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北培区西南大学附中2020届高三第四次月考语文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重庆市北培区西南大学附中2020届高三第四次月考语文试题

西南大学附属中学校高2020级第四次月考 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 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东西方文明之间确实存在着差异,如东方文明有维护封建等级、重人伦、君主专制、重人治而轻法治的特点,而西方文明推崇商业冒险精神,崇尚个人英雄主义,重科学民主与共和法制等。不过,这种差异最主要体现在东西方思维方式上。东方的思维方式体现为整体思维、循环思维、模糊思维和直觉体悟思维,而西方则是分析思维、直线思维、明晰思维和逻辑推理思维。思维方式尽管不同,但也有融合,作为具有中国文化物态特征的建筑就能体现这一点。正是这种融合才产生了许多中西合璧的建筑,如清代圆明园的西洋楼、开平明楼,民国时期的武汉大学、燕京大学、北京协和医院等。其实,东西方在思维方式上也存在相通之处。如西方三权分立与中国古代五行说中的相生相克思想有着相似之处,老子思想中的“大道废,有仁义”的悖论与西方康德哲学中的“二律背反”有着某种一致性,西方莱布尼茨的二进制进位法在中国古代《易经》中早有体现,中国传统绘画中的散点透视法与西方印象派绘画的透视技法也有着某种一致性。‎ 东西方文明尽管存在差异,但都强调追求自由、平等、正义,真、善、美。所以从大文化角度看,无论哪种文明,它们的最高境界都是相通的。因此,东西方文明之间可以进行沟通、交流,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在改革开放时期,我们一定要克服泱泱大国的“汉唐文化心态”,以科学的态度扬弃百家,为我所用。‎ 人类需要超越意识形态的竞争,促进文明之间的对话、合作,最终实现融合。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具有东方色彩的“黄色文明”和具有西方色彩的“蓝色文明”不应相互竞争,而应在相互对话与合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融合,从而使人类社会的文明程度得到整体提升,生成一种新型的、为全球共享的“绿色文明”。‎ 世界文明的发展趋势应该是多种文明的交汇,互补以至融合。在多元文化异彩纷呈的当今世界,东方国家至今尚未形成自己的强势文化,更多地受到欧美文化的冲击而面临着借鉴与整合异质文化的问题。吸收东西方百家文化之长才是最好选择。单方面强调自己的,必然故步自封,裹足不前;但单方面强调外来的,也是不可取的。失去民族性的东西就会浮游无根,产生精神错位,形成思想文化上的空白;完全采用外来的东西也会导致民族虚无主义,头重脚轻。今天,世界已进入大文化时代,看到东西方文化的共性和普世性,并把文化的共性贡献给人类,贡献给未来,才是东西方文明的出路。‎ ‎(摘编自陈奉林、卢静《探寻文明交融与发展的新路》)‎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由于思维方式的差异,东西方文明存在着诸多方面的不同,如东方重人伦重人治,西方重民主共和。‎ B. 清代、民国时期出现的许多中西合璧的建筑,表明了东西方思维方式存在着差异但也有相通之处。‎ C. 人类社会文明程度的整体提升需要东西方融合“黄色文明”和“蓝色文明”,共建共享“绿色文明”。‎ D. 东西方文明是世界文明多样性的表现,应在超越意识形态竞争的前提下,通过促进对话合作实现融合。‎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一开篇即指出了东西方文明、东西方思维方式的不同和相通之处。‎ B. 文章论证层层深入,末段再进一层,指出东西方文明在世界大文化时代的出路。‎ C. 文章中事实论据典型、充分,涉及建筑、政治、哲学、数学、绘画等诸多领域。‎ D. 文章辩证说理,既指出东西方文明之间存在着差异,也分析了二者的相通之处。‎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东西方文明之间能够沟通与交流,是因为二者虽然有差异,但在最高境界上是相通的。‎ B. 改革开放时期,我国应抛弃“汉唐文化心态”,敞开胸怀,科学吸收东西方百家文化之长。‎ C. 面对当今世界异彩纷呈的多元文化,东方国家要做到既强调自己的,也强调外来的。‎ D. 东西方文明个性与共性并存,我们应当淡化个性,贡献共性促融合,以构建新型人类文明。‎ ‎【答案】1. D 2. A 3. D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要做好这类题,需要全面提取信息,精准筛选,细心比对,灵活理解。常见问题有:遗漏或添加信息、时空交错、偷换概念、张冠李戴、逻辑出错等。‎ A项,“由于思维方式的差异,东西方文明存在着诸多方面的不同”强加因果。原文第1段中的“这种差异最主要体现在东西方思维方式上”,表明“思维方式的差异”是“东西方文明差异”的表现,而非原因。‎ B项,“表明了东西方思维方式存在着差异但也有相通之处”曲解文意,从原文第1段“思维方式尽管不同,但也有融合,作为具有中国文化物态特征的建筑就能体现这一点。正是这种融合才产生了许多中西合璧的建筑”来看,“中西合璧的建筑”表明的是东西方思维方式的融合。‎ C项,“共建共享‘绿色文明’”曲解文意,由原文第3段中的“从而使人类社会的文明程度得到整体提升,生成一种新型的、为全球共享的“绿色文明’”可知,“绿色文明”是“人类社会的文明程度得到整体提升”的结果,而不是条件。‎ 故选D。‎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原文论证和语言特点的分析理解能力。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论证”一般指论证方法、论证结构、论点、论据等内容。论述类文本阅读常用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引用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因果论证与类比论证等六大类;论证结构主要包括“横向展开议论”(并列结构)与“纵向展开议论”(递进结构)两种。‎ A项,“文章一开篇即指出了东西方文明相通之处”分析错误,文章开篇指出了东西方文明的不同,然后引出了东西方思维方式的不同和相通之处。第二段才谈到了东西方文明的相通之处。‎ 故选A。‎ ‎【3题详解】‎ 本题考查根据原文内容进行推断的能力,做这类题因为是“推断和想象”,所以,选项的内容就不再是原材料的句子,而是在原句的基础上,加上出题者自己的理解。要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做到对材料的熟悉和理解,以便解题时迅速找到其在材料中的相关区域,进而进行比较、分析、推断;其次,要清楚选项都是在文中句子基础上进行的合理推断,绝不是凭空进行的,所以找到原来的句子,联系上下文筛选信息、推敲选项;将选项和原文信息进行比较时,掌握一些常见的设错方式很有必要,从而使思维变得更加敏捷,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率。‎ D项,“东西方文明个性与共性并存,应当淡化个性,贡献共性促融合”错,属于主观臆断,从原文第4段“单方面强调自己的,必然故步自封,裹足不前;但单方面强调外来的,也是不可取的。失去民族性的东西就会浮游无根,产生精神错位,形成思想文化上的空白;完全采用外来的东西也会导致民族虚无主义,头重脚轻”这里不是说明要淡化个性的;“今天,世界已进入大文化时代,看到东西方文化的共性和普世性,并把文化的共性贡献给人类,贡献给未来,才是东西方文明的出路”;可知“贡献共性”不是指贡献文明的共性,而是指“把文化的共性贡献给人类,贡献给未来”。‎ 故选D。‎ ‎【点睛】科技文阅读要揣摩的命题陷阱:‎ ‎1.以偏概全——即以部分替代整体,以局部替代全局;或者以全局替代局部,以一般替代个别,从而使考生作出错误的判断。阅读科技文原文时一定要特别注意“凡、凡是、所有、都、全、几乎、到……为止、除……之外、一些、某些”等表范围的词语。严格区别“部分”与“整体”。做这类题关键是沉着细心推敲。‎ ‎2.无中生有——选项中信息在原文中找不到,也不能由原文中推断出来。注意:在做题时要仔细检查所给选择项的内容是否能在文中找到依据,或者是否能根据有效信息句合理地推断出来。‎ ‎3.有意缺失——原文中某些信息在选项中被命题者故意略去。‎ ‎4.强加因果——选项把原文没有因果关系的信息都说成是有因果关系的。‎ ‎5.因果颠倒——选项把原文的因错断为果,果错断为因。颠倒了两者之间关系。‎ ‎6.偷换概念——选项将原文中相关信息换成一种与之不符的说法。常见是漏字、添字、换字、错位。‎ ‎7.指代不明——指选项中代词的指代内容发生错误。方法:要留心文中的“这些”、“那些”、“这个”、“哪个”、“其”、“即”等词。联系上下文,弄清楚它们的指代内容。‎ ‎8.转化失误——将某一个意思的句子转化成另一个句子时,误将肯定变否定,否定变肯定,全称变特称,变相对为绝对,变绝对为相对,把未然说成已然和已然说成未然等。‎ 实用类文本间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法国参议院以62票赞成、1票反对的投票结果,于2018年7月30日通过了一项关于实施校内手机禁令的法律,从2018年9月起,将在法国中小学内禁止使用手机及其他电子通讯设备。关于手机等设备的没收和归还方式,议会将交由学校自行决定。‎ 该法案旨在禁止幼儿园、小学和初中的学生使用任何与手机相关的设备,除非是出于教学需要,或是在条例中明文规定可以使用的地点。参议院还决定将该法律的适用范围扩大到高中,议员们强调,智能手机的使用扰乱了教学秩序,是导致课堂纪律涣散的重要因素。频繁打开手机会直接影响学生们的注意力,也导致学生课间休息时间的体育活动减少,他们还说学校是一个社交场所,而智能手机的使用会导致一些学生自我封闭。‎ 此前,美国、德国、英国、日本等国已通过立法,或明确禁止学生将手机带进校园或课堂,或规定学生只有在教师和家长的引导下才能使用手机。‎ ‎(摘编自《参考消息》,2018年8月1日)‎ 材料二:‎ 很多家长抱怨,作为父母很难断了孩子带手机进学校的念想,为什么学校不多加引导来妥善管理呢?‎ 学校也“有苦难言”,长沙市一位中学老师告诉记者,如今部分中小学明文规定不准带手机进课堂,要求孩子自觉上交手机。“有的学生上交一台假手机,把真手机留在身上使用。”多位受访中学教师指出,从执行上来说,学校每天对进出学校的学生都进行检查不现实,容易引发冲突。此外,从法律责任上来说,手机应由谁保管,一旦出现问题责任由谁承担,都是需要面对的难点,各个学校至今仍未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 在学校探索手机管理的过程中,一些扎眼新闻也屡屡出现,比如有学校安装手机信号屏蔽仪,结果导致周边居民不能打电话;某中学要求,如果学生带手机到学校不上交,手机一旦被发现就要被销毁,结果引来一边倒的谴责,甚至遭到家长索赔。‎ ‎“还有学生和家长搬出《物权法》,控诉学校剥夺学生手机的使用权。”长沙市一位中学班主任说。‎ ‎“校园都有固定电话,学生和家长可以通过电话沟通”,叶老师表示,“手机,尤其是智能手机,并非低龄学生上学的必需品;而孩子通过手机接触外界一些闲散人员、网上不良信息则给校园的管理带来了隐患。”‎ ‎(摘编自《三湘都市报》,2018年9月27日)‎ 材料三:‎ 合肥市某中学高一学生手机使用情况调查 材料四:‎ 研究表明,长期低强度电磁辐射会影响成年人的身体健康,引发诸如头痛、头昏、乏力、失眠、脱发等症状。而青少年的耳朵和颅骨还没有发育成熟,手机辐射会对青少年的脑部神经造成不可逆的伤害,使用手机的学生的理解力、反应力、记忆力将会明显下降。‎ 同时,过度使用手机还会使人听觉受损、睡眠质量下降、免疫功能失调等。对不少青少年而言,手机已成为他们生活的中心,他们一旦离开手机,情绪就会变得焦躁不安、低落异常、抑郁寡欢,甚至很正常的手机没电、信号减弱等情况,也会使他们紧张、焦虑,这些都是“手机中毒综合症”的表现。‎ 美国乔治敦大学肿瘤中心主任说:“我们最新的研究,连同以前的研究,都表明打手机会增加罹患脑瘤的潜在风险,特别在青少年方面。”瑞典厄勒右鲁大学医院的专家也发布研究结果称,他们分析了11项全球相关研究后发现,每天使用手机1个小时,将会增加患脑瘤风险。‎ ‎(综合摘编自《临床肿瘤学》等杂志)‎ ‎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法国参议院以绝对优势票数通过关于实施校园手机禁令的法案,法案不足之处是没有明确没收和归还方式,为具体执行埋下了一定隐患。‎ B. 有家长对校园禁止使用手机持反对意见,部分学生对校园手机管理存在抵触的情绪,这些都是目前我国中小学校手机难以管理的原因。‎ C. 材料三表明,2014至2017年,使用手机聊天的比例持续下滑,使用手机学习的比例连年上升,但不能据此判断学生的手机使用日趋合理。‎ D. 部分青少年患有“手机中毒综合症”,他们以手机为其生活中心,一旦离开了手机就会在情绪方面出现极端变化,如抑郁寡欢、烦躁低落等。‎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材料一至材料四从不同的角度,都旨在强调禁止中小学生在校园使用手机,这一立场在当今一些主要的发达国家的立法机构已经达成了共识。‎ B. 中小学生使用智能手机带来了许多问题,而目前中国尚无明确的法律规定中小学生不能携带手机进入校园,这无疑给学校的管理带来诸多困难。‎ C. 社会群体对中小学生使用智能手机的问题认识不一,甚至有时候直接表现出不支持学校方案的态度,这可能导致学生、家庭和学校三方同受伤害。‎ D. 材料三显示,部分中学生使用手机进行聊天比例逐年下降,表明手机交际功能相对弱化,而游戏比例逐年升高则表明其娱乐功能正在日趋强化。‎ ‎6. 以上材料中,政府部门、学校和医学研究机构的关注点有何不同?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答案】4. A 5. A ‎ ‎6. ①政府部门:以立法形式规范学生在校使用手机的行为,维护正常的教学秩序,促进中小学生全面发展②学校:以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妥善解决学生在校使用手机的难题,引导学生合理使用手机。③医学研究机构:以严谨的科学研究,强调过度使用手机会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等诸多方面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 ‎【解析】‎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做这类题需要考生仔细认真阅读文本,迅速提取信息,与选项内容加以细致比对,筛选、聚焦错误点,并灵活理解准确做出判断。‎ A项,“法案不足之处是没有明确没收和归还方式,为具体执行埋下了一定隐患” 无中生有,法案明确了把没收和归还的权力交给学校,为具体执行埋下了一定隐患与文无据。‎ 故选A。‎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首先审清题干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然后在读完一遍文本的基础上快速找出选项中可能有问题的敏感处,再次回归原文,筛选并提取出能与选项敏感处加以对照分析的句子,细致分析灵活理解,做好抉择。常见问题有:推测变肯定导致表述绝对、信息杂糅不合文本、时空错位、偷换概念张冠李戴、无中生有过度解读文本等等。本题 A项,“都旨在强调禁止中小学生在校园内使用手机”分析错误,材料一通过介绍法国等国家的立法情况,强调禁止中小学生在校园内使用手机;材料二通过介绍学校和家长对孩子带手机进学校的看法,强调我国中小学手机管理的困境;材料三以图表的形式展示了合肥市某中学高一年级学生手机使用情况,意在引导学生合理使用手机;材料四则从医学角度介绍青少年长期使用手机的危害,旨在强调青少年不可过度使用手机。因而四则材料并非“都旨在强调禁止中小学生在校园内使用手机”。‎ 故选A。‎ ‎【6题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理解文本内容、筛选整合文本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要通读文章,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大意,在此基础上,仔细阅读题干,明确题目要求,然后回归文本,仔细阅读相关材料,从中筛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信息,进行整合概括回答问题。比如考生通过阅读本题题干可知本题考查“关注点有何不同”,即要求分析政府部门、学校和医学研究机构三方基于自身立场所形成的关注点的差异性。由材料内容可知,材料一主要讲政府部门以立法的形式规范学生在校使用手机的行为,从第三段“智能手机的使用……自我封闭”可知,其目的是维护正常的教学秩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材料二主要讲学校在手机管理方面的困境,从第二段“从执行上来说……管理办法”可知,学校的关注点是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材料三同样从学校角度出发,目的是引导学生合理使用手机;材料四从医学研究机构的角度关注青少年长期使用手机带来的对身心等方面的负面影响。‎ 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黄金原野 刘慈欣 从“黄金原野”号向外看,第二个太阳出现了,是“猎户座”飞船减速时发动机的核火焰。‎ 麦克欢呼起来。“19年了,”麦克看着屏幕上的爱丽丝说,“我从一个18岁的男孩变成37岁的男人,你还是那么年轻。”‎ 阿尔弗雷德·米勒的“生命远景”公司经过半个世纪的努力,研制出一种叫“冬神”的药物,可使服用者进入三个月到一年的冬眠,连续服用,冬眠期无限延长。米勒本来想把它用于太空航行。但是,自上世纪中叶的登月以后,载人太空航行几乎停滞。米勒决定自己创造一个能使“冬神”派上用场的时代,把公司向航天领域转型并发布载人登陆火星计划。5年后,“生命远景”公司研制出“以太”号火箭,但耗尽财力。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也无法继续提供技术支持。米勒最后完成的“黄金原野”号飞船只能载一个人,而且只能绕月飞行。‎ 不久,米勒在车祸中遇难,看来他的“以太”号火箭和“黄金原野”号飞船将被废弃了。就在米勒去世的当天,“以太”号火箭突然发射升空,“黄金原野”号飞船中的宇航员是米勒20岁的女儿爱丽丝。‎ ‎“‘以太’号火箭和‘黄金原野’号飞船只应属于太空。”爱丽丝在留给媒体的视频中说,“飞船将在绕月飞行后返回地球,实现父亲的夙愿。”‎ 但是由于仓促发射,“黄金原野”号没能够按计划在月球轨道与“以太”号火箭分离,而是以大于第三宇宙速度的速度向太阳系外飞去。如果没有救援,飞船将飞离太阳系。‎ 自国际空间站退役后,俄罗斯和美国已经多年没进行载人航天飞行了,以目前人类航天的技术能力,短时间内不可能对飞行器进行救援。但幸运的是,“黄金原野”号上携带着“冬神”药物,可以使爱丽丝冬眠20年。‎ ‎“黄金原野”号的通信系统连入了互联网,每个人都能通过虚拟现实的连接进入飞船同爱丽丝一起。爱丽丝苏醒的日子几乎是一个世界性的节日,每到这一天,所有的人都期待着她从沉睡中睁开美丽的双眼,从太空中给世界一个微笑。‎ ‎2043年12月31日,时代广场,当灿烂的水晶球落下,2044的光字出现时,爱丽丝出现在大屏幕上,她微笑着挥手,祝地球新年快乐。‎ 接着播出美国总统哈里森的新年讲话,宣布启动“阿波罗Ⅱ”计划,建造高速太空飞船,对“黄金原野”号实施救援。‎ ‎2044年10月27日是爱丽丝的苏醒日,麦克在飞船中等待了三个多小时,看着爱丽丝慢慢从冬眠中醒来。‎ ‎“我做了一个梦。”爱丽丝轻声说,“我梦见自己回到了一个没有人的地球,高楼被绿色藤蔓包裹着,安静得可怕。在一个长满杂草的广场,我看到了一大片太阳能电池板。我顺着电缆进入了一个深深的地下室,看到一台超级电脑,指示灯亮着,显示屏落满灰尘,我用手指触了一下,显示屏显示一行字:小心!内存里生活着100亿人!我看到地板上有一只老鼠,正在啃那条连接电脑和地面上太阳能电池板的电缆!我想扑过去赶走它,但挪不动步,发不出声……”‎ ‎2045年12月15日,“黄金原野”号漂流第736天,距地球12亿公里。这一天,航天委员会、预算委员会和NASA举行了一系列听证会后得出结论:依靠人类现有的火箭发动机技术,已经不可能实施有效救援,继续进行“阿波罗Ⅱ”计划是无意义的。失望引发的激愤像野火一般蔓延开来,最后哈里森辞职。艾伦继任总统后向全世界宣布:“重启‘猎户座’计划。”‎ ‎2062年3月5日,在“黄金原野”号飞船发射后的第19年,“猎户座”飞船成功启航。在核聚变发动机强劲的加速下,飞船以相当于“黄金原野”号80倍的速度航行,仅用3个月就走完了爱丽丝19年的航程。‎ 就要开始对接时,“猎户座”接收到爱丽丝的录音。“2043年12月15日5点至现在的时段里,‘黄金原野’号发出的所有信息均为智能模拟。‘生命远景’并没有研发出冬眠药物,‘黄金原野’号向外太空的漂移是按计划进行的,这项计划只有我和父亲知道。本来他打算自己乘‘黄金原野’号飞向外太空,但出了车祸……‘黄金原野’号上的生命维持资源只能够让一个乘员存活15天左右,我现在只剩下很少的时间了,所以录下了这段声音。谢谢你们,谢谢所有的人。”‎ ‎“有一个传说:在一个大饥荒的年代。一位老人在弥留之际告诉几个孩子一个秘密——村子后面的一片荒地里埋着大量的黄金。老人死后,他的孩子们就在那片荒地上疯狂地挖掘,最后发现黄金并不存在,但他们的挖掘把那片荒地开垦为良田,正是这片田地使孩子们在饥荒中生存下来。”‎ ‎“请让我和‘黄金原野’号一直航行下去吧,这是一个好的归宿,飞船会飞向我和爸爸都想去的地方。”‎ 麦克走出公寓。城市出奇地安静。一个孩子低声问:“她会飞到那些星星中间吗?”“亲爱的,她已经在星星中间了。”孩子的母亲说。“那里很远吧?”“会越来越近的。”‎ 麦克和周围的人们安静地等待着黎明,等待着重新开始的、更加广阔的生活。‎ ‎(有删改)‎ ‎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小说开头从“黄金原野”号飞船的视角描写人类为了挽救爱丽丝的生命而研制出的“猎户座”号高速飞船驶来的情景,起到了引发悬疑的作用。‎ B. 爱丽丝所做之梦意在提醒人类:科学技术是把双刃剑,人类科学技术越发达,在安全方面就越脆弱,所以越要时刻注意自身的安全问题。‎ C. 小说中几个年月日数字出现,将故事发生的十九年时间简化为几个时间节点,既有利于作者的叙述,也使读者阅读起来感觉有条理。‎ D. 小说结尾的“会越来越近的”“等待着黎明”“等待着重新开始的、更加广阔的生活”等语句表意含蓄,意味深长,暗示人们对未来充满希望。‎ ‎8. 文章是怎样塑造爱丽丝的形象的?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9. 请结合文中爱丽丝讲述的传说,探究飞船被命名为“黄金原野”号的初衷。‎ ‎【答案】7. B 8. ①通过人物在矛盾冲突中的表现塑造人物形象:父亲米勒遇难后,载人航天事业难以为继,爱丽丝毅然踏上太空征程,完成父亲未竟的事业。②用语言描写塑造人物形象:爱丽丝对自己所做的梦的叙述,揭示了她为人类命运的忧虑,展现了她崇高美丽的心灵。③用侧面描写塑造人物形象:人们对爱丽丝的牵挂与关注,衬托出了她美好的形象。 ‎ ‎9. ①荒地里并没有埋藏黄金,但老人善意的谎言使孩子们疯狂挖掘,在无意中将荒地开垦为良田,从而使孩子们在饥荒中生存下来。②米勒并没有研发出冬眠药物,“黄金原野”号的发射失误是爱丽丝的谎言,父女俩用谎言激励人们制造出新一代的飞船,使人类重新启动了对太空的探索。③“黄金原野”象征充满希望的远方和未来,米勒父女像传说中的老人那样,用谎言唤起人类对远方和未来的关注,所以将飞船命名为“黄金原野”号。‎ ‎【解析】‎ ‎【7题详解】‎ 此题考查考生对文本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解答此题,应从语句理解、修辞分析、手法分析、内容分析、主题理解等角度分析判断。根据对文本内容的感知与理解,仔细辨识选项与原文的细微差别,做出判断。‎ B项,分析错误,爱丽丝的梦表现了爱丽丝对人类生存现状的忧虑:人们躲在新技术形成的电脑内存里,人类科学技术越发达,人类越容易失去开拓新世界的愿望和激情。 ‎ 故选B。‎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小说中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一般说,小说塑造人物的方法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正面描写又叫直接描写,侧面描写又叫间接描写。小说用这两种描写手段,从各个角度对人物进行描写,既能展现人物音容笑貌、言谈举止和衣着服饰等外在形态,也能呈现出人物心理和思想感情等内在活动,还能完整展现人物与环境互为作用的关系,从而塑造出丰满而成功的人物形象。考生在解答此类题时,要结合文本内容,分析得出合适的答案。原文3、4段讲述了父亲米勒遇难后,载人航天事业难以为继,爱丽丝毅然踏上太空征程,完成父亲未竟的事业。由此可知:通过人物在矛盾冲突中的表现塑造爱丽丝这一人物形象的。小说还通过爱丽丝大量的语言描写揭示了她为人类命运的忧虑,展现了她崇高美丽的心灵,如“‘猎户座’接收到爱丽丝的录音。‘2043年12月15日5点至现在的时段里,‘黄金原野’号发出的所有信息均为智能模拟。‘生命远景’并没有研发出冬眠药物,‘黄金原野’号向外太空的漂移是按计划进行的,这项计划只有我和父亲知道。本来他打算自己乘‘黄金原野’号飞向外太空,但出了车祸……‘黄金原野’号上的生命维持资源只能够让一个乘员存活15天左右,我现在只剩下很少的时间了,所以录下了这段声音。谢谢你们,谢谢所有的人。’”。“请让我和‘黄金原野’号一直航行下去吧,这是一个好的归宿,飞船会飞向我和爸爸都想去的地方。”“2044的光字出现时,爱丽丝出现在大屏幕上,她微笑着挥手,祝地球新年快乐。”此外,还有侧面描写,小说通过人们对爱丽丝的牵挂与关注的描写侧面衬托出了她美好的形象,如“麦克在飞船中等待了三个多小时,看着爱丽丝慢慢从冬眠中醒来。”“失望引发的激愤像野火一般蔓延开来,最后哈里森辞职。艾伦继任总统后向全世界宣布:重启‘猎户座’计划。”“‘黄金原野’号的通信系统连入了互联网,每个人都能通过虚拟现实的连接进入飞船同爱丽丝一起。爱丽丝苏醒的日子几乎是一个世界性的节日,每到这一天,所有的人都期待着她从沉睡中睁开美丽的双眼,从太空中给世界一个微笑。”‎ ‎【9题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对文本内容的探究能力。解答此类试题时,考生应该根据题干从文本中找到重点段落,然后结合文本分析总结答案。从本题的题干可知本题的重点段落是“‘有一个传说……使孩子们在饥荒中生存下来。’”和“‘请让我和‘黄金原野’号一直航行下去吧,这是一个好的归宿,飞船会飞向我和爸爸都想去的地方。’”这两个段落,结合文章内容可知“黄金原野”关联着传说和米勒、爱丽丝父女的故事,所以要回答此题,需要寻找传说与米勒、爱丽丝父女故事的相同点:荒地里并没有埋藏黄金,但老人善意的谎言使孩子们疯狂挖掘,在无意中将荒地开垦为良田,从而使孩子们在饥荒中生存下来;米勒并没有研发出冬眠药物,“黄金原野”号的发射失误是爱丽丝的谎言,父女俩用谎言激励人们制造出新一代的飞船,使人类重新启动了对太空的探索;从而得出它们的相同点在于都有善意的谎言,后人都因为善意的谎言得益。找出了这一相同点,飞船被命名为“黄金原野”号的初衷也就找到了:之所以将飞船命名为“黄金原野”号,是因为“黄金原野”象征充满希望的远方和未来,米勒父女像传说中的老人那样,用谎言唤起人类对远方和未来的关注。‎ ‎【点睛】小说阅读的选择题考查的范围非常广泛,所涉及的考点有分析人物形象、梳理小说情节、概括小说主题、鉴赏表达技巧等,可以说是一种综合型试题。做好这种题目,既要通观全文,又要分析细节。(1)首先要分析人物,明辨感情。小说中的人物是鲜活的,作者在塑造人物形象时,往往会通过小说中的人物表达自己的情感态度,或爱或憎,或褒扬或贬抑。在选项中,命题人往往从亲贬错位、轻重失误的角度设置陷阱。(2)然后根据情节,分析因果。在选项中命题人往往从强加因果、曲解原文、断章取义等角度设置陷阱。遇到这类选项,考生要结合相关情节仔细推究小说的因果关系。(3)借助原文,明辨技巧。这道题时常考查表达技巧,在选项中,命题人从表达技巧的角度对小说进行赏析,一般会从无中生有、张冠李戴的角度设置陷阱。考生要对表达技巧的基础知识心中有数,准确判断小说是否采用某种表达技巧。(4)最后还要梳理内容把握主旨。一篇小说中有情节设计、人物刻画、环境描写等多项具体内容,这些内容又都和主旨情感有关。命题人往往会在内容和主旨上设题。‎ 二、古代诗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孝文帝择绛侯子贤者,皆推亚夫,乃封亚夫为条侯,续绛侯后。‎ 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上自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成礼而去。‎ 孝景三年,吴楚反。亚夫为太尉,东击吴楚。因自请上曰:“楚兵剽轻,难与争锋。愿以梁委之,绝其粮道,乃可制。”上许之。吴方攻梁,梁急,请救,景帝使使诏救梁。太尉坚壁不出,而使轻骑兵弓高侯等绝吴楚兵后食道。后吴奔壁东南陬,太尉使备西北。已而其精兵果奔西北,不得入。吴兵既饿,乃引而去。太尉出精兵追击,大破之。于是诸将乃以太尉计谋为是。由此梁孝王与太尉有郤,每朝,常与太后言条侯之短。‎ 窦太后曰:“皇后兄王信可侯也。”景帝曰:“请得与丞相议之。”亚夫曰高皇帝约非刘氏不得王非有功不得侯不如约天下共击之今信虽皇后兄无功侯之非约也。”景帝默然而止。其后匈奴王唯徐卢等五人降,景帝欲侯之以劝后。丞相亚夫曰:“彼背其主降陛下,陛下侯之,则何以责人臣不守节者乎?”景帝曰:“丞相议不可用。”乃悉封唯徐卢等为列侯。‎ 居无何,条侯子为父买工官尚方甲楯五百被可以葬者。取佣苦之,不予钱。佣知其盗买县官器,怒而上变告子。事连污条侯。书既闻上,上下吏。吏簿责条侯,条侯不对。景帝骂之曰:“吾不用也。”召诣廷尉。廷尉责曰:“君侯欲反邪?”亚夫曰:“臣所买器,乃葬器也,何谓反邪?”吏曰:“君侯纵不反地上,即欲反地下耳。”吏侵之益急。初,吏捕条侯,条侯欲自杀,夫人止之,以故不得死,遂入廷尉。因不食五日,呕血而死。国除。‎ 太史公曰:亚夫之用兵,持威重,执坚刃,穰苴①曷有加焉!足己而不学,守节而不逊,终以穷困。悲夫!‎ ‎(节选自《史记·绛侯周勃世家》)‎ ‎①穰苴:春秋末期齐国著名军事家司马穰苴。‎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亚夫曰/高皇帝约/非刘氏不得王/非有功不得侯/不如约/天下共击之/今信虽皇后兄/无功侯之/非约也/‎ B. 亚夫曰/高皇帝约/非刘氏不得王/非有功不得侯/不如约天下共击之/今信虽皇后兄/无功侯之/非约也/‎ C. 亚夫曰/高皇帝约非刘氏不得/王非有功不得/侯不如约/天下共击之/今信虽皇后兄/无功侯之/非约也/‎ D 亚夫曰/高皇帝约/非刘氏不得王/非有功不得候/不如约/天下共击之/今信虽皇后兄无功侯之/非约也/‎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续绛侯后:周亚夫承袭父亲绛侯周勃的侯爵位,因封地在条,故称条侯。‎ B. 孝景三年:用的是年号纪年法。元代以前一个皇帝一般有多个年号。‎ C. 太尉:秦汉时期中央掌管军事的最高官员,执掌天下军政事务,是三公之一。‎ D. 县官:旧称一县的行政长官,西汉时常用以称政府或皇帝。文中即指皇帝。‎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周亚夫严于治军。汉文帝六年,匈奴大举入侵边关,周亚夫驻守细柳营,营中将士随时保持战备状态,皇帝也不能随意进出军营。‎ B. 周亚夫长于用兵之道。在吴楚之乱时,他明了敌方的优势和缺陷,提出了明确的战略方针,并排除干扰,坚决执行,大败敌军。‎ C. 周亚夫性格耿直,坚持自己政见。他先是以“高皇帝约”反对封皇后的哥哥王信为侯,后来又站在臣子守节的立场上反对封匈奴降王为侯。‎ D. 周亚夫处事不慎,终至惹祸上身。他儿子私自购买甲盾埋在地下,被佣夫告发,调查人员指出他的问题并转交廷尉处理,他绝食抗议,五天后呕血而死。‎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事连污条侯。书既闻上,上下吏。吏簿责条侯,条侯不对。‎ ‎(2)穰苴曷有加焉!足已而不学,守节而不逊,终以穷困。‎ ‎【答案】10. A 11. B 12. D ‎ ‎13.‎ ‎ (1)事情牵连到条侯。雇工的上书呈报给景帝,景帝交给官吏查办。官吏按文书上内容一一责问条侯,条侯拒不回答。‎ ‎(2)即使司马穰苴这样的名将怎能超过他呢?可惜他自满自足而不虚心学习,能谨守节操但不知恭顺,最后以穷途因窘而告终。‎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能力。明辨句读,是阅读古文最基本的能力。平时,我们就重视文言文的诵读,目的就在于能通过熟读培养文言文学习的语感。而文言文断句的基础在于对通篇文章的领会,因此诵读就显得尤为重要。碰到断句题,不要急于答题,应当先诵读,力求有个大体的了解,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处,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也可以使用排除法,先找出四个选项断句的不同处,一般有两处,然后再结合一些技巧,比如语法知识、人名地名、借助虚词、对称结构等,排除选项。‎ 本题句意为:周亚夫说:“当初高皇帝规定‘不是刘氏家族的人不能封王,不是能功的人不能封侯,谁不遵守这个规定,天下人共同攻击他’。如今王信虽然是皇后的哥哥,但没有立功,封他为侯是违背规约的。”“高皇帝约”的意思是“当初高皇帝规定”,而“非刘氏不得王……共击之”是高皇帝规定的内容,所以从“高皇帝约”后边断开,故排除C项,同样,“天下共击之”是“不如约”规定的内容,所以从“不如约”后边断开,故排除B项,“无功侯之”是对“今信虽皇后兄”的补充说明,所以中间应该断开,故排除D项。‎ 故选A。‎ ‎【11题详解】‎ 题考查考生文化常识的理解识记能力。解答此类试题时考生根据平时积累掌握的知识作出答案,文化常识的积累有助于解读文言文,文化常识一般包括官职、宗教礼仪、服饰、年龄称谓、有特殊意义的专有名词等,学习过程中注意准确积累。本题 B项,“孝景三年:用的是年号纪年法”错误,孝景是谥号,年号是从汉武帝开始才有的,汉武帝以前,无年号之名目。‎ 故选B。‎ ‎【12题详解】‎ 此题考查考生筛选整合文中信息、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鉴赏作品的形象的能力。命题主要着眼于与主要人物相关的事件、言行等。选项设计特点多是先概括人物某方面的品质、特点,再结合材料中的具体内容进行分析印证。解答此类题要求考生在全面理解文言文的基础上,找到选项在文中的信息区域仔细比对。选项设错,包括信息错位(具体事件在时间、地点、人物、原因、方式的错误)、翻译错误、无中生有等多种情况。本题 D项,“他儿子私自购买甲盾埋在地下”错误,由原文第5段“居无何,条侯子为父买工官尚方甲楯五百被可以葬者”可知,是条侯的儿子从专做后家用品的工官那里给父亲买了五百件殉葬用的盔甲盾牌,而不是“购买甲盾埋在地下”。‎ 故选D。‎ ‎【13题详解】‎ 题考查考生翻译句子的能力。要做好这类题,首先熟悉文言文常见的八种句式:省略句、判断句、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状语后置句、主谓倒装句、被动句、固定句式;其次了解常见的词类活用现象、古今异义词语、通假字、古代文化常识等。最后还要找好有助得分的关键词。‎ 本题第一句重点字词:连:牵连;闻:动词使动用法,使皇帝听闻;下:交付;簿责:按文书一一责问;不对:不回答;‎ 本题第一句重点字词:曷,怎能;加,超过;足已,自满自足,自以为是;不逊,不恭顺;穷困,困窘。‎ ‎【点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是否有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参考译文 孝文帝挑选周勃最贤能的儿子,人们推举了周亚夫,于是恩荫周亚夫为条侯,接续周勃的爵位。‎ 文帝后元六年,匈奴大举侵入边境,文帝任命河内郡守周亚夫为将军,驻军细柳,以便防备匈奴。皇帝亲自去尉劳军队。军中官兵都披持铠甲,兵刃锐利,弓弩张开,弓弦拉满。天子的前导来到军营,不能进入。前导说:“天子就要到了!”军门都尉说:“我们将军命令说‘在军中只能听将军的命令,不听天子的诏令’。”过了不久,皇帝到了,又不能进入。于是皇帝便派使者手持符节给将军下诏令,亚夫这才传话打开军营大门,行完礼离去。‎ 景帝三年(前154),吴、楚叛乱。周亚夫由中尉升任太尉,领兵进攻打吴、楚叛军。于是周亚夫亲自请示皇帝说:“楚兵勇猛轻捷,很难与他们交战取胜。我希望先把梁国放弃,让他们进攻,我们去断绝他们的粮道,这样才能把他们制服。”景帝同意这个意见。吴国叛军正在进攻梁国,梁国形势危急,请求援救。而太尉却领兵向东北跑到昌邑,深沟高垒守不出。梁国天天派使者向太尉求救,太尉认为坚守有利,不肯去救。梁国上书报告景帝,景帝随即派使者诏令太尉救梁。太尉不遵从皇帝的诏令,坚守营垒仍不出兵,而是派遣轻骑兵由弓高侯等人率领去断绝吴、楚叛军后方的粮道。后来吴军朝汉军军营东南角奔来,太尉让人们注意防备西北。接着吴国精兵果然奔到了西北,但不能攻入。吴兵已经饿了,于是就撤退离去。太尉派精兵去追击,大败吴军。于是将领们才认识到太尉的计谋是正确的。可是由于这次平叛。梁孝王却和太尉有了仇怨。而梁孝王每次进京朝见,常常跟太后讲条侯周亚夫的短处。‎ 有一天,窦太后说:“皇后的哥哥王信可以封侯了。”景帝说:“这件事需要和丞相商议一下。”周亚夫说:“当初高皇帝规定‘不是刘氏家族的人不能封王,不是能功的人不能封侯,谁不遵守这个规定,天下人共同攻击他’。如今王信虽然是皇后的哥哥,但没有立功,封他为侯是违背规约的。”景帝听了默默无言,只好作罢。后来匈奴王唯徐卢等五人投降汉朝。景帝想要封他们为侯以鼓励后来的人。丞相周亚夫说:“那几个人背叛他们的君主投降陛下,陛下如果封他们为侯,那还怎么去责备不守节操的臣子呢?”景帝说:“丞相的意见的不能采用。”于是把唯徐卢等人全都封为列侯。‎ 过了不久,条侯的儿子从专做后家用品的工官那里给父亲买了五百件殉葬用的盔甲盾牌。搬运的雇工很受累,可是不给钱。雇工们知道他偷买天子用的器物,一怒就上告周亚夫的儿子要反叛,事情自然牵连到条侯。雇工的上书呈报给景帝,景帝交给官吏查办。官吏按文书上内容一一责问条侯,条侯拒不回答。景帝责骂他说:“我不任用你了。”并下令把周亚夫交到廷尉那里去。廷尉责问说:“您是想造反吗?”周亚夫说:“我所买的器物都是殉葬用的,怎么说是要造反呢?”狱吏说:“您纵使不在地上造反,也要到地下去造反吧!”狱吏逼迫越来越加紧。起初,狱吏逮捕条侯的时候,条侯想自杀,夫人制止了他,因此没能死,接着就进了廷尉的监狱。周亚夫于是五天不吃饭,吐血而死。他的封地被撤除。‎ 太史公说:周亚夫的用兵,一直保持威严庄重,坚韧不拔,即使司马穰苴(jū,居)这样的名将怎能超过他呢?可惜他自满自足而不虚心学习,能谨守节操但不知恭顺,最后以穷途因窘而告终,真令人悲伤啊!‎ 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画鹰①‎ 杜 甫 素练风霜起,苍鹰画作殊。‎ ②身思狡兔,侧目似愁胡③。‎ 绦镟④光堪摘,轩楹势可呼。‎ 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 注:①本诗作于开元末期,是杜甫早期的作品。②:挺立,挺起。③胡:猢狲。④绦镟:这里指系鹰用的丝绳和环。‎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首联上句用“风霜”体现画面的肃杀之气,起到了先声夺人的艺术效果。‎ B. 颔联通过描写画鹰耸身观望的动作和侧目而视的神态来刻画画鹰的形象。‎ C. 颈联写如果解开画鹰的绳环它就会高飞,就是轩楹也阻挡不了它的气势。‎ D. 诗歌章法严谨,从“画作殊”写起,又从“势可呼”转入情感的抒发。‎ ‎15. 诗的尾联有什么含意?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答案】14. C 15. 含意:什么时候能够让它搏击那些凡鸟,让凡鸟的皮毛血肉洒在平原上呢? 诗人希望画鹰能够变成真鹰,奋飞云霄搏击凡鸟。情感:诗人托物言志,以凡鸟喻误国的庸人,画鹰代指有志之士,表现了诗人疾恶如仇的思想和奋发向上的精神。‎ ‎【解析】‎ ‎【14题详解】‎ 此题考查考生对诗歌理解鉴赏能力。这是一道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题目,每个选项都是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 C项,“就是轩楹也阻挡不了它的气势”错误,颈联的意思是:系着金属圆轴的苍鹰,光彩照人,只要把丝绳解掉,即可展翅飞翔;悬挂在轩楹上的画鹰,神采飞动,气雄万夫,好像呼之即出,去追逐狡兔。上句写解开画鹰的绳子和圆环,画鹰就能够飞翔;下句说的是悬挂在轩楹的画鹰神采飞扬,呼之欲出。‎ 故选C。‎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通过诗句鉴赏诗歌思想情感的能力。所以解答此题时考生首先要理解翻译诗句的含义,本诗尾联的含义是:什么时候能够让它搏击那些凡鸟,让凡鸟的皮毛血肉洒在平原上呢?这两句寄托了诗人的希望:诗人希望画鹰能够变成真鹰,奋飞云霄搏击凡鸟。鉴赏作者思想感情,可借助于“三看三抓法”答题,即看标题、看作者、看注释;抓诗眼(或词眼)、抓主旨、抓意象特征。组织答案时,要用能够准确表现作者情感特点和情感基调的词语来概括作者的思想感情。平时要积累一些常见的诗歌情感规范用语。本诗诗人把“画鹰”当作真鹰,把“凡鸟”喻为误国的庸人,用托物言志法表现了诗人疾恶如仇的思想和奋发向上的精神。‎ 名篇名句默写 ‎16.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在《劝学》中指出,笔直的木材用火烤做成车轮之后,“_________”,即使经风吹日晒变得干枯,也不再挺直,是“_____________”。‎ ‎(2)白居易《琵琶行》中,“__”一句,用鸟鸣来表现琵琶女弹奏的音乐的婉转流畅,“_____”一句用水结冰来表现琵琶女弹奏的音乐声音低缓、不流畅。‎ ‎(3)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用“_________,________”两句总领下文,引出对洞庭湖及岳阳楼雄伟壮丽景象的描写。‎ ‎【答案】 (1). 其曲中规 (2). 輮使之然也 (3). 间关莺语花底滑 (4). 冰泉冷涩弦凝绝 (5). 予观夫巴陵胜状 (6). 在洞庭一湖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名篇背诵分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本题属于理解性默写。写错字或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此题默写时需注意以下字词书写:“规”“輮”“莺”“涩”“陵”“庭”。‎ ‎【点睛】此题考查学生名句默写的能力。在默写名句名篇时,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添字,不漏字,不误写。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 三、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探测器实现了人类探测器首次在月球背面“软着陆”。消息传到中科院物质科学研究院物理研究所时,科研人员__________________。骄傲和自豪让这些平时不苟言笑的科学家再也掩饰不住内心的激动。他们自主研发了缓冲拉杆,为此次月球背面“软着陆”实现的关键技术。月球背面陨石坑__________________,而且布满沟壑、峡谷、悬崖,平坦区域极少,这意味着嫦娥四号探测器着陆时,将面临四条主着陆腿着陆时间不一、冲击力分布不均的巨大风险。因此,最先接触月面的探测器着陆拉杆必须具备极高的拉伸塑性、适中的抗拉强度和稳定的力学响应行为,(__________________)。科研团队__________________,历时六年,最终研制出一种新型缓冲吸能拉杆材料——高效吸能合金,填补了我国“地外天体探测器”着陆缓冲材料的空白。这种合金的塑性可达到80%-110%,能够吸收巨大的冲击力,吸能特性优于现有的金属材料,相关技术水平在国际也__________________。未来将在我国深空探测领域发挥更加重大的作用。‎ ‎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拍手称快 鳞次栉比 殚精竭虑 名列前茅 B. 欢呼雀跃 鳞次栉比 处心积虑 出类拔萃 C. 拍手称快 星罗棋布 处心积虑 出类拔萃 D. 欢呼雀跃 星罗棋布 殚精竭虑 名列前茅 ‎18. 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他们自主研发的缓冲拉杆,为此次月球背面“软着陆”实现了关键技术。‎ B. 他们自主研发了缓冲拉杆,为此次月球背面“软着陆”提供了关键技术。‎ C. 他们自主研发的缓冲拉杆,是此次月球背面“软着陆”提供的关键技术。‎ D. 他们自主研发了缓冲拉杆,是此次月球背面“软着陆”实现的关键技术。‎ ‎19.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确保着陆腿能吸收巨大的冲击力,并同时着地,从而保障探测器安全平稳地着陆 B. 确保着陆器能安全平稳地着陆,着陆腿吸收巨大的冲击力,从而同时着地 C. 确保着陆腿能同时着地,并吸收巨大的冲击力,从而保障探测器安全平稳地着陆 D. 确保探测器能安全平稳地着陆,着陆腿同时着地,从而吸收巨大的冲击力 ‎【答案】17. D 18. B 19. C ‎【解析】‎ ‎【17题详解】‎ 本题考核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答题时首先明确成语的意思,然后结合语境辨析正误。第一组:“拍手称快”意为“形容正义伸张或公愤消除时高兴痛快的样子”不合语境。“欢呼雀跃”意为“高兴得像麻雀一样跳跃,形容非常欢乐”。第二组:“鳞次栉比”意为“像鱼鳞和梳齿那样依次排列,形容建筑物排列密集”,语境对象不对;“星罗棋布”意为“像群星罗列,像棋子分布;形容数量多而广”。第三组:“殚精竭虑”意为“用尽精力,费尽心思”;“处心积虑”意为“心里计划思考已久”,多含贬义,情感色彩错。第四组:“名列前茅”用以比喻“评比、考试等名位在前”;“出类拔萃”意为“品行、才干高出同类而拔尖”,对象不对。故选D项。‎ ‎【18题详解】‎ 本题考核考查辨析病句能力。答题时应先浏览选项,排除有明显错误标志的句子,是否存在结构、逻辑等问题,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A项,“实现了关键技术”动宾搭配不当;C项,“软着陆”提供的关键技术主谓宾搭配不当、不合逻辑;D项,偷换主语,导致第2个分句缺少主语“缓冲拉杆”。故选B项。‎ ‎【19题详解】‎ 此题属于语言表达连贯语句复位题,既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也考查选用句式的能力。语句复位题指根据所提供的语境,选择与语境最相符、与上下文衔接最连贯的一句话。语句复位题一般是定位选句,大多采用选择题的形式。做好语句复位题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察:话题是否统一。要注意陈述主体、陈述内容、叙述的角度要保持一致;前后是否勾连。要关注形成句群或复句的各分句之间存在的顺承、因果、假设、并列等关系,做到思路清晰,层次合理;事理是否相承。既要注意注意逻辑关系,如因果、条件、并列、递进、总分、先后、大小、多寡、快慢、轻重、难易、表里等的思维顺序,又要注意符合生活的事理;意境是否协调。要注意画面、情调、风格的和谐统一。ABD语序不当,不符合逻辑顺序。经过分析知可知C最恰当,第一、二分句是顺承关系,第三分句与第一、二分句是目的关系,合乎逻辑情理。故选C项。‎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6个字。‎ 科技创新是探索真理、造福人类的事业,其客观規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无论是探索自然奥秘, ①________,都需心存敬畏、尊重规律。尤其是技术攻关,不能主观臆断,投机取巧,更不能抄袭造假。要想搞研发,必须有“只管耕耘,莫问收获”的心态和“板凳需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的定力。②________,就容易急于求成,结果往往是欲速则不达。对科技创新的客观规律,我们都应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不能拔苗助长。如果总想立竿见影,今天投资明天出成果,只会助长浮躁的风气。总之,对于广大科技人员来说, ③‎ ‎________,才能攻克难美、勇攀高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应有的贡献。‎ ‎【答案】 (1). 还是进行技术攻关 (2). 如果没有好的心态和定力 (3). 唯有心存敬畏、尊重规律、心态平稳(脚踏实地)‎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补写题,属于语言表达能力里的衔接考查。此类试题一般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填上与前文或后文相照应的语句即可。语句补写题(也叫语段填句题)是新课标卷最具特色、出现频率很高的一种语言表达题型。所谓“语句补写题”,就是指给出一个语段,空出两至三个句子进行补写,补写后的句子与语段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语句通顺。第一处,结合“无论是探索自然奥秘”“尤其是技术攻关”分析,此处需要用关联词“还是”,根据后面内容分析可知,此处主要讲“技术攻关”,此处可以填入还是进行技术攻关;第二处,结合“必须有‘只管耕耘,莫问收获’的心态和‘板凳需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的定力”“就容易急于求成,结果往往是欲速则不达”分析可知,此处是假设没有这样的心态和定力;第三空,结合“都需心存敬畏、尊重规律”“必须有‘只管耕耘,莫问收获’的心态和‘板凳需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的定力”“才能攻克难关、勇攀高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应有的贡献”分析,主要讲“只有做到……才能……”,结合上文内容分析,语段主要讲需要做到心存敬畏、尊重规律、心态平稳,此处可以填入只有心存敬畏、尊重规律、心态平稳等。‎ ‎21.根据下面图画的寓意,完成后面的题目。‎ 阅读这两幅漫画,设想:已经是深夜,你(中国人)的邻居还在练琴,吵得你无法入睡,最后你实在忍无可忍,敲响了邻居的门,你_____________(不超过6个字)说:“___________。”(不超过20字)‎ ‎【答案】 (1). 微笑着(表示委婉,言之有理即可); (2). 我也睡不着,来听您弹琴。‎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考生对漫画寓意的理解能力,理解漫画寓意,一般从以下三方面入手:1、读,看清漫画的每个物和文字。看漫画时还要注意以下三方面:①看标题:标题是漫画的眼睛,透过“画眼”,可以洞察整幅画的主题。②看画面:要仔细、全面地观察画面。③看画中字:漫画常常配有言简意赅、画龙点睛的语言文字,有时它会成为理清漫画寓意的金钥匙。2、析,透过现象看本质,体会漫画中每个物的象征意义,找出画面的夸张之处。3、悟,多个角度想想看,创作动机是什么,找到漫画要表达的实质内容。本幅漫画的第一幅图表明的是德国人和中国人对待意见的态度:德国人有意见直接指出,而中国人是比较委婉含蓄的表达自己的意见;第二幅图是对第一幅图的举例,德国人的愤怒直接在脸上表现出来,而中国人内心愤怒,脸上却是微笑。根据对题目的分析可知中国人虽然对深夜邻居练琴致使自己难以入睡很愤怒,但根据漫画可知对待邻居的不满还是面带微笑委婉含蓄的表达,而不是直言。‎ 四、作文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重庆日报曾报道了这样一则新闻:2018年7月份,重庆汽博中心栖霞路附近一家叫做“乡阿姨”的饭馆,向环卫工推出了免费午餐。菜两荤两素,还配骨头汤,米饭随便吃,备受环卫工好评。但奇怪的是,10月份的时候,突然没有环卫工来吃了。店主饶灯兴了解到,原来因为自己一直不收钱,大家不好意思来吃免费餐了。弄清原委后,饶灯兴向环卫工推出了7元自助餐,标准跟以前一样。收费后,环卫工又来饭店用餐了。‎ 请以报社评论员身份,针对这则新闻,写一篇评论文章。要求:不少于800字,题目自拟,角度自选;不得抄袭、套作。‎ ‎【答案】参考范文 ‎ ‎“平凡饭馆”的善举不平凡 近日,一则“重庆‘乡阿姨’饭馆向环卫工推出免费午餐”的新闻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正所谓“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从古至今,不同时代有着不同的价值观念,但优秀的核心的价值观是亘古不变的,新时代依旧闪耀着诚信的光辉。‎ ‎“四维不张,国乃灭亡”。这是2014年的5月4号,青年节的那一天,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和师生座谈的时候他讲到的一句话。“何谓四维?一曰礼,二曰义,三曰廉,四曰耻。”其中“礼”的释义,是指全社会应该共同遵循的法律准则和道德规范。今天,我们所追求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对个人层面的描述“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正是对优秀传统的继承与创造性的转化,道并行而不相悖。我们缘何立德?因为立德就是立精神大旗,旗帜不倒,精神不灭。我们不仅有15年来,每年坚持匿名捐款2万元的家喻户晓的“兰小草”,有赤手空拳勇斗歹徒,身中5刀不退缩的退伍老兵吕保民,有毕生节俭,耐得清贫,守得心灵高贵,却把毕生1000万的积蓄捐给家乡的86‎ 岁的马旭大校,我们还有今天为环卫工提供午餐的暖心老板饶灯兴。“善良”并不只是个人“私德”,恰恰是全社会热情呼唤的高品质。特别是市场经济下,由于市场主体的自主性、竞争性等行为所引发的一系列不善良行为导致国人不相信社会会有免费的午餐,更可怕的是当国人一旦失去对善良的信任,民族情感的伤害所带来的后果是更加严重的。慈善的楷模可能有限,但是慈善的点滴却可能汇成无限,如果我们都去做那点点星,最终将点亮整个天。‎ 如何成为一颗会发光的恒星呢?我想借用《中庸》一书中的“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作答。我们经过从典故华章中学,从道德模范身上学,从身边的可学之人学,我们的社会定会充满正能量。我们审慎深入地追问,不仅知其表更要知其里,这是答疑解惑的过程。我们谨慎周密地思考,是全方位、多层次的思索,这是选消化的过程。我们明确地分辨判别,我们不是无意识的咨询开发模仿,而是明确自身要成为什么样的人,这是择定结果的过程。“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最后,笃定地执行,这便是践行意志的过程。我相信,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力量源泉,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才是真正的英雄。‎ ‎“平凡饭馆”的善举不平凡,慈善,定会温暖世界。‎ ‎【解析】‎ ‎【详解】一、审题要点:‎ 本次作文是针对材料写一则新闻评论,这就要求学生首先理解新闻评论的定义及特点。新闻评论是媒体编辑部或作者对新近发生的有价值的新闻事件和有普遍意义的紧迫问题,运用分析和综合的方法,就事论理,就实论虚,有着鲜明针对性和指导性的一种新闻文体,是现代新闻传播工具经常采用的社论、评论、评论员文章、短评、编者按、专栏评论和评述等的总称,属于论说文的范畴。简而言之,新闻评论是就有价值的新闻事实和社会现象发表意见以指导实践的一种文体。 ‎ 其具有以下特点:‎ ‎1、与其他评论一样,有论点,论据,论证三要素组成,具有政策性,针对性和准确性;‎ ‎2、在有限的篇幅中,主要靠独特的见解吸引读者;‎ ‎3、立意新颖,论述精当,文采斐然;‎ ‎4、主要面向广大群众。‎ ‎ 本次要写的新闻评论是围绕“重庆汽博中心栖霞路附近的‘乡阿姨’饭馆想方设法为环卫工提供午餐”来写,完成时考生按照新闻评论的要求结合自己的所见所闻可横向写出如今社会的善举,或横向对比社会中的不善良行为;也可纵向比照古今社会,展望未来组织行文。‎ 二、立意要点:‎ 围绕材料可得出立意:‎ ‎1、社会需要善举 ‎2、小的善举并不小 ‎3、平凡善举不平凡 三、作文素材:‎ ‎1、当财富的种子播撒在欢乐的土地时,它是令人厌恶唾弃的,因为它毫无价值。但现在,它找到了自身的位置,长成了庇人乘凉的慈爱大树,便成了一道风景线。现在也有一些为环卫工提供免费餐的善举相继而来。这些善举终有一天“聚沙成塔,聚水成河”他们的灵魂深处都溢出芬芳,散发着光辉。‎ ‎2、姚明,一个NBA的运动员,他并无将辛苦所挣的钱挥霍掉,而是将愈千万的手收入全部用于慈善。在经历汶川地震时,他奋勇当前,向灾区捐赠巨额,并且帮助他们重建校园,这位东方巨星的心时时为广大人民而跳动,他是成功的善事者,所呈现的是回馈社会的慈善,大爱的无私,他是每个中国年轻人的榜样,也是中国的希望,这慈善之爱就如清新的茉莉,无处不传送爱的希望。‎ ‎3、有人认为一块钱微不足道。但我们应该知道,一块钱也可以做慈善,我们可以将之兑现成十个一毛钱的硬币,分给更多的乞丐,虽不能很快的改变他们的生活,但可以稍减轻他们的负担,也可以买一张卡片送给隔壁过生日的孤老,让他们同样也感受到被关爱的感觉。‎ 四、结构模式:‎ 新闻评论属于论说文,此类文章行文结构较为常见的是并列式、层进式和对比式。此题可采用并列式的结构行文,首先通过点明自己的观点;然后采用并列的方式进行论述,可以设立并列分论点,如此题可围绕“饶灯兴的饭馆为环卫工提供午餐”这一事件,设立中心论点“平凡善举不平凡”,然后再设立分论点进行论述,最后回扣中心论点总结全文。安排结果时刻意凸显一下标题、开头、结尾的照应关系。‎ ‎【点睛】如何写好新闻评论 ‎1、新闻评论的标题怎么起?首先要起一个引人注意的标题。新闻评论的标题既可以标明论题的对象和范围,也可以直接提出评论的观点和主旨,总的要求是生动活泼、言简意赅,使标题成为引人耳目的招牌。‎ ‎2、新闻评论的开头怎么写?‎ 可以将富有悬念的内容放在评论的开头部分,写这部分内容,应该始终以如何吸引受众为着眼点,总的要求是:要把最能吸引受众兴趣,最能引起受众关注的事实、观点或问题放在最前面。具体方法有:开门见山、提出议题;开宗明义、表明观点;新闻事件、引出论题;  交代背景、说明动因;引据经典、营造氛围 ‎3、新闻评论主体的结构怎么搭?‎ 新闻评论主体常用的结构有三类:并列式、递进式、对比式 ‎4、新闻评论如何结尾?‎ 要有一个耐人寻味的结尾,常用的结尾有以下几类:总结式、点睛式、展望式 ‎ ‎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