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全国示范高中名校2020届高三十月联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安徽省全国示范高中名校2020届高三十月联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www.ks5u.com 语文 本试卷共8页,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试范围:全部高考内容。‎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什么东西都可以低估,但唯独不能低估青春的能量;青年时期的积累与沉淀,往往影响着一个人一生的发展。‎ 诗人艾青有句名言:“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家国情怀是一种源自内心的质朴情感,也可说是每个人的立身之本。对于当代青年来说,只有常怀感恩之心、砥砺家国情怀,才能自觉地把个人的前途命运与国家、民族、社会紧密地融合在一起。‎ 家国情怀深深植根于我们的灵魂之中,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铭刻于骨、融化于血。家国情怀既体现为一种民族大义,也是赓续传承的文化传统。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戚继光抗倭保家卫国……回溯既往,从神话故事到历史典故,浓浓的家国情怀之中,都体现着民族大义。《礼记·大学》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面求索”,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家国情怀世代相传,成为中国人的一种文化基因。事实证明,没有伟大的国家和民族,就难言个人的尊严。因此,无论何时,我们都应将家国情怀牢记在心。‎ - 28 -‎ 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家国情怀突出体现为爱国奉献的精神,堪称一种精神坐标。邓小平同志曾说:“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真挚的话语,饱含着爱与真情,正是浓厚家国情怀的写照。“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爱国不能停留在口头上,而应体现在行动之中。西藏玉麦乡牧民卓嘎、央宗姐妹的事迹为什么感动了亿万人?就在于她们以行动诠释爱国情感,为祖国守护神圣土地。对于个体而言,要关注国家为我们做了些什么,更要多问问自己为国家能做什么、做了些什么。可以说,家国情怀需要我们爱国、奉献、担当、作为,在日常工作生活中不断升华爱国奋斗精神。‎ 今天,家国情怀更体现为一种时代责任。奋进在新时代,亟待我们激荡新气象、成就新作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磅礴力量。青年强则中国强,只有青年肩负起时代重任,我们未来的道路才会越走越宽广。对于年轻人来说,“舞台再大,自己不上台永远是个观众”,决不能置身事外、冷眼旁观;“平台再好,自己不参与永远是个局外人”,决不能自甘平庸、安于现状;“能力再大,自己不行动永远是个失败者”,决不能踟蹰不前、不思进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激扬青春、崇尚奋斗,当代青年才能不负使命担当,在爱国奉献中实现个人价值。‎ ‎“青年者,人生之王,人生之春,人生之华也。”什么东西都可以低估,但唯独不能低估青春的能量;青年时期的积累与沉淀,往往影响着一个人一生的发展。青春是用来奋斗的,而不是用来虚度的。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更为青年提供了干事创业、成长成才的广阔舞台。厚积薄发、久久为功,当代青年必将在奋斗中书写无愧于时代的业绩。 ‎ ‎(摘自周德睿《青年当永葆家国情怀》)‎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青年只要常怀感恩之心、砥砺家国情怀,就能自觉把个人前途命运与国家紧密地融合在一起。‎ B. 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应将家国情怀牢记在心,因为,没有伟大的国家和民族,就很难说个人的尊严。‎ C.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国情怀突出体现为爱国奉献的精神,可以称为一种精神坐标。‎ D. 家国情怀在今天更体现为一种时代责任,只有青年担起时代重任,末来之路才会越走越宽广。‎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引用艾青的诗句引出了家国情怀是每个人的立身之本,是一种质朴的情感。‎ B. 作者举大禹治水、戚继光抗倭的例子说明家国情怀深深植根于我们的灵魂之中。‎ C. 第五段作者论述今天的年轻人应该承担时代责任,在爱国奉献中实现个人价值。‎ D. 文章整体由古代到今天,由民族传统到当代实践,逐层深入,呈现总分总结构。‎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 28 -‎ ‎ 家国情怀深植于我们的灵魂,内化于行、外化于心,既体现为民族大义,又是赓续传承的文化传统。‎ B. 对于个体而言,不是要关注国家为我们做了些什么,而是要多问问自己为国家能做什么、做了些什么。‎ C. 对于每个人来说,决不能置身事外、冷眼旁观;也不能自甘平庸、安于现状;更不能踟蹰不前、不思进取。‎ D. 青春是用来奋斗的,而不是用来虚度的。当代青年应激荡家国情怀,在奋斗中书写无愧于时代的业绩。‎ ‎【答案】1. A 2. B 3. D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分析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对比辨析,判断正误。本题要求选出“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题中A项“只要常怀感恩之心、砥砺家国情怀,就能自觉把个人前途命运与国家紧密地融合在一起”错,原文为“只有常怀感恩之心、砥砺家国情怀,才能自觉地把个人的前途命运与国家、民族、社会紧密地融合在一起”,“只有……才”是必要条件,“只要……就”是充分条件。 ‎ 故选A。‎ ‎【2题详解】‎ 本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同时关注选项叙述与文章内容表达的细微差别。题中B项,“说明家国情怀深深植根于我们的灵魂之中”错。根据原文“回溯既往,从神话故事到历史典故,浓浓的家国情怀之中,都体现着民族大义”可知,举大禹治水、戚继光抗倭的例子,证明的是家国情怀体现为一种民族大义。‎ 故选B ‎【3题详解】‎ - 28 -‎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分析归纳内容要点,并把握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不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 题中A项,“内化于行、外化于心”错,原文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选项将顺序颠倒,故错;‎ ‎ B项,“不能关注国家为我们做了些什么”错,原文“对于个体而言,要关注国家为我们做了些什么,更要多问问自己为国家能做什么、做了些什么”强调的是要关注,故错;‎ C项,“对于每个人来说”错,原文“对于年轻人来说,‘舞台再大,自己不上台永远是个观众’,决不能置身事外、冷眼旁观;‘平台再好,自己不参与永远是个局外人’,决不能自甘平庸、安于现状;‘能力再大,自己不行动永远是个失败者’,决不能踟蹰不前、不思进取”说的是年轻人,不是每个人。‎ 故选D。‎ ‎【点睛】此类试题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答题时注意阅读题干,找准区位,然后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类题目的解题方法有这样几点:根据要求确定提取信息的目标。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在确定了提取信息的目标之后,要根据目标浏览全文,确定提取信息的区间。准确寻找,筛选提取。筛选和提取信息类试题的答案均在文中,因此,及时找到选项在原文的位置,顺藤摸瓜,确定筛选范围。仔细对照,正确判断。找准选项有关内容在原文的位置后,要把原文与选项对照,辨明正误。‎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与智能手机的普及,以二维码为代表的“条码支付”迅速发展。据了解,条码支付是指银行或支付机构应用条码技术,实现收款人、付款人之间货币资金转移的业务活动,通常包括“扫码付款”和“扫码收款”两种方式。‎ 不过,扫码支付在走入人们生活的同时,风险也逐渐浮出水面。‎ 据拉卡拉支付股份有限公司资深合规总监唐凌介绍,相比于银行卡支付,条码支付没有物理卡片载体,也缺少专业设备支持,在信息安全方面存在一交隐患。比如,不法分子通过手机病毒。将消费者手机中的支付账号、密码、身份证信息、联系人信息、照片等隐私信息窃取,甚至可能通过直接截获短信验证码来迹刷手机用户银行卡。‎ - 28 -‎ 董希森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条码支付由于门槛较低、成本低廉、支付便捷,近年来受到了商户、消费者、银行及支付机构的青睐,在服务普通消费者方面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从技术层面看,二维码通过几何因形来记录教括和储存信息,支付终端缺乏识别与拦截功能,就可能产生安全漏洞和隐患。从市场层面看,部分支付机构在拓展业务时,通过不当的交叉补贴、滥用优势地位来排除和限制竞争,导致不公平党争。从合规层面看,部分市场机构片面追求业务发展速度,违规发展商户,带来各类安全隐患。”董希森说。‎ ‎(摘编自《“条码支付“风险隐现需纳入规范》)‎ 材料二:‎ 支付宝发布的2019年10月1日至3日消你报告显示,实体店人均消费频次增45%,美食、出行、零售三大行业堪称拉动内需的“三驾马车”。随着移动支付不断丰富,通过刷脸、无人零售等智能售卖的商品交易金额猛增九成。‎ 同样是放假前3天相比较,假期更长的“十一”日均消费金额环比“五一”高一成,在更广阔的四至六线城市,“十一”日均消费金额环比“五一”增长约四成,相当于多放1天假,消费多一成。‎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大妈”也开始加入用移动支付消费的主力,黑龙江、吉林、辽宁等东三省中老年人最热表假日消费。‎ 另据网联清算有限公司数据,今年国庆长假期间(10月1日至10月7日),网联平台运行平稳,共处理跨机构支付交易85.94亿笔,金额4.33万亿元。其中,10月1日交易量最高,单日超过12.9亿笔,全额超过6787亿元。‎ 数据显示,网联平台日均交易笔数同比去年“十一”增长79.92%,日均交易金额同比去年“十一”增长163.38%。‎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特聘研究员董希森表示,从网联披露的日均交易笔数和金额的增长来看,网络支付(互联网支付和移动支付)规模继续呈现快速增长,背后是大众支付偏好的转变,网络支付交易规模持续上升,这也是我国网络支付市场发展的写照。‎ 重希彝还谈到,今年“十一”黄金周期间,网络支付市场蓬勃发展,从线上支付如订酒店、机票、火车票,到线下餐饮、购物扫码支付,新场景、新业态不断涌现,为大众在“十一”假期出行、消费、娱乐提供了更大便利。‎ ‎(摘编自《买买买!国庆出境游人均移动支付消费近2500元》)‎ 材料三:‎ - 28 -‎ 支付宝联合飞猪发布的2019国庆黄金周出境游报告显示,“十一”期间,国人出境游移动支付消费再创新高,人均支付接近2500元,同比去年增长14%;单笔消费全额同比增幅达11%。‎ 境外用卡方面,中国游客假期中在144个境外国家和地区使用银联卡,较去年同期增加了10个,其中“一带一路”沿线热度持续,保加利亚、塞尔维亚、缅甸、白俄罗斯等地交易量同比增长逾2倍。越来越多游客在境外交通、餐饮、娱乐类商户使用银联卡,其中航空、铁路、租车、加油等交通类商户银联卡交易量同比增长逾五成。中国游客在45个境外目的地使用云闪付APP扫码支付,或开通银联手机闪付“挥”手机支付,带动银联移动支付境外交易额同比增长近20%,其中银联二维码支付交易量同比增长超过8倍;中国游客尤其爱在秦国、新加坡、加拿大、日本扫码支付,在澳大利亚、俄罗新、法国“挥”手机支付。‎ ‎(摘编自《跨境移动支付创新高银联等发布国庆节支付交易数据》)‎ ‎4. 相较而言,下列行为会给移动支付带来较大风险的一项是 A. 在餐饮门店扫码小额支付 B. 扫二维码后,按提示安装手机软件 C. 定期更改手机支付密码 D. 出示支付码,由商家扫码收款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同样是放假,2019年放假时间更长的“十一”日均消费金额环比“五一”高一成,说明放假时间越长,消费者的日均消费越多。‎ B. 在“十一”黄金周期间,“中国大妈”成为了使用支付宝进行支付的主力,而黑龙江、吉林、辽宁的中老年人最热衷假日消费。‎ C. 从网联数据来看,大众支付偏好转变等因素,使得我国网络支付规模继续呈现快速增长,我国网络支付市场得以蓬勃发展。‎ D. 因为支付终端缺乏识别与拦截功能、支付机构不公平竞争和市场机构违规发展商户,使得移动支付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6. “十一“黄金周期间,中国游客境外消费呈现出怎样的特点?请结合材料简要回答。‎ ‎【答案】4. B 5. C ‎ ‎6. ①中国游客在境外的移动支付再创新高,人均支付接近2500元。②中国游客境外用卡的目的地更趋分散,跨境用卡场景更加多元。③中国游客在境外热衷于使用银联“云闪付”等移动支付服务。‎ ‎【解析】‎ ‎【4题详解】‎ - 28 -‎ 此题考核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本题,考生要浏览选项,然后到材料中圈出相关内容,最后进行比对。‎ 据材料一“扫码支付在走入人们生活的同时,风险也逐渐浮出水面”,“条码支付没有物理卡片载体,也缺少专业设备支持,在信息安全方面存在一交隐患。比如,不法分子通过手机病毒。将消费者手机中的支付账号、密码、身份证信息、联系人信息、照片等隐私信息窃取,甚至可能通过直接截获短信验证码来迹刷手机用户银行卡”分析,再比较选项的做法可知,会给移动支付带来较大风险的是“扫二维码后,按提示安装手机软件”。‎ 故选B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解答此类试题,全面准确地把握文章的内容,并对文章中所述的事件或所述道理进行综合性分析、判断,进而推理概括。‎ A项,“同样是放假,2019年放假时间更长的‘十一’日均消费金额环比‘五一’高一成,说明放假时间越长,消费者的日均消费越多”中“说明放假时间越长,消费者的日均消费越多”分析错误。据材料二“同样是放假前3天相比较,假期更长的‘十一’日均消费金额环比‘五一’高一成,在更广阔的四至六线城市,‘十一’日均消费金额环比‘五一’增长约四成,相当于多放1天假,消费多一成”可知,无法推出“说明放假时间越长,消费者的日均消费越多”,且这种说法表述绝对。‎ B项,‘在“十一’黄金周期间,‘中国大妈’成为了使用支付宝进行支付的主力,而黑龙江、吉林、辽宁的中老年人最热衷假日消费”中“‘中国大妈’成为了使用支付宝支付的主力”曲解文意,原文材料二为“‘中国大妈’也开始加入用移动支付消费的主力”。‎ D项,“因为支付终端缺乏识别与拦截功能、支付机构不公平竞争和市场机构违规发展商户,使得移动支付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中“使得移动支付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了混淆概念,材料整体上讨论的是“扫码支付”而不是“移动支付”,原文材料一“扫码支付在走入人们生活的同时,风险也逐渐浮出水面”,“相比于银行卡支付,条码支付没有物理卡片载体,也缺少专业设备支持,在信息安全方面存在一交隐患”,“从技术层面看,二维码通过几何因形来记录教括和储存信息,支付终端缺乏识别与拦截功能,就可能产生安全漏洞和隐患”可知,材料整体上讨论的是“扫码支付”,且原因分析错误。‎ 故选C。‎ ‎【6题详解】‎ - 28 -‎ 本题主要考查对文章信息的整合和对内容的理解和概括能力。本题是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解题时要审清题干,找出关键词语,把握答题方向;然后要通读文章,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大意,理清要点,在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或段落,并将需要的信息进行筛选整合概括。最后归纳要点分点作答。‎ 本题要求分析“十一”黄金周期间,中国游客境外消费呈现的特点,审题可知,材料三“支付宝联合飞猪发布的2019国庆黄金周出境游报告显示”提示,答题区域在材料三。筛选出关键信息进行概括作答,据“‘十一’期间,国人出境游移动支付消费再创新高,人均支付接近2500元,同比去年增长14%;单笔消费全额同比增幅达11%”概括出“中国游客在境外的移动支付再创新高,人均支付接近2500元”;据“境外用卡方面,中国游客假期中在144个境外国家和地区使用银联卡”,“中国游客在45个境外目的地使用云闪付APP扫码支付……”可知,中国游客境外用卡的国家和地区以及目的地更多、更加分散,跨境用卡场景更加多元化;据“中国游客在45个境外目的地使用云闪付APP扫码支付,或开通银联手机闪付“挥”手机支付,带动银联移动支付境外交易额同比增长近20%……中国游客尤其爱在秦国、新加坡、加拿大、日本扫码支付,在澳大利亚、俄罗新、法国“挥”手机支付”可知,中国游客在境外更多使用银联“云闪付”等移动支付服务。‎ ‎【点睛】“非连续性文本”,是相对于以句子和段落组成的“连续性文本“而言的阅读材料,多以统计图表、图画等形式呈现。‎ 答题技巧:‎ ‎(1)通读材料,阅读文字材料,概括每则材料的主要内容;读懂图表。通过分析、比较、综合找准话题,探究材料之间的联系,明确不同点,找准每则材料和图表在内容和观点上的共同点,从而归纳文本的主要内容及文本主题。‎ ‎(2)整合文本重要信息,审准题意,锁定有效信息材料;在信息区间筛选关键词句,提取有效信息,分条归纳作答;归纳整合;对于选择题,要在文本中找到每个选项的出处,仔细比较选项和和原文的差别,注意有无偷换概念、以偏概全、答非所问、无中生有、强加因果等问题。‎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飞过蓝天 韩少功 - 28 -‎ 它是一只名叫“晶晶”的鸽子,它饿了。平常,那个人早就回来了,老远打响一个长长的呼哨,“晶晶”飞过去,落在他的肩上,那个人会抚摸它,从口袋摸出一把稻谷或绿豆喂它。每当它飞向北山山谷从那里带回纸条,主人就会笑容满面,看完纸条后他会在地上翻一个斤斗,摸出一个闪亮的铁匣子塞进口里左右拉动,奇妙的声音就在这时发出来了。可现在,它正面临着孤独与饥寒。‎ 它的主人是一个外号叫“麻雀”的人。‎ 招工这件要命的事闹腾得他周身疲惫,结果对方还是摇头。“麻雀”必须投入最后的一搏,他长嘘了一口气,声音透出了沉重:“兄弟,这事只能你来帮我一把了。实在对不起,我舍不得你走,可有什么办法呢?人家居然看上你了……”主人看着它,不再说话,眼里有了亮晶晶的东西。‎ 第二天一早,主人把“晶晶”塞进一个暗而闷的硬纸盒,鸽子扑扑地挣扎,主人找来剪刀,给它挖了两个方方正正的透气窗,然后提着纸盒出门了,它不再听到主人的说话声。‎ 它在剧烈晃荡的黑暗中不知过了多久,眼前突然变得明亮,“晶晶”本能地往后一坐,再猛地一弹,就箭一般射了出去。一个中年人的粗嗓门留在了它身后,一个小孩的哭泣声也留在了它身后。‎ ‎“晶晶”一头扑进了无边无际的开阔与自由。这地方空气太冷太干了,它记得家乡的群山中有个美丽的湖,还有主人圆乎乎的黑脸。它越飞越高。‎ 一早醒来,少了鸽子的叫声,他恨不得抽自己两个耳光。这次鸽子外交同样失败,虽然好容易讨得了招工师傅的欢心,但在“公社推荐”这一关仍踩了地雷。‎ 此时,老队长正喊着他的名字,说:“还没吃早饭啦?要吹哨子了。上午给丝瓜冲散粪。”‎ ‎“我……手痛。”‎ 他右手腕一弯,好像再不能伸直了,“哎哟哟,哎哟哟,怕是骨折了。”‎ ‎“那,那你就去看牛吧。”‎ 他实在不愿在这个山中与泥粪打交道了。记得六年前刚下乡时,他有多么火热的幻想呵。他是瞒着母亲转 户口的,是揣着诗集偷偷溜进下乡行列的。他渴望在瀑布下洗澡,在山顶上放歌,他还想靠自学当一个气象专家或林业专家。是什么使他学会了手腕表演术呢?他想不太清楚。他只知道,第一次招工给人们的震动太大了。现在一个个都走了,连山那边那位热情为自己掌管衣服钱粮的姑娘也一走就没了音讯。‎ ‎“晶晶”感谢那只灰鸽,要不是它,自己早被老鹰撕成碎片了。灰鸽飞走了,不一会儿,带来一大群鸽子,这是个多么热闹的群体呵。咕咕咕——“晶晶”听出了它们的欢迎和安慰。‎ - 28 -‎ 它吃饱了,喝足了,但还在东张四望。这里的一切没法使它忘记“那个地方”、“那个人”,它怎么能停留在这里?不,我要寻找!‎ 他开始了新战略,他打定主意要让他们(当地领导)六神不宁放他走。那天,他在公社秘书面前耍赖,不几天,秘书的话就风传下来了:“那个叫‘麻雀’的,简直是城里的街痞子。”‎ 今天看牛当然也不能太老实。一上山,他就一个大字躺在地上睡觉,结果收工时发现少了一头黑牛。社员们对他投射埋怨的目光。‎ 它飞向南方。记得那天的暴风雨,真是惊心动魄,被风一次次掀倒,但它继续挣扎着向前,向前。现在终于有希望了,所见的多么眼熟呀!对于“晶晶”来说,寻找成了生命的寄托和生活的目的。‎ 晨光从大树的枝缝里筛落,蜜蜂和蝴蝶又开始了工作……这里没有工作,这里有的是笑骂,扑克牌,空酒瓶以及来自父母的汇款单。“麻雀”现在已经学会了打扑克输了以后钻桌子和夹耳朵,学会了骂人……‎ 这天,外号叫“瓦西里”的黑大个说:“你太懒了!今天罚你去打鸟或抓鱼。”‎ 他没有争辩,提起气枪出发。“麻雀”转了两个山冲,并未见到鸟。忽然,有鸟叫的声音传来,就在不远处。他赶快上子弹,弓着腰潜身树下,悄悄向前方运动。嘣——糟糕,慢点,它还没走,再来一下。嘣——它闪了一下,就栽了下去。打中啦!他一跃而起,跑过一个草坡,看到了包谷地里的尸体。‎ 这原来是一只鸽子。不过它太瘦了,也太脏了,全身都是泥灰。它是谁家的鸽子?射手想起了什么,上前捡起鸽子,摸摸鸟嘴边黑色的血污,身上的泥垢,大腿上化脓的伤口,还有胸前稀疏欲脱的羽毛。突然,他眨眨眼,惊得脸色突变:它腿上有一条破烂褪色的红绸带,还系着一个眼熟的鸽哨。‎ ‎“晶晶!”他大叫了一声。‎ 他捧着逐渐冷却的鸽子,带血的手指在哆嗦。‎ 入夜了,他的思绪总离不开“晶晶”。不可想象,蓝天这么大,路途这么远,遥遥千里云和月,它居然成功地飞回来了。当他酒酣昏睡时,它却在风雨中搏击前进,喷吐着满嘴的血腥气味向他一步步接近。像突然悟到了一种什么,他深深吸了一口气,把上衣往肩头一搭,走向门口。‎ ‎“我……再也不到这里来了。”‎ ‎“‘麻雀’,你不要太娘娘心肠吧?不就是一只鸟么?”‎ - 28 -‎ 他默默地走了,沿着山路走向自己的家,那里有他的柴刀、锄头、扁担,还有口琴和鸽巢,以及散发出桐油香味的斗笠。‎ ‎(有删改)‎ ‎7.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韩少功是一位具有知青生活体验的作家,他在文中刻画了知青“麻雀”的形象,真切地表现了那个时代留给人们心灵的创伤。‎ B. 虽然把心爱的鸽子“晶晶”送给了招工师傅,但“麻雀”仍然没有实现自己的愿望,最终只能采取消极怠工的办法离开了农村。‎ C. 出乎读者意料,故事高潮并不是历经苦难的“晶晶”找到主人,完成自己长途跋涉的飞行理想,而是它死在了“麻雀”的枪口下。‎ D. 在这篇文章中,主人“麻雀”和鸽子“晶晶”都在不停地迫寻着自己的理想,最终“晶晶”殷红的鲜血引起了“麻雀”灵魂的震憾。‎ ‎8. 请简要分析“麻雀”对“晶晶”的心理变化过程。‎ ‎9. 双线结构是这篇小说结构的鲜明特色,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答案】7. B 8. 满怀理想时:“麻雀”爱“晶晶”,“晶晶”也爱主人。“晶晶”是他的伙伴,是他的精神寄托,是他患难与共的伴侣,他们之间达成了不需任何言语就有的默契。被招工和进城“闹腾得他周身疲惫”时:“麻雀”对“晶晶”是难舍难分而又无可奈何。“麻雀”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忍痛把心爱的“晶晶”送给招工的师傅,送到遥远的北方去。见到“晶晶”死于自己的枪口下时:理想幻灭的“麻雀”感到了沉痛,进而引起了对生活深邃的思索,“麻雀”的灵魂重获新生,他回到了乡村的怀抱。 ‎ ‎9. 小说采用双线结构:一条情节线索是一只取名为“晶晶”的鸽子,它被主人送给了喜欢鸽子的招工师傅,带到了遥远的北方,但“它”从新主人手里逃出,并开始了艰难的寻找与飞行,最后“晶晶”死在了“麻雀”的枪口下。另一条情节线索是一个外号叫“麻雀”的知青,在“鸽子外交”失败后,他沉沦了,开始消极地“反抗”,执行所谓“新战略”。文章最后,“晶晶”从遥远的北方飞回来,却被“麻雀”一枪击毙。这两条情节线索交织穿插,相互补充,相互映衬,使作品成为了统一的整体;这样安排避免了平铺直叙,深化了小说的主题。‎ ‎【解析】‎ ‎【7题详解】‎ - 28 -‎ 此题考查分析文章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整体阅读全文,了解文章大意;然后根据选择项的信息到原文中寻找相应的信息,进行比对;根据比对,判断其答案是否符合体感要求。‎ B项,“虽然把心爱的鸽子‘晶晶’送给了招工师傅,但‘麻雀’仍然没有实现自己的愿望,最终只能采取消极息工的办法离开了农村”表述错误,从原文后半部分的“晨光从大树的枝缝里筛落,蜜蜂和蝴蝶又开始了工作……这里没有工作,这里有的是笑骂,扑克牌,空酒瓶以及来自父母的汇款单。“麻雀”现在已经学会了打扑克输了以后钻桌子和夹耳朵,学会了骂人……”,“他默默地走了,沿着山路走向自己的家,那里有他的柴刀、锄头、扁担,还有口琴和鸽巢,以及散发出桐油香味的斗笠”这些信息可知,“麻雀”并没有离开农村。‎ 故选B。‎ ‎【8题详解】‎ 此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解答此题要抓住作者对人物形象的描写的语句,主要注重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从这些描写中分析人物的心理变化。其次还可以从叙述语言中寻找表现人物心理的词语。‎ - 28 -‎ 分析“麻雀”对“晶晶”的心理变化过程,作答时结合人物活动,揣摩人物的内心世界或情感变化,结合情节发展揣摩人物的心理变化,同时要关注人物的外部表情,人物的外部表情也暗示了人物内心的变化。文中叫麻雀的主人公是一个知青,开始时满怀理想,“记得六年前刚下乡时,他有多么火热的幻想呵。他是瞒着母亲转户口的,是揣着诗集偷偷溜进下乡行列的。他渴望在瀑布下洗澡,在山顶上放歌,他还想靠自学当一个气象专家或林业专家”,“老远打响一个长长的呼哨,“晶晶”飞过去,落在他的肩上,那个人会抚摸它,从口袋摸出一把稻谷或绿豆喂它。每当它飞向北山山谷从那里带回纸条,主人就会笑容满面,看完纸条后他会在地上翻一个斤斗,摸出一个闪亮的铁匣子塞进口里左右拉动,奇妙的声音就在这时发出来了”,鸽子是他的梦想,是他跨越现实的梦想,此时“麻雀”爱“晶晶”,“晶晶”也爱主人。但是在后来他在下乡过程中郁郁寡欢,“第一次招工给人们的震动太大了。现在一个个都走了,连山那边那位热情为自己掌管衣服钱粮的姑娘也一走就没了音讯”,他想离开农村,进城里去,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他不惜将“晶晶”送给招工的师傅,送到遥远的北方,内心充满了不舍与无奈,“一早醒来,少了鸽子的叫声,他恨不得抽自己两个耳光”。但是,送走“晶晶”后的“麻雀”依然没有改变现状,“这次鸽子外交同样失败,虽然好容易讨得了招工师傅的欢心,但在‘公社推荐’这一关仍踩了地雷”。最后当“晶晶”千辛万苦飞回时,却死在了“麻雀”的枪口下,“晶晶”殷红的鲜血,“他捧着逐渐冷却的鸽子,带血的手指在哆嗦。入夜了,他的思绪总离不开“晶晶”。不可想象,蓝天这么大,路途这么远,遥遥千里云和月,它居然成功地飞回来了。当他酒酣昏睡时,它却在风雨中搏击前进,喷吐着满嘴的血腥气味向他一步步接近。像突然悟到了一种什么,他深深吸了一口气,把上衣往肩头一搭,走向门口”,“晶晶”的死引起了“麻雀”灵魂的震撼,同时也引起了他对现实和生活深邃的思考,在灵魂上重获新生,最终他回到了乡村的怀抱,“他默默地走了,沿着山路走向自己的家,那里有他的柴刀、锄头、扁担,还有口琴和鸽巢,以及散发出桐油香味的斗笠”。‎ ‎【9题详解】‎ 此题考查分析作品的体裁特征和表现手法的能力。一般而言,线索都是事件,首先要抓住事件的核心;其次,要找到围绕核心的主动者或者对象;最后,揭示出核心与人(无论主动者还是对象都是人)的关系。‎ 题干告诉我们本篇小说采用的是双线结构,而小说中出现两个形象,即鸽子“晶晶”和知青“麻雀”,那么本篇小说的两条情节线索就分别为鸽子“晶晶”和知青“麻雀”,作答时分别从这两个角度分析他们身上发生的故事,以及两者之间的关联即可。一条情节线索是鸽子“晶晶”因为主人的需要,被送给了喜欢鸽子的招工师傅,带到了遥远的北方,但“它”从新主人手里逃出,“本能地往后一坐,再猛地一弹,就箭一般射了出去”,并开始了艰难的寻找与飞行,“它怎么能停留在这里?不,我要寻找!”“它飞向南方……但它继续挣扎着向前,向前。现在终于有希望了,所见的多么眼熟呀!对于‘晶晶’来说,寻找成了生命的寄托和生活的目的”。最后“晶晶”死在了“麻雀”的枪口下,“鸟嘴边黑色的血污,身上的泥垢,大腿上化脓的伤口,还有胸前稀疏欲脱的羽毛”。另一条情节线索是一个外号叫“麻雀”的知青,因为自己想要回到城里,把鸽子送给了喜欢鸽子的招工师傅,但是“一早醒来,少了鸽子的叫声,他恨不得抽自己两个耳光”,“这次鸽子外交同样失败,虽然好容易讨得了招工师傅的欢心,但在‘公社推荐’这一关仍踩了地雷”,他的心愿没能实现,他沉沦了,开始消极地“反抗”,“他开始了新战略,他打定主意要让他们(当地领导)六神不宁放他走”。文章最后,“晶晶”历尽千辛万苦从遥远的北方飞回来,却被“麻雀”一枪击毙,“麻雀”“捧着逐渐冷却的鸽子,带血的手指在哆嗦”,“他的思绪总离不开‘晶晶’。不可想象,蓝天这么大,路途这么远,遥遥千里云和月,它居然成功地飞回来了。当他酒酣昏睡时,它却在风雨中搏击前进,喷吐着满嘴的血腥气味向他一步步接近。像突然悟到了一种什么”,他对生活进行了深邃的思索,他的灵魂重获新生。这两条线索在文中交织穿插,相互补充,相互映衬,使作品成为了统一的整体;这样安排不仅增强了小说的层次感,避免了平铺直叙,也丰富了作品的意蕴,深化了文章的主旨。‎ - 28 -‎ ‎【点睛】文学类文本阅读选择题,主要集中对文意、文章的主旨、文章的结构、人物形象的塑造等内容的考核,考核的方式基本有两种,一种是根据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另一种是对文章特色和手法的赏析,分析文意要读懂文章,主要是文意、主旨、情感、人物的心理表述不当,赏析一般为手法和特色概括不当,手法集中的小说的三要素上,主要考核人物塑造、情节安排、环境描写、标题的作用、结尾的特征等。选择题时往往错误的选项命制都是明显的不会引起争议的错误,即所谓的“硬伤”,在答题时注意寻找。‎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萧相国何者,沛丰人也。以文无害为沛主吏掾。高祖为布衣时,何数以吏事护高祖。及高祖起为沛公,何常为丞督事。沛公至咸阳,诸将皆争走金帛财物之府分之,何独先入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何进言韩信,汉王以信为大将军。汉二年,汉王与诸侯击楚,何守关中。关中事计户口转漕给军,汉王数失,军遁去,何常兴关中卒,辄补缺。上以此专属任何关中事。汉三年,汉王与项羽相距京索之间,上数使使劳苦丞相。鲍生谓丞相曰:“王有疑君心也。为君计。莫若遣君子孙昆弟能胜兵者悉诣军所,上必益信君。”于是何从其计,汉王大悦。汉五年,既定天下,论功行封。高祖以萧何功最盛封为酇侯所食邑多汉十一年,陈豨反高祖自将至邯郸未罢,淮阴侯谋反关中,吕后用萧何计,诛淮阴侯。汉十二年秋,黥布反,上自将击之,数使使问相国何为。客有说相国曰:“君灭族不久矣。上所为数问君者,畏君倾动关中。今君胡不多买田地,贱贳贷以自污?上心乃安。”于是相国从其计,上乃大说。上罢布军归,民道遮行上书,言相国贱强买民田宅数千万。上至,相国谒。上笑曰:“夫相国乃利民!”民所上书皆以与相国,曰:“君自谢民。”何素不与曹参相能,及何病,孝惠自临视相国病,因问曰:“君即百岁后,谁可代君者?”对曰:“知臣莫如主。”孝惠曰:“曹参何如?”何顿首曰:“帝得之矣,臣死不恨矣。”何置田宅必居穷处,为家不治垣屋。曰:“后世贤,师吾俭;不贤,毋为势家所夺。”孝惠二年,相国何卒,谥为文终侯。‎ ‎(节选自《史记·萧相国世家》)‎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高祖以萧何功最盛/封为酇候/所食邑多/汉十一年/陈豨反/高祖自将/至邯郸/‎ B. 高祖以萧何功最/盛封为酇候/所食邑多/汉十一年/陈豨反/高祖自将/至邯郸/‎ C. 高祖以萧何功最盛/封为酇侯/所食邑多/汉十一年/陈豨反高祖/自将/至邯郸/‎ D. 高祖以萧何功最/盛封为酇候/所食邑多/汉十一年/陈豨反高祖/自将/至邯郸/‎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28 -‎ ‎ 相国起源于春秋晋国,也称相邦,是战国秦及汉朝廷臣最高职务,后来嬴政因其权力过大而废除。刘邦即汉王位后,又重新设立,后代为避讳改称相邦为相国。‎ B. 陈胜起义之后,刘邦集合了三千子弟响应,攻占沛县,自称“沛公”。沛县,简称“沛”,因古有“沛泽”而得名,现在是江苏省徐州市的下辖县,位于徐州市西北部。‎ C. “上”即皇上,臣子称皇上为“陛下”。古代臣子向天子进言时,不能直呼天子,必须先呼台下的侍者而告之,所以用陛下代称皇上。“殿下”也是对皇上的尊称。‎ D. “谧”是指谧号。谧号是我国古代对死去的帝王、诸侯、大臣、贵族(包括其他地位很高的人)按其生平事进行评定后,给予的或褒或贬或同情的称号,始于西周。‎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萧何善于识人,见识不凡。高祖是平民时,他多次利用自己县吏的职权保护高祖;其他将领都争抢金帛财物时,他把法律诏令和各种图书文献收藏起来。‎ B. 萧何能力出众,深谋远虑。汉王二年,他留守关中,转运粮饷,补充兵员,成为汉王坚实的大后方;他想法深远,购置偏僻的土地,营造宅第也不修建围墙。‎ C. 萧何纳谏解危,终得保全。他采纳鲍生的意见,派亲人到汉王营中效力且作人质;采纳门客的意见,低价强买平民田宅,以示无政治野心,解除信任危机。‎ D. 萧何举贤任能,胸襟宽广。经他举荐的韩信在关中谋反,他亲自出手杀了韩信;虽然与曹参不和,但生病期间仍不忘向惠帝极力举荐让曹参行相国之权。‎ ‎13. 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汉三年,汉王与项羽相距京索之间,上数使使劳苦丞相。‎ ‎(2)后世贤,师吾俭;不贤,毋为势家所夺。‎ ‎【答案】10. A 11. C 12. D ‎ ‎13. (1)汉王三年,汉王与项羽两支军队在京索之间对峙,汉王多次派遣使者到关中去慰劳丞相。‎ ‎(2)后代子孙如果贤德,可以从中学我的俭朴;如果不贤无能,(这种房屋)也不会被有势力的人家所侵夺。‎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考生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文言阅读的语感和断句技巧,而且还应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文言断句有很多的标志,比如:四字短语、排偶句式、顶真修辞等等。还可以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 - 28 -‎ 文中画波浪线部分“高祖以萧何功最盛封为酇候所食邑多汉十一年陈豨反高祖自将至邯郸”,句中“最”作“盛”的状语进行修饰,意思是“最大”,中间不能断开,所以排除BD;“陈豨反”是主谓句,表意完整,意思是“陈豨反叛”,“高祖自将”是主谓句,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高祖亲自统率军队”,中间不能断开,所以排除C。‎ 故选A。‎ ‎【11题详解】‎ 本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语境的含义作答。‎ C项,“‘上’即皇上,臣子称皇上为“陛下”。古代臣子向天子进言时,不能直呼天子,必须先呼台下的侍者而告之,所以用陛下代称皇上。‘殿下’也是对皇上的尊称”中“殿下’也是对皇上的尊称”的说法有误。一般说来,对太子、亲王、皇太后、皇后都用“殿下”这一尊称。但是“殿下”主要用于太子、亲王或世子。他们生活起居在宫殿之中,所以有此称谓。‎ 故选C。‎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理解文言文内容的题型,要基本了解文言文的大意,然后根据选项,在文中找到相关语句,分析选项是否概括全面,翻译是否正确。本类题型设陷方式一般有故意拔高、信息错位、语句翻译错误等。做题时要回归语境,理解翻译选项涉及的相关句子,然后将原文内容和选项加以对比,即能发现问题。‎ D项,“萧何举贤任能,胸襟宽广。经他举荐的韩信在关中谋反,他亲自出手杀了韩信;虽然与曹参不和,但生病期间仍不忘向惠帝极力举荐让曹参行相国之权”中“他亲自出手杀了韩信”“不忘向惠帝极力举荐让曹参行相国之权”分析错误。 原文说“淮阴侯谋反关中,吕后用萧何计,诛淮阴侯”,意思是“淮阴候韩信在关中谋反,吕后采用萧何的计策,杀了淮阴候”,可知他不是亲自出手杀了韩信;“孝惠曰:‘曹参何如?’何顿首曰:‘帝得之矣,臣死不恨矣。’”意思是,孝惠帝接着问:“曹参这个人怎么样?”萧何叩头说:“皇上您找到合适的人了,我死而无憾了。”从这个信息来看,萧何并没有向惠帝举荐曹参,而是他知道曹参的能力可以胜任相国之职。‎ 故选D。‎ - 28 -‎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翻译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重点词语和句式:‎ ‎(1)“距”,同“拒”,抵抗,对峙;“数”,多次;“劳苦”,慰劳。译为:汉王三年,汉王与项羽两支军队在京索之间对峙,汉王多次派遣使者到关中去慰劳丞相。‎ ‎(2)“后世”,后代;“贤”,贤能;“师”,名词活用为动词,学习;“毋”,不会;“势家”,有权势的人家。译为:我的后代贤能,就学习我的俭朴;后代不贤能,也不会被有权势的人家夺取。‎ ‎【点睛】文言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多以选择题的形式呈现。‎ 解题小技巧 :‎ ‎(1)读文知义(人物、时间、地点、职位、事件、情理志、品质)‎ ‎(2)审题知文(借助试题,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 ‎(3)题文比对(试题和原文比对看,注重细节,不可凭模糊的记忆和感觉去答题)‎ 参考译文:‎ - 28 -‎ 萧何相国是沛县丰邑人。因为他通晓律令,执法公平,没有别人能比得上,所以被任命为沛县的主吏掾。高祖还是平民百姓的时候,萧何屡次利用自己县吏的职权保护他。等到高祖起兵当了沛公,萧何常常作为他的辅佐官,督察处理日常事务。沛公进入咸阳,将领们都争先奔向储藏金帛财物的仓库去分东西,唯独萧何先去把秦朝丞相和御史大夫保管的法律诏令以及各种图书文献收藏起来。萧何又向汉王进言,推荐韩信,汉王就任命韩信为大将军。汉王二年,汉王联合诸侯一起攻打项羽,萧何留守关中。萧何在关中管理户口,通过水路和陆路转运军粮,供应前方的军队,汉王在战场上多次损失军队逃走,萧何经常征发关中的士卒,随时补充汉王军队的损失。汉王因此把关中的事务专门委托给萧何。汉王三年,汉王与项羽两支军队在京索之间对峙,汉王多次派遣使者到关中去慰劳丞相。鲍生对丞相说:“君王在外,风餐露宿,却屡屡派人来慰劳您,这是起了怀疑您的心思。为您打算,您不如把自己子孙兄弟中能够作战的都派到前线军队中去,这样君王一定会更信任您。”于是萧何听从了他的计策,汉王大为高兴。汉王五年,已经消灭了项羽,平定了天下,汉王要评定功劳,进行封赏。高祖认为萧何的功劳最大,把他封为鄼候,给他的食邑很多。高祖十一年,陈豨反叛,高祖亲自统率军队,到达邯郸。战事还没有结束,淮阴候韩信在关中谋反,吕后采用萧何的计策,杀了淮阴候。高祖十二年秋天,黥布起兵反叛,高祖亲自统率军队前去讨伐,在军中多次派造使者来问相国在做些什么。有个说客对相国说:“您要不了多久就会遭受灭族的惨祸了。皇上之所以屡次派人来问您的情况,是怕您利用自己的威望动摇关中。如今您何不多买些田地,并低价赊购、借贷来玷污自己?(如果这样做的话,)皇上对您就放心了。”于是相国听从了他的计策,高祖很是高兴。高祖平定了黥布的叛乱,撤军返回长安,百姓们拦路上书告状,控告相国用低价强行购买民间的土地房屋,价值数千万之多。高祖回到宫中,相国前来拜见。皇上笑着说:“当相国的竟然侵夺民众的财产,为自己谋利!”把百姓们的控告信全部交给相国,说道:“你自己去向民众谢罪吧!”萧何向来与曹参不和,到萧何病重时,孝惠帝亲自去探望相国的病情,顺便问他:“您百岁之后,谁可以继代您的职位?”萧何回答说:“了解臣下的莫过于君主。”孝惠帝接着问:“曹参这个人怎么样?”萧何叩头说:“皇上您找到合适的人了,我死而无憾了。”萧何购置土地房屋一定选择贫穷僻远的地方,营造宅第也从来不修建围墙。他说:“后代子孙如果贤德,可以从中学我的俭朴;如果不贤无能,(这种房屋)也不会被有势力的人家所侵夺。”孝惠帝二年,相国萧何去世,谥号为文终候。‎ ‎(二)古代诗歌鉴赏(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又雪 杜甫①‎ 南雪不到地,青崖沾未消。‎ 微微向日薄,脉脉去人遥。‎ 冬热鸳鸯病,峡深豺虎骄。‎ 愁边有江水,焉得北之朝。‎ ‎[注]公元765年,杜甫离开草堂,顺江而下,因病暂住云安(今重庆云阳)。‎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首联描写了南方雪景,一个“沾”字传神地写出了南方积雪湿重不够蓬松的特点,突出了南方冬季地气偏暖。‎ B. 颔联用叠音词“微微”“脉脉”,栩栩如生地描绘出雪仿佛在含情脉脉地离人远去,表达了诗人对蜀地的眷恋。‎ C. 颈联通过“鸳鸯”和“豺虎”的对比,揭示了蜀地气候宜人和环境的雄奇瑰伟,也为末句写北归长安作了铺垫。‎ - 28 -‎ D. 末句“北之朝”应指诗人向北回到京城长安;“焉得”二字写出诗人感叹去路难回,渴望回到京师的迫切心情。‎ ‎15. “愁边有江水”,诗人忧愁如汩汩江水。请结合全诗分析诗人的“愁”。‎ ‎【答案】14. C 15. ①愁自己疾病缠身。诗人年老多病,蜀地气候环境险恶,不可久居。②愁何时才能回到京城,人已老,抱负未实现,去路遥遥,漂泊不定。③愁安史之乱后蜀中大乱,心忧天下百姓。‎ ‎【解析】‎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本题考查对诗句的理解,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考生解答时首先要注意了解作者身世经历及本诗词的写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然后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 C项,“颈联通过‘鸳鸯’和‘豺虎’的对比,揭示了蜀地气候宜人和环境的雄奇瑰伟,也为末句写北归长安作了铺垫”中“提示蜀地气候宜人和环境的雄奇瑰伟”错误,应是揭示此时此地的气候特征和环境的险恶,寓示不可久居。‎ 故选C。‎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情感的能力。作者在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或情感时,往往运用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等手法。解答此类题目,要先对诗歌内容准确把握、正确理解,再从分析意象或表达情感的词语入手,最终理解作者的情感态度。‎ 由注释可知,此诗写于杜甫离开草堂因病暂住云阳之时,“焉得北之朝”意思是说“怎能向北回到京城”,很恰切地写出了诗人此时的心境:疾病缠身,去京师的路遥遥千里,自己的理想抱负难以实现;再联系“冬热鸳鸯病,峡深豺虎骄”,这两句诗运用对比手法,突出了蜀地此时此地的气候特征和环境的险恶,寓示不可久居,为末句写北归长安作了铺垫。作者愁何时才能回到京城,蜀地气候环境恶劣,不可久居;安史之乱后,蜀中大乱,作者心忧天下百姓,作者在此处说“愁边有江水”,也表达了诗人对天下百姓的关切之情。据以上分析整合,分条作答即可。‎ ‎【点睛】采用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对诗句 - 28 -‎ ‎ 理解的考查题型,解答时要注意: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考生解答时首先要注意了解作者身世经历及本诗词的写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然后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子罕》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与“时光如流水,一去不复返”的意思相近。‎ ‎(2)荀子在《劝学》中举例论证借助外物的重要性时说,整天弹精竭虑思考,却“________”,踮起脚极目远望,也“________”。‎ ‎(3)《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白居易以粗俗的乡野音乐来反衬琵琶女技艺高超。‎ ‎【答案】 (1). 逝者如斯夫 (2). 不舍昼夜 (3).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4). 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5). 岂无山歌与村笛 (6). 呕哑嘲哳难为听 ‎【解析】‎ ‎【详解】此题考核识记名篇名句的能力,此类题目一般有理解性默写和根据上下文填空两种类型。答题时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理解性默写还要注意给出的提示,填准句子。此题属于理解性默写,注意选准句子,不要写错别字。重点注意:逝、夫、昼、臾、博、呕哑嘲哳。‎ ‎【点睛】答好识记类题,要注意平时的积累,要在真正理解原文语意和表达技巧的基础上完成背诵,书写时还要注意字体正确。‎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大兴机场距离北京市中心比较远,到天安门的直线距离46公里,距离北京城市副中心、雄安新区50多公里。( )?‎ 高铁、城际、地铁、高速公路,记者________了乘坐不同交通工具前往大兴机场。最快的当属打“高的”。旅客可以乘坐设计时速350公里的京雄城际铁路到达机场,大兴机场也因此成为世界上首个高铁下穿航站楼的机场。还有时速160公里的地铁大兴机场线、廊逐城际同步投入使用。‎ 到达航站楼地下层后,可以看到16条轨道交通在此汇集设站,换乘十分高效。乘坐站厅内的大容量扶梯,能直接抵达航站楼的出发层。航空旅客其他交通工具的换乘区域控制在约500米左右宽、100米左右进深的范围内,压缩了换乘距离。‎ - 28 -‎ 入出发层,________的“凤凰展翅”内部空间________。支撑航站楼的不是普通的直立柱,而是曲线曼妙的C形柱。柱顶是多面玻璃构成的透明采光面,柱身是与屋顶一致的金黄色,8根C形柱撑起了核心区18万平方米的屋面。阳光从柱顶倾泻下来,即使在无人工照明的情况下,整个候机楼也被照得亮堂________。这背后,是建设者们攻克超大平面材料运输等诸多世界级难题而实现的。‎ ‎17.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这么远的距离,交通还便捷吗 B. 距离如此之远,有直达的交通工具吗 C. 距离这么远,应该交通不便吧 D. 只要交通方便,距离完全不成问题吧 ‎18.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经历 栩栩如生 一览无余 干净 B. 体验 美轮美奂 一览无余 明净 C. 体验 栩栩如生 一望无际 明净 D. 经历 美轮美奂 一望无际 干净 ‎19.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航空旅客其他交通工具的换乘区域控制在约500米左右宽、100米左右进深的范围内,缩短了换乘距离。‎ B. 航空旅客换乘其他交通工具的区域控制在约500米左右宽、100米左右进深的范围内,压缩了换乘距离。‎ C. 航空旅客其他交通工具的换乘区域控制在约500米宽、100米进深的范围内,缩短了换乘距离。‎ D. 航空旅客换乘其他交通工具的区域控制在约500米宽、100米进深的范围内,缩短了换乘距离。‎ ‎【答案】17. A 18. B 19. D ‎【解析】‎ ‎【17题详解】‎ 此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重点考核选填衔接句,填写衔接句主要从陈述对象的一致,虚词的运用,句式选用、情感基调、前后的逻辑顺序和音韵的和谐的角度选取。‎ 括号前的句子强调大兴机场距离北京市中心比较远,承接这个内容,应排除D,‎ 括号后的段落强调交通的便捷,但是没有涉及到关于直达交通工具的内容,所以排除BC。‎ - 28 -‎ 故选A。‎ ‎【18题详解】‎ 该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这类题一定从三个方面综合考虑分析,即词语的基本义、感情色彩和语境意义。需要注意色彩不明,断词取义,对象误用,谦敬错位,功能混乱,不合语境,望文生义等错误使用类型。‎ 体验:通过实践来认识周围的事物;亲身经历。经历:亲身见过、做过或遭受过。据语境说记者乘坐不同交通工具前往大兴机场,这是通过实践来认识交通的便利,“经历”与下文不搭配,所以选用“体验”;‎ 美轮美奂:形容新屋高大美观,也形容装饰、布置等美好漂亮。栩栩如生:形容画作、雕塑中的艺术形象等生动逼真,就像活的一样。语境是要表达进入出发层,“凤凰展翅”内部空间装饰、布置等美好漂亮,所以选用“美轮美奂”;‎ 一览无余:一眼看去,所有的景物全看见了。形容视野广阔,没有阻碍,把事物或景象都看在眼里,没有遗漏。也指建筑物的结构没有曲折变化,或环境视野空旷。一望无际:一眼看不到边,形容辽阔。结合下文语境是说进入出发层,“凤凰展翅”内部空间视野开阔,没有遮挡,所以选用“一览无余”;‎ 明净:明亮而洁净。干净:没有尘土、杂质等。语境强调整个候机楼的明亮,所以选用“明净”。‎ 故选B。‎ ‎【19题详解】‎ 此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注意明确病句的类型,以及典型的错例,答题时从结构和内容的角度分析句子,对照错例,找到错误。‎ 画横线的句子有三处语病:一是语序不当,“航空旅客其他交通工具的换乘”语序不当,应把“换乘”移到“其他交通工具”前;‎ 二是成分赘余,“约”与“左右”重复;‎ 三是搭配不当,“压缩了换乘距离”搭配不当,可以把“压缩”改为“缩短”。‎ 故选D。‎ ‎【点睛】语句衔接的题目是课标卷必考的题目,有时是排序,有时是填写衔接句,排序的题目主要从陈述对象的转换、关联词语的呼应、指代性词语的指代意义、和上下文的顺序照应、和空格前后的衔接等角度分析。填写衔接句主要从陈述对象的一致,虚词的运用,句式选用、情感基调、前后的逻辑顺序和音韵的和谐的角度选取。‎ - 28 -‎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柚子虽好,①___。柚子偏于寒凉,为生冷之物,空腹吃易损伤牌阳。②______,中医认为水果湿气重,如果无法正常排出去,会导致人体的阳气受困,尤其是脾阳受困,导致脾的功能失常,运化不利。吃柚子,③________(如午饭后,间隔一段时间更好),一般一天不要超过1/4个。而脾胃虚寒的人群或是幼儿、老人,近期出现腹痛、腹泻的人群,更不宜多吃。‎ ‎【答案】 (1). ①但并不适合空腹吃 (2). ②多吃也不合适 (3). ③应该在饭后食用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要先浏览语段,把握主要内容,然后注意上下文的衔接和前后的照应,所补写的句子的内容、语言要从上下文的有关材料中去提炼和概括。‎ 根据上文“柚子虽好”可知,第一空应该是上文的转折,根据下文“空腹吃易损伤牌阳”可知,第一空的内容应该是不适合空腹吃柚子,所以综合起来第一空可以填“但并不适合空腹吃”;第二空下文的内容是说多吃水果可能出现的弊端,还有“更不宜多吃”的提示,在内容上是对上文“不适合空腹吃”的递进,所以第二空可以填“多吃也不合适”;根据“如午饭后,间隔一段时间更好”的提示,第三空应该是要表达吃柚子的时间,所以第三空填“应该在饭后食用”。‎ ‎21.请用简短的话概括下面这段新闻的内容,不超过35个字。‎ 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2019年全球烟草流行报告》中明确指出:“毫无疑问,电子烟有害。”即使是支持电子烟的研究者,也只是强调电子烟相比卷烟危害性低,但究竟低多少并无明确说法。而纽约大学进行了全球首例实验,以探明电子烟所含尼古丁与癌症之间的关系,实验结果显示:电子烟造成老鼠患上肺癌,并面临患上膀胱癌的风险,破坏了它们的DNA。研究人员因此得出结论,电子烟对人类也可能“非常有害”。‎ ‎【答案】世卫组织明确“电子烟有害”,纽约大学研究发现电子烟可致老鼠患癌。‎ ‎【解析】‎ - 28 -‎ ‎【详解】本题考查压缩语段的能力。解题时,可遵循以下思路:①要仔细分析语段的层次,分几层,层意是什么。②概括层意,抓住要点。③注意设题角度,有时是概括要点,有时是拟定题目,有时的缩减内容。要根据题目的不同要求去压缩。要点概括:主要涉及观点、态度,侧重在思想认识的概要上。拟定题目主要侧重于中心内容,主题把握程度。缩减内容:主要侧重内容的概要,应多注意对象、时间、事项、程度等。④根据字数要求去概括。‎ 文段内容上可以分成两个层次,开头到“但究竟低多少并无明确说法”是第一层次,从第一层次中抓关键词句,对象是“世界卫生组织”,事件是“明确指出:‘毫无疑问,电子烟有害’”;第二层次的关键词句,对象是“纽约大学”,事件是“实验结果显示:电子烟造成老鼠患上肺癌,并面临患上膀胱癌的风险,破坏了它们的DNA”。综合以上分析,在字数限制内概括答案即可。‎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在国庆阅兵仪式上,“米秒不差”的空中仪仗队、浑然一体的整齐步伐、肉眼难察的车速误差……受阅部队军威雄壮、气势如虹。现场与屏幕前的观众,无不被这样的“阅兵精度”所震撼。那些看似简单的动作与操作,却有着无比精细的要求,背后是智慧与技能的交融,更是责任担当与极致追求的飞跃。‎ 精准,是阅兵仪式的“名片”,何尝不是我们干事创业的要求。凡事满足于“差不多”,最终只会是“不及格”。看大国重器,精度0.003毫米的航空产品零件、误差18毫米的航天器手控交会对接怎么来的?正是大国工匠吹影修尘的技艺、航天员精益求精的掌控,刷新着“中国精度”。非凡的成就,往往缘于对丝毫的较真、对精准的执着。‎ 综合上述材料内容,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相关信息。‎ ‎【答案】精准把握人生关键 国庆阅兵仪式成就了“阅兵精度”,这种精准体现了智慧与技能的交融,更是责任担当与极致追求的飞跃,大国重器,“中国精度”,非凡的成就,往往缘于对丝毫的较真、对精准的执着,我们青少年唯有精准把握人生关键,学习、干事秉承精准的态度和精神,方可做出正确决断,拥有辉煌人生。‎ 精准把握人生关键,应以正确方向与远大的目标为前提。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的五四青年节上对新青年们提出了以下八字“爱国”、“求真”、“立志”、“力行”。其中,“立志”便是一切的前提。谁敢料,一介草民,揭竿而起,成为农民起义的领袖?谁又敢料,区区亭长,竟有神龙之气,建立大一统的大汉王朝?不立鸿鹄之志,焉得意料之外的结果?青少年们,唯有敢想,敢做,敢拼,以精准的精神做支撑,走出封闭内心的象牙之塔,才能创造出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一番天地。‎ - 28 -‎ 精确把握人生关键,应以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奋斗精神与不言放弃为信念。漫漫长征,五岭逶迤,水拍云崖,即使年轻的战士仍旧义无反顾,勇往直前,没有长征路上的坚持,哪有闪闪发光的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前飘扬?对于青少年而言更是如此。从封闭校园步入复杂社会,在社会中的磕磕绊绊在所难免,是碰壁痛哭流涕后郁郁寡欢,还是擦干泪水拍拍灰尘,以精准的精神做指挥,继续前进?答案不言而喻。‎ 精确把握人生关键,应以乐观坦然与积极向上为心态,以精准态度做指导。东坡先生的“竹杖芒鞋”,即使于“穿林打叶声”中“徐行”,仍敢叹“谁怕!”的豪言;“纵一苇之所如”,即使先觉“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仍坚信“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的真理。倘若我辈能有五柳先生般“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的淡泊心态,能有宋荣子般“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的淡然心态,那么,青少年们,必将因了那乐观与积极、坦然与向上的心态而将他们自己的人生关键精确把握,创造新篇章!‎ 青少年们,当下的青春时光就是人生关键,紧紧抓住此刻的每一分每一秒,就是对生命最大的尊重与珍视。精准把握人生关键,才能让生命没有反悔,让人生没有遗憾。‎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写作能力。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材料分为两段,第一段写到了国庆阅兵仪式上的“阅兵精度”,引出了第二段关于“精准”的议论以及事例,可以运用抓关键词句的方法审题立意。‎ 审题:通读材料,筛选出主要信息是“精准,是阅兵仪式的‘名片’,何尝不是我们干事创业的要求”,所以本次作文的话题是“精准”。写作时,不能表面上泛泛地谈精准,只写仪器的精准、科技的精准、一些具体做法要精准,而是应该深入到社会现实和人生,阐释精准对社会的贡献,对人生的激励,我们应该把握精准人生。《道德经》有言:“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成大事者必以精准思维、精准做法为遵循之准则,方见成效。《礼记》也有载:“君子慎始,差若毫厘,谬以千里。”做事情一开始就要慎重,不能马虎大意,哪怕开始只是一丝一毫的差错,其结果也会事与愿违。行文时,既可以写成议论文,谈论精准的意义,如何才能做到精准等;也可以写成记叙文,写一个与“精准”有关的事情等。‎ 立意:(1)精准把握人生(2)精准成就完美(3)开启精准的人生历程(4)精准是我们美好的品德。‎ 相关素材:(1‎ - 28 -‎ ‎)工匠精神,是指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很多人认为工匠是一种机械重复的工作者,但其实,工匠意味深远,代表着一个时代的气质,与坚定、踏实、精益求精相连。把做的事看成有灵气的生命体。工匠们喜欢不断雕琢自己的产品,不断改善自己的工艺,享受着产品在双手中升华的过程。工匠们对细节有很高要求,追求完美、精准和极致,对精品有着执着的坚持和追求,把品质从99%提高到99。99%,其利虽微,却长久造福于世。‎ ‎(2)英国航海钟发明者:约翰·哈里森费时40余年,先后造出了五台航海钟,其中以1759年完工的“哈氏4号”最为突出,航行了64天,只慢了5秒,远比法案规定的最小误差(2分钟)还少,精准完美地解决了航海经度定位问题。‎ ‎(3)截止2012年,寿命超过200年的企业,日本有3146家,为全球最多,德国有837家,荷兰有222家,法国有196家。为什么这些长寿的企业扎堆出现在这些国家,是一种偶然吗?他们长寿的秘诀是什么呢?我们研究了他们都在传承着一种精神——精准精神!‎ ‎(4)“精准精神”可以从瑞士制表匠的例子上一窥究竟。瑞士制表商对每一个零件、每一道工序、每一块手表都精心打磨、专心雕琢、他们用心制造产品的态度就是精准精神的思维和理念。在工匠们的眼里,只有对质量的精益求精、对制造的一丝不苟、对完美的孜孜追求,除此之外,没有其他。正是凭着这种凝神专一的精准精神,瑞士手表得以誉满天下、畅销世界、成为经典。‎ ‎(5)徐立平出身航天世家,自1987年入厂以来,一直为航天发动机固体动力燃料药面做微整形。在火药上动刀,稍有不慎蹭出火花,就可能引起燃烧爆炸。而火药整形目前在全世界都是一个难题,无法完全由机器操作。下刀的力道,完全要靠工人自己判断,药面精度直接决定导弹的精准射程。0.5毫米是固体发动机药面精度允许的最大误差,而经徐立平之手雕刻出的火药药面误差不超过0.2毫米,堪称完美。为了杜绝安全隐患,徐立平还自己设计发明了20多种药面整形刀具,有两种获得国家专利,一种还被单位命名为“立平刀”。‎ ‎(6)2015年10月16日,习近平在2015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上强调,中国扶贫攻坚工作实施精准扶贫方略,增加扶贫投入,出台优惠政策措施,坚持中国制度优势,注重六个精准,坚持分类施策,因人因地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通过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通过易地搬迁安置一批,通过生态保护脱贫一批,通过教育扶贫脱贫一批,通过低保政策兜底一批,广泛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扶贫。‎ ‎(7)扶贫的六个精准是:扶贫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 - 28 -‎ 行文结构:拟定一个精彩而体现观点的题目。开篇简短引述材料引出观点“我们青少年唯有精准把握人生关键,学习、干事秉承精准的态度和精神,方可做出正确决断,拥有辉煌人生”。主体部分用并列结构展开,分论点是:精准把握人生关键,应以正确的方向与远大的目标为前提;精确把握人生关键,应以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奋斗精神与不言放弃为信念;精确把握人生关键,应以乐观坦然与积极向上为心态,以精准态度做指导。论证时采用举事例和引用的手法。结尾扣住观点深化主题。‎ ‎【点睛】材料作文是命题者为写作者提供一定的材料(包括文字或其它的语言形式),要求写作者按照材料的内涵来立意作文写材料作文,最关键的是审题立意,给的材料本身包含着深刻道理,并“成为写作者的立意指向”,因此读懂材料就是写好作文的关键,审题其实就是审材料一般来说,材料的文字表面并不难懂,问题在于是否能够准确地分析出材料所表达的深刻道理,继而确定自己对这个道理的正确态度对材料的理解是多元的,因而构思立意也是多样的。材料作文的审题:第一步,读懂材料,抓住主旨。首先要注意材料的特点:单则材料要从整体上把握其主旨;多则材料应弄清它们的异同,从而把握中心;比喻性材料要理解其比喻意义;含哲理性寓言材料,要把握其寓意。所谓抓住主旨(即材料的意向倾向和感情倾向)。第二步,选择角度,准确立意主旨单一的材料据材料立意即可。蕴涵丰富的材料,可从多角度立意,即发散思维多向立意。一般说来,一则材料至少可从肯定与否定两个角度审视:“一事多人”的材料,有几个“人”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事多因”的材料,有几个“因”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个事件,针对其背景、写作目的的不同,就产生了几个不同的审视角度。‎ ‎ ‎ - 28 -‎ ‎ ‎ - 28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