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8 发布 |
- 37.5 KB |
- 1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成都外国语学校2019—2020学年度下期入学考试 高一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2.本堂考试用时150分钟,满分150分。 3.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学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使用2B铅笔填涂。 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20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人类社会存在于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中。空间是固定、具体的,而时间则需要通过某种办法加以测定和标识。人们测定和标识时间的参照最初是感知和观察到的物候和气候的变化。什么时间月圆了、月缺了,什么时候气候转暖,种子发芽、庄稼生长了……这些变化就被我们的先人用来作为早期测定时间的依据。 时间是人类用以描述物质运动或事件发生过程的一个参数。人们为了更准确地衡量、计算、记录时间,就要进一步选择具有普适性、恒久性和周期循环性的参照物。于是,太阳、月亮、谷物的成熟期等,就成为了优选的参照系。人类很早就学会观察日月星辰,用以测量时间。大约在纪元前五千年,人们利用指时杆观察日影。纪元前11世纪,已经有了关于日晷和漏壶的记载。详细记录时间的钟表的发明,大约是13世纪下半叶的事情了。 协调和规范各民族或国家群体内部公共时间制度的,是各国的特定历法。世界现行历法最为普遍的有:以地球围绕太阳旋转的周期作为参照物的太阳历或称阳历,我国当今使用的公历就是这一历法,作为我们传统时间制度组成部分的二十四节气的制定,实质上也是以地球围绕太阳旋转的周期作为参照物的;还有以月球围绕地球旋转周期为参照物的太阴历或称阴历;我国自夏代开始使用、后经汉武帝太初元年修订的兼顾太阳历和太阴历确定的历法是阴阳合历,即所谓“夏历”“农历”,或俗称的“阴历”“旧历”。这样说来,我们的夏历是既参照了对月亮的观察,又参照了对太阳的观察而制定的。 我们的民间传统节日体系,例如春节、元宵节等都是依据过去千百年来通行的阴阳合历而确定的。这种历法在我们的实践活动中依然占有重要地位。正像我们对光华照人的月亮以及太阳倍感亲切一样,对使用了几千年的阴阳合历我们同样有着深深的钟情和依恋。 为了找到一个对农业生产极为重要、又准确标识寒暑往来规律的计时办法,人们将一年365天平分为24等份,分别给予一个名称,如立春、雨水等,于是就形成了二十四节气的时间标识制度。在某些历史时期,某些节气的名称与今或有不同,但在汉代刘安著《淮南子》中,就明确有二十四节气名称的记载了。各个节气都有明显的“物候”作为标志,即二十四节气七十二物候。我们的先人发明节气,把自然界的变化、动植物以及人体功能的状态和变化都反映出来了,而且相当准确:雨水,草木萌动;立秋,凉风至等。这些都是从人们对自然界的细腻感觉出发而形成的,体现出对客观规律的准确认知,相当科学。 以上在我们中国人生活中合并使用的阴历阳历时间制度,各有其科学依据、计算方法和历史发展进程。表面上看来似乎互不关联、彼此相悖,但在我们的生活中交错使用、互为补充,形成了协调并用、多元而统一的时间计算体系。这个多元而统一的时间制度就是我们中国人生产生活节律和节日体系的背景。 (刘魁立《中国人的时间制度》,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阴历”也称“农历”“旧历”,即我国自夏代开始使用的“夏历”,是以月球围绕地球旋转周期为参照物的太阴历。 B.从感知、观察物候和气候的变化,到选择具有普适性、恒久性和周期性的参照物,人们测定和标识时间的方法不断改进 。 C.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是以过去千百年以来通行的阴阳合历为依据而确立的,是我们民俗传统的一部分。 D.二十四节气都有明显的物候标志,作为一种时间标识制度,它有利于人们的农业生产。 2.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各民族或国家群体内部公共时间制度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公共时间制度的实施靠各国特定的历法协调和规范。 B.历法是时间制度的重要内容,根据参照物的不同,世界上目前普遍分为太阳历或阳历、太阴历或阴历、阴阳合历三种。 C.作为传统时间制度组成部分的二十四节气,在某些历史时期某些节气有不同的名称,这种情况在《淮南子》中已有记载。 D.时间制度中阴历阳历各有科学依据、计算方法和历史发展进程,中国人合并使用,构成生产生活节律和节日体系的背景。 3.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推断,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为了更准确地衡量、计算、记录时间,人们制造出指时杆、日晷、漏壶等,作为描述物质运动或事件发生过程的参数。 B.阴阳合历是我们确定传统节日体系的依据,这是因为我国的传统节日有的依据太阳历,有的依据太阴历。 C.我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是古人根据太阳、月亮一年内的位置变化及其引起的地面气候的演变次序而制定的。 D.我国阴历阳历合并使用的时间制度,符合月球围绕地球旋转、地球围绕太阳旋转的周期性变化,能够反映寒暑往来的自然规律。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永恒的文赤壁 曹 矞 熟悉文史的人皆知,赤壁有文赤壁和武赤壁。武赤壁,自然指的是史上曾发生赤壁之战的武昌赤壁;文赤壁,指的是北宋大文豪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谪到黄州,误把黄州赤壁当作赤壁之战古战场,曾于1082年秋冬先后两次游览,写下不朽的词赋名篇“一词二赋”的地方。 文赤壁自古素有“风景如画”之美誉。至于为何称之为赤壁,说法不一。或许因其山崖陡峭,壁如刀削,犹如城壁一般,且呈赭红色,故称之。或许当年苏轼见当地人把黄州的赤鼻矶叫作“赤鼻”,误把“赤鼻”当“赤壁”,再观其地形酷似,就不曾深究,误认为它是赤壁之战的古战场。于是,他排遣愁绪,赤壁怀古,寄情于山水之间,撰妙文于笔端,方有了后人击节赞叹不已的千古绝唱。这真是黄州百姓之荣光,实在是个美丽的错误! 如今,慕名而来游览文赤壁的观光客,从四面八方纷至沓来。驱车到武汉,向东走一个多小时的车程,就到了湖北黄州的文赤壁。一下车,就可远远望见儒雅文豪苏东坡,那是山坡下一尊高高站立的汉白玉石雕像。为他铸造这么一尊高大石雕,是应该的,苏东坡理所应当是这里的主角。大家纷纷走近前去,仰视这位大文豪,高兴地和苏东坡合影存照。 我凝视苏东坡良久,他英俊洒脱,气宇轩昂,那眉宇间,襟袍临风处,无不溢出文人雅士的睿智和大度,仿佛他正在拂袖挪步,缓缓走来。正欲上前与之搭讪时,不禁一愣,哑然失笑。 迎面一座山,不高,随同众游人拾级而上。居高临下,山壁下面只剩两池死水。抬头北望,远处才是白茫茫的长江。在宋代,长江就在这座山脚下拍壁奔流,几百年后已淤积成滩,如今滩地上已盖满了房子。遥想当年,苏轼就在此地与友人一起两度泛舟游玩,怡情山水,饮酒作乐,感叹过“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试想,他第一次秋游之后,写下《前赤壁赋》;仅仅三个月后的冬天,重游赤壁再写《后赤壁赋》时,就曾感叹“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何况他去世九百多年后的今天呢?早已斗转星移,时过境迁,江山易改矣。而今虽涛声依旧,但毕竟江面已远去,古时东坡赤壁以及泛舟游览情景,唯有梦里再现了。 黄州之于苏轼,简直太重要了。黄州是苏轼做官时间最长的地方。在这里,他大体上做了四件事:躬耕东坡、放浪山水、修身养性、激情创作。黄州优美的山水风景,他自身特殊的人生经历和境遇,给了他无穷的创作源泉。谪居黄州期间,苏轼挥洒自如,创造了具有开拓意义的新的生活和新的艺术形象,冲破了艺术樊篱,开拓了诗词歌赋反映现实生活的新路子。他一生中最有影响力的作品多出自黄州,他艺术上的顶峰也是在黄州。据悉,在数量上,他在黄州写了753篇作品,其中诗214首,词79首,散文457篇,赋3篇。在质量上,文学上的代表作有“一词二赋”,书法上的代表作是《寒食帖》。平均每两天一篇,每周3.3篇。乃至饮食上的东坡肉、东坡饼等名菜也都是他在黄州时发明的。这些都是黄州极其宝贵的文化遗产。 哦,对了,包括苏轼的号“东坡居士”,也是他躬耕于黄州东坡之时取的。东坡是营地,长期无人耕种,是瓦砾之场,不适合耕种。又因当年大旱,从未躬耕过的苏轼饱尝了开荒种地的艰辛,但是他仍然很乐观,很豁达。一个月夜,苏轼拄着拐杖,走在东坡的田间小路上,诗兴大发,写下著名的小诗《东坡》:“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余秋雨在《苏东坡突围》中写道:“苏东坡成全了黄州,黄州也成全了苏东坡。”苏轼被贬谪到黄州,反而为他营造了创作名篇佳作的主观情绪和客观环境。这真是逆境出成果,逆境造就人才的典范。苏轼个人之不幸,命运的阴差阳错,反而成就了黄州赤壁之大幸,更是中国文学之大幸! 苏轼遭遇贬谪,遇厄运而不悲观消沉,失意而不失志,胸襟开阔大度,“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怎不让人敬佩万分?他文如其人,直抒心灵,率直本真,赤壁怀古之赋、之词,皆于悲愤之中更见其旷达情怀。 永远的苏东坡,永恒的文赤壁。《苏东坡传》的作者林语堂曾说:“像苏东坡这样的人物,是人间不可无一难能有二的。”作为后人的我们,崇敬仰慕苏东坡如此。我们这些后人的后人,自然还会如我们一般敬仰他,甚或有过之而无不及。苏东坡千古流芳,文赤壁亦随之而名垂千古。 (有删改) 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苏轼把黄州的赤鼻矶当作赤壁,是因为苏轼见当地人把赤鼻矶叫作赤鼻,再看它的地形酷似城壁,于是将错就错,把赤鼻矶当成赤壁之战的古战场。 B.作者说苏轼误把黄州赤壁当作武昌赤壁是个美丽的错误,是因为苏轼为此写下了不朽的词赋,并使黄州赤壁成了游览胜地。 C.文章叙议结合,先叙后议,文章开篇叙述了作者游览文赤壁的经过,又叙写了苏轼被贬黄州的生活场景,时空转换自然,使得文章事、理、情融为一体。 D.苏轼在黄州写下了许多一生中最有影响力且在中国文学史上地位极重的作品。余秋雨认为苏轼个人之不幸成就了黄州赤壁和中国文学之大幸,使黄州名扬天下。 5.文章用了不少笔墨写苏轼的雕像,有什么作用?(6分) 6. 余秋雨说:“黄州也成全了苏东坡。”结合文本,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6分) 二、古诗文阅读(59分) (一)课内文言文阅读(本题共6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2题。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选自《兰亭集序》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选自《赤壁赋》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选自《游褒禅山记》 7.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因寄所托(随着) 酾酒临江(斟酒) 东方既白(已经) 终期于尽(时期) B. 对酒当歌(应当) 举匏樽以相属(酒器) 其至又加少矣(增添) 莫知我哀(没有人) C. 渐车帷裳(渐渐) 而吾与子之所共适(享有) 不 能喻之于怀(比喻) 其黄而陨(落) D.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本来) 偭规矩而改错(违背) 录其所述(记下) 正襟危坐(端正) 8.选出与“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中“所以”的意义不同的一项(2分) A. 事所以不成者 B. 所以遣将守关者 C. 所以游目骋怀 D. 所以兴怀 9.下列各组句子的句式全都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2分) 例:当其欣于所遇 A. 客有吹洞箫者 而今安在哉 B. 此非曹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死生亦大矣 C.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悟言一室之内 D.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此余之所得也 10.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望:农历每月十五。既望:农历每月十六。晦:农历每月第一天。朔:农历每月最后一天。 B. 序,古代文体的一种,大多用以题赠,或作为著述的前言。《兰亭集序》是一篇宴集序。 C. 人定:十二时辰之一,是亥时(相当于现在的21时至23时),指夜深人静的时候。 D. 总角:古代少年男女把头发扎成丫髻,后来用总角指代少年时代。 11.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这种人人都有的情怀说明了一个事实:不管生活方式有怎样的不同,人总是留恋于生活中那些美好的事物,也就是留恋于有生之乐。 B.“死生亦大矣”,是作者的基本观点,作为书序,以此来概括一篇之意,这正是本文作者见解高远之处。 C.“方其”以下八句,先从曹操兵力的强大和势力的扩张写出了声势和气派,然后以“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八字勾画曹操“一世之雄”的形象。从文意看,这八句都是为“而今安在哉”一句蓄势。 D.《赤壁赋》选文第二段,作者结合景物特征,巧妙地批判了“客”的观点。但仔细看来,作者所阐述的“不变”只是宇宙万物无穷无尽,并未涵盖人生,以此来驳“客”的观点,稍显牵强。 12.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3分) (2)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4分) (3)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3分) (二)课外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16题。 喜雨亭记 苏轼 亭以雨名,志喜也。古者有喜,则以名物,示不忘也。周公得禾,以名其书;汉武得鼎,以名其年;叔孙胜敌,以名其子。其喜之大小不齐,其示不忘一也。 予至扶风之明年,始治官舍。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树,以为休息之所。是岁之春,雨麦于岐山之阳,其占为有年。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越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于野。忧者以喜,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 于是举酒于亭上,以属客而告之,曰:“五日不雨可乎?”曰:“五日不雨则无麦。”“十日不雨可乎?”曰:“十日不雨则无禾。”“无麦无禾岁且荐饥狱讼繁兴而盗贼滋炽则吾与二三子虽欲优游以乐于此亭其可得耶今天不遗斯民始旱而赐之以雨。使吾与二三子得相与优游以乐于此亭者,皆雨之赐也。其又可忘耶?” 既以名亭,又从而歌之,曰:“使天而雨珠,寒者不得以为襦;使天而雨玉,饥者不得以为粟。一雨三日,翳谁之力?民曰太守,太守不有;归之天子,天子曰不然;归之造物,造物不自以为功,归之太空,太空冥冥,不可得而名,吾以名吾亭。 13. 下列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无麦无禾/岁且荐饥狱讼/繁兴而盗贼滋炽/则吾与二三子/虽欲优游以乐于此亭/其可得耶/今天不遗斯民/始旱而赐之以雨 B. 无麦无禾/岁且荐饥/狱讼繁兴/而盗贼滋炽/则吾与二三子/虽欲优游/以乐于此亭/其可得耶/今天不遗斯民/始旱而赐之以雨 C. 无麦无禾/岁且荐饥/狱讼繁兴/而盗贼滋炽/则吾与二三子/虽欲优游以乐于此亭/其可得耶/今天不遗斯民/始旱而赐之以雨 D. 无麦无禾/岁且荐饥狱讼/繁兴而盗贼滋炽/则吾与二三子/虽欲优游/以乐于此亭/其可得耶/今天不遗斯民/始旱而赐之以雨 14.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周公”西周初期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两次辅佐周武王东伐纣王,制作礼乐,被尊为“元圣”和儒学先驱。 B. “年”在此处指年号,年号是自汉朝开始用于纪年的名号,汉武帝始创年号为“建元”,此后形成制度,一帝一元,作为王朝统称。 C. “阳”与阴相对,属于古代的方位指称,山南水北谓之阳,山北水南谓之阴。在文中,“岐山之阳”指岐山的南面。 D. “乙卯”属历法干支纪时,十天干、十二地支按固定顺序排列配合,六十年为一个循环,用以表示年、月、日及时辰的记录。 15.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以“喜雨”二字为亭命名有前例可循,周公、汉武、叔孙等古来圣君贤人遇喜而名物,后人效仿而行,顺理成章。 B. 苏轼到扶风第二年,开始一直不下雨,旱情严重,老百姓极为忧虑,后来三次雨降,上至官吏,下至小民,欣喜若狂。 C. 酒席宴上,主客问答,言说无雨便无收成,便有社会治安方面的忧虑,进一步阐释有雨之喜的原因,回扣篇首“志喜”和“不忘”。 D. 最后用韵文赞雨,认为这几场雨贵于珠玉,关乎国计民生,使喜雨之情得到更充分的表述,雨致喜名亭,再次解说亭名由来。 16.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于野。(4分) (2)使天而雨珠,寒者不得以为襦;使天而雨玉,饥者不得以为粟。(4分) (三)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8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17-18题。 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其二) 陶渊明 先师有遗训,忧道不忧贫。 瞻望邈难逮,转欲志长勤。 秉耒欢时务,解颜劝农人。 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 虽未量岁功,既事多所欣。 耕种有时息,行者无问津。 日入相与归,壶浆劳近邻。 长吟掩柴门,聊为陇亩民。 【注】①问津:指孔子让子路向两位隐士长沮、桀溺问路的典故。②写此诗后两年,作者出任彭泽令。 17.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 孔子“忧道不忧贫”,但诗人认为那难以企及。他只喜欢“耕种有时息”,效法长沮、桀溺隐士的生活。这体现了他对孔子人生选择的否定。 B. 农耕生活、初春的田园风光让诗人愉悦欢欣。诗人手拿农具高兴地去干活,笑语勉励农民从事耕作。远处平旷田野上吹来的微风轻拂禾苗,禾苗长势良好,焕发出勃勃生机。 C. “虽未量岁功,即事多所欣”一句是说一年收成虽未估量,但劳作就已使人很开心。诗人沉浸在淳朴、简单的田园生活中,与农人相伴而归,饮酒为乐。 D. 这首诗看似散杂,其实散而有骨,融说理、叙事、写景于一体;意境清淡悠远;语言平白如话,不加雕饰却又胜于雕饰,极富表现力。 18. “长吟掩柴门,聊为陇亩民”表达了怎样复杂的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每空1分,共17分) 19.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氓》表现男子以忠厚老实的面貌出场,并以“贸丝”为借口来求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离骚》一文中以博大的胸怀,对广大劳动人民寄予深深同情的语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涉江采芙蓉》中把游子对“旧乡”的望而难归之思,抒写得极为凄惋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 (4) 《短歌行》中,作者以设问的口吻表达借酒浇愁之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5)《归园田居(其一)》中,作者用鱼鸟之喻表达自己对田园生活和自由的向往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兰亭集序》中,作者表达上观宇宙、下俯万物的意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7)《赤壁赋》中用蛟龙、寡妇听箫声的感受从侧面来突出箫声的悲凉与幽怨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8)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 用 “ , , ,”表明古人游赏有所收获不是随意的,而是经过深思而悟出来的。 三、语言文字运用(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3题。 奥斯维辛的经历 一场噩梦,但这段 的往事反而强化了弗兰克尔的核心理念:生活并非弗洛伊德所宣扬的那样,只是简单地祈求快乐;也并非阿德勒所教导的那样,只是为了 。( )弗兰克尔发现可能寻找到生命意义的三个途径:工作(做有意义的事)、爱(关爱他人)以及拥有克服困难的勇气。苦难本身 ,但我们可以通过自身对苦难的反应赋予其意义。弗兰克尔指出:“在苦难中,一个人可能仍然保持勇敢、自尊、无私,也可能为了自我保护在激烈的斗争中丧失了人的尊严而无异于低等动物。”他承认在纳粹集中营里,只有少部分人可以像前者那样活,“而且,仅仅这样一个事例就足以证明——人的内在力量是可以改变其外在命运的”。最后,弗兰克尔最具持久力的观点,正是我在生活以及无数的咨询中一直呼吁的:你可能会被不可控的一些力量拿走很多东西,因此它唯一无法剥夺的是你如何自主选择应对不同处境的自由。你无法控制生命中会发生什么,但你可以控制面对这些事情时自己的情绪与行动。 20.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2分) A. 不齿 可堪回首 巧取豪夺 差强人意 B. 不啻 不堪回首 争权夺利 毫无意义 C. 不齿 可堪回首 巧取豪夺 毫无意义 D. 不啻 不堪回首 争权夺利 差强人意 21.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 人们活着是为了寻找生命的意义,这也是人们一生中被赋予的最艰巨的使命 B. 生命的意义要靠活着的人们去追求,这也是人们一生中被赋予的最艰巨的使命 C. 人们活着是为了寻找生命的意义,这也是赋予人们一生中的最艰巨的使命 D. 生命的意义要靠活着的人们去寻找,这也是赋予人们一生中的最艰巨的责任 22.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 你可能会被一些不可控的力量拿走很多东西,但它唯一无法剥夺的是你如何自主选择应对不同处境的自由。 B. 一些不可控的力量可能会拿走你很多东西,所以它唯一无法剥夺的是你自主选择如何应对不同处境的自由。 C. 你可能会被一些不可控的力量拿走很多东西,所以它唯一无法剥夺的是你如何自主选择应对不同处境的自由。 D. 一些不可控的力量可能会拿走你很多东西,但它唯一无法剥夺的是你自主选择如何应对不同处境的自由。 23.请根据下列信息给“空中课堂”下定义。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明、连贯,不超过70 个字。(5 分) ①空中课堂利用网络技术实施教学。②空中课堂具有信息共享、屏幕共享、协同浏览、答疑等功能。③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空中课堂的主要目的。④相较于一般的课堂形式,空中课堂可以摆脱时间和空间的限制。⑤在空中课堂上,师生之间可以实时交互。⑥“空中课堂”这一课堂形式体现了现代教学理念的发展以及教学技术的进步。 四、写作(60分) 2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2020年,最不能回避的话题就是新冠疫情。1月23日,武汉封城;1月24日,除夕之夜各省就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春节取消拜年、聚餐,公交停运,交通管制,各省医护对口驰援湖北。假期延长,人们各自居家减少外出,开学一拖再拖,网课一上再上,钟南山、李兰娟成为我们口中常常提起的名字,戴口罩成了习惯……2020年,注定会成为大家生命历程中不平凡的一年。 请以“戴口罩的日子”为题,记录这个寒假你的生活变化,谈一谈你的感想或体会,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角度自选,立意自定,综合使用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不得抄袭或套作。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