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必修上册素养提升练习:第13课 读书:目的和前提 上图书馆(解析) Word版含解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部编版必修上册素养提升练习:第13课 读书:目的和前提 上图书馆(解析) Word版含解析

- 1 - 第 13 课 读书:目的和前提 上图书馆 必备知识基础练 进阶训练第一层:语言建构与运用 基 础 知 识 1.下列加点词语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狭隘.(ài) 倒.(dǎo)手 一摞一摞.(luò) 发掘.(jué) B.沉浸.(qìn) 僵.(jiānɡ)死 已臻.(zhēn)佳境 魅.(mèi)力 C.卷帙.(zhì) 慰藉.(jiè) 戕.(qiān)害性灵 敞.(chǎnɡ)开 D.苍穹.(qiónɡ) 间.(jiān)隙 散.(sàn)心消遣 吟啸.(xiào) 2.下列各组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功夫 工夫 详尽 艰难拔涉 B.钟情 衷情 讲授 心弛神往 C.音讯 音信 画象 竞争对手 D.暗淡 黯淡 协调 望洋兴叹 3.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A.辩论会结束后,冠军队队长找到老师,激动地说:“多蒙鼎力相助,不胜感谢!” B.这本《求医不如求自己》是您家母拜托我在北京买的,请您交给她老人家好吗? C.像孙老师这样快要退休的老师仍在为培养我们而略尽绵薄之力,我们深感荣光。 D.这次作文大赛不是当堂写作,你务必参加,大胆写稿,不妥之处我自会斧正的。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在绘画创作中,一幅画可以 ,但是最好的笔触应该是从明暗关系、形状和色 彩开始。 ②税收优惠政策纠错不能 ,而是要留出缓冲空间,让企业形成新的预期,经济 形成新的平衡。 ③蜀绣针法讲究,具有 、气韵连贯的艺术效果,这得益于疏朗的构图、清秀细 密的纹样和优雅尊贵的审美韵味等方面。 A.一蹴而就 一气呵成 一挥而就 B.一挥而就 一气呵成 一蹴而就 C.一挥而就 一蹴而就 一气呵成 D.一气呵成 一蹴而就 一挥而就 5.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中国彩电产业的发展,基本上形成了技术派、低价格派、用户派三大阵营分庭抗礼....的 格局,短期来看,这种竞争格局将会保持相对稳定。 - 2 - ②姚明多年来始终致力于公益慈善事业,在他的感召下,很多人如过江之鲫....,投身于保 护野生动物的公益活动中去。 ③我们如果只是欣赏《赤壁赋》的华美辞章,而不能深入理解其中蕴涵的哲理,进而领 略苏东坡自由的精神境界,则恐有买椟还珠....之憾。 ④他这样做,是节外生枝....,有意使问题复杂化。 ⑤河畔新区违建之风抬头,部分业主占用公用场地非法搭建,或楼顶加层,或凌空搭建, 这些违法建筑如雨后春笋....,均存在严重安全隐患。 ⑥从被科尼法官讲述的一起案件深深触动,到把科尼的故事写成《复活》,托尔斯泰惨淡.. 经营..了整整 12 年之久。 A.①②⑤ B.①④⑥ C.②③⑤ D.③④⑥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以出版的形式保存并共享优秀教师课堂上的宝贵讲义,以加深其影响的广度和深度, 是我们推出“新师说”系列丛书的目的所在。 B.在这部影片中,既没有羁绊于艺术作品中的高不可攀的信念和原则,也没有悖于人之 常情的一惊一乍的噱头,不会让人觉得在做戏。 C.审题准确,对作文所涉论题有较深的认识,讲究论证方法,对文中的观点能采用定义、 归纳、演绎等方法论证观点的,为二类作文。 D.连日来,各地群众纷纷通过书信、网络等方式向十九大致贺,盛赞过去五年国家在经 济社会发展上取得的巨大成就。 7.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在人们的价值排序中,技工教育仍然是相对于学历教育的次优选择。在高校招生的筛选 机 制 下 , , 。 事 实 上 , , 。 在 德 国 等 发 达 国 家, , 。 ①职业教育颇有魅力,被视为经济发展的秘密武器 ②同样可以获得体面生活与人生成功 ③考不上大学的学子,退而求其次,才不得不选读技校 ④那些高分考生大都被高校“收割” ⑤通过技工教育同样可以成人成才 ⑥工业制造几乎占据德国经济的半壁江山 A.③④②⑤⑥① B.④③⑤②①⑥ C.④③②⑤①⑥ D.③④⑤②⑥① 8.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生于今世,“忍”的修养 ① 重要,“争”的训练 ② 不可少。首先要辨明可争与 不可争, ③ 要争得心平气和,化敌为友。传统的处世哲学中对“忍”说得太多, ④ 对 “争”说得太少, ⑤ 许多人不知道如何通过争执来解决问题。 ⑥ 人生又不能无争, 结果,争执的唯一作用无非是制造问题而已。很可惜,这样恐怕难以适应今后的社会。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A / 亦 其次 而 故而 而且 B 固然 也 然后 / 因此 而 C 不仅 也 再者 却 / 但 D 虽然 却 而后 反而 以致 / - 3 - 关键能力综合练 进阶训练第二层:思维发展与提升 文 本 阅 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①读者是一个美好的身份。每个人在一生中会有各种其他的身份,但如果不同时也是一 个读者,这个人就肯定存在着某种缺陷。在很大程度上,人类精神文明的成果是以书籍的形 式保存的,而读书就是享用这些成果并借以提高自身素养的过程。换言之,做一个读者,就 是加入到人类精神文明的传统中去,做一个文明人。相反,对于不是读者的人来说,凝聚在 书籍中的人类精神财富等于不存在,他们不去享用和占有这笔宝贵的财富,这是多么巨大的 损失。历史上有许多伟大的人物,在他们众所周知的声誉背后,往往有一个鲜为人知的身份, 便是终身读者。在某种意义上,一个民族的精神素质也取决于人口中高趣味读者的比例。 ②然而,一个人并不是随便读点什么就可以称作读者的。一个真正的读者应该具备以下 特征: ③第一,养成了读书的癖好。也就是说,读书成了生活的必需,真正感到不可缺少,几 天不读书就寝食不安,自惭形秽。如果你必须强迫自己才能读几页书,你就还不能算是一个 真正的读者。当然,这种情形绝非刻意为之,而是自然而然的,是品尝到了阅读的快乐之后 的必然结果。事实上,每个人的天性中都蕴含着好奇心和求知欲,因而都有可能依靠自己去 发现和领略阅读。 ④第二,形成了自己的读书趣味,世上书籍如汪洋大海,再热衷的书迷也不可能穷尽, 只能尝其一瓢。读书是一件非常私人的事情,喜欢读什么书,不论范围是宽是窄,都应该有 自己的选择,体现了自己的个性和兴趣。其实,形成个人趣味与养成读书癖好是不可分的, 正因为找到了和预感到了书中知己,才会锲而不舍,欲罢不能。千万不要只读一些畅销书和 时尚书。须知时尚和文明完全是两回事,一个受时尚支配的人仅仅生活在事物的表面,貌似 前卫,本质上却是一个野蛮人,唯有扎根于人类精神文明土壤中的人才是真正的文明人。 ⑤第三,有较高的读书品位。一个真正的读者具备基本的判断力和鉴赏力,仿佛拥有一 种内在的嗅觉,能够嗅出一本书的优劣,本能地拒斥劣书、倾心好书。这种能力部分地来自 阅读的经验,但更多地源自一个人灵魂的品质。当然,灵魂的品质是可以不断提高的,读好 书也是提高的途径,二者之间有一种良性循环的关系。重要的是一开始就给自己确立一个标 准,每读一本书,一定要在精神上有收获,能够进一步开启你的心智。只要坚持这个标准, 灵魂的品质和对书的判断力就自然会同步得到提高。一旦你的灵魂足够丰富和深刻,你就会 发现,你已经上升到了一种高度,不再能容忍那些贫乏和浅薄的书了。 ⑥能否成为一个真正的读者,青少年时期是关键。经验证明,一个人在这个时期倘若没 有养成读好书的习惯,以后再要培养就比较难了;倘若养成了,则必定终身受用。青少年对 未来有种种美好的理想,在你们的人生蓝图中千万不要遗漏了这一种理想,就是立志做一个 真正的读者,一个终身读者。(摘编自周国平《经典闲读——周国平读书文辑》)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读书可以让人发现并领略阅读的快乐,享用以书籍形式保存的人类精神文明的成果, 提高自身素养。 B.一个真正的读者,自然而然地会把读书当作生活的必需,一日不读书便觉得语言无味, 面目可憎。 - 4 - C.真正的读者所具备的基本判断力和鉴赏力,不仅来自他自己的阅读经验,更源自其灵 魂的品质。 D.青少年时期要有做一个终身读者的理想,这一时期是养成读好书的习惯、成为真正读 者的关键。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多处采用对比的论证手法,以突出做不做一个真正的读者的学养差异及文明和野 蛮之分。 B.文章第④段采用了比喻论证的手法,生动形象地论述了书籍之多,读书一定要慎重选 择的道理。 C.文章指出做真正的读者可从“癖好”“趣味”“品位”三方面入手,并就三者的关系 进行论证。 D.文章采用“总—分—总”结构,先提出本文的话题,然后论述怎样做真正的读者,最 后推出中心论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历史上的许多伟人往往是终身读者,因而高品位的读者越多,我们民族的精神素质也 会越高。 B.不要读时尚书,一个受时尚支配的人本质上是野蛮人,有自己读书趣味者才是真正的 文明人。 C.只要坚持“读书一定要在精神上有收获”的标准,灵魂品质和阅读鉴赏力就会同时得 到提高。 D.高素质与读好书相辅相成,如果你的灵魂足够丰富和深刻,你就不会阅读那些贫乏浅 薄的书。 学科素养升级练 进阶训练第三层:审美鉴赏与创造+ 文化传承与理解 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书信,从远古到尽头,牵动着人类的所有感情领域。大至国家之间的邦交战和,君王、 首领的仪礼照会;小至情侣的① ,诤友的滔滔雄词。它或如一阵春雨,润泽龟裂的 土地,友谊又抽丝吐绿;或如一片初雪,消融于寒梅的花蕊,爱情正孕芳播馨;也许是一颗 鹅卵般的冰雹,击碎了脆弱的心灵;也许是一块冷酷的冰,使生动的涟漪化为死般的岑寂。 它托付给火光和利剑,使② ,赤地千里;它托付给和平鸽和橄榄枝,使③ , 繁花似锦。( ) 书信和等待成了同义词。人们,你等待什么?啊,数不清的前尘往事,说不尽的恩怨情 愫,如烟如雾,如潮如流,人们等待着,等绿了芭蕉,等红了樱桃,等白了鬓毛,等老了韶 光。有的人成功了,有的人失败了,有的盛极而衰,有的④ 。藏在信封里的或者是 一个天生丽质的美人,一个英才盖世的枭雄,一个纯洁的婴孩,一个凶恶的魔鬼,一颗丧门 星,一颗智多星,一个喜讯,一个噩耗。书信,人们珍爱着你,因为你曾经使他们以这样那 样的方式和大地、和人生联系着,你给他们的悲苦和欢乐,随着时光的流逝,都成了他们生 命之海中的回忆的岛屿,时隐时现,永生难忘。 - 5 - 1.填入文中括号内的句子,恰当的一项是( ) A.书信,你给人类的欢乐和痛苦,你是人类七情六欲的化身,一半对一半。 B.书信,你是人类七情六欲的化身,你给人类的欢乐和痛苦,一半对一半。 C.你给人类的欢乐和痛苦,一半对一半,书信,你是人类七情六欲的化身。 D.你是人类七情六欲的化身,书信,你给人类的欢乐和痛苦,一半对一半。 2.请对文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进行仿写。 或如 , , 。 3.请将下列词语填入文中的横线上。 大地春回 含情脉脉 万象更新 不毛之地 生灵涂炭 柳暗花明 脉脉絮语 否极泰来 4.以题目中要求的文字开头,将下面的一段话组成一个单句。 在中国传统中,用以提高人的精神素养,改变经济对人的支配性影响的读书是一种具有 特定意义的学习行为。读书是除直观意义上的阅读书籍或学习技能之外,淡化功利性的一种 学习行为。 在中国传统中,读书是 5.下面是一段关于大众阅读价值取向变化的文字,请用三句话概括它三个方面的内容。 图书畅销这一现象的背后反映出人们在阅读方面出现的某种值得注意的价值取向。近年 来,由于受市场经济中“短、平、快”消费模式的影响,一种以讲故事的形式来谈论学术的 做法颇为流行,美其名曰“文化快餐”,对知识的获取满足于感性的把握。在某类读书人群 中,阴柔之风过盛,阳刚之气不足,人们对于离奇古怪的小故事具有很强的猎奇心理,对于 雄浑壮丽的大历史却缺乏兴趣。一些出版部门受利益的驱使,热衷于对历史人物的风流韵事、 阴谋权术的渲染,以“戏说”满足读者的猎奇窥秘心理。也有些人满足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 品玩,只强调回归传统,忘记了在“返本”的过程中更重要的是“开新”,忘记了弘扬优秀 传统文化的前提是进行全面而深刻的自我批判。功利主义的阅读价值取向忽略了人的深层的 精神需求和文化追求,正在误导着年轻一代。 (1)第一方面: (含标点符号,不超过 15 个字) (2)第二方面: (含标点符号,不超过 15 个字) (3)第三方面: (含标点符号,不超过 15 个字) 6.下面是某市读书节徽标的主体图案,请写出构图要素,并说明其寓意。要求语意简明, 句子通顺,不超过 90 字。 答: - 6 - 拓 展 阅 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材料一 走进天津滨海新区图书馆,迎面而来的仿佛是一个科幻感十足的“未来世 界”——一座长方体建筑被一个椭圆形的开口直接穿过。建筑内部,一个巨大的球形报告厅 占据了大厅的中央位置,如同“天眼”凝视外界。环视四周,围绕报告厅逐级上升的阶梯与 高挑的空间创造出丰富的层次感,带来如同海浪起伏般的景观效果……近日,几张天津滨海 新区图书馆的照片在网上迅速“爆红”,吸引了来自世界的目光。 “这座图书馆别具一格之处在于它用现代建筑理念和方法创造了一个科技感和美感十足 的巨型中厅,让读者拥有极大的阅读、交流以及想象的空间。”滨海新区宣传部副部长、文 化广播电视局局长介绍,“我始终认为,图书馆并非一个简单的陈列空间。它以丰富多样的、 多载体形式的、经过精心挑选的、长期积累的文献信息为基础,是知识与信息的集散地,也 是人类文化的传播地。它囊括中外,兼及古今,能够对人们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体育艺 术素养进行全方位的熏陶。它们或历史悠久庄严肃穆,或年轻灵动充满生机,不应该都长着 相似的面孔。” (摘编自 2017 年 12 月 21 日《光明日报》 陈建强等《用书籍涵养一座城市的品格》) 材料二 有学者做调研显示:我国城镇居民超过 60%的人从来没有去过图书馆,城镇居 民中有接近 40%的中小学生,在上大学之前没有去过图书馆,有超过 20%的居民不知道本地 公共图书馆,仅有 4%的中小城市有图书馆的道路标识。国家图书馆研究院 2014 年 9 月公布 的数据显示我国国民公共图书馆利用率很低:2013 年我国公民图书馆持证率只有 2.5%,公共 图书馆人均到馆 0.36 次。 (摘编自 2017 年第 1 期《图书馆工作》柴林红 《探究基层公共图书馆建设“书香社会”的对策》) 材料三 2010~2013 年江西各级公共图书馆财政拨款及购书经费统计表 年份 省级馆 市级馆 县级馆 合计 财政拨 款/万 元 购书专 项经费 /万元 财政 拨款 /万元 购书专 项经费 /万元 财政 拨款 /万元 购书专 项经费 /万元 财政 拨款 /万元 购书专 项经费 /万元 2010 年 1 780.1 300.0 2 692.0 641.0 5 253.4 453.2 9 725.5 1 394.2 2011 年 2 004.1 500.0 3 863.7 377.0 5 329.4 575.3 11 197.2 1 452.3 2012 年 3 102.0 500.0 5 646.6 467.0 7 433.5 648.2 16 182.1 1 651.2 2013 年 4 462.9 700.0 5 656.1 544.6 8 628.7 803.9 18 747.7 2 048.5 注:本表数据根据《中国文化文物统计年鉴》(2011~2014 年)统计得出。 材料四 在河南许昌市鹿鸣湖畔的一座钢构玻璃房内,一名年轻女孩正聚精会神地看着 书,手边放着刚从超市提回来的购物袋。她说,这里环境好,隔着玻璃就能看到湖,而且借 阅方便,离家也近,哪怕是买菜的间隙,她都会进来坐一坐。 这座玻璃房便是今年 9 月正式对公众免费开放、并被当地人津津乐道的“24 小时智慧阅 读空间”。它是融智慧图书馆、便民志愿服务站为一体的一站式公共文化服务空间,许昌在 人流密集、交通便利的路段共建成了 12 座这样的玻璃房。 随意走进一间 50 平方米左右的玻璃房,通透宽敞,布置整齐。大书架上,各类图书琳琅 满目。阅览桌椅旁摆放着自助办证机、电子图书借阅机、自助借还书机等。此外,玻璃房内 还设有应急小药箱、针线包、雨伞架等便民服务设施。 - 7 - 当阅读逐渐实现“零门槛”,氤氲的书香将成为城市最有朝气的文化标签。这些“家门 口的图书馆”,如今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市民前来阅读,藏于图书馆的书变成了市民的手边 书和案头书。 (摘编自 2017 年 11 月 10 日新华社记者史林静 《“家门口的图书馆”构筑 24 小时智慧阅读空间》) 7.下列对材料二、材料三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数据显示我国国民公共图书馆利用率很低,超过半数的城镇居民从未去过图书馆。 B.在政府的支持下,2010 年至 2013 年江西各级公共图书馆的财政拨款及购书经费均逐 年增加。 C.2010 年至 2013 年间,江西省加大基层公共图书馆的投入,县级馆的拨款均高于市级 馆,更高于省级馆。 D.虽然公共图书馆的投入大幅度提高,但仍有超半数的居民从来没有去过,甚至有人不 知道图书馆的位置。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公共图书馆应该以丰富多样的文献信息为基础,成为知识与信息的集散地、人类文化 的传播地。 B.天津滨海新区图书馆因为创造了一个科技感和美感十足的巨型中厅,而在网上迅速 “爆红”。 C.许昌、天津的公共图书馆或年轻灵动充满生机,或历史悠久庄严肃穆,虽然面孔不同, 但都很受欢迎。 D.天津滨海新区图书馆、许昌的“智慧阅读空间”,都实现了阅读的“零门槛”,成为 城市的文化标签。 9.你认为,要建设“书香社会”需要做哪些努力?请根据上述材料加以概括。 答: 10.材料一着重介绍了天津滨海新区图书馆的建筑结构和风格,并交代这是这座图书馆 能够吸引世界目光的主要原因,对此,滨海新区宣传部副部长、文化广播电视局局长也说: “图书馆并非一个简单的陈列空间……不应该都长着相似的面孔。”你赞同他的说法吗?在 课文《上图书馆》中是否有类似的表达?试举一例加以说明。 答: - 8 - 第 13 课 读书:目的和前提 上图书馆 必备知识基础练 1.解析:B 项“浸”读“jìn”;C 项“戕”读“qiānɡ”;D 项“间”读“jiàn”。 答案:A 2.解析:A 项,拔—跋;B 项,弛—驰;C 项,象—像。 答案:D 3.解析:B.“家母”是谦辞,对别人称自己的母亲。C.“略尽绵薄之力”表示尽力,是 谦辞,不可用于评价对方。D.“斧正”是请别人修改文章的敬辞。 答案:A 4.解析:一蹴而就:踏一步就成功。比喻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能完成。一气呵成: 形容文章的气势首尾贯通。也形容完成整个工作的过程中不间断,不松懈。一挥而就:一动 笔就完成了。形容写字、写文章、绘画很快就完成了。①句由前面的“一幅画”可知,应用 “一挥而就”。②句由“要留出缓冲空间”可知,应用“一蹴而就”。③句由“气韵连贯的 艺术效果”可知,应用“一气呵成”。 答案:C 5.解析:①分庭抗礼:原指宾主相见,站在庭院的两边,相对行礼。现在用来指双方平 起平坐,实力相当,可以抗衡。只用于两者之间,此句误用于三者之间。②过江之鲫:形容 多而纷乱。用于此处不当。③买椟还珠:比喻没有眼光,取舍不当。使用正确。④节外生枝: 比喻在问题之外又岔出了新的问题。使用正确。⑤雨后春笋:春天下雨后竹笋长得很多很快, 比喻新事物大量出现。用于此处感情色彩不当。⑥惨淡经营:苦心规划,或艰苦地从事某项 事业。使用正确。 答案:A 6.解析:A 项搭配不当,“加深”和“广度”不搭配,可改为“以扩大这种影响的广度, 加深其深度”。B 项成分残缺,滥用介词导致主语残缺,可去掉“在”和“中”。C 项句式杂 糅,应把“论证观点”改为“进行论证”。 答案:D 7.解析:④③承上句的“筛选机制”;先有“成人成才”,才有“人生成功”,故而⑤ 在②前;①中的“职业教育”紧扣文段的“技工教育”,应在⑥前。 答案:B 8.解析:根据语境,①处用“固然”,表示承认“忍”的重要性,也不否认“争”的地 位。②处用“也”表示转折。③处照应前面的“首先”,表示时间先后,应用“然后”。④ 处前后两句表并列,不用虚词更显简洁。⑤处表示上句的自然结果,用“因此”更好。⑥处 “而”表示轻微转折。 答案:B - 9 - 关键能力综合练 1.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B 项,张冠李戴。“一日不读书便觉得 语言无味,面目可憎”是北宋著名文学家黄庭坚的名言,文中周国平说的则是“几天不读书 就寝食不安,自惭形秽”。 答案:B 2.解析: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C 项,曲解文意。“并就三者的 关系进行论证”错,选文中间具体阐述一个真正的读者应该具备的三个特征,但并未“就三 者的关系进行论证”,而是采用并列式的结构依次分析。 答案:C 3.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A 项,强加因果。原文第① 段最后两句说的是“历史上有许多伟大的人物……往往有一个鲜为人知的身份,便是终身读 者。在某种意义上,一个民族的精神素质也取决于人口中高趣味读者的比例”。B 项,说法过 于绝对。原文第④段中说的是“千万不要只读一些畅销书和时尚书。须知时尚和文明完全是 两回事,一个受时尚支配的人仅仅生活在事物的表面,貌似前卫,本质上却是一个野蛮人, 唯有扎根于人类精神文明土壤中的人才是真正的文明人”。C 项,偷换概念。“灵魂品质和阅 读鉴赏力就会同时得到提高”错,原文第⑤段中说“重要的是一开始就给自己确立一个标准, 每读一本书,一定要在精神上有收获,能够进一步开启你的心智。只要坚持这个标准,灵魂 的品质和对书的判断力就自然会同步得到提高”,“对书的判断力”不等于“阅读鉴赏力”。 答案:D 学科素养升级练 1.解析:选项中的“你”是“书信”的代称,所以应该先提出“书信”,排除 C、D 两 项。“一半对一半”对应的是“欢乐和痛苦”,两个分句不应分开,排除 A 项。故选 B 项。 答案:B 2.解析:仿写句子不仅要注意句式上的相似性,更要注意各分句间的内在关联,保证语 意上的连贯性。 答案:示例:一场秋风 掠过金黄的田野 真情终收因结果 3.解析:①由“小情侣”及后面的“滔滔雄词”可知,此处选“脉脉絮语”。②联系“火 光和利剑……赤地千里”,从语意上分析,此处可填“不毛之地”或“生灵涂炭”,但“不 毛之地”是名词,“生灵涂炭”是形容词,与“使”连用的应该是形容词“生灵涂炭”。 ③“万象更新”指一切景象都焕然一新,多形容新春景象,由“繁花似锦”可知,此处填“大 地春回”更合适。④“柳暗花明”,多比喻在困境中出现转机,看到希望;“否极泰来”, 坏的到了尽头,好的就来了,由“盛极而衰”可知,此处应填与之对应的“否极泰来”。 答案:①脉脉絮语 ②生灵涂炭 ③大地春回 ④否极泰来 4.解析:先确定句子的主干,“读书是一种……的学习行为”;然后合理调整所给句子 的语序,将其转化成单句的成分,组成语句通顺的单句即可。 答案:一种除直观意义上的阅读书籍或学习技能之外,淡化功利性的用以提高人的精神 素养,改变经济对人的支配性影响的具有特定意义的学习行为。 5.答案:(1)对知识的获取满足于感性的把握。 (2)阴柔之风过盛,阳刚之气不足。 (3)满足于传统,忘记了“开新”。(或阅读过于功利,影响年轻一代。) - 10 - 6.解析:这是一道图文转换的题目,转换的对象是徽标,该徽标是读书节的标志,徽标 中的主体图案是“心”“纽带”和“书”。由此分析可知心形和书本的寓意是热爱读书,用 心读书,纽带的寓意是以读书为纽带,齐心协力推动学习型城市的创建。 答案:该读书节徽标由心形、书本和纽带等元素变化组合而成。心形和书本的寓意是热 爱读书、用心读书;纽带的寓意是以读书为纽带,齐心协力推动学习型城市的创建。 7.解析:本题考查信息筛选和整合能力,答题时要求明确具体考查的要点,找准文章的 对应位置,然后结合文章内容逐个判断正误。B 项,“均逐年增加”错,根据材料三表格可知 购书经费并非逐年增加。 答案:B 8.解析:本题考查信息筛选和整合能力,答题时要求明确具体考查的要点,找准文章的 对应位置,然后结合文章内容逐个判断正误。B 项,网上迅速“爆红”的原因错,原文为“走 进天津滨海新区图书馆,迎面而来的仿佛是一个科幻感十足的‘未来世界’”;C 项,“历史 悠久庄严肃穆”错,这是“滨海新区宣传部副部长、文化广播电视局局长”讲话的内容,不 是文中具体所指;D 项,“都实现了阅读的‘零门槛’”错,说法过于绝对。 答案:A 9.解析:这是一道考查归纳内容要点的题目,答题时根据题干的要求先筛选主要的信息, 然后对筛选的信息按照不同的角度进行整合。本题要求概括“要建设‘书香社会’需要做哪 些努力”,注意根据文中的句子“当阅读逐渐实现‘零门槛’,氤氲的书香将成为城市最有 朝气的文化标签。这些‘家门口的图书馆’,如今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市民前来阅读,藏于 图书馆的书变成了市民的手边书和案头书”“这座玻璃房便是今年 9 月正式对公众免费开放、 并被当地人津津乐道的‘24 小时智慧阅读空间’”“国家图书馆研究院 2014 年 9 月公布的数 据显示我国国民公共图书馆利用率很低”和图表的内容概括。 答案:①政府方面:一方面加大对公共图书馆,尤其是基层图书馆的财政拨款及购书专 项基金的投入,提高硬件标准;另一方面加大宣传力度,改善服务态度,降低阅读的门槛, 提升软件实力。②民众方面:充分认识读书的价值,逐步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提升个人的 文化素养,共同营造“书香社会”的良好氛围。 10.解析:回答本题,应首先表明你的态度,是否赞成这一说法。就本题来看,应该只 能是赞成,不必标新立异。然后到课文中去找相照应的语句,并写出来即可。 答案:赞同他的说法。在课文中有多处也都印证了这种说法,比如文章开头就说道“(法 国国立图书馆)在巴黎里胥力欧大街,是一所华美的房子。光这建筑,且不讲其中藏的几百万 册书,也使人爱它”。由此可见,图书馆的建筑样式本身就是一种艺术,要力求特色鲜明, 能够让人为之心动。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