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沙坪坝区重庆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重庆市沙坪坝区重庆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www.ks5u.com ‎2019年重庆一中高2021级高二上期10月定时练习 语文测试试题卷 现代文阅读 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4月10日,人类首张黑洞照片公布后不久,有网友发现,在视觉中国网站上,这张照片已经被列入“编辑图片”进行售卖,而图片版权的真正所有者欧洲南方天文台则公开表示,视觉中国网站的版权主张并不合法,他们从未就此联系过欧洲南方天文台。一时间,视觉中国网站以保护之名实施著作权侵权、掠他人之美的行径遭遇网友炮轰,而被更多媒体、企业声讨的,还有其近年来通过碰瓷式维权,动辄进行高价索赔、要求签订包年合同的盈利模式。针对图片版权引发争议的问题,国家版权局微信公众号今日发文称:“各图片公司要健全版权管理机制,规范版权运营,合法合理维权,不得滥用权利。” ‎ ‎(《国家版权局针对黑洞照片使用争议事件发声:图片公司不得滥用权利》,央广网,2019年4月12日)‎ 材料二:‎ 在向侵权者高价索赔的另一端,视觉中国所标榜的版权图片,是否都获得了严格的授权?像黑洞照片这种“打脸”情形,到底是个例还是习惯性操作?如果一些版权信息不明的图片被随意占为己有并据此获利,那么,视觉中国维权的积极性越高,它可能对真实版权拥有者权利的伤害就越大。这样的商业模式,显然缺乏足够的合法性基础。事实上,在视觉中国等图片公司崛起的同时,有关摄影师版权无法保障的声音并没有减少。这里面的反差,很可能预示着,摄影师——图片公司——消费者的应然商业链条是断裂的,最大的赢家恰恰是作为“中间商”的图片公司。‎ ‎(《视觉中国“黑洞”风波:版权生意无错,但得取之有道》,光明网,2019年4月12日)‎ 材料三:‎ 华东政法大学知识产权法律与政策研究院杨勇研究员认为,像视觉中国这样的公司,只是图片经营服务商,根据《著作权法》是没有署名权的,署名权应该属于原作者,现在却成了服务商,逻辑是混乱的。原始作者不署名,这样很难知道来源,很容易被假冒,所以才会出现一张照片被多家图片公司声称版权的现象。‎ - 30 -‎ 此外,杨勇建议,法官对间接营利或非营利的图片侵权行为的判赔标准应更科学、合理,不要追求吸引眼球的高数额的赔偿额,以免引起公众恐慌;在保障权利人利益的同时,平衡作品传播的社会效应。同时,他建议图片服务经营商应该有两个图库,一个是公益的,一个是收费的,同时还应该有和摄影作者的分账公告。‎ ‎(《视觉中国为何所向披靡?问题出在混淆了作者和著作权人》,第一财经,2019年4月25日)‎ 材料四:‎ 尊重版权是有价值的。经济学常识告诉我们,免费的可能是最贵的,免费往往导致无人创作与生产。知识产权制度的核心要义正是通过保护创作推动智力产品生产的可持续。第二层意思在于,付费平台是有价值的。通过中间商撮合交易,可以同时激发需求与供给,降低市场交易成本。因此,当保护知识产权逐渐成共识,大家的争论不是需不需要保护,而是如何保护;不是图片能不能收费,而在于如何收费。‎ 换句话说,版权意识要以规则意识为支撑。这里规则首先是法律规则。比如有些平台,图片并未经作者授权就上传了,甚至有的侵犯肖像权,这其实是打着版权旗号侵犯版权。其次是商业规则。交易市场明码标价、公平公正是底线要求,如果是根据使用者公司大小、身份高低量身定价、事后抬价,显然有“钓鱼”之嫌。‎ 具体到视觉中国引发的讨论,无论是转发黑洞照片,还是吐槽视觉中国,都应该形成这样的社会共识:我们尊重著作权,不意味着要纵容不合规的经营方式;我们指摘经营方式的瑕疵,更不能走到另一个极端,损害保护知识产权的社会共识。‎ ‎(《质疑,是为了更好保护版权》,《人民日报》,2019年4月12日)‎ ‎1. 下列与“视觉中国黑洞风波事件”无直接关系的一项是 A. 通过保护创作推动智力产品生产的可持续是知识产权制度的核心要义。为了更好保护版权,我们应该对图片服务经营商所主张的版权进行质疑。‎ B. 国家版权局就图片版权引发争议的问题,发表自己的意见,指出各图片公司要健全版权管理机制,规范版权运营,合法合理维权,不得滥用权利。‎ C. 视觉中国网站之所以能够所向披靡,主要原因在于它混淆了作者和著作权人的界限,把一些版权信息不明的图片随意地占为己有并据此获得利益。‎ D. 欧洲南方天文台公开表示,视觉中国从未就此事联系过他们,这种将人类首张黑洞照片列入“编辑图片”进行售卖的行为是不合法的。‎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30 -‎ A. 由于一些图片公司乱占版权不明的图片,所以视觉中国网站将人类首张黑洞照片擅自进行售卖的做法遭到了国家版权局微信公众号的指责。‎ B. 随意侵占版权不明的图片并据之获利的图片公司越积极维权,那么对图片版权真正拥有者权利的伤害就越大。‎ C. 根据有关法律,图片经营服务商不能对那些没有署名的图片声称版权,图片经营服务商在对图片收费的同时,应该有和摄影对象的分账公告。‎ D. 材料四从经济学常识谈起,分析了知识产权制度的核心要义,指出:要尊重知识产权,保护著作者的合法产权,就应当遵从法律规则和商业规则。‎ ‎3. 请结合材料,分析图片服务经营商应该如何尊重著作权。‎ ‎【答案】1. A 2. D ‎ ‎3. ①各图片服务经营商只有在获得严格授权之后才能标榜自己的版权。②各图片服务经营商应该有公益的和收费的两个图库,还应该有和摄影作者的分账公告。③各图片服务经营商的版权意识应该以以规则意识和法律意识作支撑。‎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列与‘视觉中国黑洞风波事件’无直接关系的一项”,然后到文中圈出有关“视觉中国黑洞风波事件”的文字,再浏览选项的内容,与文本进行比较。‎ A项,所说的属于法律层次的问题,同黑洞照片事件并无直接关系。‎ B、D两项明显同视觉中国黑洞照片事件有关;‎ C项,所分析的视觉中国所向披靡的原因也同黑洞照片有关。‎ 故选A。‎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文中信息能力。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通读文章,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大意,在此基础上回归文章,划定答题区域,仔细阅读,从中筛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信息,进行整合概括回答问题。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 A项,错误在于乱判因果,视觉中国产生黑洞照片事件的原因并不是“一些图片公司乱占版权不明的图片”。‎ B项,与材料二“它可能对真实版权拥有者权利的伤害就越大”不符。‎ - 30 -‎ C项,与材料三“同时,他建议图片服务经营商……还应该有和摄影作者的分账公告”不符。‎ 故选D。‎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要通读文章,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大意,在此基础上,仔细阅读题干,明确题目要求,然后回归文本,仔细阅读,从中筛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信息,进行整合概括回答问题。对文章进行段落的划分,筛选文中的重要语句,整合后作答。重点关注各段的段首和段尾句,分条作答。结合“视觉中国所标榜的版权图片,是否都获得了严格的授权”“如果一些版权信息不明的图片被随意占为己有并据此获利,那么,视觉中国维权的积极性越高,它可能对真实版权拥有者权利的伤害就越大”分析,各图片服务经营商只有在获得严格授权之后才能标榜自己的版权。结合“他建议图片服务经营商应该有两个图库,一个是公益的,一个是收费的,同时还应该有和摄影作者的分账公告”分析,各图片服务经营商应该有公益的和收费的两个图库,还应该有和摄影作者的分账公告。结合“换句话说,版权意识要以规则意识为支撑。这里规则首先是法律规则。比如有些平台,图片并未经作者授权就上传了,甚至有的侵犯肖像权,这其实是打着版权旗号侵犯版权。其次是商业规则”分析,各图片服务经营商的版权意识应该以以规则意识和法律意识作支撑。‎ ‎【点睛】解答实用类文本阅读可以从如下几个步骤进行:首先是阅读,注意整体阅读,注意抓三个方面:一是要有文体特征意识(如新闻、传记);二是要有思路分析意识(边读边概括各段落意思及段与段之间的关系);三是要有寻找中心句意识(每段的中心句,特别是文章的开头、结尾、过渡句以及标题)。其次是审题:从题干中求启示,寻求解题的突破口,确保准确答题。题干具有以下作用:暗示答题区域,暗示答题思路,暗示答题方法,暗示答案本身。审题时注意:是否选准题眼(答题重点),是否选全要点(要答几个方面),是否选准角度(以谁为陈述主体),是否选好恰当的句式(要与设问的句式一致)。组织语言时,注意“问”与“答”要照应好。最后是答题:“规范作答”不能忘记的三个原则:⑴答案在文中(直接来源于文中或或从文中提炼);⑵选择并重组文中关键词句(注意原文表述角度与设问角度是否一致);(3)分点分条作答(高考阅卷采点给分)。即:问什么答什么,怎么问怎么答;就近找答案,尽量来源原文;抓住关键词,短语答题目,分条来排列;要用肯定句,原文中找依据。‎ 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出警 弋舟 - 30 -‎ 那天在所里做笔录,报案人是个姑娘,说是“心爱的”电动车被盗了。刚写好,又接到社区的电话,说他们晚上有个群众活动,可能参与的人比较多,需要我们帮助维持秩序。那天晚上社区的活动就是广场舞表演,实际上围观的人并没有那么多,他们高估了自己的风头。过去看了看情况,安排几个保安维持秩序,我独自去人员密集的场所巡逻,而同事小吕去了片区。因为又有人报警说邻居在家里制毒,我没怎么考虑就把这案子交给了小吕。‎ 在小吕心目中,警察就该是神探,破大案,捕顽凶,除暴安良。这情绪我也有过。直到今天,我也不太跟妻子说我每天都忙活些什么。我不做英雄梦了,但希望我妻子还接着做,那样回了家,我才可以心安理得地喊累。所以有时候遇着邻里纠纷之类的事儿,我都不忍心让小吕去处理。‎ 开始小吕挺兴奋的,像是张网以待,翘望已久,终于来了条大鱼。涉案的小区是教师新村,里面住的都是教师。报案人是位退休多年的小学校长,信誓旦旦地说,以他所掌握的丰富的化学知识,完全能够通过阳台上飘来的怪味儿做出判断。他的邻居也是一对教师,两口子带着个十多岁的孩子,女主人倒还真是个教化学的。可查来查去,一点儿证据都没有。小吕不太甘心,加上老校长半年报了五十多次警,这个案子就成了小吕的心事。他不觉得我们就只能维持秩序、追回一辆“心爱的”电动车。 ‎ 回来后小吕眉头不展,说他又守在老校长家的阳台上闻了半天,隔壁飘来的只有红烧肉味儿。我想的却是正值炎夏,这会儿的阳台上怕是得有五十度的高温。‎ 那天算得上是平安无事,我们本来可以在宿舍睡个好觉,假如我没有说起老奎的事。‎ 老奎七十多岁,老伴十几年前过世了,他一直独自过活。膝下只有一个女儿,她早年外出打工后,就一去不返。老奎经济状况还过得去,有两套房子,住一套,租出去一套。如今这一片的房价可不低。‎ 先是他突然失踪,发了协查函,一城里寻不到,以为他可能不在人世了。半个月后的一天夜里,他却突然打来电话报警,说是自己在家摔倒了,现在根本爬不起来。‎ 等我们赶到时,他正坐在屋子中间的矮凳上,根本不曾摔倒,更不会爬不起来。我们哭笑不得。撤警的时候,他突然抓住了我的手,一刹那,我有种突然被什么抓牢了的感觉。‎ 几天后老奎又报假警了。还是说他摔得起不来了。等我赶到的时候,老奎照旧坐在小板凳上,臊眉耷眼,像个坐在黑暗舞台中央的老猿猴。这回,老奎主动说他之前是去找打工的闺女了。‎ 走的时候,老奎送了送我。他颤巍巍地踅到门前替我开门。手伸出去,捞一把,又捞一把,第三把才捞到门把手上。‎ - 30 -‎ 又过了几天,还是在半夜,老奎的求助电话又来了。他好像专门找我值班的日子这么干。我让一个协警过去看看。小伙子回来跟我说,老奎点名要我去。这我的气就不打一处来了。问明白他没什么事儿后,干脆就置之不理了,谁知第二天一大早老奎竟然找上门来。‎ 他敲着窗玻璃,隔着玻璃,张合着嘴,似乎在说:“我要自首。”我按接警程序示意他进来说,隔着窗子,我看他扶着墙往里走的时候,脸上竟然有一种掩藏不住的幸福感。‎ 果然,这又是他的恶作剧,案情很快排除。‎ 就这样他反反复复地闹了有小半年,我们都被折腾得够呛。‎ 这一年的除夕,为了防止他再“闹事”,我们主动邀请他来所里参加新年聚会。他好像被一种氛围感染了。突然挨近我,嘀咕了一句:“就是孤单么,想跟人说话。”‎ 老奎的事讲完了,半天都没听到声音。我以为小吕已经睡着了。“孤单。”他突然发出了一声叹息般的回味。‎ 我探出头,看到小吕的头枕在自己胳膊上,一脸若有所思的样子。又过了一会儿,小吕跳了起来。临出门他还没忘记戴上帽子。‎ 天边露出鱼肚白的时候小吕才回来。我迷迷糊糊地被他吵醒,看见他兴奋地趴在我床沿上,腋窝下全是汗渍。‎ ‎“没错,老校长承认是报假案了。”他说,“本来问清楚我就打算回来,可老头硬是拽着我说了一宿的话。他儿子去美国三年了,平时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小吕的眼睛里布满血丝,着实像一只兔子。‎ ‎“他那是诬陷,”我说,“涉嫌犯罪了。”‎ ‎“算了,我教育过他了。”他说,“老头就是见不得邻居家三口其乐融融,说是看了堵心。” 我想,我没看错人,这小伙子能当个好警察。‎ ‎(有删改)‎ ‎4.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A. 小说开头两段既交代了“我”的身份,也表现了当今部分警察的职业现实,在看似平静的叙述中,也表达了“我”壮志难酬的愤懑心情。‎ B. “我”不忍心让小吕去处理芝麻蒜皮的小事,是因为“我”已认命了,但小吕还大有前程,“我”想托举他的英雄梦,这个细节表现了“我”的善意。‎ C. 老奎来派出所说要自首时,脸上有掩藏不住的幸福感。可以看出,老奎以故意跟我找茬、作弄我为幸福。‎ D.‎ - 30 -‎ ‎ “我”比小吕有工作经验,告诉他“老奎的故事”以及说老校长“涉嫌犯罪”,本身可能包含一点启发或试探小吕的成分。‎ ‎5. 结合全文,简要分析“我”认为小吕能“当个好警察”的主要原因。‎ ‎6. 小说在叙述“老校长的故事”时,为什么又说到了“老奎的故事”?‎ ‎【答案】4. D 5. ①有远大的职业理想。小吕当警察是为了破大案,捕顽凶,除暴安良。②有较强的职业素养。夜里冒着高温处理警情,不顾奔波劳累,并能触类旁通,悟出老校长报警的真实原因。③有情融于法的善良心地。同情谎报警情的老校长并替他说情。 ‎ ‎6. ①插叙“老奎的故事”,既丰富了故事内容,又避免对“老校长的故事”平铺直叙,又为小吕破解案情提供契机,推动故事情节发展;②两则故事相互映衬,既表现老奎和老校长的孤寂,也表现“我”工作方法巧妙和小吕领悟能力强,有利于人物形象的塑造;③两则故事悲喜交织,既引发读者对空巢老人生存状态的思考,亦赞颂公安民警热心为民的精神,使主题更丰富深刻。‎ ‎【解析】‎ ‎【4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分析和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要先通读全文,了解和把握全文的内容和主旨,在此基础上,联系上下文,结合文本内容对文章某一内容要点进行分析和概括。解答此题,可将各选项文字同文本相关内容进行比较,以确定正误。‎ A项,“壮志难酬的愤懑情感”曲解文意。结合前两节内容分析,主要讲警察的主要工作内容,也为后面写小吕及“老查的故事”以及说老校长“涉嫌犯罪”等内容作铺垫。‎ B项,错在“我已认命”。‎ C项,“老奎以故意跟我找茬、作弄我为幸福”错误。对幸福的理解不当。‎ 故选D。‎ ‎【5题详解】‎ - 30 -‎ 本题考查鉴赏小说内容、人物形象及理解小说主旨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需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简要分析‘我’认为小吕能‘当个好警察’的主要原因”,实际上是在考查人物形象,区别是在考查“带有一定主观色彩的人物形象特点”。从“我”的眼里看小吕,更多理想性而非客观性,有“情人眼里出西施”的嫌疑。要紧扣“好警察”的基本特征,结合文本合理分析。要注意,圆形人物不同于扁形人物,前者的形象特征是随着情节的不断发展而陆续呈现的,所以要有迅速把握情节、有效划分层次的能力。结合“在小吕心目中,警察就该是神探,破大案,捕顽凶,除暴安良”分析,小吕有远大的职业理想。结合“回来后小吕眉头不展,说他又爽在老校长家的阳台上闻了半天,隔壁飘来的只有红烧肉味儿。我想的却是正值炎夏,这会儿的阳台上怕是得有五十度的高温”“又过了一会儿,小吕跳了起来。临出门他还没忘记戴上帽子”“天边露出鱼肚白的时候小吕才回来。我迷迷糊糊地被他吵醒,看见他兴奋地从在我床沿上,腋窝下全是汗渍”等分析,小吕有较强的职业素养。结合“‘没错,老校长承认是报假案了。’他说,‘本来问清楚我就打算回来,可老头硬是拽着我说了一宿的话。他儿子去美国三年了,平时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小吕的眼睛里布满血丝,着实像一只兔子……‘算了,我教育过他了。’他说,‘老头就是见不得邻居家三口其乐融融,说是看了堵心’”等分析,小吕有情融于法的善良心地。‎ ‎【6题详解】‎ 本题考查鉴赏对文学作品构思技巧及效果的赏析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需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小说在叙述‘老校长的故事’时,为什么又说到了‘老奎的故事’”,本题考查交织、穿插这一“叙述方式”,可以从情节、人物、主题这三个角度论述其“好处”。结合“突然挨近我,嘀咕了一句:‘就是孤单么,想跟人说话’”“‘孤单。’他突然发出了一声叹息般的回味”分析,丰富文本内容,为小吕破解案情提供契机,使情节更曲折有致。结合“等我们赶到时,他正坐在屋子中间的矮凳上,根本不曾摔倒,更不会爬不起来。我们哭笑不得。撤警的时候,他突然抓住了我的手,一刹那,我有着突然被什么抓牢了的感觉”“又过了几天,还是在半夜,老查的求助电话又来了。我让一个协警过去看看。小伙子回来跟我说,老查点名要我去”“就这样他反反复复地闹了有小半年,我们都被折腾得够呛”“我们主动邀请他来所里参加新年聚会”“我探出头,看到小吕的头枕在自己胳膊上,一脸若有所思的样子。又过了一会儿,小吕跳了起来。临出门他还没忘记戴上帽子”等分析,既表现老查和老校长的孤寂,也表现“我”和小吕认真工作的态度,使人物形象鲜明。结合“本来问清楚我就打算回来,可老头硬是拽着我说了一宿的话。他儿子去美国三年了,平时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老头就是见不得邻居家三口其乐融融,说是看了堵心。”“老伴十几年前过世了,他一直独自过活。膝下只有一个女儿,她早年外出打工后,就一去不返”等分析可知,既引发读者对空巢老人生存状态的思考,更赞颂公安民警热心为民的精神。‎ ‎【点睛】这道题综合性比较强,既涉及到了对文中字词句段的理解,也涉及到了对文章主旨的探究,还涉及到了对文章结构、手法的把握。解答这类题的方法是:(1)快速通读全篇,抓住中心句关键句理清全文结构。(2)认真品读重要段落,抓住关键段把握全文情感主旨。(3)吟咏精读主体段落,抓住表现形式鉴赏评价语言与情旨。(4)细致咀嚼重要语句,抓住关键词句揣摩挖掘作者情感内蕴。(5)对照选项一一排除得出答案。考生可以按照上述方法逐一分析即可得出答案。‎ - 30 -‎ 古代诗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楚汉久相持未决,丁壮苦军旅,老弱罢转漕。项王谓汉王曰:“天下匈匈数岁者,徒以吾两人耳,愿与汉王挑战,决雌雄,毋徒苦天下之民父子为也。”汉王笑谢曰:“吾宁斗智,不能斗力。”项王令壮士出挑战。汉有善骑射者楼烦,楚挑战三合,楼烦辄射杀之。项王大怒,乃自披甲持戟挑战。楼烦欲射之,项王瞋目叱之,楼烦目不敢视,手不敢发,遂走还入壁,不敢复出。汉王使人间问之,乃项王也。汉王大惊。于是项王乃即汉王相与临广武间而语。汉王数之,项王怒,欲一战。汉王不听,项王伏弩射中汉王。汉王伤,走入成皋。‎ 项王闻淮阴侯已举河北,破齐、赵,且欲击楚,乃使龙且往击之。淮阴侯与战,骑将灌婴击之,大破楚军,杀龙且。韩信因自立为齐王。项王闻龙且军破,则恐,使盱台人武涉往说淮阴侯。淮阴侯弗听。是时,彭越复反,下梁地,绝楚粮。项王乃谓海春侯大司马曹咎等曰:“谨守成皋,则汉欲挑战,慎勿与战,毋令得东而已。我十五日必诛彭越,定梁地,复从将军。”乃东,行击陈留、外黄。‎ 外黄不下。数日,已降,项王怒,悉令男子年十五已上诣城东,欲阬之。外黄令舍人儿年十三,往说项王曰:“彭越强劫外黄,外黄恐,故且降,待大王。大王至,又皆阬之,百姓岂有归心?从此以东,梁地十余城皆恐,莫肯下矣。”项王然其言,乃赦外黄当阬者。东至睢阳,闻之皆争下项王。……‎ 太史公曰:吾闻之周生曰“舜目盖重瞳子”,又闻项羽亦重瞳子。羽岂其苗裔邪?何兴之暴也!夫秦失其政,陈涉首难,豪杰蜂起,相与并争,不可胜数。然羽非有尺寸,乘势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及羽背关怀楚,放逐义帝而自立,怨王侯叛己,难矣。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 ‎(《史记·项羽本纪》)‎ ‎7. 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 老弱罢转漕 B. 彭越复反,下梁地,绝楚粮 C. 悉令男子年十五已上诣城东 D. 大王至,又皆阬之,百姓岂有归心 ‎8.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实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 毋徒苦天下之民父子为也 徒:只,仅仅 - 30 -‎ B. 遂走还入壁 壁:墙,墙壁 C. 自矜功伐 矜:夸耀 D. 五年卒亡其国 卒:死 ‎9.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乃使龙且往击之 荆轲废,乃引其匕首提秦王 B. 天下匈匈数岁者,徒以吾两人耳 斧斤以时入山林 C. 韩信因自立为齐王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D. 汉有善骑射者楼烦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10. 下列句子中句式特点与例句不相同的一组是 例句: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 A. 淮阴侯与战,骑将灌婴击之 B. 项王然其言,乃赦外黄当阬者 C. 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 D. 乘势起陇亩之中 ‎【答案】7. B 8. C 9. A 10. B ‎【解析】‎ ‎【7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对通假字的考查一般都不会离开课内所学内容。做题时,首先要认真阅读选文,特别是课外文言文,要根据试卷所提供的注释把选文读懂。然后再仔细审视被考查的通假字所在的语境,调动知识储备,根据上下文文意,推敲其意义。‎ A项,“罢”通“疲”;‎ C项,“已”通“以”;‎ D项,“阬”通“坑”‎ 故选B。‎ ‎【8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实词类题目答题的方法有“结构分析法”“语法分析法”“形旁辨义法”“套用成语法”“套用课本法”,解答此题要注意上下文,最好方法是把所给的词义代到原文中去,依据上下文的语意来推导之,应该很容易判断出来。‎ A项,“徒”,白白地;‎ B项,“壁”,营垒;‎ - 30 -‎ D项,“卒”,最终。‎ 故选C。‎ ‎【9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对于文言虚词类题目,要着眼“意义”和“用法”两点,“意义”是就表意而言的,“用法”是就词性而言的。解答此题时,需要逐项分析。‎ A项,连词,表顺承,于是,就。‎ B项,介词,因为;介词,按照。‎ C项,介词,趁机;动词,依靠。‎ D项,的人;判断句中表停顿。‎ 故选A。‎ ‎【10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需要对各类句式的基本知识与判断标准要理解、熟记,以便解题时进行知识迁移。常见的文言特殊句式: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定语后置句、状语后置句、宾语前置句等。‎ 例句,“委命下吏”,委命(于)下吏,省略句;‎ A项,“与战”,与(之)战,省略句;‎ B项,一般陈述句;‎ C项,“身死东城”,身死(于)东城,省略句;‎ D项,“起陇亩之中”,起(于)陇亩之中,省略句。‎ 故选B。‎ 点睛】参考译文:‎ 楚、汉长久相持,胜负未决。年轻人厌倦了长期的军旅生活,老弱也因水陆运输而十分疲惫。项王对汉王说:“天下纷纷乱乱好几年,只是因为我们两人的缘故。我希望跟汉王挑战,决一雌雄。再不要让百姓老老小小白白地受苦啦。”汉王笑着回绝说:“我宁愿斗智,不能斗力。”项王让勇士出营挑战,汉军有善于骑射的楼烦,楚兵挑战好几次,楼烦每次都把他们射死。项王大怒,就亲自披甲持戟出营挑战。楼烦搭箭正要射,项王瞪大眼睛向他大吼一声,楼烦吓得眼睛不敢正视,两只手不敢放箭,转身逃回营垒,不敢再出来。汉王派人私下打听,才知道原来是项王。汉王大为吃惊。这 时项王就向汉王那边*近,分别站在广武涧东西两边互相对话。汉王一桩一桩地列举了项王的罪状,项王很生气,要和汉王决一战。汉王不听,项王埋伏下的弓箭手射中了汉王。汉王受了伤,跑进成皋。‎ - 30 -‎ 项王听说淮阴侯韩信已经攻克了河北,打败了齐、赵两国,而且正准备向楚军进攻,就派龙且前去迎击。淮阴侯与龙且交战,汉骑将灌婴也赶来了,把楚军打得大败,杀了龙且。韩信趁此机会自立为王。项王听到龙且军败的消息,心里害怕了,派盱台人武涉前去游说淮阴侯,劝他联楚背汉,与楚汉三分天下。淮阴侯不听。这时候,彭越又返回梁地,断绝了楚军的粮食。项王对海春侯大司马曹咎等说:“你们要谨慎地守住成皋,如果汉军挑战,千万不要和他们交战,只要别让他们东进就行。十五天之内,我一定杀死彭越,平定梁地,回来再跟将军们会合。”于是带兵向东进发,一路上攻打陈留、外黄。‎ 外黄起先不归顺。过了几天终于投降了,项王很生气,命令男子十五岁以上的全部到城东去,要把他们活埋了。外黄县令门客的儿子十三岁,前去劝说项王,说道:“彭越凭强力威胁外黄,外黄人害怕,所以才姑且投降,为的是等待大王。如今大王来了,又要全部活埋他们,百姓哪儿还会有归附之心呢?从这往东,梁地十几个城邑的百姓都会很害怕,就没有人肯归附您了。”项王认为他的话对,就赦免了准备活埋的那些人。项王东进睢阳县,睢阳人听到这情况都争着归附项王……‎ 太史公说:我听周生说舜的眼睛可能是两个瞳人儿。又听说项羽也是两个瞳人儿。项羽难道是舜的后代吗?不然他的发迹怎么那么突然啊!秦朝搞糟了它的政令,陈涉首先发难,各路豪杰蜂拥而起,你争我夺,数也数不清。然而项羽并非有些许权柄可以凭藉,他趁秦末大乱之势兴起于民间,只三年的时间,就率领原战国时的齐、赵、韩、魏、燕五国诸侯灭掉了秦朝,划分天下土地,封王封侯,政令全都由项羽发出,自号为“霸王”,他的势位虽然没能保持长久,但近古以来象这样的人还不曾有过。至于项羽舍弃关中之地,思念楚国建都彭城,放逐义帝,自立为王,而又埋怨诸侯背叛自己,想成大事可就难了。他自夸战功,竭力施展个人的聪明,却不肯师法古人,认为霸王的功业,要武力征伐诸侯治理天下,结果五年之间终于丢了国家,身死东城,仍不觉悟,也不自责,实在是太错误了。而他竟然拿“上天要灭亡我,不是用兵的过错”这句话来自我解脱,难道不荒谬吗?‎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送杨少尹序①‎ 韩愈 昔疏广、受二子,以年老,一朝辞位而去。于时公卿设供张,祖道都门外,车数百辆。道路观者多叹息泣下共言其贤汉史既传其事而后世工画者又图其迹至今照人耳目赫赫若前日事。‎ - 30 -‎ 国子司业杨君巨源,方以能诗训后进,一旦以年满七十,亦白丞相去归其乡。世常说古今人不相及,今杨与二疏,其意岂异也?‎ 予忝在公卿后,遇病不能出。不知杨侯去时,城门外送者几人、车几辆、马几匹,道旁观者亦有叹息知其为贤与否?而太史氏又能张大其事,为传继二疏踪迹否?不落莫否?见今世无工画者,而画与不画,固不论也。然吾闻杨侯之去,丞相有爱而惜之者,白以为其都少尹,不绝其禄。又为歌诗以劝之,京师之长于诗者,亦属而和之。又不知当时二疏之去,有是事否?古今人同不同,未可知也。‎ 中世士大夫以官为家,罢则无所于归。杨侯始冠,举于其乡,歌《鹿鸣》而来也。今之归,指其树曰:“某树吾先人之所种也。某水某丘,吾童子时所钓游也。”乡人莫不加敬,诫子孙以杨侯不去其乡为法。古之所谓乡先生,没而可祭于社者,其在斯人欤?其在斯人欤?‎ 注:①杨少尹,山西人。他辞官返乡时,韩愈写此文赠别。‎ ‎1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道路观者/多叹息泣下/共言其贤/汉史既传其事而后/世工画者又图其迹/至今照人耳目/赫赫若前日事 B. 道路观者多/叹息泣下/共言其贤/汉史既传其事/而后世工画者又图其迹/至今照人/耳目赫赫若前日事 C. 道路观者/多叹息泣下/共言其贤/汉史既传其事/而后世工画者又图其迹/至今照人耳目/赫赫若前日事 D. 道路观者多/叹息泣下/共言其贤/汉史既传其事而后/世工画者又图其迹/至今照人耳目/赫赫若前日事 ‎1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于时公卿设供张 供张:亦作“供帐”,指帷帐、饮食等 B. 而太史氏又能张大其事 张大:广泛宣扬 C. 白以为其都少尹 白:禀告,报告 D. 京师之长于诗者,亦属而和之 属:委托,交付 ‎13.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祖道:出行前在道旁祭祀路神,并饮宴饯行。‎ B. 国子:国子监,是古代国家设立的最高学府和教育行政管理机构。‎ C. 忝:谦辞,愧,有愧于。如“忝列门墙”,表示自己愧在师门。‎ D. 冠:古人十八岁时行加冠礼表示成人,因体犹未壮,又称“弱冠”。‎ - 30 -‎ ‎14. 下列句子中“其”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其在斯人欤?‎ A. 今杨与二疏,其意岂异也?‎ B.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C. 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 D.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15.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第一段写汉代二疏年老辞位的典故,作者突出了两点:一是年老及时告退,二是其行动得到人们称道。处处为后文对照设伏。‎ B. 第二段从杨少尹与二疏相同的角度,肯定他年满七十主动求归。同时批评了“今人比不上古人”这个当时颇为流行的观点。‎ C. 第三段中丞相和京师的诗友“为歌诗以劝之”“和之”的举动,表明他们了解杨君的志趣和此行的意义,是杨君真正的知音。‎ D. 第四段写杨君不被“以官为家”的思想所束缚,赞扬了他的清风高节,“贤于世之贪爵慕禄者远矣”,意在张扬其事,以振古风。‎ ‎16. 把以上两篇文言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 ‎(1)羽岂其苗裔邪?何兴之暴也!‎ ‎(2)乡人莫不加敬,诫子孙以杨侯不去其乡法。‎ ‎【答案】11. C 12. D 13. D 14. B 15. C ‎ ‎16. (1)项羽难道是舜的后代吗?为什么他的兴起(发迹)那么突然啊!(2)家乡的人无不更加敬重他,告诫子孙要把杨侯不舍弃故土的美德作为榜样。‎ ‎【解析】‎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是先疏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对于文言断句类型的题目,不要急于答题,应当先诵读这个篇段,通过诵读,力求对全文的内容有个大体的了解,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处,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 ‎“多”修饰限制“叹息泣下”,不应该断开,排除B项、D项。‎ ‎“后世”是一个词语,修饰限制“工画者”,结合句意内容分析,不应该断开,排除A项。‎ - 30 -‎ 句意:道路上旁观的人,有很多为之感叹并流下了眼泪,都称赞他们的贤明。汉代的史书已经记载了他们的事迹,而后世擅长绘画的人,又画下了他们的形象,到今天依然光彩照人,清清楚楚的仿佛是前不久发生的事情。‎ 故选C。‎ ‎【12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实词类题目答题的方法有“结构分析法”“语法分析法”“形旁辨义法”“套用成语法”“套用课本法”,解答此题要注意上下文,最好方法是把所给的词义代到原文中去,依据上下文的语意来推导之,应该很容易判断出来。‎ D项,“属”,结合“长于诗”“和之”分析,译为写作。句意:京城中擅长写诗的人,也作诗来应和。故选D。‎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文化常识包括古代文化中天文、历法、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 D项,“古人十八岁时行加冠礼表示成人”错误。应是古代男子,二十岁成年。故选D。‎ ‎【14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对于文言虚词类题目,要着眼“意义”和“用法”两点,“意义”是就表意而言的,“用法”是就词性而言的。解答此题时,需要逐项分析。‎ B项,与例句都是副词,表推测,大概,或许。‎ A项,代词,他们的;‎ C项,表婉商,还是;‎ D项,代词,自己。‎ 故选B。‎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概括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 C项,“表明他们了解杨君的志趣和此行的意义,是杨君真正的知音”错误。丞相和京师的诗友都被“以官为家”的思想束缚,他们并不真正了解杨君,不是杨真正的知音。故选C。‎ ‎【16题详解】‎ - 30 -‎ 本题主要考查文言语句翻译。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 ‎(1)“羽岂其苗裔邪”(疑问句);“其”,代词,他;“苗裔”,后代;“何”,什么;“暴”,突然。(2)“莫”,代词,没有谁;“加”,更;“诫”,告诫;“以”,介词,把;“去”,离开;“法”,榜样。‎ ‎【点睛】准确翻译文言句子的方法:①要在语境中理解句子。无论何种句子,都不能脱离语境去理解,要注意作者的基本观点和感情倾向。要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②要注意词类活用、通假字这些文言现象,对这些文言现象的正确理解和把握,是翻译好文言文语句的前提。③对句子中难懂的地方,不能采取忽略或笼统翻译的办法去逃避,而应该前后推导,认真理解。④要善于调动已学知识进行比较,辨析异同。特别是对一词多义、古代文化知识的积累,有助于我们把握文言词语在句子中的具体用法和含义。‎ 参考译文:‎ 古时候疏广、疏受叔侄二人,因为年老,同一天辞掉职位离去。当时,朝廷中的公卿摆设宴席,在京都门外为他们饯行。车驾有数百辆之多;道路上旁观的人,有很多为之感叹并流下了眼泪,都称赞他们的贤明。汉代的史书已经记载了他们的事迹,而后世擅长绘画的人,又画下了他们的形象,到今天依然光彩照人,清清楚楚的仿佛是前不久发生的事情。‎ 国子监司业杨巨源,正以他精通《诗》来教授学生,一旦到了七十岁,也禀白丞相离职回归他的故乡。世上常说古时的人和现今的人是不能并论的,而今杨巨源与疏氏二人,他们的思想难道有什么差异吗?‎ 我惭愧地列在公卿之后,恰逢生病不能出去送行。不知道杨少尹离京的时候,都城门外送行的有多少人?车有多少辆?马有多少匹?道边的旁观者,也有为他的行为感叹,知道他是贤者的,还是没有呢?而史官能不能广泛宣扬他的事迹,写成传记以做为疏氏二人的事迹的继续呢?不会冷落寂寞吧?如今世上没有擅长绘画的人,而画还是不画,姑且不去管他!然而我听说扬侯离京的时候,丞相中有赏识而惋惜他的,禀告皇上任命他为其故乡河中府的少尹,以便不断绝他的俸禄;又亲自写诗来慰勉他。京城中擅长写诗的人,也作诗来应和。又不知道古时候疏氏二人的归乡,有这样的事吗?古人与今人相同还是不同,不得而知啊!‎ - 30 -‎ 中古时候的士大夫,往往依靠官俸来养家,罢官之后就无归宿之处。杨侯刚成年的时候,便在乡试中中举,参加了《鹿鸣》宴而来到朝廷的。现在回到故乡,指着家乡的树说:“那棵树是我的先人种的。那条溪流,那座山丘,是我小时候钓鱼、玩耍的地方。”家乡的人无不更加敬重他,告诫子孙要把杨侯不舍弃故土的美德作为榜样。古人所说的“乡先生”,死后能够在社庙里享受祭祀的人,大概就是杨君这样的人吧?大概就是杨君这样的人吧?‎ 古代诗歌阅读 ‎17.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浣溪沙 秦观 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起句“漠漠”者,弥漫、轻淡也;“轻寒”者,薄寒也;“上”字婉妙地写出淡淡愁思正随薄薄春寒悄无声息地在人的心头轻轻漾起。‎ B. “晓阴”写一大早起来就是春阴笼罩,天气冷得像深秋。“无赖”看似诅咒天气,实则流露出主人公的寂寞和百无聊赖。‎ C. 下阕一二句比喻新奇,用具体的事物去形容抽象的事物,找到“飞花”和“梦”,“丝雨”和“愁”之间“轻”和“细”的共同点。‎ D. 在结构艺术上,下阕结句可以看作与前两句形成时序的倒装,说宝帘被银钩高高挂起,不经意中瞥见帘外的飞花丝雨。帘内是愁情,帘外是愁境。‎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与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思想感情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对整个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诗句的含义、诗句的手法还考核诗歌的情感,注意结合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 C项,“用具体的事物去形容抽象的事物”错误。是用抽象的事物代替具体的事物。飞花袅袅,飘忽不定,迷离惝恍;细雨如丝,迷迷蒙蒙,迷漫无际。见飞花之飘缈,不禁忆起残梦之无凭,心中顿时悠起的是细雨蒙蒙般茫无边际的愁绪。本写春梦之无凭与愁绪之无际,却透过窗户摄景着笔于远处的飞花细雨,将情感距离故意推远,越发感生出一种飘缈朦胧、不即不离之美。故选C。‎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江城子 - 30 -‎ 苏轼 湖上与张先同赋,时闻弹筝。‎ 凤凰山下雨初晴,水风清,晚霞明。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何处飞来双白鹭,如有意,慕娉婷。忽闻江上弄哀筝,苦含情,遣谁听?烟敛云收,依约是湘灵。欲待曲终寻问取,人不见,数峰青。‎ ‎18.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词开头三句写出了雨后初晴、晚霞明丽的湖光山色,对即将出场的弹筝人起到了烘托的作用。‎ B. “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既是实写水面荷花,又用比喻含蓄而极有情趣地写出了弹筝人的美丽。‎ C. “苦含情”的“苦”有甚、极的意思,“遣谁听”从听者的角度来写,是说乐曲哀伤,无人愿听。‎ D. “依约是湘灵”暗含乐曲非人间所有,只能出自神灵之手,又隐喻弹筝人有如湘灵之美好。‎ ‎19. 同样是写音乐的效果,“烟敛云收”与“唯见江心秋月白”(白居易《琵琶行》)在手法上的相同点是什么?请结合文本分析。‎ ‎【答案】18. C 19. 同:侧面描写。(侧面烘托)“烟敛云收”是说哀伤的乐曲让大自然也为之感动,烟霭为之敛容,云彩为之收色。侧面写出筝声的感染力。“唯见江心秋月白”写只见江心倒映着一轮皎洁的明月,用景物(环境)描写侧面烘托琵琶女演奏的高超技艺。‎ ‎【解析】‎ ‎【18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与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思想感情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对整个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诗句的含义、诗句的手法还考核诗歌的情感,注意结合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 C项,“是说乐曲哀伤,无人愿听”错误。“遣谁听”是说乐曲哀伤,谁能忍听,是从听者的角度来写。故选C。‎ ‎【19题详解】‎ - 30 -‎ 本题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需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要求分析手法。需要分别分析诗句词句所用的手法,结合文本内容分析,点明效果。“烟敛云收”,此下再进一步渲染乐曲的哀伤,谓无知的大自然也为之感动:烟霭为之敛容,云彩为之收色。侧面写出筝声的感染力。“唯见江心秋月白”,一曲虽终,而回肠荡气、惊心动魄的音乐魅力,却并没有消失。诗人又用“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的环境描写作侧面烘托,给读者留下了涵泳回味的广阔空间。侧面烘托琵琶女演奏的高超技艺。同是侧面描写。‎ ‎【点睛】诗歌鉴赏的选择题综合考核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文章的思想内容。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注意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或只答表层含义,或故意拔高等,一般都存在明显的错误。‎ 名篇名句默写 ‎20.补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七十者可以食肉矣。(《寡人之于国也》)‎ ‎(2)《过秦论》中“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陈涉举义旗得到天下热烈响应的情况。‎ ‎(3)《论语.为政》中“________,_______”两句指出,成为教师条件是温习学过的知识进而又能从中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 ‎(4)韩愈的《师说》是写给少年李蟠的。文末所说的“_____”,点出李蟠的文章爱好,而“______”,则说明了李蟠的儒学素养。‎ ‎(5)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_____”一句,写的是周瑜的儒将装束,“____”一句,表明了周瑜的赫赫战功。‎ ‎(6)柳永《望海潮》中“________ ”一句总写出了杭州的湖山之美。‎ ‎(7)柳永《雨霖铃》中“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细节直接描写恋人的难舍难分,形象逼真,如在目前 ‎(8)苏轼《定风波》中“_______”一句与小序中“已而遂晴”相照应。‎ ‎【答案】 (1). 鸡豚狗彘之畜 (2). 无失其时 (3). 天下云集响应 (4). 赢粮而景从 (5). 温故而知新 (6). 可以为师矣 (7). 好古文 (8).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9). 羽扇纶巾 (10). 樯橹灰飞烟灭 (11). 重湖叠巘清嘉 (12). 执手相看泪眼 (13). 竟无语凝噎 (14). 山头斜照却相迎 ‎【解析】‎ - 30 -‎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此类试题解答时,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彘”“无”“景”“习”“樯橹”“巘”“噎”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 语言文字运用 ‎2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 治史,自古以来就是学人学问中事,学人也以治史为其名山事业。如明朝灭亡之后,遗民学人以存“国史”为后死之责。‎ B. 射击比赛开始,李明第一个上场,他趴在那里,目不交睫地盯着靶子,不慌不忙,“叭”的一声,打出了九环的好成绩。‎ C. “举火把”是该县的传统民俗活动,正月十五这天,村民们明火执仗绕走在大街小巷,享受节日的无限欢乐。‎ D. 在百日誓师大会上,年级主任叮嘱同学们,在向高考冲刺的阶段,复习备考一定要通盘考虑,目无全牛的做法是错误的。‎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的关键在于两点:仔细审查该词语的语言环境;注意对近义成语的分析辨别。辨析近义成语的关键就是要仔细分辨它们的细微差别。首先阅读语境,把握语境含义,然后抓住相异语素,分析其意义差异,同时可联系日常习惯用语,推断词语意义及用法。‎ A项,名山事业:指著书立说。结合“学人也以治史”分析,使用正确。‎ B项,目不交睫:形容夜间不睡觉或睡不着觉。语境为“射击比赛”,不合语境。‎ C项,明火执仗:指点着火把,拿着武器,公开活动(多指抢劫)。此处主要讲正月十五,村民们拿火把欢度节日的,望文生义。‎ D项,目无全牛:形容技艺已达到十分纯熟的地步。结合“通盘考虑”“错误”分析,不合语境。‎ 故选A。‎ ‎2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在本届青年歌手电视大赛上,面对评委的刁钻提问,农民合唱队队员巧言令色,引来观众阵阵喝彩。‎ ‎②徐霞客经过实地勘察写出了著名的《溯江纪源》,以无可辩驳的事实论证了金沙江才是大江的正源,推翻了1000多年来陈陈相因的谬说。‎ - 30 -‎ ‎③和风微拂,风行草偃,满眼的花团锦簇,在这个温暖的季节,同学们相约踏青赏景。‎ ‎④谈及教育的话题,任正非表示,中国首当其冲要抓基础教育,使其具有和世界同轨的能力。‎ ‎⑤毋庸置疑,任何急功近利的创作行为都将会受到市场的惩罚,成功从来就没有捷径,想要获得成功,就必须登高自卑。‎ ‎⑥辛弃疾一生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可是命运多舛,晚年罢职居上饶,过上了求田问舍的村居生活。‎ A. ①④⑤ B. ①③⑥ C. ②④⑥ D ②③⑤‎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的关键在于两点:仔细审查该词语的语言环境;注意对近义成语的分析辨别。辨析近义成语的关键就是要仔细分辨它们的细微差别。首先阅读语境,把握语境含义,然后抓住相异语素,分析其意义差异,同时可联系日常习惯用语,推断词语意义及用法。‎ 巧言令色:指用花言巧语和谄媚伪善的面貌来讨好别人,含贬义。结合“农民合唱队队员”分析,不合语境。‎ 陈陈相因:原指粮仓里的陈粮上不断加陈粮。后比喻因袭老一套,毫无改进和创新。修饰“谬说”,使用正确。‎ 风行草偃:比喻在上位者以仁德教化人民能使人民顺从。结合“和风微拂”“满眼的花团锦簇”分析,此处望文生义。‎ 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祸。语境为第一要务的意思,使用正确。‎ 登高自卑:出自 《礼记·中庸》:“譬如行远必自迩,譬如登高必自卑。”指做事要脚踏实地,从小事做起。符合语境。‎ 求田问舍:指买田地,置房产,形容胸无大志,专为个人谋家产,含贬义。修饰“村居生活”,使用错误。‎ 故选B。‎ ‎2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电影《我和我的祖国》回溯新中国成立以来难以忘怀的7个历史瞬间,唤起全民回忆,是中国电影人对祖国、对人民的一次献礼。‎ B.‎ - 30 -‎ ‎ 来自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卢铀团队成功将以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修饰的细胞植入人体中,这使得中国成为首个世界上拥有该技术的国家。‎ C. 此次新技术的使用不仅能让机器人流畅地做出一连串动作,而且减少了开发所需的时间,演示动作的成功率约为80%左右。‎ D. 此次猪瘟过后,走高的猪价令养猪人兴奋,祈祷肥猪平安出栏,同时也犹豫要不要补栏搏一把。‎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病句的能力。做病句题首先整体阅读,根据语感可以直接排除个别选项。其余的,要仔细阅读,划分句子成分,先提取句子的主干,然后再看内部修饰是否恰当。这样能检测出搭配是否恰当,成分是否残缺,结构是否混乱,句式是否杂糅等问题。最后再看句中有无一些容易出现病句的标志词,细细推敲。‎ B项,语序不当,“首个”应移到”拥有“前。‎ C项,成分重复赘余,“约”“左右”重复,删去一个。‎ D项,成分残缺,“祈祷”前缺主语“他们”。‎ 故选A。‎ ‎【点睛】语病主要分为两大类:结构性语病和语义性语病。对于结构性病句,考生应多从语法角度分析,先压缩,再看搭配。要认真细致审读每个选项,重点注意分析并列短语作句子成分与其他成分的搭配,可以将并列短语拆开逐一与其他成分搭配,验证其当否。对于句式杂糅的句子,先凭语感判定其不协调,再分别造成句子,再放回原文中,验证其当否。对于语序不当的句子,先也要凭语感检测,再将不协调的词语或句子调换位置,看是否通畅自然。对因不明词义而造成前后矛盾的语句,应尽力推敲出这个关键词语的含义,推敲方法是拆字组词。‎ ‎2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贾谊的著作主要有散文和辞赋两类,散文有《过秦论》、《论积贮疏》等,辞赋有《吊屈原赋》、《鵩鸟赋》等。‎ B. 苏轼在书画方面,擅长行书、楷书,善画枯木怪石,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 C. 在唐、五代、北宋初期,词的主要风格为婉约艳丽,代表作家有温庭筠、韦庄、李煜、李清照、姜夔。‎ D.‎ - 30 -‎ ‎ 柳永是北宋第一个专力作词的词人,也是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他的作品多收录在《乐章集》中。‎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识记常见的文学常识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文学常识包括中国古代作家姓名、字、号、溢号、朝代、作品及作品集、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作品集的体例;中国现代当代作家姓名、籍贯、时代、作品及作品集、成名作、代表作、对作者及作品的评价;外国作家的姓名、国籍、时代、作品及作品集、成名作、代表作、文学流派、对作者及作品的评价等。C项,李清照和姜夔不是北宋初期词人。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约1155年),号易安居士,汉族,齐州济南(今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人。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姜夔(1154年—1221年),字尧章,号白石道人,汉族,饶州鄱阳(今江西省鄱阳县)人。南宋文学家、音乐家。故选C。‎ ‎25.请用简洁的语言分别概括语段中三种精神境界的内涵,每条不超过10个字。‎ 西方讲人生境界,近代哲学家尼采的“精神三变”最为有名,他以骆驼、狮子和婴儿喻为人生精神阶段三境界。‎ 一变为骆驼:骆驼素有“沙漠之舟”的外号,能背负重物,经受考验,毅然决然向前走去。人在年轻时,谁不曾像只骆驼,接受父母师长的教导与指示,走上能成为圣贤的艰辛路?具体说来,听别人对你说:“你应该如何,你应该如何!”而我们呢?只是被动的接受命令,认真地奉行别人的指示。这种被动的情况也可能持续终生。‎ 二变为狮子:狮子有“森林之王”的称号,抱有大无畏的精神,具有强劲的生命力和开创的勇气。狮子的比喻是说任何环境都无法阻碍它的前进和开创。和骆驼相比,狮子的象征是:你对自己说“我要如何,我要如何!”这显然是从一个被动的自己转变为主动了。人生成败的关键就是从被动到主动。骆驼若不变为狮子,则人的一生只不过是随人俯仰,主体未能挺立,哪有自己的生命可言?‎ 三变为婴儿是说:在肯定主体之后,准备开始一个新生命了。婴儿代表一切可能性的开始。婴儿的境界并非指其无知、幼稚,而是指其情发乎本性,说话和行为源自本心,很少受到外在约束,无忧无虑每一天。‎ ‎【答案】(1)忍辱负重逆来顺受(2)生命自觉勇敢无畏(3)返璞归真率性自由 ‎【解析】‎ - 30 -‎ ‎【详解】本题为语言概括类试题。主要考查概括分析能力。我们看这个语段的三句话中应该各概括出三种精神。我们可以先摘录,然后做同意词替换。第一句“能背负重物,经受考验”“只是被动的接受命令”可概括为(1)忍辱负重逆来顺受。第二句“抱有大无畏的精神,具有强劲的生命力和开创的勇气” “从一个被动的自己转变为主动”可概括为(2)生命自觉勇敢无畏。第三句 “说话和行为源自本心”“指其情发乎本性”可概括为(3)返璞归真率性自由。‎ 写作 ‎26.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国家将“共和国勋章”授予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保卫国家中做出巨大贡献、建立卓越功勋的8位杰出人士。‎ 于敏,“两弹一星”元勋,28年隐姓埋名,领导并参加核武器的理论研究和设计,填补了我国原子核理论的空白,为氢弹突破作出卓越贡献。‎ 孙家栋,“两弹一星”元勋,我国首颗人造地球卫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绕月探测工程技术负责人,从事航天工作60多年,为我国空间事业发展作出巨大贡献。‎ 黄旭华,我国第一代核潜艇总设计师,为国家利益隐姓埋名、默默工作,60多年来潜心技术攻关,为核潜艇研制和跨越式发展作出巨大贡献。‎ 袁隆平,杂交水稻研究的开创者,50多年来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与推广,为我国粮食安全、农业科学发展和世界粮食供给作出巨大贡献。‎ 屠呦呦,中医药科技创新的优秀代表,研究发现青蒿素,解决抗疟治疗失效难题,60多年来致力于中医药研究实践,为人类健康事业作出巨大贡献。‎ 李延年,志愿军一级英雄,特等功臣,历经战火洗礼,舍生忘死、英勇杀敌,为建立、保卫新中国作出巨大贡献。60多年来永葆英雄本色,激励官兵矢志奋斗。‎ 张富清,西北野战军特等功臣、战斗英雄,为建立新中国浴血奋战,战功卓著;转业后深藏功名60余年,坚守初心不改本色,扎根贫困山区,为民造福。‎ 申纪兰,初心不改的农村先进模范,第一至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倡导并推动“男女同工同酬”写入宪法,60多年来带领群众艰苦奋斗,为老区建设作出巨大贡献。‎ 习近平在“共和国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仪式上说:“新时代必将是大有可为的时代。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像英雄模范那样坚守,像英雄模范那样奋斗,共同谱写新时代人民共和国的壮丽凯歌!”国家首次颁授“共和国勋章”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和感想?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答案】学习于敏的精神 - 30 -‎ ‎“离乱中寻觅一张安静的书桌,未曾向洋已经砺就了锋锷。受命之日,寝不安席,当年吴钩,申城淬火,十月出塞,大器初成。一句嘱托,许下了一生;一声巨响,惊诧了世界;一个名字,荡涤了人心。”这是2014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栏目组送给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于敏的颁奖词。今年1月9日,习总书记在人民大会堂亲自为他颁了奖。‎ 人们在赞叹这位“中国氢弹之父”取得辉煌成就、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终身荣誉时,更多的是被他隐姓埋名三十年、始终践行“五个坚持”的铮铮铁骨精神所感动。‎ 学习于敏坚持绝对忠诚的政治品格。我们的党之所以能永葆先进性,不断地焕发青春与活力,关键就是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前赴后继,始终坚持热爱党、忠诚于党的结果。才华横溢的“土专家”于敏就用三十年如一日的坚守行动告诉我们,永远跟党走就是他思想的“魂”,一辈子做党和人民最需要的人就是他坚定的理想信念。他绝对忠诚的政治品格非常鲜明,在火热的阳光下,在鲜艳的党旗前,在茫茫的戈壁滩上,他无愧于“共和国铸剑师”,无愧于“感动中国2014年度人物”,其“铮铮铁骨”精神更是我们每一位党员干部学习的楷模。‎ 学习于敏坚持高度自觉的大局意识。回顾我们党已走过的90多年风雨历程,不论是在战火纷飞的革命年代,还是在和平时期进行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我们的党始终都是以树立大局意识为重,团结广大党员干部,带领全国人民经过艰苦奋斗、英勇卓绝地斗争,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从一个奇迹创造另一个奇迹。这也充分说明:树立大局意识是实现团结、走向胜利的重要基础。“两弹一星”功勋于敏几十年来舍小家、顾大家,为了国家核事业发展的大局毅然选择对家人“隐身”、对社会隐姓埋名,这难道不是高度自觉的大局意识吗?古人云:“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因此,坚持高度自觉的大局意识既是新时期每位党员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也是我们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基础。‎ 学习于敏坚持无怨无悔的奉献精神。我们党领导下的新中国之所以有今天的辉煌与成就,正是因为我们有一批能打胜仗、敢打胜仗、乐于奉献的共产党员,他们把自己的生命献给了党,献给了人民。毫无疑问,耄耋之年的于老就是坚持奉献精神的典范。作为共和国建设初期的一名共产党员,于老把无私奉献当作是指导自己的有偿行为,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命运与祖国的命运、人民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奉献出自己全部的光和热。为此,新时期每一位党员干部,都要学习于老坚持无怨无悔的奉献精神,因为自我们站在党旗下宣誓那一刻起,就担当起党和人民赋予神圣使命,就义无反顾地代表着党的先进性,也就理应全身心地投入到为人民服务中去,以无怨无悔的奉献精神彰显自己爱党、爱祖国、爱人民的大爱之“气”。‎ 学习他坚持廉洁自律的道德操守,一生淡泊名利无私奉献,几十年如一日砥砺前行,用“五个坚持”的精神和实实在在的行动为中华民族的精神脊梁增光添彩!‎ - 30 -‎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考生的写作能力。本题属于任务驱动型作文,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写作要求关键在于识别并完成任务,在任务的驱动下发表对材料的看法。写作考场作文的第一步是审题,即审读题干要求和审读材料内容。本题题干要求考生针对材料来谈自己的思考与感悟,写一篇文章与同龄人共勉。材料重点在于引导考生关注并思考对国家的责任,这就要求考生要把握材料的内容,明确材料的中心话题,在中心话题的指引下进行立意作文。‎ ‎【审题】材料比较简单,主要讲“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国家将‘共和国勋章’授予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保卫国家中做出巨大贡献、建立卓越功勋的8位杰出人士”。题干要求“国家首次颁授‘共和国勋章’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和感想”,新中国70年的伟大成就,离不开千千万万平凡者的接续奋斗。伟大民族,英雄辈出,无数英雄儿女以他们的平凡奉献,铸筑起了中华民族的伟岸。爱国奉献、矢志不渝,把自己的人生和理想同祖国的前途、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他们朴实纯粹、淡泊名利,不屈不挠、勤奋创造,在平凡中书写了精彩的人生,用平凡成就了祖国的伟大。主要结合获得者的个人经历、主要事迹、精神品格等方面分析立意,也可以从国家角度分析立意。‎ 参考立意:(1)被动承受,认真坚毅;(2)主动开创,勇敢无畏;(3)遵从本性,自由新生;传承“敬业”精神,承担青春使命;弘扬“爱国”精神,唱响青春之歌;做一个新时代的有志青年;理想与奋斗;做一个进取的人;责任与担当等。‎ 行文结构:首先拟一个醒目的标题——《传承爱国精神,放飞青春梦想》,最常见好用的拟题技巧是巧用四字、六字短语成对偶或对仗结构。其次简洁入题,开篇点题,“有一个坚定的信念涌上心头,那就是——传承爱国精神,放飞青春梦想”。正文主体部分先结合材料中的人物事迹分析,明确传承“爱国”精神是青年学生的使命,接着从“乐于奉献”“勤奋学习”“不畏困难”“只争朝夕,与时间赛跑”几个方面阐述该如何传承“爱国”精神,放飞青春梦想。结尾总结全文,并发出号召——让我们一起用青春点燃未来,用行动弘扬爱国精神吧。‎ ‎【素材】他们对党和人民事业矢志不渝、百折不挠,坚守一心为民的理想信念,坚守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他们都是在平凡之中造就伟大因为执着的精神,他们为国为民奉献的志向坚定不移,对事业的坚守无怨无悔,为民族复兴拼搏奋斗的赤子之心始终不改;是因为朴实的作风,他们不计个人得失,舍小家顾大家,有着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崇高精神。作为中华儿女的优秀代表,他们所展现的坚定的理想信念、不懈的奋斗精神和伟大无我境界,值得我们永远弘扬和传承。‎ - 30 -‎ 伟大,源于平凡努力。从无数英雄模范的身上,我可以看到,人生本平凡,没有谁生来就是伟大的。但伟大者,每一个英雄模范,无不是在对平凡的坚守中,磨砺了伟大的品质,他们的伟大,无不是以民族富强、人民幸福为追求。‎ 平凡孕育伟大,伟大出于平凡,也升华平凡。很难想象,一个人如果没有平凡的磨砺,连平凡的小事都不想做、做不来,却能够成为关键时刻冲锋陷阵的英雄和创造出不朽业绩的伟大者。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向共和国的英雄模范们学习,就是要学习他们伟大的品质,心系祖国和人民和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立足平凡,奋发有为!‎ 在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颁发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让我感受到了国家的坚强意志和不屈精神,也再次见证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一批又一批奋斗者、建设者们为国家壮大、社会发展所付出的辛勤汗水乃至宝贵生命。“英雄模范们用行动再次证明,伟大出自平凡,平凡造就伟大。只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不懈的奋斗精神,脚踏实地把每件平凡的事做好,一切平凡的人都可以获得不平凡的人生,一切平凡的工作都可以创造不平凡的成就。”这次颁授仪式是一堂生动而深刻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课,作为基层工作者的我深受触动,并将以老一辈楷模为榜样,在新时代里发奋图强、敢于担当,牢记“立德树人”责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民族不能没有英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特殊时刻,中央评选和表彰英雄模范,既是对英雄做出的不平凡业绩的鼓励和肯定,也是在号召广大群众要积极行动起来,以英雄为尺,找准奋斗新时代的精神坐标,为党和国家事业贡献更多更大力量。‎ 以忠诚为基,擦亮奋斗底色。“天下至德,莫大乎忠。”英雄模范之所以受人推崇和赞誉,正是因为他们身上都有着对党和人民事业矢志不渝、百折不挠的坚定与忠贞,他们坚守一心为民的理想信念,坚守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用一生的努力诠释了什么是忠诚,什么是奉献。学习英雄模范,就是要像他们一样,把党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不计较个人得失,以无我境界,实现大我人生,当好党和国家发展建设的“铺路石”。‎ 以执着为念,永葆奋进姿态。奋斗不是一时一次,而是一生一世。英雄模范的伟大,就在于他们几十年如一日地奋斗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始终保持对事业的执着追求,即使隐姓埋名也甘之如飴、初心不改。学习英雄模范,就要像他们一样,始终坚定为国为民的奉献志向,始终坚定献身事业的无悔选择,始终坚定为民族复兴拼搏奋斗的赤子之心,立足本职、放眼长远,保持持续奋斗、一生奋斗的昂扬姿态,干好每一件平凡的工作,创造不平凡的业绩,为党和国家事业添砖加瓦。‎ - 30 -‎ 以朴实为本,锤炼过硬作风。“伟大出自平凡,平凡造就伟大。”英雄模范并非生而伟大,而是在平凡之中闪耀伟大的光辉。“核潜艇之父”黄旭华为了事业甘愿“深潜”30载,老英雄张富清深藏功与名、以普通人身份继续奋斗在服务群众的一线岗位……这些英雄模范身上,都有着最朴实的奋斗作风,不求功成在我、但求功成有我,誓干惊天动地事、甘做隐姓埋名人。学习英雄模范,就要把这种朴实作风发扬光大,在平凡的岗位上当好“螺丝钉”“革命砖”,舍小家顾大家,推动党和国家事业蓬勃发展。‎ ‎“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争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现实生活中固然不是所有人都能成为受表彰的英雄,但只要能够对标英雄,以英雄的精神指引个人前进方向,平凡的工作也能造就英雄,每个人都有机会成为英雄,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上留下浓墨重彩。‎ ‎“共和国勋章”授予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保卫国家中作出巨大贡献、建立卓越功勋的杰出人士;“友谊勋章”授予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促进中外交流合作、维护世界和平中作出杰出贡献的外国人;国家荣誉称号授予在经济、社会、国防、外交、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领域各行业作出重大贡献、享有崇高声誉的杰出人士。‎ 要学习他淡泊名利、宁静致远的高洁品格。于敏为了氢弹研究工作,隐姓埋名远赴茫茫戈壁,消失于公众视野长达28年,事迹鲜见于报,也不认可曾被冠予的“中国氢弹之父”之名,他说成绩都是团队的贡献,是集体的荣誉;他家客厅还高悬着:“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的条幅。党员干部应该保持这种淡泊名利、宁静致远的高尚情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追名逐利,不为物欲所惑,不为权势所趋,不为利益所害。‎ ‎“只有下田才最快乐”,90岁高龄的袁隆平获奖当天在田间地头忙碌的身影,感动了无数网友。其实,正是数十载默默在稻田里耕耘的坚持,才让他获得了来自国家乃至世界的一个个最高奖项。此次荣获共和国勋章的人,无一不具有这样的品质:于敏28载隐姓埋名,填补了中国原子核理论的空白,在原子核理论研究的巅峰时期,为了国家需要,又转而从事氢弹理论研究,为我国氢弹突破发挥关键作用;申纪兰作为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活化石”,始终秉承“勿忘人民、勿忘劳动”的信条,至今生活在农村,把农民的声音带进人民大会堂;老英雄张富清60多年深藏功名,一辈子坚守初心、不改本色,用自己的朴实纯粹、淡泊名利书写了精彩人生……‎ - 30 -‎ ‎【点睛】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的审题方法很多,立意方向也呈现多样化特点。但是有一点必须加以重视,只有那些抓住核心立意及重要立意方向的作文才能得一类分。由于“矛盾性”,更由于作文材料的多则,材料本身没有做价值的判断,材料意义的容涵性与开放性强,那么考生必须权衡,只有衡量、考虑、斟酌之后,才能做出恰当、准确的选择,才能有自己真切的认识与思考、冷静的分析、逻辑性的表达。在行文中,辨析关键概念、辨析是非、辨析因果、辨析本质。试题是否具有思辨性,能否引导学生进行思辨。这就牵涉作文题设置的题型功能和题型考查目标的问题。作文主要考查的是学生的写作能力,其中包括思想内容、情感态度、布局谋篇,以及对这些加以整合的逻辑思维能力。思辨应该是一个文章写作的切入点。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更能贴近社会生活,注重材料的启发和引导作用,更能体现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在角度、立意、文体和标题等方面,给考生留出更大的自主选择空间。‎ - 30 -‎ ‎ ‎ - 30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