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广东省肇庆市2020届高三下学期质量检测试题(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广东省肇庆市2020届高三下学期质量检测试题(解析版)

广东省肇庆市2020届高三下学期质量检测 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 新时代诗歌来源于新时代的美好生活与伟大社会实践,应该具有以下特点:‎ ‎ 一是时代性,凡伟大的诗歌,必然具有鲜明的时代风貌。比如新诗革命与五四运动。今年是五四运动100周年,五四运动先有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则包含了新文学革命和新诗革命。新诗成为文学革命、新文化运动的急先锋。“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诗歌经常是时代之体现,古今中外皆然。‎ ‎ 二是人民性,确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伟大的诗歌来源于人民的历史创造,最终又要接受人民的检验。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是1942年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提出的。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新中国的诗歌是发源于延安时期的,受延安风气影响。艾青感受到当时的革命氛围和时代精神,写出了一批著名的诗歌代表作,如《黎明的通知》《向太阳》《火把》《野火》《北方》《旷野》等等,他用了大量新的意象,火把、黎明、野火、太阳、吹号者,有一种新气象新面貌和新精神。新中国成立后,一些诗人自觉走向对民歌民谣的学习吸取,典型的如贺敬之的《回延安》等诗歌,就采用了“信天游”的民间叙事方式,这也是一种向人民学习、来源于人民,又服务于人民的诗歌追求。‎ ‎ 三是主体性,弘扬中国精神中国价值,展现中国气派中国风骨。新时代诗歌要有包容性开放性,但不应该是追随依附西方现代主义的,而应该坚定文化自信,开辟中国自己的现代性诗歌道路,确立自己的诗歌标准与尺度。新时期文学也是从确立主体意识开始的,但那是一种以个人为中心的主体意识。在启蒙主义思潮影响下,自我发现、自我寻找、自我实现的价值观风靡一时,但过于强调自我,导致后来解构主义思潮的泛滥,否定传统、贬低英雄、反对崇高,直至解构一切宏大叙事,最终走向了历史虚无主义。新时代诗歌,应该确立以人民为中心的主体意识,这种主体意识里面本身就包含了个体意识和民族意识,是建立于个体和民族基础上,又超越具体的个人和民族的。兼具思想能力和感受能力的优秀诗人,最终会将人民的主体性、民族的主体性、国家的主体性和个人的主体性融为一体,加以不断肯定不断强化和不断超越,艺术地提炼出新时代的核心价值,建构出强大的主体性精神力量,打动人心,感染世界,改变风气,影响社会。‎ ‎ ‎ ‎ 四是创造新时代美学典范。广大诗人应该投身历史巨变,在美好生活和伟大的社会实践中,发现和创造新意象新形象。诗歌是一种塑造形象的艺术,艺术以形象感人,只有典型形象才能深入人心,永久流传。我们这个时代恰恰是一个新意象新形象不断被创造出来的时代,新的经验、新的感受与全新的视野,以一种加速度的形式在迅速产生着。复兴征程、模范英雄、智能机器、青山绿水、精准扶贫……都将给诗人带来新的灵感和冲击力,激起诗性的书写愿望;而伴随全球化网络化,“一带一路”、海洋世纪、共享经济、航天探索、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都将加快人类前进的步伐,促进中西大融合,放大人们的想象力,激发新的理想信念、奋斗精神和创造力,进而催生出新的生活方式和观念价值,带来新的美学观念和美学形式。这将是一个新的美学开疆拓土的时代,可以既葆有中国特色本土根底,又具有全球开阔视野和胸怀,这是一个将创造出全新美学方式与生活意义的新时代。‎ ‎ (摘编自李少君《新时代诗歌应该把握的四个向度》)‎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具备鲜明的时代风貌,对于新时代诗歌来说,是最重要的特征。‎ B.“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是五四运动时期提倡的诗歌标准。‎ C.贺敬之的《回延安》,采用了“信天游”的民间叙事方式,是具有人民性的典型。‎ D.新时期文学受启蒙主义思潮的影响,过于强调自我而没有主体意识。‎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运用先总论后分论的结构,论证了新时代诗歌应具备四个方面的特征。‎ B.文章主体部分的每一段都是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展开。‎ C.文章的第四段回顾了我国新时期文学走过的弯路,论证了新时代诗歌要具有以人民为中心的主体性的必要性。‎ D.文章综合运用了举例、引用等论证方法,论据典型,论证充分,具有极强的说服力。‎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社会的快速发展、生活方式和理念价值的变化,是新意象新形象不断被创造出来的根本原因。‎ B.要想在诗歌中建构出强大的主体性精神力量,必须兼各思想能力和感受能力。‎ C.新时代诗歌应该坚定文化自信,但不意味着狭隘和保守,一味地排斥外来文化。‎ D.高速高铁、移动支付、绿色发展也能绘诗人带来新的灵感,激起诗性的书写愿望。‎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 材料一:‎ ‎ 假如推选中国地名中的最美汉字,一定非“阳”字莫属。有人曾对现今省会、地级市和区县级地名进行统计,带“阳”字的地名多达117个。其中两个省会城市为贵阳、沈阳,地级市有岳阳、襄阳、南阳、资阳、辽阳、揭阳等19个,再小一级的阳字地名更多达96个。而且,这其中绝大多数都是“老古董”,有的甚至沉淀了几千年。‎ ‎ 古人扎堆起“阳”名,这其中有“阴”地不宜建城的原因,但更多是由于中国人喜“阳”不喜“阴”。例如山东的省会济南,在济水之南,但并不称“济阴”。又如古都开封,地处黄河南岸,并未取名“河阴”。‎ ‎ 即使是对那些带有“阳”字的地名,古人同样极为挑剔和讲究。最典型的是洛阳。洛阳是块风水宝地,北有邙山,南有洛水,双阳之地,山川形胜,历朝历代都是皇帝的心头好,而洛阳的名字也十分纠结。洛河古名雒水,所以战国时,被取名“雒阳”。雒从火。秦时,五行之说渐起,秦始皇按“五德终始”进行推理,认为秦代周,应为水德,因此改为洛阳。东汉光武帝刘秀定都洛阳,东汉尚火德,复名雒阳。三国时魏的德运为土,认为“水得土乃流,土得水而柔”,遂复改为洛阳。后世沿用至今。‎ ‎ (摘编自堇青《一阴一阳之谓道》)‎ ‎ 材料二:‎ ‎ 近段时间以来,一部以“猜地名”为主要形式的电视节目,在民众中间引发了一场“全民猜地名”的热潮。专家表示,地名是社会交流交往的基础信息,也是重要文化载体。解读地名活动受到持续关注,为进一步弘扬传统文化,坚定社会大众文化自信提供了新的尝试。‎ ‎ 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六朝博物馆馆长胡阿祥认为,地名和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密切相关,但许多人对它的认知停留在表面。“我一直认为,行走在地名里,就是走在历史里。比如,走在深圳的地名里,就是走在改革开放的历史里;走在南京的地名里,就是走在六朝古都2000多年时光长河里。”胡阿祥这样看待地名的含义。‎ ‎ “目前,中国国家地名信息库共收集地名1200多万条。可以说,每一条都承载着历史的见证、文化的记忆、情感的寄托。”民政部区划地名司相关负责人说。‎ ‎ 该负责人表示,当前,民政部正在推进修订《地名管理条例》,拟对规范地名管理、保持地名稳定、保护地名文化等做出一系列新规定。“此次解读地名的兴起也将对规范地名管理、加强地名文化保护等工作产生促进作用。”‎ ‎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康震认为,解读地名热潮的基础是近年来学习传统文化兴趣的回归。他以“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中的地名“玉门关”为例指出,很多人知道玉门关这个地名,但有关东汉时期军事家班超与玉门关的故事却鲜为人知。“我们看似在解读地名,实际上是在解读地名背后的人、文化和生活,以及我们的情感。”康震说。‎ ‎ (摘编自《从解读地名热看文化自信》,新华网‎2019年12月19日)‎ ‎ 材料三:‎ ‎ ‎12月9日,在察院弄机关宿舍大门边,靖江市竖起该市首块历史地名保护标志碑——“察院弄”。‎ ‎ 石碑上半部分采用汉白玉材质,底座则为花岗岩材质,石碑正面上半部分刻有“靖江市历史文化地名 察院弄 靖江市人民政府 二〇一九年”等字样,背面的红色碑文介绍了“察院弄”地名的来历,并有“清代曾任户部侍郎郎中、绍兴知府的朱熙即居此巷”等信息。‎ ‎ 靖江市民政局地名办公室主任高峰介绍,该市首批共计18块历史地名保护标志碑将陆续竖立,包括白衣堂、戏鱼墩、弯腰沟、正东圩、旧志五桥、炮台圩、八圩渡口、范家石桥、礼士桥、小关、宋家市、盛家大厅、胜利街、朱大路、布市里、玉带河、巽河等。‎ ‎ 靖江市文化专家黄靖说,在城市化进程中,很多承载着历史信息的地名有的逐渐消失,有的因口口误传而被更改,竖立历史地名保护标志碑,可以将地名“凝固”下来,留住文化记忆,传承文化根脉,增添人文景观,寄托现代人的一份乡愁。‎ ‎ 据了解,2018年4月,靖江市政府确定并公布第一批靖江市历史地名保护名录,共50条。2019年6月,靖江市政府确定并公布第二批靖江市历史地名保护名录,共45条。对进入名录的95条地名,该市依据《江苏省地名管理条例》等有关法规和文件规定进行管理、保护和利用,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将优先延续、保留和规范使用。对部分极具历史价值、文化底蕴的历史地名,采取设立保护标识的方式加以保护和宣传。‎ ‎ (摘编自《靖江竖起首块历史地名保护标志碑》,《泰州日报》‎2019年12月17日)‎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阳字地名的存在,既反映了中国人对地理方位的认知,也镌刻着古人的智慧,也是历史的见证,传统文化的印记。‎ B.洛阳地名几经变动,说明古人已经深谙阴阳五行之道。关注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体现了对宇宙的探索精神。‎ C.解读地名的热潮与大众学习传统文化兴趣日益浓厚密不可分,此活动是新时期坚定文化自信的新尝试,也将促进地名文化保护工作。‎ D.在城市化进程中,对承载历史信息的地名进行保护,有利于留住文化记忆,传承文化根脉,寄托现代人的一份乡愁。‎ ‎5.地名是重要的文化载体,下列各项是对相关地名来历的介绍,其中不能反映儒家文化核心价值观的一项是( )(3分)‎ A.仁怀市:北宋时期,朝廷对西南少数民族采取亲善政策,“仁怀”就是这一历史的反映,寓意仁德、怀柔。‎ B.安义县:明正德年间,不时有人啸聚山林,朝廷割某地五乡置县,以“安义”为名,以期地方安宁,人民通达礼义。‎ C.忠县:战国时期巴国国王请求楚国派兵平定内乱,并许以城池作酬谢。内乱平息后,巴国将军巴曼子不愿故国分裂,也不愿失信于楚王,于是自刎以谢楚王。后唐太宗感念巴曼子的壮举,特赐名忠州,后改忠县至今。‎ D.景德镇:陶瓷之都景德镇在宋初名为昌南镇,因进贡的青白瓷“清如天,明如镜”深受真宗喜爱,所以将其年号景德赐给昌南为地名,故有景德镇。‎ ‎6.请根据材料内容,概括出保护地名文化遗产的措施。(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每个夜晚都有星星 蓝鸿 ‎ 漆黑的夜,天空没有一丝光亮。‎ ‎ 又是一个没有星星的夜晚,喜欢抬头看天的刘斌有点悻悻然。‎ ‎ 电话响了。“喂,110吗?我的小店被人偷了一只松花蛋……”刘斌恨不得摔了电话机。‎ ‎ 来郊区派出所两个月了,入警时烈焰般激情燃烧的豪情壮志,被这些平凡琐碎的报警电话消耗得所剩无几。毕业于某公安大学刑事侦察专业的刘斌渴望成为一名刑警,在重案组施展才华,与犯罪分子斗智斗勇。没想到入警第一天,市局领导讲话,新警全部下基层锻炼。‎ ‎ 值班、巡逻、社区查访……作为新警的刘斌每个岗位都要去熟悉,可是哪个岗位都与他、设想的警察工作相差甚远。值班接警,刚开始还挺兴奋,然而电话里的警情不是菜市场打架,就是邻里纠纷;不是丢了小猫小狗,就是醉汉趴在马路边上……‎ ‎ 有个警情倒是让刘斌“紧张”了一回。那是一个晚上,突然接到报警,在龙泉小区河滩边发现一具女尸。在赶往现场的路上,刘斌回想了无数在影视和书本上看到的凶案情节,并摩拳擦掌地准备大干一场。警车刚开到河边,一个老头拦住警车,“警察同志,对不起让你们白跑一趟,黑灯瞎火的是我看错了,不知谁把塑料模特扔河里了。”‎ ‎ 无语!刘斌心中的热火刚被浇灭,另一把无名燥火却燃起来了。‎ ‎ 这夜,刘斌跟着老民警吴强巡逻。在郊区派出所,接的警情都是一堆鸡毛蒜皮,夜间巡逻又能巡出什么大案来?刘斌跟着巡逻了大半夜,脚也累了,心也乏了,有一种说不出来的委屈在胸口堵着。抬头看看天,又看看吴强的背影,刘斌边走边想,如果做个警察一辈子都在这里练脚板,又有什么出息?‎ ‎ 真没劲!天空今夜依旧没有星星,刘斌心里起了褶子。‎ ‎ 有一天,内勤让刘斌一起整理单位大练兵台账。翻到一份简历时,刘斌的眼睛都直了:吴强,海军陆战队出身,参加过两次维和任务,曾四次任职外交武官,拥有特种驾驶证(可驾驶所有的车辆及部分潜艇、飞机),正营级转业,现任巡逻组民警……‎ ‎ 太牛了!刘斌眼前满是星星。‎ ‎ 足足愣了半个多小时,刘斌才缓过神来。‎ ‎ 当初对吴强的印象,就是一名老实本分的普通民警,年过五旬,不善言谈,做事情一丝不苟,巡逻时辖区内一个死角也不肯放过,登记台账时,一点细枝末节都要记得清清楚楚。看着这份简历,刘斌十分惊诧,一个经历如此传奇的人物,怎么会心甘情愿地从事如此乏味琐碎的工作?‎ ‎ 再见到吴强,刘斌的那一声“师傅”里,有了含金量非常高的敬意。‎ ‎ 这天晚上,又是跟着吴强夜间巡逻,刘斌好几次差点想把心里的疑问说出来,却又怕唐突了心目中的英雄。夜深人静,巡逻了大半夜的刘斌倚靠在电线杆上稍作休息。他抬头望了望天空,感叹道:“都说在城市里看不到星星,想不到在这乡下也看不到星星了。”‎ ‎ ‎ ‎ 吴强从口袋里掏出一粒花生米扔进嘴里,这是他夜间巡逻的习惯,肺部开过刀不能抽烟,吃花生米既解乏又顶饿。“其实,每个夜晚都有星星,不管人们看不看得到,它们都在那里。”‎ ‎ 抬眼望去,吴强警帽上的警徽在夜色中闪着一抹亮光,刘斌心里动了一下。‎ ‎ 刘斌去市局参加封闭式业务培训,一个月后回派出所,听到了吴强受伤住院的消息。‎ ‎ 一天凌晨,吴强带队巡逻时接到电台通知,一名抢劫嫌疑人从市区一路逃往郊区,吴强和队员们一路追踪,在一条小河边截住了嫌疑人。嫌疑人见无路可逃,拔出匕首威胁,吴强见状迅速扑上去,双方展开了激烈的搏斗,嫌疑人在挣扎中用匕首刺中了吴强的腰部。‎ ‎ 所里要给吴强申报个人三等功,吴强推辞不让。在派出所晨务会上,伤势刚好就来上班的吴强说:“这个成绩不是我个人的,没有社区警组的人口信息快速收集,没有打击警组对嫌疑人的迅速有效处置,我们夜间巡逻组不可能有这样的成绩。警察是一个有着精细分工的整体,国家和人民的权益由这个整体来维护,如果要说英雄,每个警察都是英雄……”‎ ‎ 夜深了,大地在舒缓地呼吸,刘斌巡逻在寂静的街道上,淡淡的月光照亮了头顶的警徽。‎ ‎ 今晚的星星真漂亮,天上的与地上的相互辉映。刘斌心中重新燃起了一团热火,更加纯粹,也更加从容。‎ ‎ (有删改)‎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小说对诸多鸡毛蒜皮式警情的叙述,客观呈现了基层人民警察的日常工作,也反映了民众对警察的无比信赖。‎ B.见识吴强不凡履历后,刘斌喊吴强的那一声“师傅”“有了含金量非常高的敬意”,刘斌前倨后恭,说明他原先并没有真正尊重吴强。‎ C.小说精于环境描写,如两次写到警徽上的亮光,渲染了美好的氛围,烘托了刘斌的心境变化,含蓄地交代了情节的发展,深化了小说主题。‎ D.小说的语言富有特点,平实质朴和含蓄隽永两种风格各具特色又有机结合,显示出独特的艺术魅力,耐人寻味。‎ ‎8.小说标题“每个夜晚都有星星”内涵丰富,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6分)‎ ‎9.有人认为这篇小说的主人公是刘斌,有人认为是吴强,你认为是哪一位?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 李杰,本名务光,相州釜阳人。后魏并州刺史宝之裔孙。少以孝友著。擢明经第,解褐 齐州参军事,迁累天官员外郎。为吏详敏,有治誉。以采访使行山南,时户口逋荡,细弱下户为豪力所兼。杰为设科条区处,检防亡匿,复业者十七八。神龙中,为河东巡察黜陟使,课最诸道。先天中,进陕州刺史、水陆发运使。置使自杰始。改河南尹。‎ ‎ 杰既精听断,虽行来食饮,省治不少废,繇是府无淹事,人吏爱之。寡妇有告其子不孝者,杰物色非是,谓妇曰:“子法当死,无悔乎?”答曰:“子无状,宁其悔!”乃命市棺还敛之,使人迹妇出,与一道士语,顷持棺至。杰令捕道士按问,乃与妇私不得逞。杰杀道士,内于棺。河、汴之交旧有梁公埭,废不治,南方漕弗通,杰调汴、郑丁男复作之,不费而利。‎ ‎ 入代宋璟为御史大夫。尚衣奉御长孙昕素恶杰遇于道内恃玄宗娅婿与所亲杨仙玉共殴辱之杰诉曰败发肤病在身辱衣冠耻在国帝怒,诏斩昕等朝堂。左散骑常侍马怀素建言:“阳和月,不可以殊死。”乃敕杖杀之,谢百官,降书慰杰。‎ ‎ 以护作桥陵,封武威县子。初,杰引侍御史王旭为护陵判官。旭贪赃,杰将绳之,未及发,反为所构,出衢州刺史。迁扬州大都督府长史,复为御史劾免。开元六年卒,帝悼之,特赠户部尚书。‎ ‎ (选自《新唐书·李杰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尚衣奉御长孙昕/素恶杰/遇于道内/恃玄宗娅婿/与所亲杨仙玉共殴辱之/杰诉曰/败发肤/痛在身/辱衣冠/耻在国/‎ B.尚衣奉御长孙昕素恶杰/遇于道内/恃玄宗娅婿/与所亲杨仙玉共殴辱之/杰诉曰/败发肤痛在身/辱衣冠/耻在国 C.尚衣奉御长孙昕素恶杰/遇于道/内恃玄宗娅婿/与所亲杨仙玉共殴辱之/杰诉曰/败发肤/痛在身/辱衣冠/耻在国/‎ D.尚衣奉御长孙昕素恶杰/遇于道/内恃玄宗娅婿/与所亲杨仙玉共殴辱之/杰诉曰/败发肤痛/在身/辱衣冠耻/在国/‎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解褐,指脱去平民穿的粗布衣服,换上官员服饰,比喻入仕为官,又称“释褐”。‎ B.明经,属于汉代察举制度科目之一,隋废九品中正制设进士、明经二科取士。进士科重经术,明经科重文辞。‎ C.杖杀,又称“杖毙”、“棰杀”,是一种用杖击处死罪犯的行刑方式。隋代把“笞、杖、徒、流、死”定为五刑。‎ D.户部,古代官署六部之一,掌管土地、户口、赋税、财政等。长官为户部尚书。隋代定吏、民、礼、兵、刑、工六部,唐避太宗李世民讳,改民部为户部。‎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李杰勤政爱民。他任采访使巡行山南时,制定查检防止逃亡和隐匿户口的政策,使得十七八户人家恢复生业;平常即使行途中吃饭喝水,也不停止处理政事。‎ B.李杰政绩突出。他任河东巡察黜陟使时考核政绩为各道最优;他征调汴、郑一带丁男修复整治黄河、汴水汇合处的梁公埭,不事花费而获益。‎ C.李杰精于断案。他在处理寡妇控告儿子一案中,通过暗中查访,求得真相后,机智地处理了案件。‎ D.李杰深受皇帝喜爱。他受到长孙昕和杨仙玉殴打侮辱,皇帝为此处死长孙昕等人,向百官谢过并下诏书慰问他;他去世,皇帝哀悼他并给他追授官职。‎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乃命市棺还敛之,使人迹妇出,与一道士语,顷持棺至。‎ ‎(2)旭贪赃,杰将绳之,未及发,反为所构,出衢州刺史。‎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次韵和甫咏雪 王安石 奔走风云四面来,坐看山垄玉崔嵬。‎ 平治险秽非无德,润泽焦枯是有才。‎ 势合便疑包地尽,功成终欲放春回。‎ 寒乡不念丰年瑞,只忆青天万里开。‎ ‎ 【注】①此诗写于新法推行之时。②和甫:王安石之弟王安礼,字和甫。‎ ‎14.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诗歌起笔写降雪前的景象,运用拟人写风起云涌,渲染大雪来时阴云密布的场景。‎ B.诗歌第二句写诗人坐看雪落山丘时雄奇阔大的美景,描写极其细腻,富有韵味。‎ C.颈联用“便疑”“终欲”两词,诗人想象大雪包裹整个世界,终将带来美好的春天。‎ D.尾联写寒乡人不感念带来丰年的瑞雪,含蓄表达了百姓对王安石推行新法的不理解。‎ ‎15.诗歌的颔联有什么含意?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抱负?(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共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范仲淹《岳阳楼记》中通过写岸边的花草,描绘了洞庭湖明丽的自然风光的两句是“ , ”。‎ ‎ (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 , ”两句表现了刘裕当年率军北伐时驰骋疆场、收复失地的英雄气概。‎ ‎(3)《琵琶行》中,白居易先写了浔阳山歌、村笛的难以入耳,接着用“ , ”‎ 两句赞美琵琶女所弹琵琶曲超凡出尘。‎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 无为剔墨纱灯,又名宫灯,至今具有300余年历史,因其 的造型、丰富的文化内涵,被安徽省志列为皖地八大特产之一。无为自古以来便有放灯、赏灯习俗。清康熙年间,无为的几位著名画家悉心研究,经多次 ,反复实验,最终 了色纸和玻璃,( )。所谓剔墨,即在绢纱画框上,手工艺人用笔勾勒出精心的拟画轮廓,轮廓以外部分用墨涂抹,干后剔出纱眼,作画处均匀涂上透明鱼胶,干后再在胶面上描画、着色、晕染、勾线,以工笔绘制。纱为丝织品,轻薄透明。灯中燃烛,闪映画面,人影婆娑,栩栩如生。纱灯将木工、雕工、漆工和绘画艺术融为一体,经过加工、成型、油漆、绘画等多项工艺制作而成, 。‎ ‎17.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精美绝伦 革故鼎新 摒弃 独辟蹊径 B.美轮美奂 推陈出新 抛弃 独辟蹊径 C.美轮美奂 推陈出新 抛弃 别开生面 D.精美绝伦 革故鼎新 摒弃 别开生面 ‎18.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独创“剔墨”技法,选用薄似蝉翼的丝质绢纱作画 B.独创选用薄似蝉翼的丝质绢纱作上画,并运用“剔墨”技法 C.运用“剔墨”技法,并独创选用薄似蝉翼的丝质绢纱作画 D.选用薄似蝉翼的丝质绢纱作画,并独创“剔墨”技法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用笔精心勾勒出拟画的轮廓,在轮廓以外部分上用墨涂抹,干后剔出纱眼,将作画处均匀涂上透明鱼胶 B.精心用笔勾勒出拟画的轮廓,把轮廓以外部分用墨涂抹,干后剔出纱眼,将作画处均匀涂上透明鱼胶 C.用笔精心勾勒出拟画的轮廓,用墨把轮廓以外部分涂抹,干后剔出纱眼,将作画处均匀涂上透明鱼胶 D.精心用笔勾勒出拟画的轮廓,把轮廓以外部分用墨涂抹,干后剔出纱眼,作画处均匀涂上透明鱼胶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20个字。(6分)‎ 近期,特拉华大学心理学教授琳达·‎ 高德弗里森、加拿大学者菲利普关于不同群体的平均智商的研究在朋友圈热传。两位专家的研究表明,① 。包括中国人在内的东亚人平均智商105,欧美白人平均智商为100,有些群体的平均智商只有85,甚至70。不同群体的智商是否存在差异,这由专家去研究。不过,智商和经济发展水平的问题,却是经济学应该辨析的范围。人的智力也是一种资源,而且可以说是最重要的一种资源。对于发展经济来说,这种资源当然越多越好、质量越高越好。但是,② ‎ ‎ 。以中国历史来说,仅仅上个世纪中的100年间,我国各个时期的经济发展水平波动特别巨大,这不是因为③ ,也不是因为其他的资源波动巨大。‎ ‎21.下图是中国邮政发行的《澳门回归祖国二十周年》纪念邮票,请写出除文字外的构图要素,并说明图形整体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90个字。(5分)‎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 乡间有这样一句俗话:“三代不读书,放出来一笼猪。”说的是读书于人明白事理的重要,其实说的就是读书对做人的重要。不过北宋理学家程颐说:“今人不会读书。如读《论语》,未读时是此等人,读了后又只是此等人,便是不曾读。”可见读书与做人二者之间的关系并不简单。‎ 对于读书与做人两者的关系,你有怎样的思考与体验?请联系实际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看法。‎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C【解析】A项"最重要的特征"理解有误。B项"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不是五四运动时期提倡的诗歌标准,所以判断有误。D项"没有主体意识"说法有误。原文说:"新时期文学也是从确立主体意识开始的,但那是一种以个人为中心的主体意识"。‎ ‎2.B【解析】实际上,主体段落基本上都是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思路展开。‎ ‎3.A【解析】"根本原因"有误,应改为"重要原因"。‎ ‎4.B【解析】拔高了洛阳几经更名的意义,洛阳更名表现的是皇帝的喜好,更名是为了皇帝,体现皇权至上。‎ ‎5.D【解析】仁、义、忠都属于儒家文化核心价值观范畴,景德镇的来历与皇帝喜好有关,故不能体现。‎ ‎6.(1)大力宣传。可通过电视节目、网络等媒体大力宣传,带动广大群众参与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工作;(2分)‎ ‎(2)通过建立国家地名信息库、建名录、设立保护标志等措施进行保护;(2分)‎ ‎(3)相关部门制定法规、条例规范地名管理。(2分)‎ ‎(答出要点即可得分)‎ ‎7.B【解析】随着对吴强的认知加深,刘斌对吴强的态度前后确实有变化,但并非前倨后恭。那一声"师傅"之所以"有了含金量非常高的敬意",是因为刘斌敬佩吴强身为英雄却为人低调,心甘情愿地从事乏味琐碎的基层警察工作。因此并不说明刘斌原先并没有真正尊重吴强。‎ ‎8.①表层义:在夜晚,星星无论闪耀还是暗淡,不管人们看不看得到,一直都挂在天空上;(2分)②深层义:一、"星星"借代警察,人民警察日夜守护着国家和人民,表达了作者对人民警察默默奉献精神的由衷赞美;(2分)二、"星星"比喻工作(人生)的价值,夜巡等平凡琐事是基层警察的主要工作,但平凡而伟大,每个警察都是英雄。(2分)‎ ‎9.示例一:主人公是刘斌,理由是:①在人物上,刘斌是小说重点刻画的形象,着墨最多,形象立体而丰满。②在情节上,刘斌主导着小说情节的发展,是故事的亲历者和主导者。③在主题上,小说通过叙述刘斌这一基层警察的成长经历,彰显了人民警察爱岗敬业、默默奉献的可贵精神,深化了主题。(或"表达了平凡而伟大,每个警察都是英雄的"的主题)‎ 示例二:主人公是吴强,理由是:①在人物上,吴强是小说重点刻画的形象,着墨不是最多,他却是作者所要讴歌的人民警察的先进代表。②在情节上,吴强主导着小说情节的发展,是他促使了刘斌思想与态度的转变,坚定了他的信念。③‎ 在主题上,小说通过叙述经历不凡而又低调谦逊的吴强故事,彰显了人民警察爱岗敬业、默默奉献的可贵精神,深化了主题。‎ ‎(答案由观点与理由组成,理由每点2分,其中角度1分,分析1分。只有观点没有理由不给分,没表达观点但理由能体现主人公是谁的不扣分。)‎ ‎10.C【解析】断句为:尚衣奉御长孙昕素恶杰,遇于道,内恃玄宗娅婿,与所亲杨仙玉共殴辱之。杰诉曰:"败发肤,痛在身;辱衣冠,耻在国。"‎ ‎11.B【解析】进士科重文辞,明经科重经术。‎ ‎12.A【解析】 "十七八"指十分之七八,不是十七八个。‎ ‎13.(1)于是李杰就叫他去买棺材回来收敛他的儿子,同时派人跟踪妇人。妇人出门后,与一个道士悄声说着话,不一会就带着棺材来了。(市,买,购买,1分;迹,跟踪,1分;语,交谈,说话,1分;句意2分)‎ ‎(2)王旭贪赃枉法,李杰准备绳之以法,没等实行,反而被王旭诬陷,出任衢州刺史。(绳,约束,制裁,绳之,即绳之以法,1分;发,实行,行动,1分;构,诬陷,1分;句意2分)‎ ‎【参考译文】‎ 李杰,原名务光,是相州滏阳县人。是后魏并州刺史李宝的直系后代。李杰年轻时以孝顺友爱著称。考中明经科,出仕任齐州参军事,多次迁任为天官员外郎。李杰做官周密勤勉,为政有声誉。任采访使巡行山南,当时户口流散,势力单薄的下等户被豪强大户兼并。李杰为此制定条令分别予以处置,查检防止逃亡和隐匿户口,恢复生业的人达到十分之七八。神龙年间,李杰任河东巡察黜陟使,考核政绩为各道最优。先天年间,进位陕州刺史、水路发运使。设置水路发运使是从李杰开始的。后改任河南尹。‎ 李杰精于听讼断案。即使行途中吃饭喝水,也不停止处理政事。因此,府衙里没有滞留的事情,百姓官吏都很喜爱他。有个寡妇控告他的儿子不孝顺,李杰访求之后,得知所诉并非事实。就对寡妇说:"你的儿子犯了法应当处死。你不后悔吗?"寡妇回答说:"儿子不守孝道,怎么会后悔?"于是李杰就叫他去买棺材回来收敛他的儿子,同时派人跟踪妇人,妇人出门后,与一个道士悄声说着话,不一会就带着棺材来了。李杰派人收捕道士,并追查审问,原来这道士与妇人私通不能如愿,便设法陷害儿子。李杰下令杀掉了道士,并将它装进了棺材。黄河、汴水的汇合处有个土坝叫梁公埭,久废不修,致使南方漕运不能通行,李杰征调汴、郑一带丁男加以修复整治,不事花费而获益。‎ 李杰被召入朝取代宋璟任御史大夫。尚衣奉御长孙昕一向厌恶李杰。二人在路上相遇,长孙昕自恃是玄宗的连襟,就与所亲近的人杨仙玉一同殴打侮辱他。李杰上诉说:"伤害头发和肌肤,痛在身上;侮辱士大夫,耻在国家。"皇帝得知后很恼怒,下诏在朝堂斩杀长孙昕等人。左散骑侍马怀素建议说:"正值阳气调和之月,不可以施斩刑。"于是敕令改用杖刑处死,然后向百官谢过,下诏书慰问李杰。‎ ‎ 李杰因监修桥梁有功,封为武威县子。当初,李杰引荐侍御史王旭任护陵判官。王旭贪赃枉法,李杰准备绳之以法,没等实行,反而被王旭诬陷,出任衢州刺史。迁任扬州大都督府长史,再次受到御史的弹劾而免官。开元六年去世,皇帝哀悼他,特意追赠户部尚书。‎ ‎14.B【解析】错在描写细腻,富有韵味。此句写雪着眼于下雪时山垄茫茫一片,从大处着笔,并无细腻的描写,笔锋直露。‎ ‎15.(1)大雪清除世界的污秽,功德圆满;大雪滋润焦枯的万物,普济众生。(2分)(2)托物言志(1分),写雪能够"平治险秽""润泽焦枯",表明诗人有改革现实和惠济苍生的才能(1分),通过对"雪"的赞咏,寄托了诗人治理积弊、改善民生、润泽苍生的伟大抱负。(2分)‎ ‎16.(1)岸芷汀兰 郁郁青青 ‎(2)金戈铁马 气吞万里如虎 ‎(3)今夜闻君琵琶语 如听仙乐耳暂明 ‎17.D【解析】"精美绝伦"意思是精致美妙,无与伦比。"美轮美奂"形容房屋高大华丽。"革故鼎新"旧指朝政变革或改朝换代。现泛指除去旧的,建立新的。"推陈出新"指对旧的文化进行批判地继承,剔除其糟粕,吸取其精华,创造出新的文化。此处指手工艺作品,用"推陈出新"不当。 "摒弃"指舍弃,放弃,指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抛弃一些东西,也形容思想上的抛弃、丢弃。"抛弃"指扔掉不要。相比之下,"摒弃"具有目的性,在此处用"摒弃"更合适。 "别开生面"原意是凌烟阁里的功臣画像本已褪色,经曹将军重画之后才显得有生气。比喻另外创出一种新的形式或局面。"独辟蹊径"比如独创出新风格或者新方法。表述主体通常为人。‎ ‎18.D【解析】补写段落或句群中的语句,要从语言表达连贯的角度思考,根据话题是否都一致、句序是否合理、前后是否衔接等,选出补写最恰当的一句。"最终摒弃了色纸和玻璃"这个句子谈的是画家在多次试验后,摒弃了色纸和玻璃这两种常规制作宫灯的材料,因此下一个句子应衔接的是"选用薄似蝉翼的丝质绢纱作画",而"剔墨"技法是无为宫灯与其他宫灯最大的区别,是无为宫灯在制作工艺上的独创,因此,独创的不应该是选用薄似蝉翼的丝质绢纱作画,而应该是"剔墨"技法。综上所述,最佳衔接的句子是选项D.‎ ‎19.B【解析】‎ 先看病句。文中划线句子,"用笔勾勒出精心的拟画轮廓,"一句中,"精心"一词应形容用笔的态度,不能形容"拟画轮廓",正确语序应为"精心用笔勾勒出拟画的轮廓",排除A、C。本句主语是手工艺人,D项最后一个分句"作画处均匀涂上透明鱼胶",使句子的主语被偷换了,排除D。‎ ‎20.①不同群体的平均智商差别很大。‎ ‎②单一资源(智力资源)并不对经济发展起决定作用。‎ ‎③中国人的平均智商波动巨大。‎ ‎(评分标准:①处关键词为"平均智商"和"差别很大",每个1分。②处关键词为"单一资源(智力资源)"和"决定作用",每个1分。③处关键词为"中国人的平均智商"和"波动巨大",每个1分。)‎ ‎21.(5分) 构图要素:盛世莲花雕塑、国旗、澳门区旗、各界群众、气球和彩带。(每写出2个要素得1分,满分为2分,只答对1个不给分。)‎ 寓意:欢庆澳门回归20年,(1分)同心同德、爱国爱澳。(1分)祖国与澳门血脉相连,祖国是澳门有力的后盾。(1分)‎ ‎22.略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