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5+实用类文本阅读之新闻(第01期)-2018届高三语文百所好题速递分项解析汇编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专题05+实用类文本阅读之新闻(第01期)-2018届高三语文百所好题速递分项解析汇编

‎ ‎ 一、【湖南省浏阳一中、株洲二中等湘东五校高三12月联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湘西十八洞村,首次提出“精准扶贫”,作出了“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重要指示。今年(2016)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参加湖南代表团审议,他细心询问十八洞村的情况。‎ 这三年,十八洞村又是如何探索习近平提出的“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的呢?十八洞村第一支书施金通向记者列举了一系列数据:十八洞村有225户993人,通过“户主申请,群众投票识别,三级会审,公告公示,乡镇审核,县级审批,入户登记”,从全村甄别出136户、542位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由2013年的1668元增加到2015年的3580元,增长115%,减贫61户269人。这些贫困人口已实现不愁吃、不愁穿,学生义务教育、家庭基本医疗和住房全部得到保障,学生入学率100%,家庭人口加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率100%,住房全部达到安全标准。‎ ‎(摘编自腾讯网:《习近平牵挂的湖南花垣县十八洞村如何精准扶贫》)‎ 材料二 ‎“扶贫也要抓住痛点、扶出亮点、培育卖点!”公益组织“黑土麦田”的扶贫专员、湘西苞谷酸合作社理事长陶品儒道出他扎根湘西精准扶贫的经验。从澳洲国立大学毕业后,他辞掉高薪工作回国,和正在复旦大学就读的张雪婷扎根湘西磨老村,带领村民成立专业合作社,将老玉米加工成城里人稀罕的酸爽开胃的苞谷酸和香醇苞谷酒,找准了卖点。‎ ‎“不能让乡亲们守着优质美味的十八洞村猕猴桃、大湘西黄牛肉、安乡时令蔬菜喊穷。”红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罗跃,则分享了红星大市场直销贫困地区优质农产品的双赢经验。自2016年4月全省电商扶贫专项行动启动实施以来,已有7个贫困县成功申报成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国内三大电商平台已开通20个贫困县的特色馆和3个市州特色馆,农产品“上行”交易额逾13亿元。‎ ‎(摘编自‎2017年11月21日长沙晚报 )‎ 材料三 近年来,中兴镇立足区位优势,因地制宜探索精准脱贫的有效路子。据了解,中兴镇为解决贫困群众长久脱贫问题,使“输血”变“造血”。成立夹江县龙井沟果业专合社,以“支部+专合社+贫困户”为模式,成功引进春见耙耙柑,打造万亩柑橘现代园。为壮大村集体经济,依托该专合社,流转土地,发展脆李、柑橘等80余亩,每年可为集体经济实现增收100万元。流转土地100亩,建立中兴镇扶贫基地,他们把这100亩平均分给每一户贫困户,每 户一亩,由专合社统一管理经营,受益归贫困户,预计每户可增收1万余元,实现了长期的脱贫致富奔小康。同时,他们在园区设立“一库五名单”台账,吸纳贫困户就近就业80余人,每人可通过园区就业实现增收13000元以上。‎ ‎(摘编自‎2017年11月20日搜狐网:《精准扶贫开良方 脱贫致富拔穷根》)‎ 材料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农村人口全部脱贫是一个标志性指标。打赢脱贫攻坚战,是保障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实现共同富裕的重大举措,是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标志。党的十九大对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提出明确要求,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充分发挥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确保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 ‎(经济日报:《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1.下列有关“精准扶贫”的表述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精准扶贫”是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11月3日湖南湘西十八洞村考察时提出的扶贫指示。‎ B. 材料一列举的一系列数据表明十八洞村经过三年的精准扶贫已经取得了突出的成绩。‎ C. 材料二表明留学归国人员和集团总公司在精准扶贫方面是大有作为的,并且能够赚到比大都市投资更高的利润。‎ D. 材料三中所报道的是中兴镇立足区位优势,因地制宜探索精准脱贫的有效路子,其发展模式是:支部+专合社+贫困户。‎ ‎2.下面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两项是( )‎ A. 材料四表明,根据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的实际情况,党和政府充分认识到了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性和艰巨性。‎ B. 材料一中十八洞村三年间的变化表明,总书记考察过的地方落实精准脱贫的效果最好,所以要实现全国贫困人口脱贫,就必须总书记将每个贫困村都跑到才行。‎ C. 材料二“将老玉米加工成城里人稀罕的酸爽开胃的苞谷酸和香醇苞谷酒”,说明将贫困地区的农产品进行深加工,从而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是实现精准扶贫的好办法。‎ D. 材料三提到的“输血”和“造血”是指慈善性的救助和帮助贫困人群找到脱贫的途径和方法,两种没有本质的区别,都不能实现长久脱贫。‎ E. 材料四“保障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实现共同富裕”,势必会造成大锅饭思想的出现,从而阻碍经济社会的均衡发展。‎ ‎3.根据上述四则材料,简要概括在我国做好“精准扶贫”工作需要哪几个方面的努力。‎ ‎【答案】‎ ‎1.C ‎2.AC ‎3.(1)需要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和好政策;(2)需要广大贫困地区的干部和群众的共同努力;(3)需要像材料二中的陶品儒、张雪婷、罗跃那样的社会各界人士的支持。如他们推行的“抓信痛点,扶出亮点,培育卖点”的做法及经验。(4)需要探索好的致富脱贫的模式或各种技术方法等。如中兴镇立足区位优势的发展模式。‎ ‎【解析】‎ ‎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概括能力。题目要求选出“有关‘精准扶贫’的表述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C项,“能够赚到比大都市投资更高的利润”没有依据,双赢才是目的。‎ 点睛:像这种题目,考生应先认真审题,并认真阅读各个选项内容;然后到材料中找到与选项有关联的文字,看一看材料中的信息与选项是否一致;最后根据材料内容进行比照判断即可。‎ ‎ ‎ 二、【湖北省鄂南高中、华师一附中、黄冈中学等八校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下面小题。‎ 材料一:‎ ‎2017年9月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就国歌的地位、奏唱国歌的场合、奏唱国歌的形式和礼仪、国歌标准曲谱和官方录音版本、国歌的宣传教育、监督管理和法律责任等作了具体规定。国歌法并非中国独有。马来西亚、俄罗斯等国都有单独的国歌法,对播放国歌的场合、奏唱国歌时的相关礼节都有明确的规定。在新加坡,如果有意不按官方安排奏唱国歌,或奏唱国歌时无合理原因不起立致敬的,将被起诉,并最高处以1000美元罚金。美国有关法律规定:在演唱国歌时,如果有国旗展现,穿制服的军人行军礼,其他所有人都应该向国旗立正,右手放在心口,行“效忠礼”。‎ ‎(摘编自杜茂林《“为歌立法”:国歌背后的理智与情感》)‎ 材料二:‎ ‎ ‎ ‎(摘编自新华网《国歌法来了,你用“正确姿势”爱国歌了吗?》)‎ 材料三:‎ 国歌是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鲜活教材。“在校园、奥运赛场、边防哨所……每次奏响国歌都是对祖国和民族精神的一次礼赞。”国歌展示馆馆长杨春霞说,“国歌是代表国家的歌曲,是国家意志和民族精神的象征”。上海市杨浦区文化局局长金雪萍表示,国歌立法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是一种居安思危的警醒,也是一种对国家和民族精神结晶的崇高敬意。法律中对于如何正确使用国歌的具体规定,对社会公众兼具教育、引导以及惩戒等多重作用。‎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国家法室主任武增说:“那种把维护国歌尊严与所谓公民的言论自由、表达自由对立起来的观点是错误的,国家要对公民合法的权益予以保障,同时公民不得滥用自由和权益。对辱没国家的尊严、损害民族感情、危害国家利益的行为,必须予以法律的追究和制裁。”‎ ‎(摘编自朱宁宁《维护国歌尊严权威 奏唱国歌有法可依》)‎ 材料四:‎ 国歌法通过并颁布后,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依照法定程序分别征询了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委员会和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委员会和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 的意见,他们均认为,将国歌法列入两部基本法附件三在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实施,符合两部基本法的规定,是适当的。香港、澳门社会普遍认同这部全国性法律属于两部基本法第十八条第三款规定的法律。‎ ‎2017年10月3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听取了关于增加《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附件三所列全国性法律的决定草案和关于增加《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附件三所列全国性法律的决定草案的说明。两个决定草案的说明指出,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的国歌法,属于有关国防、外交和其他依照基本法规定不属于特别行政区自治范围的法律。说明还指出,近些年香港发生了一些不尊重国歌的事件,挑战“一国两制”原则底线和社会价值底线,引起包括广大香港居民在内的全国人民的极大愤慨。为有效防止并处理这类行为,按照香港基本法规定将国歌法列入香港基本法附件三在香港特别行政区实施,就更加具有迫切性和现实重要性。‎ ‎(摘编自新华网《国歌法拟列入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附件三》)‎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B. ‎ C. ‎ D. ‎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A. 从材料二的相关调查结果看,国歌法中对“奏唱国歌的形式和礼仪”的规定比对“奏唱国歌的场合”的规定更重要。‎ B. 调查显示,一些公民缺乏对奏唱国歌时的一般礼仪的了解,这无疑是人们在奏唱国 歌时嬉笑打闹、态度不够严肃的主要原因。‎ C. 我国制定国歌法,与一些国家的做法一致,并且在我国也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D. 港澳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委员会和港澳特别行政区政府的意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制定的民意基础。‎ E.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属于有关国防、外交和其他依照基本法规定不属于特别行政区自治范围的法律,这是可以将《国歌法》列入两部基本法附件三的一个法理依据。‎ ‎6.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国歌立法的现实意义。‎ ‎【答案】‎ ‎4.B ‎5.CE ‎6.(1)是一种居安思危的警醒;(2)是一种对国家和民族精神的崇高敬意;(3)对社会公众兼具教育、引导以及惩戒的多重作用。(4)维护“一国两制”的原则底线和社会价值底线。‎ ‎【解析】‎ ‎4.试题分析:B项,“行使言论自由权”不妥,应是“滥用自由和权益”;“损害民族感情”表述也不全面。‎ ‎5.试题分析:A项,错在“比……更重要”错。国歌法所作的各项规定都有其现实的针对性和存在的 点睛:信息筛选的题目,是实用类文本阅读必考的题目,有局部信息筛选和综合信息筛选,局部信息筛选集中在文章的某个段落,综合信息筛选集中在文章的某个部分或全文。答题时首先要求审清题干,确定试题的类型是局部信息筛选还是综合信息筛选,局部信息筛选要对对应的段落进行划分,提取关键词语。综合信息筛选注意对局部或全文内容的概括,重 点注意各段的段首和段尾的句子。答题是注意提取文中的关键词语分析作答。‎ 三、【安徽省蚌埠铁路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近日,一场空巢老人和大学生签约仪式在武汉龙王庙社区服务中心举行。20多名老人和大学生志愿者结成互助对子,大学生们每周抽出固定时间帮助和陪伴老人,老人则腾出一间空余的房间给大学生免费居住。‎ 这个被称为“空巢不空,租客守望”的“亲情互换”养老模式,由一家社工服务组织发起,社会反响积极。 签约大学生都要通过社工服务组织的把关和考核,社工服务组织还会给签约协议的双方建档,留有相关证件复印件,老人须出具一份房屋物品清单,以保障老人的权益。‎ 应对老龄化,需要全社会发力,需要解放思想、开拓创新;需要发动群众、集思广益。只要群众发动起来,各级各界真正重视这个问题了,类似“空巢不空,租客守望”的“亲情互换”养老模式,一定会层出不穷。‎ ‎(节选自新华网《“空巢不空,租客守望”》)‎ 材料二:‎ 挟泰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也”,是诚不能也;为老人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七十者可以食肉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孟子.梁惠王上》)‎ 材料三:‎ 各区民政局、财政局:‎ 为吸引更多优秀人才从事养老护理工作,根据《江苏省养老服务条例》相关要求,我市决定对从事养老护理工作的高等学校、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给予入职奖励,现将有关事项明确如下:‎ 一、补贴对象:‎ ‎(一)高等学校、中等职业学校毕业。‎ ‎(二)在我市养老服务机构护理岗位工作满两年。‎ ‎(三)至申请之日仍从事养老护理岗位工作且不是事业单位的在编人员。‎ 补贴对象须同时具备下列条件:‎ ‎(一)劳动(务)合同上工作岗位为“护理岗位”或后期调整至养老护理岗位有证明材料的;‎ ‎(二)取得护士执业资格证书或养老护理员资格证书。‎ 二、补贴标准:‎ ‎(一)全日制毕业生:本科以上奖补50000元,大专奖补40000元,中专奖补30000元。‎ ‎(二)非全日制毕业生:按照全日制的70%奖补。‎ ‎(三)取得高一级学历,应提高补贴标准的,在原有基础上补差。‎ ‎(节选自《关于高等学校、中等职业学校毕业从事养老护理岗位入职奖励的实施意见》)‎ 材料四:‎ ‎ ‎ ‎(选自《未来你将这样养老:看智慧养老如何破解人口老龄化》)‎ ‎7.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材料一针对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武汉市龙王庙社区服务中心解放思想,通过“亲情呼唤”模式,在追求学生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保障老人权益,提高老人生活质量。‎ B. 材料二中孟子在很早就提出,养老不只是养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敬老、爱老,并把对老人的关爱落到实处,做好力所能及的事。‎ C. 材料三南京市政府有关部门已经深刻认识到养老需要专业化的人才对老人的晚年生活进行悉心照料。所以,将专门人才吸引到养老失业中来,并形成规范很重要。‎ D. 材料四根据马斯诺的需要理论,老人晚年的幸福生活涉及医护、教育、科技等各个方面,是一个系统工程。这一理论的实现需要包括老人自身在内的多方面的努力。‎ ‎8.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梳理,不符合材料意思的两项是 A. 材料一种的“亲情互换”养老模式比较明确地规定了大学生必须每周抽出固定时间帮助和陪伴老人。这种帮助和陪伴更应该是一种“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关爱。‎ B. 材料三中,南京市民政局引进的专门人才必须拥有护士执业资格证书或养老护理员资格证书。这是基于老人医疗保健、紧急救助等方面的安全需要。‎ C. ‎ 只有把群众发动起来,各级各界真正重视养老这个问题,全社会才能以“养老”“爱老”“敬老”之心,解放思想、开拓创新,让更多好的养老模式惠及数亿老人。‎ D. 关于“养老”孟子提出很多具体的要求:五十岁的人可以穿丝绸衣服,七十岁的人可以吃肉,头发花白的人可以不背不驮。这些要求百姓可以自然习得。‎ E. 情感需求、受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是老人晚年生活中比较高级的需求。这些需求必须是在前两个需求满足的基础上才会有的新需求。‎ ‎9.根据材料内容,概括使老人晚年生活幸福的重要因素有哪些?‎ ‎【答案】‎ ‎7.A ‎8.DE ‎9.①社区创新与服务(材料一、材料四) ②全民参与(材料一、二)③专业人才引进与政府重视(材料三、四)④老人自我实现(材料四)等。‎ ‎【解析】‎ ‎7.本题主要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概括中心意思等的能力。A项,“在追求学生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无中生有,于文无据。‎ 点睛:做关于信息筛选题,首先要通读全文,整体理解把握全文的主要内容,涉及题干中的有哪些段落,哪些内容,关于题干中答题指向的内容又有哪些,先锁定答题区间,然后结合题干的要求进行概括。‎ ‎8.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梳理能力,语句理解、整合信息的能力。D项,“这些要求百姓可以自然习得”错误,材料二中有“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这说明百姓不可以自然习得。E项,“必须”错误,表述太绝对。‎ 点睛:找出选项相对应的内容区域,依次筛选。原文内容与选项保持一致,选项与题干要能构成因果关系。略过无关紧要的信息,如举例、描写等,抓住本质特征。‎ ‎ ‎ 点睛:这道题的解答主要还是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内容把握。一般来说解答时只要紧扣了材料,概括出材料的大意,即是回答的答案。学生解答时也要注意语言的运用,一定要做到有的放矢,能够清楚的说清楚原因。‎ 四、【陕西省延安市黄陵县黄陵中学高三(重点班)上学期期中】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4月18日 ‎,第十四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成果在京发布。调查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成年国民各媒介综合阅读率为79.9%,较2015年的79.6%略有提升;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为68.2%,较2015年的64.0%上升了4.2个百分点,已连续8年上升;图书阅读率为58.8%,较2015年的58.4%上升了0.4个百分点。我国国民人均图书阅读量为7.86本,较2015年增加了0.02本。这7.86本中,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65本,电子书阅读量为3.21本。‎ ‎2016年我国成年国民的网络在线阅读接触率和手机阅读接触率有所上升,其他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有所下降。历年网络在线阅读接触率、手机阅读接触率如下图。‎ ‎[转载]安徽省六校教育研究会2018届高三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摘编自‎2017/4/19‎《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材料二:‎ 近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和财政部在上海联合举办的“实体书店发展推进会”上表示,进一步加大对实体书店扶持力度。‎ 门店租金的上涨、网络营销方式的兴起和读者阅读习惯的改变,是近年来全世界实体书店都面临的问题。不仅传统的中大型连锁书店规模不断缩减,一些各具特色的文化书店也陆续关张,在一片惋惜声中黯然退场。‎ 实体书店面临的困境实际上是很多传统行业在互联网大潮中面临的共同困境。但书店毕竟与普通店铺不一样,它在购买商品的价值之外,承载了关于一些文化、知识和品位的社会价值,也承载了一些关于故事、人生和回忆的情感价值。一个人可能没有在手机上读过书,却大多会有一个难忘的书店,有一本最喜爱的书。那种“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时的喜悦和敞亮,也是许多爱书人的情感共鸣。‎ 有些人将实体书店的困境归结为阅读习惯的改变,认为数字阅读和新媒体的兴起让纸质图书越来越失去市场。阅读方式、图书载体的变化是时代进步的规律,如果数字阅读能激发人们的阅读兴趣,推动知识的普及和文化传播,那么这对整个社会和时代都是善莫大焉。但问题是:数字阅读真的让我们养成新的阅读习惯了吗?‎ 我国的公共图书馆数量和阅读率却持续偏低,人均纸质图书的阅读量不足5本,远低于发达国家。排在各大书店畅销榜单上的书单,除了考试辅导类书籍,就是各类成功学和养生学书籍,阅读的功利性可见一斑。再看看各大读书网站排名前列的,也无外乎是些言情、玄幻和惊悚小说。‎ 开卷有益,读书有用。在数字阅读尚未完全发挥功用的今天,扶持实体书店,让其更好发挥培养阅读的功能,是一种现实选择。‎ 前段时间,北京的三联书店开始尝试24小时运营,吸引挑灯夜读重开卷的爱书人。实体书店在困境中探索个性化、特色化的服务是必经之路,但在运营模式的创新外,培养全民的阅读习惯显得更加重要;在提供现代化的阅读体验之外,促进全民阅读的配套建设,增加公共阅读资源,弥合地区间阅读资源的不平衡显得更加重要。如果丧失了阅读的习惯,我们哀悼的将不仅是实体书店的消亡,而是一个崇尚诗书礼乐的民族失去精神家园后的迷惘。‎ ‎(摘编自吕洪《网络营销改变阅读习惯?》‎2014/05/08‎ 《人民日报》)‎ 材料三:‎ 北京三联韬奋24小时书店和雕刻时光咖啡店同步运营,联手互动。书店以经营哲学社会科学、文学、艺术图书为主,兼及音像制品、文化创意产品销售,每年经常性、有选择地举办诸如讲座、新书发布、研讨、展览等各类营销活动百余场。‎ ‎(摘编自《三联书店》官网))‎ ‎10.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2016年我国成年国民数字化阅读率超过传统阅读,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显著上升,图书阅读率上升幅度很小。‎ B. 数字化阅读的发展提升了国民综合阅读率和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率,使得整体阅读人群持续增加,但也带来了图书阅读率增长放缓的新趋势。‎ C. 除在线阅读和手机阅读外,其他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有所下降,这说明数字化阅读大幅增长并不意味着传统阅读会被挤压得没有空间。‎ D. 我国成年国民网络在线阅读接触率连续八年上升,手机阅读接触率连续三年超过网络在线阅读接触率,并逐渐拉开距离。‎ ‎1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A. 公共图书馆数量和阅读率却持续偏低,阅读的功利性太强,阅读内容低俗,解决这些数字化阅读带来的问题迫在眉睫。‎ B. 数字阅读和新媒体的兴起是大势所趋,实体书店要与网络融合发展,充分利用互联网等新技术手段,实现实体书店由传统模式向新兴业态的转变。‎ C. 相较于传统纸质书,数字化阅读缺乏足够的社会价值和情感价值,我们对待数字化阅读始终要保持一份冷静与思考。‎ D. 一些各具特色的文化书店陆续关张,由此看出,个性化、特色化并非实体书店生存之根本,实体书店的第一要务要寻求政策扶持。‎ E. 北京三联韬奋24小时书店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书店,而是一个集阅读学习、展示交流、聚会休闲、创意生活等功能于一体的复合式文化场所。‎ ‎12.根据以上材料,分析为什么要加大对实体书店扶持力度。‎ ‎【答案】‎ ‎10.C ‎11.BE ‎12.①实体书店是重要的文化设施和文明载体,在推动全民阅读、提高全民族素质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②数字化阅读尚未完全发挥功用。数字阅读目前只是改变了人们的阅读习惯,不再单纯读纸质书,但并没有让人们喜欢上阅读,养成新的阅读习惯,所以现阶段,还要进一步扶持实体书店,让其更好的发挥培养阅读的功能。‎ ‎【解析】‎ ‎ ‎ 点睛: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看看有没有偷换概念、范围缩小或扩大、混淆关系、轻重范围失当、加强因果等问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如该题C项,因果不当,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有所下降,无法说明,数字化阅读大幅增长并不意味着传统阅读会被挤压得没有空间。‎ ‎11.试题分析:本体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筛选整合文中信息能力。题干要求选出“正确的两项”,A项,公共图书馆数量和阅读率却持续偏低,阅读的功利性太强,阅读内容低俗,这些问题并非数字化阅读带来的问题。C项,“数字化阅读缺乏足够的社会价值和情感价值”不对,数字化阅读只是阅读的形式,谈不上缺乏社会价值和情感价值。D项,有特色的文化书店关门,并不能说明特色不如政策扶持重要。说法牵强附会。故选BE。‎ ‎12.试题分析:本题题目是“根据以上材料,分析为什么要加大对实体书店扶持力度”,通读文章,‎ 五、【安徽皖西南50所名校联盟高三11月联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北京时间 ‎12月6日晚,经合组织(OECD)公布了2015PISA测试的结果,新加坡以数学564、阅读535、我学556的成绩取得总分第一,日本、爱沙尼亚、中国台北、芬兰、中国澳门、加拿大、越南、中国香港我中国大陆(北上广苏,前两次仅海参与)分居二至十位。北京、上海、江苏、广东、香港、台北的学生当中,每四名学生就有多于一名的学生在数学测试中得到顶级成绩——在全球比率最高。‎ PISA2015得测试对象为72个国家和地区的54万名15岁学生,测试内容包括阅读、数学以及协作解决问题的能力。鉴于科学对于如今的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愈发重要,此次PISA将重点关注学生的科学素养。PISA2015主要关注的能力是:把海量的信息流和飞速发展的当下,我们每个人都能够“像科学家那样思考”—— 能够判断证据,并且根据这些实际的证据得出结论;理解当今随着越来越多的发现,科学的“真理” 也可能会随时间而改变,并且,人类应该越来越理解自然的力量和科技的力量及其局限性。‎ ‎ ‎ ‎(取材于搜狐教育、文汇教育等‎2016年12月7日的相关报道)‎ 材料二:‎ 去年12月,经合组织公布了全球65个国家和地区的2012年PISA测试结果,上海学生在三个科目中均排名第一。‎ PISA是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进行的15岁学生阅读、数学、科学能力评价研究项目,该项目从2000年开始,每3年进行一次测评。其数学测试并非进行机械的重复运算,而是测试学生们在现实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与数学技能的能力,所有测试项目大约持续390分钟。此外,学生与他们的校长都要填写问卷,以提供学生背景、学校信息、学习经验、教育系统与整个学习环境等相关信息。2012年是上海第二次参加PISA测试,此次测试的重点测评领域是数学。在这次测试中,上海学生在数学、阅读和科学三个科目分别取得613分、570分和580分,傲视群雄。‎ ‎(人民网‎2014年2月20日,《钱江晚报》有删改)‎ 材料三:‎ 东方网‎12月2日消息:2009年,首次参加国际学生评估项目测试(PISA)的海学生获得全球第一的佳绩。明天下午,这项3一次的测试将公布2012年测试结果,上海学生第二度参加,结果令人期待。‎ PISA是经济发展与合作组织(OECD)发起的国际比较研究,从2000年开始,每3年进行一次,每个国家(地区)至少有150所学校、4500名学生参加测试。PISA ‎ 测评由两方面内容组成。一方面为阅读、数学和科学三大领域的测试,主要测评在完成或即将完成义务教育时,15岁的学生在多大程度上掌握了全面参与社会生活所需要的能力;另一方面是对学生、校长等人员的问卷调查,通过问卷调查收集学生个人、家庭和学校背景信息,分析影响教育质量的因素,为学校教育系统的改进提供政策建议。PISA测试的时间为2小时。每次PISA测评会从阅读、数学、科学中选择一个作为主要领域,另外两个作为次要领域。前三次PISA测评的主要领域分别是阅读(PISA2000)、数学(PISA2003)、科学(PISA2006)。PISA2009的主要测评领域又回到阅读。上次测试中,上海学生表现出小说、散文等连续文本阅读能力较强,但图表、表格、清单等非连续文本阅读表现相对较弱的特点。‎ ‎(东方网‎2013年12月2日,《新民晚报》。有删改)‎ ‎13.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2015PISA十强中,亚洲占比70%,中国,对此数据的贡献超过50%。‎ B. 在测试的三大领域中,亚洲国家的数学具有显著的相对优势。‎ C. 取得顶级数学成绩的中国学生占全球比率最高,超过了四分之一。‎ D. 中国大陆总分屈居第十,据表中数据推测,很可能是阅读拖了后腿。‎ ‎1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A. PISA即国际学生评估项目测试,市经合组织发起的一项国际比较研究,整个工作耗时逾年,影响正在扩大中。‎ B. 中国大陆测试总分从两届蝉联冠军狠跌至第十名,印证了其近年来义务教育办学质量的大幅下滑。‎ C. 最后一次的PISA测试的主要领域是科学,重点关注“像科学家那样思考” 的能力,这在信息爆炸的当下尤有意义。‎ D. 上次测试中,上海学上表现出小说、散文等连续文本阅读能力较强,但图表、清单等非连续文本阅读表现相对较弱的特点。‎ E. PISA系各国和地区自愿参加,毕竟是一种民间行为,其数据远不如中高考权威,其实并不能证明我国大陆义务教育质量下滑。‎ ‎15.综合分析上述材料,概括说明其中矛盾的信息。‎ ‎【答案】‎ ‎13.C ‎14.AC ‎15.①PISA测试的时间究竟是390分钟还是2小时?②2015PISA重点关注科学领域究竟是“鉴于科学对于如今的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愈发重要”的偶然还是三次一轮的惯例? ‎ ‎【解析】‎ ‎13.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能力。C项,曲解文意,“北京、上海、‎ 江苏、广东、香港、台北的学生当中,每四名学生就有多于一名的学生在数学测试中得到顶级成绩——在全球比率最高”。‎ 点睛:像这种题目,考生应先认真审题,并认真阅读各个选项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有关联的文字,看一看文中的信息与选项是否一致;最后根据材料内容进行比照判断即可。‎ ‎14.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B项,“其近年来义务教育办学质量的大 ‎15.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材料信息的鉴别和在信息鉴别中考查语言敏感性的能力。材料一“鉴于科学对于如今的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愈发重要,此次PISA将重点关注学生的科学素养”一句,“鉴于……此次……将重点关注……”含有因果关系,而筛选整合三则材料的有关信息可知:在已进行的几次测试中,重点领域只是按“阅读、数学、科学”的顺序三年一轮的,无此特殊因果关系。另外“此次PISA将重点关注”还有时态矛盾等。‎ 六、【山东省日照市高三11月校际联合期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每年4月23日确定为“世界读书日”,提出“让世界上每一个角落的每一个人都能读到书”。2006年,原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在借鉴国际经验基础上,提出“全民阅读”,并会同中宣部等11个部门联合发出《关于开展全民阅读活动的倡议书》。经过不懈努力,我们欣喜地看到,微信“朋友圈”中的读书人多了,报刊媒体上倡导全民阅读的声音响了,各种荐书书目看不过来了,众多民间图书馆、绘本馆、阅读推广公益组织成长起来了,自动借书机、流动借书车、流动图书角和24小时书店在各地出现了……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国民阅读率和阅读量开始持续上升。‎ ‎(摘编自《光明日报》)‎ 材料二:‎ ‎2017年4月18日上午,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发布《第十四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进一步对各类数字化阅读载体的接触情况进行分析发现,2016年我国成年国民的网络在线阅读接触率[注]和手机阅读接触率有所上升,其他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有所下降。‎ ‎ ‎ 历年网络在线阅读接触率、手机阅读接触率 ‎(摘编自2017年4月《199it》中文互联网数据资讯中心)‎ ‎[注]接触率:一个人或家庭在一特定时间内接触某一媒体的次数。‎ 材料三:‎ 亚马逊中国发布“2017全民阅读报告”。从阅读报告整体来看,全民阅读发展趋势良好,受众的阅读热情不断高涨,阅读内容及形式也越来越多样。调查显示,56%的受访者年度阅读数量超10本,并且85%的受访者同时使用纸、电两种介质进行阅读。电子书作为阅读的重要形式,已经越来越多地被读者接受,而年轻一代更成为了电子阅读的生力军。其中,90后和00后对于电子书的接受程度高于其他各年龄段,纸、电“一起读”成为主流。同时,78%的受访者选择通过社交平台分享阅读有关的内容,与网友“一起读”成为数字阅读时代的独特行为。亚马逊中国的大数据显示,热门影视剧原著依然是畅销书榜的常客,《人民的名义》《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持续畅销,诗词类节目《中国诗词大会》带火诗词类图书。‎ ‎(摘编自2017年4月《techweb》)‎ 材料四:‎ 古有鱼传尺素,今有图书漂流。而当图书漂流遇到高铁,旅行的你会跟哪一缕书香邂逅?“鱼书计划”旨在推动全民阅读,“鱼书”二字出自中国古代典故“鱼传尺素”。意味着书信的传递。参与图书漂流活动的旅客,可在候车厅的自助式图书漂流点——鱼书漂流站上选取想要阅读的书籍,并通过输入身份证号码或车票信息注册个人信息,扫描图书编码之后,即可将图书借走。此外,读者可以通过扫描漂书上的官方二维码,进入漂书讨论区,与来自不同城市的漂书人一起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参与实时书评互动,让图书在日常生活中真正漂流起来。‎ ‎(摘编自2017年4月《长沙晚报》)‎ ‎16.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世界读书日”后,我国在借鉴国际经验基础上提出“全民 阅读”,并发出《关于开展全民阅读活动的倡议书》。‎ B. 分析各类数字化阅读接触率,我国成年国民的手机阅读接触率最近连续三年超过网络在线阅读接触率,并逐渐拉开距离。‎ C. 数据显示,我国国民手机阅读接触率与网络在线阅读接触率2009年的差距最小,2016年的差距最大。‎ D. 数字阅读时代,年轻人成为电子阅读的生力军,他们大多愿意通过社交平台分享阅读有关的内容。‎ ‎1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A. 只有在国家层面出台鼓励全民阅读的相关政策、措施,才能提高我国国民的阅读率和阅读量。‎ B. 相较于其他数字化阅读方式,我国成年国民的网络在线阅读接触率和手机阅读接触率上升较快。‎ C. 大部分读者同时使用纸、电两种介质进行阅读,并且对电子书的接受程度随年龄段的增大而提升。‎ D. 热门影视剧推动了其原著的畅销,亚马逊中国的大数据显示,热门影视剧原著稳居畅销书榜首。‎ E. “鱼书计划”使得旅途不再无聊,旅客可按照鱼书漂流站提示借走图书,并与他人分享阅读感受。‎ ‎18.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怎样才能有效地推进全民阅读。‎ ‎【答案】‎ ‎16.C ‎17.BE ‎18.①国家出台政策,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②有关部门开展多样的阅读活动;③读者积极参与阅读活动。‎ ‎【解析】‎ ‎16.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筛选信息,概括文意。C选项其实就是看懂图的数据关系就可辨别结论对错。‎ 点睛:错误设置一般为答非所问、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 ‎18.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筛选信息,整合文章要点。从三则材料里看有效地推进全民阅读需要多方面努力:材料一,看到国家层面的努力,材料二、三写读者自发,诗词类节目和材料四“鱼书计划”看出有关部门的读书促进活动。此题关键是找到三个角度。‎ 七、【河南省中原名校高三第四次质量考评】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数字阅读升级对文化产业的决走性作用体现在,数字阅读拓宽了文学的内涵和外延.从而改变文化产业发展的格局。在过去.以传统出版为主流的文学作为内容的提供方.只占据了产业的小部分.很难聚拢用户.产生足够的影响力。而“网络文学从作家到读者之间的环节相对来说比较短。”‎ ‎(中国软件资讯网)‎ ‎ ‎ ‎(速途网)‎ 材料二 当前,动漫游戏、网络文学、网络音乐、网络视频等数字文化产品拥有广泛的用户基础,与百姓生活越来越密切,已经成为目前群众文化消费的主产品,在这种文化创作生产和消费形态愈加数字化、网络化的形势下,出台《指导意见》,有利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买 现产业优化升级,提高文化产业供给水平、改善供给结构;有利于促进文化消费、满足群众不断提高的消费新需求,增强文化产业发展的活力与动力;有利于推动文化与国民经济各门类融合发展、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提高中华文化在互联网时代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从内容角度来看’《指导意见》在把握数字文化产业瞬息万变的发展形势的基础上,充分体现了引领和超前的特点,向社会发出国家鼓励数字文化产业发展的明确信号,形成推动数字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良好预期。‎ 数字文化产业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这一领域创新活跃,产业门类包罗万象,产业边界不断拓展,针对这种发展态势,《指导意见》基于对产业发展形势的研判,在整体规划上提出了优化数字文化产业供给、优秀文化资源数字化、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扩大和引导数字文化消费四个主要发展方向,同时立足于文化部职能范围,对动漫、游戏、网络文化、数字文化装备、数字艺术展示等主要产业领域进行重点布局和引导,体现出文化部对行业的预期管理,从而坚定业界创业创新的信心,激发社会领域的投资活力。‎ ‎(中新网)‎ 材料三 经过一年多的开发建设,数字文化馆“文化莞家”现已正式启用,为群众提供服务,并开放参观体验。‎ 据悉,“文化莞家’’网站平台试运行至今不到三个月,已有2万多名市民注册,网站浏览量(PV)接近100万次。市文化馆与六个试点分馆共在线上推广活动100多场,推出活动票数6500多张;推出培训课程119个,网络报名学位达4300多个。今年市文化馆走进艺术公益培训班招生实行网络报名,最快的班不到一分钟就报满,近两千个公益学位两三个小时就可以录满。市民只要通过手机就可以轻松了解和获取这些服务,大大提高了市民参与文化馆活动的便利度,也提升了文化馆的服务效能。‎ 此外.东莞市文化馆还整理了地方特色文化资源.打造东莞文化网络电视,让市民通过不同终端都可以观看到数字资源、参与直播互动.领略东莞文化的魅力.参与全民艺术普及。为了让数字化服务更加贴近基层.贴近群众.第一批文化馆数字化试点分馆也同步建设,未来两年.试点分馆还将逐步铺开,直至实现全市全覆盖.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 ‎(中国网)‎ ‎19.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手机阅读用户的主要特征是阅读次数多,且阅读时间较短,集中值在每天3~5次,每次30分钟~1小时。‎ B. 数字阅读改变了文化产业发展的格局的表现之一是传统纸质出版进入手机移动市场,且产生了足够的影响力。‎ C. 数字文化产业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文化部门对行业进行预期的干预和管理,树立了业界的信心并激发社会领域的投资活力。‎ D. “文化莞家”的网站平台借助于数字化的手段提升了文化馆的服务效能,让群众感受到数字化服务的快捷和便利。‎ ‎20.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两项是 A. 根据材料一中《手机阅读用户特征调查》表的信息,我们能了解到手机阅读软件主要用户群的生活阶层、收入、阅读习惯等信息。‎ B. 根据材料二的信息可知,国家在把握数字文化产业瞬息万变的发展形势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了引领和指导作用,推动其创新发展。‎ C. 互联网时代,中华文化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得到不断提高,是因为《指导意见》的适时出台,有效地管理了文化创作的生产和消费。‎ D. 数字化服务带来的便利,仅体现在手机阅读普及、文化馆服务效能增强等文化服务方面,今后将会更广泛地被应用于生活的各个方面。‎ E. “文化莞家”的数字化服务最大的好处就是市民可以轻松了解和获取数字化服务,通过不同终端来获取数字资源-参与全民艺术普及活动。‎ ‎21.根据上述材料,简要概括数字化服务的特点及作用。‎ ‎【答案】‎ ‎19.C ‎20.AB ‎21.①改变产业发展格局。②有巨大的发展潜力。③贴近群众,易于传播。④提升受众的文化体验。‎ ‎【解析】‎ ‎19.试题分析:C项,“预期的干预”系无中生有,原文“体现出文化部对行业的预期管理,从而坚定业界创业创新的信心”。‎ ‎20.试题分析:C项,因果关系不成立。《指导意见》是个有利条件。D项,对“数字化服务”的描述 八、【福建省闽侯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阅渎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习近平在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要着力深化互利共赢格局。统筹经济、贸易、科 技、金融等方面资源,利用好比较优势,找准深化同周边国家互利合作的战略契合点,积极参与区域经济合作。要同有关国家共同努力,加快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好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要以周边为基础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扩大贸易、投资合作空间,构建区域经济一体化新格局。要不断深化区域金融合作,积极筹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完善区域金融安全网络。要加快沿边地区开放,深化沿边省区同周边国家的互利合作。‎ ‎(摘编自钱彤《习近平:让命运共同体意识在周边国家落地生根》)‎ 材料二:‎ ‎ ‎ ‎ ‎ 六大经济走廊示意图 ‎【注】中国正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一道积极规划中蒙俄、新亚欧大陆桥、中国-中亚-西亚、中国-中南半岛、中巴、孟中印缅六大经济走廊建设。‎ 材料三:‎ ‎2017年6月24日上午,中欧(青岛)国际班列在位于山东胶州的中铁集装箱青岛中心站鸣笛开行,22天后,它将抵达目的地——莫斯科。班列全程7900公里,运行时间比海运节省约30天。‎ 青岛建有全国沿海首家多式联运海关监管中心,海关、检验检疫等口岸监管单位在中心实行“一次报关、一次查验、一次放行”模式,实现了出口货物运抵中心即可直接报关放行,运抵港口后即可直接装船发运,通关便捷优势明显。‎ ‎(摘编自新华网《中欧(青岛)国际班列正式开通》)‎ 材料四:‎ 近日,由中国工商银行融资支持的巴基斯坦萨察尔风电项目顺利建成并通过各项可靠性考核,正式投入商业运营。据悉,萨察尔风电项目是中巴经济走廊首个签署贷款协议的项目,也是中巴经济走廊能源合作十四个优先实施项目之一,其成功投产对于中巴经济走廊和“一带一路”建设具有示范效应。‎ 萨察尔风电项目总装机49.5兆瓦,包括33台1.5兆瓦国产风电机组,由巴基斯坦萨察 尔能源开发公司投资,电建集团承建并负责运营维护。‎2015年2月15日,工商银行与萨察尔能源开发公司在北京签署萨察尔风电项目贷款协议;2017年上半年,该项目成功实现商业运营。工商银行依托全球电力金融产品线优势,结合丰富的海外投融资经验,通过总行、北京分行和卡拉奇分行的境内外、总分支机构高效联动,协同中信保通力合作,推动项目完成审批、签约,并迅速达成融资关闭,完成提款,最终实现顺利移交。本项目融资金额1亿美元,是中信保承保的首个巴方私人新能源买贷项目,也是整个中巴经济走廊建设中第一个完成贷款签约的项目。‎ 据了解,巴基斯坦电力短缺现象比较突出,全国日均电力缺口为400万千瓦,夏季高峰时期电力缺口高达每天750万千瓦,已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为此,巴基斯坦希望依托其丰富的风能、水力等资源增加电力供应,改善能源结构。工商银行积极支持“中巴经济走廊”新能源项目,不仅为巴基斯坦电网增加了清洁能源供应,还为当地居民增加了就业机会,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摘编自新华网《中巴经济走廊首个签约项目实现商业运营》)‎ ‎2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B. ‎ C. ‎ D. ‎ ‎23.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 “一带一路”由中蒙俄、新亚欧大陆桥、中国-中亚-西亚、中国-中南半岛、中巴、孟中印缅六大经济走廊连接而成。‎ B. 开通的首趟中欧国际班列于‎2017年6月24日上午从山东胶州发出,其终点为俄罗斯莫斯科,此次开行将比海运节省约30天。‎ C. 青岛实现出口货物运抵中心即可直接报关放行,运抵港口即可直接装船发运,该中心比其他多式联运海关监管中心通关便捷。‎ D. 中巴经济走廊首个签约项目萨察尔风电项目的成功投产于对“一带一路”建设具有师范效应。‎ E. 萨察尔风电项目由巴方萨察尔能源开发公司投资,由中方电建集团承建并运营维护,中信保承保,工商银行提供贷款。‎ ‎24.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中国建设“一带一路”的具体措施。‎ ‎【答案】‎ ‎22.A ‎23.AC ‎24.①设定“一带一路”陆路、海陆具体规划;②统筹经济、贸易、科技、金融、等方面的资源;③加快基础设施互联互通;④以周边为基础设施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⑤不断深化区域金融合作;⑥加快沿边地区开放。‎ ‎【解析】‎ ‎22.试题分析:A项,原文“统筹经济、贸易、科技、金融等方面资源,利用好比较优势,找准深化同周边国家互利合作的战略契合点,积极参与区域经济合作”。框架图中少了“积极参与区域经济合作”这一关键的步骤。‎ ‎23.试题分析:A项,原文“中国正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一道积极规划中蒙俄、新亚欧大陆桥、中国-中亚-西亚、中国-中南半岛、中巴、孟中印缅六大经济走廊建设”,选项把“规划”的说成“全部”,以偏概全;C项,原文只是说“通关便捷优势明显”,选项“比其他多式联运海关监管中心通关便捷”曲解文意。‎ ‎24.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概括材料内容的题目,考核的信息筛选能力,答题的关键是找准区位,根据 点睛:信息筛选的题目,是实用类文本阅读必考的题目,有局部信息筛选和综合信息筛选,局部信息筛选集中在文章的某个段落,综合信息筛选集中在文章的某个部分或全文。答题时首先要求审清题干,确定试题的类型是局部信息筛选还是综合信息筛选,局部信息筛选要对对应的段落进行划分,提取关键词语。综合信息筛选注意对局部或全文内容的概括,重 点注意各段的段首和段尾的句子。答题是注意提取文中的关键词语分析作答。‎ 九、【山东省菏泽市七县一中(郓城一中、曹县一中等)高三上学期期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如今,春节已经和国庆假期一样成为全民的“旅游黄金周”,人们过年的方式也有了多种多样的选择。‎ 随着大众旅游时代的到来,旅游成为人们日常休闲娱乐生活的重要部分。从数据看,“十二五”期间,国内旅游人数从2011年的26.4亿人次增长到2015年的41.2亿人次,相当于平均每人每年出游3次。2015年,旅游业对国民经济的综合贡献度达到10.8%。我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境旅游客源国和全球第四大入境旅游接待国,旅游业成为社会投资热点和综合性大产业。‎ 在“十三五”新阶段,随着外部环境的优化,基础资源的积累,人们的消费能力和消费观念的变化,旅游业将拥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并将在以服务业为主导的产业格局中成长为优势产业。‎ 同时也要看到,在新时期,旅游业的发展不仅仅要注重量的增长,更需要注重质的提升。当前,散客化趋势日益明显,消费群体逐渐年轻化,游客的需求层次也发生了变化。在不少业内专家看来,传统的景点观光旅游已经难以满足大多数游客需求,人们更注重个性化、自由式的旅行方式,更注重旅游服务品质和融入当地生活的体验。‎ ‎(摘编自光明网《未来五年,中国旅游业会咋样》)‎ 材料二:‎ ‎“十三五”期间旅游业发展主要指标 指标 ‎2015年实际数 ‎2020年规划数 年均增速(%)‎ 国内旅游人数(亿人次)‎ ‎40‎ ‎64‎ ‎9.86‎ 入境旅游人数(亿人次)‎ ‎1.34‎ ‎1.5‎ ‎2.28‎ 出境旅游人数(亿人次)‎ ‎1.17‎ ‎1.5‎ ‎5.09‎ 旅游业总收入(万亿元)‎ ‎4.13‎ ‎7‎ ‎11.18‎ 旅游投资规模 ‎1.01‎ ‎2‎ ‎14.65‎ ‎(万亿元)‎ 旅游业综合贡献度(%)‎ ‎10.8‎ ‎12‎ ‎-‎ ‎ ‎ ‎(资料国家旅游局)‎ 材料三:‎ 对旅游企业和景区景点来说,目前正在兴起的智慧旅游是一个难得的机会,游客消费个性化需求不断提升,对整个旅游业提出更高要求的同时,也带来前景可观的市场。当前,智慧旅游的需求潜力很大,要取得更好更快的发展,关键还是要从游客需求的角度出发,给游客带来实实在在的便利和实惠。‎ 如何才能让游客更满意?这就需要掌握一手“大数据”,实时了解游客动态、兴趣爱好,才能使管理、产品更接地气,大众旅游时代的旅游发展应该靠“大数据”说话。在大数据、互联网时代下,只有灵活地分析、用好数据,根据市场调整相应的旅游产品结构,才能推动旅游业更好地发展。‎ 智慧旅游的核心应该是提升旅游服务水平和游客体验,旅游APP能为旅游用户制定完美的旅游攻略,包含景区景点介绍、美食信息、行程指南、实用攻略、智能地图等全方位的旅游指南信息和功能。要大力发展旅游定制服务,适应自由行、自助化的旅游需求,为自由行游客量身定制个性化的旅游产品,提供智慧旅游服务。在旅游途中,旅游APP还可做用户出行的贴身智能导游。还应完善旅游投诉、旅游救援网上处理平台,让游客在旅游过程中更有安全感。‎ 在未来的发展中,应当依靠“大数据”玩转旅游业,通过智慧旅游推动传统旅游消费方式向现代旅游消费方式转变,引导游客产生新的旅游习惯,创造新的旅游文化。‎ ‎(摘编自南芳《靠“大数据”玩转旅游业》)‎ 材料四:‎ 我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多样的民族文化,对于文化旅游产业来说是得天独厚的优势。与自然观光型景区不同,这些文化旅游景区更注重加强人们对目的地文化的感受和体验,激发人们的审美情趣和文化情结,是更具内涵式的综合性旅游项目。‎ 随着旅游者素质的不断提高,游客对旅游品质的要求也在提升,对很多游客来说,旅游已经不仅仅是为了单一景点的观光。据世界旅游组织估算,在全球所有旅游活动中,文化旅游所占比例为40%。‎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副主任李明德看来,文化是旅游的灵魂,二者日益融合形成的文化旅游产业,通过挖掘地方文化,成为完善旅游产业、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的全新途径。从很大程度上,发展文化旅游有利于促进我国旅游产业发展方式由量到质的改变,以及 旅游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推动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与互动发展,增加旅游产品文化内涵,是未来的方向。”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副主任戴学锋认为,我国地大物博,自然人文资源皆备,通过发展具有文化特色的旅游产品,有利于打造出具有吸引力和竞争力的个性化品牌。‎ ‎(摘编自鲁元珍《文化旅游如何补短板》)‎ ‎25.下列对相关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随着大众旅游时代的到来,人们过年的方式也发生了变化,春节旅游成为人们过年的首要选择。‎ B. “十二五”期间,旅游业成为社会投资热点和综合性大产业,“十三五”期间,仍将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C. 随着个性化、自由式的旅行方式的到来,传统的景点观光旅游已经越来越难以满足大多数游客需求。‎ D. 材料二告诉我们,旅游业发展的状况需要从旅游人数、总收入、投资规模等多方面加以考量。‎ ‎26.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两项是 A. 当前国内旅游人数在我国旅游业中占有绝对的优势,因此重视他们的需求比重视入境游客的需求更能提升我国的旅游服务水平。‎ B. 智慧旅游对旅游企业和景区景点来说是一个难得的机会,对游客来说也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便利和实惠。‎ C. 要让游客满意,就需要掌握一手“大数据”,实时了解游客动态、兴趣爱好,使管理、产品更接地气。‎ D. 我国文化旅游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我国悠久的历史和多样的民族文化使得我国成为最具有文化旅游吸引力的国家。‎ E. 发展文化旅游有利于促进我国旅游产业发展方式由量到质的改变,有利于提高我国旅游业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27.根据上述材料,概括我国未来旅游业的可能发展方向。‎ ‎【答案】‎ ‎25.A ‎26.CE ‎27.①要注重旅游点品质的提升。②以“大数据”为依据,发展智慧旅游。③发展文化旅游,增加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 ‎【解析】‎ ‎25.试题分析:“春节旅游成为人们过年的首要选择”错误,春节旅游是人们过年多种多样的方式中的选择之一。‎ ‎26.试题分析:A项,“因此重视他们的需求比重视入境游客的需求更能提升我国的旅游服务水平”两 点睛:信息筛选的题目,是实用类文本阅读必考的题目,有局部信息筛选和综合信息筛选,局部信息筛选集中在文章的某个段落,综合信息筛选集中在文章的某个部分或全文。答题时首先要求审清题干,确定试题的类型是局部信息筛选还是综合信息筛选,局部信息筛选要对对应的段落进行划分,提取关键词语。综合信息筛选注意对局部或全文内容的概括,重点注意各段的段首和段尾的句子。答题是注意提取文中的关键词语分析作答。‎ 十、【内蒙古自治区集宁区第一中学百校联盟试题11月联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短短十余年,中国的北斗导航系统(BDS)从无到有,进而投入产业化运营。“北斗之父”孙家栋强调,时间、空间信息是国民经济不可或缺的基础资源,中国需要在北斗导航系统自主可控的基础上,探索和其他卫星系统系统的兼容和互相操作,以提高定位精度与提升服务质量,推动地面应用的发展。‎ 从2017年8月初开始,中国和俄罗斯专家进行了两国导航卫星的联合在轨试验,以测试北斗和格洛纳斯两个系统的兼容和互相操控问题。卫星的兼容,涉及频谱、轨道的协调,目前协调难度还不是很大;但互相操作显得有些复杂,与独立自主有一定冲突,不太容易协调。‎ ‎(摘编自《“北斗之父”孙家栋:中国发展北斗导航不排斥GPS》)‎ 材料二:‎ ‎ ‎ ‎(资料来源于诺达咨询)‎ 材料三:‎ 在全球卫星导航服务领域,BDS仅占9%的份额,而GPS在中国市场占95%的份额。美国已把GPS做到了极致,BDS布局全球很难再走美国的老路。BDS如果紧跟美国,即使最后成功了,也可能会在很多方面难以获得知识产权的支撑。中国的“北斗”正面临重大的转折,要想做到跨越式发展,就要提出一套新的体系。‎ 主推“服务”被认为是一大出路。四川九洲北斗导航与位置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张继宏指出,我们要走差异化竞争的道路,以泛在高精度的融合应用为抓手,在“源、端、云、服务”等方面打造位置生态链。只有把BDS的服务做到无缝泛在,做到精准和融合,才可能走出一条特色道路。‎ ‎(摘编自李惠钰《北斗布局全球应抓住“牛鼻子”》)‎ 材料四:‎ 中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与其他几个系统相比,具有短报通信功能,这使得用户在沙漠、海洋等正常通讯无法覆盖的区域可以实现位置信息的回传,从而达到报警和救援的目的。再就是,卫星新增自主运行管理能力,即可不依赖地面控制系统,而靠空间运行卫星的星间链路构成管理新体系,这可以减少对地面测控站的依赖,有效降低系统运动管理成本和减少地面测控站发生灾难时对卫星的影响等。‎ 当然,北斗系统也面临来自美国GPS和欧洲伽利略的竞争。美国GPS目前也正在升级换代,预计到2020年实现GPS3,也就是第三代的布局。GPS3与以前的GPS相比,具有很大的优势,精度大大提高,甚至可以实现室内定位,而中国的北斗要在2020年实现室内定位还有一段艰难的路要走;GPS3卫星彻底实现了军码和民码的分离,为屏蔽民码打开方便之门,这意味着战时那些利用GPS民码制导的武器将可能被直接掐断定位信号,或受到错误导引而 产生灾难性后果。和欧洲伽利略系统的竞争,主要是系统建成并提供全球导航定位服务的先后之争,谁先布置完毕,谁先获取应用市场和经济利益。‎ 随着北斗特色服务水平和“北斗+”融合应用水平的提高,北斗导航系统可以给大众生活带来更多、更显著的便利,改变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 ‎(摘编自《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发展前景广阔》)‎ ‎2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北斗导航和其他系统兼容和互相操控,可以提高定位精度与提升服务质量,推动地面应用的发展,但这些和独立自主有冲突。‎ B. 北斗导航系统如果紧跟美国,按照GPS的做法布局全球,即使最后成功了,也可能会遇到知识产权问题,不易获得知识产权的支撑。‎ C.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具有美国GPS不具备的短报文通信功能能发挥报警和救援的作用,在正常通讯无法覆盖的区域表现出优势。‎ D.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和美国GPS的竞争,很大的问题是技术上的竞争;和欧洲伽利略系统的竞争,重在谁能先建成系统并提供服务。‎ ‎29.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两项是 A. 我国卫星导航市场规模大,且市场规模增长率稳步上升,但由于美国GPS在中国市场占95%的份额,北斗导航系统仍面临着巨大的市场压力。‎ B. 北斗导航系统的业务主要在国内,集中在军用领域,民用行业、大众消费在2016年才开始规模应用,和军用相比,市场占有率低,亟需着力。‎ C. 北斗导航系统国内市场,通信和车辆导航领域占有率40%、50%,反映了北斗导航系统存在的问题和拥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D. 当战争发生时,如果利用GPS民码制导的武器的定位信号被人控制,就可能发生灾难性后果,可见,实现军码民码的的分离对军事有利。‎ E. 面临GPS的巨大市场压力,北斗导航系统如果能以服务为抓手,在服务上做到无缝泛在,做到精准和融合,就能实现弯道超车。‎ ‎30.根据上述材料,请简要谈谈北斗导航系统今后有哪些发展措施。‎ ‎【答案】‎ ‎28.A ‎29.CD ‎30.①在自主可控的基础上,探索和其他卫星导航系统的兼容性和互相操作。②努力提高国内外市场占有率。③主推服务,做到无缝泛在,做到精准融合。④积极应对来自美国GPS和欧洲伽利略的竞争。‎ ‎【解析】‎ ‎28.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中信息能力。题干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A 项,错在范围扩大,原文只说了互相操作有一定冲突,没有说兼容方面有冲突,而本项则说两者都有冲突。故选A。‎ 点睛: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看看有没有偷换概念、范围缩小或扩大、混淆关系、轻重范围失当等问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比如本题A项错在范围扩大,原文只说了互相操作有一定冲突,没有说兼容方面有冲突,而本项则说两者都有冲突。‎ ‎29.试题分析:本题题目是“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两项是”,A项,“市场规模 十一、【湖北省咸宁市高三重点高中11月联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在北大今年录取的4380名本科新生中,农村学生占700余名,这也意味着,每6名新生中,几乎就有1名是农村寒门学子。而寒门学子人数创新高,得益于北大持续推进的“筑梦计划”。事实上,不仅是北大,国内著名高校,均将高等教育的阳光,洒向了广袤的农村大地。无论是北大的“筑梦计划”,还是清华的“自强计划”、复旦的“腾飞计划”等,名校均提高了招收农村学生比例,并向农村贫困生倾斜,让人们看到了高等教育走近农村、走向公平的希望。每个孩子都有权利接受优秀教育,都有权利享受发达的教育资源,农村孩子尤其是贫困孩子起点低、条件苦、上升通道较为狭窄,为此,在各方面多照顾他们一下,很有 必要。当然,在分数上倾斜并非唯一渠道。彻底改变寒门难出贵子的状况,更应该在均衡教育资源上做文章。如果贫困农村不配置优质资源,比如优秀教师不愿意下沉,比如基本的教学硬件不具备,即便名校大幅度降分,受益的也只能是极少数农村孩子。‎ ‎(摘编自《促进教育公平,“筑梦计划”助“寒门”学子脱颖而出》)‎ 材料二:‎ ‎《中国青年报》两会调查 ‎ ‎ 材料三:‎ ‎2013年秋季学期起,友成基金会与北京人大附中合作开展了双师教学试验,探索通过互联网把城市优质教学资源送到贫困地区的乡村学校中去。所谓双师教学,就是每个乡村试验班有两位教师,一位是人大附中远程授课的教师,一位是乡村学校的现场教师。广西百色田东县的上法中学是全国首批13个试点学校之一,一段时间的效果证明,双师教学的效果很好,从考试成绩来看,在上法中学初一年级的六个班中,试验班学生的期末考试平均成绩比其他班高出了41.2分。学生精神面貌也有了很大改观。乡村教师也成为受益者。等于每天都在接受人大附中教师的“培训”,不但学到了好的教学方法,还提升了教育理念。可以说,互联网十教育扶贫可以从根本上解决贫困地区缺乏优质教师的问题,而且不仅是给孩子们带来了好的教育,更重要的是把贫困地区的教师水平整体提高了,而且可复制、成本非常低。‎ ‎(摘编自汤敏《把慕课推广到贫困地区是中国解决教育不公的创新》)‎ 材料四:‎ 作为一种以网络为介质的教学方式,在线教育最大的优势就在于能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每个人获得适合自己的学习资源。因此,在线教育开始承担起传播教学资源的责任,也被认为是解决教育资源配置新的突破口。目前,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在线教育已经成为一个热门领域。今年被认为是全面深化教育改革的关键之年。教育部2015年教育 工作要点提到,要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完善国家教育资源云服务体系,继续加大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开发和应用力度,探索在线开放课程应用带动机制。‎ ‎(摘编自诸葛亚寒《在线教育织一张教育公平的网》)‎ ‎31.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当前教育领域有很多问题让老百姓非常关注,不过不同身份的人所关注的内容可能是不一样的。‎ B. 老百姓认为,当前教育不公平最主要的问题是城乡之间和东西部之间在教育资源分配上不均匀。‎ C. 教育不公平的原因很多,其中核心问题还是教育制度的不完善,对贫困地区的教育投入不充足。‎ D. 要深化招生制度的改革,取消不健全的加分制度,缩小各地高考分数差异,完善白主招生制度。‎ ‎3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A. “筑梦计划”“自强计划”“腾飞计划”的实行,只是对当前招生政策的一种的补救而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教育公平的问题。‎ B. 农村学生如果在基础教育实现了教育公平,就会在高等教育上实现教育公平,毕业后就能享受到和城市学生一样的社会资源。‎ C. 学生“减负”是当前教育领域一个突出问题,城里学生除了上课还要上各类辅导班,比农村学生负担重,这也是一种不公平。‎ D. 从广西百色田东县的上法中学一个年级的教学实践可以得出,“慕课”将来可以成为解决“教育公平”问题的一个重要措施。‎ E. 在四则材料中,材料二通过调查分析了教育公平问题产生的原因、困境,其它三则材料提出了解决教育公平问题的根本措施。‎ ‎33.面对当前“教育公平”的困境,政府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解决问题,试结合材料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 ‎31.C ‎32.AD ‎33.①缩小城乡教育资源和中西部地区教育资源的差距,这就要求政府在教育上有更多的投入,改善农村和西部地区的教育教学硬件,提高农村和西部地区的教师待遇,防止人才流失。‎ ‎ ②整合优质的教育资源,利用互联网的优势,通过在线教育的方式,让农村和西部地区的孩子能享受到与城市孩子们一样的优质教育资源,从而改变他们的学习方式,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增长他们的课外知识。‎ ‎【解析】‎ ‎31.试题分析:C从材料二提供的调查结果来看,教育不公平的原因主要表现在“社会权力和财富分配不均”上。‎ ‎32.试题分析:B项“就会在高等教育上实现教育公平,毕业后就能享受到和城市学生一样的社会资源”说法绝对化;C项“比农村学生负担重,这也是一种不公平”无中生有;E项“其它三则材料提出了解决教育公平问题的根本措施”错,并没有提出解决问题的根本措施。‎ 点睛:本题考查分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解答时要注意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 注意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看看有没有偷换概念、范围缩小、混淆关系、轻重失当、无中生有、说法绝对等问题。如本题C项的推断文是没有依据,无中生有。‎ ‎ ‎ 十二、【辽宁省鞍山市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期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材料一:‎ 据统计,截至2016年底,我国留学回国人员总数达到256.11万。其中,2016年海外人才归国率高达79.4%,共计43.25万留学人员回国,较2012年增长15.96万人。在中国强势发展的大背景下,巨大的“人才磁铁”效应正在全面显现。‎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现象级的人才回流态势,对于迅速崛起、走向复兴的中国来说无疑是好事。而且,随着人才国际化大势,不仅中国留学生纷纷选择回国发展,很多“洋人才”也倾向于来华“淘金”。数据显示,当前中国内地对顶尖人才的吸引力和吸附力与日俱增,在职业发展机会方面已位列全球前茅。从业领域渐由科研向创业、公共服务等多元化扩展,人员结构从“高精尖”向多层次转变,这种全方位的“登陆”,正促使中国从过去的“智力出口国”转向“智力进口国”。‎ 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海归潮涌是国家实力的直接体现,也是国家潜力的有机来源。我们不仅要张开双臂欢迎八方人才,更要把那些“千里马”用好,确保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让人才资源这个第一资源成为赢得未来最坚强的战略支点。‎ ‎(摘编自邱亭《“最大海归潮”会来得更猛烈》,‎2017年11月10日《北京日报》)‎ 材料二:‎ 现在留学生回国后发展机遇多而广,其中一条越来越宽的道路就是自主创新创业。海归创业早已有之,但近年来,伴随着社会的发展,新一批归国学子创业呈现出新的态势。‎ 今年8月12日发布的《2017中国海归就业创业调查报告》显示,在国内创业的新生代海归中,半数左右集中在北京、上海、成都、广州、武汉这5座城市,呈现“一线城市为主导,二线特色城市快速崛起”的特点。在创业行业分布上,海归偏好创新技术和现代服务业领域,最集中的是信息产业,占比近五分之一,其次是服务和文体教育、工艺美术。‎ 与物质条件相比,新海归更注重精神追求与价值实现。“如今,‘发展’成为点燃当代年轻人内心激情的火种。”北大创业训练营首席执行官王健表示,“欧美国家给年轻人留下的机会太少,加上语言文化隔阂,他们的才能与价值体现大多呈现等量偏弱的关系。”各国留学生都可能面临这一窘境,但中国留学生最为幸运的就是他们身后遍布机遇的祖国厚土,一个蓬勃创新的环境能让青年的个人价值和理想抱负实现几何级的增值爆发。‎ 对当代归国学子而言,他们的激情还基于对祖国发展的坚定信心。他们在出国前就对中国势不可挡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因此,大量留学生的人生规划中,选择“暂时离开”的目的直指“凯旋”——在海外提升自我,有一定积累后果断回国,投身创业大军。这也是青年海归创业者群体的一个新特点,即将个人前途与国家发展机遇紧密结合,相互成就。‎ 除了客观条件的变化,社会文化的发展也促使海归们思想解放。王健分析说:“当留学生看到国内80后、90后中涌现出越来越多的创业者,他们也会想,自己为什么不去试试呢?”‎ 对于留学生回国创业热潮的未来,陈庚和王健所见略同:目前,归国学子创新创业正值爆发期,此后,热潮将逐步稳定下来,确立起更成熟的发展模式,前景会更好。‎ ‎(摘编自陈沫、王庆环《发展机遇点燃喷薄的创新力》,‎2017年9月12日《光明日报》)‎ 材料三:‎ ‎“回国后,舞台更大,更有归属感。”走进中科院强磁场科学中心研究员张欣的办公室时,她正埋头工作。‎ 张欣2012年7月从哈佛大学医学院回国,从事磁场生物学方面的研究。她和同事的最新研究发现,磁场可以改变肿瘤细胞中一种蛋白质的排列,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相关发现已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上”。‎ 许多海归博士共同感受到“目前很多国家和地区因为经济下滑而大量缩减科研经费,给项目制的科研工作造成了巨大困难,但国内情况恰恰相反。”“现在的科学研究需要整合越来越多的资源、学科和人才,集中在一个平台上进行交叉研究,而中国有着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体制机制,能从国家层面集中统筹各方面的资源和人才,参与到同一个大型科目项目当中。”‎ ‎(摘编自徐靖《科研报国,快马加鞭》,‎2017年10月15日《人民日报》)‎ ‎3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况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三则材料以描写式的导语开篇,勾勒一幅画面,从一小视角,生动形象写出张欣归国后的工作状态。‎ B. ‎ 第三则材料是一篇通讯,以归国学子张欣为例,介绍了海归人才的归国后取得的成果和感受。‎ C. 第一则材料是一篇新闻评论,该评论认为“海归热”彰显了国家实力的提升,并提出将“海归”人才用好至关重要。‎ D. 第二则材料是一则新闻消息,介绍了新一批归国学子创业呈现出的新态势,体现了新闻消息的时效性。‎ ‎3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 A. 2016年海外人才回国人数较2012年增长15.96万人,在中国强势发展的大背景下,这股热潮还将持续一段时期,进而逐步稳定。‎ B. 当前中国内地对顶尖人才的吸引力和吸附力与日俱增,中国已经从过去的“智力出口国”转向“智力进口国”。‎ C. 现在留学生回国后发展机遇多而广,其中自主创新创业是最有前景的一条道路。‎ D. 对于不看重物质条件,而注重精神追求与价值实现的新海归来说,最为幸运的就是他们身后有着遍布机遇的祖国厚土。‎ E. “海归”是国家潜力的有机来源,海外科技人才的大量回归,有助于中国大型科研项目的开展。‎ ‎36.请结合三则材料分析,出现“海归热潮”的原因。‎ ‎【答案】‎ ‎34.D ‎35.AE ‎36.①从国际形势来看,人才流动趋向国际化。②中国经济实力提升,发展机会多。③中国有着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体制机制。能从国家层面集中统筹各方面的资源和人才,参与到同一个大型科研项目当中。④新海归注重精神追求与价值实现,他们将个人前途与国家发展机遇紧密结合。‎ ‎【解析】7. ‎ ‎34.试题分析:D项,“第二则材料是一则新闻消息”不当,不是新闻消息,而是通讯。‎ 点睛:本题重点考查新闻文体知识,新闻消息与通讯的区别主要有:(1)以时效性看,消息要求更高,它应该比通讯来得更快;通讯的时效性往往不及消息,通讯发稿件较慢,记者需要有一个采集选择和认识的过程。同时通讯强调报道的完整性,有时还必须等新闻事件有一个较充分的展示过程或等事物发展有一个阶段性成果时,采写通讯的时机方成熟。(2)从内容上看,消息内容广泛,但只是高度概括的报道,不求细节反映;通讯报道的是有影响有特点的人和事,全面深入报道事物的来龙去脉。(3)从篇幅上看,消息一般篇幅较短,通讯一般篇幅较长。(4)从表达方式上看,消息多用叙述,语言简洁明快;通讯虽也以叙述为主,可以灵活运用描写及抒情、议论,并可使用比喻、拟人、排比、反问等修辞手法,提高语言表现力。(5‎ ‎)从语言上分析:消息写作主题采用第三人称叙事,即以局外人的姿态出现;通讯则不然,出于详尽深入需要,第一、二、三人称各显所长,“我”、“你”、“他”在描写、议论、叙述、抒情中各取所需。消息较少有议论、描写,极少有抒情,通讯常常融描写、议论、抒情于一体。考生可依据这些区别来确定答案为D项。‎ ‎35.试题分析:B项,变未然为已然,原文说的是“正促使中国从过去的‘智力出口国’转向‘智力进口国’” ‎ 十三、【山西省太原市高三年级阶段性测评(期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中国快递进入“单日亿件时代”!市场规模自2014年起稳居世界第一!国家邮政局近日公布的2017年上半年快递行业运行情况让不少人激动了一回。从今年第二季度开始,我国已常态化进入单日快递亿件时代。从2012年的56.9亿件到2016年的312.8亿件,再到2017年上半年就已达173.2亿件。‎ 不仅快递业务量持续高速增长,中国的快递服务时限水平也基本保持平稳上升趋势,全程时限处于58-60小时,72小时准时率从2012年的72,4%提升到2016年的75.53%;距离在‎1000公里以下的快件中,有84. 62%能在48小时内送达。此外,快递申诉率更是创下历史新低,上半年全国快递服务有效申诉率为百万分之6.6,同比减少3.9个点。‎ ‎(摘自王钟毅、郝斐然、王若蕾《中国快递进入“单日亿件时代”市场规模世界第一》)‎ 材料二:‎ 高速发展的现代物流业,呼唤更精细的现代治理,而法治无疑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近日,国务院法制办公布《快递暂行条例(征求意见稿)》。根据相关规定,“收寄快件未查验寄件人身份并登记身份信息,或者发现寄件人提供身份信息不实仍予收寄”,快递公司就要遭罚。‎ 一个产业遭遇的问题,不是靠行业自律或市场竞争就能完全得以解决,尤其离不开法律法规的规范约束。条例重点关注物品寄送安全和个人信息安全,直击快递业发展的隐患和瓶颈。要落实“妥善保管用户信息等电子数据,定期销毁快递运单”,既需要整个快递业为数据“加把锁”,也呼唤管理部门在监管上“站好岗”。从数据流通环节看,只有尽快实现信息数据的“总对总”共享,才能确保实名信息数据在快递公司总部与邮政总局之间单向封闭流动。‎ 其实,从手工分拣到快递机器人,从几日达到当日达,国内快递业从未停止自我升级的步伐;从一家独大到多家放开经营,行业改革一直在路上。只不过,当一个行业的发展速度远超人们的预期之时,注定要求治理的脚步也相应加快。‎ ‎(摘自何鼎鼎《加速补齐快递业的治理短板》)‎ 材料三:‎ ‎ ‎ ‎(资料来源于高健《中国快递行业结构性分析》)‎ 材料四:‎ 邮政普遍服务业务下滑已是大势所趋,而快递业务则仍有较大增长空间。作为国家基本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邮政普遍服务是邮政发展的立业之基。国家邮政总局发布的2015年邮政行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5年全国函件业务同比下滑18,3%,包裹业务同比下滑29.6%,汇兑业务同比下滑34.1%。下滑幅度最小的是订销报纸和杂志业务,下滑幅度分别为1.7%和7.1%。‎ 注:邮政普遍服务,是国家要求邮政承担的提供普遍服务的义务,即邮政服务网点要普及、资费要低廉、对传播文化类及具有社会公益性质的邮件要给予优惠,并力求做到国家每个公民都能使用邮政。‎ ‎(摘自《邮政普遍服务全线下滑快递业务还有机会提升5个百分点》)‎ ‎3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时限缩短、准时率提高、申诉率降低是快递服务时限水平基本保持平稳上升的表现。‎ B. 解决快递产业遇到的问题,需要行业自律和市场竞争,也需要法律法规的规范约束。‎ C. 要确保用户信息安全,既需要快递业为数据把关,也需要管理部门实施有效的管理。‎ D. 数据流通环节的安全必须实现信息数据在快递公司总部和邮政总局之间的共享。‎ ‎3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 )‎ A. 中国快递业发展喜人,市场规模目前已稳居世界第一,从2017年第二季度开始,我国快递业务量单日已达亿件,进入“单日亿件时代”。‎ B. 从材料三可知,国有企业无论在吸纳人员就业方面还是在行业收入方面,都高于其他四类企业,是快递业的主力军。‎ C. 物品寄送安全和个人信息安全存在的问题是限制快递业健康发展的关键,所以受到《快递暂行条例(征求意见稿)》的重点关注。‎ D. 外资企业显示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它的不断壮大有利于国有企业的发展,也有利于给广大消费者提供更多的服务选择。‎ E. 与快递业务较大增长形成对比的是,邮政普遍服务业务呈现下滑势头,说明该业务已不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被快递业取代只是时间问题。‎ ‎39.根据上述材料,你觉得快递业的继续发展除了法治化,还需要如何做。请概括说明。‎ ‎【答案】‎ ‎37.A ‎38.BC ‎39.①引入智能设备(机器人)来缩短服务时限;②开放多家经营,引入竞争机制。‎ ‎【解析】‎ ‎37.试题分析:“申诉率降低”不属于对“服务时限水平”内容的说明。‎ ‎38.试题分析:A项,原文是“常态化进入”。D项,无法证明外资企业的不断壮大会对国有企业和广 点睛:信息筛选的题目,是实用类文本阅读必考的题目,有局部信息筛选和综合信息筛选,局部信息筛选集中在文章的某个段落,综合信息筛选集中在文章的某个部分或全文。答题时首先要求审清题干,确定试题的类型是局部信息筛选还是综合信息筛选,局部信息筛选要对对应的段落进行划分,提取关键词语。综合信息筛选注意对局部或全文内容的概括,重点注意各段的段首和段尾的句子。答题是注意提取文中的关键词语分析作答。‎ 十四、【河北省武邑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公益创业又称社会创业,是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兴起的一种全新创业理念与创业模式。在开展追求社会价值和商业价值并重的创业活动时,公益创业兼顾社会性和企业性,将实现社会价值和企业化运营结合在一起,在儿童保育、残障人士就业、社区发展等领域积极开展社会创新。公益创业不仅涵盖了非营利性机构的创业活动和营利性机构践行社会责任的活动,还成为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的矫正力量。‎ 它以和平方式达到了以往通过暴力和流血也未能实现的社会目标。公益创业的兴起是创业领域最重要成果之一,赢得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好评。在解决社会问题,打破国家‚福利僵局‛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并将对21世纪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更为深远的影响。公益创业的开启是创业教育的重要里程碑,也是未来创业研究的重要领域。‎ 公益创业同样面临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只有专业化、具有公信力的工作才能获得资助人的认可,进而获得持续的资金来源。最重要的是做到财务透明,让资助人知道钱是怎么花出去的。‎ 公益创业要取得成功,关键在于公益创业者和社会环境两个方面。公益创业是公益创业者和环境之间持续互动的过程。社会环境极大地影响公益创业者的积极性、公益创业的领域、公益创业所能采取的组织形式以及公益创业的成功率。‎ ‎(选自《解读<中国青年公益创业调查报告2016>》)‎ 材料二:‎ 青年公益创业者创业动机变化情况调查统计图表(多选)‎ ‎ ‎ ‎(选自《中国青年公益创业调查报告》)‎ 材料三:‎ 越来越多的高校通过开展公益创业教育,以创造社会价值作为自我实现的途径,培养学生公益创业意识,促进青年大学生参与公益创业活动,用实际行动来解决社会问题。‎ ‎(节选自《青年人是公益创业主体力量,他们为何选择这条“少有人走的路”》)‎ 材料四:‎ 国内公益创业的商业运作状况又是怎样的呢?关于“收入来源于商业活动的此例”的问题,《中国青年公益创业调查报告》数据显示,商业活动的收入占总收入50%以上的公益创业组织占42%;商业活动的收入占总收入50%以下的公益创业组织占44%。有将近一半的公益创业组织商业活动收入超过总收入的50%,公益创业组织以市场化运作手段获取一定的利润,采用企业化的经营方式,其收入来源具有明确的商业性。‎ ‎“行业间的界限变得越来越小,商业和公益也出现了更多更新的合作模式。只有更加擅长整合跨界的资源,公益机构才能探寻到更加可持续的模式,撬动更多的利益相关方来进一步推动社会福利事业的发展。商业化运作与盈利可以使公益创业者摆脱对捐款的依赖,减轻政府推动社会福利事业发展的重负。”这是北回归线爱心协会发起者王方圆的回答。‎ 公益创业具有市场导向性。“市场导向性”表明公益创业的绩效驱动、竞争性和前瞻性。虽然公益创业和商业创业最大的区别在于是经济效益优先还是社会效益优先,但是公益创业为了获得可持续的发展,必须以商业企业的方式运作并获取利润。公益创业把经营性收入放在首要位置,利润和盈余是组织及公益事业发展的保障,也是公益创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 不管是真正从事公益创业的参与者还是研究者,都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盈利的重要性。公益创业的经济价值体现为公益创业与商业企业一样参与市场经济竞争,形成自己的商业模式,通过销售产品或服务获取资金支持,创造经济效益。公益创业组织收入来源中的商业性活动来源是‚自我造血‛的主要方式,公益创业组织运用市场化方式提供产品与服务获取一定的收入与盈利,从而反哺公益事业,才能使其获得长足的发展。‎ ‎(摘编自《公益创业的盈利与分配模式》)‎ ‎40.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公益创业包含非营利性机构的创业活动,也包含营利性机构履行社会责任的活动。‎ B. 公益创业兼顾社会价值与企业化经营,有利于解决社会问题,打破国家“福利僵局”。‎ C. 公益创业要持续发展,应选择专业化、具有公信力的工作,并做到财务透明。‎ D. 公益创业要成功,关键在于公益创业者和社会环境两方面,相比之下,前者更为重要。‎ ‎41.下列对材料四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A. 四成以上的公益创业组织总收入的一半以上来自商业活动,这表明它们具备较强的“自我造血”功能,可以不需要社会资助。‎ B. 公益创业组织应具有较好的市场化运作模式,收入来源应具有商业性,这样才能为自身组织发展提供相对稳定的资金。‎ C. 王方圆认为,公益创业的商业化运作与盈利,有助于公益创业者摆脱对捐款的依赖,减轻政府推动社会福利事业发展的负担。‎ D. 公益创业要想获得可持续发展,就必须采取商业企业的运作方式以获取利润,这表明它必须以经济效益为先。‎ E. 公益创业与商业企业的商业模式本质是一样的,都是运用市场化方式提供产品与服务,从而获取一定收入与盈利。‎ ‎42.请根据材料二的统计图表,并结合材料三,总结出材料二的统计图表所反映的结论。‎ ‎【答案】‎ ‎40.D ‎41.BC ‎42.从2014与2015年的数据比较,可以看出青年公益创业动机为“解决社会就业”与“学以致用”“回报社会”的创业者比例呈现增长趋势;这表明青年创业者社会责任心增强,通过创业实现自我价值,并创造就业机会,缓解社会就业压力,学以致用,用实际行动解决社会问题。‎ ‎【解析】‎ ‎40.试题分析:D项,“相比之下,前者更为重要”这一表述缺乏充足依据。‎ ‎41.试题分析:A项,“可以不需要社会资助”,这一表述在原文中缺乏实据。D项,“这表明它必须 点睛:分析统计图表的题目,分析统计表注意统计表的名称,表头列出的项目,表格中的极值和表现出来的趋势等。通过表格中的数字和所给的题干要求得到判断。此题注意变化的趋势结合材料三概括。‎ 十五、【云南省曲靖市第一中学高考适应性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文化作为民族的血脉、人民的精神家园,是千百年来的生产生活方式以及思想的积淀与升华,5000年的历史文化造就了中国卓越的过去与璀璨的今天。在自豪的同时,更应该展望未来。文化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关键来源,也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构成。回首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开辟了一条人类史无前例的高速和平发展之路。然而相对于物质财富的增长,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却没有得到相应的快速发展,与拥有5000年历史文化的泱泱大国显得并不相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华文明与中国文化的复兴是其核心内涵之一。而文化复兴与文化自信可谓相辅相成,倘若对自身文化都产生了距离感、陌生感乃至排斥、厌恶,那么何谈文化复兴与民族崛起呢?因此,中国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意识到建立文化自信的迫切性与重要性。‎ 据调查,中国公众的文化自信从文化自知、文化自豪、坚定信念、文化传承、文化交流、文化发展、文化竞争等维度的认知如下图:‎ ‎ ‎ ‎(摘自《人民论坛网》人民智库研究员陈琳、贾晓芬)‎ 材料二:‎ 拥有悠久的文化传承,但却在很长时间中缺少社会文化氛围的中国,如何走向真正的文化繁荣?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黄会林说,首先应该建立起我们自己的文化自信,重新树立对中国文化的信心,发掘出中国文化中优秀的部分。‎ 黄会林说:“当代中国的文化正处在一个转折性的发展关头。一方面,以扩大物质生产、加快消费为主的发展方式不可能无限延伸,忽视文化力量的社会将面临着‘精神缺钙’的危险。而在今天,文化艺术的自觉意识、主体意识也自然显现出来。物态、制度和行为三个层面的文化,为心态层面的文化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和条件。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中国文化在西方文化面前一直都处于弱势地位。全球化一方面带来所谓的文化趋同,但另一方面更加凸显了各自的差异性,并带来了危机感和紧迫感。独立和自觉是融入世界的基础和先决条件。费孝通曾经明确提出应该立足21世纪,加强文化自觉。因此,我们必须有自觉的文化发展思维和战略。在全球一体化和西方强势文化的冲击下,中国当代文化缺乏足够定力,模仿、照搬之风盛行,中国文化被歪曲、降格、肢解,存在着被通俗文化、高度发达的美国文化日益同化的危险。面对强势文化的包围,我们不能妄自菲薄,忽视中国文化的优良传统和自我更新能力,而应在全球意识的观照下,加强文化自信,寻找中国文化的坐标,发展和传播中国文化,使中国文化精神与时代要求接轨。”‎ ‎(摘自《冰点文库》)‎ 材料三:‎ 青年必须有足够的文化自信,才能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强调文化自信,是因为我们在某些方面不够自信。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发展出了一个根植在中国土壤上的文化体系,它是中华民族的基因,潜移默化中影响中国人的价值判断。“东圣西圣,其揆一也”,中国文化传统里的优秀基因,对当下的世界有着不可估量的正向引导力量,正可大放异彩,却见不少青年言必称西方,对自己的宝藏视而不见。相反,倒是越来越多的西方有识之士,来中国寻找发展的钥匙。‎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个字,深深植根于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作为青年应首先熟习自己的历史与文化,再图融汇异邦文化之所长,才能真正成为有文化自信与根基、又有世界 眼光的“新青年”。‎ 又比如,面对纷繁复杂、真伪难辨的信息潮流,不少年轻人放弃了对信息甄别、筛选、判断的权利,拱手让于网络舆论,这也是文化不自信的表现。网络上所谓的真假代替了事实的真假,网络上所谓的对错代替了事实的对错,任凭思想观念与价值判断被裹挟而不自知。一个成熟的社会,首先要有成熟的公民,公民成熟与否的重要标志就在于是否具有独立思考的理性精神,而理性来自定力。‎ ‎(摘自《人民日报》李林)‎ ‎43.下列对材料一关于中国公众文化自信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中国公众的文化自豪感最强,主要体现在优秀传统文化方面;最不自信的是文化国际竞争影响力。‎ B. 中国公众在文化特色、发展趋向以及对外来先进文化借鉴等方面的意识理念较差。‎ C. 中国公众对自己的文化发展信念坚定,表现出比较积极的文化自信和热情。‎ D. 中国公众非常需要借鉴学习外来文化,促进多元化之间的交流与理解。‎ ‎44.下列对材料的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A. 作为国家软实力的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并没有与物质财富同步发展。‎ B. 中国有五千年的历史文化,丰厚的文化底蕴,优秀的传统文化,充分具备文化自信的根基。‎ C. 虽然中西文化因全球化趋同方向发展,但西方文化也给中国文化带来危机感。‎ D. 中国文化由于被通俗文化、美国文化等强势文化包围,缺乏足够的定力,模仿、照搬之风盛行。‎ E. 如果年轻人没有定力,不具有独立思考的理性精神,缺乏甄别判断能力,就没有文化自信。‎ ‎45.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青年如何培养文化自信。‎ ‎【答案】‎ ‎43.D ‎44.BC ‎45.①学习了解自己的历史文化及特色,重视中国文化的优良传统和自我更新能力。‎ ‎②要有自觉的文化发展思维和战略,要具有独立思考的理性精神。‎ ‎③借鉴先进外来文化,促进多元文化的交流与理解。‎ ‎【解析】‎ ‎43.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理解能力。D项,“中国公众非常需要借鉴学习外来文化”说法错误,原文中学习的是“外来先进文化”,扩大范围。‎ 点睛:像这种题目,考生应先认真审题,并认真阅读各个选项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 选项有关联的文字,看一看文中的信息与选项是否一致;最后根据材料内容进行比照判断即可。‎ ‎44.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材料的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A项,文化是国家软实力的关键来源 十六、【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新华网北京‎12月13日电(记者吴植、魏梦佳) 当来自汉江的一库清水从渠首倾泻而出,蜿蜒北上,泽被北方时,有一个需要我们铭记的群体——移民。为成就中国半个世纪的调水梦想,湖北、河南34万库区移民告别了祖祖辈辈赖以生存的水土,放弃了世世代代沿袭下来的生计,服从了迁徙再迁徙、改变再改变的命运,这是继三峡工程之后,我国规模最大的水库移民“大迁徙”,其强度之大、速度之快,在世界水利史上几无前例。没有这群人巨大的付出与牺牲,南水北调这项世纪工程不可能成功。‎ 南水北调工程是世界上最大的跨流域生态调水工程,旨在缓解我国北方水资源短缺的现状,其中线工程于12月正式通水,主要向京津冀豫地区送水。为实现中线工程调水目标,湖北省十堰市5个县市区18万多人口,以及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16万多人口必须搬迁。‎ 鄂东黄冈市团风镇黄湖移民新村,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近200个外迁移民安置点之一。4年前,鄂西北郧县安阳镇有874户3721人跨越千里,把新家安在这里。‎ 可当初,没有人乐意迁往他乡。按照移民政策,时任安阳镇余嘴村党支书的赵久富本可在老家安置,但为了用实际行动说服和带领大家,他主动选择外迁,舍下80多岁的父母。赵久富的父亲心中不舍,嘴上却说,你是干部,要是你不带头走,南水北调就办不成了。‎ 刚到黄冈,移民们都不适应,许多人情绪波动。为了能让乡亲们稳住并发展起来,作为新任移民新村社区党支部副书记的赵久富做了大量工作,如今,移民们都找到了比过去在偏远山区更多元的致富出路。‎ 但今年59岁的老赵心里一直觉得愧对父母。去年,他的父亲在老家去世了,母亲的腿脚也越来越不便。今年中秋,老赵赶回老家与母亲团聚,临走时,他来到汉江边,装了点家 乡的水和土。他说:“把老家的水土带到新家去,要世世代代水土相连,”‎ 材料二:‎ 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2013年主体工程完工,2014年汛后通水,是最早通水的工程项目,届时“长江水”将补给京津地区。如果说东线工程的主要压力在于治污,那么中线工程的主要难题在于移民。为保证丹江口水库具备足够的容量和高度,顺利流入京城,降低因落差不够引起的技术难题,中线工程的重要内容就是加高丹江口水库大坝,由原来的‎162米加高到176.‎6米,水位要从‎157米提高到‎170米。为此,丹江口水库上游地区需要淹没面积144平方公里,移民34.5万人。‎ 移民作为世界性难题,难度不言而喻。日本一位官员曾经在参观中国南水北调移民工程时称,他们修建一个水利项目,为搬迁260户前后用了11年。而按照‎2008年10月31日国务院南水北调建委会确定的工期,移民搬迁安置工作必须集中在2010.2011年完成,其中2011年要完成近19万人的搬迁安置,这在世界水利移民史上都是绝无仅有的。‎ 为确保一库清水永续北送,为落实“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污染防治和水土保持规划”,南阳取缔非法选矿,整治排污等企业,关闭取缔企业135家,淘汰小冶炼炉32台,丹江口水库周边‎1000米以内禁止建设任何污染项目,不能有居住人群,‎3000米之内仅有部分旅游项目可以开发。‎ 丹江口水库位于湖北省丹江口市和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毗邻处,域跨鄂豫两省,,南阳市属经济欠发达地区,财力有限。南阳市南水北调办相关负责人表示,为了南水北调和治理丹江水,当地投入大量资金,同时关停企业,财政损失数以亿计。他们特别希望在项目、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与北京开展对口协作,以加快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据透露,湖北、河南等输水地区已经联名向中央提出,实施受水城市对输水城市的对口帮扶计划。他们希望尽快制订《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对口帮扶(或协作)工作方案》,设立南水北调水源保护基金,用于对水源区生态建设、产业结构调整、水污染防治等工作的扶持,确保水源区经济社会发展。‎ ‎(《京华时报》)‎ 材料三:‎ 在丹江口库区,保护一库清水是人们的共识。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因为这需要人们改变自己的生产生活方式。‎ ‎61岁的丹江口市茅腊坪村农民辛喜玉曾两次移民。十多年前,他和家人在丹江口水库边承包了一片荒山,经过艰辛劳动,漫山遍野已都是郁郁葱葱的核桃树。辛喜玉还带领村民们喂起了牛、羊、鸡,收入大大提高。‎ 但辛喜玉意识到,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会对水体造成污染。2009年,他决定带头摸索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在他的示范和政府的扶持下,库区移民在荒山上建起了生态种养基地。大家把自家的玉米、麸皮和豆粕制成饲料喂给家禽和牲畜,再将它们的粪便收集起来放进沼 气池,产生的沼液能代替农药打在果树上,沼渣能代替化肥洒在地里,影响库区水质安全的污染得到有效遏制。‎ ‎(新华网)‎ ‎46.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材料一对南水北调工程中的移民一事做了报道,主要突出了移民的觉悟和巨大牺牲。材料二也有相同的内容。‎ B. 材料一、材料二都表示,南水北调工程中,中线移民规模之大、速度之快,是世界水利移民史上绝无仅有的。‎ C. 材料一突出了赵久富对移民群体巨大的付出和牺牲,材料二以南阳市为例突出了政府的努力。‎ D. 材料二通过和日本对比突出我国完成移民工程速度快、用时短,并提到了对移民的对口帮扶问题。‎ ‎47.下列对材料二、材料三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 )‎ A. 材料二第1自然段列举的前四个数字具体而客观地说明了坝高与水位的变化,后两个数字表现了移民的经济投入巨大。‎ B. 材料二第1自然段列举六个具体数字,体现移民难度大,强调移民付出之多。数字的列举,增强了新闻的真实性,符合新闻的要求。‎ C. 材料三报道的角度是,在丹江口库区,为确保清水永续北送,当地政府采取了很多具体措施。‎ D. 坚决取缔致污企业,是丹江口库区当地政府为落实“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污染防治和水土保持规划”、确保清水永续北送所采取的一项重要的具体措施。‎ E. 设立南水北调水源保护基金,用于移民家园建设,扶持库区移民改变生活生产方式,建立生态种养基地,这些措施也为确保清水永续北送发挥了重要作用。‎ ‎48.阅读材料二与材料三,在丹江口库区,为确保清水永续北送,政府应采取哪些措施?请简要概括。‎ ‎【答案】‎ ‎46.C ‎47.BD ‎48.①落实“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污染防治和水土保持规划”,坚决取缔致污企业;②积极开展对口协作;③设立南水北调水源保护基金,用于生态建设;④扶持库区移民改变生活生产方式,建起生态种养基地。‎ ‎【解析】‎ ‎46.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筛选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解答时要找出文章中相对应的语句,注意将选项 十七、【四川省遂宁市高中高三上学期零诊】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城市化是人类为了满足自身发展需要而不断迁入、拓展、优化城市,并最终达到城乡一体化目标的历史过程。又叫城镇化、都市化。城市化的测量标准一般采用城市化率(城镇人口/总人口),且城市化的进程有一定的规律性。R。M。诺瑟姆将城市化分为三个阶段:城市化率在0-25%为城市化发展的初始期,城市化发展速度较缓慢;25%-75%为城市化发展的加速期,城市化发展的速度飞快;75%以上为城市化发展的成熟期,此时城市化发展的速度减慢且相对稳定。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和欧美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情况比较如下图:‎ ‎ ‎ ‎ ‎ 材料二:‎ 我国目前的现状是,伴随大城市人口的快速和高度集中,人口资源的空间矛盾进一步加剧。首先就城市自身而言,城市人口过快增长对土地资源的压力不容小觑。按国际通用标准,当城市辖区内人均建成区面积大于等于‎250平方米时,通常认为城市无土地资源压力。2010年我国两大一线城市的人均土地面积北京是‎82平方米/人,上海市仅有56。‎6平方米/人。其次,人口和产业不断向城市聚集,使城市生活和工业用水需求量大增,并且污染加重,给 城市水资源带来了巨大压力。另外,人口过度向大城市集中,使城市规划和建设盲目向周边摊大饼式的扩延,而城市市政设施、公共交通以及城市绿化等公用事业却没有跟上。城市人口的迅速增加除了造成城市本身的资源超载外,城市环境污染问题也进一步加剧。人口分布相对集中的东部地区,2010年城市化率为58。36%,生活污水排放总量、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和生活垃圾清运量分别占全国总排放量58。2%、41%、54。7%;另据公安部交管局统计,截至2011年底全国机动车保有量为2。25亿辆,近五年保持较快增长速度,其中北京市2010年民用汽车拥有量达 449万多辆,居全国之首。大城市私人小汽车的增加,将直接造成市区交通严重拥堵,增加了尾气排放量和噪音,使我国的大城市环境问题尤为严峻。其他社会问题如教育资源和医疗资源紧张、交通拥堵、社会治安状况糟糕等矛盾日益突出。‎ ‎(节选自 童玉芬 武玉 《人口与发展》)‎ 材料三:‎ 另一种情况是城市化和工业化起步都晚的发展中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生产和生活在很低水平上有所提高,农村不讲究计划生育,人口增长过快,人多地少;城市化主要是依靠传统的第三产业来推动,工业基础薄弱甚至是无工业化,或者重复投资一些低水平的劳动密集型企业,而政府又没有采取必要的宏观调控措施,单纯为了推进城市化让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少数大中城市,出现了单从城市人口比重来看的城市化水平明显高于工业化水平,而从综合的社会经济因素来说的城市化水平和工业化水平都较低。因此,当城市的人口数量超过城市合理的人口容量时,特别是城市人口增长速度超过企业部门就业的增长速度和城市基础设施的增长速度时,就形成了严重的“城市过度膨胀病症”,出现了诸如城市拥护不堪、住房紧张、环境污染严重等现象,同时大量城镇人口缺少就业,产生大量的城市贫困人口,造成“伪城市化”。如墨西哥的工业化与经济发展水平远远不如发达国家,但1993年其城市人口比重已达74%,明显高于同期瑞士的60%、奥地利的55%、芬兰的62%和意大利的67%。‎ ‎(摘选自《中国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及相应对策研究 》)‎ ‎49.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建国以来,中国城市化水平总体呈不断上升的发展趋势。和发达国家相比,目前仍有较大的差距,还处于城市化发展的加速期。‎ B. 自1980年以来,中国城市化以每十年超过10%的增幅快速发展,但由于起步晚,现在仅相当于发达国家上世纪中叶的城市化水平。‎ C. 欧美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水平已经进入了成熟期,城市化将会呈现发展速度减缓和相对稳定的态势。‎ D. 在同一城市化阶段,中国的城市化发展速度更快。按照目前的速度,中国在二十年内就可能赶上或超过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水平。‎ ‎50.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 城市化又叫城镇化、都市化,是以城市化率为常用测量标准,以城乡一体化为最终 发展目标的历史过程。‎ B. 城市化过程中,伴随着城市人口的快速和高度集中,“城市过度膨胀病症”必然伴随产生,给政府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C. 衡量一个国家城市化水平的高低,不应单纯看城镇人口和国家总人口的比率,还应该综合考虑社会经济因素如工业化水平。‎ D. 目前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中,出现了人口资源的空间矛盾加剧、水资源压力加大、公共设施不足、环境污染严重等社会问题,限制城镇人口规模势在必行。‎ E. 墨西哥的前车之鉴告诫我们,城市化要综合考虑就业和城市基础配套等因素,不能片面追求城市化速度。‎ ‎51.综合材料,简要概括怎样解决城市化中出现的“城市过度膨胀病症”。‎ ‎【答案】‎ ‎49.B ‎50.BD ‎51.①强化政府管理职能,大力发展城市配套措施。②提升城市工业化水平,创造就业机会,提升城市化经济水平。‎ ‎【解析】‎ ‎49.试题分析:“每十年的增幅均超过10%有误”。1980——1990年的十 年增幅小于10%。‎ ‎50.试题分析:B项,“城市过度膨胀病症必然伴随产生”表述不当,“城市过度膨胀病症”主要出现 点睛:信息筛选的题目,是实用类文本阅读必考的题目,有局部信息筛选和综合信息筛选,局部信息筛选集中在文章的某个段落,综合信息筛选集中在文章的某个部分或全文。答题时首先要求审清题干,确定试题的类型是局部信息筛选还是综合信息筛选,局部信息筛选要对对应的段落进行划分,提取关键词语。综合信息筛选注意对局部或全文内容的概括,重点注意各段的段首和段尾的句子。答题是注意提取文中的关键词语分析作答。‎ 十八、【河南省豫南豫北名校高三精英联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由人民网开展的2015年两会热点调查显示,食药品安全以以428845票位居热点排行第四,关注度仅次于收入分配、重拳反腐、经济新常态。两会上有关食品安全的提案议案非常多,代表们的提案议案高度聚焦食品安全,回应了网民对食品安全的高热关注,食品安全的官民舆论场达到“最大公约数”。‎ 附表“最关心哪些食品安全问题”调查 ‎ ‎ ‎(摘编自《2015年全国两会舆情速递》,‎2015年12月17日人民网)‎ 材料二:‎ 尽管国家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出台了《食品安全法》又成立了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但由于食品安全领域的积弊由来已久,彻底解决从农田到餐桌的安全还需要很长的过程。‎ 目前我国食品工业整体发展水平较低,大多数食品生产企业规模小、集约化程度低,经营方式落后,普遍缺乏必要的食品安全监管设施。企业缺乏规模直接导致企业间的恶性竞争:盲目降低价格、放松生产监管、忽视食品质量。恶性竞争的后果是出现大量低劣食品的挤出效应,破坏了公平的市场秩序。‎ 除了故意的恶性竞争带来的食品危机外,还有一些食品安全事故是由于部分食品生产企业缺乏相关生产知识,不了解食品添加剂的限制等原因出现的非故意的食品安全问题。‎ 土壤重金属超标对食品安全的影响则是近年来频繁出现的一类新问题。我国每年因污染超标影响的农产品已经是一个很大的数字。这些农产品不仅影响人体健康,而且最近几年来还导致一些地区出现群体性事件。‎ 除了企业自身的问题外,现行食品安全分段监管的模式存在缺陷,这种管理机制上的问题造成了食品安全更大的漏洞。‎ 九三学社中央建议应摸清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底数,建立完善的监测体系。同时,加强对农产品产地环境污染源的治理。既要切断污染源,减少农产品产地的新增污染,又要对污染地进行治理修复,对比较严重的地区进行治理试点。‎ 我国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长期以来采取的是分段监管为主,品种监管为辅的模式,监管权限分属卫生、农业、食品药品监督、质检、工商等多个部门。各监管部门容易从自身利益 出发,遇到好处抢监管,遇到难题齐推诿。‎ 有识之士提出,食品安全应该纳入各级政府的政绩考核,进一步完善《食品安全法》,加大对不法企业的处罚力度。在监管模式方面,探索国家全程监管、地方重点监管和民间参与监管的三位一体模式。首先,对米面粮油肉蛋等老百姓日常必备的食品和婴幼儿食品实行全过程监管,从源头加大检查力度,对各环节严格把关,切实保障食品安全。对地域性较强的食品,由地方政府组织力量从生产、加工、销售环节重点监管。另外,还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模式,建立民间监督体系。‎ 同时,国家应该加大对食品安全基层监管部门的投入。目前食品安全基层监管部门面临经费、设备、人员三不足的困境。有的县级检验机构已经处于半停止状态,几年前政府投资建设的蔬菜残留药检测中心,实际上已经没有运作。‎ 另外,相关部门应摸清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底数,建立完善的监测体系。同时,加强对农产品产地环境污染源的治理。既要切断污染源,减少农产品产地的新增污染,又要对污染地进行治理修复,对比较严重的地区进行治理试点。‎ ‎(摘编自《农田到餐桌安全如何监管》,‎2016年3月10日《中国青年报》,有删改。‎ ‎52.下列关于食品安全相关情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食品安全是民众高度关注的问题,并且也得到了两会委员的高度重视和媒体积极回应。‎ B. 图表显示,6项食品安全问题调查中“奶制品和奶源”问题关注度略低,其他大致相当。‎ C. 各个食品生产企业的恶性竞争以及缺乏安全生产知识是导致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要因素。‎ D. 目前我国食品安全分段监管的模式存在缺陷,由此也导致了食品安全漏洞的频繁显现。‎ ‎53.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两项是 A. 材料一显示了食品安全成了举国上下关注的问题,并指出了民众最关心的6个方面,材料二概括了食品安全存在的原因。‎ B. 尽管政府重视,法律具备,但由于我国在食品安全领域方面存在积聚已久的弊,想根本解决食品安全问题是难以实现的。‎ C. 目前我国食品工业的整体发展水平较低,许多食品生产企业规模小,经营方式落后,因此难以保证食品生产的安全系数。‎ D. 近几年发生的食品安全事故大多与食物赖以生长的土壌重金属超标有一定的关系, 由此也导致一些地区出现群体性亊件。‎ E. 造成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频发的原因,既有生产环节农产品受到污染的因素,又有流通环节明知故犯、恶意造假的因素。‎ ‎54.就食品安全的监管问题,文章提出了哪些合理的建议,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答案】‎ ‎52.C ‎53.CE ‎54.①进一步完善《食品安全法》,加大对不法企业的处罚力度。‎ ‎②实施国家全程监管、地方重点监管和民间参与监管模式。‎ ‎③借鉴发达国家的模式,建立民间监督体系。‎ ‎④加大对食品安全基层监管部门的投入。‎ ‎【解析】‎ ‎5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理解能力。本题C项中“各个企业的恶性竞争以及缺乏 点睛:本题五个选项的设置,既注重每个选项对材料的总体分析和概括,更注重材料中的一些细节与材料总体的关系,强调实用类文本的泛读必须和细读相结合,实用类文本所包含的信息虽然大体上是客观的,但有其主观性,不能毫无分辨地接受。‎ ‎54.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概括能力。作答时要认真审题,本题问:“就食品安全的监管问题,文章提出了哪些合理的建议”,那么筛选信息的内容就要围绕“食品安全监管问题的建议”,相关内容主要集中在材料二中,分点概况即可。‎ 十九、【陕西省安康市高三年级第一次教学质量联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4月14日‎,第三届中国数字阅读大会在浙江杭州举办。自2015年首届大会成功举办后,数字阅读大会已永久落户杭州,并成为了国内数字阅读领域规格最高、规模最大、具有年度“风向标”意义的国家级年度行业盛会。‎ 近年来,数字阅读市场保持高速增长,至2015年底数字阅读用户规模以达到2.96亿,充分展现了数字阅读领域的巨大潜能。李克强总理在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大力推动全民阅读,加强科学普及“更为整个行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政策推动。下面是今年来我国数字阅读市场增长情况及对未来的预测:‎ 本次数字阅读大会以“新闻听·新梦想”为主题,致力于打造智能化、社交化数字阅读平台。大会主题峰会共7场,联合各方共同探讨数字阅读行业的未来,除了涵盖媒体融合、互联网教育、大数据应用、网络文学发展、数字图书馆建设、有声阅读等10余个热点议题 之外,智能语音也将被重点提及。在“阅读+智能峰会”上,将开展关于科技对于出版行业发展的助力、人工智能对于阅读新生态的重塑等多个议题的集中讨论。‎ 材料二:‎ 最新统计,我国数字阅读产业规模突破100亿元,可谓来势喜人。但同时,“碎片化”“低质化”、低俗、盗版等现象也严重制约着行业发展。让数字 阅读真正强大起来,发挥建设书香社会的引领作用,还需要多方努力。‎ 数字阅读的迅猛发展,背后是政府和产业的全力主推。目前已经有20个省(区、市)出台了推动数字阅读发展的具体政策,电子书、电子听书、增强现实(AR)、虚拟现实(VR)……数字化浪潮为读者开启了通向全面阅读的一扇新大门,而后者也汇聚成推动数字阅读发展的洪荒之力。一些新技术更是催生了数字阅读的新商机,像201年的中国听书市场取得了近50%的高速增长,这与语言识别、情景合成等技术的进步密不可分。融入增强现实技术的图书由于形象生动、互动性可玩性强,正在成为儿童图书的新亮点。‎ 用户不断增长,产业发展势头正盛,但“碎片化”“低质化”盗版等顽疾仍未解决,有的网站甚至提供一些猎奇低俗的内容,这些都严重制约了数字阅读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版权也是数字阅读需要跨越的一道坎。现在一些原创内容仍然会遭遇盗版,在一些共享站点上,网民也会发现盗版的踪迹。这对于作家和企业来说,都会造成很大的伤害。‎ 材料三:‎ 在数字阅读的时代,人们更需要图书馆、出版社、实体书店等机构提供主流读物的阅读引导,为读者提供便捷、优质的数字化阅读体验。同时,数字阅读产业的发展还应聚焦内容质量,力争提供更多 精品;应聚焦公益普惠,力争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阅读需求。‎ 对未来发展趋势的预判,有关人士表示,国家政策的扶持、阅读环境的形成、精品力作的推出和用户规模的拓展“四架马车”将拉动数字阅读行业持续增长。‎ ‎55.下列针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在浙江杭州举办的中国数字阅读大会,是国内数字阅读领域规模最高、规模最大、具有年度“风向标”意义的国家级年度行业盛会。‎ B. 我国数字阅读市场保持高速增长,用户规模日益庞大,充分展现了数字阅读领域的巨大潜能,这其中政府政策的推动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C. 2010年我国数字阅读渐成规模并逐年增长,预计到2019年将会形成24亿元的巨大市场;增长率也基本保持增长势头,并屡创新高。‎ D. 第三届中国数字阅读大会上,人们开展了关于科技对于出版行业发展的助力、人工智能对于阅读新生态的重塑等多个议题的集中讨论。‎ ‎56.下列对材料的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A. 第三届中国数字阅读大会致力于打造智能化、社交化数字阅读平台,规定了数字阅读行业的未来。‎ B. 我国数字阅读产业迅猛发展的同时,“碎片化“低质化”等低俗现象也严重制约着行业的发展。‎ C. 新技术蜀山数字阅读的新商机,听书市场的高速增长就与语言识别、情景合成等技术的进步密不可分。‎ D. 数字阅读必须解决版权问题,原创内容被盗版的现象,对于作家和企业来说,都会造成很大的伤害。‎ E. 数字阅读的时代,图书馆、实体书店等机构更应当提供主流读物的阅读引导,不能被数字阅读冲击。‎ ‎57.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我国数字阅读产业迅猛发展的原因。‎ ‎【答案】‎ ‎55.B ‎56.CD ‎57.示例:①新的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②政府和产业的全力助推。③人民群众多样化的阅读需求。④精品力作的不断推出。‎ ‎【解析】‎ ‎55.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材料内容分析的能力。仔细阅读材料,与选项比较分析。由此可知“这其中政府政策的推动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夸大政策的作用,原文为“更为整个行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政策推动”。‎ ‎56.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材料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仔细阅读材料,与选项比较分析。A项“规定了数字阅读行业的未来”错,应是“探讨了数字阅读行业的未来”。B项“碎片化”“低质化”不是低俗现象。E项“被数字阅读冲击”不符合原文意思,原文说的是希望它们能“为读者提供便捷、优质的数字化阅读体验”。‎ 点睛:对材料内容的概括和分析,首先在原文寻找对应文句并进行仔细推敲比对,特别关注选项中并列词语、短语,可能会造成增、减。比如本题选项中,选项的概括性比较强,与原文比对时阅读量较大,容易产生错误。‎ ‎ ‎ 二十、【河南省八市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测评(11月)】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中国的生育政策从产生的那一天起始终在实践中不断调整和完善,一直处于动态调整的“进行时”。上世纪70年代,为控制人口过快增长,缓解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紧张关 系,我国开始全面推行计划生育,提倡少生优生。1980年党中央发表《关于控制我国人口增长问题致全体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的公开信》,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1982年在党的“十二大”上,计划生育被确定为基本国策,一孩政策被严格执行,违者将受到惩处。‎ 生育有计划,但计划并非一成不变。进入新世纪,我国人口发展呈现出重大转折性变化。尽管人口基数大的基本国情未根本改变,但生育率低、出生人口性别比例失调、人口老龄化、独生子女家庭数量增长等人口结构性问题也正日益成为影响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我国生育率已有20多年低于实现世代交替所需的更替水平,多年处于世界低生育水平国家行列。”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教授顾宝昌说。目前,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已经开始减少,年轻劳动力出现急剧萎缩,同时养老负担加大。在此背景之下,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提出,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启动实施单独二孩政策,逐步调整完善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2015年10月,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又进一步提出,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该政策从‎2016年1月1日开始实施,我国计生政策进入全面二孩时代。‎ 材料二:‎ ‎《第一财经日报》报道称,与单独二孩相比,全面二孩是一个进步,但还远远不够。根据中国的性别比和女婴存活率,每对夫妇需要生育至少2.2个孩子才能达到更替水平。全面放开二孩之后,即使全国所有夫妇都生育2个孩子,生育率也只有2.0,低于更替水平。何况,近年来的生育意愿调查结果显示,中国人的平均生育意愿只有大约1.8个孩子。再加上有些夫妇虽然想生孩子,但患了不孕不育症(中国人口协会发布的调查结果显示,中国不孕不育患者占育龄人口的12.5%)而不能生,因此,即使全面放开二孩政策,中国的实际生育率仍然会远远低于更替水平。‎ 媒体调查显示,全面放开二孩后,大家还是有很多担忧的。超过五成的被调查者最担心二孩的教育问题,21%的被调查者表示担心生育二孩后,现有的医疗卫生体制不能提供充分的保障,还有不少被调查者对现行的养老金体制和就业难问题表示了担心……‎ 但更值得注意的一个数据是,绝大部分被调查者(67%)认为一个完美的家庭中,“两个孩子”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这说明,公众为不生二孩所选择的理由经过了“斤斤计较”的计算,但从人性和情感角度,他们大多数仍然认可二孩的价值;只是在现实面前,人性被迫让位于计算。因此,如何通过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等改革,让“想生”变成“敢生”,全面二孩政策才有可能真正落地。‎ 另外,从欧洲各国及韩国、新加坡及台湾地区的生育政策来看,政府补贴鼓励生育也扭转不了人口数量减少的大趋势。因此,简单把人口当作一种国家资源来进行管理,效率确实不高。要使人口政策改革更有效率,需要转变思路,即不以计划经济的思维看待人口,不将人口作为一种资源来进行管理和干预,而是使生孩子成为“家庭”的自主权利。‎ 材料三:‎ 长期以来,社会上一些企业招收女员工,就有‘已婚已育优先考虑’的潜规则。放开二孩政策后,更多女性要生育、抚养两个孩子,这将可能进一步加剧女性在职场中的相对弱势和待遇不公,造成女性就业中断和收入下降。因此,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进一步延长生育假,同时加大财政投入,保障生育保险可运行,并给予企业税费减免以补偿其因女员工产假而增加的成本,这样才能切实保障女性的生育权、就业权和休息权,防止个别企业可能出现的对生育二孩女职工的歧视和差别待遇。针对全面放开二孩后可生育二孩家庭生育意愿并没有得到明显扭转的状况,除加大对生育二孩的宣传力度之外,还应根据实际情况逐步、适时出台对新出生孩子家庭,特别是生育二孩家庭的奖励政策。生育政策调整后,无人看孩儿、入托入学难等也是二孩家庭很快面临的问题;因此,政府应提前做好幼儿园和小学的规划和配套工作,加大财政投入,将学前教育(3-6岁)纳入义务教育,同时大力兴办日托(0-2岁),让普通家庭能够享受便利、平价而优质的日托和学前教育服务,以缓解二孩家庭的压力。另外,抚育二孩所增加的家庭支出,对于中低收入家庭将是一笔沉重的负担,在对生育进行财政补贴、奖励之外,政府还应采取适当的措施,如实行税前扣除、按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计税等办法,增加生育二孩家庭的收入。总之,全面放开二孩政策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考虑做好相关配套工作,才能把好事办好。‎ 材料四:‎ 对全面放开二孩,也有一些学者持不同意见或表示担忧。中国社科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院长程恩富就固执地认为,中国应该推行更为严厉的“独生子女政策”,即“城乡一胎,特殊二胎,严禁三胎,奖励无胎”,并认为用放开二孩来解决老龄化问题不可取。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院长翟振武曾给出数据:我国现有独生子女家庭1.5亿多户,按照70%将生育两孩计算,未来有近一亿的孩子出生,且多数家庭会选择在四五年之内生二孩。这样的结果是,一年新增约2500万人口,原来还有每年1600万,这就是每年有4000多万人口出生。“这比上世纪60年代出生率最高的时候每年出生2900万还要多。这会导致人口到2030年后突破15亿,而我国的人口战略目标是不超过15亿。”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全面放开二孩虽有可能带来人口红利,但也必然意味着国家要面对人口增长带来的诸多问题,我国的环境承受能力、财务支出、公共福利体系都将面临挑战。‎ 而且,人口不足也不一定是制约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放眼发达国家,人口增长基本为负的不在少数,而靠人口去带动国家发展的情况屈指可数。因此,提高国民素质,提高社会生产力,完善社会服务和保障体系,真正实现“幼有所养,壮有所用,劳有所得,老有所依”,解除劳动力人群的后顾之忧,以激发个人和社会创造价值的积极性,提高劳动效益,可能是比增加人口更有效的途径。‎ ‎58.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我国的剩余政策,总体上呈现出的特点是始终坚持计划生育,在实践中不断调整和完善。‎ B. 上个世纪70年代,为控制人口过快增长,我国开始全面推行计划生育,提倡少生优生。‎ C. 上个世纪80年代,计划生育被确定为一项基本国策,国家全面严格执行一孩政策。‎ D. 进入新世纪,由于我国人口发展呈现出重大转折性变化,2013年国家开始实施全面二孩政策。‎ ‎59.下列对材料的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A. 从材料一来看,我国的生育政策一直处在动态调整的“进行时”,未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口比例的调整,国家还会开放三孩政策。‎ B. 材料二第一段列举一系列相关数据,其目的是为了说明全面二孩政策并不能解决人口实际出生率低的问题。‎ C. 从材料三来看,由于长期以来女性就业方面存在“已婚已育悠闲考虑”的潜规则,致使很多可生育二孩的家庭打消了生育意愿。‎ D. 材料四第一段列举一系列相关数据,其目的是为了说明全面放开二孩可能导致人口激增,从而让社会不堪承受。‎ E. 对于现阶段我国全面实施的二孩政策,材料二和材料四都认为全面放开二孩可能会产生消极影响,但更多的是肯定的态度。‎ ‎60.结合材料三,简要概括为了保证全面二孩政策真正落地,政府需采取哪些措施。‎ ‎【答案】‎ ‎58.D ‎59.BC ‎60.①延长生育假,加大对生育的财政投,切实保障女性的生育权、就业权和休息权;②出台对新出生孩子家庭、特别是生育二孩家庭的奖励政策;③加大日托和幼教投入,让普通家庭能享受便利、平价而优质的 ‎ ‎【解析】‎ ‎58.试题分析:“2013年国家开始实施全面二孩政策”表述错误。我国从‎2016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全面二孩政策。‎ ‎59.试题分析:A项,“国家还会开放三孩政策”于文无据;D项,强加因果;E项,“但更多的是肯定的态度”表述错误。‎ ‎60.试题分析:这是一道信息筛选的题目,要求根据材料的内容概括我国未来旅游业的可能发展方向。‎ 点睛:信息筛选的题目,是实用类文本阅读必考的题目,有局部信息筛选和综合信息筛选,局部信息筛选集中在文章的某个段落,综合信息筛选集中在文章的某个部分或全文。答题时首先要求审清题干,确定试题的类型是局部信息筛选还是综合信息筛选,局部信息筛选要对对应的段落进行划分,提取关键词语。综合信息筛选注意对局部或全文内容的概括,重点注意各段的段首和段尾的句子。答题是注意提取文中的关键词语分析作答。‎ 二十一、【内蒙古赤峰二中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作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语言贯通中外思想,超越文化藩篱,推动文明创新,是促进人文交流,实现“民心相通”的重要工具,是服务“互联互通”建设的重要支撑。‎ ‎“一带一路”不仅是经贸通道,也是文明互鉴之路。语言教育的重要意义就在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民,通过掌握彼此的语言,可以获得一种观察世界的新途径和新起点,增进彼此的交流与对话,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进程中,加强语言教育与语言传播,能够促进沿线国家和地区的语言互通和文化交流,进而实现“民心相通”。‎ 在全球化时代,欧美著名的跨国公司纷纷制定语言战略,用以处理和解决世界市场带来的跨文化沟通问题,从而消除误解,减少冲突。以美国IBM为例,该公司不仅指定英语作为公司通用语言,同时还确定其他八种语言作为公司沟通语言,为跨文化团队管理和沟通,以及本地化战略实施奠定基础。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进行海外投资,这些都需要语言文化知识作为重要支撑。在对我国海外直接投资风险评估中,与语言紧密相关的文化风险覆盖率高达71.3%,高于主权风险(46.9%)。近来中国企业在乌兹别克斯坦生存和发展境遇即表明,中国企业遭遇到的语言障碍,给合资企业或独资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消极影响,甚至导致企业的倒闭和破产。语言是“互联互通”基础工程的重要支撑,建设“一带一路”,必须语言先行!‎ ‎(摘编自光明网《沈骑:语言能力建设是“一带一路”的基础性工作》,‎2017年5月8日)‎ 材料二:‎ ‎“一带一路”涵盖世界三大宗教、四大文明、上百种语言,在不同文明、文化之间取得共识将是“一带一路”建设取得成功的基石。‎ 在人类文化的基底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历史使命体现出“一带一路”大战略的高 远文明境界。因此中国最终在一带一路上的崛起,必须是以一个文化强国的姿态崛起。‎ 历史上,每一个帝国崛起都有与它崛起相关的全球化地带和文化影响圈——治理的最远边疆、交通运输所能到达的最边区、宗教文化所影响的最远边地、贸易所达的最远国家。如何建设“一带一路”上的中国文化圈,打造和传递中国文化价值呢?‎ 一个国家的价值观应该能较好的与该国的标志性公司及个人相结合,即能够比较自然且有效地被呈现。比如微软和比尔盖茨,苹果和乔布斯,“脸书”和扎克伯格,谷歌和拉里佩奇,特斯拉和埃隆马斯克等就成为“美国梦”的新偶像……如何把中国明星公司及其创始人与中国精神、中国文化和中国价值更好地相结合并加以有效传递,我们还有很多功课要做。‎ 打造和传递中国文化价值还要避免一些认知误区,比如简单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是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其实传统文化更多是资源,只有被成功转化,才能转换为软实力。要想实现打造和传递中国文化价值的目标,需要整合和转化包括中国传统文化在内的全球资源,才能打造出既有中国特色又能为国际社会所接受的文化价值体系。‎ 应对文化挑战还要善于利用宗教规律,解决宗教问题。一带一路沿线众多国家的广大民众都是某一种宗教的信仰者。如果不尊重宗教规律,甚至回避、抑制宗教,必然导致沿线诸多信教民众的疏离。中国企业在海外遭遇的一些突发事件,往往与员工无意识地触犯了驻在国民众的宗教禁忌有关。‎ ‎(摘编自中华网《建设“一带一路”上的中国文化圈》,‎2017年5月15日)‎ 材料三:‎ 从现实情况来看,“一带一路”沿线上有多种文明和上百种语言并存,国家(地区)间存在很大的文化差异。因此,在实施“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应以沿线国家多元文明的群体性差异为着眼点。通过大力促进双边文化的对话与交流、碰撞及融合等方式来消除潜在壁垒,推动中国与沿线国家关系持续稳定发展,促进“一带一路”建设蓝图的顺利实现。对于文化对话的内容,我们一方面要注重加强中华文化“走出去”,以展示博大精深的华夏文明,另一方面也要将丰富多样、精彩纷呈的中国现代文化门类和成果展示在各国民众面前,增加文化的辨识度和亲近感。中华文化要想得到“一带一路”周边国家和地区的认同,就要加强双向良性互动和合作沟通,即考虑各国不同历史文化背景下的社会风俗和阅读习惯、风土人情和价值取向,有针对性地开展文化宣传。‎ 我国边疆地区一些民族与境外使用相近的语言,他们的民族语言同时也是“跨境语言”,对不同文化的融合能起到很强的润滑和推动作用。北京语言大学等学校已为世界183个国家和地区培养了几十万留学生。其汉语教育几乎涵盖了“一带一路”沿线所有国家。培养了大量国际知名汉学家。这些人都是文化对话的潜在参与者。据统计,“一带一路”沿线约有50多种国家通用语言和200多种民族语言,且大多为非通常语种。而目前我国此类人才奇缺,亟须培养大量精通沿线国家语言的高层次外语专业人才和语言能力过硬、具有国际视野、能进行有效的跨文化沟通的领域和行业专才。‎ 由于我国自身发展进程中存在的不足,如果国际传播力不够、少数商品的质量问题、一些国人在国外旅游中存在不文明行为等问题,对国家形象造成了影响。对此,我们必须主动加强自身建设,提升国家形象,赢得周边国家的普遍好感与认同。‎ ‎(摘编自《光明日报》《以文化对话推动“一带一路”建设》‎2017年05月20日02版)‎ ‎61.下列对上述材料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材料一中我国海外投资风险评估中与语言紧密相关的文化风险的高覆盖率,充分说明了“一带一路”建设中加强语言教育与语言传播对跨国企业的重要性。‎ B. 材料二中每一个帝国崛起的事实,说明建设“一带一路”上的中华文化圈、打造和传递中国文化价值是中国以文化强国的姿态崛起的必经之路。‎ C. 材料三着眼沿线国家多元文明的群体性差异,以双边文化的对话与交流、碰撞及融合等方式来确保周边国家和地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D. 三则材料都是在“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的深度思考,都强调了语言对文化的互通、共识和共融的重要性,并积极寻求解决现存问题的方法。‎ ‎6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 )‎ A. 三则材料虽摘编自不同的媒体,但由于考虑所面对的读者群体,材料在用词方面有相同特点,故而文章风格相同。‎ B. 材料一认为作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的语言,既是促进“民心相通”的保障,也是服务“互联互通”基础工程的重要支撑。‎ C. 材料一中美国IBM的语言战略和中国企业在国外的生存和发展境遇,从正反两方面说明了语言在世界跨文化沟通中的重要性。‎ D. 材料二侧重报道的是“一带一路”战略实施过程中面临复杂的文化环境和文化挑战,及中国作为一个文化强国所采取的应对策略。‎ E. 材料三指出了一带一路建设中我国在与沿线国家文化对话方面的优势、劣势及不足,这些劣势和不足急需语言建设来消除和弥补。‎ ‎63.要打造既有中国特色又能为国际社会所接受的价值文化体系,除加强语言能力建设外,我们还需做出哪些努力?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 ‎61.D ‎62.BC ‎63‎ ‎.(1)把中国精神、中国文化和中国价值与中国明星公司及其创始人相结合,使之自然有效传播;(2)走出认知误区,整合和转化包括中国文化在内的全球资源;(3)通过与沿线国家的双边对话和交流,展示华夏文明的博大精深、中华现代文明门类和成果,消除潜在壁垒,增加文化的辨识度和亲切感;(4)文化宣传要有针对性,要尊重沿线国家的宗教规律,关注其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社会风俗和阅读习惯、风土人情和价值取向;(5)主动加强自身建设,提升国家形象,赢得周边国家的普遍认同和好感。‎ ‎【解析】‎ ‎61.试题分析:材料二并没有涉及语言建设方面的内容。‎ ‎62.试题分析:A项,材料虽有共同的受众,但风格不同,只能说风格上有相似的地方。“风格相同”错。 D项,“中国作为一个文明强国”不准确。E项,商品质量、国家形象等方面的不足非“语言建设”不弥补。‎ ‎63.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提出自己看法和建议的题目,注意要用文中的观点作答,题干中有“除加强 点睛:新闻调查提建议、谈看法的题目一般是对文章的内容的概括,不是针对此现象信马由缰,海阔天空,甚至提出和文章内容不相关或相悖的观点,而是对文中相关的专家的观点的概括和总结。‎ 二十二、【江西省赣州市四校协作体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国社会车辆的平均载人数量为1.5人,车辆座位资源利用率低下。而拼车是提升车辆座位资源利用率的有效手段。在不增加城市基础运力负荷的前提下,拼车能通过提高车辆的使用率极大地增加汽车运力供给,提高出行效率。‎ 来自滴滴平台的数据还显示,滴滴快车拼车可帮助司机平均提升24%的车辆利用率。在车辆利用率大幅提升、司机收入增加的同时,城市环境也得到了改善。近年来,我国汽车共享出行快速发展,尤其是其中网约车这一创新业态有效缓解了中国目前迫切的出行供需矛盾,显露出巨大的经济及社会价值。汽车共享出行催生的移动互联技术革新,亦可以为中国带来关联行业升级更新、整体移动出行市场腾飞等多重附加值。‎ ‎(摘编自2016年10月全景网)‎ 材料二:‎ ‎ ‎ 材料三:‎ 早晨打开手机查看天气,出门开车打开手机地图进行导航,中午用手机订外卖享用美食,晚上回到家通过健身软件跟着健身教练进行锻炼。滴滴出行和摩拜单车等通过手机应用软件颠覆了用户的出行方式和理念;丁香园、春雨医生等医疗应用软件提供了在线医疗方式……这些都是“互联网+”带来的生活方式的变化,也是新型的“指尖”文化。‎ ‎“互联网+”给生活带来的最重要的影响就是电子商务,此外,交通、金融支付,甚至在受教育、娱乐、思维方式等方面也受到非常大的影响。便利性、互动性、分享性是“互联网+”最明显的特点。‎ 对于这样一种新型的生活方式和潮流,张鸿认为,“实体和网络不可互相替代,它们只是人们对于生活方式的选择或者是生活方式在某些方面的变化。我们应该两者兼顾,让生活变得多姿多彩。”‎ ‎(摘编自2017年1月光明网《“互联网+”渗入生活细分领域 国人乐享“指尖”生活》)‎ 材料四:‎ 人类有了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之后——情况就变得完全不一样。我们想一想,互联网对生产力有直接的提升作用吗?间接的作用可以有,比如可以把制造出来的商品卖到世界不同角落,这对产量和价格都有所推动。‎ 互联网更重要的还是对人本身的改变。尤其是我们熟悉的QQ和微信。在不同的地点,我们总可以保持联系。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互联网并不一定直接提升生产力,但是对于人的生活内容和体验来说,互联网带来了很大的变化。从这个意义上看,互联网对中国经济带来的转型是非常根本性的,让我们从原来只关注生产,到不仅可以关注物质生产,更可以关注那些非物质的体验和享受。这其中也包括了知识的分享和传播:原来可能只有耶鲁、北大、‎ 清华的学生才可以学到的知识,有了互联网之后,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 互联网使得金融不再是贵族俱乐部,而是为千千万的普通人、老百姓,特别是千千万的小微企业,通过互联网金融提供直接的支持。从这个意义上,我们看到原来金融体系主要是为国企,为大的已经成功的民企服务的,但是互联网金融与其说是对大企业——不管是国企还是民企——还不如说是为广大的老百姓、千千万的小微企业提供直接的金融服务。‎ 不管是屌丝出身,还是富有的家庭出身,我们都能够享受到现在的技术和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好处和机会。‎ ‎(摘编自金融界资讯《互联网到底改变了什么?》)‎ ‎6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滴滴快车可以有效提升车辆利用率,增加司机的收入,缓解城市出行难的问题。‎ B. 材料二中,无论是农村网民数量,还是农村网民数所占比例,都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 C. 随着移动互联网进一步深入用户生活,传统生活方式诸多方面呈现出“互联网+”的趋势。‎ D. 借助互联网,我们都有机会分享原来可能只有名牌大学的学生才可以学到的知识。‎ ‎6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A. 网约车彻底解决了中国目前亟待解决的出行供需矛盾,汽车共享出行又催生了移动互联网技术革新。‎ B. 由材料二可知,中国互联网消费金融规模到2016年产生了飞跃,而增长率在2015年出现了暴涨。‎ C. 通过互联网可以把制造出来的商品卖到世界不同的角落,这是互联网对生产力的直接提升作用。‎ D. 互联网已成为一种新型的生活方式和潮流,网络经济以其独特的优势必将取代实体经济。‎ E. 互联网使得金融不再是贵族俱乐部,而是为广大百姓、众多小微企业提供直接的金融服务。‎ ‎66.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互联网在出行和交流方面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变化。‎ ‎【答案】‎ ‎64.B ‎65.BE ‎66.①带来了出行的便利,提升了车辆的使用率,颠覆了用户的出行方式和理念。如滴滴快车拼车(滴滴出行)、摩拜单车和手机导航。②方便了人们之间的联系,有利于知识的学习、分享和传播。前者如利用QQ和微信等,在不同地点总可以保持联系;后者如利用互联网,原来可能只有名牌大学的学生才能学到的知识,我们也可以学习、传播和分享。‎ ‎【解析】‎ ‎64.试题分析:根据图表内容 B 项2006、2009、2010、2011年,农村网民数所占比例比上一年有所下 二十三、【福建省长汀、连城一中等六校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联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中国社会车辆的平均载人数量为1.5人,车辆座位资源利用率低下。而拼车是提升车辆座位资源利用率的有效手段。在不增加城市基础运力负荷的前提下,拼车能通过提高车辆的使用率极大地增加汽车运力供给,提高出行效率。‎ 来自滴滴平台的数据还显示,滴滴快车拼车可帮助司机平均提升24%的车辆利用率。在车辆利用率大幅提升、司机收入增加的同时,城市环境也得到了改善。近年来,我国汽车共享出行快速发展,尤其是其中网约车这一创新业态有效缓解了中国目前迫切的出行供需矛盾,显露出巨大的经济及社会价值。汽车共享出行催生的移动互联技术革新,亦可以为中国带来关联行业升级更新、整体移动出行市场腾飞等多重附加值。‎ ‎(摘编自2016年10月全景网)‎ 材料二:‎ 早晨打开手机查看天气,出门开车打开手机地图进行导航,中午用手机订外卖享用美食,晚上回到家通过健身软件跟着健身教练进行锻炼。滴滴出行和摩拜单车等通过手机应用软件颠覆了用户的出行方式和理念;丁香园、春雨医生等医疗应用软件提供了在线医疗方式……这些都是“互联网+”带来的生活方式的变化,也是新型的“指尖”文化。‎ ‎“互联网+”给生活带来的最重要的影响就是电子商务,此外,交通、金融支付,甚至在受教育、娱乐、思维方式等方面也受到非常大的影响。便利性、互动性、分享性是“互联网+”最明显的特点。‎ 对于这样一种新型的生活方式和潮流,张鸿认为,“实体和网络不可互相替代,它们只 是人们对于生活方式的选择或者是生活方式在某些方面的变化。我们应该两者兼顾,让生活变得多姿多彩。”‎ ‎(摘编自2017年1月光明网《“互联网+”渗入生活细分领域 国人乐享“指尖”生活》)‎ 材料三:‎ 人类有了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之后——情况就变得完全不一样。我们想一想,互联网对生产力有直接的提升作用吗?间接的作用可以有,比如可以把制造出来的商品卖到世界不同角落,这对产量和价格都有所推动。‎ 互联网更重要的还是对人本身的改变。尤其是我们熟悉的QQ和微信。在不同的地点,我们总可以保持联系。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互联网并不一定直接提升生产力,但是对于人的生活内容和体验来说,互联网带来了很大的变化。从这个意义上看,互联网对中国经济带来的转型是非常根本性的,让我们从原来只关注生产,到不仅可以关注物质生产,更可以关注那些非物质的体验和享受。这其中也包括了知识的分享和传播:原来可能只有耶鲁、北大、清华的学生才可以学到的知识,有了互联网之后,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 互联网使得金融不再是贵族俱乐部,而是为千千万的普通人、老百姓,特别是千千万的小微企业,通过互联网金融提供直接的支持。从这个意义上,我们看到原来金融体系主要是为国企,为大的已经成功的民企服务的,但是互联网金融与其说是对大企业——不管是国企还是民企——还不如说是为广大的老百姓、千千万的小微企业提供直接的金融服务。‎ 不管是屌丝出身,还是富有的家庭出身,我们都能够享受到现在的技术和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好处和机会。‎ ‎(摘编自金融界资讯《互联网到底改变了什么?》)‎ 材料四:‎ ‎2011-2016年中国互联网消费金融规模 ‎ ‎ ‎2005-2013年中国网民城乡结构 ‎ ‎ ‎6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滴滴快车可以有效提升车辆利用率,增加司机的收入,缓解城市出行难的问题。‎ B. 随着移动互联网进一步深入用户生活,传统生活方式诸多方面呈现出“互联网+”的趋势。‎ C. 借助互联网,我们都有机会分享原来可能只有名牌大学的学生才可以学到的知识。‎ D. 材料四中,无论是农村网民数量,还是农村网民数所占比例,都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 ‎6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 网约车有效缓解了中国目前亟待解决的出行供需矛盾,汽车共享出行又催生了移动互联网技术革新。‎ B. 通过互联网可以把制造出来的商品卖到世界不同的角落,这是互联网对生产力的直接提升作用。‎ C. 互联网已成为一种新型的生活方式和潮流,网络经济以其独特的优势必将取代实体经济。‎ D. 互联网使得金融不再是贵族俱乐部,而是为广大百姓、众多小微企业提供直接的金融服务。‎ E. 由材料四可知,中国互联网消费金融规模到2016年产生了飞跃,而增长率在2015年出现了暴涨。‎ ‎69.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互联网在出行和交流方面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变化。‎ ‎【答案】‎ ‎67.D ‎68.BC ‎69.①带来了出行的便利,提升了车辆的使用率,颠覆了用户的出行方式和理念。如滴滴快车拼车(滴滴出行)、摩拜单车和手机导航。②方便了人们之间的联系,如利用QQ和微 信等,在不同地点总可以保持联系;③有利于知识的学习、分享和传播。如利用互联网,原来可能只有名牌大学的学生才能学到的知识,我们也可以学习、传播和分享。‎ ‎【解析】‎ ‎67.试题分析:2006、2009、2010、2011年,农村网民数所占比例比上一年有所下降。‎ ‎68.试题分析:B项,应该是间接提升作用。C项,“必将取代实体经济”无中生有,过于绝对。‎ ‎69.试题分析:这是一道信息筛选的题目,题目要求“概括互联网在出行和交流方面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变化”从材料看有四则材料,分别从出行、支付方式、日常生活和金融的角度调查,在这些内容当中找到相关的部分概括即可,如根基材料一可以概括出“带来了出行的便利,提升了车辆的使用率”。‎ 二十四、【山西省运城市高三上学期期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新闻写稿机器人早在2009年就已出现,在当时美国的职业棒球大联盟季后赛上,一款名为“StatsMonkey”的人工软件完成了世界上第一篇机器稿件。而在国内,机器人“入职”新闻行业已满一年,虽然“姗姗来迟”,但国内的新闻写稿机器人技术水平却是走在了世界前列,像最先出现的腾讯“Dreamwriter”(梦幻写手),第一次将AI(人工智能)写稿机器人应用于国内;新华社推出的“快笔小新”则是开启了央媒机器人写稿先河;今日头条的“张小明”让写稿机器人的技术水平提升到了“2.0”的时代。‎ 新闻稿为什么能用机器人生成?根源并不是机器人本身有多高明,而是在于在当今信息时代,写稿机器人的新闻生产可以不依赖于现场采访获取素材然后写成稿件,而主要是通过现有数据、资料,快速搜集加工编制而成。‎ 有业内人士表示,机器人再怎么智能,也是通过人的编程实现的,机器人所替代的工作,现在仍是一些模板化、数据化的短平快的稿件,而真正个性化的写作,比如深度报道、调查报道、人物报道等,机器人还不可能替代记者的主导作用。不过,机器人写稿为记者们节省了大量时间,使他们能够集中精力撰写更具有深度的文章。正如腾讯公司方面称,“我们更希望‘Dreamwriter’能够解放记者,让记者从事更具挑战和智慧的工作。”‎ 但机器人写稿也为新闻工作者们敲响了警钟。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作为一名记者,如果不能做到对新闻事实加以深度分析和独立判断,迟早会被机器人取代。从长远来看,这种趋势对促进媒体加快转型升级,提升整体业务水平来说,一定是件好事。‎ ‎(摘编自‎2016年9月24日《光明日报》)‎ 材料二:‎ 国内写稿机器人成果分析 产品名 xiaoming ‎ Dream ‎ Wrting ‎ Duer度秘 bot writer Master 扬程平台 今日头条 腾讯 第一财经(阿里巴巴)‎ 百度 对接平台 今日头条 腾讯财经 腾讯科技 腾讯体育 第一财经7*24看板 第一财经电视 一财同等集团报道 百度 上线时间 ‎2016年8月 ‎2015年9月 ‎2016年5月 ‎2016年8月 覆盖领域 NBA赛事 足球赛事 NBA赛事 足球赛事 财经报道 财经报道 NBA赛事 报道属性 战报 战报快讯 快讯长报道电视新闻 赛事解说 是否配图 是 部分是 少数是 是 日产稿量 ‎(平均值)‎ ‎20-30篇 ‎30-50篇 数百到上千 ‎10-30场 ‎ ‎ ‎(摘编自‎2017年4月12日《智东西》)‎ 材料三:‎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匡文波提出,写稿机器人确实有其优势,主要体现在“勤勤恳恳,态度认真”、成本低廉、节约人力等方面。人工智能记者的出现使得私人定制成为可能。现实中根据每位用户的需求撰写新闻,对于人工智能记者来说仅需几秒钟。‎ ‎“机器人写稿虽然具有快速、高效、可生成多个稿件版本、进化能力强等优点,但是毫无疑问也存在一些问题。”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沈阳介绍,比如可能产生一些常识性错误,从这个角度来说,凸显了人工审校的必要性。‎ 在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时代,人类更要坚信人的价值。与机器人写稿相比,人的最大价值在于对事实的判断以及对复杂逻辑关系的推理,这是记者本身创造性的体现,也是机器人所没有的能力。‎ 要完成具有个性化、探索性以及具有学术性、思想性的稿件,机器人是无法替代人的。‎ ‎“因为机器人高度程序化,它只是对人的某一些环节的工作能够起到完美替代作用的一种高级工具而已,工具属性是它的一种基本属性。”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蔡尚伟表示。‎ ‎(摘编自‎2017年7月28日中国社会科学网)‎ ‎70.下列关于写稿机器人相关情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早在2009年世界上就出现了写稿机器人,我国的写稿机器人起步虽然晚,但发展迅速,现在已处在世界领先地位。‎ B. 新华社是第一个采取机器人写稿的中央媒体,他推出的“快笔小新”在写稿机器人中技术水平是最高的。‎ C. 材料二中四家的“写稿机器人”产品主要还处在自研自用阶段,主要用于自家媒体平台的内容产出和分发。‎ D. 有人认为,写稿机器人高度程度化说到底只是一种工具,不可能完成个性化的、探索性的稿件。‎ ‎7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A. 写稿机器人的新闻生产通过对现在数据、资料的快速搜集加工编制而成,完全不需要现场采访获取素材。‎ B. 材料二中四家的写稿机器人覆盖领域以体育赛事和财经类新闻为主,多以短、平、快的处理方式产出赛事战报、快讯等。‎ C.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智能机器人虽然很聪明,但都是通过人的编程来实现的,所以只能是在某些环节上完美替代人的工作。‎ D. 腾讯之后,各家媒体相继推出自己的写稿机器人。从材料二来看,目前腾讯的机器人写稿覆盖面最广。‎ E.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写稿机器人也能学会对事实的判断以及对复杂逻辑关系的推理,从而完全取代记者。‎ ‎72.根据材料,概括写稿机器人在出现在新闻行业产生了哪些影响?‎ ‎【答案】‎ ‎70.B ‎71.BD ‎72.①为媒体降低成本,节约人力。②为记者节约时间,让他们能集中写更有深度的文章。③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新闻。④对新闻工作者施加压力,促进媒体加快转型升级,提升整体业务水平。‎ ‎【解析】‎ ‎70.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B无中生有,材料中没有说明“快笔小新”是技术水 点睛:此类题目答题时应注意分清答题的区域,错误设置一般为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无中生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浏览选项,在文中找到选项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 ‎72.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筛选概括信息,整合文中观点。概括写稿机器人在出现在新闻行业产生的影响主要好的方面,此题比较容易找到区域,整合表达精练就行,注意要全面,不重复。要分成从“媒体”“记者 ”“用户”“整个行业”各个角度分析,这样可以避开重复和遗漏。‎ 二十五、【辽宁省沈阳市交联体高三上学期期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近日,由上海交通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与北京交通大学中国城市研究中心在京联合发布了《2016-2020中国城镇化率增长预测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该报告显示,2020年我国城镇化率将达到63%。2018年我国城镇常住人口将超过8亿,未来五年城镇化持续发展的态势不会改变。‎ 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研究员、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冯奎提到:“我国目前存在两种城镇化率,一种是城镇常住人口占该地区常住总人口的比例,另一种是按户籍人口计算的城镇化率。城镇化率的概念对于提升城镇化水平与质量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目前城镇化率的概念在应用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他说,我国按行政区的统计方式,会导致行政区划调整时一次性提高了城镇化率。但有些地方,虽已达到城镇化的标准与水平,却由于行政区划的因素没有被统计成为城镇化地区,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城镇化率真实性;其次,城镇化正在以多途径方式进行,并且存在着大量市民融入到城市中,却并不愿放弃原有户籍的情况,而城镇化指标对这些情况的反应并不敏感。‎ ‎(摘自《人民政协报》‎2017年1月12日李荣峰《2020年我国城镇化率将达到63%》)‎ 材料二:‎ ‎ ‎ 从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来看,2015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6.1%,而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仅39.9%。前不久,国务院印发《关于推动1亿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方案的通知》,将统筹推进本地和外地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计划在“十三五”期间,城乡区域间户籍迁移壁垒加速破除,配套政策体系进一步健全,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年均提高1%以上,年均转户1300万人以上。到2020年,全国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提高到45%。‎ ‎(摘编自中商情报网《2016全国人口城镇化大数据分析:去年户籍人口城镇化率39.9%》)‎ 材料三:‎ 城镇化是伴随工业化发展,非农产业在城镇集聚、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的自然历史过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我国城镇化是在人口多、资源相对短缺、生态环境比较脆弱、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的背景下推进的,这决定了我国必须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出发,遵循城镇化发展规律,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工业化进程加速,我国城镇化经历了一个起点低、速度快的发展过程。2015年我国城镇化率达到56.1%,城镇常住人口达到7.7亿。“十二五”时期,我国城镇化率年均提高1.23个百分点,每年城镇人口增加2000万。从城市规模看,我国已有653个城市,城区人口超过100万的城市已经达到140多个。‎ 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吸纳了大量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提高了城乡生产要素配置效率,推动了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带来了社会结构深刻变革,促进了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全面提升,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 我国未来几十年最大的发展潜力在城镇化,城镇化将成为拉动内需增长的强大动力。2014年3月,《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正式对外公布,这是我国新型城镇化的路线图。规划提出到2020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将达到60%左右,由此带来的投资需求约为42万亿元。‎ ‎(摘编自“百度文库”《 2016-2020年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深度分析及发展规划咨询建议报告》)‎ ‎73.下列关于城镇化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上海交通大学与北京交通大学的研究机构对我国未来五年城镇化增长率的发展态势做了预测。‎ B. 由于大量人口融入到城市中,但有些人不愿放弃原有户籍的情况,这使城镇化率难以准确预算。‎ C. 材料一中的报告显示,2020年我国城镇化率将达到63%,而材料二的预测是提高到45%。‎ D. 城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它是伴随工业化发展而产生的,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7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两项是( )( )‎ A. 按行政区的统计方式来统计城镇化率,会导致已达到城镇化的标准与水平的城镇,没有被统计进去,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城镇化的提高。‎ B. 从冯奎提到的问题来看,在统计城镇化率时,对城镇化率这一概念必须有一个明确的界定,因为城镇常住人口与户籍人口是有很大差别的。‎ C. 我国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明显低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要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使之达到较高的比例,就不能存在城乡区域间的户籍壁垒。‎ D. 虽然我国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资源与生态环境并不十分友好,但我国各地遵循城镇化发展规律,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 E. 我国未来几十年最大的发展潜力在城镇化,因此城镇化快速推进,是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全面提升城乡居明生活水平的重大举措。‎ ‎75.我国在城镇化率的提升上有哪些特点?请结合材料加以概括。‎ ‎【答案】‎ ‎73.C ‎74.BE ‎75.(1)我国的城镇化率呈现由低到高的稳步、快速提升的特点。①从材料二图表数据看,2011年到2015年间,都在由低到高稳步提升。②综合材料看,到2020年我国城镇化率将达到63%,每年将有1300万以上的农民转为城镇居民,城镇化率增长的速度快。(2)通过政府行为有计划地提升城镇化率。2014年3月出台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2016年国务院印发《关于推动1亿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方案的通知》。‎ ‎【解析】‎ 化的标准与水平的城镇,却没有被统计进去”这一结果,尽管存在“没有被统计进去”的情况。但也只是“有些地方”。C项,材料二中“城乡区域间户籍迁移壁垒加速破除”,指的是户籍迁移中的种种障碍应该 点睛:信息筛选的题目,是实用类文本阅读必考的题目,有局部信息筛选和综合信息筛选,局部信息筛选集中在文章的某个段落,综合信息筛选集中在文章的某个部分或全文。答题时首先要求审清题干,确定试题的类型是局部信息筛选还是综合信息筛选,局部信息筛选要对对应的段落进行划分,提取关键词语。综合信息筛选注意对局部或全文内容的概括,重点注意各段的段首和段尾的句子。答题是注意提取文中的关键词语分析作答。‎ 二十六、【湖南省长沙市一中高三月考(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大学应以培养人才为荣,而非高考掐尖 王聪聪 曹原 中国青年报:据悉,许多名校以轮番游说、提供奖学金、提前签订预录取协议等方式进行“掐尖大战”。您在招生中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吗?‎ 李越:对高分考生的争夺确实存在,一些家长甚至与高校“讨价还价”。一些高分考生的家长会直接说:“考了多少分、想上什么专业,你给不给?不给就报其他大学。”还有一些家长,在多所高校之间“钓鱼”,期望获得奖学金、专业保证等优惠条件。对优秀生源竞争过激,会导致高校对考生“有求必应”,甚至不惜砸巨额奖学金、提前签订预录取协议。这对考生其实并不好,对社会诚信体系也会产生负面冲击。比如签订预录取协议会对其他考生造成潜在伤害。‎ 中国青年报:伤害在哪儿?‎ 李越:比如考生A考了615分,B考了614分,按照正常的录取程序,A应该在B之前投档录取。但如果在招生咨询过程中,B先与某高校签订了某专业的预录取协议,当A也向该高校咨询时,招生者为了确保与B的预录取协议,很可能以“分数不够”等理由劝退。因为信息不对称,A就受到不公正待遇。‎ 中国青年报:为什么名校热衷“掐尖”?‎ 李越:“掐尖”也叫“选优”,任何成功的教育,优秀的学生和老师都必不可少。最好的学校肯定有最好的学生。‎ 在当前社会诚信体制不够完善的情况下,高考是相对来说最公平的一种人才选拔方法。在高考体制下,分数就是规则。高校在秉持按分数排序的原则时,也就是在维持社会公平。‎ 现在大学和中学的信息沟通不充分,中学生对大学各方面的了解很少。这种情况下,考生和家长更多地依据录取分数线高低来判断一所大学的优劣。而尖子生就是一个标志,在各自学校和地区都有着示范作用。高分学生报考哪个学校和专业,会为下一年的优秀学生提供参考。‎ 中国青年报:考分排名真能显示学生的素质高低吗?‎ 李越:两者并不直接挂钩。我们之前在安徽录取的一个学生去年获得了清华大学特等奖学金。这是清华学生的最高荣誉,每年一万三千多本科生中只有5名能获此殊荣。这位同学不仅成绩非常好,也非常聪明,素质全面。但这位同学却是当年清华大学在安徽所招学生中分数最低者之一。可见,高考成绩相差三五分,并不能说明学生优秀与否。‎ 虽然证明高一分的学生一定比低一分的学生强不容易,但是要证明低一分的学生比高一分的学生强肯定更困难。所以说,除非有科学、有效、可操作的方式,分数这个规则在当前社会不能破,否则一放就乱。‎ 中国青年报:有人说,“掐尖”无异于鼓励应试教育。您怎么看?‎ 李越:加重应试教育的不是“掐尖”,而是高考制度本身。由于公平的压力,分数成了唯一的评判标准,这才是症结所在。高校当然欢迎素质教育,但关键是素质如何评判。‎ 中国青年报:您从事招生工作20多年,名校“掐尖”一直就有吗?‎ 李越:真正的“掐尖”,是在志愿填报方式从估分填报改为出分填报之后。现在,全国绝大部分省市都采取“出分报、大平行”的填报方式,出分以后高分考生很容易找到,所以争抢高分学生的程度也就更激烈。‎ 中国青年报:报考方式是不是应该作出调整?‎ 李越:从为国家选拔和培养人才的角度讲,相对合理的填报方式是“考前报、大平行”。不过,实行考前报的一个重要前提是信息充分畅通。学生考前报志愿,不仅要对自身实力有较为明确的判断,还要对自己在本省、市的相对位置有合理把握,而后者需要本省、市各中学能够充分沟通,比如进行联合模拟考试等。目前全国实行考前报志愿的只有北京和上海,多数省、市由于城乡差异比较大,信息较闭塞地区的中学生无法了解自己的相对位置,考前报的风险就非常大。‎ 中国青年报:不“掐尖”的话,高校之间应该比什么?‎ 李越:高校应该引以为荣的是培养对社会有贡献的优秀人才。上世纪30年代的清华常常被人提起,堪称一流,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当时培养出了一批杰出人才。‎ ‎(选自《中国青年报》,‎2013年7月11日,有删改)‎ ‎76.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录取协议的签订以及信息不对称等情况,会对其他考生造成潜在的伤害,也就会对社会诚信体系产生负面的影响。‎ B. 中学生对大学各方面情况不了解,只能依靠录取分数线的高低以及尖子生的去向来对大学进行判断,这使得高校热衷于“掐尖”。‎ C. 虽然说考分排名并不能完全直接地反映考生素质的高低,但是在没有更科学、有效、可操作的方式的情况下,分数这个规则是不能改变的。‎ D. 成功的教育,优秀的学生是必不可少的,因而名校都热衷于“掐尖”。而这种选优行为又反过来加重了应试教育。‎ ‎77.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 李越回答记者第一个问题时有些顾左右而言他,是通过学生家长的某些表现来证明名校间存在“掐尖大战”,方法很好,但没有准确回答记者的提问。‎ B. ‎ 李越用“高考是相对来说最公平的一种人才选拔方法”来评定目前的高考,说明高考尽管存在弊端,但依然是目前为止最为公平的选拔人才的方法。‎ C. 李越列举之前清华大学在安徽录取的分数比较低的学生获得清华大学特等奖学金的事情主要是为了说明高考分数的高低并不能代表学生的素质高低。‎ D. 北京、上海使用的“考前报,大平行”的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目前相对合理的,可以有效避免“掐尖大战”,李越认为应该尽快推行这种志愿填报方式。‎ E. 李越对大学录取中名校的“掐尖大战”是持否定态度的,他认为高校应该比的是为国家培养了多少人才,而不是录取了多少高分的学生。‎ ‎78.高校的“掐尖大战”有哪些危害?请根据文章内容简要概括。‎ ‎【答案】‎ ‎76.D ‎77.BE ‎78.①助长了考生家长的投机心理。高分考生的家长会跟高校讨价还价,要求奖学金、专业保证等优惠条件。②加大了高校办学成本。高校可能不惜砸巨额奖学金与考生签订预录取协议。③对其他考生造成潜在伤害。因为已经与某些考生签订预录取协议,而录取名额是一定的,会造成其他高分学生不能被录取。④对社会诚信体系产生负面影响。‎ ‎【解析】‎ ‎76.试题分析:原文有说:“家中应试教育的不是‘掐尖’,而是高考制度本身”。‎ ‎77.试题分析:A项,李越用“对高飞考生的争夺却是存在”明确回答了大学名校之间存在“掐尖大 二十七、【山东省潍坊市高三上学期期中】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现在看,脱贫攻坚的主要难点是深度贫困。以某省为例,深度贫困的特征可以概括为“两高、一低、一差、三重”。“两高”即贫困人口占比高、贫困发生率高。深度贫困县贫困人口占全省贫困人口总数22%以上;深度贫困县贫困发生率在15%以上,高于全省贫困县平均水平近9个百分点;深度贫困村贫困发生率接近35%,高于全省贫困村平均水平近24个百分点。“一低”即人均可支配收入低。深度贫困县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1650元,人均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386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928元,分别只有全省平均水平的50.7%、36.2%、49.7%。“一差”即基础设施和住房差。深度贫困县的贫困村中,村内道路、入户路、危房需要维修和重建。“三重”即低保五保贫困人口脱贫任务重、因病致贫返贫人口脱贫任务重、贫困老人脱贫任务重。‎ 深度贫困地区在2020年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难度之大可想而知。脱贫攻坚本来就是一场硬仗,而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是这场硬仗中的硬仗。‎ ‎(摘自南方网)‎ 材料二 ‎2012-2016年全国农村贫困人口数据及发生率 年度 贫困标准(元)‎ 当年贫困人口 减少(万人)‎ 年底贫困 人口(万人)‎ 贫困发生 率(%)‎ ‎2012‎ ‎2673‎ ‎2339‎ ‎9899‎ ‎10.20‎ ‎2013‎ ‎2736‎ ‎1650‎ ‎8249‎ ‎8.50‎ ‎2014‎ ‎2800‎ ‎1232‎ ‎7017‎ ‎7.20‎ ‎2015‎ ‎2866‎ ‎1442‎ ‎5572‎ ‎5.70‎ ‎2016‎ ‎3000‎ ‎1240‎ ‎4332‎ ‎4.50‎ ‎ ‎ 材料三 脱贫攻坚千难万难,最难的是有一些贫困群众“不怕穷”,也就是脱贫的内生动力不足。解决精神匮乏比解决物质匮乏难,解决千百年来形成的落后观念和习俗比解决贫穷难。‎ 国家统计局近期对云南八个市州‘直过民族’贫困村进行调查,59.5%的受访者对当前生活表示满意,35.2%表示一般,只有5.3%的表示不满意。贫困程度这么深,满意度还非常高,“不怕穷”、安于现状是一个重要原因,宁可守着穷摊子,也不愿干出新生活。‎ 落后的观念、习俗,许多是千百年来形成的,改变不是一朝一夕之事。精神上的内生动力和物质上的脱贫,既有密切联系,也有一定区别。扶贫工作既不提高标准,吊高胃口,也不急于求成,降低标准,我国有信心在2020年打赢这场攻坚战。‎ ‎(摘自中国政府网)‎ 材料四 不同地区因历史、文化、地理环境等原因,致贫原因不尽相同,“个性化”扶贫无疑是一剂治疗贫困的良药。‎ 扶贫“个性化”,因地因人制宜是关键。不同地域、不同家庭、不同个体,在致贫问题上存在差异性的,唯有深入其中、量体裁衣,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精准扶贫的效用,全面助推精准扶贫攻坚工作持续升温。个性化扶贫在政策的制定上,要摸清家底,找出区域致贫的主要原因,借鉴其他地区扶贫工作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对其可行性进行研判,结合本地实际情况,探索出台科学合理的帮扶政策,并在政策的实施过程中根据推进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在扶贫项目上,要改变“帮扶就是帮钱帮物”的传统观念,多研究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按照贫困程度、产业发展进度、脱贫难易程度等,制定地区扶贫开发实施计划和年度计划,把扶贫工作纳入地方经济社会总体规划统筹安排,杜绝盲目扶贫。‎ ‎(选自《大众日报》)‎ ‎79.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深度贫困县的“两高”即贫困人口占比重、贫困发生率高,明显超过所在省的平均水平。‎ B. 深度贫困县国内生产总值较低,人均可支配收入低,只有所在省平均水平的一半。‎ C. 深度贫困县的贫困村问题重重,村内道路、入户路等基础设施和危房均需维修和重建。‎ D. 深度贫困县的低保五保贫困人口、因病致返贫人口、贫困老人等三类人口脱贫任务重。‎ ‎80.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A. 材料一、二用明确的数字指出我国脱贫攻坚工作面临的难点和现状,材料三则对部分地区贫困现象产生的原因作了分析。‎ B. 从材料二看,2012至2016五年间,脱贫标准越来越高,当年贫困人口减少、年底贫困人口和贫困发生率都呈直线下降趋势。‎ C. 一些地区千百年形成的落后观念和习俗使群众脱贫的内生动力不足,从这个角度来说,解决精神匮乏更为重要。‎ D. 历史、文化、地理环境的不同造成不同地区致贫原因也不同,只有实行个性化扶贫才能改变贫困面貌,全面助推扶贫攻坚工作。‎ E. 在扶贫过程中,必须立足于各地实际情况,探索出台科学合理的帮扶政策,不能照搬照用其他地区的经验和做法。‎ ‎81.根据上述材料,概括个性化扶贫的具体措施有哪些。‎ ‎【答案】‎ ‎79.B ‎80.AC ‎81.①找出致贫原因,精准扶贫。②优化农村干部队伍,找准个性化发展路径。③借鉴成功经验,结合本地实际,制定科学合理政策。④改变“帮钱帮物”传统观念,推进产业扶贫。‎ ‎【解析】‎ ‎79.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理解能力。B项,“国内生产总值”表述不准确,原文是“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且不是“人均可支配收入低”,原文是“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低”。‎ 点睛:像这种题目,考生应先认真审题,并认真阅读各个选项内容;然后到材料中找到与选项有关联的文字,看一看材料中的信息与选项是否一致;最后根据材料内容进行比照判断即可。‎ ‎80.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概括能力。B项,“都是直线下降趋势”分析不当,材 二十八、【山东省烟台市高三上学期期中】阅读下面的文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近年来,国内外都在不断探索公民无偿献血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我们搜集筛选中外有关无偿献血的189篇文献(英文117篇,中文72篇)进行了分析研究。在研究中,我们采取了文献计量法,以描述性分析为主,比较分析国内外研究无傕献血的意愿、影响因素的方法、结果等。189篇文献所运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有问卷调查、定性访谈、引用教据库资料。英文文献中,利用数据库最多,其次是冋卷调查。中文文献中,问卷调查最多,然后是数据库和文献资枓。在数据分析上,中外均以构成比为最主要的方法(国内占95.16%,国外占93.07%),其次是卡方分析。另外,还有计算平均值、计算标准差等。国外 还有meta分析和模型分析,分别有16篇和10篇,而国内缺乏meta分析。189篇文献中,在研究影响献血意愿的因素上没有差异,以性别、居住地、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等因素为主。①性别:中文文献中有47篇做了性别研究,有76.6%的文献得山男性献血多于女性的结论,这与国外文献79.01%的结论相同。②居住地:在所有研究居住地的中文(10‎ ‎ 篇)和英文(13篇)文献中,得出了相同的结论:城镇居民的献血意愿高于农村居民。③文化与年龄:研究表明,献血人群结构年轻化,且有受教育程度越高,献血越踊跃的趋势。但是,胡家琪等发现受教育程度与献血意愿无关。④职业:吴海霞等砑究得出结论,在实施无偿献血的初期,大中专院校学生、国加工作人员、解放军官兵成为献血的主力军。随着街头流动采血工作的拓展,外来务工人员、私营企业员工、个体经营者已成为最具有潜力的献血群。国外研究也表明,血液大部分来自于初次献血的学生。‎ 国内外有137篇文献研究了无偿献血的阻碍因素,出规频繁排在前三位的是恐惧、缺乏认知和认为献血不方便,占文献总量的比例分别是82.48%,64.23%;和50.36%,见表1。涉及宗教因素的,国外有4篇。仅有国内文献得出了献血环境与服务态度差、认为浪费精力或时间的结论,不利于居民积极献血。‎ ‎ ‎ 材料二:‎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人口献血率达1-3%才能基本满足本国临床用血需求,而2014年中国大陆人口献血率仅为0.95%,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4%。低献血率的背后,除了国人的认知不足,比如担心影响身体,对献血有恐慌情绪等主观因素外,还有特定的客观原因。‎ 目前中国血站的库存血液全部来自无偿献血,而献血的主要渠道就是街头采血点(献血屋或献血车)。街头流动人口的多少,直接影响到一座城市的总体采血量。以北京某繁华地段采血点为例,据统计,天气好的时候,每天会有100人左右献血。芳碰上雨雪、 刮风等恶劣天气,献血人数会骤降一半多。遇到“五一”“十一”等节假日,人流量增加,每天献血人數能达到300人以上。而在寒冷的冬季,街上行人普遍减少之际,以及外地人大量返乡的春节期间,采血点自然也就门可罗雀,这就是所谓的季节性“血荒”。‎ 导致季节性“血荒”的根源,是献血人群的单一。本世纪初,由于大部分地区先后取消了给各单位下达的摊派性献血指标,机关、企事业单位的献血人數明显减少,使得在校大中专学生成为献血人群的主力,占比上升到50%左右。除学生以外,农民工也是供血的重要群体。过分依赖这两个季节流动性极强的群体,结果就是当学生寒暑假和农民工春节返乡之际,他们求学和务工所在城市就会出现采供血不足的情况。‎ 街头流动献血比例过高,必然造成献血“靠天吃饭”的现状。与流动采血相比,预约献血更有计划性,效率更高,这种方法也广泛被其他国家所使用。而在当下,中国预约献血还处于起步阶段,所占比例尚不足10%。‎ ‎(摘编自《大范围“血荒”要怪血販子吗?》,‎2016年4月27日《点击今曰》)‎ ‎82.下列关于中外文献对无偿献血的相关情况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材料一中,对189篇文献采取了文献计量和描述性分析的研究方法,中外文献均以问卷调查和利用数据库资料为主要研究方法。‎ B. 国内外文献虽然在数据分析方法上存在差异,但调查结果有很多相同之处,例如:无偿献血的首要阻碍因素都是恐惧。‎ C. 中外研究无偿献血均侧重于数据分析,国外分析方法比国内多,如国外运用了meta分析和模型分析,而中国在这两方面还是空白。‎ D. 不管国内还是国外,男性的献血意愿要强于女性,城镇居民献血愿望更强、自觉性更高,在中外无偿献血中,学生都是主要群体。‎ ‎83.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 表1中,凡是主观性阻碍因素,在中文文献中出现的比例均明显髙于外国,说明我国无偿献血事业还存在短板,也意味着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B. 大多研究表明,在主要献血人群中献血意愿与年龄成反比,与学历成正比,而在国内恰恰相反,这可能与国内对特定人群的宣传力度不足有关。‎ C. 无偿献血的阻碍因素中,中国家长反对的比例远高于外国,说明中国家长明显有溺爱和短视的倾向,纠正中国家长的错误认识很有必要。‎ D. 无偿献血的阻碍因素中,涉及宗教因素旳,仅有国外的4篇;中国为0,说明我国的宗教政策十分宽容,有宗教信仰的公民行事谦和。‎ E. 材料二中对无偿献血群体变化的原因分析,可以用来印证和解释材料一中中国无偿献血初期“职业”因素的具体影响和变化原因。‎ ‎84.影响我国无偿献血的主观原因有那些?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答案】‎ ‎82. C ‎83.BD ‎84.⑴主观原因:对献血的缺乏正确的认识,心存顾虑和恐惧。⑵客观原因:采血机构的的服务态度差,服务水平低;过于依赖街头流动献血,献血方式单一,预约献血比例过低。‎ ‎【解析】‎ ‎8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相关材料内容的分析理解能力。C项“如国外运用了meta分析和模型分析,而中国在这两方面还是空白”说法错误,国内只缺乏meta分析。‎ 点睛:像这种题目,考生应先认真审题,并认真阅读各个选项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有关联的文字,看一看文中的信息与选项是否一致;最后根据材料内容进行比照判断即可。‎ ‎83.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B项,以偏概全“在国内 恰恰相反”不当。D项,“说明我国的宗教政策十分宽容,有宗教信仰的公民行事谦和”说法武断,缺乏依据。‎ ‎84.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相关材料内容的分析概括能力。题目要求从材料中找出影响我国无偿献血 二十九、【广西河池市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 材料一 我认为一个健康的中国,需要一个健康的文艺市场,中国的崛起,更离不开科学家。‎ 明星片酬越来越高,高得离谱。2014年,李连杰被问到其片酬高达6000万一事,不屑地称:“太低了,2000年我就拿到1000万美金,按当时汇率相当于8000万。”这个世界真是太疯狂了!‎ 那些终生投身科研的科学家,大多都是身居陋室,连钱学森都是住百八十平方米的旧房子。而大明星们,住豪宅开豪车,广告收入动辄七八位数,像天上掉馅饼一样容易。这种现象的存在,让成长过程中的孩子难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孩子们都已经变得很现实,觉得搞科研是没有出息的。他们的人生目标不是升官就是发财,而当明星更是名利双收。这就是我们当今的社会,价值观严重的扭曲。科学家地位远不如演艺明星,是时代的悲哀。‎ 一个浮躁的社会,人们追逐的都是表面的光鲜亮丽。于是各种包装炒作,让人们失去了自然和本真,浮躁的气息扩散到每一个角度,使得现代人已经不再关注社会的本源,而是追求虚无的奢侈浮华。‎ 中国正处于转型时期,互联网变革的洪流又让人们惴惴不安,人们都在寻找精神依托。我们需要能够给国人做正确价值导向的“名人”,而恰恰社会上有非常缺少这种角色的存在,有文化、有担当、有历史责任感的名人太少了。正是因为没有真正的思想舵手,才使很多明星、网红爬到了时代之巅,负面影响将非常深远。人们不得不思考:中国精神在哪里?中国复兴从何谈起?‎ ‎(选自陈中华博客)‎ 材料二 经济合作于发展组织(OECD)公布了2015年的国际学生能力测试(PISA),结果显示,美国“将来期望进入科学相关行业从业的学生比例”为38%,中国只有16.8%,还不及OECD国家的平均值。‎ 去年,物理学家霍金开通了个人微博,短短半个月粉丝数量突破了350万。事实上,霍金之所以在全世界拥有数量巨大的粉丝,不光因为他对广义相对论的贡献,还来自于以下趣事:他在美国热门电视剧《生活大爆炸》中扮演他自己,利用电子发声器与美国的摇滚乐团录制歌曲。写得了论文,做得了网红,酷劲十足,这就是霍金的魅力,也是科学家的魅力。‎ 整日埋头于实验室,甚至抱病工作,英年早逝,在我们的宣传中,仿佛科学家不历经坎坷,他们的道德形象就不高大。而事实上,有血有肉、有喜怒哀乐的科学家想象更能凸显人生的高度和厚度。科学家对于孩子们的吸引力,除了科学本身的魅力,很大一部分是要靠科学家来具体化和人格化的。‎ 对青年人来说,收入和地位等实现因素也极大地影响了职业理想的选择。科学家的经济回报和社会地位似乎不如明星、企业家也是当下的现实。现在,我国的国家最高科技奖奖金每人500万元人民币,由国家主席亲自颁发,正在创造良好的社会效益。我们应以此反拨社会潮流,让科技人员真正感到既有“面子”,又有“里子”。‎ 让科学家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明星,成为孩子们争相崇拜的偶像,唯有如此,当科学家才能重新成为孩子们的职业理想。‎ ‎(摘自‎2017年1月19日《光明日报》第6版)‎ 材料三 社会发展到今天,必须承认和接受其多元性和复杂性。各行各业都出精英,只不过用的评价标准不同罢了。把屠呦呦和黄晓明放在一起比较,是一种危险的逻辑。正如一提援外、减免他国债务,就有人提我国的贫困人口一样,如此对比似乎已成为一种万能诡辩术。如果用北京的房价来衡量青蒿素的学术价值,会得出什么结论呢?如果用一些方法降低“黄晓明们”的收入,限制“黄晓明们”婚宴和礼金规模,这又会是怎样的情形?‎ 市场与行政力量当各归其位,各司其职,各尽其力。屠呦呦的反面教材,不是连结婚都会躺枪的黄晓明,也不是娱乐圈这个花花世界。演艺明星即使再奢华,也不会让科学家们眼红。反而是学术界内的各种失范现象,如学术造假、学术浮躁、科研体制僵化、收入分配不合理、科研机构衙门化、人才培养机制受阻等,才是阻碍科学家发挥更大作用的环境因素,从长远说,也损害了科学家在国人心目中的形象。‎ ‎(摘自‎2015年10月13日《新华每日电讯》)‎ ‎8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材料一论述了我国科学家地位不如娱乐明星的现象,材料二通过对比分析说明了中国科学家缺乏人格魅力。‎ B. 材料三论及学术界内的各种失范现象阻碍了科学家发挥更大作用,因此材料一、二讨论的“科学家地位远不如演艺明星”现象,并不严重。‎ C. 三者都关注当下中国科学家的社会地位相对不高的问题,从材料对此的分析来看,原因不仅在社会对名利的追逐,科学界自身也有很多地方值得反思。‎ D. 三则材料都试图从内因、外因两方面引导读者思考中国科学家地位的问题,体现了论者对中国科学发展的认真反思和期待。‎ ‎86.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最恰当的两项是( )‎ A. 关于科学家的社会地位相对不高的问题材料一归因于社会,材料二把科学家归因于科学家与大众的疏离,材料三甚至认为只是科学界的内部问题,都有失偏颇。‎ B. 对于同一社会现象,三者关注点各有侧重,材料一重在原因分析,材料二重在如何改善,材料三重在为明星高收人作辩解。‎ C. 三则材料所持观点不尽相同,各有依据,这是论者基于自己的眼光和立场表达的见解,均能激发读者从不同的角度思考社会事件。‎ D. 从三则材料来看,对社会现象的评论,不能止于现象,应该探出背后深刻的社会原因,如果没有提出解决办法,这样的评论就没有价值。‎ E. 三者对科学家和明星地位的论说,有些地方针锋相对,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百家争鸣”,由此可看出当下社会价值观的多元化。‎ ‎87.怎样才能让“当科学家”重新成为年青一代的“职业理想”?根据上述材料,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 ‎85.C ‎86.CE ‎87.①提高科学家的经济待遇和社会地位,正确引导年轻一代的价值观人生观;②营造求真务实的社会氛围;③让科学家成为时代的明星,成为年轻一代崇拜的偶像;④整治学术界内的各种失范行为,让科学家发挥更大作用,对青年产生更大的影响力。‎ ‎【解析】‎ ‎85.试题分析:A项,“材料二通过对比分析说明了中国科学家缺乏人格魅力”曲解文意,对比的目的 三十、【宁夏六盘山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统计数据显示,从1995年至2016年,民用汽车保有量从1040万辆攀升至1.9亿辆,自行车的保有量却从6.7亿辆,急剧下降至3.3亿辆。汽车成为代步工具的同时,给城市交通和生态环境也带来了极大压力,城市居民的出行成本急剧上升。而随着2016年共享单车的出现,在有效解决最后一公里出行难问题的同时,也在全国掀起了绿色出行、健身骑行的新风潮。‎ 摩拜提供的数据显示,共享单车的出现,直接使黑摩的的出行次数减少了53%。根据基于摩拜用户的问卷调查,共享单车出现前,黑摩的每天接单量为40余单,司机日收入约200元人民币,共享单车出现后,黑摩的每天接单量下降到十几单,有70%的黑摩的司机转行。‎ 专家认为,“共享单车+公共交通”的出行模式,正逐渐替代“家用汽车+步行+公共交通”的出行模式,快速发展中的共享单车正改善着我国城市居民的出行模式,也对我国交通新体系建设产生深远影响。‎ ‎(摘编自董城、李笑萌《共享单车缓解城市交通出行难问题》)‎ 材料二:‎ 调查显示,被访者对共享单车投放后运营管理维护表示“不太满意”和“不满意”的比例分别为17.8%和9.3%;有35.0%的被访者希望加大投入,解决投放后的运营和维护。在使用共享单车遇到的问题中,“车辆有破损”问题最突出,主要表现在:刹车失灵、车胎没气、掉链子、车把或车座损坏等方面,有72.2%的被访者遇到过这种情形,其中有25.4%的被访者把它排在问题首位。‎ 有58.4%的被访者在早晚高峰期间有过寻车困难的经历,在所有问题中位居第三位,其中,有19.4%的被访者认为这个问题最严重。‎ 针对使用者素质问题,有70.5%的被访者遇到过车辆遭恶意损坏,在所有问题中位居第二位,其中,有40.9%的被访者认为这是首要问题。‎ 许多被访者认为共享单车乱停乱放问题十分严重。还有部分被访者反映使用者随意将共享单车停放在人行道或盲道上,甚至直接将车停放在机动车道内,这些行为不但破坏了市容市貌,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出行安全造成不利影响。‎ ‎(摘编自王海亮《四成人每天至少骑一次共享单车》)‎ 材料三:‎ 没有共享单车,“最后一公里”一直是出行难题;有了共享单车,交通秩序问题又惹人烦。“我国从‘自行车王国’转而进入汽车社会后,自行车的行车与停车空间被小汽车大量侵占,骑车出行的连续性、舒适性大打折扣。”北京工业大学城市交通学院院长陈艳艳说。共享单车登陆、抢滩,短短一年,全国已有互联网租赁自行车运营企业30多家,累计投放车辆超过1000万辆,注册用户超1亿人次,累计服务超过10亿人次。考虑到仍有不少大城 市的远郊区县及中小城市尚未普及,规模增势一时恐难削减。目前,不少单车平台都建立了信用积分体系。如果有些市民总是不文明骑行,那么在注册时使用的信息可能被锁定拉入“黑名单”,不允许使用共享单车。专家建议,可以将其与政府主导的“信用中国”社会信用体系互联互通,以实现数据共享和奖惩联动。‎ ‎(摘编自刘志强《共享单车,如何骑得又稳又远?》)‎ ‎88.下列对材料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共享单车是我国民用汽车保有量急剧上升,而自行车保有量急剧下降的时代背景下出现的产物。‎ B. 共享单车的出现,意味着我国绿色出行的开始,减轻了城市交通和生态环境的极大压力。‎ C. 不少使用者认为,在使用共享单车中遇到的最为突出的问题是刹车失灵、车胎没气、掉链子等。‎ D. 乱停乱放共享单车不但增加了使用者的寻车难度、破坏了市容市貌,而且也对出行造成了不利影响。‎ ‎89.下列有关对材料内容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两项是( )( )‎ A. 共享单车的出现极大影响了黑摩的司机的利益收成,他们大多转行,从而助长了共享单车破损的数量。‎ B. 共享单车的快速发展改变了我国国民的出行模式,也对我国交通新体系建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C. 针对车辆有破损、早晚高峰期间寻车难、使用者素质低等问题,被访者希望政府加大投入,解决投放后的运用和维护问题。‎ D. 城市留给自行车的空间有限,共享单车规模又在快速扩大,这促使新的应对机制的逐步建立。‎ E. 为让共享单车骑得又稳又远,一些共享单车平台建立的信用积分体系与政府主导的社会信用体系互联互通,以实现奖惩联动。‎ ‎90.怎样才能有效推行我国的共享单车?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答案】‎ ‎88.B ‎89.BD ‎90.①使用者要提升自己的素质,不故意损坏车辆,不乱停乱放车辆。②政府要做好宣传教育,提升国民文明骑行素质。③共享平台要搞好投放后的运营和维护,解决好有限的城市空间与快速增长的单车供给之间存在的矛盾。‎ ‎【解析】‎ ‎88.试题分析:B “意味着我国绿色出行的开始,减轻了城市交通和生态环境的极大 压力”与原文不符,‎ 点睛:新闻材料类文本阅读的选择题,主要集中的是对文意理解的考查,考生要注意选项中常见的错误有曲解文意、枉加推断、无中生有、张冠李戴等问题,考生要结合对文意的理解准确判断选项中的表述是否正确。‎ ‎90.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本的理解和概括类试题,考生首先要认真研读文本,之后要结合文本概括,本题可以概括为:使用者要提升自己的素质,不故意损坏车辆,不乱停乱放车辆。政府要做好宣传教育,提升国民文明骑行素质。共享平台要搞好投放后的运营和维护,解决好有限的城市空间与快速增长的单车供给之间存在的矛盾。‎ ‎ ‎ ‎ ‎ ‎ ‎ ‎ ‎ ‎ ‎ ‎ ‎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