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初检测语文试卷精选汇编: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题 Word版含答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黑龙江省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初检测语文试卷精选汇编: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题 Word版含答案

‎ 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题 黑龙江省实验中学第一次阶段测试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人世间的美好梦想,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实现;发展中的各种难题,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破解;生命里的一切辉煌,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铸就。”人不仅凭借劳动满足最基本的生存需要,实现社会财富的创造和积累,而且,在根本上,人最终也要通过劳动来实现人之为人的自由本质。因此,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劳动不仅创造了人本身,不仅意味着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而且,真正自由的勞动将构成人的第一需要。日常生活的延续离不开劳动,美好生活的实现更有赖于勤勉而高效的劳动。在劳动的过程中,精湛的技艺,积极的合作都特别重要。在这个意义上,劳动不仅创造财富,而且造就美德。‎ 马克思说:“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人之所以需要引起、调整和控制这种过程,在根本上,是因为人需要从自然界中获取足够的生活资料,满足自身在衣食住行等方面的生活要求。然而,如果劳动者缺少基本的技艺,那么他们的劳动就无法实现“物质变换”这个目标,如果劳动者的技艺不够精湛或有效,那么,随着人们所需生活资料越来越多,社会将越来越可能出现普遍的困乏。如果劳动者的技艺不够丰富或广泛,那么,社会成员所期待的美好生活也就无法实现。‎ 因此,劳动需要技艺。亚里士多德说,“技艺”就是劳动或制作这类活动的美德。一旦某人作为劳动者而开始行动,他就必须努力让自己的劳动成为“好的劳动”,即技艺精湛的劳动。而且,也只有当他真正展示出高超、精湛的技艺,使得劳动富有成效,他才能配称为卓越或优秀的劳动者。在这个过程中,劳动者当然需要认真地钻研、反复地练习,探索有效的途径,培养自身坚忍不拔、精益求精的美德品质。‎ 人类的劳动具有社会性,它从来就不是一个人的劳动。随着劳动的发展,尤其是现代社会的劳动发展,越来越精细的社会分工开始发生,越来越复杂的社会协作开始运行,越来越庞大的社会工程开始出现。对于任何单个的劳动者而言,要想完全依靠自己的劳动完成某项任务,已经变得越来越不可能。‎ - 17 -‎ 面对这样的客观状况,正如法国学者涂尔干指出的那样,劳动者个体将会越来越直接而深刻地意识到自身相对于社会和他人的依赖性,越来越感受到自己作为某个集体或整体的环节意义。此时,如果他不选择积极的合作,不与他人保持团结,不积极参与既有的分工与协作,不愿作出相应的奉献和适当的牺牲,那么,他就既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劳动能力、实现自己的劳动目标,也不能充分获得他人的社会承认,建立良好的社会关系。‎ 所以,从根本上讲,现实的劳动要求使得劳动者能够更加清晰地认识到社会团结和社会凝聚的必要性,使得他们更加自觉地参与到社会协商与社会合作的过程中。在广泛而深度的社会联系下,不仅劳动者个体之间,而且劳动者个体与群体之间都将在利益诉求和价值取向上更加一致。相应的,他们也就更可能形成宽容、友善、互助、为他人奉献甚至牺牲的美德品质。‎ ‎(摘编自李义天《劳动造就美德》‎ ‎1.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要从自然界中获取足够生活资料来满足自身生活要求,故需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间物质变换过程。‎ B.劳动者在努力让自己的劳动成为技艺精湛的劳动的同时,也是在培养自身坚忍不拔、精益求精的美德品质。‎ C.在现代社会,任何一个劳动者只有与他人团结协作,作出一定的奉献牺牲,才可能实现自己的劳动目标。‎ D.在现实的劳动要求驱使下,劳动者自觉参与社会协商与社会合作的过程中,从而形成友善、互助等美德。‎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头引用总书记的论述,揭示劳动对于人的重要意义,提出中心论点。‎ B.文章从劳动者自身的技艺、劳动者与他人的合作两个方面对观点进行论证。‎ C.文章多处引述名人的言论或观点,不仅丰富了内容,也增强了说理的力量。‎ D.文章采用总—分一总式结构,观点鲜明,逻辑严密,层次分明,结构严谨。‎ ‎3.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劳动不仅是人满足最基本生存需要的手段,也是实现人精神自由的途径。‎ B.基本的技艺不仅是实现“物质变换”的目标的必要条件,也是一种美德。‎ C.随着现代社会的劳动发展,单个的劳动者已经没有可能依靠自己完成某项任务。‎ D.涂尔干指出,劳动者将会越来越依赖社会和他人,成为某个集体或整体的环节。‎ ‎【分析】‎ - 17 -‎ ‎(1)本题考查理解文意,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答题时要找出原文相关的信息,然后与选项比较。 (2)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作答时注意把握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等。 (3)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答题时要注意选项的内容是否能在原文中找到依据。‎ ‎【解答】(1)D.“从而形成友善、互助等美德”不正确,原文最后一段为“更可能形成宽容、友善、互助……的美德品质”,说的只是一种可能。 (2)D.“文章采用总-分-总式结构”不正确,文章采用的是总分式结构:第一段总说“劳动……造就美德”,二三段论述在提升劳动技艺过程中培养自身坚忍不拔、精益求精的美德品质,四至六段论述劳动分工与协作过程中培养宽容、友善、互助、为他人奉献甚至牺牲的美德品质。 (3)A.“也是实现人精神自由的途径”错,原文第一段为“在根本上,人最终也要通过劳动来实现人之为人的自由本质”;C.“没有可能依靠自己完成某项任务”不正确。原文第四段为“要想完全依靠自己的劳动完成某项任务,已经变得越来越不可能”。D.理解不正确,原文第五段为“劳动者个体将会越来越直接而深刻地意识到……越来越感受到……”,说的只是劳动者的主观意识与感受。 答案: (1)D (2)D (3)B ‎【点评】信息筛选题的答题步骤是:①把握全文主要内容,从整体和局部找出表明作者观点的语句,形成整体印象,尤其要注意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②把握题干,确定答题区间;③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 鹤岗一中第一次月考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 17 -‎ 李白无论在美学理论上或艺术实践上,对于美学的主要对象——美,均作了深入地开掘。在李自心目中,这种美的物质集中地表现为“清”。‎ ‎“清”的含义极其丰赡。既有自然之清,又有人物,事物之清。大自然不加修饰、雕琢,以天生状态取胜,必含自然之清。所谓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即是一例。至于风清骨峻,则是指人物风神、品格之清;而清词丽句,又是指诗文之清了。“清”,既含内容,又含形式。澄清、净洁,虚空,均可日“清”。‎ 李白《古风五十九首•其一):“大雅久不作。吾衰竞谁陈? ……自从建安来,绮丽不足珍。圣代复元古,垂依贵清真。”这里抒发了诗人对于大雅不作,诗道式微的慨叹,指出了建安以后,延及梁、陈推崇靡艳,诗风巨变的弊端,并用“不足珍”句坚决否定之。所谓“绮丽”是特指六朝所染的风习,而不是泛指诗风的美丽。因为作为文学艺术风格的绮丽与淫艳无涉,是应该予以肯定的。六朝的淫摩诗风影响极大,下逮隋唐,仍未绝迹。故李白抚今追昔,以古论今,提倡恢复远古朴实、清真的诗风,以振兴圣代(唐朝)的文学。因而李白所强调的“清真”,具有继往开来的时代意义,不仅发扬了王勃、陈子昂反对六朝风习的战斗精神,而且也给中唐韩愈的古文运动以积极的影响。‎ 李白对于“清真”的理解,不仅跨越了古今悠远溟漠的时空而显示出超越性。同时还表现为人物风神的清虚、灵动、请酒、自由,艺术作品的清朗、谆真、精妙、传神。且看他所描绘的王羲之及其书法艺术“右军本清真,游酒在风尘。山阴遇羽客,要比好鹅宾。扫素写道经,笔精妙入神。书罢笼鹅去,何曾别主人!”王羲之爱鹅,山開-道士说:“你为我写《道德经》,当以群鹅相赠。”王欣然命笔,写讫欣然携鹅而去,这个小故事原载《晋书》。李白为了突现“清真”的自由,自然,特以“王右军”为题,作诗以颂之。为了追求清真,李白决心付出毕生精力。他在《古风五十九首●其一)中,高呼以清真取代绮丽,赞美群才“文质相炳焕,众星罗秋旻”。紧接着表示自己的态度:“我志在删述,垂辉映千春。希虽如有立。绝笔于获麟。”他一生写下了大量诗文。并以作品证实了自己的诺言。‎ 大自然本身就是“清真”的:自然美客观地存在着,它不加壁饰地呈现在人的眼前。诗文也以“清真”为贵,尤其是山水诗文更应如此。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从李白以下诗句申得到启迪:“清水出美蓉,天然去雕饰。逸兴横素襟。无时不招寻……剪凿竹石开,蒙流涨清深。登台坐水阁,吐论多英音。”这里强调出水芙蓉的自然美,诗情雅兴,油然而生。吟脉之间。不觉清光大来,清音暗生。不禁飘然而有清举、清扬之感。只有遵循大自然的规律去进行清照,才可见出它那本真的状态,才不会将大自然不需要的矫饰强加给大自然。‎ ‎(选自《大众日报》)‎ - 17 -‎ ‎1.下列对于文中“清”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清” 集中地表现了李白在美学理论上或艺术实践上对于美学的主要对象“美”的追求。‎ B.“清”的含义极其丰赡,它主要指自然之清,也可指人物、事物之清,而且既含内容,又含形式。‎ C.“山高月小,水落石出”表现了自然之清,即大自然不加修饰、雕琢,以天生状态取胜。‎ D.“清”表现出李白对于“美”的开掘,对“清”的执着追求也能表现李白具有“品格之清”。‎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3分)‎ A.李白在《古风五十九首●其一》中指出了梁,陈推崇靡艳,诗风巨变的弊端,坚决否定“绮丽”风习。‎ B.建安以后,“大雅不作,诗道式微”,六朝的淫靡诗风影响极大,所以李白才倡导恢复远古朴实、清真的诗风。‎ C.作为文学艺术风格的“绮丽”不同于六朝所染的“风习”,所以,李白的批判并不是针对“诗风的美丽”。‎ D.李白所强调的“清真”,不仅发扬了王勃、陈子昂反对六朝风习的战斗精神,而且也积极地影响了韩愈的古文运动。‎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李白所描绘的王羲之及其书法艺术某种程度上既表现了“潇酒、自由"的人物风神,又表现了艺术作品“淳真、精妙”的特点。‎ B.李白对“清真”的理解跨越了古今悠远汉漠的时空,他用自己一生的大量创作来践行对于“清真”的追求。‎ C.“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说明诗人应将自然美不加雕饰地呈现出来,如此才会有“清光大来,清音暗生”的审美感受。‎ D.自然美是客观存在的,只有遵循大自然的规律去进行清照,才不会将大自然不需要的矫饰强加给大自然。‎ ‎【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重要概念含义和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此类题要求学生在理解文章大意的基础上,能快速找出题目各选项在文章中的对应句子并进行比对,得出正确结论。 (2)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辨析,解答筛选文中信息的题目时要找出文章中相对应的语句,注意将选项转述内容与原文内容逐一相对。 ‎ - 17 -‎ ‎(3)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注意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看看有没有偷换概念、范围缩小、混淆关系、轻重范围失当等问题。‎ ‎【解答】(1)B.文中无据,选项中“主要指”没有根据。 (2)A.断章取义,文中第三段说“建安以后,延及梁、陈推崇靡艳”,而不是“梁、陈推崇靡艳”。 (3)C.曲解文意。文中最后一段强调自然美是“不加雕饰地呈现在人的眼前”,而诗人的诗应以“清真”为贵,强调自然美。而且“清光大来,清音暗生”也仅是李白诗句给人的审美感受。 答案: (1)B (2)A (3)C ‎【点评】一般论述类文本以理性思维为主要思维方式,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具有理论性强、逻辑性强、针对性强的特点。论述类文章一般以议论文的面目出现,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以阐述观点、说明道理、分析事实、辩驳旧说、介绍新见等为主要内容,它包括论文、杂文评论等。‎ 哈尔滨市第六中学开学考试 (一) 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国学这个词古已有之,先秦典籍《周礼•春官•乐师》中有这样一段话:“掌国学之政,以教国子小舞。”《礼记》中也有“国有学”的词句。在晚清之前,中国历史上所出现的国学概念,是指国家设立的学府,如太学、国子监之类。在整个古代,国学一词的含义,大致上也就是这样。现在我们所说的国学,实际上是指一种学问,而这种看法其实产生于西学东渐、文化转型的历史时期,就是清末民初的时候。从此,“国学”一词被赋予了新义,意思就是指中国固有的学问,也就是传统的学术研究。其实,在20世纪初的时候,这个词的用法也是有差别的。有时,人们又用“国学”一词来指对国粹、国故的整理与研究,如章太炎曾写过一篇《某君与人论国粹学书》,这就是国粹学。当时社会上还出版过一本书,叫《国故学讨论集》。在这本书里,“国粹学”和“国故学”是通用的。‎ - 17 -‎ ‎20世纪初期以来,国学经历了非常曲折的发展道路,然而终不至于消失,并且发展到今天又重新“热”了起来,这一方面说明我国传统文化、学术确实有着异常顽强的生命力,是当代文化、学术建构和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另一方面,近现代以来人们屡屡提到国学,这也说明,中国文化、学术在现代发展中所遇到的一系列价值选择方面的难题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事实已经证明,在每一个历史时期,如果能广泛吸收外来文化,实际上是激活中国固有文化的一个重要渠道,这我们可以从汉代尤其是唐代大开放中得到证明。然而只有立足于民族的优秀文化本位,吸收外来文化,我们的文化才能既不失本民族的文化特色,又能保持一种强劲的生命力。而在谈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时候,肯定绕不开国学这么一个话题。所以从广义上来讲,国学可以说是中华文化优秀传统的主要承载者和传播途径;而从狭义上来讲,国学所从事的正是关于中华文化传统的整理、研究工作,其甄别、诠释、评价之功,无不有利于我们对传统文化优秀成分的继承与弘扬。‎ 当然,我们在这样说的时候,在思想上又必须要与文化复古主义划清界限,因为复古作为一种文化传统、文化情结在中国古代是一直存在的,即使在近代,它也以各种形式顽强地存在着。所以我们应该认识到,重视中国传统的文化、国学,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汲取、利用传统文化的价值资源;我们是在发展、创新这个前提下来谈论和倡扬国学的,国学的弘扬与文化复古主义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文化价值心态。‎ 当前社会上还存在另外一个问题,就是随着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在资源利用的过程中,存在对传统文化、国学庸俗化的炒作和伪劣包装的现象。这个现象应该说不是正当意义上的对传统文化的弘扬,而是主要以谋利为目的一种行为。这也是国学普及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一个问题。‎ ‎ (选自《文化的传承与担当:重建社会理性与价值》,有删节)‎ ‎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国学”有时还可以指对国粹、国故的整理与研究,在章太炎的《国故学讨论集》里,国粹学和国故学是可以通用的概念。‎ ‎ B.无论是从广义还是狭义来讲,国学都有很积极的意义,所以在谈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时候,肯定绕不开国学这么一个话题。‎ ‎ C.汉代尤其是唐代大开放证明,激活中国固有文化的一个重要渠道就是广泛吸收外来文化,这一点在每一个历史时期都有意义。‎ - 17 -‎ ‎ D.国学的弘扬与文化复古主义是两种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文化价值心态,重视国学是为了更好地汲取、利用传统文化的价值资源。‎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文章第一段论述“国学”一词含义的演变,引用《周礼·春官·乐师》中的话是引证,列举章太炎的《某君与人论国粹学书》是例证。‎ ‎ B.每一个历史时期,都应该注意广泛吸收外来文化来激活中国固有文化,汉代尤其是唐代的大开放就是典型例证。‎ ‎ C.文章第四段论证弘扬国学必须与文化复古主义划清界限的观点,主要在摆事实,运用的是事实论证。‎ ‎ D.文章从“国学”的含义谈起,接着指出国学热的现实,进而论述弘扬国学应该注意的三方面的问题,采用的是“总分”式结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国学”发展曲折,但又重新“热”起来,既能说明我国传统文化、学术生命力顽强,又能说明中国文化、学术在现代发展中仍然有很多难题。 B.我们的文化若要保持本民族的文化特色和强劲的生命力,只能立足于民族的优秀文化本位,进而吸收外来文化。 C.复古作为一种文化传统、文化情结其生命力非常顽强,我们谈论和倡扬国学需要在发展、创新这个前提来进行。 D.国学普及过程中,炒作国学等谋利行为只是表层问题,我们更应该注意的问题是在思想上与文化复古主义划清界限。‎ ‎1.C 2.C 3.D 哈尔滨市第九中学开学考试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每小题3分,共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颇具人文情怀的儒家文化 以“人”为中心,是儒家文化的特点,因为儒家文化在中国文化传统中居于主导地位,所以也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显著特点。可以这样说,儒家文化不是西方的人道主义,却有非常深厚的人道关怀思想;不是西方的人文主义,却有非常浓郁的中国文化特色的人文气质或人文情怀。‎ - 17 -‎ 儒家文化的人文情怀重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肯定人的地位,彰显人的价值。儒家认为,人是万物中的一员,但又不是与万物平起平坐的一员,而是高于和优于万物的特殊存在。《孝经》引述孔子的话说:“天地之性人为贵。”荀子说:“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这些论述表达的一个共同的意思是人“为万物之灵”,集天地之精华,五行之秀气。人的存在有如此之高的地位和价值,那么他的生命就应该被尊重。正是在这样的思路下,中国传统哲学是“人学”,具有浓郁的人文气质。‎ 重视人伦关系,倡导人伦义务。儒家文化非常重视人的社会关系网络——人伦关系。儒家认为,人来到这个世界.上就落入到一张已经织好的人伦网络当中。没有人伦网络,人是空洞的,甚至是不存在的。所以,儒家讲“五伦”:父子、君臣、夫妇、长幼、朋友。不但有这五种关系,而且对应每种人伦关系,还规定了相应的人伦义务:“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儒家认为这些关系是基本的社会关系,不可更改,不容置疑,甚至有些是与生俱来的、无可选择的“天伦”。‎ 推崇人的主体性,强调独立人格。每个人都有其独立意志、独立人格。这是儒家思想中最值得注意的一点。从中国哲学传统上看,儒家文化特别强调主体内在道德意志自律、道德践行上的主体性。子曰:“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一切道德的行为都是出自内心的自然要求,强调个人的正心诚意、修齐治平,乃至杀身成仁。孔子提出“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身以成仁”,孟子提出“舍生取义”,都是坚持自己的独立人格。儒家文化培养出来的人有大人格,有使命感和责任感,就是缘于这种道德精神的主体性和人格的独立性。‎ 饱含忧患意识,担当历史责任。儒家从忧患意识出发,探讨的是个人与整体之间的关系,强调的是个人与整体的义务和责任,强调的是入世与担当,“苟利社稷,生死以之”,“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千古文人家国梦,修齐治平济世心。中国传统哲学以及传统知识分子的人文情怀寓于他们的政治关怀和社会关怀中。‎ 探索社会理想,追求人生大道。儒家倡导“德治”,孔子强调仁爱,“仁者爱人”;孟子说要施行仁政,“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这是儒家思想中最进步的内容,最有利于和谐社会建设的观念。儒家文化的最高理念,就是建设大同社会。这是中华文化的精神家园,也是中华民族的安身立命之地,表现出对社会理想的人性渴求。‎ 儒家文化重视并倡导人际、人与社会、人的身心、人与自然诸方面的协调发展,在中国历代典籍的思想脉络里,不断地阐述和丰富“以人为本”‎ - 17 -‎ 的儒家价值理念。对于我们今天来说,这是我们新的传统、活的文化中最核心的价值观念部分,是中国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创造性转化的宝贵的思想资源。‎ ‎1.关于文中儒家文化“人文情怀”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儒家认为,人是万物之灵,人的地位和价值高于其它事物,人的生命理应得到尊重,这是儒家文化具有浓郁人文气质的一种体现。‎ B.儒家文化肯定人的地位和价值,同时也强调人的义务和责任,“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是这种责任的体现。‎ C.儒家文化强调人的道德精神的主体性和人格的独立性,一切道德行为都是出自内心的自然要求,由此培养出的人具有使命感和责任感。‎ D.儒家认为,人都存在于人伦网络中,它规定了各种人伦关系,也规定了相应的人伦义务。这些关系不可更改,是不能选择的“天伦”。‎ ‎2.下列观点与论据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肯定人的地位,彰显人的价值——天地之精所有生物者,莫贵于人。(汉董仲舒)‎ B.饱含忧患意识,担当历史责任——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明杨继盛)‎ C.推崇人的主体性,强调独立人格——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里仁》)‎ D.探索社会理想,追求人生大道——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礼记·礼运》)‎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华传统文化中居于主导地位的是儒家文化,儒家文化的特点也就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特点。以“人”为中心的特点也就成了中华文化的特点。‎ B.中国传统哲学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人学”,具有浓郁的人文气质。所以,中国知识分子的人文情怀最能体现在他们对社会和国家的责任和担当上。‎ C.儒家文化强调“爱人”,主张实行“仁政”,这有利于建设和谐社会,建设大同社会。这是中华文化的精神家园,也是中华民族安身立命的所在。‎ D.儒家文化重视并倡导人的身心、人与他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诸方面的协调发展,这种“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是现代中国文化最核心的价值观念。‎ ‎1.D试题分析:‎ D项,“人都存在于人伦网络中,它规定了各种人伦关系,也规定了相应的人伦义务。这些关系不可更改,是不能选择的‘天伦”扩大范围,原文第四段末尾为“有些是与生俱来的、无可选择的‘天伦”。‎ ‎2.C试题分析:‎ - 17 -‎ C项,“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意思是“君子说话要谨慎而行动要敏捷”。这句话告诉我们说话要慢慢说,要三思而后说,不要口无遮拦,信口开河;办事情一定要积极敏捷、果敢决断、雷厉风行,不要拖泥带水。不然言多必失,祸从口出,却不知所以然,岂不误了大事;而做事优柔寡断,机会必将贻误殆尽。这一句是强调少说多做,并非强调独立人格。‎ ‎3.C试题分析:‎ A项,“儒家文化的特点也就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特点”曲解文意,儒家文化只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并不能说儒家文化的所有特点都是传统文化的特点。‎ B项,强加因果,且“中国知识分子”扩大范围,依据原文应为“中国传统知识分子”。‎ D项,曲解文意,“是现代中国文化最核心的价值观念”不当,原文说的是“对于我们今天来说,这是我们新的传统、活的文化中最核心的价值观念部分"。‎ 哈师大附中开学考试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乡愁是铭记历史的精神蕴藉。中国当代文学以乡土叙事为主导,广泛而深远地表现了20世纪中国乡村社会发展的深刻变动。莫言、贾平凹、陈忠实、张炜、铁凝、王安忆、刘震云、阿来等作家,或者以乡土叙事为主导,或者以不同的方式书写乡村,使20世纪中国社会的深刻变革、进步与转折留下了深挚的历史记忆。就对农业文明进入现代的艰巨进程的描写而言,中国当代文学在世界文学之林独树一帜,可圈可点。对乡村的书写构成了中国当代文学的显著特点,体现了中国当代文学独特的情感深度和美学力量,应该构成文学研究关注的重要主题。‎ 怀乡或乡愁是中外文学漫长传统中的重要主题。中国最早的文学作品《诗经》中就有不少有关乡愁的篇章(如《采薇》),唐诗宋词中表现乡愁主题的更是不在少数。20世纪中国现代早期的作家,如鲁迅、沈从文、废名、萧红等人,多有书写乡村记忆的作品,那里流宕着他们对乡村陷入现代困境的深切关怀。乡愁当然也是世界文学传统中的主题,荷马史诗《奥德赛》中写的就是奥德修斯历经千辛万苦,在海上漂泊10年,最终回到故土伊萨卡与家人团聚。德国浪漫主义文学兴起,怀乡是其重要的主题,并且具有了现代意义。现代主义及后现代主义中则把怀乡的情感表达作为对现代性反思的重要主题。‎ - 17 -‎ 怀乡或乡愁是人类最基本、最朴素、最普遍的一种情感。怀乡或者是一种朴素的个人记忆,或者是一种家国情怀;它构成了古往今来文学艺术作品最为重要的主题。也正因为此,文学成为人类精神寄寓和传统承继的基本载体。‎ 乡愁也表达了作家诗人对现代社会变迁的独特体验,文学作品在这种表达中显示了情感和思想的深度。20世纪的中国社会历经剧烈的变革,而乡村承受的现代冲击更为激烈。中国作家既要去表现历史进程显现出的希望,又不得不面对历史剧变带来的伤痛。‎ 作家、诗人对故土的书写经常怀有他们特有的痛楚和眷恋,或许他们怀有更多的对现代到来的不信任态度。他们对乡村本真生活的流逝有更多的忧虑,也正因为此,他们对乡村的书写带有更多悲观和感伤,批判性的思想占据较大分量。但是我们要看到,贯穿其中的否定性其实是表达了肯定性——表达了作家、诗人对土地的深情、对传统家园的守望、对责任的承担。‎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的变革和发展都来得更为激烈,乡村获得了发展的机遇,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三农问题一度成为社会矛盾的焦点,作家和诗人也以不同的方式回应时代难题。2005年,贾平凹出版《秦腔》,表示要用这部作品为他的家乡棣花街做传。在贾平凹的笔下,乡村人去到城镇,土地正在萎缩甚至凋零,清风街的年轻人更时尚却未必更精神,象征着传统文化的秦腔声调越来越悲戚……作家对乡村的表现未必全面,也无法断言是否有典型性,但真切地表现了那个时期乡村面临的困局,作家的感情是真挚而忧虑的。这一作品引导人们关切乡村的困难、传统生活的消逝、农村心灵的枯竭,引人思考,激发起人们守护故土家园的责任感。‎ ‎(《光明日报》2016年7月7日)‎ ‎1.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 A.乡愁是人类最基本、最朴素、最普遍的一种情感,是铭记历史的精神蕴藉,也是中外文学漫长传统中的重要主题。‎ B.以乡土叙事为主导的中国当代文学,广泛而深远地表现了20世纪中国乡村社会发展的深刻变动,也影响了大批作家。‎ C.中国当代文学对乡村的书写体现了中国当代文学独特的情感深度和美学力量,书写乡村应该构成文学研究关注的重要主题。‎ D.中国古代的文学作品就有不少关于乡愁的诗篇,如《诗经》中的《采薇》,如唐诗宋词等。现代的一些作家也有关于乡村的作品。‎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莫言、贾平凹、陈忠实等一大批作家,他们以乡土叙事为主导,以不同的方式书写20世纪中国社会的深刻变革、进步和转折。‎ - 17 -‎ B.在世界文学传统中,乡愁也是不可少的主题,如荷马史诗《奥德赛》,此外还有德国浪漫主义文学兴起,怀乡也是其重要的主题。‎ C.作家诗人对现代社会变迁有着自己独特的体验,他们借乡愁表达出这种体验感受,从而使文学作品显示了情感和思想的深度。‎ D.作家、诗人或许对现代到来有不信任,对乡村本真生活的流逝有忧虑,因此他们对乡村的书写时批判性的思想占据较大分量。‎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作家、诗人在表达对乡村书写时态度是矛盾的,在表达对乡村否定时,也表达了对土地的深情、对传统家园的守望、对责任的承担。‎ B.90年代以来乡村遭遇冲击没有离开诗人、作家的视线,如三农问题一度成为社会矛盾的焦点,作家和诗人也以不同的方式回应时代难题。‎ C.关于乡村的作品会有思想引领的作用,如贾平凹的《秦腔》引导人们关心乡村的困难和问题,激发人们守护故土家园的责任感。‎ D.因为文学是人类精神寄寓和传统承继的基本载体,所以怀乡或乡愁是一种朴素的个人记忆、家国情怀,也是文学艺术作品最重要的主题。‎ ‎1.B [解析]“现当代文学”扩大概念。‎ ‎2.A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中内容理解分析的能力。A项“他们以乡土叙事为主导,以不同的方式书写20世纪中国社会的深刻变革、进步和转折”,扩大了范围,原文是说“莫言、贾平凹、陈忠实...作家,或者以乡土叙事为主导,或者以不同的方式书写乡村”。‎ ‎3.D[解析]本题考查对文中内容理解分析的能力。D项,因果倒置。原文有“怀乡或乡愁是人类最基本、最朴素、最普遍的一种情感。……也正因为此,文学成为人类精神寄寓和传统承继的基本载体”。‎ 大庆实验中学开学考试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穿越千年、蜿蜒万里的长城静穆矗立、巍峨壮丽,它是中国古代的军事防御工程,也是中华民族奋勇顽强、坚韧不屈的精神象征。提高社会各界保护长城的认识,从更高层面保护、利用长城刻不容缓。‎ - 17 -‎ 长城是一张闪亮的“北京名片”。由于具有拱卫京师的重要战略作用,北京段长城历来受到重视并多次加固,明代更是将修筑北京段长城当作国家大事。我国15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有长城分布,目前北京段长城是保存最完好、价值最突出、工程最复杂、文化最丰富的段落,也因此被称为“万里长城之冠”。‎ ‎  包括长城在内的各种北京历史文化遗产,也是中华文明的“金名片”,而北京作为首都,肩负着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重大责任。北京有浩大壮观的明长城,也有分布在门头沟、密云等多个地点的北齐长城城堡遗址,北京段长城沿线有“威震边关”的杨令公庙,至今回响着杨家将喋血沙场、舍身报国的感人事迹。北京长城更留下了长城抗战的铁血烙印,长城抗战最激烈的古北口战役中,中国军队不畏强暴、浴血奋战,用鲜血和生命捍卫了民族尊严。‎ ‎  北京长城沿线还有丰富的革命文物和红色文化纪念地,包括门头沟区八路军宋邓支队会师地旧址、八路军冀热察挺进军司令部旧址、平谷区将军关抗战时期战道遗址、鱼子山抗战遗址等。北京长城不仅饱含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也见证了波澜壮阔的中国革命史,传承着雄浑激越的红色基因,长城历史文化的保护、发掘、传播工作大有可为。‎ ‎  包括长城在内的各种历史文化遗产,需要依法修缮保护,也要以科学的态度进行开发利用。北京段长城除少部分进行旅游开放外,目前相当一部分处于自然状态,在长期风吹雨打、灌木滋生以及各种自然因素影响下,多数墙体损害严重,抗自然损毁能力减弱,有的甚至濒临倒塌、消失。此次北京市建立长城保护员管理体系,保护员职责包括巡视、险情监测、环境清理、劝阻游人攀爬野长城等。接下来,有关部门在加强对长城本体修缮的基础上,还应做好利用工作。比如,结合长城自身险峻程度和观看角度,架设一些辅助性栈道及观景台,既可以让游人近距离感受长城的魅力,同时让其免遭攀爬破坏。‎ ‎  “照顾”好身边的长城,才能筑起心中的“长城”。包括长城在内各种宝贵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保护好文化和自然遗产,才能既守护过去的辉煌,也守护未来的希望,守护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只有更好地保护文化和自然遗产,才能更好地传承文明,不断增强文化自信,铸就中华民族先进文化新的辉煌。‎ ‎ (摘编自《保护好身边长城才能筑起心中长城》)‎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因为北京段长城是“万里长城之冠”,所以北京市建立保护员队伍,加大对长城的保护力度,正当其时。‎ B.北齐长城城堡遗址、杨令公庙、古北口长城、鱼子山抗战遗址,它们都可说明长城的保护是大有可为的。‎ - 17 -‎ C.只要我们采取科学的态度,包括长城在内各种宝贵的历史和文化的遗产就都能在新时代绽放新的光彩。‎ D.身边的长城是过去的辉煌,心中的长城是未来的希望,“照顾”好他们才能够铸就民族文化新的辉煌。‎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针对长期以来长城保护不容乐观的状况,论证了动员全社会参与,加大对长城保护力度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B.文章列举了长城沿线很多历史文物和文化遗产,既见证了它们是中华文明的“金名片”,也有力地支撑了论点。‎ C.北京市成立了长城保护员队伍,建立起管理体系,架设了栈道和观景台,体现出以科学态度保护和利用长城。‎ D.长城是我国十分重要的文物和文化遗产,文章从传承文明、守护精神家园的高度,论证了保护和利用长城的价值。‎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这雄壮旋律指引我们读懂长城的伟大,发自肺腑、身体力行地去热爱长城、保护长城。‎ B.长城是古代中国在不同时期为抵御游牧部落侵袭而修筑的规模浩大的军事防御工程,其最初的动力便是解决生存和安全问题。‎ C.要使长城这张“金名片”更加灿烂辉煌,就要把长城保护做实;排除长城险情,保护其完整性、真实性和历史风貌是最重要的。 ‎ D.穿越千年、蜿蜒万里的长城承载着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有了这种情怀就能地传承长城文明,不断增强文化自信。‎ ‎(一)‎ 1. B A.错置因果,曲解文意。 C.光有科学的态度还不足以让历史和文化遗产绽放新光彩,条件不充分。D. 曲解“身边的长城”和“心中的‘长城’”的逻辑联系,“照顾”的对象表意不明。‎ ‎2. C.成立队伍、建立体系是已完成的论据,架设栈道和观景台尚未实现,不宜并列来论证分论点。‎ ‎3. D.只有情怀不足以支撑传承文明,增强自信,论证不充分。‎ - 17 -‎ 牡一中开学测试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宋以前的中国和宋以后的中国有一个不同,那就是从“贵族—士族”社会,变成了平民社会。‎ ‎②在宋代以前,虽然中国人经常抱怨“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但事实是确实贵族有种。高门大户往往能传递几百年,底层百姓也永远安于被剥削的命运。除了起兵造反,或者疆场立功,一个人很难突破玻璃天花板,从底层社会爬到上层社会。直至唐代,门阀观念的影响仍然十分严重。而到了宋代,这一切变了。“贫富无定势”“富儿更替做”(宋代谚语)。下层社会的人也可以通过个人奋斗,在短时期内改变自己的命运,即所谓“朝为田含郎,暮登天子堂”,火箭式升入最高层,“骤得富贵”。‎ ‎③富家大族的传递因此变得极为困难,更为常见的情况是“富不过三代”“朝廷无世臣无百年之家”。阶层之间不再有明显界限。郑樵说:“自五季以来,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故其书散佚而其学不传。”《通志·氏族略》)下层文化和上层文化开始融合,开创了中国文化的新境界。‎ ‎④这一切发生的第一个原因,是从中唐到五代一百多年的战乱,使得整个社会天翻地覆,那些从汉代传到唐代的相沿几百年的世家大族在这个空前的乱世中,终于被毁灭了。特别是五代的极度混乱,如同一个炒锅一样,将社会各个阶层颠簸出原来的轨道,上下颠倒,贫富易位。无数个积累了几百年建起的藏书楼被一把火烧掉,相守了无数世代的大家族分崩离析,原来养尊处优的士族们或死或逃或成为乞丐奴仆,士族阶层连同他们创造的士族文化在整体上被毁灭了,社会成了一锅原子粥。‎ ‎⑤第二个更主要的原因,就是科举制的成熟。虽然科举发明于隋,实行于唐,但科举在隋唐两代都没能成为入仕的最主要途径。况且隋唐两代教育并不普及,只有上层社会才能获得较好的教育环境,因此中举者也都是士族,因此,唐代基本还是一个半世袭的士族社会。‎ ‎⑥而到了宋代,科举制才真正成为入仕的最主要渠道。宋朝皇帝们的制度设计,是使全社会通过文字而不是刀枪进行竞争。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将其他功名利禄之途关闭,只留下科举这一扇门。他们不仅废除了唐代由当朝显贵公荐举人的惯例,而且打破了唐代科举考试的门第限制,让所有人都能走进考场。在宋代,只要不是残疾之人,皆可应举,甚至以屠牛为业者,也能赴试。对于那些拿不起路费的穷人家孩子,国家还给他们应试补贴。‎ - 17 -‎ ‎⑦从上古到中古,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一直是由国家严格控制的,即使是最开明的唐代也是如此。然而由唐到宋,国家对民众生活的控制显著松弛,宋太祖于乾德三年颁布诏令废除夜禁,里坊制也名存实亡。宋代城镇里面基本可以随处开设商铺,因此出现了现代意义上的商业街,小商贩也可在各处叫卖,城市景观较以前大变。《清明上河图》就是里坊制消亡以后城市面貌的反映。‎ ‎⑧这些现象都显示,从唐到宋,中国社会出现了一个巨大的进步:由等级森严、阶层固化的不自由的社会,向一个更自由、更平等因而也更合理的社会转变。‎ ‎(选编自张宏杰《中国国民性演变历程·平民的盛世:宋代》)‎ ‎1.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宋代以前的老百姓想要进入上层社会,只能选择起兵造反或是疆场立功的道路。‎ B.从中唐开始的战乱最终导致传承多代的世家分崩离析,士族文化在整体上被毁灭。‎ C.在宋代,社会上下阶层之间的界限不再明显,在科举、婚姻等方面都有所体现。‎ D.宋代的平民社会比“贵族—士族”社会更自由和平等,这是中国社会的巨大进步。‎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用大量篇幅论述了宋代成为平民社会的两个原因:长期战乱和科举制成熟。‎ B.文章将唐宋两代科举进行了比较,突出了宋代科举是入仕最主要的制度性渠道。‎ C.文中引用宋代的谚语,是为了证明在宋代社会,门阀观念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 D.文中“原子粥”的比喻形象地说明了士族和士族文化整体毁灭后的社会混乱局面。‎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富不过三代”是说富贵家族传家不超过三代,其财富都转移到了平民手中。‎ B.里坊制有利于国家对城市的管制,体现了国家对城市平民生活的严格控制。‎ C.宋代重视科举教育,不提倡武力,因此宋代的城市比唐代更自由、更繁荣。‎ D.宋代以前包括唐朝都是属于世袭的贵族社会,宋以后才真正进入了平民社会。‎ ‎1A 2A 3B - 17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