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二轮复习论述类文本阅读作业(全国卷用)(5)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届二轮复习论述类文本阅读作业(全国卷用)(5)

‎2020届二轮复习 论述类文本阅读 作业(全国卷用)‎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 人类文明史的发展是一个综合的进程,它决定了任何一门科学或学科绝不会孤立地存在并独自实现自己的发展。不论是何种科学或学科,都将与其他科学或学科建立某种互为依赖或相互借鉴的关系,都将自觉或不自觉地从其他科学或学科中汲取生命力。传记文学自然不是一个例外。‎ 传记文学发展至现代,传记的使命不再仅是提供作为事件的人物活动的轮廓,而是要从各种素材中寻出传记主人公的行为动机并发现其独特的人格形态。传记文学这一本质变化最显著的标志之一便是传记家们开始以完全不同于过去的方式来接受和运用心理学的原理与方法。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现代心理学的发展,尤其是弗洛伊德及其追随者们精神分析理论的创立与发展,更是为传记文学家们完成这一历史性的转变提供了契机与得心应手的武器。‎ 当然,我们也不愿意否认,正如任何良药都可能有其副作用一样,心理学及精神分析方法在现代传记文学中的广泛运用,也给这一写作样式带来了它在现代里的新的困惑甚至弊端。精神病学者或精神分析学者探讨病态,是为着能消除它并给理智以发展的机会;而对于那些别有所图的人们和一些不够严肃的传记者们来说,精神分析法已成为一种寻求病态的蛊惑和用以进行性格分析的主要依据。他们热衷于追踪捕捉各种所谓富于刺激的病态,仅凭读过几本弗洛伊德的释梦书或荣格、克拉夫特埃宾等人的几部著作,便在传记作品中对稍有偏离一般社会规范的传主轻下结论。‎ 在论及传记文学与其他社会科学门类的关系时,我们还把视线投向伦理学和新闻学。前者虽然未能为传记文学提供直接的手段,但传记写作所必须担负的对于现实人生及人们行为规范与道德观念的指导评判的责任,却使任何一位传记文学家都必将面对由它而提出的问题,并无法回避从它的某个立场而做出的选择。至于后者,则因其与传记写作从基本原则到操作程序各方面的诸多相似,而成为在现代与传记文学建立起最密切关系的学科之一。‎ 在20世纪最初的两个十年里,尤其是经历过那次对我们人类文明进程产生深远影响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大多数人们看待人生与人类的角度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们试图按照本来的或可能的面貌,而不是满足于以以往既成的模式去认识人类与世界。接受权威已不再成为时髦,人们强烈地渴望着亲自体验与探究。而另一个方面,虽然世界已经更为广阔,但人类迈入的机器时代却又使人们较之以往更显渺小。环境将大部分人牢牢地限制住,他们既无时间亦无财力外出漫游,与各色人等自由交往;同时各种新闻媒介则极大地激发了人们了解过去的伟大人物的愿望,而传记文学则使人们的这一愿望在某种程度上得到了补偿。很难说与拿破仑同时代的大多数人会比我们今天更能了解这位伟大的军事家,因为我们在过去的五十年里已至少可以读到数十部关于他的长篇传记。现代人日益增长的自我意识,那种要求自省与自助以及从伟人们身上发现自身的影像并如是行动的愿望亦促使他们对传记文学投入了更大的热情。‎ 所有这一切,都成为传记文学在半个多世纪以来不仅在观念上,同时亦在表现上寻求其更大发展的重要契机。‎ ‎(摘编自李祥年《传记文学概论》)‎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现代传记文学的使命由提供人物活动的轮廓转为从各种素材中寻出传记主人公的行为动机并发现其独特的人格形态。‎ B.传记家们开始以完全不同于过去的方式来接受和运用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成为现代传记文学最显著的标志之一。‎ C.精神分析法在现代传记文学中的广泛运用使得一些不够严肃的传记者热衷于追踪捕捉各种所谓富于刺激的病态。‎ D.由于传记写作所必须担负的对于现实人生及人们行为规范与道德观念的指导评判的责任,传记文学家都必将面对伦理学提出的问题。‎ D [A项,“现代传记文学的使命由提供人物活动的轮廓转为……发现其独特的人格形态”错。根据原文“不再仅是”可知,现代传记文学的使命是两者兼具,而非从前者转为后者。B项,张冠李戴,“传记家们开始以完全不同于过去的方式来接受和运用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并非“现代传记文学最显著的标志之一”,而是“传记文学这一本质变化最显著的标志之一”。C项,强加因果,“精神分析法在现代传记文学中的广泛运用”与“一些不够严肃的传记者热衷于追踪捕捉各种所谓富于刺激的病态”并无因果关系。]‎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以人类文明史的发展特点为立论前提,并由此指向传记文学将与其他科学或学科建立融合共生关系的命题。‎ B.文章中以“任何良药都可能有其副作用”论述心理学及精神分析方法在现代传记文学中的广泛运用给这一写作样式带来的新的困惑甚至弊端。‎ C.文章第五段从人们强烈地渴望着亲自体验与探究和现实客观条件的束缚之间的矛盾,阐释人们对传记文学投入更大热情的原因。‎ D.对于传记文学的发展进程,文章首先交代了背景,接着分点论述,最后总结,让读者了解到传记文学在观念上、表现上寻求更大发展的各种契机。‎ A [A项,“传记文学将……建立融合共生关系”错。由原文第一段可知,传记文学与其他科学或学科建立的关系是“互为依赖或相互借鉴”,因此不能表述为“融合共生”。]‎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现代心理学的原理与方法在传记文学写作中的运用,为传记文学家们完成传记文学的历史性转变提供了契机与得心应手的武器。‎ B.在现代,新闻学是与传记文学建立起最密切关系的学科之一是因其与传记写作从基本原则到操作程序各方面有着诸多相似之处。‎ C.大多数经历过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人们并不满足于以以往既成的模式去认识人类与世界,接受权威已不再成为时髦。‎ D.传记文学在某种程度上补偿了人们了解过去伟大人物的愿望,我们读了很多关于拿破仑的长篇传记,所以我们今天比与拿破仑同时代的大多数人更能了解这位伟大的军事家。‎ D [“所以我们今天……更能了解这位伟大的军事家”说法过于绝对,原文“很难说与拿破仑同时代的大多数人会比我们今天更能了解这位伟大的军事家”,意思是我们今天对拿破仑的了解并不比与拿破仑同时代的大多数人少,但不能肯定地说超过。]‎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题目。‎ 南怀瑾:谜一样的国学大家 周为筠 ‎1918年,南怀瑾出生在浙江乐清古村。他从小接受严格的私塾教育,后来在他家附近的一座庙里自学,这让他一辈子与佛结下不解之缘。在这幽静的古庙里,南怀瑾除精研四书五经外,还遍及诸子百家,在这遗世独立的世界里过着宁静的读书生活。‎ 十七岁,南怀瑾到浙江国术馆习武。1937年,他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这时,抗战烽烟四起。作为一个热血青年,南怀瑾也想凭借自己的一身武艺去杀敌报国,他毅然辞亲远游入川,到中央军校军官教育队担任武术教官。‎ 当教官时,南怀瑾经常外出寻仙访道,结交名人,为求深入研究佛法。抗战胜利后,他远走康藏参访密宗各宗各派,对佛理有了更为精深的研究。1947年底,南怀瑾回到阔别九年多的故乡,并隐居在西子湖畔。‎ ‎1949年,伴随解放军一路南下,归隐山林的南怀瑾本已闲散入定的心再也无法平静;但是南怀瑾受儒家思想影响很深,尽管不满国民党政权腐败无能,却不会跳出这个营垒反戈一击。1949年2月28日,南怀瑾没来得及和家人告别,就匆匆地只身买好去台湾的船票。船到台湾基隆,回想出逃的狼狈经历,他感慨万千吟出:“三百年来养士潮,为何文武尽皆逃。”其实在1947年他曾回过老家,同家人商量,全家一起走。但南怀瑾最终没有说动父亲。他只好辞别了年迈的双亲和妻儿,离开家乡。他本打算自己先去台湾安顿好,再把全家老小接过去。谁知道这一去之后,亲人分离,生死两茫茫,直到双亲辞世他也没能见上一面。“父母在,不远游。”深受传统文化教育熏陶的他,对于自己未能尽孝而一直耿耿于怀。‎ 在台湾,南怀瑾刚来时是一个无名小辈,迫于生计,做起了船运生意;但南怀瑾是秀才出身,不懂经营之道,又经常接济一些从大陆来的落魄流亡者,加之商船被国民党政府征用,终落得一贫如洗,南怀瑾不得不拖儿带女栖身于基隆一个陋巷中,一度靠典当衣物维持生计。‎ 不久,南怀瑾举家迁居台北龙泉街。这里环境更为恶劣,污秽堆积的菜市场臭气熏天,吵吵嚷嚷,喧嚣终日。但南怀瑾充耳不闻,仍能安贫乐道,在资料极其缺乏的情况下,凭着惊人的记忆完成了《楞严大义今释》和《楞伽大义今释》两部传世之作。‎ ‎20世纪60年代后,台湾经济逐渐走向繁荣;但整个社会的道德价值观出现了问题,“文化沙漠”里需要一种理念和精神来支撑。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中,南怀瑾的学问才有了市场。‎ 随后,南怀瑾受聘于辅仁大学,正式开设《易经》课程。可是课只开了一年,南怀瑾就主动停止了。原来他讲课太受欢迎,每次上课学生一直挤到窗外,这与一些老师的课形成了强烈对比,为了避免造成别人的不愉快,南怀瑾急流勇退。‎ ‎1966年,声名鹊起的南怀瑾在蒋介石父子的邀请下,到高雄空军基地演讲,蒋介石听后感慨万千,即命令成立“复兴中华文化委员会”,请南怀瑾主持工作,但南怀瑾却婉言谢绝了。‎ ‎1969年,南怀瑾不忍中华传统文化日趋式微,振臂而起,创立以东西文化交流融合为目的的“东西精华协会”。课室里挂着南怀瑾自撰的一副对联:“上下五千年,纵横十万里;经纶三大教,出入百家言。”‎ ‎1985年7月4日,南怀瑾离开台湾,乘机抵达美国。1986年,南怀瑾在华盛顿成立了“东西学院”,致力于东西方文化沟通。古稀之年的南怀瑾,常因思乡夜不能寐,于是独自起身西望故园。泪眼婆娑地吟咏道:故园西望泪潸然,海似深情愁似烟。最是梦回思往事,老来多半忆童年。‎ 在美国稍安定,南怀瑾便与大陆家乡的朋友们联系上了。1990年2月25日,尹衍梁代表南怀瑾到上海签订了中外合资建设金温铁路的协议书。修铁路只是南怀瑾毕生的一个愿望,他真正要做的是为子孙后代修一条大道路,借用宋儒张载的话来说,便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本世纪初,南怀瑾又在太湖边的一片芦苇荡兴建起太湖大学堂。他就在这里居住、讲课。‎ ‎(选自《名人传记》,有删节)‎ ‎1.南怀瑾对国学的继承与发展做了哪些方面的事情?请简要概括。‎ ‎2.文章在材料组织方面有何特点与作用?‎ ‎3.作者所说的南怀瑾“真正要做的是为子孙后代修一条大道路”具有丰富的内涵,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1.(1)远走康藏参访密宗各宗各派,研究佛理。(2)完成传世之作《楞严大义今释》和《楞伽大义今释》。(3)正式开设《易经》课程。(4)创立“东西精华协会”。(5)在华盛顿成立了“东西学院”,致力于东西方文化沟通。(6)兴建太湖大学堂并居住、讲课。‎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筛选并概括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时,首先通读原文,理清文章脉络,整体把握文章的中心意思,然后根据题目要求按图索骥,筛选相关信息并锁定答题区间,最后按照题干要求概括归纳意思作答即可。本题要求简要概括南怀瑾对国学的继承与发展做了哪些方面的事情。这个题目的关键是概括对国学继承与发展方面的内容,认真研读文本概括即可。文中,“抗战胜利后,他远走康藏参访密宗各宗各派,对佛理有了更为精深的研究”,可以概括为远走康藏参访密宗各宗各派,研究佛理;“在资料极其缺乏的情况下,凭着惊人的记忆完成了《楞严大义今释》和《楞伽大义今释》两部传世之作”,概括为完成传世之作《楞严大义今释》和《楞伽大义今释》;“南怀瑾受聘于辅仁大学,正式开设《易经》课程”,概括为正式开设《易经》课程;“南怀瑾不忍中华传统文化日趋式微,振臂而起,创立以东西文化交流融合为目的的‘东西精华协会’”,概括为创立“东西精华协会”;“南怀瑾在华盛顿成立了‘东西学院’,致力于东西方文化沟通”,概括为在华盛顿成立了“东西学院”,致力于东西方文化沟通;“本世纪初,南怀瑾又在太湖边的一片芦苇荡兴建起太湖大学堂。他就在这里居住、讲课”,概括为兴建太湖大学堂并居住、讲课。‎ ‎2.特点:选材典型;撷取了人物的若干典型片段。时间长;按时间的先后顺序进行叙述。概述与细节描写相结合。作用:突出了人物形象;使人物性格更加立体化;按时间顺序可使文章条理清楚,脉络分明。‎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人物传记的文体特征和表现手法的把握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要熟悉人物传记的文体特征,理解人物传记的表现手法,然后结合具体文本去理解体会,最后按照题干要求认真作答即可。本题要求说明文章在材料组织方面有何特点与作用。首先要了解人物传记的文体特征,传记的文体特点是真实性和文学性。其中,真实性是传记的第一特征,写作时不允许任意虚构。但传记不同于一般的枯燥的历史记录,它具有文学性。它是写人的,有人的生命、情感在内;它通过作者的选择、剪辑、组接,倾注了爱憎的情感;它需要用艺术的手法加以表现,以达到传神的目的。传记一般有以下三个特点:第一、人物的时代性和代表性。传记里的人物都是某时代某领域较突出的人物。第二、选材的真实性和典型性。传记的材料比较翔实,作者从传主的繁杂经历中选取典型的事例,来表现传主的人格特点,有较强的说服力。第三、选文兼具史实性与文学性。所以它的特点可以概括为选材典型详略得当,摘取人物的若干典型片段,文中如1949年南怀瑾到台湾以后的活动集中体现了他继承与发扬国学的事例,并且在记叙时注意概述和细节描写相结合,如“船到台湾基隆,回想出逃的狼狈经历,他感慨万千”‎ 一段,就生动地写出了南怀瑾深受儒家思想影响,为未能尽孝而感到抱憾终生的情形;再就是时间跨度比较长,在叙述时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来展开,这样便于读者理解传主生平经历。从作用来看,这样写完整地叙述传主的生平事迹,展示传主的人生道路;选材的详略得当,突出重点,更好地突出了人物形象,使人物形象更加立体生动,展现人物的生活经历和精神风貌。‎ ‎3.这是比喻的说法,一条大道路是指一条使中华民族通向希望的心路。(1)是重整文化断层,传承与发展国学事业。(2)是推广国学精神,树立正气,为社会重建精神价值。(3)是通过对国学的学习,让人们能够有精神价值与追求,从而确立生命的意义。(4)是推动社会学习国学的热潮,为万世开拓基业。‎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重要语句的深刻意蕴并提出自己的观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通读原文,整体把握文章的结构和内容,体会文章表现的中心主题;然后结合前后文语境理解句子的内涵;再看句子是否运用艺术手法,指出句子运用该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最后按照题目要求认真审题作答即可。本题要求结合全文理解作者所说的南怀瑾“真正要做的是为子孙后代修一条大道路”这句话的丰富内涵。首先从形式上讲,“一条大道路”是一个比喻,结合全文可知,指的是一条使中华民族通向希望的心路;内容上,本篇传记写的是南环瑾先生继承与发展国学的经历和贡献,所以从这个层面来理解,“不忍中华传统文化日趋式微,振臂而起”,修路指的是重整文化断层,传承与发展国学事业;文中他建立了各种协会机构,都是“修路”的表现,为推动社会学习国学的热潮,为万世开拓基业,希望通过国学的学习,让人们能够有精神价值与追求,从而确立生命的意义;文中提到“整个社会的道德价值观出现了问题”,所以从这个角度理解“修路”,就是要推广国学精神,树立正气,为社会重建精神价值。‎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