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届高考语文试题精选:现代文阅读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届高考语文试题精选:现代文阅读题

高考题选(现代文阅读题)‎ 一、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22──23题。(1990年全国高考题)‎ 忽一日,李小二正在门前安排菜蔬下饭,只见一个人闪将进来,酒店里坐下;随后又一人闪入来。看时,前面那个人是军官打扮,后面这个走卒模样,跟着也来坐下。李小二入来问道:“可要吃酒?”只见那个人将出一两银子与李小二道“且收放柜上,取三四瓶好酒来。客到时,果品酒馔只顾将来,不必要问。”‎ ‎22.文中的“一个人”(军官)是指,“又一人”(走卒)是指_________。(1分)‎ ‎23.作者没有直接说出这两个人是谁,而是通过的观察来进行叙述的,从写作技巧和表达效果两方面来看,这样写可以。(2分)‎ 答案:22、“一个人”是:陆虞侯(或:陆谦) “又一人”是:富安 评分标准:答对二人给1分,答对一人不给分;有错别字不给分。‎ ‎23.(2分)①李小二②造成悬念,吸引读者 评分标准:每点1分。意思与答案相同即可,病句或有错别字不给分。‎ 二、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24──25题。(1990年全国高考题)‎ 丈夫给她的零用,每次从不超过六法郎。这一天,葛朗台掏出了做零用、买针线、付女儿衣着的六法郎月费,把钱袋扣上之后,总不忘了向他女人问一声:‎ ‎“喂,妈妈,你想要一点儿什么吗?”‎ ‎“呕,那个,慢慢再说罢。”葛朗台太太回答,她觉得做母亲的应该保持她的尊严。‎ 这种伟大真是白费!①葛朗台自以为对太太慷慨得很呢。象拿侬、葛朗台太太、欧也妮小姐这等人物,倘使给哲学家碰到了,不是很有理由觉得上帝的本性是喜欢跟人开玩笑吗?②‎ ‎24.下面对句①内容的理解,哪几项是正确的?(2分)‎ A.“伟大”是对葛朗台太太而言的,表明了作者对她品德的赞叹。‎ B.“伟大”指葛朗台的自我感觉,表明了作者对葛朗台为人的讽刺。‎ C.这句话是作者的评论,表明了作者对葛朗台太太的同情。‎ D.这句话是作者的评论,表明了作者对葛朗台为人的讽刺。‎ ‎25.下面是对句②含义的理解,哪几项是正确的?(2分)‎ A.这些善良的女性摆脱受苦的境地需要哲理的点拨。‎ B.善良、懦弱的人往往遭受不公正的待遇。‎ C.善良谦和与邪恶专横偏偏不协调地扭合在一起。‎ D.三个善良懦弱的女人生活在一起十分富有戏剧性。‎ 答案:24.(2分)ACD 评分标准:答对一项不给分,答对两项给1分,答对三项给2分。答错一项全题不给分。‎ ‎25.(2分)BC 评分标准:答对一项给1分。答错一项全题不给分。‎ 三、(17分)几年前,某刊物就中学生学习文言文问题组织了一次座谈,下面是其中三个人的发言。读后完成26──33题。(1990年全国高考题)‎ 甲:听说现在中学语文课本里的文言文还有增多的趋势,我的看法恰好相反。文言文可以学一点,但不要太多,因为我们是反对写文言文的。为什么要反对写文言文呢?首先,现代人要说现代话;其次,是文言文不易写好,为什么要做这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呢?我说可以教点文言文,但是目的不在于此。(26)我也赞成教点古诗文,因为现在的文风不大好。古人是很讲究文字(28)简洁、干净、利落的,这种文章很可以治治我们今天的文风。古文里可学的东西是很多的,但不要去学古代的那些辞藻。我们学文言文,学它的辞藻,这是错误的,会使文章不文不白。学古文,要学它的文风,学它的文气,就是看人家写文章开始怎么写、中间怎么写、最后怎么收的。韩愈不是说“气盛则言之长短与声之高下皆宜”吗?他就提倡这个气,气盛文章就好。学古人的文气,对改变文风大有好处。‎ 乙:我是主张学习文言文的。现在课本中有四分之一左右是文言文,但师生不满足,教师还自行补充大量古代作品。这里当然有应付高考的成分,不过文言文确实值得学习。古文中有许多精华,文字简洁,形象生动,说理透彻,千锤百炼,经得住推敲。但是我们学习文言文的目的要明确,不是要复古,不是为学文言文而学文言文,而是古为今用。阅读当代文章,有时需要有文言的知识。这些文章经常引用成语典故,也使用一些古代词语。当然,文白夹杂的文风不好,但古代词语吸收得当,文章是能增色的。我们不能成为民族虚无主义者,全部否定传统的语言文字(28)、文学。文言文中的词汇和文字(28)表现力等还在不断丰富现代汉语。‎ 从另一个角度讲,学点古代作品对培养学生的审美观点也是必要的。实践证明,中小学生可以欣赏古代诗词。古诗确实有艺术魅力,吸引人,所以中小学生喜欢读,甚至超过了新诗。‎ 自然,我们毕竟是生活在现代的人,总要以学好现代汉语为主,因此中学学习文言文要摆好主次位置。总之,我主张学文言文与古诗词,现有的分量还可以适当增多,但目的要明确,比例要适当。‎ 丙:要问我的意见,我说,文言文可以念点儿,可是念多少还值得研究。似乎应该先研究一下学习文言文的目的。教学大纲提出培养阅读浅近文言文的能力,按现在课本里的文言文数量和一般的讲解方法,能否达到这个目的,还得打个问号。如果说现在的几篇课文不解决问题,那么加大分量怎么样?加到三分之一?二分之一?这就牵涉到会不会妨碍学生学好现代文的问题。会不会搞得不好,弄成驼子摔跤,两头没着落?有的同志说,学文言文对学生作文有帮助,不但是没有坏影响,不会“不文不白”,倒大有好处;点缀一点文言词语,套用一些文言句法,很有滋味。听口气,大有非此不可的味道,虽然没有说得这么明白。当然,我不否认学习文言在一定程度上对白话文的写作有帮助,帮助表现在两个方面:篇章和语言。这也可以说是对现代作家的一种批评(29)。为什么这些不能从现代作品中学到,还要到老祖宗那儿去讨救兵呢?但是也要想一想,文言文有将近三千年的历史,留下来的作品都是经过时间筛选的,而把白话作为全面使用的工具才半个多世纪啊。帮助是有的,但是否非此(27)不可呢?文言文中有用的东西是否能从现代文里学到呢?比如:“豁然开朗”出于《桃花源记》,不读《桃花源记》是否也能学到呢?我看文言里有用的东西多数都能从白话里学到,不一定非要读《桃花源记》才能学到“豁然开朗”。有些人学文言对他写文章有好处,但也不能担保人人如此。我曾经在一篇文章里举过报纸上存在的滥用文言词语的例子,记者、作家尚且如此,中学生就不会犯这种毛病?退一步说,学生在作文中没有文白杂糅的毛病,但是文言词语用得很多,又会形成一种什么风格?是不是现代人气息少了点?据说白话里加点文言成分就象菜里边加点盐,味道好,可是也要想到盐多了会咸得咽不下去。文绉绉的语言有文绉绉语言的味道,可以说是“别有风味”,但是毕竟不如人民嘴里来的语言那么新鲜、生动、泼辣,那么有泥土味,有时代气息。‎ 分别指出甲(26)题、丙(27)题发言中两个“此”字所指代的内容。‎ ‎26.但是目的不在于此。(1分)‎ A.说现代人的语言 B.多选些文言文 C.反对写文言文 D.用文言文写作 ‎27.帮助是有的,但是否非此不可呢?(1分)‎ A.从文言文里学习写作B.把文言文的比重加大 C.在白话文里添加文言成分D.从白话文里学习文言词语 ‎28.甲和乙的发言中多处使用了“文字”一词,其中三处加了横线,对它们的正确理解是(2分)‎ ‎①古人是很讲究文字简洁、干净、利落的 ‎②全部否定传统的语言文字,文学 ‎③文言文中的词汇和文字表现力等还在不断丰富现代汉语 A.语言运用的风格B.写作运用的语言 C.记录语言的符号D.连缀成篇的文章 答:句①中的“文字”指__________________‎ 句②中的“文字”指__________________‎ 句③中的“文字”指__________________‎ ‎29.丙说:“这也可以说是对现代作家的一种批评。”此话的原意是(2分)‎ A.现代记者、作家受到批评,是因为他们滥用文言词语,影响很坏。‎ B.学习写白话文而必须求助于文言文,这说明某些现代作品的不足。‎ C.在篇章和语言方面,现代作品没有经过时间的筛选,不如古代作品。‎ D.白话语言没有滋味,虽然没有明说,实质上是对他们的一种批评。‎ ‎30.丙的发言中巧妙地运用了比喻,请说明下列三个比喻所谈的分别是与学文言文有关的哪方面的问题以及发言者借此表明的主张。(3分)(关于问题的概括不得超过方格限定的字数)‎ ‎①“驼子摔跤”这个比喻谈的是□□□□□□□□的问题,发言者的主张是_______________。‎ ‎②“到老祖宗那儿去讨救兵”这个比喻谈的是□□□□□□□□□的问题,发言者的主张是_______________。‎ ‎③“菜里边加点盐”这个比喻谈的是□□□□□□的问题,发言者的主张是_______________。‎ ‎31.甲说“学文言文,学它的辞藻,这是错误的”,乙说对古代词语如果“吸收得当,文章是能增色的”。联系上下文,对于他们的话,正确的理解是(2分)‎ A.“藻”的意思是“华丽的文辞”,甲只反对华而不实的文风,不反对学习文言词语,乙赞成学习文言词语,两人的主张是一致的。‎ B.甲的意思是不要在现代文里引进文言成分,乙的意思是现代文中应该吸收文言成分,两人的主张是不同的。‎ C.甲和乙都赞成学习文言词语,甲谈的是要防止消极影响,乙谈的是发挥文言文的积极作用,两人的发言是相互补充的。‎ D.甲谈的是不要学习文言文中多余的藻饰,乙谈的是吸收古代语言的精华,两人所谈的是两个不同的问题。‎ ‎32.丙的发言中说:“帮助表现在两个方面:篇章和语言。”甲的发言中说:“学古文,要学它的文风。”联系上下文,对于他们的话,正确的理解是(2分)‎ A.丙主张从文言文里学习词语,甲强调文风,不赞成从文言文里学习词语,两人的主张是不同的。‎ B.向文言文学习的内容包含篇章、语言和文风三个方面,甲只谈到其中一个方面,丙谈到的是另外两个方面。‎ C.丙发言中所说的“篇章和语言”与甲发言中所谈的“文风”,在内容和要求方面基本上是一致的。‎ D.在“篇章”问题上,两个看法是一致的;在“语言风格”方面,两人的看法并不一致。‎ ‎33.下列说法中,符合甲、乙、丙三人发言内容的分别是(4分)‎ A.学点古诗文,继承优秀传统,丰富现代汉语。‎ B.中学语文课本应该以现代文为主体。‎ C.吸收古诗文中有用的词语,帮助学生写好白话文,纠正不良文风。‎ D.有针对性地学习文言文中谋篇布局的方法和良好的文风。‎ E.中学语文课本中文言文的数量应当减少。‎ F.学习古代作品中的精华,并受到艺术熏陶。‎ G.学习文言文的目的不在于指导写作而在于提高阅读能力。‎ 答:符合甲的是【】‎ 符合乙的是【】‎ 符合丙的是【】‎ 答案:26.(1分)D 27.(1分)A ‎ ‎28.(2分)句①B(或:D)句②C句③B 评分标准:答对一个不给分,答对二个给1分,答对三个给2分。‎ ‎29.(2分)B ‎ ‎30.(3分)‎ 问题①:文言和白话(的)比例(答“文言和白话的关系”也算对)‎ 主张:不同意加大文言文的分量 问题②:学习写作(的)途径 主张:文言文中有用的东西也可以从现代文中学到 问题③:语言风格(单答“文白杂糅”不算对)‎ 主张:白话文中的文言成分不宜太多 评分标准:每个比喻1分(“问题”“主张”全对才可给分)。意思与答案相同即可。“问题”超过规定字数不算对。‎ ‎31.(2分)B 32.(2分)C 33.(4分) 甲:BDE乙:ABF丙:BE 评分标准:答对一项给1分,三项全对给4分。‎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读后完成27-34题。(1991年全国高考试题)‎ 世间最美的坟墓 ‎--记1928年的一次俄国旅行 ‎[奥地利]斯.茨威格 我在俄国所见到的景物再没有比托尔斯泰墓更宏伟、更感人的了。(a)这快将被后代永远怀着敬畏之情朝拜的尊严圣地,远离尘嚣,孤零零地躺在林荫里。(b)顺着一条羊肠小路信步走去,穿过林间空地和灌木丛,便到了墓冢前;这只是一个长方形的土堆而已。无人守护,无人管理,只有几株大树荫庇。(c)他的外孙女跟我讲,这些高大挺拔、在初秋的风中微微摇动的树木是托尔斯泰亲手栽种的。(d)小的时候,他的哥哥尼古莱和他听保姆或村妇讲过一个古老传说,提到亲手种树的地方会变成幸福的所在。(e)于是他们俩就在自己庄园的某块地上栽了几株树苗,这个儿童游戏不久也就忘了。(f)托尔斯泰晚年才想起这桩儿时往事和关于幸福的奇妙许诺,饱经忧患的老人突然中获到了一个新的、更美好的启示。(g)他当即表示愿意将来埋骨于那些亲手栽种的树木之下。(h)(27)‎ 后来就这样办了,完全按照托尔斯泰的愿望;他的墓成了世间最美的、给人印象最深刻的、最感人的坟墓。它只是树林中的一个小小长方形土丘,上面开满鲜花,没有十字架没有墓碑,没有墓志铭,连托尔斯泰这个名字也没有。这个比谁都感到受自己的声名所累的伟人,就像偶尔被发现的流浪汉、不为人知的士兵那样不留名姓地被人埋葬了。(28)谁都可以踏进他最后的安息地,围在四周的稀疏的木栅栏是不关闭的--保护列夫.托尔斯泰得以安息的没有任何别的东西,唯有人们的敬意;而通常,人们却总是怀着好奇,去破坏伟人墓地的宁静。这里,逼人的朴素禁锢住任何一种观赏的闲情,并且不容许你大声说话。风儿在俯临这座无名者之墓的树木之间飒飒响着,和暖的阳光在坟头嬉戏;冬天,白雪温柔地覆盖这片幽暗的土地。(29)无论你在夏天还是冬天经过这儿,你都想象不到,这个小小的、隆起的长方形包容着当代最伟大的人物当中的一个。然而,恰恰是不留姓名,比所有挖空心思置办的大理石和奢华装饰更扣人心弦:今天,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34)成百上千到他的安息地来的人中间没有一个有勇气,哪怕仅仅从这幽暗的土丘上摘下一朵花留作纪念。人们重新感到,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比这最后留下的、纪念碑式的朴素更打动人心的了。残废者大教堂大理石穹隆底下拿破仑的墓穴,魏玛公候之墓中歌德的灵寝,西敏司寺里莎士比亚的石棺,(30)看上去都不像树林中的这个只有风儿低吟,甚至全无人语声,庄严肃穆,感人至深的无名墓冢那样能剧烈震撼每一个人内心深藏着的感情。‎ ‎[注]: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最伟大的文学家,也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 ‎27.第一自然段共有八句,每句都已给了标号。下面是对该段思路的分析和图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全段先叙述参观过程(顺叙),再交代墓地的经过(转入插叙),共分两层: (a)(b)(c)(d)→(e)(f)(g)(h)‎ B.全段先总述,再介绍坟墓,然后从树的来历入手,引出托尔斯泰的愿望,共分三层: (a)→(b)(c)→(d)(e)(f)(g)(h)‎ C.全段先说明坟墓将永远对后代产生巨大影响(将来),再介绍坟墓的现状(现在),又追述选择墓地的经过(过去),共分三层:‎ D.全段以说明托尔斯泰埋骨树下的愿望为最终目标,由大到小,层层递进,共分五层: (a)→(b)→(c)→(d)(e)(f)(g)→(h)‎ ‎28."就像偶尔被发现的流浪汉、不为人知的士兵那样不留名姓地被人埋葬了"的意思是(2分)‎ A.(他的一生)曾像流浪汉一样遭遇坎坷,曾像士兵一样战斗。‎ B.(他)终于与流浪汉、士兵那样的社会底层民众融为一体。‎ C.(他)就像倒毙的流浪汉、无名的阵亡士兵一样在世上消失。‎ D. (他的声名)像流浪汉、士兵等劳苦大众那样被社会吞噬。‎ ‎29."风儿……和暖的阳光……冬天,白雪……"这段景物描写在全文中起什么样的作用?下面分析不当的一项是(3分)‎ A.在不容大声说话的地方,描写自然景物的动态,反衬出墓地的宁静。‎ B.象征伟人将与大自然一样永世长存,更显示了他人格的崇高。‎ C.由于没有奢华装饰,描写自然景物更显示坟墓的朴素。‎ D.在庄严肃穆的氛围中,活泼的景物可增添一点生气和温暖的情调。‎ ‎30.作者用拿破仑、歌德、莎士比亚的坟墓来进行比较,这样写起到什么作用?下面分析不当的一项是(3分)‎ A.可以显示出三人与托尔斯泰思想品格的差异,从而表明托尔斯泰才真正伟大。‎ B.从坟墓的迥然不同的风格,可以反衬出托尔斯泰墓的逼人的朴素。‎ C.三个人都闻名世界,只有伟人与伟人相比较,才能使人体会到这幽暗小土丘的"宏伟"。‎ D. 前文虽提到托尔斯泰墓与其他伟人墓不同,但较笼统,以这三人的墓为例,读者才能得到具体而深刻的印象。‎ ‎31.作者说托尔斯泰墓"剧烈震撼每一个人内心深藏着的感情",从文中找出两个具体描写参观者这种崇敬之情的句子,把它们分别写在下面的横线上。(2分)‎ ‎① ‎ ‎② ‎ ‎32.如果要简述托尔斯泰墓的环境和形状,下面的语句中哪四项是必不可少的?(3分)‎ A.完全按照托尔斯泰的愿望 B.这个小小的、隆起的长方形 C.就在自己庄园的某块地上 D.没有十字架、没有墓碑,没有墓志铭,连托尔斯泰这个名字也没有 E.远离尘嚣、孤零零地躺在林荫里 F.埋骨于那些亲手栽种的树木之下 G.世间最美的、给人印象最深刻的、最感人的坟墓 H.风儿低吟,甚至全无人声 I. 围在四周的稀疏的木栅栏是不关闭的 ‎33.作者用哪两个字来形容托尔斯泰墓的基本特征?(2分)‎ 答: ‎ ‎34.作者为什么说"特殊的日子"?(2分)‎ 答:‎ ‎27.B(3分) 28.C(2分) 29.B(3分) 30.A(3分)‎ ‎31.(2分)①这里,逼人的朴素禁锢住任何一种观赏的闲情,并且不容许你大声说话。②成百上千到他安息地来的人中间没有一个有勇气,哪怕仅仅从这幽暗的土丘上摘一朵花留作纪念。答对一句得1分,句子不完整不给分,摘录时中间用省略号删节也算对。‎ ‎32.BDEI(3分)答对两个得1分,三个得2分,全对得3分 ‎33.(2分)朴素 ‎34.(2分)托尔斯泰诞生一百周年 五、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26~30题。(1992年全国高考题)‎ 古往今来,青青翠竹吸引了无数诗人和画家,成为我国诗画的传统题材。早在《诗经》中就有提到竹子的诗:“(26甲)。”到了唐代,竹诗竹画大为兴盛。萧悦工画竹,有雅趣,白居易曾为之题《画竹歌》:“举头忽看不似画,低耳静听疑有声。”写竹子的诗,名篇佳句颇多,如孟浩然的《夏日南亭怀辛大》:“(26乙)”、韩的《秋斋》:“(26丙)”等,都生动地表现了竹子的声音和动态。‎ 宋代涌现了更多的竹画家。苏东坡就是一位画竹的艺术大师。他画竹气魄极大,“从地起一直至顶”,线条和笔力都很强劲。元代文人画兴起后,画竹更为盛行。四大家之一倪云林的画,大都是修竹数竿,意境萧疏,具有独特的风格。明代竹画家蜂起。王绂画竹名驰天下,邵二泉题他的《墨竹》诗说:“(26丁)”,道出了他画竹的高超技艺。徐渭(字文长)创画雪竹的方法,所画极为精绝。有人评论说:“徐文长先生画雪竹,纯以明代瘦笔破笔燥笔断笔为之,绝不类竹;然后以淡墨水勾染而出,枝间叶上,罔非积雪,竹之全体,在隐约间矣。”‎ 到清代,我国特有的画竹技法得到进一步发展,风格也更加多样化。扬州八怪异军突起,为竹画开创了前所未有的新局面。八怪之一的金冬心格调清新,淳朴而拙厚。郑板桥更擅长画竹,他题于竹画的诗数以百计,丰富多彩,把自己的人生态度融进了对竹子的生态描绘之中。‎ 竹子在我国传统诗画艺术中得到如此厚爱不是偶然的,因为它具有“宁折不弯”的豪气和“中通外直”的度量,成为中华民族品格的一种象征。当代画家李苦禅所写“未出土时便有节,及凌云处尚虚心”,道出了中国竹文化的精髓。‎ ‎26.(甲)(乙)(丙)(丁)四处,作为例证的诗句各是哪一项?(只填序号)(2分)‎ ‎  A.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音 ‎  B.萧萧数竹不胜看,到此方知画竹难。谁信中书曾放笔,片时行尽楚江干 ‎  C.隔牖风吹竹,开门雪满山 ‎  D.山月皎如昼,霜风时动竹。夜半鸟惊栖,窗前人独宿 ‎  E.秩秩斯干,幽幽南山。如竹苞矣,如松茂矣 甲(  );乙(  );丙(  );丁(  )‎ ‎27.对徐渭画雪竹,下面的说法中与原文意思相符的有哪几项?(2分)‎ ‎  A.他画雪竹时,取材不限于一类竹子,因而能使人隐约感到全体竹子的形象。‎ ‎  B.他画的雪竹,满身处处有雪,枝干叶若隐若现。‎ ‎  C.他画的竹虚实结合,因而不像竹子。‎ ‎  D.他能用不好的笔,画出极为精绝的艺术珍品。‎ E.他先画枝节叶片,然后再用淡墨勾画渲染。‎ ‎28.下面的词语分别能表现A萧悦、B苏轼、C倪云林、D金冬心中哪三位竹画家的艺术特色?(只填序号)(2分)‎ ‎  ①雄健、豪放[   ]‎ ‎  ②古拙、朴质[   ]‎ ‎  ③雅致、逼真[   ]‎ ‎29.简要概括出第二自然段的内容。(不超过26个字)(3分)‎ ‎30.我国竹画从整体上看(不是指某个画家)有哪些主要特点?根据这段文化简要答出三点,有的可从文中找出句子改写。不超过60字。(3分)。 ‎ 答案:26.甲E;乙A;丙D;丁B(2分)‎ 评分标准:答对一处不给分,对两至三处得1分。‎ ‎27.B、E(2分)评分标准:选对一项得1分;选错一项扣1分,扣完为止。‎ ‎28.①B ②D ③A(2分)‎ 评分标准:对两项得1分,全对得2分。‎ ‎29.(3分)例如,宋元明时期竹画家蜂起,风格独特,技法高超。‎ 评分标准:回答时必须点出“朝代”,“竹画家(或竹画)”,“技法”或风格”三个方面的内容,缺一个方面扣1分。超过限定字数扣1分。句子明显不通扣1分。‎ ‎30.(3分)①是我国诗画的传统题材,②能象征中华民族的品格,③有自己独特的技法(答风格多样、技法高超也算对),④竹诗竹画相配。‎ 评分标准:以上四点,答出三点意思对即可。答出三点可得3分,两点2分,一点1分。超过限定字数扣1分。句子明显不通扣1分 六、阅读下面文字,完成26—30题。(20分)(1993年全国高考题)‎ 青菜 可爱的青菜,土地美丽的女儿,请用你朴素的光辉照耀我。‎ 你感人的色彩是生命的象征。生动与纯粹,简洁与丰润,这些高贵品质的融汇,于人何等艰难,于你何等自然。我不知道哪一种绿色能像你一样始终放射着家园的温馨。‎ 你紧紧依靠土地,又向天空缓缓伸展自己的身躯,以更好地承接阳光和雨水的恩泽。你的姿态永远是谦卑的,这谦卑决不是出于某种动机的表演,而是与生俱来,并随着成长而逐渐完美的一种精神形态。孩子们任意拔掉狗尾巴草那根高高翘起的尾巴,笑嘻嘻地摘下灯笼草上那自我炫耀的灯笼,又在凌空悬挂的黄瓜上轻率地刻下伙伴的绰号,但所有的孩子在菜畦间割草的时候,却总是那么小心翼翼。‎ 你的根雄健而沉着,土地的血液从四面八方涌入你的根,然后上升到所有粗粗细细的脉管中,在你的全身汩汩流动,向世界显示着你绿色的活力。‎ 你翩然走过土地的胸膛,顺着阳光的导引来到我的身边。你清澈的目光像泉水洗去我的烦恼和疲倦。我这个自以为高大的人,情不自禁地弯下腰来向你致敬。我的手轻轻抚摸你漾溢青春活力的躯体,渐渐感到自己的灵魂也在长出根来,努力扎入土地内部。我会像你一样既□□又□□,既□□又□□,既□□又□□吗?‎ 啊,可爱的青菜,土地忠诚的女儿,请赐给我你蓬勃的生机和一切的美德!‎ ‎26.文中倒数第二段的空格里应填入什么词语?从文中找出,写在下面的横线上。(3分)‎ 我会像你一样既____又____,既____又____,既____又____吗?‎ ‎27.作者为什么写孩子拔狗尾巴草、摘灯笼草、在黄瓜上刻伙伴的绰号?(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起始句中,作者称青菜为“土地美丽的女儿”,结尾句中改称“土地忠诚的女儿”,为什么措辞发生了变化?(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下面四句名言中。哪两句与《青菜》的旨趣最为接近?(4分)‎ A.没有美德就没有幸福可言。——(法)卢梭 B.植物的生命要从它的绿叶中显示出来。——(意)但丁 C.观察和经验和谐地应用到生活中就是智慧。——(俄)冈察洛夫 D.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中)李白 ‎30.这篇短文是用第几人称写青菜的?(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种写法对内容的表达起什么作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中哪些语句用这种人称表述取得了比用其它人称表述更好的效果?(举一例简要说明)(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26.(3分)既生动又纯粹,既简洁又丰润,既朴素又高贵。‎ 评分标准:如选“既朴素又谦卑”也可;不能选“美丽”、“雄健”、“沉着”。几组词语的顺序不限,但须两两对应。答对两组得1分,三组全对得3分,只对一组不给分。‎ ‎27.(3分)为了反衬或对比。如果不用上述概念,则要结合文中词语(“高高翘起”、“自我炫耀”、“凌空悬挂”)作具体分析。‎ ‎28.(4分)作者从“青菜”的外部色彩写起,进而写它的内在“美德”由表及里,因此起始句和结尾句的措辞有了变化。‎ 要求:①结合文章思路分析,②对这种变化加以概括,意思对即可。只符合上述一点要求的得2分。‎ ‎29.(4分)B、D答对一项不得分,两项全对得4分。‎ ‎30.(6分)第一问:第二人称 第二问:作用——①便于感情交流,进行抒情;②在本文中起到拟人化的作用。 第三问:〔例〕“你翩然走过土地的胸膛,顺着阳光的导引来到我的身边。”(分析略)所选例句不限,只要符合题目要求,言之成理即可。‎ 评分标准:人称1分;作用2分,答出一点得1分;第三问举例恰当得1分,对例子分析得当酌情给1—2分。‎ 七、阅读下面文字,完成27-30题。(1994年全国高考题)‎ ‎  我们要了解和评判一个作者,应该知道他那时代对于他那一类作品的意见,这些意见就是后世文艺批评史的材料,而在当时表示一种文艺风气。一个艺术家总在某些社会条件下创作,也总在某种文艺风气里创作。这个风气影响到他对题材、体裁、风格的去取,给予他以机会,同时也限制了他的范围。就是抗拒这个风气的人也受到它负面的支配,因为他不得不另出手眼来逃避或矫正他所厌恶的风气。正像列许登堡所说,模仿有正有负,亦步亦趋是模仿,“反其道以行也是模仿”;圣佩韦也说,尽管一个人要推开自己所处的时代,仍然免不了和它接触,而且接触得很着实。所以,风气是创作里的潜势力,是作品的背景,而从作品本身不一定看得清楚。我们阅读当时人所信奉的理论,看他们对具体作品的褒贬好恶,树立什么标准,提出什么要求,就容易了解作者周遭的风气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好比从飞沙、麦浪、波纹里看出了风的姿态。‎ ‎  一时期的风气经过长时期而能保持,没有根本的变动,那就是传统。传统有惰性,不肯变,而事物的演化又使它不得不以变应变,于是产生了一个相反相成的现象。传统不肯变,因此惰性形成习惯,习惯升为规律,把常然作为当然和必然。传统不得不变,因此规律、习惯不断地相机破例,实际上作出种种妥协,来迁就事物的演变。它把规律解释得宽,可以收容新风气,免得因对抗而摇动地位。传统愈悠久,妥协愈悠久,妥协愈多,愈不肯变,变的需要就愈迫切,不再能委曲求全,于是旧传统和新风气破裂而被它破坏。新风气的代兴也常有一个相反相成的现象。它一方面强调自己是崭新的东西,和不相容的原有传统立异;而另一方面要表示自己大有来头,非同小可,向古代另找一个传统作为渊源所自。例如明、清的批注家要把《水浒》、《儒林外史》等白话小说和《史记》、《汉书》挂钩搭线,西方十七、十八世纪批评家也要把新兴的长篇散文小说遥承古希腊、罗马的史诗。这类暴发户造谱牒或者野孩子认父亲的事例,在文学史上常有;它会影响创作,使作品从自然的天真转而为自觉的有教养、有师承,所以未可忽视。‎ ‎                           (节自钱钟书《中国诗与中国画》)‎ ‎27.下面文字中横线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是(3分)‎ ‎  传统不得不变,因此规律、习惯不断地相机破例……‎ ‎  A.把握时机,委曲求全        B.顺应形势,改变常规 ‎  C.等待机会,破除习惯        D.因势利导,不拘一格 ‎28.请用文中的词语,稍加组织,填入空格,不超过20字,注意前后的衔接(4分)‎ ‎  文中用“暴发户造谱牒”、“野孩子认父亲”作喻,来说明当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 ‎29.根据文中所述,要了解某一时期的文艺风气,有哪两方面的材料?(5分)‎ 答: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在文艺风气的同一现象中,常常包含着相反的两个方面,例如传统有“不肯变”的一面,又有“不得不变”的一面。文中第一段写了哪些这样的现象?(不超过60字)(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27(3分)B  28.(4分)新风气向古代另找一个传统作为渊源所自的词语选得对而前后不衔接的扣1分。‎ ‎29.(5分)(1)当时的理论;(2)当时对具体作品的评析 答对一点给2分。答对两点给5分。语句不通顺酌扣。‎ ‎30.(6分)‎ ‎  (1)文艺风气给作者以机会,同时也限制了他的范围;‎ ‎  (2)文艺风气对创作的支配有着正负两个方面(或“亦步亦趋是模仿,反其道以行也是模仿”)‎ 答对一点给3分,答对两点给6分。语句不通顺或超过字数酌扣1-2分。‎ 八、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24-28题。(1995年全国高考题)‎ ‎《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序(节录)‎ 吕叔湘 ‎①通观圣陶先生的语文教育思想,最重要的有两点。②其一是关于语文学科的性质:语文是工具,是人生日用不可缺少的工具。③其二是关于语文教学的任务:教语文是帮助学生养成使用语文的良好习惯。④过去语文教学的成绩不好,主要是由于对这两点认识不清。‎ 语言文字本来只是一种工具,日常生活中少不了它,学习以及交流各科知识也少不了它。这样一个简单的事实,为什么很多教语文的人和学语文的人会认识不清呢?是因为有传统的看法作梗。‎ ‎“学校里的一些科目,都是旧式教育所没有的,唯有国文一科,所做的工作包括阅读和写作两项,正是旧式教育的全部。一般人就以为国文教学只需继承从前的传统好了,无须乎另起炉灶。这种认识极不正确,从此出发,就一切都错。旧式教育是守着古典主义的:读古人的书籍,意在把书中内容装进头脑里去,不问它对于现实生活适合不适合,有用处没有用处;学古人的文章,意在把那一套程式和腔调模仿到家,不问它对于抒发心情相配不相配,有效果没有效果。旧式教育又是守着利禄主义的:读书作文的目标在取得功名,起码要能得‘食廪’,飞黄腾达起来做官做府,当然更好;至于发展个人生活上必要的知能,使个人终身受用不尽,同时使社会间接蒙受有利的影响,这一套,旧式教育根本就不管。”‎ 过去的第二点错误认识是把语文课看成是传授一门知识的课,因而要以讲为主。在读文言文的时代,自然逐字逐句大有可讲,到了读白话文课本,就“从逐句讲解发展到讲主题思想,讲时代背景,讲段落大意,讲词法句法篇法,等等,大概有三十来年了。可是也可以说有一点没有变,就是离不了教师的‘讲’,而且要求讲‘深’,讲‘透’,那才好。”“我想,这里头或许有个前提在,就是认为一讲一听之间事情就完成了,像交付一件东西那么便当,我交给你了,你收到了,东西就在你手里了。语文教学乃至其他功课的教学,果真是这么一回事吗?”‎ 这就触及教育学上的根本问题: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起什么作用?圣陶先生的看法是,“各种学科的教学都一样,无非教师帮着学生学习的一串过程”。换句话说,教学,教学,就是“教”学生“学”,主要不是把现成的知识交给学生,而是把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学生就可以受用一辈子。‎ 在这个问题上,圣陶先生有一句精辟的话,现在已经众口传诵,那就是:“教是为了不教。”‎ ‎24.第一自然段由四句话组成,分别标记为①②③④。根据作者的思路,该段的第一层应划分在哪里?用“│”在下面的标记符号中表示。(2分)‎ ‎①__②__③__④‎ ‎25.第二自然段在批评旧式教育是守着古典主义和利禄主义时,实际上谈到了旧式教育的三种弊端,请用自己的话分条简要概括。(每条不得超过8个字)(6分)‎ 答:第一种弊端是_______________‎ 第二种弊端是_______________‎ ‎ 第三种弊端是_______________‎ ‎26.通观第二自然段,并参照第三自然段关于“第二点错误认识”的表述,概括说明第一点错误认识是什么。(回答不得超过40字,注意语句的连贯)(4分)‎ 答:第一点错误认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第三自然段中说“这里头或许有个前提在”,并打比方作了说明,这个“前提”实际上说的是什么?(回答不得超过14字,注意语句的连贯)(3分)‎ 答:实际上说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第四自然段末尾说“教是为了不教”。下面摘引的叶圣陶先生的一些论述,其中哪几项是说明这个名句中的“不教”的?(只写字母即可)(3分)‎ A.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与,而在相机诱导。‎ B.学生能自为研索,自求解决。‎ C.务必启发学生的能动性,引导他们尽可自己去探索。‎ D.凡为教,目的在达到不需要教。‎ E.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 F.必令学生运其才智,勤其练习。‎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24.(2分)①②③ㄧ④ 评分标准:错划或多划都不得分。‎ ‎25.(6分)‎ ‎①死记(或:死记硬背)古书内容 ‎②生搬硬套(或:简单模仿)作文程式 ‎③追求功名利禄(或:应付考试)‎ 评分标准:答对一点得2分(①“死记”“古书内容”各1分,②“生搬硬套”“作文程式”各1分,③2分),意思对即可。字数超出,该条不给分。‎ ‎26.(4分)不清楚(或:不了解、不知道)语文是工具,日用学习及交流知识都少不了它,因而照搬旧式教育那一套(或:没有认清语文是人生日用不可缺少的工具,因而照搬旧式教育那一套)。‎ 评分标准:“日用”1分,“不可缺少”1分,“工具”1分,“因而照搬旧式教育那一套”1分。字数超出扣1分。意思对即可,句子不通顺或不完整酌情扣分。‎ ‎27.(3分)‎ 把教学(或:语文课)看成是单纯(或:简单)传授知识。‎ 评分标准:如果缺少“单纯”“简单”这类意思扣1分。字数超出扣1分。意思对即可,语句不通顺酌扣。‎ ‎28.(3分)BE 评分标准:选对一项得1分,选对两项得3分。每选错一项扣2分,扣完为止。‎ 九、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24-28题。(1996年全国高考题)‎ 贝多芬之谜 音乐的作用并不止于创造悦耳的乐式①,它还能表达感情。你可以津津有味地欣赏一首巴赫的序曲,好像观赏精美的波斯地毯一样,可是乐趣也只限于此。莫扎特则不然,听了他的《唐璜》前奏曲②,你不可能不怀有一种复杂的心情。它充满了魔鬼式的欢乐,但又使你有一定的心理准备去迎接可怖的世界末日。听莫扎特的《天神交响乐》最后一章,你会觉得那是狂欢的音乐,响亮的鼓声如醉如狂,从头到尾交织着一种不寻常的悲伤之美。莫扎特的乐章又是乐式设计的杰作。‎ 贝多芬所做的,是把音乐完全用作表现心情的手段,完全不把设计乐式本身作为目的。也正是这一点,使得某些与他同时的伟人不得不把他当做一个疯人。不错,他一生非常保守地使用旧的乐式,但是他给它们注入惊人的活力和激情,包括产生于一定思想、信念的那种最高的激情,结果不仅打乱了旧乐式的对称,而且常常使人听不出在感情的风暴下竟还有什么乐式存在了。他的《英雄交响乐》一开始使用了一个乐式(这是从莫扎特幼年的一个前奏曲里借来的),跟着又使用了另外几个漂亮的乐式;这些乐式被赋予了巨大的内在力量,所以到了乐章的中段,这些乐式就全被不客气地打散了。于是,在只追求乐式的音乐家看来,贝多芬是发了疯了。他这么做,只是因为他觉得非如此不可,而且还要求你也觉得非如此不可呢。‎ 这就是贝多芬之谜。他有能力设计最好的乐式;他能写出使你终身受用不尽的乐式;他能挑出那些最枯燥无味的旋律,把它展开得那样引人,使你听上一百次也每次都能发现新东西:一句话,你可以拿所有用来形容以乐式见长的作曲家的话来形容他,但是他的病症,也就是不同于别人之处,在于那激动人心的品质。他能使我们激动,用他那奔放的感情左右我们。一位法国作曲家听了贝多芬的音乐觉得不舒服,说:"我爱听了能使我入睡的音乐。"是的,贝多芬的音乐是使你清醒的音乐;而当你想独自一个静一会儿的时候,你就怕听他的音乐。‎ 懂了这个,你就从18世纪前进了一步,也从旧式的跳舞音乐前进了一步,不仅懂得贝多芬的音乐,而且也能懂得贝多芬以后最有深度的音乐了。‎ 注:①乐式:指音乐作品的结构形式。②《唐璜》莫扎特(1756-1791)根据传说而写的歌剧,交织着悲剧和喜剧成分,主人公唐璜是个放纵的贵族,结局是被送入了地狱。‎ ‎24.第二段中提到的"某些与他同时的伟人",所指的一类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20个字)(3分)‎ ‎25.最后一段中,作者所说的"最有深度的音乐"是指那些的音乐。(不超过20个字)(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6.作者认为贝多芬的音乐成为一个"谜"的原因是什么?(不超过32个字)(4分)‎ 答: ‎ ‎27.根据文意,简要概括从巴赫到莫扎特到贝多芬在音乐创作上的发展变化。(不超过60个字)(6分)‎ 答: ‎ ‎28.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两项是(3分) ()‎ A.不喜欢贝多芬作品的人也为他的激情所左右 B.贝多芬常常保守地使用旧的乐式 C.贝多芬的作品常常没有乐式 D.与贝多芬同时的"伟人"们既不理解他,又无法否认他的成就 E. 18世纪的音乐是只重乐式的跳舞音乐 答案:24.(3分)当时的某些只追求乐式的有名的音乐家 没有"当时"或"与他同时"之类修饰语的扣1分,没有"有名的"不扣分。‎ ‎25.(4分)具有产生于思想、信念的最高激情 意思对即可。答"充满惊人的活力和激情"或只答"具有最高激情"的扣2分。‎ ‎26.(4分)答案应包括两个方面:‎ a.他能设计出最好的乐式 b.又完全不把设计乐式本身作为目的意思对即可。‎ 答出一点得2分。‎ ‎27.(6分)答案应包括三人音乐创作上的主要特点:巴赫-只讲究乐式 莫扎特-即讲究乐式,又表达感情 贝多芬-感情突破乐式 意思是对即可。答对一点得2分,其余类堆。该题也可以从"乐式"和"感情"两个方面综合作答。答案条理不清、语言不通的酌情扣分。‎ ‎28.(3分)C E 答对一个得1分,答对两个得3分。答案超过两个的不给分。‎ 十、(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4-28(1997年全国高考题)‎ ‎《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节选) ‎ 郁达夫(1935年4月)‎ 在四千余年古国的中国,散文的内容自然早已发达到了五花八门,无以复加。我们只须一翻开桐城派正宗的《古文辞类纂》[注]来看,曰论辨,曰序跋,曰奏议……一直到辞赋哀祭之类,它的内容①真富丽错综,活像一部二十四史零售的百货商店。这一部《古文辞类纂》的所以风行二百余年,到现在还有人在那里感激涕零的理由,一半虽在它的材料的丰富,但一半也在它的分门别类,能以一个类名来决定内容②。但言为心声,人心不同又各如其面,想以外形的类似而来断定内容的全同,是等于医生以穿在外面的衣服而来推论人体的组织;我们不必引用近代修辞学的分类来与它对比,就有点觉得靠不住了。所以近代的选家就更了一步,想依文章本体的内容③,分类而辨体。于是乎近世论文章内容者,就又把散文分成了描写、叙事、说明、论理的四大部类了,还有人想以实写、抒情、说理的三项来包括的。‎ 从文章的本体来看,当然是以后人分类方法为合理而简明;但有些散文,是既说理而又抒情,或再兼以描写记叙的,到这时候,你若想把它们来分类合并,当然又觉得困难百出了,所以我们来论散文的内容,就打算先避掉这分类细叙的方法。我以为一篇散文的最重要的内容,第一要寻这"散文的心";照中国旧式的说法,就是一篇的作意,大约就是这"散文的心"了。有了这"散文的心",然后方能求散文的体,就是如何能把这心尽情地表现出来的最适当的排列与方法。到了这里,文字的新旧等工具问题,方始出现。‎ 中国古代的国体组织,社会因袭,以及宗族思想等等,都是先我们之生而存在的一层固定的硬壳。这一层硬壳上的三大厚柱,叫作尊君、卫道与孝亲;经书所教的是如此,社会所重的亦如此,我们不说话不行事则已,若欲说话行事,就不能离反这三条教条,做文章的时候,自然更加要严守着这些古圣昔贤的明训了。这些就是从秦汉以来的中国散文的内容,就是我所说的从前的"散文的心"。‎ 从前的散文的心是如此,从前的散文的体也是一样。行文必崇尚古雅,模范须取诸六经;不是前人用过的字,用过的句,绝对不能任意造作,甚至于之乎也者等一个虚字,也要用得确有出典,呜呼嗟夫等一声浩叹,也须古人叹过才能启口。此外的起承转合,伏句提句结句等种种法规,更加可以不必说了,一行违反,就不成文;你想,在这两重械梏之下,我们还写得出好的散文来么?‎ ‎[注]《古文辞类纂》:清代姚鼐编,选录战国至清代古文辞赋。‎ ‎24.第一段有三个用黑体字和序号标出的“内容”,它们的所指是否相同?(3分)‎ 答:①和② 。 ②和③ 。 ①和③ 。‎ ‎25.第三段中,作者提出“有了这‘散文的心’,然后方能求散文的体”。他所说的“心”,我们现在通常称之为;他所说的“体”,不完全等于“体裁”,应该是我们现在常说的 ;至于他所说的“文字的新旧等工具问题”,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 的问题。(4分)‎ ‎26.文中的“两重械梏”分别指的是什么?(4分)‎ ‎27.文中《古文辞类纂》,作者虽然没有完全否定,但也并不是“感激涕零”‎ ‎28.关于中国新文学的散文的“心”,根据选文推断,下列说法中符合作者 A.散文应该表现作者个性 B.散文应该内容形式统一 C.散文应该反对封建教条 D.散文应该反映民族文化 E.散文应该突破两重械梏 ‎ 答案:‎ ‎24.(3分)不同 不同 不同 答对一处得1分。‎ ‎25.(4分)主题 表现形式 白话与文言(或"语言运用") 每答对一处得1分,全对得4分。‎ ‎26.(4分)建议正统思想(或"封建的三大厚柱")陈旧死板的表现形式(或"陈旧列板的行文方法和章法")。意思对即可。每答对一重得2分,每超出3个字扣1分。‎ ‎27.(6分)虽然它的材料丰富,但它的思想是严守教条的;虽然它能分门别类,但它的分类不够合理简明。意思对即可。答案分为"材料"和"分类"两个方面,每个方面3分。每个方面又分为两层,答对一层得1分,答对三层得3分。‎ ‎28.(3分)A C 答对一个得1分,答对两个得3分。答案超过两个的不给分。‎ 十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7-30题。‎ ‎              报 秋 ‎ ‎               宗 璞 似乎刚过完春节,什么都还来不及干呢,已是长夏天气,让人懒洋洋的像只猫。一家人夏衣尚未打点好,猛然却见玉簪花那雪白的圆鼓鼓的棒槌,从拥挤着的宽大的绿叶中探出头来。我先是一惊,随即怅然。这花一开,没几天便是立秋。以后便是处暑便是白露便是秋分便是寒露,过了霜降,便立冬了。真真的怎么得了!‎ 这花的生命力极强,随便种种,总会活的。不挑地方,不拣土壤,而且特别喜欢背阴处,把阳光让给别人,很是谦让。据说花瓣可以入药。还有人来讨那叶子,要捣烂了治脚气。我说它是生活上向下比,工作上向上比,算得一种簪花精神罢。‎ 我喜欢花,却没有侍弄花的闲情。因有自知之明,不改邀名花居留,只有时要点草花种种。有一种太阳花又名死不了,开时五色缤纷,杂在草间很好看。种了几次,都不成功。“连死不了都种死了。”我们常这样自嘲。‎ 玉簪花却不同,从不要人照料,只管自己蓬勃生长。住后院月洞门小径的两旁,随便移栽了几个嫩芽,次年便是绿叶白花,点缀着夏末秋初的景致。我的房门外有一小块地,原有两行花,现已形成一片,绿油油的,完全遮住了地面。在晨光熹微或暮色朦胧中,一柄柄白花擎起,隐约如绿波上的白帆,不知驶向何方。有些植物的繁茂枝叶中,会藏着一些小活物,吓人一跳。玉簪花下却总是干净的。可能因气味的原故,不容虫豸近身。‎ 花开有十几朵,满院便飘着芳香。不是丁香的幽香,不是桂花的甜香,也不是荷花的那种清香。它的香比较强,似乎有点醒脑的作用。采几朵放在养石子的水盆中,房间里便也飘散着香气,让人减少几分懒洋洋,让人心里警惕着:秋来了。‎ 秋是收获的季节,我却是两手空空。一年、两年过去了,总是在不安和焦虑中。‎ 怪谁呢,很难回答。‎ 久居异乡的兄长,业余喜好诗词。前天寄来南宋词人朱敦儒的西江月:‎ 日日深杯酒满,朝朝小圃花开,自歌自舞自开怀,无拘无束无碍。‎ 青史几番春梦,红尘多少奇才,不消计较与安排,领取而今现在。‎ 我把“领取而今现在”一句反复吟哦,觉得这是一种悠然自得的境界。其实不必深杯酒满,不必小圃花开,只在心中领取,便得逍遥。‎ 领取自己那一份,也有品味把玩、获得的意思。那么,领取秋,领取冬,领取四季,领取生活罢。‎ ‎27、作者在第一自然段中写到看见玉簪花开,“先是一惊,随即怅然”。‎ ‎(1)作者为什么吃惊?(2分)‎ 答:因为_______________(不超过8个字)‎ ‎(2)联系全文看,作者为什么怅然?(3分)‎ 答: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10个字)‎ ‎28、作者在第三自然段中写自己种太阳花的经历,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12个字)‎ ‎29、作者在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中,分别使用了6个“便”字和5个“领取”,这样写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8分)‎ ‎(1)反复使用“便”字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26个字)‎ ‎(2)反复使用“领取”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26个字)‎ ‎30、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鉴赏,正确的三项是(3分) ()‎ A、玉簪花的芳香似乎有点醒脑的作用,可以提醒人们秋的到来,让人减少一些惰性。‎ B、本文的主旨可以概括为主要赞美那种“生活上向下比,工作上向上比”的玉簪花精神。‎ C、作者对“领取而今现在”一句的吟哦让人体味到一种悠然自得、面对现实的人生态度。‎ D、“领取自己那一份”,是劝慰人们要及时把握自己应得的那一份,而不要有非分之想。‎ E、作者借助比较的手法,巧妙地写出了玉簪花所散发出的与其他几种花不同的芳香。‎ F、作者把玉簪花的绿叶描写为“绿波”,使人联想到生活的长河,有广阔的空间感和深邃的时间感。‎ 答案:‎ ‎27、(1)答:没几天便是立秋(2)收获季节却两手空空 ‎28、反衬玉簪花生命力之强 ‎29、(1)将一个个节气紧凑地衔接起来,强调时光的飞逝。‎ ‎(2)层层铺开,逐步扩大,对点明本文主旨起到强化作用。‎ ‎30、ACE 十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4题。(1999年全国高考试题)‎ 创造宣言(节录)‎ 陶行知〖注〗‎ 创造主未完成之工作,让我们接过来,继续创造。‎ 宗教家创造出神来供自己崇拜。省事者把别人创造的现成之神来崇拜。恋爱无上主义者造出爱人来崇拜。美术家如罗丹,是一面造石像,一面崇拜自己的创造。‎ 教育者不是造神,不是造石像,不是造爱人。他们所要创造的是真善美的活人。真善美的活人,是我们的神,是我们的石像,是我们的爱人。教师的成功,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先生之最大的快乐,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说得正确些,先生创造学生,学生也创造先生,学生先生合作而创造出值得彼此崇拜之活人。倘若创造出丑恶的活人,不但是所塑之像失败,亦是合作塑像者之失败。倘若活人之塑像是由于集体的创造,而不是个人的创造,那么这成功失败也是属于集体,而不是仅仅属于个人。在一个集体当中,每一个活人之塑像,是这个人来一刀,那个人来一刀,有时是万刀齐发,倘使刀法不合于交响曲之节奏,那便处处是伤痕,而难以成为真善美之活塑像。‎ 教育者也要创造值得自己崇拜之创造理论和创造技术。活人的塑像和大理石的塑像有一点不同,刀法如果用得不对,可能万像同毁;刀法如果用得对,则一笔下去,万龙点睛。‎ 有人说:环境太平凡了,不能创造。平凡无过于一张白纸,八大山人挥毫画他几笔,便成为一幅名贵的杰作。平凡也无过于一块石头,到了米开朗基罗的手里,可以成为不朽的塑像。‎ 有人说,生活太单调了,不能创造。单调无过于坐监牢,但是就在监牢中,产生了《易经》之卦辞,产生了《正气歌》。单调又无过于沙漠了,而雷赛布竟能在沙漠中造成苏伊士运河,把地中海与红海贯通起来。‎ 可见平凡单调,只是懒惰者之遁辞。既已不平凡不单调了,又何须乎创造。我们是要在平凡上造出不平凡;在单调上造出不单调。‎ 有人说:年纪太小,不能创造,见着幼年研究生之名而哈哈大笑。但是当你把莫扎特、爱迪生及冲破父亲数学层层封锁之帕斯卡的幼年研究生活翻给他看,他又只好哑口无言了。‎ 有人说:我是太无能了,不能创造。可是鲁钝的曾参,传了孔子的道统;不识字的惠能传了黄梅的教义。惠能说:“下下人有上上智。”我们岂可以自暴自弃呢!可见,无能也是借口。‎ 有人说:山穷水尽,走投无路,陷入绝境,等死而已,不能创造。但是遭遇八十一难之玄奘,毕竟取得佛经;粮水断绝,众叛亲离之哥伦布,毕竟发现了美洲;冻饿病三重压迫下之莫扎特,毕竟写出了《安魂曲》。绝望是懦夫的幻想。歌德说:没有勇气,一切都完。是的,生路是要勇气探出来,走出来,造出来的。这只是一半真理;当英雄无用武之地,他除了大无畏之斧,还得有智慧之剑、金刚之信念与意志,才能开出一条生路。‎ 所以,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让我们至少走两步退一步,向着创造之路迈进吧!‎ 创造之神,你回来呀!只要你肯回来,我们愿意把一切———我们的汗,我们的血,我们的心,我们的生命———都献给你。只要有一滴汗,一滴血,一滴热情,便是创造之神所爱住的行宫,就能开创造之花,结创造之果,繁殖创造之森林。‎ ‎〖注〗陶行知(1891—1946),中国现代教育家。‎ ‎21.文中批评了哪五种“不能创造”的错误观点?作者得出的结论是什么?(4分)‎ 五种错误的观点:①____②____③___④____⑤___(不超过20个字)‎ 作者得出的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12个字)‎ ‎22.第四自然段中说“刀法如果用得不好,可能万像同毁;刀法如果用得对,则一笔下去,万龙点睛”。‎ 这里所用的几个比喻分别比喻什么?(4)‎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这篇《创造宣言》认为教育的最大成功是什么?为获得这一成功,教育者要注意哪些问题?(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下列对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合于交响曲之节奏”,是说集体创造活人之塑像应遵循相互合作与协调原理。‎ B.作者引用歌德的话“没有勇气,一切都完”,着重证明惟有大无畏精神才是创造取得成功的关键。‎ C.“走两步退一步”隐含着创造之路虽有曲折坎坷,但还是要不断前进的意思。‎ D.“创造之神所爱住的行宫”意指创造之神往往钟情于勤奋而勇于奉献的人。‎ E.本文的主旨可以概括为主要论述教育者需要探索创造理论和创造技术。‎ F.作者善于用排比的手法来增强文章的气势、说理效果和感染力。[][]‎ 答案:‎ ‎21、(4分)‎ ‎①环境平凡,②生活单调,③年纪大小,④太无能了,⑤陷入绝境(或“山穷水尽”、“走投无路”。答“等死而已”不算对〕。意思对即可。答对四个得1分,五个全对得2分。‎ 处处天天人人都能创造。意思对即可。“处处天天人人”1分,“都能创造”1分,每超过3个字扣1分。‎ ‎22.(4分)‎ ‎“刀法”比喻教育方法。(1分)‎ ‎“万像”比喻众多教育对象。(1分)‎ ‎“万龙点睛”比喻使众多教育对象成才。(2分)‎ 全句的意思是:”教育方法不当,可能使众多受教育者被毁,教育方法得当,可以使众多受教育者成才”。‎ 考生只说出比喻,没有对比喻作出解释或解释不当的不得分;表述方法不限,意思对即可;可以不对全句的意思作出解释。‎ ‎23、(6分)‎ 教育的最大成功:师生合作创造出值得彼此崇拜之活人。(2分)‎ 只答“教师”或“先生”一面的得1分。‎ 教育者要注意的问题:‎ ‎①要敢于创造②要有献身创造的精神,③要明确教育的创造目际,④要探索创造理论和创造技术,⑤要鼓励学生创造⑥要注意师生合作创造⑦要注意集体创造的特点。(4分)‎ 以上各点意思对即可。答出一点得1分,答出两点得2分,答出三点得3分。答出四点即可得满分。句子不通顺或有错别字,酌情扣分。‎ ‎24、(4分〕BE 答对一个得2分,答对两个得4分,答案超过两个的,按前两个评分。答错不倒扣分。‎ 十三、阅读下文,完成1—5题(11分)(1999年上海市高考试题)‎ 路是人走出来的,有了路,就要桥。‎ ‎(1)桥是路的一部分,没有路,当然就没有桥;桥不能没有联系的路而孤立存在。(2)桥的存在是为路服务的。(3)既然是为路服务。就要能满足路的要求:(4)第一,所有路上的车辆行人,都要能安全地顺利地在桥上通过。(5)第二,车在桥上走,要能和在路上走一样,不能因为过桥而使行车有所限制,比如减轻载重,降低速度,一车单行等等。(6)第三,路上交通运输,总是天天发展的,路还可以跟着改造、加强,桥就不那么简单,一定要造得比路更为坚固耐久。(7)满足了以上这些要求,桥和路才能成为一体、合为一家。(8)否则那就是“路归路,桥归桥”,不能密切合作,共同为陆上运输服务了。‎ 桥和路不但要为陆上运输而合作,还要为水上运输而合作。过河的桥。下面要走船,水涨船高,桥要造得高,路也要着高。桥在过河的地位上要服从路,路在两岸的高度上,必要迁就桥。桥和路都是越高越难造的,但是为了行船方便,就把困难留给自己。桥和路跟船合作得好,这个困难就解决了。‎ 不论行车或走路,总不要因为桥而使人感到不适,或是激烈震动,或是骤然改变方向,使桥形成一个“关”,如果车在桥上走,如同在路走一样;船在桥下过,如同河上没有桥一样,有桥恍同无桥,这种桥就算是造得真好了。对行人来说,有桥也并非坏事,能在一座桥上走走,饱览河上风光,两岸景色,岂不令人心旷神怡!‎ ‎1、第二自然段使用的说明方法,除引用外,还有______________。(2分)‎ ‎2、第二自然段在层次划分上正确的一项是(2分)‎ A、(1)/(2)/(3)(4)(5)(6)/(7)/(8)‎ B、(1)/(2)(3)/(4)(5)(6)/(7)(8)‎ C、(1)/(2)(3)/(4)(5)(6)/(7)/(8)‎ D、(1)(2)/(3)(4)(5)(6)(7)/(8)‎ 答:‎ ‎3、第三自然段空格中依次填入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虽然但是而且B、如果那么况且C、因为不但而且D:由于不过因此 答:‎ ‎4.第二自然段的中心是——————————————————;‎ 第三自然段的中心是:————————————————————。(2分)‎ ‎5、第四自然段回答了一个什么问题?(3分)‎ 答:‎ 答案:1、举例子作比较 2.D 3.C ‎4.桥和路要为陆上运输面合作桥和路还要为水上运输而合作 ‎5.怎样才是造得好的桥(或:造得好的桥的标准)‎ 十四、阅读下文,完成6—12题(19分)(1999年上海市高考试题)‎ ‎《礼记》中有一句颇有点辩证法精神的话:“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 对于我们的文学艺术创作来说,这个规律是有启发性的。比如一首乐曲,光是一股劲儿的快,一股劲儿的紧,从头到尾都是最强音,那就显得很单调,没有什么节奏感了。在《琵琶行》中所描写的那支曲子,开始有“大弦嘈嘈如急雨,”的一段,接着有“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的一段,后来又有“银瓶乍破水装进,”的一段,这倒是很合乎一张一弛的规律的,‎ 我相信,弹奏起来一定很优美动听,可惜我们谁都没有听到过。‎ 一幅画,也是如此。布景成局,全凭有疏有密;有浓有淡,相间相成,方能错落有致。只密不疏,则必嫌迫塞。只疏不密,必嫌。只浓不淡,则嫌。只淡不浓,则嫌。(1)虽然不同的艺术风格难免各有所偏,(2)一个作品总有一个作品的基调,(3)或以强烈见长,(4)或以柔和取胜,(5)但“单打一”的旋律和笔墨终究是容易使人感到单调的。‎ 推而广之,写小说,写戏剧,甚至写评论文章,亦无不如此。假如小说中段段都是高潮,那么,高潮就反而不突出了;戏剧中场场都是密锣紧鼓,让观众的神经拉得像弓弦一投紧,就反而使人家不大想看下去了;文章中句句都加上着重点;主要的论点就反而不明确了。比如《水浒传》中“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那一回,写到林冲发现陆虞侯来暗害他,特地买了把解腕尖刀带在身上,准备跟他拼个死活,可是作者在这里不肯急转直下,却又回过头来。写上林冲去看管草料场,在大雪中出门买酒吃那一段比较轻松的笔墨,然后再转向高潮。我看,这些都不是可有可无的闲笔浪墨,没有它们穿插在其中,就显不出一张一弛、一起一伏的妙用了。弛,正是为了张;伏,,正是为了起。‎ 有些同志不大懂得一张一弛、相间相成的道理,常常主张把作品中、文章中一些乍看起来似乎与主线主题并无直接关联,而其实与主线主题颇有些内在联系的所谓“闻笔浪墨”大笔勾销。他们这样做,似乎是为了艺术的完整性,实际上倒往往破坏了艺术的完整性。牡丹虽好;还仗绿叶扶持。”不妨设想一下,假如把绿叶全部去掉,只剩下一朵光秃秃的牡丹花,那还有什么好看呢?‎ 一张一弛的规律,不仅适用于作品的艺术结构,似乎也可以适用于艺术家和作家的创作过程。古人说,画家作画,有时候需要“解衣磅礴,有凌厉一切之雄”,有时候又需要“揎袖摩挲,有动不遗矩之妙”(见《芥舟学画编》)。这话说得有道理。,艺术创作,自然是极度紧张的劳动。不过,作者在精神上却不宜弄得过分紧张,太紧张,反而会失常态,疑是疑非,患得患失,产生不出好作品来。杜甫云:“五日画一水,十日画一石,能事不受相促迫,王宰始肯留真迹。”(《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这是真正懂得创作甘苦的经验之谈。有时候,稍为“弛”一下,倒是会对创作有好处的。‎ ‎6.在第二自然段的空格中分别填上作者的姓名和诗句(3分)‎ ‎《琵琶行》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__。‎ 大弦嘈嘈如急雨,____________________。‎ 银瓶乍破水浆迸,____________________。‎ ‎7.填入第三自然段的空格中员合适的词语是(2分)()‎ A.繁缛空松单薄B.单薄繁缛空松 C.空松繁缛单薄D.空松单薄繁缛 ‎8.第三自然段画线的句子是一个多重复句,第一层次划分正确的一项是(2分)‎ A、(1)/(2)(3)(4)(5)B、(1)(2)(3)/(4)(5)‎ C.(1)(2)/(3)(4)(5)D.(1)(2)(3)(4)/(5)‎ ‎9.第四自然段在论证过程中运用的论证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为了论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观点。(4分)‎ ‎10.第五自然段中作者引用了“牡丹虽好,还仗绿叶扶持”这句话,“牡丹”比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绿叶”比喻(用文中词语回答)(3分)‎ ‎11.全文从文艺作品的_______________和文学艺术家的____________________两个角度论证了文艺创作的规律。(2分)‎ ‎12.文最恰当的题目是(3分)()‎ A.起与伏B.张与弛 C.艺术结构与艺术创作D、辩证法与文学 答案:6.白届易 小弦切切如私语 铁骑突出刀枪鸣 7、C 8.D ‎9.例证法对比论证法弛,正是为了张;伏,正是为了起 ‎10.主线主题“闲笔浪墨”;所谓闲笔浪墨(既没有引号,又没有”所谓”给1分)‎ ‎11.艺术结构创作过程 12.B 十五、阅读下文,完成13—19题(20分))1999年上海市高考试题)‎ 我不敢说生命是什么,我只能说生命像什么。‎ 生命像向东流的一江春水,他从最高处发源,冰雪是他的前身。他聚集起许多细流,合成一段有力的洪涛,向下奔注,他曲折的穿过了悬岩削壁;冲倒了层沙积土。挟卷着滚滚的沙石,快乐勇敢的流走,一路上他享乐着他所遭遇的一切。有时候他遇到巉岩前阻。他愤激的奔腾了起来,怒吼着,回旋着,前波后浪的起伏催逼,直到他过了,冲倒了这危崖,他才心平气和的一泻千里。有时候他经过了细细的平沙,斜阳芳草里,看见了夹岸红艳的桃花,他快乐而又羞怯,静静的流着,低低的吟唱着,轻轻的度过这一段浪漫的行程。有时候他遇到暴风雨,这激电,这迅雷,使他心魂惊骇,疾风吹卷起他,大雨击打着他,他暂时浑浊了,扰乱了,而雨过天晴,只加给他许多新生的力量。有时候他遇到了晚霞和新月,向他照耀,向他投影,清冷中带些幽幽的温暖,这时他只想休憩息,只想睡眠,而那股前进的力量,仍催逼他向前走……终于有一天,他远远的望见了大海,呵!他已到了行程的终结,这大海,使他屏息,使他低头,她多么辽阔,多么伟大!多么光明,又多么黑暗!大海庄严的伸出臂儿来接引他,他一声不响的流入她的怀里。他消融了,归化了,说不上快乐,也没有悲哀!也许有一天,他再从海上蓬蓬的雨点中升起,飞向西来,再形成一道江流,再冲例两旁的石壁,再来寻夹岸的桃花。然而我不敢说来生,也不敢信来生。‎ 生命又像一棵小树,他从地底聚集起许多生力,在冰雪下久伸,在早春润湿的泥土今,勇敢快乐的破壳出来,他也许长在平原上,岩石上,城墙上,只要他抬头看见了天,呵!看见了天!他便伸出嫩叶来吸收空气,承受日光,在南中吟唱,在风中跳舞,他也许受着大树的荫遮,也许受着大树的覆压,而他青春生长的力量,终使他穿技拂叶的挣脱了出来,在烈日下挺立抬头!他遇着骄奢的春天,他也许开出满树的繁花,蜂蝶围绕着他飘翔喧闹,小鸟在他枝头欣赏唱歌,他会听见黄莺清吟,杜鹃啼血,也许还听见枭鸟的怪鸣。他长到最______的中年,他伸出他如盖的浓阴,来______树下的幽花芳草,他结出累累的果实,来呈现大地无尽的甜美与芳馨;秋风起了,将他叶子,由浓绿吹到绯红,秋阳下他再有一番的庄严灿烂,不是开花的骄傲,也不是结果的快乐,而是成功后的宁静和怡悦!终于有一天,冬天的朔风,把他的黄叶干枝,卷落吹抖,他无力的在空中旋舞,在根下呻吟,大地庄严的伸出臀儿来接引他,他一声不响的落在她的怀里。他消融了,归化了,他说不上快乐,也没有悲哀!也许有一天,他再从地下的果仁中,破裂了出来,又长成一棵小树,再穿过丛莽的严遮,再来听黄莺的歌喝,然我不敢说来生,也不敢信来生。‎ 宇宙是一个大生命,我们是宇宙大气中之一息。江流入海,叶落归根。我们是大生命中之一叶,大生命中之一滴。在宇宙的大生命中,我们是多么卑微,多么渺小,而一滴一叶的活动生长合成了整个宇宙的进化运行。‎ 要记住:不是每一道江流都能入海,不流动的便成了死湖,不是每一粒种子都能成材,不生长的使成了空壳!‎ 生命中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快乐和痛苦是相生相成的。等于水道要经过不同的两岸,树木要经过常变的四时。在快乐中我们委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快乐固然兴奋,苦痛又何尝不美丽!‎ ‎13.第二自然段告诉我们,在生命的历程中,不论是逆境(如遇到巉岩前阻;遇到暴风雨),还是顺境(如 经过细细的平沙,遇到晚霞和新月),都要______________的前进。(用本段词语回答)(3分)‎ ‎14.填入第三自然段的空格中最合适的词语是(2分)()‎ A.茂密荫遮B.茂盛荫庇 C.茂密荫庇D.茂盛荫遮 ‎15.第三自然段是以________________作为描写顺序的。(2分)‎ ‎16.在文中分别找出反问句、对偶句、排比句各一例。(6.分)‎ ‎(1)反问句:‎ ‎(2)对偶句:‎ ‎(3)排比句:‎ ‎17.第五自然段的作用是(2分)()‎ A.使文章更严密更全面B.使文章更生动更形象 C.使文章更通顺更流畅D.使文章更概括更精练 ‎18.文章把生命比作江水和小树,展示了生命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的过程。(2分)‎ ‎19、对本文的写作意图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阐述生命的内涵并指出应该如何对待生命 B.解释生命是什么并说明生命的历程是怎样的 C.阐明生命发展过程中快乐与痛苦相生相成 D、要求人们珍惜并感谢充满了快乐与痛苦的生命 答案:13.快乐勇敢 14、B 15.时间 ‎ ‎16(1)反向句苦痛又何尝不美丽 ‎(2)对偶句江流人海,叶落归根 ‎(3)排比句再形成一道江流,再冲倒两旁的石壁,再来寻夹岸桃花(被句号、叹号隔开的,只有两个分句的,均不算排比句)‎ ‎17、A 18、流动(前进;发展)生长(成长) 19.A 十六、(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4题 (2000年北京春季高考题)‎ ‎              兽·人·鬼       闻一多 ‎   刽子手们这次杰作,我们不忍再描述了,其残酷的程度,我们无以名之,只好名之曰兽行,或超兽行。但既已认清了是兽行,似乎也就不必再用人类的道理和它费口舌了。甚至用人类的义愤和它生气,也是多余的。反正我们要记得,人兽是不两立的,而我们也深信,最后胜利必属于人!‎ ‎   胜利的道路自然是曲折的,不过有时也实在曲折得可笑。下面的寓言正代表着目前一部分人所走的道路。‎ ‎   村子附近发现了虎,孩子们凭着一股锐气,和虎搏斗了一场,结果遭牺牲了,于是成人们之间便发生了一串纷歧的议论:‎ ‎   ——立即发动全村的人手去打虎。‎ ‎   ——在打虎的方法没有布置周密时,劝孩子们暂勿离村,以免受害。‎ ‎   ——已经劝阻过了,他们不听,死了活该。‎ ‎   ——咱们自己赶紧别提了,免得鼓励孩子们去冒险。‎ ‎   ——虎在深山中,你不惹它,它怎么会惹你?‎ ‎   ——是呀!虎本无罪,祸是喊打虎的人闯的。‎ ‎   ——虎是越打越凶的,谁愿意打谁打好了,反正我是不去的。‎ ‎   议论发展下去是没完的,而且有的离奇到不可想像。当然这里只限于人——善良的人的议论。至于那“为虎作伥”的鬼的想法,就不必去揣测了。但愿世上真没有鬼,然而我真担心,人既是这样的善良,万一有鬼,是多么容易受愚弄啊!  (原载1945年12月9日《时代评论》第6期)‎ ‎   背景资料:‎ ‎   抗战刚刚胜利,渴望和平民主的人们对国共之间的谈判还抱有希望。但是,战后国民党政府种种丧失民心的政策,特别是蒋介石派数十万军队进攻解放区、挑起内战的事实,激起了人民普遍的不满。于是,国统区人民掀起了反内战运动,反内战呼声迅速传遍了各大城市。在昆明,西南联合大学、云南大学等校学生、教职工6000余人于11月25日在西南联大校园内举行反内战时事晚会。国民党云南当局竟采取野蛮手段,派特务混进校内捣乱,派军警包围学校,并鸣放枪炮进行威胁。从26日起,昆明大中学校学生开始罢课。12月1日上午,国民党云南当局指派大批军警、特务分头闯入西南联大、云大等校,大打出手,并向校内投掷手榴弹。罢课师生被炸死和打死的有4人,被殴打成重伤的有25人。这就是震惊全国的“一二·一”惨案。惨案发生后,昆明各界人士继续以悼念死者、送挽联、安葬四烈士等方式表达了他们对反动派的抗议和争取和平民主的意愿。时任西南联大教授的闻一多先生十分悲愤,坚决主张罢教声援学生运动,对有些教授瞻前顾后的态度极为不满,于是作《人·兽·鬼》一文。收入《闻一多全集》时改作《兽·人·鬼》。‎ ‎21.第一自然段中的“杰作”指的是什么?这样说有怎样的表达效果?(4分)‎ ‎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文中“兽”,“人”,“鬼”分别指什么?(4分)‎ ‎   兽:____________ ‎ ‎   人:____________‎ ‎   鬼:____________‎ ‎23.文中成人们的议论大体上反映了哪几种态度?请用自己的话概括说明(每种态度的概括限用4-6个字)。(6分)‎ ‎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闻一多先生说“胜利的道路……有时也实在曲折得可笑”,这“可笑”指的是什么?(4 分)‎ ‎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21.(4分) (1)“杰作”指反动派镇压学生的兽行(2)使悲愤的感情表达得更为强烈。评分标准:(1)1分。 (2)答出“悲愤”的,给1分;指出“更强烈”的表达效果的,给2分。意思对即可。句子不通顺酌扣。‎ ‎  22.(4分)‎ ‎  兽——反动派;人——人民群众;鬼——反动派的帮凶 ‎  评分标准:答出一点得1分,全对得4分。意思对即可。‎ ‎  23.(6分)‎ ‎  大体上有四种态度:(1)起来斗争 (2)明哲保身 (3)是非不分 (4)是非颠倒 ‎  评分标准:概括的意思对即可。(1)(2)各2分,答出(3)或(4)再得2分。混淆了“鬼”和“人”的界限的,扣3分。概括不准确,酌扣;完全照抄原文,不给分。‎ ‎  24.(4分)‎ ‎  本来是非常清楚的事,有些人偏偏是非不分,发一些莫名其妙的议论。 ‎ 评分标准:能结合“寓言”的寓意回答,得2分;意思大体正确,得满分。句子不通顺酌扣。‎ 十七、(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4题。‎ 长  城 鲍 昌 因为深秋的季节已至,下山的时间已晚,我看见落日熔金,照得你如火嫣红。在猎猎西风扑刺下,砖缝间的野草开始黄枯,基石下的酸枣变了颜色。这时,听不见秋虫之低吟,却在仰天一瞥时,看到了黄云间的归鸿。‎ 那是沿循昭君出塞的老路吗?那是飞向苏武牧羊的北海吗?在伫立的凝思中,我想象那飞鸿乃是悠悠岁月的见证。曾几何时,黑云掩没了月色,雨雪纷纷地袭来,胡马长嘶,筚篥①哀鸣,狼烟在山头并起,矢刃在石间摧折;当将军战死、燕姬自刎、旌旗横倒、死尸相撑,战场上的一切声音沉寂之后,只有红了眼睛的野犬在吞噬谁家的“春闺梦里人”了。‎ 所以我说,你是一卷凄婉的历史,长城! ‎ 于是,在人们的一种执拗的幻想里,你被建造出来。那是自我保护、自我心理平衡的幻想。墙高六七米,墙厚四五米,随山就坡,险峻万状,自渤海之滨,夐绝荒漠,蜿蜒竟达六千七百公里。戍楼高耸,斥堠②连绵。你用一座座雄关,卡住咽喉古道,构成北门锁钥。这使得互市的商旅,为之蹙眉;却又使历代的皇帝心中安泰,他们自以为统治下的“中央之国”固若金汤,无求于人,万寿无疆。‎ 所以我说,你又是民族封闭的象征,长城!‎ 但幻想毕竟是幻想,封闭终不能封闭。几多和番公主的幽魂,带着环佩的响声在月夜中归来了。几多寒霜冻硬的弓弦,射出了断喉的利箭。前门被堵平,燕台被摧垮,呼啸着风声的宝剑,掀翻了大液秋波。由是人们发现:边墙不再是屏障,紫塞③不再是嶔奇。它变得可笑,仿佛受尽了时间与空间的嘲弄。 在风沙剥蚀下,它过早地衰老了。 ‎ 所以我说,你是一个文化愚钝的标志,长城!‎ 正因为如此吧,现在你敞开胸襟了。你毫不羞怯地迎来了四面八方的亿万游人。他们之中有总统,有商人,有教师,有学生,有开心的演员与体育明星。照相机喀嚓喀嚓响着,但响声又被哗哗的笑声淹没。我不知道他们各自的目的,但是他们来了,来了。他们的来,使你显得十分开放,而又充满自信。我看到一位风姿潇洒的外宾,踏上烽火台的顶端,向什么人频频飞吻,接着高举双臂,做成一个v字,仿佛向着美好的未来,发出爽朗的笑声。‎ 哦,长城!我不知你对此作何感想。你那虽然古老但仍坚固的躯体,愿意接待异域殊方的杂色人流吗?你能承受住历史的再冲荡和新世纪的胎动吗?‎ 你不语。你扎根的纠墨④群山不语,并睛洁气爽的长天也不语。‎ 但人们告诉我:外层空间能看到的地球上惟一的   人工痕迹,就是你呵,长城!‎ ‎[注]①筚篥(bìlì):汉代从西城传入的一种管乐器。     ②斥堠(hòu):暸望敌情的土堡。③紫塞:指长城。   ④纠墨:绳索。这里形容俯瞰群山像粗大的绳索。‎ 根据以上阅读材料,设计了4道试题,考查学生对作者在文中观点态度的分析概括、对文章内容要点和中心思想的分析归纳、对文章思想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的评价以及对文章语言和表达技巧的初步鉴赏。下面就试题的命题意图与解题思路,逐题做一简要分析。     ‎ ‎21.这篇散文中,(1)作者对历史上的长城的评价是什么?(2)又是如何看待长城的现实的?(6分)‎ 答:(l):         ‎ ‎  (2):‎ ‎[答案](l)评价历史:①凄婉的历史,②民族封闭的象征,③文化愚钝的标志。       ‎ ‎(2)看待现实:①开放,②自信。     ‎ ‎[分析]长城是伟大中华民族的象征,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力量与血汗的结晶,它被誉为人类文明的纪念碑,被称为世界古代七大奇迹之一。写长城的散文可谓多矣,然而各篇散文构思和所抒发的思想感情却可以各不相同。作者写这篇散文时,改革开放不过才10年,虽然经过拨乱反正,但人们对一些重大问题的认识还不能说是已完全清晰,不少人对改革开放的前途和中国的未来也是既有信心又有担心。作者选取长城作为历史与现实的结合点,赋予长城以象征意义,来反思历史,评说现实,展望未来。文章采用了先抑后扬的笔法,前半部分对历史的反思和评价,观点非常明确,感情十分凝重;中间对现实的评说,观点也还算明朗;结尾对未来的召唤,则比较含蓄。因此,这篇散文总的调子,让人感到稍嫌低沉一些。这是特定的时代打下的烙印。这些有关的背景材料,绝大多数考生可能都不了解,所以,在命题时我们尽量考虑学生已有的文化背景知识,就文章分析文章,避免文章以外的东西影响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这样的阅读测试才会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     ‎ 本题第一问作者是如何评价长城的历史的,回答起来比较容易,因为作者在反思和评价长城的历史时,尽管大量用典,采用了形象化的描写手段,洋洋洒洒,有点儿令人眼花缭乱,所以归纳起来并不难,那就是作者认为长城是一卷凄婉的历史,是民族封闭的象征,是文化愚钝的标志。现在看来,作者的这种观点是有很大的局限性的,但这种局限性不会影响对学生阅读能力的测试。    ‎ 本题第二问作者又是如何看待长城的现实的,回答起来比第一问难一些,因为作者对长城现实的看法,与对四面八万亿万游人的描写结合在一起,没有独立成段。但是,只要认真阅读,就不难发现“现在你敞开胸襟了”“你显得十分开放,而又充满自信”这样一些句子,然后进一步从中概括出作者的观点。‎ ‎    22.这篇散文中,(1)作者主要用第二人称写长城,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2)第六段的结尾改用了第三人称“它”,原因是什么?(4分) ‎ 答:(1):(2): ‎ ‎[答案](1)将长城拟人化:①便于与长城对话,②便于抒发感情。 ‎ ‎(2)因为前面说到“由是人们发现”,不是作者直接向长城抒怀。 ‎ ‎[分析]这篇散文主要用第二人称来写长城,这样写的好处在于将长城拟人化,便于作者与长城对话,便于作者抒发感情。例如作者与长城的对话,向长城的发问“你那虽然古老但仍坚固的躯体,愿意接待异域殊方的杂色人流吗?你能承受住历史的再冲荡和新世纪的胎动吗?”和作者的抒情“外层空间能看到的地球上惟一的人工痕迹,就是你呵,长城!”等等都显得十分自然亲切。至于第六段的结尾改用第三人称“它”,是因为在“它”之前说的是“由是人们发现:边墙不再是屏障,紫塞不再是嵚奇”,这里变换了视角,是通过人们的眼光来看长城,而不是作者直接向长城抒怀,所以这种人称的变换是自然而然的,也是很有必要的。(江西、山西、天津试题)‎ ‎22.作者在第一段和第二段中都提到了“归鸿(飞鸿)”,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分) ‎ 答:   ‎ ‎[答案]作用:①借飞鸿作为岁月的见证,②从描写眼前的实景转入对历史的回顾。 ‎ ‎[分析]作者在第一段和第二段都提到“归鸿”(飞鸿)”,就是要借飞鸿作为悠悠岁月的见证,引出  “昭君出塞的老路”和“苏武牧羊的北海”,完成从第一段对眼前实景的描写向第二段对历史回顾的转换。应该说这种视角的转换以及段与段之间的衔接还是比较自然而巧妙的。然而令人遗憾的是,作者在这里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地犯了一个常识性错误:深秋的大雁应向南飞而不会向北飞,所以既无法“沿循昭君出塞的老路”,也无法“飞向苏武牧羊的北海”,方向不对,正好相反。正因为这常识性的错误,使我们无法给作者的笔法以更高的评价,只能对飞鸿在转换视角和内容衔接方面所起的作用予以客观的评价。 ‎ ‎23.最后一段写道:“但人们告诉我:外层空间能看到的地球上惟一的人工痕迹,就是你呵,长城!”‎ ‎(1)这段文字与倒数第三段的关系是什么?‎ ‎(2)联系全文看,这段文字表达的意思是什么?(4分)‎ 答:(1):       ‎ ‎  (2):     ‎ ‎[答案](l)是对倒数第三段所提问题的回答。       ‎ ‎(2)①显示出中华民族的伟大、自豪和自信,②能承受改革开放的冲荡。     ‎ ‎[分析]这篇散文的最后一段,文字虽然不多,但极具分量,在文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首先这段文字,是对倒数第三段所提出的两个问题的回答,这回答是比较含蓄的,却又是坚定有力的。这几段文字的内在联系相当巧妙。倒数第三段表面是对长城提出两个问题,实际是问“我们中华民族愿意开放吗?”“我们中华民族能承受住改革开放的冲荡吗?”‎ 而接下来的倒数第二段并不急于回答,长城不语,群山不语,长天也不语,三个“不语”形成一个鲜明的顿挫。那末究竟会有怎样的回答呢?直到最后一段才作出回答,揭开谜底,引人入胜。 ‎ 其次,从这段文字的内容来看,虽然比较含蓄,所表达的意思还是清楚的。长城是外层空间能看到的地球上唯一的人工痕迹,这是我们中华民族勤劳勇敢的祖先创造出来的伟大奇迹,不是什么人都能够创造出这样的奇迹的,这充分显示出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足以让我们中华民族感到无比自豪。再联系全文看,表达的意思就更清楚了。我们中华民族在历史上经受了那么多的磨难而不垮,曾想通过闭关自守来寻求安全而不能,如今却主动敞开胸襟,这不充分显示出我们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吗?我们一定能够承受改革开放的冲荡,永远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一结论是通过反思和观察作为中华民族象征的长城的历史和现实而得出的。正是因为有了最后这一段文字,才使本文有了一个圆满的收束。 ‎ ‎24.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4分) ‎ A.作者从“黄云间的归鸿”联想到“昭君出塞的老路”和“苏武牧羊的北海”,借飞鸿作为悠悠岁月的见证,从描写眼前的实景转向对历史的回顾。 ‎ B.作者借“谁家的“春闺梦里人”代指阵亡的将土,更加重了回顾历史时的凄婉的色彩。 ‎ C.“却又使历代的皇帝心中安泰……万寿无疆”,这里作者用的是反语,是对闭关锁国政策辛辣的讽刺。‎ D.“几多和番公主的幽魂……归来了”,这句话形象地写出了作者对历代封建王朝和亲政策每每遭受失败的痛惜和反思。 ‎ E.文中描写一位风姿潇洒的外宾登上烽火台后喜不自禁的细节,主要是为了表达作者自己内心的喜悦。 ‎ ‎[答案]A B  ‎ ‎[分析]这道多选题A、B两个选项是正确的。A项说作者从“黄云间的归鸿”引出“昭君出塞的老路”和“苏武牧羊的北海”,借飞鸿作为悠悠岁月的见证,从描写眼前的实景转向对历史的回颀。这一小段赏析是不错的。作者的确是借飞鸿的视角,自然完成了从第一段的对眼前实景的描写向第二段的对历史回顾的转换,应该说这种视角的转换以及段与段之间的衔接还是比较巧妙的。但是,需要指出的是,作者在这里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地犯了一个常识性错误:深秋的大雁应向南飞而不应向北飞,所以无法“沿循昭君出塞的老路”,也无法“飞向苏武牧羊的北海”,方向正好反了。正因为如此,A项的赏析才近乎客观分析,而未给作者的笔法以更高的评价。B项说作者借   “谁家的‘春闺梦里人’”代指阵亡的将士,更加重了回顾历史时的凄婉的色彩。这一小段赏析也是正确的。谁家的“春闺梦里人”指的就是阵亡的将士,不说野犬在吞噬谁家的“春闺梦里人”,是因为后者更容易让人联想到战死不仅是战死者的悲剧,也是战死者家庭的悲剧,特别是战死者的妻子梦里都在期盼丈夫的平安归来,现在却连尸首都被野犬吞噬掉,悲剧的色彩岂不更浓?所以说更加重了回顾历史时的凄婉的色彩。C、D、E三个选项都是错误的。C项的错误在于这里作者用的并不是反语,虽有一点儿讽刺的味道。但还远不够是“辛辣”的讽刺。D项的错误在于“几多和番公主的幽魂……归来了”,这句话是形象地写出了历代封建王朝和条政策每每遭受的失败,也能体味到作者痛惜的感情,但这句话不是形象地写出作者的痛惜,更谈不上形象地写出作者的反思。E项的错误在于把作者关于一位外宾登上烽火台后喜不自禁的细节描写说成是主要是为了表达自己内心的喜悦,显然根据不足,因为前面说到作者并“不知道他们各自的目的”,怎么能断定这个细节描写主要是为了表达自己内心的喜悦呢?特别加上“主要”二字,更是不妥。‎ 十八、阅读下文,完成1一5题。(13分)(2001年上海市春季高考题)‎ ‎ 奥林匹克运动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坚持体育运动与文化艺术的结合。奥林匹克运动的创始人就将文化艺术与体育置于同等重要的地位。历届奥委会主席也都反复强调文化艺术在奥林匹克运动中的重要性。‎ ‎ 一般而言,文化艺术是实现奥林匹克运动目标的重要因素,奥林匹克主义的中心思想是人的全面发展。但是,在人类社会的各项活动中,灵与肉逐渐变得对立起来。体育的生物功能常常为人们所强调,而它的文化艺术功能却为人们所忽视。奥林匹克运动强调体育运动与文化艺术融为一体,促进人类全面和谐的发展。‎ ‎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表明,竞技运动精神价值的加强有赖于人类的文化艺术。多年来,社会的物质生产和消费水平迅速提高,而精神文化却相对贫乏,由此使竞技运动出现了重物质、轻精神的现象,出现了嫉妒、虚荣和不信任的风气,使竞技运动沦为低层次的娱乐消遣。要减少竞技运动中这些不协调的现象,回到促进身均衡发展的轨道,就必须提高它的文化艺术价值,使之成为高尚的社会文化活动。而这种活动,正是使人们得到美好的艺术熏陶,灵得到净化、内心世界变得丰富起来的重要保证。 ‎ ‎ ①当今的奥林匹克运动已逐渐将人类社会中一些带有普遍意义的真善美集中起来,具有了跨时代、跨地域的审美价值。②奥林匹克运动这种超越现实和理想化的特点,又显示着人类对美好事物和理想境界的追求,预示着未来的现实。③这不仅大大增强了它的吸引力,而且直接对人们的精神世界发挥作用,激励着人们为实现美好的理想,不断地自我更新、自我完善。④这就是奥林匹克运动在当今世界广为普及的重要原因所在。⑤奥林匹克运动之所以能成为这样一种人类文化的结晶,就是因为它包含有各种文化艺术形式的内容。⑥这些文化艺术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方式互相补充,构成了奥林匹克运动多姿多彩的整体景观,为奥林匹克运动提供了一个充满文化气息的环境,启迪人们对真善美的审美感,使人们在不知不觉中改变自己,提高自己的境界。‎ ‎1.第一自然段突出了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的关系。(2分)‎ ‎2.竞技运动中出现种种不协调的现象,最主要的原因是(3分) ‎ A 人们对物质利益的追求超过对精神文化的追求。‎ B长期以来社会上滋长了嫉妒、虚荣和不信任的风气。‎ C物质生产和消费水平迅速提高,精神文化相对贫乏。‎ D竞技运动逐渐沦为低层次的娱乐消遣。‎ ‎3.请概括第三自然段的文意。(2分)‎ ‎4.本文第四自然段有两大层次,请用“/”将它们划开。(3分) ‎ ‎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 ‎5.对普及奥林匹克运动的意义的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坚持体育与文化艺术的结合。‎ B促进人类全面和谐的发展。 ‎ C改变竞技运动中不协调的现象。‎ D 直接对人们的精神世界发挥作用。 ‎ ‎ 答案:‎ ‎ 1.(2分)体育运动(1分) 文化艺术(1分)‎ ‎2.(3分)C ‎ ‎3.(2分)竞技运动精神价值的加强有赖于人类的文化艺术。(意思对就给分)‎ ‎4.(3分)④/⑤ 5.(3分)B 十九、阅读下文,完成6一10题。(15分)(2001年春季上海市高考试题)‎ 旧时中国所谓书香门第,往往代表着一个家族的清白与高贵。跟书香相对的是铜臭,生意场中,这股味道最浓。似乎书香常伴书生,铜臭不离市侩。书生之中,虽不乏逐臭之夫,生意人里,也有的是仗义之辈。但在一般人意念里,书总是香的,而铜则不免于臭。自然,这是过时了的旧观念。而今教育发达,社会以工商为重。工商业社会里,第一流头脑往往是生意中人,商优则仕,已成为一种显著的趋势,书香与铜臭,不再有严整的界限。玩钱的人也在读书,读书的人也在玩钱,纯粹的书生和纯粹的市侩,已在逐渐减少。从前,读书是书生的专业,现在读书是一种共同的需要,就像衣食住行一样。从前,玩钱的生意人不必读书,现在,生意做得越大,越需要有新知识新见解。从前,宰相须用读书人,现在任何企业组织申,也必须起用读书人,否则,无以适应复杂多变的商战。越是庞大的现代企业,越是少不了一个“参谋总部”,延揽学有专长的读书人,为它负起参谋作业的任务。‎ ‎ 本来,书也不一定香,铜也不一定臭,是香是臭,全在人为。[甲]学富五车而无行,无行而至于不忠不孝,且足以遗臭万年,岂止铜之臭而已矣。经商而至富,富而乐善好施,铜亦香施万里矣。老辈读书人,多半轻视生意人,现代读书人,当不至有此顽固想法。[乙]学优而商,富国裕民,岂不比础呐书空高明多了?事实上,书虽香,应不以自我陶醉为满足,(丙]自命一身书香的人,纵然做不到流芳万世,至少也要及时做一点流芳的事情。[丁]在家庭,在社会,在朋友之间,流一份芳香气息,不胜于留下那种恶劣印象和坏影响吗?每个人都有他的影响,读书人更当重视自己的影响,这种影响如同植物的花粉或种子,散布于空气中,飘荡于旷野里,它将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长成一株粗壮的树开出一簇美丽的花,谁也抖不定。但那个可能性却很大!留下坏影响,书香亦将变成书臭;留下好影响,铜臭亦可化作铜香。运用之妙,不但存乎一心,亦可看出各人志趣的高下。‎ ‎ 6.作者说:“书生之中,虽不乏逐臭之夫,生意人里,也有的是仗义之辈”,其中“逐臭”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仗义”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 7.作者认为在现代社会中“书香与铜臭不再有严整的界限”,其表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 ‎ 8.“学问为济世之本”放在第二自然段最恰当的一处是(3分)‎ A.甲 B。乙 C。丙 D。丁 ‎ ‎9.本文对“书香”、“铜臭”的旧观念提出新的看法,认为“香”与“臭”可以转化。请说出这两者在什么情况下会相互转化。(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你赞同本文的观点吗?请举例并说明你自己的看法。(4分)‎ 答案:‎ ‎6.(2分)不择手段追逐金钱 (无行而不忠不孝)(1分)乐善好施(仗义疏财)(1分) ‎ ‎7.(3分)玩钱的人也在读书,读书的人也在玩钱,纯粹的书生和纯粹的市侩,已在逐渐减少 ‎8.(3分)B ‎ 9.(3分)是香是臭,全在人为(1分) ‎ ‎ 不忠不孝,书香变成书臭;乐善好施,铜臭化铜香(留下坏影响,书香变成书臭;留下好影响,铜臭化铜香)。(2分)‎ ‎ 10.(4分)例子(1分)说明看法(3分)‎ 二十、阅读下文,完成11一16题。(19分)(2001年春季上海市高考试题)‎ 我对这位传奇英雄的认识,有一个突变。‎ 为了寻找盖文学馆新馆舍所用国产装饰石材;我和我的同事来到了新疆。我知道,鸦片战争之后,林则徐曾被充军新疆,一直发配到伊犁,是真正的受罚。多少年过去了,当地的政府和人民,为了纪念他,特地给他在老的伊犁将军府附近盖了一座纪念馆。我决定抽空去看看。‎ ‎ 在去纪念馆的路上,在路旁我看见了一条很长很规矩的小河,大概有5米宽,河水流得很冲,岸两旁有高大的树。开车的司机说:它是渠,是人工开挖的,叫“皇渠”,是林则徐大人当年留下来的,为的是把天山上的雪水引下来,灌溉土地,变荒地为良田。这水渠至今已有160年的历史了。‎ ‎ 这个小故事极感人。‎ 它一下子把这位举世闻名的英雄老人拉得很近很近了。对他,不是一般的崇敬了。复杂了,真的,复杂得多了。该怎么说呢?往大里说,牵扯到人该怎么活,怎样做人,做什么样的人,甚至,整个儿的,人生的价值是什么,都可以由这个故事中派生出一些认真的思考来。往具体里说,想想看,那是怎样的逆境啊:硝烟弥漫之后,戴罪受罚,背井离乡,充军万里,凄凉之至。然而,他却依然一副大将风度,在别人的监控之下,指挥黎民百姓和部队官兵,披星戴月,风尘仆仆,终日挖渠引水不止。何等坦荡,何等乐观,何等大度,何等清洒!简直就是一个活生生的样板,一个树在你我面前的,伟大的,不说教的,默默的,摸得着看得见的,平凡的,可以效仿的楷模。‎ 总之,这条小渠给我带来了心灵震撼,令我激动不已。它给了我一个巨大的感动。‎ ‎ 林则徐的一生与其说是官运亨通,不如说是充满了大起大落。他多次受罚,比如连降四级,连降五级,竞有许多次。最大的处罚是发配新疆。然而他的态度是:‎ ‎ 苟利国家生死以 岂因祸福避趋之 ‎ 一个真正以国家利益为重的人的处世哲学便是如此鲜亮简明,有小渠可以作证。‎ 新疆土地极肥沃,天生一块大宝地。风和日丽,日照长,有利于植物的光合作用;只要有水,种什么长什么,而且硕大,丰产。林则徐抓住这个要害,挖渠引水,做了表率。而他做这一切的时候,偏偏是个犯人的身份,而且年老体弱,精神上又追到了极大的打击。‎ ‎ 在最倒霉的时候,在最倒霉的地点,在最倒霉的情况下,顶着最倒霉的屈辱,干着最普通、最费力、最不容易露脸的事。但只要有利于人民,有利于国家,有利于后代,便在所不辞,管他是沉是浮。这就是林则徐的风格。‎ ‎ 这个风格是民族脊梁的象征。‎ ‎ 这个风格是铮铮硬骨头的作风。‎ ‎ 这个风格是真正人生价值的体现。‎ ‎ 我为那遥远的小渠而骄傲,它不是什么“皇”渠,它是地道的“人”渠。‎ ‎ 一个姓林名则徐的神人,用这小渠,在天地之间,龙飞凤舞般地书写了一个大大的“人”字。‎ ‎ 什么时候再去看看那个渠,用清澈冰凉的渠水洗洗脸,当做接受一次沁人肺腑的人生洗礼吧。‎ ‎ 11.文中与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相呼应的一句是 ‎12.作者为什么说这条小渠“不是什么‘皇’渠,而是地道的‘人’渠”?(4分)‎ ‎ 13.对本文评析恰当的两项是(6分)‎ ‎ A.本文开头提到的“传奇英雄”指的是侠肝义胆,武功过人,铁骨柔肠的英雄好汉。‎ ‎ B.“我”原先对林则徐知之不详,见了这条渠,才对他崇敬起来。‎ ‎ C.“何等坦荡,何等乐观,何等大度,何等潇洒”中“潇洒”一词的意思是不拘世俗,风流倜傥。‎ ‎ D.林则徐不但富有献身精神,而且具有科学头脑。‎ ‎ E.这条水渠不仅造福一方,而且可以成为净化人们心灵世界的镜子。‎ F.全文感情深挚,气势酣畅,一唱三叹,缠绵徘侧。 ‎ ‎ 14.文中画线句用了排比手法,它在文中的表达作用是 ‎ 15.对本文最后一个自然段在全文中的作用,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 A.照应开头 B。直抒胸臆 ‎ C.画龙点晴 D。深化主题 ‎ ‎ 16.作者对林则徐的认识“有一个突变”,从全文看,这个“突变”的具体内容是什么?(3分)‎ 答案:‎ ‎11.(2分)只要有利于人民,有利于国家,有利于后代,便在所不辞,管他是沉是浮。 ‎ ‎12.(4分)这条渠虽然是官修的渠,但更是林则徐为百姓修的渠。(2分) 它体现了林则徐的大写的“人”的风格和精神。(2分) ‎ ‎13.(6分)(每项3分)D E ‎14.(2分)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1分) 赞美了林则徐独特的人格力量。(1分) ‎ ‎15.(2分)B ‎16.(3分)见到水渠之前,对林则徐是一般的崇敬(1分) 见到水渠之后,从林则徐身上引发了对人生价值的思考(2分)(意思对即可)‎ 二十一、(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4题。(2001年春季北京高考试题)‎ ‎ 黄 土 邹志安 我的父亲是一个极普通的农民,劳动一生,默默死去,像一把黄土。黄土长了庄稼,却并不为太多的人注意。全中国老一辈的大多数农民都是这样。‎ 他死于肺心病。这是严重威胁劳动人民健康的疾病之一。中国农民在平时,是不大主动去医院检查身体的,即有病躺倒,还要拖磨。我父亲民国十八年遭年馑时去南山背粮,走冰溜子,回来时冻掉了十个脚指甲,并且扎下了病根。以后一直半声咳嗽,而从不看病吃药。直到死前几个月,在我强迫下才去医院作了平生第一次心电图。医生打比方说:“机器运转一生,主机已经磨损,太缺少修复和保养了!”为了挽救,吃“心脉宁”一类比较贵的药。他问:“一瓶多少钱?”听说有三元多,半天沉默不语,后来就说:“不要买药了,我不要紧。”当我不在时,就偷偷停止服药。他一定计算过:一瓶药的价值要买近二十斤盐,要让儿媳们劳动好多天。‎ 他平生也就只知道劳动。繁重的劳动使他累弯了腰。不知创造了多少财富,自己却舍不得乱花一分钱。有一次我给了他两元零用钱让他买点好吃的,半年后他还在身上装着。在重病期间他出现了谵语,净念叨“把猪喂了没有”、“把锄头安好”。“麦黄了就快收”之类。临死时他默默流泪,留恋这个世界——他为之洒尽汗水然而仍不富裕的世界。‎ 父亲从来无是无非,关心而弄不明白各种国家大事,可以说在精神上是贫困的。富有者被给与,贫困者被剥夺,那么他是被剥夺了:从前因为贫困而没有机会接受文化教育,后来倒是不断地接受各种政治教育,而终于都没有弄明白。但他显然没有遗憾过,因为他有劳动,因此而填补了一切缺憾。巧者劳矣智者忧,无能者无所求……但他还有所求——祈求世事不乱,有安稳的日子。‎ 他现在去了!黄土上劳动一生,最后回到黄土里去。黄土是博大宽容的,无论善与恶,最终收容了所有的人。‎ 那时我跪在泥水里为他送行。我曾经想到过:他活了七十七岁,已很不易;而我们周围能活七八十岁的老人又实在太少。不是老人们不想活,也决非儿女们不孝顺,实在是因为生活水平太差。那么,尽快发展生产,改善人民生活,则是儿女们挽留老人多驻一时的最符孝道的方法了。哭也徒然,哀也无助。死者长已矣,生者当勉力。‎ 将军和领导人死了,会有无数悼文,固为他们功勋昭著。一个普通劳动者死了,我们撒下这一把黄土,并期望世人能够容纳。‎ ‎21.这篇散文题为《黄士》,请结合阅读材料,简要分析“黄土”的象征意义。(4分)‎ 答: ‎ ‎ ‎ ‎ 。‎ ‎22.请结合阅读材料,简要分析文中“父亲”这一人物形象。(8分)‎ 答: ‎ ‎ ‎ ‎ ‎ ‎ 。‎ ‎23.请用一、两句话概括文中所反映的当时中国农村的状况,(2分)‎ 答: ‎ ‎ 。‎ ‎24.下列对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文中通过医生所打的比方,形象地描写出父亲积劳成疾、病人膏育的身体状况。‎ B.父亲偷偷停止服药,主要是舍不得花钱,同时也说明当时缺乏起码的医药卫生条件。‎ C.父亲关心而弄不明白各种国家大事,既反映了他的爱国情结,也表现了他的愚昧无知。‎ D.文章开头说“我的父亲……像一把黄士”,结尾说“我就撒下这一把黄土”,首尾呼应,深化了“黄土”的象征意义。‎ E.作者文笔朴实,但善于运用细节描写,生动地刻画出父亲的形象,表达了对父亲真挚的感情。‎ F.作者笔下的父亲同朱德笔下的母亲一样,虽然极其平凡,但都具有感人的人格力量。‎ 答案:‎ ‎21.(4分)答题要点:①象征了“我”的父亲(2分)②象征了辛勤一生、默默无闻的中国老一辈的农民(1分)③象征了博大宽容(1分)意思对即可。思路不清楚,语句不通顺,酌扣1分。‎ ‎22.(8分)答题要点:①父亲是中国老一辈农民的代表 ②勤劳,直到临终念念不忘的还是锄头、庄稼、收割③节俭,对自己十分悭吝,舍不得乱花一分钱 ④善良,与世无争,惟一的祈求是过上安稳的日子 ⑤精神上的贫困,关心却弄不明白国家大事 答对一点给2分,给到8分为止 要求结合阅读材料,分析言之成理。意思对即可。思路不清楚或语句不通顺,酌扣1-2分。‎ ‎23.(2分)广大农村还很落后,生活水平很差,人们精神贫困。意思对即可。‎ ‎24.(4分):B C 答对一个给2分,答对两个给4分。答案超过两个的,按前两个评分,不倒扣分。‎ 二十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4题(2001年全国高考试题)‎ 门 开门和关门是人生中含意最深的动作。在一扇门内,隐藏着何等样的奥秘!‎ 没有人知道,当他打开一扇门时,有什么在等待着他,即使那是最熟悉的屋子。时钟滴答响着,天已傍晚,炉火正旺,也可能隐藏着令人惊讶的事情。也许是修管子的工人就在你外出之时已经来过,把漏水的龙头修好了。也许是女厨的忧郁症突然发作,向你要求得到保障。聪明的人总是怀着谦逊和容忍的精神来打开他的前门。‎ 门有各种各样。有旅馆、商店和公共建筑的转门,它们是喧闹的现代生活方式的象征。还有古怪的吱吱作响的门,它们依然在变相的酒吧间外面晃动,只有从肩膀到膝盖那样高低。更有活板门、滑门、双层门、后台门、监狱门、玻璃门……然而一扇门的象征和奥秘在于它那隐秘的性质。玻璃门根本不是门,而是一扇窗户。门的意义就是把隐藏在它内部的事物加以掩盖,给心儿造成悬念。‎ 开门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当侍者用托盘端给你晚餐时,他欢快地用肘推开厨房的门。当你面对上门推销的书商或者小贩时,你把门打开了,但又带着猜疑和犹豫退回了门内。彬彬有礼、小心翼翼的仆役向后退着,敞开了属于大人物的壁垒般的橡大门。牙医的那位富于同情心然而深深沉默的女助手,打开通往手术室的门,不说一句话,只是暗示你医生已为你作好了准备。一大清早,一扇门猛然打开,护士埋头了进来:“是个男孩!”‎ 门是隐秘、回避的象征,是心灵躲进极乐的静谧或悲伤的秘密搏斗的象征。没有门的屋子不是屋子,而是埋头廊。无论一个人在哪儿,只要他在一扇门关着的后面,他就能使自己不受拘束。在关着的门内,头脑的工作最为有效。人不是在一起牧放的马群。‎ 开门是一个神秘的动作:它包容着某种未知的情趣,某种进入新的时刻的感知和人类烦琐仪式的一种新的形式。它包含着人间至乐的最高闪现:重聚,和解,久别的恋人的极大喜悦。即使在悲伤之际,一扇门的开启也许会带来安慰:它改变并重新分配人类的力量。然而,门的关闭要可怕得多,它是最终判决的表白。每一扇门的关闭就意味头号一个结束。在门的关闭中有着不同程度的悲伤。一扇门猛然关上是一种软弱的自白。一扇门轻轻关上常常是生活中最具悲剧性的运动作。每一个人都知道把门关上之后接踵而来的揪心之痛,尤其是当所爱的人音容宛在,而人已远去之时。‎ 开门和关门是生命严峻流动的一部分。生命不会静止不动并听任我们孤寂无为。我们总是不断地怀着希望开门,又绝望地把门关上。‎ 一扇门的关闭是无可挽回的。至于另一扇门是不存在的。门一关上就永远关上了,通往消逝了的时间脉搏的另一个入口是不存在。‎ ‎21、作者开头说:“开门和关门是人生中含意最深的动作。”请根据文意写出“开门”和“关门”的含意。(4分)‎ 答:“开门”的含意是: ‎ ‎ “关门”的含意是: ‎ ‎22、第三段中,作者说:“玻璃门根本不是门。”请联系“门”在文中的主要含意,分析作者这样说的原因。(4分)‎ 答: ‎ ‎ ‎ ‎23、请分别说明以下三句话在文中的意思。(6分)‎ ‎(1)人不是在一起牧放的马群。‎ ‎(2)开门和关门是生命之严峻流动的一部分。‎ ‎(3)一扇门的关闭是无可挽回的。‎ 答:(1) ‎ ‎(2) ‎ ‎(3) ‎ ‎24、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4分)‎ A作者通过对各种各样的门的描写,赋予了“门”以象征意义,写出了自己独特的人生感悟,既表现出积极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也表现出某些消极的不可知的神秘色彩。‎ B作者笔下的门,有的实实在在,有的则赋予象征意义:实在的“门”是读者最熟悉的,拉近了作者与读者的距离;象征意义的“门”,蕴含深刻的哲理,给读者以极大的启迪。‎ C作者笔法自然,轻巧而又严密,看似信笔所至,实则前后多有内在联系。如第二段说:“聪明的人总是怀着谦逊和容忍的精神来打开他的前门”,就与上文工人修水龙头和女厨突发忧郁症有一定内在联系。‎ D第四段对开门方式的描写,作者精选了五个各具特色的生活场景,生动细致地表现出不同社会层面的人的不同心态,紧扣文章主题,具有典型意义和强烈的现实意义。‎ E第六段中“一扇门猛然关上是一种软弱的自白”,这句话反映了作者对“最终判决”的畏惧和对“一个结束”的悲伤,是作者深刻人生体验的形象表达。‎ 答案:‎ ‎21、(4分)‎ ‎“开门”的含意是:预示着一个新的开始,一个新的发现。(2分)‎ ‎“关门”的含意是:意味着一个结束。‎ 意思对即可。语句不通顺扣1分。‎ ‎22、(4分)‎ ‎“因为门的意义就是能把隐藏在它内部的事物加以掩盖,给心儿造成悬念;而玻璃门是透明的,做不到这些。”或“因为玻璃门是透明的,毫无隐秘可言,而一扇门的象征和奥秘在于它那隐秘的性质。”前一点2分,后点2分,。意思对即可。语句不通顺扣1分。‎ ‎23、(6分)‎ ‎(1)“人是有思想有感情的,人需要有自己独立的天地”或“人是有隐秘需求的”。只答出“人是有感情的”只给1分,答出“人需要有独立天地”或“人有隐秘需求”的即可给2分。‎ ‎(2)人生包含着一个个重要阶段的天始和结束。(2分)‎ ‎(3)当一个过程终结之后,再想让它重现是不可能的。(2分)‎ 以上意思对即可。语句不通顺扣1分。‎ ‎24、(4分)‎ B C 答对一个得2分,答对两个得4分。答案超过两个的,本题不得分。‎ 二十三、阅读下文,解答1—5题。(12分)(2001年夏季上海市高考试题)‎ ‎①假山实在算不得一件好看的东西。乱石块堆叠起来,高高低低,凹凹凸凸,囗囗说天下决没有这样的山,囗说阳光照在上面,明一块,暗一块,支离破碎,看去总觉得不顺眼。玄墓山下有一景,叫做“真假山”,是山脚露出一些石块,有洞穴,有邹襞,宛如用湖石堆成的一般。然而合着玄墓山一起看,这反而成为一个破绽,跟全山的调子不协调。可观的“真假山”,依我的浅见,要算太湖中洞庭西山的石公山了。那里全山是湖石,洞穴和皱襞俯仰即是,可是浑然一气,又有几十丈高的嶂壁,比虎丘“千人石”大得多的石滩,真当得上“雄奇”二字。看了石公山再来看花园里的假山,只觉得是不知哪一个石匠把他的石料寄存在这里罢了。‎ ‎②假山上大都种树木,盖亭子。往往整个假山都在树木的荫蔽之下,而株数并不多,少的简直只有一株。亭子里总得摆一张石桌,可以围坐几个人,一座亭子镇压着整个所谓“山峰”也是常有的事。这就显得非常不相称。你着眼在山一方面,树木和亭子未免太大了,如果着眼在树木和亭子一方面,山又未免小得可笑了。《浮生六记》里的《闲情记趣》开头说:“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常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观,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这不失为很好的幻想。作者所以能“怡然称快”“怡然自得”,在乎比拟得相称。假若在蚊帐中“徐喷以烟”而捕一只麻雀来让它逃来逃去,或者以丛草为树林,而让一只猫蹲在丛草之上,这就凝不成“青云白鹤”和“林壑幽深”的幻想,也就无从“怡然”了。假山上长着大树,盖着亭子,情形正跟上面所说的相类。不相称的东西硬凑在一起,只使人觉得是大树长在乱石堆上,亭子盖在乱石堆上而已。‎ ‎③依传统说法,假山并不重在真有山林之趣,假山本来是假山。路径的盘曲,层次的繁复,凡是山上所有的景物,如绝壁、危梁、岩洞、石屋,应有尽有,正合“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的谚语,在这等地方,显出设计的人的匠心。有名的狮子林,大家都说它了不起,就为那假山具有上面所说的那些条件。我小时候还没到过狮子林,长辈告诉我说,那里的假山曲折得厉害,两个人同在山上,看也看得见,手也握得着,但是他们要走到一条路上,还得待小半天呢。后来我去了,虽然不至于小半天,走走的确要好些时间。总之是囗囗囗,囗囗囗。就从这个诀窍,产生了两个人看得见而不能立刻碰头的效果。要堆这样一座假山当然不是容易事,然而不容易的事不一定做成功具有艺术价值的东西。就像假山,当你爬到“绝顶”的时候,且不说一览宇宙之大,你总要想来一下宽广的眺望吧,但是糟得很,什么堂什么轩的屋顶就挤在你眼前,你可以辨认那遗留在瓦楞上的雀粪。真山真水若是自然手创的艺术品,假山便是人类的难能而不可贵的“匠制”。凡是可以从真山真水得到的趣味,假山完全没有。‎ ‎1、填入第①段空格处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且不 单 B 不仅 就 C并非 而 D 就算 只 ‎2、第①段“可观的真假山”中“真假山”的意思是 (2分)‎ ‎3、第②段引用了《闲情记趣》并加以分析阐发,目的是说明 ‎ ‎ (2分)‎ ‎4、填入第③段空格处最贴切的一项是(2分)‎ A景物美 阻隔多 B层次多 阻隔多 C山势美 层次多 D山势美 景物美 ‎5、从全文看,文末画线句中所说的真山真水的“趣味”有数处,写出其中的两处。(4分)‎ ‎(1) ‎ ‎(2) ‎ 答案:1、(2分)A ‎2、(2分) 具有假山特征的真山 ‎3、(2分)假山与上面的亭、树不相称(或:相称才有情趣)‎ ‎4、(2分)B ‎5、(4分)浑然一气 山水等景物的自然相称 一览宇宙之大(写出其中的两项即可)‎ 二十四、阅读下文,解答第6—10题。(16分)(2001年夏季上海市高考试题)‎ 科学工作的核心是创造,要敢于创造,善于创造。在科学工作中要有一番真正的作为,就必须解决一个“敢”字的问题。1979年荣获诺贝尔奖的温伯格教授曾说过一番很精辟的话。他说,理论物理学家“很重要的一个素质是‘进攻性’,……对自然的‘进攻性’。”所谓“进攻性”,就是说要敢于向自然界索取知识,敢于面对重大科学研究课题。只有这样,才能谈得上科学上的真正的创造性。‎ 但是科学上的这种创造性又不同于那种李逵式的匹夫之勇。《水浒传》描写的李逵,不分青红皂白,不计效果、后果,只是抡起板斧迎头斫上去。这是科学上的“莽人”,决不是这里所讲的“进攻性”。在科学工作中,胆和识是联系在一起的,智和勇是不可缺少的。要做出第一流的成绩,必须有第一流的真知卓识,有解决实际困难的第一流的聪明才智。这就是说,在科学工作里,除了要敢于创造以外,还要善于创造。科学工作就如行军打仗,不仅要敢拼敢打,还要善战能战,这就要讲究调查研究,讲究战略、战术。‎ 为什么说科学工作在某种意义上很像行军打仗呢?因为这同样是向未知的事物进军,只不过那是敌人的军队,这里是自然界。然而,天下未知的事物,不懂的问题,是“何其多也”!这就有一个如何选择的问题。行军打仗,要根据“敌、友、我”三方面的情况来确定战略和战术,在科学工作中也要根据研究对象的“价值”的评价,可借鉴的前人的经验和技巧,自己的经验、能力、长处和短处待等等,这三方面的情况来作出正确的决策。这里既有战略上的决策,也有战术上的决策。一个优秀的指挥员不仅要具备指挥某一战役取得胜利的能力,尤其重要的是要有通观全局的眼界。所谓“运用之妙,集于一心”,就是指的这种战略决策和战术决策的结合。科学研究战略核心是确定要研究的科学问题,所谓战役是将所研究的科学问题分拆成一个个可以具体着手做的科学研究题目。战略是由一系列的战役所组成的,而战役又是由一系列的战术来完成的。‎ 把科学工作分拆成战略决策和战术决策这两个侧面来加以研究,是科学工作中经常需要加以讨论和研究的事情。有些科学问题的研究是很有价值的,无论对于解决实际问题或研讨基本理论问题,都是很重要的、必须加以回答的。但是,仅仅问题“重要”,并不一定构成必须加以研究的理由,因为重要却未必“可行”,未必都能找到研究它的着手点。反过来,有许多科学问题是很容易着手研究的,既有现成的办法,也有充足的实验条件,但是未必值得花大量的时间进行研究。这里有一个“价值观”或“价值评估”的问题。有些科学问题很有价值,由某个人来进行研究,是很合适的,但是对于“我”就不一定合适;有些题目从“明天的角度”来看是很有价值的研究,但在当前条件下却未必是恰当的选择。所有这些,都是我们在科学工作中经常遇到的问题,要站在一定的战略的高度,才能妥善地加以解决。‎ ‎6、第二自然段所说的李逵式的“莽人”是指 的科学工作者。(2分)‎ ‎7、科学研究“战略”指的是 ,‎ ‎“战役”指的是 。(2分)‎ ‎8、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2分)‎ A科学工作者要有进攻性,才谈得上真正的创造性。‎ B科学工作者应和作战指挥员一样,智勇双全,胆识过人。‎ C科学工作者要善于选择,方有可能取得成功。‎ D科学工作者应依靠自己的经验、能力等优势作出决策。‎ ‎9、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两项是(6分)‎ A那些很有科学价值的问题,都是可以着手研究的问题。‎ B只有那些既重要,又“可行”的问题,才是值得进行研究的问题。‎ C有实验条件又有具体办法可以研究的科学问题,才值得研究。‎ D一个人只要有决心并不断努力,就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合适人选。‎ E许多重要的科学问题的解决,必须有待于条件的成熟。‎ F “运用之妙,集于一心”就是说科学研究好比打仗,更须重视战术运作。‎ G “价值评估”研究的不单是科学问题的价值,还包括经费的合理使用。‎ 答: ‎ ‎10、本文议论的重点是“善于创造”。从文中看,“善于创造”包含两方面的意思:‎ ‎(1) (2) (4分)‎ 答案:‎ ‎6、(2分)有胆无识或有勇无谋 ‎7、(2分)确定要研究的科学问题(1分) 具体的研究题目(1分)‎ ‎8、(2分)D ‎9、(6分)B E 每项3分 ‎10、(4分)(1)讲究调查研究(2分) (2)讲究战略、战术(2分)‎ 二十五、阅读下面两段文字,解答第11—15题。(17分)(2001年夏季上海市高考试题)‎ 甲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含昼夜。”‎ 人们面对何川的感情,确乎尽为这两句话所道破。诗人千百言,终不及夫子这句口头语。‎ 海确乎宽大,静寂时如慈母的胸怀。一旦震怒,令人想起上帝的怒气。然而,“大江日夜流”的气势及意味,在海里却是见不着的。‎ 不妨站在一条大河的岸边,看一看那泱泱的河水,无声无息,静静地,无限流淌的情景吧。“逝者如斯夫”,想想那从亿万年之前一直到亿万年之后,源源不绝,永远奔流的河水吧。啊,白帆眼见着驶来了……从面前过去了……走远了……望不见了。所谓的罗马大帝国不是这样流过的吗?啊,竹叶漂来了,倏忽一闪,早已望不见了。亚历山大、拿破仑,尽皆如此。他们今何在哉。溶溶流淌着的唯有这河水。‎ 我想,站在大河之畔,要比站在大海之滨更能感受到“永远”二字的涵义。‎ 乙 永远活在游子心里的,是那些终古长流的小河。‎ 这市镇有水村的秀逸,小河萦绕,长年不倦地作着活活的絮语,仿佛诗人深情的独白。水是清澈的,春来水面飘着玲珑的浮萍,一到冬天,满河是嫩绿的菜叶,桨声终夜不断。‎ 托小河的福,我们故乡从没有水灾,也从没有大旱灾。盛夏苦热,几十天不下雨,大地枯竭得变成沙漠。街河的语声由喑哑而寂寞了。灰褐的河床看见了碧琅琅的天,只剩下中间一条丑陋的小沟,木然不动。谁在河床上撒下几粒西瓜籽?却让它们在泥里抽了芽,开出朵朵小黄花,到晚来和天上的繁星争辉,——这小河瘦损的丰姿,不已足以令人发愁?是的,但这只是街河的一段。你试跑到市外大江沿的过渡亭去看看,那河流不是照旧作着轻轻的独唱?虽然嗓音也有些失润。‎ 倘在艳阳时节,春水暴涨;或当九秋天气,苦雨新霁,这些小河,几日间都变得十分丰满。絮絮的语声更高了,流动的旋律也十分活泼,趁微风,偷偷地吻着石砧,有时还乘明月夜迅速疾地爬上了河岸。于是街河边常常出现一些少年人的影子,悠然伫立,向水中放下钓丝。你说那拍岸的水声,不会给他们带来灾难?不用愁!过些时一开闸,这一泓盈盈的清流,就要淙淙然向镇上的土地告别。‎ 哦,对了!我只顾徘徊于小河的风貌,却忘记了告诉你关于这些河流的十分陈旧而又永远新鲜的故事,——假如你不嫌地方乡僻,又有机缘坐着一浆一划的乌篷小船,过小镇留连片刻,我准得先带你到街梢去看看一座古旧的老闸。‎ ‎11、以下说法不确切的两项是(6分)‎ A甲段让读者体会到“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意境。‎ B甲段文字虽短,意蕴却深,“言有尽而意无穷”。‎ C乙段所写的“故乡”是我国浙江一带的小市镇。‎ D乙段文末那座“古旧的老闸”是历史的见证,留下了许多故事。‎ E甲乙两段都写了河水终古长流的雄浑气势。‎ F甲乙两段语言优美,节奏和谐,字里行间充满诗的韵味。‎ G甲乙两段都浓墨重彩、以形传神地描写了河水。‎ ‎ 答: ‎ ‎12、甲乙两段都写河,甲段写了□□□□□,乙段写了故乡的小河。(2分)‎ ‎13、从写作角度看,甲段写海的作用是 (2分)‎ ‎14、为什么乙段说“永远活在游子心里的,是那些终古长流的小河”?(3分)‎ 答: ‎ ‎15、两个文段中你更喜欢哪一段?就你最欣赏的一点说说理由。(4分)‎ 答: ‎ ‎ ‎ ‎ ‎ 答: ‎ ‎ ‎ 答案:‎ ‎11、(6分)E G (每题3分)‎ ‎12、(2分)时间(或:历史)的长河 ‎13、(2分)烘托“大江日夜流”的气势及意味。‎ ‎14、(3分)因为那些小河已经成为故乡的象征物,永远撩起游子的思乡的心绪。(意思对即可)‎ ‎15、(4分)理由充分,文字顺畅3—4分;理由单薄,文字较通顺2分;理由勉强,文字欠通顺1分。‎ 二十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4题(2002年春季北京高考试题)‎ 让香格里拉发现自己 第一次接触香格里拉(Shangri-la)这个词还是八十年代中期,在一本简易英语课外读物中,“香格里拉”即世外桃源。但事实上,香格里拉是一个真实存在的地方,它就在中国滇西北一带。纳西话叫香格里;拉,只是词的后缀,中甸一带康巴藏民称它香巴拉。它开始被世人关注,是缘于一位俄国导演1937年拍的电影《被遗忘的王国》。影片中这个叫香格里拉的地方,有高原雪山、蓝月亮峡谷、森林牧场牛羊,还有与自然和谐依存的民风。它激起了世人寻梦的热情,人们这才发现了一个名字:美籍奥地利学者约瑟夫·洛克。‎ 洛克1884年出生于维也纳,1905年去美国求学。1922年他以植物学教授的身份到云南丽江采集植物标本。这一方水土立刻迷住了他,从此他把灵魂融入了这方水土,一住就是二十年,从事纳西族民风、民俗、文化、宗教研究。和以往一些西方探险家不同,洛克对他的考察对象不只是充满好奇,更没有白种人的偏见和野心,而是充满感情。他有过“与我的纳西族朋友共存亡”的诺言,并带着偏爱称纳西人是“纯朴的大自然之子”。‎ 洛克无疑是可敬的。但是香格里拉是一个客观自然的存在,洛克到来之前,纳西就有了自己的学者和文化人。换一个角度讲,正是香格里拉一方水土,改变了一个西方学者的命运,塑造了一个全新的洛克,为什么不能说香格里拉发现了洛克呢?我看就像他评价他的纳西兄弟一样,称他是“大自然之子”更平等一些,更合适一些。由此,我们得到一种启示:香格里拉发现了洛克,也同时发现自己。‎ ‎“让香格里拉发现自己”,这是套用了一个现成句式。拉美的乌拉圭作家加莱亚诺写过一篇散文《让美洲发现自己》,他是有感于西方世界数百年的偏见而写的。在哥伦布的船队到达美洲之前,那片大陆就自然 地存在着,后来者占有了“发现”的专利权。“从此以后,印第安人就一直被判为终身有罪”,遭到灭绝性的杀掠。所以他说“1492年,美洲被入侵,而不是被发现”。而美洲的希望则是在它“自己发现自己的时候”。同样,“让香格里拉发现自己”,也是把香格里拉当成主体,而不是被动面对世界的客体。因而,对于香格里拉来说,问题关键就在于,它是不是真是一个美好的真实的存在,这也许是“自己发现自己”的含意。‎ 人们通常把美好的地方都比做世外桃源,可见人类对自己居住的地方抱有怀疑。人们说世外桃源,就是说世上没有,这说法本身就意味着对现实的批判。“世外”,可以理解成人类还没有实现的理想,若说哪里是世外桃源,就是说哪里已接近或实现了理想蓝图,那它其实就是世上的桃源了。一旦回到世上,就是人类的势力范围了。那么世上桃源还可以叫做世外桃源吗?或者说世上可能有真正的世外桃源吗?‎ 如今的香格里拉是行进在通往理想境界的路上。什么时候,人们的精神世界能够做到和那里的自然风光一样美丽,“恢复人和大自然之间和谐一致的关系”了,什么时候可以说它真是,或接近香格里拉了。‎ 到那时香格里拉的词义应该发生变化,无论英语还是汉语,都可以把它译做世上桃源。‎ ‎21、下列对原文的理解,正确的两项是(4分)(C E)‎ A 本文的写作目的是为了证明香格里拉就在云南丽江。‎ B 洛克是为了“把灵魂融入这方水土”而来到丽江的。‎ C 对“美洲被入侵,而不是被发现”的观点,本文作者是赞同的。‎ D 本文认为,“香格里拉发现了洛克”,但香格里拉确又是被洛克第一个发现的。‎ E 香格里拉在汉语中的意思并非是“世外桃源”。‎ ‎22、作者说:“香格里拉发现了洛克,也同时发现自己。”请根据文意回答下面问题(4分)‎ ‎(1)“香格里拉发现了洛克”的含意是什么?(2分)‎ 参考答案:香格里拉改变了洛克的命运。或:香格里拉塑造了全新的洛克。‎ ‎(2)香格里拉“发现自己”的含意是什么?(2分)‎ 参考答案:①认清自己是否真是一个美好的真实的存在。②把香格里拉当成主体。‎ ‎23、作者认为加莱亚诺的散文《让美洲发现自己》,是有感于西方世界数百年的偏见而写的。请根据文意写出“偏见”的含意(4分)‎ 参考答案:(1)把对美洲的占领看成“发现” (2)把印第安人视为罪人。‎ ‎24、这篇散文中,(1)为什么作者认为“世外桃源”的说法意味着对现实的批判?(2)什么是作者心目中的理想境界?(6分)‎ 参考答案:(1)(3分)世外桃源的美好引发了人类对自己居住的地方的怀疑。或:世外桃源的存在映射出现实的缺陷。‎ ‎ (2)(3分)人和大自然之间具有和谐一致的关系。‎ 二十七、阅读下文,完成第1—4题。(15分)(2002年春季上海市高考试题)‎ 鼠,特别是家鼠,本是令人痛恨的动物,然而它在十二生肖的乐队中却有拉首席小提琴的荣耀,古人用十二地支与十二生肖相对应,“子”位的鼠永远打头。‎ 鼠与人类关系密切,有关鼠的童谣在旧时深受儿童喜爱。流行于京津一带的《小耗子偷油》,今天五十岁左右的人都会有印象;而《猫拿耗子》中“耗子大爷”的形象更带有几分老北京市民的懒散与穷讲究,十分可爱。不过,最为儿童神往的莫过于“老鼠娶亲”的民间传说,几乎流行于全国春节前后,有关生肖的年画、剪纸,不仅是成年人点缀年节气氛的物品,更是儿童进入童话世界的向导。‎ 在浙江绍兴一带,人们常称年画为花纸。鲁迅《狗·猫·鼠》一文忆及童趣有云:“别的一张,‘老鼠成亲’‎ 却可爱,自新郎、新妇以至傧相、宾客、执事,没有一个不是尖腮细腿,像煞读书人的,但穿的都是红衫绿裤。”清代梁玉绳《清白音集·嫁鼠词自注》:“俗传除夕鼠嫁女,窃履为轿。”民间布玩具多有表现这一题材者,颇受儿童欢迎(如图)旧时流行的玩具,用手帕折叠为鼠,或用布缝制而成者,都曾是儿童宠物。‎ 作为生肖,老鼠在民间艺术如剪纸中占有一席之地,如清光绪间山东掖县“十二生肖童子”之一的鼠。但在绘画作品中,表现老鼠题材者就不多了。元代钱选《桃枝松鼠图卷》所绘并非家鼠,明宣宗朱瞻基则有《苦瓜鼠图卷》,画的分明是家鼠了。‎ 文学作品中,鼠的形象在《诗经》中早见,如《魏风·硕鼠》、《鄘风·相鼠》等,唐代曹邺的《官仓鼠》以鼠喻贪污之官吏,有《硕鼠》遗意。唐代王度的《古镜记》写鼠妖为魅,开后世鼠婚故事之先河,《西游记》第八十一回至八十三回,写无底洞中的老鼠精逼唐僧成亲,是鼠婚故事的发展。清代蒲松龄《聊斋志异》中有《阿纤》一篇,写人鼠恋爱,生动传神,但以鼠为妇,恰如许仙爱上了雷峰塔下的白蛇,终不如狐妖花魅更具浪漫色彩。清传奇《十五贯》中的娄阿鼠既是鼠窃狗偷之徒,又是杀人凶手。但以鼠为绰号者,在文学作品中并不都是坏人,《水浒传》中的白日鼠白胜,属一百零八将中的人物;《三侠五义》中大闹东京的“五鼠”,更是结拜的侠义之士,受到读者的喜爱。‎ ‎1、文中第一自然段说到鼠有着“拉首席小提琴的荣耀”的意思是:(2分)‎ 答案:鼠在生肖中排行老大。(意思对即可)‎ ‎2、下列说法符合第二自然段文意的一项是(2分)‎ A 关于鼠的民间传说很丰富,它们能引导许多儿童步入童话世界。‎ B 《猫拿耗子》和“老鼠娶亲”都是生动有趣、广泛流传的著名童谣。‎ C 鼠一向是儿童的宠物,所以关于它的童谣好听好唱,流传不绝。‎ D 每年春节前后,有关鼠的年画、剪纸作品都 广受欢迎,供不应求。‎ 答案:A ‎3、从全文看,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两项是(6分)‎ A 唐代作品《官仓鼠》主题 与《诗经》中的《相鼠》相似,具有一脉相承、异曲同工之妙。‎ B 蒲松龄笔下的“鼠仙”与《聊斋志异》中众多的狐仙一样可爱迷人,富于浪漫色彩。‎ C 在我国传统的剪纸和绘画作品中,老鼠常常充当主角,其中包括家鼠和松鼠。‎ D 鲁迅对“老鼠成亲“之类的年画也曾发生过浓厚的兴趣,那尖腮细腿的”读书人“模样与花花绿绿的颜色煞是诱人。‎ E “五鼠闹东京“说的是五位侠义之士的故事,他们广交朋友,肝胆照人,是一百零八将中的人物。‎ F 《西游记》中老鼠精兴风作浪,十分可恶,但她与唐僧的故事却脍炙人口,代代相传,说明人们对老鼠又恨又爱的复杂心态。‎ G 鼠的艺术形象在我国众多的民间艺术中占有一席之地,直到今天还受到不同地区、不同年龄人群的广泛欢迎。‎ 答案:D G ‎4、请对附图作一简要描述。要求生动传神,不超过80字(5分)‎ 评分:老鼠嫁女(1分) 装束(1分) 神态与气氛(1分) 履、轿(1分)‎ ‎ 语言生动、流畅(1分)‎ 二十八、 阅读下文,完成第5—9题。(15分)(2002年春季上海市高考试题)‎ 星 空 ‎①星星对我展现一种人格化的亲近姿态,是在达里湖畔的一个夜晚。‎ ‎②达里湖形似一牛肩脚骨,位于克什克腾草原的西北边缘。我们到达之时已届仲秋,湖边遍生红草,像一堆堆暗燃的炭火,驱逐已经逼人股肌肤的寒意。达里湖在蓝得刺眼的天空下悠然映出远山的倒影。在人迹罕至的蒙古高原,此湖安闲丰腴,像赋闲的天神,远眺湖面,鸥鸟起伏,浪挽涟漪,无意中领会到达里湖的女性化气息,难怪当地有传说,把湖神称“达丽娘娘”。‎ ‎③看达里湖,你要调动好精神,一口气把它看够,然后头也不回地离开。心若一软,贪图眼福回头再看一眼,就难免又看上半天。所谓“流连忘返”,就是这个意思。你看到了什么呢?无非湖光山色,它如亘古不移又似瞬息万变。造化和人工的区别就在这里;人之手下无论多么巧妙的制品,刺绣也罢,园林也罢,总是极尽复杂,然而观者一目了然;自然展示的是单纯、浑然,给人以欣赏不尽和欲进一步了解却又无奈的景象。譬如看达里湖的蓝,令人惊羡,宛如在蓝中还有什么更美的东西。‎ ‎④入夜,我们几个不怕冷的蒙古族汉子决意在湖畔的蒙古包下榻。蒙古包的样式设施均好,十多个人盖着被子和大衣挤在一起,在烛光下讲些稀奇古怪的故事。午夜我外出时,却被眼前的景象惊呆得说不出话来。‎ ‎⑤满天的星星肃然排列,迎面注视着你。它们好像在蒙古包外等候了多时。在这里看星星,星星们在你眼前亮起,一直亮到脑后。你仿佛把头伸进了一座古钟里面,内里嵌满活生生的星星。我顿悟《敕勒歌》中为什么有“天似穹庐”的句子。在这里看到,天原本就是个硕大的圆形屋顶,很低很矮,始终伏在人的脚底下,好像一抬脚,哪里都可以去得。‎ ‎⑥站在夜风中的达里湖畔,脚下是地,遥遥与地相接的远方就是天了,因为那儿星斗闪烁。在草原看星星,无须仰头,可如观壁画一般平视。李白诗云“云傍马头生”,不是虚言。在这里,星星会像铃铛一样系在马鬃旁。以往看星星,觉得它们清冷遥远,而这里的星群太生动了,每个星都像伸着头在观察我。这里的星星多得很,它们拥挤嬉笑,它们矜持沉思。‎ ‎⑦有位诗人将星星亲昵称作“星子”,我看到的真是一群有灵性的星子。星子们,你们是别在哪一位酒醉的天神衣襟上的徽章呢?这位天神一定是英雄,不然怎么会拥有你们这些精灵?‎ ‎5、综观全文,请找出与文章开头“星星对我展现一种人格化的亲近姿态”相呼应的一个句子。(2分)‎ 答案:满天的星星肃然排列,迎面注视着你 它们好像在蒙古包外等候了多时 每个星都像伸着头在观察我(找对任意一句即可)‎ ‎6、第③段说到“造化与人工的区别就在这里”,指出“造化”不同于“人工”之处(不超过18字)。(3分)‎ 答案:单纯,浑然,给人以欣赏不尽的景象。‎ ‎7、文章以“星空”为题,却花很多篇幅描写达里湖,对其用意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 达里湖实在太美了,以致作者忍不住“贪图眼福”而“流连忘返”。‎ B 作者以达里湖美丽动人的景色反衬出湖畔星空惊人的美。‎ C 由观赏达里湖而领略了自然美的真谛,为下文写星空之美作铺垫。‎ D 满天繁星在平静的达里湖面的倒影,使草原星空显得更加美丽。‎ 答案:C ‎ ‎8、文章在艺术上除了气象博大之外,还有神话色彩,下列没有神话色彩的一项是(3分)‎ A 星子们,你们是别在哪一位酒醉的天神衣襟上的徽章呢?‎ B 你仿佛把头伸进了一座古钟里面,内里嵌满活生生的星星。‎ C 难怪当地有传说,把湖神称安闲丰腴,像赋闲的天神。‎ 答案:B ‎9、第⑥段说在达里湖畔看星星没有以往那种“清冷遥远”的感觉,原因是(4分)‎ 答案:(1)在草原和湖畔能平视星空,似与繁星很靠近。(2分)‎ ‎ (2)在湖畔所见的星星很有灵性,活泼而友善。(2分)(意思对即可)‎ 二十九、阅读下文,完成第10—14题。(15分)(2002年春季上海市高考试题)‎ ‎①科技与道德是相互联系的。科技与道德好比同一株树的各个分枝,它们之间总是存在着现象的或本质的、显著的或隐蔽的联系。‎ ‎②科技与道德之间的联系首先表现为科技总是要接受道德的评价。科技就其被理解为一种理性的知识体系或者作为一种纯粹的工具理论(技术方法),本身并不包含或显现其特定的道德价值。但是,由于科学技术活动是在人类社会中进行的,是人类社会活动及其成果的一部分,并且总是和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相联系的,因此,科学技术本身也就是人类道德评价的对象。科学技术作为一种既存的社会力量介入并影响着人们的社会生活,即影响着人们的社会利益、社会需要和社会情感,人们自然会站在不同的角度对科技进行不同的道德评价,这种评价对科学技术的发展也有着深刻的影响。‎ ‎③科技与道德的联系表现为科学技术从本质上讲是一种革命的力量,能够促进人类社会的进步,为人类带来利益,增进人类的福利。尤其是在现代社会,科学技术已成为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通过与生产力诸要素相结合,从而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为人类创造着巨大的物质财富。从这个意义上看,科学技术对人类来说具有最大的“善”的价值。‎ ‎④科技与道德的联系表现为科学技术具有内在的“善”的意义。科学技术不仅能够外在地增进人类的福利,而且还是实现“善”的有效途径。科技是人类获得自由的手段,能够消除人在自身面前和自然界面前的不安全感。科技具有认识功能和实践功能,它的最终目的是指导人们能动地改造世界,使人类在对自然界的关系和社会关系中获得自由。‎ ‎⑤科技与道德的联系还表现为科学技术在运用中所体现出来的伦理道德的二重性。如果说科学技术对于人类从根本上说是善的话,那么它的具体应用却会给人类带来不同的社会效果。一方面,它的生产和发展把人类从精疲力竭中解放出来,使生活更加舒适富裕;另一方面,又给人类带来严重的不安,使人成为技术环境的奴隶,而最大的灾难则是为自己制造了许多大规模毁灭的手段。正因为这样,科技的道德意义更加突出。‎ ‎⑥科技与道德的联系还表现为道德中有科学的因子。(a)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作为对人类生活的一种反映和认识,它本身也存在着关于现实的真理性知识,(b)但与科学真理不同的是,它不仅仅是知识的产物,不仅说明价值,范畴和规范的内容,(c)而且体现在人的具体行为中。(d)某个人做出某一行为,不仅是因为其符合道德要求,(e)而且因为其符合真理,是正确的。‎ ‎10、对第②段文意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科学与技术作为既存的社会力量不断影响着人们的社会生活。‎ B 科学与技术对人的社会生活总是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C 科学与技术影响着人们的社会生活,同时也接受着人们的评价。‎ D 科学与技术在接受人们的道德评价中不断发展。‎ 答案:B ‎11、第③段中所说的“善”指 (2分)‎ ‎12、下面两句话分别证明了文中哪两个观点?(4分)‎ ‎(1)毛泽东说:“自然科学是人们争取自由的一种武器……人们为着要在自然界得到自由,就要用自然科学来了解自然,克服自然和履行自然,从自然界中得到自由。”‎ 答案:证明科学与技术具有内在的“善”的意义。(2分)‎ ‎(2)爱因斯坦说:“科学技术直接地并且在很大程度上间接地生产出完全改变人类生活的工具。”‎ ‎ 答案:证明科学技术是革命的力量,能促进人类社会进步,增进人类的福利。(2分)‎ ‎13、第⑥自然段中第2句是多重复句,用“/”划出第一层次。(3分)‎ a b c d ‎ ‎ 答案:a/b ‎14、请根据第⑤段中画线句表达的意思,联系实际,举一实例,作简要说明。(4分)‎ 评分:举例1分,说理2分,语言1分。‎ 三十、语体文阅读的填空、解释、问答(26分)(1981年全国高考题)‎ ‎(一)、在下边的横线上填进最恰当的字,每一道横线上只填一个字。(8分)‎ 几天来,我不断地漫步山野,巡行田间。眼前那绚丽 纷的大好秋色,真使人眼花缭乱, 接不暇。啊,多么使人心醉的绚丽灿烂的秋色,多么令人兴奋的欣欣向荣的景象啊!‎ 在这里,我们根本看不到欧阳修所描写的那种“其色惨淡,烟雯云敛……其意萧条,山川寂寥”的凄凉景色,更看不到那种“渥然丹者为槁木,黟然黑者为星星”的悲秋情绪。看到的只是万紫千红的丰收景色和奋发蓬勃的繁荣气象。因为在这里,秋天 是人生易老的象征, 是繁荣昌盛的标 。写到这里,我忽然明白了为什么欧阳修把秋天描写得那么 杀悲凉,因为他写的不只是 令上的秋天,而且是那个时代、那个社会在作者思想上的反映。我可以大胆地说,如果欧阳修生活在今天的话,那他的《秋 赋》一定会是另外一种内容,另外一种色调。‎ 答案:缤纷 应接不暇 不是……而是标志(填“标记”、“标识”也对) 肃杀 时令(或“节令”) 《秋声赋》‎ ‎(二).仔细阅读下边的几段文字,解释红词在文中的含义。(12分)‎ 二十多年前有一个年青人因为人家说他“不觉悟”,气得三天没有吃饭。“不觉悟”算是最不名誉的一件事,每一个有志气的青年交朋友,谈恋爱,都要先看对方是不是觉悟了的。趣味相投的青年人见面谈不到三句话就要考问彼此的“人生观”;他们很干脆地看不起那些自认还“没有人生观”的人,虽然对于“人生观”这东西他们自己也还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 在那时,“觉悟”与“不觉悟”的,如同黑白一样分明。鄙夷权势,敝屣尊荣,不屑安闲,对于那些抱着臭老鼠而沾沾自满的家伙只觉得可怜,掉臂游行于稠人广座之中,旁若无人地发议论,白眼看天,意若曰:“你们这一套值得什么,我有我的人生观!”这是“觉悟者”的风格。诚然这不免是“幼稚”罢?然而何等可爱!”事实上也正是这些“幼稚”的人们,冲锋陷阵,百炼成钢,在近二十年的中国历史上写下了光焰万丈的诗篇。‎ 在那时,没有这样的青年:听他的议论,头头是道,看他的行事,世故深通,一则曰“这是应付环境”,再则曰“为了生活,不得不然”,真人面前说假话,放一个屁也要“解释”出一番道理里;你说他是“罗亭”么,他没有罗亭那样热情坦白,说他是“阿Q”么,他比阿Q多些洋气,多会一套八股,多懂若干公式。而尤其不凡的,他会批评二十多年前的年轻人:幼稚!当然,他是老练的;可是也老练得太可怕了!‎ ‎……‎ 我想起这一切,真有点惘然,我并不愿意无条件拥护二十多年前那种“幼稚”,然而我又觉得,和那时的“幼稚”一同来的坦白,天真、朴素、勇敢,正是今天若干极想“避免幼稚”的年轻人所缺乏的。不怕幼稚,所不怕者,倒是这一点欠缺!‎ 解释:‎ ‎(1)投:‎ ‎(2)鄙夷:‎ ‎(3)敝屣:‎ ‎(4)沾沾自满:‎ ‎(5)掉臂:‎ ‎(6)稠人广座:‎ ‎(7)诚然:‎ ‎(8)世故:‎ ‎(9)阿Q:‎ ‎(10)惘然:‎ 答案:‎ ‎(1)投:投合,合,合得来。‎ ‎(2)鄙夷:轻视,鄙视,藐视,看不起。‎ ‎(3)敝屣:看成象破鞋一样,极端看不起。‎ ‎(4)沾沾自满:自以为了不起的样子。‎ ‎(5)掉臂:甩着臂膀走路,形容自由自在的样子。‎ ‎(6)稠人广座:大庭广众,人多的场合。‎ ‎(7)诚然:的确,实在的。‎ ‎(8)世故:待人处世的经验。这里指圆滑、不得罪人的处世之道。‎ ‎(9)阿Q:鲁迅小说《阿Q正传》中的人物。(答成“一个要革命而又不觉悟的农民的典型”、“‘精神胜利者’的典型”等都对)‎ ‎(10)惘然:心中若有所失的样子,失意的样子。‎ ‎(三).仔细阅读下边一段文字,注意加着红的词语,回答后面提出的问题。(6分)‎ 由于每一个胚胎都力争发育成长,所以就必然产生生存斗争,这种斗争不仅表现为直接的肉体搏斗或吞噬,而且甚至在植物中还表现为争取空间和日光的斗争。很明显,在这一斗争中,凡是拥有某种尽管是微不足道的但是有利于生存斗争的个别特质的个体,都最有希望达到成熟和繁殖。这些个别特质因此就有了遗传下去的趋势,如果这些特质在同一个种的许多个体中发生,那末,它们还会通过累积的遗传按已经采取的方向加强起来;而没有这种特质的个体就比较容易在生存斗争中死去,并且逐渐消失。物种就这样通过自然选择、通过适者生存而发生变化。‎ 回答问题:‎ ‎(1)“拥有”的宾语是什么?‎ ‎(2)“它们”指代什么?‎ 答案:‎ ‎(1)“特质”或“个别特质”。答“有利于生存斗争的个别特质”或“某种尽管是微不足道的但是有利于生存斗争的个别特质”,也算对。‎ ‎(2)“它们”指代“这些特质”。答:“这些个别特质”也算对。‎ 三十一、认真阅读下面两段文字,解释加着重号词语在文中的含义。(12分)(1982年全国高考题)‎ ‎……我希望你要能够象这桔子树一样,独立不倚,凛冽难犯。要虚心,不要作无益的贪求。要坚持,不要同乎流俗。要把你的志向拿定,而且要抱着一个光明磊落,大公无私的心怀。那你便不会有什么过失,而成为顶天立地的男子了。……不过也不要过分的矜持,总要耿直而通情理。但遇到大节临头的时候,你却要丝毫也不苟且,不迁就。‎ 对话体特别宜于论事说理。在不用对话体的论事说理的文章中,作者独抒己见,单刀直入,只要持之有故,言之成理,就算“自圆其说”;至于旁人的种种不同的看法,可以一概置之不问,至多也只是约略转述,作为己说的佐证或是作为辩驳的对象。但是同一事理往往有许多方面,观点不同,所得的印象或结论也就不同;而且各人的资禀修养也可以影响他的见地,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事理的看法没有完全是客观的。‎ ‎1.流俗:‎ ‎2.矜持:‎ ‎3.耿直:‎ ‎4.苟且:‎ ‎5.迁就:‎ ‎6.持之有故,言之成理:‎ ‎7.自圆其说:‎ ‎8.约略:‎ ‎9.佐证:‎ ‎10.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答案:1.流俗:一般人的见解和习惯。2.矜持:拘谨、拘束。3.耿直:正直、直爽。4.苟且:只顾眼前,得过且过。5.迁就:无原则地将就。6.持之有故,言之成理:见解有根据,说话有道理。(或:所抱的见解和主张有一定的根据,所讲的话有道理。)7.自圆其说:使自己的说法前后一致,没有自相矛盾的地方。8.约略:大概。9.佐证:证据。10.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指对同一个问题,各人观察的角度不同,见解也不相同。‎ 三十二、下面这段文字可分四个层次,请在每两个层次的交接处划一条竖线,把它们分开。(5分)(1983年全国高考题)‎ 注意:要求一共划三条竖线,少划了或多划了都算错。‎ 永定河上的芦沟桥修建于公元一一八九到一一九二年间桥长二百六十五米由十一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十六米到二十一点六米桥宽约八米路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砌桥墩把十一个石拱联成一个整体由于各拱相联所以这种桥叫做联拱石桥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却从没有出过事足见它的坚固桥面用石板铺砌两旁有石栏石柱每个柱头上都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狮子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象倾听水声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答案 第一条竖线划在“一一九二年间”和“桥长二百六十五米”之间 第二条竖线划在“叫做联拱石桥”和“永定河发水时”之间。‎ 第三条竖线划在“足见它的坚固”和“桥面用石板铺砌”之间。‎ 三十三、仔细阅读下边几段文字,然后答题。本题一共包括11个小题,按顺序原文中加红或画线的词句相对应。凡选择题一律在正确答案后边的括弧中打“√”号。每题只准打一个“√”,否则不给分。(30分)(1984年全国高考题)‎ 现在我们可以根据有力的证据断言:人类一切部落,在野蛮社会以前是蒙昧社会,正如我们知道在文明社会以前是野蛮社会一样。人类历史的起源相同,经验相同,进步的历程相同。①‎ 在人类进步的道路上,发现与发明层出不穷,我们根据这些把人类的进程划分成先后相承的若干阶段。同时,各种社会制度,因为与人类的永恒需要密切相关,都是从少数原始思想的幼苗发展出来的,也同样成为我们划分阶段的依据。将这些制度,这些发明与发现综合起来,加以比较,就可以看出人类出于同源,同一发展阶段中人类有类似的需要,并且可以看出在相似的社会条件中人类有同样的心理作用。②‎ 我们把陶器的出现作为野蛮社会开始的标志,因为人类必须先有村居生活,而且必须在简单的技术已经达到相当进步的水平之后,才有可能制造陶器。⑤在人类的进步过程中,制陶术的出现为改善生活开辟了一个新纪元。‎ 近代文明是在野蛮阶段的各种发明、发现和制度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而且大量吸取了野蛮阶段的种种成就。不管文明人的成就多么卓越伟大,都不能使我们低估或无视人类野蛮阶段所完成的事业。⑥要知道,野蛮阶段的人类已经创造并享有了文明的一切要素,只有使用文字一项是例外。文字的使用是文明阶段开始的一个最准确的标志。认真地说来,没有文字记载,就没有历史,也没有文明。‎ 随着发明和发现的产生,随着制度的发展,人类的心灵也必然因之而愈来愈开豁,人类的脑子也在逐渐变大,尤其是大脑部分。在蒙昧阶段,人们要从一无所有的环境里想出最简单的发明是极其困难的;在这样一种原始的生活条件下要发现任何可资利用的物质或自然力量也是极其困难的。因此当时人类心智发展之迟缓是不可避免的。要把这样一些蒙昧初开,野犷难驯的人组织起来,形成一个社会,当然也是十分困难的。毫无疑问,最早的发明项目、最早的社会组织,是最难于产生的,因此从蒙昧阶段过渡到野蛮阶段所经历的时间是最长的。⑦‎ 人类发展进度比率的问题同人类文化各阶段的相对长度直接有关。人类发展的速度自始至终是循着几何级数递增的,虽不是严格遵守这个规律,但基本上是如此。这一点不仅曾为历史事实所证明,而且从理论上说,也不可能遵循其它的规律。⑧因为每当人类获得一项准确的知识之后,就变成了进一步获得新知识的动力,就这样一直推进到极其错综复杂的现代知识。因此,虽然人类在最早一个阶段的进步速度最慢,在最近一个阶段的进步速度最快,可是我们如果就这两个阶段的成就同全部成就关系来估量,则最早一个阶段的成就的相对量可能是最大的。我们认为下边这种看法有可能会得到公认,那就是:人类在蒙昧阶段的进步,就其对人类整个进步过程的关系而言,要大于野蛮阶段的进步;同样,人类在整个野蛮阶段所取得的进步要大于其后整个文明阶段的进步。⑨‎ 人类文化上的这些阶段的相对长度是多少?这也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虽然不可能作出精确的估计,但不妨试求其近似值。根据发展速度按几何级数递增的理论,蒙昧阶段的时间自然要比野蛮阶段为长,而野蛮阶段要比文明阶段为长。如果我们假定人类生存在地球上的时间已有十万年,那么我们至少要把六万年划归蒙昧阶段。按照这样的分配,人类中最先进的一部分⑩竟花去五分之三的时间生活在蒙昧阶段。余下的时间里,要把两万年——即五分之一——划归野蛮阶段的初期。给野蛮阶段的中期和晚期留下一万五千年,文明阶段就只剩下五千年左右了。‎ 人类经历蒙昧阶段的时间比此后的全部经历还要长,而文明阶段所占据的时间只不过是人类历史的一小片段。这个结论在人类学上是极其重要的。(11)‎ ‎①按照作者的观点,人类社会的发展应该按顺序分为哪几个阶段?‎ ‎②左边画线的这句话的意思是:‎ a.人类出于同一祖先,因此有同样的需要和心理。()‎ b.同一个种族的成员在同样的发展阶段中有相同或类似的需要和心理。()‎ c.人类所有种族在相似的情况下,其需要和心理是相同或类似的。()‎ d.在社会条件不尽相同的情况下,人类的心理作用仍然可以是一致的,而具体的需要在相同的条件下只能是近似的。()‎ ‎③这一段有两个“其”字。第一个“其”指代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个“其”指代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这里的“相对量”和“比率”的意思是:‎ a.“相对量”指不同阶段文化发展相对成就的大小,“比率”指不同阶段发展速度的比较。()‎ b.“相对量”指不同阶段文化发展相对成就的大小,“比率”指这些成就的量的比例。()‎ c.“相对量”指不同阶段文化成就的相对重要性,“比率”指不同阶段在发展过程中所占的时间。()‎ d.“相对量”指不同阶段文化成就在数量上的比较,“比率”指不同阶段在发展过程中所占的时间。()‎ ‎⑤作者把陶器的使用作为野蛮社会开始的标志,是因为:‎ i.‎ ii.‎ ‎⑥在这两句话里,作者只提到野蛮阶段和近代文明的联系,没有提到蒙昧阶段,是因为:‎ a.近代文明的发展与蒙昧阶段的文化并没有联系。()‎ b.蒙昧阶段无文化成就可言。()‎ c.野蛮阶段的文化成就比蒙昧阶段更重要。()‎ d.近代文明与野蛮阶段有直接继承关系。()‎ ‎⑦这一段的意思是:‎ a.发明、发现的产生,社会制度的建立,是野蛮阶段的开始,而在蒙昧阶段,这一切都是很困难的,所以蒙昧阶段特别长。()‎ b.发明、发现的产生,社会制度的建立,都开始于蒙昧阶段,但由于从无到有是非常困难的,所以蒙昧阶段特别长。()‎ c.在蒙昧阶段,人类无发明、发现和制度可言,而这三者是野蛮社会开始的必要条件,因此,二者之间有一段相当长的间隔时间。()‎ d.通过蒙昧阶段发明、发现和建立制度的困难,说明原始人智力发展迟缓的原因。()‎ ‎⑧这里所说的“理论”,文中有没有解释?如果有,请你在有关的句子下面画上横线;如果没有,请你用一两句话简要地解释一下(写在下边)。‎ ‎⑨作者提出这样的看法是因为:‎ a.蒙昧阶段最长,野蛮阶段次之,文明阶段最短。()‎ b.蒙昧阶段取得进步所付出的劳动量最大,野蛮阶段次之,文明阶段最少。()‎ c.人类早期成就是以后发展的动力和基础。()‎ d.人类智力的发展比具体成就更重要。()‎ ‎⑩这里作者为什么要说“人类中最先进的一部分”?光说“人类”行不行?为什么?‎ 这个结论之所以重要,是因为:‎ a.它告诉我们今天的文明是无数代祖先无声无息孜孜努力的结果,我们应该认识创业的艰难。()‎ b.它证明人类历史起源相同,经验相同,进步速度也相同。()‎ c.它纠正了多年来流行的看法,使我们对人类发展的规律有清晰的认识,鼓舞我们进一步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信心。()‎ d.它确认人类社会是由低级向高级发展,而且在发展速度方面按几何级数递增这一规律。()‎ 答案:‎ ‎①蒙昧、野蛮、文明[2分]‎ ‎②c.[3分]‎ ‎③i.人类社会的每一个发展阶段[2分]‎ ii.各个阶段人类文化 答对一处得1分,概念表述不全不给分,第二个“其”字的答案中把“发展”也写进去的不给分。‎ ‎④a.[3分]‎ ‎⑤i.现有村居生活[2分]‎ ii.技术达到相当水平 两点全对者得分,答出要点即可,不要求语言表述完整。‎ ‎⑥d.[3分]‎ ‎⑦b.[3分]‎ ‎⑧从“因为每当人类”至“极其错综复杂的现代知识。”[3分]‎ ‎“因此”以下画线者不给分。‎ ‎⑨c.[3分]‎ ‎⑩不行,因为人类各种族的发展并不平衡,这里指的是已经进入文明阶段的种族。[3分]‎ 答案中指出“最先进的一部分”的含义(已进入文明阶段)的,可得满分,只答出各民族发展不平衡的(例如“现在世界上还有原始部落”等),得2分。‎ ‎(11)d.[3分]‎ 三十四、运用下边这段文字材料,回答问题。(6分)(1985年全国高考题)‎ 在一些山区的沟谷中,由于地表径流对山坡和沟床不断地冲____(shí)掏挖,山体常常崩____(tā)滑坡,滑落下来的大量的泥、沙、石块等固体物质被强大的水流____(xié)带搅拌,变成____(nián)稠的浆体,沿着斜坡或沟谷急速奔泻。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泥石流。‎ ‎1.按照文中的注音,在横线上写出恰当的汉字。‎ ‎2.根据上文所述,形成泥石流的必要条件是:‎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上文提供的材料,用精练的语言给泥石流下一个正确、严密的定义(写在线里,连标点在内不能超过45个字)。‎ 泥石流是:‎ 答案:‎ ‎1.蚀塌挟粘(2分)。错1-2字扣1分,错3-4字扣2分。‎ ‎2.A有大量易滑落的泥、沙、石块等固体物质;‎ B有斜坡、沟谷的地形;‎ C有强大的地表径流对山坡、沟床的冲蚀掏挖。‎ A、B、C全答对给2分,答对两处给1分,只答对一处或三处全没答对不给分。‎ ‎3.(泥石流是)山坡上大量泥、沙、石块等固体物质,经地表径流的冲蚀挟带,沿着斜坡或沟谷奔泻的急流。‎ ‎“急流”也可以答作“洪流”、“地貌现象”或“自然现象”。“地表径流”也可以答作“水流”。‎ 共2分。内容正确(上述三项条件都说到),语言通顺,给2分;否则不给分。语言不通顺,或超过45字(标点在内)扣1分。‎ ‎(说明:由于命题的需要,本题所引用课文的文字作了一些修改)‎ 三十五、阅读下边这篇文章,然后答题:括号里的文字是注释。本题共11道小题,凡选择题一律在正确答案后面的括号里打“√”。(25分)(1985年全国高考题)‎ 说起中国的史书,《史记》、《汉书》,真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这有两个原因。一则这两部书是最早的有系统的历史。再早虽然还有《尚书》、《春秋》、《国语》、《左传》、《战国策》等,但《尚书》、《国语》、《战国策》,都是记言的史,不是记事的史。《春秋》和《左传》是记事的史了,可是《春秋》太简短,《左传》虽够铺排的,而跟着《春秋》编年的系统,所记的事还不免散碎。《史记》创了“纪传体”,叙事自黄帝以来到著者当世,就是汉武帝的时候,首尾三千多年。《汉书》采用了《史记》的体制,却以汉事为断,从高祖到王莽,只二百三十年。后来的史书全用《汉书》的体制,断代成书;二十四史里,《史记》、《汉书》以外的二十二史都如此。这称为“正史”。《史记》、《汉书》,可以说都是《正史》的源头。二则,这两部书都成了文学的古典;两书有许多相同处,虽然也有许多相异处。大概东汉、魏、晋到唐,喜欢《汉书》的多,唐以后喜欢《史记》的多,而明、清两代尤然。这是两书文体各有所胜的缘故。但历来班、马并称,《史》《汉》连举,它们叙事写人的技术,毕竟是大同的。‎ ‎《史记》虽然窃比《春秋》,却并不用那咬文嚼字的书法(这里指笔法、写法),只据事实录,使善恶自见。书里也有议论,那不过是著者牢骚之辞,与大体是无关的。原来司迁自遭李陵之祸,更加努力著书。他觉得自己已经身废名裂,要发抒意中的郁结,只有这一条通路。他在《报任安书》和《史记自序》里引了文王以下到韩非诸贤圣,都是发愤才著书的。他自己也是个发愤著书的人。天道的无常,世变的无常,引起了他的慨叹;他悲天悯人,发为牢骚抑扬之辞。这增加了他的书的情韵。后世论文的人推尊《史记》,一个原因便在这里。‎ ‎《史记》体例有五:十二本纪,记帝王政迹,是编年的。十表,以分年略记世代为主。八书,记典章制度的沿革。三十世家,记侯国世代存亡。七十列传,类记各方面人物。史家称为“纪传体”,因为“纪传”是最重要的部分。古史不是断片的杂记,便是顺按年月的纂录;自出机杼,创立规模,以驾驭去取各种史料的,从《史记》起始。司马迁的确能够贯穿经传,整齐百家杂语,成一家言。他明白“整齐”的必要,并知道怎样去“整齐”:这实在是创作,是以述为作。他这样将自有文化以来三千年间君臣士庶的行事,“合一炉而治之”,却反映着秦汉大一统的局势。《春秋左氏传》虽也可算通史,但是规模完具的通史,还得推《史记》为第一部书。班固根据他父亲班彪的意见,说司马迁“善叙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直”是“简省”的意思;简省而能明确,便见本领。《史记》共一百三十篇,列传占了全书的过半数;司马迁的史观是以人物为中心的。他最长于描写;靠了他的笔,古代许多重要人物的面形,至今还活现在纸上。‎ ‎《汉书》的名称从《尚书》来,是班固定的。他说唐虞三代当时都有记载,颂述功德;汉朝却到了第六代才有司马迁的《史记》。而《史记》是通史,将汉朝皇帝的本纪放在尽后头,并且将尧的后裔的汉和秦、项放在相等的地位,这实在不足以推尊本朝。况《史记》只到武帝而止,也没有成段落似的。他所以断代述史,起于高祖,终于平帝时王莽之诛,共十二世,二百三十年,作纪、表、志、传凡百篇,称为《汉书》。班固著《汉书》,虽然根据父亲的评论,修正了《史记》的缺失,但断代的主张,却是他的创见。他这样一面保存了文献,一面贯彻了发扬本朝功德的趣旨。所以后来的正史都以他的书为范本,名称也多叫作“书”。他这个创见,影响是极大的。他的书所包举的,比《史记》更为广大;天地、鬼神、人事、政治、道德、艺术、文章,尽在其中。‎ 书里没有世家一体,本于班彪《后传》(共65篇,班彪作)。汉代封建制度,实际上已不存在;无所谓侯国,也就无所谓世家。这一体的并入列传,也是自然之势。至于改“书”为“志”,只是避免与《汉书》的“书”字相重,无关得失。但增加了《艺文志》,叙述古代学术源流,记载皇家藏书目录,所关却就大了。《艺文志》的底本是刘歆的《七略》。刘向刘歆父子都曾奉诏校读皇家藏书;他们开始分别源流,编订目录,使那些“中秘书”渐得流传于世,功劳是很大的。他们的原著都已不存,但《艺文志》还保留着刘歆《七略》的大部分。这是后来目录学家的宝典。原来秦火之后,直到成帝时,书籍才渐渐出现;成帝诏求遗书于天下,这些书便多聚在皇家。刘氏父子所以能有那样大的贡献,班固所以想到在《汉书》里增立《艺文志》,都是时代使然。司马迁便没有这样好运气。‎ ‎《史记》成于一人之手,《汉书》成于四人之手。表、志由曹大家(即班昭,班固之妹,嫁给曹世叔。“家”通“姑”)和马续补成;纪、传从昭帝至平帝有班彪的《后传》作底本。而从高祖至武帝,更多用《史记》的文字。这样一看,班固自己作的似乎太少。因此有人说他的书是“剽窃”而成,算不得著作。但那时的著作权的观念还不甚分明,不以抄袭为嫌;而史书也不能凭虚别构。班固删润旧文,正是所谓“述而不作”。他删润的地方,却颇有别裁,决非率尔下笔。史书述汉事,有阙略的,有隐晦的,经他润色,便变得详明;这是他的独到处。汉代“明主、贤君、忠臣、死义之士”,他实在表彰得更为到家。书中收载别人整篇的文章甚多,有人因此说他是“浮华”之士。这些文章大抵关系政治学术,多是经世有用之作。那时还没有文集,史书加以搜罗,不失保存文献之旨。至于收录辞赋,却是当时的风气和他个人的嗜好;不过从现在看来,这些也正是文学史料,不能抹煞的。‎ 班、马优劣论起于王充《论衡》。他说班氏父子的著作文义浃备,纪事详赡(浃,周密。赡,丰富、充足),观者以为胜过《史记》。王充论文,是主张华实俱成的。汉代是个辞赋的时代,他所说的华,便是辞赋化。《史记》当时还用散行文字;到了《汉书》,便弘丽精整,多用排偶,句子也长了。这正是辞赋的影响。自此以后,直到唐代,一般文士,大多偏爱《汉书》,专门传习,《史记》的传习者却甚少。这反映着那时期崇尚骈文的风气。唐以后,散文渐成正统,大家才提倡起《史记》来;明归有光及清桐城派更力加推尊,《史记》差不多要驾乎《汉书》之上了。这种优劣论起于二书散整不同,质文各异;其实是跟着时代的好尚而转变的。‎ ‎1.根据这篇文章第一段所述,在下表的冒号后面填入文中提到的全部书名。‎ ‎2.“各有所胜”的“胜”字是什么意思?下文哪一段是发挥这个意思的?‎ ‎3.“只据事实录,使善恶自见”这句话的正确读法是哪一种?(包括读音和连读,横线表示连读)‎ A.zhǐjùshìshílù,shǐshànwùzìjiàn。()‎ B.zhǐjùshìshílù,shǐshànèzìxiàn。()‎ C.zhǐjùshìshílù,shǐshànwùzìxiàn。()‎ D.zhǐjùshìsjílù,shǐshànèzìjiàn。()‎ E.zhǐjùshìshílù,shǐshànèzìxiàn。()‎ ‎4.这里为什么把“身败名裂”的“败”字换成“废”字?‎ ‎5.文中“整齐”的意思是:‎ A剪裁文章,使中心明确,重点突出,结构完整。()‎ B“整”指内容的条理性,“齐”指体例的一致性。()‎ C对材料加以取舍和剪裁,使结构完整,体例划一。()‎ D指按照一定的标准取舍材料,建立自己的体系。()‎ E整理材料,并进行加工,使历史人物栩栩如生。‎ ‎6.解释“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的意思。‎ ‎7.中国封建社会一直延续到明清时期,而作者却说“汉代封建制度实际上已不存在”,二者看来是矛盾的,对此应如何理解?‎ ‎8.这一段文字的中心是:‎ A说明《汉书》在体例上与《史记》的不同及其原因。()‎ B说明《汉书》写作时历史条件已发生很大的变化。()‎ C说明《汉书》所依据的史料比《史记》丰富得多。()‎ D说明《艺文志》写作材料的来源是刘歆的《七略》。()‎ E说明《汉书》为后世保留了珍贵的皇家藏书目录。()‎ ‎9.这四个人是 A, B,‎ C, D。‎ ‎10.画线的句子中,那些地方应该用引号?请添上。‎ ‎11.通观全文,这篇文章论述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试简要说明。‎ 答案:‎ ‎1.(3分)‎ 最早的有系统的史书:《史记》、《汉书》(如果多答了《尚书》、《春秋》、《国语》、《左传》、《战国策》,不扣分)‎ 记言:《尚书》、《国语》、《战国策》‎ 记事:《春秋》、《左传》、《史记》、《汉书》‎ 太简单:《春秋》‎ 较详细:《左传》、《史记》、《汉书》(如果少答了《史记》、《汉书》不扣分)‎ 编年体:《左传》‎ 纪传体:《史记》、《汉书》‎ 通史:《史记》‎ 断代史:《汉书》‎ ‎(以上错一处不给分)‎ ‎2.(2分,两问各一分)‎ ‎“胜”:长处,优越之处(意见相符即可)。最后一段发挥了这个意思。‎ ‎3.(2分)B ‎4.(1分)‎ 指司马迁受宫刑的遭遇,用“遭李陵之祸”、“受刑”等字样均可。‎ ‎5.(2分)D ‎6.(3分)‎ 它文字简洁、叙事翔实,不夸饰善事,不隐瞒坏事(大意相同即可)。‎ 只解释出“其文直”不给分,其他三句每句1分。‎ ‎7.(2分)‎ 文中“封建制度”指的是我国古代的分封(封国建君)制度,不是指封建主义的社会形态。“封建主义”和文中的“封建制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8.(2分)A ‎9.(1分)班固、班昭(或曹大家)、马续、班彪 答错一人即不给分。‎ ‎10.(3分)‎ 他说班氏父子的著作“文义浃备,纪事详赡”,观者以为胜过《史记》。王充论文,是主张“华实俱成”的。汉代是个辞赋的时代,他所说的“华”,便是辞赋化。‎ 每答对一处给1分。第一处如果把逗号放在引号内不给分。‎ ‎11.(4分)‎ 要点:1.两书的体例,2.在史书中的地位、渊源(源头),3.文体各有所胜。‎ 答出一点不给分,答出两点给2分,答出三点给4分。‎ 三十六、阅读下边的文字,回答文后的问题。(20分)(1986年全国高考题)‎ ‎①稍具动物学知识的人都知道,哺乳类和鸟类是分别属于两个不同类群的动物,哺乳动物属于哺乳动物纲,鸟类属于鸟纲,这两个纲的动物无论在形态结构上还是在生理特征上都有很大的不同。②从起源上说,鸟类和哺乳类都源于爬行动物。③然而,哺乳动物起源于3亿年前从古代爬行动物中分化出来的一支,而鸟类则起源于2.6-2.4亿年前从古代爬行动物中分化出来的另一支,这一支除了进化成今天的鸟类,还进化成今天的蜥蜴、蛇和鳄等动物。④因此,鸟类和蜥蜴、蛇、鳄的亲缘关系更为接近,而与哺乳动物却没有直接的共同祖先。‎ ‎1982年,英国伊丽莎白皇家学院的科学家加德纳却提出了一种新的学说,这一学说认为(a),鸟类和哺乳动物并不象传统观点所认为(b)的分别起源于两支不同的古代爬行动物,而是起源于共同的祖先——“哺乳鸟”。这一鸟类和哺乳动物的共同祖先是2.25亿年前从古代爬行动物中分出来的,因而鸟类和哺乳动物的亲缘关系比鸟类和爬行动物更接近。与众不同的是,加德纳提出这一学说时,并不象以往的动物进化研究者那样主要依据古代动物的化石资料,而是依据对不同动物形态结构和生理特征的比较。加德纳提出,在哺乳动物和鸟类之间存在着22个引人注目的共同特征,而且在动物界中,只有这两个纲的动物才具有这些特征。例如,这两类动物都是恒温动物,体内有调节体温的机制。此外,在心脏、头骨、脑的结构上,在蛋白质分子结构、生理和行为上,鸟类和哺乳动物都具有显著的共同特征。根据这些共同特征,加德纳推论:这两类动物一定有共同的祖先。‎ 加德纳的学说一提出,在学术界就产生了强烈的反响。一部分生物学家认为这个学说站不住脚,加德纳提出的证据并不可靠,他那种完全不依靠化石资料的方法也不足取。而另一部分生物学家却十分推崇加德纳的学说,一位法国古生物学家甚至描绘出设想中哺乳动物和鸟类的共同祖先——一种热血恒温的、身上同时长有羽毛和毛发的树栖食虫动物:“哺乳鸟”!于是,在这一本来被人认为早已解决了的问题上,研究动物进化的科学家们展开了争论。1984年8月在伦敦自然历史和地理博物馆,300位来自英国、美国、欧洲大陆的专家学者聚会,对加德纳的学说进行了研究和讨论。讨论会不仅探讨了鸟类、哺乳动物和爬行动物在进化起源上的关系,而且还对当前动物进化研究中的理论和方法进行了广泛的讨论。‎ 传统的动物进化观点与加德纳的学说究竟谁是谁非?在伦敦的讨论会上还没有得出一致的结论。要回答这样的问题似乎为时尚早。然而,多数科学家乐观地认为,在这样重大的动物进化理论上,学术界出现“裂缝”,传统观点面临挑战,这都是好事。它将促使动物进化的研究出现新的学派和新的进展。‎ ‎1.下边的句子是从第一段中摘出的,指出它在原文中的位置(原文中已用①②③④标出句码,请注意)。(3分)‎ 传统的动物进化理论告诉我们,鸟类和哺乳动物的关系,远不如鸟类和爬行动物那样密切。‎ ‎(A)本段①句前面(B)①句和②句之间(C)②句和③句之间(D)④句后面()‎ ‎2.在第二段画横线的句子中,两个“认为”所认定的内容各是什么?(4分)‎ 认为(a):‎ 认为(b):‎ ‎3.科学著作中常常用树枝形图表显示同类事物间的系统关系,这种图表叫“系统树”。参照下边按传统观点画出的系统树,在它的右边画出加德纳学说的系统树。(4分)‎ ‎4.下列论断中的三项,两种学说在看法上有分歧,把它们选出来。(6分)()‎ ‎(A)地球上存在过“哺乳鸟”。‎ ‎(B)鸟类和哺乳动物有共同的祖先。‎ ‎(C)在动物界中,只有鸟类和哺乳动物之间才具有共同特征。‎ ‎(D)鸟类和哺乳动物之间的共同特征大于不同特征。‎ ‎(E)鸟类和哺乳动物应分属于不同的纲。‎ ‎(F)鸟类与哺乳动物的关系比鸟类和爬虫类的关系近。‎ ‎(G)鸟类起源的时间早于哺乳动物起源的时间。‎ ‎(H)哺乳动物起源的时间早鸟类起源的时间。‎ ‎5.加德纳的研究方法与传统研究方法的不同是:(3分)()‎ ‎(A)传统观点借助归纳,加德纳借助演绎。‎ ‎(B)传统观点主要用化石资料推论,加德纳用现代生物的形态和生理特征推论。‎ ‎(C)传统观点依据动物分类方法,加德纳则依据现代生物科学研究成果。‎ ‎(D)传统观点依靠事实推导,加德纳利用想象建立学说。‎ 答案:‎ ‎1.(3分)B ‎ ‎2.(4分)‎ 认为(a):从“鸟类和哺乳动物并不象”到“‘哺乳鸟’”‎ 认为(b):分别起源于两支不同的古代爬行动物 由于题目要求的是写出“所认定的内容”而不是“认为”的宾语,答案不要求与原文字面完全相同。答对一处给2分 ‎3.(4分)‎ 全对给4分,所画直线方向错误不给分 直线方向正确而没有注意时间坐标要求的(分枝点位置不对),扣1分 没有标明时间数字和“哺乳鸟”的,分别扣0.5分 ‎4.(6分)AFH答对一处给1分,答对两处给3分,三处都对给6分 ‎5.(3分)B 三十七、现代文阅读(24分)(1987年全国高考题)‎ ‎1.下面是《雨中登泰山》中的一段话,后面列出的四种分析中,哪一种更能确切地反映作者的意图和表现方法?(2分)‎ ‎……但是把人的心灵带到一种崇高的境界的,却是那些“吸翠霞而夭矫”的松树。它们不怕山高,把根扎在悬崖绝壁的缝隙,身子扭得象盘龙柱子,在半空展开枝叶,象是和狂风乌云争夺天日,又象是和清风白云游戏。有的松树望穿秋水,不见你来,独自上到高处,斜着身子张望。有的松树象一顶墨绿大伞,支开了等你。有的松树自得其乐,显出一副潇洒的模样。不管怎么样,它们都让你觉得它们是泰山的天然主人,谁少了谁,都象不应该似的。‎ ‎(A)作者运用借代、拟人等修辞方法,表现了松树在逆境中奋斗的自豪感和旺盛的生命力。‎ ‎(B)作者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表现了松树的千姿百态、各具情趣的自然美。‎ ‎(C)作者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表现了松树在逆境中奋斗的自豪感和旺盛的生命力。‎ ‎(D)作者运用借代、拟人等修辞方法,表现了松树的千姿百态、各具情趣的自然美。‎ ‎〖答〗()‎ ‎2.下面引号的三段话反映了作品中人物当时什么样的心情?分别选出贴切的一种,把答案填入表格内。(3分)‎ ‎(1)(鲁大海被打后,鲁侍萍说)“你是萍,……凭——凭什么打我的儿子?”《雷雨》)‎ ‎(2)(祥林嫂第二次回鲁镇后,经常说)“我真傻,真的,……”(《祝福》)‎ ‎(3)(小菲利普把50个生丁给了于勒,心里默默念道)“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我的叔叔于勒》)‎ ‎(A)感慨万端,意在讥讽(B)满腹辛酸,欲说不能 ‎(C)生性懦弱,本质善良(D)随机应变,不露痕迹 ‎(E)骨肉相离,难舍难分(F)怜悯同情,感到不平 ‎(G)痛苦不堪,悔恨莫及(H)惊疑不定,闪烁其词 ‎〖答〗(1)();(2)();(3)()‎ ‎3.“又如槲寄生,它从某些树木吸取养料,它需要鸟类传布它的种子,更因它是雌雄异花,又必须依赖昆虫才能完成传粉作用。我们假使仅取外部环境,或习性的影响,或植物本身的倾向,来解释这种寄生植物的构造以及它和好几种其它生物的关系,必定是同样不合理。”《<物种起源>导言》中这段话的主要意思是:(4分)‎ ‎(A)以槲寄生为例,说明一切生物(包括植物)的构造和相互之间的关系都是十分复杂又难以解释的。‎ ‎(B)我们想正确解释生物的构造、生物之间的关系,就不能归因于某一方面。槲寄生就是一个例证。‎ ‎(C)若只以外部环境、植物习性的影响以及它本身的倾向来解释植物(如槲寄生)的构造和相互关系,必然是不合理的。‎ ‎(D)在研究槲寄生时,往往同研究其它生物一样,对它的结构以及它和其它生物的关系不能做出合理的解释。‎ ‎〖答〗()‎ ‎4.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文后的问题。(15分)‎ 写说理文究竟难在哪里?在推理还是行文?问题的这种提法本身就有问题。它假定了理在文先,第一道手续是把理想清楚,第二道手续才用语言把理表达出来。这种相当流行的看法是对的,但也不完全对。说它对,因为语言总是跟着思想走,思想明确,语言也就会明确,思想混乱,语言也就会混乱。如果不先把意思想好而就下笔写,那就准写不好。所以学好说理文,首先就要学会思考,而这要深入生活,掌握事实,再加上对分析和综合的思想方法的长期辛苦训练。谈到究竟,难还是难在这个方面。‎ 为什么说两道手续的看法又不完全对呢?因为语言和思想毕竟是不能割裂开来的,在运用思想时就要运用语言,在运用语言时也就要运用思想。(1)a语言和思想都不是静止的,而是不断在生发的,在生发时语言和思想在密切联系中互相推动着。据我个人的经验,把全篇文章先打好腹稿而后把它原封不动地誊写出来,那是极稀有的事。(1)b在多数场合,(2)这里有一个很重要的关键,就是对所要说的道理总要有一些情感,如果对它毫无情感,勉强敷衍公事地把它写下去,结果就只会是一篇干巴巴的应酬文字,索然无味。如果对它有深厚的情感,就会(3)a,全神贯注,思致风发,新的意思就会(3)b地涌现出来。(4)A这是写作中的一种乐境,往往也是写作的一个难关。(4)B新的意思和原来的意思不免发生矛盾,(4)C这个意思和那个意思也许接不上头,原来自以为明确的东西也许毕竟还是紊乱的模糊的乃至于错误的。有许多话要说,究竟从何说起?哪个应先说。哪个应后说?哪个应割爱,哪个应作为重点?(4)D主从的关系如何安排?这时候面前就象出现一团乱丝,“剪不断,理乱”,思路好象走入一条死胡同,陡然遭到堵塞,左也不是,右也不是,不免心意乱。就是难产的痛苦,也是一个考验的时刻。有两种经情况要避免。一种是松懈下去,蒙混过关,结果就只会是失败,理不通文也就不通。另一种是在心烦意乱的时候勉强继续绞脑汁,往往是越绞越乱,越想越烦。这时候最好是暂时把它(5)a放下,让头脑冷静下来,得到了足够的休息,等精力再旺时再把它(5)b提起来,进行一番冷静的分析,做到“表里精粗无不到”,自然就会“一旦豁然贯通”,令人感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乐趣。在这种情况写出的文章总会是(3)c,文从字顺,内容与形式都是一气呵成的。‎ 所以在说理文的写作中,思想和语言总是要维持辩证的关系:不想就不能写,不写也就很难想得很周全。多年来我体会到:读一部理论性的书,总要等到用自己的语言把书中要义复述一遍以后,才能对这部书有较好的掌握;想一个问题,也要等到用文字把所想的东西凝定下来之后,才能对这个问题想得比较透。我发现不但思想训练是写说理文的必要的准备,写说理文也是整理思想和训练思想的一个很好的途径。因此,我认为理先于文或意在笔先的提法是片面的。‎ ‎(1)按照规定的要求改写文中(1)a、(1)b两处画线的句子,改写时要求内容和语气与上下文衔接。(2分)‎ ‎(1)a设问改直接陈述 原文:为什么说两道手续的看法又不完全对呢?因为语言和思想毕竟是不能割裂开来的,在运用思想时就要运用语言,在运用语言时也就要运用思想。‎ ‎(1)b将“把”字句改成不用“把”(或“将”)的句子 原文:把全篇文章先打好腹稿而后把它原封不动地誊写出来,那是极稀有的事。‎ ‎(2)文中(2)处原文一共有下面5个句子。在句后四种排列顺序中选出正确的一种。(2分)‎ 甲只是对要说的道理先有些零星的想法 乙我并不打什么腹稿 丙有一个大致的轮廓 丁一切有待于进一步的发展 戊也许经过了一番组织 ‎(A)乙,丁,戊,甲,总之,丙。‎ ‎(B)甲,戊,乙,丙,总之,丁。‎ ‎(C)乙,甲,戊,丙,总之,丁。‎ ‎(D)甲,丙,戊,丁,总之,乙。‎ ‎〖答〗()‎ ‎(3)文中(3)a、(3)b、(3)c三处各缺一个词语,根据前后文意,从所列的词语中选出最恰当的三个,把字母填入表格内。(3分)‎ ‎(A)滚滚而来(B)字斟句酌(C)兴会淋漓(D)源源不断(E)信手拈来(F)意到笔随(G)刻意雕琢 ‎〖答〗(3)a()(3)b()(3)c()‎ ‎(4)“意思既然来得多了,问题也就复杂化了。”‎ 这个句子是从第二段中摘出的,找出它在原文中的位置。文中已标出(4)A、(4)B、(4)C、(4)D四个位置,把代表正确位置的字母填在括号里。(2分)‎ ‎〖答〗()‎ ‎(5)文中加红的两个“它”字所指代的内容一样吗?它们所指代的具体内容是什么?(2分)‎ ‎(6)作者不完全同意那种“相当流行的看法”是因为:(4分)‎ ‎(A)他认为,在写说理文时,只有表达结束,思考才能停止。‎ ‎(B)他认为,在写说理文时,先形成观点再进行表达是很少有的。‎ ‎(C)他认为,在写说理文时,思想混乱语言也必定混乱。‎ ‎(D)他认为,在写说理文时,语言总是随思想而生发、变化的。‎ ‎〖答〗()‎ 答案:‎ ‎1.(2分)C;‎ ‎2.(3分)(1)B;(2)G;(3)F ‎3.(4分)B(答对1个得1分)‎ ‎4.(15分)‎ ‎(1)(2分)‎ 参考答案:‎ ‎(1)a例①:但是,两道手续的看法又不完全对,因为……‎ 例②:我们说两道手续的看法又不完全对,是因为……‎ 例③:两道手续的看法之所以不完全对,是因为……‎ 说明:各种改法都要考虑与到上段衔接的问题,因此句序不应调换,如调换,须加适当的衔接性词语,否则算错;此外,还要注意语气的贯通(如是否需要使用转折连词之类),例①如无转折连词,算错。‎ ‎(1)b 例:先打好全篇文章的腹稿而后原封不动地誊写出来,……‎ 说明:两个“把”字必须都去掉,否则算错。改对一句得1分。‎ ‎(2)(2分)C ‎(3)3a:C。3b:D。3c:F(3分)答对1个得1分 ‎(4)(2分)(5)(2分)‎ ‎(5)(2分)‎ ‎(4)B,填B也可参考答案:‎ 相同,都是指文思(意思相同即可)。 (6)(4分)A 三十八、下面这个复句的第一个层次应划分在哪里?从四种分法里选出正确的一种。(2分)(1988年全国高考题)‎ ‎①是的,②我虽然自有我的确信,③然而说到希望,④却是不能抹杀的,⑤因为希望是在于将来,⑥决不能以我之必无的证明,⑦来折服了他之所谓可有,⑧于是我终于答应他也做文章了,⑨这便是最初的一篇《狂人日记》。‎ ‎(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B)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C)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D)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答案:C。‎ 三十九、下面这段文字有九个句子,对段内层次有四种不同的理解,选出正确的一种。(3分)(1988年全国高考题)‎ ‎①今天的改革要求我们这一代人为民族的振兴付出代价。②这个代价就是艰苦奋斗,要打算过一段苦日子。③经济学上讲投入产出,没有投入就没有产出。④我们今天吃点苦,就是为子孙后代投入。⑤有人看改革只有顾眼前利益,这是很浅薄的。⑥在世界历史上,任何一个转折时期都是充满动荡和艰苦的。⑦现代人看欧洲文艺复兴,以为是太平盛世,其实那时的人很苦,是在苦难中开创新纪元的。⑧未来的人看我们今天的改革,也会跟当代人不同。⑨只有历史地看我们所处的大变革时代,才能树立起民族的责任感和历史的责任感。‎ 答案:B。‎ 四十、阅读下文,读后回答问题。(15分)‎ ‎□□□?□□□?经过了半个多世纪的努力,我国的考古学者对于这两个问题总算找到了解答的钥匙。‎ 中国古文化有两个重要的区系:一个是源于渭流域的仰韶文化,一个是源于大凌河流域的红山文化。它们形成、出现的时间距今约有六七千年,都是从自己的祖先衍生或裂变出来的,都有自己的“根”,也都有自己的标志。仰韶文化的一种标志是玫瑰花(枝、叶、蕾和花或仅花冠),而红山文化的一种标志是龙或仅仅是龙鳞。‎ 花(华)和龙最早分别出现在距今六七千年的华山脚下和燕山之北,其“根”的生长期则可追溯到七八千年以前。二者出现的时间相近,条件相似。这样的事实意味着东亚大陆上已经出现了文明的曙光。‎ 华山脚下的玫瑰与燕山以北的龙在桑乾河上游(河北、山西北部)对接。二者真正结合到一起的证据是在大凌河上游的凌源、建平、喀左(辽宁西部)发现的。近年来那里发现了红山文化后期的祭坛、女神庙和积石群,其中有玉雕猪龙、玉雕玫瑰、玫瑰图案彩陶筒座和彩陶盆,这些距今不晚于五千年。玉雕猪龙放在男性墓主人身上,玫瑰图案彩陶筒座和彩陶盆配置在积石四周——以龙和花(华)为象征的两个不同文化传统结合成了共同体,迸发出文明的“火花”。‎ 距今四五千年,以晋南襄汾为中心的“陶寺”遗址所代表的古文化,人们已经使用大石磐与鳄鱼皮鼓随葬,这反映出社会发展到了比红山文化更高的阶段。他们使用具有明显特征的器物群,包括源于仰韶文化的小口尖底的(jiā),也包括源于红山文化的朱绘龙纹陶盘,还包括长江下游太湖地区良渚文化的一种“└”形石推刀。这反映出他们的文化面貌已具有从燕山以北到长江以南广大地域的综合体性质。‎ 史书记载,夏代以前有尧舜禹,他们的活动中心在晋南一带。“中国”一词的出现也正在此时,所以史称舜即位要“之(到)中国”。后人解释说:“帝王所都为中,故曰中国。”由此可见,“中国”一词最初指的是晋南一块地方,即“帝王所都”。而中原仰韶文化的花(华)和北方红山文化的龙,甚至江南的古文化都相聚于此,这倒很象车辐聚于车毂,而不象光、热等向四周放射。这样,我们所讲的“中国”一词就把“龙”和“华”总揽到了一处。距今四千至两千年间,经历了夏商周三个王朝,到秦实现统一。《史记》说:“秦以兵灭六国,并中国。”这个“中国”不同于舜“之中国”的那个“中国,从词义上讲,已经和我们现在所说的“中国”没有什么不同了。‎ ‎①文章第一段开头的两个空框应该选填哪一组疑问句(2分)‎ ‎(A)华(花)人、龙的传人的名称是怎么来的?它们和中国的古文化有什么关系?‎ ‎(B)华(花)人、龙的传人因何得名?中国文化的根源和发展过程怎样?‎ ‎(C)中国人为什么又叫华(花)人、龙的传人?中华民族是怎样起源的?‎ ‎(D)华(花)人、龙的传人、中国人这三者是怎么成为同义语的?中国人的根、源在哪里?‎ ‎【答】()‎ ‎②以下是有关段落的大意,分别选出正确的一种:(3分)‎ a.第二、三段主要说明了:‎ ‎(A)以龙和花(华)为标志的两种古文化分别出现。‎ ‎(B)中国古文化的两个重要区系在什么地方。‎ ‎(C)两种古文化都是从自己的祖先衍生或裂变出来的。‎ ‎(D)两种古文化出现的时间相近,条件相似。‎ ‎【答】()‎ b.第四段主要说明了:‎ ‎(A)以龙和花(华)为标志的两种古文化的结合。‎ ‎(B)以龙和花(华)为标志的两种不同文化真正结合到一起的证据。‎ ‎(C)以龙和花(华)为标志的两种不同文化结合的地点、时间。‎ ‎(D)近年来后期红山文化的考古发现。‎ ‎【答】()‎ c.第五段主要说明了:‎ ‎(A)以龙和花(华)为标志的两种文化面貌。‎ ‎(B)以龙和花(华)为标志的两种文化的性质。‎ ‎(C)以龙和花(华)为标志的两种文化的发展。‎ ‎(D)以龙和花(华)为标志的两种文化的综合。‎ ‎【答】()‎ ‎③下列各项中哪些是与以龙为标志的文化有关的器物,哪些是与以花(华)为标志的文化有关的器物,分别选出来(在答题的画横线处写出):‎ a小口尖底的,b祭坛,c玉雕猪龙,d“”形石推刀,e玫瑰图案彩陶筒座和彩陶盆,f积石群,g朱绘龙纹陶盘,h女神庙,i玉雕玫瑰。(2分)‎ 答与以龙为标志的文化有关的器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以花(华)为标志的文化有关的器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下面是根据本文内容绘制的示意图,但有些地方画错了,把这些地方找出来,分条简要说明(每条之前标明序号):(8分)‎ 答共有_____错误:‎ 答案:‎ ‎①(2分)D ‎②(3分)a.A;b.A;c.C ‎(对1个得1分)‎ ‎③(2分)‎ 与以龙为标志的文化有关的是:c、g 与以花为标志的文化有关的是:a、e、i ‎(以上两项各1分,多填少填都算错)‎ ‎④(8分)‎ 错误有以下几点:‎ c陶寺文化地理位置不对 d红山、仰韶、良渚三种文化并非同时对接(或:仰韶、红山两种文化的对接点不对)‎ e“江南的古文化”不应独立一支(或:文中“江南的古文化”指的就是“良渚文化”)‎ f仰韶文化出现时间不对 答案复盖以上内容即可,表述不要求一致,分几条都可以。(上述内容按六项计,答出其中一项到四项的,每项得1分;答出其中五项的,得6分;全部复盖的得8分。指出错误而表述不清的,酌情处理。又:本文意在说明“龙”、“华”、“中国”这三个概念的渊源,不涉及古文化的其它区系。中学历史课本中曾谈到大汶口文化,学生答案中如涉及到这类问题,不算错。)‎ 四十一、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1—4题。‎ 粘在铜胎上的图画全是线条画,而且一般是繁笔,没有(甲)只用(乙)的。这里头有道理可说(丙)景泰蓝要涂上色料,铜丝粘在上面,涂色料就有了界限。譬如柳条上的每片叶子由两条铜丝构成,绿色料就可以填在两条铜丝中间,不至于溢出来。其次,景泰蓝内里是铜胎,表面是涂上的色料,铜胎和色料,膨胀率不相同。要是色料的面积占得宽,烧过以后冷却的时候就会裂。还有,一件器物的表面要经过几道打磨的手续,打磨的时候着力重,容易使色料(丁)。现在在表面粘上繁笔的铜丝图画,实际上就是把表面分成无数小块,小块面积小,无论热胀冷缩都较比细微,又较比禁得起外力,因而就不至于破裂、剥落。通常谈文艺有一句话,叫内容决定形式。咱们在这儿套用一下,是制作方法和物理决定了景泰蓝掐丝的形式。‎ ‎1.空格(甲)和(乙)中恰当的词语是(2分)‎ A密密麻麻、少数几笔 B疏疏朗朗、少数几笔 C疏疏朗朗、繁复笔画 D密密麻麻、繁复笔画 ‎【答】[]‎ ‎2.空格(丙)中最恰当的标点是(2分)‎ A.。B.:C——D.,‎ ‎【答】[]‎ ‎3.空格(丁)恰当的词语是(2分)‎ A磨损B剥蚀C剥落D绽裂 ‎【答】[]‎ ‎4.从全篇看,最后一句中的“制作方法”具体指的是(2分)‎ A掐丝、涂料、烧制和打磨 B点蓝、烧蓝和打磨 C景泰蓝的特殊工艺过程 D以上几项都概括得不对 ‎【答】[]‎ 答案:依次为B A C(“决定掐丝形式”的“制作方法”不应包括“掐丝”本身)B 四十二、下面一段文字摘自纪念朱自清先生的论文(略有改动),读后回答25-29题。(1989年全国高考题)‎ 在朱先生关于新诗现代化的理论中,新诗思想内容的现代化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朱先生在考察中国新诗的诞生历史时,首先注意的就是启蒙时期的新诗与“五四”思想解放运动的密切联系:“那时是个解放的时代。解放从思想起头,人人对于一切传统都有意见,都爱议论,作文如此,作诗也如此。他们关心人生、大自然以及被损害的人。(甲)”;(乙)(《新诗杂话·诗与哲理》),它表现了新诗与时代及时代先进思潮之间的血肉联系。朱先生还以十分明确的语言指出,“从新诗运动开始,就有社会主义倾向的诗;”他并且具体考察了新、旧诗人与人民之间的不同的关系和态度,以充分揭示新诗在思想倾向上的现代化特征。他说,“旧诗里原有叙述民间疾苦的诗,……可是新诗人的立场同,不是从上层往下看,是与劳苦的人站在一层而代他们说话”;朱先生以极大热情为这类社会主义倾向的“表现劳苦生活”的诗辩护,指出“有些人不承认这类诗是诗,以为必得表现微妙的情境的才是的”,是一种狭隘的观念(《新诗杂话·新诗的进步》)。在论述新诗中的“爱国诗”时,他也着重于将新诗人(如闻一多)与传统爱国诗人(如陆游)在国家观念上的不同揭示出来,强调新诗人所表达的国家观念(丙)包括(丁)“超越了社稷和民族”,而是一个现代化的“理想的完美的中国”,这个观念“不必讳言是外来的”(《新诗杂话·爱国诗》);朱先生所强调的依然是新诗思想的现代化。‎ ‎[注]《新诗杂话》是朱自清先生关于新诗的文集,收有作者1936年至1944年的15篇论著和一篇译文。‎ ‎25.下面是从中摘出的语句,根据上下文的意思将这些语句加以排列(只填序码)。(4分)‎ ‎①而“诗与哲理”的结合与统一,也就成为中国新诗的一个重要历史特征与传统 ‎②关心大自然 ‎③便阐发自我价值 ‎④这样,“说理”就成为初期新诗的“主调之一”‎ ‎⑤关心人生 ‎⑥便阐发人道主义 ‎⑦关心被损害的人 ‎⑧便阐发泛神论[注:泛神论是一种把神融化在自然界中的哲学观点,宣称神即自然界,神存在于自然界一切事物之中,并没有什么超自然的主宰或精神力量。]‎ ‎【答】属于(甲)的有___________;属于(乙)的有___________。‎ ‎26.文中共用引号13处(包括(甲)和(乙)中的3处,其中引号注明出处的有3处。下列四项对于文中引号使用情况的说明,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表示引用的有7处;没注明出处的依次引自《新诗杂话》中的《诗与哲理》《新诗的进步》和《爱国诗》。‎ B表示引用的有12处;没注明出处的依次引自《新诗杂话》中的《诗与哲理》《新诗的进步》和《爱国诗》。‎ C表示引用的有7处;没注明出处的有的引自《新诗杂话》中的《诗与哲理》《新诗的进步》和《爱国诗》,有的无法判断。‎ D表示引用的有12处;没注明出处的有的引自《新诗杂话》中的《诗与哲理》《新诗的进步》和《爱国诗》,有的无法判断。‎ ‎【答】[]‎ ‎27.为文中(丙)和(丁)处选择最恰当的一组关联词语,使上下文语气通畅。(2分)‎ A.既、又B.不但、而且 C.虽然、但是D.尽管、却 ‎【答】[]‎ ‎28.根据这段文字的内容,下列判断全对的一组是(4分)‎ ‎①文中的“新诗”是“五四”时期的白话诗。‎ ‎②“讲道理”是“新诗”的一个重要传统。‎ ‎③朱先生认为,“新诗”是与时代思潮紧密联系的。‎ ‎④“新诗”叙述了民间疾苦。‎ ‎⑤文中的“社会主义倾向”指的是新诗表现了“劳苦生活”。‎ ‎⑥旧爱国诗着眼于国家的“现在”,新爱国诗着眼于国家的“未来”。‎ A①④⑤B②③⑤⑥‎ C②④⑥D①③④⑥‎ ‎【答】[]‎ ‎29.这段文字的中心意思作者是从几个方面论述的?把每层意思概括成一个句子,每句前用序号标明。(7分)‎ 答案:‎ ‎25、甲⑤③②⑧⑦⑥;乙④① 或:甲⑦⑥②⑧⑤③;乙④①‎ 全对给4分。分号前后两层能分开给1分。分号前占2分,分三个小层次,小层次之间或小层次内部顺序错乱一处扣1分,扣完2分为止;分号后占1分,内部顺序错乱不给分。分号前后两层颠倒,全题不给分。‎ ‎26.(2分)B 27.(2分)D 28.(4分)C ‎29.(7分)三个方面。‎ ‎1.新诗与时代及时代先进思潮之间有血肉关系(或:“启蒙时期的新诗与‘五四’时期思想解放运动是密切联系的。启蒙时期与“五四”时期必须同时出现);‎ ‎2.从新诗运动开始,就有社会主义倾向的诗(或:“新诗人是与劳苦的人站在一层而代他们说话的”);‎ ‎3新诗中的“爱国诗”所表达的国家观念是一个现代化的理想的完美的中国(或:“新诗人所表达的国家观念是一个现代化的理想的完美的中国”)。‎ 答对“三个方面”给1分。‎ 三层意思答对一层给2分;如答案内容与参考答案相近亦可给分;如不能正确划分三层者,即使内容全部覆盖,最多给3分;‎ 答题中如有语句不通,一处扣1分,如有错别字,每两个扣1分,重复出现的大计,扣完6分为止。‎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