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福建省永春县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福建省永春县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

‎2017-2018学年福建省永春县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科试卷(2018.07)‎ 命题:曾向东 审题:陈启民 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 ‎“中国主张”阐释包容性增长 在杭州召开的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和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共议经济包容性增长主题,助力全球可持续发展。其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将“中国主张”高度浓缩为“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 ‎ 包容普惠是世界经济破阻祛滞的前提条件。国际金融危机最困难的时间虽然已经度过,但世界经济当下仍呈现整体动力不足、有效需求不振、实体经济失速、贸易投资萎靡等低潮样态,低增长、低就业叠加高风险、高泡沫的经济大势与各国增长战略不一致、不协调、不融通密切相关。以全球化的眼光看待世界经济,国与国、区域与区域互为利益攸关者。举足轻重的大国,尤需在制定宏观经济政策时充分考虑对他国的影响,提高政策透明度。  唯有提高各国、各地区宏观经济政策、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交流程度、协调力度和通畅幅度,才能凝聚决策、政策和行动合力,共同应对增强发展动力、根除区域贫困、缩小南北差距等全球课题,才能最大程度减少负面溢出效应,实现不以邻为壑、不损人利己的包容、共赢、普惠的增长。  贸易互联、投资互通是走出“囚徒困境”的关键路径,世界经济增长的整体放缓,与以邻为壑的“保护主义”的再盛互为因果,恶性循环。若将世界经济比作人的肌体,贸易和投资就如血液。国际贸易增速连续数年低于世界经济增速,凡此可见气滞血瘀,难畅其流。有研究成果表明,海外直接投资的增加将明显降低爆发地区冲突的可能,为避免世界政治经济竞争陷入“囚徒困境”,维护和加强多边贸易体制,为不同国家发展提供充足空间是当务之急。对于区域自由贸易机制,世界各国应尽快达成共识,最大程度增强其开放性和包容性,使其与多边贸易体制形成有益补充,减少贸易壁垒和藩篱。  创新改革是令世界经济肌体焕活的核心动力。世界经济增长需要新动能,回望历史,上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所提供的动能已近耗尽,传统经济体制和发展模式的潜能逐渐减退。同时,发展不均衡问题远还未解决,现有经济治理机制和架构的缺陷逐渐显现。事实证明,要解决世界经济深层次问题,仅靠货币刺激政策的“单打独斗”远远不够,必须在推进世界经济结构性改革方向作更大努力,使供给体系更适应需求结构的变化。相应地,发展观念需要厘清,治理思路需要突破,增长机制尤需嬗变。  ‎ ‎ 归根到底,世界经济有赖各国共同努力,破除阻力、凝聚合力、培育活力。世界在不断发展变化,人类面临的重大跨国性和全球性挑战日益增多,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仍然突出,全球治理体制机制的调整改革在所难免。这种改革并不是推倒重来,也不是另起炉灶,而是创新完善。穷则变,变则通。无论是一个国家,还是一个地区,抑或整个世界,都需要与时俱进,这样才能保持活力。以实现包容性增长为纲,打造开放、均衡、普惠的国家间、区域性合作架构为目,将竞争的结果导向提高效率、释放和平红利与实现共同繁荣的路径上来。  风物长宜放眼量。世界各国当以实际行动诠释及丰富“包容性增长”的内涵,进而通过普惠性发展为全球和平与可持续发展作出更多贡献。 ‎ ‎1、下列对文本主旨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有赖各国共同努力,在全球治理体制机制的创新完善中以普惠性发展为全球和平与可持续发展作出更多贡献。  B.“中国主张”的包容性世界经济当以全球化的眼光看待世界经济,举足轻重的中国,尤需在制定宏观经济政策时充分考虑对他国的影响,提高政策透明度。  C.贸易互联、投资互通是包容性增长走出“囚徒困境”的唯一路径,因为世界经济增长的整体放缓与以邻为壑的“保护主义”的再盛互为因果,恶性循环。 ‎ D.对于包容性经济贸易机制,世界各国应最大程度增强其开放性,使其与自由贸易机制、多边贸易体制相互补充,并减少贸易壁垒和藩篱。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将包容性增长形象地阐述为“中国主张”,其高度浓缩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精神无疑将助力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 ‎ B.国际金融危机最困难的时间虽已度过,但当下世界经济仍呈现整体动力不足、有效需求不振、实体经济失速、贸易投资萎靡等低潮样态。 ‎ C.世界在发展,人类面临的重大跨国性和全球性挑战日益增多,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仍然突出,全球治理体制机制的调整改革已在所难免。 ‎ D.要解决世界经济深层次问题,需要厘清发展观念;推进世界经济结构性改革方向,使供给体系更适应需求结构的变化,还要仰仗货币刺激政策的“单打独斗”。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创新改革是世界经济肌体焕活的核心动力,只有以实现包容性增长为纲,打造开放、均衡、普惠的国家间、区域性合作架构为目,才能将竞争导向提高效率、释放和平红利与实现共同繁荣的路径上来。  B.科技和产业革命所提供的动能已经耗尽,传统经济体制和发展模式的潜能己然淘汰,发展不均衡问题还未解次,现有经济治理机制和架构的缺陷逐渐显现。  C.实现包容、共赢、普惠的增长,唯有提高各国、各地区宏观经济政策、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交流程度、协调力度和通畅幅度,才能凝聚合力,共同应对,最大程度减少负面溢出效应。 ‎ D.有研究成果表明,海外直接投资的增加将明显降低爆发地区冲突的可能。为避免世界政治经济竞争陷入“囚徒困境”,维护和加强多边贸易体制提供了充足空间。‎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风景树 朱道能 当二货提着两瓶好酒,去看几年没有来往的幺爷时,一村人都把脖子抻得像大白鹅似的。“砰——砰”,幺爷院里突然传来两声玻璃的爆响。不一会儿,二货跑出门,脸紫得像茄子:“你个老东西,就跟树过一辈子吧!”一村人都明白,爷俩一定是为卖银杏树的事杠上了。‎ 据幺爷讲,这棵银杏树是他爷爷的爷爷的爷爷……栽下的。只听这银杏湾的名字,就知道它早已是一村人的风景了。‎ 夏日,郁郁葱葱的树冠,犹如一把绿色大伞,撑起一片阴凉。一村老少,便惬意地坐在树下,大人随意闲聊,小儿绕树嬉戏。待到深秋,树下便是一地金黄。村人就捡拾回去,好生收藏。有长癣生疮的,熬水一洗;有破皮流血的,揉碎一按;有血高晕眩的,泡茶一饮……于是,常有人谢幺爷。他听了,一摆手:都是托先人的福哩!‎ 眼下有人出高价,要买幺爷这棵银杏树。谁呢?就是村长大军。大军原本在城里开公司,当老板。后来作为有经济头脑的能人,被招贤回乡,当上了村长。大军一上任,立即带来一个致富项目:卖风景树。‎ 所谓风景树,就是漫山遍野的松树、柏树、杉树什么的。只要连根刨起,缠上草绳,运到城里一栽,就变成城里人的风景了。‎ 一时间,寂静的山林里,野鸡惊飞,山兔乱窜。再聚到银杏树下,村人的话题便出奇地一致:谁谁又卖了多少棵树,谁谁又挣了多少钱……正说得热闹,一直闷坐一旁的幺爷,冷不丁冒出一句:“一群败家子!”村人面面相觑,然后讪着脸,散去了。‎ 银杏树下,便陡然冷清了许多。大军却常来,尽管问候十句,幺爷也难“嗯”上一声。一天,大军神秘地压低声音:“幺爷啊,有人想买银杏树,给你出这个价——”他张开巴掌,五个手指伸得直直地。幺爷吧哒着烟,望着地。“五千,五千啊!我的幺爷!”大军把手掌伸到幺爷脸前。幺爷吧哒着烟,又去看天。“这样吧,再加一千……”幺爷站起身。“七千,七千怎么样?不能再高了!”  ‎ 幺爷终于开口了:“先回家问你爹,看你有没有祖宗。再去问你娘,看你是吃奶长大的,还是吃屎长大的!”    ‎ 大军狠狠地朝银杏树踹去,旋即又龇牙咧嘴地抱脚乱跳。这事让二货老婆知道了,脚跟脚地赶到大军家里。讲好一万元的价钱后,她一个电话,把在外打工的二货连夜叫了回来……‎ 这一天,幺爷正坐在树下打瞌睡。大军来了,板着脸说:“我代表村委会正式通知你,咱们村最近招商引资了家化工厂。,需要拓宽进村公路——这棵银杏树在规划线上,要限期移走,否则将采取强制措施……”幺爷“霍”地站起身:“你敢——”大军冷笑道:“我是不敢,但是上级领导敢。招商引资是头等大事,天王老子也要为它让道!”没几天,施工队果真开进山来。‎ 看着热火朝天的施工场面,一村人热血沸腾。就连蹲在茅坑上,也不忘拿根树棍,在地上划拉着征田补偿款的数目。至于幺爷有多少天没出院门了,恐怕只有村医才清楚。等再出门时,一向硬朗的幺爷,竟然拄起了拐杖。他锁上大门,颤巍巍地出了村子。‎ 几天后,幺爷回来了。再过几天,幺爷又走了。当公路一步步向银杏树逼近时,幺爷回来了,身后还多了几个陌生人。他们径直来到银杏树下,又是测量,又是拍照,一脸的兴奋。村人先是疑惑地张望,恍然后便一下子围过来:哈,幺爷要卖银杏树了!‎ 正在打牌的二货老婆,把麻将一推,反穿着鞋跑过来,嘴里直嚷:“卖多少钱?卖多少钱啊?”来人笑了:“多少钱?无价之宝!我们是文物局的,专门来登记保护这棵活化石的……”气喘吁吁赶来的大军,张着嘴巴,半天没换过一口气来。‎ 幺爷走的时候,正是深秋。村医像往常一样,背着药箱,过来给幺爷挂药水。因为化工厂刺鼻的怪味,幺爷一直咳嗽不止,远远就能听见。今天却异常安静,安静得让人心慌。村医喊着幺爷,急急地推开院门……当二货老婆打着哈欠过来时,村医拿出一张纸,是幺爷提前交给他的遗嘱:死后遗体火化,骨灰撒在银杏树下…安葬骨灰的那天,来了许多人,有领导,有记者。因为幺爷是全县第一个自愿火化并树葬的农民。‎ 银杏树下,面对镜头,大军侃侃而谈,谈在自己的带领下,银杏湾取得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双丰收,涌现出了田有根(幺爷的大名)这样的村民典型……最后,领导把装有奖金的红包,递给死者家属。就在二货还在发愣的当儿,二货老婆从后面伸手抢过来,捏了捏,嘴角不由往上一翘。当发现镜头正在对准自己时,便用手捂着脸,大声悲号:“我的亲爹啊,您咋舍得抛下我们走了啊……”‎ 树葬的小坑挖好了,装骨灰的布包缓缓打开。大军抢在镜头前捧起一把骨灰,边撒边念“幺爷啊,咱银杏湾的日子会越来越好的,您老就安心地去吧……”“噼噼啪啪……”为幺爷送行的爆竹,在银杏树下,骤然响起。一树的银杏叶,簌簌而下,如同漫天的纸钱,飘撒在幺爷的骨灰上……”‎ ‎4、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村医是小说中的次要角色,但作用不可小视,他在幺爷生病期间对幺爷的悉心照料,与二货夫妇对待幺爷的无情无义形成了鲜明对比。‎ B.在幺爷的葬礼上,二货老婆“捏了捏”奖金红包,“嘴角不由往上一翘”,看到镜头对着自己,马上又“悲号”起来,这些细节描写生动地表现了她的见钱眼开、冷漠虚伪。‎ C.病重的幺爷独自一人生活,死在家里也没人知道,生前寂寞,临终凄凉,葬礼上却热闹非凡,这种对比有力地讽刺了与会领导和记者的作秀行为。‎ D.小说按时间顺序展开情节,从二货游说幺爷卖树,到大军利诱、威胁幺爷卖树,到幺爷找来文物局保下银杏树,到幺爷去世、大军表功等,事件繁多却有条不紊。‎ ‎5、小说中幺爷这一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 ‎ ‎6、“银杏树”在文中有何作用?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 ‎ ‎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题。‎ 材料一:‎ ‎    ‎ 材料二:  新华社沈阳7月7日电(记者石庆伟、罗捷) 作为国家首批餐厨垃圾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 理试点城市,沈阳市将对餐厨垃圾进行闭环式集中处理,以阻断地沟油回流餐桌。这个月,用于集 中处理餐厨垃圾的一期200吨/日的餐厨垃圾处理厂将进行调试和试生产,年底前投入使用。 ‎ 沈阳市城市建设管理局新闻发言人关正君表示,沈阳市将建设规范统一的餐厨垃圾收集运输队 伍。配备统一的专用密闭运输车辆,定时定点上门收集,集中运至处理厂。全程在线监管,不给非法收运者可乘之机,防止收运过程跑冒滴漏。  ‎ ‎ 在餐厨垃圾没有进行集中收运和处理时,餐厨废弃弃物主要通过一些非正常途径(如混入生活垃圾、喂养畜禽、非法提炼地沟油等)被消纳掉。度弃食用油脂被不法分子提炼后,可能会以食用油脂的面目重回餐来。长期食用这种油脂会导致慢性中毒,引发多种癌症。  关正君表示,因餐局垃圾涉及面广,利益关系复杂。缺乏明确有效的法律法规的管理,目前管理比较薄弱。建设受政府监管的餐厨垃圾收集运输和处理体系。使餐厨度弃物流转的全过程置于监控、监管之下,是阻断地沟油回流餐桌的有效途径。‎ ‎(摘自新华社《沈阳将“闭环式”处理垃圾阻断地沟油回流餐桌》)  材料三:  10月30日,20辆环卫车在位于上海市奉贤区的中石化加油站加注了由“地沟油”生产出的生物柴油,这意味着,单位和社会车辆都可以在这里定点加注生物柴油,这也是全国首次由餐厨废弃油脂制成的生物柴油进入成品油终端销售市场。 ‎ 记者在位于奉贤区的这一中石化加油站看到,这里新增了两个生物柴油的加油箱。价格显示,一般柴油售价6.02元/升而B5生物柴油打9.5折,售价为5.72元/升。加油站工作人员说,按这次有20辆环卫车、每辆车加注60升计算,一天就有1200升生物柴油被消耗掉。从30日开始、这里和浦东的另一个加油站都已存储了10吨生物柴油,预计四五天此能加注完毕。 ‎ 所谓B5生物柴油,指的是将5%左右的生物柴油,与95%的石油柴油混合的调和燃料。而这一加油站的生物柴油来源,正是人们谈之色变的餐厨废弃油脂,也就是“地沟油”。为推动餐厨废弃油脂资源化再利用、阻击其回流餐桌,上海从2013年就开始研究在公交车等车辆上试用这种生物柴油。 ‎ 数据显示,截至9月30日,上海已有104辆公交车使用了生物柴油,累计运行1560.72万公里,消耗混合燃料583.9万升;32辆环卫车累计运行8.31万公里,消耗生物柴油2.38万升。 ‎ 同济大学汽车学院教授楼狄明介绍,这些车辆使用了B5 类型的“地沟油”制生物柴油混合燃料后,发动机运行正常;氮氧化物排放与石化柴油相当;重金属以及细颗粒物等污染气体排放降低了10%以上,氮氧化物净化效率达80%。 ‎ 不过,仅是在单位车辆上的示范应用,还不算是正式打通市场化的“最后一公里”。上海市食药监局局长杨劲松表示,“地沟油”能进入中石化的加油站,向社会车辆开放,是资源化再利用的关键一步,将为“地沟油”打开市场、获得公众认可起到积极作用。            (摘自新华网《“地沟油”首入加油站阻击回流餐来需“疏堵结合”》)  材料四:  深入开展相关法律法规和长效监管的宣传工作,树立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理念。加大典型案例曝光力度,充分发挥社会和舆论监督作用,形成部门依法监管、行业严格自律、社会广泛监督的群防群治局面。              (摘自《成都:关于进一步加强“地沟油”治理工作的实施意见》)  7、下列对“地沟油”相关情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地沟油既是指利用下水道中的油腻漂浮物或饭店的剩菜剩饭提炼出的油,也包括利用劣质猪肉、猪内脏、猪皮炼制的油以及反复利用后剩余的油。 ‎ ‎ B.地沟油中混有大量污水、垃圾和洗涤剂,一般提炼后无法根除细菌和有害化学成分,所以,即使经过一般提炼,也不能食用。  C.废弃食用油脂被不法分子提炼成“地沟油”后消费者无法辨别,会以食用油脂的面目重新回到餐桌,影响人们的健康。  D.人们谈虎色变的“地沟油”已被合理利用,上海市部分公交车已开始使用“地沟油”与石油柴油混合做的动力燃油。  8、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材料一指出了地沟油的定义、范畴、危害、辨别方法,简洁清晰;材料二介绍了沈阳市全面无公害处理餐厨垃圾的情况。  B.沈阳市是我国首批餐厨垃圾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试点城市,将对餐厨垃圾进行闭环式集中处理,控制不法分子收运。  C.将利用“地沟油”生产出来的生物柴油与成品油混合而成的B5 生物柴油,不仅价格低,而且降低了污染气体排放。  D.上海市奉贤区的中石化加油站是全国首次让B5生物柴油进入成品油终端销售市场的加油站,这说明B5生物柴油获得了公众认可。  9、如何才能杜绝“地沟油”回流餐桌?请结合材料简要作答。(6分)‎ ‎ ‎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 (本题共4小题,19分)‎ 王景崇,邢州人也。为人明敏巧辩,善事人。唐明宗镇邢州,以为牙将①,其后尝从明宗,隶麾下。后事晋,累拜左金吾卫大将军,常怏怏人主不能用其材。汉高祖起太原,景崇取库金奔迎高祖。高祖至京师,拜景崇右卫大将军,未之奇也。高祖攻邺,景崇不得从,乃求留守起居表,诣行在见高祖,愿留军中效用,为高祖画攻战之策,甚有辩,高祖乃奇其材。 ‎ 是时,汉方新造,凤翔侯益、永兴赵赞皆尝受命契丹,高祖立,益等内顾自疑,乃阴召蜀人为助,高祖患之。及已破邺,益等惧,皆请入朝。会回鹘入贡,言为党项所隔不得通,愿得汉兵为援,高祖遣景崇以兵迎回鹘。景崇将行高祖已疾召入卧内戒之曰益等已来善矣若犹迟疑则以便宜图之。高祖乃诏景崇兼凤翔巡检使。 ‎ 景崇至凤翔,侯益未有行意,而高祖崩,或劝景崇可速诛益,景崇念独受命先帝而少主莫知,犹豫未决。益乃亡去,景崇大悔失不杀之。 益至京师,隐帝新立,史弘肇、杨邠等用事,益乃厚赂邠等,阴以事中景崇。已而益拜开封尹,景崇心不自安,讽凤翔将吏求己领府事。朝廷患之,拜景崇邠州留后,以赵晖为凤翔节度使。景崇乃叛,尽杀侯益家属,与赵思绾共推李守贞为秦王,隐帝即以赵晖讨之。晖攻凤翔,堑而围之,数以精兵挑战,景崇不出。 ‎ 明年,守贞、思绾相次皆败,景崇客周璨谓景崇曰:“公能守此者,以有河中、 京兆也。今皆败矣,何所恃乎?不如降也。”景崇曰:“ ‎ 诚累君等,然事急矣,吾欲为万有一得之计可乎?吾闻赵晖精兵皆在城北,今使公孙辇等烧城东门伪降,吾以牙兵击其城北兵,脱使不成而死,犹胜于束手屯。”璨等皆然之。迟明,辇烧东门将降,而府中火起,景崇自焚矣,辇乃降晖。 ‎ ‎(节选自《新五代史》) 【注】①牙将,唐朝节度使是独镇一方的将帅,他们出镇,赐双旌双节,行则建节,树六纛。援古例称官署为牙,称所亲之将为牙将。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景崇将行/高祖已/疾召入卧内/戒之曰/益等已来/善矣/若犹迟疑/则以便宜图之/  B.景崇将行/高祖已疾/召入/卧内戒之曰/益等已/来善矣/若犹迟疑则以/便宜图之/  C.景崇将行/高祖已疾/召入卧内/戒之曰/益等已来/善矣/若犹迟疑/则以便宜图之/  D.景崇将行/高祖已/疾召入卧内/戒之曰/益等已/来善矣/若犹迟疑则以/便宜图之/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高祖,是古代帝王的庙号,庙号是皇帝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开国皇帝一般称为“太祖”“高祖”。本文中的汉高祖指五代十国时期后汉开国皇帝刘知远。  B.拜,指“三省六部”制出现以后用一定的礼仪授予某种官职或名位。古代表示授官的词语还有“除”“授”“辟”“征”“陟”“擢”等。  C.行在,即“行在所”,是皇帝所在的地方。本指京都,后泛指皇帝所到之处。  D.牙兵,即亲兵或卫兵,是唐末和五代时期节度使的私兵,节度使所树之旗为牙旗,所居之城为牙城,亲兵则称牙兵。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王景崇精明善辩,善于侍奉主人。他曾担任后唐明宗的亲兵将领,在后晋时多次升官做到了左金吾卫大将军,还曾取出库中金银献给后汉高祖。  B.王景崇曾怀才不遇,但最终受到赏识。在后晋时常为不受重用怏怏不乐,后汉高祖起初也没有发现他的奇异之处,直到他自陈方略之后才得到认可。  C.王景崇做事有时犹豫不决,以致错失良机。他到凤翔后,有人劝说他赶快杀死侯益,他因顾及少主而优柔寡断,结果侯益逃回京师弹劾了他。  D.王景崇爱意气用事,逞一时之怒。他气愤朝廷不授予凤翔节度使,一怒之下造反并杀死侯益全家,兵败之际手下将要投降,他被逼无奈自焚。 ‎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 ‎ (1)益至京师,隐帝新立,史弘肇、杨邠等用事,益乃厚赂邠等,阴以事中景崇。 (5分)‎ ‎ (2)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张良出,要项伯。项伯即入见沛公。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课内翻译5分)‎ ‎ ‎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红  梅 苏轼 怕愁贪睡独开迟,自恐冰容不入时。 故作小红桃杏色,尚余孤瘦雪霜姿。 寒心未肯随春态,酒晕无端上玉肌。 诗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绿叶与青枝。‎ ‎【注】①此诗写于苏轼因“乌台诗案”受到政敌的迫害,元丰三年被贬黄州。此时,刚刚过去两年。 ②诗老:指苏轼的前辈诗人石曼卿。石曼卿笔下的《红梅》诗云“认桃无绿叶,辨杏有青枝”,意思是把红梅看作桃花吧,不见桃树上应有的绿叶;把红梅看作杏花吧,它的枝子又是青的。  14、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诗人运用拟人的手法,以红梅自况,表达了与桃杏一起装点春天的愿望。  B.心境幽寒的红梅“怕愁贪睡”,不肯随“春”,故而未能及早开放。  C.颔联的“故作”是没有丝毫贬义的,它不是忸怩作态,而是在她的“冰容”之外的另一种性格,即是她的与人为乐,她的朴实。  D.面对百花盛开的“春态”,红梅仍深自怵惕,保持自己的节操。 ‎ ‎15、诗人运用哪些艺术手法来勾画红梅的?结合全诗做简要分析。(6分) ‎ ‎ ‎ ‎(三)名篇名句默写(8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8分,每空1分)‎ ‎(1)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 ______,______”两句,炼字炼句极见功夫,无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涵着一种自然理趣,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 ‎(2)坦然面对贫苦是一种境界,明代宋濂在求学过程中就达到了这种境界,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节选)中用“ ______,______”两句表明他达到这种境界的原因。[来源:Z|xx|k.Com]‎ ‎(3)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回顾汉代历史,认为亲近贤臣,疏远小人,“______”;而亲近小人,疏远贤臣,“______”。‎ ‎(4)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用对比手法写游人和自己不同的乐趣,从而表现自己“与民同乐”志趣的句子是“      ,        。”‎ 三、语言文字运用(18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3分)‎ ‎①小剧场正上演昆曲《游园惊梦》,云台上那青衣眼神流转,碎步生莲,才一开腔便先声夺人,楼上楼下的看客皆轰然叫好。 ‎ ‎②饶宗颐,这位被称为当代“最后的通儒”的国学大师,与季羡林先生并称“北季南饶”,他拥有百科全书式的深厚学养,令后辈学者难以望其项背。 ‎ ‎③自安倍上台以来,日本经济就一直处于悬崖的边缘,目前已是如履薄冰,尤其是今年6月23日的英国脱欧事件,更是给了日本经济当头一棒。 ‎ ‎④两人的矛盾本来可以通过友好协商解决,他却铤而走险,实施打击报复行为,最终害人害己,锒铛入狱。 ‎ ‎⑤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一系列支持返乡、下乡人员创业、创新的优惠政策,这些政策在大众创业蔚然成风的今天,为农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 ‎⑥冯友兰教授回忆说,蔡元培校长给他留下的最深刻记忆就是他洒脱豁达的胸襟,光风霁月的气象,这种人格魅力最令人慨叹不已。‎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⑤⑥ D.③④⑥‎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 中国作家曹文轩获得2016年度国际安徒生奖,他的获奖充分证明:一个作家只有立足于自己的民族、自己的生活,写出生活的真实与美好,才能获得世界的认可。‎ B. 对于机器人是否比人类聪明,未来是否可能替代人类,假如机器人产业完全替代人类生产,人还能做些什么等问题,来合肥参加会议的专家学者的回答是肯定的。‎ C. 把研究方向聚焦在威胁人类生命乃至健康的重大传染病防治上,把目标定位在提高药物的临床疗效上,加上大团队合作,这些为青蒿素的发现提供了有效的保障。‎ D. 国家林业局着手编订《国家储备林建设规划》,计划在2016年至2050年间,完成东南沿海、长江中下游、黄淮海、西南、京津冀及东北地区六大储备林建设基地。‎ ‎19、下列各句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3分)‎ A. 王明肯定李昊的写作水平:“您的文章写得真好,本世纪散文百家,您必能忝列其中.”‎ B. 张磊过生日,接受朋友的礼物:“既然你这么客气,又这么真诚,那我就笑纳了.”‎ C. 刘娟在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活动中,采访抗日女英雄时问:“老奶奶,请问您芳龄.”‎ D. 75岁高龄的前院长说:“好吧,既然诸位如此客气,那么这件事就由老朽做主了!”‎ ‎20、下列句子中词类活用情况与例句中加点词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例句: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 A.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 B.越国以鄙远 C.皆白衣冠以送之 D.范增数目项王 ‎21、下面是作文中“编写故事”的初步构思框架,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得当,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00个字。 (6分) ‎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北京清华附小的学生成了“网红”,原因是,在苏轼诞辰980周年时,清华附小开展了一系列 致敬苏轼的活动,学生们不仅通过吟诗、写字、作画了解苏轼,2012级4班的学生还在家长的指导下利用假期时间,进行了以苏轼为主题的课题研究。小学生们不但用大数据分析苏轼,还完成了《大数据帮你进一步认识苏轼》《苏轼的旅游品牌价值》《苏轼的朋友圈》等带有专业色彩的论文。这一事件引起了人们的惊叹和热议。  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表明你的态度,体现你的思考。  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 永春一中高二年(下)期末考语文科参考答案(2018.07)‎ ‎1、A(3分) 其余三项都是以偏概全。B.概括的是文章第二段的内容;CD概括的是第四段内容。  2、D(3分)选项夸大了“货币刺激政策的‘单打独斗’”的作用,原文第五段为“事实证明,要解决世界经济深层次问题,仅靠货币刺激政策的‘单打独斗’远远不够,必须在推进世界经济结构性改革方向作更大努力,使供给体系更适应需求结构的变化。相应地,发展观念需要厘清,治理思路需要突破,增长机制尤需嬗变。” ‎ ‎ 3、B(3分)“动能已经耗尽”相对说成绝对,原文第五段为“回望历史,上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所提供的动能已近耗尽”。 ‎ ‎4、B(3分),A“悉心照料”理解不当,村医给幺爷看病,是医生的职责,他对幺爷有关心,但谈不上“悉心照料”;C项,“有力地讽刺了与会领导和记者的作秀行为”理解错误,小说并没有讽刺大军之外的“与会领导和记者”之意;D项,“小说按时间顺序展开情节”错误,小说前半部分采用的是倒叙的手法。从“这事让二货老婆知道了……”这一段可知,二货被老婆叫回来劝说幺爷卖树,发生在听说大军利诱幺爷卖树失败之后。‎ ‎5、(6分)①倔强刚直,意志坚定。幺爷坚决守护古老的银杏树,面对儿子的情感拉拢和村长的利诱威逼,没有丝毫的动摇妥协。②有眼光,有远见。幺爷为乡村环境被破坏而痛心,斥责村长的见利忘祖,斥责村人卖树求富的“败家子”行为。③冷静睿智。在施工队强行推进,银杏树面临毁灭之际,幺爷借助文物局的力量,保护了银杏树。④思想开明。幺爷是全县第一个自愿死后火化并树葬的农民,是一个摒弃了传统丧葬观念、有环保意识的人。‎ 解析:本题考查把握作品形象的能力。把握形象,要联系情节、矛盾冲突、人物描写进行分析。幺爷坚决守护古老的银杏树,面对儿子的情感拉拢和村长的利诱威逼,没有丝毫的动摇妥协,表现人物倔强刚直,意志坚定;幺爷为乡村环境被破坏而痛心,斥责村长的见利忘祖,斥责村人卖树求富的“败家子”行为,表现人物有眼光,有远见。③冷静睿智。在施工队强行推进,银杏树面临毁灭之际,幺爷借助文物局的力量,保护了银杏树,表现人物冷静睿智;幺爷是全县第一个自愿死后火化并树葬的农民,是一个摒弃了传统丧葬观念、有环保意识的人。 ‎ ‎6、(6分)①银杏树是贯穿全文的线索。小说从二货提酒去幺爷家游说卖银杏树一事写起,以村长大军与幺爷围绕银杏树展开的较量为主要情节,以银杏树叶飘落在幺爷骨灰上收尾,银杏树贯穿于小说始终,是各方矛盾的焦点。②银杏树是小说抒情的载体。小说五六七三段对银杏树的描写,具有浓郁的抒情色彩,突出了银杏树在村人生活中的意义;小说最后一段描写银杏树叶如漫天纸钱飘撒在幺爷骨灰上的动人景象,渲染了悲凉的气氛,表达了对幺爷的哀思。③银杏树衬托了幺爷的形象。银杏树古老而充满生机,用自己的阴凉和金黄的树叶给村人以庇护,就像幺爷年高而睿智,为守护银杏树、守护乡村的传统文化和生态环境而斗争不止。④银杏树是乡村传统文明的象征。银杏树历史悠久,是先人给予后人的荫庇,也是质朴、和谐、宁静的乡村文明的象征。 ‎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重要形象在文中的作用能力。此类题目,一般从结构、主题、内容等多方面进行。银杏树是贯穿全文的线索。小说从二货提酒去幺爷家游说卖银杏树一事写起,以村长大军与幺爷围绕银杏树展开的较量为主要情节,以银杏树叶飘落在幺爷骨灰上收尾,银杏树贯穿于小说始终,是各方矛盾的焦点;银杏树是小说抒情的载体。小说五六七三段对银杏树的描写,具有浓郁的抒情色彩,突出了银杏树在村人生活中的意义;小说最后一段描写银杏树叶如漫天纸钱飘撒在幺爷骨灰上的动人景象,渲染了悲凉的气氛,表达了对幺爷的哀思;银杏树衬托了幺爷的形象。银杏树古老而充满生机,用自己的阴凉和金黄的树叶给村人以庇护,就像幺爷年高而睿智,为守护银杏树、守护乡村的传统文化和生态环境而斗争不止;银杏树是乡村传统文明的象征。银杏树历史悠久,是先人给予后人的荫庇,也是质朴、和谐、宁静的乡村文明的象征。‎ ‎7、C(3分)“消费者无法辨别”说法错误,由材料一来看,地沟油可通过看透明度、闻味道、尝异味等方法加以辨别。  8、D(3分)“这说明B5 生物柴油获得了公众认可”说法错误,原文是说将为“地沟油”打开市场、获得公众认可起到积极作用。  9、(6分)①‎ 建设受政府监管的餐厨垃圾收集和运输体系,集中回收处理餐厨垃圾,做无害化处理,从源头遏制地沟油的生产;②资源化利用,生产生物柴油,合理利用;③做好宣传工作,利用社会和舆论的监督作用,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监督。‎ 解析: 通读文本,可以确定答题区域在材料二、材料三和材料四之中,仔细阅读这三则材料可以从中筛选出“因餐局垃圾涉及面广,利益关系复杂。缺乏明确有效的法律法规的管理,目前管理比较薄弱。建设受政府监管的餐厨垃圾收集运输和处理体系。使餐厨度弃物流转的全过程置于监控、监管之下,是阻断地勾油回流餐桌的有效途径”“督厨废弃油脂制成的生物柴油进入成品油终端销售市场”“上海市奉贤区的中石化加油站加注了由‘地沟油’生产出的生物柴油,单位和社会车辆都可以在这里定点加注生物柴油”“地沟油能进入中石化的加油站,向社会车辆开放,是资源化再利用的关键一步”“深入开展相关法律法规和长效监管的宣传工作,树立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理念”“加大典型案例曝光力度,充分发挥社会和舆论监督作用,开成部门依法监管、行业严格自律、社会广泛监督的群防群治局面”等信息,根据这些信息分析概括如何如何才能杜绝“地沟油”回流餐桌。‎ ‎10、C(3分)句子译为:景崇准备出发时,高祖已经生病了,招他进入卧室内告诉他说:“如侯益等人已经来朝,那就好了;如果还是犹豫迟疑,就抓住机会解决他们”。‎ ‎“ 高祖已疾”是“高祖已经生病了” ,在“疾”后停顿,排除AD.“召入卧内”动宾短语,不能断开,故选C。  11、B(3分),“陟”表示的是“提升官职”,不是“授予官职”。  12、D(3分),“兵败之际手下将要投降”有误;文章最后一段说的是“今使公孙辇等烧城东门伪降”,可见公孙辇是假降;另外,“被逼无奈自焚”的说法没有依据。  13、(1)(5分)“新立”,刚刚即位;“用事”, 执政;“后赂”, 用厚礼贿赂;“中”,中伤;句意1分。‎ 侯益到京城时,隐帝刚刚即位,史弘肇、杨邠等人执政,(侯)益用厚礼贿赂杨邠等人,暗中用一些事中伤景崇。‎ ‎ (2)(5分)“孰与君少长”1分,“兄事”1分,“要”1分,“奉卮酒为寿”1分,“婚姻”1分。‎ 刘邦说:“他和你年龄谁大谁小?”张良说:“比我大。”刘邦说:“你替我请他进来,我要像对待兄长一样对待他。”张良出去,邀请项伯。项伯就进去见刘邦。刘邦捧上一杯酒向项伯祝酒,和项伯约定结为儿女亲家 参考译文: ‎ 王景崇,邢州人。他为人敏捷精明,善于巧妙的答辩,会侍奉主人。唐明宗镇守邢州时任命他当亲军将领,他后来常常跟随明宗,隶属于明宗麾下。后来又为晋作事,多次升官为左金吾卫大将军,他经常因为皇帝不能重用他的才能而怏怏不乐。汉高祖在太原起兵后,景崇取出库中金银跑去献给高祖,高祖到京城后,任命景崇为右卫大将军,没有发现他的奇异才能。高祖攻打邺城,景崇不能跟从,就请求留守去送问候平安的奏表,到达高祖率兵驻扎的地方,表示愿意在军队中效劳发挥作用,帮助高祖策划攻伐作战的方略,很有明察辨别的能力,高祖才觉得他有不寻常的才能。  ‎ ‎ 这时,汉的政权刚刚建立,凤翔的侯益、永兴的赵赞都曾经接受过契丹的合作,汉高祖登上皇帝位,侯益等人害怕朝廷怀疑自己,就在暗地里招呼蜀军作为外援,高祖对此表示忧虑。到了攻占邺城之后,侯益等人都害怕了,请求入京朝见皇帝。刚好遇上回鹘人进贡,告诉朝廷说被党项族阻隔了交通,希望得到汉的军队帮助打开通道,高祖派王景崇率兵迎接回鹘人。景崇准备出发时,高祖已经生病了,招他进入卧室内告诉他说:“如侯益等人已经来朝,那就好了;如果还是犹豫迟疑,就抓住机会解决他们。”高祖就颁布诏命让景崇兼任凤翔巡检使。  景崇到凤翔后,侯益还没有要入朝的意思,正巧高祖逝世,有人劝说景崇可以赶快杀死侯益,景崇心里想自己只得到先前皇帝的授命,而刚即位的年轻皇帝还不了解情况,犹豫不决。侯益就乘机逃走了,景崇对失去杀死他的机会非常后悔。侯益到京城时,隐帝刚刚即位,史弘肇、杨等人执政,益用厚礼贿赂杨等人,暗中用一些事中伤景崇。不久,益被任命为开封尹,景崇自己心里很不安,暗示凤翔的将领官吏向朝廷请求让他兼管凤翔府事。朝廷很忧虑此事,任命景崇为州留后,派赵晖担任凤翔节度使。景崇因此就反叛了,将侯益的家属全部杀死,与赵思绾一起推举李守贞当秦王,隐帝就派赵晖去讨伐他。赵晖攻打凤翔,挖掘壕沟围住城,几次派精锐部队挑战,景崇不出城  第二年,守贞、思绾相继都失败了,景崇门下的食客周璨对景崇说:“你能守着这座城,是因为有河中、京兆二城相为掎角。现在他们都败了,还有什么可以凭借呢?不如投降朝廷。”景崇说:“真是连累了各位,但事情已经危急了,我想使用有万分之一成功可能的计策,可以吗?我听说赵晖的精锐部队都在城北,现在派公孙辇等人烧着城东门假装投降,我率领亲兵攻击他们城北的部队,如果此计不成功而战死,仍然比束手就擒好一些。”周璨等人都觉得可以,第二天天快亮时,公孙辇焚烧城东门准备投降,可是府中又燃起大火,景崇投火自焚死了,公孙辇就投降了赵晖。 ‎ ‎14、A(3分),对主旨概括不当,本诗表达的并非“与桃杏一起装点春天的愿望”,而是“仍深自怵惕,保持自己的节操”。‎ ‎15、(6分)①拟人。如“怕愁贪睡”四字是诗人用拟人的手法写出梅花不愿招致愁怨而贪睡的娇憨之态。②用典:“诗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绿叶与青枝”这句引典故作结,点明主旨,锁住全篇,含蓄蕴藉。③托物言志:借咏梅来赞美不同流俗的孤高品性。‎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诗歌表现手法的基本能力。“怕愁贪睡独开迟,自恐冰容不入时”中“贪睡”化用“海棠春睡未足”,又是运用拟人的手法 ,“怕愁”“贪睡”“自恐”等词体现了这种手法,形象地再现了红梅无意与群芳争春,却甘于寂寞的心理状态;“诗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绿叶与青枝”运用宋初诗人石曼卿的典故,突出梅花孤高淡薄的品性;“自恐冰容不入时”表面写红梅生怕其冰肌玉骨不入时俗,实际上表达了作者因备受打击而产生的忧危孤独的心情。‎ ‎16默写(8分)‎ ‎(1)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2)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3)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4)人知从太守游而乐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17、C(3分)①错误,先声夺人,指在与对方或对手较量以前,张扬声势来压倒对方或使对方畏惧、退却;后也指做事要抢先一步,此处语境并没有“压倒对手”或“抢先一步”之意;  ②正确,望其项背,指望见对方的颈项和背脊,意谓程度与之接近,比喻赶得上,多用于否定式,此处表示后辈学者难以追赶他们;  ③错误,如履薄冰,像踩在薄冰上,比喻随时都会发生危险,做事极为小心谨慎.此处语境想强调的是危险,而不是谨慎;  ④错误,铤而走险,铤:急走的样子;走险:奔赴险处,成语指在无路可走的时候采取冒险行动,与语境“两人的矛盾本来可以通过友好协商解决”不合,因为原文已交代有更好的办法可以解决;  ‎ ‎⑤正确,蔚然成风,形容一种事物盛行于一时一地,成为一种风气,含褒义,此处用来形容“国务院支持返乡、下乡人员创业、创新的优惠政策形成了一种风气”正确;  ⑥正确,光风霁月:指雨过天晴时风清月明的景色,比喻为政清廉和人品清朗、坦荡.此处用来比喻“蔡元培校长为政清廉和人品晴朗”符合语境;  根据语境和成语的含义分析可以看出成语运用正确的是:②⑤⑥;  ‎ ‎18、A(3分)B.搭配不当,“回答是肯定的”无法与第三个问题搭配,改成“来合肥参加会议的专家学者的答案各不相同”;C.“生命乃至健康”语序不当,不符合轻重程度,将“生命”和“健康”颠倒位置; D.搭配不当,“完成”和“基地”不能搭配,将“基地”和“建设”颠倒位置; 故选:A. ‎ ‎19、C(3分)A.“忝列”是谦词,有愧于排列在其中。不能用在别人身上;  B.“笑纳”是请人接受馈赠时说的套语。不能用在自己身上;  C.“芳龄”就是女子的年龄。一般用于年轻女子。用在 “老奶奶”身上不合适;  D.正确,“老朽”就是衰老陈腐,常喻无用,老人自谦之词。用在75岁高龄的前院长身上和得体;  20、 A(3分 )例句与A项皆为名词作状语;B项,名词的意动用法;C项,名词作动词;D项,名词作动词。‎ ‎21、 “编写故事”需要做好起承转合四个环节,“起”即用一句话概括出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在内的故事内容;“承”即交代故事的诸多矛盾;“转”为矛盾的总爆发;最后矛盾得到解决,回归主旨,此为“合”。‎ ‎22、【解析】‎ 这是一篇针对社会热点的任务驱动型作文。审题时重点在于对材料的解读,从中提取自己的观 点和看法。在当今社会人们心态相对浮躁、传统古诗问遇“冷”的环境下,清华附小的小学生利用假期进行的研究很有时代意义和价值,不仅指向学校教育教学、家庭教育等社会层面,而且背后还有-些值得思考的东西,比如个人成长中的合作、创新等。当然,作为小学生去做这种成年人看来都难以完成的课题,是否符合年龄心理的特点,其研究是否由家长”代劳”等,都可以引起我们的思考。  参考立意:  ①不做孩子教育路上的“鸵鸟”,应保护和激励他们的尝试,肯定他们的思考;  ②尊重孩子成长规律,切莫揠苗助长;  ③走近诗词名家,重温经典,传承优秀诗词文化;  ④教育应当具有启发性,为这样的“魅力”教育点赞;  ⑤创新人才培养需从孩子抓起,应创新教学方法;  ⑥科技发展为研究提供便利,利用大数据分析,苏轼不必大惊小怪。‎ ‎“小学生遇见苏轼”的看点在哪儿?     ‎ 这两天,清华附小的小学生火了。今年适逢苏轼诞辰980周年,清华附小开展了一系列致敬苏轼的活动。从成果呈现来看,书法、绘画个个亮眼,《大数据分析帮你进一步认识苏轼》《苏轼的社交圈》《苏轼的旅游品牌价值分析》等论文资料翔实、堪称惊艳,让网友惊呼“逆天小学生”。  面对这群小学生,很多网友感慨自己就像个文盲;还有人调侃幸好自己出生得早,否则可能连小学都毕业不了…确实,把这些成果与“六年级小学生”‎ 挂上钩,实在太有冲击力。也因此,质疑声随之而来,其中最“响亮”的就是疑惑小学生们究竟参与了多少,是否还是“家长作业”?  其实,只要看看这则新闻的“背景”,网友们就会“秒懂”了。清华附小是一所优质小学,学生家长也都藏龙卧虎,孩子们在老师、家长的辅助下出此成果,也在情理之中。根据校方说法,从三年级下学期开始,学生们已做过十几次课题研究,除了观察种子成长、操场实物测量,还研究过鲁迅、雾霾--在“课题研究界”,他们早已是老手了!  所以,“当小学生遇见苏轼”对家长所形成的冲击力,与其说是网友惊讶于小学生的“逆天能力”,不如说是其背后教育理念的巨大差距。当前,很多家长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主动或被动地服从、服务于应试教育,并为此殚精竭虑;殊不知,“别人家”的孩子已经在素质教育方面走得很远--两相对比,落差明显。  以大数据分析苏轼来说,这种探究性学习在欧美不少国家的小学教育中,已是常态。美国很多学校甚至从一年级开始就让小学生动手做“课题研究”,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和家长只扮演指导者的角色。这种启发式教学可以充分发挥孩子的主观能动性,其中尤为可贵的是让孩子以探索、发现的兴趣参与其中、“放飞自我”,慢慢培养各种能力,而没有“标准答案”、条条框框的束缚和干扰。  近年来,各种观察性、探究性学习以五花八门的形式在各中小学校亮相。但在具体操作中,很多学习、作业变成了让家长抱怨的奇葩作业,重结果轻过程,甚至沦为形式。从一些学校的经验可以看出,这种探究性学习需要很多“配套”,其中除了硬件,还需要学校的统筹安排,老师的教育理念更新、教学水平升级,甚至家长的引导、助力……  客观地说,当前并不是任何一个学校都能承载起这样的学习模式,并非每一个家庭都能提供这样的“研究基础”。到底哪种教育模式更科学,需要时间检验,但从今后发展来看,类似的尝试会越来越多--进一步转变教育理念也好,加大优质资源供给也罢,应该让“小学生遇见苏轼”更常见、更普遍,让更多孩子发现学习的乐趣。‎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