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卷·2018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2017-01)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卷·2018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2017-01)

兵团二中2018届第一学期高二语文期末试卷 第I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书院与科举是一对难兄难弟 刘海峰 在中国古代文化史和教育史上,书院与科举是两个相当独特的方面。书院与科举互相联系又互有区别。书院是有形的,科举是无形的;书院给人的印象多是建筑,科举给人的印象多是制度。书院也有无形的制度,但不是最主要的特征;科举也有有形的考场,但至今多已灰飞烟灭。‎ 书院之名,始于唐玄宗时的丽正修书院和集贤书院。中唐以后,有许多准备报考进士科的士子隐居山林,潜心读书,书院便由习进士业的士人读书山林之风尚演进而来。过去多数学者都认为书院与科举的关系是疏离的,或者说书院具有反科举的传统,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成果己逐渐改变了这一看法。作为儒家文明的产物,书院是宋明理学的策源地和大本营。理学作为宋以后儒家学说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十分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书院生存的科举时代,士人反对科举只能居于修身齐家的层次,很难达致治国境界,更遑论实现平天下的理想。大多数书院教育家也是深明此理的,因此他们本人积极争取应举入仕,而且不反对书院学生应举入仕,主要是劝导学生要学问、举业并重。正如最著名的书院教育家朱熹所说的:“居今之世,使孔子复生,亦不免应举。”反对科举在当时既不合时宜,也不现实。如果能够应举入仕,具有了更高的知名度和地位之后,往往反而可以获得更好的宣传自己学说的机会和条件。朱熹、陆九渊、湛若水、王守仁等书院大师都是考上进士之后,才有较好的学术和政治资本建立或修复书院,进行讲学布道。因此,书院治学与应举入仕有对立的一面,也有统一的一面。‎ ‎19世纪西学东渐以后,处在清末“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中国许多传统的制度在欧风美雨的冲击之下都逃脱不了被彻底否定的命运。康有为不仅在1898年6月17日奏过《请废八股试帖楷法改试策论折》,而且在该年7月3日也上过《请饬各省改书院淫祠为学堂折》,指出我国各直省及府州县都有书院,可惜所课皆八股试帖之业等无用之学,请求将书院改制为新式学堂。光绪皇帝很快采纳了康有为的建议。‎ 所谓书院改制,其实就是废止书院制度,教育的重心从中学转轨为西学。书院改制、科举停废,笔者认为都是东西方文明冲突的结果。书院与科举被废止的时代,实际上是传统的农业文明逐渐被现代工业文明所取代的时代。在社会进化的过程中,许多历史上曾经起过重要作用的传统事物都逃脱不了被淘汰的命运,例如,冷兵器被枪炮所取代、帆船被汽船所取代、国子监被大学堂所取代,等等。今天我们在看待骑兵、刀箭、帆船、园子监、书院、科举等东西和事物的时候,应该历史地看其价值与作用。1923年,毛泽东在《湖南自修大学创立宣言》一文中认为,书院的优点,“没有教授的管理,但为精神往来,自由研究”,“课程简而研讨周,可以优游暇豫,玩索有得”。他兼采书院与学校之长,创立湖南自修大学,其教学和研究方法,对今天的教育改革仍有一定的示范意义。‎ ‎     (摘编自刘海峰《书院与科举是一对难兄难弟》)‎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书院与科举各有特色、互有区别但又互相联系,在中国古代文化史和教育史上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B.中唐以后,一些读书人为了参加科举以求仕进,隐居山林,潜心读书,书院也由此应运而生。‎ C.时代和现实鼓励读书人参加科举考试,如果孔子生活在那个时候,也很难不受这种社会风气的影响。‎ D.科举选拔只满足个体修身齐家的愿望,对于治理国家和平定天下的宏愿则难以通过科举实现,因而遭到士人的反对。‎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朱熹等人考上进士之后,有了更高的知名度和地位,以此为资本在书院讲学布道,体现了书院与应举统一的一面。‎ B.书院治学强调学问,应举入仕强调举业,过去大多数学者认为二者有对立的一面,但这一看法已经被越来越多的研究改变。‎ C.康有为先后呈上两道奏折,分别针对科举考试和书院提出改革,可以反映出二者在中国古代互相交织、“难兄难弟”的关系。‎ D.书院和科举的发展与儒家文化有密切的关系,19世纪西学东渐,在东西方文化的冲突中,它们均趋于衰落。‎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科举时代,书院中的读书人为了实现自己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而参加科举的行为,是理想和现实的折中。‎ B.我们应该历史地看待传统事物的价值与作用,即将其置于历史发展进程中,看到其不再具有意义而难免趋于消亡的趋势。‎ C.越来越多的研究成果已经证明,过去对书院的很多看法是不全面的,当下的教育可以从书院的教学中汲取有益经验。‎ D.毛泽东兼取书院与学校之长,创立湖南自修大学,以期学生能在自由、宽松的氛围中展开研讨,最终有所收获。‎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12分)‎ 中国近代体育的先驱-马约翰 清华校园时校外人物雕塑有四座,三座是朱自清、闻一多和吴晗的,另一座便是马约翰(1882-1966)的。‎ 它坐落在清华大学“四大建筑”之一体育馆的北侧,对着西操场。马约翰在清华工作了52年,可以说把自己的一生都贡献给了清华的体育教育。‎ 马约翰与清华结缘,是在1914年,教化学。但是马约翰的兴趣是在体育,早在圣约翰大学读书时,他就是学校足球、球、棒球、田径各项代表队的主力队员。‎ 马约翰找到了时任清华校长的周诒春谈体育问题,周诒春起初并不在意。当时,清华每年要送出一百名学生到美国去,马约翰再次去找周诒春校长,说:“送出的学生,总要像样一点,不能送去‘东亚病夫’吧!”那一代的知识分子,把国家的荣誉看得非常重,马约翰所说的问题,其实也是让周诒春头疼的问题,为此,他还在清华发起“强迫运动”,即每周一到周五下午4点到5点,图书馆、宿舍、教室一律关门,全校每一个学生必须到操场锻炼。尽管“强迫运动”小有名气,但此时的清华校园体育教育却还未成体系。学生在锻炼时间自由活动,并无老师带领。有的学生不爱运动,便带着书躲到角落里,也无人监管。马约翰的话一下子就打动了周诒春,终于同意让马约翰放开手来在清华里搞体育。‎ 马约翰走马上任,将每天下午4点之后的锻炼制度化。他每天拿着小本子到处寻找那些躲起来的学生,督促他们锻炼身体。“操场边鼓掌叫喊的马约翰”成为清华几代人的共同回忆。,马约翰还使出“撒手锏”:他独创了一套“体力测验及格标准”,有一项不及格便不能毕业,更不能留洋。比如比较文学先驱吴宓在校时跳远只能跳到3米5.而3米65是及格线。吴在被马约翰扣了半年,体育及格后才得以去美国留学。‎ 清华体育的一些器械,当时绝大多数都是从美国买来的,但是训练方法,如几百套的徒手操,拉力器的练法、田径球类的练法、各种矫正体格的方法、洗澡怎么洗法以及体能的测验方法等,都是由他创造的,不是从美国留学。‎ 由马约翰主导建立清华体育教育体系从弱到强。在马约翰的统筹之下,清华的足球队、篮球队建立起来了,球、曲棍球、棒球、水球、长跑、游泳、滑冰、拳击等运动队也先后建立起来了,这些运动队的指导,多由马约翰担任。‎ 马约翰更重视体育道德。他的名言“球可输,运动道德不能输”影响了一代又一代青年学子。鉴于当时体育界动辄打架斗殴、殴打裁判的恶劣风气,马约翰还和当时北京的几所主要大学—北京大学、师范大学、燕京大学、辅仁大学的体育教师成立了体育会。林家翘在清华就读时,跑步总是倒数,马约翰亲自教他锻炼,林家翘认真照做。期末成绩单上,马约翰给林家翘一个“优”,大家不服,说马约翰偏心。马约翰说,体育的速度和技巧锻炼是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意志,是顽强精神的培养,林家翘在这方面是当之无愧的。‎ ‎1928年,罗家伦出任清华校长,在他看来,体育系怎么还有教授呢?于是马约翰降薪降职,改为训练员。教授们都看不过去,劝马约翰辞职。马约翰婉谢了他们的好意。他总是对人说:“我最爱儿童和青年,我永远愿意和青年在一起,培养他们,像培养一棵小树那样。”不久,他带了清华足球队到天津参加华北足球赛,赢得了华北冠军罗家伦马上就升他做了教授,而且还送他一个银杯。‎ ‎1949年之后,马约翰的声望越来越高,1949年10月和1952年6月,他先后两次当选为全国体育总会副主席,还被毛泽东誉为“中国最健康的人”。 ‎ ‎ (摘编自《东方早报(上海)》,有删改)‎ ‎4.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开头提到清华校园里的室外四座人物雕像,意在用朱自清、闻一多、吴晗三位名人衬托马约翰在清华历史上功勋卓著。‎ B.马约翰在清华发起“强迫运动”,小有名气,提纲清华教育系主任后,更将每天下午四点之后的锻炼制度化,“操场边鼓掌叫喊的马约翰”成为清华几代人的共同回忆。‎ C.文中提到不少清华校友的名字。举比较文学先驱吴宓为例,是为了说明马约翰体育检测标准的严格,林家翘的例子则说明马约翰重视体育道德的培养。‎ D.1949年之后,马约翰地声望越来越高,因此1949年10月和1952年6月,他先后两次当选为全国体育总会副主席,还被毛泽东誉为“中国最健康的人”。‎ ‎5.马约翰对清华体育教育成功的贡献有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4分)‎ ‎6.马约翰成为中国近代体育运动的先驱,外在条件固不可少,个人因素也显得尤为重要,请就个人因素谈谈马约翰成功的原因。(5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7- 9题 从古到今的桥 东江县城是座古老小山城,建在江两岸,旧建筑高高矮矮,错落有致,倒也耐看;水南水北两条街,麻石板铺就的道,窄得只能走两个人,对方若是挑担,还得贴墙避让。江倒是大的,最窄处也要七八条小船头尾相接方能横跨,船上铺以木板,便是座浮桥,叫“德桥”。‎ 这是千百年来,东江上唯一一座桥。‎ 平日里,就自个儿横着。唯有发大水时,才有人解开一头缆绳,让浮桥贴岸休息;大水过后,再将缆绳拉到对岸,系住,恢复浮桥。浮桥有一定危险性,尤其肩担重物的男人或胆小的妇孺,不小心或小心过头,都会落水;喊一声救命,江南江北就冲出来十人八人,救落水者;千百年来,没死过人。‎ 大跃进那会,数千名当地人众志成城,开山凿石,造了石桥,叫“思甜桥”;落成之日,两岸鞭炮齐鸣,欢呼声声。石桥如青龙横卧,桥面不宽,但较之浮桥,天壤之别。两岸居民你来我往,走个亲戚逛个街;山野村夫赶集做买卖,都十分便利。山雾缭绕、晨曦乍现和夕阳西下、金波荡漾时,一排学生背着书包走过,实乃桃源宁静祥和之美景,令人叹为观止。‎ 改革开放后,调来一位县长高活,带来从古到今刮不进山城的新风。首先,东江更名大东江,一座钢筋水泥浇的现代桥替代石桥,叫“西洋桥”;桥面之宽,令人惊叹,两边还有护栏,漂亮得就像一道彩虹。其次,开山要地,扒了老街旧屋,沿江修了宽敞马路,新街依山而建,高楼矮屋风格现代。古老山城,旧貌换新颜。高县长政绩卓然,远走高飞。‎ 又来一位外地县长向前阚,因地制宜,大兴旅游业。大东江穷山恶水,遗世风光和淳朴民风,让游客赞叹不已;但交通成了旅游瓶颈,零星游客杯水车薪,昂贵宣传费打水漂。痛定思痛。要想富,先修路;人心齐,泰山移。江南龙山和江北虎山,拦腰斩断,南北通道与省际道路接壤,江上又添新桥;小山城敞开胸怀,拥抱八方游客,旅游业成了新经济增长点。向县长政绩卓然,远走高飞。‎ 接替他的县长金泡沫,面临旅游业滞缓,周边城市的游客,虽蜂拥而来,但当天就回;光图个热闹,消费不高。若想深度发展,必须把客留住,玩上两三天;但此地既无留住游客脚步的自然资源,又无留住游客心思的娱乐资源。金县长剑走偏锋,硬是在弹丸之地,大兴房地产业,江头江尾、山上山下,大建小户型豪华别墅,吸引周边城市乃至省城的土豪,或来隐居,或来度假……也不知是土豪脑热,还是他运道好,房地产业一炮而红。金县长政绩卓然,远走高飞。‎ 后来的县长父拜,就没有前任幸运了;兜售出去的别墅,常年不见人;新建的别墅胎死腹中,成了烂尾楼。房地产业盛极一时,又凋敝不堪。旅游业也节节衰退,一窝蜂来而又去的游客,没给小山城创下多少效益,却留下脏乱差的顽症,得不偿失。父县长有心扶植山农经济,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无奈县城里除吃公粮的,其余年轻人都出门打工,只有老小无用者留守。罢了罢了,父县长黔驴技穷,那就将龙山虎山再截几段,修修路;江道长远,尽可能地多造造桥。‎ 别说当地人,就是外地游客也纳闷,三五里长的江上,已有八座大桥,还在造第九座,这是干吗呢?问当地人,答者哑然,谁搞得懂呀?再造下去只怕连江水都看不见了。也活该父县长倒霉,第九座桥刚合拢,就塌了。豆腐渣工程,死了人。父县长进去了。再见他时,在电视上,光头,手铐;听说造一座桥花了五千万元,当地人愕然,手指扳不过来,心里倒有些明白了。又听说他将功赎罪,举报了前几任;这也可能是谣传,之后并无任何消息。‎ 当地人在桥上或晒菜,或堆些杂物,或摆摊做买卖……夏天有人在桥上过夜,图个凉快。水北街有个叫魏博的老酒鬼,食饥饱了,就在桥上骂娘,扯了裤子,随地小便;这从古到今的桥呀,也就变了味。‎ 接任的县长裘和谐跑市里跑省里,四座桥开始改造,铁路和高速公路将经过小山城……‎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错误的一项是(3分)‎ A.本文结构独特,没有选取重大的社会题材,没有描写重要的时间,也没有一个不可缺少的中心人物,而是采取“人像展览式结构”,将一个个人物展览进去,把一个个情节镶嵌进去。‎ B.文章的桥名、人名进行了艺术处理,具有双关的修辞效果,有一定的讽刺意味,也隐含着时代的变迁及风貌,如“思甜桥”暗示毛泽东时期的忆苦思甜;“高活”谐音“搞活”,暗示改革开放时期的经济搞活。‎ C.在小说人物的塑造上,作者独具匠心,父县长与前几位县长的结局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了时代变迁对人物的决定性影响;时代风气良善,助推前几位县长的高升,社会风气不正,导致父县长的贪腐。‎ D.小说的结尾意味深长,耐人寻味,省略号给人无尽的联想,桥的变味暗示小山城的现状也许难以改变,但“裘和谐”县长的作为也可能带来转机。‎ ‎8.文章多次出现“××县长政绩卓然,远走高飞”,请结合文本分析其作用。(4分)‎ ‎9.“从古到今的桥”这一标题耐人寻味,这一标题有何作用?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5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叶旺,六安人。与合肥人马云同隶长枪军谢再兴,为百户 ‎。再兴叛,二人自拔归。数从征,积功并授指挥佥事。洪武四年,偕镇辽东。初,元主北走,其辽阳行省参政刘益屯盖州,与平章高嘉努相为声援,保金、复等州。帝遣断事黄俦赍诏谕益。益籍所部兵马、钱粮、舆地之数来归。帝命右丞张良佐、左丞商暠俱为盖州卫指挥佥事。既念辽阳重地,复设都指挥使司统辖诸卫,以旺及云并为都指挥使往镇之。已,纳克楚将内犯,敕旺等预为备。未几,纳克楚果以众至,见备御严,不敢攻,越盖至金州。金州城未完,指挥韦富、王胜等督士卒分守诸门。鼐嘈固者,敌骁将也,率精骑数百挑战城下,中伏弩仆,为我兵所获。敌大沮。富等纵兵击,敌引退,不敢由故道,从盖城南十里沿柞河遁。旺先以兵扼柞河。十余里缘河垒冰为墙,沃以水,经宿凝冱如城。布钉板沙中,旁设坑阱,伏兵以伺。云及指挥周鹗、吴立等建大旗城中,严兵不动,寂若无人。已,寇至城南。伏四起,两山旌旗蔽空,矢石雨下。纳克楚仓皇趋连云岛,遇冰城,旁走,悉陷于阱,遂大溃。云自城中出,合兵追击至将军山、毕噜河,斩获及冻死者无算,乘胜追至珠儿峪。纳克楚仅以身免。第功,进旺、云俱都督佥事。洪武十二年,命云征大宁。捷闻,受赏,召还京。后数年卒。旺留镇如故。会高丽遣使致书及礼物,而龙州①郑白等请内附。旺以闻帝谓人臣无外交此间谍之渐勿轻信彼特示弱于我以窥边衅还之使无所藉口。明年,旺复送高丽使者周谊入京。帝以其国中弑逆,又诡杀朝使,反覆不可信,切责旺等绝之,而留谊不遣。十九年召旺为后军都督府佥事。居三月,辽东有警,复命还镇。二十一年三月卒。‎ ‎(选自《明史•列传第二十二》,有删改)‎ ‎【注】①龙州:高丽属地。‎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旺以闻帝/谓人臣无外交/此间谍之渐/勿轻信彼/特示弱于我/以窥边/衅还之/使无所藉口。‎ B、旺以闻帝/谓人臣无外交/此间谍之渐/勿轻信/彼特示弱于我/以窥/边衅还之/使无所藉口。‎ C、旺以闻/帝谓/人臣无外交/此间谍之渐/勿轻信/彼特示弱于我/以窥边衅/还之/使无所藉口。‎ D、旺以闻/帝谓/人臣无外交/此间谍之渐/勿轻信彼/特示弱于我/以窥边衅还之/使无所藉口。‎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百户,官名,是古代的地方军职,隶属于千户。百户又叫 “百夫之长”,唐代杨炯的诗句“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中的“百夫长”就是指该官职。‎ B、洪武,明太祖朱元璋的年号。年号是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由汉武帝首创,一个皇帝只有一个年号,故后世常以年号作为皇帝的代称,如康熙皇帝。‎ C、敕,帝王的诏书、命令。“敕赐”即皇帝命令赐予,“敕书”‎ 即皇帝颁给朝臣的诏书。《红楼梦》中“敕造宁国府”的匾额即表示该府是皇帝下令建造的。‎ D、第功,评定功劳的等次。古代获得战争的胜利后,帝王会按功臣的功劳大小给予封赏,如刘邦平定天下后,第功,萧何为第一。‎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叶旺正直有主见。当长枪军谢再兴叛敌时,他和马云自动脱离谢再兴,归附太祖,抵御外敌,报效国家。‎ B、叶旺深得朝廷信任。皇上曾任命叶旺为都指挥使,前往镇守军事重地辽阳。‎ C、叶旺军事才能出众。纳克楚内犯时,他有智有谋,垒冰墙,布沙钉,设陷阱,击溃了纳克楚。‎ D、叶旺与马云并肩作战,屡立战功。他们一起归附朝廷,一起镇守辽阳重地,一起在柞河设伏打退了纳克楚,遗憾的是马云先逝,而叶旺仍旧坚持留守。‎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旺先以兵扼柞河,十余里缘河垒冰为墙,沃以水,经宿凝冱如城。‎ ‎(2)帝以其国中弑逆,又诡杀朝使,反覆不可信,切责旺等绝之,而留谊不遣。‎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14~15题(11分)‎ 深湾夜宿 王勃 ‎ 津涂①临巨壑,村宇架危岑②。 堰绝滩声隐,风交树影深。‎ ‎ 江童暮理楫,山女农调砧。 此时故乡远,宁知游子心。‎ ‎ 【注】①津涂:道路。②岑:小而高的山。③堰:拦河蓄水的土坝。④砧:捣衣石。‎ ‎1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A.夜宿的深湾是个偏僻的地方,道路面对巨大的山谷,村子建在危险的山上。‎ ‎ B.一个“隐”字,写滩声时隐时现地传来,可想象出诗人凝神远听的神态。‎ ‎ C.一个“深”字,写出江边的树木随风起伏,树影晃动时的情景。‎ ‎ D.第一联是写近景,第二联是写远景,远近交替写深湾的地理环境和自然风景。‎ ‎ E.前三联,写出诗人眼中的异乡景色风情,第四联抒发游子乡思,情景相生。‎ ‎15.诗的第三联描写了怎样的图景?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6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长恨歌》:天长地久有时尽, 。 (2)《春江花月夜》:白云一片去悠悠,             。‎ ‎(3)《阿房宫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 (4)《梦游天姥吟留别》:千岩万转路不定,           。‎ ‎(5)《将进酒》:陈王昔时宴平乐,                       。‎ 第Ⅱ卷  表达题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项是(3分)‎ ‎①屈原在《离骚》里写道“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落英”到底是什么意思呢?研究者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②90后毕业生们初入职场表现欲强,更能坚持自己的想法,倾向于找自己专业对口的工作,但同时也存在人浮于事的问题,工作不踏实,对薪资抱有过高的幻想,频繁跳槽。‎ ‎③遵义会议之后,面对国民党几十万重兵围追堵截,毛泽东不落窠臼,指挥军队转变战争策略,四渡赤水,取得了红军长征史上以少胜多、变被动为主动的光辉胜利。‎ ‎④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游客们到杭州旅游,听流水潺潺,看碧叶一片,闻荷花幽香,触白墙灰瓦,无不称赞杭州秀色可餐。‎ ‎⑤鲁迅的《药》、《阿Q正传》、《祝福》、《伤逝》等一系列小说笔锋犀利,力透纸背。他用文字去挑开旧世界的黑幕,让人民群众看清统治者的丑恶面目,也看清自己的愚昧。‎ ‎⑥《辟邪剑谱》这部武学秘笈精微奥妙,自打岳不群从林平之手里得了它,行忘止,食忘餐,无时无刻都想着如何练就这盖世剑法。‎ A.①②⑥     B.①④⑤     C.②③⑤    D.③④⑥‎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现在的教育存在功利化的弊端,有专家指出,长此以往,学生爱求知,爱创造,爱幻想被忽略了,不利于个体终身的发展。‎ B.G20杭州峰会倡导各国要维护多边贸易体制,构建互利共赢的全球价值链,培育全球大市场,最终致力于发动世界经济的共同增长。‎ C.清华博士郝景芳的中篇小说《北京折叠》以魔幻现实主义的笔法,展现了当代大都市下层人生存艰难的冷峻现实。该书今年4月入围第74届“雨果奖”。‎ D.《中国人最易用错的成语》一书以近1000个当代大学生最易用错的成语为对象,除了从用错的类型进行概括外,还对用错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 ‎19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其实,寂寞给人的不仅是真实,而且也是一种锤炼,一种感情与思想的升华。有时,寂寞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取得非凡成就的人,________。‎ A.往往都是最有才能的人,又都是最耐得住寂寞的人 B.往往固然是最有才能,但首先最能耐得住寂寞的人 C.往往倒不是最有才能的人,而是最耐得住寂寞的人 D.往往是那些首先具有才能,其次还耐得住寂寞的人 ‎20.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5分)‎ 在人类文明进程里,城市的产生和发展是关键的一步。一般而言,城的发展往往早于市。① ,城墙、堡垒、护城河构成防御设施,封闭是其主要特征。市的功能主要是流通,交易场所、街道是主要设施,② 。③ ,反映了由军事和政治意义的城镇向现代的经济、文化为主的城市的发展走向。‎ ‎21.阅读下面这幅漫画,完成(1)~(2)题。(6分)‎ ‎ ‎ ‎(1)请用简明的语言介绍画面的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这幅漫画所包含的哲理,补充完整这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像一扇铁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 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60分)‎ 地铁上,一男子随地吐痰遭到指责后,竟不停地用污言秽语和乘客们对骂.一黑衣壮汉忍不住拨开人群走到“吐疾男”跟前踢去一脚,吐痰男顿时安静下来,一语不发.此时,有出来劝架的游客指责“黑衣男”:“打人是不对的.”更多的人则认为黑衣男做的做法。这段视频被上传到络后,引起了更大范围、更多角度的讨论。‎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你就其中某一个或某一群人的表现,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标题自拟,完成写作任务。‎ 高二语文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7‎ ‎10‎ ‎11‎ ‎12‎ ‎17‎ ‎18‎ ‎19‎ 答案 D B B A C C B D B C B ‎5.①体育锻炼制度化,用“强迫运动”的方式推动锻炼风气的形成;‎ ‎②独创了一套“体力测验及格标准”;‎ ‎③建立了多个运动队,并能在大赛中取得佳绩;‎ ‎④重视体育道德和体育精神的培育,使科学的体育教育理念深入人心。(共4分,每点1分)‎ ‎6.①结合个人兴趣,发挥个人特长。马约翰的兴趣在体育,读大学时,他就是学校各项代表队的主力队员。‎ ‎②热爱教育对象(儿童和青年),对体育教育充满热情。在操场边鼓掌叫喊 ,担任多个运动队教练等等。‎ ‎③有创新精神。清华的体育器械,多是从美国买来的,但是训练方法,都是由他创造的;还独创了一套“体力测验及格标准”。‎ ‎④不计名利,甘于奉献。被降薪降级后,仍坚守岗位。(共5分。答出四点得满分。少一点减去1分。)[]‎ ‎8.(4分)①手法上,文中三次出现“××县长政绩卓然,远走高飞”的句子,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1分)突出强调了改革开放后三位县长通过利用“桥”搞活经济、发展旅游业、进行房地产开发等手段挣政治资本的实质。(1分)‎ ‎②结构上,多次出现“××县长政绩卓然,远走高飞”的句子,推动了小说情节的发展,(1分)为后文父县长锒铛入狱的结局埋伏笔、作铺垫。(1分)‎ ‎9.(5分)‎ ‎①结构上,“从古到今的桥”这一标题,是小说的行文线索,使得小说结构体现了卷轴式的艺术特色。(1分)‎ ‎②从塑造人物形象的角度看,“从古到今的桥”是小说众多人物活动的特定场所,是小说的特定环境。从古至今,桥经历各种变迁,也塑造了淳朴民风下良善重德行的人和以桥为依托挣政治资本的官员形象。(2分)‎ ‎③主题上,桥的兴衰变化体现了时代变迁、世风变化,桥名由“德桥”“思甜桥”到“西洋桥”的变更,体现了相应的时代特征和风貌;改革开放以后,几任县长借桥唱经济戏、借桥挣政治资本,体现了时代洪流中世风日下、人心不古的主题。(2分)‎ ‎13.(1)叶旺已先率兵扼守在柞河,沿河十多里垒起冰块修筑围墙,再用水浇,经过晚上冻结,像城墙一样坚固(关键词:扼、缘、沃、凝冱)‎ ‎(2‎ ‎)太祖认为他们国中叛逆弑君,又用欺诈的手段杀了朝廷使者,反复无常,不可信,严厉责令叶旺等人断绝和他们的来往,而且扣留周谊不得遣送回去。(关键词:弑逆、诡、反覆、切责) ‎ ‎14 A (2分)D(3分)‎ ‎15.描写了这样的图景:天已入暮,江上的儿童还在辛勤地划船,(2分),天晚了,山中的妇女还在捶洗衣服(2分),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辛苦劳作的深厚同情。(2分 ‎ ‎20 ①城的主要功能是防御 ②开放是其主要特征 ‎ ‎③从城到市的变化(或“从封闭走向开放”、“从防御趋向流通”)‎ ‎21(1)一个人双手交叉在胸前,下巴靠在双手上,闭着眼睛,嘴和鼻子呼出的一串“Z”表明他正在呼呼大睡,他的脑袋上画着一只笼子(或铁窗、铁门等),里面关着的正是他自己。‎ ‎(2)(示例)懒惰就(像一扇铁门),关住了知识的仓库,让你一事无成。‎ ‎【参考译文】 ‎ 叶旺,是六安(今属安徽)人。和合肥人马云同隶属长枪军谢再兴,担任百户。再兴叛敌,他们两个脱身前来归附。多次跟太祖出征,累积功劳一并授予指挥佥事。洪武四年(1371),协同镇守辽东。当初,元主北逃,辽阳行省参政刘益屯居盖州,与平章高家奴互为声援,保卫金、复等州。太祖派断事黄俦诏谕刘益。刘益带领他所属的兵马、钱粮和地盘前来归附。太祖任命张良佐、左丞商詗都为盖州卫指挥佥事。又念及辽阳是重地,又设立都指挥使司统辖诸卫,任命叶旺、马云为都指挥使,前去镇守。  ‎ 此后,纳克楚将要进犯,命令叶旺等人准备防御。不久,纳克楚果然带领大军来到,见防御十分严密,不敢攻打,绕过盖州到达金州。金州城的防御设施还没完工,指挥韦富、王胜等人督促士兵分守诸门。乃剌吾是敌国的骁将,他率领数百精锐的骑兵在城下挑战,身中伏弩倒地,被我军抓俘,敌人大为沮丧。韦富等人出兵攻打,敌人败退,不敢沿着来的道路败逃,从盖城南十里沿着柞河逃走。叶旺已先率兵扼守在柞河,沿河十多里垒起冰块修筑围墙,再用水浇,经过晚上冻结,像城墙一样坚固。在沙中布下钉板,在旁边设下陷阱,埋伏军队等候敌人。马云和指挥周鹗、吴立等人在城中树起了大旗,按兵不动,安静得像没人一般。此后,待敌人到达城南,伏兵四起,两山旌旗蔽空,矢石如雨点般地射下。纳克楚仓惶逃往连云岛,遇上冰墙,从旁边走,全部掉入陷阱,于是溃败。马云从城中出击,联合部队追击至将军山、毕栗河,敌军被斩、被俘和冻死的不计其数,乘胜追击至猪儿峪。纳克楚仅仅是自身免于一死。评定战功,叶旺、马云都晋升为都督佥事。‎ 洪武十二年(1379),命令马云征讨大宁。捷报传来,受到奖赏,被召回京。数年后去世。叶旺仍然留守。恰逢高丽派遣使者带上书信和礼物,而龙州郑白等人请求内附朝廷。叶旺把这些上奏太祖。太祖说他们作为人臣没有外交权,这是间谍的欺诈行为,不要轻信,他方只不过是向我示弱,以窥探边境有无破绽。遣送他们回去,使他们没有什么借口。第二年,叶旺又送高丽使者周谊入京城。太祖认为他们国中叛逆弑君,又用欺诈的手段杀了朝廷使者,反复无常,不可信,严厉责令叶旺等人断绝和他们的来往,而且扣留周谊不得遣送回去 ‎。十九年,召叶旺为后军都督府佥事。过了三个月,辽东有敌情,又受命前去镇守。二十一年三月去世。‎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