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8 发布 |
- 37.5 KB |
- 11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年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第1课桥边的老人教学案新人教版选修《外国小说欣赏》
第1课 桥边的老人 [新课入门须知] [作者档案] 姓名 海明威 简历 1899年7月21日生于芝加哥郊外一个乡村医生家庭,从小喜欢钓鱼、打猎、音乐和绘画,曾作为红十字会车队司机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长期担任驻欧记者,并曾以记者身份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和西班牙内战。晚年患多种疾病,精神十分抑郁,经多次医疗无效,1961年用猎枪自杀。 作品 长篇小说《太阳照样升起》《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而鸣》;短篇小说《打不败的人》和《五万大洋》。代表作中篇小说《老人与海》。 评价 美国小说家。1954年度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新闻体”小说的创始人。约翰·肯尼迪称海明威为“20世纪最伟大的作家之一”。 [背景扫描] 小说取材于20世纪30年代的西班牙内战。1936年7月,西班牙内战爆发,共和政府军和法西斯佛朗哥的叛军展开激战。海明威不但与许多知名作家一起支援西班牙人民捍卫民主、反法西斯的斗争,而且作为一名战地记者三次深入前线,在炮火中写了剧本《第五纵队》,并创作了长篇小说《丧钟为谁而鸣》。与前两部反映战争的作品不同,《桥边的老人》关注的不是英雄、正义,也不是“主义”、政治,而是战争中的小人物和弱者。在这里,战争成了作者的谴责对象,对生命价值的珍视更令小说充满了悲悯的力量。 [常识积累] 1.冰山理论 海明威曾在《午后之死》中提出:“如果一位散文作家对于他想写的东西心中有数,那么他可以省略他所知道的东西,读者呢,只要作者写得真实,会强烈地感觉到他所省略的地方,好像作者已经写了出来。冰山在海里移动很庄严宏伟,这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在水面上。”这就是海明威著名的“冰山理论”。 11 对于海明威的“冰山理论”,研究者们注意到了海明威的文体风格,认为海明威早年从事新闻记者工作,练就了简约干练的文体风格,在从事小说创作后,他还是提倡简练的电报体写作风格。海明威的小说使用的是最普通的词和日常用语,摒弃了空洞的辞藻。 2.迷惘的一代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出现在美国的一个文学流派。这个名词源出侨居巴黎的美国女作家格特鲁德·斯泰因。她有一次指着海明威等人说:“你们都是迷惘的一代。”海明威把这句话作为他的长篇小说《太阳照样升起》的一句题辞,于是“迷惘的一代”成了一个文学流派的名称。 “迷惘的一代”不仅指参加过欧洲大战的作家,也包括没有参加过战争,但对前途感到迷惘和迟疑的20年代作家。他们的共同点是厌恶帝国主义战争,却又找不到出路。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有一批青年作家陆续登上文坛。他们不仅年龄相仿,经历相似,而且思想情绪相近,在创作中表现出许多共同点,逐渐形成一种新的文学流派。他们在美国政府“拯救世界民主”口号的蛊惑下,怀着民主的理想,奔赴欧洲战场。他们目睹人类空前的大屠杀,发现战争远不是他们原来设想的那种英雄的事业,所谓“民主”“光荣”“牺牲”都是骗人的东西。他们在战争中经历了种种苦难,了解到普通兵士中间的反战情绪。这在他们心灵中留下了无法医治的创伤。他们的作品反映了这些思想感情。 “迷惘的一代”主要繁荣在20年代;30年代以后,他们的创作倾向,包括海明威在内,都有了变化。 3.海明威名言 (1)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 (2)只要不计较得失,人生便没有什么不能克服的! (3)生活与斗牛差不多,不是你战胜牛,就是牛挑死你。 (4)自己就是主宰一切的上帝,倘若想征服全世界,就得先征服自己。 11 一、读准字音 1.单音字 (1)蹒跚(pán shān) (2)踯躅(zhí zhú) (3)脚踝(huái) (4)瞅着(chǒu) (5)岔路(chà) 2.多音字 (1)卡 (2)看 (3)干 (4)挨 二、写准字形 1. 2. 3. 4. 三、用准词语 1.词语辨析 (1)注视 凝视 辨析 注视:注意地看。对象可以是人和具体的事物。 凝视:带着某种神情长时间聚精会神地看。对象常是人或具体而静止的东西。 例句 ①因为心怀感恩,我们尊重生命,我们热爱生活;因为心怀感恩,我们的心中充满了温暖,并始终用温暖的目光注视着世界。 ②我希望自己的作品不仅能让大家感受到艺术的美,更期待着唤起大家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从这些野生动物身上认识那份原始的美丽,发现那一刻浓情的凝视,从而感受我们来自心灵的震撼和深刻的反思。 (2)爆发 暴发 辨析 爆发:①火山内部的岩浆突然冲破地壳,向四外迸出;②通过外部冲突的形式而发生重大变化;③(力量、情绪等)忽然发作,(事变)突然发生。 暴发:①突然发财或得势(多含贬义);②突然发作。 11 例句 ①刘欢坦言,通过电视节目来推广原创音乐,目前没有成功先例,“我们也是摸着石头过河,但原创力量抑制了这么久,应该到了强有力爆发的时候了”。 ②科技部“973计划”生物入侵项目首席科学家万方浩对记者表示,目前入侵我国的外来生物种类很多,其中二十种暴发成灾,我国是遭受生物入侵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2.成语积累 (1)稀稀落落:稀疏的样子。 (2)神秘莫测:使人捉摸不透,高深莫测。 (3)疲惫不堪:非常疲乏,难以承受。 一、了解行文脉络 二、赏析文本指要 1.文中刻画的“桥边的老人”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试加以分析。 11 [提示] 文中刻画了一个年老孤苦的西班牙老人的形象。他热爱自己的家乡,一谈到自己的家乡,老人就高兴地笑了,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溢于言表。他心地善良,充满爱心。敌人入侵,他不得不逃离家乡,但一直牵挂着他养的那几只动物,对那几只动物是否能够避过战火,一直放心不下。他不关心政治,他不理解敌人为什么会入侵自己的家乡,表达了对战争的厌恶之情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2.文章的主题要表现战争的罪恶,为何仅写“桥边的老人”一人的遭遇? [提示] (1)作者运用以点带面的写法,老人是饱受战争苦难的典型代表,老人的遭遇非常具有典型性。他热爱家乡,被迫逃离家园。为了逃避战火,他流离失所,疲惫不堪,这也正是所有人民遭受战火的普遍表现。“桥边的老人”一人的遭遇,反映了当时全体人民的遭遇;“桥边的老人”渴望和平的愿望,也正是全体人民的愿望。 (2)选一小的切入点,更条理有序,写作过程更容易驾驭,避免了头绪繁多、内容杂乱的情况。这样以极为简省的笔墨,反映出一个大的主题,这正显示出作者高超的写作水平。 3.本文多次提到小动物,作者这么做的目的何在? [提示] 小说的主体部分的对话始终围绕着“动物”展开。在不长的篇幅里,反复出现着这样的细节:老人几次唠叨着:猫会照顾自己的,可是,另外几只东西怎么办呢?作者在强调什么呢?在老人的话语里,我们似乎能够看到,在他孤独的垂老之年,只有几只动物与他相依为命的晚景。然而,残酷的战争使这一温馨都无处存身,一无所有的老人在炮火中不但失去了家园,也失去了最后几位可依靠的伴侣,前景的悲凉显而易见,这也许正是老人并不急于逃离,也不惧怕战火的缘故。这些动物被抛弃,无辜地面对人类制造的战火,对人类的仇恨一无所知。战争双方,有谁会关注生命的被扼杀、被毁灭、被剥夺呢?在老人的眼中,这却是世界的价值所在。 4.文章采用了第一人称叙述的方法,试分析这种叙述角度在本文中有什么巧妙之处? [提示] 第一人称“我”的运用将叙述限定在一个有限的视角中,小说主人公“我”就是故事的讲述人、叙述者。“我”只是充当故事中的一个人物、一个观察者,并没有发表议论和流露感情。(1)这种叙述角度给读者一种“亲历”的感觉,一个真实的特写,增加了一些真实感和亲切感。(2)采用第一人称,可以避免作者的介入,更多的是显示故事而不是讲述故事,显得客观。小说通过“我”之眼,“我”与老人之间的对话,尤其是老人三次唠叨着“猫会照顾自己的,可是,另外几只东西怎么办呢?”这样的细节描写,将老人的内心之痛刻画入微。尽管没有一句带有情绪化的语言,却令我们感受到对战争的谴责和对和平的热爱。(3)“我”作为故事的叙述者,讲述的仅仅是“我”的所见所闻,对其他人物的感受只能推测,这对读者而言,容易挖掘人物的心理,玩味故事的内涵。 [写法阐释] 1.独特的叙述角度 小说通过“我”的眼和“我”与老人之间的对话,将老人内心的苦痛刻画得细致入微。这种叙述角度给我们一种“亲历 11 ”的感觉,仿佛这是一篇来自战场的报道,一个真实的特写。由“我”来作为故事里的人物,可以增加一些真实感和亲切感。这样就避免了作者的介入,显得比较客观。 2.简约的人物对话 (1)文中对话富含张力,“我”两次劝老人离开,但他始终没有挪动。从语言的描写中可以看出老人难以动身的原因:一是体力不支,二是留恋家乡。在生命临近终点时,老人求生的欲望减退了。 (2)对话成为推动叙述的主要力量。这篇小说的人物几乎原地不动,除了对话没有其他动作;小说的情节也非常简单,它的展开主要借助人物对话,如老人的自身状况就是通过对话一一表现出来的。 3.丰富的描写方法 文中运用多种描写人物的方法,多角度、多侧面地展现人物特点,刻画人物形象。如外貌描写,两次写到老人戴副“钢丝边眼镜”,说明老人眼力不好,这样更突出其逃难过程的艰难。文中语言描写最多,主要通过语言来刻画人物形象,文中老人的经历,都是用自己的话叙述的。 [对点演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一个戴钢丝边眼镜的老人坐在路旁,衣服上尽是尘土。河上搭着一座浮桥,大车、卡车、男人、女人和孩子们在涌过桥去。骡车从桥边蹒跚地爬上陡坡,一些士兵帮着推动轮辐。卡车嘎嘎地驶上斜坡就开远了,把一切抛在后面,而农夫们还在齐到脚踝的尘土中踯躅着。但那个老人却坐在那里,一动也不动。他太累,走不动了。 我的任务是过桥去侦察对岸的桥头堡,查明敌人究竟推进到了什么地点。完成任务后,我又从桥上回到原处。这时车辆已经不多了,行人也稀稀落落,可是那个老人还在原处。 “你从哪儿来?”我问他。 “从圣卡洛斯来,”他说着,露出笑容。 那是他的故乡,提到它,老人便高兴起来,微笑了。 “那时我在看管动物,”他对我解释。 “噢。”我说,并没有完全听懂。 “唔,”他又说,“你知道,我待在那儿照料动物。我是最后一个离开圣卡洛斯的。” 他看上去既不像牧羊的,也不像管牛的。我瞧着他满是灰尘的黑衣服、尽是尘土的灰色面孔,以及那副钢丝边眼镜,问道,“什么动物?” “各种各样,”他摇着头说,“唉,只得把它们撇下了。” 我凝视着浮桥,眺望充满非洲色彩的埃布罗河三角洲地区,寻思究竟要过多久才能看到敌人,同时一直倾听着,期待第一阵响声,它将是一个信号,表示那神秘莫测的遭遇战即将爆发,而老人始终坐在那里。 “什么动物?”我又问道。 11 “一共三种,”他说,“两只山羊,一只猫,还有四对鸽子。” “你只得撇下它们了?”我问。 “是啊。怕那些大炮呀。那个上尉叫我走,他说炮火不饶人哪。” “你没家?”我问,边注视着浮桥的另一头,那儿最后几辆大车正匆忙地驶下河边的斜坡。 “没家,”老人说,“只有刚才讲过的那些动物。猫,当然不要紧。猫会照顾自己的,可是,另外几只东西怎么办呢?我简直不敢想。” “你的政治态度怎样?”我问。 “政治跟我不相干,”他说,“我76岁了。我已经走了12公里,再也走不动了。” “这儿可不是久留之地,”我说,“如果你勉强还走得动,那边通向托尔托萨的岔路上有卡车。” “我要待一会,然后再走,”他说,“卡车往哪儿开?” “巴塞罗那。”我告诉他。 “那边我没有熟人,”他说,“不过我还是非常感谢你。” 他疲惫不堪地茫然瞅着我,过了一会又开口,为了要别人分担他的忧虑,“猫是不要紧的,我拿得稳。不用为它担心。可是,另外几只呢,你说它们会怎么样?” “噢,它们大概挨得过的。” “你这样想吗?” “当然,”我边说边注视着远处的河岸,那里已经看不见大车了。 “可是在炮火下它们怎么办呢?人家叫我走,就是因为要开炮了。” “鸽笼没锁上吧?”我问。 “没有。” “那它们会飞出去的。” “嗯,当然会飞。可是山羊呢?唉,不想也罢。”他说。 “要是你歇够了,我得走了。”我催他:“站起来,走走看。” “谢谢你,”他说着撑起来,摇晃了几步,向后一仰,终于又在路旁的尘土中坐了下去。 “那时我在照看动物,”他木然地说,可不再是对着我讲了,“我只是在照看动物。” 对他毫无办法。那天是复活节的礼拜天,法西斯正在向埃布罗挺进。可是天色阴沉,乌云密布,法西斯飞机没能起飞。这一点,再加上猫会照顾自己,或许就是这位老人仅有的幸运吧。 1.小说第一段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 答: 11 答案:用白描手法,通过对“戴钢丝边眼镜”“尘土”“浮桥”和已经忙着逃命的车辆、人群的各种动作的简单勾勒展现了一幅战争来临前的画面,渲染忙乱的氛围,突出老人的形象,有力地暗示了主题,并推动了情节发展。 2.小说中反复出现老人这样的唠叨:“猫会照顾自己的,可是,另外几只东西怎么办呢?”这样的细节有什么作用? 答: 答案:强调了老人孤独的垂暮之年,只有几只动物与他相依为命的凄凉晚景。残酷的战争使老人不但失去了家园,也失去了最后几位可依靠的伴侣。 3.小说最后说“我只是在照看动物”,这一句只比前一句多了一个“只是”,却意味深长。为什么? 答: 答案:“只是”交织着一种“怨”与“冤”的情感:我招惹谁了?我们招惹谁了?为什么要毁了这一切,“只是”暗含着对战争无声的控诉,使小说充满了力量。 4.有人说本文的叙述视角是有限视角,你的看法如何?为什么? 答: 答案:本文的叙述角度是有限视角,完全依赖于小说中“我”的眼睛来看小说中的世界,完全是靠叙述者带领读者走进情节的每个链条。这种叙述将读者的能动性发挥到最大的限度,从而使读者变得不再是被动地听故事,还必须动脑筋,调动自己的知识、经验和想象力。 11 选取恰当的叙述角度 什么样的记叙文算是上乘之作?一是条理清楚,二是人物个性鲜明,三是感情真挚动人。做到这些的关键是什么?关键之一在于选择叙述角度。叙述文学中,一般把“谁说故事”“站在什么立足点上说故事”称为叙述角度。 叙述的角度有三种:第一人称、第二人称和第三人称。 以当事人的口吻来叙述的,叫第一人称叙述。作者在文章里以“我”(或“我们”)的身份直接出现,所叙述的都是“我”(或“我们”)的所见所闻、所做所感。这种叙述方式,真实而有感染力,写亲身经历的文章多用第一人称。 第二人称的叙述,有对话效果,便于倾诉强烈的感情。使用第二人称,如同和别人对话,显得更加亲切,更好地抒发自己的情感。 第三人称的叙述,灵活自由,不受时空的限制,可以增加事件的曲折性、悬念感,可以全面地表现生活。 有时,为了克服单一叙述角度的局限,可以综合运用多种叙述角度。《祝福》用第一人称描写“我”在鲁镇的见闻,又用第三人称叙述祥林嫂悲惨的一生,两种视角交错使用,以亲历者的身份见证人物的命运,使表达更丰富,更深刻。 恰当选用叙述角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考虑: 1.理清作者、叙述人及叙述角度的关系 11 第三人称的叙述角度,叙述人往往就是作者,即作者是以旁观者的身份叙述他人的事情。第一人称的叙述角度,叙述人不一定是作者,如果是叙述作者亲历的真人真事,叙述人既是作者也是故事中的人物;如果作品中的“我”只是作者虚构创作的人物,那故事的叙述人就不是作者。其次,叙述人也不等于叙述角度,以“我”为叙述人的作品,可以是第一人称的叙述角度,此时叙述人是作品的主要人物或作者;如果叙述人仅仅是作品的次要人物,也可以是第三人称的叙述角度。 2.以题材、体裁及叙述效果为依据恰当选用 选用哪一种叙述角度,并非作者随意为之。从题材上看,真实而范围较小的题材,尤其是作者所亲历的事件多用第一人称的叙述角度;虚构或范围较广的题材多用第三人称的叙述角度。从体裁上看,日记、书信、自传、回忆录等叙述性散文常用第一人称的叙述角度。其余则以第三人称的叙述角度为主。就叙述效果而言,第一人称的叙述角度能使文章自然真切,易打动读者;第三人称的叙述角度方便叙述,且几乎不受限制,但易使读者产生距离感。 3.应保证叙述角度的统一和清晰 在文章中,要特别注意叙述角度的统一,因此最好选用一种叙述角度,否则会出现叙述的头绪不清、脉络混乱等现象。确实需要交替使用叙述角度时,转换也不能过于频繁,而且在角度转换时,必须用过渡句等方式交代清楚,以提醒读者。 与你为邻 “妈!隔壁的开门声吵死了!”我皱着眉头,在自己刚做完的一道题目旁打了一个大大的叉。我瞥了一眼桌子上的悄然走动的闹钟,果然,又是11点半——日日如此。 我们家住在老城区一座旧楼里,住了很多年了。我从没有像这几天这么敏感周边的哪怕游丝般的声响。要不是学校说高考前放假自习,要不是爸妈催促我回家补补身子,我就不用像现在这般忍受邻里三姑六婆不停地高谈阔论和这晚上11点半准时到访的恼人的震天响的开门关门声了。要知道,晚上可正是我学习最高效的时候,可也是我最敏感的时候了。 老妈穿着睡衣,轻轻地,又或者说,蹑手蹑脚地走到我的房间。“孩子,你知道的,隔壁小王早出晚归,也够辛苦的了。你知道环卫工人得一天扫多少马路的……”“管他是谁,他有啥理由天天准时吵着我?还时不时伴随一阵婴儿的哭声。叫我怎么复习备考?我不管,明天趁着周日,他轮休,你陪我过去和他说清楚。”说完我便甩手而去,一头扎到床上,用被子一层又一层地捂着自己的耳朵。床“咿呀”一下,像是一声痛苦而又无奈的呻吟。 然而那一晚,竟是出奇的,特别的安静。我却失眠了,躺在床上,睁大眼睛盯着墙壁,仿佛想从墙壁上看出对面任何一丝的喧扰声来。 第二天,天蒙蒙亮,拽着老妈,我昂首挺胸地来到了对门。这户人家的门是那种破旧的旧式铁栅门,上面早就被铁锈侵蚀得七七八八了,仿佛只需轻轻一碰,便可顷刻粉碎。回应我急促敲门声的,是铁栅门“吱呀吱呀”的呻吟声。门开了,三四十岁的中年人,满脸胡茬,头发凌乱,一身似乎和铁门可以称兄道弟的褪了色的皱巴巴的衣服。“小王啊,我是隔壁张阿姨。谢谢你啊,楼道这几天可干净了。”老妈抢先说道,把我的话活活地给盖了下去。 11 “哪里。应该的。这是您女儿吧?多大了?长得可真俊。” “十八了。”终于让我插上话了,“就要高考了……” “呀!那可得加油啊!来,叔叔给你点补身子的。”说完,他便一转身走进了屋子,留下了一脸惊诧的我和老妈。 那是怎样的屋子呀!房间里满满地挤着一张床,旁边是席地而放的饭锅、电扇和一堆破破烂烂的玩具。床上坐着小王的妻子,还有她怀里向着我们微笑的婴儿。我呆住了…… 小王走了出来,塞给我两个红鸡蛋。“娃儿,好好念书,上大学了给咱邻居也添添光!” 我用力地点了点头,弯下腰来对婴儿做了个鬼脸。 与你为邻,谢谢你,待我以真诚和关爱。 [鉴赏点读] 1.作者用朴实自然的语言以第一人称的叙述角度,记叙了“我”和邻居(清洁工小王)之间发生的故事,“我”处理邻里关系的做法和母亲、小王对待邻居的态度形成鲜明的对比,从正反两方面说明了“相互依存”的道理。 2.文章各种描写手法运用娴熟,环境描写,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描写等,都非常生动,准确地表现了人物的身份、性格和品质。 3.文章总体虽以第一人称来叙述故事,为了便于抒发自己真情实感,最后巧妙地换用了第二人称,使故事生动、有趣、有悬念,更能吸引人读下去。 11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