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8 发布 |
- 37.5 KB |
- 2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河北省滦州市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河北省滦州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题高一语文 (时间:150分钟 分值:150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组是 A. 阜(fù)盛 纺缴(zhuó) 监生(jiàn) 吞噬(shì) B. 间(jiān)或 盆缶(foǔ) 崔嵬(wéi) 广袤(mào) C. 反馈(kuì) 磅礴 (pāng) 跬(kuǐ)步 逡(qūn)巡 D. 宵柝(tà) 饿莩(piǎo) 洿(wū)池 畏葸(xǐ)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的能力。该题主要考查易读错的字的字音,与所学的教材十分贴近。复习字音和字形、字义结合起来,互相促进,相辅相成,效果会更好。 B项,“间或”的“间”读四声jiàn; C项,“磅礴”的“磅”读二声páng; D项,“宵柝”的“柝”读四声tuò。 故选A。 【点睛】字音题考核的内容有多音字、形似字、音近字、形声字、统读字、生僻字、方言误读七类,命题形式主要有找出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找出读音全部相同(或不同)的一项、找出读音全部相同(或不同)的一组三类。复习时分类整理记忆,以记忆为主,训练、记忆相结合。另外,平时要拓宽知识面,扩大阅读量,积累词汇,丰富词汇量。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寒喧 彷徨 剌造 兴高彩烈 B. 遨游 樊篱 青冢 义愤填膺 C. 撕打 孝悌 璀璨 自明得意 D. 荡漾 谄媚 湮没 契而不舍 【答案】B 【解析】 - 24 - 【详解】本题考查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然后根据字义、字音辨析字形正误,根据语境,关照形旁判断是个很好的方法,平时积累也应该多借助偏旁识字法。 A项,“寒喧”应改为“寒暄”,意思是“问候与应酬,今泛指见面时彼此问候起居或泛谈气候寒暖之类的应酬话。”“兴高彩烈”应改为“兴高采烈”意思是“原指文章志趣高尚,言词犀利。后多形容兴致高,精神饱满。”; C项,“自明得意”应改为“自鸣得意”,意思是“自以为了不起,表示很得意。 形容自我欣赏。”; D项,“契而不舍”应改为“锲而不舍”,意思是“不停地雕刻。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故选B。 【点睛】考生应该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要做到正确地读写词语,首先应注意从汉字的音、形、义三方面入手,读准字音辨明字形,弄清字义。其次要适当拓宽阅读面,多积累词语,丰富自己的词汇量。并且在积累的过程中,要做到准确无误这样在读写的过程中就可以避免读错写错了。 3.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 自己荐她来,又合伙劫她去,闹得沸反盈天的,大家看了成个什么样子? B. 待神志镇定之后,这位鲤鱼“科学家”就会讲述一个真正令它们惊诧不已的传奇故事。 C. 武汉军运会赛场上观众的呐喊声振聋发聩,气氛非常热烈。 D. 我们这个世界人才济济,人们勤学好问。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出“正确”或“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把握成语的意思,再结合语境辨析正误。 A项,“沸反盈天”意思是“声音像水开锅一样沸腾翻滚,充满了空间。形容人声喧闹。”本句出自鲁迅《彷徨·祝福》中的话,符合语境色彩; B项,“惊诧不已”意思是“非常吃惊,大大的出乎意料”,这里形容所讲的故事,符合语境色彩和意义; C项,“振聋发聩”意思是“声音很大,使耳聋的人也听得见。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人,使他们清醒过来。”这里不能形容观众欢呼声,可以改为“欢声雷动”; D项,“人才济济”意思是“形容有才能的人很多。”,在这里是指人才多,符合语境。 - 24 - 故选C。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面对突然发生的灾难,一个地方抗灾能力的强弱既取决于当地经济实力的雄厚,更取决于政府的应急机制和领导人的智慧。 B. 最近几年,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新能源汽车扶持政策,节能环保、经济实惠的新能源汽车逐渐进入老百姓的生活。 C. 目前,我国优质医疗资源大多集中在城市,城市各大医院专家号一号难求,无形中推高了医疗费用和患者负担。 D. 教育部近日发布的文件指出,到2020年底各学校要逐步建立包括生活垃圾分类知识教育的生态文明教育,将垃圾分类知识与课堂内容结合起来。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病句辨析与修改能力。病句原因很多,主要有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语序不当、结构混乱、不合逻辑、表意不明等。判断病句,必须对汉语的语言规范有所了解,首先要仔细阅读句子,第一步凭借语感感知句子有无毛病,再用所学知识(病句类型)作分析。可用压缩句子抓主要成分由整体到局部地判断。本题,题干明确指出“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项,两面对一面,“能力的强弱”不能取决于当地经济实力的雄厚和政府的应急机制和领导人的智慧。应在“雄厚”前加“是否”,“应急机制”前去掉“的”,加“有无”,“智慧”前去掉“的”加“是否”; C项,动宾搭配不当,“负担”不能搭配动词“推高”,应在“患者”前加“增加”; D项,宾语残缺,谓语“建立”没有宾语,应在“生态文明”后加“体系”。 故选B。 【点睛】 - 24 - 语病主要分为六种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和赘余、结构混乱、语意不明、不合逻辑;而这六种类型又可归纳为两大类,即结构性语病和语义性语病。对于结构性病句,考生应多从语法角度分析,先压缩,再看搭配。要认真细致审读每个选项,重点注意分析并列短语作句子成分与其他成分的搭配,可以将并列短语拆开逐一与其他成分搭配,验证其当否。对于句式杂糅的句子,先凭语感判定其不协调,再分别造成句子,再放回原文中,验证其当否。对于语序不当的句子,先也要凭语感检测,再将不协调的词语或句子调换位置,看是否通畅自然。对因不明词义而造成前后矛盾的语句,应尽力推敲出这个关键词语的含义,推敲方法是拆字组词。 5.对下列各组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 王无罪岁(罪:罪过) 伏尸百万,流血漂橹(橹:盾牌) B.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镂:折断) 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贻:赠送) C.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均:权衡,比较) 如惠语以让单于(让:责备) D. 衡少善属文(属:连缀) 惠等哭,舆归营(舆:车)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首先应审题,看是选择正确的选项还是错误的,不要出现因为审题不清导致错误,留下遗憾。最好的方法是凭借知识迁移能力兼用排除法。 A项,“罪”名词用作动词“归咎,归罪”的意思,本句话意思是“大王不要归罪于年成”; B项,“镂”原指在金属上雕刻,泛指雕刻。本句话的意思是“(如果)不停地刻下去,(那么)金石也能雕刻成功。” D项,“舆”名词用作动词“用车子抬”的意思,本句话的意思是“常惠等人哭泣着,用车子把苏武抬回营帐。” 故选C。 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与“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中的“耻”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 B. 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C. 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 D. 空以身膏草野,谁复知之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首先应审题,明确选择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与‘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中的‘耻’用法相同的一项是”,这是针对文言实词中的一词多义现象设题,然后根据词语在句中的位置以及上下文确定义项。例句中的“耻”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耻”。 A项,“羞”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羞”,这句话的意思是“一般人尚且感到羞耻,更何况是身为将相的人呢!”; B - 24 - 项,“帝王”是名词作动词“成为帝王,称王称帝”,这句话的意思是“是子子孙孙称帝称王直至万代的基业。”; C项,“归”是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回去”,这句话的意思是“终于在朝堂上接见蔺相如,举行完廷见的外交大礼然后送他回国。”; D项,“膏”是名词作动词“做肥料”,这句话的意思是“白白地把身体给野草做肥料,谁又能知道呢?”。 故选A。 7.下列各组句子中,句式特点相同的一项是 A. ①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②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 B. ①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②铸以为金人十二 C 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②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D. ①求人可使报秦者 ②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理解文言文特殊句式的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要通读文本,理解大意;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结合常见的文言文特殊句式进行对比分析,根据题干要求进行作答。如本题的题干要求“下列各组句子中,句式特点相同的一项是” A项,①和②均为被动句,“隳”表语意被动,“不拘于时”中“于”表被动; B项,①是判断句“……也”典型判断句的用法,②是定语后置句,“十二”为定语,正常语序应该为“铸以为十二金人”; C项,①是定语后置,定语“利”和“强”后置,正常语序应该为“蚓无利爪牙,强筋骨”,②是宾语前置,“句读”和“惑”作宾语前置,正常语序应该为“不知句读,不解惑”; D项,①是定语后置,“者”是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正常语序是“求可使报秦人”,②是状语后置,正常语序为“颁白者于道路不负戴矣” 故选A。 8.下列句子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 王知如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B.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C.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D. 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 【答案】D - 24 - 【解析】 【详解】本题考核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含义的能力,重点考察通假字现象。此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将词语放回到原文中,结合上下文语境进行分析。考生平时对通假字多归纳汇总,并熟悉常见通假字。本题中: A项,“无”通“毋”,不要的意思。本句话意思是“大王如果知道这个道理,那就不要期望你的子民会比邻国多”; B项,“生”通“性”,本性、资质的意思。本句话的意思是“君子的本性跟一般人没什么不同,(只是)君子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C项,“受”通“授”,传授的意思。本句话的意思是“老师,是(可以)依靠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 故选D。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寡人之于国也 B. 吾尝终日而思矣 小学而大遗 C.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 D. 验之以事,合契若神 恐前语发,以状语武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理解文言文常见虚词的能力。解答本题,一要积累、熟记常见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二要利用语法知识等帮助判断。 A项,前一个“于”是介词,“比”的意思,整句话的意思“靛青,是从蓝草里提取的,然而却比蓝草的颜色更青”;后一个“于”是介词,“对”的意思,整句话的意思“我对于国家”; B项,前一个“而”是表修饰,相当于“……地”,整句话的意思“我曾经一天到晚地冥思苦想”;后一个“而”是转折连词,“可是”的意思,整句话的意思“小的方面倒要学习,大的方面却放弃了”; C项,两个“之”都是助词,“的”的意思;前一句的意思是“如果没有蛇、鳝的洞穴它就无处存身”,后一句的意思是“秦王用十五座城池请求交换我的和氏璧,能不能给他?”; D项,前一个“以”是介词,“用”的意思,整句话的意思是“用实际发生的地震来检验仪器,彼此完全相符,真是灵验如神”;后一个“以”是介词,“把”的意思,整句话的意思是“担心他和虞常私下所说的那些话被揭发,便把事情经过告诉了苏武。”。 - 24 - 故选C。 10.下面对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 李白与杜甫齐名,贺知章曾经说李白“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相传白居易读罢《蜀道难》,称李白为“谪仙人”。 B. 《琵琶行》是白居易被贬江州时创作的一首长篇抒情诗。 C. 《过秦论》选自《新书》,作者贾谊,西汉人。“过秦”即指出秦的过失。 D. “舍相如广成传”中“广成传”是宾馆名,传,驿站的车马。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核理解常见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查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语境的含义作答。 A项,“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这是“杜甫”对李白的评价,而不是“贺知章”,“贺知章”读罢《蜀道难》,称李白为“谪仙人”,而不是“白居易”。 B项,“长篇抒情诗”错,《琵琶行》是唐朝诗人白居易的长篇乐府诗之一。作于元和十一年(816年)。此诗通过对琵琶女高超弹奏技艺和她不幸经历的描述,揭露了封建社会官僚腐败、民生凋敝、人才埋没等不合理现象,表达了诗人对她的深切同情,也抒发了诗人对自己无辜被贬的愤懑之情。这是一篇“叙事诗”,而不是“抒情诗”。 D项,“‘广成传’是宾馆名,传,驿站的车马。”错,这里的“传”字不能单独解释,应该理解为传舍。传舍是古时供行人休息住宿的处所。这句话的意思是“把相如安置在广成舍馆”。 故选C。 二、现代文阅读(共23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香港,因其在亚洲的区位优势、相对自由的贸易环境等便利条件,以及广泛的藏家群体,成为中国艺术市场的前沿阵地。香港巴塞尔艺术博览会和典亚艺博等艺博会,作为汇集全球艺术品的重要平台,不仅对香港当地的经济文化发展呈现出很强的带动能力,其新的发展模式对内地的艺博会也产生着影响。 - 24 - 当下,随着经济的发展、大众审美水平的提升,大众对艺术品的欣赏和消费,正在从盲目型转向知识型。相应地,艺博会在战略上,不再仅仅是汇聚艺术品的展出方,而是希望与公众形成互动——加大对公共教育的投入,以提升大众的鉴赏品位,既服务于社会,也培养了艺术爱好者和未来的藏家群体。正是基于社会文化转型期的迫切需求,几年前,香港的艺博会,开始尝试借鉴博物馆在社会公共教育方面的做法,以更严谨、更科学的艺术品管理、研究、展示设计和艺术教育模式,搭建起一个新的全天候与全球性艺术品展示平台:一方面服务于世界各地的观众,另一方面成为东西方艺术沟通的桥梁。 事实上,与拍卖会相比,艺博会更能反映基础市场的成熟度、健康度和活跃度。而艺博会的“博物馆化”实践,实现了艺术家、策展人、画廊、观众、收藏家、艺术代理人之间更加开放、更加平等的良性交流与互动。一是吸引成熟的艺术收藏机构不断加盟。例如,一些具有百年收藏历史的欧洲画廊,携带珍品参与展览,毕沙罗、莫奈、罗丹、毕加索等艺术大师的作品,成为展会上的“常客”。它们与古董文物,共同提升了艺博会展品的级别,也为大众呈现了更加丰富的艺术空间。二是策展人机制的建立和执行,推高了艺博会的学术标准。如今的艺博会,在展示艺术品的同时,常设有一系列学术性的研讨和讲座活动,特别是国外著名艺术博物馆馆长、专家、艺术家、策展人等权威人士立讲的讲座及研讨会,让普通民众得以近距离了解国际艺事。这些正是艺博会走向成熟的标志。 与此同时,艺博会的“博物馆化”实践还体现为学术标准的确立。对画廊的入展资格,香港的艺博会实行了严格审查。香港的艺博会,正努力通过这些高规格、高品质的展事活动,成为亚洲最具权威性的艺术平台。香港有的艺博会还与香港的各大博物馆、大学等专业机构保持着紧密联系,他们甚至还会将部分收益,拨捐给大学的艺术系,以支持本地学生参与海外艺术博物馆及艺术机构组织的培训和实习活动,从而培育香港新时代的艺术家、学者、博物馆和艺术管理专才,以推动本地博物馆事业和艺博会等艺术展事的多样性建设。 与博物馆机构本质上的不同,当下艺博会的“博物馆化”实践,更多是形式上的转变与提升,但作为国际艺术交流平台,其所带来的影响却是不容忽视的。艺博会在中国如火如荼的发展,为艺术的普及提供了更广阔的社会公共空间。作为艺术品一级市场的风向标,艺博会不单单是一个商业平台,更有义务构建健康的艺术市场环境。对于当下艺博会的健康发展,香港艺博会的“博物馆化”实践,不失为一个路径选择。 (摘编白顾跃《艺博会的“博物馆化”实践》) 1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 24 - 作为汇集全球艺术品的重要平台,香港艺博会不仅带动了当地经济文化的发展,而且对内地的艺博会都有积极影响。 B. 艺博会的“博物馆化”实践,搭建起一个新的全天候与全球性艺术品展示平台,实现了艺展各方的良性交流与互动。 C. 未来艺博会不是商业平台,而拥有了很高的学术定位,着力引导公众审美,建立健全评价与监督体制,建构优秀专业团队。 D. 香港艺博会将部分收益捐给大学艺术系,意在培育香港未来的艺术家和艺术管理专才等,推动艺术展事的多样性建设。 1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开头两段,文章简述了香港艺博会的重要影响力,并且为适应社会文化转型期的迫切需求而进行了“博物馆化”实践。 B. 三、四两段的论述都涉及香港艺博会的“博物馆化”实践,有利于建立和提高艺博会的学术标准。 C. 文章两次采用了对比论证法,分别说明艺博会反映基础市场的成熟、健康和活跃程度,揭示艺博会本质。 D. 本文从整体内容上阐述了社会文化转型期香港艺博会“博物馆化”实践的具体措施和产生的影响和意义。 1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如果不是社会文化转型期的迫切需求,艺博会只作汇聚艺术品的展出方,就不一定需要搞“博物馆化”实践了。 B. 只有加大对公共教育投入,提升大众鉴赏品位,艺博会才能服务社会,培养艺术爱好者和未来的藏家群体。 C. 如果艺博会“博物馆化”,那么毕沙罗、莫奈、罗丹、毕加索等艺术大师的作品,就可能会成为展会“常客”。 D. 香港艺博会的“博物馆化”实践,是艺博会走向成熟的标志,对于当下艺博会的健康发展不失为一个路径选择。 【答案】11. B 12. C 13. B 【解析】 【11题详解】 试题分析:A项,“对内地的艺博会都有积极影响”太绝对化。C - 24 - 项,曲解文意,“未来艺博会不是商业平台”错,据选文末尾介绍,“作为艺术品一级市场的风向标,艺博会不单单是一个商业平台,更有义务构建健康的艺术市场环境”。D项,以偏概全,“香港艺博会将部分收益捐给大学艺术系”错,原文说的是“香港有的艺博会还与香港的各大博物馆、大学等专业机构保持着紧密联系,他们甚至还会将部分收益,拨捐给大学的艺术系”,注意句中限制词“有的”。 【12题详解】 试题分析:C项 “揭示艺博会本质”错,从选文最后一段开头句可知,文章是说香港艺博会的“博物馆化”实践与博物馆机构本质不同。 点睛:论述类文本阅读的阅读材料是一篇小论文,所以要明确文章的三要素:论点、论据和论证法法。答题时注意判断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此题C项文章的内容概括错误。 【13题详解】 试题分析:B项,说法绝对。“培养艺术爱好者和未来藏家群体”方式和途径很多,“加大对公共教育投入”只是条件之一。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日本佬 麦家 日本佬就是我父亲,当然是绰号。 父亲的名字叫德贵,叫他“日本佬”是因为年轻时他被真正的日本佬(东洋鬼子)抓去当过几天挑夫,学会了几句日本话,回到村里当本事显,看见人家在吃饭,他说“米西米西”;看见天下雨,他说“阿美阿美”。那时父亲才十五岁,不懂事,觉得这很好玩,不晓得有些事是不可以闹着玩的。等晓得时已经来不及,大家已经叫顺口,想改都改不了了。 日本佬! 父亲想不答应都不行,不答应人家叫得更响。 爷爷说:“人的绰号像脸上的疤,长上去了就消不掉。” 怪的是,父亲后来的长相、脾气都越来越像日本佬,个儿不高,但壮实如牛;话不多,但脾气火爆,逞强好胜。父亲不爱惹事,但更不喜欢别人惹他,谁惹了他,他会跳起脚骂,有时也出手打。父亲一旦抡起拳头,没人敢迎上去,因为谁都打不过他。 爷爷说:“打架一是靠力气,二是要敢拼命。” - 24 - 父亲两个都有,加上爷爷一向有的名头,威风头就更足。爷爷也有绰号,叫“长毛阿爹”。长毛就是太平军,打仗最不要命,清兵怕他们跟怕鬼似的。后来长毛自己不团结,才被清兵打败,四乡野里躲。有一个躲在我们村里,活到九十九岁才死掉。村里人都说,这人有武功,八十岁还能站梅花桩,一站半个小时,雷打不动。村里有个人,被他一巴掌当场打死。所以,村里人都怕他。 “只有你爷爷不怕他。”汉泉耶稣活着时曾对我说,“有一次,他把你家的老母鸡偷去吃了,你阿太(爷爷的母亲)气得在屋里哭,你爷爷晓得后提着抬水杠找上门打他,把他吓得像只喊老鼠一样乱窜,全村人都看见了。谁敢打长毛?只有他老子!所以后来你爷爷就有了‘长毛阿爹’的绰号。” 爷爷说:“我那时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啊。你爹跟我一个德行,天不怕地不怕,什么事都是天下老子第一。这样不好,容易得罪人,要吃苦头的。” 母亲劝他:“有事情要学会忍,不要动不动发日本佬脾气。” 但父亲还是经常发日本佬脾气。一次,我跟父亲去生产队开夜会,那时关金还没当副队长,对父亲蛮客气的,见了我很开心,从旁边一位妇女手上抢过一把葵瓜子,叫我:“小鬼子,你的过来,这里的,有米西米西的。” 我要过去,父亲一把拉住我,转身对关金飞起一脚,踢掉他手板心里的葵瓜子,凶他:“你以后要再这样叫我儿子,老子把你舌头割了!”把关金和在座的人都吓坏了。 母亲知情后,批评父亲,说为这么一点小事得罪人,不值得。 爷爷却批评母亲,说:“怎么不值得?今后人都这么叫,叫顺口了,叫成了疤,消不掉了,我这不又成鬼子他爷了。我当一次鬼子他爹就够了,不想再当爷了。” 父亲咬了牙:“不会的,谁叫我撕谁的嘴。” 从那以后,再没人敢叫我“小鬼子”。 也是从那以后,关金跟父亲的关系基本恶掉了,等他当上副队长就完全恶掉了。副队长是干部,有了“干部”这腰杆,关金就不像以前那么怕父亲了,敢对父亲使坏了。有一段时间,父亲在槽厂做工,关金刚好管着父亲,对父亲特别不好,找到借口就扣父亲工分,一扣就是两分、三分。 每次扣了工分,母亲总是心疼得要发牢骚,把老话说一遍:“你们看,有报应了吧。我老早说过,为那幺丁点儿小事情得罪他不值得。” - 24 - 我觉得也是不值得的。村里很多人都有绰号,像我姑夫叫“癞皮狗”,我们生产队会计叫“矮脚凳”,大队会计叫“馊豆腐”,民兵连长叫“黄鼠狼”。跟这些人比,我觉得叫个“日本佬”“小鬼子”算不了什么。这一点都不难听嘛,我觉得,甚至还有点威风呢。 父亲听我这么说后,给我一个巴掌,骂我:“小畜生!” 我对爷爷说,我宁愿是“小鬼子”也不愿是“小畜生”。没想到,爷爷也给我一个大巴掌。爷爷平时很少打我的,一般是父亲打我,爷爷替我打父亲。爷爷的一个巴掌,比父亲一百个都叫我心里难过。 (节选自《人民文学》,有删改) 14.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小说开篇讲述了父亲年少时被唤作“日本佬”的经历,语言轻快、幽默。如“看见人家在吃饭,他说‘米西米西”’等一系列句子。 B. “长毛”是村里人见人怕的恶魔形象,爷爷是村里的头号风流人物,“只有你爷爷不怕他”汉泉耶稣的这种语态将爷爷的威风推向极致。 C. “我”对父亲绰号的看法并非完全是负面的,“日本佬”与“癞皮狗”“矮脚凳”“馊豆腐”“黄鼠狼”等难听的绰号相比,算不了什么,甚至还有点威风。 D. 小说结尾运用对比手法,一向疼爱“我”的爷爷给了“我”一个大巴掌,说明爷爷对父亲的做法也很支持,绝不允许家人被贴上这种耻辱的标签。 15. 小说以儿时的“我”作为叙述者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16. 小说的标题“日本佬”用语平实,却别有深意,请结合全文.探析作者以“日本佬”为标题的意图。 【答案】14. B 15. ①“我”是故事的叙述者,使文中的故事更具有真实感;②通过“我”的所见所闻和情感态度,突出父亲、爷爷的形象。③以儿童的视角反映复杂的成人世界,使作品更能穿透人心。 16. ①设置悬念。小说以“日本佬”为题,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②突出了人物形象。“日本佬”是父亲的绰号,对人物形象起到生动的概括作用。③使小说情节集中、紧凑。“我”父亲的绰号“日本佬”贯串全文,是小说的线索。④表现小说的主题。小说通过普通百姓对待“日本佬”这个带有歧视意味儿的粗鄙称呼的态度和行为,为我们展现了国人的生活信仰与价值观念,以小见大。 【解析】 【14题详解】 试题分析:B - 24 - 项,曲解文意,“爷爷是村里的头号风流人物”不当,由原文可知,爷爷打“长毛”,是因为他偷了爷爷家的鸡,气哭了“阿太”,这一情节表明爷爷勇敢、孝顺,由爷爷的话“我那时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啊”可知,爷爷当时年轻气盛。 点睛:这道题综合性比较强,既涉及到了对小说中语言的理解,也涉及到了对小说中情节、人物形象、写作手法的把握。解答这类题的方法是:(1)快速通读全篇,抓住中心事件理清小说情节。(2)认真品读重要段落,把握全文思想主旨。(3)找出描写人物的段落和语句,分析概括人物形象特征及心理。(4)细致咀嚼重要语句,抓住关键词揣摩挖掘内涵。(5)对照选项一一排除得出答案。 【15题详解】 试题分析:小说以“我”作为叙述者,从写法上来看,采用的是第一人称的叙事方式,其好处是使故事具有亲切感和真实感,能够有力地表现或烘托人物形象。另外,本文中的“我”是“儿时的我”,叙述的是爷爷、爸爸的故事,也就是说小说是从儿童的视角来反映成人的世界,儿童单纯天真的特点会使作品更具有穿透力。 【16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小说标题的鉴赏,“日本佬”字面意思就是“日本人”,作者以此为标题写自己的父亲,起到了设置悬念吸引读者的作用;从与人物形象的关系角度来看,“日本佬”是父亲的绰号,文中说父亲“父亲后来的长相、脾气都越来越像日本佬”,可见标题有突出人物形象的作用;从表达主题来看,“日本佬”是个带有鄙视味道的称呼,村人、父亲和爷爷对这个称呼的态度反映出中国人的价值观念,因此这个标题也有揭示主旨的作用;从结构上来看,小说始终围绕“日本佬”展开,这个标题也起到了线索作用。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薛居正,字子平,开封浚仪人。父仁谦,周太子宾客。居正少好学,有大志。清泰初,举进士不第,为《遣愁文》以自解,寓意倜傥,识者以为有公辅之量。逾年,登第。 汉乾祐初史弘肇领侍卫亲军威权震主残忍自恣无敢忤其意者其部下吏告民犯盐禁法当死狱将决,居正疑其不实,召诘之,乃吏与民有私憾,因诬之,逮吏鞫之,具伏抵法。弘肇虽怒甚,亦无以屈。周广顺初,迁比部员外郎,领三司推官,旋知制诰。周祖征兖州,诏居正从行,以劳加都官郎中。显德六年,使沧州定民租。未几,以材干闻于朝,擢刑部侍郎。宋初,迁户部侍郎。建隆三年,入为枢密直学士,权知贡举。初平湖湘,以居正知朗州。会亡卒数千人聚山泽为盗,监军使疑城中僧千余人皆其党,议欲尽捕诛之。居正以计缓其事,因率众剪灭群寇,擒贼帅汪端,诘之,僧皆不预,赖以全活。 - 24 - 乾德初,加兵部侍郎。车驾将亲征太原,大发民馈运。时河南府饥,逃亡者四万家,上忧之,命居正驰传招集,浃旬间民尽复业。开宝八年二月,上谓居正等曰:“年谷方登,庶物丰盛,若非上天垂祐,何以及斯。所宜共思济物,或有阙政,当与振举,以成朕志。”居正等益修政事,以副上意焉。太平兴国六年,因服丹砂遇毒,方奏事,觉疾作,遽出。至殿门外,饮水升余,堂吏掖归中书,已不能言,但指庑间储水器。左右取水至,不能饮,舆归私第卒,年七十。 居正气貌瑰伟,饮酒至数斗不乱。性孝行纯,居家俭约。为相任宽简,不好苛察,士君子以此多之。自参政至为相,凡十八年,恩遇始终不替。 (选自《宋史·薛居正传》,有删改) 17. 下列对画波浪线部分的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汉乾祐初/史弘肇领侍卫亲军/威权震主/残忍自恣/无敢忤其意者/其部下吏告民犯盐禁法/当死/ B. 汉乾祐初/史弘肇领侍卫/亲军威权震主/残忍自恣/无敢忤其意者/其部下吏告民犯盐禁/法当死/ C. 汉乾祐初/史弘肇领侍卫/亲军威权震主/残忍自恣/无敢忤其意者/其部下吏告民犯盐禁法/当死/ D. 汉乾祐初/史弘肇领侍卫亲军/威权震主/残忍自恣/无敢忤其意者/其部下吏告民犯盐禁/法当死/ 18.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太子宾客,古代官职名,从宋代始置,为太子东宫属官,掌管侍从规谏等。 B. 进士,意为可以进授爵位之人,是对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的称呼,凡应试者亦谓之举进士。 C. 侍郎,古代官名,宋朝时在中央设吏、户、礼、工、刑、兵六部,侍郎是各部的副部长。 D. 权,指暂代官职。在文言文中表示代理官职的词还有假、摄、守、署等。 19.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薛居正才华显著。清泰初年,薛居正参加进士考试落第,便写了一篇寓意洒脱的《遣愁文》来自我宽解,了解的人都认为他有公卿宰辅的器量。 B. 薛居正明辨是非。监军使怀疑朗州城中千余名僧人皆为盗贼同党,想要将他们全部逮捕杀掉,薛居正设法了解真相,保全了全部僧人的性命。 C. 薛居正治理有方 - 24 - 皇上将要亲征太原,需征调百姓运送粮草,当时河南府闹饥荒,百姓大量逃亡,薛居正主动请缨,十日内便让百姓全部返回务农。 D. 薛居正品性高洁。薛居正性情孝顺,行为纯正,虽位居宰相高位,但处事宽厚仁慈,生活俭朴,士人君子因此都称赞他。 20.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未几,以材干闻于朝,擢刑部侍郎。 (2)所宜共思济物,或有阙政,当与振举,以成朕志。 【答案】17. D 18. A 19. C 20. (1)不久,(他)因为有才干扬名朝廷(或“在朝廷上闻名”),被提升为刑部侍郎。 (2)(你们)应当共同思考对万物有益的事情,如果政事有闪失,应当予以整治,来实现我的志向。 【解析】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通读全文,首先找出人名、地名、事物名、朝代名等。因为名词常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注意主语常省略。其次找动词,动词通常作谓语。借助句子成份,关键是抓住动词,以动词为中心,找前后结构关系,确定主干,从而断开句子。此外,文言虚词和特殊句式对文言文句读有很大的辅助作用。断句题还可以抓住一定不能断开的地方,用排除法做题。本题抓住关键词语断句,“侍卫亲军”作“领”的宾语,应在“侍卫亲军”后断开。排除BC。“法当死”的意思是论法当死。句意完整。应在“法当死”的前后停顿。排除A。 故选D。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平常的学习中,考生在平时学习中应多多识记积累相关的知识,应有意识的进行分类识记,比如科考类、官职升迁贬谪类、官职名称类等等。 A项,“从宋代始置”错,太子宾客,古代官职名,唐代始置,为太子东宫属官,掌管侍从规谏等。 故选A。 【19题详解】 - 24 - 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意思,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时,阅读一定要细致,要回到原文中逐句比较,依据文意,力求明辨各选项表述的正误。特别要注意其中的细微末节的毛病,例如事件的前后倒置,内容上的归纳不完整,中心概括上的无中生有,片面遗漏,强拉硬连,任意拔高,等等。 C项,“主动请缨”错,原文“上忧之,命居正驰传招集”意思是“皇上为此感到忧虑,命令薛居正乘驿马招集百姓”,可见“主动请缨”的说法是错误的。 故选C。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能力。此类题目在翻译时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文言文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注意特殊句式和虚词,把握语境推断。第(1)句关键点:“以”:表原因,“因为”;“未几”:表时间,“不久”;“擢”:动词,“被提升”;“闻于朝”:“在朝廷上闻名”。第(2)句关键点:“句读之不知”:宾语前置句式,“不通晓句读,”;“或”:“有的”;“不”同“否”;“师”:“从师学习”;“小学”:“小的方面学习”。 【点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参考译文: 薛居正,字子平,开封浚仪人。他的父亲薛仁谦任后周太子宾客。居正年轻时好学,有远大志向。清泰初年,参加进士考试未被录取,写了一篇《遣愁文》来自我解嘲,文章寓意不同寻常,了解的人认为他有公辅大臣的器量。一年后,登进士第。 - 24 - 后汉乾祐初年,史弘肇统率侍卫亲军,威权震动皇上,为人残忍放纵自傲,没有人敢忤逆他的意愿。他的部下官吏控告老百姓违犯盐禁,论法当死。案件将要判决,薛居正怀疑其罪不实,召来百姓讯问,原来官吏与百姓有私怨,于是诬告百姓,逮捕那个官吏来讯问,他供认不讳,受到了处罚。史弘肇虽然很恼怒,也没有办法救助。后周广顺初年,迁升为比部员外郎,统领三司推官,不久任知制诰。周太祖征伐兖州,命令薛正居跟从前往,因为功劳加任都官郎中。显德三年,迁升为左谏议大夫,被提拔为判馆事。六年,出使沧州核定民租。不久,他因为有才干扬名朝廷,被提升为刑部侍郎。宋朝初年,薛居正升任户部侍郎。建隆三年,到朝廷任枢密直学士,临时代理贡举。湖湘刚平定,朝廷任命薛居正出任朗州知州。正遇逃兵数千人聚结山泽为盗,监军使怀疑城中僧侣一千多人都是盗贼的同伙,商议准备全部捕杀。薛居正用计延缓这件事,于是率军队消灭群寇,擒俘盗贼主帅汪端,讯问他,得知僧侣们都没有参与,千余名僧侣得以保全性命。 乾德初年,薛居正加任兵部侍郎。皇帝将要亲自征伐太原,大量发动百姓运送粮草。当时河南府闹饥荒,逃亡的有四万家,皇上为此感到忧虑,命令薛居正乘驿马招集百姓,十天内百姓都恢复生业。开宝八年二月,皇上对居正等人说:“年岁丰登,万物丰盛,如果不是上天保佑,哪里能这样。你们应当一起想着利众济人的事情,如果政事有闪失,应当予以整治,来实现我的志向。”薛居正等人愈发勤修政事,来达成皇上的意愿。太平兴国六年,薛居正因为服用丹砂中毒,正在上奏事情,发觉疾病发作,立即出来。走到宫殿门外,喝了一升多的水,宫堂中的官吏搀扶着他回到中书省时,他已经不能说话,仅指着里屋盛水的容器。左右的侍从把水拿来,他已经不能喝了,被用车送回自己的府第就去世了,享年七十岁。 薛居正薛居正气质容貌伟岸,喝酒到几斗都不会胡乱行事。他性情孝顺,行为纯正,持家讲究节俭。担任宰相为政宽仁俭朴,不喜欢苛求细察,士大夫因此都称赞他。他从参与政务到担任宰相,共八十年,皇上给他的恩遇始终没有改变。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临江仙·送钱穆父 苏 轼 一别都门三改火,天涯踏尽红尘。依然一笑作春温。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尊前不用翠眉颦。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21. 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是 A. “一别都门三改火,天涯踏尽红尘”,意思是自从我们在京城分别一晃又三年,远涉天涯你奔走辗转在人间。 B. “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句运用了拟人、对偶手法,赞扬了友人淡泊、坚贞的品格。 C.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这两句描绘出一种凄清幽冷的氛围,渲染了作者与友人分别时抑郁无欢的心情。 D. 此词以思想活动为线索,上片写了与友人久别重逢,下片写了月夜送别友人。 22.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两句传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答案】21. B 22. - 24 - ①豪放达观,意在劝慰他人。诗人认为人生如行旅,人人都是漂泊的旅人,自当随遇而安,表现了诗人超然物外、恬淡自安的洒脱情怀。②失意惆怅,意在感伤自身。诗人认为自己和友人一样不幸。表达了诗人对仕宦浮沉的惆怅,对身世飘零的慨叹。 【解析】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查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词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词意思,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本题要求选出“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 B项,“运用了拟人……手法”错,这句话的意思是“你心如古井水不起波澜,高风亮节像秋天的竹竿。”采用的是比喻的修辞手法。 故选B。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审清楚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两句传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结合注释和全篇分析最后两句中的情感。苏轼在杭州做知州时,好友钱穆父经杭州北上。故人相见,置酒欢聚,既有久别重逢的喜悦,也有离别在即的惆怅。万般情感凝结于心,最后都融入了这句“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逆旅”指的是客舍、旅店。大诗人李白曾有“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之句,将天和地比作世间万物的旅店,苏轼的“人生如逆旅”也是此意。人的一生,难免要经历千回百折,难免要面对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与其说是人生的烦恼,不如说是人生之旅上的小片段、小插曲。既然生命是一场旅行,既然你我都是行路人,都是天地间的过客,那么还有什么是想不开、放不下的呢?以对友人的慰勉和开释胸怀总收全词,既动之以情,又揭示出得失两忘、万物齐一的人生态度。这两句是苏轼这种豪放性格、达观态度的集中体现。然而在这些旷达之语的背后,仍能体察出词人对仕宦浮沉的淡淡惆怅,以及对身世飘零的深沉慨叹。 【点睛】 - 24 - 鉴赏诗歌思想情感这类题目解答时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①抓显情语。指诗中最生动传神的、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和情感态度的词语或句子;②分析景语。注意按照“意象—→意境—→诗情”的思路去揣摩;③结合注解,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和创作风格。要注意平时积累一些诗人的相关材料,特别是对一些影响大、在文学史上的地位重要的作家诗人更要留心;④了解古代诗歌类别和常见的内容,把握诗歌的思想情感。要注意大多数诗歌表达的思想情并非单一,而是丰富复杂的;⑤注意积累古诗中的思想感情常用词语:欢快、愉悦、激动、烦闷、恬淡、闲适、欢乐、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情感的表达方式主要有两种,其一是直接表达,出现情感词,其二是借助意象来表达,找出诗人笔下的意象即可体会情感。答题的思路如下:直抒胸臆,直接表达……感情;间接抒情:借助……意象(或画面),渲染……氛围,营造……意境,表达了……感情。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2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回顾了“五丁开山”的传说。 (2)《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了昔日琵琶女身价高受到众多纨绔子弟的追捧。 (3)《师说》中对于为子择师自己却耻学于师的现象,韩愈最后的评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地崩山摧壮士死 (2). 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3). 武陵少年争缠头 (4). 一曲红绡不知数 (5). 小学而大遗 (6). 吾未见其明也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学生名句默写的能力。在默写名句名篇时,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添字,不漏字,不误写。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本题要注意如下字词:崩、摧、梯、栈、钩、陵、缠、绡、遗。 四、语言文字运用(3分) 24.阅读下面材料,以“志愿服务”开头,概括志愿服务的作用。要求:内容全面,不超过50个字。 - 24 - 作为一项自愿且不图物质报酬为参与前提的社会事业,志愿服务重在出力而不是出钱,致力于弥补政府服务和市场服务的不足。这项事业有上百年的历史,在世界各地广泛开展,它是推动社会文明发展的一个重要助力。人的内心都有向真、向善、向美的一面,都期望实现个人的美好价值,志愿服务就是把这种期望变为现实的一种途径。志愿者在从事服务的过程中,会获得精神上的满足。 【答案】志愿服务①能弥补政府和市场服务的不足②推动社会文明发展③实现个人的美好价值④使人获得精神上的满足。 【解析】 【详解】此题考核语言文字运用中压缩语段的能力。需要注意以下解题思路:仔细分析语段的层次,分几层,层意是什么;辨析主次,留主舍次;压缩连缀,切合要求。本题中,一共有三层意思,按照每一层的主要内容加以归纳概括即可。概括时注意以“志愿服务”为主线来找其作用,每个句子是一个作用,把每个句子的核心内容摘取出来然后重新组合句子即可。重点词语“弥补政府服务和市场服务的不足,推动社会文明发展,实现个人的美好价值,使人获得精神满足”。 五.作文(60分) 2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目光需要聚焦,人的德行也需要定向,它必须向着更加文明的地方而去。 根据以上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文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不得套作和抄袭。 【答案】范文 德行的重要性 “德行若不是最好的仆人,便是最差的主人。”爱默生这样说。是的,德行是一块石头,可以是阻止你前进的拦路石,也可能是助人腾飞的垫脚石,好德行缔造奇迹,坏德行断送一生。 德行是水,好德行是滋润大地、荡涤尘埃的涓流,坏德行是席卷万物、洗刷一切的怒涛。德行,是一种自动化的行为方式,好德行是一个人理性的选择与坚持,坏德行是一个人自我的放纵与堕落,人兽区别在于理性,无理性之人与禽兽何异,只凭欲望与本能行事,不知自制,终难成事,更难成大事矣!人人都可以通过自我完善达到理想的道德境界。任何一个人,不管他的身份多么普通,经历多么平凡,或是受过什么挫折,跌过多少跟斗,只要严格要求自己,就能完善自己的德行。 - 24 - 一家大公司招聘业务总裁,经过海量筛选,有十人杀出重围,最后考核是场面试,在一间氛围紧张的房间里,前九人全部铩羽而归,轮到最后一人,没想到主考官随便问了几个问题,便婉拒了求职的要求,最后年轻人满怀落寞,出去时,恰见一块小纸团,便拾起来准备扔到垃圾桶,这时,主考官笑吟吟地道:“留步,打幵纸团!”他打幵纸团,上面写道:“马上去人事部报到”。好德行决定成败,这十个人才能不分上下,为何只有最后一个人成功应聘,养成整洁的好德行,虽是细枝末节,但竟然是这个大公司必要的招聘条件。 金融风席卷全球,世界各地裁员现象严重,一家国企大规模裁员,轮到其中两个人时,竟无法决策,原来这两个人能力在伯仲之间,不分上下,但总经理暗访后,果断地裁撤了一位,究其原因,竟是这人在家中不看电视时,待机不关机,原因虽小,道理深。好德行永远是一个人走向成功的奠基石,养成好德行至关重要。 在当今这个日益一体化的世界里,角色分工日益明显,工作效率也越来越高,随之而来的,是愈加激烈的人际竞争。如今市场,尖端人才是最缺失的,技术性人才是最拥挤的。在当今市场上,要赢得一席之地,第一,要有真才实学,第二,要有令人侧目的好德行,这其中,最必要的是养成好德行,因为人才的养成也需要好德行啊! 德行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他可以主宰人生。培根曾这样说过,好德行缔造奇迹,坏德行断送一生。让我们以理性做楫,用梦想作帆,千帆竞渡,万舟齐发,定位好德行成就大事业,去挥毫我们的美好人生。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写作材料作文的能力。材料已经限制了作文审题立意及材料的范围。材料内容是“德行也是需要定向的”“它必须朝着更加文明的地方而去”。定向即人们将行为置于特定的坐标体系中,以审视和判定行为活动的动因、途径和目标的合理性。它是个人提高品德修养的首要前提。现代化的发展一方面推动人们从传统定向到未来定向的根本转变,提升了个体进行品德行为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另一方面又不可避免地导致价值迷失、定向危机等不良后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和确立,有助于抵消“物化”逻辑对人际关系和精神生活的消极影响,克服价值选择中的焦虑和迷失,为人们提供明确的价值定向坐标体系,引导个人品性行为向更加文明的方向发展,是一种奋发向上的表现,靑少年阶段是塑造未来形象的最佳时期,因此,自我定位的意义尤为重要。古往今来,人们总把高尚的品性作为追求的目标,虽然各个时代的追求不尽相同,但诸如诚实守信、大义正气、自尊自爱这类品质,则一直受到人们的广泛赞誉。大公无私、敬老爱幼、舍己为人、扶危救难、真诚善良、勤奋顽强、谦虚谨慎……诸如此类美好的品德,是自我完善所向往和追求的目标。 [立意] 向善守善 见贤思齐 提升素养美德,坚守美好的德行 - 24 - 追求并守护美好的德行 [结构] 第一段:亮出中心论点。《良好的德行决定人的一生》 第二段:道理论证证明良好品性的重要性。从小处入手,培养自己的良好品德。《淮南子》说得好:“君子不为小善不足为也而舍之,小善积而为大善。”意思是有道德修养的人,不认为小的好事不值得去做而舍弃它,小的好事积累起来就成为大的好事。荀子提过“积善成德”的修养方法。 第三、四段:事例论证定向良好德行的重要性。 第五段:怎么才能拥有良好德行?其一,要多读些好的书籍,从中汲取道德营养。高尔基曾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好书是规范人生的座右铭,好书是定向行动的指南针。 第五段: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定向就是一种改进方式。在这一方面,前人的做法给了我们有益的启示。《论衡》中记载,西门豹性子很急,他就经常佩带一根柔软坚韧的皮条,以便提醒自己压抑焦躁的情绪。在现实生活中,不少人采取了类似的做法。有的人记性不好,便用笔将要做的事记下笔记本或便条中。这些人提醒劝诫自己,努力克服缺点,逐步完善自我。 第六段:在长期的自我完善过程中,自我定向,自我改变,自我提高,是必不可少的。 [素材] 1.晋朝王含为官时,仗势胡作非为,贪赃枉法,其兄当众说王含“政绩俱佳,深受郡中人士称赞。何充当即反驳:“可我听到的情况恰恰相反。” 2.宋景是唐朝名相,勤勉正直,公正无私,他的叔父宋元超,为分配官职,向主管人员提起他们之间的亲属关系,希望能得到照顾。被宋景知道后,把他的叔父立即送回了家。 3.晚唐时,何易于在益昌任县令,他的上司泛舟以赏春景,船到道昌,让何易于派人拉纤。何易于却未从命,而是自己拉纤,上司问原因。说:“时值农耕,百姓时间紧”,上司惭愧,打道回府。 4.晏殊到京参加科举考试,见到试题后他却说,这个题目正巧是他不久前做过的,请皇帝另外命题。皇帝很常识他的诚实,后来晏殊成为宋朝宰相。 5. - 24 - 徐特立老人在长沙师范教书时,对贫苦学生总是尽力帮助,为他们解决经济上的困难。当时在此求学的田汉,因父亲早亡,家庭经济十分困难,徐老就为他买书、买蚊帐,使他得以安心学习,迅速成长。后来,为官清廉的姜济寰丢掉官职后无以为生,徐老就把长沙师范校长的位置让给他,自己到别的学校教书。在他的行为感召下,姜济寰先生后来成为共产党的朋友。长征途中,徐老仅有的一张御寒羊皮送给身体较差的谢觉哉老人,还送给他一些极为宝贵的粮食。组织上分配给他的一匹马他也很少骑,总是将马让给有病负伤的同志骑,自己却坚持步行。 6.1936年冬天,巴金收到杭州西湖边的庙里一位落难姑娘写来的求救信,知道了这位姑娘因母亲去世,受后娘虐待,又遇上失恋,曾打算投湖自杀,但因巧遇一个远亲,被安排到庙里安身,可姑娘后来发现庙里的和尚对她动了歹心,远亲又不在,无奈之中只好给巴金写了这封信。巴金当即约了鲁彦、靳以二人一起,到这位姑娘落脚的庙里,冒充是姑娘的舅父,替她付了80多元房租和饭钱,将她救了出来。然后又为她买了火车票,将她送到上海做了妥善安置。数十年后,有人要在文章中写进这件事,并向巴老打听有关细节。可巴老说,鲁彦、靳以都故世了,没有人证明,就算了吧。 7.任长霞,一个普通而响亮的名字在神州大地传送,也在大江南北掀起了一次又一次感动的热潮,她那震撼人心的事迹,高扬着一身正气和民族精神。同学们还记得电影《任长霞》中的一个片段吗?当任局长打开一个信封时,几枚子弹呈现在她的眼前,一旁的警察见了对她说:“任局长,又收到恐吓信了吗?”任长霞从容镇定的笑着说:“这没什么,我已经习惯了。”听了这样的话,我深刻深体会到了任长霞不畏黑暗势力,真正为百姓做实事的崇高精神,也让我不得不佩服她是一名一身正气的女英雄。她以自己的毕生心血忠实地履行了“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神圣职责,她的英雄正气已在民间广为流传,也是我们心中的榜样,值得我们学习的一代女中豪杰! [名言] 1、少年以正道为做一切事情的基础。——劳伦斯 2、百事坦直,卑鄙的人就远远走路。——布雷克 3、正义是永恒的太阳,世界无不拖延它的到来。——菲力普斯 4、仰不愧于天,义以方外。——孟珂《孟子》 5、聪明的人不听阿谀的话,正真的人不干不磊落的事。——蒙古族民谚 6、谁低下脖子,谁就会被人当马骑。——欧洲民谚 7、穷不失义,达不离道。——孔丘《论语》 8、言动举止,至微至粗之事,皆当合理。——黄宗羲 9、直言,国之良药;有言之人,国之良医。——唐甄 10、一生无媚骨,至死不饶罪。——陈毅 - 24 - - 24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