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7 发布 |
- 37.5 KB |
- 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年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第2课祝福课时优案2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祝福 课时优案2 1.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祥林嫂是一个很顽强 ① 不容易被摧垮的人, ② 在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的双重打击和人们的风刀霜剑中,她 ③ 连起码的做人的资格都没有争到, ④ 被吞噬被毁灭了。祥林嫂的挣扎与抗争,完全是 ⑤ 自发的, ⑥ 本身就带有浓厚的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色彩。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A 但 / 不但 而且 出自 从而 B 而 但是 不但 反而 / 而且 C 而 却 / 于是 出于 从而 D 但 但 以至于 并 / 而且 答案 B 2.在交际语言中,有禁忌语,也有其变通的说法——委婉语。如鲁迅小说《祝福》中短工把祥林嫂“死了”说成“老了”,这里的“死了”就是禁忌语,“老了”就是委婉语。请你结合生活的实际,举出两个禁忌语变委婉语的例子,并加以说明。 答: 答案 (示例)(1)在有些地方,人们把“舌头”称为“赚头”。这里的“舌”谐音“蚀”,不吉利,所以人们改称它为“赚头”,意为有利可赚。 (2)日常生活中,人们常把“身体有病”称为“不舒服”。疾病是人们避讳的,所以婉言为“不舒服”。 解析 从实际生活中或读过的书中挖掘例子,指出禁忌语是什么,委婉的说法又怎么说,最后解析为什么避讳。 1.[高考源点:赏析环境描写及作用]文章几次写到“祝福”?对“祝福”景象的描写,有什么作用?试结合有关内容作具体分析。 我的答案: 答案 文章三次写到“祝福”。 (1)第一次是描写镇上各家准备“祝福”的情景。 6 “祝福”是“鲁镇年终的大典”,富人们要在这一天迎神拜佛,祈求好运,而像祥林嫂这样的穷人却要为富人们的“福礼”而付出艰辛。这首先突出了穷富之间的矛盾,预示了祥林嫂悲剧的社会性。同时,也通过“年年如此,家家如此”的描写,暗示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封建势力依然顽固,阶级关系依旧,风俗习惯依旧,人们的思想意识依旧。祥林嫂的悲剧也是必然的。这样的环境描写,既能提示人们之间的关系,好与坏,穷与富,同时也联系到了小说的社会背景,揭示出祥林嫂悲剧的社会根源。 (2)第二次是对鲁四老爷家“祝福”的描写。 “祝福”本身就是旧社会最富有特色的封建祭祀活动,所以在“祝福”时封建宗法思想和理学观念也表现得最为强烈,在鲁四老爷不准“败坏风俗”的祥林嫂沾手的告诫下,祥林嫂失去了“祝福”的权力。她为了求取这点权力,用“历来积存的工钱”捐了一条“赎罪”的门槛,但所得到的仍是“你放着罢,祥林嫂!”这样一句喝令,粉碎了她生前免于侮辱,死后免于痛苦的愿望,她的一切挣扎的希望都在这一句喝令中破灭了。就这样,鲁四老爷在“祝福”的时刻凭着封建宗法思想和封建礼教的淫威,把祥林嫂一步步地逼上死亡的道路。特定的环境描写,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同时也增加了人物形象的真实感与感染力。 (3)第三次是结尾通过“我”的感受对“祝福”景象的描写。 祥林嫂死的惨相和天地圣众“豫备给鲁镇的人们以无限的幸福”的气氛,形成鲜明的对照,深化了对旧社会封建礼教杀人本质的揭露,同时在布局上也起到了首尾呼应,使小说的结构臻于完善的作用。 作者巧妙地把祥林嫂悲剧性格上的几次重大变化,都集中在鲁镇“祝福”的特定环境里,不但表现了祥林嫂悲剧的典型环境,而且也印下了祥林嫂悲惨一生的足迹。 2.[高考源点:分析作品的表现手法]这篇小说叙述方式有什么样的特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我的答案: 答案 (1)采用倒叙的手法。 (2)作用:①为读者设置了一系列悬念:祥林嫂过去是什么人?为什么会落到这个地步?她死前为什么会提出那么奇怪的问题?这一切都促使读者追根溯源,探求原委。②造成了浓厚的悲剧气氛,揭示了祥林嫂与封建社会礼教拥护者之间的尖锐矛盾,突出了小说反封建的主题。 3.[高考源点: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祥林嫂的命运既然是一出悲剧,小说为何还以带有和乐喜庆意义的“祝福”为题? 我的答案: 答案 6 (1)“祝福”是故事发展的线索。小说情节起于“祝福”,终于“祝福”,中间一再写到“祝福”,情节的发展与“祝福”密切相关。 (2)祥林嫂的悲惨遭遇是在“祝福”的欢乐气氛中展开的,鲜明的对照深化了小说的主题。 (3)所谓“祝福”只是人们的一厢情愿。其实像祥林嫂这样的处在封建思想和制度压迫下的劳动人民哪有“福”可“祝”?又岂能“祝”来幸福?以“祝福”为题有反讽之意。 4.[高考源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到底谁是杀害祥林嫂的刽子手?有人认为是鲁四老爷、四婶,有人认为是柳妈、帮工等人,有人认为是“我”,还有人认为是祥林嫂自己。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我的答案: 答案 杀死祥林嫂的不是一个人,她的死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1)以鲁四老爷为代表的旧势力是最重要的因素。他们是封建思想的坚决捍卫者,他们迂腐、保守,顽固地维护着旧有的封建制度,自觉地维护着封建礼教,他们的势力强大,一次次无情地打击着祥林嫂。 (2)以柳妈、帮工为代表的下层百姓长期受封建迷信思想和封建礼教制度毒害,他们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他们冷漠,缺乏同情心,不自觉地充当了旧势力的帮凶。 (3)以“我”为代表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软弱无能,不敢承担责任。 (4)祥林嫂自身反抗意识的欠缺。祥林嫂虽然进行了反抗,但由于深受封建思想的毒害,她的反抗很不彻底,她再嫁反抗、去捐门槛,只是为了求得宽恕,希望得到饶恕,并不是真正的对封建势力的反抗。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秋天的后半夜,月亮下去了,太阳还没有出,只剩下一片乌蓝的天;除了夜游的东西,什么都睡着。华老栓忽然坐起身,擦着火柴,点上遍身油腻的灯盏,茶馆的两间屋子里,便弥满了青白的光。 “小栓的爹,你就去么?”是一个老女人的声音。里边的小屋里,也发出一阵咳嗽。 “唔。”老栓一面听,一面应,一面扣上衣服;伸手过去说,“你给我罢。” 华大妈在枕头底下掏了半天,掏出一包洋钱①,交给老栓,老栓接了,抖抖的装入衣袋,又在外面按了两下;便点上灯笼,吹熄灯盏,走向里屋子去了。那屋子里面,正在窸窸窣窣的响,接着便是一通咳嗽。 老栓听得儿子不再说话,便出了门,走到街上。没有多久,又见几个兵,在那边走动;一阵脚步声响,一眨眼,已经拥过了一大簇人。那三三两两的人,也忽然合作一堆,潮一般向前进;将到丁字街口,便突然立住,簇成一个半圆。 6 老栓也向那边看,却只见一堆人的后背;颈项都伸得很长,仿佛许多鸭,被无形的手捏住了的,向上提着。静了一会儿,似乎有点声音,便又动摇起来,轰的一声,都向后退;一直散到老栓立着的地方,几乎将他挤倒了。 “喂!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一个浑身黑色的人,站在老栓面前,眼光正像两把刀,刺得老栓缩小了一半。那人一只大手,向他摊着;一只手却撮着一个鲜红的馒头,那红的还是一点一点的往下滴。 老栓慌忙摸出洋钱,抖抖的想交给他,却又不敢去接他的东西。那人便焦急起来,嚷道,“怕什么?怎的不拿!”老栓还踌躇着;黑的人便抢过灯笼,一把扯下纸罩,裹了馒头,塞与老栓;一手抓过洋钱,捏一捏,转身去了。嘴里哼着说,“这老东西……” 白天店里坐着许多人,老栓也忙了,提着大铜壶,一趟一趟的给客人冲茶;两个眼眶,都围着一圈黑线。突然闯进了一个满脸横肉的人,披一件玄色布衫,散着纽扣,用很宽的玄色腰带,胡乱捆在腰间。刚进门,便对老栓嚷道:“吃了么?好了么?老栓,就是运气了你!你运气,要不是我信息灵……。” 老栓一手提了茶壶,一手恭恭敬敬的垂着;笑嘻嘻的听。满座的人,也都恭恭敬敬的听。华大妈也黑着眼眶,笑嘻嘻的送出茶碗茶叶来,加上一个橄榄,老栓便去冲了水。 “这是包好!这是与众不同的。你想,趁热的拿来,趁热的吃下。这样的人血馒头,什么痨病都包好!”横肉的人只是嚷。 “原来你家小栓碰到了这样的好运气了。这病自然一定全好;怪不得老栓整天的笑着呢。”花白胡子一面说,一面走到康大叔面前,低声下气的问道,“康大叔——听说今天结果的一个犯人,便是夏家的孩子,那是谁的孩子?究竟是什么事?” “谁的?不就是夏四奶奶的儿子么?夏瑜②那个小家伙!”康大叔见众人都耸起耳朵听他,便格外高兴,横肉块块饱绽,越发大声说,“这小东西不要命,不要就是了。我可是这一回一点没有得到好处;连剥下来的衣服,都给管牢的红眼睛阿义拿去了。” 小栓慢慢的从小屋子里走出,两手按了胸口,不住的咳嗽;走到灶下,盛出一碗冷饭,泡上热水,坐下便吃。华大妈跟着他走,轻轻的问道,“小栓,你好些么?——你仍旧只是肚饿?……” “包好,包好!”康大叔瞥了小栓一眼,仍然回过脸,对众人说,“夏三爷真是乖角儿,要是他不先告官,连他满门抄斩。现在怎样?得了银子!——这小东西也真不成东西!关在牢里,还要劝牢头造反。” “阿呀,那还了得。”坐在后排的一个二十多岁的人,很现出气愤模样。 你要晓得红眼睛阿义是去盘盘底细的,他却和他攀谈了。他说:这大清的天下是我们大家的。你想:这是人话么?红眼睛原知道他家里只有一个老娘,可没有料到他竟会这么穷,榨不出一点油水,已经气破肚皮了。他还要老虎头上搔痒,便给他两个嘴巴!” “义哥是一手好拳棒,这两下,一定够他受用了。”壁角的驼背忽然高兴起来。 6 “他这贱骨头打不怕,还要说可怜可怜哩。” 花白胡子的人说,“打了这种东西,有什么可怜呢?” 康大叔显出看他不上的样子,冷笑着说,“你没有听清我的话;看他神气,是说阿义可怜哩!” 听着的人的眼光,忽然有些板滞;话也停顿了。小栓已经吃完饭,吃得满头流汗,头上都冒出蒸气来。 “阿义可怜——疯话,简直是发了疯了。”花白胡子恍然大悟似的说。 “发了疯了。”二十多岁的人也恍然大悟的说。 店里的坐客,便又现出活气,谈笑起来。小栓也趁着热闹,拼命咳嗽;康大叔走上前,拍他肩膀说:“包好!小栓——你不要这么咳。包好!” “疯了。”驼背五少爷点着头说。 (节选自鲁迅的《药》,有删改) [注] ①洋钱:指银元。银元最初是从外国流入我国的,所以俗称洋钱;我国自清代后期开始自铸银元,但民间仍沿用这个旧称。②夏瑜:隐喻清末女革命党人秋瑾。秋瑾在徐锡麟被害后不久,也于一九○七年七月十五日遭清政府杀害。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小说在第四自然段通过“掏了半天”“抖抖地装”“按了两下”等动作描写,形象地刻画出华老栓夫妇二人的紧张害怕和对生病的儿子的关心。 B.“黑的人”是一个刽子手。作者通过“抢”“扯”“裹”“塞”“抓”等一系列动作表现出他对这一买卖是非常的熟练。 C.小说的情节可以概括为:老栓买药——茶客谈药,可见“药”是小说的线索,还由此引出小说另一个重要人物——夏瑜这个革命者的形象。 D.作者写到华老栓想用人血馒头来治好小栓的病,在此既可以看到华老栓一家的愚昧、残忍与自私,还可以看到作者急切地希望中国医疗水平的提高。 答案 C 解析 A项,“紧张害怕”错误,应该是小心谨慎。B项,“非常的熟练”错误,可见他的粗鲁和狠毒。D项,“既可以看到华老栓一家的愚昧、残忍与自私,还可以看到作者急切地希望中国医疗水平的提高”错误,文中主要表现华老栓一家为代表的群众的愚昧、麻木,没有“残忍”;作者急切地希望改变“群众毫无觉悟、麻木不仁”的状况,而不是“中国医疗水平提高”。 2.[直击高考源点]开头对时令的一段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答: 答案 6 作用:勾勒出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的突出特征是阴暗、凄清,还有几分恐怖,从而渲染了夏瑜就义时沉寂而肃杀的气氛。 解析 本题考查景物描写的作用。自然环境的作用是渲染气氛、烘托心情、展示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交代故事发生时间等。结合文章分析即可。 3.如何理解茶馆中的茶客听到夏瑜和牢头阿义的故事后表现出来的情绪?请结合文章加以分析。 答: 答案 ①茶客们有年轻人,也有老年人,他们对革命者夏瑜没有丝毫的同情,有的是气愤,对牢头打了夏瑜而感到高兴,说明这是一群愚昧、麻木的看客形象(中国人)。作者对他们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②夏瑜这样的革命者为了拯救国人,而国人却并不理解,反而为统治者叫好,说明这场革命(辛亥革命)并没有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可见其不彻底性。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文章内容的基本能力。茶馆的人对夏瑜这位革命烈士没有任何的同情心态,有的只是一种怨气,突出这些人的愚昧无知;通过夏瑜的遭遇写出了辛亥革命所起到解放民众,教化人心的作用是不够彻底的。 6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