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12月测试试题(无答案) 人教新课标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12月测试试题(无答案) 人教新课标

‎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12月测试试题(无答案)‎ ‎(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第Ⅰ卷 阅读题 一、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宗祠:吉祥文化的象征 张锋 宗祠作为宗族的象征,起到凝聚族众,万流归宗的向心作用。所以,收族是宗祠一个非常重要的功能。收族就是将散落在外的本宗族成员重新纳入宗族体系,使其认祖归宗。家族认同,是中国人一个非常重要的观念。由家族走向国家,从而形成家国同构的社会政治模式。‎ 保护族人,守望相助,起到在本宗族内部扶危济困的慈善功能。在封建时代,尤其小农生产条件下,个体农民往往很难保护自身的安全,只有凝结成团才有可能更加有效的存活,这个已经不仅仅是血缘纽带的需要了。鳏寡孤独废疾者,可以得到宗族的帮助。一些穷苦的族人还可以住在宗祠里面,看护宗祠的同时,得到宗族的庇佑。族田义庄就是这种事业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除了帮扶弱者外,还有抵抗外侮,维护整个宗族安全的作用。宗祠往往是此类事物的中心场所。‎ 宗祠宣扬教化,制定族规族约,处理宗族内纠纷,是敦睦族亲、惩恶扬善的场所。宗族往往会在宗祠宣读族规乡约,借以约束族众,教化宗族。不少宗族内纠纷,如争产、不孝、奸淫等,也往往会在宗祠内部处理。我们应该看到,宗祠有着补充、细化与完善国家法制方面的功能,可以起到敦睦族亲、惩恶扬善的作用,有不小的促进社会和谐的作用。由此,它成为大社会中不可或缺的小型教化体系,我们应该肯定其正面的社会功能。当然,宗祠所代表的封建族权的残酷性也不容回避。‎ - 8 -‎ 宗祠是族众举办婚丧嫁娶等日常重要事务的场所,进而成为宗族日常生活的公共空间。一些宗族在结婚时,男女双方都会围绕宗族作为中心场所展开。女方必须向本家宗祠汇报,表明有本家姑娘要出嫁外族的意思。男方也必须带领新妇向宗祠祖先汇报,同时也让族人认可这桩婚姻,含有入谱的意味。如若不被认同,这对夫妻就很难融入当地以宗族为中心的社会生活。许多宗祠修得很大,可以容纳成百上千人,所以像婚嫁这样的大型活动,需要族内成员普遍参与的事项,往往会在宗祠举行。除此之外,演戏等活动也会在宗祠举行,一般的宗祠内部往往建有戏台,宗祠成为娱乐空间。不少地方还把宗祠当做消闲纳凉、社交活动的中心。由此可见,宗祠往往成为村落社会活动的中心。‎ 宗祠具备倡学功能。不少宗祠特别宣扬耕读,希望本宗族的成员能够读书显名,光宗耀祖。在祠堂中,往往获取功名的人会被特别彰显。在祠堂前面的广场上,状元等科举功名获得者往往会树旗杆,以示尊崇,同时激励后人。很多宗祠实际上还办有族学,用来资助族内贫困但向学的子弟读书。倡学功能为推动古代社会的民众教育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作为华夏后人,我们有必要大力挖掘、弘扬宗祠中所传达的吉祥文化意蕴,从而使我们的社会更加安定、祥和。‎ ‎                         (《人民论坛》2013年21期)‎ ‎1.下列有关宗祠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 A.收族是宗祠的重要的功能,因为宗祠有凝聚力、向心力。‎ B.宗族力所能及照顾所有成员,让其住在宗祠里看护照料。‎ C.一些宗族内部发生纠纷,时常在宗祠内按照族规来处理。‎ D.一般宗祠具有娱乐功能,内部搭有戏台,可以进行演戏。‎ ‎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恰当的的一项是 ( )‎ A.宗祠作为宗族的象征,家族将散落在外的成员重新纳入宗族体系,起到认祖归宗的作用。‎ B.宗祠是扶危济困 、抵御外侮、调节人际关系、维护整个宗族安全的中心场所。‎ C.宗祠具有惩恶扬善、进行社会活动、倡学等正面的社会功能,其负面功能可以忽视。‎ D.宗祠建筑,既有外部形体的吉祥象征,也有内部蕴含的吉祥精神,有着极深的文化内涵。‎ ‎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在封建社会的小农生产条件下,个体农民尤其鳏寡孤独废疾者常常很难保护自身的安全。‎ B.因为宗祠有着补充、细化与完善国家法制方面的功能,所以宗族可以在宗祠内宣扬教化。‎ C.女方向本家宗祠汇报和男方带领新妇向宗祠祖先汇报,表明了融入宗族日常生活的心愿。‎ D.不少宗族宣扬耕读,目的是希望本宗族成员光宗耀祖,彰显获取了功名之人来激励后人。‎ 二、古代诗文阅读(40分)‎ (一) 文言文阅读(19分)‎ - 8 -‎ 赵璜,字廷实。少从父之官,坠江中不死。稍长,行道上,得遗金,悉还其主。登弘治三年进士,授工部主事。出为济南知府。猾吏舞文,积岁为蠹。璜择愿民教之律令,得通习者二十余人,逐吏而代之。汉庶人①牧场久籍于官,募民佃。德王府奏乞之,璜勘还之民。阅七年,政绩大著。正德初,擢顺天府丞,未上,刘瑾恶璜,坐巡抚朱钦事,逮下诏狱,除名。瑾诛,复职。迁右佥都御史,巡抚宣府。寻调山东。河滩地数百里,赋流民垦而除其租。番僧乞征以充斋粮,帝许之,璜力争得免。曲阜为贼破,阙里林庙在旷野,璜请移县就阙里,从之。擢工部右侍郎,总理河道。以边警改理畿辅②戎备。事定,命振顺天诸府饥,还佐部事。‎ 世宗即位,进左侍郎,掌部事。裁宦官赐葬费及御用监料价,革内府酒醋面局岁征铁砖价银岁巨万。嘉靖元年进尚书。刘谨创玄明宫,糜财数十万,瑾死,奸人献为皇庄。帝即位,斥以予民,既而中旨令③仍旧。璜言,诏下数月而忽更,示天下不信,帝即报许。会方修仁寿、清宁宫,费不继。磺因请与石景山诸房舍并斥卖以资用,可无累民,帝可之。诏营后父陈万言第,估工值六十万,磺持之。万言诉于帝,下郎中、员外二人诏狱。璜言:“二臣无与,乞罪臣。”帝不听。其后论救踵至,万言不自安,再请贷。二人获释,工价亦大减。诏建玉德殿,景福、安喜二宫,璜请侯仁寿宫成,徐议其事,帝不许。顷之,以灾异申前请,帝始从之,并罢仁寿役。‎ 璜为尚书六年,值帝初政,锐意厘剔,中官不敢挠,故得举其职,后论执不已,诸权幸嫉者众,帝意亦浸疏。璜素与秦金齐名,考察自陈,与金俱致仕。廷臣乞留,不许,驰驿给夫廉如故事。璜有干局,多智虑。事棼镨,他人相顾愕眙,璜立办,既去,人争荐之。十一年召复故官,未上卒。赠太子太保,溢庄靖。     (节选自《明史·赵璜传》)‎ ‎[注]①汉庶人:指因叛乱被贬为庶人的汉王朱高照。②畿辅:国都附近的地方。‎ ‎③中旨令:皇帝白宫廷发出的亲笔命令。‎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调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汉庶人牧场久籍于官           籍:登记 B.坐巡抚朱钦事              坐:因,受牵连 C.诏营后父陈万言第            第:府第宅院 D.中官不敢挠,故得举其职        举:被举荐 ‎5.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赵璜体恤民生的一组是( )‎ ‎①行道上,得遗金,悉还其主     ②德王府奏乞之,璜勘还之民 ‎③河滩地数百里,赋流民垦而除其租  ④璜言诏下数月而忽更,示天下不信 ‎⑤璜因请与石景山诸房舍并斥卖以资用 ⑥二臣无与,乞罪臣 - 8 -‎ ‎  A.①②⑤    B.①④⑥    C.②③⑤    D.③④⑥‎ ‎6.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解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赵璜治理政务政绩卓出。任职济南时,不良权贵,保住了农户租种的牧场的土地。‎ B.璜烙尽职守,担任左侍郎时,能大胆裁减内廷开支,缩减皇室的工程造价。‎ C.尽管赵璜没有听从朝廷大臣的意见依然辞职、但朝廷对他的车马供应仍按旧例。‎ D.赵璜很有才干,在他人为纷乱错杂的事件观望惊讶时,他能立即找到处理的办法。‎ ‎7.将下列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诏下数月而忽更,示天下不信,帝即报许。(5分)‎ ‎ ‎ ‎(2)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5分)‎ ‎ ‎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临江仙·暮春  赵长卿 过尽征鸿来尽燕,故园消息茫然。一春憔悴有谁怜?怀家寒食夜,中酒落花天。 见说江头春浪渺,殷勤欲送归船。别来此处最萦牵。短篷南浦雨,疏柳断桥烟。‎ ‎8.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情感?(5分)‎ ‎ ‎ ‎9.结尾两句运用了怎样的手法?请简要分析。(6分)‎ ‎ ‎ ‎(三)名篇名句默写(10分)‎ ‎10. 名篇名句默写(10分)‎ ‎(1)在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中,作者用 , 来形容草木茂盛的样子和细水慢流之状。‎ ‎(2)在王勃的《滕王阁序》的写作背景中,阎都督听说王勃开首写道“豫章故郡,洪都新府”,都督便说:不过是老生常谈。又闻“星分翼轸,地接衡庐”,沉吟不语。等听到“ , ”,都督不得不叹服道:“此真天才,当垂不朽!”。‎ ‎(3)在王勃的《滕王阁序》中, , 写出了色彩变化之美。上句设色淡雅,下句设色浓重,在色彩的浓淡对比中,突出秋日景物的特征,被前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 - 8 -‎ ‎(4)《庄子▪逍遥游》中以“朝菌”和“蟪蛄”为例来说明“小年”一词的两句是 , 。‎ ‎(5)在李密的《陈情表》中,用 , 把自己形单影只、孤独寂寥,极为形象的表现出来,读之让人动容。‎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列文字,完成(1)—(4)题 沈从文,他在痛苦中开花 东方小四 ‎4月1日清晨,醒得太早。随手翻开一本书,是沈从文的书信集,其中有些是他生前没想到会发表的自呓般的文字。自1949年1月到8月,正是沈从文被人认为“精神失常”的一段岁月。他在妻子张兆和的信上乱圈点,内容大致为:我的痛苦这个世界上没人知晓;生活已经失去意义。‎ 那时他因郭沫若的一句“反动文人”的定论而否定自我,直觉自己的写作时代已经过去。精神压力巨大的他应梁思成与林徽因之邀住在他们清华园的家里,以疗养身心。许多真挚的朋友巴望他早日康复,他反复自语:没人知道,其实我根本没有病。‎ 在呓语里,他说:“翠翠,你在一点零四的房间里酣睡,还在想着我吗?我死了也想着我吗?”我不由得吃了一惊。原来,那个小说中“也许明天回来,也许永远不回来”的人,也是沈从文自己啊。原来,他一直未能忘怀少年的情怀——他在自传里,写下了一段孽缘:一个女孩趁着他的爱情正燃烧时,骗走了一笔数目不小的钱,令他不得不离开家乡。而他将曾在自传中落笔的美好感情,嵌入了小说《边城》中。‎ 许多年后,他还挂念着她。而三三(张兆和的昵称)也排在翠翠的后面。我终于理解了他对张兆和的爱恋,有许多无法言述的情愫。其中有许多映照着对翠翠的憧憬:美丽、忠诚、纯真、微黑。而张兆和还多了翠翠所没有的大家闺秀的才气。沈张二人的恋爱,未必为对方完全懂得,却可恒久。因为他对自己的懂,因了她的纯粹高洁。‎ 幸好,他有她。那个虽然不太懂得他,却一直用自己温暖坚定的爱心去支持和抚慰他的妻子。后来他曾在家自杀,也幸亏担心着他的她匆匆从干校返回,及时发现而救了他一命。‎ 从此以后,沈从文开始了另一条命。他的痛苦低到尘埃里,开出花来。他丢掉了那支光彩夺目的文学之笔,开始托生为文物研究专家沈从文。我仔细读过其填补国内空白的《中国古代服饰研究》[注]与其他关于“瓶瓶罐罐”的文章,功力胜于如今的文物专家不知多少倍。20世纪50年代以后的沈从文,不论什么文物入了他的眼,所有的来龙去脉都清晰起来。许多人都震惊于他惊人的记忆力以及渊博深厚的古文及古文物功底。他只是微微一笑,甚至对于“‎ - 8 -‎ 故宫解说员”的工作,也做得尽心尽责。在文物面前,讷于言的他,随时可口若悬河。‎ 他埋葬了文学世界里的沈从文,成就了文物专家沈从文。无法言说、无处排解的痛苦,开成了一朵朵奇葩。看到那些一丝不苟的文字,与之前的文学之笔截然不同,但也同样圆润、朴素、悠远,印着他个人的标记。只是,我依然会有流泪的冲动。有些人的有些转身,即便与世无争,即便毫无声响,即便当事人一直微笑,也让旁人难以释怀。‎ 在北京一个小巷里的一间斗室,沈从文将自己的全部身心都交给了文物研究。他美丽忠诚的妻子,每天给他送饭。有时,上顿的饭菜凉了,他还在不辞劳苦地涂抹写画。张兆和只能倚门无奈地一笑,不能理解这个人为了什么要如此自苦。她只能安慰自己,毕竟他已经“正常”了。‎ 这个世间只有一个沈从文,天分过人,外表温和,内心倔犟。当年郁达夫好心劝慰这个在小旅馆流着鼻血写文章、几近饿死的文学青年放弃文学之路时,年轻的沈从文带着湖南人的“一根筋”和走投无路的无奈坚持了自己的选择;当鲁迅在报纸上痛斥他的时候,他保持了冷静与克制,仍不改文风;当郭沫若代表一种新环境全盘否定他的时候,他差点放弃了生命,但重新站起来时,更加骄傲——谁都知道,郭本人对于文物有着相当的造诣。后来,时为社科院领导者的郭沫若也不得不高度评价了《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并撰写了序言。沈从文自始至终,没有说过郭的一句不是,哪怕1949年时自己都快被这个强势的人逼疯了。‎ 一个人面对挫折和痛苦的态度,决定了他的人生和成就。‎ 张兆和在沈从文逝后,轻声说道:斯人可贵。‎ ‎[注]《中间古代服饰研究》:这部书以历史朝代为编排顺序,通过出土和传世文物的图像,并结合有机连续的174篇文章,对中国古代服饰制度的沿革及其与当时社会物质生活、意识形态的关系,作了广泛深入的探讨,反映了自殷商至清代3000多年间中华民族服饰的情况。‎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文章以作者清晨醒来翻看沈从文的书信集开篇,引出对沈从文在“精神失常”时期的情况的交代,显得十分自然。‎ B.受少年时期的爱情经历的影响,沈从文喜欢妻子张兆和的美丽、忠诚、纯真、微黑,但不喜欢她大家闺秀的才气。‎ C.沈从文的天分也表现在文物研究方面。他有关文物研究的文章颇显功力,《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一书还填补了国内空白。‎ D.面对沈从文文物研究的文字,作者“依然会有流泪的冲动”‎ - 8 -‎ ‎,主要是因为作者为沈从文找到新的人生方向而高兴。‎ E.张兆和不能完全懂得丈夫的精神世界,但仍对他充满崇敬、赞美之情。由她在丈夫去世后说的“斯人可贵”可以看出。‎ ‎(2)文章以“沈从文,他在痛苦中开花”为标题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6分)‎ ‎ ‎ ‎(3)如何理解“那个小说中‘也许明天回来,也许永远不回来’的人,也是沈从文自己”的含意?请简要分析。(6分)‎ ‎ ‎ ‎(4)沈从文的成功转身带给你哪些启示?请结合原文相关内容加以探究。(8分)‎ ‎ ‎ ‎ ‎ 第Ⅱ卷 表达题 四、语言文字与应用(16分)‎ ‎1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在这些有口皆碑的铁的事实面前,犯罪嫌疑人沮丧地低下头。 B.在任何事情面前,都不能甘于人后,要一马当先。 C.辩论会上,他能抓住要点,随机应变,击败对手。 D.在这次科学盛会上,科学家都滔滔不绝油嘴滑舌的表明自己的见解。‎ ‎1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 A.能否贯彻十八大四中全会的精神,对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实现中国梦无疑具有重大意义。‎ B.随迁子女升学考试政策调整的出发点是保障其受教育的权利、促进教育公平发展,要防止出现“高考移民”现象,影响社会稳定,扰乱教育秩序。‎ C.《新闻周刊》第二十六期披露的招生内幕令人触目惊心,定向招生以往无序混乱的局面非但没有改观,反而更加变本加厉——中介人或组织明目张胆地贩卖指标。‎ D.全新的形式、权威的导师、优秀的学员和热情的观众,让“中国好声音”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选秀节目,而是一场普及率极高的音乐盛会。‎ ‎14.“公益广告也是一盏灯”这条广告语倍受称赞,请你说说它好在哪里。(4分)‎ - 8 -‎ ‎ ‎ ‎ 。‎ ‎15.根据下面的新闻内容,写一段评论性文字。(6分)‎ 张先生和弟弟、妹妹去爷爷家吃晚饭。饭桌上,爷爷想和年轻人聊天,结果三兄妹各拿各的手机玩,受冷落的爷爷说了句“你们就和手机过吧”,便一怒之下摔盘子离席。这样的事情,每个城市都有发生。这平常戏剧性的一幕,触动了许多人的心绪。现在,网络上流行的一句话是: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莫过于一家人坐在一起,你却在玩手机。‎ ‎ ‎ ‎ ‎ ‎ 。‎ 五、作文(60分)‎ ‎16.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 多少年前,很多人便在高声唱着“我的未来不是梦,我认真的过每一分钟”,这里,流露的是一种对未来的态度。未来,到底是什么样子?现在的年轻人到底能不能承担历史赋予的重任?能不能客观地认识自己?能不能正确的处理各种关系?未来,成了每一个年轻人深思的问题。‎ ‎ 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 8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