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7 发布 |
- 37.5 KB |
- 1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语文第三单元能力测评卷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上册
第三单元能力测评卷 时间:150分钟 分值: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诗歌是表达情感、寄托人生情怀最精妙、最灵动的文体。古典诗歌曾经辉煌于诗国的历史,但现在却失落了曾经至高无上的文体权力。探讨古典诗歌在创作与批评方面的处境与未来走势,为我们曾经引以为傲的这种古典艺术形式找到可以继续发挥作用的路径,是每一个诗国后人应有的文化责任与历史担当。 现代律诗的创作与批评,存在着“以律绳诗”的单维批评定式。专求格律,忽略诗歌所要传达的情志内涵,并不十分在意诗歌的意境、韵致或是格调。李东阳《怀麓堂诗话》曾对当时类似的风气进行分析,认为“泥古诗之成声”和在平仄字句方面“摹仿而不敢失”的做派,会导致“无以发人之性情”的结果。任何事物都不是一成不变的,都需要根据新的时代特性和实践期许及时进行创变。“若无新变,不能代雄。”只有灵活、开放地审视格律要求,不斤斤于格律的形上法则,才能创作出更符合当下人们精神和情感品位的古典诗歌。明代中期的诗风也表现得较为迂执。对此,何景明曾希冀用清通简易的方式予以调适。在《与李空同论诗书》中,何景明把那种规行矩步的作诗方式称为“稍离旧本,便自杌陧,如小儿倚物能行,独趋颠仆”。他不否认作诗应遵循古人矩镬,但认为应“泯其拟议之迹,以成神圣之功”,关键是要写出真的自己。而我们今天的律诗创作,却是一种以格律为宗旨和评判法则的单维批评模式,甚至是唯一的评价矩镬,或者可以叫作一种公式化的思维定式和批评行为。这种批评思维和批评逻辑实际上比概念化批评更缺乏艺术精神。 范晔在《狱中与诸甥侄书》中说:“常谓情志所托,故当以意为主,以文传意。以意为主,则其旨必见;以文传意,则其词不流;然后抽其芬芳,振其金石耳。”“以意为主”便是诗歌创作的核心要领。吕本中在《夏均父集序》中指出,“学诗当识活法”,而“活法”,是“规矩备具而能出于规矩之外,变化不测而亦不背于规矩也”。诗人“以意为主”,创作时再以“活法”运之,便可造就鸢飞鱼跃般活泼生动的诗歌境界。 作诗当“以意为主”,当以“活法”运之,古人看得何其透彻!“意”可包容人在社会生活中的一切精神活动。“活法”则是诗人贯通自身与前人矩镬并“神而明之”的诗学真髓。只有写出真景、真情,才有真诗。也只有不拘束于形式格律,不计较于尺寸得失,才能“以意为主”,才能不失真率自然之妙。作诗要真,就不能以律绳己,更不能以律绳人。盘活古代诗歌艺术传统,将其发扬光大,不能“参死句”,守“死法”。唯有开放和包容,古典诗歌才有未来。 (选自郭鹏《当前古典诗歌的创作与批评》,有改动)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研究古典诗歌的创作和批评,以恢复其至高的文体权力,是诗国后人的文化责任。 B.不打破以格律为宗旨的形式主义法则,就无法创作出契合新时代精神的古典诗歌。 C.清通简易的方式,重在写出真自己,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明中期较为迂执的诗风。 D.“活法”摒弃了前人格律规矩的束缚,是“以意为主”创作理念的实践运用原则。 答案 B 16 解析 本题考查筛选信息,理解分析文章相关内容要点的能力。A项,“以恢复其至高的文体权力”,不符合文意,相关信息在文章第一段,原文为“古典诗歌曾经辉煌于诗国的历史,但现在却失落了曾经至高无上的文体权力。探讨古典诗歌在创作与批评方面的处境与未来走势,为我们曾经引以为傲的这种古典艺术形式找到可以继续发挥作用的路径,是每一个诗国后人应有的文化责任与历史担当”;C项,“一定程度上扭转了明中期较为迂执的诗风”说法属于无中生有,原文无此意;D项,“‘活法’摒弃了前人格律规矩的束缚”说法错误,原文第三段是“‘活法’,是‘规矩备具而能出于规矩之外,变化不测而亦不背于规矩也’”,并非“摈弃了前人格律规矩的束缚”。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交代写作目的后,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顺序展开论述。 B.文章引用了多则古典文论,在增强论证说服力的同时也揭示了论题的历史延续性。 C.文章从创作和批评两个维度切入,着重论证两者互相影响造成了现代律诗的困境。 D.文章提出“作诗要真”,是对“以意为主”“活法”这两条作诗原则的概括和深化。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对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把握能力,同时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能力。C项,“着重论证两者互相影响”说法有误,本文并不是着重论证创作和批评两者相互影响,而是着重论证了现代律诗的创作与批评,存在着“以律绳诗”的单维批评定式,专求格律,忽略诗歌所要传达的情志内涵,并不十分在意诗歌的意境、韵致或是格调。致使“今天的律诗创作,却是一种以格律为宗旨和评判法则的单维批评模式,甚至是唯一的评价矩镬,或者可以叫作一种公式化的思维定式和批评行为”。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激活古典诗歌表达感情、寄托人生情怀方面的优势,就能使这种艺术形式重续辉煌。 B.通过李东阳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以律绳诗”可能给现代律诗发展带来不良后果。 C.格律在严格要求诗歌表现形式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对诗歌内容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D.现代律诗是古典诗歌在新时代的发展,格律上的进一步解放,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筛选信息,把握文中观点态度的能力。A项,“就能”说法过于绝对。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丁酉新春,旨在“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中国诗词大会”风靡全国,“圈粉”无数。在“一笑二闹三跳四唱”的娱乐节目时代,“中国诗词大会”以优雅的方式脱颖而出。 人们关注“中国诗词大会”,是因为内心对于精神雨露的渴求,而传统文化正是精神雨露的源头活水。诗词大都比较凝练,朗朗上口。阅读诗词,人们享受着语言美感带来的欢愉,同时也能感知诗词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这大大拓展了人们的生活视野。阅读诗词,体悟诗词作者的心境,跟他们进行心灵对话,有助于提升人们对生活的感知能力,学习像诗词作者一样去感受和思考生活。 16 人们关注“中国诗词大会”,还因为如今人们的生活节奏较快,每天八小时上班,满负荷运转,单调乏味的生活让人感觉压抑,而读诗可以暂时舒缓内心的压力。“中国诗词大会”以引人入胜的形式吸引人们亲近诗词,从诗词之美中获取生活的诗意。 生活需要诗意,但诗意并不自然而然地存在。一个人只有徜徉于诗词、发现诗意,才能在与诗词相会的过程中提升文化素养,让心灵空间更饱满。生活不只是柴米油盐,还有诗和远方。 (摘编自“中国新闻出版广电网”,记者李兆清) 材料二 近日,中青在线记者专访了诗词大会的主创团队。央视科教频道总监阚兆江说:“诗词是情感的抒发,节目集中展现了中华诗词文化的魅力,引发了广大观众的文化认同和情感共鸣,也坚定了国人的文化自信。‘百人团’成员最小的7岁,武亦姝16岁,陈更20多岁,看到他们那么年轻,就觉得中华文化后继有人。” “腹有诗书气自华”,这是无数次被用来形容诗词大会选手的一句话。“中国诗词大会”总导演颜芳回忆,第二季总冠军、上海复旦附中的学生武亦姝,无论是在地方选拔还是在现场比赛中,都特别淡定。“她得冠军的那一刻,我们想把摄像机推上去给个表情特写,结果发现没必要,她脸上特别平静。” 也许,传统诗词已经离我们的日常生活有些遥远,而诗词大会正在拉近这个距离。阚兆江透露,其实诗词大会的题库内容85%以上来自中小学课本,所以对观众而言有一种“熟悉的陌生感”。 “我们不是文人雅士的沙龙,得让人看得懂,从大家熟悉的诗词名篇切入,可以拉近和观众的距离。”阚兆江说,“每一道题不仅是题目,还是话题的开启,让诗词和古今生活有一种联系。我们不是要做一场考试,而是想通过诗词陶冶人们的情操,滋养人们的心灵。” 所以,诗词大会的题目都颇“接地气”。比如,把“减肥”与“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联系,把“化妆”与“却嫌脂粉污颜色,淡扫蛾眉朝至尊”联系,“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对应的则是“购房”——都是当下年轻人关心的话题。诗词对这些年轻人来说,已经成为生活的一部分。颜芳说:“其实诗词的功能至今没有失去,写诗就跟发朋友圈一样,都是情感的表达,很有趣,也很时尚。” 诗词大会落幕,而青年一代的诗意生活方兴未艾。 (摘编自《中国青年报》,记者蒋肖斌) 材料三 诗词综艺火爆,最近令朋友圈和各种群画风突变,忽如一夜春风来,答题对诗、玩“飞花令”蔚然成风。众声喧哗之下,舆论也出现了反弹,如“从诗词大会生出学霸情结是一种不堪”“诗词大会说白了还是一场电视秀”等。 16岁的上海女生武亦姝获胜,成了风靡网络的古典风少女偶像,与新媒体喧嚣传播形成对照的是,女孩淡定拒绝了媒体采访。江苏省盐城中学语文老师刘百生告诉记者,“会背古诗的孩子成了古代才女的代名词,成了令人羡慕的‘别人家的孩子’。但热潮总是令人警惕,这不代表咱们的诗词教育很成功,反而说明国民整体古诗词修养很欠缺。爱好古诗词在当下还是颇为小众。” 在节目中,九宫格、干扰项、抢答等定输赢的方式,也让教育界人士嗅出了“应试”味道。也有选手靠“蒙”答对题目,在一些老师看来,这就是当下应试教育最厉害的地方,以答题技巧制胜,这个节目俨然一场标准化考试。 16 “应试思维”是始终令教育界人士矛盾的纠结点。“应试思维”模式导致古诗词多被视为“语言材料”,学生们只是机械记忆与练习,记知识点多过传播文化,背离其作为“文学”和“文化”的本质。 近年来,被誉为“综艺清流”的“百家讲坛”“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等文化盛会风靡一时,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淡漠似乎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人们追捧这些文化盛会的原因,在于人们对中国文化中最精致的文字有一种膜拜的心理,即使如今浸淫于网络语汇,仍心向往之。这也是现在的家长在孩子三四岁时就令其背古诗的原因。可惜,孩子的精神生活最终仍被奥数和考级等占据,缺失了“诗和远方”。借古诗词学霸爆红的契机,教育界人士期待能在全社会的努力下,改善古诗词教育的整体氛围,以减少孩子的背书之苦,让孩子带着热爱,去惬意感受和品味古诗词之美。 当喧嚣的现代社会与传统文化有了一次次美丽的“邂逅”,中华文化基因逐渐苏醒,这危机中的微曦,弥足珍贵。 (摘编自《扬子晚报》,记者张楠) 4.下列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最为准确的一项是(3分)( ) A.三则材料关注的都是“中国诗词大会”在丁酉新春爆红的现象,都充分肯定了这档综艺节目所带来的积极的社会影响。 B.材料一侧重阐述“中国诗词大会”风靡全国的原因,材料二侧重从主创者的角度阐述举办“中国诗词大会”的意义和初衷。 C.材料二和材料三都选取“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总冠军武亦姝的例子,旨在说明“腹有诗书气自华”的道理。 D.三则材料都关注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问题,但对传统文化的发展前景并不都抱以乐观的态度。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答题时要求明确具体的考查要点,找准文章的对应位置,然后结合文章内容逐个判断正误。A项,“都充分肯定了……积极的社会影响”说法绝对,材料三的看法有所保留。C项,材料三选取武亦姝的例子并不是为了“说明‘腹有诗书气自华’的道理”,而是为了引发人们对诗词教育乃至如何传承传统文化的理性思考。D项,“并不都抱以乐观的态度”理解有误,三则材料“对传统文化的发展前景”都抱以乐观的态度。 5.下列对上述材料的分析,较为合理的一项是(3分)( ) A.三则材料来源不尽相同,有报纸,有新闻网站,但都及时捕捉到了社会热点,体现了新闻讲求时效性的特点。 B.三则材料都谈到了“中国诗词大会”的影响,相比较而言,第一、第三则材料的观点更能代表观众们对“中国诗词大会”的普遍看法。 C.对于同一综艺现象的报道,三家媒体的受众完全不同,报道的侧重点也不一样,比如《中国青年报》就突出强调了青年一代与诗词的关系。 D.三则材料都不注重对新闻事实的详细报道,而重在阐述对诗词综艺节目火爆现象的看法,以引发人们的思考。 答案 A 解析 16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B项,“第一、第三则材料的观点更能代表观众们对‘中国诗词大会’的普遍看法”理解有误,第三则材料是部分教育界人士的观点,不一定能代表观众们的普遍看法。C项,“三家媒体的受众完全不同”理解不准确,三家媒体都是面对整个社会,它们的受众有交叉。D项,“三则材料……重在阐述对诗词综艺节目火爆现象的看法”理解有误,材料二是从主创者的角度阐述举办“中国诗词大会”的意义和初衷。 6.“中国诗词大会”这一综艺节目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请综合以上三则材料进行概括。(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中国诗词大会”带领人们重温经典诗词,从而提升了人们的生活品位,让人们在原本单调乏味的生活中发现了诗意和远方;②“中国诗词大会”所选择的诗歌都很接地气,从而拉近了传统诗词与现实生活的距离,吸引人们爱上古诗词,有助于推动古诗词的普及;③“中国诗词大会”这一综艺节目的爆红,引发人们对诗词教育乃至如何传承传统文化的理性思考;④“中国诗词大会”集中展现了中华诗词文化的魅力,引发了人们的文化认同和情感共鸣,催生了国人的文化自豪感。(答出其中三点即可) 解析 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答题时根据题干的要求先筛选主要的信息,然后对筛选的信息按照不同的角度进行整合。根据材料一的句子“‘中国诗词大会’以引人入胜的形式吸引人们亲近诗词,从诗词之美中获取生活的诗意”“生活不只是柴米油盐,还有诗和远方”概括第①点;根据材料二“也许,传统诗词已经离我们的日常生活有些遥远,而诗词大会正在拉近这个距离”概括第②点;根据材料三“借古诗词学霸爆红的契机,教育界人士期待能在全社会的努力下,改善古诗词教育的整体氛围,以减少孩子的背书之苦,让孩子带着热爱,去惬意感受和品味古诗词之美”概括第③点;根据材料三“中华文化基因逐渐苏醒,这危机中的微曦,弥足珍贵”概括第④点。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乱世中的美神 李清照是因为那首著名的《声声慢》被人们记住的。那是一种凄冷的美,特别是那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简直成了她个人的专有品牌,她便被当作了愁的化身,而对她的解读又“怎一个愁字了得”。 其实李清照在写这首词前,曾经有过太多太多的快乐。当李清照满载着闺中少女所能得到的一切幸福,步入爱河时,她的美好人生又更上一层楼。夫婿赵明诚是一位翩翩少年,两人又是文学知己,情投意合。他们二人除一般文人诗词琴棋的雅兴外,还有更相投的事业结合点——金石研究。蜜一样的生活,滋养着她绰约的风姿和旺盛的艺术创造。请看两首词: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一剪梅》) 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 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鬓斜簪,徒教郎比比看。(《减字木兰花》) 16 金人一锤砸烂了都城汴京的琼楼玉苑,李清照在山东青州的爱巢也树倒窝散,一家人开始过漂泊无定的生活。南渡第二年,赵明诚急病而亡。一个叫张汝舟的人走进她的生活。刚结婚之后张对她照顾得也还不错,但很快就露出原形,原来他是想占有李清照身边尚存的文物。这些东西李视之如命,而且《金石录》也还没有整理成书,当然不能失去。无奈之中,李清照走上一条绝路,鱼死网破,告发张汝舟的欺君之罪,李清照也随之入狱。由于友人帮忙,李只坐了九天牢便被释放了。但这在她心灵深处留下了重重的一道伤痕。一个女人心中爱的火花就这样永远地熄灭了,这怎么能不令她沮丧犯愁呢? 1134年,金人又一次南侵,赵构又弃都再逃。李清照第二次流亡到了金华。国运维艰,愁压心头。有人请她去游附近的双溪名胜,她长叹一声,无心出游: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武陵春》) 已渐入暮年的李清照没有孩子,守着孤清的小院落,身边没有一个亲人,国事已难问,家事怕再提,只有秋风扫着黄叶在门前盘旋,偶尔有一两个旧友来访。她有一孙姓朋友,其小女十岁,极为聪颖。一日孩子来玩时,李清照对她说,愿将平生所学相授。不想这孩子脱口说道:“才藻非女子事也。”李清照不由得倒抽一口凉气,她觉得一阵晕眩,手扶门框,才使自己勉强没有摔倒。李清照感到她像是落在四面不着边际的深渊里,一种可怕的孤独向她袭来。她茫然地行走在杭州深秋的落叶黄花中,吟出这首浓缩了她一生和全身心痛楚的,也确立了她在中国文学史上地位的《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李清照所寻寻觅觅的是什么呢?身为女人,她既不能像岳飞那样驰骋疆场,也不能像辛弃疾那样上朝议事,甚至不能像陆、辛那样有政界、文坛朋友可以痛痛快快地使酒骂座,痛拍栏杆。她甚至没有机会和他们交往,只有独自一人愁。她以非凡的才华和勤奋,又借着爱情的力量,在学术上完成了《金石录》巨著,在词艺上达到了空前的高度。但是,那个社会不以为奇,不以为功,连那十岁的小女孩都说“才藻非女子事”。李清照还有什么话可说呢?她只好一人咀嚼自己的凄凉。 随着时代的进步,李清照当年许多痛苦着的事和情都有了答案,可是我们偶然再回望一下千年前的风雨时,总能看见那个立于秋风黄花中的寻寻觅觅的美神。 (选自梁衡《乱世中的美神》,有删改) 7.下列对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作者认为甜蜜的爱情激发了李清照的创作灵感也丰富了她的词作内容,从她早期的诗作宛然可见她迷人的风姿。 B.文章第一段中的“凄冷”既包括词人创作时“冷冷清清”的环境特征,又包括词人愁苦的内心世界;将“凄冷”上升到“美”的高度,就还应包括读者感受词人内心而获得的一种凄美。 C.乱世中美神的美,不仅在容颜的美、自信的美、心灵的美,更在于才藻的美、独立不迁的美。 D.国家不幸词人幸,多灾多难的乱世成全了李清照,她的作品之所以到达了这样的高度,是因为她超越了一己的愁怨,把山河破碎爱巢倾覆的痛楚融入了词作。 答案 B 16 解析 B项中“冷冷清清”应该是词人用意象创设的情感氛围,是艺术情境,不是“创作时的环境特征”。 8.李清照一生经历了太多的波折,请以“亡国破家”为界分条列出她后半生的种种磨难。(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再婚又离婚,遭遇感情生活的痛苦。②四处逃亡,备受颠沛流离之苦。③生逢乱世,无人理解,遭人歧视,怀有超越时空的孤独。 解析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本题要找到答题区域,文中第五段开始写她后半生的种种磨难。①和张汝舟结婚受骗又离婚,因告发张汝舟的欺君之罪,李清照也随之入狱。②1134年,金人又一次南侵,李清照第二次流亡,备受颠沛流离之苦。③已渐入暮年的李清照没有孩子,守着孤清的小院落,身边没有一个亲人;“身为女人,她既不能像岳飞那样驰骋疆场,也不能像辛弃疾那样上朝议事,甚至不能像陆、辛那样有政界、文坛朋友可以痛痛快快地使酒骂座,痛拍栏杆。她甚至没有机会和他们交往,只有独自一人愁”。从以上三点进行概括即可。 9.这篇文章反衬手法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这种手法的好处。(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①以早年的幸福生活反衬李清照晚境的凄凉;②以世道的艰难反衬李清照的理想美;③以爱情、生活的磨难反衬李清照的心灵美、诗歌美;④以世风“才藻非女子事”来反衬李清照的执着。(写出任意两点即可) (2)通过多角度的反衬,突出了李清照身处逆境,关心国事,仍然进行不懈的艺术追求的坚强品格,使“乱世中的美神”形象更加光彩照人。(意对即可)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表现手法及其作用的能力。文中多处使用反衬手法,早年爱情甜美,生活幸福反衬晚年生活凄苦。连那十岁的小女孩都说“才藻非女子事”,而李清照在学术上完成了《金石录》巨著,在词艺上达到了空前的高度,反衬李清照的执着。四处逃亡,备受颠沛流离之苦,以世道的艰难反衬李清照的理想美。至于反衬手法的作用,通过反衬写出了李清照身处逆境,关心国事,仍然进行不懈的艺术追求的坚韧品格。 二、古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太祖武皇帝,沛国谯人也,姓曹,讳操,字孟德,汉相国参之后。太祖少机警,有权数,而任侠放荡,不治行业,故世人未之奇也;惟梁国桥玄、南阳何颙异焉。玄谓太祖曰:“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年二十,举孝廉为郎,除洛阳北部尉,迁顿丘令,征拜议郎。 光和末,黄巾起。拜骑都尉,讨颍川贼。迁为济南相,国有十余县,长吏多阿附贵戚,赃污狼藉,于是奏免其八;禁断淫祀,奸宄逃窜,郡界肃然。久之,征还为东郡太守;不就,称疾归乡里。 16 金城边章、韩遂杀刺史郡守以叛,众十余万,天下骚动。征太祖为典军校尉。会灵帝崩,太子即位,太后临朝。大将军何进与袁绍谋诛宦官太后不听进乃召董卓欲以胁太后卓到废帝为弘农王而立献帝京都大乱。卓表太祖为骁骑校尉,欲与计事。太祖乃变易姓名,间行东归。 卓遂杀太后及弘农王。太祖至陈留,散家财,合义兵,将以诛卓。 初平元年春正月,后将军袁术、冀州牧韩馥、勃海太守袁绍、陈留太守张邈同时俱起兵,众各数万,推绍为盟主。太祖行奋武将军。 建安元年春正月,太祖军临武平,太祖将迎天子。汝南、颍川黄巾何仪、刘辟、黄邵、何曼等,众各数万,初应袁术,又附孙坚。二月,太祖进军讨破之,斩辟、邵等,仪及其众皆降。天子拜太祖建德将军,迁镇东将军,封费亭侯。天子假太祖节钺,录尚书事,后以太祖为大将军,封武平侯。 初,公为兖州,以东平毕谌为别驾。张邈之叛也,邈劫谌母弟妻子;公谢遣之,曰:“卿老母在彼,可去。”谌顿首无二心,公嘉之,为之流涕。既出,遂亡归。及吕布破,谌生得。众为谌惧,公曰:“夫人孝于其亲者,岂不亦忠于君乎!吾所求也。”以为鲁相。 十三年春,汉罢三公官,置丞相、御史大夫。夏六月,以公为丞相。 (节选自陈寿《三国志·魏书·武帝纪》,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大将军何进/与袁绍谋/诛宦官太后不听/进乃召董卓/欲以胁太后卓/到废帝为弘农王/而立献帝京都大乱 B.大将军何进与袁绍谋/诛宦官/太后不听进/乃召董卓欲以胁太后/卓到/废帝为弘农王而立献帝京都大乱 C.大将军何进与袁绍谋诛宦官/太后不听进/乃召董卓/欲以胁太后/卓到废帝/为弘农王而立献帝/京都大乱 D.大将军何进与袁绍谋诛宦官/太后不听/进乃召董卓/欲以胁太后/卓到/废帝为弘农王而立献帝/京都大乱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谋诛宦官”是前面主语“大将军何进与袁绍”的谓语成分,中间不可断开;“太后不听”句意完整,据此可确定答案为D项。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讳:指史官给历史人物写传记的一种写法,符合古时候对历史人物的名字避开不直接称谓的习惯。 B.孝廉:根据儒家的思想,汉代察举孝廉被确定为选拔人才的最重要的科目,孝廉即“孝顺亲长、廉能正直”。 C.节钺:符节与斧钺。古代朝廷授与官员或将帅,作为加重权力的标志。授予符节、节钺的过程仪式常被称为“假节”,被授予符节的大臣被称为“持节”。 D.三公:古代朝廷中最尊显的三个官职的合称。西汉时一般指司马、司徒、司空。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A项,避讳,是对君主、尊长,而不是所有历史人物;讳不是史家写法,而是中国古代的一种语言现象。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16 A.曹操年少之时不被人们所重视,主要是因为他尚义任侠、放荡不羁,但是梁国桥玄、南阳何颙二人却认为当时曹操非同常人。 B.曹操为官有方,而又不贪恋官职。在济南相职位上,全郡治理肃然;而董卓擅权之后,想要重用曹操,曹操却改名换姓暗中离去。 C.曹操在乱世之中被反对董卓的盟军举荐为盟主,以奋武将军的名号率军讨伐。 D.曹操重视人才、尊重人才。东平毕谌因为亲人被挟持而离开曹操,也没回到曹操身边,后来曹操打败吕布生擒毕谌,又任命毕谌担任鲁国相。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C项,“曹操在乱世之中被反对董卓的盟军举荐为盟主”说法错误,盟主为袁绍,非曹操。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5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众为谌惧,公曰:“夫人孝于其亲者,岂不亦忠于君乎!吾所求也。”(5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天下将要大乱(出现动乱的局面),不是闻名于世(没有治国之才)的人是不能拯救天下(拯救国家,或挽救局势)的,能使天下(国家)安定的,大概只有您(就是你)了!(或者“能否使国家安定,估计就取决于你了”) (2)众人都为毕谌担忧,太祖(或曹操、曹公)说:“这个人对他的父母(都如此)孝顺(有孝心),怎会不对君主忠诚呢!这正是我渴求(寻求)的人才啊。”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1)关键点:“命世之才”,闻名于世(有治国之才)的人;“济”,拯救天下,拯救国家,挽救局势;“安”,使……安定;“其”,表推测,大概。(2)关键点:“为”,替;“惧”,担心;“孝于其亲”,介词结构后置,对他的父母孝顺;“岂”,怎么,难道;“忠于君”,介词结构后置。 参考译文 魏太祖武皇帝,是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姓曹,名操,字孟德,是汉代相国曹参的后代。太祖(曹操)年少时候机智警觉,有谋略,然而凭借勇力扶助弱小、帮助他人,放纵自己、不受约束,不从事正当的职业,因此世上没有人认为他不同寻常;只有梁国乔玄、南阳何颙认为他与众不同。乔玄对太祖说:“天下将要大乱(出现动乱的局面),不是闻名于世(有治国之才)的人是不能拯救天下(拯救国家,或挽救局势)的,能使天下(国家)安定的,大概只有您(就是你)了!”二十岁的时候,通过察举孝廉被推荐为郎(帝王侍从官的统称),被任命为洛阳北部尉,又升迁为顿丘县令,被皇帝征召授为议郎。 光和年末,黄巾军起事。太祖被授予骑都尉一职,讨伐颍川的反贼。后来又升迁为济南相,济南境内有十多个县,县官们大多迎合附和君主的内外亲族,贪赃受贿,行为卑污,名声败坏,于是太祖上奏朝廷免去其中八个县的县官;禁止断绝了过分的不合礼制的祭祀,为非作歹的人向外逃离,郡县之内变得安定平静,秩序良好。过了较长的时间,征召太祖为东郡太守;太祖没有前去就职,称病回到家乡。 16 金城边章、韩遂刺杀了刺史太守后,发动叛乱,统率十多万人马,天下不安宁了。朝廷征召太祖为典军校尉。正赶上汉灵帝驾崩,太子继承皇位,太后上朝处理政务。大将军何进与袁绍计划除掉宦官,太后不听建议,何进于是召见董卓,想要以此威胁太后。董卓到了之后就废黜皇帝为弘农王,而后推立汉献帝即位,于是京城出现大乱。董卓上表举荐太祖为骁骑校尉,想要跟他商计事情。太祖却改名换姓,暗中向东回归故里。 董卓最终杀掉太后和弘农王。太祖到了陈留,分散家中财物,来组织义兵,将要讨伐董卓。 初平元年春天正月,后将军袁术、冀州牧韩馥、勃海太守袁绍、陈留太守张邈同一时间一同起兵,军队各有数万人,推举袁绍为义兵盟主。太祖以奋武将军职位行事。 建安元年春天正月,太祖军队到了武平,太祖将要迎接天子。汝南、颍川的黄巾军何仪、刘辟、黄邵、何曼等人,各自率领数万人马,当初响应袁术,后来又依附了孙坚。二月,太祖进军讨伐并打败了他们,杀死了刘辟、黄邵等,何仪和他的手下也都投降了。天子封太祖为建德将军,升迁为镇东将军,封为费亭侯。天子授予太祖节钺,总领尚书省的事务,后来授予太祖大将军,封为武平侯。 当初,太祖担任兖州牧,任命东平的毕谌为别驾从事。张邈发动叛乱后,张邈劫持了毕谌的母亲、弟弟、妻子、儿女;太祖打算拜别遣还毕谌,说:“您的老母亲在张邈那儿,您可以离去。”毕谌顿首向太祖表明自己没有二心,太祖赞赏他,并为他流下眼泪。可太祖离开后,毕谌就逃还了东平。等到吕布被打败,毕谌被太祖军队生擒了。众人都为毕谌担忧,太祖(或曹操、曹公)说:“这个人能对他的父母(都如此)孝顺(有孝心),怎会不对君主忠诚呢!这正是我所渴求(寻求)的人啊。”于是任命毕谌担任鲁国相。 十三年春季,汉朝免去三公官职,设置了丞相、御史大夫。夏季六月的时候,任命太祖为丞相。 (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4~15题。 定风波·席上送范廓之游建康 辛弃疾 听我尊前醉后歌,人生无奈别离何。但使情亲千里近;须信:无情对面是山河。 寄语石头城下水:居士①,而今浑不怕风波。借使②未如鸥鸟伴;经惯③,也应学得老渔蓑。 [注] ①居士:指未做官的士人,彼时稼轩正罢官家居,故聊以自称。②借使:即使。③经惯:经历一段自我修养。 14.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本词为送友人范廓之而作,起句点明离宴,叹人生离别本属无可奈何之事。 B.“但使”句,上承离别之情又有转折,情深意厚,与“无情”句形成对比。 C.词人寄语建康水,自己归退不再怕“风波”,“风波”双关,暗指政治风波。 D.词人无“鸥鸟伴”,深以为憾,但能效仿“老渔蓑”生活,也是人生幸事。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综合鉴赏能力。诗句理解有误,诗人并无遗憾之情。 15.本词写送行而不流于感伤,全词“似悲实旷”,请结合词句谈谈你的理解。(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起句感叹离别无奈,似抒悲情;②“但使”三句一转,叹只要友情亲近会超越千里路遥,没有真情面对面也如间隔千山万水,情感洒脱;③下片情感旷达,言自己而今归退田园,不用担心宦海风波,有归隐闲居的志趣追求。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思想情感的能力。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中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句子作答。本词是送别诗,却无一般送别诗的哀愁悲怨,表现的情感较为丰富。此词的上片便写情感,写送别。诗意从“但使”句转向明快爽朗的情感,只要亲情真挚,便在千里之外,也觉得很近。词人不仅表达了面对离别的积极乐观的情绪,也表达了自己坦然面对人生挫折,洒脱旷达的情绪。“无情”两字,正是词人壮志未酬的忧怨。但“而今”一句,仍可见作者之英雄豪气。答题时能言之成理即可。 白话诗歌 请听听我在酒杯前说的这番话,离别本是人生中无可奈何的事情。如果感情好的话,即使相隔千里,也会感觉很近。要相信:感情不好的话,即使面对面也会像隔着千山万水一般。 替我告诉建康的水,我如今再也不害怕风波了。即使不能成为鸥鸟的同伴;但是习惯了以后也能像老渔翁一样,身穿蓑衣,在江上垂钓。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曹操《短歌行》中“ , ”两句借用《诗经》中姑娘思念情人来比喻渴望得到有才干的人。 (2)陶渊明《归园田居》中“ , ”两句表明作者不随波逐流,固守节操,回乡开荒种地,过田园生活。 (3)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用“ , ”两句概括了南朝宋武帝刘裕当年挥师北伐、收复故土的豪迈气概,借古意抒今情。 答案 (1)青青子衿 悠悠我心 (2)开荒南野际 守拙归园田 (3)金戈铁马 气吞万里如虎 解析 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注意重点字“衿”“拙”“戈”等的写法。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世上有两个桃花源,一个在您心中,一个在重庆酉阳。”1600多年前,陶渊明写下了《桃花源记》,留下了一个令世人 的“世外桃源”。从此,桃花源一直藏在古书里,藏在每个人心里。 ,陶渊明笔下的神韵在酉阳再次展现在世人面前。 忙碌的一年已过了三分之二,我终于在难得的假日里( )。到达酉阳时,天色渐暗,酉州古城的 渐渐弥漫开来,让人感受到土家族“清明上河图”的宏伟壮观与沧桑的历史情怀。在这次的旅行之中,我不仅仅欣赏到了宛如仙境般的世外桃源胜景,还见识到了许多令人惊叹无比的景色与历史遗迹,在太古洞,看世界奇观,探地下神秘景象,让我体会到了造物主的 。 16 桃花源,一处坐落在人间的神仙秘境,让我如此着迷,让我着迷的不仅是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的雏形,更为罕见的山水田园风光而迷恋。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心驰神往 时过境迁 古色古香 神妙莫测 B.神摇意夺 白云苍狗 原汁原味 神妙莫测 C.神摇意夺 时过境迁 原汁原味 鬼斧神工 D.心驰神往 白云苍狗 古色古香 鬼斧神工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①心驰神往:心神飞到(向往的地方),形容非常向往。神摇意夺:神情为某件事物所吸引,不能自持。根据语境“留下了一个令世人……的‘世外桃源’”,因此应填“心驰神往”。②时过境迁:随着时间的推移,境况发生了变化。白云苍狗:比喻世事变幻无常。本处有时间推移境况变化之意,故应该用“时过境迁”。③古色古香:形容富于古雅的色彩或情调。原汁原味:食物原有的汤汁和味道,比喻事物本来的、没有受到外来影响的风格、特性等。根据语境“酉州古城的……渐渐弥漫开来,让人感受到土家族‘清明上河图’的宏伟壮观与沧桑的历史情怀”,此处是说酉州古城的历史厚重感,故应选“古色古香”。④神妙莫测:形容奇妙到极点。鬼斧神工:形容建筑、雕塑等艺术技巧高超,像是鬼神制作出来的。根据“在太古洞,看世界奇观,探地下神秘景象,让我体会到了造物主的……”的语境,应选“神妙莫测”。 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满身轻松地放下手中的琐事,抛却尘世的杂念,去追寻心中的那片净士 B.放下手中的琐事,满身轻松地去追寻心中的那片净土,抛却尘世的杂念 C.放下手中的琐事,抛却尘世的杂念,满身轻松地去追寻心中的那片净土 D.满身轻松地去追寻心中的那片净土,放下手中的琐事,抛却尘世的杂念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准确的能力。根据括号前“忙碌的一年已过了三分之二,我终于在难得的假日里……”可知补写的第一句应写我的行为,与到酉阳旅行有关,再根据括号后的内容“到达酉阳时”,可推断补写的最后一句也应是写“我的实际行动”,而且应是写我前往酉阳。由此可判断此处应是“放下手中的琐事,抛却尘世的杂念,满身轻松地去追寻心中的那片净土”。“放下”才能“轻松”,故“满身轻松”应修饰“追寻”。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让我着迷的不仅是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的原型,更为罕见的山水田园风光而迷恋。 B.让我着迷的不仅是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的原型,更是罕见的山水田园风光。 C.让我着迷的不仅是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的雏形,更为罕见的山水田园风光而着迷。 D.让我着迷的不仅它是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的雏形,更是罕见的山水田园风光。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画线句子有两处语病:一是搭配不当,“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的雏形”应改为“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的原型”,据此排除C、D;二是句式杂糅,“让我着迷的(不仅)是……”“为……而迷恋”杂糅,应该是“让我着迷的不仅是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的原型,更是罕见的山水田园风光”,据此排除A项,故选B项。 16 20.下面这封书信有多处使用不规范或不得体,请找出五处并加以修改。(5分) 尊敬的×××先生: 寄呈的《美玉生烟》已收悉,再三过目,深感敬佩。你深厚的古诗词功底,独到的解读之法,对我的诗歌创作有些许帮助,我自愧不如。这里按你的要求,我冒昧地对几处作了改正。随信寄回,谨供参考。 顺祝 冬安! ××君 2019年3月16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称谓“尊敬的××先生”须顶格;②祝语“冬安”须顶格;③“寄呈”应改为“寄来”;④“过目”应改为“拜读”;⑤“些许”应改为“莫大”。 解析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得体的能力。仔细阅读这封书信,可发现:①书信格式要求中,称谓要顶格写,所以称谓“尊敬的××先生”须顶格;②书信格式要求中,祝贺语要顶格写,所以祝语“冬安”须顶格;③“寄呈”,是个谦辞,“呈”字是指自己将书信等恭恭敬敬地给对方看,这里是别人寄给自己信,表达不得体,应改为“寄来”;④“过目”,看一遍(多用来表示审核),一般用于下级请上级看自己所送东西或者文章等,属于敬语,这里是说自己看别人寄来的文章,表达不得体,应改为“拜读”;⑤“些许”,一点儿,少许,用于此处态度不够谦虚,表达不得体,应改为“莫大”。 21.下面是《中国诗词大会》的会徽,请写出该会徽除文字外的构图要素,并说明其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100个字。(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构图要素:一轮明月;一位对月吟咏的诗人;一卷长长的卷轴。②寓意:明月,是中国古诗词中重要的意象,象征了中国古诗词丰富的内涵。对月吟咏的诗人,体现了对中国诗词的吟咏和赏析。长长的卷轴,象征着源远流长的中国诗词文化。 解析 本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能力。解答本题要仔细研究图形,这是《中国诗词大会》的会徽,图中有一轮明月,一位对月吟咏的诗人,一卷长长的卷轴,以及“中国诗词大会”几个字样,答题时按照一定的顺序描述出来即可,寓意可以就自己对会徽的理解,以及“中国诗词大会”开设的用意来谈。 四、写作(60分) 16 22.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英雄”一词在古典诗词中经常出现,如杜甫《蜀相》“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英雄无觅孙仲谋处”,呼唤英雄成了那个时代的声音。而今,时代变迁,有人说,这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还有人说,这是一个没有英雄只有偶像的年代。 当今的时代还有英雄吗?对此,你有怎样的感触和思考?请就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写作指导】 一、命题意图 作文题目属于“时事话题型”任务驱动式作文,这则材料意在引导学生关注当今时代中有价值的人和事,强化作文“文章合为时而著”的社会性。由“英雄”引发的思维点也应该落在“当下”,不要跳脱“时代”的背景。 此外,新课标强调培养学生的语言、思辨、文化、审美能力,本材料也关注学生的审美能力、思辨能力——学生对“英雄观”的表述涉及文化价值观的考查,对当今“英雄”的有无、“英雄”与“偶像”的比较、古今英雄的异同等分析,则考验学生的理性思辨力。 二、作文题解 本则材料涉及两个层次,两个选择,两个概念,一个是非问。 两个层次,首先是古典诗词即历史中的“英雄”。杜甫与辛弃疾作品里的“英雄”,即传统英雄形象,他们聪明秀出,胆力过人,无私忘我,不辞艰辛……他们多生逢乱世,时势造英雄。正如金庸在武侠世界中建构的,“侠之大也,为国为民!”英雄的个人机遇与家国情怀紧密联系,达则兼济天下,穷则“泪流满襟”。 另一个层次,则是“而今时代”的英雄。当今时代,远离战火,四方平定,百姓乐业。这个时代,已经没有了匡时济世的机遇,民智已启,民生已成,更强调“本我”,强调精神富足大于世俗“功业”的建立。而这个时代的“英雄”,到底有何特质?有何内涵? 两种选择,体现命题的开放性。选择“英雄辈出”,最重要的要明确“当今时代”的“英雄观”。作文要求对“英雄”有清晰的阐释,廓清概念。比如特别强调“利他”,在这个个人利益至上的时代,仍然有人以“自我奉献”甚至“终身奉献”为己任,就像“开山岛”;比如特别强调“引领”,不止于匠人精神,更多是在“精益求精”之上达到了常人难以企及甚至推动人类进步的高度,就像“袁隆平”;还有特别强调“个人信仰”,基于正向的信仰,会形成强大的人格力量,最终获取自我与时代的尊重,就像“田家炳”;再比如形同“最美教师”“最美司机”,尽管身份平凡,但在人生的关键点为他人抛弃自我甚至是自己的生命,做出常人难以做出的选择,这一定是英雄情怀在支撑…… 两个概念,体现命题的思辨性。选择“只有偶像,没有英雄”,要把“偶像”与“英雄”的异同写明白。如果把“偶像”狭义地理解为“被追捧的作家、娱乐圈艺人或在某些方面有一技之长的人”,且把“偶像崇拜”解读为一种社会乱象,那么文章可以偏向“驳论”,偏向“反思”,注意归因,集中笔墨于社会因素的挖掘。 16 如果把“偶像”与“英雄”辩证统一起来,“偶像”的类型有很多,可以是演艺明星,可以是科研专家,可以是大国工匠,也可以选身边的敬业标兵;那么神坛上的英雄落入人间,一个“英雄消解”“偶像丛生”的时代也是幸福的,每个人都可以把自己当成偶像,争做英雄! “一个是非问”——“而今的时代还有英雄吗?”体现命题的限制性。这是任务驱动型作文的重要“标志”,行文一定要以此为切点,不要视而不见,缺乏对“考场作文”的敏感度。同时结合上面关于材料的分析,具体且有层次地回答这个问题。此外可以适当延展,结合时代特征,谈谈对于“寻找英雄、崇尚英雄、学习英雄”等命题的呼唤,或对“抹黑英雄、盲目崇拜英雄”等现象进行批驳与深思。 【参考立意】 1.勿为偶像遮望眼,认清英雄才是真。 2.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英雄。 3.英雄是时代的脊梁,英雄是国家的财富。 4.新时代更需要传承和弘扬英雄精神。 5.民族大业的复兴靠的是各行各业的英雄。 6.和平年代的英雄同样值得尊敬。 7.善待英雄,我们的民族才有未来。 8.尊重英雄才能成为英雄。 …… 【佳作展台】 英雄辈出,成风化人 山因脊而雄,屋因梁而固,国家和民族因英雄而傲然独立;时代变迁,洪流沧沧;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掬清水,唯闻英雄气;搂晴空,尽是英雄现,这正是一个英雄辈出,成风化人的时代。 “国势之强出于人”,古人云:聪明秀出谓之英,胆识过人谓之雄。改革开放泱泱四十载,正是英雄辈出,筚路蓝缕的高光时刻。“复兴号”横空出世;“墨子”“悟空”问候深空;“天眼”引领世界。一个个成果尽显智慧,一份份收获照耀胆识。正是英雄的匠人精神与家国情怀方才铸就“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的东方巨龙。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英雄,而每一代英雄都有其肩负的历史使命。君子“不患无位,患所以立”,而英雄“不患无名,患百姓不得安适”。黄大发凿山修路,便利一方百姓;钟扬集攒珍贵种子,造福一国科研;南仁东贵州问天,毕生致力宇宙探索,正是他们耕耘一隅,方才营造中国百花千卉的日新月异;正是他们英雄气概成风化人,才举国风行草偃,从化无违。 维特根斯坦曾言:“我贴在地面步行,不在云端起舞。”并非只有做得轰轰烈烈大事才可称为英雄,平凡之中,亦见真率。“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没有小的壮举,只有大的英雄。小举动或大奉献都诠释不了你是谁,唯是心中的格局与信念,才勾勒出你心中英雄的图景。 16 有人喟然长叹,这是一个偶像遍地,缺失英雄的时代。其虽偏颇,亦非空穴来风。《贞观政要》言:“备豫不虚,为国常道。”偶像霸屏虽无可厚非,但不能成为主流价值观。“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可悲的,而一个拥有英雄却不知道爱戴他、拥护他的民族则是无可救药的。”警惕英雄被默视解构,我辈当仁不让,否则,这不仅是对英雄的不负责任,更是对时代的犯罪。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这些人就是中国的脊梁。”我辈何不乘此好风,直上万里长空,看我壮哉山河! 【名师点评】 开篇语言很强势,文白交错,整散结合。紧扣了“英雄”“时代”等关键词,观点鲜明;“成风化人”,英雄效应的定位准确且独特。正文中关于“英雄内涵”与“英雄使命”的界定与铺排非常漂亮,体现了作者的深厚学养和宽阔视野。文章中后段,对于“英雄缺失的时代”的探讨加强了文章深度,能多角度看待问题解构问题,值得我们学习。结尾以“我辈”的口吻来重申“英雄”,作者与万千英雄遥遥呼应,具有很强的文字感召力。 16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