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黑龙江省安达市田家炳高级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黑龙江省安达市田家炳高级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解析版

安达田中2017——2018下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如今,一个尚未来得及收入《汉语大辞典》的新词儿——“自媒体”大热,由此产生一大批“自媒体人”。在中国古代,尽管没有自媒体一说,但以类似手段谋生的人并不鲜见。‎ 在汉代,宫廷文学侍从官得到重视,朝廷往往向民间征招“笔杆子”,优秀的还给官当。贾谊、司马相如、杨雄、东方朔、枚皋、张衡、蔡邕这些汉代词赋名家,当初都是这样的“笔杆子”。可是,古代既没有稿费制,更无广告分成一说,玩自媒体靠什么获取报酬?靠“打赏”。成语“一字千金”便因打赏而来。‎ 首开打赏先河的是汉代,如汉代四川才子王褒便屡被打赏。据《汉书·王褒传》,王褒文章文采飞扬,汉宣帝刘询听说后,将他征召入京,常将他和张子侨俩人带在身边,“所幸宫馆,辄为歌颂”。但文章并不是白写的,汉宣帝会根据文章的质量进行打赏,即所谓“第其高下,以差赐帛。‎ 唐代时,现代很流行的稿费制已出现,在打赏外,自媒体人又多了一条创收的渠道。‎ 稿费在古代通称“润笔”。在唐朝,不少文人已能获得很高的润笔。如当时文化名人韩愈、李邕等通过为人撰写碑文便可拿到巨额稿费。尤其是韩愈,他最擅长写墓志、碑文,高的话一篇碑文就能拿到“(黄)金数斤”,时人曾讥之为“谀墓金”。看来,为了拿到润笔,韩愈在志文中未少用阿谀奉承之词。其实,“谀墓受金”韩愈并非第一人,这一词最早使用在东汉末文人蔡邕的身上,由此可见,润笔早在汉代即已存在。‎ ‎“写软文”被一些现代媒体人视为一种心照不宣的创收手段,殊不知古代文人早就开始玩这一套了,到明清时手法已颇老到。‎ 所谓“软文”,就是根据对方需要而创作、发布的形象宣传、广告、美言性质的文章。古代最早最出名的一篇“软文”,是出自汉代才子司马相如之手的《长门赋》。司马相如本人也没有回避此事,他在序中如实交代:“孝武皇帝陈皇后,时得幸,颇妒。别在长门宫,愁闷悲思。闻蜀郡成都司马相如天下工为文,奉黄金百斤,为相如、文君取酒,因于解悲愁之辞。而相如为文以悟主上,陈皇后复得亲幸。”这就是后世文人津津乐道的“千金买赋”的故事。‎ 古代文人创收的花样还有很多,除了传统的打赏、稿费,还可以直接“卖文”、代人“捉刀”、“卖版权”等等。‎ ‎(摘编自倪方六《古人如何玩“自媒体”》)‎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国古代无自媒体一说,但以类似手段谋生的人并不鲜见,如王褒、司马相如等。‎ B. 古人玩自媒体靠“打赏”获得酬劳,成语“一字千金”便因汉宣帝赏赐王褒而来。‎ C. 唐代已很流行稿费制,这样,在打赏外,自媒体人又多了“润笔"这条创收渠道。‎ D. 人们津津乐道的“千金买赋”的故事,说明古代文人“写软文”都是心照不宣的。‎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以“打赏”“润笔”“写软文”等为例,介绍了古人玩“自媒体”获取报酬的方法。‎ B. “谀墓受金”一词最早用在东汉蔡邕身上,为汉代已存在润笔的观点提供了例证。‎ C. 唐朝韩愈、李邕等通过为人撰写碑文拿到巨额稿费一例,证明古代文人润笔很高。‎ D. 司马相如在《长门赋序》中的如实交代,证明了作品是根据陈皇后的需要创作的。‎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汉代的一些词赋名家如贾谊、杨雄、张衡等都是朝廷从民间征招上来的“笔杆子”。‎ B. 如果不是为了拿到高额润笔,韩愈在墓志、碑文中就不会用那么多阿谀奉承之词。‎ C. 汉宣帝“第其高下,以差赐帛”,才子王褒、张子侨便因其文章文采飞扬屡被打赏。‎ D. 古代文人有时还直接“卖文”、代人“捉刀”、“卖版权”,这也是他们的创收渠道。‎ ‎【答案】1. A 2. C 3. B ‎【解析】‎ ‎【1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首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B项,结合文本内容“古代既没有稿费制,更无广告分成一说,玩自媒体靠什么获取报酬?靠‘打赏’。成语‘一字千金’便因打赏而来”分析可知,“便因汉宣帝赏赐王褒而来”错误。C项,结合文本内容“唐代时,现代很流行的稿费制已出现,在打赏外,自媒体人又多了一条创收的渠道”分析可知,“很流行”错误。D项,结合文本内容“‘写软文’被一些现代媒体人视为一种心照不宣的创收手段”“司马相如本人也没有回避此事,他在序中如实交代”分析可知,“古代文人‘写软文’都是心照不宣的”于文无据。‎ ‎【2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错误设置一般为答非所问、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等。C项,结合文本内容“稿费在古代通称‘‎ 润笔’。在唐朝,不少文人已能获得很高的润笔……这一词最早使用在东汉末文人蔡邕的身上,由此可见,润笔早在汉代即已存在”分析可知,“证明古代文人润笔很高”分析不当,应该是论证了“唐代时,现代很流行的稿费制已出现”。‎ ‎【3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作者观点的理解。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B项,结合文本内容“尤其是韩愈,他最擅长写墓志、碑文,高的话一篇碑文就能拿到‘(黄)金数斤’,时人曾讥之为‘谀墓金’。看来,为了拿到润笔,韩愈在志文中未少用阿谀奉承之词”分析可知,假设关系不成立,篡改文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放价救灾 ‎ ‎ 张爱国 北宋熙宁年间,浙江大旱。朝廷虽然口口声声赈灾救民,但雷声大雨点小,下拨的救灾粮本就少得可怜,再经过各级官吏的雁过拔毛,到了灾民手里就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了。为了保命,灾民们到处借债买粮,然而仿佛一夜间,市场上的粮价就高得离谱。‎ 重灾区越州已有数千人饿死。饥民们涌到府衙前,请求州府救命,平抑粮价。知府李之诚深知此种情况最易导致民变,于是紧急张贴布告,严令粮价一律回到灾前水平,严禁粮商私自抬价。饥民们激动得热泪盈眶,奔走相告,然而等他们再来到市场,所有粮行都关了门,就连大街小巷上那些挑着担子、背着褡裢卖粮的也一个不见了。‎ 李知府大怒,将府里的大小衙役全派到市场上,监督粮商卖粮。但粮商们一个个都精得很,多数早已脚底抹油溜得不知去向,剩下没有来得及跑的,阳奉阴违,百般推诿、拖延。总之,任衙门想尽了办法,饥民们也买不到平价粮。‎ 越州饿死的饥民已过万。朝廷责怪知府李之诚救灾不力,革了他的职,重新派来一名叫赵知非的知府。赵知府来到越州,摆在面前的是,土黄色的大地上,除了一具具横七竖八无人掩埋的饿殍散发着一阵阵恶臭外,不见半点生机。大街小巷难闻人声,只有一个个无力逃荒的人或横卧或倚靠路边、墙脚,手里攥着几枚可怜的铜钱——钱买不到粮,钱就只能是废铜烂铁。‎ 赵知府径直走进府衙,命令市场上监督粮商的衙役立马全数撤回。‎ 老师爷闻声,急忙跪下,颤巍巍地说:“老爷不可啊!老爷有所不知,此月余来,全府衙役均已遣去,日夜监商限价,然形势尚且如此,若此时撤回,岂不更甚?”‎ 众官员也急忙跪下,齐声附和。‎ 赵知府请起老师爷和众官员:“诸位,师爷适才所言,可知何故?”‎ 众官员你看我,我看你,不知如何回答。‎ ‎“本府赴任途中已知晓,越州周边府县皆在限价,但状况均与越州一般——饥民无粮可买。此足可见,限价之举不得要领,甚或南辕北辙!”‎ 什么?限价不对?限了都饿死了人,若不限那还了得?众官员忍不住问道:“大人莫不要放开粮价,任由奸商抬升,盘剥饥民?”‎ ‎“正是!”赵知府认真地说,“本府正欲放价,随行就市……”‎ ‎“使不得啊大人,我越州已绵延数千年,望大人开恩,给越州留下几条命吧……”众官员又一次跪下,哭叫着。‎ ‎“本府所为,诸位自会明白!”赵知府无心多做解释,下令:“即时起,越州粮价一律放开,官府不得半点干涉!”‎ 赵知府命衙役们带上官府布告火速奔赴周边府县广为张贴,又亲率官员到越州城大街小巷张贴——他要让远远近近都知道越州粮食新政。‎ 布告一出,那些数日不见人影的粮商们仿佛一下子从地底下冒了出来,一个个笑嘻嘻地打开粮行。当然,他们也仿佛要将这些天所受的损失一下子捞回来,粮价高得能吓死人。那些饿得奄奄一息的饥民,虽然骂着官府与奸商狼狈为奸,但还是拿着钱争相买粮。‎ 粮商们大喜,一面敞开卖粮,一面想尽办法从外地紧急调粮。外地粮商们也火速加入其中,不辞山路崎岖难行,将粮食源源不断地运进越州,踌躇满志地要狠赚一把。然而他们万没想到的是,不到一周,越州粮食开始积压,供求关系发生了大逆转。‎ 粮商们乐不起来了:粮食运回去吧,山高路险,来回折腾,亏本太重,唯有降价销售。一家降价,两家、三家,紧跟着降。一次降价,两次、三次,不断地降。转眼,越州粮价像跳水一般,从峰顶直落峰谷,并且这个峰谷还没有底,不断地陷啊陷,直陷得那白花花的米面连个糟糠价都卖不上。更远地方的粮商还不知情,还在将粮食源源不断地运进越州……‎ ‎“大人真神人也!”府衙里,众官员围着赵知府感叹,“大人何来此等妙计?”‎ ‎“诸位过誉!本府之计,一乃深谙商人本性之逐利,但有利,其无不可为,无不能为。二乃本府相信,放比堵好。天下万事,堵则必致其反。”赵知府若有所思,“本府提请诸位牢记,官府并非万事皆可为。我等朝中之人,当信百姓信物理:诸事只要官府放得开,百姓自有解决之道,物理自有解决之道!”‎ ‎(选自《小说选刊》2016年第5期)‎ ‎4.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前任知府李之诚救灾时认真负责、遵循民意,严格采取平抑粮价的政策,结果落得个被革职罢官的下场,小说为我们塑造了一个英雄无用武之地的官吏形象。‎ B. 赵知非来到越州,将监督粮商的衙役撤回,放开粮价,受到官员反对和百姓大骂,文章采用欲扬先抑的手法来写,既使情节起伏,又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C. “那些数日不见人影的粮商们仿佛一下子从地底下冒了出来,一个个笑嘻嘻地打开粮行”,文章通过人物的神态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粮商们逐利的本性。‎ D. 小说结尾借赵知府之口点明了救灾取得成功的原因,既使上文的谜团得到破解,又点明主旨,引发读者对“放价救灾”背后原因进行深入思考。‎ ‎5. 小说中赵知府具有怎样的形象特点?请简要概括分析。‎ ‎6. 文章主人公是赵知非,开头四段为什么重点写李知府救灾的情况?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4. A 5. ①做事决断、雷厉风行。在越州上任之初,不顾属下官员的阻拦,强力推行自己的救灾政令。‎ ‎②善于思考,做事讲究方法,能抓住问题的关键。针对严重的灾情、不利的形势,从越州与周边府县的实际情况中找到矛盾的症结点,解决问题。‎ ‎③具有大智慧,深谙商人经营与为官治民之道。对商人逐利的本性有清醒的认识,更懂得物理之道。 ‎ ‎6. ①介绍了故事发生的相关背景,为主要人物出场提供了典型的社会环境。‎ ‎②勤政爱民的李知府救灾不力,落得革职下场,为下文赵知府救灾作了铺垫,埋下伏笔。‎ ‎③李知府平抑粮价受到百姓、官员肯定,结果饿死的饥民过万,这与下文赵知府的做法和收到的成效形成鲜明对比,激发读者思考,有助于主旨的表达。‎ ‎【解析】‎ ‎【4题详解】‎ 题干问的是“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这属于综合题,既考查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塑造形象的技巧,也考查故事的情节、主旨和环境。A项,“塑造了一个英雄无用武之地的官吏形象”分析有失偏颇,从文本看,李知府虽一心为民,积极救灾,但由于不懂物理,不得其法,最终导致救灾失败。‎ ‎【5题详解】‎ 这是一道人物性格分析的题目,人物性格分析的题目应该首先从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肖像和其它侧面的描写中指出人物的性格,然后结合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即列举文中反应该性格特征的事例。注意主要性格和次要性格的区分,要概括和文章的主要情节相关的和文章的主旨行相关的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注意各点之间不要重合、不要相互包含,答题不要只简单的回答性格特征。此题可根据“在越州上任之初,不顾属下官员的阻拦,强力推行自己的救灾政令”“针对严重的灾情、不利的形势,从越州与周边府县的实际情况中找到矛盾的症结点,解决问题”“对商人逐利的本性有清醒的认识,更懂得物理之道”等情节概括其“雷厉风行”、“讲究方法”、“有智慧”等性格特征。‎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小说结构和对文本进行个性化阅读的能力。分析语段的作用的题目,首先明确语段的内容,然后从结构和内容的角度分析,结构上注意伏笔、照应、铺垫等,内容注意主旨的体现,和其它语段的关系。还要注意注意语段所处的位置,如开头注意铺垫、引起下文、统领全文、奠定情感基调、引起阅读兴趣等,中间注意承上启下,结尾注意点明深化主旨等,此题是文章的开头,考生要从内容上的分析,根据对前四段的理解,内容主要介绍故事发生的背景,为后文内容的展开做铺垫作用。开篇四段主要是介绍李知府的事迹,这与后文赵知府的行为事迹做对比。‎ ‎【点睛】文学类文本阅读选择题的题目,主要集中对文意、文章的主旨、文章的结构、人物形象的塑造等内容的考核,考核的方式基本有两种,一种是根据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另一种是对文章特色和手法的赏析,分析文意要读懂文章,主要是文意、主旨、情感、人物的心理表述不当,赏析一般为手法和特色概括不当,手法集中的小说的三要素上,主要考核人物塑造、情节安排、环境描写、标题的作用、结尾的特征等。选择题时往往错误的选项命制都是明显的不会引起争议的错误,即所谓的“硬伤”,在答题时注意寻找这些硬伤。‎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俄新社莫斯科9月29日电借助“墨子号”量子通信卫星,中国与奥地利的科学家首次实现洲际量子保密视频通话。‎ 中国科学院的专家说:“我们成功实现了从卫星到地面1200公里距离的量子密钥分发、从地面到卫星的量子隐形传态,完成了量子保密视频通话的第一组实验。得益于此,我们将通信质量提到光纤通信的20倍。”这标志着中国在量子密钥分发、量子远程传态和量子密集编码等量子通信所涉及的三大领域全面领先世界。‎ ‎(选自2017年10月1日《参考消息》)‎ 材料二:‎ 量子通信,是一种新型的通讯方式。它传输的不再是经典信息而是量子态携带的量子信息。量子具有可叠加、非定域和不可克隆三大特性。正是基于此,科学家们解决了通信的绝对安全等经典通信所存在的一系列根本性问题,使量子通信取得了绝对优势。‎ 量子通信,按其所传输的信息是经典还是量子分为两类。前者主要用于量子密钥的分发传输,后者则可用于量子隐形传态(包括量子纠缠的分发)。量子密钥的分发传输,以量子态为信息载体,通过量子信道使通信收发双方共享密钥,并结合经典信道实现经典信息的安全传递。量子隐形传态,利用分散量子缠结与一些物理讯息的转换来传送量子态至任意距离的位置,传输的不是经典信息而是量子态携带的量子信息。‎ 与经典通信方式比,量子通信具有明显的优势。任何截获或测试量子密钥的操作,都会改变量子状态,理论上有“无条件安全性”。在信息传输通道方面,经典光通信利用光束携带经典信息在光纤线路中传输;量子通信,尤其量子隐形传态,作为信息载体的物理量子本身并未被传递,所传送的只是量子的态,不需要任何线路媒质,传递过程不会为任何障碍所阻隔,有超强扰干扰能力。根据量子力学的叠加原理,一个n维量子态含有2n个态信息,而量子并行性使得量子计算机可以同时对2n个数进行运算,因此使用量子计算机对n维量子态进行传输,效率极高。‎ ‎(摘自2017年10月5日《中国科》)‎ 材料三:‎ ‎2016-2020年量子通信技术产业发展前景预测 注:市场渗透率是当前市场需求和潜在市场需求的一种比较,即某一产品或服务预期可增加的市场需求量与当前的市场需求量的比例,能反映该产品或服务的发展趋势。‎ ‎(图中数据来源于《2016-2020中国量子通信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调查报告》‎ 材料四:‎ 量子通信技术虽然发展迅猛,实际应用却并不普遍。对此,中科院院士潘建伟认为眼下技术已不是制约,关键在于成本和需求。他坦言,目前量子通信应用成本较高。假设一个人只有几十万块钱的存款,让他每年花几万块钱保证这笔钱“安全”他肯定不乐意。但如果每年只花几百块钱,就能保证上网、打电话、移动支付都是安全的,相信有不少人会考虑使用。此外,从需求的迫切性来看,随着人工智能时代到来,,人类对网络安全的要求将大大提升,量子通信现实应用也会更加广泛。潘建伟推测,对军队、银行、政府机关等保密性较高的单位来说,量子通信广泛应用预计5-10年可实现。但如果是进入寻常百姓家,也许10年,也许20年,具体还要看智能社会的到来有多快。‎ ‎(选自2017年9月18日澎湃新闻)‎ ‎7.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A. A B. B C. C D. D ‎8.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A. 得益于远距离量子密钥分发、量子隐形传态、量子保密视频通话实验的成功实现,我国科学家将光纤通信的通信质量提高20倍 B. 由材料三可知,专网、公众网、云安全及特殊应用等三大领域是量子通信产业发展的主要市场,且其在三大领域中的市场规模都在逐年扩大。‎ C. 从材料三看,量子通信产业,2018年以前在专网领域的市场渗透率最高,2019年后,在公众网和云安全及特殊应用领域,市场潜在需求会越来越大。‎ D. 量子通信技术包括量子密钥分发、量子远程传态和量子密集编码等三个方面,而量子密钥分发,是使收发双方能共享密钥从而使信息安全。‎ E. 四则材料虽然来源不同,谈论的角度和重点各有侧重但都对中国量子通信发展的情况以及当前应解决的主要问题作了深入分析。‎ ‎9. 从材料看,量子通信要能普遍应用需要哪些条件?请分条作答。‎ ‎【答案】7. C 8. BD ‎ ‎9. (1)量子通信逐步产业化,降低使用成本。(2)人工智能时代到来,人们对网络安全要求提升。‎ ‎【解析】‎ ‎【7题详解】‎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信息筛选和整合能力,题目一框架图的方式出现,注意分析图中各要素的关系,再分析和文章是否吻合,答题时要求明确具体的考核的要点,找准文章的对应位置,然后结合文章内容逐个判断正误,题中C项,“密钥“应为“量子(的)态”。‎ ‎【8题详解】‎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信息筛选和整合能力,答题时要求明确具体的考核的要点,找准文章的对应位置,然后结合文章内容逐个判断正误,题中A项,原文表达是“量子通信质量比光纤通信高20倍”;C项,从图上看,2019年后,量子通信产业在公众网领域的潜在市场需求未必“越来越大”;E项,,第二则材料只是介绍量子通信的知识,一、三则没有谈及“当前应解决的主要问题”。‎ ‎【9题详解】‎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归纳内容要点的题目,答题时根据题干的要求先筛选主要的信息,然后对筛选的信息按照不同的角度进行整合,此题要求回答“量子通信要能普遍应用的条件”,注意根据文中的句子“对此,中科院院士潘建伟认为眼下技术已不是制约,关键在于成本和需求”“从需求的迫切性来看,随着人工智能时代到来,人类对网络安全的要求将大大提升,量子通信现实应用也会更加广泛”概括答题要点。‎ 点睛:这是一道考核归纳内容要点的题目,答题时根据题干的要求先筛选主要的信息,然后对筛选的信息按照不同的角度进行整合,筛选和整合时注意区分是局部还是综合信息筛选,然后找到具体的答题区位,摘取关键词语作答,重点注意相关段落的段首句和段尾句。‎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李洪信,并州晋阳人,(后)汉圣太后弟也。后弟六人,洪信居长,少善骑射。后唐明宗在藩时隶帐下及即位爱将朱弘实总领捧圣军弘实擢洪信为爪牙渐迁小校应顺中潞王举兵少帝杀弘实而东奔,捧圣军数百从行,洪信预焉。及次卫州,少帝与晋高祖遇,因有疑贰,谋害晋祖,其从兵皆乱。时汉祖方护晋祖,洪信以兵应之,获免。清泰中,又为雍王重美牙校。‎ 晋初,为兴顺左厢都指挥使。汉祖统禁军,迁镇太原,奏隶麾下。汉祖领陈州刺史、左护圣左厢都指挥使,俄加岳州防御使。从汉祖降邺,以警扈之劳,授侍卫马军都指挥使、领武信军节度。‎ 乾佑中,以群小用事,心怀忧惧,白太后求解军职,出为镇宁军节度。岁余,迁保义军节度。初,杨邪以元从功臣为方镇者不谙政务,令三司择军将分补诸镇都押牙、孔目官,或恃以朝选,藩帅难制。洪信闻内难,即召马步军都校聂召,奉国军校杨德、王建、黄全武、杨进、翟本,右牙都校任温武,护圣都校康审澄及判官路涛、掌书记张洞、都押牙杨昭勍、孔目官魏守恭,悉杀之,诬奏谋逆。‎ 周广顺初,加同平章事。洪信常以此妄杀自歉,及革命,内不自安。周祖犹以汉太后之故,移镇京兆。本城兵不满千,王峻西征至陕州,以援晋州为辞,又取去数百人。及刘崇北遁,遣禁兵千余屯京兆,洪信益惧,即请入朝,恳辞藩镇,拜左武卫上将军。世宗即位,迁左骁卫上将军。显德五年,改右龙武军统军,从世宗北征,为合流口部署。‎ 乾德五年,改左骁卫上将军。开宝五年请老,以本官致仕。八年,卒,年七十四。‎ ‎(节选自《宋史·李洪信传》)‎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后唐明宗在藩时/隶帐下/及即位/爱将朱弘实总领/捧圣军弘实擢洪信为爪牙/渐迁小校/应顺中/潞王举兵少帝杀弘实/而东奔 B. 后唐明宗在藩时/隶帐下/及即位/爱将朱弘实总领捧圣军/弘实擢洪信为爪牙/渐迁小校/应顺中/潞王举兵/少帝杀弘实而东奔 C. 后唐明宗在藩时/隶帐下/及即位/爱将朱弘实总领/捧圣军弘实擢洪信/为爪牙渐迁小校/应顺中/潞王举兵/少帝杀弘实而东奔 D. 后唐明宗在藩时/隶帐下/及即位/爱将朱弘实总领捧圣军/弘实擢洪信/为爪牙渐迁小校/应顺中/潞王举兵少帝/杀弘实而东奔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祖,从汉代开始,凡创业的国君死,其庙号称为“祖”。“晋祖”指后晋高祖石敬瑭。‎ B. 节度,这里是节度使,因受职之时,朝廷赐以旌节,节是一种全权印信,故称。‎ C. 同平章事,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简称,属实际担任宰相者,或加以同平章事的名义。‎ D. 致仕,古代官员正常退休叫做“致仕”,古人还常用出官、致政、休致等名称。‎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李洪信做人低调,不自我骄纵。他是后汉圣太后弟弟,少年时能苦练骑射;先隶属后唐明宗帐下,然后由小校慢慢做到节度使、大将军。‎ B. 李洪信机警果断,明于权变。在政权更迭频繁的乱世,李洪信先后跟随后唐明宗、朱弘实、少帝、雍王重美以及汉祖等而步步高升。‎ C. 李洪信做了错事能够自我反省。他听闻内难,就召集马步军都校聂召等人将他们全部杀掉并诬告他们谋反,之后他常常因为此事内心歉疚。‎ D. 李洪信为人谨慎,善于明哲保身。他时常心怀忧惧;后周广顺初年,请求辞别京兆,去藩镇任职;开宝五年请求告老还乡。‎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乾佑中,以群小用事,心怀忧惧,白太后求解军职,出为镇宁军节度。‎ ‎(2)本城兵不满千,王峻西征至陕州,以援晋州为辞,又取去数百人。‎ ‎【答案】10. B 11. D 12. D ‎ ‎13. (1)乾佑年间,因为朝中小人当权(小人掌握朝政),李洪信心怀担忧恐惧,禀告太后请求解除军职,离开京城做镇宁军节度。‎ ‎(2)本城士兵不满千人,王峻向西征伐到达陕州,以援救晋州为由,又调走几百人。‎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首先把语句放入文本,结合上下文理解句子的含义,“后唐明宗在藩时隶帐下及即位爱将朱弘实总领捧圣军弘实擢洪信为爪牙渐迁小校应顺中潞王举兵少帝杀弘实而东奔” ,这句话的含义是“后唐明宗在藩镇时,洪信隶属帐下,等到后唐明宗即位,他的爱将朱弘实总领捧圣军,弘实提拔洪信为得力帮手,逐渐升迁至小校。应顺年间,潞王起兵,少帝杀死弘实向东逃难”。根据理解“弘实”是人称词,所以前面必须断开,因此可以排除AC项。 “弘实擢洪信为爪牙”根据文意不能断开,因此答案选B。‎ ‎【11题详解】‎ 识记文学常识。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宫殿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这类题目一般错误都比较明显,如此题D项,“出官”指官员调动,出京任职,所以不能等同于“致仕”。‎ ‎【12题详解】‎ 解答理解文言文内容的题型,要基本了解文言文的大意,然后根据选项,在文中找到相关语句,分析选项是否概括全面,翻译是否正确。本类题型设陷方式一般有故意拔高、信息错位、语句翻译错误等。做题时要回归语境,理解翻译选项涉及的相关句子,然后将原文内容和选项加以对比,即能发现问题。D项,从原文“周祖犹以汉太后之故,移镇京兆。”选项中“请求辞别京兆,去藩镇任职”错。‎ ‎【13题详解】‎ 文言翻译是文言文考的必考的内容,翻译注意直译,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如此题中的(1)“群小”朝中小人,“用事”,当权;“白”,禀告;以:因为。(2)“西”,向西;“辞”,借口;“取”,调走;“以”用。‎ ‎【点睛】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是文言文必考的题目,错误选项的设置多以人物、事件、时间、地点的错位为重点,有时会在一些词语的翻译上命题,因对词语翻译错误而出现误判,有时还涉及到文章写作手法的分析。内容的角度答题时注意分析选项涉及到的上下文,注意核实这些情节,手法上注意手法是否正确,效果分析是否合理。‎ 参考译文:‎ 李洪信,并州晋阳人,是后汉昭圣太后的弟弟。太后有六个弟弟,洪信是最年长的,洪信年轻时善于骑射。后唐明宗在藩镇时,洪信隶属帐下,等到后唐明宗即位,他的爱将朱弘实总领捧圣军,弘实提拔洪信为得力帮手,逐渐升迁至小校。应顺年间,潞王起兵,少帝杀死弘实向东逃难,数百捧圣军跟从,洪信参与其间。等到驻扎在卫州,少帝与晋高祖相遇,因怀疑晋高祖有贰心,谋害晋祖,跟从晋祖 的军队大乱。当时汉祖正保护晋祖,洪信率兵响应,晋祖得以免难。清泰年间,又做了雍王重美的牙校。‎ 晋初,洪信做兴顺左厢都指挥使。汉祖统率禁军,后来被调镇守太原,洪信上奏隶属汉祖麾下。汉祖兼任陈州刺史、左护圣左厢都指挥使,不久又加封岳州防御使。洪信跟从汉祖攻下邺城,因为警卫保护的功劳,被授予侍卫马军都指挥使、兼任武信军节度使。‎ 乾佑年间,因为朝中小人当权,李洪信心怀担忧和恐惧,禀告太后请求解除军职,离开京城做镇宁军节度使。一年多,又调任保义军节度使。当初,杨邠认为那些自始跟随镇守边镇的功臣不熟悉政务,让三司选拔军中将领分别补任各藩镇的都押牙、孔目官,有的依仗是朝廷选定的,藩帅很难控制。洪信听说内乱,就召马步军都校聂召,奉国军校杨德、王建、黄全武、杨选、翟本,右牙都校任温、武,护圣都校康审澄及判官路涛、掌书记张洞、都押牙杨昭勍、孔目官魏守恭,将他们全都杀死,上奏诬陷他们谋逆。‎ 周广顺初年,任命他为同平章事。李共信常常因为这次妄杀无辜内心歉疚,等到改朝换代,他的内心不能安宁。周祖还因为汉太后的缘故,调李洪信镇守京兆。本城兵不满千人,王峻西征到陕州,以援助晋州为借口,又调走数百人。等到刘崇向北遁逃,周祖调遣禁兵千余人驻扎京兆,李洪信更加害怕,就请求入京朝见,诚恳推辞藩镇职务,被任命为左武卫上将军。世宗即位,又升迁为左骁卫上将军。显德五年,改任为右龙武军统军,跟从世宗北征,做合流口部署。‎ 乾德五年,改任左骁卫上将军。开宝五年请求告老还乡,在本官任上退休。乾德八年,去世,终年七十四岁。‎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后面各题。‎ 下方山注 南朝·梁 何逊 寒鸟树间响,落星川际浮。‎ 繁霜白晓岸,苦雾黑晨流。‎ 鳞鳞逆去水,弥弥急还舟。‎ 望乡行复立,瞻途近更修。‎ 谁能百里地,萦绕千端愁?‎ ‎【注】方山:六朝时渡口。‎ ‎14. 诗歌三、四句中“白”“黑”两字的使用有何妙处?请简要赏析。‎ ‎15. 在归乡途中诗人的心情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请结合全诗进行分析。‎ ‎【答案】14. “白”写出遍地繁霜使早晨的河岸变白,凸显霜重;“黑”写出浓重的雾气使河流变得黑沉沉,凸显雾之浓。黑白对比鲜明,营造一种凄清的氛围,隐含着作者内心的凄凉与沉重。 ‎ ‎15. 沉重——急切——情怯(心情矛盾)。诗歌前四句借景抒情,表达内心沉重之情;五、六句写诗人逆水而上,匆匆返家的急切之情;后四句抒发离家越近,反觉得路途漫长,愁肠百转之情。‎ ‎【解析】‎ ‎【14题详解】‎ 试题分析:诗歌三、四句中“白”“黑”两字的考察属于炼形容词,二字的表面意思显而易见,重点是分析其手法以及传达出作者怎样的情感。黑白对比鲜明,营造一种凄清的氛围,隐含着作者内心的凄凉与沉重的情感。‎ ‎【考点定位】鉴赏诗歌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技巧点拨】炼字题型属于鉴赏诗歌语言中的常见题,只要考生把握了诗歌大意以及规范了答题步骤,得高分是大有可能的,常用答题模式是:一、释字意;二、析作用;三、描意境或表情感。本题中黑白对比鲜明,营造一种凄清的氛围,隐含着作者内心的凄凉与沉重的情感。‎ ‎【15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重点分析作者的情感线索即“沉重——急切——情怯”,可以从诗歌前四句的“沉重”,五、六句的“急切”,后四句的“情怯”的情感变化来分析,做题时首先要理清诗歌线索,随后的梳理情感就水到渠成了。‎ ‎【考点定位】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技巧点拨】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就是诗人用诗化的语言来反映现实生活和表现思想感情、生活态度、个人理想和政治倾向等。所设的考点一般是对思想内容的理解,对其情感基调的把握,对其社会意义的分析和对其社会价值的评判,一般不单独设题,而往往与形象、语言或表达技巧联系在一起。本题中“沉重——急切——情怯”的情感分析重在理清文章脉络,其次是抓住重点意象如“寒鸟”、“落星”、“繁霜”、“苦雾”和流露作者情感的关键词语如“急”、“愁”。‎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唐代李世民说的“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与《论语》中所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异曲同工之妙。‎ ‎(2)韩愈在《师说》中强调在求学过程中应做到及时解惑,其中体现教师解惑重要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用两个对仗工整而又极其雄健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突出表现了雄壮的军容,展现了将军及士兵们高昂的战斗情绪。‎ ‎【答案】 (1). (1)岁寒, (2). 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3). (2)惑而不从师, (4). 其为惑也, (5). 终不解矣。 (6). (3)八百里分麾下炙, (7). 五十弦翻塞外声。‎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名句的识记能力。理解性默写的题目难度比根据上下文默写要难,首先要选准诗句,然后不要出现错别字,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本题属于前者。考生应先分析语境,然后再结合具体的语境回顾诗句。默写的时候要注意如下词语:“凋”“惑”“麾”。‎ ‎17.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括号内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我们应该告诉员工怎样参与创新,在哪个阶段参与到创新的过程中,问他们对于改进产品的想法、过程和工作流程,使他们与管理层保持( )的沟通。‎ ‎②如果有内心难以承受的痛苦,你可以找人( )地诉说,比如找心理医生咨询或向最信任的挚友公诉。‎ ‎③他们不但是合伙人,更有着( )、荣辱与共的亲密关系。改革开放后,他们共同办企业,更 加志同道合,许多事情都能心照不宣,配合默契。‎ A. 开诚布公 推心置腹 肝胆相照 B. 开诚布公 肝胆相照 推心置腹 C. 肝胆相照 开诚布公 推心置腹 D. 肝胆相照 推心置腹 开诚布公 ‎【答案】A ‎【解析】‎ ‎【详解】这是一道考核近义成语辨析的题目,首先明确近义成语的区别,然后分析句意找到所给的句子中的重点词语,看哪个成语和它吻合,开诚布公:指以诚心待人,坦白无私。根据对语段1的理解,公司领导与职员之间的关系应该是诚心待人,所以此处用“开诚布公”;推心置腹:把赤诚的心交给人家,比喻真心待人。根据对语段2的理解,特指沟通,所以用“推心置腹”较为合适;肝胆相照:形容对人忠诚。根据对语段3的理解,是对合伙人之间荣辱与共的关系的形容,所以用“肝胆相照”较为合适。故选A。‎ ‎【点睛】正确使用词语的题目,有成语和熟语,有时还考核虚词。实词注意从词语的含义、感情色彩、固定搭配、程度的轻重、运用的范围等角度区分,成语注意从望文生义、对象错配、褒贬误用、语法搭配、似是而非的角度分析,虚词注意分析连接的句子之间的关系和虚词的用法和意义是否相符。‎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当前,我国就业的主要矛盾将从总量矛盾转向结构性矛盾。2018年要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的目标,就要多措并举着力破解就业的结构性矛盾。‎ B. 20日,河北雄安新区管委会与百度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智能出行、对话式AI应用、云基础设施展开深度合作,共同将雄安新区打造为智能城市新标杆。‎ C.‎ ‎ 精准脱贫要瞄准特殊贫困人口精准帮扶,进一步向深度贫困地区聚焦发力,把扶贫和扶志、扶智结合起来,激发贫困人口内生脱贫动力,巩固扶贫成果和脱贫质量。‎ D. 装备制造业是制造业的脊梁,要加大投入、加强研发、加快发展,努力占领世界制高点,掌控技术话语权,使我国成为现代装备制造业大国。‎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语病。应先浏览选项,排除有明显错误标志的句子,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A项,不合逻辑,“将从”改为“已从”。B项,成分残缺,“设施”后加“等多个领域”。C项,搭配不当,应为“提高脱贫质量”。‎ ‎19.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义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字。‎ 谚语有云:“予人玫瑰,手有余香。”然而,①__________,这样做是因为我们还没有认识到,给予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力量,它对健康的好处超过你的想象。给予不仅能让人获得快乐、幸福的正面情绪,而且还能保护心脏,提高免疫力,降低抑郁和自杀风险,延长寿命等,总之,②______。其实,只要愿意,③__________,你可以做慈善,帮助困难之人,你可以常怀感恩之心,谅解和尊重别人,你还可以绽放一个动人的微笑,说出一句由衷的赞美。‎ ‎【答案】 (1). 我们并不习惯给予 (2). 给予对我们的身心健康大有益处 (3). 你可以用各种方式给予 ‎【解析】‎ 此题要在整体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结合上下句的具体语境,关联词语来组织答案。此类题目应结合上下文来解答。①处结合下文“我们还没有认识到,给予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力量”,可判断出此处应填“不习惯给予”之类的内容;②处结合前文“它对健康的好处超过你的想象。给予不仅能让人获得快乐、幸福的正面情绪,而且还能保护心脏,提高免疫力,降低抑郁和自杀风险,延长寿命”,可判断出此处应填“给予有好处”之类的词语;③处结合下文各种给予的做法可知,此处应填“用各种方式给予”之类的语句。‎ ‎20.下面的文字,用四个词语概括中华文明的四个特征。‎ 回顾历史,能清晰地看到中华文明诸多优秀、深邃的特征。中华文明的中和观念,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这对于解决当前中国和世界面临的种种问题,无疑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中华文明以华夏文明为核心,向周围扩散,与周围互相补充,吸收,融合,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开明的中华文明的核心有四点,一是民为贵,二是广开言路,三是举贤授能,四是以法为准。中华文明几千年来经过了无数次的革新,而每一次革新都带来长足的发展,正如《周易》所说:“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 ‎【答案】中和、包容、开明、革新 ‎【解析】‎ ‎【详解】这是一道压缩语段的题目,压缩语段有拟写新闻标题(或一句话新闻)、提取关键词、概括并评价材料的内容、下定义等几种类型。概括材料的内容要区分材料的文体特征,注意有新闻类、叙述类、说明类、议论类和寓言类,新闻类注意提取新闻的要素时间、地点、事件、原因、结果,然后根据材料的性质确定重点,重点注意新闻中的导语;叙述类注意事件的过程;说明类注意提取物件的组成、作用,议论类注意提取论点,寓言类注意虚构的内容对应的生活中的真实现象。此题属于压缩语段类,考生要注意将语段分层概括,根据理解最好用原文的词语概括语段内容,根据理解本语段中的关键词语有“中和”、“包容”、“开明”、“革新”。‎ ‎21.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天阴时,人们往往会感到心情郁闷,人们都盼望着天晴,只有天晴时人们的心情才是爽朗的。无论是出行还是旅游,晴天都要比阴天方便得多,可见,从对人们有利的角度来看,晴天的意义总是比阴天的大。这样看来,晴天永远都要比阴天受欢迎。‎ ‎①并不一定只有天晴时人们的心情才是爽朗的。‎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②晴天的意义不一定总是比阴天的大。 (2). ③晴天不一定永远都要比阴天受欢迎。‎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逻辑推断类试题,考生要注意这类试题首先要认真研读所给的文段,然后根据例子的指向,细心找出另外两处存在逻辑推断有误的,例如本题存在两处逻辑推断的错误:晴天的意义不一定总是比阴天的大。属于不合逻辑的推断;晴天不一定永远都要比阴天受欢迎。属于违背常理的推断。‎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 巴尔扎克有一个癖好,只用有缺口的杯子,买了新杯子,他会用羹匙,在杯子上轻轻敲出一个小小的缺口,巴尔扎克用有缺口的杯子,是想提醒自己,无论写了多少作品,这些作品上都有一个缺口,以此来激励自己,写下一部,将这个缺口补上。‎ 材料二:‎ 沉香是我国名贵的中草药材,是高级的香料。有一种树叫沉香,但它不会直接产生沉香,为了得到沉香,当地农民用力在沉香树上砍出缺口,树脂顺着伤口溢出,覆盖在伤口表层,不久,伤口处结成一层厚厚的痂,过几年,农民把痂取下,就是沉香。‎ ‎“缺口”能激励出新的作品,“缺口”能产生名贵的沉香。你的人生有缺口吗?你怎么看待缺口?‎ 根据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答案】人生需要缺口 世界上没有一个人是十全十美的,每个人都有这或者那的缺陷,但这不是阻碍我们前进的借口,甚至可以利用它助我们一臂之力。没有谁的人生是一帆风顺的,我们的人生需要缺口,因为它会是我们前进的动力。‎ 没有谁能够拥有十全十美的人生,我们的人生过程就如罗丹们进行的雕塑过程,只有选定一个缺口,不停地敲敲打打,去掉多余的边边角角,才能有令人惊叹的成果。只有人生存在缺口,我们才能不断被完善、被改进,不断提升自己,创造人生的价值。唯有人生存在缺口时,我们才能知道自己尚有不足之处,如此以来,我们便有动力去充分挖掘出自己的潜能。‎ 人生需要缺口,那是我们前进的动力。巴尔扎克有一个癖好,只用有缺口的杯子,买了新杯子,他会用调羹,在杯子上轻轻敲出一个小小的缺口,巴尔扎克用有缺口的杯子,是想提醒自己,无论写了多少作品,这些作品上都有一个缺口,以此来激励自己,写下一部将这个缺口补上。或许很多人都追求完美,认为有缺陷不好,但其实不一定,缺陷有时也是一种激励你的力量。‎ 人生需要缺口,那是我们意志的磨练。“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这句歌词相信大家都很熟悉。人生道路是漫长的,是不可能一帆风顺的,我们总得与挫折为友,与磨难为伴。只有人生存在缺口,我们才会努力去弥补它。困难、挫折磨练了我们的意志,让我们有更多的勇气去迎接更多的挑战。人生中面对的失败就是一个缺口,失败是成功之母,成功只让我们往前踏进了一小步,而失败才能助我们走得更远。我们人生需要挫折,需要磨难。‎ 人生需要缺口,那是我们成就自身的过程。沉香是我国名贵的中草药材,是高级的香料。有一种树叫沉香,但它不会直接产生沉香,为了得到沉香,当地农民用力在沉香树上砍出缺口,树脂顺着伤口溢出,覆盖在伤口表层,不久,伤口处结成一层厚厚的痂,过几年,农民把痂取下,就是沉香。我们的人生道路如同沉香的形成过程。我们要为人生留出一个缺口,将人生中所遭受的疼痛当作是一种磨练,不被疼痛所击倒,最后才能成就自身。为人生留出一个缺口,我们才有动力去面对未来的生活,才有信心去挑战生活中的磨难。‎ 人生需要缺口,这个缺口将使我们更强大。因为缺口的存在,我们才能不断前进,不断受到鼓舞,巴尔扎克用缺口的瓶子提醒自己需要写下一部作品将缺口补上,而我们的人生也需要一个缺口才能激励自己。‎ 为我们的人生留一个缺口吧,让它成为我们前进的动力。‎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一篇材料作文,材料是由两个小的材料构成。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的关键在于把握材料的中心主旨。根据理解巴尔扎克把新杯子打一个缺口的这则材料,可以看出巴尔扎克用残缺不全的有缺口的杯子,用以提醒自己在创作过程中要追求完美和意识到自己作品的残缺。因此可以立意为:残缺是追逐完美的最好提醒。根据对材料二的理解,材料二是说人们在取树干的沉香,这则材料可以看出残缺的树干是为了积淀珍贵的沉香,所以考生可以从残缺锻造金贵、痛苦积淀美好等角度进行立意。综合对以上两则小材料的总体的把握,考生可以扣住“残缺”带给人的美好上进行立意。立意有了精准的角度后,才能在作文中心上立于不败之地,在写作的过程中要扣住对生活的实际进行深入的挖掘,这样作文才能够有深度,这样作文才能升格。‎ ‎【点睛】材料作文的审题:第一步,读懂材料,抓住主旨。首先要注意材料的特点:单则材料要从整体上把握其主旨;多则材料应弄清它们的异同,从而把握中心;比喻性材料要理解其比喻意义;含哲理性寓言材料,要把握其寓意。所谓抓住主旨(即材料的意向倾向和感情倾向)。第二步,选择角度,准确立意主旨单一的材料据材料立意即可。蕴涵丰富的材料,可从多角度立意,即发散思维多向立意。一般说来,一则材料至少可从肯定与否定两个角度审视:“一事多人”的材料,有几个“人”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事多因”的材料,有几个“因”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个事件,针对其背景、写作目的的不同,就产生了几个不同的审视角度。比如本则作文,根据材料看,作文供料的关键词是“残缺”,一个是要扣住对残缺的警醒的理解,一个是要扣住残缺的积淀和痛苦的积累上去理解。有了精准的立意,作文就成功了一半,最后要扣住中心,结合生活写作。‎ ‎ ‎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