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9 发布 |
- 37.5 KB |
- 2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三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第I卷(阅读题,共70分)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医和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体的,中医的理论和实践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思维方式。 中医首先反映的是中国文化、中国哲学整体关联的思维方式。有人认为,中医的理论是不科学的、模糊的、不可实证的,那是因为他们已经习惯了现在的实证观念和思维。实证思维主张分析还原,还原到后来就各个成为一个孤立的个体。整体关联的思维也讲还原,而整体关联所还原的个体是相互关联的个体。从根本上说,中医研究的是人这个有精神的高级生命体。因此,中医才有这样的观念,整体生命的每一个部分都能完整地反映整体的面貌,而不只是反映那个部分。比如,肝脏不只反映肝脏,心不只反映心,而是与其他脏器的生理功能密切关联。 中医诊治要周全地考虑不同性别、体质、地域、时间等因素,对药材的采用也特别强调地域性的差异,这是基于中国哲学中“自然合理”的理念。“自然合理”有尊重自然和注重个性两重内涵。中国哲学里的“自然”是本然的意思,任何违背事物本来面貌的做法都是不合理的,我们应该按照事物的本来面貌“因势利导”,要适合、符合这个事物本来发展的途径、趋势。而现代人所尊奉的“科学合理”的理念,是要去掌控自然,去改变事物的本来面貌。其实,很多现代科学家已经开始认识到,科学并不是按照人的意志去改变自然界的本来关系,而是使自然界和人类能够更加和谐地相处。此外,“自然合理”特别强调符合事物的本性,即个性,这就跟科学合理的思维方式强调普遍化、普适性有很大的差异。 中医还体现了中国哲学所强调的直觉思维。在中医的“望闻问切”四诊中,“望”和“闻”是医生的直觉,中医通过“望”观察病者的气色、舌苔和形态,通过“闻”体气、口气、二便之气来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初步的判断。医者“问”,患者通过口述的方式,将自己的直观感受告诉医生。最后是“切”,医生通过脉象来印证医者对患者情况的直觉判断是否准确。许多人认为中医“望闻问切”太主观、不科学,这源于我们的一种观念:理性是清晰的、准确的,也是可靠的;而直觉是模糊的、不准确的,是不可靠的。其实,科学的发展已经越来越认识到模糊化更接近事物整体的本来面貌,而有时候越清晰越有可能对事物的认识片面。这也正是现在科学模糊学理论发展的一个道理。在中国的文化里面,比较典型的例子就是中医,中医在模糊中间有着极其精确的一面,这也是中国文化最根本的特色。 我们要继承中医的传统,坚守中医的传统理念。这不仅仅是中医界的责任,同样也是中国哲学界与文化界的责任。 (摘编自褛宇烈《中医的人文内涵及其意义》)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在中医看来,每一个脏器都能反映整体的面貌,这是整体关联思维的体现。 B. 中医重视差异性,强调因人、因地、因时而异,这与“科学合理”的思维大相径庭。 C. 中医被误解,与我们未认识到理性思维的局限,未充分理解直觉思维的价值有关。 D. 随着科学的发展,科学家逐渐意识到,认识事物时越模糊就会越接近事物的原貌。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第三段从尊重自然和注重个性两个方面展开对“自然合理”的论述,论证思路清晰。 B. 第四段讲中医的“望闻问切”的四诊方法,是为了论证科学模糊学理论的正确性。 C. 文章运用对比论证,体现了传统文化思维方式的优点,含有为中医正名的动机。 D. 文章以中医理论和实践为依据,从三个方面论证了传统文化思维方式在中医中的体现。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在对个体事物的分析方面,中国哲学整体关联的思维方式比实证观念更具优势。 B. 中医崇尚“自然合理”,注重个性,与科学合理有本质区别,所以缺乏科学的普适性。 C. 如果澄清了人们对理性与直觉的错误认识,中医传统理念就能得到继承与坚守。 D. 中医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和哲学的思维方式,它在实践中的运用也促进了中国哲学思维的提升。 【答案】1. D 2. B 3. D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有关内容的分析和理解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主题、结构思路、观点态度、句段含义、创作意图等进行分析概括。 D项,“认识事物时越模糊就会越接近事物的原貌”不合文意,原文相关表述为“其实,科学的发展已经越来越认识到模糊化更接近事物整体的本来面貌,而有时候越清晰越有可能对事物的认识片面”,“模糊化”不能等同于“认识事物时越模糊就好”,选项曲解文意。 故选D。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文章的论点、论据、论证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 本题B项,“是为了论证科学模糊学理论的正确性”错误,第四段的观点句是“中医还体现了中国哲学所强调的直觉思维”,,选项应该为“是为了证明中医体现了中国哲学所强调的直觉思维”。 故选B。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以及句子之间的关系的细微差别。考生应先看清题目要求,如本题“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然后对应原文逐项分析。本题 A项,“更具优势”无中生有,文中并未比较优劣高下。 B项,根据文本“许多人认为中医‘望闻问切’太主观、不科学”以及“在中国的文化里面,比较典型的例子就是中医,中医在模糊中间有着极其精确的一面,这也是中国文化最根本的特色”,可知结论“中医缺乏科学的普适性”错误。 C项,“如果……就……”,表述过于绝对。 故选D。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近日,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人民检察院披露了一件以在校大学生为作案对象的“校园贷”“套路贷”案件,现阶段共批准逮捕犯罪嫌疑人11人。被害人因沉迷网络赌博,不仅花光了父母给的生活费,还欠下不少债务,在同学的介绍下到校外某贷款公司借钱,后因无法及时偿还贷款,在短短两个月的时间里,欠款数目从6000元累积到10余万元,翻了近20倍。 (摘编自《高校学生陷“校园贷”,借1.3万欠100余万》,《法制日报》2018年5月2日) 材料二: 记者从教育部获悉,一些不良校园贷机构利用虚假宣传,诱骗在校大学生陷入“套路贷”“高利贷”陷阱,“小贷”滚成“巨债”,并采取威胁、恐吓甚至暴力方式催贷。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再次提醒广大学生务必“提高警惕”“找准组织”“理性消费”。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表示,不良校园贷机构往往采取虚假宣传的方式,以降低贷款门槛、隐瞒实际资费标准为诱饵,诱骗学生过度消费,其本质就是打着善意的幌子,行诈骗、敲诈之实。广大学生要提高警惕,对广告中的“免费”“优惠”“打折”要多留一份心眼、多打几个问号。平常要多学一些金融常识,增强防范意识,提高自身对网贷业务甄别、抵制的能力,切勿盲目信任。而学校和家长作为监护的责任主体,则需在思想引导、风险教育上下功夫。 (摘编自《不良校园贷“免费”套路藏风险》,《北京晚报》2018年5月2日) 材料三: 校园贷沦为“校园害”的背后,既有社会层面的问题,也有容易被忽略的教育问题。正如有人所言,我们的大学生还缺少财商教育。例如,金融被举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和血液”,金融理财能力被称为“公民实现富裕幸福生活的基础”,金融常识这堂课应该在大学生中普及,尤其是在网上借贷流行、电子支付普及的今天。试想,如果高校能够与时俱进,多进行一些金融常识方面的教育,在普及知识中提升学生的认识水平,在剖析案例中提升学生的防骗能力,在培养财商中提升学生的理财能力,那么学生哪怕看不穿校园贷的套路,也会有所警惕。目前,教育部已要求各高校重视金融知识教育,加强对不良校园贷的警示教育,这无疑具有鲜明的现实针对性。非法校园贷走了,但换个马甲的新骗局还可能登场。加强财商教育,就相当于为大学生披上抗击诈骗的盔甲。 业内人士认为,非法校园贷潜滋暗长的原因主要有三方面:一表借贷机构用较低的门槛诱骗学生上当;二是大学生金融知识匮乏;三是虚荣心所致。就此而言,大学生在学习金融常识的同时,也需要提升自我管理能力。当收入满足不了消费、能力撑不起欲望,该怎么办?面对捉襟见肘的经济状况,是否非要进行超出自身能力的高消费?这就需要学会自我管理、自我驾驭和自我克制。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是成长成才不可或缺的关键因素;如果不善于自我管理,最终就会迷失自我。“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贷款消费已成时代潮流,不应再被妖魔化。当非法校园贷被禁绝,也应增加合法借贷资源的供给。据报道,目前已有多家银行开办针对大学生小额信用贷款的业务。 (摘编自《别让校园贷成为“校园害”》,《人民日报》2017年9月8日) 材料四: 近日,湖北省公安厅联合相关单位开展2018年防范和处置非法校园贷系列主题活动,通过寓教于乐的形式,让学生经历全面深刻的警示教育。文艺会演将宣传防范非法校园贷等金融知识融入歌舞、小品、快板等节目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消费观,自觉抵制非法校园贷。 (摘编自《湖北开展防范非法校园贷活动》,《人民公安报》2018年12月25日) 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一些不良校园贷从“小贷”滚成“巨债”,这与个别大学生轻信不良校园贷机构虚假宣传、不识其套路陷阱有关。 B. 在网上借贷、网络支付流行的今天,缺乏金融常识是大学生易上当受骗的原因之一。 C. 当代大学生消费需求旺盛,爱好时尚和潮流,追求超前消费,为非法校园贷的滋生提供了温床,所以大学生要加强财商教育。 D. 校园贷沦为“校园害”,原因是多方面的。家长和学校都有责任正确引导学生,使学生加强防范意识。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材料一通过具体案例对某类非法校园贷的形成进行了报道,材料二则介绍了非法校园贷的一些具体形式并对学生做了提醒。 B. 不良校园贷机构采取“免费”“打折”等虚假宜传,隐瞒了其诈骗意图,这是某些大学生陷入“套路贷”“高利贷”陷阱的原因之一。 C. 校园贷本质是打着善意的幌子行诈骗、敲诈之实,其暴力催贷方式对在校大学生的人身安全构成极大威胁,所以应严厉禁止。 D. 大学生成长成才关键是要学会自我管理,如果学生自己不能提高警惕、抵制诈骗,即便非法校园贷没有了,还可能会有新骗局出现。 6. 从政府角度考虑,要采取怎样的措施才能有效防止非法校园贷事件的发生?请简要分析。 【答案】4. C 5. C 6. ① 政府联合公检法等部门加大对非法校园贷机构的惩处力度,增强法律法规的震慑力。 ② 政府相关部门应要求高校加强金融知识宣传,加强防诈骗教育宣传。 ③ 政府主管部门要大力整顿针对大贷市场,为大学生提供更多合法借贷的途径。 【解析】 【4题详解】 该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内容的能力。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看看有没有偷换概念、范围缩小或扩大、混淆关系、轻重范围失当、因果颠倒等问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 C项,“当代大学生消费需求旺盛,爱好时尚和潮流,追求超前消费”的说法错误,首先材料未提及“爱好时尚和潮流”;其次,“当今大学生”范围过于宽泛,只能是部分大学生。 故选C。 【5题详解】 本题考查信息筛选和整合能力。首先应迅速浏览,划记关键词;其次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最后做出判断。比对时注意选项与原文是同义转述,还是改变了原文。同时要熟悉设误的类型,如偷换概念、混淆未然已然、混淆或然必然、无中生有,强加因果,肯定否定不当、强加因果,曲解原文等。 C项,“校园贷的本质是打着善意的幌子行诈骗、敲诈之实”错误,因为材料二里说,“其本质就是打着善意的幌子,行诈骗、敲诈之实”,依据上下文知道,“其”指代非法校园贷。该选项混淆了校园贷和非法校园贷,应该禁止的是非法校园贷。 故选C。 【6题详解】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和探究文本中某些问题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明确题目要求,然后通读全文,知道各个材料是从什么角度述说的中心话题,与要求回答的问题有什么关联,最后筛选出关联部分,进行分析作答。 回答这道题,第一步,通读材料,概括四个材料的中心:材料一,高校学生陷“校园贷”;材料二,不良校园贷“免费”套路,以及学生自身该如何防范;材料三,非法校园贷反映出来的问题以及潜滋暗长的原因;材料四,湖北开展防范非法校园贷活动。明确四则材料后,第二步,寻找出政府可以插手管理非法校园贷的区域:材料一“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人民检察院……,现阶段共批准逮捕犯罪嫌疑人11人”; 材料三“教育部已要求各高校重视金融知识教育,加强对不良校园贷的警示教育,这无疑具有鲜明的现实针对性”;“当非法校园贷被禁绝,也应增加合法借贷资源的供给。据报道,目前已有多家银行开办针对大学生小额信用贷款的业务”;以及材料四“开展防范和处置非法校园贷系列主题活动”。 第三步,整理答案: 依据材料一“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人民检察院……,现阶段共批准逮捕犯罪嫌疑人11人”,可以倡议政府联合公检法等部门加大对非法校园贷机构的惩处力度,增强法律法规的震慑力; 依据材料三“教育部已要求各高校重视金融知识教育,加强对不良校园贷的警示教育,这无疑具有鲜明的现实针对性”和材料四,可以看出,政府相关部门应要求高校加强金融知识宣传,加强防诈骗教育宣传; 依据材料三“当非法校园贷被禁绝,也应增加合法借贷资源的供给。据报道,目前已有多家银行开办针对大学生小额信用贷款的业务”,政府主管部门要大力整顿针对大贷市场的基础上,应为大学生提供更多合法借贷的途径。 【点睛】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答题时一般分三步:第一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因为该题涉及的内容一般范围比较大,所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是筛选和整合的基础。具体来说,要探究文章的观点,把握作者在文中体现的态度,筛选出文中使用的论据等。对文章的主要内容有个整体把握,筛选和整合信息时才会心中有数。第二步,把握题干,确定答题区间。第三步,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米兰花香 于艳丽 老吴坐在火车上,看着窗外的树,和远处已经返青的大地,总是觉得火车开得忒慢了些。他忍了几忍,还是没忍住,叫来乘务员道,“丫头,你能不能跟你们司机师傳说一声,让他开快些?” 乘务员一脸模式化的笑容,说:“大爷,火年已经很快了,您感受不到吗?” 邻座一个和老吴相熟些的人打趣道,“老爷子,您以为火车是火箭呢?一眨眼就到家了。不要土包啦,火车不比你家的牛车快?” 老吴本来就语迟,被邻座抢白一顿,不再言语,局促地正了正身体,将一个小包紧紧接在怀里。 火车停到火车站,老吴和相熟的人匆匆道了别,便急忙走出站台。回家要去长途客运站坐大巴车,但老吴已经在火年上想好了,下火年就打出租车回家,多少钱也得打。离家不过是一个星期的光景,可老吴觉得像是过了一背子。 老吴钻进出租车,司机从后视镜里看了老吴一眼,问:“您去哪?” “于家庄。” “于家庄?”司机重复了一追。 “对,于家庄,盐山乡于家庄。” “老爷子",司机一只手搭在方向盘上,回过头来着他说,“您知道从火车站到子家庄得多少钱?” “我没和你谈钱,你快点送我回家,多少钱找都给你!” 司机摇着头笑了,却也不好再说什么,特过身子,车子稳稳地滑出站前停车场,沿着不远处的高速公路,向于家庄驶去。 老吴下了出租车,已是黄昏时分,他惶急地走进院子,晚春的暖风穿堂而过,带来屋里来兰花扑鼻的香气,几天来,旅途劳顿的疲惫似乎都融化在弥漫的花香里了。 “米兰!”老吴叫道,声音里有不易觉察的顫音。 一张俊美的少女的脸从窗里闪过。随后,穿着红色送动服,扎着马足辩的素素从屋里奔出来。 素素激动地喊:“吴各爷,您回来啦!” “嗯嗯,素素在呐。”老吴欣慰地看着这个孩子,唯一的儿子吴天参军后留在部队,家里多亏着她和一帮年轻人照顾。他一边应着素素的问候,一边三步并作两步跨进足子。 “他娘,我回来了。 屋里被叫作米兰的女人歪靠在枕头上,气息微弱,如知一盏将熄的烛火,却在老吴进门的瞬间拼尽全カ爆出一星火花,她睁开眼晴看着老吴,想说什么却似酝酿不出合适的气力。 老吴看懂了地的心思,忙道:“看到了,都看到了。 老吴的话让女人闭上了眼時,眼角有几颗泪珠重重地滚落下来,落在女人散在枕边的白发上。 “莫哭莫哭!”老吴急忙劝慰道,“我把你养的那盆米兰按你的意思裁到了他的墓旁。你不晓得,那盆花开得多香,扫墓的人都说,还没到墓地就闻到花香了。还有,你让我说的话,我也都对他说了。” 女人还是哭出了声,虽然声音微弱,但这丝丝缕缕的哭声更让人觉得心痛。 “哎呀,你看你,还病着,哭啥哩?你看我給你带啥回来了。”老吴小心翼翼从小包里拎出一个黄绸布口袋,女人认得,这是老吴走之前地亲手缝制的,虽说地连捏针的力气都快没有了,但她地还是拒绝了素素要替地缝袋子的请求,花了几个时辰,一针一线,缝好了这个袋子,甚至故意在针脚里压进一根自己的白发。 老吴将得满满的袋子给地,不消说,她就知道袋子里装的是啥,她紧紧地将布袋搂在怀里,枯瘦的前胸剧烈地起伏着。 站在一边的素素知道,吴奶奶连哭的力气都没有了。 老吴回家一个星期后,米兰去世了。 埋葬米兰的时候,老吴郑重其事地把黄布袋拿来,大家看见,老吴从黄绸布口袋里倒出一坏黄土,将黄土覆在米兰的棺盖上。 回来参加母亲葬礼的吴天,从志愿者素素那里知道,那杯黄土是钟国英坟冢上的,是父亲为钟国英扫墓时带回来的。 钟国英是米兰以前的爱人,于1952年牺牲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 (有删改) 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火车上在被人抢白后,老吴“将一个小包紧紧搂在怀里”,可看出他对包里抗美援朝烈士钟国英坟冢上的一抔黄土的珍视。 B. “歪靠在枕头上”“眼角有几颗泪珠重重地滚落下来”两处描写,和“如一盏将熄的烛火”这一比喻句,形象地表现了米兰的虚弱。 C. “‘米兰!’老吴叫道,声音里有不易觉察的颤音”一句运用了细节描写,“不易觉察的颤音”体现了老吴的感伤和对米兰的悲惘。 D. 小说最后一段点出了钟国英的身份,与前文的相关内容照应,让人了解了事件的缘由,使小说情节合情合理,并深化了小说的主题。 8. 小说首段在全文有什么作用?请结合作品内容简要分析。 9. 小说标题“米兰花香”有哪些含意?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答案】7. B 8. ①情节:表现了老吴内心的急切之情,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②人物:以老吴内心的急切之情表现了他对祭拜烈士的热心和对妻子的担心、悲悯。③老吴的话语让人莞尔,有一种喜剧感,与后文的庄严、沉重形成反差,产生较好的艺术效果。 9. ①“米兰花香”表面指院中米兰花的香气,它给人带来了香气;②“米兰花香”象征着抗美援朝烈士钟国英伟大的献身精神;③“米兰花香”象征着米兰的品质及其对钟国英深沉的爱与思念;④“米兰花香”象征着人们对烈士的崇敬缅怀之意。 【解析】 【7题详解】 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内容的理解,主旨的概括,表现手法的分析等。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立足考查“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 B 项,“‘眼角有几颗泪珠重重地滚落下来’……形象地表现了米兰的虚弱”错误,分析不全面,结合后文故事情节“老吴小心翼翼从包里拎出一个黄绸布口袋,女人认得,这是老吴走之前她亲手缝制的,虽说她连捏针的力气都快没有了,但她还是拒绝了素素要替她缝袋子的请求,花了几个时辰,一针一线,缝好了这个袋子,甚至故意在针脚里压进一根自己的白发”等知道米兰的心情,应是急切期盼,焦急等,她急切地想知道老吴带来的消息,并非仅仅是体现虚弱。 故选B。 【8题详解】 本题考查段落的作用。解答此类试题,首先审清楚题干的要求,如本题问的是“小说首段在全文有什么作用?请结合作品内容简要分析”,然后概括首段的内容,再从结构和内容上考虑。解答本题,要明确情节构思为表现人物的宗旨,结合情节的一般作用(一是创造悬念,引人入胜;二是前后照应;三是侧面衬托、埋下伏笔;四是总结上文、点明题意;五起线索作用),然后根据题目要求,结合文章作答。由开头“老吴坐在火车上,看着窗外的树,和远处已经返青的大地,总是觉得火车开得忒慢了些。他忍了几忍,还是没忍住,叫来乘务员道,‘丫头,你能不能跟你们司机师傅说一声,让他开快些?’”就引起了读者的兴趣,吸引着读者想知道知道为什么;同时也为表现人物形象服务,老吴的焦急与后文中的米兰的急切期盼有关系,也可以看出老吴对米兰的真情;在结构上老吴的可笑话语与行为又与后文米兰临死及葬礼的庄严凝重的场面形成对比,产生较好的艺术效果。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小说标题含意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审清楚题干的要求,如本题问的是“小说标题‘米兰花香’有哪些含意? 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然后按照由表及里的顺序理解含意。解答本题可以从标题含义、结构、主旨、效果等角度进行思考,就本题而言,要从标题的含义和主旨的角度来回答。标题的作用通常有以下几种:1.设置了悬念;2.标题就是小说的线索;3.为塑造和突出人物形象服务;4.推动情节的发展或推动了故事情节的转折,化解了人物矛盾冲突;5.突出主题,一语双关,对主题的表现起画龙点睛的作用。“他惶急地走进院子,晚春的暖风穿堂而过,带来屋里米兰花扑鼻的香气,几天来,旅途劳顿的疲惫似乎都融化在弥漫的花香里了”看出“米兰花香”表面指院中米兰花的香气,它给人带来了香气;从“埋葬米兰的时候,老吴郑重其事地把黄绸布袋拿来,大家看见,老吴从黄绸布口袋里倒出一抔黄土,将黄土覆在米兰的棺盖上。回来参加母亲葬礼的吴天,从志愿者素素那里知道,那抔黄土是钟国英坟冢上的,是父亲为钟国英扫墓时带回来的。钟国英是米兰以前的爱人,于1952年牺牲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可看出,“米兰花香”象征着抗美援朝烈士钟国英伟大的献身精神;象征着米兰的品质及其对钟国英深沉的爱与思念;象征着人们对烈士的崇敬缅怀。 二、古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陈泰,字吉亨,光泽人。幼从外家曹姓,既贵,乃复故。举乡试第一,除安庆府学训导。 正统初廷臣交荐擢御史巡按贵州官军征麓川岁取土兵二千为乡导战失利辄杀以冒功泰奏罢之。再按山西。时百官俸薄,折钞又不能即得。泰上章乞量增禄廪,俾足养廉,然后治赃污,则贪风自息。事格不行。六年夏言:“连岁灾异,咎在廷臣,请敕御史给事中纠弹大臣,去其尤不职者,而后所司各考核其属。”帝从之。于是御史马谨等交章劾吏部尚书郭琎等数十人。已,复出按山东。泰素励操行,好搏击。三为巡按,惩奸去贪,威棱甚峻。 九年超擢四川按察使,与镇守都御史寇深相失。十二年八月,参议陈敏希深指,劾泰擅杖武职,殴舆夫至死。逮刑部狱,坐斩。泰奏辩,大理卿俞士悦亦具状以闻。皆不听。 景帝监国,赦复官。于谦荐守紫荆关。也先入犯,关门不守,复论死。景帝宥之,命充为事官,从总兵官顾兴祖筑关隘自效。景泰元年擢大理右少卿,守备白羊口。四月,都督同知刘安代宁远伯任礼巡备涿、易、真、保诸城,命泰以右佥都御史参其军务。三年兼巡抚保定六府。寻命督治河道。自仪真至淮安,浚渠百八十里,塞决口九,筑坝三,役六万人,数月而毕。七年移抚苏、松。 天顺改元,罢巡抚官,改广东副使,以忧去。四川盗起,有言泰尝莅其地,有威名,乃复故官,往巡抚。八年进右副都御史,总督漕运兼巡抚淮、扬诸府。莅淮三年,谢政归。成化六年卒。 (节选自《明史·陈泰传》,有删改) 【注】也先,第二十八代蒙古大汗,明朝中叶时蒙古瓦剌部的领袖。 10. 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正统初/廷臣交荐/擢御史巡按/贵州官军征麓川/岁取土兵二千为乡导/战失利辄杀/以冒功泰/奏罢之/ B. 正统初/廷臣交荐/擢御史/巡按贵州/官军征麓川/岁取土兵二千为乡导/战失利/辄杀以冒功/泰奏罢之/ C. 正统初/廷臣交荐/擢御史巡按/贵州官军征麓川/岁取土兵二千为乡导/战失利/辄杀以冒功/泰奏罢之/ D. 正统初/廷臣交荐/擢御史/巡按贵州/官军征麓川/岁取土兵二千为乡导/战失利辄杀/以冒功泰/奏罢之/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大理卿,亦称大理寺卿,是掌握礼乐郊庙社稷之事的最高行政长官。秦时称为廷尉,汉时改名大理,北齐则易名为大理寺卿。 B. 改元,指中国封建时期皇帝在位期间改换年号,或新皇帝即位时改变先帝的年号,颁布新年号。每个年号开始的那一年称元年。 C. 忧,指父母的丧事,“丁忧”原意为遇到父母等长辈的丧事,后多指官员居丧,凡官员丁忧必须解职回原籍守孝,期满后复职。 D. 漕运,中国封建王朝将征自田赋的部分粮食经水路解往京城或其他指定地点的运输方式。漕运方法历经改革,在明代趋于完善。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陈泰积极建言,请求增俸。当时文武百官俸禄微薄,陈泰上奏请求增加俸禄,以养成清正廉明的风气,后来遭到阻止,未能执行。 B. 陈泰惩奸去贪,威势严峻。陈泰三次担任巡按,惩处奸人,去除贪官,威名显著。以致于与镇守都御史寇深关系不和,遭到弹劾。 C. 陈泰守关不力,险些丧命。通过于谦推荐,陈泰负责守卫紫荆关。也先入侵,紫荆关失守,陈泰被判处死刑。最后景帝赦免了他。 D. 陈泰督治河道,政绩显著。陈泰役使六万人治理河道,几个月就完成任务。疏通渠道一百八十里,堵塞决口九处,修筑堤坝三座。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幼从外家曹姓,既贵,乃复故。 (2)参议陈敏希深指,劾泰擅杖武职,殴舆夫至死。逮刑部狱,坐斩。 【答案】10. B 11. A 12. B 13. (1)(陈泰)年幼时跟随母亲姓曹,显贵后,才恢复原姓。 (2)参议陈敏迎合寇深的旨意,弹劾陈泰擅自杖责武官,殴打车夫至死。被逮捕并关押在刑部的牢房,判处斩刑。 【解析】 【10题详解】 此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此类题要求学生正确理解相关语句,在语意把握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标志,如作主语、宾语的名词、代词,句首发语词,句末语气词,句间连词以及并列、排比结构等。并且能通过选项的比对,排除错项,选定正确项。 划线句子的大意是:正统初年,朝廷大臣联合推荐,升任御史,巡查贵州。官兵出征麓川,每年选取二千土兵作为向导,战争失利后,就杀掉这些土兵以冒充军功,陈泰上奏,才废止这一做法。 句中,“擢”的宾语是“御史”,“巡按”的宾语是“贵州”,据此分析可排除AC两项。 “奏罢之”的主语是“泰”,即陈泰。因而“泰奏罢之”之间不可断开。排除D项。 另外“辄杀以冒功”,“辄杀”的目的是“冒功”,“以”是目的连词,不能断开。分析可知,B项断句正确。 故选B。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化常识的理解识记能力。文化常识的积累有助于解读文言文,文化常识一般包括官职、宗教礼仪、服饰、年龄称谓、有特殊意义的专有名词等,学习过程中注意准确积累。 A项,“掌礼乐郊庙社稷之事”错,大理寺掌管刑狱案件审理。 故选A。 【12题详解】 此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鉴赏作品的形象的能力。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带着选项回到原文,从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的混淆和关键词语的误译等角度进行比较分析,作出判定。 B项,“以致于”错误,强加因果。陈泰与镇守都御史寇深关系不和,是因陈泰被破格提拔遭到妒忌,并非担任巡按时,惩处奸人引起。 故选B。 【13题详解】 此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理解文中某些关键性语句,如重点实词、虚词意义,明确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等,用规范的现代汉语把它表达出来。本题需要注意以下关键词的翻译:(1)从,跟随;既,……之后;乃,才;复故,恢复原姓。(2)希,迎合;指,通“旨”,旨意;舆夫,车夫;坐,判罪。 【点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翻译为没有查处;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参考译文: 陈泰,字吉亨,光泽人。年幼时跟随母亲姓曹,显贵后,才恢复原姓。考中乡试第一名,授予安庆府学训导官职。 正统初年,朝廷大臣联合推荐,升任御史,巡查贵州。官兵出征麓川,每年选取二千土兵作为向导,战争失利后,就杀掉这些土兵以冒充军功,陈泰上奏,才废止这一做法。后又巡按山西。当时文武百官俸禄微薄,折合为钱钞又不能马上得到。陈泰上奏请求酌量增加俸禄,使官吏收入充足以养成清正廉明的风气,然后惩治贪官污吏,那么贪污的风气自会停止。事情遭到阻止没能执行。正统六年夏,陈泰进言:“连年发生灾害怪异,过错在于朝廷大臣,请求皇上下令御史、给事中纠察弹劾大臣,革除那些有过错不称职的,而后有关部门考察核实其部属。”皇上听从了这一建议。于是御史马谨等纷纷上奏章弹劾吏部尚书郭琎等几十人。后来,又离开朝廷巡查山东。陈泰向来磨砺操守品行,喜爱搏击,三次担任巡按,惩处奸人、去除贪官,威势很严厉。 正统九年,破格提升为四川按察使,与镇守都御史寇深不和。正统十二年八月,参议陈敏迎合寇深的旨意,弹劾陈泰擅自杖责武官,殴打车夫至死。判处斩刑。陈泰上奏申辩,大理卿俞士悦也将详细情况上报。都未听从。 景帝监国,赦免陈泰,恢复原职。于谦推荐他守卫紫荆关。也先入内侵犯,紫荆关失守,(陈泰)又被判处死刑。景帝宽恕了他,命令充作任事官,跟从总兵官顾兴祖修筑关口以效力。景泰元年,提升为大理右少卿,守卫防备白羊口。四月,都督同知刘安代替宁远伯任礼巡查警戒涿、易、真、保等城,命令陈泰以右佥都御史协助处理军务。景泰三年,兼任巡抚保定六府。不久命令治理河道。从仪真到淮安,疏通渠道一百八十里,堵住决口九处,修筑堤坝三座,役使六万人,几个月就完成了。景泰七年,调任巡抚苏、松。 天顺元年,罢除巡抚官,改任广东副使,因服丧而离职。四川盗贼兴起,有人说陈泰曾到过那里做官,有威望名声,于是恢复原职,前往巡查安抚。景泰八年,升为右副都御史,总督漕运同时巡抚淮、扬各府。到淮地任官三年,辞官归家。成化六年去世。 (二)古典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酬元九侍御赠壁竹鞭长句【注】 刘禹锡 碧玉孤根生在林,美人相赠比双金。 初开郢客缄封后,想见巴山冰雪深。 多节本怀端直性,露青犹有岁寒心。 何时策马同归去,关树扶疏敲镫吟。 【注】元和五年,元稹承召回京,因与宦官刘士元在驿站为争厅房大打出手,被贬江陵府士曹参军。刘禹锡为了褒奖元稹不屈服于阉竖淫威的坚强意志,特意赠给他一只文石枕,元稹亦回赠其壁州竹鞭。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因收到朋友赠送的壁州竹鞭,诗人借“鞭”咏人,借诗咏志,表达对朋友的酬谢。 B. 首联运用比兴手法,以壁州竹鞭的名贵,暗示赠鞭者的高尚,赞扬之情跃然纸上。 C. 颈联运用“竹节”之“节”与“节操”之“节”的双关,把鞭与人联系在了一起。 D. 作者巧妙地把咏鞭、写人、喻己三者紧密地结合起来,脉络清晰,情感真挚深沉。 15. 尾联写了什么内容,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答案】14. A 15. 内容:诗人提出疑问,不知何时才能同友人元稹策马归去;想象重逢后,望着枝叶繁茂的关树,轻敲金镫,吟唱诗作。表达了诗人希望同友人尽早结束贬谪生活的愿望。作用:①收束全诗,以明心志;②照应题目。 【解析】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基本能力。诗歌鉴赏的选择题综合考核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文章的思想内容,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注意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或只答表层含义,或故意拔高等。 A项,“酬谢”错误,“酬谢”指用金钱礼物、财物酒席等表示谢意,谢礼。本诗题目中的“酬”是酬和,用诗词应答之意。 故选A。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句子的能力。炼句是诗歌鉴赏的高频考点,所炼之句往往是在该诗中最富有表现力的句子。答题时,先要释句,然后指明手法,最后分析表达效果;分析表达效果时要将句子放回到诗中,体会其表情达意上的妙处。 本诗尾联“多节本怀端直性,露青犹有岁寒心。” 是针对元稹诗中所说“张骞却上知何日,随会归朝在此年”而写的。刘禹锡对元稹“归朝在此年”的提法表示怀疑,提出了“何时策马同归去”的疑问。诗人表示愿和元稹一同归去,望着扶疏的关树,轻敲金镫,朗吟新什。这表达了他们希望结束贬谪生活的共同心愿。这两句谈论的是何时归去的问题,和咏鞭没有什么联系。可是诗人由“归去”这个动作派生出“策马”、“敲镫”两个动作,并把这些动作写进诗句之中,就使这两句和全诗咏鞭的内容紧密结合,又照应标题,把咏鞭、写人、喻己三者紧密地结合起来,浑然而为一体。 【点睛】诗歌中炼句题一般解答思路: ①找出关键字词并解释其语境义; ②展开联想描述该句景象或情状,或概括其营造的意境; ③点出该字运用的表现手法(不要忘记“修辞手法”)。 ④分析诗人表达的感情或主题。 虽然以上四点最终并不一定都会体现在答案中,但锻字炼句题仍应始终牢记联系意境、情感、手法这三大鉴赏角度。 诗歌赏析: 这首诗的开头,名为咏鞭,实则咏人。壁州竹鞭虽然名贵,但赠鞭者如果不是“美人”的话,恐怕诗人是不会估之以双金之价的。刘禹锡对元稹不畏权阉的精神是欣赏的、佩服的。他赠给元稹文石枕,称赞元稹“文章似锦气如虹”,就是把元稹誉为“文石”,赞扬了他的这种精神。在这首诗中,诗人直接誉元稹为“美人”,其赞扬之情是凝之笔端,跃然纸上的。这两句按照一般酬唱之作先要赞誉对方的俗套来写的。但诗人成功地运用了“比”、“兴”手法,以碧玉般的壁州竹鞭的无比名贵,暗示赠鞭者品格的高尚,因而不落窠臼。 接着,目睹竹鞭而展开联想,写出了制鞭之竹在“巴山冰雪”中傲然挺立的景象。然而,这绝不是单纯地为写竹而写竹,而是以竹喻人。这幅“翠竹傲寒图”恰是元稹傲对阉竖,宁折不弯的形象写照。翠竹不惧巴山的深深冰雪,元稹不畏权宦的赫赫淫威,都是宝贵的。诗人对壁州鞭浑身是节,遍体露青赞不绝口,称赞它节节都标志着正直不阿的品格,处处都显示了岁寒不凋的意志。诗人巧妙地运用“竹节”之“节”与“节操”之“节”同字同声,把鞭与人自然和谐地联系在一起,进一步赞扬了元稹的贞操亮节和不畏强暴的品格。 末尾“何时策马同归去,关树扶疏敲镫吟”,是针对元稹诗中所说“张骞却上知何日,随会归朝在此年”而写的。刘禹锡对元稹“归朝在此年”的提法表示怀疑,提出了“何时策马同归去”的疑问。诗人表示愿和元稹一同归去,望着扶疏的关树,轻敲金镫,朗吟新什。这表达了他们希望结束贬谪生活的共同心愿。这两句谈论的是何时归去的问题,和咏鞭没有什么联系。可是诗人由“归去”这个动作派生出“策马”、“敲镫”两个动作,并把这些动作写进诗句之中,就使这两句和全诗咏鞭的内容紧密结合,浑然而为一体了。 这首诗通过咏写竹鞭,称誉对方的品格,也表明自己的节操。作者巧妙地把咏鞭、写人、喻己三者紧密地结合起来,浑然而为一体。全诗感情真挚深沉,启、承、转、合的脉络清晰。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总括秦的纷奢是建立在对人民的剥削和掠夺之上的,并且还挥霍无度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阿房宫赋》) (2)写清风与明月可尽情享用,无人禁止,无穷无尽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赤壁赋》) (3)《离骚》中表现诗人宁愿突然死去,随着流水消逝,也不肯做出世俗小人的模样的句子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离骚》) 【答案】 (1). 奈何取之尽锱铢 (2). 用之如泥沙 (3). 取之无禁 (4). 用之不竭 (5). 宁溘死以流亡兮 (6). 余不忍为此态也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句的默写能力。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锱铢”“禁”“竭”“溘”等,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 【点睛】默写名句名篇时,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添字,不漏字,不误写。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进入网络时代,听书软件、读书软件使传统阅读受到 ,这影射出当下人们生活节奏过快,不断被压缩读书时间的问题。读书需要仪式感,这种仪式感只有纸质书可以提供。听书犹如灌书,当然可以将书中的知识和要义听进去,但是人的记忆力毕竟有限,这样的浅层次阅读,经不起反复咀嚼、消化。只有注重读书的仪式感,边读书边提笔写笔记,将自己的体会随时记录,以便将来查找时 ,这才算真正意义上的精读。( )。读书不可以改变容颜,但可以改变一个人的精神气质。在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的今天,抢时间、挤时间阅读,与时间赛跑是唯一的办法。比如,新年 ,我们可以按当年的计划列出书目,只要年末能读完一半,就是初步胜利。三、五年过去,自然与之前的自己有所不同,谈吐、眼界、格局一定 。 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冲击 有章可循 伊始 略胜一筹 B. 冲突 有据可依 开始 更胜一筹 C. 冲突 有章可循 开始 略胜一筹 D. 冲击 有据可依 伊始 更胜一筹 18.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这种传统阅读,是读书软件难以替代的 B. 这种读书软件,难以替代人工程序 C. 这种人工程序,是读书软件难以替代的 D. 这种读书软件,是难以替代传统阅读的 19.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 A. 这折射出当下节奏过快的生活,使人们不断压缩读书时间的问题。 B. 这影射出当下人们生活节奏过快,导致读书时间不断被压缩的问题。 C. 这折射出当下人们生活节奏过快,导致读书时间不断被压缩的问题。 D. 这影射出当下节奏过快的生活,不断压缩人们读书时间的问题。 【答案】17. D 18. C 19. C 【解析】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冲突:矛盾表面化,发生激烈争斗;互相矛盾,不协调。而冲击指(水流等)撞击物体;冲锋;比喻干扰或打击。本句话属于听书软件等对传统阅读的影响,受影响的只为传统阅读一方,故构不成双方的“冲突”,“冲击”与句意相符。有章可循:有章程可以遵照执行。有据可依:有依据可以查到。这里不是谈对章程的遵守,应使用“有据可依”。伊始:开端、开始,用于书面语。开始:从头起;从某一点起;开始的阶段。多用于口语。本段文字属于书面语,应使用“伊始”。略胜一筹:比较起来,略微好一点儿,侧重于谦辞。而本材料旨在强调传统阅读的重要性,故不必过谦。更胜一筹:在两相比较中更有优势。此处为加强语气,起到了强调作用。故根据语境,应使用“更胜一筹”。故选D。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准确的能力。考生作答时应结合上下文语境分析,按照话题一致的原则或时间顺序、逻辑顺序等排列。根据所填句子的所在位置,前文强调的是人工方式的传统阅读的重要性,故此处主语不能为“读书软件”,故排除B、D两项。而文中指出“边读书边提笔写笔记,将自己的体会随时记录,以便将来查找”这更加强调人工的一个程序,“传统阅读”一词范围过大,故选C。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辨析和修改病句的能力。考生解答本题时应首先看清题目要求,然后根据常见的病句类型判断各项有无明显错误,然后通过语感或划分句子成分判断是否为正确语句。常见病句类型有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语序不当、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等。根据词语间的搭配,“影射……问题”属动宾搭配不当,排除B、D两项。 A项,“……节奏过快的生活,使人们……压缩读书时间”,采用使动句的形式,语意重心为“人们”,与文段话题中心不一致,排除A项。 C项,“……生活节奏过快,导致读书时间……被压缩”,语意重心为“读书时间”,与文段话题中心一致。 故选C。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出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垃圾分类是垃圾进行科学处理的前提,为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奠定基础。①_____。一是将易腐有机成分为主的厨房垃圾单独分类,为垃圾堆肥提供优质原料,生产出优质有机肥,有利于改善土壤肥力,减少化肥施用量;②_________________,减少了垃圾中的重金属、有机污染物、致病菌的含量,有利于垃圾的无害化处理,减少了垃圾处理的水、土壤、大气污染风险;三是提高了废品回收利用的比例,减少了原材料的需求,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四是③_________,提升全社会对环卫行业的认知,减少环卫工人的工作难度,形成尊重、关心环卫工人的氛围。 【答案】 (1). 那么,垃圾分类的好处有哪些呢? (2). 二是将有害垃圾分类出来 (3). 普及环保与垃圾分类的知识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此题属于补写上下句题。此类试题一般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填上与前文或后文相照应的语句。“补写句子”这类题目一般要求所补写的句子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并且不能照抄材料,另有字数限制。所补写的句子的内容来源文本。 通过前语境确定中心话题为“垃圾分类”,根据后语境确定第①空应该是总结下文的中心句,根据一、三、四的内容“为……提供……,为……奠定基础……有利于……减少了……提升……形成……”分析出共性点为“垃圾分类的好处(或裨益)”,据此确定第①空答案。 根据上下文很容易判断出②处应该是好处“二”,而且应该是对下文“减少了垃圾中的重金属、有机污染物、致病菌的含量,有利于垃圾的无害化处理,减少了垃圾处理的水、土壤、大气污染风险”的总结,再参考另外三点,结构谋篇的思路也是先总结分类的角度,仔细分析所统领的部分“重金属、有机污染物、致病菌”“无害化处理”,可以判断总结句的信息应该是针对“有害垃圾的处理”,所以第②处应该填写“二是将有害垃圾分类出来”。 第③处方法同第②处一样,先看统领部分信息“提升全社会对环卫行业的认知”“形成尊重、关心环卫工人的氛围”,可见应该是关于“怎么做”而谈,所以第③空应该填“宣传或者普及垃圾分类(环保)的常识” 【点睛】具体说,所补写的句子的内容、语言要从上下文的有关材料中去提炼和概括,离开文本不可能补写正确。所补写句子与上下文关系:或引领下文,或总结上文,或与上下文衔接连贯。“词语从文本中来”“引领、总结、衔接”这两层意思综合起来,我们会发现答案已呼之欲出,有些答案并不是唯一的,一句话百样说,意思对即可。 21.请对下面的新闻报道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通畅,不超过50个字。 8月1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加强常用药供应保障和稳定价格的措施,确保群众用药需求和减轻群众负担,提出短缺药清单中的品种允许企业自主合理定价、直接挂网招标采购。近几年来,部分药品短缺现象愈演愈烈,今年以来,上海、山东、湖南、贵州等地相继出现别嘌醇、阿糖胞苷、甲氨蝶呤、硝酸甘油、维A酸等药品涨价断货或供应不足的消息。此外,监测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短缺药品超过2000个(不包括一些地方发布的短缺药品),药品短缺已成为相关部门及社会高度关注的问题。 【答案】针对近来药品短缺和涨价情况,国务院采取药品保障供应和稳定价格的措施,确保群众用药需求和减轻群众负担。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句压缩能力。本题考查学生压缩语段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在把握文段主旨的基础上筛选出文段主要信息,并将其按照要求概括表达出来。具体表现为三点:①对材料的理解;②对材料相关信息的筛选;③语言表达简洁流畅。本题要求用简明的文字对新闻报道的内容进行压缩。通读语段可知,本题共包含三句话,第一句关键信息是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加强常用药以及短缺药供应保障和稳定价格的一些措施,确保群众用药需求和减轻群众负担;第二句关键信息是近几年来,部分药品短缺严重;第三句话的关键信息是药品短缺已成为相关部门及社会高度关注的问题;综合比较,第一句话为本段中心内容,第二三句为背景,由此可按照“针对……情况,国务院常务会议采取什么措施(有什么行动)”的模式组织语言,概括作答。 【点睛】压缩语段的一般方法: 1.摘取法,就是指提取句子主干的方法,也就是把每个句子所表达的重要内容摘出来,然后按题干要求进行连缀。这种方法适合于封闭性语段,字数较少,内容单一,要求宽泛。 2.分层法,是语段压缩中广泛应用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的步骤是:首先给段落划分层次,概括层意;然后辨别主次,留主舍次;最后压缩语段,连缀语句。 3.复取法,也叫合取法,它是根据语段之间的关系进行归纳的一种压缩方法。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爸爸妈妈对不起,我想去当练习生……等我火了,会经常回来看你们的……”2018年11月,宿迁市两名十几岁的女孩为了当明星,决定离家出走。在出发前,其中一名女孩给父母留下了这样一封信。不过,由于她们年纪小没有身份证无法购买车票。离家出走失败。 (2)据媒体调查,有超过50%的95后就业者将网红作为自己的理想职业。当调查员随机询问他们为什么想当网红时,很多人给了的答案是:“因为网红赚钱容易”“网红不需要努力工作,拍拍视频就能出名”。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不得少于800字。⑤不得抄袭、套作。 【答案】实力+心态=成功 ①近日,在政协大会上,著名演员宋丹丹对当今青少年妄想“一夜成名”的现象表示担忧,认为他们实力欠佳,只想一夜出名的心态不太成熟。她对他们未来的前景深表忧虑。当今社会出名的人很多,有的人认为颜值+粉丝至上;也有的靠裸露吸引眼球;还有的认为光靠脸吃饭没实力不行。我认为:宋委员的忧虑不无道理,靠实力吃饭是永恒的真理。 ②对于那些颜值+粉丝至上的人,我只能说,这绝非长久之计。白居易诗中的琵琶女不就是先例吗?年少时“妆成每被秋娘妒”的她,美若天仙,“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可谓风光无比,颜值当当,可人老珠黄,只能“梦啼妆泪红阑干”。因此,靠脸吃青春饭,只是权宜之计,走得不会太远。更有人靠裸露吸引眼球,误入歧途。毫无节操的无能之辈才选此下策,博得猎奇的眼球和点击量,却玷污了灵魂,失去尊严,而非为艺术献身,让人嗤之以鼻。靠颜值和裸露者的未来没有出路。 ③那么,靠实力吃饭该怎办呢?古人云,是金子总会发光的。三国的庞统奇丑无比,可当刘备了解到他的才干,还不是倒履相迎?法国拿破仑身材矮小,曾被人耻笑,可他却纵横欧洲;马云其貌不扬,遇到机遇努力拼搏,凭实力和前瞻的智慧,终成电商领路人。靠实力吃饭,也许暂时困难多扰,但坚定自信和百折不挠的追求,脚踏实地的努力,总有出头之日。雪莱说:“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因此,靠实力发展,远胜颜值、裸露和卖弄的短命。 ④有人总妄想一夜成名,而不多关注自身实力。我认为,这是被浮躁的社会不良风气影响的结果。想成名,这没错,张爱玲曾说“出名要趁早”。青年人处在社会高速发展,物质极大充盈的时代,人们对金钱、权力和声名的渴望日渐加剧。有人为到目的只注重结果,而忽视奋斗过程。不吃今天苦,哪来明日甜?这是不劳而获,近功近利的错误思想作怪,必定吃尽苦头。宋委员的担忧,道出艺术家们的心声。毛泽东说:“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继承发展与创新,一步一个脚印前进才是正道,因为没有谁可以随便成功。 ⑤那么,怎样解决这一问题,引领青年走上正确人生道路呢?我认为,首先要对被扭曲的思想加以纠正,改变急功近利的价值观;其次是要让他们多接触成功人士,脚踏实地,沉稳心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逐渐消除拜金思想和浮躁风气,才能践行泰戈尔“天空中没有留下鸟的痕迹,但我已飞过”的名言。 ⑥只要有足够的努力打造实力,稳健心态,脚踏实地地拼搏,何愁没有美好的未来?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这是一则多材料作文。材料作文应先辨清材料的表达方式,是叙事类、说明类、说理类,还是描写类;或者针对材料的呈现形式来看,是文字类,还是图片类;然后针对不同类型的材料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进行立意。比如本次作文属于多材料作文,考生要分析每则材料的意思,再分析几则材料的结合点,找到最佳的立意角度。 【审题】这是一道关于社会现象类的多则材料作文题。先看第一则材料,两名女孩为了实现明星梦而离家出走,虽然敢于去追求梦想是好事,但是十几岁的孩子心智还不够成熟,为了圆自己的明星梦而离家出走,这就不应该了。这反映出明星效应对未成年人的影响巨大,明星的一夜暴富、灯红酒绿、前呼后拥的生活方式,像魔咒一样吸住了无数青少年的心。再看第二则材料,超过50%的95后就业者将网红作为自己的理想职业,这说明很多年轻人做着明星梦,他们渴望名和利,渴望轻而易举获得成功。 两则材料综合起来看,可得出受明星效应的影响,一些青少年和青年人的价值取向单一,没有树立远大理想。写作时我们必须对此进行具体分析。 立意角度: (1)树立崇高理想,拒绝名利诱惑。只有树立了崇高理想,摆脱名利的诱惑,才能有饱满的热情投入工作、学习和生活,才能奋发图强,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2)加强教育引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社会、学校和家长有责任与青少年和青年人多沟通,及时、耐心、细致地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使之正确对待梦想和追求。 (3)坚守理想,不随波逐流。一旦确定了自己的理想,就应该大胆追求,努力奋斗,不要因为别人的一句话或身外环境的变化而改变自己的理想,更不要随波逐流,看别人往哪个方向走就不假思索地紧跟而上。 行文结构:首先拟一个明确的标题——《实力+心态=成功》,用公式的形式明确观点,直观形象。其次借助宋丹丹的担忧表明自己的观点和态度。正文主体部分先批驳靠脸吃饭和演艺界靠裸露吸引眼球这两种行为,接着转换角度,从正面立论“靠实力吃饭”,设问提出问题,引用名言和古今中外事例论证观点,最后重回论题,挖掘错误价值观产生的根源,揭示因果关系,指出危害,并用设问提出要解决的问题以及办法。结尾部分紧扣论点,重申论题,展示美好未来。 素材: 3月6 日政协文艺小组讨论中,委员宋丹丹为那么多年轻人都想做网红担忧。她回忆自己这辈演员都是老师手把手教出来的,如何做人在一入行就被打在脑子里,“让我们知道应该怎么做”。“现在许多小孩一夜之间成为明星,长得帅可不会演戏,会演一点但还不够成熟。这么小就成为所谓的‘成功人士’,动辄就有几千万粉丝,其实他们有许多事情不懂”,在拍戏中,有的年轻演员一定要后到现场,只为显得“腕大”,“没有人告诉他们什么是露怯”。 有人说,这是个看脸的时代,颜值+粉丝才等于身价;有人说,跟不上时代不怪你,还在裸露就是你不对了;还有人说,别以为刷颜值的时代可靠脸过日子,没真本事可别闹了。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网红? 有一类人也是“网红”,比如“最美妈妈”吴菊萍。两岁女孩突然从十楼高空坠落,身为路人的她毫不犹豫地冲过去,徒手抱接,孩子得救,她的手臂却被撞成粉碎性骨折。 事后吴菊萍一脸平静地说:“这是本能,是一个母亲应该做的事情。”吴菊萍的事迹在网络上迅速传播,当天就有超过十万的点击量。在考验面前不踌躇,这样的凡人善举赢得了世人的尊重。 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小文是我国遥感领域的专家,他在讲座上的一张照片走红网络。照片里,李小文身着朴素外套,脚蹬一双布鞋,山村老人形象与院士身份形成强烈反差。 “李小文”作为关键词,迅速排在了搜索引擎的第一位;他在科学网开设的博客,点击量迅速超过了400万次。 生活简朴、淡泊名利的背后,是辉煌的学术成就,“布衣院士”李小文令亿万国人感动。 我们激赏傅园慧、吴菊萍、李小文……首先因为他们向社会展现了美好的人性和真善美,我们需要并相信这种美好。 巴尔扎克说过,一个能思想的人,才真是一个力量无边的人。这样的“网红”才是真正的“网红”:有思想,不庸俗;有积极价值,而无现实钻营。 必须提及的是,像傅园慧、吴菊萍、李小文等“网红”,不是制造出来的,不是靠“碰瓷”碰出来的,也不是靠炒作营销包装出来的,他们不是沽名钓誉之徒。他们成为“网红”极其偶然,唯其偶然,才更真实;唯其不刻意,才见人格高度。 因此,与一般汲汲于名气“变现”的“网红”不同,他们才是我们这个社会默默运行的道德底盘,代表着这个时代的核心价值。 卓君1992年出生在广西南宁武鸣县府城镇大墩屯,父母都是普通的农民。18岁时开始喜欢并学习跳舞,通过电视和网络学习舞蹈。2011年7月10日,东方卫视第二季中国达人秀《梦想之夜》年度盛典,获得“2011年度中国达人”大奖。并被网民赞誉为“草根舞王”“街舞达人”。 来自安徽农村的菜花甜妈没有受过任何音乐训练,在劳苦中她依然没有放弃自己的音乐梦想,从一个进城打工的打工妹成长为一个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知名度的传奇艺人,让亿万观众陶醉不已,感慨万千。她演唱的《送你葱》表达了艺术源于生活的真谛,更是一代人不灭的梦想。她告诉我们:只要永不放弃,就能实现梦想。 农村长大、进城打工、生活在社会底层,汪峰的《春天里》等尽显沧桑的歌曲,在旭日阳刚的演绎下多了份朴实与激情,他们的激情演唱,尤其是强壮的体格,沙哑沧桑的迷人歌喉,得到了众网友的一致赞赏。人们在鼓励、支持“旭日阳刚”的同时,也在激励着自己继续追求自己的梦想。 任月丽少年时便承受了很多生活的艰难。当同龄的孩子还在父母身边撒娇的时候,她却因为家境的窘迫,加之亲人的疾病,16岁便独身闯荡北京,追寻自己的梦,同时用自己的力量支撑起家庭的重担。在北京西单的地下通道一唱便是四年,风雨无阻。 网红离我们越来越近了,从社交平台,直播平台上的陌生脸孔,变成学姐、学长、邻居、朋友,我们已经在不知不觉中被推搡着进入网红时代,我们有顺从,有挣扎,但无从决定自己的去向。 我们说竹简写字太麻烦,于是就有了纸;我们说信件传递消息太慢;于是就有了网络;我们说烛火在夜里效用甚微,于是就有了灯。我们所能创造的一切,都是应运而生的产物,因为我们需要了,缺少了,才会有新的,适应需求之物诞生。网红的出现,从一定程度上而言,是人感情和精神上的贫瘠。我们从有趣的视频直播里得到快乐的情感,从整蛊里得到嘲笑他人的,扭曲的欢愉,甚至在虚拟的恋爱状态里沉沦。我们清楚这有多不理智,却又在无数次告诫自己之后,再度扎进网红的浪潮。我们不能自主,在现实中无法得到的一切,都在网络设下的金钱诱惑里得到了满足。 而又是什么使我们的精神贫瘠,依赖着虚拟的一切不肯松手呢? 于此便要谈及物欲 这个世上有两种人需要将存在托与精神。一种是释迦牟尼一样的人:因为各种原因而脱离物质,甚至失去一切物质保障。这时能支持他们活在这世上的,便只有精神。另一种是满清顺治皇帝一样的人:他们的物欲不断被填满,随之而来的是精神的空洞。现代人对物质的拥有越来越趋向顺治帝的那一侧,精神上在所难免的匮乏。古人填补精神空洞的办法是信仰,而如今有了比避世苦行更便捷舒服的对策,我们奔向了网红的“怀抱”。 我们用过剩的物质从网红手中换来所需的精神,似乎也没有什么不妥。可网红所带来的精神慰藉是针对所有观众的,这也就意味着,我们不再是有独立情感的个体,我们与一个群体一起得到了相同的情感满足。观看同一个网红视频的人,可以有几千个几万个,甚至几十万个或者更多。我们的情感被量化,针对情感需求的网红便开始了他们的量产。不得不说,把我们推向麻木的这一切,听上去就是理所应当。 物欲的满足,使我们用过剩的物质换网红能给我们的精神慰寄。我们也正迷失在这个时代里,忘记了自己是谁?应该做什么? 【点睛】对时事类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构思行文。一、透过现象看本质:我们知道,许多事情的发生、发展都是有其内在原因的,特别是当前一些新生事 物,更是当今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的必然产物。因此,面对一件事情,我们首先应当“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探究其内在原因。也就是说,面对时事类作文材料,我们首先可以考虑从事件发生的原因或反映的本质这一角度立意。二、辩证角度析问题:时事类作文材料中的事件,很多情况下是利弊互见,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以使考生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与思考,对事件“表明态度,阐述看法”,从而考查考生的思辨能力。三、明确主体作分析:众所周知,一件事情会涉及不同的主体。因此,对于时事类作文材料,我们可以从不同的涉事主体出发,引发不同的议论角度。组织成文时,可以其中一个角度为主,其他角度为次;也可几个角度的议论内容平分笔力。四、联系现实求拓展:为了增强作文的思想深刻性,使作文更具现实意义,时事类作文还须在就事论事之外,联系现实作拓展议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