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9 发布 |
- 37.5 KB |
- 2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河南省焦作市2020届高三三模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www.ks5u.com 焦作市普通高中2019—2020学年高三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 语 文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道法自然”从根本上说,它是对天地万物及人类社会自然运化过程、规律,及“自发秩序”的效法和顺应。所谓“自发秩序”,即依循自然规律形成的自生自发秩序,区别于人为建构的秩序。“道法自然”实际上蕴含这样一种价值观念,即肯定自然、社会、生命系统的自然状态、自组织演化机制、过程和自发秩序是“好的”,优于人为构建的秩序。老子所谓“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其中即体现了对社会系统自组织演化机制及秩序的肯定与信任。老子认为,统治者“无为而治”,百姓能够自发趋向和谐有序(“自化”),自己规范、管理自己(“自正”),自己满足自身的生存需要(“自富”),恢复自身的自然本性(“自朴”)。黄老道家突出“因循”,主张因时、因物、因民,顺应天地万物及百姓的本性及其自然运化过程等,体现的也是对自然、社会系统自组织演化机制、过程和自发秩序的肯定。 对自然、社会系统自组织演化机制、过程及秩序的肯定与信任,又是针对人为治理天下的观念而言的。道家“无为而治”思想就是建立在“道法自然”基础上的。所谓“无为而治”即反对人为治理天下,主张以道治理天下。道家认为人为治理天下,只会扰乱自然、社会的自然演化过程及秩序,破坏人与万物的自然本性。如《庄子·在宥》篇,广成子批评黄帝人为治理天下:“自而治天下,云气不待族而雨,草木不待黄而落,日月之光益以荒矣。”将人为治理天下视作自然生态失调、万物丧失自然本性的社会根源。 - 27 - 道家对自然、社会本身自组织演化机制、过程及秩序价值的肯定和信任,与当代生态思想家肯定生态系统复杂演化机制,肯定自然本身的智慧等,具有一致性。当代越来越多的学者肯定自然生态系统本身具有趋向和谐有序、共生繁荣的机制和能力。如余谋昌教授在其著作中强调,生命和整个自然界从自身的生存发展出发,“知道”什么是对自己“好”的。植物生长在适应的土地上,它的枝干、叶片和根系有利于充分吸收阳光、水分和其他营养元素;所有生物都“知道”如何寻找食物、修补创伤、抵御死亡和维护自身的生存;而生命和自然界也存在解决自己面临问题的“智力”。美国生态学家康芒纳把生态学规律概括为四条法则:第一,每一种事物都与别的事物相关;第二,一切事物都必然有其去向;第三,自然界所懂得的是最好的;第四,没有免费的午餐。其中所说的“自然界所懂得的是最好的”,实际上肯定了自然生态系统自组织演化过程、秩序的智慧或价值。 从可持续发展的意义上说,道家“道法自然”的观念,对于我们今天纠正现代文明的物质主义价值导向、人与自然关系上的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念,重新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遵循自然、社会生态系统自组织演化规律,充分发挥自然、社会生态系统自组织演化机制、过程在社会文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具有积极意义。 (摘编自陈红兵、杨龙《道家的“无为而治”及其可持续发展意义》)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道家“道法自然”思想中的“自然”,指现在人们所认为的与人类社会相对应的自然界。 B. 老子的“无为而治”体现了对百姓能够“自化”“自正”“自富”“自朴”的信任。 C. 黄帝时出现了自然生态失调、万物丧失自然本性的现象,广成子将其原因归结于人为治理。 D. 当代生态思想家所谓的自然本身的“智慧”,是指自然具有的生存发展、修复自身等意识。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引用老子“无为而治”的相关论述,意在论证“道法自然”的内涵。 B. 文章第二段将“无为而治”与人为治理天下进行对比,凸显了人为治理的危害。 C. 文章用事例论证了在生态观念上当代学者与“道法自然”思想的一致性。 D. 文章立足于当下论证古人的智慧,是要为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提供借鉴。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道家的“道法自然”是其“无为而治”思想的基础,两者应无本质的不同。 B. 道家主张统治者以“道”来治理天下,他们认为这样才能真正使天下太平。 C. 就自身生存发展来说,“自然界所懂得的是最好的”,对它的干预要慎重。 D. 受道家思想的影响,当代生态思想家对人与自然关系进行了重新认识。 【答案】1. B 2. B 3. D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要做好这类题,需要全面提取信息,精准筛选,细心比对,灵活理解。常见问题有:遗漏或添加信息、时空交错、偷换概念、张冠李戴、逻辑出错等。 - 27 - A项,“指现在人们所认为的与人类社会相对应的自然界”分析错误,从原文第1段“‘道法自然’从根本上说,它是对天地万物及人类社会自然运化过程、规律,及‘自发秩序’的效法和顺应。所谓“自发秩序”,即依循自然规律形成的自生自发秩序,区别于人为建构的秩序”可知道家“道法自然”中的“自然”是“天地万物及人类社会自然运化的过程、规律,及‘自发秩序’”,不是我们今天所认为的“与人类社会相对应的自然界”。 C项,“黄帝时出现了自然生态失调、万物丧失自然本性的现象”曲解文意,从原文第2段“如《庄子•在宥》篇,广成子批评黄帝人为治理天下:‘自而治天下,云气不待族而雨,草木不待黄而落,日月之光益以荒矣。’”可知广成子说的话只是用以反对人为治理天下,不能据此就肯定说“黄帝时期出现了自然生态失调、万物丧失自然本性的现象”。 D项,“是指自然具有的生存发展、修复自身等意识。”分析错误,根据原文第3段内容可知,所谓自然的“智慧”,是说“自然生态系统本身具有趋向和谐有序、共生繁荣的机制和能力”,并非说自然具有像人一样的“意识”。 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首先审清题干要求,然后在读完一遍文本的基础上快速找出选项中可能有问题的敏感处,再次回归原文,筛选并提取出能与选项敏感处加以对照分析的句子,细致分析灵活理解,做好抉择。 B项,“凸显了人为治理的危害”曲解文意,第二段虽然写了人为治理天下,但并不是与“无为而治”进行对比,而是在于阐述道家提出“无为而治”的原因,故也不存在“凸显了人为治理的危害” 故选B。 【3题详解】 本题考查根据原文内容进行推断的能力,做这类题因为是“推断和想象”,所以,选项的内容就不再是原材料的句子,而是在原句的基础上,加上出题者自己的理解。要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做到对材料的熟悉和理解,以便解题时迅速找到其在材料中的相关区域,进而进行比较、分析、推断;其次,要清楚选项都是在文中句子基础上进行的合理推断,绝不是凭空进行的,所以找到原来的句子,联系上下文筛选信息、推敲选项;将选项和原文信息进行比较时,掌握一些常见的设错方式很有必要,从而使思维变得更加敏捷,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率。 - 27 - D项,“受道家思想的影响”分析错误,从原文第4段“从可持续发展的意义上说,道家“道法自然”的观念,对于我们今天纠正现代文明的物质主义价值导向、人与自然关系上的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念,重新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遵循自然、社会生态系统自组织演化规律,充分发挥自然、社会生态系统自组织演化机制、过程在社会文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具有积极意义”可知“当代生态思想家对人与自然关系进行了重新认识”并不是“受道家思想的影响”,道家“道法自然”的观念只是对其具有积极意义。 故选D。 【点睛】论述类文本阅读要揣摩的命题陷阱: 1.以偏概全——即以部分替代整体,以局部替代全局;或者以全局替代局部,以一般替代个别,从而使考生作出错误的判断。阅读科技文原文时一定要特别注意“凡、凡是、所有、都、全、几乎、到……为止、除……之外、一些、某些”等表范围的词语。严格区别“部分”与“整体”。做这类题关键是沉着细心推敲。 2.无中生有——选项中信息在原文中找不到,也不能由原文中推断出来。注意:在做题时要仔细检查所给选择项内容是否能在文中找到依据,或者是否能根据有效信息句合理地推断出来。 3.有意缺失——原文中某些信息在选项中被命题者故意略去。 4.强加因果——选项把原文没有因果关系的信息都说成是有因果关系的。 5.因果颠倒——选项把原文的因错断为果,果错断为因。颠倒了两者之间关系。 6.偷换概念——选项将原文中相关信息换成一种与之不符的说法。常见是漏字、添字、换字、错位。 7.指代不明——指选项中代词的指代内容发生错误。方法:要留心文中的“这些”、“那些”、“这个”、“哪个”、“其”、“即”等词。联系上下文,弄清楚它们的指代内容。 8.转化失误——将某一个意思的句子转化成另一个句子时,误将肯定变否定,否定变肯定,全称变特称,变相对为绝对,变绝对为相对,把未然说成已然和已然说成未然等。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 27 - 简单地说,区块链就是一种去中心化的分布式账本数据库。这涉及两个概念:一是去中心化,与传统中心化的方式不同,这里是没有中心,或者说人人都是中心;二是分布式账本数据库,记载方式不只是将账本数据存储在每个节点,而且每个节点会同步共享复制整个账本的数据库。做一个简单比喻,假如你们家里有个账本,让你来记账,你想用点零花钱,又不想被父母知道,可能账本上的记录会少十几元。利用区块链技术以后,相当于用全家总动员的方式记账,你在记账,父亲、母亲也在记账,全家都能看到总账,谁也不能改。也就是说,区块链这个分布式的数字账本记录了所有发生并经过系统一致认可的交易。 (摘编自《区块链离我们有多远》,《中国纪检监察报》2019年10月31日) 材料二: 上海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区块链+”新闻发布会11月7日在进博会举办地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行。发布会上,上海市商务委(市口岸办)会同上海海关、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上海市药品监督局、中国银行上海市分行等,共同发布并推出了上海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区块链+”多项应用成果。政企双方代表还共同签署了《上海电子口岸区块链联盟倡议书》,标志着上海电子口岸区块链联盟正式成立。 据介绍,目前,上海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形成兼具“监管+服务”的10大功能板块、53项地方应用,对接22个部门,覆盖监管全流程及国际贸易主要环节。平台充分运用区块链技术延伸推广到数字金融保险、数字供应链、物联网、智能制造等商业环境领域,为广大企业免费提供国际贸易相关的公共服务。世界银行专家高度评价上海国际贸易单一窗口,认为其功能的复杂性和业务处理量都已名列世界前茅并向全球各国推广。 (摘编自“中国新闻网”2019年11月7日) 材料三: 区块链要管。尽管“自治”“自律”理念是区块链的显著特征,但其技术发展处于早期阶段,应用现状仍不成熟,安全性面临挑战。比如:区块链可能会成为存储、传播违法违规信息,实施网络违法犯罪活动的工具;非官方数字货币打造的商业体系,可能影响国家经济金融安全,等等。由此可见,为了兴利除弊、扬长避短,实现区块链安全有序发展,政府监管是必要的,否则就可能乱象丛生、走上歧路。 区块链能管。管好区块链是一个新课题,我们不能有畏难情绪,要坚信区块链无论在技术上还是法理上都是能够监管的。区块链本质上是一套治理架构,其核心是基于多种技术组合而建立的激励约束机制。其下一步的发展重点之一,就是实现监管的便利化和低成本。加强对区块链的治理和规范,不仅有利于区块链的健康发展,更有利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区块链还要会管。一方面,明确底线思维,出台负面清单,稳步推动试点项目;另一方面,加强正面引导,在资本运作、投资管理等方面实现创新突破,增加其风险承担、产业扶持、资源聚集能力,同时充分研究利用发达国家在技术人才、市场、政策等方面的积极因素,扶持优秀企业出海,引入海外优质项目,努力寻求合作共赢。 - 27 - (摘编自叶蓁蓁《推动区块链安全有序发展》,《人民日报》2019年11月5日) 4. 下列对“区块链”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区块链是一种公开透明的账本数据库,它没有中心,参与者都可以向数据库中存储账本数据,都能同步共享复制整个账本数据。 B. 区块链作为分布式的数字账本,记录了所有发生并经过系统一致认可的交易且不可更改,这使其具有全程留痕、可以追溯等特点。 C. 区块链是一种应用技术,可应用于多领域并将其整合为一个平台,上海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正是借助这一技术得到世界银行专家的高度评价。 D. 区块链本质上是一套治理架构,其核心是基于多种技术组合而建立的激励约束机制,它有望实现监管的便利化和低成本。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材料一为阐释区块链而做的比喻表明,区块链技术的应用首先需要动员所有处于其节点上的人存储账本数据。 B. 上海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的“区块链+”,兼具监管和服务功能,是区块链技术在多个商业领域的成功应用。 C. 当前对区块链的监管,在技术和法理上都面临一定的难度,政府部门要明确自身监管责任,增强监管信心,提高监管能力。 D. 三则材料虽然都与“区块链”有关,侧重却不相同,材料一诠释概念,材料二报道应用情况,材料三评论政府的监管责任。 6. 请结合材料,分析政府管好区块链技术的意义。 【答案】4. C 5. A 6. ①实现区块链安全有序发展。②有利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③能够稳步推动试点项目;增加区块链风险承担、产业扶持、资源聚集能力;借以扶持优秀企业出海,引入海外优质项目,寻求合作共赢。 【解析】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做这类题需要考生仔细认真阅读文本,迅速提取信息,与选项内容加以细致比对,筛选、聚焦错误点,并灵活理解准确做出判断。 - 27 - C项,区块链“可应用于多领域并将其整合为一个平台”的理解有误。根据材料二,并不是区块链将多领域整合为一个平台,而是上海国际贸易单一窗口这个平台运用区块链技术将监管和服务延伸推广到多个商业环境领域。 故选C。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首先审清题干要求,然后在读完一遍文本的基础上快速找出选项中可能有问题的敏感处,再次回归原文,筛选并提取出能与选项敏感处加以对照分析的句子,细致分析灵活理解,做好抉择。常见问题有:推测变肯定导致表述绝对、信息杂糅不合文本、时空错位、偷换概念张冠李戴、无中生有过度解读文本等等。 A项,“区块链技术的应用首先需要动员所有处于其节点上的人存储账本数据”分析有误。根据材料一中的“区块链这个分布式的数字账本记录了所有发生并经过系统一致认可的交易”,区块链会自动记录所有的交易,无需“动员”人来存储账本数据。 故选A。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定向信息的整合和对定向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其次确定答题区间;第三要勾画出相关语句;第四进行整合,整合时注意归大类。本题要求“分析政府管好区块链技术的意义”,这就要求考生从文章中找到相关内容然后综合整合。通过分析可知本题答案在材料三,从材料三第1段“由此可见,为了兴利除弊、扬长避短,实现区块链安全有序发展,政府监管是必要的,否则就可能乱象丛生、走上歧路”可得出政府管好区块链技术可实现区块链安全有序发展;从材料三第2段“加强对区块链的治理和规范,不仅有利于区块链的健康发展,更有利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可得出政府管好区块链技术有利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从材料三第3段“加强正面引导,在资本运作、投资管理等方面实现创新突破,增加其风险承担、产业扶持、资源聚集能力,同时充分研究利用发达国家在技术人才、市场、政策等方面的积极因素,扶持优秀企业出海,引入海外优质项目,努力寻求合作共赢”可得出政府管好区块链技术能够稳步推动试点项目;增加区块链风险承担、产业扶持、资源聚集能力;借以扶持优秀企业出海,引入海外优质项目,寻求合作共赢。 【点睛】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第一步:通读全文,整体感知。要把握文本基本事实,确定不同文本陈述的角度,分析主体对象与基本事实之间的关系。第二步:通读材料,关注细节。整体感知是略读(或粗读)就能完成的任务,而挖掘文本的细节需要精读(细读)。第三步:明确主旨,辨清关系。由于非连续性文本的内在逻辑关系不是很紧密,在阅读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确定文本的主旨,分辨材料与材料之间的逻辑关系。 - 27 -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刘姥姥①初见贾母 曹雪芹 刘姥姥进去,只见满屋里珠围翠绕,花枝招展,并不知都系何人。只见一张榻上歪着一位老婆婆,身后坐着一个纱罗裹的美人一般的丫鬟,在那里捶腿,凤姐儿站着正说笑。刘姥姥便知是贾母了,忙上来陪着笑,道了万福,口里说:“请老寿星安。”贾母亦欠身问好,又命周瑞家的端过椅子来让坐着。那板儿②仍是怯人,不知问候。 贾母道:“老亲家,你今年多大年纪了?”刘姥姥忙立身答道:“我今年七十五了。”贾母向众人道:“这么大年纪了,还这么健朗。比我大好几岁呢。我要到这么大年纪,还不知怎么动不得呢。”刘姥姥笑道:“我们生来是受苦的人,老太太生来是享福的。若我们也这样,那些庄家活也没人作了。”贾母道:“眼睛牙齿都还好?”刘姥姥道:“都还好,就是今年左边的槽牙活动了。”贾母道:“我老了,都不中用了,眼也花,耳也聋,记性也没了。你们这些老亲戚,我都不记得了。亲戚们来了,我怕人笑我,我都不会,不过嚼的动的吃两口,困了睡一觉,闷了时和这些孙子孙女儿顽笑一回就完了。”刘姥姥笑道:“这正是老太太的福了。我们想这么着也不能。”贾母道:“什么福,不过是个老废物罢了。”说的大家都笑了。 贾母又笑道:“我才听见凤哥儿说,你带了好些瓜菜来,叫他快收拾去了,我正想个地里现撷的瓜儿菜儿吃。外头买的,不像你们田地里的好吃。”刘姥姥笑道:“这是野意儿,不过吃个新鲜。依我们想鱼肉吃,只是吃不起。”贾母又道:“今儿既认着了亲,别空空儿的就去,不嫌我这里,就住一两天再去。我们也有个园子,园子里头也有果子,你明日也尝尝,带些家去。你也算看亲戚一趟。” 凤姐儿见贾母喜欢,也忙留道:“我们这里虽不比你们的场院大,空屋子还有两间。你住两天罢,把你们那里的新闻故事儿说些与我们老太太听听。”贾母笑道:“凤丫头,别和他取笑儿。他是乡屯里的人,老实,那里搁的住你打趣他。”说着,又命人去先抓果子与板儿吃。板儿见人多了,又不敢吃。贾母又命拿些钱给他,叫小幺儿们带他外头顽去。刘姥姥吃了茶,便把些乡村中所见所闻的事情说与贾母,贾母益发得了趣味:正说着,凤姐儿便命人来请刘姥姥吃晚饭。贾母又将自己的菜拣了几样,命人送过去与刘姥姥吃。 凤姐知道合了贾母的心,吃了饭便又打发过来。鸳鸯③ - 27 - 忙命老婆子带了刘姥姥去洗了澡,自己挑了两件随常的衣服令给刘姥姥换上。那刘姥姥那里见过这般行事,忙换了衣裳出来,坐在贾母榻前,又搜寻些话出来说。彼时宝玉姊妹们也都在这里坐着,他们何曾听见过这些话,自觉比那些瞽目先生们说的书还好听。 那刘姥姥虽是个村野人,却生来的有些见识,况且年纪老了,世情上经历过的,见头一个贾母高兴,第二见这些哥儿姐儿们都爱听,便没了话也编出些话来讲。因说道:“我们村庄上种地种菜,每年每日,春夏秋冬,风里雨里,那里有个坐着的空儿,天天都是在那地头子上作歇马凉亭,什么奇奇怪怪的事不见呢。就像去年冬天,接连下了几天雪,地下压了三四尺深。我那日起的早,还没出房门,只听外头柴草响。我想着必定是有人偷柴草来了。我爬着窗眼儿一瞧,却不是我们村庄上的人。”贾母道:“必定是过路的客人们冷了,见现成的柴,抽些烤火去也是有的。”刘姥姥笑道:“也并不是客人,所以说来奇怪。老寿星当个什么人?原来是一个十七八岁的极标致的一个小姑娘,梳着溜油光的头,穿着大红袄儿,白绫裙子——” 刚说到这里,忽听外面人吵嚷起来,又说:“不相干的,别唬着老太太。”贾母等听了,忙问怎么了,丫鬟回说“南院马棚里走了水④,不相干,已经救下去了”。贾母最胆小的,听了这话,忙起身扶了人出至廊上来瞧,只见东南上火光犹亮。贾母唬的口内念佛,忙命人去火神跟前烧香。王夫人等也忙过来请安,又回说“已经下去了,老太太请进房去罢”。贾母足的看着火光熄了方领众人进来。宝玉且忙着问刘姥姥:“那女孩儿大雪地里作什么抽柴草?倘或冻出病来呢?”贾母道:“都是才说抽柴草惹出火来了,你还问呢。刚说这个了,再说别的罢。”宝玉听说,心里虽不乐,也只得罢了。 (有删改) 【注】①刘姥姥,一个乡村老寡妇,其女婿家二十年前与贾政的太太王夫人家连过宗。《红楼梦》第六回曾描写她因女婿女儿生活困难到贾府寻求接济,此次到贾府是带着家产的果蔬来报恩。②板儿,刘姥姥的外孙。③鸳鸯,贾母的大丫鬟。④走了水,失火的委婉说法。 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开头通过刘姥姥的视角描写贾母房里围绕着贾母的人和贾母当时“歪”在榻上的姿态,表现了贾母在贾府的地位。 B. 文中有两处对板儿的描写,这两处描写虽属闲笔却不可或缺,既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性,又可以陪衬主要人物,还能使叙述更显灵活。 C. “凤姐知道合了贾母的心,吃了饭便又打发过来”一句,在平常的叙述中把凤姐的善于逢迎、贾母和刘姥姥地位的巨大悬殊都表现了出来。 D. - 27 - 贾母把家中失火归咎于刘姥姥讲故事说到了抽柴草,这并非贾母的真实的想法,而是为阻止宝玉继续打听故事结尾找的借口。 8. 小说中说刘姥姥经历过世情,她的这个特点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分析。 9. 小说写刘姥姥和贾母的谈话有详有略,这样安排的好处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答案】7. D 8. ①善察言观色,颇有眼光。虽没见过,但根据神态和周围人的表现就能一眼认出贾母;在谈话的过程中,能准确判断贾母和宝玉姊妹的喜好。②知自己身份,行为谨慎。一见贾母忙上前请安;贾母问话,忙立身回答。③懂投人所好,很会说话。称贾母为“老寿星”,不断恭维贾母享福并表示羡慕;见贾母和宝玉姊妹喜欢听自己讲话就编故事给他们听。 9. ①详写刘姥姥与贾母初见时的谈话及刘姥姥编的故事,表现主要人物的身份、地位、个性。②略写刘姥姥搜寻乡村逸事等内容,有利于故事情节的推进,兼顾对主要人物(宝玉姊妹)和场面的描写。③使行文疏密有致,张弛有度,富于变化。 【解析】 【7题详解】 此题考查考生对文本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解答此题,应从语句理解、修辞分析、手法分析、内容分析、主题理解等角度分析判断。根据对文本内容的感知与理解,仔细辨识选项与原文的细微差别,做出判断。 D项,“是为阻止宝玉继续打听故事结尾找的借口”说法错误,根据前文失火后,贾母“忙命人去火神跟前烧香”判断,贾母即使不认为讲故事说到抽柴草就引发火情,至少也认为不吉利,所以选项说“是为阻止宝玉继续打听故事结尾找的借口”是错误的。 故选D。 【8题详解】 - 27 - 本题考查考生赏析人物形象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时要求考生仔细阅读文本,然后根据人物、情节等来概括答案。概括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一般从以下几方面分析概括:1、从故事情节的发展变化中把握人物性格。情节往往是人物性格的形成发展的过程。2、从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中认识人物性格。在激烈的矛盾冲突中,人物的思想性格往往反映得最充分最深刻。3、从描写手法中认识人物性格。作品对人物的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等,都是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的。4、借助历史背景、社会环境、自然环境、活动场景及人物关系来认识人物性格。5、注意从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中把握人物基本特征。本题要求分析小说中说刘姥姥经历过世情这个特点表现在哪些方面,此题可从对人物的描写中分析概括答案。从原文第1段“刘姥姥进去,只见满屋里珠围翠绕,花枝招展,并不知都系何人。只见一张榻上歪着一位老婆婆,身后坐着一个纱罗裹的美人一般的丫鬟,在那里捶腿,凤姐儿站着正说笑。刘姥姥便知是贾母了,忙上来陪着笑,道了万福,口里说:‘请老寿星安。’”及2、3段的人物对话可知刘姥姥的这个特点表现在善察言观色,颇有眼光。虽没见过,但根据神态和周围人的表现就能一眼认出贾母;刘姥姥很会说话,称贾母为“老寿星”,不断恭维贾母享福并表示羡慕;从原文第6段“那刘姥姥虽是个村野人,却生来的有些见识,况且年纪老了,世情上经历过的,见头一个贾母高兴,第二见这些哥儿姐儿们都爱听,便没了话也编出些话来讲”可知刘姥姥的这个特点表现在从谈话的过程中,能准确判断贾母和宝玉姊妹的喜好;懂投人所好,见贾母和宝玉姊妹喜欢听自己讲话就编故事给他们听。从原文第2段“贾母道:‘老亲家,你今年多大年纪了?’刘姥姥忙立身答道:‘我今年七十五了。’”可得出刘姥姥的这个特点表现在知自己身份,行为谨慎。一见贾母忙上前请安;贾母问话,忙立身回答。 【9题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赏析小说情节叙述艺术的能力。小说详略得当有以下好处:1、使读者感到文章内容的丰富性;2、让读者可以更加容易的抓到重点;3、有详有略,相辅相成。详写必须有略写配合,略写补充详写,使文章繁简适当,重点突出。可见,详写和略写是两种互为补充的表达方法。本题要求分析小说写刘姥姥和贾母的谈话有详有略,这样安排的好处,这就要求考生首先找到谈话的详写部分和略写部分,然后分析总结这样安排的好处。 从选文1、2段可知内容可知小说详写刘姥姥与贾母初见时的谈话表现主要人物的身份、地位;从详写刘姥姥编的故事,表现刘姥姥的个性;从第6段“那刘姥姥虽是个村野人,却生来的有些见识,况且年纪老了,世情上经历过的,见头一个贾母高兴,第二见这些哥儿姐儿们都爱听,便没了话也编出些话来讲”可知略写刘姥姥搜寻乡村逸事等内容,有利于故事情节的推进;这样详略得当的安排使行文疏密有致,张弛有度,富于变化。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曹摅,字颜远,谯国谯人也。少有孝行,好学善属文,太尉王衍见而器之,调补临淄令。县有寡妇,养姑甚谨。姑以其年少,劝令改适,妇守节不移。姑愍之,密自杀。亲党告妇杀姑官为考鞫寡妇不胜苦楚乃自诬狱当决适值摅到摅知其有冤更加辨究具得情实时称其明 - 27 - 狱有死囚,岁夕,摅行狱,愍之,曰:“卿等不幸致此非所,如何?新岁人情所重,岂不欲暂见家邪?”众囚皆涕泣曰:“若得暂归,死无恨也。”摅悉开狱出之,克日令还。掾吏固争,咸谓不可。摅曰:“此虽小人,义不见负,自为诸君任之。”至日,相率而还,并无违者,一县叹服,号曰圣君。入为尚书郎,转洛阳令,仁惠明断,百姓怀之。时天大雨雪,宫门夜失行马①,群官检察,莫知所在。摅使收门士,众官咸谓不然。摅曰:“宫掖禁严,非外人所敢盗,必是门士以燎寒耳。”诘之,果服。以病去官。复为洛阳令。及齐王冏辅政,摅与左思俱为记室督。冏尝从容问摅曰:“天子为贼臣所逼,莫有能奋。吾率四海义兵兴复王室,今入辅朝廷,匡振时艰,或有劝吾还国,于卿意如何?”摅曰:“荡平国贼,匡复帝祚,古今人臣之功未有如大王之盛也。然道罔隆而不杀,物无盛而不衰,非唯人事,抑亦天理。愿大王居高虑危,在盈思冲,高揖归藩,则上下同庆,摅等幸甚。”冏不纳。永嘉二年,高密王简镇襄阳,以摅为征南司马。其年流人王逌等聚众屯冠军,寇掠城邑。简遣参军崔旷讨之,令摅督护旷。旷,奸凶人也,谲摅前战,期为后继,既而不至。摅独与逌战于郦县,军败死之。故吏及百姓并奔丧会葬,号哭即路,如赴父母焉。 (节选自《晋书·曹摅传》) 【注】①行马:古时官府门前所设阻挡通行的木制障碍物。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亲党告妇杀姑/官为考/鞫寡妇/不胜苦楚/乃自诬/狱当决/适值摅到/摅知其有冤/更加辨/究具得情实/时称其明/ B. 亲党告妇杀姑/官为考鞫/寡妇不胜苦/楚乃自诬/狱当决/适值摅到/摅知其有冤/更加辨究/具得情实/时称其明/ C. 亲党告妇杀姑/官为考/鞫寡妇不胜/苦楚乃自诬/狱当决/适值摅到/摅知其有冤/更加辨/究具得情实/时称其明/ D. 亲党告妇杀姑/官为考鞫/寡妇不胜苦楚/乃自诬/狱当决/适值摅到/摅知其有冤/更加辨究/具得情实/时称其明/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太尉,秦时全国最高军事长官,执掌天下军政事务,后代曾有沿置,职权也有不同。 B. 守节指坚守节操,不做非礼的事;妇女在封建礼教束缚下夫死不嫁,也叫“守节”。 C. 祚是福分之意,帝祚指皇帝赐予臣民的福分;在文中,帝祚是在齐王辅佐下恢复的。 D. 归藩指返回藩国。藩国即诸侯国,封建王朝将诸侯国视为国家的屏障,故称藩国。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曹摅为官仁爱,岁夕放归死囚。他怜悯狱中的死囚新年不能与家人团聚,便放他们回家并约期归狱,到期后死囚全部返狱,此后当地再无违法者。 - 27 - B. 曹摅理政明察,查出丢失行马。一个大雪之夜,宫门口丢失了行马,群官都查不出其去向,曹摅认为是被门士烧了用以御寒,审问后门士果然服罪。 C. 曹摅正直不阿,建言未被采纳。齐王司马冏就自己是否要离开朝廷返回封国一事征求他的意见,他 没有阿附齐王,直言其应该还国,不过未被采纳。 D. 曹摅军败身死,故吏百姓痛悼。在讨伐作乱的王逌时,因后援没有按期到来,他兵败去世,以前的属吏、百姓就像自己的父母去世一样沿路号哭奔丧。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摅曰:“此虽小人,义不见负,自为诸君任之。” (2)然道罔隆而不杀,物无盛而不衰,非唯人事,抑亦天理。 【答案】10. D 11. C 12. A 13. (1)曹摅说:“这些人虽然都是平民百姓(囚犯),一定会遵循道义不会辜负我,我替诸位承担责任。” (2)然而道没有只兴而不灭,物没有只盛而不衰,不只人事如此,这也是自然的法则。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能力。明辨句读,是阅读古文最基本的能力。平时,我们就重视文言文的诵读,目的就在于能通过熟读培养文言文学习的语感。而文言文断句的基础在于对通篇文章的领会,因此诵读就显得尤为重要。碰到断句题,不要急于答题,应当先诵读,力求有个大体的了解,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处,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也可以使用排除法,先找出四个选项断句的不同处,一般有两处,然后再结合一些技巧,比如语法知识、人名地名、借助虚词、对称结构等,排除选项。 本题句意为:这家的亲属就告这个寡妇杀了婆婆,官府为(此)拷打审问,寡妇不能经受这般苦楚,就屈招自己有罪。案子将要判决,恰好遇上曹摅到了。曹摅了解这个寡妇有冤情后,再加以仔细分辨研究,详细了解了实情。当时人们都赞扬他英明。“考鞫”是一个词语,解释为“拷问”,不能断开,排除A、C两项,“苦楚”是一个词语,中间不能断开,“乃自诬”翻译为“就屈招自己有罪”,独立成句,排除B项。 故选D。 【11题详解】 - 27 - 本题考查考生文化常识的理解识记能力。解答此类试题时考生根据平时积累掌握的知识作出答案,文化常识的积累有助于解读文言文,文化常识一般包括官职、宗教礼仪、服饰、年龄称谓、有特殊意义的专有名词等,学习过程中注意准确积累。 C项,“帝祚指皇帝赐予臣民的福分”说法错误,帝祚指帝位。 故选C。 【12题详解】 此题考查考生筛选整合文中信息、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鉴赏作品的形象的能力。命题主要着眼于与主要人物相关的事件、言行等。选项设计特点多是先概括人物某方面的品质、特点,再结合材料中的具体内容进行分析印证。解答此类题要求考生在全面理解文言文的基础上,找到选项在文中的信息区域仔细比对。选项设错,包括信息错位(具体事件在时间、地点、人物、原因、方式的错误)、翻译错误、无中生有等多种情况。 A项,“此后当地再无违法者”曲解文意,根据原文“岁夕,摅行狱,愍之,曰:‘卿等不幸致此非所,如何?新岁人情所重,岂不欲暂见家邪?’众囚皆涕泣曰:‘若得暂归,死无恨也。’摅悉开狱出之,克日令还。掾吏固争,咸谓不可。摅曰:‘此虽小人,义不见负,自为诸君任之。’至日,相率而还,并无违者,一县叹服,号曰圣君”可知“并无违者”的意思是没有违背约定的,而不是“此后当地再无违法者”的意思。 故选A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翻译句子的能力。要做好这类题,首先熟悉文言文常见的八种句式:省略句、判断句、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状语后置句、主谓倒装句、被动句、固定句式;其次了解常见的词类活用现象、古今异义词语、通假字、古代文化常识等。最后还要找好有助得分的关键词。 第一句重点字词:虽,虽然;义,名词作状语,在道义上;见,用在动词前面表示对我如何,义不见负,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为“义不负见”;任,承担责任。 第二句重点字词:罔,无,没有;杀,消减;唯,只;天理,自然的法则。 【点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是否有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参考译文 - 27 - 曹摅,字颜远,谯国谯人。年轻时有孝道,好学并且很会写文章,太尉王衍见到他就(很)器重他,调(他)补任临淄县令。这个县里有一个寡妇,赡养婆婆非常用心。婆婆认为她还年轻,就劝她改嫁,(可是)这个寡妇坚守节操不易其志。婆婆怜悯她,暗中自杀了。这家的亲属就告这个寡妇杀了婆婆,官府为(此)拷打审问,寡妇不能经受这般苦楚,就屈招自己有罪。案子将要判决,恰好遇上曹摅到了。曹摅了解这个寡妇有冤情后,再加以仔细分辨研究,详细了解了实情。当时人们都赞扬他英明。监狱里有死刑犯,岁末除夕,曹摅视察监狱,同情他们,说道:“你们不幸到了狱中,怎么办?新年是人情最看重的,难道不想暂且回家看看吗?”众囚徒都痛哭着说道:“如果能暂且回家(看看),(便)死而无怨了。”曹摅将监狱门全部打开放他们出来,限定日期让(他们)回来。曹摅的属下坚决反对,都说不行。曹摅说:“这些人虽然都是平民百姓(囚犯),一定会遵循道义不会辜负我,我替诸位承担责任。”到约定的时日,这些死囚一个接一个地回来了,并没有违约的人,一县的人都叹服,称曹摅为圣君。曹摅入朝做了尚书郎,又转任洛阳令,(因为他)仁爱宽厚明断是非,(所以)百姓都怀念他。(有一次)当时天下大雪,宫门夜晚丢失了阻道的木栅栏,官员们四处查看,不知道栅栏到什么地方去了。曹摅派人将那些看门的士卒拘押起来,很多官员都说不应该这样。曹摅说:“宫廷警卫森严,不是外人敢偷盗的地方,一定是看门的士卒把栅栏烧了御寒。”审问看门的士卒,(他们)果然服罪。因为身体有病离职。后又任洛阳令。等到齐王司马冏辅政的时候,曹摅与左思一起为记室督。齐王曾经从容地问曹摅说:“天子被贼臣逼迫,没有谁能奋勇反抗。我率天下义兵再次兴复王室,如今入辅朝廷,匡救当前危艰的朝政,有人劝我回到封国,你的意思如何?”曹摅说:“荡平国贼,匡复帝位,古今人臣的功绩没有大王这么大的。然而道没有只兴而不灭,物没有只盛而不衰,不只人事如此,这也是自然的法则。希望大王居高虑危,居盈思空,离开朝廷回到藩国,那么普天同庆,我们也会深感荣幸。”齐王没有采纳。永嘉二年,高密王司马简镇守襄阳,任命曹摅为征南司马。那年流民王逌等聚众屯扎在冠军,侵掠城邑。高密王派遣参军崔旷讨伐,让曹摅担任崔旷军中督护一职。崔旷,是奸诈凶恶之人,欺骗曹摅作为前锋迎战,约定自己担任后援,后来却没有按约到来。曹摅孤军与王逌战于郦县,军败而死。曾经的部下及百姓都前往奔丧参加葬礼,号哭声充满道路,就像为父母奔丧一样。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大热五首(其一) 戴复古 - 27 - 天地一大窑,阳炭烹六月。 万物此陶镕①,人何怨炎热。 君看百谷秋,亦自暑中结。 田水沸如汤,背汗湿如泼。 农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 【注】①陶镕:陶铸熔炼,比喻培育、造就。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诗人把六月的天地比作一个大窑,太阳像炭火一样熔炼着其中的一切。 B. 暑天虽极炎热,诗人却认为不应抱怨,因为秋天的谷物均赖此而结实。 C. 田中的水被晒得似乎要沸腾,诗人的背上汗水流得就像刚刚用水泼过。 D. 这首诗描写暑热多用比喻和夸张修辞,语言平易浅近,风格质朴自然。 15. 诗歌中“君”与“吾”的人称变化对全诗的情感表达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答案】14. C 15. ①面对人们对暑热的抱怨,诗人以“君”相称进行开导,表现了诗人面对暑热的坦然旷达。②而对农夫大热之天在田间劳作,诗人深受触动,便用“吾”直接表达自己内心因不劳而食而产生的不安惭愧,从侧面表达对农夫的赞美,情感得到深化和升华。 【解析】 【14题详解】 此题考查考生对诗词的理解鉴赏能力。这是一道综合考核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题目,每个选项都是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 C项,“诗人的背上汗水流得就像刚刚用水泼过”分析错误,“背汗湿如泼”描写的是农夫,不是诗人自己。 故选C。 【15题详解】 - 27 -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词内容理解诗词情感的能力。分析诗词的内容要在读懂诗词的基础上总结。鉴赏作者思想感情,可借助于“三看三抓法”答题,即看标题、看作者、看注释;抓诗眼(或词眼)、抓主旨、抓意象特征。组织答案时,要用能够准确表现作者情感特点和情感基调的词语来概括作者的思想感情。平时要积累一些常见的诗歌情感规范用语。本诗“君看百谷秋,亦自暑中结。”两句,从内容上看,进一步发挥“万物此陶镕”这一主旨。暑热,正是庄稼生长结实的重要条件。这个事实极平常,但从来写暑热的诗人却很少想到这一点。这两句诗中面对人们对暑热的抱怨,诗人以“君”相称进行开导,情感上表现了诗人面对暑热的坦然旷达。“农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两句诗从内容上看是面对农夫大热之天在田间劳作,诗人深受触动,便用“吾”直接表达自己内心因不劳而食而产生的不安惭愧,从情感上看这两句诗从侧面表达作者对农夫的赞美,使全诗情感得到深化和升华。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琵琶行》中,白居易用“________,________”两句比喻乐声的婉转流畅和压抑滞涩。 (2)韩愈在《马说》中沉痛地表示,因为没有伯乐,即使有名马,也会“________,________”,而不会有千里之名。 (3)在《赤壁赋》中,苏轼认为不是自己的东西不可强求,但是“________,________”,却可以“取之无禁,用之不竭”,尽情享用。 【答案】 (1). 间关莺语花底滑 (2). 幽咽泉流冰下难 (3).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4). 骈死于槽枥之间 (5). (惟)江上之清风 (6). 与山间之明月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名篇背诵分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本题属于理解性默写。写错字或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此题默写时需注意以下字词书写:“莺”“幽”“祗”“槽枥”“清“明”。 【点睛】此题考查学生名句默写的能力。在默写名句名篇时,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添字,不漏字,不误写。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进入天山,戈壁滩上的炎暑就远远地被撇在后边,( )。蓝天衬着高矗的巨大的雪峰,在太阳下,几块白云在雪峰间投下云影,就像① - 27 - 。那融化的雪水,从高悬的山涧、从峭壁断崖上________下来,像千百条闪耀的银链。在山脚汇成冲激的溪流,浪花往上抛,形成千万朵盛开的白莲。往里走,天山显得越来越优美,沿着白皑皑群峰的雪线以下,是________的翠绿的原始森林,密密的塔松像撑天的巨伞,骑马穿行林中,只听见马蹄溅起漫流在岩石上的水声,________了密林的幽静。如果说进到天山是秋天,那么再往里走就像是春天了。山色逐渐变柔嫩,山形也逐渐变得柔和,很有一伸手就可以触摸到嫩脂似的感觉。这里溪流缓慢,萦绕着每一个山脚,在轻轻荡漾着的溪流两岸,满是高过马头的野花,红、黄、蓝、白、紫,________,像绵延的织锦那么华丽,像② ,像高空的长虹那么绚烂。 17.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立刻让你感到像秋天似的凉爽,雪山寒气迎面送来 B. 雪山寒气迎面而来,立刻给你送来凉爽的秋天 C. 迎面送来的雪山寒气,立刻会使你感到秋天似的凉爽 D. 你会感到秋天似的凉爽,迎面送来的是雪山寒气 18.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飞泻 接连不断 填补 五光十色 B. 飞泻 蜿蜒无尽 增添 五彩缤纷 C. 流泻 蜿蜒无尽 填补 五彩缤纷 D. 流泻 接连不断 增添 五光十色 19. 在文中画波浪线处填入恰当的比喻句,使语意完整,合理贴切。 【答案】17. C 18. B 19. (示例)①白缎上绣上了几朵银灰的暗花②天边的彩霞那么耀眼 【解析】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衔接能力。做语言连贯题,既要注意行文内容前后一致,也要注意语意表达的前后勾连,还要注意结构的前后照应,辨别文段的整体语脉和内在思想的连贯性。做到话题统一,句序合理,衔接和呼应自然。根据语段,可知此空应该是写天山的雪山寒气给人凉爽的感觉,主语应该是“雪山寒气”,排除D项;因为强调的是“雪山寒气”,所以应该把“雪山寒气”放在前半句,起重点强调作用,排除A项;“凉爽”是给人的感觉,排除B项。 故选C。 【18题详解】 - 27 - 本题考查近义词辨析能力。解答技巧:(1)看词义,抓住近义成语中不同的语素或整个成语的含义,分析各自的侧重点、范围的大小、词义的轻重。(2)看对象,近义成语适用对象不同,有的适用于人,有的适用于物。(3)看褒贬近义成语感情色彩有不同,有褒义、贬义、中性之分。(4)看语体,有的成语用于书面,有的用于口语。(5)看功能,近义成语语法功能不同,不可乱用。 飞泻:形容水流倾泻的速度快,气势壮观。 流泻:(液体、光线等)迅速地流出、射出、跑过。 通过此空前边的“那融化的雪水,从高悬的山涧、从峭壁断崖上”可知这里指水倾泻的速度快,故选“飞泻” 蜿蜒无尽:弯弯曲曲一直延伸的样子。 接连不断:一个接着一个而不间断。 根据文意可知这里指原始森林弯弯曲曲一直延伸的样子,故选“蜿蜒无尽” 增添:指增加,添加。 填补:补上,修补。 这里重点强调的是增加,添加,故选增添 五彩缤纷:形容色彩繁多而艳丽。 五光十色:形容色彩鲜艳,式样繁多。 这里重点强调的是色彩繁多,故选“五彩缤纷” 故选B。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正确使用修辞、语言表达生动形象的能力。本题要求写比喻句,比喻句,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打比方的事物)。比喻有三种类型:1、明喻。即用比喻词把本体和喻体连接起来。常见的比喻词有“像”、 - 27 - “好像”、“仿佛”、“似乎”、“如同”、“好比”、“……般的(似的)”、“像……一样(似的)”、“跟……一样(一般)”等等。2、暗喻有两种写法。一种是用“是”,“成了”,“构答成”,“变成”等带有判断性质的词取代比喻词,把本体和喻体连接起来。暗喻的另一种写法是只有本体和喻体,没有比喻词。3、借喻。即本体与喻体均不出现,而由喻体直接替代本体出现。本题第①句的本体是“几块白云在雪峰间投下的云影”,学生可根据雪山的白,云影的暗来思考喻体,比如可写就像“白缎上绣上了几朵银灰的暗花”;第②句的本体是高过马头的五彩缤纷的野花,补写第②句还要注意,除了按要求写成比喻句外,补写的句子还要与“像绵延的织锦那么华丽”“像高空的长虹那么绚烂”构成排比句式,比如可写像“天边的彩霞那么耀眼”。 20.下面文段有五处语言表达的问题,请指出有问题句子的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 ①木偶剧也好、儿童剧也好,其主要的创作目的就是给孩子带来欢乐并促进其健康成长。②在剧场观赏中,能得到情节故事之外的许多有形或无形的东西,③更能享受到“欣赏别人”的乐趣。④因此,以城市垃圾分类和环保为题材的木偶剧《垃圾大战》的主创人员,提炼出“只要有一个人改变,就会影响另一个人”的主线,⑤“垃圾分类从自己做起”的宣传口号嵌入到故事当中,⑥极力让观众在观赏之余产生深深的认同。⑦《垃圾大战》是非常有前瞻性、创新性的一部舞台木偶艺术作品,⑧它展现了广东木偶戏作为历史悠久的传统艺术品种和种类的魅力,⑨展示了广东木偶戏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创新的成果。 【答案】②在“在剧场”或“能得到情节故事”前加“孩子们”。④“主线”改为“主题”。⑤在“‘垃圾分类从自己做起’”前加“把”或“将”。⑦“一部”放在“非常”之前。⑧删除“和种类”。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语段中的病句可通过以下方法筛选正确答案:一读,通读语段,是查找病句的前提;二找,认真分析,查找病因,看有没有语序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搭配不当、结构混乱、表意不明和不合逻辑;三改,针对病因,对症下药,进行删、补、换、移,修改病句;四查,对修改后的句子进行校对阅读,看是否通顺、句意准确。本题中②缺少主语,在“在剧场”或“能得到情节故事”前加“孩子们”;④“主线”与“提炼”搭配不当,将“主线”改为“主题”;⑤中途易辙,在“‘垃圾分类从自己做起’”前加“把”或“将”;⑦语序不当,将“一部”放在“非常”之前;⑧“品种和种类”重复赘余,删除“和种类”。 - 27 - 【点睛】高考语文试卷中,每年都有病句检测题。《考试说明》中明确规定考生必须学会辨析与修改的六种病句: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重点排除常见语病类型可用以下方法:1、句子开头为介词,重点排查是否缺少主语。2、句子中出现“是否”“能否”等类似词语,重点排查是否存在两面对一面的问题。3、句子中连续出现动词或动词性短语,重点排查动作顺序是否正确。4、句子中连续出现名词或名词性短语,重点排查语义范畴是否出现交叉或重复。5、句子中出现关联词,重点排查三个方面。(1)关联词搭配是否得当(2)主语位置是否正确(3)句子逻辑为递进,排查递进顺序是否正确6、句子中出现同义或近义词,注意是否发生词语赘余。7、句子中出现多个否定词,注意句意逻辑是否正确。另外,可利用基本语法常识解决其他病句问题。1、重点关注动词。看主语与动词,动词与宾语的搭配是否得当。2、主语与宾语搭配是否得当。3、修饰语与中心语搭配是否得当。4、多重定语,多重状语顺序是否得当。 21.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70个字。 8日,记者从第六届天琴空间科学任务研讨会上获悉,自今年6月以来,“天琴计划”科研团队已经多次成功实现了地月距离的激光测量。目前,包括我国在内,全世界仅有5个国家具备激光精准测量地月距离的技术能力。地月激光测距是以脉冲激光器作为光源对地球与月球之间的空间距离进行精准测量,也是开展“天琴计划”空间引力波探测必须攻克的关键技术。 【答案】我国成功实现地月距离激光精准测量,成为具有此能力的五个国家之一,为开展“天琴计划”空间引力波探测提供关键技术支持。 【解析】 【分析】 21.命题透析 本题考查筛选、概括信息的能力。 答案 我国成功实现地月距离激光精准测量,(2分)成为具有此能力的五个国家之一,(1分)为开展“天琴计划”空间引力波探测提供关键技术支持。(2分) 【详解】本题考查“压缩语段”考点,侧重“表达应用”能力的考查。解答本类题先通读全文,了解文章层次,在此基础上概括文意,注意字数限制。此题还要注意新闻的特点。要审清题干要求和限制性信息。要结合文体选用筛选方法和技巧。要尽量用主谓句表达(有特殊要求除外)。本则新闻的主语是“我国”,谓语动词分别是“实现”“成为”“提供”,宾语分别是“地月距离激光精准测量”“具有此能力的五个国家之一”“关键技术支持”。 【点睛】压缩语段题,首先应辨明语段的表达方式,针对不同的表达方式,采取不同的应对技巧。说明性语段:抓说明对象,扣住其特征。议论性文段:可以采取抓中心句的方法。记叙性文段,可以通过抓记叙的要素来抓信息。具体操作过程:找——陈述对象、中心事件、性质、结果;写——必须按照题干要求(含标点)、尽可能运用原文词语、尽量运用主谓句表达。 四、写作(60分) - 27 - 22.阅读下面这首散文诗,根据要求写作。 我看见春暖花开(节选) 曹阳葵 当每一片花瓣都摘下口罩 当每一片叶子都迎来阳光 我看见春暖花开 祖国啊,你经历了怎样一个寒冬 惊恐的眼神、静默的树梢 空旷的车站、孤寂的街市 病毒、隔离和医护车 一起在朋友圈呼啸 那江边的迎春花 快告诉我 是谁,让这片热土的春天又回来了 这遍地的鲜花,是多少平凡的“无论生死”的请愿者浇灌 这春天的丰碑,由无数逆行的“武汉加油”的志愿者铸就 请综合材料的内容和含意,并结合自己的见闻和感想写一篇读后感。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参考范文 读《我看见春暖花开》有感 庚子春,荆楚大疫,染者数万,众人惶恐。窗外,漆黑的天空依在,却看不到璀璨的烟火。街道,风景依旧,却望不到拥挤的行人。餐桌旁,本应是欢声笑语的团聚时光,却只听见碗筷的乒乓作响。这场与非典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的灾难重新给每个人心头笼上一层阴霾。但亦有人无惧疫情,以无畏之姿,冲锋在前,争回了祖国的春天。 您深入疫区,战胜疫魔。 - 27 - 疫情虽然拉开了人们的距离,却无法隔离中华民族的气魄,更无法磨灭英雄气概。他们不过是一个个平凡的人,却敢于在逆境中站出来,将其他人挡在身后。此时此刻,正有一群这样的白衣天使,以自己的血肉之躯搭建一座抗疫的城池。“把危重病人都送到我这里来”,十七年前非典一战后,钟南山院士的声音又响彻了华夏,劝告人们“尽量不要去武汉”,自己却搭坐高铁赴往前线。本该享天伦之乐的老人,义无反顾地冒着生命危险,从死神手中抢下一个又一个生命。为我们撑起一片又一片的天空 您车舟前行,构交通网络。 “疫情不散,车队不撤。”面对各方交通限制,身处疫情中心的武汉更是被迫封城。口罩、食物、医疗用品的需求单凭武汉根本无法满足,而各方捐赠也因道路封堵而无法正常运输。危难关头,无声无息之间,突有无数“摆渡者”者出现,他们组建志愿车队,担任起运送医护人员、物资运输、信息传递等工作。车队发起者张涛个人承担车队邮费12万元,而诸如此类事件比比皆是。道路之上,四方车舟,以龙腾虎啸之姿,向武汉涌去,“中华危难,匹夫有责”! 您心怀志愿,筑大爱长城。 “隔离病毒,但绝不隔离爱。”正是一位位志愿者不惧危难,不计报酬,不论生死,众志成城,用切身行为,传递爱心,在阳春三月,温暖人间。你们坚定的身影令人动容,你们以萤烛之光,点燃希望和信念的光芒。正因为有你们,所以柳岸必有花明,绝处必然逢生。因为有你们,所以凛冬已去,谷雨将至。谢谢你们,可爱的志愿者们。 华夏腹背芒刺之时,心怀扛鼎逆行之志;中国煎熬患难之际,毅然奋勇请愿,此之谓英雄。望往日车水马龙之城,幸有无数英雄,以百姓之身,担难度险,尽展风华,让华夏大地再次春暖花开。 【解析】 【详解】一、审题要点: 这是热点话题+明确文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热点话题是全民抗“疫”。这要求学生关注社会生活,了解热点人物事件,引导青少年弘扬社会正能量并深入思考社会问题,自觉提高在面对国家危难时,对社会责任和个人追求的认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明确文体是读后感,要注意必须体现读后感在形式和内容上的要求,如题目应体现“读《我看见春暖花开》有感”,可以直接以之为题,也可另立标题,以之为副标题;在行文中,特别是开头和结尾的段落,最好点出是读后感。读后感的一般写法步骤:第一步,对课文内容进行简要概括,明确观点;第二步,列举能证明观点的事例,或“名人事例”,或“身边事例”、或“正面事例”,或“反面事例”;第三步,总结观点(用自己的话把第一段的观点再重复一遍),引用自己的事例,谈谈自己的认识;第四步、拟题,最好有主标题和副标题。 行文中应体现出自己的见闻和感受。 - 27 - 本次作文中诗歌材料第一节暗示控疫成功,抗疫胜利;第二节回顾疫情,形势严峻;第三节照应第一节,追问战疫取胜的原因;第四节回答问题,礼赞、铭记那些奉献的人。通过分析材料可知,这首散文诗的内容和含意都紧扣抗击疫情,写作时不能偏题;重点在于礼赞、铭记那些为抗疫胜利,为民尽心服务、为国无私奉献的以一线医护人员为代表的各行各业的请愿者、志愿者、逆行者等,突出他们不畏艰险、不怕牺牲、爱国为民的精神。若重点写出现疫情的原因、疫情中出现的问题(散布谣言、抢购物品、地域歧视、逃离隐瞒等)、疫情造成的危害等,属于偏题,若作文重点抛开抗疫写奉献、平凡与伟大、英雄等,或当作诗歌鉴赏,重点写诗歌的语言、手法等艺术的,则严重偏题甚至跑题。 二、立意要点: (一)医护人员 1、您是最美逆行者 2、白衣天使,时代英雄 (二)环卫工人: 1.花飨劳者,扫除新冠 2.一袭黄衣鏖战,满城樱雨颂歌。 (三)快递小哥: 1.逆风守帆,星火不灭。 2.传递物资,传送大爱。 (四)社区保安: 1.愿将生命燃成灯,万家灯火胜星辰。 2.你是万家守护神。 (五)志愿者: 1.汝心灼灼,护国赳赳。 2.聚是一团火,散做满天星。 3.星火盈盈,照亮万家。 三、作文素材: - 27 - 1、“我是党员,我先上”“党员应该冲到群众前面,为他们挡住疫情”“作为一名党员,我要把重症病人照顾好、诊治好,及时总结经验,救治更多危重病人”,越是艰险越向前,万千党员驰援武汉、奋战一线,用朴实的行动践行着“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的政治自觉,充分展现了当代共产党人的英雄本色。在党员的带动下,很多医护人员、公安干警和志愿者等纷纷投入到防控疫情斗争第一线,成为“最美的逆行者”。 2、正如最近刷爆网络上的一句话: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在替我们负重前行罢了。武汉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在抗疫的30天里,平均每晚只有凌晨两点到四点短短两小时的休息,硬是撑着早已患上渐冻症的身子处理着无数的突发事件。而当他看到感染新冠病毒的妻子出院,还来不及高兴,又一头扎进战疫之中,他的一句“我必须跑得更快,才能跑赢时间,把重要的事情做完;我必须跑得更快,才能从病毒手里,抢回更多的病人。”让多少人泪奔。 3、疫情当前,无论来自何地、身处何方,我们都是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每个人都是受害者,每个人都是搏击者。无论是逆行驰援还是坚守岗位,不管是闭门不出还是做好防护,都是构筑群防群治严密防线的重要一环。我们万众一心,没有翻不过的山;我们心手相牵,没有跨不过的坎。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定能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守护好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四、结构模式: 读后感的写法及步骤:所谓感,可以是从材料中领悟出来的道理或精湛的思想,可以是受材料中的内容启发而引起的思考与联想,可以是因读书而激发的决心和理想,也可以是因读书而引起的对社会上某些丑恶现象的抨击、讽刺。读后感的表达方式灵活多样,基本属于议论范畴,但写法不同于一般议论文,因为它必须是在读后的基础上发感想。要写好有体验、有见解、有感情、有新意的读后感,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要读好原文。读后感的感是因读而引起的。读是感的基础。走马观花地读,可能连原作讲的什么都没有了解,哪能有感?读得肤浅,当然也感得不深。只有读得认真,才能有所感,并感得深刻。如果要读的是议论文,要弄清它的论点(见解和主张),或者批判了什么错误观点,想一想你受到哪些启发,还要弄清论据和结论是什么。如果是记叙文,就要弄清它的主要情节,有几个人物,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以及故事发生在哪年哪月。作品涉及的社会背景,还要弄清楚作品通过记人叙事,揭示了人物什么样的精神品质,反映了什么样的社会现象,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作品的哪些章节使人受感动,为什么这样感动等等。 其次,排好感点。只要认真读好原作,一篇文章可以写成读后感的方面很多。如对原文中心感受得深可以写成读后感,对原作其他内容感受得深也可以写成读后感,对个别句子有感受也可以写成读后感。总之,只要是原作品的内容,只要你对它有感受,都可能写成读后感,你需要把你所知道的都表示出来,这样才能写好读后感。 - 27 - 第三、选准感点。一篇文章,可以排出许多感点,但在一篇读后感里只能论述一个中心,切不可面面俱到,所以紧接着便是对这些众多的感点进行筛选比较,找出自己感受最深、角度最新,现实针对性最强、自己写来又觉得顺畅的一个感点,作为读后感的中心,然后加以论证成文。 第四、叙述要简。既然读后感是由读产生感,那么在文章里就要叙述引起感的那些事实,有时还要叙述自己联想到的一些事例。一句话,读后感中少不了叙。但是它不同于记叙文中叙的要求。记叙文中的叙讲究具体、形象、生动,而读后感中的叙却讲究简单扼要,它不要求感人,只要求能引出事理。初学写读后感引述原文,一般毛病是叙述不简要,实际上变成复述了。这主要是因为作者还不能把握所要引述部分的精神、要点,所以才简明不了。简明,不是文字越少越好,简还要明。 第五,联想要注意形式。联想的形式有相同联想(联想的事物之间具有相同性)、相反联想(联想的事物之间具有相反性)、相关联想(联想的事物之间具有相关性)、相承联想(联想的事物之间具有相承性)、相似联想(联想的事物之间具有相似性)等多种。写读后感尤其要注意相同联想与相似联想这两种联想形式的运用。 【点睛】材料作文的审题:第一步,读懂材料,抓住主旨。首先要注意材料的特点:单则材料要从整体上把握其主旨;多则材料应弄清它们的异同,从而把握中心;比喻性材料要理解其比喻意义;含哲理性寓言材料,要把握其寓意。抓住主旨(即材料的意向倾向和感情倾向)。第二步,选择角度,准确立意。主旨单一的材料据材料立意即可,蕴涵丰富的材料,可从多角度立意,即发散思维多向立意。一般说来,“一事多人”的材料,有几个“人”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事多因”的材料,有几个“因”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个事件,针对其背景、写作目的的不同,就产生了几个不同的审视角度。 - 27 - - 27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