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四《张衡传》ppt课件(6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必修四《张衡传》ppt课件(67页)

张 衡 传 《 后汉书 》 作者简介 范晔 (398~445年), 字蔚宗,南朝宋 代顺阳山阴(浙江绍兴)人。 历史学家。 《宋书》上说他少年好学,博通经史,善为文章。后因密谋拥戴文帝的兄弟刘义康被处死刑,死时才48岁。他根据前人撰述的几十种有关后汉的历史著作,编成 《后汉书》,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合称“四史”。后世称赞其文笔“简而且周,疏而不漏” . 前四史:司马迁 《 史记 》 、班固 《 汉书 》 、范晔 《 后汉书 》 、陈寿 《 三国志 》 《 后汉书 》 : 是一部记载东汉历史的 纪传体 史书 。 《 史记 》 :由 司马迁 撰写的中国 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 《 汉书 》 : 《 汉书 》 ,又称 《 前汉书 》 ,由我国 东汉 时期的历史学家 班固 编撰,是中国 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 《 三国志 》 :西晋 陈寿 编写的一部主要记载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的 纪传体国别史 。 四书: 《 论语 》 、 《 孟子 》 、 《 大学 》 、 《 中庸 》 六经:《师说》 《 诗 》 、 《 书 》 、 《 礼 》 、 《 易 》 、 《 乐 》 、 《 春秋 》 六艺(技能): 礼、乐、射、御、书、术 六义: 风、雅、颂、赋、比、兴 张衡( 78 —— 139 )东汉著名 文学家、科学家、政治家。 字 平子 , 在 文学、艺术、地震学、天文学、地理学、数学、气象学、机械学等 方面都颇有建树 。 1956 年,郭沫若为南阳重修的张衡墓题词时说: “ 如此全面 发展的人物,在世界上亦所罕见 。 ” 记里鼓车 指南车 文学成就 在文学方面,他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颗光辉灿烂的明星。 名著 《 东京赋 》 (洛阳) 和 《 西京赋 》 (长安) 合称 《 二京赋 》 , 描写了东汉时期长安和洛阳的繁华景象,讽刺了官僚贵族荒淫无耻的寄生生活。 《 南都赋 》 生动地描绘了当时南阳郡的社会风貌、自然风光和民间风俗。此外还著有 《 归田赋 》 、 《 思玄赋 》 、 《 四愁诗 》 等 30 余篇。 地震学 在地震学方面,他发明创造了“ 地动仪 ”(公元 132 年),是世界上第一架测定地震及方位的仪器,比欧洲早 1700 多年。 张衡观测记录了两千五百颗恒星,创制了世界上第一架能比较准确地表演天象的 漏水转浑天仪 , 提出了“月光生于日之所照”的科学论断, 第一次正确解释了月食的成因 ,说明月光是日光的反照,月食是由于月球进入地影而产生的。 第一架测试地震的仪器 — 候风地动仪, 还制造出了指南车、自动记时鼓车、飞行数里的木鸟等等。 为了纪念张衡的功绩,人们将月球背面的一个环形山命名为“张衡环形山”,将小行星 1802 命名为“张衡星” 。 人民至今还在怀念着他,一九五五年全国发行 过纪念邮票。一九五六年南阳重修他的坟墓和读书 台,郭沫若曾在他的纪念碑上题道: “ 如此全面发 展之人物,在世界史上亦所罕见,万祀千龄,令人 敬仰 。 ” 张衡故居与张衡墓庐 历史传记的特点 作为传记,除了介绍人物 姓名 、籍贯之外,还必须选择人物一生中最具有特征的 事件 ,叙述他的为人以及对社会的 影响 。 由于传记不同于史料,所以人物必须“活 跃”,有可感性。 传记的基本特点是:翔实而典型的文字记录和朴实而形象的文学色彩。 传记的种类: 自传、小传、评传、别传、外传等。 《 张衡传 》 属于 评传 。评传既记叙人物的事迹, 又评价探讨人物的思想状况、人物所处的时代背 景、思想发展过程和对人类的贡献。   注意: 传记叙述一个人的生平,并不在于也不可能把一个人的一生的全部经历,事无巨细都写下来,只能记一生中的主要事件,同时显示他的品格特点。 读准字音 属( zh ǔ )文 邓骘( zh ì ) 璇 ( xu á n) 机 河间相( xi à ng ) 驿( y ì )站 骸 ( h á i ) 骨 篆( zhu à n )文 范晔( y è ) 蟾( ch á n ) 蜍( ch ú ) 逾侈( ch ǐ ) 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衡少 善 属文 , 游于三辅 , 因 入京师,观 太学 ,遂通 五经 ,贯 六艺 。 张衡字平子,南阳郡西鄂县人。张衡年轻时就 擅长写文章 , 曾 到三辅一带 游学 , 接着 进了 京城洛阳,在太学学习, 于是 通晓 五经, 贯通 六种学问和技能。 善 :擅长,形容词作动词 属(zhǔ)文 :写文章。属,连缀。 游于三辅 :在三辅一带游学。游,游历游学,指考察学习。下文“观太学”的“观”也是“游”的意思。 三辅 :三个地区在今陕西西安附近。京师:指洛阳。 因 : 于是,就→接着 太学 :古代设在京城的全国最高学府。西晋称 “ 国子学 ” ,隋称 “ 国子监 ” ;其生员皆称太学生,国子生 五经 : 指《诗》《书》《礼》《易》《春秋》五部经书。 六艺 : 指礼、乐、射、御、书、数六种学问和技能。 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 。常 从容 淡静,不好 交接 俗人。 永元 中, 举 孝廉 不行 , 连辟 公府 不就。 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 虽……而……”,相当于“虽然……但是……”。文言文里,前边分句用“虽”,后边分句有时候用“而”“然”“犹”等词同它呼应。 于 ,表比较。 从容 :言语举止适度得体。今:不慌忙。 交接 :和……交往,今:接管,移交 连辟(bì)公府: 屡次(被)公府征召。 辟 ,被征召。公府,三公(太尉、司徒、司空)的公署。 东汉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是当时最高的长官。 虽然才学高出当时一般人,却没有骄傲自大的情绪。 (他)平常态度从容稳重,性情 淡泊宁静,不 喜欢与一般世俗的人往来。永元年间,被推荐为孝廉,没有去应荐,屡次被公府征召,都没有去应召。 时 天下 承 平日久,自王侯以下 莫 不 逾侈 。衡乃 拟 班固 《 两都 》 作 《 二京赋 》 , 因以 讽谏。精思 傅会 ,十年乃成。大将军邓骘 奇 其才,累召不应。 时: 名作状,当时 承 :接续 莫 : 没有谁 逾侈: 过度奢侈。 拟 : 摹仿,仿照 班固《两都》: 班固作的《两都赋》。两都,西汉的都城长安和东汉的都城洛阳。下文的“ 二京”,也指长安和洛阳。 因 :用。 以 :来 傅会: 文章的组织、布局、命意、修辞。也写作“附会”。 奇: 以 ……为奇,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当时,社会长期太平,从王公贵族到一般的官吏,没有谁不过着非常奢侈的生活。张衡就仿照班固的 《 两都赋 》 写了一篇 《 二京赋 》 ,用来(向朝廷)讽喻规劝。(他)精心地构思写作,(经过)十年才完成。大将军邓骘认为他的才华出众,多次召请(他)去做官,(他)也不去应召。 这一段为文章的第一部分,记述了 张衡的学业、品德 和文学上的成就。 开头两句按历史人物传记的格式,记述 张 衡的 姓名、籍贯 与家世 。接着介绍 其在文学上的造诣 。“少 善属文”说明他具有 先天的禀赋 ,而“ 游于三辅,因入京师, 观太学”说明他注重社会实践。也正是因为他在青少年时代 就打下了如此深厚扎实的基础,并不断自我提高,所以才能 “通五经,贯六艺”。在叙述了其“才”后紧接着叙述其德。 “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具有 谦虚稳重、超尘拔俗 的品格,而面对统治者的招罗,作者连用“不行”“不就”“ 不应”等词语表现他的 不慕荣利 的高洁品德。而 《 二京赋 》 进一步证实其文学才能及精研精神。 第一段内容小结: 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 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 治学的态度:严谨、谦虚 为人的品行: 淡静:诸葛亮所云:“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质朴、超逸、不慕名利 洁身自好 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 求学经历 学识渊博   衡善 机巧 ,尤 致思 于天文阴阳历算。安帝 雅闻 衡善 术学 ,公车 特征拜 郎中, 再迁 为太史令。 机巧: 指器械方面制造的巧妙。 致思: 用心思。 雅闻: 常听说。雅,素常。 术学: 关于术数方面的学问,指天文、历算等。 特征: 特地征召。今:事物的特点、征象、标志 拜: 任命 再迁: 两次迁升 张衡擅长机械方面制造的技巧,尤其用心于天 文、气象和历法 的推算。汉安帝常听说张衡精通 天文、历法等术数方面的学问,公 车特地 征召,任命 他为郎中,两次迁升后,做了太史令。 研核: 研究考验。 妙尽璇机之正: 精妙地研究透了测天仪器的道理。璇机,玉 饰的测天仪器。也写作“ 璇玑”。 正 ,形 容词作名词,正确的道理。 作: 制造。 灵宪算、罔论: 《灵宪》,历法书。《算罔论》,算术书。 言 :论述。 遂乃 研核 阴阳, 妙尽璇机之正 , 作 浑天仪,著 《 灵宪 》《 算罔论 》 , 言 甚详明。 于是他精心研究、考察了天文、气象和历法诸科学问,精妙而透彻地研究出天仪器的原理,制造了浑天仪,写了 《 灵宪 》《 算罔论 》 等论著,论述十分详尽明白。 本段主要介绍了张 衡在科学上的成就,包 括科学发明和理论著作 两部分。张衡上通天文, 下穷地理,精于历算, 擅于机械,在天文、数学、地理、气象、机械 制造方面都有卓越的成就,在文学、绘画、诗 赋方面也成绩斐然,难怪郭沫若说:“ 如此全 面发展之人物,在世界史上亦所罕见的。” 第二自然段小结    顺 帝初, 再转复 为太史令。衡 不慕当世 ,所居之官辄积年不 徙 。自去史职,五载复还。 再转: 转任两次。 复: 又 不 慕 当世: 不 趋附 当时的权贵。当世,指权臣大官。 所居之官: 他担任的官职 辄 :就 徙: 迁升,提拔。 (汉)顺帝初年,(张衡)又两次转任,又做了太史令之职。张衡不趋附当时的那些达官显贵,他所担任的官职,总是多年得不到提升。自他从太史令上离任后,过了五年,又回到这里。 。 第三段内容小结: “ 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正因他不想握权柄以抬高地位,居高官以谋私利,不把学问当做沽名之具、钓利之饵、登官之梯,才能有时间和精力在科学上做出这样伟大的成绩。    阳嘉元年 , 复 造 候风地动仪 。以精铜铸成, 员 径 八尺, 合盖隆起 ,形似酒尊, 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 复 : 又 候风地动仪: 一种测验地震的仪器。也有人说这是两种仪器,一是测验风向的候风仪,一是测验地震的地动仪。 员径: 即圆的直径 。员,通“圆”。 合盖 隆 起: 上下两部分相合盖住,中央 凸起 。 尊:通“樽”,古代酒器 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饰,介宾后置。 篆文,古义 : 篆,篆文。文,通“纹”,花纹 今义:汉字的一种书体 (顺帝)阳嘉元年,( 张衡)又制造了候风地动仪 。(这种 候风地动仪) 是用纯铜铸造的,直径有八尺,上下两部分相合盖住,中央凸起,样子像个大酒樽。外面用篆体文字和山、龟、鸟、兽的图案装饰。 中有 都柱 , 傍行八道 , 施关发机 。外有八龙,首衔 铜丸,下有蟾蜍,张口承之。其 牙机巧制 ,皆隐在 尊 中,覆盖 周密 无 际 。 都柱: 粗大的铜柱。都,大,读dū 傍行八道: 傍,通“旁”,周围。周围伸出八条滑道 施关发机: 设置关键(用来)拨动机件。关,枢纽、关键。发 ,拨动。 尊:通“樽”,酒杯,此处指酒樽形的仪器 周密 :古:四周严密,今:周到细致。 际 : 缝隙   内部中央有根粗大的铜柱,铜柱周围伸出八条滑道,设置关键,(用来)拨动机件。外面有八条铜龙,每个龙口里都衔着一枚铜丸,(龙头)下面各有一个蛤蟆,张着嘴巴,正可接住龙口吐出的铜丸,那些枢纽和机件的巧妙构造,都隐藏在酒樽形的仪器中,覆盖严密得没有一点缝隙。 振:通“震” 机发吐丸 :机关发动,龙口吐出铜丸 激扬: 古:此处指清脆响亮。今:激动昂扬或激励使振作起来。 方面: 古:方向。今:事情或事物的一面。 验之以事: 用事实来检验。 合契若神 :(彼此)符合,(灵验)如神。 合契 ,符合、相合。 未之有也: 未有之也,宾语前置句。 从来没有这件事。之,代词,指上文所说的候风地动仪巧妙灵验这件事 。 如有地动,尊则 振 龙, 机发吐丸 ,而蟾蜍衔之。振声 激扬 ,伺者因此觉知。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寻其 方面 ,乃知震之所在。 验之以事 , 合契若神 。自书典所记, 未之有也 。 如果发生地震,酒樽就震动铜龙,机关发动,龙口吐出铜丸,下面的蛤蟆就把它衔住。(铜丸)震击的声音清脆响亮,守候仪器的人因此知道发生了地震。(地震发生时)如果一条铜龙的机关发动了,而另外七个龙头不动,循着龙头的方向,就能知道地震的方位。用实际发生的地震来验证仪器,彼此完全符合,灵验如神。从有书典记录以来,从来没有这件事情。 地 :指洛阳 咸: 都 无征: 没有应验。 驿: 这里指驿站上传送文书的人。 陇西: 汉朝郡名,在今甘肃兰州、临洮、陇西一带。 地动: 地震 所从方起: 从哪个方向发生。  尝一龙机发而 地 不觉动,京师学者 咸 怪其 无征 。后数日 驿 至,果地震 陇西 ,于是皆服其妙。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记地动 所从方起 。 曾有一次,一条龙的机关发动了,可是(洛阳)并没有感到地震,京城里的学者都责怪地动仪不灵验。几天后,驿站上传送文书的人来了,证明果然在陇西地区发生了地震,于是全都叹服它的奇妙。从此以后,(朝廷)就责成史官(根据地动仪),记载每次地震发生的方位。 候风地动仪 以精铜铸成, 员径八尺, 合盖隆起, 形似酒尊, 饰以篆文山 龟鸟兽之形。 质地 外形 雕饰 第四段内容小结: 段着重介绍了能代表其成就的候风地动仪,重点介绍候风地动仪的结构和功用。“地震陇西”一事用力地证明了候风地动仪的神奇功用。 候风地动仪之构造示意图 中有都柱, 傍行八道, 施关发机。 外有八龙, 首衔铜丸, 下有蟾蜍, 张口承之。 其牙机巧制, 皆隐在尊中, 覆盖周密无际。 …… 验之以事, 合契若神。 内部机械构造 权移于下: 中央权力向下转移 疏 :古代臣子上给皇帝的奏章 陈事: 陈述事情 帷幄: 这里指皇宫。 讽议左右: 在皇帝的左右,对国家的政事提出意见。 疾恶: 痛恨。 目之: 给他递眼色。目,名做动 诡对: 不用实话对答。  时政事渐损,权移于下,衡因上 疏 陈事 。后迁侍中,帝引在 帷幄 , 讽议左右 。尝问天下所 疾恶 者。宦官惧其毁己,皆共 目之 ,衡乃 诡对 而出。 当时,国家政治越来越腐败,中央权利向下转移,张衡于是给皇帝上书陈述关于政事的意见。后来张衡升任侍中,顺帝让他进入皇宫,在自己身边对国家的政事提出意见。顺帝曾经询问张衡谁是被天下所痛恨的人。宦官们害怕他说自己的坏话,都给他使眼色,张衡便用一些不易捉摸的话回答后出来了。 阉竖: 对宦官的蔑称。 为其患: 成为他们的祸患。 为 :成为 图身之事: 图谋自身安全的事。 吉凶倚伏: 祸福相因。出 《 老子 》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幽微难明: 幽深微妙,难以看清。 幽:幽深。微:微妙。 明:看清楚 宣寄情志: 表达和寄托自己的情意。 阉竖 恐终 为其患 ,遂共谗之。衡常思图身之事,以为 吉凶倚伏 , 幽微难明 ,乃作 《 思玄赋 》 以 宣寄情志 。 这些宦官还是担心张衡终究会成为他们的祸害,于是就群起而毁谤张衡。张衡也常考虑自身安全的事,认为祸福相因,幽深微妙,难以知道。于是作 《 思玄赋 》 来抒发和寄托自己的感情志趣。 第五段内容小结: 张衡不仅在科学、文学等方面有着突出的成就,在政治方面也有着杰出的才干,面对“时政事渐损,权移于下”的状况,他挺身而出“ 因上疏陈事”“ 讽议左右”向皇上直言进谏,弹劾奸佞,努力剪除奸徒丑类。然而,官场的黑暗,使他难施手脚,只好借 《 思玄赋 》 来抒发和寄托自己的感情。另一方面也表现了他的心思细密,小心谨慎。    永和初, 出为河间相 。时国王骄奢,不遵 典宪 ;又多 豪右 ,共为不轨。衡 下车 , 治威严 ,整法度, 阴知 奸党名姓,一时收 禽 ,上下肃然,称为 政理 。 出为河间相: 出京做河间王(刘政)的相。出:离开(朝廷) 典宪: 典章法制。 豪右: 豪族大户。右,右族,即豪族。秦汉时,豪族住在 城市的右边,故称“豪右”。 下车: 指官吏初到任。今:从车上下来 治威严: 治理严厉。治,治理。 阴知: 暗中查知。 禽: 通“擒” ,抓起来 政理: 政治清明。 (顺帝)永和初年,张衡被调出京城,去当河间王刘政的相国。当时河间王骄横奢侈,不遵守法令制度;(河间地区)又有很多豪门大户,和刘政一道胡作非为,张衡一到任就治理严厉,整顿法令制度,暗中查知一些奸党分子的姓名,一下子全都逮捕、拘押起来,于是官民上下都敬畏恭顺,赞颂河间地区政治清明。 视事 三年,上书 乞骸骨 , 征拜 尚书。年六 十二,永和四年卒。 视事: 这里指官员到职工作。 乞骸骨: 封建社会,大臣年老了请求辞职为“乞骸骨”, 意思是请求赐还自己的身体,回家乡去。 征拜: 征召授予官职 张衡在河间相位上任职三年,就向朝廷上书,请求辞职告老还乡,朝廷却任命他为尚书。(张衡)六十二岁,于顺帝永和四年去世。 永和初,出为河间相。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又多豪右,共为不轨。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上下肃然,称为政理。 ____ ___ 果断正直 ______ 聪明机智 ___  _ 果敢决绝 ______ ___ 政绩卓越 第六段内容小结: 写张衡出任河间相时与奸党斗争一事。笔墨寥寥却写出了一位真实可感、形神丰满的廉吏。 这篇课文了叙述了张衡哪几方面的情况?重点叙述的是什么?他为什么能有多方面的贡献? 三个方面: 文学、科学、政治。 张衡在多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为人类做出了巨大贡献。 本文全面叙述了他在文学、科学、政治上的成就, 又重点突出 他在科技方面的成就和贡献。 课文二、三、四段详尽地叙述了 他的科学成就。 在科学理论方面著有《灵宪》、《算罔论》等。在技术方面发明了浑天仪,尤其是能精确测定地震方位的候风地动仪,这一伟大成就比欧洲早1700年。 张衡之所以能在多方面取得成绩,他的勤奋好学、刻苦 钻研、不慕名利、反对骄奢、不趋炎附势、勇于斗争的高贵 品质,是他取得成功的精神基础。这些精神直到今天也很值 得我们学习和发扬。 学这篇传记应抓住几个重点。 一是张衡的贡献。他发明了地动仪,早于欧洲 1700多年。 二是他的家世。张衡出身官宦之家,却无骄奢淫逸的恶习,这十分难能可贵。 三是他的学识。课文里短短几句话反映了他的好学不倦和学识广博。 四是他的为人。“从容淡静”,意味深长。 五是他的处世。不好结交俗人,但又不自傲。 张衡有那些可贵的品格?    一是“从容淡静”“不慕名利”。 他不慕名利,先是“ 举孝廉不行 ”“ 连辟公府不就 ”“ 累召不应 ”,以后做了官,哪怕是“ 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也无所谓,由此反复说明了张衡的高洁。不仅如此,他还“ 不好结交俗人 ”,不满当时“ 王侯以下 ”的“ 逾奢 ”的风气,经十年苦心构思写成 《 二京赋 》 用以讽谏;一任河间相,立即“ 治威严,整法度 ”,将图谋不轨的“ 奸党 ”“ 一时收擒 ”,都反映了他对当时的奢靡庸俗风尚的不满和对不轨行动的斗争。这些都是他从容淡静、不尚虚浮的品德 。   二是无 “ 骄尚之情 ” 。 他年少时便 “ 善属文 ”“ 通五经贯六艺 ” ,全面发 展,甚至 “ 才高于世 ” ,却始终无骄尚之情,这确实 是难能可贵的。正是由于不尚虚浮而又谦逊踏实的 品格,他才能全副精力投入到科研工作上,两次担 任太史令,有机会观察天象博览群书,之后, 浑天 仪 、 《 灵宪 》 、 《 算罔论 》 、候风地动仪才得以相 继问世。 艺术手法探究 本文在语言运用上的特点:    一、记叙语言非常质朴通俗。 例如:“不行”“不就”“不应”“不慕”等句用语非常质朴通俗,毫无雕饰痕迹,却鲜明地展现了张衡不追逐名利的高尚道德。    二、说明语言十分准确简洁。 例如 : 第四自然段仅用不足 200 个字就将候风地动仪的有关情况作了比较全面的介绍,课件用语之简洁;用酒樽描摹仪器的外形,用“中、傍、外、下”等指明部位,足见其用语之准确。 张 衡 一 三 四 少善属文 通五经,贯六艺 《 二京赋 》 无骄尚之情 从容淡静 善机巧 《 灵宪 》 《 算罔论 》 浑天仪 候风地动仪 治威严、整法度 文学 科学 政治 性情 文 章 结 构 上疏陈事、讽议左右 二 1 、 举 孝廉 不行 2 、连 辟 公府不就 3 、公车特 征拜 郎中 4 、累 召 不应 5 、永和初, 出 为河间相 6 、再 迁 为太史令 7 、再 转 复为太史令 8 、所居之官辄积年不 徙 9. 衡 下车 ,治威严。 10. 视事 三年,上书 乞骸骨 。 ——汉代由地方官(太守)向朝廷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 ——官府征召有才能的人做官。 ——征,征召,特指君召臣;拜,封官,任命。 ——召见,召聘。 ——离开,指从京都赴地方任职。 ——指官职调动。 ——指官职调动。 ——指官职调动,此指被提拔。 古代文化常识 —— 官职的获得与变动 文言文中表示“官职变迁”的动词 一、表示征召、举荐官职的 1. 举: 推荐、推举,由地方向中央推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 举其偏,不为党。( 《 左传 · 襄公三年 》 。偏:指任副职的人) 2. 辟( bì ): 招用、征召。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举荐,任以官职。 初辟司徒府,除佐著作郎。( 《 晋书 · 谢安传 》 。当初受司徒府的征召,拜官为著作郎。) 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范晔 《 后汉书 · 张衡传 》 ) 3. 征: 征召,特指君招臣。由君王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职。 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范晔 《 后汉书 · 张衡传 》 ) 二、表示任命官职的 1 、 拜: 授予官职。 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司马迁 《 廉颇蔺相如列传 》 ) 2 、 除: 任命,一般指免去旧职授予新职。 除臣洗马。(李密 《 陈情表 》 。洗马,官名) 除右丞相兼枢密使。(文天祥 《 指南录后序 》 ) 3 、 授: 给予官职。 遣使者持黄金印 …… 朱轮军,即军中拜授。( 《 汉书 · 翟方进传 》 ) 4 、 起: 起用人任以官职。 5 、 任: 担负、担任。 恬任外事,而毅常为内谋。 ( 《 史记 · 蒙恬传 》 ) 文言文中表示“官职变迁”的动词 三、表示提升官职的 1 、 擢: 提升官职。超擢:破格提拔。 奏对称旨,超擢四品卿衔军机章京。(梁启超 《 谭嗣同 》 ) 2 、 陟: 提升,提拔。 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诸葛亮 《 出师表 》 ) 3 、 升: 提升。 旋升宁夏道。(梁启超 《 谭嗣同 》 ) 4 、 提: 提拔。 提奖后辈,以名行为先。( 《 北史 · 魏收传 》 。名行:名望和德行) 文言文中表示“官职变迁”的动词 四、表示降低、罢免官职的 1 、 谪: 贬官,降职并外放。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范仲淹 《 岳阳楼记 》 ) 2 、 贬: 降职并外放,与“谪”相近。 贬连州刺史。( 《 旧唐书 刘禹锡传 》 ) 3 、 黜: 与 “罢、免、夺” 都是免去官职。 台臣惭,追受其牒,为复守官而黜臧使者。(高启 《 书博鸡者事 》 ) 4 、 夺: 削去、罢免。 使者遂逮守,胁服夺其官。(高启 《 书博鸡者事 》 ) 5 、 坐: 因犯 …… 罪或错误。 群臣坐陷王于恶不道,皆诛死者二百余人。 ( 《 汉书 》 ) 文言文中表示“官职变迁”的动词 五、表示官职调动的 1 、 转: 迁职调任,无所谓升降。 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范晔 《 后汉书 张衡传 》 ) 2 、 徙: 改任官职,特定语境下可以表示升职或降职。 徙齐王信为楚王。 ( 《 史记 · 淮阴侯列传 》 ) 3 、 调: 调动、调迁。 调为陇西都府。(班固 《 汉书 袁盎传 》 ) 4 、 迁: 调动改派。一般情况下,“转迁”、“迁调”表示调职;“右迁”、“迁除”表示升职;“左迁”、“迁谪”表示降职削职。 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白居易 《 琵琶行 》 ) 5 、 出、出宰、放: 京官调任地方官。 既而胡即放宁夏知府。(梁启超 《 谭嗣同 》 ) 6 、 补: 补充缺职。改:改任官职。 文言文中表示“官职变迁”的动词 六、兼职,代理的词语 1 、 兼: 同时掌管,兼任职务。 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 《 〈指南录〉后序 》 ) 2 、 领: 兼任。 又领扬州刺史。( 《 晋书 · 谢安传 》 ) 3 、 判: 古时高官兼低职。 《 宋史 · 韩绮传 》 :“除镇安武胜军节度史、司徒兼侍中,判相州。” 4 、 行、署、权、假、摄、守( shòu ): 代理、暂时担任 文言文中表示“官职变迁”的动词    七、关于辞官的有:   告老 :官员年老。如:时年已七十,遂隐上山,悬车告老。 解官 :辞去官职。如:得监和州税,父母又不欲行,拯即解官归养。 请老 :古代官吏请求退休养老。如:祁溪请老,晋侯问嗣焉。 乞身 :古代认为官吏做官是委身事君,因此称请求退职为“乞身”。如:时天下略定,通思欲避荣宠,以病上书乞身。(《后汉书·李通传》) 乞骸骨 :古代官吏请求退职,,意思是使骸骨归葬故乡。如:龚在位五年,以老病乞骸骨。 移病、移疾 :上书称病,为居官者请求退职的委婉语。如:即日父子供移病,满三月赐告。(《汉书·疏广传》) 致仕、休致 :交还官职,即退休。如:以刑部尚书致辞仕。(《新唐书·白居易传》) 八、不表职官变动,常与职官结合 1 、 知: 执掌、主持。 子产其将知政矣。 ( 《 左传 · 襄公二十六年 》 ) 2 、 行: 代理(官职)。 太祖行奋武将军。( 《 三国志 · 武帝纪 》 ) 3 、 主: 掌管;主持。 使之主事而事治。( 《 孟子 · 万章 》 ) 此外还有一些短语,也是与官职变迁有关,比如说“以荫补 + (某官名)”,意思是“靠先人的业绩补缺做 + (某官名)”。 文言文中表示“官职变迁”的动词 时政事渐损,权移于下,衡因上疏陈事。后迁侍中,帝引在帷幄, 讽议左右。尝问天下所疾恶者。宦官惧其毁己,皆共目之,衡乃诡对而出。阉竖恐终为其患,遂共谗之。衡常思图身之事,以为吉凶倚伏, 幽微难明。 乃作《思玄赋》以宣寄情志。 张衡传写作素材 总评 他是先行人,披荆斩棘、把智慧锻造成阶梯,留给后来的攀登者。他是知识的宝藏,是科学的旗帜,是中华民族知识分子的典范。他淡泊了功名利禄,远去了你争我斗,以奋发进取,自强不息,勤政为民的高尚品质和“约己博艺,无坚不钻”的科研精神向我们展示了一代奇才的风范。 通假字 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 员:通“圆” 形似酒尊 尊:通“樽” 傍行八道 傍:通“旁” 如有地动,尊则振龙 尊:通“樽”;振:通“震” 一时收禽,上下肃然 禽:通“擒” 举孝廉 不行 (古义:不去应荐。今义:不可以) 寻其 方面 (古:方向。今:事物的几点之一) 不好 交接 俗人(古:结交。今:接管、移交) 衡 下车 (古:官吏初到任。今:从车上下来) 特征 (古:特地征召。今:特点) 拜 (古:授予官职。今:一种礼节) 郎中 (古:官职名。今:医生的别称) 公车特征拜郎中 古今异义 古今异义 常 从容 淡静:从容,古:言语举止适度得体。今:不慌忙 篆文 ,古义 : 篆,篆文。文,通“纹”,花纹 今义:汉字的一种书体 覆盖 周密 无际:周密,古:四周严密,今:周到细致。 振声 激扬 :激扬,古:激越传扬,此处指清脆响亮。 今:激动昂扬或激励使振作起来。 词类活用 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奇: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 …… 为奇 时天下承平日久 时:名词作状语,当时。 皆共目之 目:名词作动词,使眼色。 下有蟾蜍 下:名词作状语,在下面。 特殊句式 举孝廉不行 被动句,被举为孝廉。 连辟公府不就 被动句,被征召。 游于三辅 状语后置句, “ 于三辅游 ” 虽才高于世 状语后置句, “ 于世才高 ” 验之以事 状语后置句, “ 以事验之 ” 未之有也 宾语前置句, “ 未有之也 尤致思天文阴阳历算 状语后置句 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 判断句 一词多义 因 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 作 《 二京赋 》 ,因以讽谏 伺者因此觉知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相如因持璧却立 于是,接着 就 因为 经由,通过 于是,就 一词多义 乃 衡乃拟班固 《 两都 》 作 《 二京赋 》 十年乃成 遂乃研核阴阳,妙尽璇机之正,作浑天仪 连词,于是 副词,才 副词,就 一词多义 观 观太学 大王见臣列观,礼节甚倨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 动词:学习 名词:宫廷中高大华丽的楼台 名词:景象 动词:看 一词多义 征 公车特征拜郎中 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 挟天子以征四方 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岁征民间 旁征博引 动词:征召 动词:应验 动词:争取,夺取 动词:出征 动词 : 征收(赋税) 动词:搜集 合作探究 2. 张衡有哪些可贵的品质? 天资聪颖 —— 少善属文 后天勤奋,注重实践,博古通今 —— 游于三辅,观太学,通五经,贯六艺 谦虚、踏实、超尘拔俗 —— 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 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 不慕荣利 —— 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有钻研精神、创新精神 —— 精思傅会,十年乃成 研核阴阳,妙尽璇玑之正,作浑天仪 …… 复造候风地动仪 …… 未之有也 关心国事,有政治才干 —— 作 《 二京赋 》 ,因以讽谏 政事渐损,权移于下,上疏陈事 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 洞察世情,小心谨慎 —— 诡对而出 常思图身之事 上疏乞骸骨 巩固训练 : 1 、下列画线词语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衡 下车 B 、举孝廉 不行 C 、公车 特征 拜郎中 D 、因以 讽谏 D 2 、下列文字属于张衡“淡泊名利”的一组是( ) ⑴ 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 ⑵ 常从容淡静 ⑶ 举孝廉不行 ⑷ 连辟公府不就 ⑸ 拟班固 《 两都 》 作 《 二京赋 》 ⑹ 精思傅会,十年乃成 ⑺ 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A 、 ⑴⑵⑶ B 、 ⑷⑸⑺ C 、 ⑵⑷⑺ D 、 ⑶⑸⑹ C 3 、与“大将军邓骘奇其才 ”中“奇”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而法其所以为法 B 、险以远,则至者少 C 、客之美我者 D 、闻寡人之耳者 ( ) C 4 、对这段文字叙述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 、文章一开始介绍张衡的姓名、籍贯,这是纪传体史书的通例,接着介绍他的经历、广博的学识、非凡的才学,这是科学发明创造的重要前提。 B 、张衡虽然才华横溢,却没有骄矜之情,这一点难能可贵,也是他取得超凡学术成就的思想基础。 C 、张衡淡泊名利,不好交接俗人,对他们敬而远之,这是一种正确的生活态度,对他的仕途和学术研究都没有影响的。 D 、张衡作 《 二京赋 》 ,从其目的而言可见他有忧国忧民之心,从其写作所用时间而言可见他有严谨的创作态度。 C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