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人教新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人教新版

‎2019届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监测考试 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儒学——对文化传统继承最多,对政治现实关怀最切 夏商周三代,学在官府,那个时期文化知识的主体是由王室貴族垄断的王官之秋战国时期,文化下移,产生了脱离王室貴族垄断的诸子百家之学,自汉代以来,有一个影响很大的学术观点:诸子百家之学出于西周王官之学,班固《汉书·艺文志》转引刘歆《七略》提出了诸子百家可能是来源于周朝官守的学问,各学派均与西周王官之学有知识学问上的渊源关系。但是,近代以来,这一观点受到了挑战,特别是胡适针锋相对地提出“诸子不出于王官”的论点,以胡适为代表的学者认为诸子之学的产生是由于春秋战国时代出现的政治和社会问题,已经脱离貴族统治集团的天下之治的轨道,而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士人提出了不同的解决方案,进而就形成了不同学派。 ‎ 当我们考察诸子起源问题时,会发现近代以来学界将诸子起源简单归结为“诸子出于王官之学”和“诸子不出于王官”这两种对立的观点,其实是并不合适的,从学术资源文化背景来考察诸子之学,应该说诸子之学确实是源于西周的王官之学。诸子百家不同学派的知识基础和文化渊源,离不开王官之学的学术文化母体,从这个意义上说,“诸子之学出于王官”的说法是有一些依据的,但另一方面,从诸子之学所欲解决的问题意识、建立理论体系的思想焦点来考察诸子之学,可以发现他们提出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案,均是与春秋战国时代的政治动荡、社会失范、诸侯争霸的现实关怀有关,诸子之学提出的思想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从这个意义上,亦可以说“诸子之学不出于王官”。 ‎ - 24 -‎ 这一个视角特别能够说明儒家的起源。强调“诸子出于王官之学”,是肯定儒家有深厚的历史文化、思想学术的渊源;强调“诸子之学不出于王官”,是肯定儒家有非常强烈的社会忧志意识和政治功利追求。儒学的形成离不开对这两个方面的考察和探寻。在先秦诸子中,真正能够将西周时期的王官之学与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之学结合得最好的正是儒学,儒学推崇的“六艺之学”,就是源于三代时期的王官之学;儒家本是诸子百家中的一家,儒家那些最为杰出代表人物的代表著作,其实就是儒家子学,将儒家的六艺之学与诸子之学结合起来,才构成完整的儒学,儒学之所以能够在诸子百家中取得最大的成功,一一方面是因为儒家学派是最为重视对夏商周的文明体系继承的学派,他们自称“述而不作”,通过“六艺之学”的整理、传播,继承了三代时期的优秀华夏文化传统。另一方面,儒学又最乖望通过切近的血缘观念、家族伦理来建立维护社会关系、国家秩序、天下安泰的价值体系、文化理想,可以说,儒家学派是对文化传统继承最多、对政治现实关怀最切的学派。‎ 因此可见,儒家的“经”与“子”各有自己的思想特点和文化功能。从文化的渊源与地位来说,“经”是文化极本,“子”不过是文化枝叶;从思想创新与建构来说,“子是思想主体,而“经”则不过是思想资源。和其他诸子学派比较而言,儒家很好地解决了文化传承和思想创新的结合,以这个观点来考察儒学,可以找到儒学能够在中华文明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的重要原因。 ‎ ‎(改编自朱汉民《儒学的六经、诸子与传记》)‎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汉代以来,学者们都认为诸子之学与西周王官之学存在着渊源关系,诸子百家的主张全都出自王官之学。‎ B. 近代以来,对“诸子出于王官之学”持怀疑态度的学者提出了诸子之学产生于解决现实问题需要的新看法。‎ C. 儒家那些杰出代表人物所著的包含强烈的社会忧惠意识和务实的政治功利追求的代表著作都是诸子之学。‎ D. 相较对传统文化的继承而言,儒学更注重自身价值体系和文化理想的建构,这是其取得最大成功的原因。‎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前两段对“诸子出于王官之学”和“诸子不出于王官”两种对立观点进行了辨析,为下文论述儒学的起源提供了支撑。‎ B. 对于“诸子之学”的产生,作者没有简单倾向于诸子之学“出于王官”或“不出于王官”,而是提出了自己认为更合理的看法。‎ C. 文章第三段从儒学起源的角度,论证了西周时期的王官之学与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之学相结合对儒学的形成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D. 文章对儒学的阐述从历史传承和现实关怀两个方面展开,表明儒家的“经”与“子”各有特点,并阐明了两者之间的关系。‎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24 -‎ ‎ 关于诸子之学的起源问题,学术界一直没有定论,汉代以来为学者普遍认同的“诸子之学出于王官”的观点,在后代受到了挑战。。‎ B. 诸子百家的形成离不开对春秋战国时代政治和社会问题的关注,离不开对现实问题的思考与解决,从这个意义上说“诸子不出于王官”。‎ C. 儒学在发展中对文化传统继承最多,对政治现实关怀最切,这是其学术思想体系能够在中华文明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的重要原因。‎ D. 儒家的“经”是其文化根本,代表了儒家的文化传承,而“子”是其思想主体,代表了儒家的现实关怀,二者一起构成了完整的儒学。‎ ‎【答案】1. B 2. C 3. C ‎【解析】‎ ‎1.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概括。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A项,“学者们都认为诸子之学与西周王官之学存在着渊源关系,诸子百家的主张全都出自王官之学”错误,文章第一段说“自汉代以来,有一个影响很大的学术观点:诸子百家之学出于西周王官之学”,由此可知可知,“学者们都认为”的说法绝对。C项,“都是诸子之学”错误,根据文章第三段可知,“儒家本是诸子百家中的一家,儒家那些最为杰出代表人物的代表著作,其实就是儒家子学”。D项,“儒学更注重”错误,材料三第三段中说“一方面……另一方面…•”,由此可知儒学两方面都重视。‎ - 24 -‎ ‎........................‎ ‎2.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这是考查学生对论据与论点的关系、论证方法、论证结构等方面知识的把握,同时也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C项,“对儒学的形成起到了决定性作用”错,依据文章第三段“儒学的形成离不开对这两个方面的考察和探寻”可知,儒学的形成是“西周时期的王官之学与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之学相结合”,但并不能说“起决定性作用”。‎ ‎3.‎ - 24 -‎ ‎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C项,“儒学在发展中对文化传统继承最多,对政治现实关怀最切,这是其学术思想体系能够在中华文明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的重要原因”错误,文章最后一段说“和其他诸子学派比较而言,儒家很好地解决了文化传承和思想创新的结合,以这个观点来考察儒学,可以找到儒学能够在中华文明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的重要原因”,由此可知,儒学在中华文明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的重要原因是“很好地解决了文化传承和思想创新的结合”。‎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 每个故乡都在消逝 王开岭 ‎“故乡”,不仅仅是个地址和空间,它是有容颜和记忆能量、有年轮和光阴故事的,它需要视觉凭证,需要岁月依据,需要细节支撑,哪怕蛛丝马迹,哪怕一井一石一树……否则,一个游子何以与眼前的景象相认?何以肯定此即梦牵魂绕的旧影? ‎ 当眼前事物与记忆完全不符,当往事的青苔被抹干净,当没有一样东西提醒你曾与之鬓厮磨、朝夕相处…它还能让你激动吗?还有人生地点的意义吗?那不过是个供地图使用、供言谈消费的地址而已。‎ 地址只象征方位、坐标和地理路线,而地点是个生活空间,是个有根、有物象、有丰富内涵的信息体,它繁殖记忆与情感,承载着人生活动和岁月内容。比如说“什刹海“南锣鼓巷”“鲁迅故居”,即活生生的地点,去了便会收获你想要的东西。再比如传说 的“香格里拉”,即是个被精神命名的地点,而非地址——即使你永远无法抵达、只能诗意消费,也不影响其存在和意义,地址是死的,地点是活的。地址仅仅被用以指示与寻找,地点则用来生活和体验。 ‎ 安东尼·奥罗姆是美国社会学家,他有个重大发现:现代城市太偏爱“空间”却漠视“地在他看来,地点是个正在消失的概念,但它担负着“定义我们生存状态”的使命地点是人类活动最重要、最基本的发生地。没有地点,人类就不存在。”‎ 其实,“故乡”的全部含义,都将落实在“地点”和它养育的内容上。简言之,故乡”的文化任务,即演示“一方水土一方人”之逻辑,即探究一个人的身世和成长,即追溯他那些重要的生命特征和精神基因之来源、之出处,若抛开此任务,“故乡”将虚脱成一记空词、一朵谎花。 ‎ 当一位长辈说自个儿是北京人时,脑海里浮动的一定是由老胡同、四合院、五月槐花、前门吆喝、六必居酱菜、月盛斋羊肉、小肠陈卤煮、王致和臭豆腐……组合成的整套记忆或者说,是京城喂养出的那套热气腾腾的生活体系和价值观,而今天,当一个青年自称北京人时,他指的一定是户籍和身份证,联想的也不外乎“房屋”“产权”“住址”等信息。 ‎ 前者在深情地表白故乡和生壤,把身世和生涯溶化在了“北京”这一地点里,后者声称的乃制度身份、法定资格和证书持有权,不含感情元素和精神成分。 ‎ - 24 -‎ ‎“空间”的本能是膨胀和扩张,它有喜新厌旧的倾向;“地点”的秉性是沉静和忠诚,无形中它支持保守与稳定,二者的遭遇折现在城市变迁中,即城区以大为能、建筑以新为尚,而熟悉的地点和传统街区,正承受垃圾的命运,其实,任何更新太快和丧失边界的事物,都是可怕的,都有失去本位的危险,都是对“地点”的伤害。像今天的北京、上海、广州,一个人再把它唤作“故乡”,恐怕已有启齿之羞—— ‎ 一方面,大城欲望制造的无边无际,使得任何人都只能消费其极小一部分,没人能再从整体上把握和介入它,没人再能如数家珍地描叙和盘点它,没人再能成为名副其实的“老人”。‎ 另一方面,由于它极不稳定,容颜时时变幻,布局任意涂改,无相对牢固和永久的元素供人体味,一切皆暂时、偶然,沉淀不下故事——于是你记不住它,产生不了依赖和深厚情怀。总之,它不再承载光阴的纪念性,不再对你的成长记忆负责,不再有记录你身世的功能。 ‎ 面对无限放大和变奏、一刻也不消停的城市,谁还敢自称其主? ‎ 所有人皆为过客,皆为陌生人,你的印象跟不上它的整容。而它的“旧了易迷路的“新人”,如此无常的城市里,人和地点间已失去了最基本的约定,同一位置,每年、每月、每周看到的事物都闪烁不定,偶尔,你甚至不如一个刚进入它的人了解某一部位的现状。 ‎ 吹灯拔蜡的扫荡芟除,无边无际的大城宏图,千篇一律的整容模板…… ‎ 无数“地点”在失守,被更弦易帜。 ‎ 无数“故乡”在沦陷,被连根拔起。 ‎ ‎“我回到故乡即胜利。”自然之子叶赛宁如是说。沈从文也说,一个士兵要么战死沙场,要么回到故乡,”他们算是幸运,那个时代,故乡是不死的。至少尚无征兆和迹象,让游子担心故乡会死。 ‎ 是的,丧钟响了。是告别的时候了。每个人都应赶紧回故乡看看,赶在它整容、毁容 或下葬之前,当然还有个选择:永远不回故乡,不去目睹它的死。 ‎ 没有故乡,没有身世,人何以确认自己是谁、属于谁? ‎ 没有地点路标,人如何称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 我们唱了一路的歌,却发现无词无曲。‎ 我们走了很远很远,却忘了为何出发。 ‎ ‎(选自《古典之殇》,有删改)‎ ‎4. 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24 -‎ ‎ 作者认为故乡不是地址和空间,而是地点。地址只象征方位、坐标和地理路线,空间的本能是膨胀和扩张,而地点是繁殖记忆与情感、承载人生活动和岁月内容的信息体。‎ B. 作者认为“故乡”肩负着探究一个人的身世和成长、追溯其重要生命特征和精神基因之来源之出处等文化任务,若不能实现这样的任务,故乡也就失去了其存在的价值。‎ C. 更新太快和丧失边界让“故乡”有失去本位的危险,更新快就无相对牢固和永久的元素供 人体味,丧失边界则意味着没人能再从整体上把握和介入它,只能消费其极小一部分。‎ D. 文中多处运用对比,地址和地点的对比,空间和地点的对比,老人和年轻人关于“故乡”理解的对比,叶賽宁、沈从文时代的故乡不死与现在故乡消失的丧钟已响的对比。‎ ‎5. 如何理解文中画横线的语句中“整容”“毁容”“下葬”三个词的含义?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6. 文章以“每个故乡都在消逝”为题有何用意?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答案】4. A 5. ①“整容”是指构建大城宏图的背景下千篇一律的城市建设,所有的城市都变得一样美观、一种模样,是外观上的美化;②“毁容”是指故乡独有的情感记忆、生活体系、价值观念、文化属性被毁坏,是文化上的失守;③“下葬”是指一且文化失守,故乡也就消逝。 ‎ ‎6. ①表现每个故乡都因现代化改造而失去它原有风格、原有记忆和原有容颜,从而变得雷同的现实。②表明现代人无法确认自己的身世与方向、本质与归宿,没有精神寄托、不知存在意义的悲哀。③警醒人们直面这个人类的共同悲剧,呼吁留住故乡,留住根。‎ ‎【解析】‎ ‎4. 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这是一道综合题,既有内容的考查,也有技巧的考查。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是“正确”还是“错误”,是“一项”还是“两项”。本题中,A项,“作者认为故乡不是地址和空间,而是地点”错误,文章第一段说的是“故乡,不仅仅是个地址和空间”,“不仅仅”意思是“不止这一个”,此处“地址和空间”包含在“故乡”的定义之中,并不是说故乡不是地址和空间。‎ ‎5.‎ - 24 -‎ ‎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如何理解文中画横线的语句中‘整容’‘毁容’‘下葬’三个词的含义?结合文本简要分析”,这是考查词语的含义。应先理解这三个词语的字典意,然后结合语境分析其在文中的语境意。“整容”,字典义是“修饰容貌,特指为面部有缺陷的人施行手术,使美观”,“毁容”字典义是“毁坏容貌”,“下葬”字典义是“处理安葬尸体”;回归文本,“每个人都应赶紧回故乡看看,赶在它整容、毁容或下葬之前”,“它”指的是“故乡”,上文写到“吹灯拔蜡的扫荡芟除,无边无际的大城宏图,千篇一律的整容模板”,可见“整容”是说城市建设,经过这种千篇一律的建设,所有的城市都变得一样美观,变成一种模样,这是外观上的美化;“无数‘地点’在失守,被更弦易帜。无数‘故乡’在沦陷,被连根拔起”,由此可知“毁容”是指故乡独有的情感记忆、生活体系、价值观念、文化属性被毁坏,这是文化上的失守;而“下葬”“葬”的不是人的尸体,而是故乡,是有关故乡的记忆,有关故乡的文化,一旦文化失守,我们失去的不仅仅是空间位置上的那个“故乡”,我们失去的是心灵的栖息地,“故乡”就消逝了。‎ ‎6.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文章以‘每个故乡都在消逝’为题有何用意?结合文本简要分析”,这是针对散文的标题设题。首先理解标题的含义,从文中来看,“每个故乡都在消逝”中的“消逝”不是说故乡从地球消失了,而是说每个故乡因为现代化千篇一律的建设改造而失去了它原本的风格、原来的记忆、原有的容颜,都变成了一个模样;再理解这一标题中隐含的情感,“每个故乡都在消逝”,故乡消逝了,“没有故乡,没有身世,人何以确认自己是谁、属于谁?没有地点路标,人如何称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现代人失去了故乡这一灵魂栖息地,无法确认自己的身世与方向、本质与归宿,因而没有了精神的寄托,也不知存在的意义,“都”一词说明这是普通现象,这就警醒人们要直面这一共同的悲剧,呼吁要留住故乡,留住精神的家园,留住自己的根。此类题目一般先理解其含义,然后分析其中蕴含的情感,分析之一标题在结构上、主旨上的作用。‎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 材料一: ‎ ‎“从哈佛大学到合肥科学岛,强磁场的吸引力无需衡量;从扬名美利坚到报效祖国,不计得失的人生续写壮美的诗篇,”从2009年开始,在留美博士后王俊峰的带动下,8位在美的哈佛医学院博士后于八年前相继归国,扎根合肥科学岛,潜心从事前沿科学研究,现在,合肥科学岛上不仅有这八位哈佛归来的博士后,还有几十位“海归”科学家,他们不计名利,一腔热血,克服家庭的种种困难,只想为祖国的科学创新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 ‎(摘编自《合肥在线》) ‎ 材料二: ‎ 近期,“八剑下哈佛,共聚科学岛”的话题广为流传,堪称继杨振宁、李政道后,海外留学人才回归祖国的又一段佳话。‎ - 24 -‎ 在我国历史上,已有两次留学生“归国潮”,分别发生在上世纪50年代初和90年代初,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笫三次“归国潮”便开始孕育,“八剑下哈佛”便是典型案例。 ‎ 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提供的研究结果显示,自2008年“千人计划”【注】启动以来,我国正在由高端人才流失国逐渐转为最主要的高端人才回流国。留学人员回流率是指同一时段内,留学回国人数占出国留学人数的比率。留学人员回流率的变化,可以直观反映出海外留学人员的流动状态,是测算留学回国人员规模的主要统计方法。‎ 图1:第三次“归国潮”回流率统计 图2:2013-2016年出国留学与回国人员统计 ‎ 除了回流率,2010年以来,中国出国留学人员增长率与留学回国人员增长率间的差距也在逐步缩小,甚至在2016年出现了“逆转”。 ‎ 海外人才专属发展平台Lockin China联合全球名校中国职业发展联盟(GUCCU)以及招聘兄弟会发布的《2017海外人才就业分析报告》显示,54。8%的海归主要看重国内经济形势发展好,还有超过40%的人认为家庭、朋友图都在国内,因此选择归国发展。 ‎ 该报告显示,导致留学生回国的另一个因素是美国、英国以及澳洲移民政策收紧,留学生毕业后难以留在留学国家继续发展,因此造成了大批的海外留学生归国的现象。报告显示,2017年的归国人数预计突破60万,这个数字将明显超过今年出国留学的总人数。 ‎ ‎(摘编自2017年9月7日《每日经济新闻》)‎ 材料三: ‎ 虽然不少與论在解读“归国潮”时,认为主因是国内就业吸引力增强,但不能忽视的是,我国出国留学的结构已经发生根本变化。 ‎ - 24 -‎ ‎10年前,我国出国留学,基本上还可以界定为“精英留学”,大多数选择出国留学者主要是到国外名校攻读本科以及研究生教育,尤其是研究生教育。从2007年到现在这10年间,出国留学的数量出现“井喷”的态势,且具有两个明显的特征,一是出国留学群体整体质量参差不齐。既有传统的“精英留学”,又有到国外读一般普通院校的“大众化留学”,同时,也存在学力较弱的学生到国外“混文凭”的现象。二是出国留学低龄化。目前,到国外接受高中以及高中以下教育的学生比例接近30%。 ‎ 观察出国留学结构的变化,就不难解释“归国潮”现象了。2007年后快速增加的出国留学学生,在2011年毕业之后开始找工作,此时相较于陷于泥潭的西方国家,中国经济社会迅猛发展的势头对他们有很强吸引力。这其中,不乏一些竞争力偏弱的人群,这也提高了回国比。 ‎ 真正应该关注的是,出国留学中的精英留学群体,有多少选择回国,这对评价出国留学的价值和我国对人才的真实吸引力极为重要。对此,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的负人曾指出:“我国流失的顶尖人才数量居世界首位,其中科学和工程领域滞留率平均达到87%。”这说明,大规模“归国潮”中,精英人才的比例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此外,部分“海归”回国后“水土不服”,这其中因素很多,但不可否认,相当一批人的原因在于,在出国留学时盲目选择,并未做好长期和科学的出国留学规划;有的学生是想“逃避”国内高考而选择出国留学;有的认为只要拿到国外大学录取通知书就可混到一张文凭;还有的在国外求学期间严重缺乏自主学习、自主管理、自主规划能力,导致毕业时缺乏竞争力。 ‎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走向普及化,出国留学走向大众化,我国必将从原来的“学历社会走向“能力社会”,用人单位和社会不可能再完全按学历和留学与否的标准评价、选拔人才,而会更加重视人才本身的能力和素质。高等教育将摆脱学历教育导向,重视受教育者的能力培养,而每个受教育者也应该基于个体能力、素质的提升来规划学业发展、教育选择,而不能再仅仅追求学历或身份。 ‎ ‎(摘编自《参考消息网》作者: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 ‎【注】“千人计划”全称为“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指的是国家通过给予各种优惠和鼓励吸引留学生中的高精尖人才回到祖国工作或创业的政策。‎ ‎7. 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2004年至2016年,我国出国留学人员回流率一路稳步攀升,在2013年至2016年的四年间,回流率保持高位稳定态势,“归国潮”已显现。‎ B. 2004年至2010年,我国留学人员回流率基本呈小幅上涨趋势,其每年涨幅在10个百分点以内,如2005年比2004年提高了近8个百分点。‎ C. 自2010年以来,我国留学人员回流率呈快速上升趋势,其中2013年的回流率达到历史最高值,与2012年相比,提高了接近20个百分点。‎ D.‎ - 24 -‎ ‎ 在回流率提高的同时,回国人员的增长率与出国人员的增长率之间的差距也在逐步缩小,在2016年甚至出现了二者之间增长率的“逆转”。‎ ‎8. 下列对材料的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A. “八剑下哈佛,共聚科学岛”是指留美博士后王俊峰等人回国从事科研的故事,促使他们回国的主要原因,是国内极具吸引力的就业形势。‎ B. 虽然有国家出台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的支持,可国内的科研环境仍然有可能比不上国外,科学家们的不计名利、克服困难的精神尤显可贵。‎ C. 从2007年到现在10年来,我国出国留学人员的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一是从“精英留学”转变为“大众化留学”,二是出国留学人员呈低龄化。‎ D. 虽然留学人员回流率和留学回国人员增长率都在稳步提高,但是回国人员的结构比例仍然不平衡,祖国的科学创新事业需要更多的精英人才加入。‎ E. 受教育者应该以提升个人能力为目的,理性规划自己的学业发展,毕竟,我国已从“学历社会”走向“能力社会”,评价人才的标准已经发生了变化。‎ ‎9. 第三次“归国潮”背后有哪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你有哪些好的建议?‎ ‎【答案】7. A 8. BD ‎ ‎9. 问题:①回国人员的结构不平衡,精英人才滞留海外的比例较高。②一部分“海归”水土不服”,回国后缺乏竞争力。‎ 建议:①国家进一步出台像“千人计划”这样的优惠政策,吸引高端人才回国发展。②留学人员不要盲目出国,要做好出国留学规划,重视能力提升,提高自己的竞争力。‎ ‎【解析】‎ ‎7. 试题分析:对于此类题目,应先审题,把握如下几点,一是选择“正确”还是“不正确”的一项,二是选择“一项”或是“两项”,然后浏览选项,到文中圈出相关的内容,最后进行比对。比如本题中,“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A项,“2004年至2016年,我国出国留学人员回流率一路稳步攀升”错,回归材料二,根据图表可知,回流率在2006年到2007年、2013年到2015年间均略有回落。‎ ‎8.‎ - 24 -‎ ‎ 试题分析:本题题干问的是“下列对材料的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要求选出的是“正确的”“两项”。A项,“促使他们回国的主要原因,是国内极具吸引力的就业形势”错误,主要原因分析不准确,材料一中说“他们不计名利,一腔热血,克服家庭的种种困难,只想为祖国的科学创新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由此可知,促使王俊峰等人回国发展的主要原因是报效祖国,为祖国的科学创新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C项,“从‘精英留学’转变为‘大众化留学’”不准确,材料三第二段说“从2007年到现在这10年间,……一是出国留学群体整体质量参差不齐。既有传统的‘精英留学’,又有到国外读一般普通院校的‘大众化留学’”,由此可知,这10年既有传统的“精英留学”,又有“大众化留学”。E项,“我国已从‘学历社会’走向‘能力社会’”错误,选项未然变已然,不正确;材料三最后一段说“我国社会必将从原来的‘学历社会’走向‘能力社会’”,选项忽略了“必将”一词。‎ ‎9.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第三次‘归国潮’背后有哪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你有哪些好的建议”,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以及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概括能力。先回答第一个问题,即到材料中圈出“归国潮”背后隐含的问题,材料三第四段中说“出国留学中的精英留学群体,有多少选择回国……我国流失的顶尖人才数量居世界首位,其中科学和工程领域滞留率平均达到87%。这说明,大规模‘归国潮’中,精英人才的比例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可见回国人员的结构不平衡,精英人才滞留海外的比例较高;材料三第五段中“此外,部分‘海归’回国后‘水土不服’……导致毕业时缺乏竞争力”,可见部分海归人士不适应国内的形势,回国后缺乏竞争力。再看第二个问题——建议,应针对前面“归国潮”隐含的问题来提,从前面分析来看,“归国潮”存在的问题主要指向精英人才回归少而归国的人士“水土不服”缺乏竞争力,故可以从如何让精英人士回国和如何让归国的人士能适应国内的竞争形式。‎ 点睛:对于此类题目,考生应先审题,明确题干所问,明确答题的方向,如本题,“第三次‘归国潮’背后有哪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你有哪些好的建议”,题干提出两个问题,“‘归国潮’背后有哪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哪些好的建议”,而且两个问题之间有关联,“针对这些问题,你有哪些好的建议”,可见建议应是针对前面存在的问题而提;然后分析材料,本文三则材料,材料一是写八剑下哈佛,共聚科学岛这一事例,材料二主要是对出国留学与回国人员的统计,材料三从留学结构的变化引出“归国潮”背后隐含的问题,并给出建议,由此可以确定答题区域在材料三中,接着圈出相关的文字,最后进行概括即可。‎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张士逊,字顺之,阴城人。淳化中举进士,为射洪令.转运使檄移士逊治都,民遮马首不得去,因听还射洪。安抚使至梓州,问属吏能否,知州张雍曰:“射洪令,笫一也。”改襄阳令,为秘书省著作佐郎、知邵武县,以宽厚得民。前治射洪,以早,祷雨白崖山陆使君祠,寻大雨,士逊立廷中,须雨足乃去,至是,邵武早,祷欧阳太守庙,庙去城过一舍,‎ - 24 -‎ 士逊彻盖,雨沾足始归。‎ 迁侍御史,徙河北,河侵棣州,诏徙州阳信,议者患粮多,不可迁。士逊视濒河数州方艰食,即计余以贷贫者,期来岁输阳信,公私利之。曹汭狱事起,宦者罗崇勋、江德明方用事,因谮利用【注】.帝疑之,问执政,众顾望未有对者,士逊徐曰:“此独不肖子为之,利用大巨,宜不知状,”太后怒,将罢士逊。‎ 明道初,复入相,明年,进门下侍郎、昭文馆大学士、监修国史,是岁早蝗士逊请如汉故事不许及帝自撾尊号逊又请隆官一以签天变帝慰勉之。宝元初,士逊与辅臣奏事,帝从容曰:“朕咋放宫人,不独闵幽闭,亦省浮费也。近复有献孪女者,朕却而弗受.”士逊曰:“此盛德事也,”帝曰;“君子小人各有党乎?”士逊曰:“有之,第公私不同尔。”‎ 士逊累上章请老,乃拜太傅,封邓国公致仕。尝请买城南官园,帝以賜士逊,就第凡十年,卒,年八十六。‎ ‎(节选自《宋史·张士逊传》,有删节)‎ ‎【注】利用,指曹利用,曹汭是其侄子。‎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是岁早蝗/士逊请如汉故事册免/不许/及帝自损/尊号士逊/又请降官一等以答/天变帝慰勉之 B. 是岁旱蝗/士逊请如汉/故事册免不许/及帝自损尊号/士逊又请降官一等/以答天变/帝慰勉之 C. 是岁早蝗/士逊请如汉/故事册免不许/及帝自损/尊号士逊/又请降官一等以答/天变帝慰勉之 D. 是岁早蝗/士逊请如汉故事册免/不许/及帝自损尊号/士逊又请降官一等/以答天变/帝慰勉之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字词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进士”指的是古代科举制度下在最后一级考试殿试中及第者,意为可以进授爵位之人。‎ B. “徼移”是檄文和移文两种文体的合称,檄文多用于声讨和征伐,移文多用于晓谕和责备。‎ C. “一舍”是古代路程长度单位,十里为一舍。成语“退避三舍”比喻主动退让,不争高下。‎ D. “致仕”之意是“还禄位于国君”,是古代官员退休的委婉说法,类似的词还有“乞骸骨”。‎ - 24 -‎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张士逊宽厚爱民。他担任射洪县令时,为民求雨,深得百姓爱戴,转运使调任他去治理郯县时,射洪县百姓拦路相送。‎ B. 张士逊处事知变。棣州遭受黄河水患,迁移州府至阳信时无法转运多余公粮,他果断将其放贷给贫困百姓,公私均获益。‎ C. 张士逊正直敢言。曹利用受其侄子曹汭的牵连,被宦官诬陷,面对皇帝的询问,其他大臣都不敢说话,只有他仗义执言。‎ D. 张士逊不计名利。他担任宰相时,碰上了早灾和蝗灾,于是主动提出降低自己的官位一个等级来告慰上天,深得皇帝欣赏。‎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士逊徐曰:“此独不肖子为之,利用大臣,宜不知状。” ‎ ‎(2)帝曰:“君子小人各有党乎?”士逊曰:“有之,第公私不同尔。”‎ ‎【答案】10. D 11. C 12. A ‎ ‎13. (1)张士逊慢慢地说:“这只不过是不成才的侄子做的事情,曹利用是朝廷大臣,应该不了解具体情况。”‎ ‎(2)皇帝说:“君子和小人都各有自己的朋党(团体)吗?”张士逊说:“都有,只不过有为公还是为私的不同罢了。”‎ ‎【解析】‎ ‎10.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首先把语句放入文本,结合上下文理解句子的含义,“是岁旱蝗/士逊请如汉故事册免/不许/及帝自损尊号/士逊又请降官一等/以答天变/帝慰勉之”,这句话的含义是“这一年发生旱灾蝗灾,张士逊请求仿照汉朝的先例下文件免除赋税,(朝廷)没有答应。等到皇帝减去自己的尊号,张士逊又请降自己一级官位,来回应上天的灾变,皇帝安慰勉励他”,这段话主要是叙述事情,要圈出句子中的名词和代词,如“士逊”“汉故事”“帝”“尊号”“帝”等,然后借助语法关系进行排除,“如”意思是“仿照”“像”,其宾语是“汉故事”,故二者不能分开,排除BC两项,“帝”是主语,“损”是谓语,“损”的宾语是“尊号”,主谓宾之间不能断开,排除A项。‎ ‎1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平常的学习中,考生应有意识的进行分类识记,比如科考类、官职升迁贬谪类、官职名称类等等。C项,“‘一舍’是古代路程长度单位,十里为一舍”错误,“一舍”应是三十里。‎ ‎12.‎ - 24 -‎ ‎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考生应找出选项对应的语句,然后与选项进行比较分析。A项,“射洪县百姓拦路相送”错误,文章第一段说“民遮马首不得去,因听还射洪”,意思是“百姓得知后拦住马头,(张士逊因此)没能离开,于是(转运使)听从(民意),(又让张士逊)回去治理射洪县”,由此可知射洪县百姓并不是拦路相送,而是爱戴他,不让他离开。‎ 点睛:这道题目是概括归纳文章内容。解答此类题的方法是:①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在阅读题目时,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所谓读全,就是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谓读准,就是要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只有对题干作全面、准确的分析理解,才能准确地答题。②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比如本题,考生可以先到文中找到A项对应的内容,考生可以借助选项中“射洪县令”这一官职快速找到设题区域,在第一段,再圈出百姓的表现,“民遮马首不得去”,可见百姓是爱戴他,不想让他离开,并非是“相送”。‎ ‎1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文言文翻译能力。拿到句子之后,应先回归文本,然后分析句子中是否存在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短语,然后按照不同的句式进行调、换、删,再采取对译法,逐字进行翻译。第一句中,“徐”,慢慢;“独”,只不过;“不肖”,不成才,没有才华;“为”,做;“利用大臣”是判断句,意思是“曹利用是朝廷大臣”;“宜”,应该;“状”,情况。第二句中,“党”,朋党,团体;“第”,只是,只不过;“尔”,罢了。‎ 参考译文:‎ 张士逊,字顺之,阴城人。淳化中(约公元992年)考中进士,担任射洪县县令。转运使发出公文晓谕土逊前去治理都县,百姓得知后拦住马头,(张士逊因此)没能离开,于是(转运使)听从(民意),(又让张士逊)回去治理射洪县。安抚使到梓州(巡视),问下属官吏有没有才能,知州张雍回答说:“射洪县令,才能第一。”(于是)改任(张士逊)襄阳县令,(先后)担任过秘书省著作佐郎、邵武县知县等职,因为对待百姓宽厚仁爱而深得民心。以前管理射洪县时,因为旱情,到白崖山陆使君祠祈祷下雨,不久下起了大雨,张士逊站立在院子里,等到雨水下充足了才离开。到了这里,邵武县大旱,他到欧阳太守庙去祈祷下雨,太守庙距离邵武县城超过三十里,张土逊撒去伞盖,雨水浸湿了双足才肯回去。‎ - 24 -‎ ‎(张士逊)升任侍御史,调到黄河以北任职。黄河侵蚀棣州,(朝廷)下诏迁州府到阳信,议事的人担心粮食过多,不可能转运。张士逊看到靠近黄河的几个州的百姓正面临粮食匮乏的问题,立即统计多余的粮食借贷给贫穷的百姓,约定第二年(还贷时)运送到阳信州,(这样)公家和百姓都得了方便。曹汭的案件发生了,宦官罗崇勋、江德明正掌权,于是进谗言中伤曹利用。(仁宗)皇帝对这件事感到疑惑,询问执政大臣,大家都回头相望没有回答。张士逊慢慢地说:“这只是不成才的侄子做的事情,曹利用是朝廷大臣,应该不了解具体情况。”太后大怒,打算要罢免张士逊。‎ 明道初年,张士逊又入朝为相。第二年,晋升为门下侍郎、昭文馆大学士、监修国史。这一年发生旱灾蝗灾,张士逊请求仿照汉朝的先例下文件免除赋税,(朝廷)没有答应。等到皇帝减去自己的尊号,张士逊又请降自己一级官位,来回应上天的灾变,皇帝安慰勉励他。宝元初年,张士逊与辅臣们向皇帝禀奏朝事,皇帝随口说:“我前段时间放还了(部分)宫女,不只是怜悯他们被幽禁,也是为了省下一些不必要的开支。近来又有人献宫女,我推却了,没有接受。”张土逊说:“这是品德高尚的事啊。”皇帝说:“君子和小人都各有自己的朋党(团体)吗?”张士逊说:“都有,只不过有为公还是为私的不同罢了。‎ 张士逊多次写奏章请求退休,于是(朝廷)授予他太傅的尊称,封他为邓国公,张士逊在这个职位上退休回家。他曾经请求买城南的官园,皇帝把他赐给了张士逊。他住进这座宅第总共十年,后来去世,享年八十六岁。‎ ‎(二)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过岭①‎ ‎【宋】苏轼 七年来往我何堪,又试曹溪一勺甘。‎ 梦里似曾迁海外,醉中不觉到江南。‎ 波生濯足呜空涧,雾绕征衣滴翠岚。‎ 谁遣山鸡忽惊起,半岩花雨落毵毵。‎ ‎【注释】①作者被贬遇效自岭南北归,途中过大庾岭,到达虔州作此诗,时年66岁。②作者自绍圣元年一贬再贬,今重到虔州,计已七年。③这里江南指虔州。④毵毵(sān),毛羽细长,这里用来形容毛毛细雨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恰当的两项是 A. 首联中的“七年”突出了被贬的时间之长,“一勺”突出了“甘”之少,“长”与“少”的对比,揭示了人生苦痛多于甘甜的道理。‎ B. ‎ - 24 -‎ 颔联对仗工整,诗意隽永。“醉中”对“梦里”,似梦似幻;“江南”对“海外意蕴悠长:南迁七年如梦境,今日北归如宿醉。‎ C. 颈联用典。用《楚辞·渔父》中“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的“濯足”一词表明在山润泉水中洗去脚污,亦洗去身心的疲惫。‎ D. 尾联中“谁遣山鸡忽惊起”的意思是:谁人让山鸡忽然受惊飞起,扰乱了山间的宁静。这一句集中反映了自然的勃勃生机。‎ E. 全诗语言清新自然,又不乏瑰丽雄奇之美,比如“生”“鸣”“绕”“滴”几个动词为山景增强了气势,富有激情磅礴之美。‎ ‎15. 诗歌尾联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有何作用?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答案】14. BC 15. 以动衬静,以景结情。尾联描写了山鸡惊起、落雨纷纷的画面,以动衬静,表现出了山间的宁静;尾联以景物描写收束全诗,毛毛细雨荡涤苏子人生的抑郁,山间静谧给予诗人心灵的安宁,表现了诗人乐观与旷达之情。‎ ‎【解析】‎ ‎14. 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恰当的两项”,这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A项,“‘一勺’突出了‘甘’之少,……揭示了人生苦痛多于甘甜的道理”有误,从诗中来看,“七年来往我何堪,又试曹溪一勺甘”,“甘”意思是“甘甜”,此处用“一勺”突出“甘”之难得,“甘”之甜美,“又”,又试一勺甘,谓重饮此水,意即重到此地,体现惊喜之情,诗歌首联揭示的不是人生苦痛多于甘甜的道理,而是表达七年被贬,终于北归的喜悦之情。D项,“尾联中‘谁遣山鸡忽惊起’……这一句集中反映了自然的勃勃生机”有误,从诗中来看,“谁遣山鸡忽惊起”,“山鸡惊起”是动,是声,“忽”说明“山鸡惊起”之突然,这一句诗是典型的以声衬静,借助山鸡惊起来表现山间的宁静,并不是表现自然的勃勃生机。E项,“全诗语言……又不乏瑰丽雄奇之美,比如‘生’‘鸣’‘绕’‘滴’几个动词……富有激情磅礴之美”有误,这是对诗歌的语言风格分析有误;所谓“瑰丽雄奇”,是指雄伟壮观异常美丽,而诗中所写的景物是清新自然的,可见此诗的语言风格并非瑰丽雄奇;而且“生”“鸣”“绕”“滴”这几个动词也不是增添了激情磅礴之美。‎ ‎15.‎ - 24 -‎ ‎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诗歌尾联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有何作用”,这是针对诗歌尾联设题,是考查技巧,且是“哪些”,说明答案不止一点。“谁遣山鸡忽惊起,半岩花雨落毵毵”,这两句意思是“谁人让山鸡忽然受惊飞起,扰乱了山间的宁静,让半个岩壁的花儿和毛毛细雨一起纷纷落下”,这两句写景,主要写了山鸡、花、雨,作为诗歌的尾联,这种结尾的方式叫“以景结情”或“借景抒情”,“山鸡”是惊起的,花和雨是落下的,这是两幅动态的画面,不但有形象,还有声音,而诗人此时是“过岭”,而且颈联中写到“波生濯足鸣空涧,雾绕征衣滴翠岚”,这是一个“空涧”,且是在山中,周围的环境应是安静的,那为何会写“山鸡惊起”“花雨落”呢?其目的是以动衬静,与“鸟鸣山更幽”有异曲同工之妙。诗歌注释中写到“作者被贬遇效自岭南北归,途中过大庾岭,到达虔州作此诗,时年66岁”“作者自绍圣元年一贬再贬,今重到虔州,计已七年”,诗人以66岁高龄、以一贬再贬之身路经此处,捕捉到的却是这样清新的画面,体现出诗人乐观与旷达的心胸。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明确尾联常用的技巧,一般是直抒胸臆、借景抒情(以景结情)、使用典故、卒章显志、虚写(或想象)等,然后结合具体的内容分析,如尾联写景,一般从以景结情的角度分析,如无景,且有情感词,一般从直抒胸臆的角度分析,如注释对尾联做出解释,要考虑用典。‎ ‎(三)名篇名句默写 ‎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在《蜀道难》中用人的感受来侧面描写蜀道高险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2)《赤壁赋》中,苏轼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欧词表达了自己不被朝廷赏识的幽怨情怀。‎ ‎(3)《曹刿论战》的战争场面描写极简省,只用了“齐人三鼓”“___________”和“齐师败绩”三句,就概括出鲁军从防御到反击再到击败齐军的全过程。‎ ‎【答案】 (1). 扪参历井仰胁息 (2). 以手抚膺坐长叹 (3). 渺渺兮予怀 (4). 望美人兮天一方 (5). 遂逐齐师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名句的识记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本题属于前者。考生应先分析语境,然后再结合具体的语境回顾诗句。比如第一句中“用人的感受来侧面描写蜀道高险”,第二句中“表达了自己不被朝廷赏识的幽怨情怀”,第三句中“概括出鲁军从防御到反击再到击败齐军的全过程”,根据这些提示进行默写即可。默写的时候要注意如下词语:“扪”“胁”“抚膺”“渺渺”“遂”“逐”等。‎ 三、语言文字运用 ‎17.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今天和老师促膝谈心,老师的一席话虽不是什么崇论宏议,但却是发自肺腑,句句实在,没有套话和假话,让我倍增前行的动力。‎ - 24 -‎ ‎②女性作者的文笔,常以柔情似水、细腻委婉见长,虽非个个如此,但说大多数是这样,应该算是持平之论。‎ ‎③现实生活中,一些人在年轻时满腔热血,胸怀理想,但走上领导岗位后,却胸无城府,思想僵化甚至走上了贪赃枉法的道路。‎ ‎④小时候的张衡半夜数星星说自己长大后要成为一名科学家,没想到一语成谶,后来他成了汉代著名的天文历法大家。‎ ‎⑤这个超市占地面积很大,管理规范,货物排列得井井有条,让顾客一进门就了如指掌,很快就可以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⑥抗战期间,虽然中华大地已经“摆放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但一些内迁的大学依旧弦歌不辍,书写了教育史上的传奇。‎ A. ②④⑥ B. ②③⑤ C. ①②⑥ D. ①③⑤‎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成语意思和用法的辨析。首先把握成语的意思,然后结合语境辨析正误。“祟论宏议”,指高明宏大的议论或见解。句中说老师的见解,使用正确。“持平之论”,公正的意见,也指折中、调和的话。含褒义。此处是说对女性作品的评价,使用正确。“胸无城府”,形容待人接物坦率真诚。褒义词,句中说“走上领导岗位后,却胸无城府,思想僵化甚至走上了贪赃枉法的道路”,感情色彩用错。“一语成谶”,一句(不好的)话说中了。此处不合语境。“了如指掌”,形容对情况非常清楚,像指着自己的手掌给人看。句中是说顾客一眼就看得很清楚,不合语境。“弦歌不辍”,泛指读书或教学活动没有间断,句中说内迁的大学教学活动没有间断,使用正确。‎ 点睛:对于词语题,第一要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等。第二,辨析感情。比如“胸无城府”这个成语,这是一个褒义词,句中误把该成语理解成贬义词。第三,辨析用法。包括搭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方面。如“了如指掌”,该成语主要指“了解”,而句中要表达的是顾客一进门就能把所有商品的摆放看清楚,并非是“了解”,故错误。解答词语题,第一、逐字解释词语,把握大意;第二、注意词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第三、要注意词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弄清所用词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第五、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 ‎18.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被誉为中国当代杰出科幻作品之一的小说《二体》即将被拍成电影,但它并不像美国大片《星际穿越》那样,主题偏离主流,观众接受起来有难度。‎ - 24 -‎ B. 二孩政策全面放开,许多年轻夫妇却放弃了要“二宝”的打算,其主要原因不是观念的变化,也不是经济、精力等方面的压力,而是因为“大宝”的反对。‎ C. 利用互联网实现创业创新,就是要充分发挥互联网的创新驱动作用,引导和推动全社会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浓厚氛围,打造经济高速发展新引擎 D. 国家卫计委要求各地稳妥推进跨省就医结报工作,逐步统一省外就医补偿政策,与分级转诊制度相结合,鼓励各地建立省级结算,规范跨省就医结算流程。‎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病。应先浏览选项,排除有明显错误标志的句子,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A项,“但它并不像美国大片《星际穿越》那样,主题偏离主流”有歧义,“主题偏离主流,观众接受起来有难度”指的是影片《三体》还是影片《星际穿越》,不明确。B项,“其主要原因不是观念的变化,也不是经济、精力等方面的压力,而是因为‘大宝’的反对”句式杂糅,结构混乱,选项把“其主要原因不是……而是……”和“……而是因为……”两句杂糅,删掉“因为”。D项,“鼓励各地建立省级结算”成分残缺,“建立”后面缺少宾语中心词,应在“建立省级结算”后加“平台”。语病主要分为两大类:结构性语病和语义性语病。对于结构性病句,考生应多从语法角度分析,先压缩,再看搭配。比如D项,压缩后发现,“鼓励各地建立……”后面缺少宾语中心词。要认真细致审读每个选项,重点注意分析并列短语作句子成分与其他成分的搭配,可以将并列短语拆开逐一与其他成分搭配,验证其当否。对于句式杂糅的句子,先凭语感判定其不协调,再分别造成句子,再放回原文中,验证其当否。对于语序不当的句子,先也要凭语感检测,再将不协调的词语或句子调换位置,看是否通畅自然。对因不明词义而造成前后矛盾的语句,应尽力推敲出这个关键词语的含义,推敲方法是拆字组词。‎ ‎19.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 这么漂亮的自行车您都毫不犹豫地借给我,非常感谢,我一定尽快璧还,请您放心。‎ B. 这家手机经销店正在搞让利促销活动,我进去垂询了一下,发现并没有便宜多少 C. 林教授的拙荆是一位贤惠的女子,每逢家里来客人,她都会热情招待,礼数周 D. 中国政府发言人在谈及中东局势时说:“交战双方应停止动刀动枪,和平解决问题。”‎ ‎【答案】A - 24 -‎ ‎【解析】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这是考查语言表达的得体性。考生要关注语言使用的场合、使用的对象以及对象之间的关系。A项,“璧还”是敬语,原璧退还,用于归还原物或推辞谢绝赠品。此处说自己归还对方自行车,使用正确。B项,“垂询”是敬词,称别人对自己的询问。句中说自己询问别人,使用不得体。C项,“拙荆”是谦词,古人用于称呼自己的妻子。句中是说“林教授的妻子”,使用不得体。D项,“动刀动枪”是口语,此处是政府发言人谈论中东局势,应使用书面语。‎ ‎20.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高素质的人才是德、智、知兼备的人才,首先,①____,德乃人之本,。从社会整体角度和人类生存与安全的角度来看,我们宁可养傻子,也不养害人精.其次,②____。知识可以“饰外”,用它来炫耀,能够唬人骗人;而智慧則会“秀内”,它能够启迪人,让人茅塞顿开;有知识的人不一定有智慧,有智慧的人一定有知识。知识可以直接获得,可以传播、复制、分享;③____,它需要经过自己头脑的加工整理,只可顿悟、体会,最后,知的重要性当然不言而喻,知是育德、育智的基础和必要途径。‎ ‎【答案】 (1). ①德重于智与知 (2). ②智优于知 (3). ③而智慧不能直接获取 ‎21. 下面文字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 24 -‎ 我们应该明白,对于细节的关注,就能确保更多人生命的安全,其实,生活中,有许多的细节需要我们关注。细节决定成败,甚至改变命运,所以,只要关注细节,就能成功,蔺相如面对专横的秦王,善于把握每个细节,完壁归赵,捍卫了国家尊严,正是因为他充分利用了每个细节,完全把握了每个细节,所以他得以名垂青史,如果他不能充分把提细节,就会殒身丧命,让国家毀于一旦。‎ ‎①对于细节的关注,不一定就能确保更多人生命的安全。‎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②细节决定成败,甚至改变命运,但是,只关注细节,不一定能成功。 (2). ③就算蔺相如不能充分把握每一个细节,他也不一定就会殒身丧命,让国家毁于一且。‎ ‎【解析】试题分析:题干要求“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同时题干给出提示“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这是考查语言表达的准确性。考生应先圈出语段中表达过于绝对化的语句,要特别关注“就能”“一定能”“必定”“只有……才”“只要……就”等词语,然后仿照例句的模式进行修改。“对于细节的关注,就能确保更多人生命的安全”“只要关注细节,就能成功”“如果他不能充分把提细节,就会殒身丧命,让国家毀于一旦”,这些句子中,“就能”“只要……就能”“如果……就会……”这些词语的表述过于绝对;分析例句,“对于细节的关注,不一定就能确保更多人生命的安全”,该句把语段句子中的“就能”改成了“不一定能”,模仿这种样式,可以把“只要关注细节,就能成功”中的“只要……就能”改成“只……不一定能……”,可以把“如果他不能充分把提细节,就会殒身丧命,让国家毀于一旦”中的“如果……就会”改成“就算……也不一定就……”。‎ 四、写作 ‎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人工智能逐渐进入人类生活,一方面给生活带来了便利,一方面也给人类生存带来了挑战,有人预言,快速发展的人工智能将一步步取代人类。‎ 苹果公司总裁库克认为,我不担心人工智能会让计算机像人类一样思考,我更担心人类像计算机一样思考。‎ 你认为人类在人工智能高速发展的今天应该如何自处?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的认识。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确定立意,自拟题目,选定文体,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答案】人工智能时代的担忧 现如今,人工智能的发达程度令人惊骇,在社会大众都在为人工智能有一天拥有自己的意识而忧虑时,苹果公司总裁库克却认为:我不担心人工智能会让计算机像人类一样思考,我更担心人类像计算机一样思考,失去了价值观和同情心,罔顾后果。不同于库克,我对人工智能时代的担忧不是人类如何思考,而是人类的思考是否会减弱。‎ - 24 -‎ 在前阵子倍受瞩目的阿尔法狗和韩国顶级围棋选手的人机大战中,计算机战胜了人类引起一片哗然。不少人都在担心人工智能的发达也许有一天会反噬人类,然而我认为,人机对战中计算机的获胜只能说明它足够智能,并不代表它能像人类一样思考,它甚至不能思考,一切只是能思考的人类为它编写的程序。‎ 与之相反,若是人类像计算机一样思考,那样的场景可能比计算机像人类一样思考更可怕。若是人们失去了价值观和同情心,罔顾后果,人们的心变得机械冰冷,人们对情感感到麻木,那和行尸走肉有什么区别?当我们失去了生而为人就被赋予的人情味,那我们又凭什么被称之为人类?‎ 最可怕的东西,人们最应感到畏惧的不是科技,而是人心。‎ 如果一个人失去价值观,那么他将没有道德底线,视法律秩序为无物,他会变成一个坏人;如果一个人失去同情心,他将失去对情绪的感知力,麻木不仁,做事不计后果,他会时一个十分危险的人。我们很难想象,一个人变成如上的样子。‎ 所幸的是我认为人类并不会像库克担心的那样像计算机一样思考。即使在人工智能时代,社会之间的人情味不会变淡。即使我们手握智能手机,但在手机里另一头与我们对话的是真真实实的人,我们之间依旧相互交流,沟通感情。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价值观也许会有所改变,但我们不会失去它,我们从小受到的关于道德人性的教育已经深深地刻在我们的心中。同样,我们也不会失去同情心,因为人的大脑不是由机器编程的,我们总是受情感主宰的。‎ 我担忧的却是人类是否会因为人工智能的出现而渐渐失去思考的能力。因为随着人工智能可以代替人类做越来越多的事情,帮助人类解决越来越多的问题,除了那些走在科技前沿的人,普通的只享受其带来便利的老百姓大众会不会因此失去思考的能力?尤其是在中国的反智现象,键盘侠等层出不穷,让人尤其担忧人们思考力的减弱。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民族,任何一个社会若是失去民众的思考力那么无论科技如何发达,这个国家,民族,社会都是倒退的。‎ 人工智能还在不断发展,而我们对此的担忧也还会继续……‎ ‎【解析】。‎ - 24 -‎ 试题分析:这是一则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首先分析材料,材料由两段话组成,先看第一段话,“人工智能逐渐进入人类生活,一方面给生活带来了便利,一方面也给人类生存带来了挑战,有人预言,快速发展的人工智能将一步步取代人类”,这一段话先肯定“人工智能”带来的便利,接着指出给人类带来的威胁挑战;再看第二段话,“我不担心人工智能会让计算机像人类一样思考,我更担心人类像计算机一样思考”,人类像计算机一样思考,人就失去了作为人的独特价值、人文价值观、人文情怀,失去了人独有的情感。“你认为人类在人工智能高速发展的今天应该如何自处”,这就给了考生发挥的空间。从所给材料来看,关键词主要是“人工智能”“人类”“便利”“挑战”等。人工智能是近年来迅猛发展的科技创新领域,因其与人类密切相关而广受关注和争议。本题主要是引导学生对当前科技创新热点的关注及其与社会发展关系的思考。有人认为,人工智能现在真正像人类一样,有了更丰富的判断、思考和学习能力,人工智能将战胜人类智能甚至统治人类的世界。有人认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力量应当是人类本身。人类制造的产物不讲道德和感情,但他们拥有力量,这种力量的快速增长往往让人类感到恐惧”。无论学生认为面对人工智能该有怎样的态度,只要言之成理就可以。考生可以谈人工智能对人类的威胁,可以谈面对人工智能的利弊人类的态度和做法,可以谈人工智能与人类智能的相互促进。‎ 参考立意:‎ 从人的独特价值(人文价值观、人文情怀)去谈 从人类在人工智能时代的得与失去谈 从人的生存危机去谈 从人工智能的利和弊去谈人类的生存挑战 点睛:材料作文的审题:第一步,读懂材料,抓住主旨。首先要注意材料的特点:单则材料要从整体上把握其主旨;多则材料应弄清它们的异同,从而把握中心;比喻性材料要理解其比喻意义;含哲理性寓言材料,要把握其寓意。所谓抓住主旨(即材料的意向倾向和感情倾向)。第二步,选择角度,准确立意主旨单一的材料据材料立意即可。蕴涵丰富的材料,可从多角度立意,即发散思维多向立意。一般说来,一则材料至少可从肯定与否定两个角度审视:“一事多人”的材料,有几个“人”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事多因”的材料,有几个“因”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个事件,针对其背景、写作目的的不同,就产生了几个不同的审视角度。比如本则作文,考生应注意题干中的要求“你认为人类在人工智能高速发展的今天应该如何自处”,可见写作的主体应是人类,应是体现人类的做法,如只谈人工智能而忽略人类,应视为偏题。‎ - 24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