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8 发布 |
- 37.5 KB |
- 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高考语文二轮复习600分冲刺始终提分练16含解析
始终练十六 一、古代诗歌鉴赏 (2019·山东省菏泽市第一中学高三模拟)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1~2小题。 破阵子·赠行① [宋]辛弃疾 少日春风满眼,而今秋叶辞柯。便好消磨心下事,莫忆寻常种后歌。可怜白发多。 明日扶头②颠倒,倩谁伴舞婆娑。我定思君拚③瘦损,君不思兮可奈何,天寒将息呵。 【注】 ①该词是作者失意闲居信州时所作。②扶头:酒醉状。李清照《念奴娇》:“险的诗成,扶头酒醒,别是闲滋味。”③拚:甘愿之意。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B ) A.上片首二句用年少时的满眼春光与而今的秋叶离开树枝形成对比,语言含蓄蕴藉。 B.下片首二句生动形象地描写了词人醉酒的情状,表达了借酒浇愁、及时行乐的思想。 C.结句“天寒将息呵”,笔锋一转,与前面形成顿挫,读来显得波澜起伏,跌宕有致。 D.以议论为词是辛词的特色之一,本词引议论性的语句入词,论随情至,富有表现力。 【解析】 本题考核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同时考查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属于综合考查题,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表现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本题B项,“表达了借酒浇愁、及时行乐的思想”错,“明日扶头颠倒,倩谁伴舞婆娑”两句,写出了作者借酒浇愁,无人理解的无奈之情。故选B。 2.本词抒发了作者哪些思想感情?请结合词句分析。(6分) 【答案】 ①抒发了闲居家中的苦闷之情。“便好”“莫忆”二句和最后一句都写出了作者闲居家中的无奈之举,苦闷之情。②抒发了时光易逝、功业未成的感伤之情。上片首二句和“可怜白发多”一句,表达了时光飞逝,转眼已近暮年的感伤之情。③抒写了报国无门、壮志不酬的悲愤之情。“我定思君”二句写出了自己希望报效朝廷却不得朝廷重用,自己的爱国理想不得实现的悲愤心情。④抒发了无人理解的孤独无奈之情。下片首二句,写出了作者借酒浇愁,无人理解的无奈之情。 【解析】 - 5 - 本题考查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考生要注意理解诗歌的情感类试题,要从诗歌的标题、注释、体现情感的关键句(尾联)来考虑作答。题干问的是:本词抒发了作者哪些思想感情?请结合词句分析。解答本题,考生首先要抓住标题“破阵子·赠行”,结合词人生平,辛弃疾是南宋人,他出生时家乡已被金所占领,20岁时,就在家乡历城(今山东济南)参加了抗金起义。起义失败后,他回到南宋,当过许多地方的长官。他安定民生,训练军队,极力主张收复中原,却遭到排斥打击。后来,他长期不得任用,闲居近二十年。这首词,抒写了他梦寐以求、终生不变的抗敌救国的理想,抒写了壮志不酬的悲愤心情。词的上片,写作者闲居家中心情苦闷,只能借酒浇愁,酒醉之时,渴望着重上前线。词的下片描写了壮烈的战斗和胜利的结局。这首词基调雄壮高昂,而结句的悲壮低徊,前后形成鲜明对比,更令人感慨与思索。再抓住词中的情语,如“便好消磨心下事,莫忆寻常醉后歌”和“天寒将息呵”句,可知闲居家中的作者的无奈,苦闷之情。“少日春风满眼,而今秋叶辞柯”“可怜白发多”,“少日”“而今”的景象,可见时光易逝,转眼已近暮年的感伤之情。且“我定思君拚瘦损,君不思兮可奈何”,我思而君不思,写出自己希望报效朝廷却不得朝廷重用的悲愤心情。“明日扶头颠倒,倩谁伴舞婆娑”,写出了作者借酒浇愁,无人理解的无奈之情。 鉴赏诗歌思想情感类题目,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①抓显情语。指诗中最生动传神的、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和情感态度的词语或句子。②分析景语。注意按照“意象―→意境―→诗情”的思路去揣摩。③结合注解,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和创作风格。要注意平时积累一些诗人的相关材料,特别是对一些影响大、在文学史上的地位重要的作家诗人更要留心。④了解古代诗歌类别和常见的内容,把握诗歌的思想情感。要注意大多数诗歌表达的思想情感并非单一的,而是丰富复杂的。⑤注意积累古诗中的思想感情常用词语:欢快、愉悦、激动、烦闷、恬淡、闲适、欢乐、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 二、名篇名句默写 3.(2019·山东省菏泽市第一中学高三模拟)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屈原《离骚》中,“,?”用反问句表明了诗人即使受挫殒命也不会改变自己的志向。 (2)杜甫《登高》中“,”道出了诗人郁积心中的身世之苦和国运之恨难以排遣的无限悲凉。 (3)范仲淹《岳阳楼记》中,“,”从时间的角度写出了洞庭湖千变万化的景象。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2019·河北武邑中学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南方的水 张 炜 浅而细、悠而长的南方之水,流动着,蜿蜒而去。它像少女黑亮的长发,温柔的目光,洁白的面容;又像她暖融融的微笑,清澈的眸子,含蓄而委婉的问候。 南方的水,涓涓细流,滑润之水,滋养生命的水,始终如一的水,永不疲倦的水。南方的水,汇拢了万千小溪,渐成一条宽阔的大江,负载舟舸,运送木排,携走沙石,塑造陆地。南方江河由柔韧之水综合而成。它们决定了这水的性质、历史、来路,也造就了它的终点。 这儿尽是温暖的季节,蓬勃的绿色。南方挽留了旅人。他走进南方的怀抱,让水流抚过身躯。一片温暖使人难以回报,他甚至不敢在此久留。他知道很远的路程在等待。你洗去他浑身的泥垢,脱落一路风尘。他转身注视南方,不知该向你倾诉什么,只默默掩住了感激和惊叹。 - 5 - 他不得不惊叹这美好的造就、神奇的时光、不可多得的怜惜。你把怜惜交给了旅人,交给了一场无边的磨损。这磨损也将使你变得苍老,变得浑浊。陪伴旅人的,是你哭泣般的流动。 你的哭泣之声让人想起很多往事。 悠长陈旧的往昔,贯穿了所有故事。明天仍将如此继续。离开了你的洗礼,心中泛起阵阵思念。这思念不可阻止,难以中断。当他回到出生地——那个寒冷刚烈的北方时,思念就愈加浓烈。北方的河流是季节河,汛期滔滔不休,冲刷石块,挟向大海。可是枯水季节只剩一线细流,甚至终将干涸,只裸露出焦干的河床。它把从西部山地挟来的卵石生生抛在半路。此地离大海甚远,可是这些卵石就这样被抛置,迎送烈日寒风。 北方的海闪着墨绿的颜色,像生铁和钢。它充满了硬度:撞在岩石上,岩石开裂,或留下创痕。它把整道岩壁给劈下一半;它有时像火药一样轰击半座山峰。它把航船打碎,把陆地吞没;在一个疯狂的夜晚,它毁掉了整个港湾。只在风平浪静的某个下午,它才温柔起来,变成绸缎般的柔软细腻。美极了,开阔极了,令人神往。 可是你不敢想象它暴烈的、咆哮的时刻。 南方和北方,命运之中两片不同的陆地,他在心中将其悄悄缝合,感觉统一和连接的博大。对土地和江河的塑造同样需要南方和北方之水,需要它们的滋润和负载、它们滔滔不止的涤荡与洗刷之力。离开北方的时候他含着屈辱和思念,抹去男儿的泪水。离开南方的时候他挂带着更大的思念,把一片伤感甩到身后,埋入土中。 在北方的寒夜里,他有时听到的不是滔滔大海的轰鸣,而是南方涓涓的细流。 你不倦地流。在这午夜,你仍然在流,目光催动旅人的步伐。伸手即可触摸你柔发一样的长流,也记住你那潺潺的声音。就是这不倦的流动,让人想到了一个风风火火的身影。这是一种追赶。 在童年,他感到最为迷惑和惊讶的一个图景,就是蓝天上那排成“一”字和“人”字的大雁。它们无一例外地从北方飞向南方。北方不远就是一片大海,它们是从海的那一边飞来。多么了不起的神奇生命!它们整齐划一,歌唱着,不可思议地、勇敢地飞越了大海,飞向自己的梦想之地——南方。 他多想随它们一起去寻找那片温暖,那片躲避寒冷的热土。那时他尚不知自己的将来,但那歌唱前行的雁群却是最好的指引。它们飞去之地当是他的向往之地——那里到底有什么?那里将使大雁获得什么?是什么使其如此着迷、执拗和不倦?旅人今天明白了,原来是你在这里流动。在这片土地上,你经过的是这样一片林木山脉…… 今天他终要离去。不能在此驻足,也是他的悲哀。你流动吧,不要发出哭泣般的声音。你看,午夜的月光下,你闪动着多么明亮的眸子。你应该欢笑,可是却发出了呜咽。这个世界上的悲伤已经太多了…… 他伴随你往前,你也送他一程。 南方的水,执拗而长久的水,你的品质与性格将永远使旅人着迷。 你注入了旅人的心中。 - 5 - (有删改) 4.下列对散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C ) A.文章其实是作者在叙述,但却不用第一人称代词“我”,而是让自己以“他”“旅人”的身份融入其中,这样就可以从旁观者的视角,更为清醒、理智地审视与思索。 B.文中多次提到南方的水“哭泣”,既是绘声,也是传情;既体现南方的水日夜不息、淙淙作响的特点,又体现南方的水情深意重;同时又是移情于物,表达不舍之意。 C.“离开北方的时候他含着屈辱和思念……离开南方的时候他挂带着更大的思念”“他有时听到的不是滔滔大海的轰鸣,而是南方涓涓的细流”,情感对比强烈,爱憎分明。 D.“南方的水”具有浓厚的象征意味,它既能代表南方的自然环境,也能代表南方的社会环境,它对人的品质与性格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作者对此进行了热情赞颂。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及艺术手法赏析的综合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重在审题和对文本内容的研读。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对散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这是一道综合题,既有内容的考查,也有技巧的考查。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是“正确”还是“错误”,是“一项”还是“两项”。选项C,“对比强烈,体现分明的爱憎”错。作者并不憎恨北方。他认为是南方和北方共同塑造了自己的性格,从文中“南方和北方,命运之中两片不同的陆地,他在心中将其悄悄缝合,感觉统一和连接的博大”可知,不过作者更强调南方的影响而已。故选C。 5.本文前四段运用了哪些手法描绘南方的水的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答案】 ①比喻。如“它像少女黑亮的长发,温柔的目光,洁白的面容……”,写出了南方的水的美丽温婉。②排比。如“滑润之水,滋养生命的水,始终如一的水,永不疲倦的水”,写出了南方的水细腻润泽、和缓柔韧。③拟人。如“你把怜惜交给了旅人,交给了一场无边的磨损。这磨损也将使你变得苍老,变得浑浊”,写出了南方的水的多情与慈爱。④侧面描写。如第三段以作者投身于水中获得的身心抚慰,侧面体现出南方的水温暖与宽和。 【解析】 - 5 - 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本的艺术手法的赏析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要注意把握常见的手法,注意结合文本内容赏析。文章的艺术手法实际是一个较为宽泛的概念,散文中较常见的从篇章的角度是抑扬的运用、以小见大的运用和对比的运用等,从表达方式的角度讲一般为抒情、议论、描写、叙述等多种方式的运用,从表现手法上看主要是对比、衬托等,从文句上看主要是修辞,比如比喻、拟人、夸张、排比、设问、反问等。答题时注意首先明确手法,然后结合文章进行分析为什么是这种手法,最后明确效果。根据对题干的把握,考生要扣住对作品前四段的赏析,进行作答,考生需要把握以下原文句子进行赏析:它像少女黑亮的长发,温柔的目光,洁白的面容;又像她暖融融的微笑,清澈的眸子,含蓄而委婉的问候。南方的水,涓涓细流,滑润之水,滋养生命的水,始终如一的水,永不疲倦的水。南方的水,汇拢了万千小溪,渐成一条宽阔的大江,负载舟舸,运送木排,携走沙石,塑造陆地。陪伴旅人的,是你哭泣般的流动。要注意围绕以上的原文句子,从“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角度去赏析,在作答的时候要注意结合原文文句进行赏析和解读修辞手法的艺术效果。 6.散文讲究的是“形散神凝”,请从“形散”和“神凝”两个角度赏析这篇文章。(6分) 【答案】 形散:①横向联想,想到北方的河,想到北方的海,以北方河的短促、强悍、粗犷,北方海的生硬、暴烈、咆哮,来反衬南方的水绵长细腻、温柔多情。②纵向联想,想到童年时看大雁南飞而生发的对南方的向往和追赶,使文章内容丰富、境界开阔。神凝:①本文内容紧紧围绕对“南方的水”的赞美、感激和思念这一主题展开,在叙述与描写中穿插精当的抒情议论,使主题更凝练、集中。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对作品艺术特色的赏析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要注意考点考向的要求,散文的特征是形散而神聚,首先要对相对散乱的形式进行整理,最后到一点,这样就要对文章进行简单的段落划分,看文章都描述了哪些事情或景致,分析写这些的目的是什么,然后找到文章的神,文章的神一般集中在开头、结尾和中间行文中表情达意的句子中,找到这些就找到了神。本题要注意抓住题干中的“形散神聚”,“形散”要抓住本文内容:“浅而细、悠而长的南方之水,流动着,蜿蜒而去”“北方的河流是季节河,汛期滔滔不休,冲刷石块,挟向大海”“北方的海闪着墨绿的颜色,像生铁和钢”“就是这不倦的流动,让人想到了一个风风火火的身影。这是一种追赶。在童年,他感到最为迷惑和惊讶的一个图景,就是蓝天上那排成‘一’字和‘人’字的大雁”,由写“南方之水”到写“北方之水”,再联想到童年看大雁,从结构上看本文显示出结构外形的松散。从“神聚”上要注意结合作品的内容,注意把握原文内容:“在北方的寒夜里,他有时听到的不是滔滔大海的轰鸣,而是南方涓涓的细流。你不倦地流。在这午夜,你仍然在流,目光催动旅人的步伐。伸手即可触摸你柔发一样的长流,也记住你那潺潺的声音。”写“北方之水”是为了寄托内心对“南方之水”的思念之情,这显示出作品的“神聚”。 文学类文本阅读选择题的题目,主要集中对文意、文章的主旨、文章的结构、人物形象的塑造等内容的考核,考核的方式基本有两种,一种是根据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另一种是对文章特色和手法的赏析。分析文意要读懂文章,主要是文意、主旨、情感、人物的心理表述不当,赏析一般为手法和特色概括不当,手法集中在小说的三要素上,散文要注意环境描写和作品主旨,主要考核人物塑造、情节安排、环境描写、标题的作用、结尾的特征等。选择题往往错误的选项命制都是明显的不会引起争议的错误,即所谓的“硬伤”,在答题时注意寻找这些硬伤。 - 5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