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卷·2019届黑龙江省大庆一中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2017-12)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卷·2019届黑龙江省大庆一中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2017-12)

大庆一中高二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 语文试卷 命题人:赵佳音 审核人:赵丽娟 考试日期:2017 年 12 月 11日 一、现代文阅读(37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第 I 卷 阅读题 漫谈李白诗歌中的夸张 林庚 李白有一首《长相思》诗中说:“忆君迢迢隔青天!昔时横波目,今作流泪泉。不信妾肠断, 归来看取明镜前。”这是一首闺人思念征夫的诗,相思之苦,以至于到了“昔时横波目,今作流 泪泉”的程度。美妙的眼睛竟成了一口泉眼,这当然是有些夸张;却还不能说就怎么不合理,还 可以算在合理的夸张之列;但也有其不合理处,这不合理处在于她还要证明原来是秋波横生的眼 睛,真的变成了一口泉眼;并要求那面镜子到时候为她作证。因为如果真到那征夫回来的时候, 她即使还很憔悴,即使是当时快乐得又哭了起来——那神情毕竟会大不相同——要证明她真正肠 断的情形,只有那面镜子才最清楚。可是除非那面镜子是面魔镜,又怎能重现她那已经成为过去 的容颜呢?也许今天有了录像可以做到这一点,可是如果真有一位妻子录好了像专等她丈夫回来 时证明这一切,恐怕她的丈夫反而更不相信;何况古代并无录像这种先进技术呢?假定真能录像, 也许看来是合理的,却反而近于荒唐;假定镜子可以证明过去,看来好像是不合理的,却反而更 近于真实。艺术的魔力竟然真能把一面普通的镜子变成了魔镜吗?反正我们读这首诗,读到这里 时早已忘记了那不合理性,而只感到分外亲切,分外动人。从日常的尺度来说乃是不合理的,从 艺术的尺度来说却是更为合理的;那么所谓合理的夸张到底该怎样来理解呢?‎ ‎“白发三千丈”,这是人们谈到李白诗中夸张时最爱引的名句,在这首《秋浦歌》中乃是轮到李白自己面对着一面镜子了。所以说:“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从日常的尺度来说,这 个“三千丈”简直是违背常识;从夸张的尺度来说,也未免无边无际;如果这样的夸张起来也算 合理,那么究竟夸张到什么程度才算不合理呢?李白有一首经常为人们所称道的《望庐山瀑布》, 诗中说“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瀑布仿佛是一道银河自天而降,也不过才夸张 什么可以算得上是夸张呢?而这首诗却无疑的乃是浪漫主义的杰作名篇。然则夸张既不是 浪漫主 义中所必有的,也不是浪漫主义中所特有的;只不过是一种通用的表现手法而已。如果说夸张与 浪漫主义之间也存在着某些特殊缘分的话,那只能说夸张的手法到了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中,似 乎可以尽情发挥到完全不合理的程度。这并不是由于夸张手法有什么特别之处,而是由于本质上 浪漫主义乃是一种近于“宏观”的创作方法,正如现实主义乃是一种近于“微观”的创作方法, 并由此自成不同的局面。《傀儡家庭》中娜拉的出走,从日常的尺度来说,她是完全可以不必出 走的,但娜拉却决然出走了。《秋浦歌》中的白发,从日常尺度看来,那白发只不过是映在咫尺 明镜之中,而它却能直达三千丈。用日常的尺度去衡量微观或宏观世界中的一切,有时常会出人 意外。例如在近于光的高速运动中,人竟能青春不改;这不简直如神话之不可思议吗?日常范畴 的尺度,与艺术的无限魅力;在这里两相对照,也正如面临着一面魔镜,不禁令人为之深思神往!‎ 到三千尺,而白发从头上算起,却竟能达到三千丈;艺术的魔力似乎正是通过战胜那日常尺度认 为的不合理而变得更为合理,这能不令人为之惊异叹服吗! 有些人认为夸张似乎是浪漫主义的主要特征,这可能有些道理,可也并不尽然。夸张几乎可 以在各种类型的作品中出现;而且夸张在许多场合中,往往最容易产生使人发笑的效果;这与浪 漫主义作品之多少带些悲剧性格或英雄性格的特征是毫不相干的。王之涣的《登鹳雀搂》:“白 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里除了“千里”这个习见的词汇外,有 ‎(选自《唐诗综论》,略有删节)‎ ‎1.下列关于“夸张”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 分)( )‎ A. 夸张不能用日常的尺度去衡量,但它也要有个限度,也有合理与不合理之分,无边无际、‎ 没有限度的夸张也是不符合艺术规律的。‎ B. 有些人认为夸张是浪漫主义的主要特征,而作者认为它既不是浪漫主义中所必有的,也 不是浪漫主义中所特有的。‎ C. 夸张几乎可以在各种类型的作品中出现,它往往最容易产生使人发笑的效果与浪漫主义 作品多少带些悲剧性或英雄性的特征是毫不相干的。‎ D. 夸张的合理与否应从艺术的尺度去衡量,有些夸张从日常的尺 度来说是不合理的,从艺 术的尺度来说却是更为合理的,符合艺术真实。‎ ‎2.下列对李白《长相思》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 分)( )‎ A. 诗人以“昔时横波目,今作流泪泉”来突出相思之苦,这里将美妙的眼睛写成一口“流 泪泉”,还可以算作比较合理的夸张。‎ B. “不信妾肠断,归来看取明镜前”,要镜子去证明原来是秋波横生的眼睛,真的变成了 一口泉眼,就根本违背了生活常理,从艺术的尺度来说不能算作合理的夸张。‎ C. 以镜子证明过去,我们读到这里时早已忘记了那不合理性,而只感到分外亲切,分外动 人,这正是艺术的魔力。‎ D. 夸张的艺术魔力可以将一面普通的镜子变成魔镜,以它来证明闺中女子当初的憔悴和肠 断情形,更能感动读者。‎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 从本质上看,浪漫主义是一种近乎“宏观”的创作方法,而现实主义是一种近乎“微观” 的创作方法,两者的不同局面不是夸张所造成的。‎ B. 夸张的艺术魔力似乎正是通过战胜那日常尺度认为的不合理而变得更为合理,令人为之 惊异叹服。‎ C. 夸张不是浪漫主义中所必有的,《登鹳雀楼》没有运用任何夸张,而这首诗却无疑是浪 漫主义的杰作名篇。‎ ‎‎ D. 夸张在日常范畴的尺度与艺术的无限魅力两相对照中,正如面临着一面魔镜,不禁令人 为之深思神往。‎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题。‎ 隐 瞒 石 磊 中午时分,忽然,一辆宝马名车停在我的铺门口,下来一位四十多岁的贵妇人。这人我认识, 住在我的楼上,叫尚海英。海英一进来就对我说:“老王,我想为我妈镶一口牙,好的牙多少钱? 差的又是多少?”‎ ‎“海英,好的牙有五千多,也有六千多的,那差的一两百元。”我回答海英说。 “老王,你看这样行吗?我想给我妈镶一两百元的,你当她的面说是五千多元的。”海英对 我说。 我看了看海英,非常不解地问:“海英,你家有的是钱,干吗这样做?” “老王,你又不是不知道,我妈已六十多岁,镶那么好的牙干吗?说不定,镶上不几天她 就……” 海英后面的话没有说出来,但我知道她后面想说的是什么话。我用有点鄙视的眼光看了她一 眼,很不情愿地说:“好……好吧!” “老王,就这么说,咱们是好邻居,你可得替我隐瞒。下午,我带她来做牙模。”海英说完 就走了。 海英走了不久,住在我楼下的夏玉莹骑着一辆单车来了。玉莹笑着问我说:“王医生,我想 为我妈镶一口牙。我妈这人真是的,怎么叫她,她都不来。好的牙多少钱?最差的又多少钱?” 我看了看玉莹心想,你也和海英一样?但我转念一想,玉莹一家不容易,夫妻都是小学教师, 两个儿子都在读大学。于是我还是很和气地说:“夏老师,好的有五千多元,差的有一百来元。”‎ ‎“王医生,妈为我们操劳了一辈子,每次看到她吃东西,我的心里很不是滋味。你帮我镶一 口最好的牙给她吧,我妈很心疼钱,但你得跟她说是一百来元的,要不,她肯定不镶。”玉莹十 分认真地对我说。‎ 我听到玉莹这话,内心很是感动,但故意用海英的话对她说:“夏老师,你妈不都七十多岁 了吗,镶那么好的干吗?说不定,镶上不几天她就……”‎ 玉莹用惊讶的目光看着我,不满地说:“王医生,你怎么说这话?” 我知道我说错了,歉意地对她说:“夏老师,我是跟你开玩笑的。” 玉莹走时,又郑重对我说:“王医生,这事就拜托你了,千万别让我妈知道。她要是知道了,‎ 她是不会来的。” 真是无巧不成书。几天后,尚海英带着妈妈来了,夏玉莹也带着妈妈来了。尚海英的妈妈叫 她尚妈妈,夏玉莹的妈妈叫她夏妈妈。因为是同一栋楼,彼此都认识。尚妈妈问夏妈妈:“大姐, 你镶多少钱的牙?”‎ ‎ “我……我……我……本来不想镶牙,都七十多了,还镶什么牙,可玉莹就是不肯。”夏妈 妈回答说。 “我是问你镶多少钱的?”尚妈妈又问了她一句。 “一……一百多块的就行了,都这把年纪了。”夏妈妈有点不好意思地回答说,她不是钱少 不好意思,是怕媳妇在他们的面前没有面子。 “什么?一百多块的?一百多块的还不跟纸糊的一样,我的儿媳妇就给我镶五千多的!”尚 妈妈颇为得意地说。 海英有点用质问的口气,对玉莹说:“夏老师,你怎么给夏妈妈镶这种牙,你要是没钱,跟 我说一声。老王,你说是不是?” 海英的话,我装着没有听见。玉莹理了理刘海,有点尴尬地说:“将、将就一下吧。” 我自言自语说了一句:“真作假时假作真。” 海英婆媳走了,夏妈妈却安慰儿媳说:“莹,她们的话,你别往心里去。她家有的是钱,咱 们一百元要相当她们的五十万元。” 我想了很久,也不知道对她们婆媳说什么好。我精神十分集中,想把这口牙镶好,不然,我 就对不起玉莹的那份孝心。 一个星期后的中午,天下着雨,我在房里休息。尚妈妈和夏妈妈到我家来跟我的妈妈聊天。‎ 聊来聊去,她们聊起了牙。尚妈妈问夏妈妈说:“大姐,你的牙好使吗?” “哎呀,我的牙好得很,跟年轻时的牙齿一样。”夏妈妈喜形于色地说。 “这就怪了,你一百多块的牙那么好,我五千多元的牙却差得很。会不会是小王给搞错了?”‎ 尚妈妈有点怀疑地说。 “让我给你看一看就知道了。”妈妈对尚妈妈说。 妈妈一看到尚妈妈那口牙,就肯定地说:“错了,这牙是便宜的牙。”妈妈说完又对夏妈妈 说:“你的牙,我也看一下吧。”妈妈一看到夏妈妈的牙又说:“你这口牙可是好牙,搞错了, 搞错了。”‎ 妈妈走进我的房里,把我叫了出来,当着她们的面质问我:“她们的牙是怎么回事,会不会 搞错了?”‎ 我本想为她们继续隐瞒,现在看来,不说出实情不行了。于是,我只好把真相告诉她们。 三位老人听后,都十分吃惊……‎ ‎(选自 2014 年第 3 期《北京文学》)‎ ‎4.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 分) ( )( )‎ ‎ A.小说以朴实的语言叙述了两个儿媳妇各为自己的婆婆镶牙的故事,表现了儿媳妇对婆婆 的孝心,反映了当前的一些社会风尚。 B.小说善于通过人物语言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虽然海英和玉莹的言语有些地方是相似的,‎ 但表达的内心情感却完全不同。‎ C.说“真作假时假作真”这句话,是因为“我”实在看不惯海英和玉莹的做法,包含着“我”‎ 对海英的强烈不满和对玉莹的无限同情, D.小说故事情节的发展,印证了“真是无巧不成书”这句话,文中的几次巧合,使故事情 节顺理成章。 E.“我”本想替海英和玉莹永久地保存秘密的,但妈妈当着两位老人的面质问“我”原因,‎ ‎“我”只好违背着自己的良心说出了真相。‎ ‎5.小说多处运用了对比手法,请找出并简要分析。(5 分)‎ ‎6.本文标题为“隐瞒”,有人认为也能以“真相大白”为标题,你认可哪一个?请阐明理由。(6 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材料一:‎ 近年来,随着外卖市场日益火爆,大量的餐饮包装垃圾也随之产生。塑料或发泡餐盒、塑料 袋、一次性筷子等,构成了外卖垃圾的主要部分。‎ 北京一家互联公司的白领对记者表示,带饭的时间成本太高,去外面餐馆吃又太贵;现在 外卖商家有很多优惠,一般都比去餐馆吃便宜,在这样的情况下,即使是知道叫外卖会造成一些 “白色污染”,但也难以抵抗外卖便宜、方便、快捷的诱惑。‎ 大量的外卖垃圾让保洁员们叫苦不迭。每天午餐过后,单位的垃圾桶里差不多都堆满了餐盒、 塑料袋、一次性筷子等外卖垃圾,要处理这些垃圾,着实令人头疼。而这些外卖垃圾,基本没有 人回收,只能当生活垃圾处理掉。‎ ‎“现在人们生活节奏很快,订外卖就是为了图方便,但是可能很少人意识到外卖垃圾问题。” 某送餐员对记者表示,有的顾客即使在家可以用家里的筷子,也会因为外卖里没有配筷子而进行 投诉。‎ 各家外卖平台的订单量正在快速增长,而这也意味着外卖垃圾也在不断增加。对于外卖垃圾 的数量,虽然目前并没有权威统计数据,但可从外卖平台的订单量窥一斑而知全豹。根据美团外 卖、饿了么、百度外卖等公布的数据,这三家外卖平台的日订单量大概在 700 万单左右,粗略计 算,按照每单外卖用 1 个塑料袋,每个塑料袋 0.06 平方米计算,每天所用的塑料袋可覆盖 42 万 平方米,大约相当于 59 个足球场,大约 15 天即可覆盖一个西湖。‎ ‎ ‎ ‎(摘编自《一顿外卖付出多少环境成本?外卖垃圾问题亟待重视》,中国新闻) 材料二:‎ 要想减轻外卖对环境的影响,中国循环经济协会循环经济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中心副主任曲睿 晶认为,可以从减量化——从源头减量,资源化——回收再循环,以及无害化——垃圾处理三方 具体措施 客户端增加“不需要一次 性餐具”选项;设立“首 席环保官”职位,成立专 门团队负责推动“青山计 划”的规划和落地。‎ 客户端增加“无需餐 具”选项,并为选择该 项的用户提供积分奖 励。‎ 客户端增加“不使用餐 具选项”;对使用环保 餐具的优秀企业进行重 点扶持;引入环保餐具 供应商,通过规模化采 购,降低环保餐具成本。‎ 面入手。 源头减量最容易但践行不足。除了保温防漏,不少外卖的包装过于严实甚至很“华丽”。“饿 了么”设计部总监张怿对此的理解是:“以前消费者可以通过店内装潢、风格等对餐饮品牌有形 象认知。到了外卖时代,餐厅依然希望建立品牌和消费者之间的桥梁,因此选择以华丽的包装和 富有个性的 LOGO 体现。”‎ 回收再循环也面临一定困难。一位废塑料收购从业人员对记者说,近期废塑料的回收价格一 路走低,尽管外卖产生的餐具数量庞大,但对他们来说,把充满油污的餐盒从一堆垃圾里拎出来、 再清洗的过程,耗费了大量人力,“回收外卖餐具更是赔本买卖”。‎ 而外卖行业内人士一致认为当前还不能用更加环保的材质替代塑料。成本太高,实用性差, 且不一定环保是很主要的原因。在看似可行的替代方案中,纸质餐盒和聚乳酸的成本都是聚丙烯 的 2 倍,生物基餐盒成本也很高,价格并无优势。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刘建国说,传统外卖餐 盒多采用聚丙烯、聚苯乙烯等材料,其强度、耐热性、稳定性高,且成本低廉,因此受到商家青 睐。纸质餐具除了易沾染油渍外,最关键是无法密封,运输中容易洒出来。然而最好的生物基材 料餐盒和纸质餐盒也都含有一定的塑料成分,在生物基餐盒中,虽然 40%左右的秸秆等物质可以 直接降解,但另外 60%的塑料则仍然存在同样问题。‎ ‎(摘编自《外卖垃圾围城大讨论;毁了下一代,还是在背锅》,《南方周末》)‎ ‎(表格前瞻产业研究院:《2017-2022 年中国在线外卖行业深度解析报告:竞争、模式与投 资策略》)‎ ‎7.下列关于大量的餐饮包装垃圾产生原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快节奏的生活提高了人们做饭的时间成本。 B.外卖企业提供的服务方便、快捷,性价比高。 C.生活垃圾清运的速度赶不上垃圾产生的速度。 D.很多消费者只图自己方便,环保意识不够强。‎ ‎8.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两项是(5 分)( )( ) A.材料一揭示外卖垃圾大量产生的现状,分析了外卖垃圾产生的原因。 B.材料二分析并提出了减少外卖垃圾对环境造成不利影响的有效策略。 C.材料三揭示了各个外卖平台应对外卖垃圾污染问题而采取的有效措施。 D.目前解决外卖垃圾污染问题仍有困难,但只要全社会动员起来,就能很快解决。 E.当下制约外卖垃圾污染环境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还是经济成本。‎ ‎9.材料三列出的“青山计划”“蓝色星球”和“EP 行动”这三个方案有什么共同点?它们 又各 自有什么特点?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4‎ 材料三:‎ 外卖平台 美团外卖 饿了么 百度外卖 环保方案 青山计划 蓝色星球 EP 行动 推出时间 ‎2017 年 8 月‎ 31 日 ‎2017 年 9 ‎月 6 日 ‎2017 年 9 月‎ 10 日 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 陈庆之,字子云,义兴国山人也。幼而随从高祖。高祖性好棋每从夜达旦不辍等辈皆倦寐惟 庆之不寝闻呼即至甚见亲赏大通元年,隶领军曹仲宗伐涡阳。魏遣征南将军常山王元昭等率马步 十五万来援,前军至驼涧,去涡阳四十里。庆之欲逆战,韦放以贼之前锋必是轻锐,与战若捷,‎ 不足为功,如其不利,沮我军势,兵法所谓以逸待劳,不如勿击。庆之曰:“魏人远来,皆已疲 倦,去我既远,必不见疑,及其未集,须挫其气,出其不意,必无不败之理。且闻虏所据营,林 木甚盛,必不夜出。诸君若疑惑,庆之请独取之。”于是与麾下二百骑奔击,破其前军,魏人震 恐。庆之乃还与诸将连营而进,据涡阳城,与魏军相持。自春至冬,数十百战,师老气衰,魏之 援兵复欲筑垒于军后。仲宗等恐腹背受敌,谋欲退师。庆之杖.节.军门曰:“共来至此,涉历一岁,‎ 糜费粮仗,其数极多。诸军并无斗心,皆谋退缩,岂是欲立功名,直聚为抄暴耳。吾闻置兵死地,‎ 乃可求生,须虏大合,然后与战。审欲班师,庆之别有密敕,今日犯者,便依明诏。”仲宗壮其 计,乃从之。魏人掎角作十三城,庆之衔.枚.夜出,陷其四垒,涡阳城主王纬乞降。所余九城,兵 甲犹盛,乃陈其俘馘,鼓噪而攻之,遂大奔溃,斩获略尽,涡水咽流,降城中男女三万余口。诏 以涡阳之地置西徐州。众军乘胜前顿城父。高祖嘉焉,赐庆之手.诏.曰:“本非将种,又非豪家, 觖望风云,以至于此。可深思奇略,善克令终。开朱门而待宾,扬声名于竹帛,岂非大丈夫哉!” 大同五年十月,卒,时年五十六。赠散骑常侍、左卫将军,谥.曰武。‎ ‎(节选自《梁书·陈庆之传》,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高祖性好棋/每从夜达旦不辍/等辈皆倦寐/惟庆之不寝/闻呼即至甚/见亲赏 B.高祖性好/棋每从夜达旦不辍/等辈皆倦寐/惟庆之不寝/闻呼即至甚/见亲赏 C.高祖性好棋/每从夜达旦不辍/等辈皆倦寐/惟庆之不寝/闻呼即至/甚见亲赏 D.高祖性好/棋每从夜达旦不辍/等辈皆倦寐/‎ 惟庆之不寝/闻呼即至/甚见亲赏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仗节,执持符节。古代大臣出使或大将出征,皇帝授予符节,作为凭证及权利的象征。 B.衔枚,饮酒时一种助兴取乐的游戏,多用于酒令。这里强调陈庆之出征杀敌前的豪迈。 C.手诏,指帝王亲手写的诏书。陈庆之得到高祖的诏书,表明他很受皇帝恩宠。 D.谥,古代皇帝、贵族、大臣或其他有地位的人死后所评给的带有褒贬意义的称号。‎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陈庆之对敌情分析独到。面对元昭的前军,韦放认为按照兵法应该以逸待劳,陈庆之却 认为可以出击,最终击破前军,取得胜利。 B.陈庆之性格耿直慷慨。在战斗中,主将曹仲宗害怕腹背受敌,想班师回朝,陈庆之仗节 军门,慷慨陈词,最后说服了曹仲宗。 C.陈庆之善于用兵打仗。北魏军构建城垒分兵牵制,陈庆之率兵夜袭,攻破其中四座城垒,‎ 迫使涡阳城城主王纬请求归降。 D.陈庆之因战功颇受重视。攻下涡阳城后,高祖不仅对陈庆之大为赞赏,还赐给手诏,封 他为散骑常侍、左卫将军。‎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去我既远,必不见疑,及其未集,须挫其气,出其不意,必无不败之理。(5 分)‎ ‎(2)开朱门而待宾,扬声名于竹帛,岂非大丈夫哉!(5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 14-15 题。‎ 旅 怀 江为 迢迢江汉路,秋色又堪惊。 半夜闻鸿雁,多年别弟兄。 高风云影断,微雨菊花明。 欲寄东归信,裴回‚无限情。‎ 注:江为:公元 950 年前后在世,字以善,五代时建州人,其先宋州考城人,曾避乱外地。‎ ‚裴回:徘徊,彷徨。‎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 分) ( )( ) A.首联写征途漫漫,江汉路远,再加上秋色渐浓,不禁令人心惊,呼应标题。 B.颔联写诗人在半夜听到天空传来鸿雁声声,对家乡弟兄的思念之情油然而生。 C.颈联写景由上到下,视听结合,秋风散云,微雨洗菊,天空高远,菊花明艳。 D.尾联抒情自然,说打算寄信给亲人说自己东归,彷徨中涌起 思家的无限情思。‎ E.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秋天羁旅在外的惆怅、思乡的无奈,以及壮志难酬的感伤。‎ ‎15. 本诗是如何表现诗人的羁旅愁怀的?请加以分析。(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5 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 分)‎ ‎(1)在《逍遥游》中,庄子认为真正的逍遥游要达到的境界是“ , , ”。‎ ‎(2)《书愤》中通过今昔对比强烈地抒发了岁月蹉跎、壮志难酬情怀的诗句是“ ,‎ ‎ ”。‎ 第 II 卷 表达题 三、语言文字运用。(18 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①这次公司领导开会研究年终表彰事宜,我们所在的科研部门备受关注和重视,领导们首.当.‎ B.航天科技集团的领导们注重加强员工职业发展通道建设,建立了多维度、全覆盖、最人文 的员工职业发展体系。 C.虽然我已经不在建筑行业工作了,但仍然很关注行业信息,只要有关于建筑设计方面的报 道,都会找来看。 D.在北京市一测前,我们高三年级已经举行了四次高考仿真模拟考试综合演练,是我校近十 年来演练次数最多的一年。‎ ‎19.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3 分) ( ) A.您是我崇拜的作家,现寄去一篇拙作,文笔和思想都不够成熟,敬请好好拜读斧正。 B.将先师的论文结集出版一直是我的心愿,今年在多位同行的鼎力支持下终于实现了。 C.某小学新生报到处张贴了一条标语:“欢迎新同学的到来,欢迎学生家长的惠顾。” D.开学典礼上校长讲话后,主持人说:“校长的讲话抛砖引玉,下面请学生代表发言。”‎ ‎20.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5 分)‎ ‎.冲.表扬了我们。‎ ‎ “O 型血的人最招蚊子”的结论是不成立的。研究发现,① ‎ ‎。蚊子 ‎②锒铛入狱后的他追悔莫及,原先他也是络诈骗的受害者,后来他竟以.讹.传.讹.,也开始用 诈骗手段害人了。‎ ‎③有的人看待成功,似乎总离不开功.名.利.禄.,将成功的定义局限于此,无疑狭窄化了人生的 价值与意义。‎ ‎④这片在哈尔滨默默存在 70 余载的废墟就是细菌战遗址群,这里曾经有太多鲜.为.人.知.的日 本法西斯的罪恶。‎ ‎⑤这种言论看似引经据典,其实是子.虚.乌.有.,这种将科学上尚无定论的说法拿出来进行传播 的做法是极不恰当的。‎ ‎⑥进入高三以来,他像变了个人似的,走路风风火火,听课端端正正,全力弥补弱科,良.莠. 不.齐.的成绩得以均衡。‎ 侦测和定位叮咬目标,最重要的线索是二氧化碳气流,而非血型。通过辨别气流方向,‎ ‎② ,同时,人体汗液中的丙酮、乳酸等多种化学物质又能引起蚊子的兴趣。 因此,喘气较粗的胖人和爱运动的人,③ ,所以平时要注意防蚊。‎ ‎21.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4 分) 一中针对学生带手机入校和课余时间沉溺手机而导致成绩下滑等问题,果断采取禁止学生带 手机进校等相关措施,学生们的精神状态有了很大改变,学习成绩也有了较快提升。可见,禁带 手机必然能带来学习成绩的飞跃。我校学生带手机入校比较多,这必将影响我校学生的学习成绩。 如果我们能向一中学习,禁止学生带手机入校,定能改善学生的学习风气。因此,禁带手机要尽 快提到日程上来。‎ ‎①带手机并不一定能带来学习成绩的飞跃。‎ A.①②⑥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④⑤⑥ ② 。‎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 分) ( ) ③ 。 A.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大力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向 人民交出了一份优异的试题。‎ 四、写作(60 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60 分) 春节期间,《中国诗词大会》成功获得了高收视率,成为热点。 有人认为,该节目点燃了民众对中国古典诗词的喜爱之情,引起了社会对传统文化教育的重 视;也有人认为,该节目增加了对传统文化的敬畏感,树立了民族文化的自信;但也有人担忧, 传统诗词在被普及的同时越来越被符号化,诗词承载的宝贵情感越来越被疏离;而对熟稔应试套 路的学生而言,诗词大会堪称另一场标准化考试,而单纯背诵会让思维僵化,影响创造力发展。 对以上评论,你怎么看?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 抄袭。‎ 大庆一中高二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答案 ‎1.A(A项,原文文意看,夸张应没有限度,只要能产生出人意外的艺术效果,就符合艺术规律。)‎ ‎2.B(B项:不符合生活常理,但在艺术上却是可取的。)‎ ‎3.C(C项“千里目”运用了夸张。)‎ ‎4.(5分)BD(选对一项得2分,选对两项得5分)试题分析:A项说法不准确,因为海英的做法有一定的孝心,但她真实心理又是令人厌恶的,算不上一种社会风尚;C项说“实在看不惯海英和玉莹的做法”“对海英的强烈不满和对玉莹的无限同情”错,从文中看,“我”对玉莹的做法不是看不惯,而是赞赏的;“我”对玉莹也没有无限同情;E项说“‘我’本想替海英和玉莹永久地保存秘密的”是无中生有,说“只好违背着自己的良心说出了真相”错,从文章看,说出真相并没有“违背着自己的良心”。‎ ‎5.(5分)①海英和玉莹出场的对比。海英是开着宝马来的,玉莹是骑着单车来的。②海英和玉莹做法的对比。海英有钱而给婆婆镶便宜的牙,玉莹没钱却给婆婆镶贵的牙。③海英和玉莹心灵的对比。海英让“我”帮忙隐瞒真相是想骗婆婆高兴,是自私的表现;而玉莹让“我”帮忙隐瞒真相是想让婆婆愿意镶牙,是孝心的表现。(每点2分,答其他方面意思对也可。)‎ ‎6.(6分)观点一:以“隐瞒”为题好。①小说主要通过海英和玉莹的言行,展示二人对待老人的不同内心世界,借以表现要真诚对待老人的主题。②设置悬念,能吸引读者去追问“隐瞒”什么,从而引起阅读的兴趣。③“隐瞒”是贯穿小说的大部分情节,以“隐瞒”为标题,可与内容更吻合。如果改为“真相大白”就显得太直白,也没有上述优点了。‎ 观点二:以“真相”为题好。①“真相大白”这个标题能激起读者的兴趣,从而引起阅读的兴趣。②小说的情节都是为“真相大白”做铺垫的,用“真相大白”做标题,更切题。③“真相大白”与文章的主题有着密切的联系,正是通过“我”的揭示,小说的疑团才得以揭开,小说的主题才得以彰显。而用“隐瞒” 做标题就没有上述优点了。(观点明确2分,分析合理、充分4分)‎ ‎ 7.(3分)C.C项无中生有。‎ ‎ 8.(5分)AE.(选对一项得2分,选对两项得5分)。B项材料二阐述的所提出解决办法并不可行。C项“各个平台”有误,只有三个大的平台。D项无中生有。‎ ‎ 9.(4分)共同点:在客户端增加“不需要餐具”的选项。(1分)‎ 特点:“青山计划”,成立专门团队,专人负责。(1分)“蓝色星球”‎ ‎,鼓励消费者参与环保(1分)。“EP行动”,通过降低环保成本,激励外卖产品提供商参与环保。(1分)‎ ‎(需要对图表内容进行概括,照抄原文句子不得分)‎ ‎10.C.“好”是喜爱的意思,其宾语应该是“棋”,所以中间不应该断开,排除B.D两项。“甚”是非常的意思,修饰“亲赏”,做状语,故“甚”前应断开。排除A项。‎ ‎11.B.“饮酒时一种助兴取乐的游戏,多用于酒令”为“猜枚”的解释。“枚”形如筷子。古代军队秘密行动时,让士兵衔在口中,防止说话喧哗,以免敌人发觉。‎ ‎12.D.“封他为散骑常侍、左卫将军”错误,由原文可知,大同五年陈庆之去世后,追赠散骑常侍、左卫将军。‎ ‎13.(1)距离我们既然很远,肯定不会怀疑我们(攻击他们),趁他们尚未聚集,我们必须挫伤他们的锐气,出其不意,一定没有不打败(他们)的道理。(去:距离;见疑:怀疑我们;及:趁着;挫:挫伤;句意1分)‎ ‎(2)打开朱门迎接宾客,使自己的勇名传于史册,这难道不是大丈夫的本色吗?(待:迎接;竹帛:史书;反问句式;句意2分)‎ 译文:陈庆之,字子云,义兴郡国山人。年少的时候就跟随高祖,高祖喜欢下棋,常常通宵达旦不停止,其它的侍从因疲倦睡了,只有陈庆之没睡,一听到招呼就来,于是很受亲近赏识。梁大通元年,隶属领军曹仲宗攻伐涡阳。北魏派遣征南将军常山王元昭等率骑兵十五万来援战,其先锋部队到达驼涧,距离涡阳大约有四十里。陈庆之想前往迎战,参军韦放认为北魏的前锋部队必定是精锐的骑兵部队,跟它作战即便战胜了,不足以作为功劳,如果失利的话,则会挫伤整个军队的士气,兵法上所说的以逸待劳,不如不要出击。陈庆之说道:“北魏的军队远道而来,都已经非常疲惫了,距离我们既然很远,肯定不会怀疑我们(攻击他们),趁他们尚未聚集,我们必须挫伤他们的锐气,出其不意,一定没有不打败(他们)的道理。而且我听说北魏军队他们所驻扎的营寨,林木丰盛,必定不敢在夜间出来巡视。如果你们再有疑惑的话,那么我陈庆之请求一个人率军去攻击他们。” 于是陈庆之与他手下大约二百多名骑兵长途奔袭,击破北魏的先锋部队,使得北魏援军人人震恐。陈庆之回到营寨,马上和众将一起连营进发,占据涡阳城,与北魏的援军相持不下。从春到冬,打了将近数百仗,军队疲惫,士气衰微,魏国援兵又想在梁军背后构筑工事。曹仲宗等担心腹背受敌,就商量想撤军。陈庆之拿着梁武帝赐给他的符节,在军门前大声说:“‎ 我们一起来到这里,经历了一年,浪费粮食和武器,数量非常多。众军无战斗之心,都商量着要退缩,难道这是想要成就功名?(这样做)只不过是聚集在一起做劫掠滋扰的事罢了。我曾听说只要将自己置之于死地,才能获得生存,必须在敌人大会合时,然后跟敌人作战。果真想撤军,我手上有皇上的密令,今日如果有违反的人,我就依照密令上的吩咐来行事。”曹仲宗佩服他的计策,于是就听从了他。北魏的援军部队分兵牵制,一连筑起十三道营垒。(为了击破这些营垒,)陈庆之率领一部分精锐的部队,每个人嘴里含着枚(以便不发出声音),于一天夜里对北魏的营垒发起夜袭,攻陷其中的四座营垒,涡阳城的守将王纬请求归降。剩下的九座营垒,军力还很强大,于是陈列被俘被杀敌人的左耳,鸣鼓喧哗着进攻敌人,北魏军于是奔逃溃散,几乎全部被斩获,涡水堵塞,降服了城中的男女共三万余口。朝廷下诏在涡阳地区设置西徐州。各路大军乘胜向前进驻城父。梁高祖赞赏他,亲自写了诏书称他是:“本不是名将的后代,也不是豪门大家,不满时势,到达这种地步,能够深思熟虑,有雄奇的才略,擅长攻克,获圆满成功。(建立了自己的勋业),打开朱门迎接宾客,使自己的勇名传于史册,这难道不是大丈夫的本色吗?大同五年十月,陈庆之逝世,享年五十六岁。他被追封为散骑常侍、左卫将军,谥号武 ‎14.CE.C项视听结合错误,只有视觉,没有听觉。E项壮志难酬的感伤错误,这首诗抒发的是旅途奔波的无奈、个人生活的枯燥、思家念亲的急切,壮志难酬无中生有。‎ ‎15.(1)融情于景:诗人精心选取了迢迢江汉路、夜半鸿雁鸣等凄清冷落的秋景,抒发游子羁旅情思。(2)直抒胸臆:诗人用“堪惊”“多年别弟兄”“无限情”直接抒发逢秋的悲凉、惊惧之情和思念亲人的煎熬之苦。(每点3分)‎ ‎16.(1)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 ‎(2)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17.A【解题思路】①首当其冲:指最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难。语境只是强调首先、最先,用于此处错误。②以讹传讹:把本来就不正确的话又错误地传出去,结果越传越错。用在此处不合语境。③功名利禄:功业名声、钱财爵禄。用于此处正确。④鲜为人知:很少有人知道。用于此处正确。⑤子虚乌有:指虚构的或不真实的事情。用于此处正确。⑥良莠不齐:指好的坏的混杂在一起。一般指人。用于此处对象错误,可改为“参差不齐”。‎ ‎18.B【解题思路】A项,搭配不当,“交出了”与“试题”不搭配,应改“试题”为“答卷”。C项,语序不当,为保持主语一致,应将主语“我”放在关联词“虽然”的前面。D项,偷换主语,可将“一年”改为“一届”,或在“是我校近十年来演练次数最多的一年”前加“今年”。‎ ‎19.B【解题思路】A项,“拜读”为敬辞,指读别人的书信书信或作品,使用不得体。B项,“先师”是对去世的老师的敬称,“鼎力支持”‎ 指别人对自己的大力帮助。使用得体。C项,“惠顾”,多用于商家欢迎顾客,用在此处不得体。D项,“抛砖引玉”比喻用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引出别人高明的、成熟的意见,用于自谦,使用不得体。‎ ‎20.①是否容易被蚊子叮咬与血型无关  ②蚊子才能锁定目标  ③更容易招蚊子 ‎21.②学生带手机入校较多并不一定影响学习成绩 ‎③禁止学生带手机入校并不一定能改善学生的学习风气(每点2分)‎ ‎【解题思路】从“可见”开始是推断性的语句,逐句分析,可找出关键词语“必将”“定能”,由此即可找出其余两处,然后参照事例写出答案即可。‎ ‎22.参考立意:‎ ‎(1)从支持的角度:①迎合了当前“国学热”节目弘扬了传统文化精粹;②是综艺界的清流,让人们看到了弘扬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意义;③不必做过多的拔高,也不比认为没有积极的一面;④少一点警惕和挑剔,多一点善意和欣赏;⑤启蒙国人学习中国古典诗词的热情,能普及中国古典文化中的人文主义。‎ ‎(2)从批判的角度:①大部分内容考察记忆力,对人的能力提高无益,更谈不上弘扬传统文化;②节目选材基于中学教材,更加重了应试教育的弊端,加重了急功近利的现实;③考查死记硬背,束缚人的创新能力;④纯粹的记忆不能代替理解,只是暂时的;⑤能背多少诗词,与个人的文化程度、人格修养不成正比;⑥背诵量的大小不能衡量人的能力和本事。‎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