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邵阳市重点学校2020届高三综合模拟考试 数学(文)(PDF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湖南省邵阳市重点学校2020届高三综合模拟考试 数学(文)(PDF版)

邵阳市 2020 年部分学校高三综合模拟考试 文科数学试卷 第 1页 共 6页 邵阳市部分学校 2020 届高三综合模拟考试 文科数学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 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 本试卷上无效。 3.本卷答题时间 120 分钟,满分 150 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60 分。 1.设函数   29f x x  的定义域 A,函数    ln 2g x x  的定义域为 B,则集合 A B 为 A.(2,3) B. 2,3 C. 3,2 D.(-3,2) 2.设复数 z 满足 1 3 1i z i   ,则|z|= A. B. C.2 D. 3.微信运动,是由腾讯开发的一个类似计步数据库的公 众账号.用户可以通过关注微信运动公众号查看自己每天 或每月行走的步数,同时也可以和其他用户进行运动量 的 PK 或点赞.加入微信运动后,为了让自己的步数能领 先于朋友,人们运动的积极性明显增强,下面是某人 2019 年 1 月至 2019 年 11 月期间每月跑步的平均里程(单位: 十公里)的数据,绘制了下面的折线图.根据折线图,下 列结论正确的是 A.月跑步平均里程的中位数为6月份对应的里程数 B.月跑步平均里程逐月增加 C.月跑步平均里程高峰期大致在8 、9月 D.1月至5 月的月跑步平均里程相对于6月至11月,波动性更小,变化比较平稳 4.在平行四边形 ABCD中, AC  与 BD  交于点O E, 是线段OD uuur的中点.若 AC a  , BD b  , 则 AE  A. 1 1 4 2a b  B. 2 1 3 3a b  C. 1 1 2 4a b  D. 1 2 3 3a b  5.将函数 sin 2 3 cos2y x x  的图象沿 x 轴向左平移 ( 0)   个单位后,得到关于 y 轴对称的 图象,则 的最小值为 A. 12  B. 6  C. 4  D. 5 12  邵阳市 2020 年部分学校高三综合模拟考试 文科数学试卷 第 2页 共 6页 6.函数 y=xlnx 的图象大致是( ) A. B. C. D. 7.汉朝时,张衡得出圆周率的平方除以 16 等于 5 8 ,如图,网格纸上的小正 方形的边长为 1,粗实线画出的是某几何体的三视图,俯视图中的曲线为圆, 利用张衡的结论可得该几何体的体积为( ) A.32 B.40 C. 32 10 3 D. 40 10 3 8.20 世纪产生了著名的“3 1x  ”猜想:任给一个正整数 x , 如果 x 是偶数,就将它减半;如果 x 是奇数,则将它乘3 加1, 不断重复这样的运算,经过有限步后,一定可以得到1.如图 是验证“3 1x  ”猜想的一个程序框图,若输入正整数 m 的值为 40 ,则输出的n 的值是( ) A.8 B.9 C.10 D.11 9.在梯形 ABCD中, / /AB CD , 2AB CD , 3BC CD , 则 ADB 的最大值为( ) A. 4  B. 3  C. 2  D. 2 3  10.上世纪末河南出土的以鹤的尺骨(翅骨)制成的“骨笛” (图 1),充分展示了我国古代高超的音律艺术及先进的数 学水平,也印证了我国古代音律与历法的密切联系.图 2 为骨 笛测量“春(秋)分”,“夏(冬)至”的示意图,图 3 是某骨 笛的部分测量数据(骨笛的弯曲忽略不计),夏至(或冬至) 日光(当日正午太阳光线)与春秋分日光(当日正午太阳光 线)的夹角等于黄赤交角. 邵阳市 2020 年部分学校高三综合模拟考试 文科数学试卷 第 3页 共 6页 由历法理论知,黄赤交角近 1 万年持续减小,其正切值及对应的年代如下表: 黄赤交角 23 41  23 57  24 13  24 28  24 44  正切值 0.439 0.444 0.450 0.455 0.461 年代 公元元年 公元前 2000 年 公元前 4000 年 公元前 6000 年 公元前 8000 年 根据以上信息,通过计算黄赤交角,可估计该骨笛的大致年代是( ) A.公元前 2000 年到公元元年 B.公元前 4000 年到公元前 2000 年 C.公元前 6000 年到公元前 4000 年 D.早于公元前 6000 年 11.已知点 F 是双曲线 2 2 2 2 1( 0, 0)x y a ba b     的左焦点,点 E 是该双曲线的右顶点,过点 F 且垂直于 x 轴的直线与双曲线交于 A,B 两点,若 ABE 是钝角三角形,则该双曲线的离心率 的取值范围是( ) A. 1, 2 B. 2, C. 1,2 D. 2, 12.已知在锐角 ABC 中,角 A, B ,C 的对边分别为 a ,b ,c,若2 cos cosb C c B ,则 1 1 1 tan tan tanA B C   的最小值为( ) A. 2 7 3 B. 5 C. 7 3 D. 2 5 二、填空题:本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20 分。 13.如表为制作某款木制品过程中的产量 x 吨与相应的消耗木材 y 吨的统计数据,经计算得到 y 关于 x 的线性回归方程 ˆ 0.7 0.85y x  ,由于某些原因 m 处的数据看不清楚了,则根据运算可 得m  __________. 邵阳市 2020 年部分学校高三综合模拟考试 文科数学试卷 第 4页 共 6页 x 3 4 5 6 y 2.2 3.5 4.8 m 14.在 ABC 中,若 2 2 2cos cos cos cos cos cos cos2A B C A B C B     ,且 6AB  ,则 ABCS 的 最大值为________. 15.已知 F 是抛物线C : 2 2 ( 0)y px p  的焦点, P 是抛物线C 在 x 轴上方一点,以 P 为圆心,3 为半 径的圆过点 F 且被 y 轴截得的弦长为 2 5 ,则抛物线C 的方程为________. 16.若函数 21( ) ln 22f x a x x bx   在区间[1,2]上单调递增,则 4a b 的最小值是__________. 三、解答题:共 70 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第 17~21 题为必考题, 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 22、23 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60 分。 17.为了调查某社区居民每天参加健身的时间,某机构在该社区随机采访男性、女性各 50 名, 其中每人每天的健身时间不少于 1 小时称为“健身族”,否则称其为"非健身族”,调查结果如下: 健身族 非健身族 合计 男性 40 10 50 女性 30 20 50 合计 70 30 100 (1)若居民每人每天的平均健身时间不低于 70 分钟,则称该社区为“健身社区”. 已知被随机 采访的男性健身族,男性非健身族,女性健身族,女性非健身族每人每天的平均健分时间分別 是 1.2 小时,0.8 小时,1.5 小时,0.7 小时,试估计该社区可否称为“健身社区”? (2)根据以上数据,能否在犯错误的概率不超过 5%的情况下认为“健身族”与“性别”有关? 参考公式: 2 2 ( ) ( )( )( )( ) n ad bcK a b c d a c b d      ,其中 n a b c d    . 参考数据:  2 0P K k 0. 50 0. 40 0. 25 0. 05 0. 025 0. 010 0k 0. 455 0. 708 1. 321 3. 840 5. 024 6. 635 邵阳市 2020 年部分学校高三综合模拟考试 文科数学试卷 第 5页 共 6页 18.如图,直四棱柱 1 1 1 1ABCD A B C D 中,四边形 ABCD为梯形, AD BC∥ ,且 2AD BC .过 1, ,A C D 三点的平面记为 , 1BB 与 的交点为Q. (I)证明:Q为 1BB 的中点; (II)求此四棱柱被平面 所分成上下两部分的体积之比. 19.已知数列 na 为等比数列,数列 nb 满足 2logn nb a ,且 4 5 1a b  .设 nS 为数列 nb 的前n 项 和. (1)求数列 na 、 nb 的通项公式及 nS ; (2)若数列 nc 满足 n n n Sc an  ,求 nc 的前n 项和 nT . 20.椭圆   2 2 2 2: 1 0x yC a ba b     的焦距是8 2 ,长轴长是短轴长 3 倍,任作斜率为 1 3 的直线l 与椭圆C 交于 A B、 两点(如图所示),且点  3 2, 2P 在直线l 的左上方. (1)求椭圆C 的方程; (2)若 2 10AB  ,求 PAB 的面积; 邵阳市 2020 年部分学校高三综合模拟考试 文科数学试卷 第 6页 共 6页 (3)证明: PAB 的内切圆的圆心在一条定直线上。 21.已知函数 ( ) ln ( )kf x x x x k Rx     ,若函数 ( )f x 在(0, ) 上存在两个极值点 1 2,x x . (Ⅰ)求实数k 的取值范围; (Ⅱ)证明: 1 2 22 x x k  . (二)选考题:共 10 分。请考生在第 22、23 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 题计分。 22.[选修 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 中,以坐标原点O为极点, x 轴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动点 P 在 直线 sin 2   上,将射线OP 逆时针旋转 4  得到射线 'OP ,射线 'OP 上一点Q ,满足 4OP OQ  ,Q 点的轨迹为曲线C , (1)求曲线C 的极坐标方程; (2)设射线  1 : , 02l    和射线 2 : , 0, 0,2 2l               分别与曲线C 交于 ,A B 两 点,求 AOB 面积的最大值. 23. [选修 4–5:不等式选讲] 设函数   2 1 4f x x x    (1)解不等式:   0f x  ; (2)若   3 4 1f x x a    对一切实数 x 均成立:求 a 的取值范围. 文数参考答案及解析 第 1页,共 8页 文科数学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6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 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选项 C A D D A D C C B D D A 二、填空题:本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20 分。 13.5.5 14.3 3 15. 2 4y x 16.-4 三、解答题:共 70 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第 17~21 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 22、23 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 作答。 17.(1)随机抽样的 100 名居民每人每天的平均健身时间为 1.2 40 0.8 10 1.5 30 0.7 20 1.15100         小时, 由此估计该小区居民每人每天的平均健身时间为 1.15 小时, 因为 1.15 小时 7 6  小时=70 分钟,所以该社区不可称为“健身社区”; (2)由联立表可得,        2 2 n ad bcK a b c d a c b d       2100 40 20 30 10 4.762 3.84070 30 50 50        , 所以能在犯错误概率不超过 5%的情况下认为“健康族”与“性别”有关. 18.(I)证明:延长 1 ,AQ DC 交于 P ,则 P平面 1A ABQ , 又 P平面 ABCD,平面 1A ABQ 平面 ABCD AB , 所以 P AB 因为 1, ,BQ AA ,AD BC 所以 1 1 1 2 BQ BQ BP BC BB AA AP AD     ,即Q为 1BB 的中点. (II)如图所示,连接 ,QA QD .设 1AA h ,梯形 ABCD的高为 d ,四棱柱被平面 所 分成上下两部分的体积分别为V上 和V下 , BC a ,则 2AD a . 三棱椎 1 1 1 1· ·2 · ·3 2 3Q A ADV a h d ahd   , 四棱椎  21 1 1· ·3 2 2 4Q ABCD a a dV h ahd   所以V下 =三棱椎 1Q A ADV  +四棱椎 Q AbcDV  = 7 12 ahd .又四棱柱 1 1 1 1 3 2A B C D ABCDV ahd  , 文数参考答案及解析 第 2页,共 8页 所以V上 =四棱柱 1 1 1 1A B C D ABCDV  - 3 7 11= 2 12 12V ahd ahd ahd 下 , 故 11= 7 V V 上 下 . 19.(1)对 * 2 1 2 1, log , logn n n nn n b a b a    ,则 1 1 2 1 2 2log log log n n n n n n ab b a a a       , 因为 na 为等比数列,则 1n n a a  为定值.则 1 2log n n a a  为定值,则数列 nb 为等差数列. 4 2 4 2 5log log 0, 11b a b    , 则 *4,nb n n n   , 42 2na n na   , *n n , *1 ( 7) ,2nS n n n n     ; (2) 4 51 ( 7) 2 ||( 7) 22 n nn n n Sc a n nn          , 设 5( 7) 2n nc n     , nT 为数列 nc  的前n 项和,则有: 4 3 2 5( 6) 2 ( 5) 2 ( 4) 2 ( 7) 2 ,(*)n nT n                 3 2 1 42 ( 6) 2 ( 5) 2 ( 4) 2 ( 7) 2 ,(**)n nT n                 (*)式 (**)式,得:    3 1 4 3 2 5 4 4 42 1 2 ( 6) 2 2 2 2 ( 7) 2 ( 6) 2 ( 7) 21 2 n n n n nT n n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 4 1( 7) 2 2 2 n n nT n        . 当 7n  时, 4 4 1( 7) 2 2 2 n n n nT T n          ; 当 8n  时, 4 4 4 4 4 7 1 312 ( 7) 2 2 2 1 ( 7) 2 22 2 n n n n n nT T T n n                  , 即 4 4 4 4 1( 7) 2 2 , ( 7)2 31( 7) 2 2 , ( 8)2 n n n n n n n T n n                  20.(1)由题意知:2 8 2c  ,得 4 2c  ,又 2 2 23 , 32a b a b c    , 所以 6, 2a b  , 文数参考答案及解析 第 3页,共 8页 故椭圆C 的方程为: 2 2 136 4 x y  ; (2)设直线l 的方程为: 1 3y x t  ,代入椭圆方程可得: 2 22 6 9 36 0x tx t    , 设 1 1( , )A x y , 2 2( , )B x y ,则 2 1 2 1 2 9 363 , 2 tx x t x x     , 所以 2 211 9 2 (9 36)9AB t t     , 又 2 10AB  ,解得 2t  或 2t   , 由题意可得 0t  , 故 AB 所在直线方程为 1 23y x  ,即 3 6 0x y   , 所以点  3 2, 2P 到直线 AB 的距离 3 2 3 2 6 6 1 9 10 d      , 故 PAB 的面积为 1 1 62 10 62 2 10 S AB d      ; (3)设直线l 的方程为: 1 3y x m  ,代入椭圆方程可得: 2 22 6 9 36 0x mx m    , 设 1 1( , )A x y , 2 2( , )B x y ,则 2 1 2 1 2 9 363 , 2 mx x m x x     , 所以 1 2 1 2 2 2 3 2 3 2PA PB y yk k x x       = 1 2 2 1 1 2 ( 2)( 3 2) ( 2)( 3 2) ( 3 2)( 3 2) y x y x x x        , 又 1 2( 2)( 3 2)y x   2 1( 2)( 3 2)y x  1 2 1( 2)( 3 2)3 x m x    2 1 1( 2)( 3 2)3 x m x    2 1 2 1 2 2 2 9 36( 2 2)( ) 6 2 12 ( 2 2) 3 6 2 12 03 3 2 mx x m x x m m m m              , 文数参考答案及解析 第 4页,共 8页 即 0PA PBk k  ,所以 APB 的角平分线平行 y 轴, 故 PAB 的内切圆的圆心在一条定直线 3 2x  上. 21.(Ⅰ)函数 ( )f x 的定义域为(0, ) , 因为 ( ) ln kf x x x xx    , 2 2( ) ln 1 1 lnk kf x x xx x        令 2( ) ln kg x x x   所以 2 3 3 1 2 2( ) , 0k x kg x xx x x      . 当 0k  时, ( ) 0g x  , 所以函数 ( )g x 在(0, ) 上单调递增. 即 2( ) ln kf x x x    在(0, ) 上单调递增, ( )f x 在(0, ) 上至多一个零点, 所以 ( )f x 在(0, ) 上至多一个极值点,不满足条件. 当 0k  时,由 ( ) 0g x  ,得 2x k (负根舍去), 当 (0, 2 )x k 时, ( ) 0g x  , 当 ( 2 , )x k  时, ( ) 0g x  , 所以函数 ( )g x 在(0, 2 )k )上单调递减; 在( 2 , )k  上单调递增. 所以 min 1( ) ( 2 ) ln 2 2g x g k k   , 要使函数 ( )f x 在(0, ) 上存在两个极值点 文数参考答案及解析 第 5页,共 8页 则函数 ( )f x 有两个零点,即 ( )g x 有两个零点 首先 min 1( ) ln 2 02g x k   ,解得 10 2k e   . 因为2 2 1k k  ,且 (1) 0g k  , 下面证明: 1(2 ) ln(2 ) 04g k k k    . 设 1( ) ln(2 ) 4h k k k   , 则 2 2 1 1 4 1( ) 4 4 kh k k k k     . 因为 1 2k e  ,所以 2 2 2 14 1( ) 04 4 k eh k k k     . 所以 ( )h k 在 10, 2e      上单调递减, 所以 1 1(2 ) ( ) ln 02 2g k h e ek h e         . 所以实数 k 的取值范围为 10, 2e      . (Ⅱ)因为 1x , 2x 是函数 ( )f x 的两个极值点, 所以 1x , 2x 是函数 ( )f x 的两个零点 即 1x , 2x 是函数 ( )g x 的两个零点, 不妨设 1 2x x ,令 2 1x tx ,则 1t  . 所以 1 2 1 2 2 2 ln 0, ln 0, kx x kx x       即 2 1 2 2 1 2 ln ln k kx x x x    . 所以 2 2 2 1 1 ln k kt x t x   ,即 2 1 2 11ln kx t t      , 10 2k e   , 1t  . 文数参考答案及解析 第 6页,共 8页 要证 1 2 22 x x k  ,需证 1 2 2x x k . 即证 2 1 2tx k ,即证 2 11 2ln kt kt t       . 因为 10 2k e   ,所以即证 1 2ln ( 1)t t tt    . 设 1( ) 2lnH t t t t    , 则 2 2 2 2 1 ( 1)( ) 1 0, 1tH t tt t t         . 所以 ( )H t 在(1, ) 上单调递减, 所以 1( ) 2ln (1) 0H t t t Ht      . 所以 1 2 22 x x k  . 22.(1)设    , , ,Q P     ,则 , 4 4        , 因为动点 P 在直线 sin 2   上,所以 4 sin 24       , 整理得: 2 2 sin 4       ,即曲线C 的极坐标方程为 2 2 sin 4       ; (2)因为射线  1 : , 02l    和射线 2 : , 0, 0,2 2l               分别与曲 线C 交于 ,A B 两点,设点 ( , ), ( , )2 2A BA B    , 则 2, 2 2 sin 4A B         , 文数参考答案及解析 第 7页,共 8页 sin sin sin1 2 2 2 2 cos cos2 4 sin sin sin4 4AOB A BS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sin 2 cos2 1 1 2 sin 2 4            , 0 2  Q , 324 4 4       , 当sin 2 14      时, AOBS 的最大值1 2 . 23. (1)因为   2 1 4f x x x      5, 4 13 3, 4 2 15, 2 x x f x x x x x                 , ①当 4x   时, 5 0x   , 解得 5x  ,所以 4x   ; ②当 14 2x   时, 3 3 0x   , 解得 1x   ,所以 4 1x    ; ③当 1 2x  时, 5 0x   , 解得 5x  ,所以 5x  ; 综上所述,   0f x  的解为   , 1 5,   (2)若   3 4 2 1 4 3 4f x x x x x        2 1 2 4 1 2 2 8x x x x        1 2 2 8 9x x     ,   3 4 1f x x a    对一切实数 x 均成立, 则 1 9a   ,解得 8 10a   文数参考答案及解析 第 8页,共 8页 故所求 a 的取值范围为[ ]8,10-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