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二轮复习 实用类文本阅读 作业(全国卷用) (1)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届二轮复习 实用类文本阅读 作业(全国卷用) (1)

‎2019届二轮复习 实用类文本阅读 作业(全国卷用)‎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不肯再任北大校长的宣言 蔡元培 ‎①我绝对不能再做那政府任命的校长:为了北京大学校长是简任职,是半官僚性质,便生出那许多官僚的关系,那里用呈,那里用咨,天天有一大堆无聊的照例的公牍。要是稍微破点例,就要呈请教育部,候他批准。什么大学文、理科叫做本科的问题,文、理合办的问题,选科制的问题,甚至小到法科暂省学长的问题,附设中学的问题,都要经那拘文牵义的部员来斟酌。甚而部里还常常派了什么一知半解的部员来观察,他报告了,还要发几个训令来训饬几句。我是个痛恶官僚的人,能甘心仰这些官僚的鼻息么?我将进北京大学的时候,没有想到这一层,所以两年有半,天天受这个苦痛。现在苦痛受足了,好容易脱离了,难道还肯投入去么?‎ ‎②我绝对不能再做不自由的大学校长:思想自由,是世界大学的通例。德意志帝政时代,是世界著名开明专制的国度,他的大学何等自由。那美、法等国,更不必说了。北京大学,向来受旧思想的拘束,是很不自由的。我进去了,想稍稍开点风气,请了几个比较的有点新思想的人,提倡点新的学理,发布点新的印刷品,用世界的新思想来比较,用我的理想来批评,还算是半新的。在新的一方面偶有点儿沾沾自喜的,我还觉得好笑。哪知道旧的一方面,看了这点半新的,就算“洪水猛兽”一样了。又不能用正当的辩论法来干涉了,国务院来干涉了,甚而什么参议院也来干涉了,世界哪有这种不自由的大学么?还要我去充这种大学的校长么?‎ ‎③我绝对不能再到北京的学校任校长:北京是个臭虫窠(这是民国元年袁项城所送的徽号,所以他那时候虽不肯到南京去,却有移政府到南苑去的计划)。无论何等高尚的人物,无论何等高尚的事业,一到北京,便都染了点臭虫的气味。我已经染了两年有半了,好容易逃到故乡的西湖、鉴湖,把那个臭气味淘洗干净了。难道还要我再作逐臭之夫,再去尝尝这气味么?‎ ‎④我想有人见了我这一段的话,一定要把“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话来劝勉我。但是我现在实在没有到非说这句话的时候的程度,所以只好谨谢不敏了。‎ ‎1919年6月15日 ‎(选自《蔡元培全集》第3卷,中华书局1984年版)‎ ‎1.“在新的一方面偶有点儿沾沾自喜的,我还觉得好笑。”“我”为何感到“好笑”?结合文章内容回答。‎ ‎ ‎ ‎ ‎ ‎2.通过全文总结蔡元培为何不肯再任北大校长。‎ ‎ ‎ ‎ ‎ ‎3.文中前三段都以“我绝对不能再……校长”开头,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 ‎ ‎ ‎ ‎4.通过本文,你可以看出蔡元培是一个怎样的人?‎ ‎ ‎ ‎ ‎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蔡元培与新文化运动 ‎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新青年》杂志,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始。然而,新文化运动成为一场声势浩大、影响广远的思想解放运动,则是1917年之后的事情。蔡元培任北大校长后,在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旗帜下,延聘陈独秀、胡适、李大钊、鲁迅等新派学人为北大教员,使新文化运动的力量汇聚到北大。同时,在蔡元培支持下,陈独秀将《新青年》杂志迁到北大。由于北大进步师生的加盟,《新青年》宣传内容更广泛,影响也更大,开始真正扎根到“新青年”之中。而在《新青年》杂志影响下,北大进步师生创办的《新潮》《每周评论》等杂志,又进一步扩大了新文化运动在全国的影响。这样,新文化运动从原来的陈独秀少数人提倡的文化运动变成有大批青年学生拥护的全国性的思想解放运动。梁漱溟先生谈到新文化运动历史时说:“所有陈、胡以及各位先生任何一人的工作,蔡先生皆未必能作,然他们诸位若没有蔡先生,却不得聚拢在北大,更不得机会发抒。聚拢起来,而且使其各得发抒,这毕竟是蔡先生独有的伟大。”‎ 更令人感佩的是,蔡元培还以其声望和社会地位,排除反对势力的进攻,极力维持北大这一新文化运动的阵地。1919年2~3月间,桐城派古文家林纾代表守旧势力,率先向北大和蔡元培发难。他一面写毁谤小说,对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物进行人身攻击,其中把蔡元培比作赞助“毁圣灭伦”的怪物“元绪”(大龟);一面发表公开信,指责北大陈、胡等人“覆孔孟,铲伦常”。同时,北洋政府也通过教育部对蔡元培施加压力,指责《新潮》杂志的言论过于激进,要求他约束北大师生的言行。对林纾的恶语谩骂,蔡元培嗤之以鼻,表示:“林君詈仆,仆将哀矜之不暇,而又何憾焉。”对林纾的公开信,蔡元培从容作复,一一辩明林纾的指摘是毫无根据的,最后声明自己绝不改变“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在回复教育总长的信中,蔡元培重申“大学兼容并包之旨,实为国学发展之资”。对于守旧势力压迫他辞退陈独秀、约制胡适,蔡元培坚决予以拒绝,表示:“北京大学一切的事,都在我蔡元培一人身上,与这些人毫不相干。”‎ 在保护新文化运动的同时,蔡元培也是宣传新文化最有力的人之一。如在提倡白话文方面,他在1917年2月间便与梁启超等发起成立中华民国国语研究会,并出任会长。此后,他还多次发表演说,宣传白话文必然取代文言文。在提倡科学方面,蔡元培任北大校长后,继续支持我国第一个民间科学团体——中国科学社的活动。1917年1月,他为中国科学社创办的《科学》杂志撰写《祝科学》一文,极言科学之重要,指出:“循是以往,凡往昔哲学之领域,自玄学以外,将一切为科学所占领,科学界之发展,未可限量,科学社诸君勉乎哉。”此外,蔡元培还在经济上援助科学社,每月由北大编译处拨款作为《科学》杂志的经费,并积极为科学社募集基金。‎ 然而,在宣传新文化过程中,蔡元培在许多方面又表现出与陈独秀、胡适等人不同的思想特色。对陈、胡等大多数新文化运动人士来说,他们宣传思想革命,提倡新文化、新道德,更多是出于政治的动机,将文化和思想工作看作是实现民主共和政治的手段。而对蔡元培来说,他从事文化和思想工作,固然也有政治的动机,实现“救国”的目标,但他更倾向于将文化和道德革新看作是人的内在要求,是人格完善和人性升华的途径和标志。蔡元培的这一思想倾向,又导致了他在一些文化问题上与陈、胡等新文化人士持不同的见解。如在科学问题上,陈、胡等将科学看作是万能的,认为科学不但能解决客观世界的问题,而且也能解决人生观问题。蔡元培则不同,他虽然也提倡科学,热心赞助科学事业,但他认为科学是有局限的,并不能解决人生的所有问题,关于存在、意识等“形上”‎ 的一部分问题是科学无能为力的。与此相关,在人生观问题上,蔡元培也不像陈、胡等新文化人士那样采取一种简单的态度,以为只要提倡一种科学的人生观就解决了。他认为,美术和科学都是人生须臾不可脱离的,科学予人以知识,美术予人以情感的要求,指出:“世之重道德者,无不有赖乎美术及科学,如车之有两轮,鸟之有两翼也。”他还认为,美在人生中的特殊意义在于,美感具有与现实利益无关的超脱性,是人类生而固有的内在必然而不待外铄。并且,由于美感一方面有超脱利害的性质,一方面有发展个性的自由,所以便导致人类罪恶的“占有性冲动”逐渐减少,而使人类趋于高尚的“创造性冲动”得以逐渐扩展。‎ ‎(摘编自崔志海《蔡元培传》)‎ ‎5.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蔡元培包容异见,和而不同。比如蔡元培与陈、胡等人思想主张有分歧,但他一方面仍然延聘他们为北大教员,支持他们宣传新文化、新思想,另一方面坚持自己的思想观点。‎ B.蔡元培公而忘私,深明大义。面对针对自己的人身攻击,蔡元培“嗤之以鼻”、不予计较,他极力辩明的是北大的办学方针,维护北大这个新文化运动的阵地。‎ C.蔡元培勇担责任,顾全大局。面对北洋政府的施压,蔡元培勇于承担责任,表示:“北京大学一切的事,都在我蔡元培一人身上。”‎ D.蔡元培与陈独秀、胡适等在人生观问题上是相同的。他们都认为需要提倡一种科学的人生观,同时强调美在人生中的特殊意义。‎ ‎6.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A.在蔡元培的支持下,陈独秀将《新青年》杂志迁到北大,此举扩大了《新青年》的影响,从而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 B.面对守旧势力对自己的人身攻击,蔡元培严词以对,并以“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与之辩论,表现了坚持真理、决不妥协的精神。‎ C.蔡元培充分肯定了科学的重要性及其广阔的发展空间,并积极支持中国科学社的活动,但他同时认为科学并不是万能的。‎ D.蔡元培认识到美虽然与现实无关,但是美可以发展人的自由个性,从而使人产生创造力,推动社会的发展。‎ E.本文叙述了蔡元培在新文化运动中的重要表现,描写了他为推动新文化运动殚精竭虑、不遗余力的事迹,展现了“学界泰斗、人世楷模”的伟大人格。‎ ‎7.对于影响巨大的新文化运动,蔡元培主要有哪些贡献?请简要分析。‎ ‎ ‎ ‎ ‎ ‎ ‎ 一 ‎1.在宣传民主自由,提倡新思想方面取得一点成就,但这毕竟是“半新”的,远没有取得成功,所以“沾沾自喜”让“我”感到好笑;另外,封建残余势力会疯狂地压制新思想,革命之路漫长而艰险,刚取得一点成就就“沾沾自喜”是盲目乐观,把斗争诗意化的行为。‎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的能力。解答此题应该结合上下文去分析,抓住关键词语,如“半新”“洪水猛兽”就鲜明地表达了“我”和“封建势力”对“新文化运动”的观点。 ‎ ‎2.①北大官僚关系复杂,官僚作风浓厚,北大校长没有独立自主管理大学的权力。②受封建官僚、封建思想压制,北大没有思想自由、学术自由的环境。③北大所在的北京社会政治环境腐败,没有大学学术与思想自由所需的良好的社会环境。 ‎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应该结合作者演讲的前三段来回答。 ‎ ‎3.①在行文上起到引起下文的作用。②在表达技巧上,只变换几个字,使用反复的手法,突出了作者不想当北大校长的坚定决心,增强了宣言的说服力。③在结构上使文章内容有条理,结构清晰,层次感强。④在思想上利于表达作者对封建势力、封建思想的痛恨,对自由、科学、民主的向往。‎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要从内容、结构、思想、表达技巧等方面分析,不可只抓住一两个方面去分析,要全面。‎ ‎4.①崇尚独立,追求自由,向往光明。②为人坦诚正直,敢于揭露黑暗现实,敢于同封建势力作斗争。③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民族荣誉感,勇于自我剖析。‎ ‎【解析】此题考查对人物形象分析的能力。结合文中相关语句作答,要做到有根有据。‎ 二 ‎5.D ‎ ‎ ‎6.A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B项,“严词以对”理解有误,原文为“嗤之以鼻”,并没有正面应对,更没有以“办学方针与之辩论”。D项,“与现实无关”与原文意思有出入(原文为“与现实利益无关”),“使人产生创造力”这个意思文中没有体现。E项,文中没有表现“殚精竭虑、不遗余力”。 ‎ ‎7.①以北大为阵地,聚拢了新文化运动人士,使他们充分发挥了作用。②以其声望和社会地位,排除反对势力的进攻,极力维持北大这一新文化运动的阵地。③努力宣传新文化,提倡白话文,支持中国科学社。‎ ‎【解析】信息筛选的题目,是实用类文本阅读必考的题目,有局部信息筛选和综合信息筛选,局部信息筛选集中在文章的某个段落,综合信息筛选集中在文章的某个部分或全文。答题时首先要求审清题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