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新人教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新人教版

‎【2019最新】精选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新人教版 注意事项: ‎ ‎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学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第Ⅰ卷(30分)‎ 一、(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 A.搪塞/塞车 渐变/熏陶渐染 给予/自给自足 ‎ B.禅院/禅让 菲薄/日薄西山 蹊跷/独辟蹊径 C.奔赴/投奔 传人/传记 扛枪/力能扛鼎 D.悱恻/斐然 呼吁/长吁短叹 血泊/漂泊异乡 ‎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迤逦 彩彻区明 瓜熟蒂落,水到渠成 B.弱冠 茕茕孑立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C.盘桓 欣欣向荣 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D.出岫 今事昨非 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 - 20 - / 20‎ ‎【2019最新】精选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新人教版 注意事项: ‎ ‎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学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第Ⅰ卷(30分)‎ 一、(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 A.搪塞/塞车 渐变/熏陶渐染 给予/自给自足 ‎ B.禅院/禅让 菲薄/日薄西山 蹊跷/独辟蹊径 C.奔赴/投奔 传人/传记 扛枪/力能扛鼎 D.悱恻/斐然 呼吁/长吁短叹 血泊/漂泊异乡 ‎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迤逦 彩彻区明 瓜熟蒂落,水到渠成 B.弱冠 茕茕孑立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C.盘桓 欣欣向荣 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D.出岫 今事昨非 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 - 20 - / 20‎ A.基于萨德尔城发生多起爆炸并导致重大伤亡,伊拉克总统贾拉勒塔拉巴尼推迟了出访伊朗的行程。‎ B.毕业时,虽然我们班同学都没有许下海誓山盟,但是我们的心里一直把彼此当做一辈子的朋友!‎ C.在热烈的掌声中,这次为期一周的漫长的论证会终于打退堂鼓了。作为东道主的我们,也终于松了口气。‎ D.戊戌变法后,梁启超发表了大量作品。成为中国学术界的执牛耳者,他对20世纪中国历史学的发展起到了奠基作用。‎ ‎4.下列各项中语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中国政府分别与美国、意大利、印度、希腊签署了防止盗窃、盗掘和走私文物的双边协议,将共同致力于促进文物返还的国际合作。‎ B.当刘兰芝与焦仲卿因为命运的阴差阳错而殉情的时候,当陈天华毅然蹈海走向死亡的时候,谁能否认他们没有高贵的德性呢?‎ C.要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的观念,人类活动必须在新的生态价值观指导下,对自然合理的开发和科学的管理。‎ D.呼延赞扬名沙场、马革裹尸的抱负落空,是因为宋朝放弃对外开疆拓土的追求,转向日益强调内部建设与崇尚文治的朝政路线使然。‎ 二、(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 阅读下文,完成第5~7题。‎ 人类征服流感之历程 - 20 - / 20‎ 有这样一句话:“疫病在古代是坟场,在近代是战场,在当代则是考场。”这句话在某种程度上浓缩了人类与疫病较量的变迁。我们在这个“考场”上将交出一份什么样的答卷,这是摆在每一个人面前的一个严峻的问题。‎ 从1918年到1919年,甲1型流感几乎传遍了全球,世界人口的一半以上受到了它的袭击,死亡人数比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死在炮火之下的人数还要多。1957年甲2型流感大流行。当年2月流行于中国贵州西部,4月扩散到全世界,共死亡几十万人。1968年甲3型流感大流行。发病率30%,病死率与1957年相近。2009年的全球多国爆发甲型H1N1流感疫情。‎ 流感病毒分甲、乙、丙三型。甲型常引起世界性大流行;乙型可引起中等流行,多表现为兵营、学校等的“单位内爆发”;丙型多为散发病例,婴幼儿最易感染。目前虽有治疗药物和疫苗,主要是针对丙型感冒,只能降低发病率,而不能控制流行。流感中度流行的年度,世界每年约损失10多亿个工作日,死亡60万人以上。由于人们常将流感与感冒混同,视流感为“小病”,更应引起全人类的重视。‎ 流感的产生与人类社会的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 - 20 - / 20‎ 环境的破坏已开始危及人类的健康。全球升温也将给人口稠密但对疾病毫无准备的富饶地区带来可怕的热带疾病。大气层的漏洞导致地球平均气温的上升,也使许多古典传染病“复活”,挪威、加拿大出现疟疾就是明显的例证。细菌在城市密集的人群中繁茂滋生,因为那里的人们经常保持身体的接触,吸入别人的废气。在水、废物、房屋、家具和食物中滋生的细菌,会像一场烈火在烘干的大草原上迅速地蔓延。‎ 古人用芳香疗法来医治疾病,绝大多数是采用熏蒸法,燃点乳香、沈香、檀香、玫瑰花等芳香物,用以驱逐秽气、杀虫灭菌,对流感的治疗和防止其蔓延有一定的效果。这与后来的消毒水防治相似。隔离、洗手、禁止随地吐痰是现代社会防止流感流行的常用方法。许多疾病都会通过唾沫和口痰传播,因此许多城市对随地吐痰都施以重罚。在中国的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对随地吐痰的罚款分别为600港元和500澳元。在人们还习惯于随地吐痰的情况下,不经过一个重罚严打的痛苦过程,就很难达到“不禁而止”的境界。现代人类采用综合防治法,如消毒、药物治疗、隔离、疫苗防治等。 ‎ ‎1849年,英国著名的麻醉专家约翰·斯诺博士发表于关于霍乱传播问题的文章,提出了“粪便传播说”,在当时是破天荒的。1865年,路易·巴斯德提出了“疾病的病原说”。以巴斯德的名字命名的有两个:一是巴斯德氏鼠疫杆菌;二是巴黎的巴斯德大学。罗伯特·柯克他先后发现了霍乱杆菌、炭疽杆菌和结核杆菌,并因为发现炭疽杆菌和结核杆菌,获得1905年的诺贝尔医学奖。英国医生伦纳德·罗斯,从1890年起开始解剖蚊子,经过数年努力,终于发现了疟原虫的传播机制。为此他被授予1902年的诺贝尔医学奖。 ‎ ‎5.根据文章内容,对流感产生的原因及防治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环境的破坏已开始危及人类的健康,也使许多古典传染病“复活”,因而甲型H1N1流感病毒能够产生并迅速传播,疫情波及多个国家。‎ - 20 - / 20‎ B.细菌在城市密集的人群中繁衍滋生,经常存在于人们的各种生活物品中,会像一场烈火在烘干的大草原上迅速蔓延。‎ C.古人用芳香疗法来治疗疾病,这与后来的消毒水防治相似,其对甲型H1N1流感的治疗和防治其蔓延也有一定的效果。‎ D.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人类已采用隔离、消毒、药物治疗、疫苗防治等综合防治法应对流感传播,防范措施更加合理。‎ ‎6.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 A.甲1型流感、甲2型流感、甲3型流感都是世界性大流行,每次死亡人数都在几十万人以上,其中甲2型流感和甲3型流感的发病率相近。 ‎ B.目前的治疗药物和疫苗主要是针对丙型感冒,且只能降低发病率,不能控制流行。而对甲、乙型流感病毒还没有防控的方法。‎ C.许多城市对随地吐痰都施以重罚,是因为许多疾病都会通过唾沫和口痰传播。不经过一个重罚严打的痛苦过程,就难以达到“不禁而止”。‎ D.回首人类与疾病抗争的历程,在我们正视来自大自然的挑战和警告之时,我们更应该注重日常卫生习惯,减少疾病流行的诱因。‎ ‎7.根据文段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从1918年到现在的近一个世纪,流感给人类造成了巨大损失,人类必须重视这种“小病”,并寻求有效方法,从根源上进行防治。‎ - 20 - / 20‎ B.流感的产生与人类社会的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应该尽量减少人类改造自然的活动,这是避免流感传播的根本途径。‎ C.甲型H1N1流感疫情成为“摆在每一个人面前严峻的问题”,这表明人类已经十分重视气候、环境、生态给人类带来的影响。‎ D.疫病在当代是考场,面对全球多国爆发的甲型H1N1流感疫情,人类最终会彻底消灭流感病毒,在这个“考场”上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三、(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 ‎ 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 ‎ ‎ ‎ - 20 - / 20‎ 古今论谏,常与讽而少直。其说盖出于仲尼。吾以为讽、直一也,顾用之之术何如耳。伍举进隐语,楚王淫益甚;茅焦解衣危论,秦帝立悟。讽固不可尽与,直亦未易少之。吾故曰:顾用之之术何如耳。然则奚术而可?曰:机智勇辩如古游说之士而已。夫游说之士,以机智勇辩济其诈,吾欲谏者,以机智勇辩济其忠。请备论其效。周衰,游说炽于列国,自是世有其人。吾独怪夫谏而从者百一,说而从者十九,谏而死者皆是,说而死者未尝闻。然而抵触忌讳,说或甚于谏。由是知不必乎讽,而必乎术也。说之术可为谏法者五:理谕之,势禁之,利诱之,激怒之,隐讽之之谓也。触龙以赵后爱女贤于爱子,未旋踵而长安君出质;甘罗以杜邮之死诘张唐,而相燕之行有日。此理而谕之也。子贡以内忧教田常,而齐不得伐鲁;武公以麋鹿胁顷襄,而楚不敢图周。此势而禁之也。田生以万户侯启张卿,而刘泽封;朱建以富贵饵闳孺,而辟阳赦。此利而诱之也。苏秦以牛后羞韩,而惠王按剑太息;范睢以无王耻秦,而昭王长跪请教。此激而怒之也。苏代以土偶笑田文,楚人以弓缴感襄王。此隐而讽之也。五者,相倾险诐之论,虽然,施之忠臣足以成功。何则?理而谕之,主虽昏必悟;势而禁之,主虽骄必惧;利而诱之,主虽怠必奋;激而怒之,主虽懦必立;隐而讽之,主虽暴必容。悟则明,惧则恭,奋则勤,立则勇,容则宽,致君之道尽于此矣。 吾观昔之臣,言必从,理必济,莫如唐魏郑公(魏征),其初实学纵横之说,此所谓得其术者欤?噫!龙逢、比干不获称良臣,无苏秦、张仪之术也;苏秦、张仪不免为游说,无龙逢、比干之心也。是以龙逢、比干吾取其心,不取其术;苏秦、张仪吾取其术,不取其心,以为谏法。 ‎ ‎ (选自苏洵《谏论(上)》,有删节)‎ ‎【注释】险诐(bì):不正 ‎ ‎8.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茅焦解衣危 危:正直 ‎ B.致君之道尽于此矣 致:达到 C.此理而谕之也 谕:使……明白 D.常与讽而少直 少:轻视,贬低 ‎9.下列各句,全都符合苏洵所认可的“谏法”的一项是 ( )‎ ‎ ①甘罗以杜邮之死诘张唐,而相燕之行有日。 ‎ ‎②田生以万户侯启张卿,而刘泽封。‎ ‎ ③周衰,游说炽于列国,自是世有其人。 ‎ ‎④触龙以赵后爱女贤于爱子,未旋踵而长安君出质。 ‎ ‎⑤伍举进隐语,楚王淫益甚。‎ - 20 - / 20‎ ‎⑥子贡以内忧教田常,而齐不得伐鲁。 ‎ A.①③⑥ B.②④⑤ ‎ C.①④⑥ D.②③⑤ ‎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 A、作者认为进谏的大臣能否达到让国君纳谏的目的,不取决于进谏的形式,只看使用的进谏方法是否恰当。 ‎ B、文章倡导要像古代游说诸侯的策士那样进谏,即机智、灵活、勇敢、善辩,学会以理服人、以利诱人、以势压人、以话激人、以隐语启人。 ‎ C、作者在文末表示,自己将学习龙逢、比干的忠心,学习苏秦、张仪的游说方法,用以进谏时取法。 ‎ D、本文着重阐述进谏的方式和方法。铺排手法的运用,使文章气势不凡;举例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等各种论证方法的运用,使得观点突出,层次鲜明。 ‎ 第Ⅱ卷(120分)高/考/资/源/网 四、(本大题共3分小题,共23分)‎ ‎11.阅读下列文言文阅读材料,完成问题。(10分) ‎ - 20 - / 20‎ 卫鞅欲变法,秦人不悦。卫鞅言于秦孝公曰:“夫民不可与虑始,而可与乐成。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是以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甘龙曰:“不然。缘法而治者,吏习而民安之。”卫鞅曰:“常人安于故俗学者溺于所闻以此两者居官守法可也非所与论于法之外也。智者作法,愚者制焉;贤者更礼,不肖者拘焉。”公曰:“善。”(节选自《资治通鉴》)‎ ‎(1)请将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① 夫民不可与虑始,而可与乐成。(3分)‎ ② 是以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3分)‎ ③ 智者作法,愚者制焉;贤者更礼,不肖者拘焉。(4分)‎ ‎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8分) ‎ 溪居 柳宗元 久为簪组累,幸此南夷谪。‎ 闲依农圃邻,偶似山林客。‎ 晓耕翻露草,夜榜响溪石。‎ 来往不逢人,长歌楚天碧。‎ ‎【注】簪组:古代官吏的服饰。榜:本指摇船用具。‎ (1) 诗中描写了一种怎样的生活?请简要说明。(4分)‎ (2) 清代诗人沈德潜评价这首诗的思想感情时说:“不怨而怨。”你如何理解诗人的“怨”与“不怨”?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4分) ‎ ‎13.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和文学常识的空缺部分。(5分)‎ ‎(1)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 ?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2)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 ,不能喻之于怀。 (王羲之《兰亭集序》)‎ ‎(3)层峦耸翠, ,飞阁流丹, 。 ‎ - 20 - / 20‎ ‎(王勃《滕王阁序》)‎ ‎(4)猥以微贱,当侍东宫, 。 (李密《陈情表》)‎ 五、(本大题共4小题,共22分)阅读下文,完成第14~17题。‎ 哲学草 ‎ 谢文合 ‎  ①我是怀着十分钦敬的心情观谒这一带灌木的。 ‎ ‎  ②它生长在我上班的路上,环绕着电视台大楼,蓬蓬勃勃地绿在蓝天下。云来共烟霭朦胧,日出与曙色交辉。涤风濯雨,承浴着星光与月光。 ‎ ‎  ③刚见到它的时候是初夏。我不知道它的名字,只觉得它像一位大师,昭示着广博的意蕴,给人以多方面的启迪,便名之为“哲学草”。 ‎ ‎  ④哲学草的叶子是对生的,每个叶柄托起三片小叶构成一个“品”字。平滑的叶面没有叶绒,不沾污一粒尘垢;圆润的叶边没有芒刺,不染指丝缕外来之物。清廉的叶子沐浴和风蕙露,汲纳天地之正气,酿成养分输给自己的母体。纤嫩的方枝棱角铮铮,不随狂风伏偃,不受暴雨播弄。圆融的主茎向四方分披枝桠,接受八面来风;天光云影,兼收并蓄,养育得枝叶葱葱茏茏,烈日下不萎黄,晨露里不残褪,和和谐谐的一个整体。是造物通于古人之心欤,抑先哲有启于大自然之点化?儒学矢向于社会和谐,主张立身以品,智圆而行方。哲学草懿范彬彬,集品、圆、方于一身,通体文章,圣意备焉。 ‎ - 20 - / 20‎ ‎  ⑤百草丰茂季节,哲学草顺承天时,自由地生长着,嫩枝渐渐伸展到楼窗护栏的半腰。面对着钢铁寄托,它毫无攀附之意。长到一定高度,便曲俯下纤腰向地面披拂,画出美丽的枝叶绿弧,在大楼四周形成一围绿瀑,葳蕤着劲力不竭的灵动,拱天揖地,谦和地自立于大自然之中。既没有因护栏毁折而累及的零落之虞,亦无木秀风摧之忧。实乃“谦受益”者也。哲学草无所恃,所以无所失;无所怙,所以无所惧。盈虚相济,善建不拔,俨然道家风范。 ‎ ‎  ⑥草木摇落之秋,哲学草不拒天取,把一片片叶子交给西风。遒劲的枝茎方圆交会,曲直相酬,款款地走进冬天,怡畅地掬霜揽雪,又是一派风度。它根部的土实实的、平平的,几处微浅的凹痕,是雨水潴留的记录。可知它的根是往土壤深处扎的,这也是它凌冬不死的原因。根本乃草木之心,草木失其根本便失其心。哲学草本一平凡草木,只缘心许大地,所以能固守一方热土。《华严经》里有一个偈子:“学道先须细识心,细中之细最难寻。个中寻到无细处,始信凡心是佛心。”凡心佛心,实乃—心。只要秉持—心,立足之地即为灵山。 ‎ - 20 - / 20‎ ‎  ⑦哲学草给我昭示了弥足珍贵的儒心、道心、佛心。然而,我仍有所憾,其犹如我心仪已久的女郎,我更急于一睹她俏丽的面庞。立春刚过,冰雪洁白的裙裾还翩拂着料峭的寒风,一串串细小的黄蕊已经初点春光,皴染上枝头,没几天便绽放成灿灿的金斓。梅花快要谢了,别的花还没有开,哲学草的花就开放在这个时候,像女娲补上了天的罅隙,使大自然变得完美无缺。它的花期不长,引得众芳踏上春畴,便功成身退,又变成一带绿围。堪合天地之德、四时之序。“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分明一方中国文化的玉版。 ‎ ‎  ⑧情之所之,赋得《相见欢》一首:落梅倦了冬风,细云轻。初捻霞光谁倩,绘芳畴。川也静,树也静,陌园清。忽得晨曦边上,绽春情。 ‎ ‎  ⑨有一天,学生问我:“老师,知道它的名字吗?”“哲学草。”“不对,迎春花。”“迎春花?这就是迎春花?”——华夏皆生,而以冀州为盛。原来,我的哲学草不仅仅是一位布道者,还是一位普济天下之苍生者。《本草纲目》载:迎春花(叶),[气味]苦涩、 平、无毒,[主治]肿毒恶疮。 ‎ ‎14.作者在文中第⑦段说“哲学草给我昭示了弥足珍贵的儒心、道心、佛心”,哲学草儒心、道心与佛心具体表现在哪些地方,请结合文意进行整合概括。(6分)(每处不超过16字) ‎ 儒心的具体表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道心的具体表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佛心的具体表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5.文章是围绕“哲学草”展开的,请梳理作者的思路。(6分) ‎ 答: ‎ ‎16.阅读文章,回答下面的问题。(6分)‎ ‎(1)文章中的哲学草其实就是迎春花,但作者却不以“迎春花”而以“哲学草”为标题,请谈谈作者这样拟题的好处。(3分)‎ 答:‎ - 20 - / 20‎ ‎(2)第⑧自然段的《相见欢》一词写出了哲学草的什么特点?请简要说明。(3分)‎ 答:‎ ‎17.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我的哲学草不仅仅是一位布道者,还是一位普济天下之苍生者” 这一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6分) ‎ 答: ‎ 六、(本大题共4小题,共15分)高/考/资/源/网 ‎18.参照下面的例句的修辞及句式特点,仿写句子。(6分)‎ 山水田园诗是乡村牧童的一支短笛,清新幽雅,绿林、青山、落日、孤烟,尽收眼底;‎ 边塞诗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白的诗是倚天长啸的一柄长剑,逸兴遄飞,蜀道、飞瀑、美酒、芙蓉,纵情山水;‎ 杜甫的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请将下面的句子填入横线处,使其与上下文衔接最为恰当。(3分) ‎ 前年,在新疆的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腹地,我在一棵枯死的胡杨树跟前站立了很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那么,沙漠为什么不可以重新变成春天的故乡呢? ‎ ‎①我赞叹它 ‎ ‎②乃是因为它虽然已死去千年,但仍然以一棵树的形象存在于人间 ‎ ‎③那么就可以证明,沙漠只是后来的演变 ‎ ‎④既然沃野可以变成沙漠 ‎ - 20 - / 20‎ ‎⑤由此也引发我的思考:既然千年前这里还有树木 ‎ ‎⑥它虽然再也听不见春的召唤,但却给执著的生命留下不朽的启迪 ‎ ‎20.下面一段文字中,介绍了古代史分期的主要学说及其代表人物,请用一句话加以概括。(不超过50字)(6分) ‎ 中国何时进入封建社会,争论了几十年。中国历史博物馆落成时,“中国通史陈列”按照从战国时进入封建社会的观点布展。在这个问题上,范文澜、翦伯赞表现出豁达的态度,对扩大这一学说的知名度起了很大的作用。翦伯赞在撰写《中国史纲要》教材时,曾有过犹豫和为难,甚至准备采用郭沫若的学说,以使教材表述与“中国通史陈列”体系相一致。后来,上级部门鼓励翦伯赞按照他们素所主张的观点来写,于是中国从西周时期进入封建社会的学说写进了教材。但尚钺的学说一直不受重视,曾遭重点批判。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一位权威学者仍将“魏晋封建论”与其他两论并列,实属难能可贵。‎ 答:‎ 七、作文(60分)高/考/资/源/网 ‎ ‎2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请在以下三个题目中任选一个为题:1、“自然给我的启示”2、我眼中的“君子”3、如果灾难来临。‎ 自选文体(诗歌除外),自定立意,不少于800字。‎ 玉溪一中高2012级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 文 试 题 答 案 ‎ - 20 - / 20‎ ‎1.C [(bēn/bèn、chuán/zhuàn、 káng/gāng)A. sè/ sāi,(jiàn/jiān)、(都读jǐ);B. chán/ shàn、(都读bó)、(qī/xī);D.(都读fěi)、(yù/xū)、(pō/bó)]‎ ‎2. D “事”改为“是”‎ ‎3.D(A应改为“鉴于”,“基于”主要表示依据、根据;“鉴于”含有“看到、考虑到”的意思,用于因果复句前一分句的句首。B海誓山盟用在男女相爱时所立的誓言。C打退堂鼓:比喻做事中途退缩。D执牛耳:在某一方面领先或居领导地位。)‎ ‎4. A(B项多重否定不当造成不合逻辑;C项成分残缺,介宾短语少谓词,在“对自然”与“合理”之间加“进行”之类的词语;D、“因为”和“使然”重复,去掉“因为” 。‎ ‎5.D。A,甲型H1N1流感病毒并非古典传染病“复活”;B,“存在于人们的各种生活物品中”放大了范围;C,文中未说芳香疗法对甲型H1N1流感的治疗的作用。‎ ‎6.C。A,病死率非发病率,文中也没涉及甲1型、甲2型流感致死的具体人数;B,“对甲、乙型流感病毒还没有防控的方法”有误;D,“更应该”有误,文章并未特别强调“个人卫生习惯”。‎ ‎7.A。B,因果关系不成立,也不是避免流感传播的根本途径;C,文中体现的是作者的分析与呼吁,不能表明人类已经重视这一问题;D,“最终会彻底消灭”的表述太绝对。‎ ‎8.B。致:向君王表达建议,劝谏。 ‎ ‎9.C。③不是进谏方法;⑤不是作者认为正确的五种方法。 ‎ - 20 - / 20‎ ‎10.D。“比喻论证”有误。 ‎ ‎11.(1)①对老百姓,不能和他们商议开创的计划,只能和他们分享成功的利益。‎ ‎②因此圣贤之人只要能够强国,就不必拘泥于旧传统。‎ ‎③聪明人制订法规政策,愚笨的人只会受制于法规政策;贤德的人因时而变,无能的人才死守成法。‎ ‎12.(1)诗中描写了诗人谪居僻野、晓来耕作、夜来行船、放歌楚天的闲散、宁静的隐逸生活。‎ ‎(2)全诗表面写溪居生活的闲适,一个“幸”字表达了自己的“庆幸”,故言“不怨”;但诗中实际表达了作者谪居时的抑郁之气,“闲依”其实是不能为世所用的无聊赖,“偶似”则表明诗人并非真有隐士的淡泊心境,“来往不逢人”则写出诗人的孤寂。‎ ‎13..(1)曷不委心任去留 (2)未尝不临文嗟悼 (3)上出重霄,下临无地。(4) 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14.儒心:叶象有品,圆润清廉,方枝见棱,主茎圆融。道心:顺天应时,曲俯生长,谦和自立。佛心:根扎深处,秉持—心,固守热土。 ‎ ‎15.(1)开篇为草命名,表达钦敬之情;‎ ‎(2)再写哲学草儒道佛的哲学意蕴;‎ ‎(3)写哲学草适时开放,功成身退的高贵品质,并作词赞美;‎ ‎(4)结尾交代哲学草即迎春花,并点明主旨。‎ - 20 - / 20‎ ‎16.(1)文章是围绕草的哲学意蕴展开的,以“哲学草“为题,契合主旨;也有悬念,引发读者兴趣;表达出作者的钦敬之情。(2)写出了哲学草在园林清静时凌寒而开、百花将放前迎报春讯以及花开美丽等特点。‎ ‎17.(1)深化作者钦敬赞美之情。(2)点明主旨,哲学草能昭示给人儒家、道家与佛家的精神;它又能作草药,有救治病人之功效。(3)结构上起到了总结全文的作用。 ‎ ‎18.(1)边塞诗是大漠沙场的一弯冷月,清远而瑰奇,黄沙、雪峰、烽火、弓刀,豪情填膺。‎ ‎(2)杜甫的诗是幽咽泉流中的一弦琵琶,忧愤而慷慨,风急、天哀、浊酒、涕流,肠热黎民。‎ ‎19.①②⑥⑤③④ ‎ ‎20..关于“古代史分期”,范文澜、翦伯赞持“西周封建论”,郭沫若持“战国封建论”,尚钺持“魏晋封建论”。‎ - 20 - / 20‎ 参考译文:(1)不论古时还是现代,人们议论进谏,往往赞成讽谏,贬低直谏,这种说法大概是由孔子首先提出来的。我认为,讽谏、直谏,是一样的,只看使用的方法怎么样罢了。伍举使用隐语进谏,楚王荒淫放纵更加厉害;茅焦解开衣服,正言进谏,秦帝立即省悟过来。讽谏当然不能一概赞成,直谏也不能轻易贬低的。所以我说:只看使用的方法怎么样罢了。如果能掌握适当的方法,那么君主比夏桀、商纣还稍强一些,我进谏一百次他会听从一百次的,何况是虚心纳谏的君主呢?如果不能掌握适当的方法,那么君主比唐尧、虞舜还稍差一些,我进谏一百次他会不听从一百次的,何况是拒绝忠言的君主呢?情况如此,那么什么方法才可以呢?答道:机智、灵活、勇敢、善辩,就像古代游说诸侯的策士那样就可以了。那般游说诸侯的策士,靠着机智、灵活、勇敢、善辩助成他的诡诈;我要进谏君主,靠着机智、灵活、勇敢、善辩助成我的忠贞。让我全面论述一下它的实际效果吧!周朝衰落,游说之风在诸侯各国间兴盛起来,从此以后,世世代代都有这样的人物。我只是对这种现象感到奇怪:进谏君主而被听从的仅有百分之一,游说君主而被听从的却占十分之九,进谏君主因而丧命的比比皆是,游说君主因而丧命的却没有听说过,然而触犯君主的禁忌,戳到君主的痛处,有时游说比进谏还严重呢。由此可知,关键不一定在讽谏上,而一定在方法上。游说的方法可供进谏时取法的有五种:讲清道理开导他,从形势上禁止他,使用利益引诱他,刺激他以便警醒他,含蓄委婉地讽谕他,这些就是所说的五种方法。触龙认为赵太后爱女儿胜过爱儿子,眨眼之间长安君就出国做人质去了;甘罗拿武安君死在杜邮这件事诘问张唐,张唐答应去做燕相并且定了出发日期;这些就是讲清道理开导他的事例呀。子贡用忧虑国内就不应征伐强国来指教田常,于是齐国就只好不征伐鲁国了;武公用麋鹿披上虎皮,必将招来众人攻击威胁顷襄王,于是楚国就不敢谋划进攻西周了。这些就是从形势上禁止他的事例呀。田生用万户侯打动张卿,(让他按照吕后的意图暗示群臣,请求封吕后为王,并且建议吕后加封刘泽,巩固吕的地位)于是刘泽被封王了;朱建用富贵引诱闳孺,(让他劝说惠帝释放辟阳侯)于是辟阳侯就被赦免了。这些就是使用利益引诱他的事例呀。苏秦用韩国本是大国,却落了个“牛后”的名义羞辱韩惠王,于是韩惠王手按宝剑,仰天长吁一声;范睢用四大贵人独断专行,秦国简直等于没有国王耻笑秦昭王,于是秦昭王跪下请教。这些就是刺激他以便警醒他的事例呀。苏代用土偶人至死不离故土的故事讥笑田文,楚国射雁猎手用弋射诸侯鼓动顷襄王。这些就是含蓄委婉地讽谕他的事例呀。以上五种,都是见解偏颇、不够公平的说法。虽然如此,由忠臣来运用它,完全可以成功。什么缘故呢?讲清道理开导他,君主即使昏庸,也一定会醒悟;从形势上禁止他,君主即使骄傲,也一定会害怕;使用利益引诱他,君主即使怠惰,也一定会振奋起来;刺激他以便警醒他,君主即使懦弱,也一定会坚强起来;含蓄委婉地讽谕他,君主即使凶暴,也一定会接受意见。醒悟就会明白,害怕就会谨慎,振奋就会勤劳,坚强就会勇敢,接受就会宽厚。辅助君主的正确方法,全在这里了。照我看来,从前做臣子的,提出意见必定听从,治理政事必定成功,没有谁比得上唐代魏郑公。当初,他其实学的纵横家的学说,这就是所谓能掌握适当方法的人吧?唉!龙逢、比干进谏国君,招致杀身之祸,也不能称为好臣子,因为他们没有苏秦、张仪的得力方法;苏秦、张仪游说国君,取得功名利禄,可是不免被人讥为游说之徒,因为他们没有龙逢、比干的耿耿忠心。因此,对于龙逢、比干,我肯定并学习他们的心地,但是却不肯定并学习他们的方法;对于苏秦、张仪,我肯定并学习他们的方法,但是却不肯定并学习他们的心地,以便供进谏时取法。‎ - 20 - / 20‎ ‎(2)公孙鞅想实行变法改革,秦国的贵族都不赞同。他对秦孝公说:“对老百姓,不能和他们商议开创的计划,只能和他们分享成功的利益。讲论至高道德的人,与凡夫俗子没有共同语言,要建成大业也不能去与众人商议。因此圣贤之人只要能够强国,就不必拘泥于旧传统。”大夫甘龙反驳说:“不对,按照旧章来治理,才能使官员熟悉规矩而百姓安定不乱。”公孙鞅说:“普通人只知道安于旧习,学者往往陷于所知范围不能自拔。这两种人,让他们做官守法可以,但不能和他们商讨旧章之外开创大业的事。聪明的人制订法规政策,愚笨的人只会受制于法规;贤德的人因时而变,无能的人才死守成法。”秦孝公说:“说得好!” ‎ ‎21 作文按照高考评分标准执行 - 20 - / 20‎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