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掌握常见的文言句式 Word版含解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1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掌握常见的文言句式 Word版含解析

- 1 - 课时跟踪检测(十二) 掌握常见的文言句式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的题目。 蔡泽者,燕人也。游学干诸侯。去之赵,见逐。之韩、魏,遇夺釜鬲①于途, 蔡泽乃西入秦。将见昭王,使人宣言以感怒秦相范雎曰:“燕客蔡泽,天下雄俊 弘辩智士也,彼一见秦王,秦王必困君而夺君之位。”范雎闻,使人召之。蔡泽入, 则揖范雎,范雎固不快,及见之,又倨。范雎让之曰:“子尝宣言欲代我相秦,宁 有之乎?请闻其说!”蔡泽曰:“若夫秦之商君、楚之吴起、越之大夫种,其卒然 亦可愿与?”范雎知蔡泽之欲困己以说,复谬曰:“何为不可!若此三子②者,固 义之至之,忠之节也。是故君子以义死难,视死如归。生而辱,不如死而荣。士 固有杀身以成名,惟义之所在,虽死无所恨,何为不可哉!”蔡泽曰:“今商君、 吴起、大夫种之为人臣,是也;其君,非也。故世称三子致功而不见德,岂慕不 遇世死乎!夫人之立功,岂不期于成全邪!身与名俱全者,上也。名可法而身死 者,其次也。名在戮辱而身全者,下也。”于是范雎称善。乃延入坐,为上客。 (选自《史记·范雎蔡泽列传》) 【注】 ①釜鬲:行厨炊具。②三子:指商君、吴起、大夫种,他们都是功 成被杀。 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蔡泽者,燕人也。游学干诸侯。去之赵,见逐。 (2)何为不可!若此三子者,固义之至之,忠之节也。 答案:(1)蔡泽,是燕国人。游学四方,向所在诸侯求取官位(都没有获得机会)。 到赵国,被驱逐。(注意:“……者,……也”表判断;干,求取;后面的分句承 前省略主语“蔡泽”;“见”表被动) (2)为什么不可以!像这三个人,本来就是仁义的极致,忠诚的标准。(注意: “何为不可”为宾语前置句;固,本来;“……者,……也”表判断) [参考译文] 蔡泽,是燕国人。游学四方,向所在诸侯求取官位(都没有获得机会)。到赵国, 被驱逐。又前往韩、魏,在路上,所带的行厨炊具又都被别人抢去了,蔡泽于是 向西到秦国。(蔡泽)准备去见秦昭王,就(用计)先派人扬言,用以激怒秦国宰相范 雎,说:“燕人蔡泽,是天下见识高超、口辩厉害的智慧之人,他一拜见秦王,秦 - 2 - 王一定会使你窘迫而(蔡泽)定会夺取你的相位。”范雎听说后,派人召蔡泽来见。 蔡泽进见,却只作长揖之礼(而不下拜),范雎本来就不高兴,等到接见后,蔡泽的 态度又很倨傲放肆。范雎于是责备他说:“你曾经扬言要取代我做秦国宰相,难道 有这件事吗?请允许我听听你的说法!”蔡泽说:“像秦国的商君、楚国的吴起、 越国的大夫种那样的结局,也可以作为祈向的愿望吗?”范雎料到蔡泽故意引用 这三人之事,是要用这些说辞来堵住自己的嘴,于是就诡辩地回答说:“为什么不 可以!像这三个人,本来就是仁义的极致,忠诚的标准。因此君子为保持节义可 以以身殉难,视死如归。活着而受辱没,还不如为节义死去而荣耀。士人本来就 有杀身成名的,只要仁义尚在,即便死也无所怨恨,为什么不可以!”蔡泽说:“商 君、吴起、大夫种作为人臣,做得对;但那些君主,却错了。所以,世人称这三 人尽了忠孝之功而不得好报,难道羡慕他们那样不得好报而白死吗?人们建功立 业,难道不期望保全吗?性命和功名都得到保全的,这是最好的愿望。功名可以 使后世景仰而性命却失去的,这就次一等了。声名被污辱,但性命得以保全的, 这就是最下的一等了。”听到这里,范雎称许蔡泽的话。于是请他入座,待为上宾。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的题目。 刘秀至郾、定陵,悉发诸营兵。诸将贪惜财物,欲分兵守之。秀曰:“今若 破敌,珍宝万倍,大功可成;如为所败,首领无余,何财物之有!”秀与诸营俱 进,自将步骑千余为前锋,去大军四五里而陈①。寻、邑②亦遣兵数千合战,秀奔 之,斩首数十级。诸将喜曰:“刘将军平生见小敌怯,今见大敌勇,甚可怪也! 且复居前,请助将军!”秀复进,寻、邑兵却,诸部共乘之,斩首数百、千级。连 胜,遂前,诸将胆气益壮,无不一当百,秀乃与敢死者三千人从城西水上冲其中 坚。寻、邑陈乱,汉兵乘锐崩之,遂杀王寻。城中亦鼓噪而出,中外合势,震呼 动天地。莽兵大溃,走者相腾践,伏尸百余里。会大雷、风,屋瓦皆飞,雨下如 注,川盛溢,虎豹皆股战,士卒赴水溺死者以万数,水为不流。士卒奔走,各还 其郡。于是海内豪杰翕然响应,皆杀其牧守,自称将军。旬月之间,遍于天下。 (节选自《资治通鉴·卷第三十九》) 【注】 ①陈:后作“阵”。②寻、邑:指王寻、王邑,王莽的部将。 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如为所败,首领无余,何财物之有! (2)虎豹皆股战,士卒赴水溺死者以万数,水为不流。 - 3 - 答案:(1)如果被敌人打败,头都被杀掉了,还有什么财物!(注意:“如为所 败”,被动句;“何财物之有”宾语前置句;“首领”一词属偏义复指,头) (2)虎豹都吓得腿发抖,跳入水中溺死的士兵上万,河水因此不能流动。(注意: “士卒赴水溺死者以万数”为定语后置句,可调整为“赴水溺死士卒以万数”;股 战,腿发抖;为,因此) [参考译文] 刘秀到了郾、定陵等地,调发各营的全部军队。将领们贪惜财物,想要分出 一部分士兵留守。刘秀说:“现在如果打垮敌人,有万倍的珍宝,大功可成;如 果被敌人打败,头都被杀掉了,还有什么财物!”刘秀和各营部队一同出发,亲 自带领步兵和骑兵一千多人为先头部队,在距离王莽大军四五里远的地方摆开阵 势。王寻、王邑也派几千人来交战,刘秀带兵冲了过去,斩了几十人的首级。将 领们高兴地说:“刘将军平时看到弱小的敌军都胆怯,现在见到强敌反而英勇, 太奇怪了!还是我们在前面吧,请让我们协助将军!”刘秀又向前进兵,王寻、王 邑的部队退却,汉军各部一同追逐过去,斩了数百上千个首级。汉军接连获胜, 继续进兵,将领们胆气更壮,没有一个不是以一当百,刘秀就和敢于牺牲的三千 人从城西水岸边攻击王莽军的主要营垒。王寻、王邑所部阵乱,汉军乘机击溃敌 军,终于杀了王寻。昆阳城中的汉军也击鼓大喊而冲杀出来,里应外合,呼声震 天动地。王莽的军队大乱,逃跑者互相践踏,倒在地上的尸体遍布一百多里。正 赶上迅雷、大风,屋瓦全都被风刮得乱飞,大雨好似从天上倒灌下来,水暴涨, 虎豹都吓得腿发抖,跳入水中溺死的士兵上万,河水因此不能流动。王莽军的士 兵逃跑后,各自回到自己的故乡。于是海内豪杰一致响应,都杀掉当地的州郡长 官,自称将军。一个月之内,这种形势遍于天下。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的题目。 齐晋相与战。平阿之余子亡戟得矛,却而去,不自快。谓路人曰:“亡戟得 矛,可以归乎?”路之人曰:“戟亦兵也,矛亦兵也,去兵得兵,何为不可以归?” 去行,心犹不自快,遇高唐之孤叔无孙,当其马前,曰:“今者战,亡戟得矛, 可以归乎?”叔无孙曰:“矛非戟也,戟非矛也,亡戟得矛,岂亢责也哉?”平阿 之余子曰:“嘻!”还反战。趋,尚及之。遂战而死。叔无孙曰:“吾闻之,君子 济人于患,必离其难。”疾驱而从之,亦死而不反。令此将众,亦必不北矣。令 此处人主之旁,亦必死义矣。今死矣而无大功,其任小也。 - 4 - (节选自《吕氏春秋·离俗》) 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戟亦兵也,矛亦兵也,去兵得兵,何为不可以归? (2)叔无孙曰:“吾闻之,君子济人于患,必离其难。”疾驱而从之,亦死而 不反。令此将众,亦必不北矣。 答案:(1)戟也是兵器,矛也是兵器,丢失兵器又捡到兵器,有什么不可以回 家的?(注意:兵,兵器;去,丢失;归,回家;“戟亦兵也,矛亦兵也”为判断 句;“何为不可以归”,宾语前置句) (2)叔无孙说:“据我所知,君子在祸患中帮助人,必须遭受他的苦难。”(于 是)跟随他快跑回去参与战斗,同样到死也没逃走。要是让他(叔无孙)领兵,也肯 定不会打败仗的。(注意:济,救济;离,通“罹”,遭受;从,跟随;反,逃走; 北,失败;“君子济人于患”为状语后置句) [参考译文] 齐国和晋国互相征战。平阿(地名)的余子(官名)丢失了戟捡到只矛,退下战场 离去,心里不痛快。问路上的人说:“丢失了戟捡到只矛,可以回家吗?”路上 的人说:“戟也是兵器,矛也是兵器,丢失兵器又捡到兵器,有什么不可以回家 的?”他往回家的路上走着,心里还是不痛快,碰到高唐(地名)的孤(官名)叔无孙, 就挡在他的马前,说:“今天打仗,丢失了戟捡到只矛,可以回家吗?”叔无孙 说:“矛不是戟,戟不是矛,丢失了戟捡到只矛,他们难道可以相抵吗?”平阿 的余子说:“是啊!”反身回去参战。一路奔跑,还赶得上战斗。于是战死了。 叔无孙说:“据我所知,君子在祸患中帮助人,必须遭受他的苦难。”(于是)跟随他 快跑回去参与战斗,同样到死也没逃走。要是让他(叔无孙)领兵,也肯定不会打败 仗的。让他成为国王的左右,也必然是为义而死。这次的死却没有什么大的功绩, 是因为他的官职(权力)小啊。 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的题目。 宇文绍节,字挺臣,成都广都人。祖虚中,签书枢密院事。父师瑗显谟阁待 制父子皆以使北死无子孝宗愍之命其族子绍节为之后补官仕州县九年,第进士...。 累迁宝谟阁待制、知庐州。时侂胄方议用兵,绍节至庐州,乃修筑古城,创造砦 栅,专为固圉计。淮西转运判官邓友龙谮于侂胄,谓绍节但为城守,徒耗财力, 无益于事。侂胄以书让绍节,绍节复书谓:“公有复仇之志,而无复仇之略;有 - 5 - 开边之害,而无开边之利。不量国力,浪为进取计,非所敢知。”侂胄得书不乐, 乃以李爽代绍节,召还,为兵部..侍郎兼中书舍人。吴曦据蜀反,趣绍节赴阙,任 以西讨之事。绍节至,谓大臣曰:“今进攻,则瞿唐一关,彼必固守;若驻军荆 南,徒损威望。闻随军转运安丙者素怀忠义,若授以密旨,必能讨贼成功。”大臣 用其言,遣丙所亲以帛书达上意,丙卒诛曦。权兵部尚书,未几,除华文阁学士、 知江陵府。统制官高悦在戍所,肆为杀掠,远近苦之。绍节召置帐前,收其部曲。 俄有诉悦纵所部为寇者,绍节杖杀之,兵民皆欢。升吏部尚书,寻除端明殿学士。 安丙宣抚四川,或言丙有异志,语闻,廷臣欲易丙。绍节曰:“方诛曦初,安丙 一摇足,全蜀非国家有,顾不以此时为利,今乃有他耶?绍节愿以百口保丙。” 丙卒不易。朝廷于蜀事多所咨访,绍节审而后言,皆周悉事情。嘉定六年正月甲. 午.卒,讣闻,上嗟悼,为改日朝享。进资政殿学士致仕,又赠.七官为少师,非常 典也。谥曰忠惠。 (节选自《宋史·宇文绍节传》)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父师瑗/显谟阁待制/父子皆以使北/死无子/孝宗愍之/命其族子绍节为之后/ 补官仕州县/ B.父师瑗/显谟阁待制/父子皆以使北/死无子/孝宗愍之命/其族子绍节为之后/ 补官仕州县/ C.父师瑗/显谟阁待制/父子皆以使北死/无子/孝宗愍之命/其族子绍节为之后/ 补官仕州县/ D.父师瑗/显谟阁待制/父子皆以使北死/无子/孝宗愍之/命其族子绍节为之后/ 补官仕州县/ 解析:选 D “以使北死”意为“因为出使北方金国而死”,中间不应断开, 排除 A、B 两项。“愍之”和“命其族子绍节为之后”的主语均为“孝宗”,中间 应该断开,排除 C 项。故选择 D 项。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进士,指考中进士。“进士”是科举时代对殿试考取之人的称谓。 B.兵部,掌管武官选用及兵籍、兵械、军令等的机构;尚书为主官,侍郎为 次官。 C.甲午,甲是地支之一,午是天干之一,文中用的是天干地支记日法。 - 6 - D.赠,文中指追赠,指在人死后授予某种官职、称号等,此处指授予官职。 解析:选 C “甲”是天干之一,“午”是地支之一。 6.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宇文绍节敢于直言,反对随意用兵。任庐州知州时,和准备用兵的韩侂胄 意见相左,致力于防御,为此受到韩侂胄的指责,但他不为所动,仍然坚持己见。 B.宇文绍节知人善任,竭力举荐安丙。他向用事者举荐安丙,认为安丙必能 平定吴曦叛乱,安丙果然不负众望;后又举荐安丙宣抚四川,并担保其不会谋反。 C.宇文绍节处事果断,大胆为民除害。他先是把肆意杀戮、抢劫的高悦召置 帐前,后又接受人们的控告,杖杀放纵部下为盗的高悦,此举深受军民欢迎。 D.宇文绍节深受器重,死后备极哀荣。步入仕途后,多次升迁,曾任宝谟阁 待制、庐州知州、吏部尚书、端明殿学士等官职;死时皇上为之改变朝会宴享的 日期,并赠褒谥。 解析:选 B “又举荐安丙宣抚四川”错,原文只是说“安丙宣抚四川”,并 没有说是宇文绍节举荐的。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大臣用其言,遣丙所亲以帛书达上意,丙卒诛曦。 (2)朝廷于蜀事多所咨访,绍节审而后言,皆周悉事情。 答案:(1)大臣采纳他的建议,派遣安丙所亲近的人用帛书写信传达皇帝旨意, 安丙最终诛杀了吴曦。 (2)朝廷对蜀地之事大多咨询他,宇文绍节考虑清楚后再回答,所有事情都通 晓知悉。 [参考译文] 宇文绍节,字挺臣,是成都广都人。祖父宇文虚中,曾担任签书枢密院事。 父亲宇文师瑗,曾担任显谟阁待制。父子俩都因为出使北方金国而死,没有儿子, 孝宗悲悯他们,让他们的族子宇文绍节作为他们的后代,补任官职,在州县做官。 九年,考中进士。多次升迁担任宝谟阁待制、庐州知州。当时韩侂胄正商议用兵 北伐,宇文绍节到了庐州,却修筑古城,建造竹木栅栏,专门为防御考虑。淮西 转运判官邓友龙在韩侂胄面前中伤宇文绍节,说宇文绍节只为守城,白白耗费财 力,对事情没有帮助。韩侂胄写信责备宇文绍节,宇文绍节回信说:“您有复仇的 志向,但没有复仇的方略;有开拓边疆的害处,却没有开拓边疆的好处。不考量 - 7 - 国力,轻率谋划北伐,不是我敢于知道的。”韩侂胄得信后很不高兴,于是任命李 爽取代宇文绍节,召回宇文绍节,让他担任兵部侍郎兼中书舍人。吴曦占据蜀地 谋反,朝廷急忙催促宇文绍节回京,把西讨吴曦之事委任给他。宇文绍节到后, 对大臣说:“如果进攻,那么瞿唐一关,叛军一定固守;如果驻军荆南,又白白损 害声威名望。听说随军转运使安丙向来心怀忠义,如果交给他密旨,一定能够讨 贼成功。”大臣采纳他的建议,派遣安丙所亲近的人用帛书写信传达皇帝旨意,安 丙最终诛杀了吴曦。代理兵部尚书,不久,担任华文阁学士、江陵知府。统制官 高悦在驻防地,肆意杀戮抢劫,远近之人以他为苦。宇文绍节把他召来安排在帐 前任职,收留他的部下。不久有人控告高悦放纵部下做盗贼,宇文绍节用杖打死 了他,士兵、百姓都很高兴。升任吏部尚书,不久担任端明殿学士。安丙任四川 宣抚使,有人说安丙有谋反的意图,传闻报知朝廷,朝廷大臣想撤换掉安丙。宇 文绍节说:“当初诛杀吴曦时,安丙一跺脚,全部蜀地就非国家所有,他不趁那时 谋反获利,现在反而会有谋反之心?我宇文绍节愿意以百口家人的性命担保安 丙。”安丙最终没有被撤换。朝廷对蜀地之事大多咨询他,宇文绍节考虑清楚后再 回答,所有事情都通晓知悉。嘉定六年正月甲午宇文绍节去世,讣告报知,皇帝 感叹哀悼,为这件事而改变朝会宴享的日期。追赠他资政殿学士的职位退休,又 追赠七级官为少师,这都不是一般的恩典。谥号为忠惠。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