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议论文第5课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教学案粤教版必修4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议论文第5课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教学案粤教版必修4

第5课 立党为公 执政为民 本课话题——民心 一、从课本中积累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人心向背,是决定一个政党、一个政权盛衰的根本因素。”只有真心真意为人民谋利益,才能得到人民的衷心拥护。‎ 二、从历史中积累 悠悠中华五千载,我们的祖先在中华大地上生息、繁衍,创造出一段又一段的辉煌,为后人所赞颂。分析历史,我们不难发现,每一段辉煌之中,都毫无例外地闪现着一个盛世明君的身影,像汉高祖刘邦、唐太宗李世民、康熙帝玄烨……他们为百姓安居乐业,社会繁荣稳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们统治着不同的时代,可他们却印证了同一个道理:得民心者得天下。‎ 三、从名言中积累 ‎1.人之命在元气,国之命在人心。——杨万里 ‎2.王者所以得天下者,以得民也。得民者,以得其心也。——汪藻 ‎3.天下何以治?得民心而已!天下何以乱?失民心而已!——王韬 ‎4.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管子·牧民》‎ ‎5.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 ‎——《孟子·离娄上》‎ 一、作者简介 胡锦涛,男,汉族,1942年12月生,安徽绩溪人,1964年4月入党,1965年7月参加工作,清华大学水利工程系河川枢纽电站专业毕业,工程师。‎ 曾任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 二、背景回放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2002年2月,江泽民在广东考察工作期间指出:“中国共产党应该成为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执政党”。后来概括为“三个代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经提出,就得到了全党的拥护,并在全国上下迅速掀起了学习和实践“三个代表”精神的热潮。‎ 12‎ ‎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82周年纪念日上,时任中共中央总书的记胡锦涛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本文就是讲话的节选部分。本文原是发表在2003年7月1日出版的第13期《求是》杂志上,原文标题是《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 一、读准字音 ‎(一)单音字 ‎(1)统筹(chóu)        (2)贪图安逸(yì)‎ ‎(3)疫情(yì) (4)波澜(lán)‎ ‎(5)弘扬(hóng) (6)嘹亮(liáo)‎ ‎(二)多音字 ‎1.组词辨析法 ‎(1)说      (2)解 ‎(3)薄 (4)落 ‎2.语境辨析法 ‎(5)露宿(sù)在野外,一整宿(xiǔ)他都在看着天上的星宿(xiù),想到了很多很多……‎ 二、写准字形 ‎(1) (2) ‎(3) (4) ‎(5) (6) 三、用准词语 ‎(一)明确词义 ‎(1)分水岭:两个流域分界的山脊或高原。比喻不同事物的主要分界。‎ ‎(2)试金石:一种黑色坚硬致密的硅质岩石。用黄金在上面画一条纹,就可以看出黄金的成色。比喻精确可靠的检验方法和依据。‎ ‎(3)统筹兼顾:统一筹划,各方兼顾。‎ ‎(4)艰苦卓绝:形容斗争十分艰苦,超乎寻常。‎ ‎(5)波澜壮阔:比喻声势雄壮浩大(多用于诗文、群众运动等)。‎ ‎(6)身先士卒:作战时将帅亲自带头,冲在士兵前面,现多用来比喻领导带头走在群众前面。‎ ‎(7)众志成城:大家同心协力,就像城墙一样的牢固,比喻大家团结一致,就能克服困难,得到成功。‎ ‎(8)突如其来:突然发生。‎ ‎(9)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行动做出榜样。‎ ‎[辨析正误]‎ 12‎ 在党的历史上,领导者身先士卒,领导和指挥了无数次波澜壮阔的群众运动并取得了伟大的胜利。这和群众众志成城的精神是分不开的。‎ 辨析:“众志成城”的原意是大家同心协力,就像城墙一样的牢固。注意不能将“城”写成“诚”。‎ ‎(二)易混辨析 ‎1.维护VS保护 填 一 填 ‎  ①由于五金工具产品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而且随着夏季温度提高和雨量增加,一些五金工具产品的性能如不加强维护就会发生变化。‎ ‎②在企业的IT基础架构中,数据已经取代硬件系统本身,成为最有价值、同时也是最值得保护的IT资产。‎ 辨 一 辨 ‎  “维护”重在“维”,使保持原样,免于遭受破坏。‎ ‎  “保护”重在“保”,保卫,护卫,使不受损害。‎ ‎2.树立VS竖立 填一填 ‎  ①我们加强了与广大发展中国家及周边国家的合作,积极参与处理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树立起负责任的大国新形象。‎ ‎②该不该竖立“中华母亲像”的问题,引起了网友的热议。是对“母爱”的赞美、对母亲的感恩,还是一场“文化秀”,网民各抒己见。‎ 辨一辨 ‎  树立:建立(多用于抽象的好的事情)。‎ ‎ 竖立:物体垂直,一端向上,一端接触地面或埋在地里。‎ 胡锦涛总书记在本文中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8个字高度概括了“三个代表”的本质,强调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                12‎ 一、阅读课文第1~3段,回答问题。‎ ‎1.第1段中“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这三个短语的语序能否颠倒? 参考答案:不能。①因为“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体现了文章由浅入深的逻辑思路;②形象而又准确地表明了党的立场的重要性。‎ ‎2.“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是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基础和前提……而且指明了实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根本途径”的含意是什么? 参考答案:总结了“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同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之间的辩证关系。‎ 二、阅读课文第4~8段,回答问题。‎ ‎3.“奏响了弘扬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嘹亮凯歌,书写了中国人民不畏艰险、敢于胜利的壮丽诗篇”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参考答案:“奏响凯歌”“书写诗篇”两个比喻形象地指出了在抗击“非典”工作中取得的伟大胜利。‎ ‎4.第8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论述了什么问题? 参考答案:本段运用了例证法和分析归纳法。论证了我们党一直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依靠群众,为了群众,相信群众,取得了抗击非典的伟大胜利的问题。‎ 三、阅读全文,回答问题。‎ ‎5.本文从哪些方面阐述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 参考答案:本文从三个方面阐述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第一,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必须落实到党和国家制定和实施方针政策的工作中去;第二,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必须落实到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和行动中去;第三,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必须落实到关心群众生产生活的工作中去。‎ ‎1.紧紧围绕中心论点,逐层展开论证 本文层次清楚,结构紧凑,说理透彻,能够做到紧紧围绕中心论点来论证。从揭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出发,谈到其实施的必要性以及实施贯彻的方法,最后进行总结,这都是围绕“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个中心论点展开的。‎ ‎2.巧用排比增文采 12‎ 在本文的第3段中,作者连续运用了三个“只有……才能……”的句子,充分强调了中国共产党贯彻执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表明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坚定信念和决心。我们在写作时,如果巧妙地运用排比的手法,既可以增添文采,又可以增强说服力。‎ 如何运用排比增加文采 排比的巧妙运用既然可以增添文采,我们在写作时就应该尝试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让自己的作文文采飞扬。‎ ‎1.常用方法 ‎(1)举例巧用排比,彰显深厚积累 在文章举例时使用排比句,这种排比句的使用除了有排比句本身的优势外,还可以让文章短短一段文字,包含无穷内容,彰显作者的深厚积累。‎ ‎(2)议论巧用排比,说理深入透彻 我们知道议论文最精彩的部分应该在议,例子只是引发议论的导火线。一篇文章要深刻,说理透彻,就必须展开议论。但很多人意识不到这一点,只举例子,不做议论。例子举了一个又一个,就是不能够展开议论,这样就让人感觉整篇文章只是在堆砌事例,没有很好地将自己的观点陈述清楚。其实,在举例后及时使用排比句展开议论,不仅可以扩充字数,更重要的是,它可以画龙点睛,让例子升华,论证观点。‎ ‎2.注意事项 举例排比、议论排比两种方法的使用固然能使文章生辉不少,但在使用时要注意使用要求,否则就会弄巧成拙。‎ ‎(1)举例时使用排比句,它能用精练的语言,概括出大量的事例,彰显作者的深厚积累。但是对于本来积累就不够的学生,就不能使用这种排比句了。因为这样只会让学生可用的论据更显匮乏。‎ ‎(2)在论据积累贫乏的情况下,不宜使用举例排比的方法,这时可运用议论排比句,举例后展开议论,充分挖掘手头的论据。‎ ‎(3)如果在一篇文章中想多处使用排比句,那么就一定要注意形式的变化。如果都用一种结构来排比,就会给人堆砌之感。如何变换形式呢?我们可以采用句式变换,比如变换使用肯定句和反问句。另外可以采用结构变换的形式。‎ 请运用“独立疑问+独立回答”的设问排比模式,写一段表明“诚信”的作用的文字。(100字左右)‎ 答:  ‎ ‎  ‎ ‎ ‎ 12‎ ‎ ‎ ‎  ‎ 参考答案:一个人获得朋友信赖的原因是什么?是诚信。商家们获得良好信誉的原因是什么?是诚信。共产党获得人民支持的原因是什么?也是诚信。诚信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做人之本。‎ 学过数学的人都知道,想要建立一个函数或方程的图像,首要工作就是确立原点。然后,才能建立坐标并作图。图像上每一个点的坐标,都是相对于原点来确定位置,原点就是整个图像的根本。‎ 同样,对于国家这个宏大的函数图景,尽管它有着各种复杂的自变量、因变量和对应关系,但它只有一个原点,一个根本,那就是人民。从先哲们“民贵君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的观点,到唐太宗“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水舟之辩,再到中山先生“耕者有其田”的三民主义大同理想,以及毛泽东的“为人民服务”,无不点明了原点所指、根本所在——以民为本。‎ 但是,当今之社会,当今之国家,本末倒置、不识原点者,可谓不少。例如部分官员心中已无公仆之心,反以封建时期“牧人者”自居。思想的偏差,根本的缺失,原点的无视,造就了一件件啼笑皆非的事件。怒喝上访者“我服务的是人民,不是你一个人”的有之;勒令开发商把建设好的商品房拆除,置公众利益不顾,只为政府“风水”者有之;为GDP增长,暴力强拆者有之。‎ 我们的公民,也有众多身为主人而不自知,没有意识到自己是国家的主人,是国家的原点。很多人只关注自己房价涨未?股票升否?但对自己要承担的公民责任躲之避之,不愿投身于基层民主,不愿行使自己应有之责,对社会不公平现象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这些忽视根本,无视原点的现象是有根源的,三十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取得的成绩是毋庸置疑的。但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却一定程度上忽视了社会公平、公平权利、人民幸福感,于是有了GDP世界排名第二,幸福指数排名却100多名的现象。‎ 12‎ 所幸,近年来,国家终于认识到原点的重要性。从温家宝两会上“公平正义比太阳还要光辉”、“执政为民”论断的提出,到今年来关于“幸福”的全民大讨论,无不揭示了政府向“民本”这一原点的回归。‎ 我们的社会,公民意识也在逐渐觉醒。君不见广州地铁的“举牌哥”,君不见各地纷纷出现的“维权斗士”,他们都是回到原点的先行者。‎ 想起孟德斯鸠的名言:“每个人就是整个国家”。是的,难道不是每个人的尊严构成了国之尊严,每个人的权利构成了国之权利,每个人的幸福组成了国之幸福?‎ 你我即原点,让我们关注社会,承担责任,回到原点。每个人的觉醒也是国家回到民众发展这一原点的前提,从而,才能让我们的国家展现出更美好的函数图景。‎ ‎[佳作赏析] ‎ ‎ 这是一篇考场佳作,精彩之处在于:审题准确。作者从数学课中的小图谈到治国“宏图”,其关键都是“确立原点”,并引用古今材料力证治国之根本是“以民为本”。同时,作者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和认识,从“官”和“民”这两个角度,深入剖析了“无视原点”的种种乱象及其原因。有理有据,材料丰富。再者,文章语言平实,情感真挚。全文没有矫揉造作的华丽辞藻,却是些情真意切的平常文字。其中,包含了发人深省的道理,读来令人信服。‎ ‎(时间:40分钟 分值:50分)‎ 一、语言表达专练(25分)‎ ‎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 ‎①昨日,土耳其伊斯坦布尔阿塔图尔克国际机场遭恐怖袭击,美国白宫发言人发表声明,以最强烈言辞谴责这起骇人听闻的恐袭事件。‎ ‎②在巨大灾难面前,邢台市广大干部群众上下一心,凝聚起无难不克、无坚不摧的强大力量,谱写了一曲众志成城抗洪魔的英雄壮歌!‎ ‎③“就是上礼拜在这儿被人打死的那个小偷,”女人无动于衷地说,“我是他母亲。”‎ ‎④来到公司的第一天,我好像什么都不懂,什么都不会做,忙得头昏眼花。已经过了下班的时间,我还在七手八脚地忙乎着。‎ ‎⑤这批用正宗新疆和田玉籽料雕琢打磨出来的项链,串串珠圆玉润,晶莹剔透,立马成为本届珠宝展的抢手货。‎ ‎⑥他虽然很年轻,作品也不多,但在漫画创作方面已是头角峥嵘,小有名气,受到同行的普遍赞赏。‎ A.①②⑥         B.①③⑤‎ C.②④⑤ D.③④⑥‎ 12‎ 解析:选A ①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符合语境。②众志成城:大家同心协力,就像城墙一样的牢固,比喻大家团结一致,就能克服困难,得到成功。符合语境。③无动于衷:心里一点儿也没有触动。指对应该关心、注意的事情毫不关心,置之不理。属似是而非,不合语境。④七手八脚:形容大家一起动手,人多手杂的样子。属自相矛盾,不合语境。⑤珠圆玉润:像珠子那样圆,像玉石那样滑润,形容歌声婉转优美或文字流畅明快。望文生义。⑥头角峥嵘:形容青少年才能突出。符合语境。‎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 A.有的人看够了城市的繁华,喜欢到一些人迹罕至的地方去游玩,但这是有风险的,近年来已经发生了多次背包客被困野山的案情。‎ B.他家离铁路不远,小时候常常去看火车玩儿,火车每当鸣着汽笛从他身边飞驰而过时,他就很兴奋,觉得自己也被赋予了一种力量。‎ C.新《旅游法》的颁布实施,让很多旅行社必须面对新规定带来的各种新问题,不少旅行社正从过去拼价格向未来拼服务转型的阵痛。‎ D.哈大高铁施行新的运行计划后,哈尔滨至北京、上海等地的部分列车也将进一步压缩运行时间,为广大旅客快捷出行提供更多选择。‎ 解析:选D A项,搭配不当,“发生……案情”不搭配。可将“案情”改为“事情”。B项,语序不当,“火车每当……他就很兴奋”中途易辙。可将“火车”放到“每当”和“鸣着汽笛”之间。C项,成分残缺,“不少旅行社正从过去拼价格向未来拼服务转型的阵痛”缺谓语。可以在“不少旅行社正”后加“经历”。‎ ‎3.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3分)(  )‎ 制定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公用事业价格、公益性服务价格、自然垄断经营的商品价格等政府指导价、政府定价,应当建立听证会制度。价格听证会是公民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途径,也是政府价格决策吸纳民意的措施。      如果公众提出的意见很多,并且有一定道理,也不排除对原方案做较大的修改,甚至推翻听证方案。公开说“方案往往不会做特别大的修改”,则等同于宣布拒绝民意。‎ A.无论听证会提出的意见是否正确,政府制定价格时都应该考虑。‎ B.只要听证会提出的意见是正确的,政府制定价格时就应该吸取。‎ C.如果听证会提出的意见有一部分是正确的,政府制定价格时就应该吸取。‎ D.如果听证会提出的意见很少,政府制定价格时就应该全部吸取。‎ 解析:选B  语段的主题是说制定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政府指导价、政府定价,应当建立听证会制度,这是政府价格决策吸纳民意的重要措施。‎ ‎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毋须怀疑,文化时空和心理时空, ① ‎ 12‎ ‎。它们往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心理是有文化沉积的心理, ② ,必然把它所沉积的文化折射到时空视镜上。同样道理,  ③ ,它在时空错杂里寻找意义对应点,也必然把它所经过的心理体验融合在时空视镜中。然而在了解它们间的这些内在联系后,又有必要在形式上把它们析而为二。‎ 答:①  ‎ ‎②  ‎ ‎③  ‎ 参考答案:①并非两个截然分离的概念 ②它在时空错杂里寻找精神对应点 ③文化是经心理体验的文化 ‎5.下面这组题为《沉鱼落雁闭月羞花》的图片,形象地反映了工业污染给我们带来的危害。请展开联想,分别用一句话对四个画面的内容进行描写,并表达你的期盼。要求:所写句子组成一段连贯的话语;运用两种修辞手法;不少于70字。(6分)‎ 答:  ‎ ‎  ‎ ‎ ‎ 参考答案:(示例一)如墨的毒液污染了水体,水中的鱼儿死了;浓浓的废气充溢着天空,鸟儿不能高飞了;乌云般的气团遮蔽天空,月光暗淡了;浑浊的气体污染了空气,花草凋零了。人类啊,减排降污是时候了!(排比、比喻、呼告)‎ ‎(示例二)鱼儿因排放的污液而下沉毙命,鸟儿因废气的弥漫而低飞,明月因天空布满废气而失去光亮,花草因空气污浊而枯萎凋败。地球上的生灵何时才能拥有如画般美丽洁净的家园?(排比、比喻)‎ ‎6.请给下面一则新闻拟写一个标题,不超过15字。(4分)‎ 报载,一位父亲与儿子签订了一纸“父子协议”,主要内容是:儿子自筹全部高等教育学费,自己解决谋生、创业、结婚等一系列人生问题;父母要自己解决养老费,自己料理日常生活等各种事宜。这一纸协议在社会上引起了激烈的争论。有人说,这个协议违背了我国传统的父母抚养子女、子女赡养老人的伦理道德;也有人说,传统的双向依赖型的亲情与孝道是建立在农村社会多子多孙的基础上的,随着时代的发展,这已经成为一种消极因素,应该由一种新型的父子关系来代替。‎ 答:  ‎ 12‎ 参考答案:一纸父子协议引发社会争议 二、阅读理解专练(2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 出淤泥而不染的林则徐 邵 纯 英国人包令与林则徐是同时代的人,他曾任港督,懂汉语,还会说广东方言,号称“中国通”。这个殖民主义者与林则徐是敌对关系,但在他的内心世界中,对林则徐佩服得五体投地。包令发表的《钦差大臣林则徐生平及著述》一文,说林则徐“忠诚地、几乎不间断地为他的国家服务了36年。在社会生活中,他以廉洁、睿智、行为正直和不敛钱财著称”。包令说对了,林则徐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重要的政治家,也是中国近代少有的清官。‎ 林则徐26岁中进士后,在翰林院里当文官,36岁时离京出任杭州、嘉兴、湖州的“道员”,即这三地的行政长官。杭州风景如画,美女如云,是鱼米之乡。如果是个庸人,在这人间天堂当官,岂不悠哉游哉!但林则徐对于官场的种种陋习十分反感,他在给友人的信中说:“省垣孔道,冠盖如云,自辰迄酉,无非对客,事上接下而外,即为送往迎来,一切公牍管札,转待灯下理之,而精力固已惫矣。”后来林则徐在自己官府公堂上挂起了一副自写的楹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这副对联内涵的哲理,直到今天仍有鲜明的价值。‎ ‎1830年8月,林则徐出任省级大员湖北布政使,掌管全省人事财政大权。林则徐每任新职,在赴任前常发出传牌。所谓传牌,就是事先向沿途各地发出一些必须执行的命令。林则徐自北京到武昌,从水路进入湖北省后立即发出《由襄阳赴省传牌》,全文不到二百字,主要说明的是:‎ 第一、我林则徐已乘船到达湖北境内。从襄阳到武昌这段路自雇船只,自付船费,不需要沿途各地交付一分钱,也不准派人添篙帮牵,溜须拍马。我和随行人员的一日三餐均自行准备,不接受任何酒食。‎ 第二、我路过各地时,只在码头上接见一下当地官员,不准远迎,不准送行,任何人不准打着我的旗号捞好处。只要发现行为不轨者,立即严肃查处,“不得稍有徇纵,切切”。‎ 林则徐每任新职,人还未到正气先行。这种“传牌”不仅是独善其身,也是告诫同僚和下属,对于官场的种种陋习和腐败,我林则徐绝不同污合流,你们也当洁身自爱,否则严惩不贷。‎ 林则徐在湖北政声甚隆,善者歌其善,恶者畏其威,这为后来他任湖广总督时大规模地、成功地禁烟运动打下了基础。林则徐在湖北禁烟的成效,又推动了道光帝在全国禁烟的决心。‎ 12‎ ‎1838年的最后一天,林则徐在北京受命钦差大臣,他的任务是到广州收缴大量鸦片的同时,堵塞鸦片走私进口的源头。外有强敌,内有奸佞,林则徐深知此行如赴汤蹈火,以至于他与座师沈鼎甫告别时,师生“相顾涕下”。1839年1月8日林则徐从北京动身,当天上午时分至良乡。林则徐开始发出传牌。指令沿途各地“只用家常饭菜,不必备办整桌酒席,尤不得用燕窝烧烤,以节靡费”。林则徐在途中还向广东发出监控汉奸的密令,于3月10日到达广州,当天近午夜时分住进了越华书院。‎ 林则徐到达广州后,首先拿“十三行”中的头目伍绍荣(又名伍浩官)问罪。此人因与英商勾结走私鸦片大发横财,已成巨富。林则徐审讯此人时,他以为钱可通天,有钱无所不能,所以对林则徐说“愿以家私报效”,就是行贿。林则徐怒斥道:“本大臣不要钱,要你的脑袋!”伍绍荣吓得魂不附体,片刻不敢怠慢地向英商传达了钦差大人限期缴烟和“具结”的命令。‎ 林则徐抵达广州后,在极其错综复杂的局面下,仅用了18天,就迫使英商的政治代表义律同意缴出全部鸦片,这固然与林则徐的智慧、气魄和邓廷桢等人的配合有关,而林则徐的清正廉洁,他的官风官德,却是这一巨大胜利的道德基础。‎ 林则徐是我国的民族英雄,在国外也享有盛誉。比如,1999年2月2日,国际天文学会将新发现的一颗小行星命名为“林则徐”;又如,在寸土寸金的纽约市区辟有“林则徐广场”,广场中心耸立着高大的林则徐塑像。纽约百老汇的一条街命名为“林则徐街”。美国人和爱国华侨这样做,首先是把林则徐作为世界禁毒象征看待的,但也与他疾恶如仇、从善如流、清正廉洁、浩然正气的人格魅力有密切的关系。‎ ‎(有删改)‎ ‎7.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A.英国人包令,与林则徐是敌对关系,他对林则徐非常了解,也非常佩服,他称赞林则徐“忠诚地、几乎不间断地为他的国家服务了36年”。‎ B.林则徐十分反感官场的种种陋习,到了杭州这种风景如画、美女如云、鱼米之乡的人间天堂,他依然拒绝迎来送往,专心于公事,即使天色很晚,他还在处理案牍。‎ C.林则徐出任省级大员湖北布政使时,自北京到武昌,他一路上不断发出“传牌”,虽然“传牌”上文字不多,却告诫了同僚和下属,宣示了认真治理的决心。‎ D.如果没有政治家的智慧与气魄,没有禁烟领导集团的精诚合作,林则徐不可能在抵达广州后,仅用了18天,就迫使英商的政治代表义律同意缴出全部的鸦片。‎ E.林则徐的禁烟行为还得到了世界上的更多人们的赞同,除了人格魅力的原因,也和现在世界上的禁烟形势有一定关系,美国人和爱国华侨就把林则徐作为了世界禁毒的象征。‎ 解析:A项,“非常了解”文中无据,稍显不妥;B项,“他依然拒绝迎来送往,专心于公事”错,文中是说花费了大量时间送往迎来,只能在晚上处理公牍管札;C项,他出任省级大员湖北布政使时,是进入湖北省后他才发出传牌,而不是自北京到武昌就沿途发出传牌。另外,“不断”文中无据。‎ 答案:答E得3分,答D得2分,答A得1分;答B、C不得分。‎ ‎8.林则徐是中国近代少有的清官,文章中有哪些体现?请简要分析。(6分)‎ 12‎ 答:  ‎ ‎  ‎ ‎ ‎ 参考答案:①英国人包令说林则徐以“不敛钱财著称”;②林则徐在自己官府公堂上挂起了一副自写的楹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祛除贪欲是林则徐的自警自策;③1830年8月,林则徐出任省级大员湖北布政使,自北京到武昌,从水路进入湖北省后,林则徐立即发出《由襄阳赴省传牌》,拒绝官场陋习和腐败;④林则徐到达广州后,拒绝奸商行贿。‎ ‎9.林则徐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重要的政治家,成功施政离不开一个人的人格魅力。请简要分析作为一个政治家的林则徐的人格魅力。(6分)‎ 答:  ‎ ‎  ‎ ‎ ‎ 参考答案:①充满爱国主义思想,忠诚地、几乎不间断地为国家服务了36年。②从善如流,和邓廷桢等人配合得很好。③清正廉洁,不敛钱财。④疾恶如仇,浩然正气,富有胆略和政治才能。如:外有强敌,内有奸佞,林则徐深知此行如赴汤蹈火,却毅然前行;对“十三行”中的头目伍绍荣的惩治;在极其错综复杂的局面下,仅用了18天就迫使英商的政治代表义律同意缴出全部鸦片。⑤在处理政事时,态度坚定,措施有力。‎ ‎ 10.林则徐的“出淤泥而不染”并不等同于古人的“洁身自爱”“淡薄渺远,恬静自然”,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8分)‎ 答:  ‎ ‎  ‎ ‎ ‎ 参考答案:①林则徐的“出淤泥而不染”表现在对自己和手下人的要求上,不与官场腐败同流合污。当时吏治的腐败日甚一日,从林则徐的传牌内容上即可见一斑。林则徐对官场种种恶习十分反感,虽无奈,也保持清高耿介的节操。他的“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就体现了对自己人格的要求:无欲无求。②林则徐的出淤泥而不染,不只是不染,更多地体现在为国为民的积极的行动上。他没有陷在“尘网”“世俗”的苦闷烦恼,而是激流勇进,既清正廉洁又经世致用。他无欲无求但有为,体现的是至大至刚之气。他洞察下情,防范歪风邪气。和邓廷桢等人联合起来禁烟,坚决果断地处置伍绍荣等人,取得禁烟的成功。‎ 12‎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