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7 发布 |
- 37.5 KB |
- 1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卷·2018届广西陆川县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2017-01)
广西陆川县中学 2016-2017 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语 文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 I 卷(阅读题)和第 II 卷(表达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 别、姓名、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请用黑色字迹签字笔在规定区域内核对答题题号后对应作答时,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要求作答的试卷无效。 第 I 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中国人为何自称汉人 中国人中绝大多数的族群都认同自己是汉人,汉人的名称从汉朝而来,因此汉朝对中国 的意又便不只是一个政治上的朝代,而是将各种不同来源、背景的中国人融铸成一个大家共 有的身份认同。为什么别的朝代不能做到这一点,以至于两千多年来中国人还一直称自己为 汉人? 这在于,汉人不是一个族群的意义,而是一种文化群的意义,汉人和欧洲族群的概念是 相当不一样的,犹太人、日耳曼人、拉丁人等都以族群、种族、血统来界定,而汉人却是以 文化来定义的,所以才能一直维持到今天。 从刘邦到吕后再到文景二代,最初的动荡不安尚未融铸成一个具体的朝代。直到汉武帝 时期,才显现汉朝之所以为汉朝的特点。 首先是政权的整合。政权从一个武装集团共有逐漸转变成各地人才都可以加入,汉初, 丞相只有功臣可担任,非侯不能担任丞相,非军功不能封候,因此只有功臣的子嗣才能封侯。 后来转变成公孙弘可以布衣封侯,文人也可以封侯做宰相。 汉朝的察举制度使全国的人才进用到中央,也使全国人才分散到各地担任统治工作。每 个郡都有一定的配额,每个地区的人皆可加入国家的统治集团。察举制度的建立,打下了政 治统治集团的基础。这个制度开启了中国科举制度几千年的传统,使汉朝从封闭的功臣集团 统治转变为全国各地的精英共同统治的局面。 其次是经济网络的整合。在战国时代,中国已经具有相当程度的城市化,商业活动非常 活跃,各地有各地的货币,加之各地有各地的物产、风俗习惯,所以各地的市场也没有真正 被整合为一个市场,产品在城市生产。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生产单位,手工业在知坊里进行, 不在农村,自己销、自己运,并没有被整合为共同的市场。 汉武帝时代,因连年对外战争,须征收大量税收。为防止逃漏税,汉朝采取了最严酷的 征收办法,密告逃税者可得到没收财产中相当大的一部分,因此全国告密成风。这就破坏了 工商业机制,故生产事业只好转入农村。 在农村生产须有集散功能,因为农村工业产量不大,物品集散的机制可以形成全国性的 经济网络。从汉武帝时代开始,织成了全国经济交换网,这使得中国经济被整合为一,直到 19 世纪 40 年代海运通行以前,中国的经济网络是国家得以统一的重要因素。 再次是文化方面的整合。通过察举制度,各地精英都汇集到中央,而中央又有学校。在 汉成帝时,博士弟子约有 3 万人。在中国统一尚表完成时,有些学者已经在做文上的整合, 如吕不韦编《吕氏春秋》,淮南王刘安编《淮南子},董仲舒编《春秋繁露》,司马迁作整体 历史的构建工作……这些成果共同构成了跨时代、跨地域的文化大格局。 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三个层面兼括并至、无所不包的大系统才使得汉朝文化能够兼 容并蓄,各地不同的人群愿意留在这个大系统中,也使得几千年来中国人一直以汉人自居。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中国人多认同自己是汉人,汉朝将各种不同来源、不同背景的中国人融铸成了一个 大家共有的身份认同。 B.汉人的名称从汉朝而来,汉朝对中国的意义更是一个共有身份的认同,这是历史上 其他朝代未能做到的。 C.和犹太人、日耳曼人、拉丁人等以族群、种族、血统来界定不同,中国人不分族群, 而是以文化来定义。 D.因为汉人不是一个族群的意义,而是一种文化群的意义,所以“汉人”这种身份认 同 才能一直维持到今天。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 分) A.汉朝的察举制度使全国各地的精英都可以进入统治集团,政权不再是功臣集团私有。 B.汉朝察举制度为政治统治集团打下了基础,同时开启了中国科举制度几千年的传统。 C.汉朝政府并没有主动整合全国的经济网络,但当时农村的物品集散机制却无意中织 成了全国经济交换网。 D.汉武帝时代形成的全国经济网络是国家得以统一的重要因素,直到 19 世纪 40 年代 它才因海运通行被取代。【来源:全,品…中&高*考+网】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汉武帝时实行严酷的税收政策,破坏了城市的工商业机制,逼迫民间的生产事业转 人农村。 B.汉朝的察举制度使 得中央能够汇集全国各地的精英,这在促进中国文化整合方面功 不可没。 C.跨时代、跨地域的文化大格局的构成源于汉代很多学者的努力,如吕不韦、刘安、 董仲舒、司马迁等人。 D.在政治、经济、文化系统整合的基础上形成的汉朝文化,海纳百川、兼容并蓄,同 时也获得了中国人几千年的认同。 (二 )实用类文本阅读(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老树画画:求之不得,不求自得 老树不是画画的,他是个教书匠。1983 年南开大学中文系毕业后在中央财经大学任教 至今。老树本来不叫老树,叫刘树勇。也许像他说的,因为很小就长成了很苍茫的样子,在 他很年轻的时候,学生们就“树哥”“树叔”地叫他,要叫到“树爷”的时候成了“老 树”,既然自己的本名叫起来有点不大顺口,他就找个大家都叫得顺的名字用起来。“我的 长相太凄凉了,上下五千年提前都长好了。”他自嘲地呵呵一笑,大家跟着乐了,初见的拘 谨和陌生就渐淡渐散了。 老树书教得好,学生知道。学生描画他教授公文写作课的状态:“铃声响过,晃着进门, 低头看一眼课本,抬眼扫一下我们,然后滔滔江水般流泻出真知灼见、性情心声。他讲西南 联大里中国文化界的翘楚、讲风华绝代的林徽因,讲钱钟书的《围城》,讲张艺谋的《红高 粱》,讲卢梭的《忏悔录》,讲诗经,讲高更、塞尚,讲波普艺术、解构主义,还有好些我 们闻所未闻的新鲜事……这些完全无法用‘公文写作’涵盖的东西听得大家如痴如醉。要下 课的五到十分钟,他才会懊恼地讲一会儿课本,期间还夹杂‘公文写作,神马东西’之类的 抱怨,直到下课铃响,仿佛扔掉了课本的郁闷,说声‘去也’,踹门而出……” 老树的画中人,悠闲简静明朗。却并不是那些所谓的隐士形象,是街头巷尾市井喧哗滋 味饱满的世俗常人,他们性情、生动、自然,关切现实又洞明人生。 老树喜欢民国的趣味,而这民国又非确然的民国,只是他心里想象和希望的趣味—— “女子温婉良顺,男子温文尔雅,世俗活泼生动,自由自在,一切都是慢慢的、闲闲的。人 们的脸上看不到急切的欲望,一切都是无可无不可的那么一种意思。”画中那个长衫男子一 会儿树下独坐,一会儿花旁独立,一会儿山间独行,一会儿屋中独酌,独来又独往,却怡然 自得。 “他是我,又不是我”。老树说。画中的长衫先生,闲适、率性,肆无忌惮。一如过去 的老树,会戏谑地表达情绪。 有读者提出,画中的闲适与现实的忙碌嘈杂完全不一样,你能接近画中的生活状态吗? 老树回答说:“画里那么悠闲,生活却忙忙碌碌,怎么可能达到?!因为没达到,所以才缺 什么补什么。焦虑是常态,谁都一样,我也一样。我不可能像画里那么悠闲,但身体做不到, 心境或者能做到。” 于是他画,画一种虽不能至却心向往之的空间情境,他的画成了另一个老树在无人知晓 的世界里的梦呓。 对他,画的结果不重要,重要的是画画的过程。他那些别人一掷千金想求的画,在地上 桌 上椅子上箱子里随意堆放着。“把内心关注放在怎么做好一件事上,解决这个具体问题 就可以了,最终东西拿出去别人说好,不重要。是让自己的内心丰富起来,而不是去炫耀, 不是表演给人看,你要相信这一切东西都是解决你自己的问题,让你自己通达、精细,对 自己日常生活起居坐卧有要求,你这个人慢慢才像个样子了。” 作家杨葵曾著文评说老树:“如果纯凭个人喜好,我甚至想说,老树文字第一,书法 第二,画排其三。”又说:“老树文字有股特殊的稳,并非四平八稳那种寡淡之稳,亦非精 巧设计那种做作之稳,更非所谓风轻云淡的鸡汤之稳;他是左冲右突,纵横捭阖,却又胸中 有丘壑,可点百万兵的动态之稳。快人快语,口无遮拦,得意处长篇大论,愤怒时脱口骂娘, 论人事也常有论据不足便下大结论之嫌……按说这么个写法非常危险,容易跌入莽撞汉子夸 夸其谈的恶境,但是没有,得力于几点——力量、心智、修养。” 老树的微博,粉丝近百万。他也曾开过博客,其思想其语言其风格吸引了大批簇拥者, 2006 年,他以一篇《走了》叫停了自己的博客。有粉丝留言,用“阿甘不跑了,我们怎么 办”来形容心中的迷茫和困惑。其实阿甘跑或者不跑都不为什么,老树也是,博客想开的时 候就开了,想停就停下,没有,也不想为什么。(选自《北京日报》2015 年 09 月,有删改) 相关链接 ①“他拥有山东大汉与生俱来的粗犷,内心却敏感细腻,情感也十分丰富”,老树的研 究生曾泽鲲说。与课堂上诙谐豪放的树老师不同,私 下里的老树很期待享受这个属于自己 的孤独空间。 ②老树博闻强记,他的研究广泛涉及文学、绘画、电影、书法等领域。上世纪 90 年代 中期,他转而关注当代中国摄影发展及传播过程中存在的相关问题,有大量批评文章行世, 著作数十种,策划诸多影像展览,摄影圈里,提到刘树勇,是响当当的名字。只是,他不把 自己的博学当个什么了不起的事,这 些不过是“看过些杂书,想过些事,码过些字”罢了。 4.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学生喜欢老树的课,老树教授公文写作内容时滔滔不绝,流泻出真知灼见、性情心 声,所以大家听得如痴如醉。 B.作者认为对于老树而言,画的结果不重要,重要的是画画的过程,把内心关注放在 怎么做好一件事上,是让自己的内心丰富起来,而不是去炫耀,不是表演给人看。 C.老树画作中的身穿民国长衫、戴着斗笠的长衫先生,闲适、率性,就是现实中的老 树的真实写照。 D.老树喜欢民国的趣味,因为这民国又非确然的民国,是他心里想象和希望的趣味, 一切都是慢慢的、闲闲的。 5.文章在介绍老树的同时,多处引用了老树的学生、作家杨葵等人的话语,简要分析这样引 用的作用。(4 分) 6.老树有着怎样的人格魅力?请结合材料具体分析。(5 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4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完美的猎物 〔加拿大〕莫洛迪•坎贝尔 著 张维 译 上年纪的老妇人可以说是最完美的猎物。 萨莎按捺不住内心的窃喜,但表面上却装出十分尊敬的样子:欠着身子饶有兴趣地倾听 着老妇人说话。 “你喜欢猫吗?呃、呃……刚才你说你叫什么来着?” 萨莎乐不可支,强忍着不动声色。“我喜欢猫,你养猫了吗?”她飞快地回答,同时扫 了一眼这套公寓,屋内高档家具登时映入了她的眼帘。 “正打算养,”老妇人颤巍巍地说,“我找钟点工就是为了帮我照料猫咪。” 萨莎朝老妇人笑了笑。她确信自己很有把握做这个活——她以前从未失过手。白发苍苍, 不爱打扮,衣着朴素……这样的老家伙们最容易摆平。萨莎要的薪酬比那些中介机构开价低 得多,只要给现金就行,有了现金干什么事情都方便。 老妇人还在那里喋喋不休地唠叨着她的猫,萨莎的眼睛却一个劲地在房间里扫来扫去。 昂贵的家具,高雅的雕塑,餐柜上摆放着银光闪闪的蜡烛台,那八成都是些纯银的。毫无疑 问,主人的卧室里肯定还有许多珠宝和大量的现金,像她这样的老家伙一般都不大喜欢银行 卡。萨拉沾沾自喜,想象着即将到手的果实。寻找贵重物品的藏匿之处对萨莎来说是小菜一 碟。 “亲爱的,再加点茶?” 萨莎欣然应允,笑容可掬。老妇人拿茶壶的那双手青筋毕露,满是皱纹的手背上布满了 深褐色的老年斑。萨莎灵巧地迎上茶杯,让茶壶里的茶水恰到好处地倒入她的杯中。 “天哪!”老妇人失声咕哝了一句。 “ 莫蒂菲夫人,没什么事吧?” “哦,没什么,”她显得很尴尬,“实在对不起,我需要去……”,说着,她摇晃着身体 从沙发上站起来,拖着沉重的步伐朝卧室奔去。 去卫生间了,萨莎自言自语地嘀咕着。她一边品茶,一边微笑,即将来临的财运使她非 常开心。这些老家伙们从来都懒得查看证明、介绍信什么的,这绝对有机可乘。呵呵,这些 老人们都是些“菜鸟”。 萨莎靠在长沙发上闭上眼睛,接下来的事情对她来说易如反掌。 20 分钟过后,穿着外套的埃尔维拉•莫蒂菲从卧室走出来,直接来到躺在沙发上的萨莎• 萨罕斯卡身边,她仍然步履艰难,但脸上却带着古怪的笑容。 老妇人从萨莎身上飞快地摘下三根金项链、一对厚实的金耳环,还有金手镯和金戒指, 她动作如此熟练,令人瞠目结舌。她把这些战利品统统塞进外套里面装有拉链的那个贴身口 袋里。 那双枯枝般的手指紧接着又在萨莎的手袋里寻找,翻出了她的钱包。 竟然有 800 美元!这足以让我们过上一段好日子,老妇人喃喃自语。最近账单上的各种 费用都涨得相当厉害。 老妇人把沙发后面的一个包打开,从里面拿出一个长长的蓝色热水瓶,十分小心地把茶 壶、茶杯、小奶壶里所有的东西都倒进瓶里,把每件茶具都用事前准备好的布袋套好。整理 好这一切以后,她拉上包上的拉链,起身站了起来。 老妇人的眼睛最后在房间里打量着。临时找一套这样的公寓十分方便,房主及其家人一 般总是在这个时候离家外出度周末。 沙发上的姑娘仍然沉睡不醒。挑选这样的目标就意味着机会和成功,因为她或他们绝不 会去报警。这些年轻人总是自以为是,其实很愚蠢。即使她真的敢去报警,也说不出个所以 然来,因为这个年龄的老妇人看上去都差不多,年轻人绝对分辨不出谁的头发更白,谁的皱 纹更多。 老妇人弯下腰来注视着自己的猎物,摇了摇头。这些年轻人真的都是一些菜鸟! (选自《译林》2012 年第 2 期 ) 7.下列对有关小说内容的分析与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4 分) A.小说写萨莎“欠着身子饶有兴趣地倾听着老妇人说话”,融夸张、动作描写与心理刻画于 一体,有鲜明的表达效果。 B.小说第七自然段的描写,不仅写了家具陈设的富丽堂皇,同时也突出了萨莎在面对唾手可 得的财物时的沾沾自喜的心情。 C.“老妇人”收拾好了所有的用具,并且都用事前准备好的布袋套好,而最后眼睛还在房间 里打量,这可能是在检查是否漏出马脚,可见她具有极高的警惕性。 D.小说叙述一个年轻的小偷萨莎试图摆平老妇人而窃取财物,反被“窃取”的喜剧故事,揭 示了社会中的血腥与残酷。 E.小说中萨莎想要诈骗的对象“老妇人”竟然是个手段更加高明的反诈骗专家,真是螳螂捕 蝉黄雀在后。 8.小说中“老妇人”有怎样的性格特点?概括并简要分析。(4 分) 9.联系文本,简要回答作者以“完美的猎物”作为小说标题的含义及作用。(6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 洪湛,字惟清,升州上元人。曾祖勋,南唐崇文馆直学士。湛幼好学,五岁能为诗,未 冠,录所著十卷为《龆年集》。举进士,有声,廷试已落,解褐归德军节度推官。召还,授 右拾遗。端拱初,通判寿、许二州。归宋,伏阁请立许王元僖为储贰,词意狂率,太宗怒。 湛坐削职,出知容州。容之戍卒谋窃发者,湛侦知,亟斩之。再迁比部员外郎,知郴、舒二 州。湛美风仪,俊辩有材干,曲宴苑中,赋赏花诗,不移晷以献,深被褒赏。 五年春,有河阴民常德方讼临津尉任懿纳贿登第,事下御史台,鞫得懿款云:“咸平二 年寓僧仁雅舍因仁雅求院之主僧惠秦署纸许银七铤仁雅惠秦隐其二惠秦素识王钦若在贡院 因馆客纳署纸于钦若妻李李密召家仆入省 告钦若既而懿预奏名授官,未行,丁内艰,还乡 里。仁雅驰书索银,形于诅骂。"德方者,卖卜县市 ,获其书,以告中丞赵昌言,具其事奏 白,请逮钦若属吏。钦若方被宠顾,乃驿召知许州毋宾古就太常寺别鞫,懿易款,云:"有 妻兄张驾举进士,识湛,懿亦与驾同造湛门,尝以石榴二百枚、木炭百秤馈之。懿之输银也, 但凭二僧达一主司,实不知谁何?”时张驾已死,无与左证。遂以湛受银,法当死,特诏削 籍、流儋州。 初,湛之入贡院,懿已试第三场毕,及官收湛赃,家实无物。湛素与梁颢善,或假颢白 金器,乃取以输官。六年,会赦移惠州,至化州调马驿卒,年四十一。湛时一子偕行,甚幼, 州以闻,特诏赐钱二万,官为护丧还扬州。因诏命官配流岭外而没者,悉给缗钱,听其归 葬,如亲属幼稚者,所在遣牙校部送之。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咸平二年/寓僧仁雅舍/因仁雅求主僧惠秦署纸许银七铤/仁雅/惠秦隐其二 /惠秦素识王 钦若在贡院/因馆客纳署纸于钦若妻李/李密召家仆人省告钦若/ B.咸平二年/寓僧仁雅舍/因仁雅求主僧惠秦/署纸许银七铤仁雅/惠秦隐其二 /惠秦素识王 钦若/在贡院因馆客纳署纸于钦若妻李/李密召家仆人省告钦若/ C.咸平二年/寓僧仁雅舍/因仁雅求主憎惠秦/署纸许银七铤仁雅/惠秦隐其二/惠秦素识王钦 若在贡院/因馆客纳署纸于钦若妻李/李密召家仆人省告钦若/ D.咸平二年/寓僧仁雅舍/因仁雅求主僧惠秦署纸许银七铤/仁雅/惠秦隐其二/惠秦素识王钦 若/在贡院因馆客纳署纸于钦若妻李/李密召家仆人省告钦若/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南唐是五代十国时期处于江南的一个政权,定都现在的南京,与北宋曾经共存。 B.未冠,古代礼节,男子年满二十而加冠,表示是成年人了,故未满二十岁为“未冠” C.拾遗是唐代诔官名称,和御史台共同负责弥补皇帝政策的失误,故有“拾遗补阙”的说 法。 D.晷指日影,我国古代使用测定日影的方法来计时,夜晚则用水漏计时,移晷表示过了一 段时间。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洪湛好学聪慧,文思颇为敏捷。他小时候就写了大量的诗篇,而且还编辑成册;后来在 花园侍宴时写赏花诗,也是不一会儿就写成了,深受皇帝奖赏。 B.洪湛触怒皇帝,受到降职处罚。他在被贬知容州期间,因为匆忙杀掉了密谋造反的当地 士兵,再次受到皇帝的处分,被贬到了更偏远的郴州、舒州任职。 C.洪湛受人诿过,受到不公对待。在一桩科场舞弊案中,他被人诬陷收受了银两,结果因 证人死无对证,被官府认定受贿;其实他家中并没有什么财物。 D.洪湛流途去世,引发新规出台,他死时,只有幼子陪伴,皇帝特别赐钱而且准许回乡安 葬,后来皇帝下诏,凡是流放岭南的官员故去,依照此例办理。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钦若方被宠顾,乃驿召知许州毋宾古就太常寺别鞠,懿易款。【来源:全,品…中&高*考+网】 (2)懿之输银也,但凭二僧达一主司,实不知谁何。 (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 14-15 题。 拟咏怀二十七首(其十八) 庾信① 寻思万户侯,中夜忽然愁。 琴声遍屋里,书卷满床头。 虽言梦蝴蝶,定自非庄周。 残月如初月,新秋似旧秋。 露泣连珠下,萤飘碎火流。 乐天乃知命 ,何时能不忧。 注:①庾信:南北朝时期诗人,辅佐梁元帝,出使西魏被扣留,西魏灭梁后被迫仕魏,后北 周取代西魏又仕北周,本诗为仕周时期所作。 14.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5 分) 诗作前半篇写中夜操琴、书卷满床的情景,后半篇写白露明月、萤火飘流的秋色,构成凄清 孤寂的意境。 B“寻思”两句直抒胸臆,不仅有故国覆灭、封侯梦想破碎的叹惋,也有当下不能为国建功 的自嘲。 C.“虽言”两句运用庄周梦蝶的典故,自己如同那个可以齐物我、一是非、在轻飘飘的达 观世界中自适其志的庄周一样,梦为蝴蝶、忘怀自身,就可以摆脱时刻相随的愁思。 D“残月”两句由“中夜”暗渡而来,表达出时光流逝而诗人却不能回国辅政尽忠的无限惆 怅之情。 E“露泣”两句由“新秋”而来,烘托出诗人凄凉哀伤、虚无烦乱的内心状态,用词精切, 对仗工巧。 15.本诗和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中的“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都使用了“琴” “书”两个意象,所抒情感有何不同?请结合相关诗句简要分析。(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5 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写李白敢于蔑视权贵而追求个性自由的句子是: , ______________ (2)《逍遥游》中在全文结构上起承上启下作用的句子是: ,小年不及大年。 (3) 李煜《虞美人》中,词人以水喻愁,喷泻出无尽哀思的词句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 , 第Ⅱ卷 表达题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17. 下列各句中加线成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①春晚只是一台晚会,不必求全责备,也不必奢望它能承担所有期待,它已被赋予太多角色, 变得步履沉重,气喘吁吁了。 【来源:全,品…中&高*考+网】②《家庭现场急救》软件用了近 500 幅插图、动画及 AVI 小电影,演示了各种自救与互 救的方法,让您体会在关键时刻如何妙手回春。 ③这篇文章记叙了一场篮球比赛的经过,场面描写非常传神,神态、动作等描写十分精彩, 人物形象呼之欲出。 ④黑心商贩为敛财无所不为,吃着香喷喷的里脊肉,你能想象它有可能是廉价鸡肉“整容”而 成的吗?如今,食品安全问题堪忧。 ⑤一场车祸让这位阳光男孩突然成了高位截瘫的残疾人,巨大的人生落差让他不知所以,他 在残疾的阴影中整整消沉了五年。 ⑥尽管科学家试图证明外星人的存在,但现有资料表明,虽然银河系中存在浩如烟海的其他 行星,但人类是唯一的生命形式。 A.①②⑥ B.①③④ C.②④⑤ D.③⑤⑥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 分) A.随着国人消费观念的转变和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近年来旅游部门将开发新的旅游景点,推 出新的旅游项目,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市场需要。 B.当一些日本媒体报道中国飞机多次侵犯日本领空时,日本的大多数媒体、报纸和电视台都 公布了事实真相,破坏了日本极端媒体妄图达到它们险恶目的的阴谋。 【来源:全,品…中&高*考+网】C.《时尚装修魔鬼省钱细节》一文,介绍了很多实用、省钱但又不失时尚的装修办法, 让家居装修无时无刻都能省着点钱花,因而大受家居装修者的关注。 D.有关发言人在日前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指出,如果美国不改变目前实行的对华贸易政策, 那么谁也不能保证在中美之间不会爆发一场后果严重的贸易战争。 19.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3 分) 艺术观点是不断变化的, ① 中国文字的传承是恒久的,它涉及我们文明的存废。② 在今天, ③ 书法已经失去普及性和实用性,很多人在不知不觉中对书法产生误 解。这种误解, ④ 就体现在对“书法”的理解上, ⑤ 古人学习书法是“认”“念”“写”三 位一体, ⑥ 这三个部分在书法教育中被完全割裂;认,对汉字的研究,交给了中文系; 念,交给了表演系;写,则交给了美术系。中国书法首先是文字,然后才是艺术,如果把文 字的内涵都剥掉了,就剩下一个艺术的壳,那就实之不存了。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A 但 特别 因此 / 【来源:全,品…中&高*考+网】首先 其次 B 但 尤其 因为【来源:全, 品…中&高*考+网】 首先 过去 现在 C 因而 尤其 因为 首先 虽然 但是 D 因而 特别 因此 / 过去 现在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 密。每处不超过 15 个字。(5 分) 静和动是一对矛盾,又是一个硬币的两面。人总是静久思动,动久思静。就像旅游, ① ,就有出去旅游的冲动。在外面流浪久了,又会有回家的向往。叔本华 的“钟摆理论”说,大多数人在需求未得到满足时会陷入痛苦,② 。人 生就在这痛苦与无聊的两端像钟摆一样摆来摆去。在一切物质需求已达到满足的境况下,能 够继续自己对爱与美的不懈追求, ③ ,这是对一个人极大的挑战。 21.下面是某中学国庆七日游的初步构思框架,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 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 75 个字。(6 分) 四、写作(60 分) 2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照要求作文。 明末清初著名书画家傅山在《作字示儿孙》小序中写到,写字要注意“宁拙毋巧,宁丑 勿媚,宁支离勿轻滑,宁直率无安排”。鲁迅对于作文自描法,也曾谈过十二个字:“有真 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 其实,这何止是对写字作文的要求,做人做事亦理应如此。请联系材料,结合你的感受 和思考,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要求:(1)自选角度,自定立意,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2)自拟题 目。(3)自选文体,诗歌除外。(4)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来源:全,品…中&高*考+网】 广西陆川县中学 2016-2017 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答案 1.C2.D3.C 【解析】 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重要词语、归纳和筛选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首先要 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然后浏览选项,之后到文中找到选项所在的位置,并将选项与 其进行比较,这类题目编题者会故意曲解文意或以偏概全,特别要关注句中限制性的副词。 经比较即可得知 C 项结合文本内容“汉人和欧洲族群的概念是相当不一样的,犹太人、日耳 曼人、拉丁人等都以族群、种族、血统来界定,而汉人却是以文化来定义的,所以才能一直 维持到今天”可知,“中国人不分族群”错误。 考点:理解文章重要词语、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2. 考点:归纳和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3.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分析理解的能力。此题会出现的干扰项有以下类型:以 偏概全,张冠李戴,胡乱猜测等等。学生要善于对文章内容进行辩证分析、比较、推断。C 项结合文本内容“在中国统一尚表完成时,有喳学者已经在做文上的整合,如吕不韦编《吕 氏春秋》,淮南王刘安编《淮南子},董仲舒编《春秋繁露》,司马迁作整体历史的构建工 作……这些成果共同构成了跨时代、跨地域的文化大格局”可知。①原文意思是在中国统一 尚未完成时,有些学者在努力,并没有说这些学者是“汉代人”,况且吕不韦不是汉代人;② “源于”错。 资*源%库 ziyuanku.com 考点:分析理解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能力层级为鉴赏 评价 D。 4.B(解析:A.不是讲公文写作课内容。B.“老树喜欢民国的趣味,因为这民国又非确 然的民国”强加因果。C. “就是现实中的老树的真实写照”错,原文是“他是我,又不是我” “我不可能像画里那么悠闲”。) 5.①引用他人的话,使文章对人物的评述更加全面客观、真实可信,使人物形象更加丰 满,立体全面。②侧面烘托,突出传主的精神和性格特点,表达对他的钦佩。学生的话看出 老树的博学与个性;研究生的话体现出老树的内心丰富闲适沉静的品格;杨葵的话表现了老 树良好的文艺修养。(每点 2 分) 6.①诙谐幽默,平易近人:自嘲长相太凄凉了;初见的拘谨和陌生就渐淡渐散了。 ②率性而为,性格真实:懊恼地讲一会儿课本,期间还夹杂‘公文写作,神马东西’之 类的抱怨。③外表粗犷,内心敏感细腻:与课堂上诙谐豪放的树老师不同,私下里的老树很 享受自己的孤独空间。④淡泊名利,豁达洒脱:他那些别人一掷千金想求的画,在地上桌上 椅子上箱子里随意堆放着。⑤博闻强记,研究广泛:他的研究广泛涉及文学、绘画、电影、 书法等领域。 (答对一点 1 分,答对两点 3 分,答对三点 5 分) 7.B C,各 2 分。 8. ①她善于伪装,警惕性强,心思缜密。如“你喜欢猫吗?呃、呃……刚才你说你叫 什么来着?”、“颤巍巍”等动作语言的描写表明老妇人的善于伪装;从“十分小心地把茶壶 等东西倒进瓶里,把每件茶具都用事前准备好的布袋套好”,可见其警惕性强,心思缜密; ②行动果断,手法熟练。“飞快地摘下三根金项链、一对厚实的金耳环……”“她动作如 此熟练,令人瞠目结舌”等描写说明她经验丰富,手法熟练; ③工于心计,善于揣摩被害者心理,经验丰富。她挑选这类骗子作为施骗对象,看准其 不敢报案。表现出她经验丰富,善于揣摩人的心理。(任答两点即可满分)【来源:全,品…中&高*考+网】 9. ①对装扮成钟点工的小偷萨莎而言,“老妇人”就是“完美的猎物”:年老体弱,易 于下手,容易受骗;家里存有大量现金,对银行卡不感兴趣。(2 分) ②对老妇人而言,萨莎也是“完美的猎物”:自以为是,对人缺少警惕;年轻无知,只 注重表象;疏于防范,不敢报警。(2 分) ③“完美的猎物”结构上与开头和结尾呼应,使情节设置更具波澜,从而突出人物形象, 凸显小说的主旨。(2 分) 10.A 11.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学常识的能力。古代文化常识包括古代文 化中天文、历法、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 内容,涉及的大多是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本题 C 项御史台, 这里是指中央监察机关,负责纠察、弹劾官员,肃正纲纪。西汉初御史大夫之官署称御史府。 后期改御史大夫为大司空(东汉称司空),御史之长由其副职御史中丞担任。中丞原在殿中 兰台办事,为御史之长后仍留台中,因而称其官署为御史台。与尚书台、谒者台并称为三台。 历代沿袭,并有宪台、兰台、乌台的别称。唐高宗时曾以宪台为正式名称。此题难度较大, 需要考生长期注重文化积累。考点:识记 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 A。 12.B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内容归纳概括题。其做法是,全面准确地把握文章的 内容, 并对文章中所述的事件或所述道理进行综合性分析、判断,进 而推理概括。可使用假设法 与代入法,与选项所在段落进行比较:B 项结合文本内容“湛坐削职,出知容州。容之戍卒 谋窃发者,湛侦知,亟斩之。再迁比部员外郎,知郴、舒二州”可知,他杀了想谋反的兵士 后,得到了两次升迁,而非又被贬谪。此题难度适中。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13.(1)钦若当时正受恩宠,就用驿车召来许州知州毋宾古到太常寺另行审讯,任懿改 了口供。(2)我送银两时,仅是依靠二位僧人送到一位主考官手中,实在不知他是谁。 试题分析:本题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 词语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第一句中主语保留“钦若”, “宠顾”译为恩宠,“驿召”译为用驿车召来,“别鞫”译为另行审讯。第二句中“输银”译 为送银两,“主司”译为主考官,“谁何”译为他是谁。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 B。 【文言文翻译】 洪湛,字惟清,升州上元人。曾祖洪勋,是南唐崇文馆直学士。洪湛年幼好学,五岁时 就能写诗,尚未成人时,就抄录自己所著的十卷编成了《龆年集》。举为进士,有名声,初 任归德军节度推官。被召回朝廷,授右拾遗。端拱初年,任寿、许二州通判。归附宋朝后, 跪在朝堂中请求皇帝立许王赵元僖为太子,用词表意张狂轻率,太宗很生气。洪湛因此被削 掉职务,到京城外的容州任知州。容州有兵卒谋划着暗中发难,洪湛侦查知情,立即将他们 斩首。两次升迁为比部员外郎,出任郴州、舒州知州。洪湛仪表风度美观,善于辩论而且有 才能,在曲宴苑中,写一首赏花诗,不一会儿工夫就写出来献给了皇帝,很受褒奖和赏赐。 五年春,河阴平民常德方诉讼临津尉任懿因行贿而登第 ,转御史台审理,审问得到任懿供 认说:“咸平二年,借住在僧人仁雅家,仁雅求寺院主僧惠秦代为疏通,在纸上签署答应给 银七锭,仁雅、惠秦隐瞒二锭。惠秦一向知道王钦若已在贡院,于是通过王钦若门客把签署 的银纸交给王钦若的妻子李氏,李氏密召家仆到尚书省转告王钦若。不久任懿已在奏名授官 之列,还没动身,他母亲去世,任懿回家乡。仁雅飞速寄信索取银锭,并在信中咒骂。”常 德方,在县市为人占卜,得到这封信,把这件事告诉中丞赵昌言,请求逮捕王钦若交给执法 官吏。钦若当时正受恩宠,就用驿车召来许州知州毋宾古到太常寺另行审讯,任懿改了口供, 说:“我的妻兄张驾举为进士,认识洪湛,我任懿也同张驾一起拜访洪湛门下,曾把石榴、 木炭送给他。我送银两时,仅是依靠二位僧人送到一位主考官手中,实在不知他是谁。”当 时张驾已死,无人为他作证。于是便认为是洪湛接受银锭,依法当判死罪,特为下诏削职, 流放儋州。起初,洪湛进贡院时,任懿第三场考试已经完毕,等到官府收缴洪湛的脏物时, 家中其实没有财物。洪湛平时与梁颢友好,有时借梁颢的白金器皿,也被拿走充公。六年, 赶上赦免,流放惠州,走到化州调马驿去世,年四十一岁。当时洪湛的一个儿子同行,年纪 很小,州中上报此事,特地下诏赐钱二万,官府为他护丧回到扬州。因而诏令凡是发配流放 岭外后去世的朝廷命官,都发给缗钱,听任回乡安葬,如果亲属年幼,则由所在地方派遣小 吏护送。 14.CD 15.(1)本诗中的“琴声遍屋里,书卷满床头”是说中夜生起愁思,于是弹琴读书。幽 幽琴声响遍屋里,诉说着无边无际的愁,满床书卷翻遍,愁思难解。通过“琴”“书”等意 象抒发了无法解脱的深广复杂的愁苦、忧思之情。(3 分)(2)而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 的“乐琴书以消忧” 是说弹琴读书能获得快乐而消除忧愁,通过“琴”“书”等意象抒发了 摆脱忧愁缠绕的官场生活,回归田园的快乐之情。(3 分) 16.(1)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2)小知不及大知 (3)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17.B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求全责备”的意思是对人或对 人做的事情要求十全十美,毫无缺点,是指苛责别人,要求完美无缺;与①句“步履沉重, 气喘吁吁”的语境相符,且是否定,使用恰当。“妙手回春”是比喻将快死的人救活,指医 生医术高明;用在②句中属于望文生义。“呼之欲出”是形容画像非常逼真,也形容文学作 品的人物描写十分生动,也指某事即将揭晓或出现;与③句“人物形象”的语境相符。“无 所不为”的意思是没有不干的事情,指什么坏事都干或干尽了坏事;与④句“黑心商贩”的 行为相符。“不知所以”是指不明白为什么是这样,指不知道原因,也形容人不明原故;在⑤ 句中与句意矛盾。“浩如烟海”是形容文献、资料等非常丰富,在⑥句中属于用错对象。 18.D 【解析】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A 项不合逻辑,“近年来”和“将”在时态 上存在矛盾,可删掉一个;B 项并列不当,“媒体和报纸、电视台”存在交叉关系,不能并 列。C 项否定不当,双重否定中少了一个否定词,可以将“都”改为“不”或将“无时无刻” 改为“时时刻刻”。 19.B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①空由“不 断变化”和“恒久”的句意关系提示填转折关系的连词;②处举例,可填“尤其”或“特 别”;③处阐释原因;⑤处有“古人”的提示填“过去”;⑥处与⑤处相对。综合判断 B 项恰 当。 20.①在家的时间久了;②在需求已得到满足时会陷入无聊;③使自己终生不必陷入无聊的 境地。 21. 为了丰富课余生活、增长见识,学校将组织国庆杭州七日游活动,要求参加者做好前期 准备;到杭州的主要活动有参观游览高校、博物馆和风景区。 【解析】本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能力。考生要能够读懂构思框架的结构和逻辑,首先写出国庆 七日游丰富课余生活、增长见识的目的,再提示做好前期准备,最后介绍七日游的活动范围。 22.【答案】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材料作文,只给出材料,不给话题,让学生从中找出立意。对于这 类作文,学生首先要学会怎么确定文章的立意。立意解读:这是材料作文,格式是材料+要 求。1.真相与假象。水瓢里的干草是我们看到事物的表象,它让我们容易与脏联系在一起。 而真实的缘由是干草可以让口渴的人避免过快的喝水,不至于伤害了身体。看似一个很小的 关心细节,如果我们不能换个角度来想,就会造成不必要的误解。2.懂得感恩。邵雍得到 农妇帮助后,理应很真诚地给予回报,可他却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把他人细节上的关心 当成恶意的羞辱。其实,感恩他人是我们得到帮助后一种真诚无私的举动,无论我们帮助是 多是少,这都是做人的底线。3.沟通是化解矛盾最好的方式。孔子云:“人不知而不愠, 不亦君子乎?”当我们不理解 他人的言行时,且不可胡乱揣度他人,应该从积极的方面多 做沟通交流,这样才能得知事情的真相,从而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立意参考:①误会;② 误解善意;③表象与真相。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参考例文: 褪去浮华求本真 深夜滤去了所有的光影,留下最原始最自然的深邃的黑,不要掩饰,也无须去伪装。人 们的心也由此沉淀得如此宁静,暴露得如此淋漓尽致。几度深思便觉褪去浮华,还以本真。 当落叶旋着褪色的裙摆完成生命中最后一次轻盈的舞蹈,它追求的是真实,纵使华颜已 衰,却在最后的决绝中舞出生命的绚烂。当断墙残垣横亘在废墟的一隅沉默,它 不需要任 何修复,残损才是它想要留给世人的警示,因为那才是曾经岁月的真实。聆听古寺钟声,斑 驳锈迹的钟鼎,也能发出禅意的淡定;抚过青瓦枯藤,残败的痕迹中,似摸过历史的纹路; 放肆的笑声,无忌的哭喊,那是人们最真实情感的袒露。撕碎伪装的面具,抛弃所有的装饰, 褪去繁华,我们需要的只是真实。 华丽的辞藻,恭维的语调,冠冕堂皇的做作,只能是可笑的形式,那不是我们所追求的 本质。洗尽铅华的真实才是我们向往的,我们需要的是最真最诚实的话语,也许只是只言片 语,也许只是低吟浅唱,却也能化作流过心底深海的暖流。当然“宁拙毋巧,宁丑毋媚,宁 支离毋轻滑,宁直率毋安排。”更是经典而深刻。刻意地显示所拥有的富贵,这只能暴露你 内心的虚荣。纵使金杯玉盏,又怎能相抵双手捧饮甘泉的痛快?不必让那些附庸的形式羁绊 向往快乐真实的心,简单地看世界,追求真诚而非伪饰。 有时城市太过喧嚣,太过华丽,闪烁的霓虹掩不住城市人内心的空虚,充斥耳膜的音乐 躁动地纷乱了内心的琴弦。当一切繁华落尽,又能剩下什么让人喟叹?华丽的城市如同一杯 卡布其诺,在氤氲的奶油中得到短暂的甜味,咀嚼之后除了苦涩别无所有。而那些大山里来 的人,他们看似狂放的舞蹈,听似混杂的音域无不震撼着我们的心灵,正是那种无保留的情 感宣泄,尽在他们眉目间舞蹈中或悲伤或欢乐的音乐,就解开心灵的枷锁,让心灵远飞。像 稽康一般,在草屋前握铁,在月下抚琴,让天籁传来,让生活无比纯净。 不为世间浮华言语所同化,不为人世虚幻情感所虏获。人,要追求本真。简洁而朴素, 率性而为,超越于世俗的潜在规则与无言约定,言语逢迎与情意交接,去追求本真。拥有了 本真,丢弃了浮华,你会得到纯天然的快乐! 除去浮华装饰,看庭前花开花落天外云卷云舒。 保持生命本色,让精神天空晴空一碧高远辽阔。 文章开头提出观点:“几度深思便觉褪去浮华,还以本真。”,接着用哲理性的语言和 内容,论证“简单地看世界,追求真诚而非伪饰。”。最后,总结强调中心论点,照应开头, 呼应题目。本文结构严谨,论证有力,一气呵成,显得浑然一体,在论证过程中,作者始终 紧扣所给材料,从不同的角度去议论问题,纵横捭阖,游刃有余,举例恰当,逻辑性强,说 理透彻,且语言简洁生动,是一篇规范的议论文。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