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8 发布 |
- 37.5 KB |
- 2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2020学年山东省淄博市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绝密★启用前 山东省淄博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试卷副标题 考试范围:xxx;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 得分 一、选择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就世界本身而言,它是__________、变动不居的。( )。然而,美术在本质上不是时间性的,而是依靠静态的形体进行创造。因此,在某种程度上,它是不擅长描绘社会现实或生活事件的易变过程的。( ),美术往往把自然界、人类社会的某个特定瞬间“定格”下来。譬如库尔贝的名画《奥南的葬礼》就仿佛是__________地截取了现实的一个片段,天才的马蒂斯偶尔涉足雕塑,__________地只将人的背影作为突出部位,如此等等。但是,在另一些经典的艺术作品中,人们可以注意到艺术家对所谓的“孕育最丰富的那一顷刻”的__________。艺术家正是通过选择这样的“顷刻”,人们才得以从这一“顷刻”可以更好地理解后一顷刻和前一顷刻。作品就是由此调动欣赏者的联想和想象的。 1.下列在文中两处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一切事物皆存在于空间之中,也存在于时间之中 作为空间性的艺术 B.一切事物皆存在于空间之中,也存在于时间之中 作为表现静态的艺术 C.一切事物皆存在于时间之中,也存在于空间之中 作为空间性的艺术 D.一切事物皆存在于时间之中,也存在于空间之中 作为表现静态的艺术 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生机盎然 随心所欲 出人意表 苦心孤诣 B.生生不息 随心所欲 出人意表 苦心经营 C.生机盎然 信手拈来 异想天开 苦心经营 D.生生不息 信手拈来 异想天开 苦心孤诣 3.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艺术家正是通过选择这样的“顷刻”,才得以从这一“顷刻”可以更好地理解后一顷刻和前一顷刻。 B.正是通过艺术家选择的这样的“顷刻”,人们才得以从这一“顷刻”可以更好地理解后一顷刻和前一顷刻。 C.正是通过艺术家选择的这样的“顷刻”,人们才得以从这一“顷刻”更好地理解后一顷刻和前一顷刻。 D.艺术家正是通过选择这样的“顷刻”,才得以从这一“顷刻”更好地理解后一顷刻和前一顷刻。 第II卷(非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 得分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随着智能化时代大幕的开启,人工智能正以超乎人们想象的速度迎面而来,不仅冲击着各行各业,也改变着我们的认识和观念。军事是对技术变化天生敏感的领域,人工智能在军事上的发展和应用正迅猛发展。当前,信息技术、传感器、大数据和物联网快速发展,人工智能将在未来战场上贡献独特的“机器智慧与力量”。 恩格斯曾言,尖端科技的应用最早是从军事领域开始的。新科技显著提升军事作战能力时,便促成军事变革的发生。从军事变革史看,科学技术在历次变革中发挥着源头促发性、基础支撑性作用,谁具有技术变革的敏感性并首先实现技术上的突破,谁就能掌握新的战争规则。对一支军队而言,不能正确预判军事科技突破方向、把握战争形态变化,不仅会导致“技术代差”,更会导致国家安全等危机。美、俄等传统军事强国预见到人工智能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广阔应用前景,都把人工智能视为“改变战争游戏规则”的颠覆性技术,认为未来的战争将是智能化战争,并已提前布局,希望抢占人工智能军事应用先机,力求与潜在对手拉开“代差”。几个月前,美国国防部副部长沙纳汉正式发布关于成立“联合人工智能中心”的备忘录,这将进一步加强人工智能在美军军事项目上的应用力度。俄罗斯也视人工智能为未来军事竞争的制高点,正加紧研制可以驾驶车辆的类人机器人。 需要注意的是,人工智能军事应用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可能成为人类迄今发生过的最好的事,也可能成为最糟糕的事。”霍金对人工智能的这一评价,启示我们面对“来势汹汹”的人工智能军事应用要保持足够的审慎。未来,随着大量智能化无人系统运用于战场,战争成本将大大降低,作战人员的“零伤亡”有望成为现实,这极易导致军事强国在武力使用上更加随意。而在复杂战场环境下,高度智能化的无人作战系统极有可能出现识别错误、通信降级等问题,而诸如滥杀无辜、系统失控等潜在风险更会让智能武器成为人类的无穷隐忧。 由此可见,事关战争的重大问题决不能轻易交由机器做抉择。即便是人工智能军事应用日益完善成熟,也不能放任智能武器的“野蛮生长”,需要警惕人工智能可能带来的安全、法律、伦理等诸多问题。为应对这些问题,各国应加强社会安全监督管控,形成适应人工智能时代的社会治理模式;积极参与人工智能军备控制的讨论与谈判,贡献人类智慧;牢固确立人类是人机关系主导者的思想,实现对人工智能的安全有效控制,让其为人类的和平发展服务。 今天,面对科技发展之“大变局”“大突破”,我国应站在设计战争、掌握制胜规则的高度,深刻把握人工智能对战争形态演变的内在驱动性影响,切实夺取未来战争主动权;我们需要牢牢把握人工智能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搞好战略规划,密切跟踪前沿技术以积极主动的作为有效维护国家安全。 (摘编自《AI军事应用是一把双刃剑》) 4.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人工智能在军事应用中能够迅猛发展,是因为和其他领域相比较而言,军事领域更容易接纳新技术。 B.当前,人工智能在军事应用方面虽已成熟,但要考虑其可能会带来的安全、伦理等问题,所以并不能放任智能武器的发展。 C.美俄两国希望抢占人工智能军事应用先机,目的是提前布局,更好地掌握人工智能这种颠覆性技术。 D.人工智能应用在军事上可能会带来安全问题,因此我们需要确立“人类是人机关系主导者”的思想。 5.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主要从人工智能军事应用的影响、存在问题和应对策略等方面进行论述,条理清晰。 B.第②段以美国和俄罗斯两国的做法为例,证明了人工智能是军事科技最佳的突破方向。 C. 第③段在论证过程中提出了人工智能在军事应用上的问题,也为解决问题给出了建议。 D.文章引用恩格斯与霍金的言论,既支撑了作者对A军事应用的观点,也增强了说服力。 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工智能在军事运用上能否更好贡献“机器智慧与力量”,与当前信息技术、传感器、大数据和物联网等方面发展相关。 B.智能化无人系统在战场中的运用,将会大大降低战争成本和人员伤亡的风险,但是也增加军事强国随意使用武力的风险。 C.正确预判军事科技突破方向、把握战争形态变化,就不会导致“技术代差”,从而使国家安全等危机得到有效地解除。 D.随着科技进步,人工智能影响战争形态的可能性进一步加大,为有效维护国家安全,我们应充分发展和利用好人工智能。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4G传输网络根本无法满足5G数据的传输需求,以数千兆速率为目标的5G时代也已经上路。在最近的“两会”上,多位代表委员建议加快5G商用,工信部长苗圩在回应“5G牌照何时发放”时称“很快了”。联想集团董事长杨元庆认为,5G对数字经济的发展有直接的促进作用,能够有效激发产业创造力。传统行业要充分利用5G带来的市场机遇,推动智能化改造,创造出更多“效率红利”,“效率红利”有望成为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新抓手和新动能。百度董事长李彦宏表示:“5G对百度是利好,每一次大的技术升级,让带宽更快、更便宜,在互联网上能够做的事情会越来越多。以前大家只关注云和终端,5G到来后会有新的层次发展。”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吕廷杰认为,5G在消费、出口和投资三个层面都会产生推动性作用。在消费方面,5G的发展会带来大量的信息消费,而且延展到中间产品,也就是工业制造业,即把网络消费作为中间产品的大量消费,比如供销存的管理、物流的管理、库存的管理等等。在出口上,联网设备和终端设备,包括面向物联网、车联网的模组技术,都有望成为中国企业向海外出口的重要领域。在投资方面,5G最大的瓶颈在初期就是投资。5G建设肯定会拉动大量的投资,例如对大量终端和应用进行研发的创新性投资。要想通过投资拉动消费、促进经济增长、产业创新,需要先明确5G的建网思路,要用长远的眼光看待这个问题。 材料二 2008~2018年国内三大运营商每年的总体开支(亿元) 上图统计的是国内三大运营商(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每一年的总体开支,挖掘5G投资机会,自然绕不开国内三大运营商的资本开支,只有运营商的资本开支开始铺开,相应的通信企业其业绩才会有大幅度增长。 材料三 在5G领域未能取得先机的美国,将目光对准了6G的研发。据美国科技网站CNET报道,3月15日,美国联邦通讯委员会(FCC)一致投票通过开放“太赫兹波”频谱的决定,以期其有朝一日被用于6G服务。报道称,频率范围为95千兆赫(GHz)至3太赫兹(THz)的“太赫兹波”频谱将被开放供实验使用,让工程师们开始拥抱下一代无线网络的研发梦想。曾经被认为无用的频谱,或将为数据密集型应用提供超高速互联网服务。 “现在,凭借相关研发计划和此次历史性的投票,联邦通讯委员会已经开启了关于6G的‘赛跑’,这有助于确保美国在未来几代无线通信领域发挥主导作用。”专注5G毫米波技术研究的纽约大学教授泰德·拉帕波特(Ted Rappaport)评论称。 不过,报道同时指出,仅仅开放这一段频谱并不具有实际意义,“太赫兹波”频谱有独特的传输特性,需要在非常短的传输距离和视距内进行传播,这也意味着信号无法穿透墙壁等障碍物,而且还会受到树木或天气变化等因素的干扰。到目前为止,能够使用这种频谱的实际应用还没有产生,甚至还没有被想象出来。但是,这并不妨碍研究人员开始设想未来。本月晚些时候,科学家和工程师将齐聚芬兰的奥卢,参加6G无线峰会。 7.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如今5G技术已成熟,多位代表委员在最近的“两会”上建议加快5G商用,工信部长苗圩因此作出回应,5G对数字经济的发展有直接的促进作用。 B.5G能给传统行业带来市场机遇,若能抓住机遇,推动智能化改造,创造出的“效率红利”有可能成为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新抓手和新动能。 C.每一次大的技术升级,会让带宽更快、更便宜,在互联网上能够做的事情会越来越多,5G到来后,大家不可能再像以前那样只关注云和终端了。 D.5G的发展会带来大量的信息消费,而且会延展到工业制造业,比如供销存的管理、物流的管理、库存的管理等,可以说,5G在消费方面会产生推动性作用。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5G在消费、出口和投资三个层面都会产生推动性作用;5G的发展肯定会带来大量的信息消费,联网设备、网络技术等肯定会出口,5G建设肯定会拉动大量的投资。 B.国内三大运营商的资本开支呈现阶段性增长的规律,虽然近两年的资本开支开始下滑,但从整体上看,仍处于增长态势。 C.5G在基础设备等方面的要求将超过4G,投资额度将是4G的好几倍,要想创造出更多“效率红利”,还需要有长远的眼光。 D.人类对速度的追求永无止尽,4G传输网络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以数千兆速率为目标的5G时代已经来临。 9.太赫兹波频谱有哪些传输特性?美国开放太赫兹波频谱的目的是什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官舱里 茅 盾 忽然船上的茶房在太阳晒不到的一边舱外支起旧蓝布的遮阳来了。 就有一个柔软的声音:“怎么晒不到的地方倒要遮阳?”发言者是女性,二十岁不到。太阳脚落在她的颈脖上,这虽有颇厚的电烫头发给遮住,可是头发里好像有些小虫子爬着,她时时举手到耳后掠一下。她这一句话是对同伴说的,同伴是男性,不过二十岁模样。“就要出‘塘’了,出了‘塘’这边有太阳。”对面的一位老者解释着,顺手理一理灰黄的八字须。老者有一张颇为红润的脸,疏眉朗目,声音洪亮,加之顺手摸模八字须,表示了他的身份和教养,这立刻在两位年青人的心里留下了蔼然可亲的印象。 “啊!是,是。”男的恭恭敬敬回答,“尊姓?” “黄。草头黄。” 内河小火轮的官舱中,旅客们大都是有“身份”的,往往不像客舱里的朋友们,凳子还没坐热就前后左右攀谈过。 老先生自然是“中装”,蓝绸大褂,老式花样。老先生是吸烟的,他那枝旱烟管是湘妃竹的,红润如玉,白铜斗儿,象牙咬嘴,挂着一副白银的剔牙杖,不过盛旱烟的荷包却是外国人用来装板烟的橡皮袋儿。 老先生极健谈,现在他已经从“今天天气哈哈”转到了当天上海报上登的叶海生案审判的情形。 他的老伴,很清秀很文雅的眉目,一点不见老态。估量她总有五十岁,因为她的脚是地道的三寸金莲,而她的谈吐举止却叫人想到三十多岁年青时她大概是“维新派”。 即使她穿一身时髦的衣服,着实也并不“怪样”,比她身边那位女青年自然些。那位女青年当然是又窄又长的旗袍,又硬又高的领子,三寸高跟皮鞋,面颊上涂着两团“健康色”,手指上是鲜红的蔻丹。 男青年是穿洋服的,两个假肩头实在太阔,又翘得太高了,叫人看着难受;一双尖头皮鞋太尖了,不输于那位老太太的小脚的鞋尖。他也吸烟,衔在他嘴里的是一枝五寸来长银镶头的电木烟嘴。 这样的两对越谈越投契了,不知怎样一来谈到“文艺”方面了。 女青年这时忽然低声说:“巴金的《家》很好吧!”“唔!”老先生喷出一口浓烟将脑袋一侧。 男青年赶快拿下他的太长的卷烟咬嘴,带点忸怩态度说明:“新出的,一部哀情小说。” “哦!”老先生和老太太几乎同时叫了起来。“也是家庭小说。”那位女青年又低声说。 “倒不曾看过巴金。”那位老太太微微一笑,发表她的意见,“哀情小说、家庭小说,不能不推《红楼梦》。”于是她就研究起《红楼梦》来,特地对她丈夫说:“凤姐和贾母斗的牌,大概就是麻将书上说风姐放一张‘一饼’给贾母。‘一筒’北方人叫‘一饼’,不过她们是两个人就可以成局的。” 老先生只顾一面喷着烟,一面摇着脑袋画圈子,末了,他把早烟斗在舱板上笃笃地敲着,似乎斟酌了一番才说:“恐怕牌是同样的牌,打法却不同。” 这当儿船上的汽管叫了几声,官舱窗外移近来了一带石帮岸,岸上是一簇瓦房。船靠了埠,就有些人腿在官舱窗外走过,接着是三四位旅客涌进这官舱来,有黄布学生服的青年,也有满脸肥肉的商人,这“小世界”里现在热闹了许多,也复杂了许多。 船再开驶后,这官舱里依然还有“风雅”的谈吐,但最多而最响的声音是茧市米价,桐油涨得太猛。 黄布学生服的两位靠近舱门边,在争论沿河一带的“南瓜棚”到底有多少“国防”的意义。因为据说这些小小的连成一片的“南瓜棚”是奉命搭盖的,用意在万一对日战争这可以避免飞机“下蛋”,那就是“防空”! 一九三六年 (有删改) 10.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淡化了矛盾冲突,以散文特写式的笔触描绘了官舱里旅客交谈的场景,表面上写得很随意,实际上以小见大展示了当时中国社会的状况。 B.小说通过对官舱里老少两对夫妻的肖像、动作、语言、神态等描写,揭示出他们各自的生活状态,如“颇厚的电烫头发”反映出了女青年追求时髦。 C.小说集中笔墨叙写了老少两对夫妻的攀谈,直到文末才出现两位学生关于“南瓜棚”的“国防”意义的争论,点出时代背景,构思巧妙,耐人寻味。 D.小说字里行间浸透着作者强烈的愤懑之情,寓批判于叙写之中,特别是对官舱里的人们,给予了无情的嘲讽,因为他们大都是有“身份”的。 11.小说中的老少两对夫妻,尽管有年龄差距,却有着一些相同的特征,请简要分析。 12.茅盾深受契诃夫的影响,“能从日常生活的琐屑现象中挖掘出深刻的社会内容”,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评卷人 得分 三、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殷浩,字深源,陈郡长平人也。父羡,字洪乔,为豫章太守,都下人士致其书者百余函,行次石头,皆投之水中,曰:“沉者自沉,浮者自浮,殷洪乔不为致书邮。”其资性介立如此。 浩识度清远,弱冠有美名,尤善玄言,与叔父融俱好《老子》《易经》。融与浩口谈则辞屈,著篇则融胜,浩由是为风流谈论者所宗。或问浩曰:“将莅官而梦棺,将得财而梦粪,何也?”浩曰:“官本臭腐,故将得官而梦尸,钱本粪土,故将得钱而梦秽。”时人以为名言。 三府辟,皆不就。征西将军庾亮引为记室参军,迁司徒左长史。安西庾翼复请为司马。除侍中、安西军司,并称疾不起。遂屏居墓所,几将十年,于时拟之管、葛。王蒙、谢尚犹伺其出处,以卜江左 兴亡,因相与省之,知浩有确然之志。既反,相谓曰:“深源不起,当如苍生何!”庾翼贻浩书曰:“当今江东社稷安危,内委何、褚诸君,外托庾、桓数族,恐不得百年无忧,亦朝夕而弊。足下少标令名,十余年间,位经内外,而欲潜居利贞,斯理难全。且夫济一时之务,须一时之胜,何必德均古人,韵齐先达邪!王夷甫,先朝风流士也,然吾薄其立名非真,而始终莫取。若以道非虞夏,自当超然独往,而不能谋始,大合声誉,极致名位,正当抑扬名教,以静乱源。而乃高谈《庄子》《老子》,说空终日,虽云谈道,实长华竞。及其末年人望犹存思安惧乱既身囚胡虏弃言非所凡明德君子宁可然乎而世皆然之益知名实之未定,弊风之未革也。”浩固辞不起。 (节选自《晋书·殷浩传》) 1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及其末年/人望犹存/思安惧乱/既身囚胡虏/凡明德君子/宁可然乎/而世皆然之 B.及其末/年人望犹/存思安/惧乱既身/囚胡虏/凡明德君/子宁可然乎/而世皆然之/ C.及其末年/人望犹存思/安惧乱既身囚/胡虏凡明德/君子宁可然乎/而世皆然之/ D.及其末/年人望犹存/思安惧/乱既身囚/胡虏凡明德/君子宁/可然乎而世/皆然之/ 1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易经》,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人文实践的理论根源,被誉为“大道之源”。 B.迁,调动官职,有左迁和右迁之分。“右迁”为降职,如“右迁楚长史”“右迁廷尉平”。 C.司马,古代官名,殷商始置,位列三公,与六卿相当,与司徒、司空、司士、司寇并称五官。 D.江左,即江东。因长江在安徽境内向东北方向斜流,而以此段江为标准确定东西和左右。 1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殷浩父亲性情孤高,京城人士托他带书信,他行至石头时,将所带书信尽投入水中,并说我殷洪乔不做送信的邮差。 B.殷浩与殷融都爱好玄理,殷浩为那些风流辩士们所推崇。殷融舌战辩论斗不过殷浩,著书立说则胜过殷浩。 C.王蒙、谢尚认为殷浩不问世事,无法面对江东百姓,因此二人便一同去看望殷浩,知道了殷浩有坚定的避世志向。 D.庾翼写信劝殷浩出仕就职,认为殷浩少负美名,不问国事,这于理不合,且当代的大业,还须靠当代的杰士去完成,殷浩执意不出山。 1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浩识度清远,弱冠有美名,尤善玄言。 (2)官本臭腐,故将得官而梦尸,钱本粪土,故将得钱而梦秽。 评卷人 得分 四、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送张判官赴河西① 王维 单车曾出塞,报国敢邀勋。 见逐张征虏②,今思霍冠军③。 沙平连白雪,蓬卷入黄云。 慷慨倚长剑④,高歌一送君。 [注]①此诗为王维鼓励友人张判官赴边而作。②见:同“现”。逐:追随。张征虏:张飞,三国蜀将。③霍冠军:霍去病,因击匈奴之功封为冠军侯。④倚剑:拄剑。 17.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诗一反送别诗凄悲的基调,豪情满怀,与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格调相似。 B.诗人认为成守边关、建立军功主要目的是要保卫国家,报效祖国,而非追求功名利禄。 C.诗人借用张飞被封征虏将军、霍去病被封冠军侯之典,旨在表达自己渴望出征之愿。 D.尾联写张判官身负长剑,突出其慷慨赴边的英武,诗人高歌相送是对友人出塞的激励。 18.诗歌颈联描写塞外景色有何作用?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 评卷人 得分 五、情景默写 1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沁园春·长沙》中表现革命者关注国家大事的言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2)曹操《短歌行》中,借用《诗经·子衿》中的诗句,表达诗人求贤若渴的心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3)《梦游天姥吟留别》的主旨句是:“______,______?” 评卷人 得分 六、语言表达 20.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现在一些城市在街道两侧专设了一些椅子,样式新颖别致,①______,又为城市增添了艺术气息,成为一道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风景线。然而,②______,市民休闲购物,老人遛弯散步,走得人困马乏,也难觅小憩之处,“无椅无靠”只能席地而坐,既累人,也煞风景。这些城市在规划建设时,往往重大手笔而轻便民利民的小细节。道路宽了,街灯亮了,楼群林立,绿树成荫,诚然扮靓城市的公共投入不可或缺,③______。 21.把下面两段话的主要意思压缩成一段话,不超过60个字。 本报北京8月17日电,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捷龙一号运载火箭,以“一箭三星”方式,成功将“千乘一号01星”“星时代—5”卫星和“天启二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均进入预定轨道。 该火箭是一款小型固体运载火箭,火箭总长19.5米,箭体直径1.2米,起飞重量约23.1吨,500公里太阳同步轨道运载能力不低于200公斤。该火箭是我国目前固体火箭中体积最小、重量最轻的火箭,但运载效率却很高,具有高性价比、高可靠性等特点。 评卷人 得分 七、材料作文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 重阳节前夕,邻居发现留守老人柳奶奶死了。柳奶奶的六个子女、七个孙子女从全国各地奔丧而回(还有3个未回来)。在重阳节那天,他们将柳奶奶风光大葬。现在,只有柳奶奶生前所居的破旧石屋默默地矗立在风雨中。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结合生活实际,真实感人;③记叙、描写、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相结合。 参考答案 1.A 2.B 3.C 【解析】 1.此题考查语言表达的连贯准确的能力。此类型题首先要通读语段,了解句意,然后注意句与句的排列组合,注意上下句的衔接、呼应,做到话题统一,句序合理,衔接和呼应自然。要加强对语境的分析与体会。有些题应注意排序句的逻辑顺序和句中关联词语的运用。第一空,“一切事物”与“美术”的存在状态都是“存在于空间之中,也存在于时间之中”,排除CD两项。从后文“美术往往把自然界、人类社会的某个特定瞬间‘定格’下来”可知,这里是从“作为空间性的艺术”角度说的。排除B项。故选A。 2.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此类题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及词语的意思从三个方面综合考虑分析,即成语的基本义、感情色彩和语境。需要注意色彩不明、断词取义、对象误用、谦敬错位、功能混乱、不合语境、望文生义等错误使用类型。 第一组:生机盎然:充满生气和活力的,形容生命力旺盛的样子。一般比喻花草树木生机盎然。生生不息:不断地生长、繁殖。此次用来形容世界本身,从下文“变动不居”来看,这里应选“生生不息”。排除AC两项。 第二组:随心所欲:指随着自己心里想的意思,想要干什么就干什么。现多含贬义。信手拈来:随手拿来。多指写文章时能自由纯熟的选用词语或应用典故,用不着怎么思考。此次是绘画取景,不是写文章,不能使用“信手拈来”,应选“随心所欲”。排除D项。 第三组:出人意表:出乎人们意料之外。异想天开:比喻荒唐离奇,想象着暂时无法实现的事,还比喻超强的想象力。“将人的背影作为突出部位”这样的构图会出乎人们意料之外。应选“出人意表”。 第四组:苦心孤诣:指苦心钻研,到了别人所达不到的地步。 也指为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而煞费苦心。苦心经营:用尽心思去筹划安排。语境中艺术家“孕育最丰富的那一顷刻”是用尽心思设计的。这里应选“苦心经营”。 分析可知,B项成语全都恰当。 故选B。 3.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病句的能力。解答本题,先要熟悉常见的病句类型及其特点,要特别注意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不当、结构混乱的语病;然后采用语感审读、句子紧缩、逻辑分析等方法找到病句的病因;最后“对症下药”,根据语病修改病句,注意不能改变句子的原意。划线句子的语序不当,“艺术家正是通过选择这样的‘顷刻’”应为“正是通过艺术家这样的‘顷刻’”,排除AD两项。“得以”“可以”语意重复,应删除“可以”。排除B项。故选C。 【点睛】 正确运用成语,要弄清楚几种类型的错误:一、看成语含义与前后文的修饰限制成分是否协调;二、看成语意思与所处的语境是否吻合,是否造成大词小用或小词大用;三、看成语的褒贬感情色彩是否适合所在的语境;四、看成语适用的对象、范围和场合是否造成张冠李戴;五、看成语运用是否因望文生义而误用;六、看成语是否因画蛇添足而造成前后内容重复。 4.D 5.B 6.C 【解析】 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分析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对比辨析,判断正误。本题要求选出“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 A项,“和其他领域相比较而言,军事领域更容易接纳新技术”说法错误,原文第一段只是指出“军事是对技术变化天生敏感的领域”,并不是说“军事领域比其他领域更易接纳新事物”; B项,“人工智能在军事应用方面虽已成熟”说法不符合原文,相关信息在文章第三段,原文是“即便是人工智能军事应用日益完善成熟”,选项忽略了文中是“即便……”,并非“虽已……”; C项,“目的是提前布局,更好地掌握人工智能这种颠覆性技术”说法错误,相关信息在文章第二段,根据第二段内容“提前布局,更好掌握人工智能这种颠覆性技术”是手段不是目的。 故选D。 5. 本题考查学生对论点、论据、论证以及论证结构等的把握能力,同时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能力。解答此类题,要通读文章,梳理文章结构,理清论点与论据之间的关系,同时关注选项叙述与文章内容表达的细微差别。本题要求选出“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B项,“第②段以美国和俄罗斯两国的做法为例,证明了人工智能是军事科技最佳的突破方向”说法错误,文章以第②段美国和俄罗斯两国的做法为例,并非“证明了人工智能是军事科技最佳的突破方向。”本段写美国和俄罗斯等传统军事强国预见到人工智能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广阔应用前景,把人工智能视为“改变战争游戏规则”的颠覆性技术,提前布局,希望抢占先机,是为了论证“新科技显著提升军事作战能力时,便促成军事变革的发生”。故选B。 6.本题考查筛选整合信息,把握文中观点态度能力。解答此类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本题要求选出“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C项,“就不会导致‘技术代差’,从而使国家安全等危机得到有效地解除”说法错误,原文说的是“不能正确预判军事科技突破方向、把握战争形态变化,不仅会导致技术代差’,更会导致国家安全等危机”,据此可知“正确预判……方向”与“把握战争形态变化”不是“不会导致‘技术代差’,从而使国家安全等危机得到有效地解除”的充分条件,不能得出选项中的结论。故选C。 【点睛】 做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但还要用好“比对法”。就是把选项内容与原文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项,反之则为正确项。那么,要比对哪些内容呢?比对词语,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对原句作了改装、重组,即主要采取了“删”(删除原文的状语、定语、补语,改变原意)、“漏”(只强调问题的一个方面,有意漏掉重要信息,断章取义)、“改”(改换词语,曲解文意)、“凑”(胡乱拼凑、东拉西扯、无中生有、随意组合信息)等方式设误。要看看选项在对原句改造过程中,删去了哪些词,改了哪些词,添了哪些词,它们是否与原文意思一致。一般而言,选项中的下面这些词语最值得我们优先比对:指代词(如“它”“其”等),比对它是否有偷换概念之嫌;范围词(如“都”“所有”“人人”等),看它是否有任意扩大或缩小外延现象;程度词、时间词(如“或许”“大概”“必定”“可能”“似乎”“已经”“将来”等),看它是否混淆偶然与必然、已然与未然,说法绝对等。比对关系,(句间、分句间的逻辑关系) ,看这种关系是否符合原文意思,是否合理。比对句间关系,则要求考生不只是单纯地筛选信息,更应在筛选的基础上关注信息间的联系。因此,比对分句间的逻辑关系是比对的重点内容。比对关系分两步: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包括句子),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重点抓关联词),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但以因果关系居多。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尤其看因果关系,是否有强加、倒置不当。比对依据和结论,看推断是否成立。推断题选项的表述,有的是完整的推断形式,原因结果或条件结论同时出现;有的只是一个判断句。对完整推断形式的表述,一看所述原因或条件文中是否有依据,二看所述结果(结论)文中是否有依据,三看原因或条件与结果或结论之间是否有合理的逻辑关系。对只是一个判断句的表述,一看文中是否提供了现成的结论,二看结论(既然是推断想象,“这个结论”文中往往没有提供)是否符合客观事实与逻辑事理。 7.A 8.B 9.传输特性:①需要在非常短的传输距离和视距内进行传播。②这种信号无法穿透墙壁等障碍物。③会受到树木或天气变化等因素的干扰。目的:①在美国5G领域未能取得先机的情况下,希望有朝一日被用于6G服务。②供实验使用,让工程师们开始拥抱下一代无线网络的研发梦想。③或将为数据密集型应用提供超高速互联网服务,这有助于确保美国在未来几代无线通信领域发挥主导作用。 【解析】 7.本题考查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做这类题需要考生仔细认真阅读文本,迅速提取信息,与选项内容加以细致比对,筛选、聚焦错误点,并灵活理解准确做出判断。本题A项“如今5G技术已成熟”无中生有,另外“工信部长苗圩因此作出回应”指代不对,材料一中工信部长苗圩回应的是“5G牌照何时发放”这个问题,“5G对数字经济的发展有直接的促进作用”是杨元庆的观点,“5G技术已成熟”“建议”与“回应”之间没有直接因果关系。 故选A。 8.本题考查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首先审清题干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然后在读完一遍文本的基础上快速找出选项中可能有问题的敏感处,再次回归原文,筛选并提取出能与选项敏感处加以对照分析的句子,细致分析灵活理解,做好抉择。常见问题有:推测变肯定导致表述绝对、信息杂糅不合文本、时空错位、偷换概念张冠李戴、无中生有过度解读文本等等。本题 A项,“联网设备、网络技术等肯定会出口”说得太绝对,原文“……都有望成为中国企业向海外出口的重要领域”。 C项,“投资额度将是4G的好几倍”文中无信息,属无中生有。 D项,“4G传输网络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错误,由原文“4G传输网络根本无法满足5G数据的传输需求”可知,是无法满足“5G数据的传输需求”,而不是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 故选B。 9.本题考查考生理解文本内容、筛选整合文本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要通读文章,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大意,在此基础上,仔细阅读题干,明确题目要求,然后回归文本,从文本中找出答案区域,仔细阅读相关材料,从中筛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信息,进行整合概括得出答案。比如本题考生通过阅读题干,通过仔细阅读文本材料,可知该题的答案在材料三,太赫兹波频谱的传输特性在该材料的第三段,相关内容是: “‘太赫兹波’频谱有独特的传输特性,需要在非常短的传输距离和视距内进行传播,这也意味着信号无法穿透墙壁等障碍物,而且还会受到树木或天气变化等因素的干扰”。第二问 “美国开放太赫兹波频谱的目的是什么”的答案在材料三的1、2段,从该材料的第1段可得出前两点答案::①在美国5G领域未能取得先机的情况下,希望有朝一日被用于6G服务。②供实验使用,让工程师们开始拥抱下一代无线网络的研发梦想。从第2段中可得出第三点答案:或将为数据密集型应用提供超高速互联网服务,这有助于确保美国在未来几代无线通信领域发挥主导作用。 10.D 11.①他们都衣着讲究,只顾自己的安逸舒适。②他们对国事漠不关心,缺乏爱国情怀。③他们对名著认识肤浅、理解附会,附庸风雅,不学无术。 12.从日常生活中的一段旅途见闻可以看到:①因爆发经济危机而出现动荡不安的社会现状,官舱里最多而最响的声音是茧市米价,桐油涨得太猛;②置民族存亡于不顾的麻木愚昧的人们,如老少两对夫妻;③政府的腐败无能,国民政府竟然以“南瓜棚”来防空。 【解析】 10. 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内容和艺术手法的能力。解答此题,要在把握文本的人物、情节、环境、主题的基础上,分析选项中的人物、时空、事件、艺术手法、情感等,常见错误类型有人物概括不准、事实陈述混乱、技巧断定不当、评价理解失当、文本评述失据等。D项,以偏概全,“官舱里的人们”也包括两位黄布学生服的青年,作者对他们没有嘲讽。故选D。 11.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人物形象的能力。解答此题,要考生审准题干“相同的特征”,找出文中直接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描写处和侧面展现人物的环境描写、他人烘托与对比、他人和作者的评价处,筛选关键词句整合出答题要点,答题时要联系具体描写内容作答。第2、6、9、10段写了文中两对夫妻的衣着、发饰、烟斗的考究,表明他们都衣着讲究,只顾自己的安逸舒适;第11到16段写四人交谈名著,“巴金的《家》很好吧!” “新出的,一部哀情小说” “凤姐和贾母斗的牌,大概就是麻将书上说风姐放一张‘一饼’给贾母。‘一筒’北方人叫‘一饼’,不过她们是两个人就可以成局的”可见他们对名著的认识肤浅,不过是附庸风雅;“这官舱里依然还有‘风雅’的谈吐,但最多而最响的声音是茧市米价,桐油涨得太猛”第17到19段写其他人谈论国防、物价,暗暗对比讽刺两夫妇不关心国政时局,只顾自己“风雅”。 12.本题考查鉴赏艺术手法和探究文学作品主题内涵的能力。解答此题,考生需要思考“能从日常生活的琐屑现象中挖掘出深刻的社会内容”的内涵,即以小见大,从船舱小事看出社会问题。结合文中日本入侵带来的战乱这一社会背景,思考社会中人的表现、社会的整体大局。“这官舱里依然还有‘风雅’的谈吐,但最多而最响的声音是茧市米价,桐油涨得太猛”。可以看出因爆发经济危机而出现动荡不安的社会现状;两对夫妻的衣着、发饰、烟斗的考究,以及附庸风雅的对名著的讨论,都与当时民族处于危亡之际的时代氛围格格不入,由此可知,船舱中人的言语表现反映出当时社会大部分人愚昧麻木、不关心国家的冷漠状态;整体社会动乱,物价飞涨的现实;“据说这些小小的连成一片的‘南瓜棚’是奉命搭盖的,用意在万一对日战争这可以避免飞机‘下蛋’,那就是‘防空’!”讽刺了当时国民政府愚昧,妄想以“南瓜棚”来防空的可笑。 【点睛】 探究小说主题意蕴,是现代文阅读的重要考点。考察对象为小说所蕴含的思想感情,思考角度包括文本中的环境特点、情节设计、各种形象、形象之间的关系、背景提示等,思考层次包括表层和深层、作品、作家和读者层面等,需要考生全面深入理解文本,才可能准确、全面地归纳概括。 13.A 14.B 15.C 16.(1)殷浩见识度量清明高远,年少负有美名,尤其精通玄理。 (2)官本是臭腐之物,所以将要做官却梦见死尸;钱本是粪土,所以将要发财却梦见粪便。 【解析】 13.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能力。明辨句读,是阅读古文最基本的能力。平时,我们就重视文言文的诵读,目的就在于能通过熟读培养文言文学习的语感。而文言文断句的基础在于对通篇文章的领会,因此诵读就显得尤为重要。碰到断句题,不要急于答题,应当先诵读,力求有个大体的了解,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处,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也可以使用排除法,先找出四个选项断句的不同处,一般有两处,然后再结合一些技巧,比如语法知识、人名地名、借助虚词、对称结构等,排除选项。 本题句意为:及至晚年,杰望犹存,却贪图安逸,害怕动乱,终为石勒所虏。凡是明德君子,难道赞成这样做吗?而世人都认为他是对的。“末年”是“晚年”的意思,中间不能断开,故排除B、D两项;“思安惧乱”中“思”和“惧”照应,“安”和“乱”照应,故中间不能断开,故排除C项。 故选A。 14.本题考查考生文化常识的理解识记能力。解答此类试题时考生根据平时积累掌握的知识作出答案,文化常识的积累有助于解读文言文,文化常识一般包括官职、宗教礼仪、服饰、年龄称谓、有特殊意义的专有名词等,学习过程中注意准确积累。本题B 项“右迁”为升职,“左迁”为降职。 故选B。 15.题考查考生筛选整合文中信息、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鉴赏作品的形象的能力。命题主要着眼于与主要人物相关的事件、言行等。选项设计特点多是先概括人物某方面的品质、特点,再结合材料中的具体内容进行分析印证。解答此类题要求考生在全面理解文言文的基础上,找到选项在文中的信息区域仔细比对。选项设错,包括信息错位(具体事件在时间、地点、人物、原因、方式的错误)、翻译错误、无中生有等多种情况。本题C项 ,“王蒙、谢尚认为殷浩不问世事,无法面对江东百姓,因此二人便一同去看望殷浩”分析错误, 从原文第3段“王蒙、谢尚犹伺其出处,以卜江左兴亡,因相与省之,知浩有确然之志。既反,相谓曰:‘深源不起,当如苍生何!’”可知王蒙、谢尚二人一同去看望殷浩,知道殷浩有坚定的避世志向后,才叹道“殷浩不问世事,如何面对江东百姓”。 故选C。 16. 本题考查考生翻译句子的能力。要做好这类题,首先熟悉文言文常见的八种句式:省略句、判断句、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状语后置句、主谓倒装句、被动句、固定句式;其次了解常见的词类活用现象、古今异义词语、通假字、古代文化常识等。最后还要找好有助得分的关键词。 本题第一句重点字词:识度:见识度量;弱冠:古代男子二十岁为成人,进入二十岁后要行加冠礼,因二十岁的年纪身体尚未强壮,故名;后泛指男子二十岁左右的年龄;善:精通 第一句重点字词:腐:朽烂,变质;而:表转折的连词,却;秽:肮脏,这里形容此作名词,指粪便。 【点睛】 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是否有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参考译文 殷浩,字深源,是陈郡长平县人。父亲殷羡,字洪乔,就任豫章太守时,京城人士托他带的书信达百余封,行至石头时,将所带书信尽投入水中,说:“沉下去的自沉,浮上来的自浮,殷洪乔不做送信的邮差。”其资质性情孤高如此。 殷浩见识度量清明高远,年少负有美名,尤其精通玄理,与叔父殷融都酷爱《老子》《易经》。殷融舌战辩论斗不过殷浩,著书立说则胜过殷浩。殷浩因此为那些风流辩士们所推崇。有人问殷浩:“将要做官而梦见棺材,将要发财而梦见大粪,这是为何?”殷浩回答说:“官本是臭腐之物,所以将要做官却梦见死尸;钱本是粪土。所以将要发财却梦见粪便。”时人以为这是至理名言。 太尉、司徒、司空三府征召为官,殷浩都推辞不上任。征西将军庾亮召为记室参军,后任司徒左长史。安西将军庾翼又请做司马。任命为侍中、安西军司,殷浩都称病不就职。隐居坟地,将近十年,时人把他比做管仲、诸葛亮。王蒙、谢尚还探察他的出仕和退隐的动向,来预卜江东的兴亡。二人一同去看望殷浩,知道殷浩有坚定的避世志向。返回后,叹道:“殷浩不问世事,如何面对江东百姓!”庾翼给殷浩写信说:“当今江东社稷安危,内政委托何充、褚裒等诸位重臣,外事依仗庾氏、桓氏等几户大族,只怕难保百年无忧,国家破灭,危在旦夕。您少负美名,十余年间,内外任职,而如今却想隐退世外,不问国事,这于理不合。再说,当代的大业,还须靠当代的杰士去完成,为什么一定要盲目追寻古人的风范!王夷甫是前朝的风流人物,但我始终鄙薄他追求虚名的行为。若以为当今世道非虞夏盛世,那么一开始就该超然物外,不问乱世之事,然而王夷甫却极力谋取高位,树立名望,既是名位显赫,就该努力光大名教,全心治理天下,使乱世得以安定。可此时的王夷甫却又高谈《庄子》《老子》,每天谈说玄理,不务实际,虽说谈道,实长浮华空谈之风。及至晚年,杰望犹存,却贪图安逸,害怕动乱,终为石勒所虏。凡是明德君子,难道赞成这样做吗?而世人都认为他是对的。由此可知当今名实不符,空谈浮华之恶习未除。”殷浩执意不出山。 17.C 18.①白雪皑皑,蓬草纷飞,黄沙弥漫,写出了边塞环境的恶劣,突出友人保家卫国的决心。②营造塞外苍凉雄浑的意境,为后文张判官慷慨赴边作铺垫。③表达了诗人希望友人赴边报国之情。 【解析】 17.此题考查考生对诗歌理解鉴赏能力。这是一道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题目,每个选项都是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本题C项,“旨在表达自己渴望出征之愿”错,这里是以此鼓励友人赴边。 故选C。 18.本题考查考生分析景物描写的作用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要求考生在读懂诗歌的基础上找到所考查的诗句,然后从诗句中找到所写的景物,再从内容、结构、情感三方面作答。本诗颈联描写的景物是黄沙、白雪、蓬草、黄云,边塞是白雪皑皑,蓬草纷飞,黄沙弥漫,这些景物内容上写出了边塞环境的恶劣,突出友人保家卫国的决心;结构上营造塞外苍凉雄浑的意境,为后文张判官慷慨赴边作铺垫;情感上表达了诗人希望友人赴边报国之情。 19.指点江山 激扬文字 青青子衿 悠悠我心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名篇背诵分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本题属于理解性默写。写错字或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此题默写时需注意以下字词书写:“指”“扬”“衿”“悠”“摧”“颜”。 【点睛】 此题考查学生名句默写的能力。在默写名句名篇时,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添字,不漏字,不误写。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 20.①既供市民、游客休息 ②有些城市却鲜见“便民椅” ③但市民生活的便利更不能忽视 【解析】 【详解】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语言连贯能力,属于补写上下句题。这是一道补写题,属于语言表达能力里的衔接考查。此类试题一般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填上与前文或后文相照应的语句即可。所谓“语句补写题”,就是指给出一个语段,空出两至三个句子进行补写,补写后的句子与语段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语句通顺。答题时要注意话题要保持一致,本题①处,从下一句“又为城市增添了艺术气息” 通过关联词“又”可知此空应与后一句构成并列,应填椅子的一般用处, 从而得出答案:既供市民、游客休息;②处通过“然而”一词可知应与上文是转折关系,从下文“市民休闲购物,老人遛弯散步,走得人困马乏,也难觅小憩之处,‘无椅无靠’只能席地而坐,既累人,也煞风景”可得出答案:有些城市却鲜见“便民椅”;③处是文段的最后一句,通过分析可知此句是对前文内容的总结,从前一句“诚然扮靓城市的公共投入不可或缺”,可知此处应写市民生活的便利,从而得出答案:但市民生活的便利更不能忽视。 21.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捷龙一号运载火箭,以“一箭三星”方式,成功发射三颗卫星,卫星均进入预定轨道。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的语言压缩能力,属于新闻类语段压缩试题。此类试题压缩后的内容应是陈述对象和事件构成的主谓式陈述句。解答此题,可根据压缩语段的要点“谁”“事件”“结果”对文章信息进行筛选概括,材料的对象是“我国”,事件是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捷龙一号运载火箭,以“一箭三星”方式,发射了“千乘一号01星”“星时代—5”和“天启二号”三颗卫星,结果是“卫星均进入预定轨道”。据此有条理地将各个要素表述出来即可。 22.参考范文 关爱留守老人刻不容缓 今天读到这样一则材料:重阳节前夕,邻居发现留守老人柳奶奶死了。柳奶奶的六个子女、七个孙子女从全国各地奔丧而回(还有3个未回来)。在重阳节那天,他们将柳奶奶风光大葬。看到这则材料,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柳奶奶这么多子女,竟没有一个人在她身边,死后的大葬又有何意义?这时我眼前不禁出现了那个孤苦伶仃的身影,那张傻乎乎的笑脸,她经常拄着拐杖,在小区的垃圾桶里捡些废旧报纸,塑料瓶,颤巍巍地走着。她是谁?她的儿女呢? 她就是生活在我们小区里的一位老奶奶。老奶奶的老伴早已去世,儿女不在身边。家里只剩下了她,因为身体不太好,需长年吃药,退金不高的她只能靠捡些垃圾来贴补生活。我常常见她坐在小区门口的椅子上,看着来来往往的人。这时,我会坐在她身旁,和她聊一聊我们的校园生活,发生在班级里的有趣的事情,学校开展的活动。因为我知道,在这个世界上,很少有人跟她说话。 像老奶奶这样的老人,被称之为“留守老人”。而当今社会,这样的留守老人也越来越多了。一天,我翻开报纸,几个数据跳进我的眼帘:目前,我国城乡留守家庭超过50%,部分大中城市达到70%。农村留守老人约4000万,占农村老年人口的37%。预计十二五期末,全国65岁以上留守老人将超过5100万。 从身边的事件,从这些数据,我们感到:关爱留守老人,已经成为刻不容缓的大事。 古人云:“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说的就是孩子想孝敬亲人,可亲人早已不在。有些事情是你想做也做不了的,而有些你现在能做的事情不去做的话,等你想去做了有可能就没机会做了。试想,很多的年轻人,远离父母,外出打拼挣钱,也许他们挣钱是为了让父母有更好的生活,可也许等你挣到了很多很多的钱以后,你才知道你失去的是什么?对他死后的风光大葬哪里比得上对他生前的关心陪伴?也许你会后悔,没有陪同自己的父母走过人生的最后一段本该幸福的时光—晚年。 我想,每一个人都要在情感上关注父母、理解父母,常回家看看。社会也应该给这些老人更多的关爱。关爱留守老人,让他们的晚年不再孤单,成为我们践行的中国梦。 【解析】 【详解】 一、审题要点 本题是一则材料作文,考生在完成作文时首先要理解材料的内容,从材料内容提取立意。本则材料讲述的是“留守老人”的故事,揭示的是“留守老人”的养老问题,立意必须基于这一内容,脱离即为跑题。 材料中“邻居发现”“风光大葬”“默默地矗立”这三个细节,都揭示了“留守老人”晚年的尴尬,与中华文化中敬老爱老的优秀传统相悖。命题者对柳奶奶的子女、孙子女的行为持否定态度,考生不可违背这一感情倾向而对其“风光大葬”的做法进行褒扬。 写自己了解的关于“留守老人”的故事时,要结合生活实际,选取真实感人的材料;要记叙、描写、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相结合;要注重细节,夹叙夹议,在叙事中彰显自己的思考和观点。 二、立意要点 本则作文应从“留守老人”的养老问题立意 1、不要让老人孤独 2、不要为了钱而只留下老人 3、死后的风光大葬不如生前的点滴照顾 三、作文素材 1、多陪老人聊天,让自己快乐,也让老人不再孤单。让我们一起加入关爱空巢老人的行动中来吧,关爱自己的老人,关爱身边的老人,让我们的社会充满温暖,充满爱! 2、都市灯光下的彷徨,走过没有晨风的街道,只那一秒钟的感动,眼角微湿之后,我突然明白:原来陪伴是最好的孝顺!有我们在的世界,你们再也不会孤独,我们会陪伴在你的身旁,帮助你们挣脱那些悲伤的回忆。 3、父母含辛茹苦的抚养我们长大,小时候,我们没有能力去回报他们,长大成人后,就是上天给予我们的机会,正是我们反哺父母的时候。我们渐渐长大,父母却渐渐老去。这时候,父母最需要的就是我们作为子女的关爱,他们对于物质要求并不高,只渴求精神上的财富。我们应该常常回家看看,别让自己爱得太迟,而抱憾终身! 四、作文结构 根据作文要求“结合生活实际,真实感人;记叙、描写、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相结合。”可知本次作文要注重细节,在叙事中彰显自己的思考和观点,所以本文既要有记叙又要有议论,本篇作文可以有两种结构模式:1、先叙事,后议论。考生可先写生活中所见的留守老人的情况,再谈自己的见解;2、夹叙夹议。考生可以一边叙述生活中看到的留守老人的例子一边谈自己的感想。 【点睛】 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四个步骤: 1.审读材料,划出关键句。 2.根据材料中的不同对象,列出你所能想到的所有立意(多角度立意)。 3.分析对象之间的相对关系,选择较为核心的一两个进行作文题目立意。 4.从自己对所掌握的作文材料中,选取有新意又有把握的立意(最佳立意)。 审题关键: (一)、寻找关键词。 (二)、分清对象,理清主次。 (三)、筛选最佳立意。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