳理文章的结构思路;归纳内容要点和概括中心意思集中对文中的观点的正误进行考核。基本的设错类型有混淆范围、偷换概念、无中生有、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曲解文意、答非所问、张冠李戴、论点论据不配、论证方法错误、结构分析错误等。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材料一: “要想毁了孩子,就给他一部手机吧!”当问到网络对孩子的影响时,郑州市民张钊既生气又无奈。张钊的儿子正在读小学六年级,今年是“小升初”的关键年,但孩子对网络的沉迷令张钊十分忧心。 “有时孩子玩在兴头上连吃饭、睡觉都给忘了,现在只好把家里的手机、平板电脑密码全都换掉,但这样也不行,孩子会给你讲条件,看两小时的书要玩半小时的游戏。”张钊很无奈,玩手机成了孩子学习的唯一动力,成绩却直线下降。 除了荒废络影响孩子身心健康,也是家长忧心的重要原因之一。 - 27 - “最近太沉迷手游了,感觉要废了。”“我宅了几天一直玩手机感觉快瞎了。”“我也是,而且熬夜玩得脸色差。”“我手指打出了一个泡,现在都要贴创可……”网上流传的一些沉迷网络后果的说法,虽有些夸张,但却反映了现实问题:过度沉迷网络会对青少年身心发育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摘自新华社《青少年过度沉迷网络观察:网络旋涡魅力多大?》 材料二: 中国网民年龄结构 材料三: 日本的教育部门围绕中小瘾问题根据不同程度主要采取两类措施:第一类作为预防性手段在瘾的讲座、演讲以及公开课等。由相关领域的专家组成团队,让学生、监护人、教师等都参与其中。一些学校在寒暑假时还以网瘾为主题让学生进行调查研究,提高自主预防认识和能力。除学校内的活动外,日本国家电视台NHK还专门制作了很多与网瘾相关的电视节目,其中也包括中国、韩国等国家在应对该问题时的对策等内容。除电视外,国家级报纸、杂志以及普通出版物、DVD等也向社会宣传网瘾的毒害,从而进行预防。第二类是面向已经网络成瘾的学生。如果程度尚轻一般采取集中野营的方式规范生活习惯、增加体能训练,丰富活动内容,从而让络的过度使用。而对于网瘾严重的学生则采取住院治疗,由国家级研究机构的专业人员进行干涉治疗。 摘自全球华语广播网 材料四: 为了解决未成年人网络沉迷问题,近年来,国家多次出台规定。去年底印发的《关于严格规范网络游戏市场管理的意见》,对网络游戏违法违规行为和不良内容进行集中整治;前不久教育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要求“控制电子产品使用”“实施网络游戏总量调控”。重拳整治网络空间秩序规范青少年网络使用,体现了管理部门的决心。 - 27 - 但就目前来看,面对屡见不鲜的诱导青少年网络成瘾行为、不断发展的互联网产品形态,监管的提升仍然有较大空间。如何建立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的体制机制?如何加强对网络游戏视频等产品的监管审核?如何利用技术手段把好防范网络沉迷的关口?这些需要相关部门抓紧论证、出台切实可行的办法。 摘自《人民日报·预防青少年网络沉迷刻不容缓》 4. 下列各项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郑州市民张钊的例子,证明网络会对当今社会青少年的身心发育产生不可估量影响。 B. 随着互联网迅猛发展,中国网民人口越来越多,每个年龄阶段网民人口占比有增加。 C. 我国网民以青少年、青年和中年群体为主,其中20-29岁年龄段的网民占比最高。 D. 日本采取的集中野营的方式,可以规范生活习惯、增加体能,有效治愈网络成瘾者。 5. 下列对上述材料分析合理的一项是( ) A. 材料列举网上流传的一些沉迷网络后果的说法,虽有些夸张,但也反映了青少年对网络沉迷已有所觉悟。 B. 材料表明,随着相关部门加强对网络游戏违法违规行为进行整治,网络游戏已经走上了健康发展的道路。 C. 日本经验告诉我们,由国家级研究机构专业人员进行干涉,就可以提高瘾的认识和能力。 D. 从材料看,青少年网络沉迷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也是一-个无法忽视的问题,更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 6. 综合四则材料,就我国如何预防青少年网络沉迷提几点建议。 【答案】4. C 5. D 6. ①家长要加强监督,防止孩子沉迷网络;②国家加强行业监管,规范网络游戏市场;③教育部门要正确引导青少年行为,提高青少年预防认识和能力;④加强舆论宣传,协调各个部门,防范青少年网络沉迷。 【解析】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材料的理解能力,考生应首先明确题目要求,然后在文中找出与选项相关的句子,结合文意和自己的认知作出判断。 本题A项,“郑州市民张钊的例子,证明网络会对当今社会青少年的身心发育产生不可估量影响”曲解文意,材料一中原文表述为“过度沉迷网络会对青少年身心发育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选项中缺少限定性条件“过度沉迷”; B项,“每个年龄阶段网民人口占比有增加”,不合题意,根据材料二图表信息可知10-19 - 27 - 岁、20-29岁、60岁及以上均减少,并非“每个阶段”都增加; D项,“日本采取的集中野营的方式,可以规范生活习惯、增加体能,有效治愈网络成瘾者”,不合文意,材料三中表述为“如果程度尚轻一般采取集中野营的方式规范生活习惯、增加体能训练,丰富活动内容,从而让络的过度使用”,强调的是“程度尚轻”,并不能治愈“所有”网络成瘾者。 故选C。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材料的分析能力,解答本题时考生应按照题目要求,如本题“下列对上述材料分析合理的一项是”,然后根据文本和自己的认知对应选项分析。 本题A项,“材料列举网上流传的一些沉迷网络后果的说法,虽有些夸张,但也反映了青少年对网络沉迷已有所觉悟”不合文意,三则材料均未涉及“已有所觉悟”; B项,“网络游戏已经走上了健康发展的道路”无中生有,材料四中“为了解决未成年人网络沉迷问题,近年来,国家多次出台规定。去年底印发的《关于严格规范网络游戏市场管理的意见》,对网络游戏违法违规行为和不良内容进行集中整治;前不久教育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要求‘控制电子产品使用’‘实施网络游戏总量调控’。重拳整治网络空间秩序规范青少年网络使用,体现了管理部门的决心”,这些句子说明国家出重拳正在治理网络游戏,并不能证明“已经走上了健康发展的道路”; C项,“由国家级研究机构专业人员进行干涉,就可以提高瘾的认识和能力”,说法过于绝对,材料三中只有“而对于网瘾严重的学生则采取住院治疗,由国家级研究机构的专业人员进行干涉治疗”这样的表述,文章只强调过程,不涉及结果。 故选D。 【6题详解】 - 27 - 本题主要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及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本题答案来源于材料,但高于材料,现有材料是寻找解决实际问题的依据,但现有材料的原句绝不是最佳答案,更不是最佳答案的全部,这就考查了考生真正读懂多文本的内涵、联系社会生活现实而解决实际问题的高层次能力。考生应先看清题目要求,如“综合四则材料,就我国如何预防青少年网络沉迷提几点建议”,然后阅读全文,从文中找出相关语句,概括答案要点,分条作答。材料一写的是孩子沉迷网络游戏的现状和家长的担忧,可以建议为“家长要加强监督,防止孩子沉迷网络”;材料三写的是“日本的教育部门围绕中小瘾问题根据不同程度主要采取两类措施”,可以借鉴经验,概括为“教育部门要正确引导青少年行为,提高青少年预防认识和能力”;材料四为了解决未成年人网络沉迷问题,近年来,国家多次出台规定,可概括为“国家加强行业监管,规范网络游戏市场”;综合全文,网络监管协调各个部门,各方面积极参与,全社会行动。 【点睛】解答此类题目时最关键的是在找出答题区间后,将文本内容同选项内容表述进行认真而仔细的比较,注意出题者经常设置的各种陷阱,比如无中生有、以偏概全、张冠李戴等。选择题用好“比对法”;解答主观题,考生需通读所有材料,整体把握文本内容,然后仔细审题,抓住问题的指向,到文中搜寻相应的答题区间,抓住重点词句,归纳概括要点,然后顺应问题的方向组织答案,分条回答即可。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鹅飞时 韦名 ①湖不大,瘦瘦长长,湖水却和天空一样湛蓝。湖边,亭台楼榭,白杨挺立,新柳含露,翠竹摇曳。湖里鱼儿成群,时而浮出水面,时而没入水中。岸上的景像倒映在水里,恍如地上一个世界,水里一个世界。 ②一对被湛蓝湖水邀约而来的天鹅,如同两朵硕大的白莲般盛开在水面。 ③第一天上班,途经湖畔的那一刻,我惊叹这湖的美,真是人间仙境啊! ④好景看久,竟然熟视无睹。要不是那日又一次走过,遇见一老者在湖边拍照,我竟对城里八景之首的掠燕园无动于衷了——也难怪,天天上班下班,日日忙忙碌碌,对美的生活疲倦了。 ⑤那天早晨,天空水洗般蓝。早早起来的太阳,又格外辛勤地照料着世间万物。 ⑥远远地,我就发现湖边亭子里,有个老者托举着相机,对着湖里。 ⑦走近了,才发现老者坐在轮椅上。老者梳着一头齐整的银发,穿着一件洁净的灰色夹克上衣,脖子上吊着相机,两个胳膊肘分别撑在轮椅上两腿膝盖处,一手托举着相机,眼睛全神贯注聚焦着湖里一对悠闲休憩的天鹅,一手似乎随时准备按下快门。 ⑧湖里的这对天鹅,长着白瓷般光洁的羽毛,曲颈低头,似沉思,似小憩,闲雅胜如仙子。 ⑨老者托举了一会相机,感觉湖里的这对天鹅睡熟了,一时半会醒不来,于是轻轻放下相机,拿起轮椅边地上的杯子,喝水。 - 27 - ⑩“早上好。拍照呢?”我在老者身后驻足站了一阵子,不忍心打扰老者的专注,直到老者喝水休息,才和他打招呼。 ⑪“早上好。是的。”老子看了我一眼,点了点头,眼睛又盯回了湖里,生怕一不留神,湖里的天鹅被人盗了一般。 ⑫“这景好。蓝天白云,湖天水色,竹影倒映,鱼游鸟戏。”许多年没这么文艺,也没这么感叹了,人心情好,居然口出诗意。 ⑬“我在拍天鹅。”老者无意听我抒怀。 ⑭“天鹅之飞铁为翼,射生小儿空看得。”我随口吟出了辽人萧总管的诗。 ⑮“飞翔最美丽!”老者这回也诗意起来,“我只拍飞翔的天鹅。” ⑯湖里的天鹅似乎听到了我们说话,一只伸了伸细长的颈,一只侧了侧脑袋,都露出了鲜红的喙。 ⑰“您继续。”我抬起匆匆走路的脚,和老者话别。 ⑱那日下午,下班回家又经湖边。太阳已掉落山下,只留西边一片彩霞。万丈霞光下,湖里披上了金纱,蓝蓝的水,绿绿的树,瞬间都变成金黄色。湖里白如雪的天鹅也镀上了一层金。坐在轮椅上的老者,霞光一半落在身上,一半被树叶掩着,整个人被分成了两半,一半金黄,一半灰黑。 ⑲“还在拍呢。” ⑳“是的。是的。” 有了早上的交流,我和老者俨然像老朋友一样。 第二天傍晚,天上无晚霞,天黑得快。下班前有人找,迟了点离开,经过湖边时,天几乎黑了,不见了老者。 我心想,老者或许拍到天鹅飞翔,早早回家与人分享了。我也似乎看到了湛蓝的湖面上,一对天鹅迅速张开宽大的翅膀,逆着微风,优雅地、轻盈地腾空而起,直冲云霄的壮美画面…… 不料,第三天上班,我又遇见了老者。还是坐在轮椅上,还是脖子上吊着相机,还是两胳膊肘分别撑在轮椅上两腿膝盖处,一手托相机,一手准备按快门。 “还没拍到呢?” “还没呢。”老者毫不沮丧。 那天晚上,我有应酬,吃完饭坐车回家,没经过湖边。随后几天,我出差了。出差回来,早晨上班,我又远远看见了坐在轮椅上的老者。还是每天见到的标准动作,不同的是,那天早上秋风起,老者一头齐整的银发被风吹散了,耷拉着,如乱云飞渡。 - 27 - 老者却如我第一次见到般从容。 “还来拍照呢。” “是的。习惯了。”我没问老者定格到了天鹅飞翔没有,老者却主动说,“一周了,相机里还是空白呢。” “……”我有点吃惊。 “天鹅一定会起飞的。”老者从容地安慰我,“一定能拍到飞翔的天鹅。” 岸边,风停了,空有一身高大挺拔枝干,却长出无数弱不禁风枝条的柳树,静静伫立着。 我为老者感到惋惜,我也惊叹老者的执着与坚守。心里突然怨恨起湖上这对不谙人情世事的天鹅。我真想从地上捡块小石子朝水里扔,把正在湖里挺脖昂首、如将军般悠闲游荡的这对天鹅惊吓起飞。 “被惊吓起飞的天鹅,眼里写满恐惧,全然没有天鹅应有的雍容华贵和优雅大气,更少了那种王者之尊,这样的照片,不拍也罢。”老者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 我更惊叹老者的执念,不敢俯身捡石头,连说话的声音也小了下来,生怕惊吓到湖里的天鹅。 “我会天天来的,直到拍到天鹅起飞。”老者看着我离开时失落的神情说。 如是一月,老者天天来湖边亭子里拍照。 我知道,这一个月里,老者一次也没拍到湖里那对天鹅起飞——我问过了公园管理处,为什么没见天鹅起飞?管理处的工作人员告诉我,天鹅不会飞。因为,湖里的这对天鹅是从外面引进来的,公园管理处怕它们飞走了,对它们进行了特殊处理——断翅,即把这对天鹅各一侧翅膀尖端的指骨截断。这样,既不影响天鹅其他活动,又能使天鹅产生不平衡感,不能起飞。 原来如此!得知真相的那一刻,我如坠冰窟窿。我想告诉老者,让他不再徒劳,天天来湖边守着天鹅起飞。可我又不忍心毁灭老者的执念。 转眼,我到这个城市工作一年了。一年里,老者天天如是,每天早早到亭子边,守着天鹅起飞。在一个无阳光无晚霞的下午,我再也忍不住了,告诉老者真相。 “我知道。”听完我憋了大半年,又恨又气的叙述,老者居然一脸平静。 “您知道这事?” “这是我经手的。”老者刻意把事情说得轻描淡写,“那时我是这个公园管理处的管理员。” - 27 - “……” “鸟没了翅不能飞翔,就如人断了腿不能走一样不幸。”老者拍了拍他吊在轮椅上的腿,“没了腿,我更感同身受。” “知道了,您还来?!” “我就是来陪陪它们,或许有一天,它们会起飞。”老者停了停又说,“我坚信,我一定会拍到天鹅逆风而起,优雅又大气的雄姿。” 我怔怔看着老者。 老者一如既往,每天如上班般,风雨无阻,来湖边亭子里守候天鹅起飞。 (编选自《羊城晚报》2019年1月21日) 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小说第8段划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天鹅优美的神态。 B. 小说第18段划波浪线的环境描写,一方面推动了情节的发展,一方面写出了天鹅的美,同时也衬托了老者的形象。 C. 小说第23段划波浪线的句子作者运用了联想的表现手法,描绘出了天鹅飞翔的壮美画面。 D. 小说第42段划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我”的惊讶和老者的平静形成鲜明的对比,使情节突转,使人物形象更丰满。 8. 请结合作品内容,对文中老者形象进行简要分析。 9. 请联系全文,理解文章结尾划横线句子的深意及作用。 【答案】7. C 8. ①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老者通过摄影想留下生活中的精彩的瞬间; ②执着、坚强。明知拍摄不到天鹅飞翔的画面,仍然坚持、坚守,自己本身残疾,却身残志坚; ③善良而自责。作为管理员因工作需要把天鹅翅膀做了处理,一直深怀愧意并深深自责。 9. ①深意:老者明知不能拍到天鹅飞用却一直坚守,以此表达内心的忏悔;拍飞翔的天鹅的过程是对天鹅的陪伴与守护,也是一种心灵的自我救赎。 ②作用:结尾情节突转,虽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突出了老者的人物形象,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耐人寻味。 【解析】 【7题详解】 - 27 - 本题考查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和分析表现手法的能力。首先通读全篇,把握作品的主题、手法等,然后对照四个选项,逐一分析比照,最终确定答案。 C项,“小说第23段划波浪线的句子作者运用了联想的表现手法”错误,“联想”应为想象。 故选C。 【8题详解】 此题考查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的能力。分析人物形象首先应结合着文中叙述性的语句,从身份、地位、修养、气质等总体上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点,然后根据小说中描写这个人物的言行举止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的语句,直接提取或概括即可。“要不是那日又一次走过,遇见一老者在湖边拍照”“走近了,才发现老者坐在轮椅上。老者梳着一头齐整的银发,穿着一件洁净的灰色夹克上衣,脖子上吊着相机,两个胳膊肘分别撑在轮椅上两腿膝盖处,一手托举着相机,眼睛全神贯注聚焦着湖里一对悠闲休憩的天鹅,一手似乎随时准备按下快门”,可知老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还没拍到呢?” “还没呢。”“还来拍照呢。”“是的。习惯了。”“我为老者感到惋惜,我也惊叹老者的执着与坚守” “我会天天来的,直到拍到天鹅起飞。”“如是一月,老者天天来湖边亭子里拍照”,可知老者执着、坚强;“这是我经手的。” “那时我是这个公园管理处的管理员”,可知老者善良而自责。 【9题详解】 此题考查理解重要句子含义和作用的能力。理解句子有几种方法:抓住关键词语理解;联系上下文理解句意;指出手法,分析句子;根据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揣摩作者的写作目的理解句子。句子在文章中的作用应从结构、内容、主题上分析,从结构上考虑,涉及到开头、结尾、倒叙、插叙、顺序、过渡、照应等文学概念,就从其管辖的区域,应联系上下文,结合文学概念进行解答。“老者一如既往,每天如上班般,风雨无阻,来湖边亭子里守候天鹅起飞”“鸟没了翅不能飞翔,就如人断了腿不能走一样不幸。”老者拍了拍他吊在轮椅上的腿,“没了腿,我更感同身受。” “我就是来陪陪它们,或许有一天,它们会起飞。” “我坚信,我一定会拍到天鹅逆风而起,优雅又大气的雄姿。”老者明知不能拍到天鹅飞翔却一直坚守,以此表达内心的忏悔;拍飞翔的天鹅的过程是对天鹅的陪伴与守护,也是一种心灵的自我救赎。结构上,结尾情节突转,虽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人物形象上突出了老者的形象。读者感受上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 - 27 - 【点睛】文学类文本阅读的选择题,主要集中对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环境、主题等内容和手法进行考核。考核的方式基本有两种:一种是根据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另一种是对文章特色和手法的赏析。分析文意要读懂文章,备选选项主要是内容、主旨、情感、人物的心理表述不当,赏析一般为手法及手法的作用概括不当,其中手法集中在小说的三要素上,主要考核人物塑造、情节安排、环境描写、标题的作用、结尾的作用等。选择题的错误选项命制往往都是明显的不会引起争议的错误,即所谓的“硬伤”,在答题时注意寻找这些硬伤。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游褒禅山记 王安石 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今言“华”如“华实”者,盖音谬也。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节选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10. 对下列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B.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C.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D.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11. 下列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27 - A.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宋朝临川(今江西省临川)人,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游褒禅山记》选自《临川先生文集》。 B. 我国古代以山南水北为阴,以山北水南为阳。如衡阳、江阴、汉阳、洛阳都符合这一个原则。 C. 游记是描写旅行见闻的一种散文形式。有带议论色彩的,如《岳阳楼记》《游褒禅山记》;有带科学色彩的,如郦道元的《三峡》;有带抒情色彩的,如柳宗元的《小石潭记》。 D. “庐陵萧君圭君玉中”中,“庐陵”是籍贯,“萧”是姓,第一个“君”是对人的尊称,“圭”是名,“君玉”是字。 12. 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作者认为要真正领略“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需要志、力、物三者结合。而三者中,首先必须要有志向。 B. 文章指出探求应尽“志”,即使不能到达险远、非常之境,亦“可以无悔矣”。 C. 作者赞美古人求思之深之广的治学精神,直接批评当时浅尝辄止的浮泛不实的学风。 D. 本文通过游褒禅山记的所见和所感,阐明了无论是治学还是处世,都必须具有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深思而慎取”的态度。 13.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2)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答案】10. B 11. B 12. C 13. (1)探寻洞的深度,就是那些喜好游历的人也不能穷尽。 (2)我也后悔自己跟随他们因而不能穷尽游洞的快乐。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断句是解读文言文的重要环节,常见的断句方法有名词断句、修辞断句、对称结构断句、虚词断句等。文言断句的前提是粗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 本题中划线句的意思是“尽了自己的主观努力而未能达到,便可以无所悔恨,这难道谁还能讥笑吗?这就是我这次游山的收获。” “而不能至者”“而”表转折,之前断开,排除AC; “其孰能讥之乎”“其……乎”,固定句式,之前断开,排除AD。 - 27 - 故选B。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化常识的识记能力。此类题在于平时要加强对古代文化常识的积累,如称谓、习惯、官职、历法、礼仪、科举制度等都要加以理解和识记。 B项,“我国古代以山南水北为阴,以山北水南为阳”错误,我国古代以山南水北为阳,以山北水南为阴。 故选B。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鉴赏作品人物形象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通读全文,粗知大意,了解人物的作为,概括人物形象;其次对选项中的句子进行观察,在原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看看有没有答非所问、偷换概念、以偏概全、混淆因果条件、轻重范围失当等问题,在此基础上判断正误。 C项,“直接批评当时浅尝辄止的浮泛不实的学风”错误,文章没有直接批评当时浅尝辄止的浮泛不实的学风。 故选C。 【13题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文的能力。翻译句子,第一:理解文句大意,将所要翻译的句子放入原文中,前贯后连,把握大意;第二:确定考查重点,命题者在命题时从文段中选择的句子往往含有某些文言知识点,如词类活用、特殊句式、重点实虚词等,要通过审题抓住命题意图,确定考查点;第三:连缀词义成句,直译求“字字落实”(留、删、换),意译求“文从字顺”(调、补、变);第四:认真审读检查,书写规范清楚。在确定文言句子中的语法现象全部落实到位后,做到书写规范清晰。本题,(1)中“问”,探寻;“深”,深度;“穷”,穷尽。(2)中“其”,自己;“随”,跟随;“极”,穷尽。 【点睛】文言翻译最基本的方法:留、补、删、换、调。1、留:留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书名、官名、国号、年号、度量衡单位、古代专有名词等,翻译时可保留不变。2、补:补出省略成分。3、删:删去不译的词语。文言中凡是无实在意义,只表语气、停顿、补足音节和舒缓语气等的虚词,都可略去。4、换: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相应的古代词汇。5、调:调整倒装句句序,按现代汉语习惯句式将其调整过来。除了掌握以上的原则和方法,翻译时还必须有步骤:解词--串意-- - 27 - 顺句。注:直译即逐字逐字地译。意译即译出大意即可。文言文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遇到比喻、借代、引申,直译不通时,用意译。 参考译文: 褒禅山也称为华山。唐代和尚慧褒当初在这里筑室居住,死后又葬在那里;因为这个缘故,后人就称此山为褒禅山。如今人们所说的慧空禅院,就是慧褒和尚的墓舍。距离那禅院东边五里,是人们所说的华山洞,因为它在华山南面而这样命名。距离山洞一百多步,有一座石碑倒在路旁,上面的文字已被剥蚀、损坏近乎磨灭,只有从勉强能认得出的地方还可以辨识出“花山”的字样。如今将“华”读为“华实”的“华”,是(因字同而产生的)读音上的错误。 由此向下的那个山洞平坦而空阔,有一股山泉从旁边涌出,在这里游览、题记的人很多,(这就)叫做“前洞”。经由山路向上五六里,有个洞穴,一派幽深的样子,进去便(感到)寒气逼人,打问它的深度,就是那些喜欢游险的人也未能走到尽头——这是人们所说的“后洞”。我与四个人打着火把走进去,进去越深,前进越困难,而所见到的景象越奇妙。有个懈怠而想退出的伙伴说:“再不出去,火把就要熄灭了。”于是,只好都跟他退出来。我们走进去的深度,比起那些喜欢游险的人来,大概还不足十分之一,然而看看左右的石壁,来此而题记的人已经很少了。洞内更深的地方,大概来到的游人就更少了。当决定从洞内退出时,我的体力还足够前进,火把还能够继续照明。我们出洞以后,就有人埋怨那主张退出的人,我也后悔跟他出来,而未能极尽游洞的乐趣。 对于这件事我有所感慨。古人观察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所得益,是因为他们探究、思考深邃而且广泛。平坦而又近的地方,前来游览的人便多;危险而又远的地方,前来游览的人便少。但是世上奇妙雄伟、珍异奇特、非同寻常的景观,常常在那险阻、僻远,少有人至的地方,所以,不是有意志的人是不能到达的。(虽然)有了志气,也不盲从别人而停止,但是体力不足的,也不能到达。有了志气与体力,也不盲从别人、有所懈怠,但到了那幽深昏暗而使人感到模糊迷惑的地方却没有必要的物件来支持,也不能到达。可是,力量足以达到目的(而未能达到),在别人(看来)是可以讥笑的,在自己来说也是有所悔恨的;尽了自己的主观努力而未能达到,便可以无所悔恨,这难道谁还能讥笑吗?这就是我这次游山的收获。 (二)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古风·碧荷生幽泉 李 白 - 27 - 碧荷生幽泉,朝日艳且鲜。 秋花冒绿水,密叶罗青烟。 秀色空绝世,馨香为谁传。 坐看飞霜满,凋此红芳年。 结根未得所,愿托华池边。 【注】此诗作于李白应诏入京为官之前。 14.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写荷之美,先总写其“艳”、“鲜”,然后分写“花”“叶”“色”“香”,并用“幽泉”“朝日”“绿水”“青烟”加以衬托。 B. 三四两句中“冒”“罗”二字用得巧妙:“冒”赋予出水芙蓉以动态美;“罗”将青烟笼罩绿叶的形态写得生动传神。 C. 诗中“秋花”对“密叶”,“绿水”对“青烟”,对仗工整,这正体现了古体诗严格要求对仗的特点。 D. “坐看飞霜满,凋此红芳年”用了拟人的手法,写芬芳艳丽的荷花,尽管无比美丽,也只能在满天飞霜中无奈凋零。 15. 这首咏物诗,主要用了哪种手法,表达了诗人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 【答案】14. C 15. 作者托物言志,①表达了对自己高洁品性的自信。写荷花秀丽的花容,清香的气息,绝世空前,暗示了自己才高道洁。②怀才不遇、空任时光流逝的慨叹。写荷花,纵然有绝世的美丽,因“结根未得所”,无人为它传递馨香,只能凋零,表达自己空有才华,却因没人举荐不能建功立业,坐看年华流逝,心生感慨。③对得到朝廷重用的渴望。结尾“愿托华池边”表达了自己也像荷花希望生长在华美的池子里一样,期盼得到举荐和朝廷垂青(重用)。 【解析】 【14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对整个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诗句的含义、诗句的手法还考核诗歌的情感,注意结合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C项,“这正体现了古体诗严格要求对仗的特点”错误。古体诗在对仗上没有严格要求。故选C。 - 27 - 点睛:诗歌鉴赏的选择题综合考核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文章的思想内容。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注意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或只答表层含义,或故意拔高等,一般都存在明显的错误。 【15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及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第一步,指出运用了哪种手法。第二步,分析怎样运用了这种手法。第三步,简析这种手法在塑造形象和表情达意中作用。情感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歌的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字词语进行分析。看诗意应该作于应诏前不久,四十来岁,或许已有些许的白发染鬓,从而感慨万千。此诗借碧池芙蓉暗示自己的才高道洁,并希望举荐给皇上。全诗以荷为喻,属咏物诗。写荷之美,综以“艳”“鲜”;分以“花”“叶”“色”“香”;陪以“朝日”“绿水”“青烟”。作者托物言志,表达了对自己高洁品性的自信。写荷之不遇,曰“空”曰“凋”。“秋花冒绿水,密叶罗青烟”中“冒”与“罗”用字极其到位,冒尖而踊跃,收罗而无遗。“结根未得所,愿托华池边”,华池,芳华之池。末二句表达了积极用世的意愿。 (三)名篇名句默写 16.(1)《诗经·氓》中以“桑”喻女子青春年华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离骚》中作者用比喻手法说自己因才能出众而招致小人嫉妒诽谤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赤壁赋》中通过夸张、侧面描写表现洞箫声的凄切婉转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1)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2). (2)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3). (3)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此题属于理解性默写,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此题中需注意“嫉”“蛾”“谣诼”“壑”“嫠”的书写。 【点睛】名句名篇默写是高考的必考题型,考生要注意平时多积累名句名篇,要落实到写上,书写时要注意字形相近的字和字形复杂字的书写,特别要注意同音异形字的书写不要出现错别字。 三、语言文字运用 - 2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中国诗词,浓缩了中华文化的精华,展示了几千年来中国人的精神风貌,让观众在触摸中国诗歌的宏伟版图之时,不自觉地唤起渗透于每个人心中的诗歌情怀,( )这正体现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中华文化________,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________,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 诗词大会的100余位选手都是普通人,是诗歌让他们在或浮躁纷扰,或_________的环境中,仍能保持一份心中的恬淡、宁静,在___________、润物无声中,也让观众感悟到古典诗词滋养的诗意人生。 《中国诗词大会》是央视首档全民参与的诗词节目,节目本着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基本宗旨,力求通过对诗词知识的比拼及赏析,带动全民重温那些曾经学过的古诗词,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养,涵养心灵。 17. 文中画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节目围绕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基本宗旨 B. 节目以“寻中华诗词、品文化基因、赏生活之美”为基本宗旨 C. 节目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基本宗旨 D. 节目以“寻文化基因、赏中华诗词、品生活之美”为基本宗旨 18.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仿佛生长出民族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B. 民族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就此生长而出。 C. 民族文化自信和自豪感油然喷薄而出。 D. 油然地生长出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19.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积厚流光 薪尽火传 艰苦卓绝 五风十雨 B. 源远流长 生生不息 艰难困苦 春风化雨 C. 源源不绝 代代相传 坚苦卓绝 阳光雨露 D. 源远流长 千秋万代 荆棘载途 雨露滋润 【答案】17. C 18. D 19. B 【解析】 【17题详解】 - 27 -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病句的能力。解答本题,先要熟悉常见的病句类型及其特点,要特别注意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不当、结构混乱的语病;然后采用语感审读、句子紧缩、逻辑分析等方法找到病句的病因;最后“对症下药”,根据语病修改病句,注意不能改变句子的原意。A项,结构混乱,“围绕”和“以……为宗旨”句式杂糅。B项,搭配不当,应为“赏……诗词”“寻……基因”“品……美”。D项,语序不当,正确的顺序是“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故选C。 【18题详解】 此题考查语言表达的连贯准确的能力。此类型题首先要通读语段,了解句意,然后注意句与句的排列组合,注意上下句的衔接、呼应,做到话题统一,句序合理,衔接和呼应自然。要加强对语境的分析与体会。有些题应注意排序句的逻辑顺序和句中关联词语的运用。A项不恰当,“仿佛生长出”语意表达不准确。B项不恰当,与上文衔接不自然。C项不恰当,“油然喷薄而出”语意存在矛盾。D项,根据上文中“不自觉地唤起”,应选“油然地生长出”才能与语境中语意保持一致。故选D。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此类题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及词语的意思从三个方面综合考虑分析,即成语的基本义、感情色彩和语境。需要注意色彩不明、断词取义、对象误用、谦敬错位、功能混乱、不合语境、望文生义等错误使用类型。第一组:积厚流光:积累的功业越深厚,则流传给后人的恩德越广。源远流长:形容历史悠久,根底深厚。源源不绝:源源,水流不断的样子。形容接连不断。从上文“几千年来中国人的精神风貌”,可知,语境中不是指“水流”,没有指“功业”。此处应选“源远流长”。排除AC两项。第二组:薪尽火传:柴虽烧尽,火种仍留传。比喻师父传业于弟子,一代代地传下去。生生不息:生生,中国道家哲学术语,指变化的发生和新生事物的产生;不息,没有终止。不断地生长、繁殖。千秋万代:指世世代代,时间久长。从后文的“发展壮大”可知,这里应选“生生不息”。可排除D项。第三组:艰苦卓绝:坚忍刻苦的精神超过寻常。艰难困苦:形容处境艰苦,困难重重。荆棘载途:比喻处境艰难,前进路上困难重重,障碍极多。此处的成语与上文“浮躁纷扰”相对,选“艰难困苦”比较合适。第四组:五风十雨:五天刮一次风,十天下一场雨。形容风调雨顺,亦可理解为经常下雨。春风化雨:指适宜于草木生长的风雨,比喻良好的教育。阳光雨露:比喻恩惠、恩泽。雨露滋润:指受到雨露的滋润。根据上下文,这里应填写的词语“润物无声”意思相近,应选“春风化雨”。分析可知,B项的词语最恰当。故选B。 - 27 - 【点睛】辨析近义词要坚持“同中求异”的基本原则,可以从以下10个方面分析: 一、词义轻重不同:有些近义词的细微差别表现词义的轻重不同。 例:在西藏高原的雪山中也有变速这风光,也长着香蕉和菠萝,这实在是一件令人啧啧 (称奇 称道)的事。(2006年山东卷) 析:“称道”是称述,称赞;“称奇”是称赞奇妙。“称奇”比“称道”语义重。这里用“称奇”。 二、范围大小不同:有些近义词词义涵盖的范围大小不同。 例:“保卫钓鱼岛”网站遭受黑客袭击,——(目前 日前)仍在修复当中。(2006年江西卷) 析:“目前”指说话的时候,“日前”指几天前。这里指直到说话的时候“仍在修复当中”,因此用“目前”。 三、适用对象不同:有些近义词所表示的概念相同,但适用对象不同,有上下、内外等之分。 例:今年1月1日,中国26年来粮食接受联合国——(馈赠 捐赠)的历史画上了句号。(2006年江西卷) 析:“馈赠”是赠送(礼品),“捐赠”是赠送物品给国家或集体。这里“中国26年来粮食接受联合国”是赠送物品给政府,因此用“捐赠”。 四、语体色彩不同:有些近义词词义体现出的庄重和诙谐、谦敬和讽刺、委婉和直露以及文、白,雅、俗等不同色彩,虽然意义相同或相近,但各适用于不同场合。 例: 帕金森病是常见的中老年神经系统疾病,拳王阿里就患有——(该 本)病。(2006年江西卷) 析:“该”是指示词,指上文说过的人或事物,多用于公文;“本”是指自己方面的,多用于口语。 五、感情色彩不同:有些近义词词义附带表现为感情上的某种倾向、情调不同。 例: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我们仍然要从实际情况出发,从中探索出固有的而不是 (臆造 编造)的规律。(2005年重庆卷) 析:“臆造”指凭主观的想法编造。“编造”①把资料组织排列起来(多指报表等);②凭想像创造(故事);③捏造。“臆造”是贬义词,“编造”是中性词,因此应该选用“臆造”。 六、搭配关系不同:有些近义词基本义相同,但搭配有别,不能混用。 例:中国文物信息网日前公布了已入围2005年度全国考古手大新发现24 - 27 - 个项目名单。适当“新发现” (涵盖 囊括)了石器时代至宋元时期的文化遗銌。(2006年山东卷) 析:“涵盖”是包括,包容;“囊括”是把全部包罗在内。这里“石器时代至宋元时期的文化遗銌”从搭配关系来看,应该用“涵盖”。 七、语法功能不同:有些近义词的差别表现在句法功能的不同上。 例:故乡的小溪永远在我的心中静静流淌,轻轻私语, (给予 给以)我精神的抚慰。(2006年浙江卷) 析:“给予”是指给,是动词,可以直接接宾语;“给以”是指给,后面只说所给的事物(并且多为抽象事物),不所接受的人。本句后面接的宾语是“我”“精神的抚慰”,因此应该用“给予”。 八、词义侧重点不同:有些近义词词义侧重点不同。 例:(淡去 淡忘)火红时代背景(2006年北京卷) 析:“淡去”是指逐渐的离去,“淡忘”是指冷淡下去以至于忘记。“淡去”强调客观性,“淡忘”强调的是主观性。因此,这里应该用“淡去”。 九、主动和被动不同:有些近义词表示的动作行为的施事者与受事者不同 例:就此事件,我新华社 (授权受权)发表声明。(2002年高考) 析:授权,把权力委托给人或机构代为执行;受权,接受国家或上级委托有权力做某事。“受权”和“授权”的不同在于:前者是接受,后者是授给别人。因此,应该选用“受权”。 十、整体概念与个体概念:有些近义词适用整体概念与个体概念不同。 例:他身上有古典意识的 (风范 风尚)(2006年北京卷) 析:“风范”是指(书)风度,气派;“风尚”是指在一定时期中社会上流行风气和习惯。这里说“他身上有”,是个体具备的,而不是“社会上”群体具备的,因此,这里应该用“风范”。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素养”一词的含义比 ①_____________。“知识”与“技能”主要涉及具体学科领域的知识,或指“听”“说”“读”“写”“算”等基本技能;而“素养”指向的则并不是某一个学科的知识,它既包括传统的教育领域的知识、能力,又包括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因此,核心素养是一个复杂的结构,其所涉及的内涵并非单一维度, ②________________。核心素养 ③________________ - 27 - ,更重要的是情感、态度、知识、技能的综合表现。这一超越知识和技能的内涵,可以矫正过去重知识、轻能力、忽略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偏失,更加系统地反映教育目标,完善素质教育理念。 【答案】 (1). “知识”和“技能”的更丰富 (2). 而是多元维度的 (3). 不仅仅是知识技能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语言运用的综合考核题,首先应浏览语段,把握主要内容,然后要注意上下文的衔接和前后的照应。第①处结合后面关于“知识”“技能”的叙述可知,“素养”的含义更丰富;第②处结合后面“素养”包含“更重要的是情感、态度、知识、技能的综合表现”可知,“素养”是多元维度的;第③处结合“更”,此处可以填入“不仅是知识技能”。 点睛:话题要统一:首尾谈的是同一话题,中间也不应有所偏离,没有岔开或暗换话题之处。如本题第一处结合后面关于“知识”“技能”的叙述可知,“素养”的含义更丰富。 2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照要求完成后面的题目。 每逢春节,人民习惯把燃放烟花爆竹视之为营造喜庆氛围的必要方式。但近年来,雾霾天气频现,严重威胁我们每个人包括老人和儿童的身体健康。共同行动,携手应对大气污染问题已是当务之急的大事! 寒假到来,春节将至,校学生会倡议:全体同学要率先垂范,严格遵守禁放烟花爆竹的规定,并号召自己的家人、亲朋共同拒放烟花爆竹。建议大家以写春联、剪窗花、打锣鼓、制作中国结和灯笼等文明环保的方式欢度春节。亲爱的同学们,让我们共同行动起来,呵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美丽家园。 (1)在不改变语意的前提下,为了表达简明,文中必须删掉的三处分别是______ 、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_。 (2)文中使用不得体的两个词语,分别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 【答案】 (1). “之” (2). “包括老人和儿童” (3). “当务之急” (4). “率先垂范” (5). “号召” 【解析】 - 27 - 【详解】(1)本题考查学生病句辨析与修改能力。病句原因很多,主要有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语序不当、前后矛盾等。判断病句,必须对汉语的语言规范有所了解,首先要仔细阅读句子,第一步凭借语感感知句子有无毛病,再用所学知识(病句类型)作分析。可用压缩句子抓主要成分由整体到局部地判断。本题要求指出“在不改变语意的前提下,为了表达简明,文中必须删掉的三处分别是”,仔细阅读语段,可发现:“之”代指前文“燃放烟花爆竹”,属多余,删去;“每个人”包括“老人和儿童”,应删去“包括老人和儿童”、“当务之急”意思是“当前急切应办的事”,和“大事”重复,应删去。 (2)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得体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既要找出不当之处,还要进行修改,然后关注语言使用的场合、使用的对象以及对象之间的关系。本题要求找出“文中使用不得体的两个词语”,仔细阅读段,“率先垂范”指上级或前辈带头给下级或晚辈示范、做榜样,用于说“全体同学”表达不得体,可改为“做出表率”;“号召”的对象是公众,不适合用于“家人、亲朋”,可改为“劝说”。 【点睛】语言表达得体,主要是指使语言体现语境和语体的要求。所谓“语境”包括说话的对象(称谓、语气),场合(时间、地点、氛围),目的(说什么、怎么说)以及说话人自己的身份;所谓“语体”主要指是口语(谈话、演讲、辩论、广播稿)还是书面语(政论语体、科技语体、文艺语体、应用语体)。前者要求通俗易懂、多用短句、不用文言词。后者须根据所使用的文体而定,例如应用语体包括启事、通知、申请(假条通俗易懂、简洁平实),广告(形象生动、多用修辞),广播稿(通俗化、口语化)等。一注意场合,审时度势;二看清对象,因人而异;三掌握谦敬,注意礼貌。 四、作文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3+1+2”的新高考政策改变了旧高考模式“一考定终生”的弊端,将较大的选择权交到学生手中,但与此同时,由于选考科目与高校招生专业挂钩,学生也更多的面临了对自己的来来职业生涯规划的挑战。面对新的高考政策,学生、家长、教师和社会各界均有不同的看法与反响,有些学生会理性的作出选择;有些学生却很迷茫,不知何去何从;有些学生可能会根据家长的意愿作出选择;有些没有学科优势的学生的选择可能比较随意…… 作为高一学生的你,面对即将作出的选科抉择,你是按自己的兴趣爱好、未来发展方向作出选择,还是根据高校相关专业的招生要求或社会就业形势的预判作出选择呢? 上述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感受与思考。请完成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1)不脱离材料,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2)不得抄袭、套作。 【答案】【例文】 听时代召唤,选如意科目 - 27 - 高一的同学要选科了,是选物理还是选历史呢?有人说,学理吧,学会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有人说,学文吧,古有苏秦张仪纵横捭阖,今有我辈青年布道天下。有人说,学理有前途,好就业。有人说,不是文科没用,而是学文的人没用!但是,我认为,选文还是选理,不能只听别人一面之词,也应该听听自己的兴趣,思考社会时代的需要,放远目光,那样才能选到称心如意的科目。 选择文理,应该认真思考自己的兴趣所在。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兴趣对学习有着神奇的内驱动作用,能变无效为有效,化低效为高效。兴趣是一种存在浓重感情的志趣活动,它可以使人集中精神去获得知识,并创造性地实现当前的活动。美国知名华人学者丁肇中教授就曾经深有感触地说,任何迷信研讨,最重要的是要看对本人所从事的工作有没有兴趣,换句话说,也就是有没有事业心,这不能有任何逼迫。……比方搞物理试验,因为我有兴趣,我能够两天两夜、甚至三天三夜在实验室里,守在仪器旁,我迫切地盼望发明我所要摸索的货色。正是兴趣和事业心推动了丁教授的科研工作,使他取得宏大的胜利。 兴趣会促使人深入钻研,创造性地进行工作和学习。就高中学生而言,对一门课程感兴趣,会促使他执着研究,并且激发创造性的思维,不仅会使他的学习成绩大大进步,而且会大大地改良学习办法,提高学习效率。 明白兴趣所在,还应该长远考量,思考社会发展现状,并在此基础上合理抉择。曾经有多少天才,埋没在了时代的洪流之中。因此,高中学生在选文理科时,应当把个人的学习兴趣融入到时代发展的潮流中。著名物理学家钱伟长,原本文强理弱,为了实现精忠报国、富国强兵的梦想,他弃文转理,奠定了中国力学物理的基础。国家兴亡,匹夫有责,面对祖国的召唤,两弹一星元勋于敏一次次改变自己钻研的方向。我突然明白,一个人的名字,早晚是要消失的,能把微薄的力量融进祖国的强盛之中,足以自慰。祖国选择了他,他选择了祖国,相互促进,成就了强国梦想。 前辈们的光辉事迹,对我们学生选择文理都有一定的启示。没有兴趣,难以让自己从事的学科专业长足发展,但光靠兴趣,难以长远、有高度地发展。若想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就必须听从时代召唤,把个人兴趣与社会发展需求结合起来,如此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人生价值。 听时代召唤,选如意学科。我决定听从内心声音,听从时代召唤,选择文科,传道授业,布道天下,为国家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解析】 - 27 - 【详解】本题通过材料考查学生的分析、整合、写作能力。材料作文一方面要求学生整体感知材料,从材料中提炼出主旨;另一方面要求学生根据主旨,自选角度进行写作,切不可偏题。提炼观点的原则有两个,一是要做到准确,并力求新颖,离材料中心最近的是最佳观点;二是力争所选观点要有话可说、有例可证、有理可议。 【审题】面对新高考形式,出现几种情况,“有些学生会理性的作出选择;有些学生却很迷茫,不知何去何从;有些学生可能会根据家长的意愿作出选择;有些没有学科优势的学生的选择可能比较随意”,无论怎样,面对新高考的分科选科,学生必须要作出选择。可以写成记叙文,把自己做出选择的心路历程写出来,也可以写成议论文,谈自己的认识与看法。 【立意】我的高考或选科我作主;新高考制度下的困惑;我对新高考政策的看法;兴趣特长是选科的方向;规划职业生涯从选科开始;关注自身发展,明确选科方向;关注社会需求,明确选科方向。 【结构】题目切题《听时代召唤,选如意科目》,第一段表明自己观点,要根据时代需要选取科目。第二段分论点“选择文理,应该认真思考自己的兴趣所在”,例举爱因斯坦、丁肇中说的话和事例说明;第三段效果“兴趣会促使人深入钻研,创造性地进行工作和学习”;第四段分论点“明白兴趣所在,还应该长远考量,思考社会发展现状,并在此基础上合理抉择”;第五段效果。最后一段强调“听时代召唤,选如意学科”。 【素材】1.了解自己,就要明确自己的兴趣爱好,知道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如自己对哪一门课感兴趣,哪一门课成绩好,哪一门课学习比较吃力,在选科时尽量扬长避短,选择自己感兴趣或者成绩较好的科目,这样学习起来比较容易。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你喜欢,就一定能学好。你如果喜欢物理,我建议你选“物理+化学+生物”,因为这几门课逻辑思维性都比较强,而且科目之间的知识有交叉,可以互相促进;如果你比较喜欢历史,我觉得你选择“历史+地理+政治”可能比较好一点儿,因为这几门课都注重人文知识,注重理解和记忆。所以说,选科要根据你的兴趣特长来决定。 2.从现在开始,你必须对自己将来职业有个大致规划。将来如果想从事理科、工科类的职业,我建议你尽量选择物理,因为将来的职业运用物理知识的机会比较多。比如你将来要想从事航空航天研究,物理化学知识必不可少;将来如果想从事社会科学方面的职业,你肯定要选历史方面的组合,总之,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职业,再根据职业的需要选科,规划好自己的人生,选择喜欢的职业,你才会把全部精力都投入进去,把职业当作事业来做,就像屠呦呦研究药品一样,像袁隆平研究水稻一样,只要你坚持下去,就一定会成功! 3. - 27 - 兴趣爱好和职业方向是选科时应考虑的主要因素,除此之外,我觉得你也要考虑社会的需要。你也应该了解一下社会对各种职业的需求,根据社会需要来确定自己的职业方向,不能完全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来选科。你喜欢的不一定是社会所需要的,有一个笑话说某人喜欢屠龙术,潜心学习,学成归来却无所用。这虽然是一个笑话,却反映出深刻的道理,就是职业选择必须根据社会需要来确定。 【点睛】材料作文写作策略: ①引:恰当地引用材料,开头既要引述材料,在论证时还要回扣材料(不能全部照抄),对材料进行分析后,或摘要或概述,三言五语即可。 ②议:是对材料中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议论,对人物关系的分析,对结果的预测,对原因的追问等,目的是为了提出观点做铺垫,这部分不能太长,百字左右即可。 ③提:提出论点(或观点),文字简炼,一两句话就可以,观点明确。 ④联:这是文章的关键,可由材料推开去,可联系历史人物、历史故事,可联系现实生活,今人今事;可以正面举例也可以反面证明;可以摆事实,也可以讲道理。最少要举两个例子,一古一今或一正一反,多角度多侧面把中心论点阐述得深刻有力,三四百字即可。 ⑤深:深入分析。怎样深入分析?分析原因,说明好处(或危害),找出症结。 ⑥结:收敛全篇,总结全文,宜对论述的问题有所深化,不要故作惊人之语,强调精炼有力,不要画蛇添足。 - 27 - - 27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