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9 发布 |
- 37.5 KB |
- 2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天津市部分区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天津市部分区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语文 考试说明: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主观题)两部分,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祝同学们考试顺利! 第Ⅰ卷(选择题共22分) 一、(16分,每小题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赍发(jī) 筑窠(cháo) 应承(yīng) 战战兢兢(jīng) B. 憎恶(zèng) 悖时(bèi) 棕榈(lǚ) 宽逾百尺(yù) C. 街衢(qú) 恫吓(hè) 墙垣(yuán) 悄无声息(qiǎo) D. 脖颈(jǐng) 倔强(juè) 倏忽(shū) 数见不鲜(shuò)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汉字字音的识记能力。字音题考核的内容有多音字、形似字、音近字、形声字、统读字、生僻字、方言误读七类。复习时分类整理记忆,以记忆为主,训练、记忆相结合。 A项,应(yìng); B项,憎(zēng),逾(yú); D项,颈(gěng),倔强(jué) 故选C。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仓廒 契机 媲美 服侍不遐 俗不可奈 B. 噩耗 蹂躏 老妪 仗义直言 哎声叹气 C. 身份 鬼祟 诙谐 栩栩如生 雍荣大度 D. 韬略 唢呐 庇护 卑处一隅 娓娓叙谈 【答案】D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识记并辨析现代汉语常用汉字正确书写的能力。解答本题,要结合平时积累以及词语的意思逐项进行辨析,注意细节。本题中, A项,服侍不遐,应写作“服侍不暇”;俗不可奈,应写作“俗不可耐”。 B项,仗义直言,应写作“仗义执言”;哎声叹气,应写作“唉声叹气”。 C项,雍荣大度,应写作“雍容大度”。 故选D。 3.下列各句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林语堂是一位学识渊博的学者,他如数家珍地向我们介绍北平的风物和景象,用或比拟或白描的句子,写出了北平的宏阔与丰富、多样性和平民化。 B. 诗为专任,心无旁骛,散文乃兼差,不但要做公文、新闻、书信、广告等等杂物的工具,还要用来叙事,说理,抒情。 C. 它不会退出,不会退出的,虽然它已是上一个时代的标记,一百年前它却曾经是一个标新立异的怪物,在一片嘘声里,诞生于巴黎城的古迹之中。 D. 尽管央行规定,“对非自住房、非普通住房的贷款条件,金融机构适当予以提高”,但是,在市场竞争比较激烈的情况下,这项规定得到执行的可能性微不足道。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相关成语的意思,正确辨别他们的感情色彩、修饰对象、使用范围等。解答时联系上下文,从词语与语境的语意关系、搭配关系等方面筛选,再运用排除法排除不符合句意的选项。本题中, A项,如数家珍:好像在数自己家里的珍宝一样。通常用来形容某人对所讲的事情十分熟悉。此处使用正确。 B项,心无旁骛:意思是心思没有另外的追求。形容心思集中,专心致志。此处使用正确。 C项,标新立异:提出新奇的主张,表示故意以与众不同显示自己。此处使用正确。 D项,微不足道:指意义、价值等小得不值得一提。此处应改成“微乎其微”,形容非常小或非常少。 故选D。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诚信教育已成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迫在眉睫,它不仅体现了公民的基本道德素质,而且关系到国家的整体形象。 B. 把中华民族在历史进程中积累的强大能量爆发出来,我们就能继续在克服困难中发展壮大,在应对挑战中超越自我,在改革创新中创造未来。 C. 作为一位杰出的哲学家和思想家,孔子一生积极求索,他奋斗的一生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这句格言的真实写照。 D. 任何一个国家都不会允许互联网传播色情、暴力、赌博,发表甚至煽动有关颠覆政权、民族分裂、宗教极端、种族主义、恐怖主义、仇恨排外情绪和“颜色革命”的信息。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解答此题,首先需明确病句的常见六种类型,即: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多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然后依次分析各句的特点,看其有无症状,是哪种语病,并加以分析即可。 A项,结构混乱。“诚信教育已成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迫在眉睫”句式杂糅,删掉“迫在眉睫”。 C项,语序不当。“他奋斗的一生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这句格言的真实写照”主客颠倒,应改为““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这句格言是他奋斗的一生的真实写照”。 D项,搭配不当。“煽动……的信息”动宾不搭配。 故选B。 5.下列有关文化、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柳宗元与韩愈共同倡导了唐代“古文运动”,他的散文创作以寓言、山水游记和传记成就最大,《种树郭橐驼传》属于寓言体传记,是他早年在长安任职时的作品。 B. 古代祭祀用牛、羊、猪各一头叫“太牢”,用“羊、猪”各一头叫“少牢”。牢,本来是养牲畜的圈,这里指祭祀用的牲畜。古人又把牛叫“太牢”,把羊叫“少牢”。 C. 契诃夫是19世纪末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幽默讽刺大师,短篇小说的巨匠,著名剧作家。他和美国的欧·亨利、法国的莫泊桑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 D. 史铁生(1951-2010),北京人。有小说集《我的遥远的清平湾》《礼拜日》, 散文集《答自己问》《病隙碎笔》《文化苦旅》等。 【答案】D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学文化知识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根据平时的积累,并结合具体的语境分析,对比选项,确定答案。需要注意的是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较为知名的作家作品、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本题中,D项,《文化苦旅》是余秋雨的散文,作者不是史铁生。 故选D。 6.下列对加点字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A. 夙遭闵凶 闵,通“悯”,可忧患的事 思厥先祖父 泛指祖辈、父辈 B. 而母立于兹 而,通“尔”,你 与江山相发挥 相互辉映 C. 此小大之辩也 辩,通“辨”,区别 依乎天理,批大郤 天然的纹理 D. 鼓瑟希,铿尔 希,通“稀”,稀疏 地方千里 土地方圆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文言实词的含义可以运用代入法、课内迁移法、成语迁移法,利用上下文来推敲词义;文言实词的用法应结合其在句中的位置和前后词的词性来判断。本题中,C项,依乎天理:顺着牛体天然的结构。天理:天然的结构。 故选C。 7.下列选项中关于词类活用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长吾女与汝女 襟三江而带五湖 B. 亦一奇也 然后图南 C. 端章甫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D. 掠江东南去 日削月割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活用现象。解答此类题目需要考生平时注意积累活用的类型,掌握判断的方法,再审读选项仔细比对。 A项,长:使动,使其长大成人,养育。襟:意动,以……为襟。 B项,奇:形容词作名词,奇景。南:名词作动词,向南飞。 C项,端:名词作动词,穿着礼服。鉴:意动,以……为鉴。 D项,东南,名词作状语,向东南。日、月:名词作状语,一天天,一月月。 故选D。 8.下列句式属于宾语前置句的一项是 A. 汝其知也邪?其不知也邪? B. 轮扁,斫轮者也。 C. 彼且奚适也。 D. 求人可使报秦者。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句式的能力。文言特殊句式一般分四类: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其中“倒装句”又分为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主谓倒装句。解答此类题目要熟练掌握四大类文言特殊句式的特点,记住标志,能准确快速判断。 A项,没有特殊句式。你知道呢,还是不知道呢? B项,判断句。轮匠扁,是造车轮的人。 C项,宾语前置句。它将飞往什么地方呢? D项,定语后置句。找一个可以回访秦国的人。 故选C。 二、(6分,每小题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先妣周孺人,弘治元年二月十一日生。年十六来归。逾年生女淑静,淑静者,大姊也;期而生有光;又期而生女、子,殇一人;期而不育者一人;又逾年生有尚,妊十二月;逾年生淑顺;一岁,又生有功。有功之生也,孺人比乳他子加健。然数颦蹙顾诸婢曰:“吾为多子苦。”老妪以杯水盛二螺进,曰:“饮此后, 妊不数矣。” 孺人举之尽,喑不能言。正德八年五月二十三日,孺人卒。诸儿见家人泣,则随之泣,然犹以为母寝也。伤哉!于是家人延画工画,出二子,命之曰:“鼻以上画有光,鼻以下画大姊。”以二子肖母也。 孺人讳桂。外曾祖讳明。外祖讳行,太学生。母何氏。世居吴家桥,去县城东南三十里,由千墩浦而南直桥,并小港以东,居人环聚,尽周氏也。外祖与其三兄皆以资雄,敦尚简实,与人姁姁说村中语,见子弟甥侄无不爱。 孺人之吴家桥,则治木棉。入城,则缉繼,灯火荧荧,每至夜分。外祖不二日使人问遗,孺人不忧米盐,乃劳苦若不谋夕。冬月炉火炭屑,使婢子为团,累累暴阶下。室靡弃物,家无闲人。儿女大者攀衣,小者乳抱,手中纫缀不辍,户内洒然。遇童仆有恩,虽至棰楚,皆不忍有后言。吴家桥岁致鱼蟹饼饵,率人人得食。家中人闻吴家桥人至,皆喜。 有光七岁与从兄有嘉入学。每阴风细雨,从兄辄留,有光意恋恋,不得留也。孺人中夜觉寝,促有光暗诵《孝经》,即熟读,无一字龃龉,乃喜。 孺人卒,母何孺人亦卒。周氏家有羊狗之疴。舅母卒;四姨归顾氏,又卒,死三十人而定;惟外祖与二舅存。 孺人死十一年,大姊归王三接,孺人所许聘者也。十二年,有光补学官弟子。十六年而有妇,孺人所聘者也。期而抱女,抚爱之,益念孺人。中夜与其妇泣,追惟一二,仿佛如昨,余则茫然矣。世乃有无母之人,天乎!痛哉! (归有光《先妣事略》) 9. 对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期而生有光 期:满一年 B. 然数颦蹙顾诸婢曰 数:几个 C. 于是家人延画工画 延:邀请 D. 去县城东南三十里 去:距离 10.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以二子肖母也 毋吾以也 B. 抚爱之,益念孺人 燕赵之收藏 C. 世乃有无母之人 乃能衔哀致诚 D. 期而抱女 早缫而绪 11.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本文与《项脊轩志》一样文风自然,“不俟修饰而能情辞并得,使览者恻然有隐”(方苞语),融情于朴实的记事中,不刻意煽情,却自有真情流露。 B. 本文语言简洁朴实,无浮华藻饰之词;作为人物事略,虽以记叙性语言为主,但说到动情之处,也偶有如“天乎痛哉”的抒情性语言。 C. 本文取材点面结合,既有对周孺人生平、为人、性格的概括介绍,也有如关心子女读书这样的具体事例的记叙。 D. 本文主要内容是记叙了归有光母亲周孺人勤于操劳、治家有方,对子女爱护有加、对仆人也有恩德,却为子女太多所烦而服用偏方自尽等琐事。 12. 将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诸儿见家人泣,则随之泣,然犹以为母寝也。 (2)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3)平居自视了然,而临事忽焉丧之,岂独竹乎?(《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 【答案】9. B 10. A 11. D 12. (1)儿女看见家里大人哭,也跟着哭,但是还以为母亲是睡着了。(2)(我和)五六个成年人,六七个少年,到沂水里游泳,在舞雩台上吹风,唱着歌回家。(3 )平常自己认为很清楚,可事到临头忽然又忘记了,这种现象难道仅仅是画竹才有吗? 【解析】 【9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理解文言实词的意思,可以采取因文定义法:由于任何一个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只可能有一个意义,因此可因文来定义,即根据具体的上下文语境来判断某个实词的具体意项。答题时要把实词放回到原文语境中,结合上下文意思去理解。可采取代入原文法、课内回顾法、成语迁移法。本题中,B项,然数颦蹙顾诸婢曰:于是她常常皱着眉头看着几个女佣说。数:多次,屡次。 故选B。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根据虚词在句中的作用来确定它的词义,并做好课内知识的迁移虚词的用法常常与以下几个方面有关:一在句中的位置,位置不同其用法往往不同,二与前后词的词性有关。 A项,以:两个都“因为”。 B项,之:代词,他;助词,取独。 C项,乃:副词,竟然;副词,才。 D项,而:连词,顺承,就;代词,通“尔”,你。 故选A。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内容,把握人物、事件以及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要重视对原文中关键细节的理解。可使用假设法与代入法,与选项所在段落进行比对。本题中,D项,“服用偏方自尽”错误,原文是说“老妪以杯水盛二螺进,曰:‘饮此后, 妊不数矣。’”,意思是,有一个老婆子(家里雇用的保姆)用一杯水盛着两个田螺送上来,说:“把这杯水喝了,以后就不会常怀孕了。” 故选D。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语句翻译能力。翻译时,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做到字字落实的同时,要重点关注得分点:(1)犹,还是;寝,睡着。(2)冠者,成年人;童子六七人,六七个少年;浴乎沂,状语后置句,到沂水里游泳。(3 )了然,清楚;丧,忘记;岂,难道。 【点睛】文言虚词要“三抓”, “三抓”是指:(1)抓重点。《考试说明》要求掌握的文言虚词共18个,一定要个个落实,从常用意义和非常用意义方面比较区别,把握常用意义和用法,照顾特殊意义和用法,可以采用多义比较的方法,同类集中。(2)抓课文。虚词的考查方式,多为选择题,每个选项两个句子,一般必有一句出自课本。根据这一特点,考生应立足课本,结合经典例句,归纳整理,可收事半功倍之效。(3)抓落实。对于典型用例,经常复习,防止遗忘。比如该题中每组中有一句话出自课本,必须将课内的文言文抓实了。 参考译文: 先母周孺人,弘治元年二月十一日生。十六岁嫁到我家。第二年,生下女儿淑静。淑静,就是我的大姐。过了一年生下我。又过了一年生下一男一女,一个生下就死了,另一个也只活了一年。又过了一年生下有尚,怀孕十二个月。又过了一年生下淑顺,再过一年生下有功。有功生下来以后,先母哺养他比前几个儿女更加费劲。于是她常常皱着眉头看着几个女佣说:“我因为这么多孩子而受苦。”有一个老婆子(家里雇用的保姆)用一杯水盛着两个田螺送上来,说:“把这杯水喝了,以后就不会常怀孕了。” 先母举起杯子,把水一口气喝完,从此失声变哑,不能说话。正德八年五月二十三日,母亲病故。儿女都还小,看见家里大人哭,也跟着哭,但是还以为母亲是睡着了。真是伤心啊!接着,家里请来画工为先母画遗像,把两个孩子带到画工眼前。对他说:“遗像的鼻子以上照有光画,鼻子以下照淑静画。”因为这两个孩子的面容最像母亲。 先母名桂。外曾祖父名明;外祖父名行,是太学生;外祖母姓何。外祖父世世代代住在吴家桥,吴家桥在昆山县城东南,离县城三十里,经过千墩浦到南直桥,沿着小河往东就到,村子里聚居着许多人家,全都姓周。外祖父和他的三个哥哥都因为富有而出名,为人忠厚正直,外祖父常常和蔼亲切地和村里人谈家常,看到小辈外甥侄子个个都喜欢。 先母到吴家桥的娘家,就做棉花活。进城回婆家,就搓麻线,常常点盏小灯,干活到深更半夜。外祖父三天两头差人送点东西来。家里不缺吃食,先母却终日劳苦像是穷得朝不保夕的样子。冬天,生炉火用的炭屑,叫丫环做成炭团,一颗挨一颗地晒在台阶下面。屋里没有废物,家里没有闲人。儿女中大的牵着娘的衣服,小的抱在怀里,手里还不停地缝缝补补,间间房里干净整齐。(先母)对待佣人很慈善,(佣仆)即使被责打了,背后(事后)也不忍心责怪她。吴家桥每年要送来鱼、蟹、糕饼,总是人人可以吃到。家里人听说吴家桥有人来,个个都欢喜。 我七岁时和堂兄有嘉进私塾读书。每逢阴雨天气,堂兄总是在私塾过夜,我心里舍不得和他分开,却不能留住,必定要赶回家。先母常在半夜醒来,叫我低声背诵《孝经》,要我背诵得没有一个字错漏,她才高兴。 母亲去世十一年后,大姐淑静嫁给王三接,这婚事是母亲生前应允的。母亲去世十二年后,我补上了生员。十六年后,我娶妻,婚事也是母亲生前给我定下的。一年以后我有了女儿,我们夫妇都很喜爱女儿,格外想念先母。半夜三更,我和妻子一同流着眼泪,回想她生前的几件事,仿佛是昨天发生的一样,别的什么都记不起来了。世界上竟有没有娘亲的人吗,天啊!多么悲痛啊! 第Ⅱ卷(共98分) 三、(21 分) 13.阅读下面诗,然后回答问题。 夜归鹿门歌 孟浩然 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 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 对于这首诗的理解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 诗歌开篇两句写渡头的喧闹,是为了反衬鹿门山中的幽静和诗人内心的孤独。 B. 人向江村,余归鹿门,这样的比照暗含着诗人隐逸的志趣。 C. 岩扉松径与前句栖隐处相照应,是表现隐逸生活典型的意象场景。 D. 诗歌最后一句中的幽人,既指庞德公,也是自况,塑造了一个孤高的隐者形象。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综合考查鉴赏诗歌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参看注释,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本题中,A项,“诗人内心的孤独”错误,鹿门清幽的景色,诗人是闲适、恬静的心境。 故选A。 【点睛】综合解读诗歌,涉及炼词炼句,内容的理解,情感的把握,手法的判断等多个层面。解答该种题型时,首先通读全诗,整体理解把握诗中写了什么景、什么人、什么事,抒发了哪些情感,用了哪些手法。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长安秋望 [唐]赵嘏 云物凄清拂曙流,汉家宫阙动高秋。 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 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 鲈鱼正美①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②。 注释: ①“鲈鱼正美”:典出《晋书·张翰传》,张翰思念故乡的鲈鱼,便辞官回家。②“南冠”、“楚囚”:典出《左传》,为囚徒的代称。 14. 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15. 诗人杜牧对这首诗的颔联赞赏不已,并戏称赵嘏为“赵倚楼”,请赏析此联的妙处。 【答案】14. 表达了诗人思乡、归隐(或“辞官”)之意。 15. ①颔联借景抒情,情景交融。②寥落的晨星,南归的雁阵,哀婉的笛声,渲染凄清的氛围,③表达思乡的哀伤之情。 【解析】 【14题详解】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分析诗歌的情感的题目,是诗歌的常考的题目之一。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歌的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字词语进行分析。本诗表达了作者的思乡之情和退隐之思。尾联连用两个典故来表达作者的思乡之情和退隐之思。家乡鲈鱼的风味此时正美,我不回去享用,却囚徒似的留在这是非之地的京城,所为何来!上句用西晋张翰的典故,表达思乡之情和退隐之思;下句用春秋锺仪的典故,是痛言自己留居长安之无谓与归隐之不宜迟。 点睛:诗歌的情感分析的题目一直是考试的重点,但是考核的难度并不是太大,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不知道答题的突破口,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中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句子作答,重点是在自己的答案要包含诗歌中的重点词语,这样就能和给的答案无限接近,还要注意一般诗歌的情感都要求结合诗句分析,答题时不要只答出情感而放弃诗句。 【15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诗句内容赏析。第一步,指出运用了哪种手法。第二步,分析怎样运用了这种手法。第三步,简析这种手法在塑造形象和表情达意中作用。立足颔联内容分析,“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景物描写视听结合(或有形有声)、动静结合,颇见匠心。“残星几点”是目见,“长笛一声”是耳闻;“雁横塞”取动势,“人倚楼”取静态。表达思乡的哀伤之情。 16.补写出下列名篇的空缺部分。 (1)开琼筵以坐花,________。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2)________,石破天惊逗秋雨。李贺《李凭箜篌引》 (3)吴楚东南坼,________。杜甫《登岳阳楼》 (4)心非木石岂无感?________。鲍照《拟行路难》(其四) (5)相传衡山有回雁峰,雁至此就不再南飞,待春而回。这种情况王勃在《滕王阁序》中这样表述:雁阵惊寒,________。 (6)《归去来兮辞》中陶渊明借孤松咏怀,抒发自己卓然独立而坚贞的气节的句子是:________,抚孤松而盘桓。 【答案】(1)飞羽觞而醉月(2)女娲炼石补天处(3)乾坤日夜浮(4)吞声踯躅不敢言(5)声断衡阳之浦(6)景翳翳以将入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分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本题属于直接性默写,比较简单。写错字或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此题默写时需注意以下字词书写:羽觞、炼石补天、乾坤、踯躅、衡阳、浦、翳翳。 四、(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壶口随想 (1)黄河,让人战栗的黄河! (2)世界上再没有一条河如此壮阔。以五千四百多公里的长度,四千八百三十米的落差,集四十多条主要支流和千余条溪川,千回百折,横贯一国之西东。这条河,流经九省区,跨越二十三个经度,集水面积七十五万多平方公里,流域内人口过亿,耕地三亿亩。 (3)世界上再没有一条河如此重浊。“号为一石而六斗泥”, 每年流城每平方公里有四千吨土壤被侵蚀,一年破坏耕地五百五十万亩,却又每年给河口输送泥沙十亿吨,净造国土几十公里。年均泥沙筑成宽一米、高一米的墙体,长度是地球与月球距离的一倍,是赤道的二十七倍。 (4)世界上再没有一条河如此桀骜不驯。河道任意摆动,宽窄差异几十里;河床或层层掀起,深揭数丈,或无限淤高,悬于城市半空;洪水决口泛滥,纵横凡几十万平方公里,在古代曾使百万黎庶化为鱼虫。 (5)浩浩荡荡轰轰烈烈的河,风风火火欢欢喜喜的河,吹吹打打哭哭啼啼的河,摇摇晃晃跌跌撞撞的河,携来沉沉浮浮的代代子民。多少王朝倾覆,多少宫殿掩埋,多少王公贵族落魄,多少能臣骁将饮恨,多少迁客骚人哀号,多少佳人美姬消殒,黄河流淌的,是惊世的悲壮。黄河百折不回,黄河不废万古流。秦晋峡谷!峭壁万丈真如铁,黄河到此怒且裂。 (6)壶口!黄河直立。 (7)峻山大川,历万古不变其色。亘古的舞台,保持着混沌初开的原始。灰褐色岩石托起的河床,广阔而峥嵘。让所有的语言、文字、绘画、雕刻、音乐,一片苍白;让一切文化成为雕虫小技,渺小而卑微。舞者从云端跳落大地,跳落硕大的牛皮鼓。舞者不是凡夫,舞者怀抱日月。解了青衫,赤身露体,声色不动,只闪着猛烈的光芒。黄土地划出长长的弧线,坚岩劈出狰狞的裂痕。步步踩着鼓点,陡然急切,忽又沉雄;或寒泉注淌,或雨打梧桐,越舞越酣然。 (8)心灵的甬道,奔腾激越的行板。一代代黄河人,把血脉喷涌成黄河的血脉,把骨肉凝结成黄河的骨肉。不由分说地狂飙,翻卷出无尽的悲歌。就只为多年以后,儿女们能够如此美丽地在大地行走:纺织棉花,种植水稻,收割麦子,拉网打鱼,早晨读唐诗,黄昏背宋词,宣纸上泼墨,瓷器上绘画,在江南的雨巷徘徊,在塞北的草原纵马。河水击响节拍,一种不可违背的预约。温柔与雄浑弯曲成一个民族不屈的灵魂。 (9)“中国川源以百数,莫著于四渎,而黄河为宗。” (10)广袤疆域蜿蜒的巨龙,乃是华夏独一无二的图腾。当北京猿人出现在周口店时,这条从世界屋脊出发的河,已经走过千里万里,奔流到海不复回。龙马负图,神龟呈书,女娲泥绳,先民石器,炎帝百草,黄帝内经,伏羲八卦,大禹治水,秦汉长城,唐宋诗文……滚滚的波涛圣迹起伏,先哲的薪火源远流长。 (11)把西部高原到东部丘陵的无数河流连接起来的伟大生命黄河,黄了天黄了地黄了子民肌肤的伟大圣河黄河,一路吟唱一路滋润一路养育的伟大母亲黄河,一个民族的象征和一个民族的史诗黄河! (12)世界上没有哪一条河,它的生存、成长、繁衍、变迁,它的命运、性格、特征、精神品质,能像黄河一样同一个民族的生存、成长、繁衍、变迁,一个民族的命运、性格、特征、精神品质连接得如此紧密,互为一体。无论是密西西比河之于北美,无论是亚马逊河之于南美,无论是多瑙河之于西欧,无论是尼罗河之于北非。河东河西河南河北,头顶火盆跪拜神圣的源头。当石头碎为粉末,当骨头朽成泥土,当高梁淌成鲜血,当眼泪凝成麦穗,手执铜壶烫暖一河热泪,黄河,你还是受尽了磨难的子民最想唱的歌!而壶口瀑布,是黄河的最强音。 (13)看过无数瀑布。无数的飞流直下三千尺,也许有更大的高度,更婀娜的姿态,却没有如此的气势和爆发力。 (14)一路洪流奔泻的河,一路开山劈道的河,在此完成绝世之举。断崖骤然陡落,无与伦比的浩瀚磅礴震撼了世界。悬崖上义无反顾地纵身一跃,完成波澜壮阔的一生的绝唱。瀑布溅起的水雾成为漫天细雨,一大片无声地汹涌澎湃的云烟,令旷野禁不住莫名的悚然。这是大自然多个侧面的凝聚点,这是大自然同时的微笑和恐惧。在它内心充满如生命宇宙脱缰的野性的愤怒,同时又饱含着愤怒平息后的纯情。英雄绝唱的最强音,留给人类的震撼和启示永远也不会消失: (15)没有比大自然更久远的历史,没有比大自然更辉煌的创造,没有比大自然更伟大的生命力。 (本文有删改) 17. 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 文章开篇写黄河“让人战栗”,就是因为黄河是世界上一条最桀骜不驯的河,洪水泛滥,使人恐惧。 B. 作者立足于壶口,思接千载,心游万仞,通过丰富的联想,突出了黄河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和史诗。 C. 文章用世界各地的河流来衬托,突出了黄河与中华民族的生存、繁衍、命运、精神品质的紧密联系。 D. 壶口瀑布在众多瀑布中不是最高的和最美的,却具有无与伦比的气势和爆发力,是英雄绝唱的最强音。 E. 文章最后一段用排比的修辞手法,赞美大自然的同时否定了人的价值,人在大自然面前微不足道,可有可无。 18. 本文的语言富有特色,请对文中划线的段落加以赏析。 19. 《壶口随想》一文,抒发了多种思想情感,请加以探究。 【答案】17. AE 18. (1)排比,使语言有排山倒海的气势;(2)叠词,渲染了气氛,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3)长句、短句交错运用,增强了抒情性。 19. (1)对黄河这一华夏独一无二的图腾的无限膜拜之情。(2)对一路滋润一路养育着中华民族的伟大母亲黄河的衷心感恩之情。(3)对壶口瀑布展现的大自然伟大的生命力的高度赞颂之情。 【解析】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综合赏析能力。考查内容涉及理解作品的内容,语言,表现手法,主旨等各个方面。做此类题目,须首先通读原文,整体理解把握作品内容及主旨,其次明确结构,关注手法;最后结合选项具体分析。仔细阅读选项,然后逐一到原文中搜索相关内容。理解后和选项加以比对,看看是否有出入。 A项,以偏概全,这里的让人战栗不仅指使人恐惧,更多的是使人震撼和激动。 E项,无中生有,文章没有谈及否定人价值。 故选AE。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作品语言的赏析。语言赏析主要欣赏、品味文章中优美、精辟的词句,理解其在文中所起的作用。赏析时可以从句式、语言特色和修辞三个方面进行着手分析。分析本段“浩浩荡荡轰轰烈烈的河,风风火火欢欢喜喜的河,吹吹打打哭哭啼啼的河,摇摇晃晃跌跌撞撞的河,携来沉沉浮浮的代代子民”运用了排比和叠词手法;“少王朝倾覆,多少宫殿掩埋,多少王公贵族落魄,多少能臣骁将饮恨,多少迁客骚人哀号,多少佳人美姬消殒”运用排比修辞;“黄河流淌的,是惊世的悲壮。黄河百折不回,黄河不废万古流。秦晋峡谷!峭壁万丈真如铁,黄河到此怒且裂”使用短句,与前文长句交错使用。本段多用整句,运用了大量排比的修辞手法,既有语句的排比,又有语段的排比,增强了语言的气势,富有节奏感,能更好地抒发情感,读起来气势磅礴,可充分感受到黄河的气势。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探究能力。具体查对文章思想感情的探究能力。对阅读材料的思想感情的归纳、概括,需要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对文章进行认真分析。把握主题的方法是,找点题的议论句、抒情句。它一般在篇首或篇尾。二是同样的意思要用文中的句或词来做答。因为答案都是从这个角度给出的。但是一般不去照抄关键句,要压缩精简,去掉修饰,抽取内核。这是一道开放性的题目,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和生活体验作答。解题思路是:首先答出情感,而后结合散文具体内容分析,言之成理,言之有据。本文主要叙述了黄河壮阔、重浊、桀骜不驯的特点以及壶口瀑布的壮阔。结合“走向黄河,是一种战栗的敬畏”“黄河,你还是受尽了磨难的子民最想唱的歌!”“把西部高原到东部丘陵的无数河流连接起来的伟大生命黄河,黄了天黄了地黄了子民肌肤的伟大圣河黄河,一路吟唱一路滋润一路养育的伟大母亲黄河,一个民族的象征和一个民族的史诗黄河”“没有比大自然更久远的历史,没有比大自然更辉煌的创造,没有比大自然更伟大的生命力”等直接表达情感的句子,分析作者对黄河之情。 【点睛】赏析是散文考查的重点。赏析的综合性题目是需要从多角度进着手,然后结合文章的内容,进行作答即可。常见的赏析点分别是:①对文学形象的概括。②对文学形象的意义的理解。③对语言特点及其表达作用的分析。④对叙述角度、人称变化及其表达作用进行分析。⑤对作品中使用的表现手法及其效果的分析。⑥对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进行初步鉴赏。⑦分析评价文章思想内容的意义或影响。⑧结合文章内容,评价作者的主要观点态度。⑨结合文章的写法,评价作者在文中的情感、观点、态度。解答此题时需要与对文章内容和中心意思的分析归纳以及对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评价结合起来。 五、(11分) 20.最近,首份《“00后”画像报告》发布,下面这幅画是说“00后”这样看自己。请用简要的文字表述该图所表达的意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60字。 获得成功需要拥有哪些条件? 【答案】大多数“00后”认为获得成功需要拥有的条件中最重要的是个人努力奋斗、良好的机遇、个人天赋与良师指导等。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读懂图表文字,整体把握图表,然后透过数据分析规律,表达时注意语言的准确与连贯,不要出现具体数字。本图是“00后”描述自己的图示,表达了“00后”对自己的认识与看法。透过文字“获得成功需要拥有哪些条件”可知,图表反映的是“00后”对获得成功的条件的认识,考生只要把握图示中几个主要的百分比,从而抓住主要条件,再用自己的语言准确、连贯的表述即可。 21.请从下面的两道题中,任选一题作答。 (1)阅读下面关于《论语》的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阳货①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②。孔子时其亡③也,而往拜之,遇诸涂。谓孔子曰:“来!予与尔言。”曰:“怀其宝而迷其邦④,可谓仁乎?”曰:“不可。”“好从事⑤而亟失时,可谓知乎?”曰:“不可。”“日月逝矣,岁不我与。”孔子曰:“诺, 吾将仕矣。” ——《论语·阳货》 注释:①阳货:又叫阳虎,季氏的家臣。季氏是鲁国权臣,几代把持鲁国政权,阳货又是季氏最有权势的家臣。②归孔子豚:归,音kuì, 通“馈”,赠送;豚,音tún,小猪,这里指做熟了的小猪:归孔子豚,赠给孔子一只熟小猪。③时其亡:时:伺,探察;时其亡,等他外出的时候。④怀其宝迷其邦:怀揣着自己的宝物,听任国家迷乱。喻孔子有政治才能却不想施展。⑤从事:从政。“事”指政事。 材料二: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①。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②,无道则隐。 ——《论语·泰伯》 注释:①善道:正确的学说,引申为真理。②见:同“现”。 材料三:子曰:“直哉史鱼①! 邦有道如矢②,邦无道如矢。君子哉,蘧jù伯玉③!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④之。” ——《论语·卫灵公》 注释:①史鱼:卫国大夫,字子鱼。临死前要儿子不为他在正堂治丧,以此劝谏卫灵公任用蘧伯玉,斥退弥子瑕,古人称为“尸谏”。②矢:箭③蘧伯玉,春秋时卫国的大夫。为人十分正派,光明正大,表里如一,是一位守礼的君子。因国内乱政,两次出境隐退藏身,孔子多次称赞他。④卷(juǎn):收。怀:藏。 请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内容,特别是划线语句,概括孔子关于“出仕”的观点,并据此分析这与材料一中孔子回访的做法以及对阳货的回答是否矛盾,并写出理由。 孔子关于“出仕”的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下面关于《红楼梦》的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题目一: 读下面的《红楼梦》判词,选择对应的三个人物姓名填入空白处。 ①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清明涕泪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________ ②勘破三春景不长,缁衣顿改昔年妆。可怜绮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________ ③霁月难逢,彩云易散。心比天高,身为下贱。风流灵巧招人怨。寿夭多因诽谤生,多情公子空牵念。________ ①贾探春 ②晴雯 ③薛宝钗 ④贾惜春 ⑤贾迎春 ⑥史湘云 题目二: “质本洁来还洁去,不教污淖陷渠沟,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这几句诗出自《红楼梦》中林黛玉的《葬花吟》,请简述这几句诗表现了她怎样的性格和心理? 【答案】(1)孔子关于“出仕”的观点:两则材料体现了孔子坚持积极行义,又灵活变通的出仕观。不矛盾。材料一孔子对阳货的回答孔子,孔子为官的原因应为替君主分忧,替百姓谋利。符合孔子积极行义的出仕观点。 (2)题目一:①贾探春②贾惜春③晴雯。题目二:《葬花吟》是林黛玉感叹身世遭遇的全部哀音。“质本洁来还洁去,不教污淖陷渠沟。”体现了那种不屈不挠、冰清玉洁,不愿受辱被污、不甘低头屈服的孤傲不阿性格;“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以落花为喻,体现了她对前途命运的忧虑与绝望。 【解析】 【详解】小题1:本题考查名著阅读能力。具体考查对《论语》的理解能力。材料有三段,分别从不同角度展现孔子对“出仕”的理解。材料一,主要写孔子与阳货的事件,表明儒家虽然强调入世出仕,孔子也很想在政治上有一番作为,但也还是要看时机合适与否。孔子是一个高扬理想大旗并为之矢志不移的理想主义者,他为了实现自己心中的理想才答应出仕的。材料二,根据“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可知孔子坚持积极行义,又灵活变通的出仕观。材料三,孔子举了两个例子,第一个卫国大夫,在政治清明和黑暗时都一样性情刚直,第二个“蘧伯玉”在政治清明时做官和政治黑暗时隐退的不同选择,说明其出仕观灵活变通,可以看出孔子是赞扬他们的行为的,故这则材料体现了孔子坚持积极行义,又灵活变通的出仕观。 小题2:本题考查学生阅读名著的能力。具体考查对《红楼梦》的阅读能力。名著阅读考查,考点大多落在主要人物、重要情节和主题理解上,能力层级多为“识记”。题型多采用填空题、选择题和简答题,考生只需要在平时多“识记”基本的名著知识,了解名著的名段名角即可。第1问比较简单,考生只要熟读名著相关情节即可。第2 问,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根据诗句和《红楼梦》中人物的特点和相关的事例进行分析。创作《葬花吟》的背景,是缘于她和宝玉间的一场误会。那日晚饭后她去怡红院探视宝玉,不料门里的晴雯没听出是黛玉,这小丫头性子一上来就是不开门。后来黛玉发现,此时宝玉和宝钗正在院内,从而引发一场误会。敏感的黛玉联想起自己寄人篱下的身世,悲戚之情油然而生。黛玉由满地的落花,联想到自己的身世,触景伤情,唱出一曲令人肠断的《葬花吟》。从诗句上理解,它表现的是黛玉多愁善感的性格,结合“质本洁来还洁去,不教污淖陷渠沟”表达了她坚持清高、洁净的品格,不愿受辱被污、不甘低头屈服的孤傲不阿性格;“未卜侬身何日丧”表达了她寄人篱下,对前途命运的忧虑,也预示了她最终“花落人亡两相不知”的结局。结合诗句具体分析,即可得出答案。 【点睛】文化经典题比较难,首先是文意的理解学生有难度,所以应有适当的注解,减轻学生的阅读难度。其次,文段思想的理解更难,最好选择关系较紧的文段,否则学生很难下手。本题的文段理解难度过大,但两个材料的联系还是挺紧密的。 参考译文: 材料一:阳货想见孔子,孔子不见,他便赠送给孔子一只熟小猪,想要孔子去拜见他。孔子打听到阳货不在家时,往阳货家拜谢,却在半路上遇见了。阳货对孔子说:“来,我有话要跟你说。”(孔子走过去。)阳货说:“把自己的本领藏起来而听任国家迷乱,这可以叫做仁吗?”(孔子回答)说:“不可以。”(阳货)说:“喜欢参与政事而又屡次错过机会,这可以说是智吗?”(孔子回答)说:“不可以。”(阳货)说:“时间一天天过去了,年岁是不等人的。”孔子说:“好吧,我将要去做官了。” 材料二:孔子说:“坚定信念并努力学习,誓死守卫并完善治国与为人的大道。不进入政局不稳的国家,不居住在动乱的国家。天下有道就出来做官;天下无道就隐居不出。 材料三:孔子说:“好一个刚直的史鱼!国家政治清明时他像箭一样直,国家政治黑暗时他还是像箭一样直。好一个君子蘧伯玉!国家政治清明时他做官,国家政治黑暗时他便隐退藏身了。” 六、(50 分) 22.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2019年建国70周年国庆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百忙中亲切接见了载誉归来的中国女排代表,高度赞扬了女排精神。他说:“广大人民群众对中国女排的喜爱,不仅是因为你们夺得了冠军,更重要的是你们在赛场上展现了祖国至上、团结协作、顽强拼搏、永不言败的精神面貌。” 根据上面的材料,结合自身的生活感悟,写篇议论文, 题目自拟,角度自选,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答案】例文: 汲取力量,砥砺前行 女排夺冠,朋友圈被刷屏,有人评价“女排归来,昨日重现”,有人写下了铿锵有力的“点赞”,有人因为追忆而落泪,有人因为胜利而欢呼……一场伟大的比赛,跨越了空间与时间,让国人不约而同的为此振奋。究竟是什么力量?其实,在输嬴之外,“中国女排”上演的更是一场励志的精彩。 回顾30多年写入国人记忆的中国女排,有振奋一个时代的历史,也有怀揣梦想的挣扎;有成绩滑坡的低谷,亦有卧薪尝胆再出发的崛起,夺冠之路是一个个险关的攻破,也是一个不断自我超越的过程。可以说,“女排的拼博史”关联着一个民族拼博与胜利的记忆,也映射着每一个人的奋斗与生活。 之于当今中国,“女排精神”是大国文化的象征缩影。中国的历史,从烽火硝烟的革命岁月,到和平开放的发展时期,再到克难攻坚的改革年代,一部发展史,就是一部智慧史,一部奋斗史。有过辉煌,有过低迷,有过沉沦,有过展望,最终走在民族复兴的道路上,步履铿锵的迈向末来、憧憬希望。其实,女排所传递出来的敢拼敢打精神、团结协作文化,这种所向披靡的劲儿正是大国崛起的力量源泉,就是大国文化的缩影和象征。 之于当前社会,“女排精神”是民族自信的极力彰显。在奥运的京技场上,我们不仅享受的是体育带给人的快乐,也是国家体育实力的较量帯给国民的凝聚力、感染力和号召力。在一个碎片化的时代,轻易就会集体沉默,需要这么一种精神唤醒社会的集体发声、集体振奋与自信。从遇事不乱的大气沉稳,到应接挑战的泰然自若,再到面对困难的冷静应对,彰显的正是民族发展的自信底蕴,而这种自信需要一个社会的呐喊与参与。为女排呐喊,就是精神的释放,精神的回归。 之于当代国民,“女排精神”是奋力前行的价值砥砺。在女排的比赛中,我想,我们每个人所能感受到的就是拼博。每一次跳起来的抵当,每一次纵身拦下的身影,每一个倒下的瞬间,她们使出浑身解数,靠着每一分的积淀走向成功。生活学习中的我们,也是同样,在追逐成功的道路上,拼的是实力,也是心态。时下,一些人或是急于求成,或是心态浮躁,或是怨天龙人,往往容易看到精彩,而无法体味背后的艰辛与努力。其实,只要坚持,脚印踩实了就是成功。女排告诉我们,挫折中前行,脚踏实地,梦想就有了价值与意义。 “女排精神”成了一个时代的符号,为她们耀眼的光环所动容,更为她们传递的精神所震撼。从这场励志的精彩中,我们有所得、有所悟,而后有所动、有所行,就是对她们最好的礼赞。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材料作文的写作能力。作文材料取自我们当今现实社会中的真实事例,对于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关注自我具有良好的作用。作文材料中的事例,从一个侧面切中了当今社会一个很值得思考的问题,那就是如何看待和弘扬“女排精神”。 审题:这是一则材料作文,主要记述习近平总书记接见女排并高度赞扬女排精神时说的话,关键句是“更重要的是你们在赛场上展现了祖国至上、团结协作、顽强拼搏、永不言败的精神面貌”。解读可知,这句话是对女排精神的高度概括和准确注解。据此,考生写作要围绕女排精神,分析女排精神的内核,并上升到国家、民族精神层面,进而结合自身,分析女排精神对我们每个人的影响与激励作用。 参考立意:1、致敬女排2、拼搏是人生最好的注脚3、传承女排精神,铸造民族品格4、在英雄辈出的年代,活出不平凡的人生 参考素材: 1、女排精神的确立靠的是无论新旧如何交替都持之以恒的爱国之情,靠的是场场比赛都要“升国旗、奏国歌”的必胜意志。从“中国女排之父”袁伟民教练到郎平任中国女排主教练,他们无论是学习日本的技术还是学习美国的技术,无论是“在技术全面的基础上快速多变”的战术指导体系,还是郎平的大力起用新人的思想,无一不以取胜为训练终极指南;从老队员孙晋芳、赖亚文、郎平到新人王一梅、惠若琪再到新新人类朱婷,她们在训练时,无一不严格要求自己,为第一苦练实练,在打比赛时,无一不为取胜竭尽全力。大家都记得,中国女排训练场地上挂的条幅“走下领奖台,一切从零开始”的铮铮豪言,也记得郎平说“升国旗、奏国歌是我们的使命”,他们靠的若不是勇争第一的豪情、如火的意志,那是什么? 2、正如郎平教练所说:女排精神不是赢得冠军,而是有时候知道不会赢,也竭尽全力。人生不是一定会赢,而是要努力去赢。不是有了实力才能胜利,而是有卓越意志者才能持续久远,即使处于绝境也可终有转机。中国十四年抗日战争,不是因经济发展、国民实力强大到可以撼动法西斯,而是在中国共产党率领下,中国人民必胜的意志使国人在这场持久战中赢得了转机;“南非国父”曼德拉在牢狱中过了漫漫27年岁月而终被释放,不是因曼德拉所率领的“反种族隔离组织”实力强大到可以与南非国民党分庭抗礼,而是曼德拉的意志,终在国际社会援手后一切有了转机:南非于1990年解除种族隔离,实现民族和解。 3、这种感动整整绵延了35年。从1981 年中国女排首次夺得世界杯女子排球赛冠军起,拼搏精神一直深植于中国女排,成为这支光荣集体的强大基因。尽管其间几经挫折、磨难、沉浮,但中国女排的拼搏精神一直洋溢于国际赛场。在最艰困的情况下,我们看到的是一次次奋起,而没有丝毫放弃。这种愈挫愈奋的坚强,铸就了几代中国女排的精神气质,在漫漫岁月中丰富了中国女排精神的内涵,成为一代代中国观众热爱女排、支持女排、守望女排、将女排视作“英雄之师”的重要理由。 4一支英雄之师需要一代代人去奉献和传承。在中国女排漫长的奋斗历程中,有一位代表性人物需要我们铭记,她就是郎平。在中国女排最需要、在祖国最需要的时候,她一次又一次放弃个人利益,不计荣辱得失,毅然走向一线,担当起国人的期望与重任。几个普通镜头,留下了这种精神的感人瞬间:上世纪90年代中期,郎平从大洋彼岸归来执教陷于低谷的中国女排,首都机场欢迎的人群中,有她当年五连冠的老战友,她遥遥地向着战友们挥手示意,无声宣示着振兴这支英雄之师的意志。几年前,老队友陈招娣去世,郎平在深深的悲恸中坚定了重回中国女排、续写中国女排辉煌的信念。她忘不了,30多年前,正是陈招娣忍着伤痛,与大家奋战到夺冠的最后时刻,更忘不了女排姑娘誓把受伤的陈招娣“背上领奖台”的骨肉相连、荣辱与共的战斗情谊。这一切,赋予女排精神鲜活、实在的内容,成为郎平的生命意志。 5、女排精神曾被运动员们视为刻苦奋斗的标杆和座右铭,鼓舞着他们的士气和热情。更关键的是,它因契合时代需要,不仅成为体育领域的品牌意志,更被强烈地升华为民族面貌的代名词,演化成指代社会文化的一种符号。它一直与女排的得失、沉浮紧紧联系在一起,并成为评价中国女排的最难以割舍的标准。女排精神之所以备受推崇,最重要的是那种足以流芳百世的不畏强敌、奋力拼搏的精神,远远比“五连冠”本身更加能鼓舞国人。 结构示例:“汲取力量,砥砺前行”,议论文文体。开篇直接入题:究竟是什么力量?其实,在输嬴之外,“中国女排”上演的更是一场励志的精彩。正文部分分为三个层次:之于当今中国,“女排精神”是大国文化的象征缩影;之于当前社会,“女排精神”是民族自信的极力彰显;之于当代国民,“女排精神”是奋力前行的价值砥砺。结尾扣题,总结弘扬女排精神的意义。 【点睛】材料作文应先辨清材料的表达方式,是叙事类、说明类,还是描写类;然后针对不同类型的材料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进行立意。特别要抓住关键句进行分析。是根据所给材料和要求来写文章的一种作文形式。材料作文的特点是要求考生依据材料来立意、构思,材料所反映的中心就是文章中心的来源,不能脱离材料所揭示的中心来写作,故材料作文又叫“命意作文”,属于自命题。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