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8 发布 |
- 37.5 KB |
- 1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考语文阅读题天天练(11-15)
语文阅读题天天练(11-15) 11、波兹曼的诅咒 12、不见大雁 13、不朽的失眠 14、草色遥看近却无 15、长城的象征意义与历史作用 波兹曼的诅咒周国平 美国文化传播学家波兹曼的《把我们自己娱乐死》是一部声讨电视文化的著作。在阅读的过程中,我确实时时听见一声声急切有力的喝问:难道我们真的要把自己娱乐死? 无人能否认电视带来的便利,问题在于,这种便利在总体上是推进了文化,还是损害了文化。 波兹曼认为媒介的变化意味着并且导致了认识世界方式的变化。在文字一直是主要媒介的时代,人们主要通过书籍来交流思想和传播信息。在书籍的阅读中,我们得以进入用文字记载的悠久传统。相反,电视则以现时为中心,所传播的信息越具有当下性似乎就越有价值。文字是抽象的符号,作为一种媒介,它要求阅读的同时必须思考。而电视直接用图像影响观众,它有时甚至忌讳思考,因为思考会妨碍观看。在波兹曼看来,做一个有文化的人,就是置身于人类精神传统之中进行思考。书籍能够帮助我们实现这个目标,电视却会使我们背离这个目标。那么,电视究竟把我们引向何方?引向文化的反面——娱乐。一种迷恋当下和排斥思考的文化,我们只能恰如其分地称之为娱乐。 并不是说娱乐和文化一定势不两立,问题也不在于电视展示了娱乐性内容,而在于电视上的一切内容都必须以娱乐的方式表现出来。波兹曼的结论是,在电视的强势影响下,一切文化都依照其转变成娱乐的程度而被人们接受,因而在不同程度上都转变成了娱乐。“除了娱乐业没有其他行业”——到了这个地步,本来意义上的文化就荡然无存了。 波兹曼是把美国作为典型来对电视文化进行分析和批判的,但是,电视主宰文化、文化变成娱乐的倾向却是世界性的。譬如说,在我们这里,通过电视剧学习历史,而历史仅仅作为戏说、也就是作为娱乐而存在,消灭历史的方式再也不可能有比这更加彻底的了。又譬如说,在我们这里,电视也成了印刷媒介的榜样,报纸和杂志纷纷向电视看齐,蜕变成了“电视型印刷媒介”。且不说那些纯粹娱乐性的时尚杂志,只要翻开几乎任何一种报纸,你都会看到一个所谓文化版面,所报道的全是娱乐圈的新闻和大小明星的逸闻。这无可辩驳地表明,文化即娱乐日渐成为新的约定俗成,只有娱乐才是文化即将成为不争的事实。 赫胥黎曾预言:一旦无人想读书,无人想知道真理,一旦文化成为滑稽戏,文化就灭亡了。波兹曼认为,赫香黎的预言应验了。这个结论也许太过悲观,我相信,只要人类精神存在一天,文化就决不会灭亡。不过,我无法否认,对于文化来说,一个娱乐至上的环境是最坏的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任何严肃的精神活动都不被严肃地看待,人们不能容忍不是娱乐的文化,非把严肃化为娱乐不可;如果做不到,就干脆把戏侮严肃当作一种娱乐。面对这样的行径,我的感觉是,波兹曼的书名听起来像是诅咒。 16.文章第三段阐述了波兹曼的媒介文化观,请作简要概括。(不超过40个字)(4分) 答: 17.文章第五段说明“电视主宰文化、文化变成娱乐的倾向却是世界性的”观点时,为什么以中国为例?在阐明中国情况时采用了什么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分) 答: 18.作者既说波兹曼的结论“也许太过悲观”,又说“波兹曼的书名听起来像是诅咒”,对此应当如何理解?(4分) 答: 16.媒介影响认识世界的方式,应当引导人们思考,书籍有助思考,而电视排斥思考。(4分) 17.(4分) (1)原书以美国为典型,作者以中国为例,有世界性,有代表性;读者对象为中国人,有现实针对性。 (2)举例说明的方法。具体实在,读者易于接受,增强说服力。 18.相信人类的精神力量,不同意文化灭亡论;娱乐至上的环境已经造成了对文化的伤害;放任娱乐至上倾向,波兹曼的话将应验。(4分) 不 见 大 雁 刘长春 ⑴鸟的天性是飞翔。在高高的蓝天之上,在烟波浩淼的江河湖海之上,在曲线优美的山脊之上……鸟儿不远千里万里地自由飞翔着。 ⑵同时,鸟儿是最具灵性的。“倦鸟而知返”,“笨鸟先飞”,“穷秋南去春北归”。 ⑶被我称作第二故乡的天台山,有一片莽莽苍苍的大森林。山下,终年不断走着一道清澈的溪流。听不到水波的喧闹,也看不见壮观的水势,就那么悠悠闲闲不急不忙地流淌着。在地势低洼的山谷间,还形成了一个又一个的深潭,潭水下泄,汇入溪涧,然后流淌,流淌。 ⑷一条清溪,优美地流了千年,百年。 ⑸秋天的时候,溪流变的更加潺湲。阔大的水面如同深碧的颜料一样透彻清澄,水波闪烁着点点光斑…… ⑹这个时候,数以万计的大雁从山那边,从树林间,从遥远的天际,一只衔接一只,一群簇拥一群,掠过阔大的水面,铺天盖地似的飞过来了!大雁们扇动着翅膀,拍打着晚霞,激溅着水花,然后亦飞亦落于清溪,壮观的场面,真应得王勃的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在我的记忆中,还有那亦近亦远、亦断亦续的群雁飞鸣之声,犹如九天飘散的音乐,如慕如诉如歌,充斥于天地之间,这一切让人怦然而肃然。尽管时间好像流水一样地流过了三十年,可是那雁鸣的余音袅袅,至今不绝如缕于我的耳际。 ⑺一条清溪,优美地流了千年、百年。现在,它还那样地流淌着吗?群雁飞落清溪的场面还那样地壮观吗? ⑻故乡相逢,又是在秋日西风夕阳送别的时候。 ⑼可是,没有看见天边的几行雁字,也没有听到一声隐约的雁叫。还是儿子在上小学的时候,他一边朗诵着“秋天到,雁成行”的儿歌,一边奇怪的问我:“爸爸,大雁怎么还不飞来呢?”是啊!是啊!我们已经很长久没有见到春去秋归的大雁了。“衡阳雁去无留意”,“言不到,书成谁与”等等一类的诗句,空留于发黄的书页间和我们无奈的叹息中。而对孩子来说,一生都在远离自然的环境中进行,听不见鸟鸣,而只在书本上隔膜地读到关于大雁的故事,他们的生命将会是一种多么孤独与贫瘠的情景呢?他们多么想看见那从天外飞来的雁阵,一会儿排成“一”字,一会儿又排成“人”字,扇动着优美的翅膀,从眼前飞过。然后,兴高采烈地吹着口哨,也像鸟一样飞进课堂…… ⑽可是,对于同样有着记忆的大雁来说,同样有着自己的苦恼与孤寂。 ⑾也许它们早已厌倦了这古老的村庄一变而为闹市的喧嚣,以及这喧嚣所裹挟着的孤寂? ⑿也许它们被猎人无情的子弹击中,跌落于芦苇丛中或陷身于沙滩沼泽? ⒀然而,生态学原理却揭示着另一个更为严酷的事实:溪岸两边茂密的阔叶林带几乎在一夜之间被砍伐殆尽,只有几株形影相吊的芦苇在萧瑟的秋风中低吟,再加上上游水源的枯竭,昔日阔大无比的溪流早已被乱石荒沙挤成一条细细的狭长的水痕。没有了那片树林的嫩 叶、细根、果子、无异于断绝了它们食粮。 ⒁大雁是有灵性的,它只能选择适宜于它生存的环境;同时,大雁也是无法改变它的天性——飞翔,它们原是自由鸟儿,为了生命的自由和自由的生命,远远地避开人群,飞走,远远地飞走,甚至不愿回来。 ⒂自由的鸟儿选择自由地飞翔。从此,它在我们的视野中悄然消失了。 ⒃不知道,是出于怀旧还是一种凭吊,在昔日清溪落雁的旧址上建了一座名曰“落雁公园”的建筑。在它的周围又星罗棋布着一座座高高的群楼。在群楼之上凭窗遥望清溪的居民们,在夕阳余晖之中,能够看见群雁与落霞齐飞的情景吗? ⒄蓝天空旷,没有大雁飞过。 ⑻天空寂寞,人也寂寞。 (选自《大地笔记》,有删节) 16.请用三个词语概括“我”的感情变化过程(3分) 17.第⑹段说“这一切让人怦然而肃然”。请指出“怦然”“肃然”的原因分别是什么。(4分) 答: 18.根据上下文回答问题:(4分) ⑴文段⑼划线短语“孤独与贫瘠的情景”指的是 ⑵文段⑽中划线短语“自己的苦恼与孤寂”指的是 19.本文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试举例说明。(4分) 20.“天空寂寞,人也寂寞”一句的含义是什么?以此结尾有什么好处?请作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 16.喜悦:无奈(苦恼);悲伤(痛苦)(每个1分) 17.我“怦然”是因为大雁飞过的场面非常壮观;(2分)“肃然”则是因为群雁飞鸣所奏响的充斥天地间“如九天飘散的音乐”而心生敬意。(2分) 18.⑴远离自然,只能从书本上而不是身边感受到自然之美(2分) ⑵喧嚣的环境,枯竭的溪流,树林的消失,甚至猎人的残害等生存困境所带来的种种感受(2分) 19.文章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对比。(2分)例如:①三十年前,溪流清澈,水面阔大,树林茂密,群雁齐飞;三十年后,溪流干涸,树林消失,大雁远离。(1分)②“我”惊叹过雁群飞过的壮观场面和“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绝佳美景,而儿子只能从书本上知道这些。 20.天空寂寞,是说大雁不再飞过;人寂寞,是说人们虽然建了“落雁公园”,却再也无法看见群雁与落霞齐飞的情景,孩子更只能从书本上认识雁阵。(2分)作者以此昭示我们:人类过度伤害自然,其实是在自残和自毁,我们只有学会珍惜大自然,才能与自然和谐共处。(2分)用此句结尾,在表达上显得委婉含蓄;同时留下了无限思绪,引人深思。(2分) 不朽的失眠张晓风 他落榜了!一千二百年前。榜纸那么大那么长,然而,就是没有他的名字。啊!竟单单容不下他的名字“张继”那两个字。 考中的人,姓名一笔一划写在榜单上,天下皆知。奇怪的是,在他的感觉里,考不上,才更是天下皆知,这件事,令他羞惭沮丧。 离开京城吧!议好了价,他踏上小舟。本来预期的情节不是这样的,本来也许有插花游街、马蹄轻疾的风流,有衣锦还乡、袍笏加身的荣耀。然而,寒窗十年,虽有他的悬梁刺股,琼林宴上,却并没有他的一角席次。 船行似风。 江枫如火,在岸上举着冷冷的爝焰,这天黄昏,船,来到了苏州。但,这美丽的古城,对张继而言,也无非是另一个触动愁情的地方。 如果说白天有什么该做的事,对一个读书人而言,就是读书吧!夜晚呢?夜晚该睡觉以便养足精神第二天再读。然而,今夜是一个忧伤的夜晚。今夜,在异乡,在江畔,在秋冷雁高的季节,容许一个落魄的士子放肆他的忧伤。江水,可以无限度地收纳古往今来一切不顺遂之人的泪水。 这样的夜晚,残酷地坐着,亲自听自己的心正被什么东西啮食而一分一分消失的声音。并且眼睁睁地看自己的生命如劲风中的残灯,所有的力气都花在抗拒,油快尽了,微火每一刹那都可能熄灭。然而,可恨的是,终其一生,它都不曾华美灿烂过啊! 江水睡了,船睡了,船家睡了,岸上的人也睡了。惟有他,张继,睡不着。夜愈深,愈清醒,清醒如败叶落余的枯树,似梁燕飞去的空巢。 起先,是睡眠排拒的他。(也罢,这半生,不是处处都遭排拒吗?)而后,是他在赌气,好,无眠就无眠,长夜独醒,就干脆彻底来为自已验伤,有何不可? 月亮西斜了,一副意兴阑珊的样子。有乌啼,粗嗄嘶哑,是乌鸦。那月亮被它一声声叫得更黯淡了。江岸上,想已霜结千草。夜空里,星子亦如清霜,一粒粒零落凄绝。 在须角在眉梢,他感觉,似乎也森然生凉,那阴阴不怀好意的凉气啊,正等待凝成早秋的霜花,来贴缀他惨淡少年的容颜。 江上渔火二三,他们在干什么?在捕鱼吧?或者,虾?他们也会有撒空网的时候吗?世路艰辛啊!即使潇洒的捕鱼的,也不免投身在风波里吧?然而,能辛苦工作,也是一种幸福吧!今夜,月自光其光,霜自冷其冷,安心的人在安眠,工作的人去工作。只有我张继,是天不管地不收的一个,是既没有权利去工作,也没福气去睡眠的一个…… 钟声响了,这奇怪的深夜的寒山寺钟声。一般寺庙,都是暮鼓晨钟,寒山寺庙敲“夜半钟”,用以惊世。钟声贴着水面传来,在别人,那声音只是睡梦中模糊的衬底音乐。在他,却一记一记都撞击在心坎上,正中要害。钟声那么美丽,但钟声自己到底是痛还是不痛呢?既然失眠,他推枕而起,摸黑写下“枫桥夜泊”四字。然后,就把其余二十八字照抄下来。我说“照抄”,是因为那二十八个字在他心底已像白墙上的黑字一样分明凸显: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感谢上苍,如果没有落第的张继,诗的历史上便少了一首好诗,我们的某一种心情,就没有人来为我们一语道破。 一千二百年过去了,那张长长的榜单上(就是张继挤不进去的那纸金榜)曾经出现过的状元是谁?哈!管他是谁。真正被记得的名字是“落第者张继”。有人会记得那一届状元披红游街的盛景吗?不!我们只记得秋夜的客船上那个失意的人,以及他那场不朽的失眠。 14、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说说“船行似风”一句在文中的作用。(4分) 答:从结构上说,______________;从内容上,_________________。 15、用最简洁的语言回答下面的问题。(6分) ⑴“榜纸那么大那么长”一句意在强调什么? ⑵作者说,“钟声贴着水面传来”,“在他,却一记一记都撞击在心坎上”。在作者看来,这钟声对张继起着什么作用? ⑶倒数第二段画线句子中的“某一种心情”所指的是什么样的心情? 16、文章最后一段说:“……真正被记得的名字是‘落第者张继’……”请你根据这句话提出一个自己的观点,并列举一个能证明自己观点的论据(6分) 17、文章题为“不朽的失眠”,请结合全文,解释标题的含义,并说说标题的好处。(6分) 参考答案 14、(4分)从结构上说,此句由写张继京城落榜转而写他枫桥夜泊,完成了行文上的自然过渡(承上启下)。从内容上说,此句烘托了张继落榜后希望尽快摆脱令他羞愧沮丧的严酷现实,寻求精神超脱的急切心情。(每点2分) 15、(6分)⑴张继的失意、沮丧。 ⑵警世和鞭策。 ⑶遭遇挫折后的失落、沮丧心情。 16、(6分)(此题为开放题,观点合理、论据正确即可) [答案示例]观点:暂时的挫折并不意味着事业的终结,真正的强者应乐观豁达地笑对现实,创造不朽的人生。(3分,意思符合即可) 论据:(3分)(教材中诸如孔子、孟子、司马迁、陶渊明、李白、杜甫、史铁生等人的人生经历均可作为论据,但应注意扣住类似“人生挫折”“事业成功”“不朽”等关键词,概括叙述) 17、(6分)含义:“不朽”原意是永不磨灭,永远存在下去。文中张继因落榜失眠而写就了千古不朽的诗篇,故作者用“不朽”来修饰“失眠”。(2分) 好处:①“不朽的失眠”体现了作者命题之妙,这样命题,易于引起读者的思考,从而激发其阅读的兴趣。②借肯定“失眠”来肯定张继的《枫桥夜泊》千古不朽,并以此与他的考场失意相对照,有力地表达了作品的主题,如果没有失意的张继,也就没有了那次失眠之苦,没有了那次失眠,也便没有了千百年来被人们广为传诵的《枫桥夜泊》。(4分,每点2分) (此题回答时要紧扣“不朽”,如果这样答“不朽”也对:“不朽”的不单纯指那场“失眠”,而是“失眠”所引发的创作欲望,是诗人感极而发的传世佳作。可以说,不朽的是一种生活的体验,不朽的就是这人类智慧与情感的结晶。其他说法言之成理持之有据也可) 草色遥看近却无 迎着早晨的轻寒,或野游,或山行,多么好啊。也许,早春的景色过于素淡了;可也正因为还没有万紫千红的撩拨,才更宜于漫步,沉思。 趁个假日,我出了城,径自寻春去了。“山带去年雪,春来何处峰?”眼前,蓟塞披沙,燕山负雪,可凭借什么去寻觅春天的第一双足迹?嗯,春的影子么,该是绿的。如果找见了大地上最初的一小片草地,那就一定是春天刚刚落脚的地方。春天必在那里。不上田间小路,我只朝旷野走去。 微风挟着寒意,卷地而来。这大概是朔气的余威了。“燕北地寒生草迟”,低眉所见,尽是些隔冬的衰草;谁知有没有一两株敢于破土而出的?即使有,怕也不易找见。穿疏林,过小桥,桥下流水无声,慢吞吞的;仿佛刚才融没了最后一片残冰,那满怀凝冻的迟疑,还没散尽。我不禁责怪起自已来:虽说早春之游,也未免太早了。但是,既来之,则安之——走吧。渐渐的,云雾中的燕山越来越清晰了。到了山脚下,有大石如卧,近前转身坐定了,无意间,向着来路抬头一望,怎么?小桥头,疏林边,那旷地上,竟泛出一片新绿!仔细看去,还含着几分鹅黄——好嫩,好新鲜。可那旷地,分明是我才经过的,没见一芽新草,莫非不早不迟,正当我才上了小桥那阵儿,就在我背后,春天,悄悄儿飞落在林边了?我猛地站起来,朝着那片草色奔去。小桥下,流水依然迟迟的;林边旷地,又在脚下了。仍旧是几杯衰草,一带疏林。莫不是春天怕这里寒肃,刚落脚,竟又携着她那青青的影子,一同飞去了? 哦,这不正是“草色遥看近动无” ! 重又跑回山脚下,大石跟前;转身再放眼望去,可不,那疏林边,草色依稀,似乎比刚才又浓了些,也扩展了些。“草色遥看近却无”。这早春草色,为什么只可遥看呢?回想一路所见,——是了,说是来寻春,却只低眉顺眼,眼界自然仅限于咫尺间了。“燕草如碧丝”,走三五步难见一两芽,何况还有衰草杂陈呢。若是放眼望去,那些萌芽,就算是一个个微绿的质点,那么,这十里平川,尽收眼底,那质点,也该不可胜数了。无数个微绿的质点,横衍纵漫,就密了,草色也浓了——瞧那边,好一抹新绿。衰草的憔悴,被欣欣然的生机淹没了。这一霎间,我似乎寻到了春天的步履。 真的,就连野游,都需要扬眉放眼,才能从无数点刚刚破土的萌芽上面,看到无边的春色。那么,对于生活呢,在人生的道路上,在斗争的历程中,总会有阴霾、霜雪;但是,尽管朔气如磐,时间却没有一瞬的凝固。“今朝腊月春意动”,这是诗意,也是万古不灭的规律。而正当风雪弥天的时刻,谁能在胸怀深处寻到那最初的一抹新绿,用自已的心去暖它,催促它,谁就会拥有一个芳草连天、艳阳满地的内心世界。心里有一个春天,那就往前走吧。如果谁的内心的春光与大地上第一抹草色连成一片了,那就把步子迈得再大些。这样的步子,每一落地,都会铿锵作响;路旁的花蕾呢,也将应声怒放。“明日岳阳楼上去,岛烟湖雾看春生。”其实,探寻春天的讯息,又何必凭借什么绿色的影子呢;只需登上那足以远望的高处,透过千里平川的轻烟淡蔼,透过蒸腾着的青阳之气,就会感到,大地在急促地呼吸着——春天,正在大地的母腹里躁动。无边春色,已经从广阔的地平线上奔涌而来。不过,绝不该停下步子,我知道,更引人的春景,还待继续探寻;它,正在前方等待着我。 18.第1段中说:“没有万紫千红的撩拨,才才更宜于散步,沉思。”〔1〕这句话表达了作者一种什么样的心境、追求?〔2〕这句话与后文有什么联系? 答:〔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春天在哪里?”对这一问题,文章记叙了作者三次逐渐深入的认识,请概括如下: 答:〔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草色遥看近却无”,〔1〕这句话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2〕作者由此引出了一个什么哲理? 答:〔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下面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 A.文中描写的作者“寻找早春”的过程是:希望—失望—惊喜—怀疑—肯定—领悟。 B.作者由自然之春写到心灵之春,借“寻春”表达了自已独特的人生感受。 C.“草色遥看近却无”,说明了一个道理:过分的细心不易发现春天,胸襟开阔、不拘细节反而能看到到处都有春天的影子。 D.“今朝腊月春意动”一句诗,写出了冬天即将过去,春天即将到来的自然规律。 E.文中大量引用了古诗句,这些诗句都为揭示作品的哲理含义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参考答案 18.⑴,表达了作者喜爱早春的素淡的心境和对清新美好事物的追求。 ⑵,暗示有这样的心境追求,才能真正探寻到春天的足迹。 19.⑴,春天在大地上最初的一小片草地里。(见第3段) ⑵,春天在人们的内心世界里。(见第6段前半部分) ⑶,春天在登高望远所见的大地母腹里。(见第6段后半部分) 20.⑴,低眉顺眼难觅春,只有扬眉放眼,才能寻找到早春的踪迹。 ⑵,在人生道路上,在遇到人生阴霾霜雪时,只有放眼远望,才能寻觅到人生的春天。 21.AB(C,得出的道理,在文中没有描写内容的照应。作者在寻春过程的描写中,突出对比的是“低眉所见”、“放眼望去”,而不是粗心与细心、不拘细节的对比。D,错,“今朝腊月春意动”,从诗句本身看,古有“寒冬腊月中孕育着春意的躁动”的意思,从诗句前后语境看,是说腊月的春意不明显,须放眼遥看才可见。E,错在一个“都”字上,这篇文章不少诗句有哲理,但不是每一句都有哲理。 长城的象征意义与历史作用 ①长城就自身价值来说,原是“有备则制人,无备则制于人”的战略防御设施。由于视角和价值取向的差异,不同时代不同人群心目中的长城所象征的底蕴并不那么一致是十分自然的。长城成为中华民族的标志和象征,是现代的事。这是在中华民族处于最危险的时刻,举国上下高唱“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同仇敌忾浴血抗战中提炼锻铸的象征。共和国的缔造者们将《义勇军进行曲》定为国歌世代传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长城列为世界重点保护文物,宇航员遥观地球所能辨识的人工构筑物的报道,对于中华民族来说,则产生了另一番意义。 ②对于长城成为民族共识的象征作出根本相反的解释无疑应该十分审慎。那种把长城简单类比为“空间上扩大的四合院”,称为“巨大的悲剧纪念碑”的观点,于古于今都是荒谬的。中国不再需要孟姜女,刻薄饶舌者不过是中华文明之树的蛀虫。 ③长城与封闭保守并没有必然联系。事实上,长城既可以是“限隔华夷”、自我封闭的壁垒,也可以作为向外开拓进击的桥头堡。不在“物为”而在“人为”。首筑长城的赵武灵王并没有保守、退缩,他“变俗胡服,习骑射”,登上了开放革新的大舞台;标榜“众志成城”、斥长城为废垒墟墙的清政府反而深陷闭锁的泥潭。古代高明的政治家,不以长城自缚,他们运用这条军事防卫线和经济、文化聚汇线,调控了中原政权与北方少数民族之间的关系,把农业经济与游牧经济融合在一起,为保护和发展生产力开拓了新路。他们也通过这播撒封建文明的文化带,有效地促进了民族融合、边疆开发。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傍长城而西延,古罗马的治国法典,波斯国的经营之道和什色物产,北非与欧罗巴的算学、文学,都在这条路上作过并不折本的旅行,金发碧眼的商贾、哲人经这条路回国时常怀着收获的喜悦。这条往来者络绎不绝的国际通衢盛期数百年,洒过张骞们多少汗水,输出过炎黄子孙多少文明智慧!这一切都离不开长城的护卫。长城怎么能说是“限制文明空间的环”呢? ④两千多年来,长城在中国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产生的积极效应构成中华民族心理认同的客观依据,而这种底蕴、内涵又与长城雄伟博大的景观所激发的豪情壮志完美和谐地融为一体,最终积淀、熔铸成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 5.第④段中作者说“长城在中国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产生了“积极效应”,下列不能表明“积极效应”的一项是 A.首筑长城的赵武灵王“变俗胡服,习骑射”,登上了开放革新的大舞台。 B.古代高明的政治家运用这条军事防卫线和经济、文化聚汇线,调控了中原政权与北方少数民族的关系。 C.长城并不必然导致封闭保守,也可以作为向外开拓进击的桥头堡。 D.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傍长城而西延,促进了东西方商业的流通和文化的交流,这一切都离不开长城的护卫。 6.第②段中说“那种把长城简单类比为‘……四合院’,称为‘……纪念碑’的观点,于古于今都是荒谬的”,对这句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把长城比作“空间上扩大的四合院”,比作“巨大的悲剧纪念碑”,都是就长城具有特定的象征意义而言的。 B.有人把长城类比为“空间上扩大的四合院”,是认为长城在历史上起到了自我封闭、保守自缚的作用。 C.有人把长城称为“巨大的悲剧纪念碑”,是认为长城具有一种悲剧美,能够激发中华民族的危机感。 D.这句话表明作者对“长城的象征意义与历史作用是消极的”这种观点是持否定态度的。 7.下列理解和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不同时代不同人群心目中的长城所象征的底蕴之所以并不一致,是由于人们视角和价值取向的差异。 B.长城对中华民族的“另一番意义”是指长城在中国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所产生的积极作用。 C.作者说“中国不再需要孟姜女”,表明了他对孟姜女哭长城的民间故事持否定态度。 D.长城雄伟博大的景观能激发人们的豪情壮志,这种豪情壮志正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一部分。 8.根据原文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长城就自身价值来说,原是“有备则制人,无备则制于人”的战略防御设施。为了“有备”,今天依然需要维护和修复长城。 B.标榜“众志成城”、斥长城为废垒墟墙的清政府深陷闭锁的泥潭,正是由于清政府没有认识到长城的积极意义。 C.共和国的缔造者们将《义勇军进行曲》定为国歌世代传唱,顺应了中华民族对长城积极效应的认同心理。 D.由于长城的护卫,古丝绸之路沿线出现了繁荣的商贸交流的景象,由此兴起了许多颇具规模的文明古城。 参考答案 5.A.(这句话表明的是赵武灵王个人的作用,不是长城所产生的积极效应。) 6.C.(把长城称为“巨大的悲剧纪念碑”实际上是说长城的象征意义是消极的) 7.C.(此句作者并没有否定孟姜女哭长城故事本身的意思。) 8.C.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