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卷·2019届河北省井陉县第一中学高二10月月考(2017-10)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卷·2019届河北省井陉县第一中学高二10月月考(2017-10)

高二10月月考 语文试卷 第Ⅰ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职掌卜筮,是先秦史官与《周易》关系之最突出的纽带。在先秦,尤其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史官们对这一职责的履行可谓不遗余力。阅读先秦文献,人们有时会为史官们据《易》占筮的准确而感到惊讶。例如,周史运用《周易》为陈国占筮,得出了两个结论:一是陈侯的后代将在齐国昌盛并执掌大权,二是陈国将在那时衰败。后来历史的发展果如其言。如何来解释史官们的这一类“神奇的”预测呢?其关键,是先秦史官对《周易》变化观精髓的理解和运用。‎ ‎《周易》是一部谈事物变化的书。前人称“易”有三义,即变易、简易、不易。不少先哲认为:“易”之精义实为“变易”。《说文解字》引《秘书》:“易”原为象形字,上日下月,日为阳,月为阴,阴阳交合变化成宇宙间万事万物,阴阳者,变化也。《周易》之基本要素“爻”的意蕴、“卦”的构成方式、八卦及六十四卦之间的关系以及“十翼”对《周易》义理的阐述等,无不突出地表现出一种变化观。‎ 从表面上看,周史所得出的两个结论是占筮的结果,其实,周史在为陈国占筮之前,已对陈、齐等国的历史和现状做了一定的了解,即“先人事而后说卦”,在此基础上,再依据《周易》的变化观去分析、推测其前景,就得出了这些结论。知道了这个例子所蕴含的道理,就明白了先秦史官的易筮有时能较为准确地预测历史发展变化结局的奥秘。‎ 先秦史官以《易》占筮,又表现出明显的局限性。首先,以《易》占筮,凭蓍草这类植物去推断活生生的、千变万化的人事,从根本来说是难以成功的。尽管有时占筮者在推断中也会结合对历史和现实的了解,但这类占筮法总体上笼罩在唯心主义、神秘主义的气氛之中,并非科学的方法。其次,先秦史官的以《易》占筮,在具体操作上具有很大的主观随意性。根据《左传》《国语》的记载,春秋时期人们讲《周易》要讲八项。然而,在每次占筮时,并不会八项内容都讲,因为甲项与乙项的结论很可能不一致,甚至是对立的。选择哪项或哪几项来讲,先秦史官往往依据自己的意图来定。占筮的结果,也可以依据多个方面来解释,只需选择其中的一种或几种来作论断。主观随意性表现得非常突出,牵强附会的特点也很显著。‎ 先秦史官所掌职责非常丰富,堪称当时的“通才”,而《周易》是一部既简明又涉猎宇宙万物、社会人生的著作,可谓“通学”;作为“通才”的先秦史官与作为“通学”‎ 著作的《周易》,有着一种内在的、千丝万缕的联系。出于职责要求,先秦史官堪称《周易》的解读者、运用者、守护者及传承者。他们偶尔表现出的运用《周易》对于具体人和事的发展进行准确预测的“奇迹”,主要得益于对于《周易》变化观的活用,以及对于拟预测人和事的历史、现状的观察和了解。而其这方面的败笔与尴尬,正好说明《周易》唯心、神秘思想本身的致命缺陷。深入探讨先秦史官与《周易》的关系,是一个新的研究视角,它对于《周易》以及中国古代史学史的研究等具有重要意义。‎ ‎(选自林晓平《先秦史官与〈周易〉》,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周易》是古代一部谈事物变化的书,“易”有“变易、简易、不易”之义,很多先哲认为“变易”是其中最核心的意义。‎ B.《周易》主要讲变化,“易”最初为象形字,上为“日”,下为“月”,代表阳和阴,表示阴阳交合变化成宇宙间万事万物。‎ C.《周易》中的“爻”的意蕴、“卦”的构成方式、八卦及六十四卦之间的关系以及“十翼”等,无不表现出一种变化观。‎ D.《周易》既简明又涉猎广泛,包括宇宙万物、社会人生,可谓“通学”,古人常用它来占卜、预测吉凶和事物的发展变化。‎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在先秦时期,史官堪称当时的“通才”,所掌职责非常丰富,其中一个重要的职责就是用《周易》来占卜。‎ B.先秦史官与《周易》有着一种内在的、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是《周易》的解读者、运用者、守护者及传承者。‎ C.如果史官能理解和运用《周易》变化观的精髓,重视对历史和现状的了解,就能科学地预测历史的发展变化。‎ D.从先秦史官与《周易》的关系的角度进行深入的探讨,对于研究《周易》以及中国古代史学史有重大意义。‎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周易》被古人用于占筮,有时准确得令人惊讶,周代史官用它对陈国后代的兴衰所作的两点预测,后被历史的发展证实。‎ B.《周易》内容丰富,春秋时学者讲《周易》要讲八项,但各项内容很可能不一致,甚至还会出现两项之间矛盾对立的现象。‎ C.用《周易》占筮,可能得到不同的结论;同一结论,也可以依据多个方面来解释,在具体操作上牵强附会,具有主观随意性。‎ D.《易》用以占筮,凭蓍草去推断活生生的、千变万化的人和事,是唯心主义、神秘主义思想的体现,从根本来说难以成功。‎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14分)‎ 一张五克朗钞票 ‎[挪威]尼尔斯·鲁德 清晨时分,他踏上一家食品商店的台阶,喘着粗气,小心地坐在最上一级台阶上。他轻轻地叹了一口气,又推了推商店的门,可是门锁着。他很饿,一直在想,这里说不定侥幸会有点隔夜的鱼丸或者别的剩羹残饭吧。他把蜷起的双脚贴住胸膛,脑袋几乎夹在双膝中间。他就这样痴呆呆地望着街上的积雪,在耐心地等待着。‎ 忽然他瞅见一张被污泥和脏水弄得潮腻发亮的蓝纸片,它好像是一朵迎春花。他猛然竖直了身体,浑身的血液陡然像潮水一样涌起来,他一个箭步窜下台阶,捡起那朵在严寒之中一枝独秀的花。他拿着纸的手在簌簌发抖,手指冻得似乎被那蓝色所染透,他怔呆呆地凝视着,眼睛里闪出欣喜若狂的光芒。‎ 这是一张五克朗的钞票。‎ 他用手把它轻轻揉平,又抻了一抻。他马上感到上帝的目光在盯住了他,于是慌忙把礼物放在兜里,但是不敢把手抽出来。那只手就一直插在兜里,手指紧攥着钞票,他像一个小偷一样从那条静寂的街上逃了出来。他那张好久没有刮过胡须的脸颊上泛出狂热的红晕,眼睛炯炯发亮。‎ 这张钞票对于他这样一个人来说是一大笔财富。这使他觉得脑袋里一阵晕眩,肚子里咕噜咕噜地有巨大的空间可以容纳非常多的热气腾腾的饭食,这种空荡荡的感觉突然从胃的深处一直上升到灵魂。‎ 他走过了十几条大街小巷,沾沾自喜地把这种难妒忌的欲念当作享受。他一次又一次地来到卖食品的商店,可是走过大门却并不进去。他在咖啡店门口停住脚步,眼前金星直冒,一再责问自己为什么不进去饱一饱饥肠呢?每次他都想不愿再过手上没有这笔钱的生活,他想将这区区五克朗利上加利。‎ 他抵挡住了一切食物香味的诱惑,头脑里充满了雄心勃勃的宏图大略。他终于找到一家他曾听别人说过的批发商店,一个目光灼灼的戴眼镜老人站在柜台后面,怀疑地、很不友善地打量他。他已经计划周全,似乎除了这个想法之外再也找不出更完善的生财之道了。他打算用三克朗买进鞋带,再花一克朗吃饭,最后一克朗备而不用。‎ 他微笑了,紧张的心情放松了,似乎要马到成功了。‎ 老人从暗影处抓出一卷棕色和黑色混在一起的鞋带,用手掂了掂分量,那只手又青又紫。他不客气地噘起潮湿的下唇说:“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老人看到了那张五克朗的钞票,把它展平,挥舞着它放在冻成青紫色的鼻子前嗅嗅。他的两颊升起了不好意思的一阵红晕。他收进了噘起的下唇:“如果五克朗都买,每一副鞋带就便宜一些,按批发价。少于五克朗的货我是不卖的。”‎ 他回答说:“我只要三克朗。”‎ 现在他后悔事先没有吃饭或至少把钞票兑换开来。“如果你买五克朗,你可以有百分之百的赚头。”‎ 他又盘算起来,觉得饥饿还可以再忍一忍,于是他接过那五克朗钞票换来的鞋带,挣他的百分之百的赚头去了。‎ 他唱了首没有字眼的歌,他把这首老歌改成了一首歌唱卖鞋带小贩的新歌。‎ 他踏进一排办公室。冷汗从他额头上冒出来,头脑反而清醒了一些,不过拿着鞋带的手却在发抖。他心里默默颂念着上帝,向第一个顾客鞠了一躬,可顾客不要。于是他继续向前走。又有几个人不买。人家的态度倒不是都是生硬的,他也不敢硬要人买,哪怕是那些最弱的顾客。‎ 一个主任模样的说道:“鞋带?我已经收集了满满一抽屉,足足可以用鞋带来上吊了,真是活见鬼,你留着自己上吊用吧!”‎ 他向一百多人销售鞋带,他们都在慢慢地宰割他,一个个朝他的心坎上扎进冷酷的一刀。天渐渐黑下来,他仍在街上奔走,不断朝过路人凑上去销售,他们根本不理他,好像他是看不见的或根本不存在一样。他们不明白这捆鞋带对他来说有多沉,不明白鞋带的重量可以把他压扁,会把他挤得和路灯电线杆融成一体。‎ 在公园深处,他瘫倒在潮湿的泥地上,数了数自己那捆原封不动的鞋带。他就把这些黑色的、棕色的鞋带纠成一条绳索,然后把这绳索悬到大树底下的丫杈上,并照别人所说的那样做了。‎ ‎(选自《世界微型小说300篇》,有删改)‎ ‎4.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小说多次对这张“五克朗的钞票”进行了细致的描绘,既突出了这张钞票在“他”心目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同时也表明了作者的人生价值观。‎ B.本篇小说主要围绕“一张五克朗的钞票”这条线索来组织材料,这张“五克朗钞票”既贯穿了小说的主要情节,又是小说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C.“他”有了钞票,也感到饥饿,但多次走过卖食品的商店时都没进去,还把这种难忍的欲念当作沾沾自喜的享受,这反衬出了“他”的坚韧与毅力。‎ D.小说中写了“他”推销鞋带时的场景,虽然“他”信心满满,有礼貌地鞠躬,也向一百多人销售,可是都未成功,原因是“他”不好意思叫卖。‎ ‎5.小说设置“一个老人批发鞋带”的情节有什么作用?请分析说明。(5分)‎ 答: ‎ ‎ ‎ ‎6.对于捡到的五克朗钱币,“他”‎ 是怎样处理的?这种做法你同意吗?请结合材料阐述你的观点。(6分)‎ 答: ‎ ‎ ‎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12分)‎ ‎【本报讯(记者于明山)】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今天下午共同发布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报告(2016)》。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年末,国务院共公布了1372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其中民间文学类项目为155项,占总数的11.3%,在十大非遗门类中排第5位。文化部共认定了1986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其中民间文学类共计77人,占总数的3.88%。民间文学还面临着继承人高龄化和法律保护缺失等问题。曲艺有127项,曲艺类传承人有151人,仍有40余项曲艺类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没有国家级继承人,显示出曲种传承的不均衡和保护传承人的紧迫性。2015年,包括河南坠子国家级传承人刘宗琴、相声国家级传承人常宝霆等20名曲艺类项目国家级传承人离世,更是给非遗传承带来了巨大损失。‎ ‎2015年,北京、上海、山西、山东等8个省市公布了新一批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名录。其中,传统音乐新增项目共计28项,包含民间音乐23项、宗教音乐3项和人文音乐2项,表明民间音乐仍是传统音乐类名录建设的主体。“申遗热”推动了传统音乐的发展,2009年,有5个传统音乐项目类型同时被选为“世遗”;在前两批国家级非遗名录中,传统音乐分别入选72项和67项,在十大非遗门类中位居前列。2015年,传统音乐诸多新增赛事尤其是原生态赛事的举办,络歌坛的迅速发展,观看民歌实景演出以及近几年的民歌民乐进校园等,都显示出传统音乐在全民参与的“后申遗时代”更加欣欣向荣。‎ ‎2015年,我国传统技艺类非遗保护工作延续了以往良好的势头。名录建设方面,在历年公布的各级非遗名单中,传统技艺都占据了相当一部分比重。2015年各省公布了新的省级非遗保护名录,其中传统技艺类非遗共136项,约占总数的34%。2015年新增传统技艺项目中,上海和陕西分别占比16%和22%,领先于其他省市。各项传统技艺中,有一部分适合规模化、产业化生产的,如酿酒类、制瓷类非遗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但不能回避的是,一部分传统技艺因创新设计不足,难以跟上市场的步伐。‎ 随着屠呦呦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和2015年中国传统医药立法工作取得重大突破,中国传统医药逐渐被世界认知。2015‎ 年,北京、安徽等地公布了省级非遗项目代表传承人名单,传统医药类非遗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达到了43人。尽管传统医药发展势头迅速,但传统医药类项目的新增代表项目和扩展项目数目甚少。‎ ‎(《新民晚报》2016年11月29日)‎ 材料二 ‎【济南6月8日讯(记者尹延杰)】记者今天从山东省邮政公司了解到,为进一步增强人们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国邮政定于2016年6月11日发行《文化遗产日》纪念邮票1套2枚,两枚邮票采取连印形式,分别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标志和中国文化遗产标志为中心,从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和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中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中国项目,用线描的表现形式环绕展示在周围,以宣纸的纹理和残破的边框形式作为背景,整体风格古朴、简洁,主题明确。非物质文化遗产表现项目为:昆曲、珠算、剪纸、端午节、古琴;文化遗产表现项目为:长城、福建土楼、敦煌莫高窟、北京故宫、秦始皇陵兵马俑。‎ 材料三 文化部社图司巡视员周小璞说,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确定的方针是“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一些专家认为,相当大一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属无形或隐形,是人的精神创造,更凸显了对其保护抢救的重要性。它可以暂时没有任何意义,可要可不要,但如果因此而不重视,让其自生自灭,将给人类、国家、民族造成精神和情感上的断裂。‎ ‎(摘自2007年4月28日《人民日报》)‎ ‎7.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最为准确的一项是(  )(3分)‎ A.三则材料来源不同,内容各有侧重,材料一从总体上介绍2016年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发展情况,材料二、材料三着重介绍具体保护措施。‎ B.材料二表明,“物质性”的文化遗产指的是自然景观,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 C.从材料二可知,设立“文化遗产日”、发行纪念邮票也是保护非遗的措施,它可以强化民众对非遗的价值和保护非遗的意义的认知。‎ D.材料三认为,“非物质”的属性决定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精神创造,并没有多少现实意义和实际价值,因此容易为人们所忽视。‎ ‎8.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分析,合理的两项是(  )(  )(5分)‎ A.材料一以民间文学、相声为例说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保护不能故步自封,抱残守缺,而要与时代同步,否则就有可能失传。‎ B.酿酒类、制瓷类非遗项目因为能够产生很好的经济效益,所以发展得比较好,因此,如何提高非遗项目的经济效益是做好非遗保护工作的当务之急。‎ C.材料二中的纪念邮票以宣纸的纹理和残破的边框形式作为背景,选取的都是文化遗产中的具有代表性的中国项目,体现出鲜明的保护文化遗产的设计理念。‎ D.国家之所以将“抢救第一”作为保护非遗的方针之一,是因为一些非遗项目并没有系统的文字和影像资料,主要依靠师傅口传心授来传承,很容易失传。‎ E.材料三强调,与有形的物质性文化遗产不同的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精神的载体,如果任其自生自灭,人们可能丧失自己的精神家园。‎ ‎9.根据上述材料,你认为当前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还存在着哪些主要问题?(4分)‎ ‎ ‎ ‎ ‎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 殷景仁,陈郡长平人也。景仁少有大成之量,司徒王谧见而以女妻之。初为刘毅后军参军,高祖①太尉行参军。建议宜令百官举才,以所荐能否为黜陟。景仁学不为文,敏有思致;口不谈义,深达理体,识者知其有当世之志也,高祖甚知之。少帝即位,入补侍中,累表辞让,寻领射声②。太祖即位,委遇弥厚。时与侍中右卫将军王华、侍中骁骑将军王昙首、侍中刘湛四人,并时为侍中,俱居门下,同升之美,近代莫及。丁母忧,葬竟,起为领军将军,固辞。上使纲纪③代拜,遣中书舍人周赳舆载还府。九年,服阕,迁尚书仆射。太子詹事刘湛代为领军,与景仁素善,皆被遇于高祖,俱以宰相许之。湛尚居外任,会华、昙首相系亡,景仁引湛还朝,共参政事。湛既入,以景仁住遇本不逾己,而一旦居前,意甚愤愤。知太祖信仗景仁,不可移夺,乃深结司徒彭城王义康,欲倚宰相之重以倾之。寻复以仆射领吏部,护军如故,湛愈忿怒。义康纳湛言,毁景仁于太祖,太祖遇之益隆,景仁对亲旧叹曰:“引之今入,入便噬人。”乃称疾解职,表疏累上,不见许,使停家养病。湛议遣人若劫盗者于外杀之,以为太祖虽知,当有以,终不能伤至亲之爱。上微闻之,迁景仁于西掖门外晋鄱阳主第,以为护军府,密迩宫禁,故其计不行。景仁卧疾者五年虽不见上而密表去来日中以十数朝政大小必以问焉影迹周密莫有窥其际者收湛之日,景仁使拂拭衣冠,寝疾既久,左右皆不晓其意。其夜,上出华林园延贤堂召景仁,犹称脚疾,小床舆以就坐,诛讨处分,一皆委之。代义康为扬州刺史,仆射领吏部如故。遣使者授印绶,主簿代拜,拜毕,便觉疾转笃。太祖谓不利在州司,使还住仆射下省,为州凡月余卒,时年五十一,谥曰文成公。(节选自《宋书·殷景仁传》)‎ ‎【注】 ①高祖:南朝宋武帝刘裕。下文的“少帝”“太祖”‎ 分别指刘裕的儿子刘义符、刘义隆。②射声:古代官名。③纲纪:州郡中主簿之类的官员。‎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景仁卧疾者/五年虽不见上/而密表去来/日中以十数/朝政大小/必以问焉/影迹周密/莫有窥其际者 B.景仁卧疾者五年/虽不见上/而密表去来/日中以十数朝政/大小必以问焉/影迹周密/莫有窥其际者 C.景仁卧疾者五年/虽不见上/而密表去来/日中以十数/朝政大小/必以问焉/影迹周密/莫有窥其际者 D.景仁卧疾者/五年虽不见/上而密表去来/日中以十数/朝政大小/必以问焉/影迹周密/莫有窥其际者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丁母忧,即遭逢母亲的丧事。古时官员遇父母去世,须辞官回家守孝三年。‎ B.宰相初为古代高级官员的泛称,后成为我国古代辅助君主掌管国事的最高官员的通称。‎ C.表是古代臣下呈给帝王的一种文书。如晋武帝时,李密给皇帝上了《陈情表》。‎ D.谥号是古代帝王、贵族、大臣或其他有地位的人死后,加给他的具有褒扬意义的称号。‎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殷景仁少年时代就有成就一番大事的气度,司徒王谧见到殷景仁后非常赏识他,就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他为妻。‎ B.殷景仁有才学但不写文章,聪敏而又善于思考,口中不谈义理,却能深入领悟义理的本质,高祖非常了解他。‎ C.殷景仁引荐刘湛回朝任职,刘湛却嫉妒殷景仁的地位在自己之上而以怨报德,竟然勾结盗贼想要杀害殷景仁。‎ D.皇上得知刘湛等人的企图后,就把殷景仁转移到东晋鄱阳公主居住过的府第里保护起来,刘湛等人的计谋没有得逞。‎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建议宜令百官举才,以所荐能否为黜陟。(5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义康纳湛言,毁景仁于太祖,太祖遇之益隆。(5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4~15题。‎ 一剪梅 余赴广东,实之①夜饯于风亭 ‎【南宋】刘克庄 束缊②宵行十里强,挑得诗囊,抛了衣囊。天寒路滑马蹄僵,元是王郎,来送刘郎。‎ 酒酣耳热说文章,惊倒邻墙,推倒胡床。旁观拍手笑疏狂,疏又何妨,狂又何妨!‎ ‎【注】 ①实之:王迈,字实之,刘克庄好友。②束缊(yùn):捆乱麻做火把。‎ ‎14.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起句“束缊宵行十里强”开门见山写连夜而行的情状,一支火把引路,来到十里长亭,点出饯别之意,“宵行”暗示远行的劳苦。‎ B.诗囊中的诗篇是词人的心血结晶,因而宁舍衣囊不舍诗囊,“挑得诗囊,抛了衣囊”表现了词人的书生本色和不爱钱财的高洁情操。‎ C.“天寒路滑马蹄僵”,句中一个“僵”字写尽了艰苦之状,虽在说马,但行人颠簸于马背,冒着寒风艰难赶路的情景已跃然纸上。‎ D.“元是王郎,来送刘郎”表现了朋友之间的真挚情谊,刘克庄自称“刘郎”,也有以唐代锐意改革而屡受打击的刘禹锡自比之意。‎ E.“酒酣耳热说文章”一句在结构上承上启下,在内容上点明两位诗人志同道合,在推杯换盏间还不忘评诗论文。‎ 15. 词作下片刻画了什么样的人物形象?是如何刻画的?请简要分析。‎ ‎ ‎ ‎ ‎ ‎(三)名篇名句默写(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庄子在《逍遥游》中劝世人要认清自我和外物的分际、辨别荣辱的界限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描写自己回乡后喜话家常,以琴书为伴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秋水共长天一色。‎ 第Ⅱ卷 表达题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①‎ 这块神奇的土地上,既有浩如烟海的传统文化典籍,也有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和各种流派的现代艺术,这些都深深吸引着前来参观的外国友人。 ‎ ‎②今年的元宵晚会上,著名豫剧演员小香玉将《谁说女子不如男》唱得字正腔圆、声情并茂,令观众刮目相看、赞叹不已。 ‎ ‎③最近出版的长篇小说《雪莲花开》通过对藏族姑娘卓玛的人生历程的叙述,表现了她鲜明的民族性格和一言九鼎的诚信精神。‎ ‎④经过周密的调查,公安人员终于掌握了在逃人员的行踪,然后兵分三路按图索骥,一举将他们全都缉拿归案。‎ ‎⑤这几幅书法作品笔走龙蛇、流畅飘逸,在本次春季拍卖会上刚一亮相,就引起了国内外藏家的极大兴趣。‎ ‎⑥天寒地冻、滴水成冰的季节终于过去,春天在大家的盼望中姗姗而来,到处都涣然冰释,生机勃勃。 ‎ A.①②④ C.②③⑥ B.①④⑤ D.③⑤⑥ ‎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日前表示,人社部将于2016年拿出延迟退休方案,并向社会各阶层征求广泛意见,有望从2022年起正式实施。‎ B.当前,中国扶贫脱贫已进入由传统模式向新模式转化的攻坚克难,“灌水式”“输血式”等传统方法难以为继,“精准扶贫”成为新阶段的新举措。‎ C.全球三次重大核事故以铁的事实证明,在所有污染中,核污染是人类最难对付的污染:重污染范围广,持续时间长,是不可逆转的环境污染。‎ D.经验一再证明,稳定的市场预期是造成楼市起伏的关键因素,因此,在楼市起伏的关键节点,政府应采取措施切实防止房价过快上涨。‎ ‎19.下列句中加点的传统的礼貌称谓使用不正确的是( )‎ A. 阁下访问寒舍,我深感荣幸。‎ B. 非常感谢贵校师生给我的热情款待。‎ C. 请留步,足下就此告别。‎ D. 回到老家,务必代我问候双亲大人。‎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5分)‎ 开发海洋油气资源,首先要寻找何处有油,①______________,而物探船就是海洋油气开发装备的先锋。它使用的方法,就是地球物理勘探,简称“物探”。因为石油聚集在储油构造里,而储油构造深埋在地层深处,看不见,摸不着,②______________。20世纪80年代,我国相继建造改装过4缆和6‎ 缆的物探船,不过这些都只是二维物探船。随着油气开发向深海迈进,海上物探装备需要向高端方向发展,③______________,国家需要研制新一代的三维物探船。‎ ‎21.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中国文化主动走出去,能让各国人民近距离或直接感受到中国文化的丰富多彩和独特魅力,有利于改变以往形成的片面和偏见。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大批中国人走向世界,他们本身就是中国文化的传播者。如果他们普遍具备了优良的素质和文明的举止,中国文化的地位就能随之提升。中国向世界提供尽可能多的文化商品和文化服务,就会快速传播中国文化。‎ ‎①中国文化走出去不一定会让各国人民改变以往形成的偏见。‎ ‎② ‎ ‎③ ‎ 六、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几个朋友一起聊天。A说:手机真是个好东西——朋友离得很远的时候,低头按几下,他就近了。B说:那不见得,即便朋友就在身边,如果只低头按手机,他也就远了。C说:我本不擅长交往,自从有了手机,我的朋友圈里就有了不少新朋友。‎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高二月考答案 ‎1.C 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理解错误。原文是“‘十翼’对《周易》义理的阐述”而不是“十翼”表现出一种变化观。‎ ‎2.C 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说法绝对。“就能科学地预测历史的发展变化”错误,原文第三段有“先秦史官的易筮有时能较为准确地预测历史发展变化结局”;同时,原文第四段说用《易经》占筮也“并非科学的方法”。‎ ‎3.B 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理解错误。“各项内容很可能不一致”错误,原文有“在每次占筮时,并不会八项内容都讲,因为甲项与乙项的结论很可能不一致,甚至是对立的”,意思是不一致、相互对立的不是“各项内容”,是“各项的结论”。‎ ‎4.B A.“表明了作者的人生价值观”于文无据。C.“反衬出了‘他’的坚韧与毅力”错,这主要体现出了改变命运的希望给予“他”的力量。D.“原因是‘他’不好意思叫卖”错,应是当时的社会环境造成的结果。‎ ‎5.①用老人的奸诈反衬出“他”的老实,为后面“他”卖不出鞋带做了铺垫。②推动了故事情节的进一步发展,如“他”后面不能卖出鞋带以至于后悔没有买食品吃、用鞋带上吊自杀等。③批判了社会中金钱至上、人情冷漠的丑恶现象,从而揭示了深刻的社会主题。‎ ‎6.第一问:想利用五克朗钞票发财,改变命运。原本想用三克朗买进鞋带卖,花一克朗吃饭,最后一克朗备用;后来被老人怂恿全部买了鞋带,却没有卖掉一根。‎ 第二问:示例一:同意。①作为人,通过正当手段获取财富无可厚非,何况还是一个相当贫穷的“他”。②况且“他”本钱少,没有更好的投资方式,而且老人又提出了不少于五克朗的苛刻条件,无奈之下他只能通过卖掉鞋带来解决自己的饥饿问题,因此可以理解。③只不过“他”没有想到社会竟是如此险恶,老人的行为竟是如此卑鄙,从而无法让“他”实现自己的愿望。‎ 示例二:不同意。①“他”强忍饥饿,投资鞋带生意,这是典型的没有解决眼前的困难就想解决长期困难的做法,是错误的。试想,眼前难关没有解决,如何会有未来。②其次,“他”过于贪婪,从文中“他想将这区区五克朗利上加利”就可知道,人不能有贪婪之心。若是贪婪,必将遭到惩罚。③有句谚语说得好:‎ ‎“不要把所有的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他”不懂如何投资,只妄想一本万利,再加上不懂得社会的险恶,失败是必然的结局。‎ ‎7.C(A项,材料一主要介绍2016年之前保护非遗的情况,材料三不属于“具体保护措施”;B项,“物质性”文化遗产除“自然景观”外,还有其他项目;D项“并没有多少现实意义和实际价值”不妥)‎ ‎8.CD(A项,材料列举民间文学、相声的例子,不是用来说明“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可能失传”;B项“因为……经济效益,所以发展比较好”强加因果,“提高……经济效益”非“当务之急”;E项,物质性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民族精神的载体)‎ ‎9.①继承人高龄化且人数不足,一些项目有失传危险。②法律保护缺失。③项目保护发展不均衡。④创新不足。(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10.C 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卧疾者五年”意思是卧病在家五年,中间不能断开。“虽不见上”与“而密表去来”形成转折关系,“虽”“而”应放在句首,据此,排除A、D两项。“朝政大小”是一个主谓结构的句子,“十数”是修饰“密表”的,不修饰“朝政”,应在“朝政”前断开,据此排除B项。‎ ‎11.D 本题考查识记文化常识的能力。古代有“褒扬”的谥号,也有带有贬义的谥号。‎ ‎12.C 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竟然勾结盗贼想要杀害殷景仁”错,原文“湛议遣人若劫盗者于外杀之”意思是说,刘湛建议派人假扮成盗贼在外面杀死殷景仁。‎ ‎13.(1)(殷景仁)建议应当让文武百官推举有才能的人,把(官员)所荐举的人有无才能作为(官员)降职(或)升职(的标准)。(“宜”“能否”“以……为……”各1分,大意2分)‎ ‎(2)刘义康听信刘湛的谗言,在太祖面前诋毁殷景仁,(可)太祖对待殷景仁更加尊崇。(“纳”“毁”“毁景仁于太祖”各1分,大意2分)‎ ‎【参考译文】殷景仁是陈郡长平人。他少年时期就有成就一番大事的气度,司徒王谧见到殷景仁后(非常赏识他),就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他为妻。(殷景仁)最初担任刘毅的后军参军、高祖的太尉行参军。他建议应当让文武百官推举有才能的人,把(官员)所荐举的人有无才能作为(官员)降职(或)升职(的标准)‎ ‎。殷景仁有才学但不写文章,聪敏而又善于思考,口中不谈义理,却能深入领悟义理的本质,了解他的人都知道他有经世致用的志向,高祖非常了解他。南朝宋少帝刘义符即位,(让殷景仁)进入朝廷中枢补任侍中,(殷景仁)多次上表辞谢,不久转任射声校尉。太祖刘义隆登上皇位后,对殷景仁委任礼遇更加深厚。当时,殷景仁与侍中右卫将军王华、侍中骁骑将军王昙首、侍中刘湛四人同为侍中,都在门下省任职,这种四人同时任职的美事,在当时的时代没有谁比得上。殷景仁遭逢母亲去世,他办完母亲的丧事后,被起用为领军将军,坚决辞任。皇帝命令殷景仁的下属(主簿)代他接受职位,并派中书舍人周赳用车将殷景仁接回家。元嘉九年,殷景仁居丧期满,升任尚书仆射。太子詹事刘湛代任领军将军,他与殷景仁的关系一向不错,都受到高祖的厚待,(高祖)都把宰相之职许诺给他们。刘湛当时还在外地任职,正逢王华、王昙首相继去世,殷景仁引荐刘湛回到朝中,共同参与朝政大事。刘湛入朝以后,认为殷景仁的职位本来没有超过自己,而(现在)一下子在自己之上,内心感到愤愤不平。他知道太祖信任、依仗殷景仁,不可改变,于是深度结交司徒彭城王刘义康,想倚靠宰相的权势而使殷景仁倒台。不久,殷景仁又以仆射的身份统领吏部,担任的护军一职(仍然)像以前一样不变,刘湛更加愤怒。刘义康听信刘湛的谗言,在太祖面前诋毁殷景仁,(可)太祖对待殷景仁更加尊崇,殷景仁对亲友故旧感叹说:“引荐刘湛让他进入朝廷,他进来后就咬人。”于是称病辞职,多次向皇上上书,没有被批准,(皇上)让殷景仁在家中养病。刘湛建议派人假扮成盗贼在外面杀死殷景仁,认为太祖即便知道此事,应当(会认为)事出有因,终究不会损害兄弟至亲的情面。皇上暗中得知此事后,就将殷景仁转移到西掖门外东晋鄱阳公主居住过的府第里,将这座府第作为护军府,(此处)与皇宫距离很近,所以刘湛等人的计谋没有得逞。殷景仁卧病在家五年,(这期间)虽然不和皇帝见面,可秘密表章送去传来,一天之内多达十几次,朝中政事无论大小,皇上必定向殷景仁咨询,(这件事情)不露痕迹,非常周到严密,没有人能够窥探到他们之间的关系。逮捕刘湛的那一天,殷景仁让人将自己的衣帽擦拭干净,他卧病已久,身边的人都不知道他这样做的用意。这天夜晚,皇上从宫中来到华林园延贤堂召见殷景仁,殷景仁还是说腿脚不方便,(于是)让他坐在小床(古时一种可坐可卧的家具)上抬过来坐下,诛杀、讨伐刘湛等人的各种安排,都委托给殷景仁(处理)。殷景仁代替刘义康担任扬州刺史,(仍然)‎ 像以前一样以仆射身份兼任吏部尚书。皇上派人授予殷景仁官府印信,由殷景仁的主簿代为拜领,接受职务后,(殷景仁)便感觉病情加重了。太祖认为是殷景仁在扬州的住处不吉利,让他回到仆射下省居住,他任扬州刺史一共(只有)一个多月时间就去世了,这一年他五十一岁,加谥号为“文成公”。‎ ‎14.BE B“不爱钱财的高洁情操”过分拔高;E“评诗论文”欠妥,“说文章”含蓄地暗示二人评论时事,宣泄内心的忧愤。‎ ‎15.第一问:刻画了狂放不羁、慷慨激昂的狂士形象。第二问:①运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刻画人物。“酒酣耳热说文章”“推倒胡床”等神态、动作描写,从正面刻画人物形象;“旁观拍手笑疏狂”一句通过写旁观者的表现,从侧面刻画人物形象。②运用夸张、衬托等手法来刻画人物。用“惊倒邻墙”“推倒胡床”等夸张手法来表现人物的纵情任性,借旁观者“拍手笑疏狂”来衬托人物的狂放不羁。‎ ‎16.(1)定乎内外之分 辩乎荣辱之境 ‎ ‎(2)悦亲戚之情话 乐琴书以消忧 ‎ ‎(3)落霞与孤鹜齐飞 ‎17.B【解析】 本题从用错对象、望文生义等角度设误考查成语的使用。①浩如烟海:形容文献、资料等非常丰富。使用正确。②刮目相看:用新的眼光来看待。是指别人已有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他。用在“著名豫剧演员”身上,不合语境。③一言九鼎:一句话的分量像九鼎那样重,形容所说的话分量很重,作用很大。不能用来修饰“诚信精神”,对象误用。④按图索骥:按照图像寻找好马,比喻按照死规矩机械、呆板地做事,也泛指按照线索寻找目标。本句中采用了它的第二个义项,使用正确。⑤笔走龙蛇:形容书法笔势雄健活泼。使用正确。⑥涣然冰释:形容嫌隙、疑虑、误会等完全消失。望文生义。‎ ‎18.C 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A.语序不当,“广泛”应放在“征求”前面。B.成分残缺或赘余,应改为“进入攻坚克难的重要阶段”。D.搭配不当,应改为“市场预期的稳定性”或“市场预期的不稳定”。‎ ‎19.C ‎ ‎20.①为此必须要有先进的装备 ②所以只有通过“物探”方法才能找到 ③落后的二维物探船将被淘汰(5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的能力。①处,根据“首先要寻找何处有油”及“而物探船就是海洋油气开发装备的先锋”,可以推知①处应填“为此必须要有先进的装备”。②处,根据“它使用的方法……而储油构造深埋在地层深处,看不见,摸不着”及横线后面的例子可知,②处应该填“所以只有通过‘物探’方法才能找到”。③处,根据“海上物探装备需要向高端方向发展”及“国家需要研制新一代的三维物探船”,可知③处应填“落后的二维物探船将被淘汰”。‎ ‎21.②优良的素质和文明的举止不一定会使中国文化的地位提升 ‎③中国向世界提供尽可能多的文化商品和文化服务不一定就会快速传播中国文化 ‎【解析】本题考查语文表达准确和逻辑推断的能力。语段中有些词语的使用不够准确,导致不合乎事实。如“势必”“只要……就能”“就会”等。答题时将其所说的必然如此改为不一定如此即可。‎ ‎22.【写作指导】 这是一则材料作文。内容涉及手机对人际交往的作用问题,大致归纳为三种观点、两个方向:手机可以联络感情,手机可以使人交到新朋友;低头族只顾玩手机,影响朋友间的感情。(1)手机让现代人际圈更丰富、更多样,更有利于感情的交流与沟通;(2)手机成瘾或发展成手机综合征,就减弱了人际交往的情感温度。‎ ‎【参考素材】 (1)理论素材 ‎①长时间地使用手机确实会影响人际关系,会让人越来越封闭,有些自控能力比较差的人容易沉迷于虚拟世界,忽略现实生活的人际交往,进而自暴自弃。——吴月波 ‎②在面对面交谈中,手机会降低移情作用和人的理解能力。——《社会与人际关系杂志》‎ ‎③手机对亲近度、沟通和交谈质量产生负面影响。——安德鲁·普日贝尔斯基 ‎④谁想起谁,如果没有时间去看看对方,只要轻轻拨通随身的电话,一切都迎刃而解。——佚名 ‎(2)事实素材 ‎①张先生与弟弟妹妹相约去爷爷家吃晚饭,老人多次想和孙子孙女说说话,但面前的孩子们却个个抱着手机玩,老人受到冷落,说了一句:“你们就和手机过吧。”一怒之下摔了盘子离席。——2010年10月新闻 ‎②英国埃塞克斯大学心理学者设计两项实验,探查手机对人际交往的影响。第一项实验中志愿者处于私密环境,均坐在椅子上,附近的桌子上放着其中一人的手机,另一半人则放置个人笔记本电脑。第二项实验有34对互不相识的志愿者参与,要求他们中一部分人聊一些家常话题,一部分聊自己经历过的“最有意义的事件”。对话过程中,同样会在附近的桌子上摆放手机或笔记本电脑。两项实验结果均显示,如果谈话过程中手机出现在视野中,即使没在使用,依然会显著降低志愿者的聊天积极性。‎ ‎③韩国人质事件就是在第一时间里,有个人质拨通了手机把消息报告给自己的亲人。在媒体还没有得到确切消息的时候,手机已经率先显出了它对人们的最好的作用。‎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