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广西名校2020届高三12月模拟试题(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广西名校2020届高三12月模拟试题(解析版)

广西名校2020届高三12月模拟 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网络文学经过20余年高速发展,产生大量作者和读者,催生丰富的文学类型。就其发展 态势而言,不少热点和亮点将会留下足迹,其中包括政策引领强劲有力、创作队伍持续壮大、 现实题材风生水起、产业发展蓬勃兴旺、研究评论发力跟进。但伴随其高速发展也产生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创作质量参差不齐、类型固化问题突出。网络文学发展遇到创作瓶颈。‎ ‎②在网络文学发展过程中,类型小说做出重大贡献:制造大众文化热点、开创付费阅读权 制、探路粉丝经济模式、打造文学文化产业链、培育创意产业新业态等。尤其是在网络文学市 场化初期,类型小说因题材鲜活、想象丰富、定位精准,点击率一路飙升,借助数字化新媒体 技术优势为网络文学崛起赚到“第一桶金”。但唯点击量的类型化量化标准并不可取。文学网站根据市场原则“锁定目标人群” “精准配制作品”,一些市场关注度高的类型脱颖而出,一些小众类型却很难突破重围。长此以往,不仅会损害网络文学题材多样性和内容丰富性,而且会挫伤作者创新精神和艺术个性。此外,每日大量文字的更新压力,使一些网络作家不惜在作 品中“注水”,导致作品结构松散、语言浅白、思想贫乏。与此同时,一些格调不高的作品也在损害网络文学声誉。‎ ‎③不少有识之士呼吁网络作家跳出“玄幻魔圈”和“修真密室”,走向现实题材的广阔天地,到轰轰烈烈的现实生活中去创造精品、攀登高峰。令人欣喜的是,近年来现实题材创作呈风生水起之势。阿耐的《大江东去》《欢乐颂》、齐橙的《大国重工》《工业霸主》《材料帝国》等作品,既以敏锐现实关切把握时代脉动,又保留网络文学活泼生动文风。众多作品中追梦人奔跑的身影和幸福的笑容,生动展现人民生活美好前景和民族复兴光明未来。这些有根底有生气的作品突出体现网络作家的历史责任感和时代担当精神,体现网络作家对精品化的自觉追求。‎ ‎④有人说是网络文学作家创造了 “网文时代”‎ ‎,但我们要说是这个伟大时代创造了众多顺势而为的网络作家。的确,众多优秀作品的诞生离不开作家奇思妙想和所感所悟,但作家们的刨作主题和创新灵感,无不与现实生活的启示和时代活剧的激发有千丝万缕的关联。不必说那些成功的现实题材作品,即便那些看似无关现实的类型网络文学,如果不从现实生活中吸纳营养知识,醉心于噱头或乞灵于套路,或能走红一时,或可博人一笑,但注定与撼动人心、经久不衰的文学经典无缘。‎ ‎⑤伟大作品离不开作家对其时代的深刻体察和忠实记录。马克思称赞巴尔扎克“用诗情画意的镜子反映了整整一个时代”。列宁称托尔斯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他创作出“无与伦比的俄国生活的图画”。毛泽东同志称《红楼梦》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不仅要当作小说看,而且要当作历史看。习近平同志认为,一切轰动当时、传之后世的文艺作品,反映 的都是时代要求和人民心声。‎ ‎⑤创作更多文学精品,需要作者将仰望星空的丰富想象力与脚踏实地的现实生活体验紧密结合。在这个需要史诗而且正在创造史诗的时代,走出方寸天地,阅尽大千世界,回应現实关 切,肩负时代使命,不仅是网络作家,也是所有文艺工作者攀登高峰、打造精品的有为之道。‎ ‎(摘编自陈定家《走出方寸天地阅尽大千世界》)‎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如果说类型化小说在网络文学发展过程中曾作出重大贡献,那么在网络文学己经高速发展 20年后的今天,它己没有存在的必要。‎ B.网络文学的兴起和发展,必须借助数字化新媒体技术,但也离不开诸多因素的合力推进。‎ C.虽然点击率是衡量网络文学作品成功与否的重要条件,但唯点击量的量化标准不可取。‎ D.网络文学给人的印象往往离不开“玄幻”、“修真”,令人欣慰的是,近年来不少网络作 家奉献了不少现实主义题材的佳作。‎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顺序展开论述,层次分明。‎ B.文章分析问题时采用了对比类证、类比论证、例证、引证的论证方法。‎ C.文章在分析网络文学优势与劣势之后,结合时代特征,呼吁文艺工作者担负起时代使命,立意高远。‎ D.文章第5段以三位伟大作家为例,论述了只有对时代有深刻的体察才可能产生伟大的作品 的观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只要跳出“玄幻魔圈” “修真密室”,走向现实主义的广阔天地,网络文学就能创造精品。‎ B.有些网络文学,就是为了博人一笑、走红一时而作,只要无伤大雅,即使格调不高也无妨。‎ C.正如唐宋元明清都有代表各个时代的文学样式,网络文学也可以说是我们这个时代富有特色的文学样式。‎ D.作家和作品是相互依存的关系,不是我们这个时代创造了众多网络作家,而是网络文学作家创造了 “网文时代”。‎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4〜6题。‎ 材料一:‎ 历代典籍及先贤在中医药学发展进程中均重视宏观体察、整体思维,将人类健康与自然环境、社会境况、精神意志等进行关联探究,从而促使该学科在发展中能够屡屢契合时代社会的 实际需求而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突破。如忡景先师立足临床而大展六经辨证之精妙;宋金之际为消除《局方》温燥之弊而产生了河间丹渓的寒凉育阴诸法;金元之交历经战乱饥困而出现了易水东垣甘温补虚诸方;明代薛己、景岳诸家立足脾肾而善扶正气;清代叶桂、吴埯诸贤突破伤寒而专揸温病等等。‎ 习近平总书记已经给我们提示了发展中医药事业的总思路:“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的创造 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创造”,是在原有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概念或事物的基础上主现能 动地转化成为前所未有的、客观能够认可的概念或事物;“创新”,是在原有思维樓式或行为范式的基础上,推陈出新地发展成为超出原有思维檨式或行为范式的新思维、新理论、新模式、 新技木、新材料、新产品。因此,中医药创新应坚持以下原則:一是“固本”原则”;二是“强基”原则;三是“守恒”原則,创新,是“知行合一”的持久战,要创新就必须守得住初心、 耐得住寂寞、经得住拙折;四是“出新”原则。‎ ‎(摘编自孙光荣《创新:知行合一持久战》)‎ 材料三:‎ 中医药学术体系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是我国最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 的科学门类,在现代医学较为发达的今天,仍然在为维护人类健康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对 于这样一门优秀的科学技术,党和政府给予了极大的关怀和爱护,曾经出台了多项政策法规, 直至以法律的形式明确保护,在组织、人力物力、经费等方面都予充分的保障。但是,由于种 种原因,中医药学并没有按照自身规律得到充分的发展,在学科本质上,“继承、发展、提高” 三步战略的第一步都没能得到有效落实,很多中医优秀思想、实用技术、优秀人才已经呈现窒 息、萎缩、失传、流失的势态。对此,更重要的工作应该是有效保护。今年我国已将中医药学 列为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五年规划,因此更加需要厘清思想,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保栌这 一优秀遗产。‎ ‎(摘编自王旭东《中医药文化遗产必须得到有效保护》)‎ 材料四:‎ 在“健康中国2030”战略的带领下,“家庭医生在线”副总裁麦延认为中医药行业未来的 机遇肯定是非常多的,不过就目前的情况,首先得要让老百姓认可中医药,所以他认为针对青 少年和大众人群的中医药教育尤为重要。他表示:“党的十九大以来一直倡导坚定文化自信,弘 扬优秀传统文化,中医药作为优秀的传统文化代表,可以结合青少年人群喜欢创新的特点以及 新媒体的特性,通过动漫、短视频、歌曲等形式推广,效果会更好。”他还表示:“中医药行业 可以尽早利用中医药的特点,把握时代脉搏,深度参与到“互联网+医疗健康。其中,在中医药 行业的健康新媒体、专业健康服务和连锁机构以及电子商务都充满大量机会,‘家庭医生在线, 也可以给中医药企业和服务机构提出更多的建议或者参与合作。”‎ ‎(摘编自微信公众号《健康热潮又将掀起,中国中医药行业将如何布局?》)‎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材料一举金元之交历经战乱饥困而出现了易水东垣甘温补虚诸方为例,说明中医注意将人 类健康与社会境况关联研究的特点。‎ B.从材料二可以了解到,中医诊断是一个运用“四诊法”结合“八纲”,对病人进项辩证分析,作出诊断的过程。‎ C.因为我国己将中医药学列为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五年规划,所以我们才要保护好这一优秀文化传统。‎ D.继承、发展、提高中医药学,既是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也是文化自信的表现。‎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创造”和“创新”‎ 不同,创造的概念或事物是前所未有的、客观能够认可的,创新更强调对原有思维模式或行为范式的推陈出新。‎ B.中医药创新要坚持“四原则”,其中“守恒”原则最为重要,如果没有耐得住寂寞、经得 住挫折之心,是难以创新的。‎ C.中医药事业的发展离不开党和政府的关怀和爱护,习近平主席对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总思路 也提出了宝贵意见。‎ D.很多中医优秀思想、实用技术、优秀人才呈现不良态势,既有中医药自身的原因,也与老百姓对中医的认可度不高有关。‎ ‎6.如何才能振兴中医药事业?请结合材料进行概括、分析。(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去姥姥家的路上 于心亮 那一回,我去姥姥家,眼里噙着泪水,想哭。‎ 路很远,虽然身后拖个小影子,默不作声地跟着我,可是我很孤单。‎ 口渴了,瞧见路边有个菜园子,菜园里种着水萝卜、西红柿,还有黄瓜。我想进去摘个吃,脚都迈进菜园里了,可看看四周,想一想,又退了回来。‎ 此时,来了个大叔,问我:“小孩,你怎么不摘了?”‎ 我说:“主人不在,我不能摘。”‎ 大叔就笑了,说:“不碍事的,孩子,跟我来吧。”没想到,大叔就是菜园的主人,他摘了一根 黄瓜和一个西红柿给我。‎ 我谢了大叔,一边吃一边走,心里充满了快乐。因此,当一只小花狗追着咬我的时候,我也没 气恼,而是从衣兜里掏出个饼干扔给它。小狗吃了饼干,朝我摇着尾巴,还跟上了我,撵也撵不走。 ‎ 就这样,小狗跟着我来到姥姥家。‎ 我见到姥姥,扑进她怀里。原打算哭的,可不知为什么,又哭不出来了。姥姥抚摸着我的头, 她看到了小狗,问我:“你养的小狗?”‎ 我说:“路上捡的。”‎ 姥姥说:“不是咱养的小狗,咱可不能要,回去的路上,要记着还给人家。”‎ 我说:“要是找不到主人,怎么办?”姥姥说:“好好打听打听,肯定有主人。”‎ 我一边逗小狗玩儿,一边回答姥姥的问话,好脾气地说我妈梃好的,我爸挺好的,家里的老母 猪也都挺好的,八只小母鸡也下蛋了,三只小燕子也孵出来了……‎ 姥姥给我烙了葱花油饼,把我喂得饱饱的,把小花狗也喂得饱饱的。我吃饱了,就去街上玩儿, 撞上了村里最顽皮的几个小孩,他们很欺生。‎ 这一次我有小花狗壮胆,见到那几个孩子对我不太友善,它就“汪汪汪”地叫着,跳着高儿来保护我。那几个小孩没敢来欺负我,相反,他们还跟我交上了朋友。‎ 我们在一块玩儿,他们说要去果园里偷桃子。我摇摇头说不去。‎ 他们说看果园的老头儿是个聋子,缒也瘸,肯定追不上我们的……‎ 我依旧摇头说不去。‎ 他们问你怕挨揍吗?我说不怕。‎ 他们问那为什么不去?我说不为什么,反正 我就是不去!‎ 后来他们要回家了。看着他们离开的背影,我也想回家了。‎ 姥姥从杏树上摘了几个杏,装到我衣兜里,说:“瞧见菜园里的大叔,送给人家尝尝。” 我告别姥姥,带着小花狗走在回家的路上。我很快乐,看着蓝蓝的天和白白的云,我的笑声伴 随着小花狗梅花形的爪印开满了回家的小路…… ‎ 走到捡小花狗的地方,我就打听狗是谁家的。‎ 有人就给我做了指点。‎ 我带着小花狗朝指点的地方走去,果然有个老爷爷正在四处找小花狗。我说了事情经过,老爷爷拍拍我的头,说我是好孩子。‎ 我要走了,老爷爷叫住我。他家的苇箔上晒着咸鱼干,老爷爷就捡了一串咸鱼干给我。我连忙拒绝,说不要。老爷爷笑着说:“拿着吧孩子,这不是给你的,是给你家大人的。”我道了谢,跟老爷爷和他身旁的小花狗说再见。‎ 我继续往回走,又经过菜园,见着那个大叔,我就大声喊他。‎ 大叔问我:“孩子,你又渴了吗?”我说:“不渴,我姥姥让我送您几个杏。”大叔尝了杏,很开心地说:“杏真甜,好吃!”‎ 我要走了。大叔叫住我,让我等等。大叔拿镰刀割了一捆韭菜给我。我赶忙拒绝,说不要。 大叔笑着说:“拿着吧孩子,这是感谢你家大人的!”‎ 就这样,我左手提着一串咸鱼干,右手提着一捆韭菜,一路飞奔着往家跑。‎ 我瞧见了村庄,瞧见了胡同,瞧见了那两扇黑色的大敞开着的街门……‎ 此时,我的眼里,突然充满了泪水。‎ 我哭泣着冲进村庄,冲进胡同,冲进敞开着的街门,冲向妈妈温暖的怀抱……‎ 我一边流泪一边说:“妈妈我错了,我以后再也不随便拿别人家的东西了。”‎ 妈妈的眼里虽然也有了泪水,但同时增添了欣慰的笑容。妈妈抚摸着我的小手说:“儿啊,你 要记住人家的好!”‎ 我的小手肿着,那是去姥姥家之前,妈妈拿笤帚疙瘩打的。‎ 此时,也不太疼了。‎ ‎7.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顶是( )(3分)‎ A.姥姥应该察觉出了 “我”的异常,从她询问“我”家里的事可以看出她对“我”的关心。‎ B.在描写“我”想进菜园摘东西吃时,小说写道“可看看四周,想一想,又退了回来,用动作描写,表现出“我”怕挨打的心理。‎ C.小说善设伏笔,前后照应。在讲述“我”与大叔、老爷爷的故事等情节安排安排上,都体现了这一特点。‎ D.小说中的人物虽然没有姓名,但仍具有代表性,表现了乡村邻里关系的淳朴。‎ ‎8.小说多次写到“哭泣” “泪水”这样的字眼,请结合小说分析其作用。(6分)‎ ‎9.这篇小说的语言有什么特色?请举例分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荀彧字文若,颍川颖阴人,少有才名。南阳何颗见彧而异之,曰:“王佐才也。”中平六年,举孝廉。董卓之乱,弃官归乡里。比至冀州,袁绍待彧以上宾之礼。彧每怀匡佐之义。度绍终不能定大业,乃去绍从操。操与语大悦,曰:“吾子房也。”兴平元年,操东击陶谦,使彧守甄城。会张邈、陈宫以兖州反操,而潜迎吕布。邈使人谲彧曰:“吕将军来助曹使君击陶谦,宜亟供军实。”彧知邈有变,即勒兵设备,故邈计不行。陶谦死,操欲遂取徐州,还定吕布。彧谏曰:“昔高祖保关中,光武据河内,皆深根固本,以制天下。‎ 将军本以兖州首事故能平定山东此实天下之要地也宜急分讨使不得西顾乘其间而收热麦约食菱谷以资一举则吕布不足破也。”操于是大收熟麦,复与布战,兖州遂平。建安元年,献帝自河东还洛阳,操议欲奉迎车驾,徙都于许。众多以未可卒制。彧乃劝操曰:“昔晋文公纳周襄王,而诸侯景从;汉高祖为义帝缟素,而天下归心。自天子蒙尘,将军首唱义兵,徒以山东扰乱,未遑远赴,虽御难于外,乃心无不在王室。因此时奉主上以从人望,秉至公以服天下,扶弘义以致英俊。”操从之。操保官渡,虽胜而军粮方尽,书与彧议,彧报曰:“情见势竭,必将有变,此用奇之时,不可失也。”操乃坚壁持之。遂以奇兵破绍。十七年,董昭等欲共进操爵国公,九锡备物,密以访彧。彧曰:“曹公本兴义兵,以匡振汉朝,虽勋庸崇著,犹秉忠贞之节。君子爱人以德,不宜如此。”事遂寝。操心不能平。会南征孙权,表请彧劳军于谯,帝从之。至濡须,彧病留寿春,操馈之食,发视,乃空器也,于是饮药而卒。帝哀惜之,祖日为之废乐。谥曰敬侯。明年,操遂称魏公云。‎ ‎ (节选自《后汉书·荀彧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将军本以兖州首/事故能平定山东/此实天下之要地也/宜急分讨/使不得西顾/乘其间而收 熟麦/约食畜谷以资/—举则吕布不足破也 B.将军本以兖州首事/故能平定山东/此实天下之要地/也宜急分讨使/不得西顾/乘其间而收 熟麦/约食畜谷/以资一举/则吕布不足破也 C.将军本以兖州首事/故能平定山东/此实天下之要地也/宜急分讨使/不得西顾/乘其间而收/ 熟麦约食畜谷/以资一举/则吕布不足破也 D.将军本以兖州首事/故能平定山东/此实天下之要地也/宜急分讨/使不得西顾/乘其间而收 熟麦/约食畜谷/以资一举/则吕布不足破也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举孝廉,汉代由地方官向中央举荐品行端正的人担任官职,被推举的人称为“孝廉”。‎ B.上宾之礼,是古代对待宾客最尊贵的礼节,与“九宾之礼”一样。‎ C.官渡,在今天河南境内,曹操与袁绍曾在此决战,并取得了胜利。“官渡之战”成为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战役。‎ D.九锡,“锡”通“赐”,是古代皇帝赐给诸侯、大臣的九种礼器,代表最高礼遇。‎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荀或才华出众,得到众人赏识。何顒称他是能辅佐帝王的人才,袁绍以礼待之,但他忘恩负义,离开袁绍,投奔曹操。‎ B.荀或非常机敏,善于审时度势。他识破张邈的诡计;劝说曹操抓住时机大败吕布;官渡之战中,鼓励曹操用奇计破敌。‎ C.荀或深谋远虑。当众人对曹操想迎接汉献帝并迁都许昌之事议论纷纷之时,他赞同曹操主张,为“挟太子以令诸侯”打下基础。‎ D.荀或为人刚直,以匡扶汉室为己任。他不支持董昭等人让曹操进爵国公的想法,为自己埋 下了祸根。‎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操与语大悦,曰:“吾子房也。”(4分)‎ ‎(2)昔晋文公纳周襄王,而诸侯景从;汉高祖为义帝缟素,而天下归心。(6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梅花 张道洽 行尽荒林一径苔,竹梢深处数枝开。‎ 绝知南雪羞相并,欲嫁东风耻自媒。‎ 无主野桥随月管,有根寒谷也春回。‎ 醉余不睡庭前地,只恐忽吹花落来。‎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诗歌首联描写了梅花生长的环境一一竹林深处,“一径苔”写出人迹罕至之感。‎ B.颔联用拟人手法,写它羞于与向阳之雪为伍,耻于向东风自荐,表现其孤高傲岸的品格。‎ C.颈联写梅花不管是长在野桥边还是长在深谷中,都是自生自灭,写出了它的疏野不羁。‎ D.诗人咏梅,既是赞美梅花,也是托物言志,表达了对美好情操的向往之情。‎ ‎15.诗歌的尾联说“只恐忽吹花落来”,你是怎样理解“只恐”的含义的?请结合诗句分析尾 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论语•述而》中,“ , ”‎ 两句用比喻形象地表述了孔子对富贵的态度。‎ ‎(2)李商隐的《锦瑟》诗中,通过营造倘恍迷离的意境,用美好的事物表达可望而不可即之 感的诗句是“ , ”。‎ ‎(3)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 , ”两句境界开阔,点明送别之地和杜少府将要赴任之处。‎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葫芦谐音“福禄”,代表着中国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民族文化基因的重要组成部分。葫芦外形柔和圆润、线条流畅,上下球体 ,符合“尚和合”“求大同”的理念。“左瓢右瓢,可盛千百福禄;大肚小肚,能容天下万物”,葫芦 着多层次的吉样文化,幸福、平安、和谐、多子等。可以说,( )。‎ 其实,我国人民不仅喜爱葫芦,葫芦对“一带一路”的许多沿线国家人民与葫芦文化都有共同的情感基础。一般认为葫芦的原产地是非洲,我国人民与非洲人民均有 的葫芦种植历史。历史文献 ,印度人民对葫芦“多子多孙”的文化寓意与中国人民有共识,这一点可以由季羡林先生所翻译的印度大史诗《罗摩衍那》第一篇第三十七幸第十七首诗所记栽的 “须摩底呢,虎般的人!生出来了一个长葫芦,人们把胡芦一打破,六万个儿子从里面跳出”予以证实。蒙古的民间故事《金鹰》同样表明,葫芦在蒙古民间具有繁衍生息的含义。葫芦作 为日用品和吉祥工艺品,受到“一带一路”沿线各国人民广泛喜爱。中亚的阿富汗人惯用葫芦 做喜庆场合用的化妆品容器和鼻烟壶。在以色列、土耳其和一些阿拉伯国家,常见葫芦用作烟具和装饰工艺品。甚至在美国、日本、南美洲诸国,均可见到葫芦文化的踪迹。‎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 —脉相承包含源远流长表明 B.浑然天成包含博大精深标明 C.一脉相承蕴含博大精深标明 D.浑然天成蕴含源远流长表明 ‎18.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凝结在葫芦身上 B.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被葫芦代表了 C.葫芦代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 ‎ D.葫芦身上凝结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我国人民不仅喜爱葫芦,“一带一路”的许多沿线国家人民都对葫芦与葫芦文化有共同的情感基础 B.不仅我国人民喜爱葫芦,“一带一路”的许多沿线国家人民都对葫芦与葫芦文化有共同的情感基础 C.不仅我国人民喜爱葫芦,葫芦对“一带一路”的许多沿线国家人民与葫芦文化都有共同的情感基础 D.我国人民不仅喜爱葫芦,还对“一带一路”的许多沿线国家人民的葫芦文化深有感情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 多肉植物是指植物营养器官的某一部分(如茎或叶或根),少数种类兼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部分,具有发达的薄壁组织用以贮藏水分,在外形上① 的一类植物。它们大部分生活在干旱地区,每年有很长的时间② ,仅靠体内贮藏的水分维持生命。有时候人们把这类植物称为沙漠植物或沙生植物,③ 。因为多肉植物虽然有许多生长在沙漠地区,但却不是都生长在沙漠,而且沙漢也还生长着许多不是多肉植物的植物。‎ ‎21.阅读下面这段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每处不超过6个字。(5分)‎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幸福指数明显提高。要让人们不断增强幸福感,必须坚持发展,使财富更加丰饶充盈。人在社会中只有得到公正公平的对待,不受歧视,才会感到幸福。如果心理失衡,即使自己的经济收入比过去多,但看到在同样付出的情况下别人却拿得更多,也会感到不快乐。一个基本生活不愁的人,由于对钱财没有贪欲就会知足常乐;而一个腰缠万贯的人,将幸福完全物质化,在线财上总觉得比上不足,内心就会长戚戚。‎ 请概括衡量幸福指数的三个要素:(1) (2) (3) ‎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有人问马克•吐温,小错误与大错误有什么区别。马克•吐温说:“如果你从餐厅里出来, 把自己的雨伞留在那里,而拿走了别人的雨伞,这叫小措。但如果你拿走了别人的雨伞,而把自己的雨伞留在那里,这就叫大错。”‎ 要求:整体把握材料,选准角度,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题目,不少于800字:不要套作,不得抄袭;注意卷面整洁美观。‎ ‎【参考答案】‎ ‎1.A【解析】“它已没有存在的必要”过于绝对,文章批评的是“类型固化”问题。‎ ‎2.B【解析】没有类比论证。‎ ‎3.C【解析】第4段开头说“但我们要说是这个伟大的时代创造了众多顺势而为的网络作家”,C 选项不符合文章观点。‎ ‎4.C【解析】“因为……才”关系不当。‎ ‎5.B【解析】文章中的“四原则”是并列关系,并没有说“守恒”最重要。‎ ‎6.①从政策层面,给与保护和扶持,在人力物力、经费等方面予以充分保障;②从中医药学自身方面,要有效落实“继承、发展、提高”三步战略,走创新之路;③从扩大影响 方面,积极开展中医药学申遗工作,使之更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从发展层面来说, 要抓住机遇,结合“互联网+医疗健康”理念,做好宣传和业务拓展等。(答对1点2分,2 点4分,3点5分,4点6分)‎ ‎7.B【解析】“我”不是怕挨打,而是之前被妈妈打了之后知道不能随便拿别人东西。‎ ‎8.①开头写‘‘我”眼里噙着泪水,想哭,表现“我”的委屈(1分),引起读者好奇(1分);②写“我”到了奶奶家,想哭又哭不出,一方面是因为在路上遇到了小花狗、大叔,让“我 心情好了许多”,一方面自己也知道自己理亏,不好意思哭;(1分)③最后写“我”哭泣 着冲回家里,流着泪向妈妈承认错误,说明“我”明白了道理(1分),表现“我”的成长(1分);④小说开头“想哭”,结尾“哭泣”,意味大不相同,读来饶有趣味。(1分)‎ ‎9.①语句简短,句式简单,符合“我”——个孩子的身份。比如“我谢了大叔,一边走一边吃,心里充满了快乐”。②用对话推动情节发展,使得情节明快。比如我跟大叔的对话、 跟姥姥的对话。③语言质朴,多用口语,具有浓郁的乡土风味。比如“姥姥”“咱”“挨揍” 等。④适当运用整句,表达偷悦的心情或比较强烈的情感。比如“……左手提着一串……右手提着一捆……一路上……”;“……冲进……冲进……冲向”。(答对1点2分,2点4分,3点5分,4点6分)‎ ‎10.D ‎11.B【解析】“九宾之礼”比“上宾之礼”隆重而尊贵。‎ ‎12.A【解析】荀或离开袁绍不能说是忘恩负义,而是对袁绍失望,看好曹操。‎ ‎13.(1)曹操和(他)交谈后大喜,说:“你是我的张良啊。”(补出与“之”语的“之”字、 “子房”各1分,,大意2分)‎ ‎(2)晋文公曾接纳周襄王,而使得诸侯们如影随形(像影子一样跟从);汉高祖为义帝戴孝,而使得天下人心尽归。(“影”、“缟素”各1分。大意3分)‎ ‎【参考译文】‎ 荀彧字文若,颍川颖阴人,青少年就凭才识出名。南阳人何颜见到荀彧认为他奇异不凡,说:“这是帝王的辅佐之才啊。”中平六年,被推举为孝廉。董卓作乱时,弃官回到家乡,等荀彧到了奚州,袁绍用贵宾的礼遇对待荀彧。荀或每每有匡正之心。估计袁绍最终不能成就大事,就离开袁绍投奔曹操。曹操和他交谈后大喜,说:“你是我的张良啊。”兴平元年, 曹操向东攻打陶谋,派荀彧守卫甄城。适逢张邈、陈宫占据兖州反叛曹操,而暗地迎接吕布。 张邈派人欺骗荀彧说:“吕将军来帮助曹使君攻打陶谦,应赶紧供应他军需物资。”荀或知道张邈有变,就整顿军队做好防备,因此张邈的计谋不能得逞。陶谦死了之后,曹操想马上攻取徐州,回兵后再平定吕布。荀或劝谏说:“以前高祖占据关中,光武帝占据河内,都是先巩固根本,来控制天下。将军本来凭借兖州作为根本,所以能平定崤山以东,这实在是天下的要地啊!应立即分兵讨伐,让敌寇不能向西兼颁,乘机收割成熟的麦子,节食蓄粮,来有利于军事行动,这样的话吕布不难击败。”曹操于是大力抢收成熟的麦子,又和吕布交战, 兖州于是被平定。建安元年,献帝从河东回到洛阳,曹操打算迎接车驾,迁都到许昌。众人大多认为不可仓促行事。荀彧于是鼓动曹操说:“晋文公曾接纳周裏王而使得诸侯们如影随形,汉高祖为义帝戴孝而使得天下人心尽归。自从天子遭难,将军首举义兵,只是因为崤山 以东纷扰混乱,没有顾得上接驾,虽然在外平定祸乱,但心里却无时不在挂念着王室。趁此时奉迎主上来顺应万民心愿,釆持最大的公正来使天下信服,扶持大义来网罗英才。”曹操听从了他的意见。曹操守官渡,虽然得胜但军粮就要吃完,写信与荀彧商议,荀彧回信说:“情形败露,声势衰竭,一定会有转机,这是使用非常之计的时候,不可错失良机。”曹操于是坚守壁垒和袁绍相持。终于用奇兵打败袁绍。建安十七年,董昭等人要联名推戴曹操晋封国公,赐予九锡仪仗器物,秘密地征询荀或的意见。荀彧说:“曹公本是发动义兵,以振兴汉朝,虽然功勋卓著,还保持忠贞之节。君子爱人要合于道德,不应该这样。”事情就这么搁置下来。曹操心里难以平复。等到向南征讨孙权,曹操上表请荀或到谯郡慰问军队,皇帝答应了他。到了濡须,荀彧因病留在寿春,曹操赠送他食物,打开一看,却是空盒,于是荀彧服毒而死。皇帝为他难过痛惜,祭祀之日因此而不奏乐。谥号为敬侯。第二年,曹操终于晋封魏公。‎ ‎14.C 【解析】“无主野桥随月管”表现了梅花的自在逍遥,“有根寒谷也春回”表现了梅花的生命 力旺盛,而不是自生自灭。‎ ‎15.①尾联的意思是:醉酒之后不要睡在庭前的梅树下面,因为我担心风一旦吹过,被吹落的桃花会被我玷污了。(2分)②“只恐”二字写出诗人的诚惶诚恐,在他看来,梅是那么高洁,想亲近又怕亵渎,足见其爱梅情深。(2分)③尾联是虚写,是假想,是在前三联赞美梅的高洁、隐逸、生命力顽强之后,写自己面对梅产生的敬重之情,看似不和情理又在情理之中。(2分)‎ ‎16.(1)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2)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3)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17.D 【解析】“浑然天成”形容自然形成的整体,无需人工加工,“一脉相承”比喻某种思想、行为或学说之间的继承关系;“包含”指里面含有,一般用在比较具体的事物上,“蕴含”强调内在具有某种特性,一般用在比较抽象的概念上;“源远流长”比喻历史悠久,根底深厚,“博大精深”形容思想和学术的广博高深,根据前后文是强调历史悠久;“表明”是表示清楚的意思,“标明”是做记号使人知道,联系后文应为“表明”。‎ ‎18.D 【解析】首先这段陈述对象是“葫芦”,故排除A、B,从上文看,应为“凝结”,而不是“代表”,故排除C。‎ ‎19.B【解析】这句话有两处语病,一是前后分句主语不同,故“我国人民”应放在“不仅”后面,排除A; 二是主客体倒置,不是“葫芦对 ”,排除C; D选项虽没有语病,但改变了句子的原意。‎ ‎20.①显得肥厚多汁②根部吸收不到水分③这是不够准确的(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21.(1)经济富裕(2)社会公平(3)心态良好(答对1点1分,2点3分,3点5分,意思 对即可)‎ ‎22.略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