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秋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训练与检测:第1单元 拟行路难(其四) 训练 Word版含解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秋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训练与检测:第1单元 拟行路难(其四) 训练 Word版含解析

www.ks5u.com 第一单元 拟行路难(其四)‎ ‎1.填空。‎ ‎(1)鲍照,_南北__朝诗人,出身贫寒,虽才华出众,却一直不得意。诗文俱佳,_七言诗__在他那里有显著的发展。与_谢灵运__、_颜延之__合称“元嘉三大家”。‎ ‎(2)《拟行路难(其四)》中,“_泻水置平地__,_各自东西南北流__”两句运用比兴手法写出了人因门第不同而命运不同的现实。‎ ‎(3)鲍照在《拟行路难(其四)》中表达备受压抑、满腹痛苦不能言的名句是:_心非木石岂无感__?_吞声踯躅不敢言__。‎ ‎2.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 )‎ A.   B. C. D. ‎【解析】 A.复:又。B.以:①连词,来,②介词,把。C.歌:①歌唱,②作歌。D.言:①说话,②字。‎ ‎3.下列诗句运用的抒情方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B )‎ A.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 B.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C.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 D.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 ‎【解析】 A、C、D三项都是直接抒情,B项是间接抒情。‎ ‎4.对《拟行路难(其四)》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B )‎ A.“人生亦有命”表明诗人用宿命论的观点来解释社会与人生的错位现象,并渴望借此能从“行叹复坐愁”的苦闷之中得到解脱。‎ B.“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两句写诗人借酒自我宽慰,以歌声来排遣悲愤,终于使自己忘却了苦闷和悲伤。‎ C.“心非木石岂无感”是说:人非草木,孰能无情?面对社会的黑暗、人间的不平,人岂能无动于衷,无所感慨?‎ D.“吞声踯躅不敢言”含蓄地说明了当时社会政治的黑暗,暗示了残酷无情的统治者禁锢着人们的灵魂。‎ ‎【解析】 “忘却了苦闷和悲伤”的说法有误。‎ 阅读《拟行路难》中的文字,回答5~6题。‎ 拟行路难(其四)‎ - 3 -‎ 鲍 照 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 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 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 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 ‎5.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拟行路难(其四)》是鲍照的寄寓悲愤之作。‎ B.诗人用泻水流淌这一现象作为比兴,引出对社会人生的无限感慨。‎ C.通过“酌酒”“吞声”“踯躅”“不敢”等词,足见作者所忧的是些情感琐事。‎ D.“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这是本诗的名句,写出了底层人士及千千万万不得志者的内心痛苦。‎ ‎【解析】 所忧的不是情感琐事。‎ ‎6.对《拟行路难(其四)》解说不正确的是( D )‎ A.鲍照,字明远,东海人,有作品集《鲍参军集》十卷传世。‎ B.《拟行路难(其四)》是古乐府诗,鲍照对七言诗的发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C.“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这是个有名的比喻,水的流向各不相同,带有偶然性,但四面流散却是必然的。‎ D.鲍照的《拟行路难(其四)》,属五言体乐府诗。‎ ‎【解析】 属五、七言杂体。‎ 阅读鲍照的《拟行路难(其六)》,然后回答7~10题。‎ 拟行路难(其六)‎ 鲍 照 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 丈夫生世会几时,安能蹀躞垂羽翼?‎ 弃置罢官去,还家自休息。‎ 朝出与亲辞,暮还在亲侧。‎ 弄儿床前戏,看妇机中织。‎ 自古圣贤尽贫贱,何况我辈孤且直!‎ ‎7.“不能食”“拔剑击柱”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是什么使他长叹息?‎ ‎【答案】 无限激愤之情。渴望有所作为,却无用武之地。‎ ‎8.“蹀躞垂羽翼”怎么理解?这一句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答案】 委曲苟活,虚度年华。不肯碌碌无为、阿附权贵、要有所建树的高尚情怀。‎ ‎9.“弄儿床前戏,看妇机中织”中“弄”“看”描绘了怎样的生活画面?‎ ‎【答案】 温暖幸福的家庭生活。‎ - 3 -‎ ‎10.“弃置罢官去,还家自休息”是表达归隐的情趣吗?请你运用“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赏析方法评析一下。‎ ‎【答案】 鲍照一生,始终执着地追求实现自我。他曾说:“大丈夫岂可遂蕴智能,使兰艾不辨,终日碌碌与燕雀相随乎?”诗人不是要逃避现实,隐身到幸福的小家庭圈子中去,实质是发泄不得志的牢骚话。或者说是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抗议。“自古圣贤尽贫贱,何况我辈孤且直!”诗人以古鉴今,去分析认识自己被埋没、遭贫贱的命运,并将自己与古代圣贤相提并论,表现了他对自我人格和自我价值的高度自信。‎ - 3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