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三表格式教案《师说》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人教版必修三表格式教案《师说》

‎ ‎ 科目 语文 年级 高一 班级 ‎ ‎ 时量 ‎ 2 课时 课题 ‎11 师说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相关的文学常识及写作背景,掌握有关“说”的文体知识。‎ ‎2、掌握、积累文言文常用实词和虚词,熟记文中通假字,进而疏通文意。‎ 能力目标:‎ ‎1、学习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2、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明确结构。‎ ‎3、学习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4、理解文章的语言特点。‎ 情意目标: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教材 教法 分析 重点:1、掌握、积累文言文中常用实词和虚词;2、疏通文意;3、学习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难点:1、学习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2、理解文章的语言特点。‎ 教学过程 ‎ 第一教时 一、导入新课。‎ 用《论语》中孔子的话:“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导入。‎ 二、出示学习目标一:了解相关的文学常识及写作背景,掌握有关“说”的文体知识。‎ ‎1、文学常识简介:(学生答,教师补充)‎ 韩愈(768一824)字退之,唐代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人,著名文学家、哲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因为昌黎(现河北省昌黎县)韩氏是望族,所以后人称韩愈为韩昌黎,后世又称他为韩文公。‎ 古文运动,实际是以复古为名的文风改革运动,他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主张学习先秦、两汉“言之有物”、“言贵创新”的优秀散文,坚决摒弃只讲形式不重内容华而不实的文风。本文第四段他赞扬李蟠“好古文”,就是指爱好他们倡导的那种古文、韩愈用他杰出的散文影响文坛,还热情地鼓励和指导后进写作古文。经过他和柳宗元等人努力,终于把文体从六朝以来浮艳的的骈文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宋实用散文的基础。‎ 韩愈著有《昌黎先生集》四十卷。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质朴,气势雄壮,因此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 《师说》是他的代表作之一,是他三十五岁时在长安任国子博士时写的。《师说》是针对时弊而写,作者在文中阐述了老师的作用和标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和从师应持的态度,提倡能者为师,不耻下问,教学相长。这些精辟的见解突破了孔子学说的框框,具有进步意义。‎ ‎2、解题:‎ ‎ 板书课题。指出题目不是“说说老师”的意思。“说”是一种议论文的文体,可以先叙后议,也可夹叙夹议。“说”比“论”随便些。初中学过的《捕蛇者说》、《马说》等等都属“说”一类文体。“说”,古义为陈述和解说,因而对这类文体,就可按“解说……的道理”来理解。所以《师说》,即“说师”,意思是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刚才说过,当时社会风气不重视从师之道,认为从师学习是可耻之事。韩愈写这篇文章赠给他的学生李蟠,其目的就是抨击时弊,宣扬从师的道理。 ‎ 三、出示学习目标二:‎ 6‎ ‎ ‎ ‎ ‎ 掌握、积累“师、传、道、受、惑、贱、圣、愚、群、足、攻、经”12个文言常用实词;‎ 学习“之、其”两个文言虚词;‎ 学习本文其他文言虚实词;熟记受(授)、不(否)两个通假字。‎ 进而疏通文意。‎ 在预习的基础上读通课文,读准字词。‎ ‎1、疏通文意,掌握实词与虚词。‎ ‎2、帮助学生归纳:‎ ‎ A:一词多义 B:指出下列加点词的古今义 ‎ 古之学者 古:求学的人 今:有专门学问的人 ‎ 句读之不知 古:句子停顿的地方 今:看字发出声音 ‎ 小学而大遗 古:小的方面学习 今:小学校 C:讨论重点文言词的意义和用法 ‎(1)师 ‎ 找出课文中出现的师,并说说它的不同含义:‎ ‎ ①作名词,有三种情况 ‎ 作“老师”讲古之学者必有师 ‎ 作“专门技艺人”讲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 作“姓”讲孔子师郯子……师襄 ‎②作动词,有三种情况 ‎ A、作“学习、效法”讲:‎ ‎ 吾师道也(“师道”,动宾关系)‎ ‎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 B、作“从师”讲:‎ ‎ 或师焉,或不焉 ‎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道”,偏正关系)‎ ‎ C、作“以……为师”讲意动用法 ‎(2)之 ‎ 找出课文中出现的之,用法如下:‎ ‎ ①作代词,有两种情况:‎ ‎ 指代人或事物:择师而教之 ‎ 连接定语和中心词,表示统一关系,相当于“这类”、“这些”:‎ ‎ 如:郯子之徒;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 ②作助词,有四种情况 ‎ 放在定语与中心词之间: 古之学者 ‎ 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6‎ ‎ ‎ ‎ ‎ ‎ 表示宾语前置:句读之不知 ‎ 在动词、形容词或表示时间的词后,凑足音节,无意义:‎ ‎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 ③以前学过的课文中还有三种情况 ‎ 作代词,指代自己:君将哀而生之乎 ‎ 作助词表示定语后置:蚓无爪牙之利 ‎ 作动词,“到”、“往”:吾欲之南海 ‎(3)其 ‎ 找出课文中出现的其,用法如下:‎ ‎ ①作代词,有四种情况 ‎ 在主谓短语中作主语: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他);‎ ‎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那些)‎ ‎ 复指,作主语: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他们)‎ ‎ 作兼语: 余嘉其能行古道(他)‎ ‎ 作定语: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他们的)‎ ‎ ②作语气副词,有两种情况 ‎ 表猜测 圣人之所以为圣……其皆出于此乎(大概)‎ ‎ 表感叹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欲(多么)‎ 四:出示学习目标之三:学习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意动用法是指名词或形容词活用作动词。以形容词最常见,其次是名词,还有少数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意动用法翻译成现代汉语,基本格式是:‎ ‎ 名、形(动)+宾=以+宾+为+名、形(动),例如:‎ ‎ (1)吾从而师之 名词 以……为师 ‎ (2)渔人甚异之 形容词 以……为奇异 ‎ (3)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动词 以相师为耻 五、出示学习目标四: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明确结构。‎ 齐读第一段,思考:中心论点是什么?分几个层面来论述的?‎ 第一层: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古之学者必有师。‎ ‎“古”指两汉以前,“学者”指学习的人,不同于今天所说有专门学问的人。‎ 作者要以“古之学者”为榜样来宣扬师道,所以文章一开始就把它提了出来。“必有师”,把学者之所以有成就、有专长归结为从师的结果。这句不仅起到点题用,而且笼罩了全文,概括了要论及的内容、范围,成为本文的中心论点。‎ 第二层:正面概论教师的职能:传道、受业、解惑。‎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句中的“所以”是两个单音词。“所”具有代词性质,“以”是介词,构成“以所”介宾短语,但习惯上这两个字倒置着用。“所”指代“老师”,译为“他”,“以”译为“靠”。全句译为:老师,是靠他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释疑难问题的。”句中的“道”,包含“仁”、“义”等具体内容的儒家之道,即儒家的政治、哲学、伦理、文化、教育等思想观点;“业”就是下文的“六艺经传”;“惑”就是上述“道”和“业”中的疑难问题。‎ 第三层:反面论述无师不能解惑,从理论上阐明从师的必要性。‎ 第四层:正面提出择师标准:凡先闻道者,都可以为师。‎ 前一分句,用排比句,一口气连用八个“吾”字,句中“亦”作假设关系的连词“如果”讲。后一分句,用反洁句,加强语气。“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句中“庸”和“乎”表示反诘语气,“知”是“管、追究”。这句译为“‎ 6‎ ‎ ‎ ‎ ‎ 哪管他们的年龄是比我大还是比我小呢?”‎ 第五层:归纳上文,提出从师的原则。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无”作条件关系的连词“无论”讲,“所存”,名词性所字结构,译为“……地方”。句中“道之所存”作主语,“师之所存”作谓语。全句译为:无论(地位)高低贵贱,无论(年纪)大小,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这里作者表达了不耻下问,能者为师的进步思想。‎ 六、教学小结(结合板书进行)‎ 第二教时 一、复习旧知:‎ 1、 抽测字词。‎ 2、 第一段的相关内容提问。‎ 二、出示学习目标之四: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明确结构。‎ ‎ 1、齐读第二段: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 A、说说这一段与第一段是怎样联系的?‎ 这段以第一段为立论根据,批判当时土大夫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通过针砭时弊,又从反面论证第一段所提出的观点,说明从师的必要。‎ B、这段文字是怎样展开论证的?‎ 第一层:感慨发端,引出下文的事实。‎ 第二层:论证第一个分论点。‎ 第三层:论证第二个分论点。‎ 3、 齐读第三、四段: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 A、第三段与第一段关系怎样?‎ 这一段是正面论证,用历史事例论证第一段中的论点。‎ 第一层:圣人无常师。‎ 第二层:用孔子的言和行两方面的事例论证。作者举出孔子询官于郯子,访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问礼于老耽的事例。孔子言论中的“三”,应理解实指三人:一个自己,一个善者,一个不善者,而“我”却能从其善,改其不善。这样解释才能体现格言的警辟性。‎ 最后作者从孔子的事例中推断出:“弟子不必不如师,术业有专攻”的结论。‎ B、作者为什么称赞李蟠?‎ 作者赞扬李蟠,既是对他不从流俗的肯定,也是对士大夫们“不从师”的有力批判;既针砭时弊,又通过赞扬李蟠倡导从师。‎ ‎ “古文”指先秦散文。“不拘于时”的“于”相当于“被”。“作《师说》以贻之”,句中“贻”现在称为“赠送”,“以”在两个动词之间,作连词,相当于“来”。‎ 这段点明作者作《师说》的缘由,树立“不拘于时”“能行古道”的榜样,总结全文。同时“不拘于时”照应第二段,“能行古道”照应第三段。‎ 三、出示学习目标之五:学习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第一层:提出分论点: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 “师道”的“道”指风尚;句中两个“也”,表示停顿。‎ 第二层:针对时弊,从三方面对比,剖析“不从师”的症结。    先以“今之众人”与“古之圣人”作对比;再以“为子择师”与“其身则耻师”作对比;最后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士大夫”作对比。‎ 6‎ ‎ ‎ ‎ ‎ 四、出示学习目标之六:理解本文的语言特点。‎ ‎(1)整句散句结合。‎ 整齐的排偶句和灵活的散句交错运用,配合自然,错落有致。例如,第二段:“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与“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亦远也,而耻学于师”,是排偶句。接下去,“是故圣益圣,愚亦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则是散句。而这一长的散句中,“圣益圣,愚亦愚”和“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又都是排偶句。 ‎ ‎(2)一个意思,多种句式。‎ 第二段一连用了三个对比,结语都是批判士大夫不重师道的恶劣风气,但语气一句比一句加重。第一句“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反诘语气;第二句“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否定、责备语气;第三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与软”,讽刺语气.感情强烈。‎ ‎(3)顶真修辞手法的运用。‎ 顶真,用上一句的结尾的词语做下一句的起头,使前后句子的头尾蝉联,‎ 上递下接。本文有好几处运用这种修辞手法,例如“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五、出示学习目标之七: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本文讲了许多从师的道理,哪些对我们今天有借鉴意义?哪些反映了作者的封建意识?‎ 作者第一次提出了老师的职责,既概括又全面;作者强调学而知之,必须从师学习,能者为师,不耻下问,尊重老师,奖励后学等思想在今天仍有借鉴意义。但作者所说的“道”,是维护封建统治的儒家之道,所说的“业”,是“六艺经传”,与我们所讲的“道”和“业”的内涵是根本不同的。他把“士大夫之族”在从师问题上的见识不如“巫医乐师百工之人”看成反常,暴露了轻视劳动人民的封建统治阶级的偏见。‎ 六、目标检测 ‎1、结合注释理解词句,读懂课文并熟读成诵。‎ ‎2、整理课后习题。‎ ‎3、完成《同步练习》。‎ 教学后记 6‎ ‎ ‎ ‎ ‎ 6‎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