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盘锦市辽河油田第二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辽宁省盘锦市辽河油田第二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www.ks5u.com 辽河油田第二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现代文阅读 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书院是中国历史上一种独具特色的文化教育组织,在中华文化的发展传承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且传入日本、韩国等国家,并被广为移植和仿建,成为中国文化的传播窗口和重要象征。传统书院文化的内涵相当丰富,可以从精神、制度和行为三个层面进行解读,汲取其合理成分,为当代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镜鉴和启示。‎ 精神文化层面:传统书院注重价值关怀,有益于当代德育为先理念的坚守。‎ 书院的精神文化主要包括书院的办学宗旨和教育理念。古代书院为“补官学之弊而兴办”,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形成了“明道传道”“发扬学术”的办学宗旨和“德育为本,修身为要;心忧天下,忠勇报国”的教育理念。书院大儒朱熹曾言:“熹窃观古昔圣贤所以教人为学之意,莫非使之讲明义理,以修其身,然后推以及人,非徒欲其务记览、为词章,以钓声名、取利禄而已也。”简言之,书院的精神文化是知识追求与价值关怀的完美统一。‎ 制度文化层面:传统书院强调规范保障,有利于当代高等教育管理的优化。‎ 书院的制度文化主要包括书院的管理架构和制度规范,其特点是管理机构精练化、管理原则民主化和管理方式学规化。书院的管理架构主要是“山长负责制”。山长是书院的灵魂和核心,主持教学、引领学术,德行必须“足为多士模范”。书院生徒参与管理比较普遍,很多职务都由学生担任,“斋长”是其中最主要的职务,从生徒中选择品行端正、学业优秀者担任。学规是为古代书院师生共同遵守的规章制度的通称,一般包括揭示、学则、学约等。在中国书院发展史上最具有代表性的学规是朱熹的《白鹿洞书院揭示》,内容涵盖阅读目的、进德立品、修身养性、阅读技法等方面,语言严肃而不失婉约。书院学规是根据学生的主体需要和内在潜能确定,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行为文化层面:传统书院倡扬活动实效,助益于当代学校教育实践的优化。‎ - 24 -‎ 书院的行为文化主要包括书院的会讲、讲会和游历等活动。讲会指大家聚集在一起,共同探讨,开展学术交流和学术争鸣。讲会参与者不分阶级、不问出身,广纳会友,所有人一律平等交流,学生在自习中产生的问题可以当面向老师请教可以得到及时解答。公元1167年,理学家朱熹专程从福建崇安来到湖南长沙,去访问主教岳麓书院的张栻,开创中国书院史上不同学派之间会讲的先河,留下了千古佳话“朱张会讲”。游历是书院大师提倡的践履活动,教育不能局限于课堂、书本,应该走向民间,走近名山大川。书院山长经常带领生徒“绝其尘香,存其道气”,使生徒“聆清幽之胜,踵明贤之迹,兴尚友之思”,以强化其社会责任感。‎ 在千余年的发展过程中,书院形成的独特文化符合教育的规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进入新时代,弘扬传统书院优秀文化,既可以引领人们的思想、规范人们的行为,又可以促进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摘编自张晓《传统书院文化的基本维度及其当代价值》‎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日、韩等国对中国书院进行了大范围的移植和仿建,使之在中华文化的发展传承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B. 书院的精神文化是知识追求与价值关怀的完美统一,它由书院的办学宗旨和教育理念两方面组成。‎ C. 朱熹访问主教岳麓书院的张栻,在这次讲会中,他们开展学术交流和争鸣,有益于教育实践的优化。‎ D. 新时代,在引领思想、规范行为以及促进文化自觉等方面,弘扬传统书院优秀文化具有一定的作用。‎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从精神、制度和行为三个文化层面入手,对传统书院文化丰富的内涵进行了解读。‎ B. 文章在论证三个文化层面时,引述了与书院大儒、南宋理学家朱熹有关的言论或事例。‎ C. 文章在论证传统书院文化的现实意义时,对每个层面的当代价值都进行了具体分析。‎ D. 文章在论证传统书院不同层面的特点时,也提及它们给予当代教育的不同角度的启示。‎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朱熹认为古代圣贤教人为学之意,并非在于培养人的阅读、写作能力并借此追求功名利禄。‎ B. 学规一般包括揭示、学则、学约等,它作为古代书院的规章制度,应该由师生来共同遵守。‎ C. 很多职务由学生担任,生徒参与管理较普遍,这是书院制度文化中管理原则民主化的体现。‎ D. 出于强化生徒的社会责任感的目的,书院山长经常带领他们游历,这有助于收获活动实效。‎ ‎【答案】1. D 2. C 3. A ‎【解析】‎ ‎【1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和归纳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一般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A - 24 -‎ 项,选项内容强加因果,原文第一段“传入日本、韩国等国家,并被广为移植和仿建”和“在中华文化的发展传承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没有因果关系。B项,以偏概全,原文第三段“书院的精神文化主要包括书院的办学宗旨和教育理念”,选项缺少“主要”二字。C项,张冠李戴,原文第七段中写朱熹访问张栻,属于“会讲”而不是“讲会”。故选D。‎ ‎【2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分析文章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C项,“对每个层面的当代价值都进行了具体分析”无中生有。结合文本内容“传统书院文化的内涵相当丰富,可以从精神、度和行为三个层面进行解读,汲取其合理成分,为当代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镜鉴和启示”“精神文化层面:传统书院注重价值关怀,有益于当代德育为先理念的坚守”“制度文化层面:传统书院强调规范保障,有利于当代高等教育管理的优化”“行为文化层面:传统书院倡扬活动实效,助益于当代学校教育实践的优化”分析可知,本文并未“对每个层面的当代价值都进行了具体的分析”。故选C。‎ ‎【3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A项,“并非在于培养人的阅读、写作能力并借此追求功名利禄”以偏概全。原文第三段中“非徒欲其务记览、为辞章,以钓声名、取利禄而已也”一句里“徒”字的含义是“只,仅仅”。故选A。‎ ‎【点睛】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 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 24 -‎ 老年人往往多病共体,是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慢病高发人群,又有失眠、头痛、腿脚疼痛等各类小病小痛。跟儿女说多了,儿女会嫌太啰嗦,医生大夫也大多没有耐性听老人详述病情。保健品、器械的推销员正是钻了这个“耐性的空子”,让老人们信任保健品商家胜过信任其他人。‎ 就全国而言,中国的医疗服务体系,去年一年就接诊了79.3亿人次。巨大的数字意味着,分摊到每位患者身上的诊疗时间寥寥无几,实际情形往往是“排队俩小时,看病半分钟”。医疗服务供给侧跟不上老龄化步伐,医疗服务体系没有针对老年人特点给予合理照护,目前来看是一个比较突出的矛盾。‎ 当务之急,是补短板、强供给,满足好老年群体快速增长的医疗保健需求。老年人生病主要原因是身体机能退化,预防、诊疗、康复、护理等医疗环节不应只关注疾病本身,而应该多方面、多学科、全方位协同来关注老年人整体感受,包括生理、心理、环境等因素。‎ ‎(选自《治治“坑老”的保健品陷阱(人民时评)》)‎ 材料二:‎ 目前会议营销已成为我国保健食品营销的主要手段之一。而会议营销的特殊性则令监管部门和业内专家十分挠头。‎ 在会议营销现场被“吹”得神乎其神的产品,其中不少为合法正规产品,在注册审批备案、标签标识声称等方面都没有问题,在日常产品抽检中都能顺利过关;而企业人员在会议现场进行的违法宣传和销售等情形,又面临着定性难和取证难的问题。会议现场往往会有营销人员对参会人员进行把控,只允许熟悉的老人入场,执法人员很难进入现场取证。‎ 中国营养保健食品协会秘书长刘学聪表示,会议营销本身并不违法,但往往会产生违反《食品安全法》经营销售、侵犯消费者权益等违法行为。违法企业用严重高于产品价值的价格销售产品,使消费者利益受损。‎ 食药监管部门和工商部门分别负有相应的监管职责,政府应加强部门联动监管和衔接的制度设计,尽可能突破取证、定性难题,防止因职责交叉造成监管缺失。‎ ‎(选自《保健品市场乱象令人触目惊心》)‎ 材料三:‎ 对于老年人来说,他们更多地偏向情感相关的导向,往往高度关注亲情、人际关系以及身体健康等。而往往那些忽悠人的骗子都有着相似的“套路“:首先打亲情牌,跟老年人唠家常,接着给老年人一些小恩小惠,提供免费体检等服务,再然后就开始推销自己的产品。‎ - 24 -‎ 在这个过程中,也有老年人从众心理在起作用。老年人脱离社会工作岗位时间过长,往往与主流社会脱节,不能全面获取信息。有的时候老年人会为了使自己不处于孤立、低落的状态,行为都会受“从众心理”驱使,会盲目地购买。老年人相对更容易贪小便宜,且又有着太强的“自尊心”,即便知道被骗后也往往难以向子女启齿。这就是很多骗局盯上老年人的重要原因。‎ 子女可以多多陪在老人身边,耐心、积极地和老年人交流,使老年人感觉到安全与陪伴,并让老年人相信子女才是最可信的人。今后一旦有骗子要打他们的主意,让他们第一时间想到与子女商量,减小被骗的可能性。‎ ‎(选自《关于老人受骗我们可以做什么?》)‎ 材料四:‎ 老年人遭遇骗局后不愿寻求帮助的原因 ‎(选自《理财、保健品处处有陷阱 老年人缘何成诈骗重灾区?》 )‎ ‎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老年人多病共体不法商贩“钻空子”‎ B. 会议式营销欺骗老人监管困境 C. 不法商贩获取老人信任推销产品 D. 老龄化社会医疗短板 满足医疗保健需求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国营养保健食品协会秘书长刘学聪表示,保健品的会议营销本身并不违法,但一定会产生违反《食品安全法》经营销售、侵犯消费者权益等违法行为。‎ B. 老人出现有病不首选医院、拿保健品当药品吃、宁可相信推销人员也不相信子女的怪现象,有老人自身的原因,更主要的是社会原因。‎ C. 许多老人对社会信息的摄取不全面,导致其与主流社会脱节,为了使自己不处于孤立状态,他们往往会“从众”盲目购买保健品。‎ - 24 -‎ D. 发觉自己受骗后接近五成的老人因为害怕被子女埋怨或难以向子女启齿而选择不寻求帮助,恰恰说明了子女与老人交流的欠缺。‎ ‎6. 根据材料分析,怎样破解保健品销售针对老年人的骗局?‎ ‎【答案】4. D 5. D ‎ ‎6. ①加强医疗服务供给建设,完善针对老年人特点医疗服务体系; ②加强市场监管,健全相关法律法规;③注重对老年人的思想引导,子女要多关爱关心老人。④让老年人有更多的融入社会的机会,获得更多信息。‎ ‎【解析】‎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非连续性材料内容的理解能力。需要考生认真阅读材料信息,概括各段材料的主要内容,辨析其中的异同点。之后浏览选项,将选项内容与原文进行分析比较。‎ D项,错误,以偏概全。根据材料一的最后一段可知:要补短板强供给,“不应只关注疾病本身”,应该从“预防、诊疗、康复、护理等”多个医疗环节入手。 故选D。‎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时要在原文中找对应句。先在选项中选定需要“定位”的关键词语,依据选定的“关键词”寻找、确定选项在原文中的对应句。然后将选项与对应句进行比较,比较选项和对应句时,应找到二者表述存在差异的地方,符合原文意思的是正确选项,否则是错误选项。‎ A项,错误,太绝对。原文材料二中是“往往会产生违反《食品安全法》经营销售、侵犯消费者权益等违法行为”,可见文中“往往”被选项替换成“一定”,表达上太绝对。‎ B项,错误,无中生有。根据材料三四可知,没有提到“老人自身的原因”与“社会原因”哪一个更重要。所以“更主要的是社会原因”错。‎ C项,错误,颠倒因果。根据材料三可知,“与主流社会脱节”从而“不能全面获取信息”,而不是“信息摄取的不全面导致与社会脱节”。‎ 故选D。‎ ‎【6题详解】‎ - 24 -‎ 本题考查材料内容的筛选、归纳和分析的综合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认真分析题干,明确题干问什么,我们要答什么;其次要回归文本,逐段分析,全面归纳,切不可凭自己的整体理解答题;最后不要忽略了材料的出处,有时材料出处的标题可以帮助我们归纳材料的主要内容,甚至标题就是材料的主要内容。‎ 根据文意,材料一的最后一段可知:①加强医疗服务供给建设,完善针对老年人特点医疗服务体系;材料二的最后一段可知:②加强市场监管,健全相关法律法规;材料三的2和3段可知:③注重对老年人的思想引导,子女要多关爱关心老人;④让老年人有更多的融入社会的机会,获得更多信息。‎ ‎【点睛】对文章内容的筛选和归纳,首先浏览选项标敏感点,敏感点就是题干要求的“内容”“艺术特色”等。其次回归原文找对应句,根据选项内容回归原文寻找对应句,筛选信息类要注意是否改变了原文判断,评价赏析类的选项要特别关注标注的敏感点是否有原文依据。最后排除定答案,根据“知识性错误”优先的原则,先将有“知识性错误”的选项挑选出来,然后再考虑赏析不当的选项,最后确定答案。‎ 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老夫老妻 冯骥才 ‎①他俩又吵架了。‎ ‎②可是今天的架打得空前厉害,起因却很平常,不过是老婆儿把晚饭烧好了,老头儿还趴在桌上通烟嘴,弄得纸块呀,碎布条呀,粘着烟油子的纸捻子呀,满桌子都是。老婆儿催他收拾桌子,老头儿偏偏不肯动。老婆儿便像一般老太太们那样叨叨起来。老婆儿们的唠唠叨叨是通向老头儿们肝脏里的导火线,不会儿就把老头儿的肝火引着了。两人互相顶嘴,翻起对方多年来一系列过失的老账,话愈说愈狠。老婆儿气得上来一把夺去烟嘴塞在自己的衣兜里,惹得老头儿一怒之下,把烟盒扔在地上,还嫌不解气,手一撩,又将烟灰缸子打落地上。还抓起桌上沏满热茶的大瓷壶,用力“叭”地摔在地上,老婆儿吓得一声尖叫,看着满地碎瓷片和溅在四处的水渍,老婆子直气得冲着老头大叫:‎ ‎“离婚!马上离婚!”‎ ‎③同样的怒火也在老头儿的心里燃烧着。只见他嘴里一边像火车喷气那样不断发出声音,一边冲到门口,猛拉开门跑出去,还使劲带上门。好似从此一去就再不回来。‎ ‎④老婆儿火气未消,站在原处,面对空空的屋子,一种伤心和委屈爬上心头。她想,要不是自己年轻时候得了那场病,有了孩子,她可以同孩子住去,何必跟这愈老愈执拗、愈急躁、愈混账的老东西生气?‎ - 24 -‎ ‎⑤不知为什么,他们每次打架过后两小时,心情就非常准时地发生变化,像刚才那么点儿小事还值得吵闹么?——她每次吵过架冷静下来时都要想到这句话。可是……老头儿总该回来了;他们以前吵架,他也跑出去过,但总是一个小时左右就悄悄回来了。但现在已经两个小时仍没回来。外边正下大雪,老头儿没戴帽子、没围围巾就跑了,外边地又滑,瞧他临出门时气冲冲的样子,别不留神滑倒摔坏吧?想到这儿,她竟在屋里呆不住了,起身穿上外衣,走出房子去了。‎ ‎⑥雪下得正紧,雪是夜的对比色,好像有人用一支大笔蘸足了白颜色把所有树枝都复勾一遍,使婆娑的树影在夜幕上白绒绒、远远近近、重重叠叠地显现出来。于是这普普通通、早已看惯了的世界,顷刻变得雄浑、静穆、高洁,充满活鲜鲜的生气了。‎ ‎⑦她一看这雪景,突然想到她和老头儿的一件遥远的往事。五十年前,他们在一个学生剧团。她的舞跳得十分出众。每次排戏回家晚些,他都顺路送她回家。她记得那天也是下着大雪,两人踩着雪走,也是晚上八点来钟,在沿着河边的那段宁静的路上,他突然仿佛抑制不住地把她拉到怀里去。她猛地推开他,气得大把大把抓起地上的雪朝他扔去。直打得他浑身上下像一个雪人。他们的恋爱就这样开始了。——从一场奇特的战斗开始的。‎ ‎⑧多少年来,这桩事就像一张画儿那样,分外清楚而又分外美丽地收存在她心底。每逢下雪天,她就不免想起这桩醉心的往事。年轻时,她几乎一见到雪就想到这事;中年之后,她只是偶然想到,并对他提起,他听了都要会意地一笑,随即两人都沉默片刻,好像都在重温旧梦。自从他们步入风烛残年,即使下雪天气也很少再想起这桩事。但为什么今天它却一下子又跑到眼前,分外新鲜而又有力地来撞她的心?‎ ‎⑨可现在她多么希望身边有一只手,夕阳老头儿在她身边!‎ ‎⑩真幸运呢!她这么老,还有个老伴。四十多年如同形影,紧紧相随。尽管老头儿爱急躁,又固执,不大讲卫生,心也不细等等,却不失为一个正派人,一辈子没做过一件亏心的事。一副直肠子,不懂得与人记仇记恨……她愈想,老头儿似乎就愈可爱了。‎ ‎⑾她在雪地里走了一个多小时,老头儿仍不见,雪却稀稀落落下小了。只有先回去了,看看老头儿是否已经回家了。当将要推开屋门时,心里默默地念叨着:“愿我的老头儿就在屋里!”‎ ‎⑿屋门推开了,啊!老头儿正坐在桌前抽烟。地上的瓷片都扫净了。炉火显然给老头儿捅过,呼呼烧得正旺。顿时有股甜美而温暖的气息,把她冻得发僵的身子一下子紧紧地攫住。她还看见,桌上放着两杯茶,一杯放在老头儿跟前,一杯放在桌子另一边,自然是斟给她的……老头儿见她进来,抬起眼看她一下,跟着又温顺地垂下眼皮。‎ - 24 -‎ ‎⒀她站着,好像忽然想到什么,伸手从衣兜里摸出刚才夺走的烟嘴,走过去,放在老头儿跟前。什么话也没说,赶紧去给空着肚子的老头儿热菜热饭,还煎上两个鸡蛋……‎ ‎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选择老夫老妻为对象,选择“吵架”这一生活小事为冲突点,正是要歌颂真挚感情的伟大,可贵。‎ B. 小说中,妻子在家强势,每次都把老头儿气得离家出走,结尾写老头儿“抬起眼看她一下,跟着又温顺地垂下眼皮”正说明了这一点。‎ C. 小说以时间顺序展开,但又使用插叙来丰富情节,如插入“恋爱时”的场景,来说明他们是有很好的感情基础的,从而为和好作伏笔。‎ D. 老婆子是一个“刀子嘴豆腐心”的女形象,她生性好强,性情急躁,但又重情重义,还善于反省。‎ ‎8. 老夫妻吵架过后,老婆子心理发生了哪些变化?请简要叙述。‎ ‎9. 结合文中第⑥段对“雪”的描写,简要分析本文环境描写的作用。‎ ‎【答案】7. B 8. 1)愤怒:因老头儿不注意生活小节而吵架后,老头儿的行为让她十分气愤:“离婚,马上离婚。”2)伤心和委屈:老头儿的离家让她想到了自己的不幸遭遇。3)担心:两小时后,她冷静下来,又开始担心老头儿,于是外出寻找。4)感到幸运:想到老头儿的好处,甚至觉得老头儿可爱了。5)甜美温暖:回到家,夫妻又开始默契的互相帮助。 ‎ ‎9. 1)情节方面:承上启下,承接上文妻子的担心,出门寻老头儿,又引出下文对“恋爱”“新婚”往事的回忆。(答“推动情节发展”也可)2)人物描写方面:“雪下得紧”烘托了妻子内心的烦乱、忐忑不安的心绪。3)情感表达方面:下雪的世界“顷刻变得雄浑、静穆.高洁,充满鲜活的生气”,又很好地暗示妻子对丈夫的宽容理解 ‎【解析】‎ ‎【7题详解】‎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对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综合赏析能力。答题时要求明确具体的考核的要点,然后结合文章内容判断正误,题中AB项考核情节,C项考核结构,D项考核形象,其中A项,“这是由自然环境决定的”于文无据。‎ ‎【8题详解】‎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概括文意的题目,要求概括老夫妻吵架过后,老婆子心理发生了哪些变化,答题时首先梳理情节,庵后根据情节概括,此题可根据文中的“因老头儿不注意生活小节而吵架后,老头儿的行为让她十分气愤:‘离婚,马上离婚。’”“老头儿的离家让她想到了自己的不幸遭遇”“‎ - 24 -‎ 两小时后,她冷静下来,又开始担心老头儿,于是外出寻找。④感到幸运:想到老头儿的好处,甚至觉得老头儿可爱了”“回到家,夫妻又开始默契的互相帮助”等情节概括其“愤怒”“伤心和委屈”“担心”“感到幸运”“甜美温暖”等心理。‎ ‎【9题详解】‎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分析小说中环境描写的作用的题目,要求回答文章的第⑥段对“雪”的描写的作用,注意从内容、情节、人物的性格和主旨的角度作答,此题第⑥段对“雪”的描写从情节方面看,承上启下,承接上文妻子的担心,出门寻老头儿,又引出下文对“恋爱”“新婚”往事的回忆;从人物描写方面看,“雪下得紧”烘托了妻子内心的烦乱、忐忑不安的心绪;从主旨和情感表达方面看,下雪的世界“顷刻变得雄浑、静穆、高洁,充满鲜活的生气”,又很好地暗示妻子对丈夫的宽容理解。‎ 点睛: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之一,其作用首先从本身分析,交代人物活动的背景,同时起到烘托、渲染的作用,然后从其它的要素分析,从人物的角度是暗示人物的心理和人物的命运,从情节的角度是推进情节的发展,从主旨的角度是暗示文章的主旨,或是升华主旨。‎ 古代诗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袁盎者,楚人也,字丝。父故为群盗,徙处安陵。高后时,盎尝为吕禄舍人。及孝文帝即位,盎兄哙任盎为中郎。‎ 绛侯①为丞相,朝罢趋出,意得甚。上礼之恭,常自送之。袁盎进曰:“陛下以丞相何如人?”上曰:“社稷臣。”盎曰:“绛侯所谓功臣非社稷臣社稷臣主在与在主亡与亡方吕后时诸吕用事擅相王刘氏不绝如带是时绛侯为太尉主兵柄弗能正。吕后崩,大臣相与共畔诸吕,太尉主兵,适会其成功,所谓功臣,非社稷臣。丞相如有骄主色,陛下谦让,臣主失礼,窃为陛下不取也。”后朝,上益庄,丞相益畏。已而绛侯望袁盎曰:“吾与而兄善,今儿廷毁我!”盎遂不谢。‎ 及绛侯免相之国,国人上书告以为反,征系清室,宗室诸公莫敢为言,唯袁盎明绛侯无罪。绛侯得释,盎颇有力。绛侯乃大与盎结交。‎ 袁盎常引大体忼慨。宦者赵同以数幸,常害袁盎,袁盎患之。盎兄子种为常侍骑,持节夹乘,说盎曰:“君与斗,廷辱之,使其毁不用。”孝文帝出,赵同参乘,袁盎伏车前曰:“臣闻天子所与共六尺舆者,皆天下豪英。今汉虽乏人,陛下独奈何与刀锯余人载!”于是上笑,下赵同。赵同泣下车。‎ 上幸上林②,皇后 - 24 -‎ ‎、慎夫人从。其在禁中,常同席坐。及坐,郎署长布席,袁盎引却慎夫人坐。慎夫人怒,不肯坐。上亦怒,起,入禁中。盎因前说曰:“臣闻尊卑有序则上下和。今陛下既已立后,慎夫人乃妾,妾主岂可与同坐哉!适所以失尊卑矣。且陛下幸之,即厚赐之。陛下所以为慎夫人,适所以祸之。陛下独不见‘人彘’乎?”于是上乃说,召语慎夫人。慎夫人赐盎金五十斤。‎ 然袁盎亦以数直谏,不得久居中,调为陇西都尉。‎ ‎(节选自司马迁《史记》,有删改)‎ ‎【注】 ①绛侯:即周勃,刘邦的开国大臣。②上林:秦汉时皇家苑囿。‎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绛侯所谓/功臣非社稷臣/社稷臣主在与在/主亡与亡/方吕后时/诸吕用事擅相/王刘氏不绝如带/是时绛侯为太尉主兵/柄弗能正 B. 绛侯所谓功臣/非社稷臣/社稷臣主在与在/主亡与亡/方吕后时/诸吕用事/擅相王/刘氏不绝如带/是时/绛侯为太尉主/兵柄弗能正 C. 绛侯所谓功臣/非社稷臣/社稷臣主在与在/主亡与亡/方吕后时/诸吕用事/擅相王/刘氏不绝如带/是时绛侯为太尉/主兵柄/弗能正 D. 绛侯所谓功臣/非社稷臣/社稷臣主在与在/主亡与亡/方吕后时/诸吕用事擅相/王刘氏不绝如带/是时/绛侯为太尉/主兵/柄弗能正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古人的名和字之间是有联系的,有的名与字含义相同或相近,比如诸葛亮,字孔明,“亮”与“明”的字义十分相近;有的则含义相反,如袁盎,盎是充盈的意思,字“丝”,则是少的意思。‎ B. 孝文帝即汉文帝,“孝文“是谥号。谥号是古代帝王、诸侯、贵族、大臣、后妃等具有一定地位的人死后,根据其生平事迹与品德修养所给予的称号,有褒有贬,如范仲淹的“文正”是褒,周厉王的“厉”是贬。‎ C. 皇后,皇帝的正妻。在后宫的地位就如同天子,是众妃子之主。古代皇后所居的寝宫多位于后宫正中央,因此皇后寝宫称为“正宫”或“中宫”。“中宫”“正宫”也就成了皇后的别称。‎ D. 司马迁的《史记》 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分为10表,12本纪,8书,30世家,70列传,共130篇。本文属于世家。‎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24 -‎ ‎ 袁盎出身卑微,父亲曾当过强盗,吕后掌权时,他还是寄身吕禄门下的家臣,孝文帝时靠哥哥保任他为中郎。‎ B. 袁盎有些行为可以说公私兼顾。宦官赵同受文帝宠幸,常常暗中伤害袁盎,袁盎对他很头痛。于是找机会当面羞辱了赵同,文帝只是笑一笑,让赵同下车。‎ C. 一次,孝文帝带着皇后和慎夫人到上林苑。袁盎拉慎夫人入座,使慎夫人很生气,不肯入座,皇帝也很恼怒,起身进入内室。后来经袁盎解释原因,皇上和慎夫人原谅了他。‎ D. 袁盎直言敢谏,他曾在孝文帝面前指出周勃的过错,要文帝坚守君臣礼节,致使周勃对他有怨气,但在周勃被无辜下狱时,他又替周勃辩说,使周勃获释,两人又成了好朋友。‎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已而绛侯望袁盎曰:“吾与而兄善,今儿廷毁我!”盎遂不谢。‎ ‎②孝文帝出,赵同参乘,袁盎伏车前曰:“臣闻天子所与共六尺舆者,皆天下豪英。”‎ ‎【答案】10. C 11. D 12. C ‎ ‎13. (1)过了不久,绛侯(周勃)怨恨袁盎说:“我与你的兄长(袁哙)有交情,现在你小子却在朝廷上诽谤我(或说我坏话)!”袁盎也不向他谢罪。(2)汉文帝出巡,赵同陪同乘车,袁盎伏在车前,说道:“我听说与天子共乘高大车舆的人,都是天下的英雄豪杰。”‎ ‎【解析】‎ ‎【10题详解】‎ 此题考查考生文言断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正确理解相关语句,在语意把握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标志,如作主语、宾语的名词、代词,句首发语词,句末语气词,句间连词以及并列、排比结构等。并且能通过选项的比对,排除错项,选定正确项。‎ 句意为:绛侯是通常所说的功臣,并不是国家的重臣.国家的重臣能与皇上生死与共.当年吕后的时候,诸吕掌权,擅自争相为王,以致使刘家的天下就像丝带一样的细微,几乎快要断绝,在这个时候,绛侯周勃当太尉,掌握兵权,不能匡正挽救。‎ ‎ “诸吕用事”,各姓吕的掌权,是独立完整的句子,“事”后停顿;擅相王”, 擅自争相为王,独立完整,前后需要断开。据以上分析,排除AD。‎ ‎“主兵柄”语意完整,是动宾短语,前后需要断开,故排除B项。‎ 故选C。‎ ‎【11题详解】‎ - 24 -‎ 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对文化常识的考查主要集中在古代的称谓、官职的变迁、人才的选拔、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域划分、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与课本注释相关的内容。‎ D项, “《史记》 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错误, “编年体”改为“纪传体”; “本文属于世家”错误,本文是列传。‎ 故选D。‎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了解文言文的大意,然后根据选项,在文中找到相关语句,分析选项是否概括全面,翻译是否正确。本类题型设陷方式一般有故意拔高、信息错位、语句翻译错误、手法错误等。做题时要回归语境,理解翻译选项涉及的相关句子,然后将原文内容和选项加以对比,就能发现问题。‎ C项, “袁盎拉慎夫人人座”错,原文是“袁盎引却慎夫人坐”,即袁盎过来将慎夫人的座位向后拉了一些。从下文也可以看出,袁盎强调主妾之间尊卑有序,慎夫人是妾,是不能和皇后平起平坐的。‎ 故选C。‎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文言文翻译能力。注意:字字落实,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直译,指译文要与原文保持对应关系,重要的词语要相应的落实,要尽力保持原文遣词造句的特点和相近的表达方式,力求语言风格也和原文一致。意译,指着眼于表达原句的意思,在忠于原意的前提下,灵活翻译原文的词语,灵活处理原文的句子结构。两者的关系是,只有在直译表达不了原文意旨的情况下,才在相关部分辅之以意译。本题的重点词如下:‎ ‎①已而:过了不久;望:怨恨;善:交好;谢:谢罪。‎ ‎②参乘:陪同乘车; 舆:车; 前:名词作动词,走上前;“皆天下豪英”:判断句 。‎ ‎【点睛】理解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文言特殊句式和词类活用是文言文阅读的基础,因为不理解实词、虚词,词类活用,文言特殊句式,就不能理解文意,也就无法进行文言文翻译。因此,考生对于考纲规定的120个文言实词,18个文言虚词和常见的词类活用,文言特殊句式一定要熟悉其用法。‎ 译文:‎ 袁盎是楚地人,字丝。他的父亲从前曾经与强盗为伍,后来搬迁定居在安陵。吕后时期,袁盎曾经当过吕后侄吕禄的家臣。等到汉文帝登上了皇帝位,袁盎的哥哥袁哙保举他做了中郎的官。 ‎ - 24 -‎ 绛侯周勃担任丞相,朝觐之后,便急急忙忙地走出朝廷,很是踌躇满志。皇上对他非常恭敬,常常目送他。袁盎进谏说:“陛下以为丞相绛侯是什么样的人?”皇上说:“他是国家的重臣。”袁盎说:“绛侯是通常所说的功臣,并不是国家的重臣。国家的重臣能与皇上生死与共。当年吕后的时候,诸吕掌权,擅自争相为王,以致使刘家的天下就像丝带一样的细微,几乎快要断绝。在这个时候,绛侯周勃当太尉,掌握兵权,不能匡正挽救。吕后逝世,大臣们一起共同反对诸吕,太尉掌握兵权,又恰好遇到那个成功的机会,所以他是通常所说的功臣,而不是国家的重臣。丞相如果对皇上表现出骄傲的神色,而陛下却谦虚退让,臣下与主上都违背了礼节,我私下认为陛下不应该采取这种态度。”以后在上朝的时候,皇上逐渐威严起来,丞相也逐渐敬畏起来。过了不久,丞相怨恨袁盎说:“我与你的兄长袁哙有交情,现在你小子却在朝廷上毁谤我!”袁盎也不向他谢罪。‎ 等到绛侯被免除了丞相的职位,回到自己的封国,封国中有人上书告发他谋反,于是绛侯被召进京,囚禁在监狱中。皇族中的一些公侯都不敢替他说话,只有袁盎证明绛侯无罪。绛侯得以被释放,袁盎出了不少力。绛侯于是与袁盎倾心结交。‎ 袁盎常常称引些有关大局的道理,说得慷慨激昂。宦官赵同因为不只一次地受到皇上的宠幸,常常暗中伤害袁盎,袁盎为此感到忧虑。袁盎的侄儿袁种担任侍从骑士,手持符节护卫在皇帝左右。袁种劝说袁盎说:“你和他相斗,在朝廷上侮辱他,使他所毁谤的话不起作用。”汉文帝出巡,赵同陪同乘车,袁盎伏在车前,说道:“我听说陪同天子共乘高大车舆的人,都是天下的英雄豪杰。如今汉王朝虽然缺乏人才,陛下为什么单单要和宦官同坐一辆车呢!”于是皇上笑着让赵同下去,赵同流着眼泪下了车。‎ 皇上驾临上林苑,窦皇后、慎夫人跟从。她们在宫中的时候,慎夫人常常是同席而坐。这次,等到就坐的时候,郎署长布置坐席,袁盎把慎夫人的坐席向后拉退了一些。慎夫人生气,不肯就坐。皇上也发怒,站起身来,回到内室。袁盎就上前劝说道:“我听说尊贵和卑下有区别,那样上下才能和睦。 如今陛下既然已经确定了皇后,慎夫人只不过是个妾,妾和主上怎么可以同席而坐呢!这样恰恰失去了尊卑的分别了。再说陛下宠爱她,就厚厚地赏赐她。陛下以为是为了慎夫人,其实恰好成了祸害她的根由。陛下难道没有看见过‘人彘’吗?”皇上这才高兴,召来慎夫人,把袁盎的话告诉了她。慎夫人赐给袁盎黄金五十斤。 ‎ 但是袁盎也因为多次直言劝谏,不能长久地留在朝廷,被调任陇西都尉。‎ 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下面的问题。‎ 别睢阳故人 张谓 - 24 -‎ 少小客游梁,依然似故乡。‎ 城池经战阵,人物恨存亡。‎ 夏雨桑条绿,秋风麦穗黄。‎ 有书无寄处,相送一沾裳。‎ ‎14. 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首联写作者从小客居游历梁地,由于时间很长,作者感觉这里就是自己的故乡了。‎ B. 颔联写作者居住的地方由于经历了长年战乱,城池破败,过去的人和事已然不在。‎ C. 颈联写夏日经雨桑条焕发了新绿,在秋风中麦子已成熟,体现了时序光阴的更替。‎ D. 尾联写作者有家书不知道寄到哪里去,主要是因为朋友要走,自己无人可以托付。‎ ‎15. 本诗主要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概括。‎ ‎【答案】14. D 15. ①客居的孤独凄凉②物是人非的感慨③离别的不舍 ‎【解析】‎ ‎【14题详解】‎ 这是一道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题目,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D项,“家书”理解错误,指寄给友人的信,“无处托付”判断错误。故选D。‎ ‎【15题详解】‎ 此题考查鉴赏诗歌思想情感的能力。鉴赏本歌的丰富情感,就要从叙事、描写、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逐句逐联来分析,抓诗句中的景语、情语和典故语等。“少小客游梁” 写作者从小客居游历梁地,表达客居的孤独凄凉;“城池经战阵,人物恨存亡” 写作者居住的地方由于经历了长年战乱,城池破败,过去的人和事已然不在,表达物是人非的感慨;“相送一沾裳”表达离别的不舍。‎ ‎【点睛】诗歌的情感分析的题目一直是考试的重点,但是考核的难度并不是太大,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不知道答题的突破口,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中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句子作答,重点是在自己的答案要包含诗歌中的重点词语,这样就能和给的答案无限接近,还要注意诗歌的抒情方式,根据抒情方式分析情感。答题时情感都要求结合诗句分析,不要只答出情感而放弃诗句。‎ 名篇名句默写 - 24 -‎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表现诗人蔑视权贵体现主旨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 ? ‎ ‎(2) 李白《将进酒》中用夸张和比喻的修辞感叹岁月流逝,人生易老的两句是:_____ ,______ 。 ‎ ‎(3)《报任安书》中司马迁自述其创作《史记》的目的是:“亦欲以究天人之际, _______,____ 。” ‎ ‎(4)高适的《燕歌行》中运用对比手法揭露“汉军”中将军和士兵苦乐不均,生死迥异的地位和待遇,暗示了必败的原因的两句是_____ ,_______。 ‎ ‎(5)《春江花月夜》中_____,_____是说人生易老,一代一代无穷无尽地递变着,而江月却年复一年没有什么变化。‎ ‎【答案】 (1).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2). 使我不得开心颜 (3).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 (4). 朝如青丝暮成雪 (5). 通古今之变 (6). 成一家之言 (7). 战士军前半死生 (8). 美人帐下犹歌舞 (9). 人生代代无穷已 (10). 江月年年望相似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默写名句名篇的能力,解题时必须注意语意的提醒,从理解内容方面入手,不要死记硬背。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出下句的直接默写。此类试题解答时,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和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别字形。‎ ‎(1)“诗人蔑视权贵”是提示,同时注意“摧”“事”的书写;‎ ‎(2)“比喻的修辞感叹岁月流逝,人生易老”是提示,同时注意“堂”“白”的书写;‎ ‎(3)“自述其创作《史记》的目的”是提示,同时注意“通”的书写;‎ ‎(4)“必败的原因”是提示,同时注意“帐”的书写;‎ ‎(5)“一代一代无穷无尽”和“江月却年复一年”是提示,同时注意“已”的书写。‎ ‎【点睛】考生默写名句名篇时,容易出现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一时回忆不起来(背诵不出);二是顺序错乱,张冠李戴;三是书写错漏。因此,答题时要沉着认真,要善于借助出处和引导句去回忆,万一一时记不起来,可以先放一放,不要急躁,做完其他题后可能又会突然记起来。答完题一定要反复默念,包括引导句在内,进行“全程回放”,这样,语序不当和书写错漏的问题一般都可以被发现并纠正。‎ 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 24 -‎ 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已经吹响,会不会抓落实、想不想抓落实、敢不敢抓落实,锻炼着我们的精神状态、工作作风和办事能力。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把扶贫开发工作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来抓,既要__________,也要冲锋陷阵,切实解决思想认识不到位、体制机制不健全、工作措施不落实等突出问题。贫富差距加大会影响经济增长、社会稳定,所以解决贫困问题__________。‎ 脱贫任务艰巨,到2020年70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需要每年减贫1000多万人,( ),也面临不少新情况、新挑战。脱贫攻坚已经到了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关键阶段,面对的都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采用常规思路和办法、__________地推进难以完成的任务,必须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思路、更精准的举措、超常规的力度,__________实现脱贫攻坚目标。‎ ‎17.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已经吹响,敢不敢抓落实、想不想抓落实、会不会抓落实,锻炼着我们的精神状态、工作作风和办事能力。‎ B. 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已经吹响,想不想抓落实、敢不敢抓落实、会不会抓落实,体现着我们的精神状态、工作作风和办事能力。‎ C. 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已经吹响,想不想抓落实、敢不敢抓落实、会不会抓落实,锻炼着我们的精神状态、工作作风和办事能力。‎ D. 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已经吹响,会不会抓落实、想不想抓落实、敢不敢抓落实,体现着我们的精神状态、工作作风和办事能力。‎ ‎18.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运筹帷幄 迫在眉睫 按部就班 众志成城 B. 建言献策 千钧一发 循规蹈矩 同仇敌忾 C. 运筹帷幄 千钧一发 按部就班 同仇敌忾 D. 建言献策 迫在眉睫 循规蹈矩 众志成城 ‎19.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脱贫攻坚既面临着一些多年未解决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 B. 脱贫攻坚既面临着一些深层次的多年未解决的矛盾和问题 C. 脱贫攻坚还面临着一些多年未解决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 D. 脱贫攻坚还面临着一些深层次的多年未解决的矛盾和问题 ‎【答案】17. B 18. A 19. A - 24 -‎ ‎【解析】‎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应先浏览选项,排除有明显错误标志的句子,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画线句子有两处语病:①不合逻辑,应是“想不想抓落实、敢不敢抓落实、会不会抓落实”;②搭配不当,“锻炼”与“状态”“作风”不搭配,可改为“体现”。综合分析,B项修改最恰当。故选B。‎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成语意思和用法的辨析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把握成语的意思,然后结合语境辨析正误。‎ ‎①运筹帷幄:在后方决定作战策略,泛指筹划决策。建言献策:陈述主张或意见,进献计策。此处主语是“各级党委和政府”,应选用“运筹帷幄”。‎ ‎②迫在眉睫:形容事情临近眼前,十分紧迫。千钧一发:形容事态极其危险。此处强调的是“紧急”而不是“危险”,应选用“迫在眉睫”。‎ ‎③按部就班:按照一定的条理,遵循一定的程序。循规蹈矩:原指遵守规矩,现在指拘泥于旧的准则,不敢稍做变通。此处语境是“采用常规思路和办法”根据此处语境,应选用“按部就班”。‎ ‎④众志成城:比喻大家团结一致,就能克服困难,得到成功。同仇敌:全体一致地仇恨敌人。此处语境是团结一致实现脱贫攻坚目标,应选用“众志成城”。故选A。‎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语言表达的连贯、语句逻辑严密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要注意认真研读文本,把握考点考向的要求。这是一道根据文意填空的题目,高考题目一般为科普类的说明性文字,文段表述结尾严密。要求填写的较为准确,这样就要注意上下文之间的关系,前后文之间的相互的提示和照应,尽量文中的词语组织句子进行填写,这样能够减小误差。‎ 根据下文的词语“也”,可排除C、D两项;‎ ‎“矛盾和问题”的前面是多重定语,正确的语序应是“多年未解决的深层次”,排除B项。‎ 故选A。‎ - 24 -‎ ‎【点睛】正确使用词语的题目,有成语和熟语,有时还考核虚词。实词注意从词语的含义、感情色彩、固定搭配、程度的轻重、运用的范围等角度区分,成语注意从望文生义、对象错配、褒贬误用、语法搭配、似是而非的角度分析,虚词注意分析连接的句子之间的关系和虚词的用法和意义是否相符。‎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药品可以帮我们预防、治疗疾病,但若使用不当,①__________________,以口服药为例,药物进入胃肠道后逐渐被吸进血液,随着时间推移,②__________________,当药物浓度高于某一数值时就开始发挥疗效,然而,③__________________,超过一定限度就可能产生毒性,危害身体健康。‎ ‎【答案】 (1). ①也可能对身体产生损害 (2). ②血液中药物浓度会逐渐升高 (3). ③药物浓度并不是越高越好 ‎【解析】‎ 试题分析:①处,根据横线前“药品可以帮我们预防、治疗疾病”“若使用不当”可以推断出此处填写表示“就有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伤害”意思的句子;②处,根据横线前“逐渐被吸收进血液”“随着时间推移”和横线后“药物浓度高于某一数值”可以推断出此处填写表示“血液中药物浓度越来越高”意思的句子;③处,根据横线前“然而”和横线后“超过一定限度就可能产生毒性,危害身体健康”,可以推断出此处填写表示“药物浓度不是越高越好”意思的句子。‎ ‎21.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完成各题。‎ ‎“身无半亩,心忧天下;读破万卷,神交古人”,这是清代爱国名将左宗棠书塾的一副对联。我们知道,读破万卷,首推名著经典;神交古人,当交心灵品格。中外名著中有许多值得我们“神交”的艺术形象。请从下面推荐的人物中任选其一,先填写作品名称及作者,再用一句话概述你愿与之“神交”的理由。‎ 诸葛亮 孙少平 贝多芬  保尔·柯察金    ‎ ‎(1)我选______________,出自作品:《____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___‎ ‎(2)理由: ‎ ‎【答案】贝多芬 《名人传》 罗曼•罗兰 隐忍苦难,抗争命运,创造欢乐,给人们以安慰、勇气和力量。‎ 诸葛亮 《三国演义》 罗贯中 ‎ 足智多谋,运筹帷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解析】‎ - 24 -‎ ‎【详解】本题考查名著阅读中的人物形象分析和积累的综合能力。该题意在指导学生去阅读文学名著。名著阅读需要积累大量的人物形象,这要靠我们平时的阅读积累。积累的方式主要是摘抄和理解分析。本题均是名家名篇。‎ 诸葛亮:足智多谋,运筹帷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三国演义》中的人物)‎ 孙少平:坚强不屈的奋斗者,热情向上的生活者。(《平凡的世界》中的人物)‎ 贝多芬:隐忍苦难,抗争命运,创造欢乐。(《名人传》中的人物)‎ 保尔·柯察金:崇高的道德风貌、高昂的革命激情、钢铁般的坚强意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人物)‎ ‎【点睛】名著阅读积累是一个很宽泛话题,从学生备考的实际出发,可以积累以下方面的内容:‎ ‎1、作家作品常识,包括作家字号、时代、文学史上的地位,作品朝代及在文学史上的地位等。‎ ‎2、作品的故事梗概,重要章节的主要内容、故事情节等。‎ ‎3、作品的主要人物及其性格特征。‎ ‎4、作品大致主旨。‎ 以上1、3点,从当前名著阅读的考题来看最为重要。‎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19年时值建国70周年,举国欢庆,学校举办以“传承中国精神”为主题的演讲比赛献礼祖国,你将代表你们班级参赛。请从工匠精神、雷锋精神、女排精神、塞罕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震救灾精神中选择你最希望传承的一种,写一篇演讲稿,表达出你的个性见解。‎ 要求: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答案】例文:‎ 工匠精神 亲爱的老师,同学:‎ 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工匠精神》。那么什么是“工匠精神”?“工匠精神”指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核心是一种精神、一种信念或者说一种情怀,是把一件工作、一项事情、一门手艺当作一种信仰,一丝不苟把它做到极致,做到别人无可替代。‎ ‎ “工匠精神”的核心在于专注。专注是对于专业精益求精的追求,大国工匠彰显大国风范,大国工匠托起巨龙腾飞。央视播出的宣传片《大国工匠》,为奋斗在生产一线的一群杰出劳动者的聪明才智、敬业勤勉,书写了一部劳动者之歌。‎ - 24 -‎ 高凤林,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一科研研究院首都航天机械公司特种熔融焊接工高级技师,从事火箭发动机焊接工作。在承接国家“七五”攻关项目,东北哈汽轮机场大型机车换热器的生产中技术人员一年多未攻克的熔焊难关,高凤林凭借着多年的实践经验和反复摸索使压了生产单位一年多的两组18台产品顺利交付。发扬“工匠精神”,将精益求精、严谨、耐心、专注、坚持、敬业等精神,内化为个人内在的素质。‎ 朱爱民能够脱颖而出,正在于他碰到问题不退缩,潜心钻研,虚心学习,掌握了相关技术,有了看家本领,碰到问题才不至于心慌。他们毕生追求职业技能的完美和极致,他们专注和坚守自己的岗位,他们传承和钻研职业的技能。他们是国宝级的顶尖技工,他们是一个领域不可或缺的人才。他们用无可挑剔的技能书写着人生的平凡与不平凡,他们用自己的双手为时代,为社会奉献着人生。他们的技艺让人们为之震惊,为之叹服,为之激动,为之点赞。他们是事业的脊梁!‎ 是啊,在社会主义的大潮中,各行各业、各条战线都要秉持“工匠精神”,耐住寂寞、经住诱惑,不达目的、绝不放弃。它已经是一种信仰,一种“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的执着。弘扬工匠精神,要增强主人翁精神。有的人可能有小富即安或者是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心态,这些都是要不得的。‎ 我们作为新时代青年,更应该继承先辈们的工匠精神,努力学习,提高素质,为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奠定坚实的基础!‎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了写作文的能力。‎ 审题:本题是一则任务驱动型作文,要求学生对材料所述现象进行选择,发表看法,立意时赞同哪一方,否定哪一方,观点一定要明确,而我们所赞同的观点必须是具有正能量的观点,要符合正确的价值取向。本题要求从工匠精神、雷锋精神、女排精神、塞罕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震救灾精神中选择一种,因此一定要按要求去做,只能在这个范围内进行选择,并且是只选一种。‎ 立意:‎ ‎(1)“大国工匠”是一种精益求精追求 ‎(2)“大国工匠”是一种精神理念 ‎(3)工匠精神助我成功 素材:‎ - 24 -‎ ‎(1)工匠之家树基层,工匠精神筑灵魂。‎ ‎(2)执工匠精神之心,为人民群众服务。‎ ‎(3)很多人认为工匠是一种机械重复的工作者,但其实,工匠意味深远,代表着一个时代的气质,与坚定踏实精益求精相连。‎ ‎(4)脚踏实地的去做事,用心造就卓绝品质。‎ ‎(5)曾几何时,工匠是一个中国老百姓日常生活须臾不可离的职业,各类手工匠人用他们精湛的技艺为传统生活图景定下底色。社会进入后工业时代,一些与现代生活不相适应的老工匠逐渐淡出,但工匠精神永不过时。‎ ‎(6)“大国工匠”的感人故事、生动实践表明,只有那些热爱本职、脚踏实地,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尽职尽责、精益求精的人,才可能成就一番事业。‎ ‎(7)高凤林参与过一系列航天重大工程,焊接过的火箭发动机占我国火箭发动机总数的近四成。攻克了长征五号的技术难题,为北斗导航、嫦娥探月、载人航天等国家重点工程的顺利实施以及长征五号新一代运载火箭研制作出了突出贡献。‎ 所获荣誉: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道德模范、最美职工。‎ ‎(8)一把焊枪,一双妙手,他以柔情呵护复兴号的筋骨;千度烈焰,万次攻关,他用坚固为中国梦提速。那飞驰的列车,会记下他指尖的温度,他就是——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电焊工李万君。‎ 李万君先后参与了我国几十种城铁车、动车组转向架的首件试制焊接工作,总结并制定了30多种转向架焊接规范及操作方法,技术攻关150多项,其中27项获得国家专利。他的“拽枪式右焊法”等30余项转向架焊接操作方法,累计为企业节约资金和创造价值8000余万元。‎ 结构层次:首先给“大国工匠”下定义,告诉读者什么是“大国工匠”,它的更深层次的含义是什么,它是一种精神,一种品质。接下来采用例证法,说明在各行各业都存在这样的追求精益求精的人。最后呼吁同学们,要继承并发扬这种精神。‎ ‎【点睛】任务驱动型作文旨在考查阅读能力、写作能力以及思维能力。要求学生读懂材料,并按照任务指令作文。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基本框架包括一个好的标题、引述材料并表明观点、阐述理由进行剖析材料,最后联系实际进行写作。‎ 演讲稿一般格式: ‎ ‎1.顶格写称谓语(如:亲爱的老师)‎ ‎2.下一行空两格写问候(如:大家好) ‎ - 24 -‎ ‎3.正文 。与一般议论性文字写法相同 ‎4.结尾(如:谢谢大家)‎ - 24 -‎ ‎ ‎ - 24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