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9 发布 |
- 37.5 KB |
- 1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全国版2021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十三写作技法指导第2讲文体与结构教案含解斩
第2讲 文体与结构 文体一 议论文 技法1开头破题,亮明观点 1.开门见山。 1国家是由一个个民族组成的,民族是由一个个社会群体凝聚而成的,群体是由一个个个体聚集而成的。没有一点点的波澜,哪来惊涛巨浪;没有一丝丝的光亮,哪来熊熊燃烧的火把;没有一个个爱国的中国人奉献自我,哪来中国挺起的脊梁!奉献自我,筑梦中华。 (2019年天津卷《奉献自我,筑梦中华》) 技法点评 由个体到国家,由量变到质变,开篇展示出考生的逻辑思辨实力,竖起“爱国”“奉献”两面大旗,气场逼人。 2.名言发端。 2“石在,火种是不会绝的。”鲁迅有言。“五四”之石,跨越百年积淀,碰撞新时代棱角,点青春之光指引方向,燃奋斗之火淬炼你我。电光火石之间,奏响国我共进之歌。 (2019年全国卷Ⅱ《光火奏鸣,国我合一——观“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有感》) 技法点评 开头引用鲁迅的名言,暗合“五四”精神,又与标题“光火奏鸣”相互印证,不仅独特新颖,而且掷地有声。接着运用对偶句“点青春之光指引方向,燃奋斗之火淬炼你我”亮人眼目。 3.疑问悬疑。 3 “国之重器”是什么? 支撑一个国家存在或变强的人或物,就是“国之重器”。前两天在报纸上读到以“国之重器,人才为要”为题的新闻,不由沉思:看我泱泱中华,谁可以称为“国之重器”?然后便想到了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 (2018年天津卷《“国之重器”赞》) 技法点评 面对作文材料中的“器”字,作者开篇就提出了一个问题“‘国之重器’是什么”。然后自问自答,阐释其内涵。但作者没有停留在空泛论述的层次,而是进一步明确自己要讨论的问题,那就是“看我泱泱中华,谁可以称为‘国之重器’”,进而展开对自己心中伟人的论述。 4.修辞破题。 4近日之辱,诸君皆已闻之。北洋懦弱,示媚于列强;曹陆狼狈,卖国于日本。堂堂中华,于今日之世界,竟无一立足之地,反似砧板之肥肉、待宰之羔羊,任人凌辱!呜呼!岂不痛哉!岂不痛哉! (2019年全国卷Ⅱ《洒青春热血,挽民族危亡》) 技法点评 文章以短句入题,先声夺人。“北洋懦弱,示媚于列强;曹陆狼狈,卖国于日本”对称之中见典雅;“砧板之肥肉、待宰之羔羊”对称之中有对比,文章开头富有气势。 5.起兴类比。 5鲜嫩滑口的野生菇可能含有致命的毒素,芬芳四溢的玫瑰花下面是带刺的枝丫……生活中,一些光彩夺目的表象下面,深藏着不为人知的本质和秘密。 (2018年全国卷Ⅱ《莫让乱花迷人眼》) 技法点评 以含有致命毒素的野生菇和带刺的玫瑰花开篇,由生活中的现象归纳出本质隐藏于表象之下的结论,进而引出作者的论点——不要被事物的表象迷惑。 技法2思路清晰,结构合理 - 14 - 1.“总—分—总”式。 6 向儿童致敬 山东考生 用童话《皇帝的新衣》中孩子敢于第一个说出事情的真相——皇帝没有穿衣服的事例来照应上文“敬他们的无畏”。 结尾部分:照应上文提到的三个分论点:敬儿童的无畏、敢于质疑的求真之心、自由的灵魂。以自己的追求为例,照应作文题目。 文章开篇,以西方童话、王开岭的话为依据,引出中心论点“向儿童致敬”。用“敬他们的无畏”“敬他们敢于质疑的求真之心”“敬他们自由的灵魂”总领全文。 与材料对比,分析材料反映的现实与人们对孩子的期盼在思想上的距离——在物质面前,孩子的求真暗淡无光。以此论证“敬他们敢于质疑的求真之心”。 用《小王子》中小王子说的话来揭露现实生活中大人们的错误。以此论证“敬他们自由的灵魂”。同时提出与中心论点对应的观点:不应该用成人的意志统治儿童。 技法点评 文章开篇点明中心论点后,用“敬他们的无畏”“敬他们敢于质疑的求真之心”“敬他们自由的灵魂”统领全文,接下来使用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来论证这三个方面的内容。在立意上,文章以“向儿童致敬”为题,发出“童心可贵、可爱”的赞叹,表现对儿童的赞美与褒扬,这在时下童心泯灭,儿童“老化”的现实映照下,足以振聋发聩。在选材上,文章在论述过程中旁征博引,做到有理有据,显示了作者深厚的作文素材储备功底。同时,作者有极强的驾驭材料的能力,活用各种材料,将其运用至无形之中。在结构上,文章使用“总—分—总”式的结构形式,采用“横向展开议论”的方式,环环相扣,条理清晰。 2.递进式。 7 让“周树人”融入我们的生命 江西考生 ①我们需要周树人的童真。……将周树人的“童真”融入生命,我们才能找到生命之初的美丽。 ②我们需要周树人的辛辣、冷眼。……将周树人的“辛辣”“冷眼”融入生命,我们才会收获有棱有角的快意人生。 ③我们还需要周树人的真正的拳拳赤子之情!……将周树人的“爱国忧民”融入生命,我们才会让生命彰显不平凡的光彩! 当大家纷纷痛苦地表示“怕周树人”时,我却想疾呼:“社会需要‘周树人’,让‘周树人’融入我们的生命!” 让“周树人”融入我们的生命,继续坚定地前行! 结论:解决问题(怎么办) 引论:提出问题(是什么) 本论:分析问题(为什么) 技法点评 文章开头旗帜鲜明地提出观点——“社会需要‘周树 - 14 - 人’”(是什么);接着分三个层次分析需要“周树人”的原因(为什么)——“需要周树人的童真”“需要周树人的辛辣、冷眼”“需要周树人的真正的拳拳赤子之情”,三个层次的分析“由小到大”,逐层体现“递进关系”;最后联系材料,以“让‘周树人’融入我们的生命,继续坚定地前行”作结(怎么办)。全文体现出一种递进式的思路。 3.并列式。 8 莫使名利遮望眼 技法点评 文章标题提出中心论点,主体部分采用并列式结构进行论述,从“拥有更加幸福的生活与潇洒的人生”“得到世人的尊重”“实现人生的价值”三个方面,论述“抛开名利”的人生意义,论据深刻,论述有力。 4.对比式。 9 且以作品论英雄 浙江考生 技法点评 开篇先同意“人品决定文品”的观点,然后提出文章的中心观点“逢文先勿论人品,且以作品论英雄”。论证过程中,文章先以杜甫为例,论证“言为心声”的道理,揭示作品反映人品;接着从反面切入,以莎士比亚为例,论证高尚作品背后不一定是脱俗之人;然后论证作品比人品更重要的道理;最后水到渠成地得出结论——“以作品论英雄”。 5.引议联结式。 10 缤纷色彩源自“特殊结构” 安徽考生 - 14 - 技法点评 文章开篇高度概括作文材料,然后点明文章的中心论点:“以高尚美好的道德修身,以知识的力量和理想的追求提升自己,才能让人生流光溢彩。”接着以“彩虹”为例展开讨论,再用三段事例来“联”,分别论证“独善其身,以梦为马,实现个人价值”“兼济天下,以身报国,助力民族复兴”“释放个性,少年青春无悔,献身国家建设”的论点,最后进行总结。整体论证结构十分完整,条理清晰,生动而又深刻。 技法3合理组织,材料丰富 1.联想辐射。 11 给弟弟的时光瓶 河南考生 亲爱的弟弟: 此刻,一岁的你也许正在酣睡。而我,正坐在2018年的高考考场上。这是18岁给予我的礼物,我必须伸开双手笑脸相迎,就像全家人迎接你的到来一样,也像18年前年轻的父母迎接我的降生一样。不同的是,2000年出生的我被称为“世纪宝宝”,而你则是计划生育政策调整后的“改革宝宝”。 等你从“时光胶囊”中取出这封信时,已是2035年,你也到了和我今天一样的年龄。18岁的天空没有阴霾,而你的18岁注定艳阳高照。 因为,按照“到2049年,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2035年正好是中间的“加油站”和关键点,你看到的是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的大幅跃升,是平等、法治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是社会文明的新高度,是青山绿水中的富裕生活,是咱们的“美丽中国”。 那时,你也许不会再像现在的我为高考焦虑,也许“高考”已经成为一种测试而不再是进入高等学府的门槛——真羡慕你们这一代享受均等教育的年轻人。 请你记住,历史是层叠的过程,当我们注视当下时,必须给予过往的时代应有的尊重。因为,你们所拥有的一切,是时代巨变的结果,更是前一代人拼搏打下的基础。 - 14 - 如果没有2006年取消延续了千年的农业税,如果没有载人航天飞船的一次次遨游天际,如果没有令世界为之侧目的精准扶贫工程,如果没有互联网的狂飙突进,如果没有“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2035年不过是时序中一个普通的标记。 咱们的老家,曾经是一个不通公路的山村,父亲当年要翻过一座山头,花一个多小时的时间步行到学校。最后,他考上了大学,离开故乡来到了城市定居,但大山里却有很多贫苦的乡亲。 那是父亲心中的痛,是一代人无奈的叹息。 现在,乡村公路修通了,产业扶贫进山了,土特产成了市场的热销品,几百年没有变样的山村几年之间成了旅游的热点地区,欢声笑语让曾经沉寂的山村充满了生机。 如果有一天你去那里旅游,别忘了,那是我们的故乡,有深埋我们根系的土壤。 你看到的现实,曾是我们奋斗的梦想。 2008年,我8岁,却记住了一个陌生的名字——汶川,也从此懂得了“多难兴邦”的内涵:近7万人死于灾难,经济损失超过8000亿元……但是,在巨大的哀痛之后,一座座新的城市和村庄拔地而起,谁都拒绝不了万物的生长,谁也无法遏制一个民族崛起的力量。 所有的辉煌都伴随着苦难,所有的梦想都倾注着希望。 你看到这封信时,我已经是中年男人,但是,我可以明确地告诉你,我虽至中年,但不会“油腻”,因为,有梦想谁都不会油腻。 所以,在2035年,你是早上8点钟的太阳,我也将以年轻的姿态行走在路上。 米兰·昆德拉说:“永远不要认为我们可以逃避,我们的每一步都决定着最后的结局,我们的脚步正在走向我们自己选定的终点。” 我想说的是,梦想永远没有终点,过了2035年,还有2050年,那时你已经成为社会的中坚力量,你奋斗在路上,你的梦想也在路上。 有梦想,谁都会健康成长;有梦想,哪个时代都了不起。 共勉! 你18岁的哥哥 2018年6月7日 技法点评 文章以书信为载体,作者给今年刚刚一岁的弟弟写了一封信。开篇先写弟弟十八年后打开“时光胶囊”的具体时间和中国当时的发展状况;然后,猜想那个时候的高考,以此来赞美2035年的中国;接着,回望历史,联想“自己”成长过程中中国的发展,比如回忆父亲生活的年代家乡没有公路,而现在乡村公路修通、精准扶贫工程开展,乡村充满生机;最后,联想汶川地震给人们带来的哀痛以及想象2035年的“自己”和弟弟的生活状态等。作者十分注重联想手法的使用,通过联想选取一个个事例,使整篇文章既有对未来的向往,也有对现实的描写,并且紧扣材料的具体内容。 2.名句立骨。 12 卸下顾虑的包袱 甘肃考生 …… 著名学者王国维曾将人生的事业分为三种境界,如果我们卸下顾虑的包袱,就可以达到这三种境界,实现自己的理想。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每个人在实现自己理想的路途中都会遇到一些不顺心的事,在遇到“拦路虎”时都会有所顾虑,但只要我们毅然将所有的顾虑甩掉,便可以越过这些障碍,成功突破。著名画家齐白石曾经学习篆刻,老师让他挑来一担砾石去磨,齐白石没有任何顾虑,照着老师的话去做,手上起了血泡依然坚持做下去,最终成了一名篆刻名家。因此,若想成就一番事业,就必须甩掉多余的顾虑,有“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精神。 - 14 -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在不懈的努力下,我们会感到自己离成功越来越近了,但随之而来的麻烦也越来越多。羡慕、嫉妒、忌恨等会接踵而来。在不断前行中,我们如果卸下所有顾虑,就一定可以安之若素,著名文学家苏轼写道:“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是啊!人生路上,不要有所顾虑,认真干好每一件事,相信你一定可以实现自身价值,望尽属于自己的天涯路。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人生的路途虽然坎坷,但我们坚决不能放弃前行,即便道路布满荆棘,自己浑身是血,我们也不能有所顾虑,就像在褒禅山上,有穴窈然,堪称奇景,而王安石一行人因为顾虑重重,无法领略洞穴中的瑰丽之景。他惋惜地说:“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卸下顾虑,毅然前行,就能领略“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美景。 …… “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朋友们,卸下你顾虑的包袱,努力前进吧!相信你会走得更远。 技法点评 文章围绕“卸下顾虑的包袱”这条主线,用著名学者王国维先生关于治学的三句名言,确立文章的骨架,论述在奋斗的过程中,在不同的境遇和阶段“卸下顾虑的包袱”的重要性和深远意义,立意新颖而高远,素材精当而厚重,运用巧妙而适当,内容深刻而丰富。 3.同质组合。 13见P 286【典例8】(《莫使名利遮望眼》)。 技法点评 标题“莫使名利遮望眼”化用名言,既形象又具有深刻的思想意蕴。在材料运用方面,文章围绕名利的意义,选择了陶渊明、居里夫人、袁隆平三个涵盖古今中外、本质属性皆指向“抛开名利”的典型材料,采用了“同质组合”的方式将它们组织在一篇文章中,分别论述“拥有更加幸福的生活与潇洒的人生”“得到世人的尊重”“实现人生的价值”三个分论点,论据丰富,论述有力。 4.异质组合。 14对着生活微笑须有豁亮的心胸。罗曼·罗兰笔下的音乐战士约翰·克利斯朵夫虽生活之路曲折坎坷,却从未放弃梦想,他疾恶如仇,自强不息;相反,《呼啸山庄》中的希斯克利夫内心阴暗,如魔鬼般生活,对一切仇视的人予以疯狂的报复,最终落得个孤独而死的下场。 (刘冬梅《对着生活微笑》) 技法点评 作者将约翰·克利斯朵夫与希斯克利夫两人不同的胸怀和生活态度相对比,鲜明地表达了自己的见解——对着生活微笑须有豁亮的心胸。 技法4证明有方,议论深刻 1.因果分析法。 15法国著名哲学家萨特有言:“人始终处在自身之外。”习近平总书记也多次强调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确,人不仅为自己而活。试想,若一个社会中的人只考虑自己的需求,那社会如何进步?文明如何发展?所以,人渴望“被需要”就显得十分重要,这不仅使人摆脱小我,关注大我,也促使个人为社会乃至国家的建设贡献应有之力。 (2018年上海卷《人永远活在自身之外》) 技法点评 以名言引起论述,点明人不是孤立存在的,进而联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现实,进一步论述人若只考虑自己,社会就不会进步,文明也不会发展,故而得出“人渴望‘被需要’”的结论,由因及果,水到渠成。 2.逆向设想法。 - 14 - 16试想,若没有这种渴望“被需要”的心态,他们之中有几人能坚持努力下去?如此,今后又该由谁来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重任?正是这种渴望“被需要”的心态,促使芸芸众生努力提高自身能力,提升自我价值。 (2018年上海卷《人永远活在自身之外》) 技法点评 文段由“试想”领起,连用两个问句,逆向假设了没有渴望“被需要”的心态,会对个人乃至社会和国家造成的危害,从而有力地论证了中心论点,引人深思。 3.辩证分析法。 17在新时代的今天,新青年在祖国的高速发展中得到成长。 大河有水小河满,国家繁荣民方强。“90后”美女博导杨树,从小学习成绩优异,16岁便考入复旦大学。凭着耀眼的成绩,杨树被聘为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杨树能有这种开挂般的人生,不正得益于祖国优质的教育和人才战略提供的机遇吗? 在新时代的今天,新青年更应该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 成龙在《国家》里唱:“一心装满国,一手撑起家;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每个个体都是国家的一员,青年人只有成为国之栋梁,才能担负起接班人的重任。 (2018年北京卷《新时代新青年——谈在祖国发展中成长》) 技法点评 上述文字从“新青年在祖国的高速发展中得到成长”“新青年更应该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两个方面展开论述,辩证而透彻。 4.例证分析法。 18关于许由的美谈却在事实上给清高规定了一个模式,即凡是显贵的人是不大可能得到清高之名的;后来显贵又扩大为富贵,即清高是与富贵无缘的。例如诸葛亮,当他“高卧隆中”之时,是可以称为清高的;后来辅佐刘备,成为蜀汉丞相,在后人心目中德高望重,近乎完人,却无人说他清高。汲黯、苏武、魏徵、颜真卿、史可法等,都以高风亮节著称于史,但也因做官而不被评为清高之人。当然,历史上对这些人的评价之高是远非清高二字可比的。 (金开诚《漫话清高》) 技法点评 为了证明“清高与富贵无缘”这一观点,作者先详述诸葛亮一例,又以汲黯、苏武、魏徵、颜真卿、史可法等历史名人相佐,有力地证明了自己的观点。 5.引证法。 19记得有两句诗说:“玫瑰花瓣上颤抖的露珠,是天使的眼泪吗?”这想象真美。然而我还是最爱阿拉伯诗人所编的故事:“天使的眼泪,落入正在张壳赏月的牡蛎体内,变成一粒珍珠。”其实是牡蛎为了努力排除体内的异物,分泌液体,将异物包围起来,反而形成一粒圆润的珍珠。可见生命在奋斗过程中,是多么艰苦!这一粒珍珠,又未始不是牡蛎的泪珠呢! (琦君《泪珠与珍珠》) 技法点评 作者先引述一句精美的诗句,引发人们对“眼泪”价值的联想,再引述阿拉伯诗人所编的富有象征性的故事,用形象化的手法,论述了“生命在奋斗过程中,是多么艰苦”这一观点,实现了生动性与哲理性的统一。 6.对比法。 20与时俱进,迎难而上,引领新时代。父亲曾对我说,不要学他大字不识,为了养家,只能去毛衫市场辛苦工作。如今是知识信息时代,白手起家太难,“白脑”起家就更不切实际了!听了父亲的话,我发奋读书,努力克服学习中的困难挫折,所以今天才能自信满满地坐在考场上。新时代的青年不仅要有踏实肯干的精神,还要有丰富的知识、顽强的意志与抗压的能力,因为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我们对自己也应该提出更高的要求。 - 14 - 反观现实,我们身边有不少“啃老族”“佛系青年”“丧掉的一代”,他们肯定也有过梦想,或许有些人还不乏实干精神,但他们缺少迎难而上、顽强拼搏的勇气,遇到一点挫折便被吓退,最终一事无成,碌碌无为。如此青年怎能引领时代,书写“我”的浙江故事呢? (2018年浙江卷《书写我的浙江故事》) 技法点评 第一段以父亲的告诫为正面例子,第二段以缺乏勇气的青年人为反面例子,正反对比,抓住问题本质,深入挖掘,将“浙江精神”和社会发展联系起来,强调了新时代下与时俱进、迎难而上的“浙江精神”的必要性。 文体二 记叙文 技法1叙事线索清晰 21 …… 阿姐是三十年前离开山寨的,如今,这里已不是当年的模样。她光脚踩过的羊肠小道,已经变成了宽阔的柏油马路;以前随时可能倒塌的危房早已被修葺一新,一个个木桩泛着古朴的光泽,保留着苗寨建筑的古色古香。几千年前,苗家的祖先们从遥远的地方迁徙至此,一年又一年,用脚和手去感受大地的温度,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生活,孕育了善良纯朴、热情好客的苗家人。 …… 三十年后,阿姐又回到了这里。山梁依旧,山寨依旧,只是山寨里的年轻人不再外出打工,他们在用家乡的特色打造家乡的金山银山。你看,那条宽阔的柏油马路显得多么拥挤,原来,山寨在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每天都有一批又一批的游客来观光。 阿姐继续在这美丽的山寨里寻找古老岁月留下的踪迹。美丽的杜鹃花映红了山谷,姑娘头上的银饰映衬着她们甜美的笑容,小伙儿肩上的火药枪为其增添了几分威武,阳光下的八角亭挂着姑娘们为芦笙节准备的新衣裙,斗牛场的竹竿上挂着迎风飘扬的红丝带……在这焕然一新的山寨里,阿姐打开了尘封的记忆。乡愁、乡思、乡音就是古老岁月的踪迹,也是曾经被我们遗忘的金山银山。 望着年轻人充满活力的面庞、民居客栈古朴的招牌、小卖铺里精美的苗家手工艺品和特产,阿姐突然想,姑娘们的刺绣和那些美丽、别致的饰品,还有精心包装的苗家特产,是不是可以通过网络销售到世界各地呢? 阿姐暗自下定决心,下一个三十年,她要在这个山寨里,继续寻找古老岁月的踪迹,为把山寨优秀的传统文化推向全世界尽一点微薄之力。 (2018年全国卷Ⅲ《寻找古老岁月的踪迹》) 技法点评 文章以“寻找古老岁月的踪迹”为线索,将山寨的民俗风情和优秀传统文化串联起来,行散神聚。“寻找古老岁月留下的踪迹”等句子反复出现,使行文脉络清晰,文气贯通。同时随着一次次寻找,文章给读者呈现了山寨与现代社会的逐渐接轨,主题逐渐升华。 技法2描写生动细腻 1.力求生动。 22那狼个头不大,灰白的皮毛,被一根铁链套在村民的院子中,狼耷拉着头,因失血过多,它的眼中已没有凶光了。见了我们,它抬起头看了看,我们发现它的目光竟然很迷茫。 (王熙章《流泪的狼》) 技法点评 作者用“狼耷拉着头”和“目光竟然很迷茫”两个短句,写出了狼无精打采的形象和迷惘中透出的一丝悲凉。 2.力求变化。 - 14 - 23我就是在30多年漫长的白天之后来到一个真正的夜晚的,看月亮从树荫里筛下满地光斑,闪闪烁烁,飘忽不定;听月光在树林里叮叮当当地飘落,在草坡上和湖面上哗啦哗啦地拥挤。我熬过了漫长而严重的缺月症,因此把家里的凉台设计得特别大,像一只巨大的托盘,把一片片月光贪婪地收揽和积蓄下来,然后供我有一下没一下地扑打着蒲扇,躺在竹床上随光浪浮游。就像我在一本书里说过的,我伸出双手,看见每一道静脉里月光的流动。 (韩少功《夜晚》) 技法点评 作者分别从视觉、听觉、触觉等方面描写美丽的月光,状其形,绘其声,显其态,使这幅月光图更具立体感和动态美。 3.力求精细。 24雪花静静地飘落,我不忍睡去,深信能够在夜深的时候,看到蓝色翅膀的小精灵随着旋转飘落的雪花翩翩起舞。我开始希望能有一个红顶的小木屋,下雪的时候在屋前扫出一片干干净净的空地,撒上谷米给小鸟果腹。(安徽考生《闪闪发光的梦想》) 技法点评 作者用细腻的笔调描绘了一个想象中的雪景图,先写“蓝色翅膀的小精灵”“旋转飘落的雪花”“红顶的小木屋”,然后写了在“干干净净的空地”上撒一些“谷米”,单等“小鸟”来“果腹”,场景描写细腻生动,细节刻画入微,自然能调动读者的想象力。 技法3情节波澜起伏 1.铺陈误会。 25“胡师傅”自然姓胡,“师傅”之称却透着客气:一个连油盐酱醋都调不好的人,怎么能称得上“师傅”?大概是他这未来接班人的地位谁也动摇不了,故也勉强算得上“师傅”。 ……这天顾客不如往常那么多。烧好了水,洗好了锅,老杨正准备给徒弟“上上课”,却瞥见小胡在一旁剪起了纸。老杨窝着一肚子火:“干吗呢?还不快来擀面,你这个样子,边都没摸到!”小胡颇有些郁闷,对着老杨撇撇嘴,似乎想说什么,但终究咽了下去。 然而,店里的顾客渐渐不如以前多了。老杨疑心是徒弟的表现坏了大事。他拉住客人,问:“面不好吃吗?”“没有,但吃起来总觉得怪怪的,有点不舒服。”客人回答道。“哪里不舒服?”老杨有点摸不着头脑。小胡在一旁偷笑:“这条街改造了,外面焕然一新,只有我们的店铺还是老样子。屋子是灰色的,桌椅又那么挤,感觉很压抑,肯定不舒服呀!多增加点色彩就行了。”小胡一边说,一边把自己剪好的纸花贴在墙上。 ……老杨对小胡佩服得五体投地。这一天,他对小胡说:“我原以为面只要做得好吃,客人就会喜欢。我还以为你小子整天不务正业。看来,我这个老脑筋、急性子的老杨需要你来调和调和了。” (2019年江苏卷《老杨小胡面店》) 技法点评 老杨对小胡剪纸行为的误会曲解,反映了传统经营理念与现代经营理念的冲突,随着面店“兴—衰—兴”的变化,老杨对小胡的误解逐步消除。其实,误解消除的过程,也是师徒性格调和的过程,更是传统经营理念与现代经营理念融合、调和的过程。文章缘“误”生“戏”,又缘“戏”生“旨”。 2.抑扬交错。 26几年前,办公室前有一棵木棉树,足有四层楼那么高,想必已经在那里生长很久了。不过,我却不大喜欢它,因为它让我的办公室变得昏暗,还阻碍了我眺望远景的视线。木棉树的外形也不好看,粗糙而简单,比起旁边那棵榕树的风姿,差得远了。站在窗前,必须透过它身体上的夹缝,才能看到远处的风景。为此,我不开心了好长一段时间,曾建议将它砍掉,但这愿望最终都没有实现。 - 14 - 搬进办公楼的第一年春天,校园里其他的树都呈现出浓厚的绿意,唯独眼前这棵木棉树仍是光秃秃、灰蒙蒙的,稀疏的枯枝顽固地向上翘着,像冬眠未尽似的。我暗自庆幸:这下可好了,它一定是枯死了! 一天早晨,我照例打开窗户透气,却意外地发现了树枝的异常:树枝上星星点点的,微微泛着绿光。我仔细察看,原来,这棵几乎被我遗忘的树,不知什么时候开出了黄豆般大小的花苞,一层淡绿也出现在它的枝头上。这个发现,立即拉近了我和它的距离。它也好像为了讨好我似的,很努力地使自己茁壮。一天比一天精妙,一天比一天深奥……从此,树的形象在我的眼里和心里都变得光辉起来。 那个夏天,繁茂宽大的绿叶拥挤在我的窗前,为我遮挡了骄阳烈日,办公室全然没有了先前那种阴暗和郁闷之感。微风吹拂下,那些散发着暗香的木棉花,飘进室内,飞到我的案头。有好几次,还沾在我的身上。我不想抹去它们,任由它们沾着,这是我和它们的缘分。它们早已成了我生命中最美丽的图景。 (卢维凡《窗前的木棉树》) 技法点评 本文使用了“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作者先说自己不喜欢窗前的木棉树,“因为它让我的办公室变得昏暗,还阻碍了我眺望远景的视线”,而且“外形也不好看”,后来因为木棉树发芽晚,作者还庆幸“它一定是枯死了”。然而随着木棉树茁壮成长,为“我”遮挡骄阳,“我”心中已经对木棉树充满了喜爱,逐渐发现它的美好。 3.情节突转。 27读初二那年,我不小心从一棵榆树上摔了下来,左脚骨折。父亲就买辆二手自行车接送我上学。两年过去了,我的脚早已恢复正常,但父亲仍坚持骑着那辆破车接送我上学。自行车浑身上下的斑斑锈迹,就像父亲那布满岁月沧桑的面庞。 那是一个星期五的下午,最后一节课,老师正安排周末事宜。父亲又照例穿过停在道路两侧的众多的小轿车,颇为得意地将自行车停在教室窗户附近,从那里能透过玻璃窗户望见我的位置。同桌娇娇推推我,递过来一个诡秘中夹杂着鄙夷的眼神。我眼睛的余光与那辆丑陋的自行车相遇了,鼻孔里顿时掠过一丝酸楚。终于熬到老师把事情讲完了,我漫不经心地收拾着自己的书本,想等大家都离开后再走。教室里的同学越来越少,负责教室安全的班长早有些不耐烦了。她直挺挺地走到我跟前,甩甩长长的马尾,指指窗外说:“你爸开车来接你啦!还磨蹭个啥?”我很想对她发脾气,但最终还是拎起书包冲出教室,红着脸、低着头朝校外跑去。最后,我在学校附近的一处胡同的拐角处停下来,这才发现推着那辆丑陋的自行车的父亲气喘吁吁地跟在我的身后。我站住,父亲也停下了,然后是短暂的沉默……一句沉重的话,还是从我唇边挤出来了:“爹,下次来接我,就在这儿等吧……”父亲那一脸的担忧,瞬间被尴尬、迷惑代替了。但他什么也没有说,只是沉重地点点头,然后深深地叹了一口气,流露出几分自责的神色。从此之后,父亲便按我的要求,在这个胡同的拐角处接送我,我也如释重负。 直到前几天父亲冒雨送我,才彻底改变了我对父亲和那辆丑陋的自行车的看法。这些天,受台风的影响,我们这里雨水不断。父亲望着外面的大雨,看看焦急的我,给我披上雨衣,让我坐上车座,便敏捷地跨上车子,猛踩脚蹬,一头冲进雨中,还不时地回头喊着:“女儿,坐好。”雨水顺着父亲弯弓似的脊背不停地流着,流着……我的眼泪也流出了眼眶。来到胡同口,雨停了,父亲满足地摇摇头,雨珠四溅,他看着我笑了! 我低着头,说:“爹,您骑车送我去学校吧!”父亲爽朗地大笑一声:“好哩!”此刻,那辆丑陋又“年迈”的自行车仿佛也焕发了光彩,如一只快乐的鸽子。 (焦可馨《丑陋的自行车》) 技法点评 文章内容波澜起伏,主要得益于兴波笔法的运用,作者采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在叙述故事上,注意“紧张”与“舒缓”的结合;在情节的设计上,于结尾处设计一处“陡转”,一扫全文压抑之气,使之变得开朗明快。 - 14 - 文体三 应用文 技法1情理动人,观点鲜明写好演讲稿 1.确定主题,有效选择材料。 28中华民族是热爱劳动的民族,劳动精神自古以来就流淌在中国人民的血脉之中,去不掉、灭不了。“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个人追求的实现,离不开不懈的奋斗与劳动;家国复兴的使命,也只有靠劳动来完成。 然而,现实生活中,不少同学不理解劳动,不愿意劳动,甚至不尊重劳动,对劳动者冷嘲热讽、冷眼相待。有人将劳动视作负担,认为劳动是在浪费时间;有人把劳动视作包袱,选择请人“代劳”……凡此种种,看似理由充分,实则没有真正领会到劳动背后的价值,没有明白劳动的意义。 (2019年全国卷Ⅰ《以劳动书写人生风采》) 技法点评 这篇演讲稿以热爱劳动为主题,号召大家以劳动书写人生风采。选择的正面材料有中华民族热爱劳动的传统,反面材料有现实生活中的劳动态度,两者形成对比,有力证明了作者的观点。 2.观点鲜明,加强感情色彩。 29在我看来,劳动和学习一样,都是我们的必修课,我们有多热爱学习,就该有多热爱劳动! 学习又苦又累,而且很占时间。为什么大家都心甘情愿地在我们复兴中学忍受数年辛苦?因为我们清楚地知道学习的意义!但很遗憾,我们忽略了“劳动”这门必修课。 “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在最原始也最艰难的岁月里,人类就是依靠艰辛的劳动在自然中开辟出自己的生存空间;小到洒扫庭内,大到建造万里长城、金字塔,人类也正是通过劳动创造出了文明史上的奇迹。我们如今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无一不是由劳动得来的。劳动如此重要,我们为何不尊重劳动? (2019年全国卷Ⅰ《修好劳动这门必修课》) 技法点评 本文十分鲜明地亮明观点,即我们必须要热爱劳动,既有呼唤号召,又有自我反思。首先,强调劳动是我们的必修课,我们要热爱劳动;其次,从学生热爱学习切入,反思生活中忽略了劳动的现象;再次,从原始社会人类依靠劳动开辟生存空间到通过劳动创造文明奇迹,强调劳动的重要性。感情色彩鲜明,说理严谨。 3.精心安排,合理布局全文。 30 以劳动书写人生风采 广东考生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以劳动书写人生风采》。希望大家能热爱劳动,从我做起。因为劳动不仅是财富的源泉,也是追求一切幸福生活、美好理想的不竭动力。 中华民族是热爱劳动的民族,劳动精神自古以来就流淌在中国人民的血脉之中,去不掉、灭不了。“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个人追求的实现,离不开不懈的奋斗与劳动;家国复兴的使命,也只有靠劳动来完成。 …… 诚然,当今的生活条件好了,科技进步了,一些危险而繁重的工作由机器代劳也无可厚非。但是,热爱劳动的良好传统一点儿也不能丢。不劳动,怎能理解“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道理?不劳动,如何培养“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的思想境界?不劳动,怎能明白“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实践意义与价值? - 14 - 因此,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应热爱劳动,以劳动书写人生风采。首先,我们应坚定理想信念。缺失理想信念,青春就会像无舵之舟般漂泊不定,最终一无所获。其次,要注重方式方法,切忌打“勤奋球”,踩油门挂空挡,而应找对方法,力求事半功倍。最后,要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把“热爱劳动”的响亮口号落到实处,从完成每一项任务、履行每一项职责、应对每一次困难中见精神。 ……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当此“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更需要我们发扬筚路蓝缕、胼手胝足的劳动精神。只要我们人人热爱劳动,以劳动书写自己的人生风采,其汇聚而成的磅礴伟力,必将助力青春向前,中国向前,时代向前! 我的演讲完毕。最后祝大家通过劳动实现人生梦想。谢谢大家! (有删节) 技法点评 文章符合演讲稿外在的格式要求,有标题,有称谓语,有问候语,有开场白,有结束语,每一部分的转折都很流畅。先提出问题,紧贴劳动主题;再分析问题,集中反驳部分学生不理解劳动的价值的思想认识偏差;最后解决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以劳动书写人生风采,呼应“热爱劳动”的倡议,能够把写作要求落到实处。 4.语言流畅,注意通俗易懂。 31 各位同学: 大家好。这几天大家一定累坏了吧!为了让高三的学姐学长们能有更舒适的考试环境,我们对教室进行了彻底清理,搬桌椅,扫地、拖地,转移堆积如山的书本、资料,这些“酣畅淋漓”的劳动体验给整日学习、“手无缚鸡之力”的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 然而在这场劳动中,我却听到了一些不和谐的声音:“我们学习这么忙,劳动太占时间了”“劳动这么苦,这么累,干吗非得自己干?花点钱让别人去做好了”。这些想法并非没有道理,劳动确实既苦且累,又占时间,但我想借此机会告诉大家,不要只看到劳动的苦,更要看清劳动的意义。 (2019年全国卷Ⅰ《修好劳动这门必修课》) 技法点评 文章对象感强,注重跟同学们的交流,语言通俗易懂,如“这几天大家一定累坏了吧”“搬桌椅,扫地、拖地,转移堆积如山的书本、资料”,既明白晓畅,又拉近了与同学的距离。文章引用生活中一些同学的话语,如“‘我们学习这么忙,劳动太占时间了’‘ 劳动这么苦,这么累,为什么非得自己干?花点钱让别人去做好了’”,说明生活中不重视劳动的现象,引发同学的反思。 技法2格式规范,情真意切的书信体 32 给妈妈的一封信 陕西考生 亲爱的妈妈: 您好!我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告诉您我今天的所见所感,今天,在北京,在天安门,我们举行了开国大典……在今天,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举国欢庆,挥洒热泪;在今天,我们青年学生参加了开国大典的庆祝游行活动,祝福祖国成立,脸上洋溢着笑容,心中装着信仰,渴望投身建设祖国的新征程!今天,必定是每个中国人终生难以忘怀的日子! 今天最令我感动的,是全国人民拧成一股绳迸发出的强大力量! 游行时,我们口号响亮、步伐整齐,而此时我却回想起祖国这一路上的曲折与不易。正是这曲折的路途,让中华儿女心相连、情相依。100多年的近代史,就如同一条纽带,它的一端连接着过去,另一端牵系着未来。每个中华儿女都有着为祖国献身的情怀,因此我们同仇敌忾、精 - 14 - 诚团结。10多年前,长征结束,会师成功的炮声响起,军人们紧紧相拥;几年前的百团大战,是我们在华北地区发动的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战役,这是属于我们自己的勇气;刚刚结束的淮海战役,陈毅说它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推车推出来的”,每个中华儿女都为祖国贡献了自己的力量,他们手中推的,是团结,也是胜利!每个中国人,都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做出了贡献。 我相信,有了这份团结,中国这条东方巨龙定能腾飞…… 今天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新的开端,中国的新征程就要开始了,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将我的快乐、憧憬通过这封信传递给您,我的妈妈。愿您和我一起共度这个激动人心的日子,也祝愿我们伟大的祖国更加繁荣富强! …… 此致 敬礼 ××× 1949年10月1日 (有删节) 技法点评 本文结构完整,论证有力。选择的有意义的论题是:参加开国大典庆祝游行后写给家人的信。有明确的论点: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国的新征程就要开始了。有充分的论据:作者由眼前的欢欣,回顾100多年的近代史,如长征、百团大战、淮海战役等。第三自然段结合几个例子让读者感受到胜利的来之不易,随后总结奋斗的勇气、团结的精神是我们走向成功的法宝,并加以重点论述,表达一种坚定的信念。本文语言亲切自然,感情真挚动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浸润在字里行间。 技法3定点突破、联想发挥写好观后感 33 泱泱大国,谓之中华 ——“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观后感 甘肃考生 我一直固执地认为:历史留给我们的是文明。一个世纪的风云突变,100年的砥砺前行,几代人的励精图治,才有了如今的泱泱大国。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长在红旗下的我们,作为祖国伟大事业的接班人,应时刻铭记这100年来先辈们经历过的风霜雨雪,不忘初心,砥砺奋进。 “爱国”是五四运动高举的一面旗帜,而且这面旗帜将永远被高举。在高举的爱国主义旗帜下,五四运动也是一场传播新思想、新文化、新知识的伟大的思想启蒙运动和新文化运动。随着新时代的到来,文化的交流与传播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但我们也要正视其中的弊端。文化渗透和文化冲击日益加剧,一些所谓的“文化”乘虚而入。我们除了要坚持文化自信,还要保持自身文化的纯洁性。我国那些世界级的物质、非物质文化遗产,那些古代圣贤所提倡的思想,那些代代相传的美德,都是历经历史的涤荡而存留下来的,是经得起时代和历史的考验的。我们倡导全世界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不卑不亢始终是我们保持文化自信的最好态度。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中国青年要树立远大理想。我们在所处的时代,既面临着难得的人生际遇,也面临着“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的时代使命。每个人的小小梦想汇集在一起成就了一个伟大的中国梦,我们只有志存高远,才能激发奋进的潜力,正所谓“立志而圣,则圣矣;立志而贤,则贤矣”。从小,我们就经常被问到自己长大以后的梦想是什么。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梦想。电影《无问西东》中的四个年轻人,满怀理想,在四个非同凡响的时空中一路前行,用自己的青春热血迎接最残酷的考验,成就自己的青春梦想,也成就了自己永不褪色的青春传奇。他们将自己的青春与国家的需要紧密联系在一起,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到达自己想去的远方。而我们这一代的年轻人,如何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到达自己想去的远方呢?他们四个年轻人给了我们答案:只问自由、只问深情、只问初心,无问西东。 - 14 - 狄更斯说:“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这个时代日新月异,我们享受着前辈争取来的和平安宁,但我们也要明白在这个时代,如果不努力、不奋进、不反思,那便不配做新时代的主人。我们唯有准确把握时代脉搏,才能成就泱泱中华万盛之景。 技法点评 作者借收看“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的契机,抓住“文化”和“理想”这两个“感点”展开深入思考,定点突破,联想发挥。本文先谈总的感受体会,再分述“文化”与“理想”两个方面。关于文化,我们要自信,要保持纯洁性,要在各民族文化面前不卑不亢。关于理想,作者结合电影《无问西东》进行总结,最后得出“只问自由、只问深情、只问初心,无问西东”的结论。思路清晰,结构严谨。本文简单提及“观”,重点谈“感”,感受全面,见解深刻,格调高昂,思辨色彩浓厚。 - 14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