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教学设计15:第11课 师说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教学设计15:第11课 师说

师说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把握文章的语气和节奏,积累语感。‎ ‎2.学习论证方法,梳理论证思路,提高概括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学习本文“破”“立”结合、 正反对比的写法,引导学生背诵全文。‎ ‎2.学习有点及面的方法,掌握拓展延伸的技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课文尊师重道的深刻内涵,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感悟作者抨击时弊、坚持真理的精神。‎ ‎【教学重点】‎ ‎“破”“立”结合、正反对比的写法。‎ ‎【教学难点】‎ 学习有点及面的方法,掌握拓展延伸的技巧。‎ ‎【教学方法】‎ 自主预习法、激情诵读法、问题探究法、分析讨论法、点拨启发法、拓展延伸法。要以启发诱导学生思考为主,适当的加以点拨总结,引导学生深入课文,认真思考,质疑问难,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文在左,学在右,在文学的两旁,随时播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花香弥漫。上节课,我们一起解读了作者及相关背景,熟读了课文,还对文句进行了翻译疏通,大家初步了解了文章的基本内容。这节课我们将一起带上我们的文学工具,穿枝拂叶,收获阳光。‎ 二、精读涵咏,点拨要点 ‎(1)学生齐读课文 ‎(2)教师简要点拨朗读时的注意事项 注意读准字音,适当停顿;注意课文第二段的语气重音变化,要读出韩愈文章气势磅礴,感情充沛的特点,读准作者蕴含的感情。‎ 三、品读探究,研习内容 ‎(1)设疑讨论交流,分析概括文本信息。‎ 上节课向学生布置两个预习思考题:‎ ‎【问题一】这篇文章为谁而作?‎ ‎(引导学生自读课文第四段,讨论明确)‎ ‎【明确】“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引出对作者行文思路的解读。)‎ ‎【问题二】一代文学宗师为什么要为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伙子写下这一篇流芳千古的名篇佳作——《师说》?‎ ‎【明确】可以总结为三个原因:‎ ‎① 李蟠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② 他不拘于时,学于余 ‎③ 能行古道 原因一、二拓展:当时“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人也许不多,但一定还有其它的,为何只选择了李蟠?“学于余”,我们说向韩愈这样一个文坛领袖学习应该是求之不得的事,韩愈有必要为他写文章吗?‎ ‎(所以说根本的原因是不拘于时和能行古道。)‎ ‎(明确作者的写作目的,同时提醒学生区分表面目的和真正原因,从而抓住“不拘于时”中的“时”,懂得“文章合为时而著”——为现实服务才是文章的真实写作目的。“不拘于时”的直接表现就是“学于余”,所以“,拘于时”的表现就该是“不学”,这就涉及了《师说》的核心——对是否应该“从师而学”的思考和缺乏“从师而学”社会风气的批判。)‎ 原因三拓展:文末说“余嘉其能行古道”,所谓的“古道”指的是古人从师之道,古人从师之道是什么?课文体现在哪里?‎ ‎(引导学生自读课文第一、三两段,讨论明确)‎ ‎(韩愈谈到了古人的从师之道,可以总结它的核心为“古之学者必有师”“圣人无常师”,古代的知识渊博之人必定有自己的老师,正如韩愈所说的“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同时古代的圣人不仅向老师学习,还“无常师”,向各种人甚至一些远不如他的人请教和学习 ,自然让我们想到了孔子的话“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且要“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原因三再次拓展:古人如此的注重从师学习,那么择师的原则是什么?‎ ‎【明确】择师的原则:‎ ‎①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②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韩愈阐述古人从师之道,其真正的意图是引出对择师原则和标准的阐述,作者认为择师的原则是不分高低贵贱,年长年幼,道存在的地方就存在老师,同时,作者打破传统观念,认为老师不一定要比学生强,学生也不一定比老师差,用相对的、发展的眼光看待师生关系,说明师生关系不是一成不变的,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教与学是可以相长的。这就将老师和学生之间那条人为的固定界限取消了,对自古以来“师道尊严”的传统提出了挑战,闪耀着朴素的辩证唯物论的思想光辉。这种闪光的思想,被后世许多教育家引申发挥,对教育理论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原因二再次拓展:不拘于时,即不被当时的社会风气所拘束。当时的社会风气是怎样的呢?作者是从哪几个角度来分析并批判这种风气的?运用了什么论证手法?‎ ‎(引导学生自读课文第二段,讨论明确)‎ ‎【明确】‎ ‎①社会风气——师道之不传也久矣、耻学于师 ‎②第二段写得详,这段运用了正反对比论证方法,从三个方面批判了当时的社会风气。‎ 让学生找出第二段的各对对比关系,综合学生的解答并作板书: ‎ ‎①今之众人“耻于从师”同古之圣人“从师而问”对比; ‎ ‎②为了择师而教同自己耻于从师对比; ‎ ‎③巫医乐师“不耻相师”同士大夫之族耻于相师对比。 ‎ ‎(这样,一方面引导学生注意文章的详略处理,一方面又复习了以往学过的论证方法。这种分析暂时停留在课文的表面,只须略作思考,便可得出基本正确的解答,目的是从易入手,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 ‎(明确作者通过三组正反对比,论证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从而批判了“耻学于师”的不良社会风气。此段中韩愈用了大量强烈语气的句子,来表明了自己的对“耻学于师”这一社会风气的不满和痛心,如:“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等,朗读时注意语气。另外要重点阐明学校教育的“授之书而习其句读”与韩愈主张的“传其道解其惑”的区别,前者重在具体知识的传授,后者重在解人生之惑和传儒学之道。)‎ 问题深化:在第二段的几组对比之间,体现了怎样的逻辑关系?它使用了人们认识问题的何种推理形式?‎ 在三组对比中,第一组对比是总括,在内涵上包括下面两组对比;第二、三组对比是分述。第一组对比中的“古之圣人”,同第一段的“古之学者”、第三段的“圣人无常师”中的“圣人”相呼应;“今之众人”是包含着下文的“父与子”及“巫医乐师”与“士大夫之族”的。在每组对比之后,作者都有自己的议论和感慨:第一组对比后提出反问:“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第二组对比后直接否定,语气肯定而无可置疑:“吾未见其明也。”第三组对比后发出强烈的感慨:“其可怪也欤?”由疑问而否定最后而至感慨,情感上有一个明显的发展线索。三组对比又体现着人们认识问题的演绎推理的推理形式,即由一般(今之众人)到具体(父与子、巫医乐师与士大夫之族)。这样一来,学生便又产生了新的认识:即写论说文不但要注意段落间的有机联系,具体到一个段落的内部层次,也必须使之环环相扣,层层深入,步步递进。 ‎ ‎(2)引导体味收获, 梳理总结论证思路。‎ 第一段论述从师的意义,第二段对比论述“耻于从师”的社会风气,二者之间是正反论证关系。第三段引入历史人物从师之事,是对第一段的补充,又与第二段构成正反论证关系。第一段开头“古之圣人必有师”,作者并未顺接下去说明古之圣人从师之事,而是宕开一笔,说明本人对师道的理解,第三段才补充回答了这一问题,结构灵活而不板滞。三段之间不仅构成了正反论证关系,而且形成了相互呼应的关系,结构严谨,论证有力。第四段是总结,不仅补充了写作本文的缘起,而且又是对第二段的辩证说明:耻于从师虽然已形成了不良的社会风气,但青年中尊师重道者毕竟大有人在,使人从不良的社会风气中看到了师道可复的希望。这样,就使得论证避免了绝对化,顾及到了一种倾向掩盖着的另一种倾向,更增强了上文论证的严密性。总的说来,第一、三、四段同第二段都构成了正反论证关系,因而使文章形成了完整而缜密的结构。 ‎ ‎(因为学生写作论说文时最大的缺点就是堆砌材料、顾此失彼,既缺乏集中的论证中心,段落之间又缺乏必要的有机联系。通过指导分析,目的在于使学生明白:写作论说文仅注意论点和论据还是不够的,还要注意论证的严密性,注意段落层次间的内在联系。) ‎ 四、悟读体味,指导写作 文章的结构是作者的思路的物化。探求作者的思路须从文章的结构入手。《师说》一文有一个明确的论述中心:尊师重教;同时又具有鲜明的针对性:对当时社会上存在的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着力抨击以唤醒“众人”。鲜明的针对性和明确的论述中心是写作本文的基础。论说文往往是缘事而发,因事立论。为了表现提倡师道、崇尚从师这一中心,作者在总论点“古之学者必有师”之下,确定了两个分论点:第一段着重理论上的阐述,论述从师的目的和意义,得出分论点之一:“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第三段从历史入手,呼应第一段“古之学者必有师”,从孔子从师得出分论点之二:“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揭示了师生之间正常的正确的关系。这两段都采用了归纳推理的论证方法,即先讲道理或先概述事实,然后得出相应的结论。第二段则着眼于现实,概述“师道不传”的社会风气的几种主要表现,证明耻于从师已形成了严重的社会问题,以引起人们的注意和重视。第二、三段的事实论据——现实和历史,同第一段的理论论据——不从师其惑终不解,相辅相成,紧扣中心,成为中心论题的有力佐证。最后一段是全文的总束,同时又与首段相照应,再次表明自己的观点;愿为后学者之师,力行古道。通篇文章形成一个整体,条分缕析、文思缜密。文章的条埋性和整体性高度结合,足以作为我们写作论说文的楷模。‎ 五、诵读巩固,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写一篇论说文。要求注意段落层次间的有机联系和照应,做到有详有略,段落层次间尽量运用对比论证方法。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