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蚌埠市教师2020届高三“我为高考命题”仿真模拟语文试卷(蚌埠二中3)+Word版含答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安徽省蚌埠市教师2020届高三“我为高考命题”仿真模拟语文试卷(蚌埠二中3)+Word版含答案

蚌埠市教师“我为高考命题”语文学科试卷 注意事项:‎ ‎(★全卷原创)‎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 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每题 3 分,共 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先秦儒家有诸多对于君子人格的论说,树立了君子人格的理想,构成了君子文化丰富的 内涵。这些儒家典籍成为经典之后,历代学人不仅反复习诵,而且不断进行注疏阐释,在泱 泱典籍中,形成了“经学”。先秦儒家关于君子的论说也就不断被传承和弘扬。一代代学人 承接了君子文化的血脉,进而转化为君子文化的实践。‎ 君子文化的实践,主要体现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士大夫层面。士大夫是读书之人,他们所 读之书当然以儒家经典为主;士大夫也往往是执政或参与执政之人,自唐代以后,他们为了 通过科举考试,更要熟悉儒家经典。因此,君子文化对他们有着更深入的浸润,也更容易转 化为实践行为。‎ 例如,宋代的苏轼不仅仰慕古代君子的风范,而且对君子的人格有着自己的思考,认为 君子应该是明“大义”之人;在他看来,君子也应该报效国家,“君子之所以大过人者,非 其以智能知之,强能行之也。其以功兴而民劳,与之同劳,功成民乐,与之同乐,如是而已 矣。”尽管苏轼一生多次被贬谪,却始终保持着君子风范。君子文化的熏陶和他本人对君子 人格的思考,使他成为君子理想的践行者。‎ 与苏轼的情形相近的,还有明代的王阳明。在《答友人》中结合自己曾经被“左右交谗” “祸且不测”的经历,他阐发了“君子之学,务求在己”的观点。君子通过学习,有自己的 见识,从而内心有定力、有自信,毁誉荣辱不足以让自己情绪波动。他从人生实践中获得对 君子人格的认识,又以此实践自己的君子人生,遭到贬谪并不气馁,忠君报国依然如故,最 终成为一代圣贤。‎ 君子文化的实践还突出体现在特殊的历史时期、历史环境中。在明代后期,阉党专权, 一批具有君子人格的士大夫横遭打击,左光斗就是其中一位。面对朝廷小人当道,他坚守君 子操守,与杨涟等人弹劾阉党魏忠贤,被诬陷下狱冤死,完成了自己君子人格的塑造。他的 学生史可法曾经到监狱探望他,写下了著名的《左忠毅公逸事》。并追步乃师的君子人格, 在扬州城破之后,史可法纵身投江,和左光斗一样,以生命为代价,完成了自己君子人格的 塑造。‎ 文学作品是传播和弘扬君子文化最重要的载体。不少古代作家在作品中表达对君子的赞 赏,塑造君子形象。诗人李白《赠韦侍御黄裳二首》有句:“受屈不改心,然后知君子”,‎ 既是对韦黄裳君子风范的赞美,也表达了“受屈不改心”方为君子的看法。杜甫《天末怀李 白》中以“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的诗句,既表达了对李白的牵挂之情,同时也将李白 视为君子。作为讽刺小说,吴敬梓的《儒林外史》也有对真君子的书写和赞美。作品第三十 六回所写的虞育德就是一个有君子美行的人物。小说的叙述和描写中,虽然没有用“君子” 赞美他的品格,但回目却大书“常熟县真儒降生”,将他视为“真儒”,令人敬重。‎ 历代士大夫文人对君子文化的弘扬和传播,让君子文化深入人心。在记载古徽州宗族的 ‎《休宁名族志》《新安名族志》等中,我们就看到诸多山村乡民有“古君子之风”,如任梦 桂、陈世淳,“女中君子”韩钦的妻子金氏等。这些小民君子的事迹,说明君子文化已深入 社会各个层面,成为中华民族的共同价值观。‎ ‎(摘编自朱万曙《浸润在历史长河中的君子文化》)‎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先秦儒家典籍对君子人格的论述,构成了君子文化丰富的内涵,对后世仍具有重要价值。 B. 士大夫读书、考试、做官,离不开对儒家经典的研读,因此更容易受到君子文化的熏陶。 C. 践行君子理想,完成君子人格的塑造,需要士大夫忠君报国、屈心不改,以生命为代价。 D. 古代文人可以通过文学作品表达对君子的赞赏,塑造君子形象,传播和弘扬君子文化。‎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章围绕君子文化这一概念,分别阐述了君子文化的践行、载体与广泛影响。‎ B.文章采用举例论证,如苏轼、王阳明、左光斗等人都对君子人格有自己的思考。‎ C.文章多处采用引用论证,其中引用李白、杜甫的诗歌,都表达了对君子的赞美。 D.文章逻辑严谨,有理有据,有论有述,逐层深入,针对君子文化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回顾中国历史长河,士大夫仰慕君子风范,阅读儒家典籍和文学作品,就能践行君子人格。‎ B.在苏轼看来,君子应该深明大义、效忠国家、智能过人、与民同乐,发扬了君子之道。‎ C.吴敬梓的《儒林外史》以读书人为主要描写对象,其中多有对伪君子的辛辣讽刺。 D.根据宗族志的记载,说明君子文化已渗透到古代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但缺乏现实意义。‎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材料一:“重檐之上的月光,曾照进古人的宫殿;城墙上绵延的灯彩,映出了角楼的瑰 丽。今夜,一群博物馆人将我点亮,我在北京的中央,献给团圆的你们,一座壮观的城。”‎ ‎2019 己亥年正月十五 18 时 30 分,故宫博物院在其官微向世界表白。 半个小时后,紫禁城成为北京老城最亮的点——350 盏红灯为 9 米多高的城墙涂上一抹 胭脂;畅音阁二层开戏,演员的水袖一甩一拨,柔婉缠绵;灯光为笔,在金色琉璃瓦上绘出 ‎《千里江山图》和《清明上河图》,展现山河壮丽和市井繁华…… 这座城“嗨”了,从黑夜到白昼。这恐怕是明成祖朱棣在下令营造它时无论如何都想不 到的。599 年后,他的家成了世界上年客流量最大的一座博物馆,文创年销售收入过 10 亿 元,甚至连他自己都戴上了墨镜,唱着“RAP”,成为一名为故宫助阵的“网红”。‎ ‎(摘编自《动起来的故宫》,《北京日报》2019 年 2 月 28 日)‎ 材 料 二 15 日,故宫博物院和华为在北京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开展打造 5G 应用 示范、建设故宫智慧院区、举办人工智能大赛等方面合作,进一步推动故宫博物院的数字化、 信息化、智慧化建设。单霁翔畅想,“让远在世界各地的观众都能够随时身临其境体验到实 地参观故宫博物院的乐趣;让每一位来到故宫博物院的观众能够享受到更高速的网络服务和 高清视频内容,瞬间获取眼前的古建筑、文物知识链接和服务设施信息:对文物出入库、修 复、运输、展览的全流程进行随时随地的安全监控;邀请世界各地的文物医生和考古学家远 程开展文物修复的会诊或考古调查;利用更强大的人工智能技术为文物的鉴定、修复和青少 年教育提供更宽广的平台和更强有力的知识支撑……”‎ ‎(摘编自《600 岁紫禁城要打造“5G 智慧故宫”》,中国新闻网 2019 年 3 月 15 日) 材料三 近年来,我国的博物馆正迎来多年罕见的参观热潮。据统计,截至 2018 年年 底,全国每年参观博物馆的人数突破 10 亿人次。这也意味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 扬具备了更好的群众基础。 不过,对观众而言,参观博物馆也应回归初心。博物馆是知识宝库,也是社会教育的重 要组成部分,更是了解历史、认识现实、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的有效途径。因此,‎ 在参观之前做一点功课,充分利用博物馆官网上的相关介绍,对馆藏特点、重要展品的历史 背景、意义价值等做一些学习,再去参观,感受就会大不一样。但显然有这样良好参观习惯 的观众是很少的,大多数人只满足于来过、看过、拍过。借助《国家宝藏》等成功的电视节 目,许多以往罕为人知的国宝变成了大众熟知的明星,各馆的相关藏品观者如堵。今年春节 期间,河北博物院连续多日参观者超过 3 万人,迫使馆方采取限流措施,而观众主要就是想 来看看在《国家宝藏》里出镜的三件国宝。但实际上,单件器物所能展示的历史是有限的, 如果能由此及彼,举一反三,通过对某一件器物的参观扩展到对某一类器物的历史考察上, 收获就要大得多。器物本身固然宝贵,但器物背后所承载的历史、文化乃至民族精神才更加 值得体味与追寻。(《让博物馆热走向深入》,《人民日报》2019 年 4 月 5 日)‎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明成祖朱棣在建造紫禁城之初,无论如何都想不到的如今的故宫博物院随着时代的 节拍舞动起来。‎ B.《国家宝藏》等电视节目成功的将许多以往罕为人知的国宝变成了大众熟知的明星 宝藏。‎ C.故宫博物院和华为签署协议,共同开展打造 5G 智慧故宫致力于推动故宫博物院的数 字化、信息化、智慧化建设。‎ D.近年来,我国参观博物馆的人数不断增加,这意味着人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 注度不断提升。‎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故宫博物院因元宵节亮灯仪式,首次成为世界上年客流量最大的一座博物馆,文 创年销售收入高达 10 亿元之多。‎ B.参观博物馆正在成为一种日益流行的生活方式和休闲方式,但如何使之成为传承和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途径,仍需进一步思考。‎ C.智慧故宫的打造将有助于故宫宝藏的鉴定、修复和研究,以及参观者充满趣味 性和知识性的体验学习。‎ D. 三则新闻报道语言风格不一,材料一轻松活泼,材料二平实客观,材料三较 为理性,都具有可读性。‎ ‎6.根据以上材料,如何促进博物馆的健康发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 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4 分) 旅 行 马可滼 戈壁滩的一条曲折公路上,一辆锈迹斑驳的黄色皮卡车正不疾不徐地向前开着,从车的 款式和外观看,车子颇有些年头了。而坐在驾驶位和副驾驶位的两位车手,年纪更是衬得上 他们的车子。‎ 这是一对老夫妇,老妇人已满头华发,老先生戴着牛仔帽,只能看到白色的鬓角,但从 他如枯枝般的双手判断,年纪也绝不低于七十岁了。对于他们来说,这是一次非同寻常的旅 行。老妇人患上了轻度的阿尔兹海默症,老先生开了两千多公里,只是为了完成老伴儿的愿 望:她想去看看两人年轻时候种下的树。一路上,老妇人不止一次地问:还有多远啊?老先 生每次的回答都一样:不远啦,一会儿就到!‎ 烈日当空,戈壁上掀起热浪,轰鸣的发动机声传出老远,对某些人来说,发动机的轰鸣 可能有点儿恼人,但对于此时的老夫妇来说,发动机的噪音简直再好听不过了。因为两小时 前,车子刚刚抛锚过,老先生花了一个多小时修理,才让他的“老伙计”勉强上路,而距离 最近的汽车维修站,还有两百多公里。‎ 不幸的是,老爷车再次抛锚了。 这次,发动机彻底烧了,车子已经不能再发动了。更不幸的是,老人的手机这时也没有 信号了。‎ 于是两位老人只好在路上拦车,希望有好心人能帮他们拖车。 还好,十几分钟后驶来一辆旅行车。因为两辆车上都没有拖车绳,车上年轻的夫妇了解 情况之后表示爱莫能助。‎ 老夫妇又在烈日下站了一个多小时,远处驶来一辆小轿车,但是这辆车马力太小了,开 车的女孩和她的车用尽了全力,拉了两百米后还是在上坡的地方熄了火。老夫妇只好让女孩 离开了,临走时女孩把拖车绳留给了老夫妇。‎ 又过了两个小时,天色渐暗,一辆大型越野车驶来,车上的大汉一下车,吓得老太太赶 紧躲在老先生身后。大汉一脸的络腮胡,露出的两条胳膊文满了花样。大汉倒是很热情,还 说老先生长得很像自己的父亲。可大汉说自己的车油也不多了,而且是汽油车,用不了老爷 车的柴油。如果自己在前面加了油,肯定会回来接“干爹”的。两位老人也不敢提出别的要 求,只能看着大汉开走了他的越野车。‎ 天渐渐黑了,戈壁滩的气温骤降,风沙大作,不见星月。两位老人依偎在车里,准备熬 过这一宿。正当他们绝望时,路的尽头突然出现了一组灯光,之前路过的越野车、小轿车和 旅行车依次驶来。‎ 两百公里外,正是两位老人当年植树的小镇,小镇周围现已绿树成荫。小镇上的汽车旅 馆也成了过往旅人必去的补给站。众人在汽车旅馆看到了老夫妇年轻时候植树的照片,便不 约而同地补给了装备,决定一同回来接两位老人。‎ 于是,在昏暗的戈壁滩上,越野车、小轿车、旅行车、老爷车,四辆车串成一条线,一 起驶向前方。‎ 原载于 2020 年 2 月 4 日《北京晚报》‎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小说开头不仅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好环境,也细致刻画了主人公及老爷车的状况,为后 文情节分发展埋下伏笔。‎ B.老爷车再次抛锚,手机也没信号,车辆陆续经过却由于种种原因无法帮助拖车,这些故事 情节增强了小说的戏剧性。‎ C.小说善于运用细节表现人物,“络腮胡”一下车,“吓得老太太赶紧躲在老先生身后”体 现出老太太对老先生的依赖。‎ D.小说中的老夫妇经历了一场非同寻常的旅行,即使深陷困境时,也没有绝望,始终对生活 抱有热情,对未来充满期待。‎ ‎8.作品是怎样叙述旅行的故事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6 分)‎ ‎9.小说以四辆车“一起驶向前方”结尾,这样处理有怎样的艺术效果?请结合作品进行分析。 (6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 绩,字无功,绛州龙门人,文中子通之弟也。年十五游长安,谒杨素,一坐服其英敏, 目为神仙童子。隋大业末,举孝廉高第,除秘书正字。不乐在朝,辞疾,复授扬州六合县丞。 以嗜酒妨政,时天下亦乱,遂托病风,轻舟夜遁。叹曰:“网罗在天,吾将安之!”乃还故 乡。至唐武德中,诏征以前朝官待诏门下省,绩弟静谓绩曰:“待诏可乐否”曰:“待诏俸 薄,况萧瑟,但良酝三升,差可恋耳。”江国公闻之曰:“三升良酝,未足以绊王先生。” 特判日给一斗。时人呼为“斗酒学士”。贞观初,以疾罢归。河渚间有仲长子光者,亦隐士 也,无妻子。绩爱其真,遂相近结庐,日与对酌。君有奴婢数人,多种黍,春秋酿酒,养凫 雁、莳药草自供。以《周易》、《庄》、《老》置床头,无他用心也。自号“东皋子”。虽 刺史谒见,皆不答。终于家。性简傲,好饮酒,能尽五斗,自著《五斗先生传》。弹琴、为 诗、著文,高情胜气,独步当时。撰《酒经》一卷、《酒谱》一卷。李淳风见之曰:“君酒 家南、董也。”及诗赋等传世。‎ 论曰:唐兴迨季叶,治日少而乱日多,虽草衣带索,罕得安居。当其时,远钓弋者,不 走山而逃海,斯德而隐者矣。自王君以下,幽人间出,皆远腾长往之士,危行言逊,重拨祸 机,糠核轩冕,挂冠引退,往往见之。跃身炎冷之途,标华黄、绮之列。虽或累聘丘园,勉 加冠佩,适足以速深藏于薮泽耳。然犹有不能逃白刃、死非命焉。夫迹晦名彰,风高尘绝, 岂不以有翰墨之妙,骚雅之奇美哉!文章为不朽之盛事也。耻不为尧、舜民,学者之所同志; 致君于三、五,懦夫尚知勇为。今则舍声利而向山栖,鹿冠舄几,使于锦绣之服;柴车茅舍, 安于丹雘之厦;藜羹不糁,甘于五鼎之味;素琴浊酒,和于醇饴之奉;樵青山,渔白水,足 于佩金鱼而纡紫绶也。时有不同也,事有不侔也。向子平曰:“吾故知富不如贫,贵不如贱, 第未知死何如生。”此达人之言也。《易》曰:“遁之时义大矣哉!”‎ ‎(选自《唐才子传·卷一》)‎ ‎10.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夫迹晦名彰/风高尘绝/岂不以有翰墨之妙/骚雅之奇美哉/文章为不朽之盛事也 B.夫迹晦/名彰风高/尘绝岂不以有翰墨之妙/骚雅之奇/美哉文章/为不朽之盛事也 C.夫迹晦名彰/风高尘绝/岂不以有/翰墨之妙/骚雅之奇/美哉文章/为不朽之盛事也 D.夫迹晦/名彰风高/尘绝岂不以有/翰墨之妙/骚雅之奇美哉/文章为不朽之盛事也 ‎11. 下列古代文化常识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绩,字无功:古人有名有字,二者在意义上可以相反相对,如韩愈,字退之。 B.门下省,始自西晋,初名侍中寺﹐是宫内侍从官的办事机构﹐后成为三省之一。 C.升、斗,都是容量单位,十升为一斗。古代容量单位还有石、豆、斛、钟等。 D.骚雅指《离骚》《诗经》所奠定的古诗优秀传统,也可指风流儒雅,文中指后者。‎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王绩初入长安,为人叹服。他十五岁时到长安游历,拜见杨素,当时在坐的所有人都惊服 他聪敏过人,把他看作神童。‎ B.王绩不恋仕途,称病回乡。他以优等成绩考中孝廉科,被授予官职;辞职回乡后,结交了 隐士仲长子光,并在他家附近修建房屋。‎ C.王绩性情傲慢,爱好饮酒。他自号东皋子,被称为斗酒学士;酿酒弹琴,作诗写文,情调 高迈,气格过人,在当时无人能比。‎ D.王绩隐居乡里,通达知命。在他之后,不乏挂冠辞职,引退山野者,他们行为正直,言辞 谦顺,懂得见微知著,明哲保身。‎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以嗜酒妨政,时天下亦乱,遂托病风,轻舟夜遁。‎ ‎(2)唐兴迨季叶,治日少而乱日多,虽草衣带索,罕得安居。‎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 14-15 题。‎ ‎[越调]平湖乐 元代:王恽 采菱人语隔秋烟,波静如横练。‎ 入手风光莫流转,共留连,画船一笑春风面。‎ 江山信美,终非吾土,问何日是归年?‎ ‎14.下列对这首元曲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秋日湖面,如白练横陈,在隔着轻纱般的烟霭中,传来了采菱人的喧哗声。 B.诗中写水乡之美与韦庄《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相同,较为常见。 C.诗人不舍旖旎风光,流连忘返,表达了对江南水乡的赞美与喜爱之情。 D.本诗前半写景,后半抒怀,描写与抒情紧密关联,脉络清晰,艺术感染力强。‎ ‎15.本诗在写法上独具特色,请简要分析。(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16. 补写出下列语段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逍遥游》中写天空深蓝,“ ? ?”大鹏鸟往下看, 也是如此。‎ ‎(2)曹操《龟虽寿》“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 也有类似的表达:“ , 。”‎ ‎(3)杜甫在《望岳》中,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描写泰山神奇秀丽、巍峨高大的诗句是: “ ,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7~21 题。‎ 今年 4 月 19 日 22 时 45 分,迎来谷雨节气。降水明显增加, 茁壮成长。民谚说 “( )”,谷雨作为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意味着细腻的春天将远,气温加速 回升,南方大部多会迎来一场大雨,寒潮天气不再。古代将谷雨分为三候:一候萍始生,雨 水 ,浮萍生长;二候鸣鸠拂其羽,布谷鸟羽毛渐丰,啼鸣山林;三候为戴胜降于桑, 桑树上开始见到戴胜鸟。三候提醒人们农桑 到来。田中作物新种,最需雨水滋润,此 时,春茶采摘进入最忙碌季节。东部渔区流传“谷雨百鱼上岸”的说法,这天也是不少地方 开海捕鱼的日子。不同地区和民族都对谷雨有着偏爱。在广西田阳,壮族有跳火棍舞的习俗, 人们借此求雨,乞求 ;在陕西白水,这天会祭祀仓颉庙。传说上天感动仓颉造字而降 “谷雨”。提到仓颉,谷雨还是联合国中文日。这天,联合国会举办中国特色文化活动向世 界展示中国的茶道、书法文化。‎ ‎17.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谷雨作为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代表着细腻的春天将远,南方大部多会迎来一场大雨,气 温加速回升,寒潮天气不再。‎ B.作为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谷雨意味着细腻的春天将远,气温加速回升,寒潮天气不再, 南方大部多会迎来一场大雨。‎ C.谷雨作为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意味着细腻的春天将远,寒潮天气不再,气温加速回升, 南方大部多会迎来一场大雨。‎ D.作为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谷雨代表着细腻的春天将远,寒潮天气不再,气温加速回升, 南方大部多会迎来一场大雨。‎ ‎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是(3 分) A.清明断雪,谷雨断霜 B.谷雨时节,雨生百谷 C.谷雨前后,种瓜点豆 D.人间暮春,雨落情长 ‎19.依次填人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植物 滋润 节气 风调雨顺 B.谷物 滋养 时令 风调雨顺 C.植物 滋养 节气 五谷丰登 D.谷物 滋润 时令 五谷丰登 ‎20.对下列各句中的冒号和文中“古代将谷雨分为三候:”的冒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鲁镇的酒店的格局,是和别处不同的:都是当街一个曲尺形的大柜台,柜里面预备着热水,‎ 可以随时温酒。‎ B.我最急于告诉你们的,是我思想感情的一段重要经历,这就是:我越来越深刻的感觉到谁 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C.徐霞客说过:“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古往今来,有多少诗人画家描写过 黄山的异峰奇景。‎ D.我们的实践证明: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更深刻 地感觉它。‎ ‎21.下列诗句所描述的景象,与节气对应不当的一项是( ) A.牡丹破萼樱桃熟,未许飞花减却春。(谷雨) B.谢却海棠飞尽絮,困人天气日初长。(夏至) C.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霜降) D.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大寒)‎ ‎2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 密,每处不超过 12 个字。(5 分)‎ 自来水之所以会有水垢、味道, (1) ,这也是它被人们说是硬水的原因。实际 上这种水只是钙、镁离子含量高一点,正常饮用并不会有任何问题。至于一些人担心的,硬 水会不会导致结石, (2) 。目前没有证据能证明硬水会导致结石或其他健康问题。 硬水对人体无害,钙和镁都是人体必需的元素,而且多数人的钙镁摄入量都偏低。从这个意 义上来说,硬度高的水, (3) 。当然,也远远不够日常所需,补充矿物质的正 道,还是均衡的膳食。‎ ‎★四、写作 ‎23.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 分)‎ 一代青年有一代青年的时代使命,作为新一代时代使命的“接力者”,你是否认真思 考过“我该怎样生活”? 这个问题不只是人生道路之初的问题,更是贯穿人的一生的问题。 这个问题,主要不是选择人生道路的问题,不是选对或选错人生道路的问题,而是行路的 问题——知道自己在走什么路,知道这条路该怎么走。‎ 请结合材料内容,面向本校(统称“复兴中学”)同学写一篇发言稿,在 2020 年高中 毕业典礼上分享你的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 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参考答案 ‎1.C (C 选项“以生命为代价”曲解文意,对应原文第 5 段,文中意为史可法坚守君子人格, 舍生取义,是完成君子人格塑造的一种形式、一种途径。)‎ ‎2.B(B 选项“都对君子人格有自己的思考”错误,根据原文,其中苏轼、王阳明有,而左 光斗并未提及。)‎ ‎3.C 根据原文“作为讽刺小说,吴敬梓的《儒林外史》也有对真君子的书写和赞美。”可知 正确。 A.过于绝对,根据原文“因此,君子文化对他们有着更深入的浸润,也更容易转化为实践行 为。”B.曲解文意,根据原文“君子之所以大过人者,非其以智能知之,强能行之也。”智能 过人,表述错误。D,推断错误,根据原文最后一句“这些小民君子的事迹,说明君子文化 已深入社会各个层面,成为中华民族的共同价值观。”不能判断其缺乏现实意义。‎ ‎4、D “参观人数不断增加”与文意不符,原文“近年来,我国的博物馆正迎来多年罕见的 参观热潮。”‎ ‎5、A “因元宵节亮灯仪式”表述不正确。原文“成了世界上年客流量最大的一座博物馆” 并非只源于元宵节亮灯仪式。‎ ‎6、博物馆方面:顺时而动,创新发展,深入挖掘文化资源,充分利用科技提升发展活力;‎ ‎(3 分)参观者方面:坚守传统,回归初心,提升自我,让博物馆热走向深入。(3 分)‎ ‎7、D,曲解文意,‘“即使深陷困境时,也没有绝望”,错误,小说倒数第三段写到“正当他 们绝望时”。‎ ‎8、①以第三人称的视角来叙事,使事件显得真实客观;②按照时间顺序叙述故事,使得故 事情节清晰流畅;③以老夫妇自驾老爷车开篇,引入旅行的故事,唤起读者的阅读兴趣;④ 情景描写与老夫妇的旅行经历相结合,渲染了故事的气氛。(每答一点给 2 分,给满 6 分为 止)‎ ‎9、①四辆车“一起驶向前方”构成了戈壁滩最美的风景,增强了画面感,照应标题“旅行”;‎ ‎②故事戛然而止,余味悠长,留有想象回味的空间,引发读者的想象。③以此结尾,突出了 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的这一温暖主旨,启迪读者思考。‎ ‎10、A.正确的断句应是“夫迹晦名彰,风高尘绝,岂不以有翰墨之妙,骚雅之奇美哉!文章 为不朽之盛事也。”意为:那些行迹隐秘而名声显赫,享有盛誉而踪迹难寻的人物,难道不 是由于他们有绝妙的文章和奇美的诗赋吗?文章是万古不朽的盛事。‎ ‎11、D.骚雅在文中指前者,“翰墨之妙,骚雅之奇美”指擅长写就精妙的文章书画。‎ ‎12、C.根据原文“弹琴、为诗、著文,高情胜气,独步当时。”酿酒不在此列。‎ ‎13、(1)王绩因自己嗜好喝酒而妨碍政事,加上当时天下又乱,于是借口自己患风病严重, 乘快船连夜远走高飞。(“以”“托”“遁”各 1 分,句意 2 分)‎ ‎(2)唐朝兴盛到末年的时候,当时太平的日子少而战乱的日子多,即使是衣着粗劣的山野 隐士也难以过上安稳的日子。(“迨”“治”“草衣带索”解释为“以草为衣服以绳索为腰带” 亦可,句意 2 分)‎ 参考翻译: 王绩,字无功,绛州龙门人,是文中子王通的弟弟。他十五岁时到长安游历,拜见 杨素,当时所有在坐的人都惊服他聪敏过人,把他看作“神仙童子”。隋朝大业末年,王绩 以优等成绩考中孝廉科,被任命为秘书省正字。他不愿在朝为官,就托病辞职,又被委任为 扬州六合县承。王绩因自己嗜好喝酒而妨碍政事,加上当时天下又乱,于是借口自己患风病 严重,乘快船连夜远走高飞。他叹息说:“天空布满罗网,我能逃到哪儿去呢?”于是返回 故乡。到了唐朝武德年间,皇上下诏征求人才,王绩凭原隋朝官员的身份在门下省待诏。王 绩的弟弟王静问王绩说:“待诏顺心吗?”王绩答道:“待诏薪水微薄,境况冷落,不过有 好酒三升,有点使人留恋。”江国公听说了这件事,说:“三升好酒,不足以留住王先生。” 就特批每天发给王绩好酒一斗。当时人们都称王绩为“斗酒学士”。贞观初年,王绩因病罢 职回到故乡。河诸上有一位叫仲长子光的人,也是隐居之士,他没有妻室儿女。王绩喜欢他 性情真率,就在他家附近修建房屋,每天和他在一起喝酒。王绩家雇有几个男女佣人,田里 主要种黍,春秋两季酿酒,还饲养野鸭野雁,移栽药草供自己服用。他把《 周易》 、《 庄 子》 、《 老子》 这三种书放在床头,对别的事没什么兴趣。他自号为“东皋子”。即使 州里的刺史要来与他相见,他都不答应。他在家里去世。王绩平生性情傲慢,爱喝酒,一次 能喝五斗,为自己写过一篇《 五斗先生传》 。他弹琴,作诗,写文章,情调高迈,气格过 人,在当时无人能比。王绩著有《 酒经》 一卷、《 酒谱》 一卷。李淳风看了这两种书后 说:“您真是酒家的南史、董狐啊!”王绩还有诗、赋等作品传于后世。‎ 评论说:唐朝建立在隋朝末世,当时太平的日子少而战乱的日子多,即使是衣着粗 劣的山野隐士也难以过上安稳的日子。在那时候,远避灾祸的人,不是跑进深山就是逃往湖 海,这是有德行而隐藏不露面的人啊。从王绩以后,幽人隐士不时出现,都是远行避世长久 不返的人物,他们行为正直,言辞谦顺,看重消灭灾祸的苗头。他们轻视显贵的官职,挂冠 辞职,引退山野者常常可见。纵身于冷热无常的官场,却向往加入夏黄公、绮里季的行列。 有的人虽然在山丘由园中被屡次召聘,勉强接受官职,这样又恰恰足以使他们归隐江湖更加 迅速而已。就是这样,尚且有人仍逃避不过刀斧之灾而死于非命。那些行迹隐秘而名声显赫, 享有盛誉而踪迹难寻的人物,难道不是由于他们有绝妙的文章和奇美的诗赋吗?美好啊!文 章“是万古不朽的盛事”。对自己没能成为尧、舜的臣民而感到耻辱,这是有学识的人相同 的想法;使君王达到三皇五帝那样的太平盛世,这是懦夫都知道应勇于去做的行为。如今却 放弃名声和实利进山隐居,鹿冠尧鞋,比锦绣官服更舒适;柴车茅屋,比彩饰的大厦更安逸; 无米的野菜汤,比五鼎中的山珍海味更甘美;朴素的木琴和混浊的土酒,比醇厚的美酒更使 人陶醉;在青翠的山中打柴,在清澈的河里捕鱼,比佩金鱼符系紫缓带更使人满足。时代不 一样,事情也就不一样了。向子平说:“我已知道富裕不如贫穷,地位显赫不如身份低下, 只是不知道死去比活着怎么样。”这是通达知命的人说的话啊。《 周易》 说:“君子适时 退隐,意义重大啊!"‎ ‎14.C.写游人陶醉在旖旎风光中,流连忘返,诗人更加想念自己的家乡。‎ ‎15.(1)乐景写哀情,以眼前他乡之景反衬自己内心思乡之苦;‎ ‎(2)以反问作结,直抒胸臆,借以表达强烈的旅思和乡愁;‎ ‎(3)多处化用前人诗文,恰到好处。如谢朓“澄江静如练”,杜甫“画图省识春风面”, 王粲《登楼赋》“虽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杜甫“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一点 2 分,共 6 分)‎ ‎16、(1)其正色邪 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2)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3)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 ‎17.B 解析:原文两处语病,一是主语的位置“谷雨”应放在后面;二是“南方大部多会迎 来一场大雨,寒潮天气不再”语序不当。修改后正确的是B选项。‎ ‎18. A 解析:根据文意,谷雨时节气温回暖;B、C 强调“谷”和“雨”的关系;D 不属于民 谚,语意也与语段无关。‎ ‎19. D 解析:第一个空是讲述“谷雨”二字的命名由来,因此“谷物成长”更恰当。第二个 空,“滋润”意为增加水分,使不干涸;“滋养”指供给养分,如滋养身体。第三个空,“时 令”指季节、节令;“节气”指根据太阳的位置,在一年的时间中定出 24 个点,每一个点 叫一个节气。第四个空,“风调雨顺”指风雨适合农时,侧重过程;“五谷丰登”,指年成 好,粮食丰收,侧重结果。‎ ‎20.D,文中冒号表示列举。解析:A,在复句中,当后面的分句注释、说明前面的分句或前 面分句中的某一个词语时,在解释性语句前要用冒号。B,冒号用于判断词“是”的后面, 大体上有两种情况:一是为了引起人们对“是”后面的词语的注意;二是便于在“是”的后 面做分条式的列举。C,引用语句或诗文,引语前面可以用冒号表示停顿,并指示下文是引 文。D,于“说、想、透露、表明、规定、注意、指出、宣称、证明、告诉”等词语后,或 是在举例时,特别是列举几项例证时,在“例如、如、如下”或其他表示举例的词语后面可 以用冒号。‎ ‎21.B,诗句所描述的是初夏景象。解析:A.谷雨:范成大《晚春田园杂兴》“谷雨如丝 复似尘,煮瓶浮蜡正尝新。牡丹破萼樱桃熟,未许飞花减却春。”B.立夏:朱淑真《初夏》 竹摇清影罩幽窗,两两时禽噪夕阳。谢却海棠飞尽絮,困人天气日初长。C.霜降:白居易《村 夜》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独出前门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D。大寒:杜 耒《寒夜》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22.(1)主要是硬度稍高一些 ‎(2)其实也是杞人忧天 ‎(3)还能补充一部分矿物质 ‎(答对 1 个得 1 分,答对 2 个得 3 分,答对 3 个得 5 分。)‎ ‎22.作文参考高考阅卷评分标准。 解析:本次作文引发考生思考新时代背景下“我该怎样生活”,以发言稿为作文形式,‎ 情境设置为高中毕业典礼。‎ ‎《礼记·大学》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范仲淹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 下之乐而乐”, 张载讲“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顾炎 武讲“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梁启超“知责任者,大丈夫之始也;行责任者,大丈夫之终 也。”这些都是家国情怀、时代使命在不同时代的经典表达。往大了说,今天我们讲的奋力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与这种情怀一脉相承。往小了说,我们现在努力学习、不 懈奋斗,即将面临大学、专业、职业的选择,也是接力使命的一种体现。时代大有可为,青 年大有作为。在新时代,爱国是最深沉的情感,奋斗是最深情的告白。每个人都担当起新时 代的使命,必将以坚定的理想信念、不懈的奋斗精神奏响新的凯歌。参考:‎ ‎1、青少年成长的方向:要正“三观”、守初心、有责任、知担当。应立鸿鹄志, 做奋斗者,志存高远,心怀天下。2、新时代的需求:呼唤有远大理想抱负的青年,呼唤 有深厚家国情怀的青年,呼唤迎难而上、挺身而出的青年,呼唤饮水思源、感恩回馈的青年。‎ ‎3、脚踏实地,仰望星空。既听从内心的召唤,也聆听时代的号角,突破现实的羁绊,走 出拘囿的天地,追求有意义、有价值的人生目标。4、在“发光的瞬间”“闪亮的日子”“无 悔的青春”找到人生真谛、生命价值、事业方向。5、“要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树立高 远的理想追求和深沉的家国情怀,努力做对国家、对民族、对人民有贡献的艺术家和学问家。”‎ ‎(习总书记)6、青年“所多的是生力,遇见深林,可以辟成平地的,遇见旷野,可以栽种 树木的,遇见沙漠,可以开掘井泉的”(鲁迅语)。‎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