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7 发布 |
- 37.5 KB |
- 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陕西省镇巴中学2021届高三第三周测试语文试卷 Word版含答案
镇巴中学 2021 届高三第 3 周周练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古人最早的时间观念,与日、月两大自然标识的启示有关。太阳距离地球的远近,对人类生活 节奏有明显影响。人类最早通过土圭测量日影的方法,将一年分为春分、秋分、冬至、夏至四个 节点,也就是《尚书·尧典》中记载的日中、日永、宵中、日短。据此推算其他节气点,将太阳周 年运动轨迹划分为 24 等份,对应于二十四节气。汉代《淮南子》中记载了完整的二十四节气,在 西汉以后一直传承到现在。 早期,人们在节气点上都有相关文化活动。越早,人们的禁忌越强,后来随着节日的流行,节庆 的活动多起来了。比如以前夏至和冬至,在家都禁止活动,因为阴阳二气都处在变化的关键时期,这 个时候人事不要扰动,让其在变化中自动形成秩序。 二十四节气的形成,与国人对自然时序的理解有关。中国人很早就发明了一套思维方式,比如 阴阳五行的观念,主要用阴阳二气的运动变化来理解时间的流转。中国人从来没有固定的看法,习 惯在流转中理解世界,理解时间。最寒冷的时期,看到阳气发生所带来的温暖的气息,在近似绝望的 环境中营造希望的心境。 中国人有个观念叫顺气,阳气发生的时候,我们要顺气。冬至,阴气高涨,阳气发生,顺的是阳气; 夏至阳气高涨,阴气发生,顺的则是阴气。阳气发生的时候,人应该静穆,现在所讲的过年团圆,其实 就是过去冬至关门团圆风俗的遗存,不过少有人知。同时,这时人应该顺气,帮助阳气生长。 利用节气制度,统治者先把天时变成王官之时,然后再变成老百姓遵循的日用之时。王通过一 套祭祀仪式,把时间从天神那里接过来,逐级颁布,把自然时间变成政令时间,再把政令时间变成等 级时间,最后变成大家遵循的统一时间。二十四节气虽然诞生于黄河流域,但南北都会根据自然时 间进行调整,节气时间虽然不能改变,但人们的治理活动会提前或挪后。比如北方说“九九加一九, 耕牛遍地走”,那武汉一代的楚地,会说“四九加五九,耕牛遍地走”。 节气的功用有很多。其中一项就是养生,我们现在依然特别重视,比如“夏病冬治,冬病夏 治”。在传统观念里,天人相应,人体是小宇宙,天地是大宇宙,所以人的身体调养,都跟节气有关,到 什么节气吃什么,该做什么活动,都有自己的规定。人们认为那样做对身体有益。其实今天从科学 角度讲,也真的有功用,比如清明节吃的清明团,是一种叫鼠曲草的植物,本身是有清热解毒功效的 一种青蒿,将其揉碎跟面和在一块吃,肯定有保健的作用。还有一些节日的游戏活动,都包含有一种 人体节奏的调整。 以前,祭祀也很重要。节气,主要通过对天象观察而来,古人在每个节气点,都会有祭神活动,特 别是关键的祭奠点,像四立、二分二至等八个重要节气点。最好的祭品就是当时时令的食物。比 如《诗经》中写道的“献羔祭韭”,就是在立春时节,以羊羔和韭菜作为祭品来祭祀神灵。除了天 神、自然神之外,主要的祭祀对象还是祖先。 二十四节气,在农业、养生方面仍然发挥着持续的价值。尤其带给人们的一种自然价值,也非 常重要。因为人类最终逃不出自然的时间秩序,违背这些客观规律,就会带来灾难,比如今天人们对 自然环境的破坏,以及与之相关的气候灾难。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人类最早将一年分为春分、秋分、冬至、夏至四个节点,我们现在说的二十四节气,始载于 汉代的《淮南子》。 B.过年团圆时不要扰动人事以帮助阳气生长,让其在变化中自动形成秩序,因为这正是阴阳二 气变化的关键期。 C.古人在每个节气点都会祭神,王通过一套祭祀仪式,把时间从天神那里接过来,变成王官之 时,再变成日用之时。 D.人们违背了自然的时间秩序及客观规律就会带来各种自然灾难或相关的气候灾难,这是二 十四节气的主要价值。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文章一二段分别论述了二十四节气的形成和蕴含其中的时间意识。 B.文章以清明节吃清明团为例,论证了节气对养生的重要功用。 C.文章引用北方和楚地方言,论证了节气对人们治理活动的影响。 D.文章既揭示了节气的传统功用,又阐释了它的时代意义,论述全面。 3.根据文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立春时节 "天地俱生,万物以荣",以补立阳气为主,宜多食甘辛。韭菜可助春阳,而且此时韭 菜品质最佳,正所谓"正月葱,二月韭",是很好的选择。 B.古人留下许多歌谣,深藏智慧。如《豹隐纪谈》中的《夏至九九歌》就生动地唱出了从夏 至当天算起八十一天的生活:"一九和二九,扇子不离手。三九二十七,吃茶如蜜汁……" C.《毛诗序》云:"《良耜》,秋报社稷也。"《周颂·良耜》中"杀时犉牡",指在秋分前后,宰杀 七尺黑唇黄牛来供奉神灵,以答谢神灵保佑丰收的大恩。 D.小寒、大寒时节,阴气虽重,但阳气即将发生,此时按照顺气观念,我们就应该早睡早起,通过 大量运动来调节人体节奏。这就是谚语所说的"冬练三九"。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刘姥姥①初见贾母 曹雪芹 刘姥姥进去,只见满屋里珠围翠绕,花枝招展,并不知都系何人。只见一张榻上歪着一位老婆婆, 身后坐着一个纱罗裹的美人一般的丫鬟,在那里捶腿,凤姐儿站着正说笑。刘姥姥便知是贾母了,忙 上来陪着笑,道了万福,口里说:“请老寿星安。”贾母亦欠身问好,又命周瑞家的端过椅子来让坐 着。那板儿②仍是怯人,不知问候。 贾母道:“老亲家,你今年多大年纪了?”刘姥姥忙立身答道:“我今年七十五了。”贾母向众 人道:“这么大年纪了,还这么健朗。比我大好几岁呢。我要到这么大年纪,还不知怎么动不得 呢。”刘姥姥笑道:“我们生来是受苦的人,老太太生来是享福的。若我们也这样,那些庄家活也没 人作了。”贾母道:“眼睛牙齿都还好?”刘姥姥道:“都还好,就是今年左边的槽牙活动了。”贾 母道:“我老了,都不中用了,眼也花,耳也聋,记性也没了。你们这些老亲戚,我都不记得了。亲戚们 来了,我怕人笑我,我都不会,不过嚼的动的吃两口,困了睡一觉,闷了时和这些孙子孙女儿顽笑一回 就完了。”刘姥姥笑道:“这正是老太太的福了。我们想这么着也不能。”贾母道:“什么福,不 过是个老废物罢了。”说的大家都笑了。 贾母又笑道:“我才听见凤哥儿说,你带了好些瓜菜来,叫他快收拾去了,我正想个地里现撷的 瓜儿菜儿吃。外头买的,不像你们田地里的好吃。”刘姥姥笑道:“这是野意儿,不过吃个新鲜。依 我们想鱼肉吃,只是吃不起。”贾母又道:“今儿既认着了亲,别空空儿的就去,不嫌我这里,就住一 两天再去。我们也有个园子,园子里头也有果子,你明日也尝尝,带些家去。你也算看亲戚一趟。” 凤姐儿见贾母喜欢,也忙留道:“我们这里虽不比你们的场院大,空屋子还有两间。你住两天罢, 把你们那里的新闻故事儿说些与我们老太太听听。”贾母笑道:“凤丫头,别和他取笑儿。他是乡 屯里的人,老实,那里搁的住你打趣他。”说着,又命人去先抓果子与板儿吃。板儿见人多了,又不 敢吃。贾母又命拿些钱给他,叫小幺儿们带他外头顽去。刘姥姥吃了茶,便把些乡村中所见所闻的 事情说与贾母,贾母益发得了趣味:正说着,凤姐儿便命人来请刘姥姥吃晚饭。贾母又将自己的菜拣 了几样,命人送过去与刘姥姥吃。 凤姐知道合了贾母的心,吃了饭便又打发过来。鸳鸯③忙命老婆子带了刘姥姥去洗了澡,自己 挑了两件随常的衣服令给刘姥姥换上。那刘姥姥那里见过这般行事,忙换了衣裳出来,坐在贾母榻 前,又搜寻些话出来说。彼时宝玉姊妹们也都在这里坐着,他们何曾听见过这些话,自觉比那些瞽目 先生们说的书还好听。 那刘姥姥虽是个村野人,却生来的有些见识,况且年纪老了,世情上经历过的,见头一个贾母高 兴,第二见这些哥儿姐儿们都爱听,便没了话也编出些话来讲。因说道:“我们村庄上种地种菜,每 年每日,春夏秋冬,风里雨里,那里有个坐着的空儿,天天都是在那地头子上作歇马凉亭,什么奇奇怪 怪的事不见呢。就像去年冬天,接连下了几天雪,地下压了三四尺深。我那日起的早,还没出房门, 只听外头柴草响。我想着必定是有人偷柴草来了。我爬着窗眼儿一瞧,却不是我们村庄上的 人。”贾母道:“必定是过路的客人们冷了,见现成的柴,抽些烤火去也是有的。”刘姥姥笑道: “也并不是客人,所以说来奇怪。老寿星当个什么人?原来是一个十七八岁的极标致的一个小姑娘, 梳着溜油光的头,穿着大红袄儿,白绫裙子——” 刚说到这里,忽听外面人吵嚷起来,又说:“不相干的,别唬着老太太。”贾母等听了,忙问怎么 了,丫鬟回说“南院马棚里走了水④,不相干,已经救下去了”。贾母最胆小的,听了这话,忙起身扶了 人出至廊上来瞧,只见东南上火光犹亮。贾母唬的口内念佛,忙命人去火神跟前烧香。王夫人等也 忙过来请安,又回说“已经下去了,老太太请进房去罢”。贾母足的看着火光熄了方领众人进来。 宝玉且忙着问刘姥姥:“那女孩儿大雪地里作什么抽柴草?倘或冻出病来呢?”贾母道:“都是才说 抽柴草惹出火来了,你还问呢。刚说这个了,再说别的罢。”宝玉听说,心里虽不乐,也只得罢了。 (有删改) 【注】①刘姥姥,一个乡村老寡妇,其女婿家二十年前与贾政的太太王夫人家连过宗。《红楼 梦》第六回曾描写她因女婿女儿生活困难到贾府寻求接济,此次到贾府是带着家产的果蔬来报 恩。②板儿,刘姥姥的外孙。③鸳鸯,贾母的大丫鬟。④走了水,失火的委婉说法。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开头通过刘姥姥的视角描写贾母房里围绕着贾母的人和贾母当时"歪"在榻上的姿态,表现 了贾母在贾府的地位。 B.文中有两处对板儿的描写,这两处描写虽属闲笔却不可或缺,既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性,又可以 陪衬主要人物,还能使叙述更显灵活。 C."凤姐知道合了贾母的心,吃了饭便又打发过来"一句,在平常的叙述中把凤姐的善于逢迎、 贾母和刘姥姥地位的巨大悬殊都表现了出来。 D.贾母把家中失火归咎于刘姥姥讲故事说到了抽柴草,这并非贾母的真实的想法,而是为阻止 宝玉继续打听故事结尾找的借口。 5.小说中说刘姥姥经历过世情,她的这个特点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分析。(6 分) 6.小说写刘姥姥和贾母的谈话有详有略,这样安排的好处是什么?请简要分析。(6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9 月 25 日 16 时 23 分起,来自 7 家国内航空公司的 7 架大型客机依次从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起 飞,分别前往广州、上海等地,标志着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正式通航。 截至目前,共有 66 家航空公司意向入驻大兴机场,其中 20 家境内空公司、46 家港澳台地区及 外国航空公司,各航空公司航班时刻陆续获批。预计到 2022 年,机场旅客吞吐量将达到 4500 万人 次,国际航班占比 20%;到 2025 年,旅客吞吐量将达到 7200 万人次,国际航班占比有望达到 30%。 (摘编自《大兴国际杋场正式通航新标杆新国门新引擎》) 材料二: (摘编自《十张图带你了解大兴机场国际地位旅客吞吐量、中转速度全球领先》) 材料三: 记者了解到,在值机环节,大兴机场协航空公司共配备了 400 佘台自助值机和自助托遠设备,自 助覆蓋率达到 80%,一些自助设备还引入了人脸识别等技术,旅客在值机时自动将身分信息和人脸 信息匹配,无须打印登机牌。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管理中心航姞楼管理部经营规划主管王辉表示,大兴机场一个特色亮点就 是全程无纸化。也就是说,从第一关的值机到最后的登机环节都是无纸化的,覆盖了所有的流程旅 客采取无纸化出行,总体来看,旅客整个出港行程将会节约 15 到 20 分钟的时间。 据初步统计,大兴国际机场共创造 40 余项国际、国内第一。这里是世界最大的单体隔震建 筑、世界首个高铁下穿航站楼、世界首个“双进双出”航站楼,亚洲最大机库也建在这里。为体现 环保观念,大兴国际机场也成为全球枢纽机场中首次实现场内通用车辆 100%新能源的机场。 (摘编自《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正式投运 4 年建成全球最大机场再创“中国速度”》) 材料四: 众所周知,大兴机场的兴建,一方面是要解决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深度饱和问题,另一方面则是有 着支撑“雄安新区”,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作用。 大兴国际机场作为一个亿级流量规划的新机场,必将从物流、人流、黄金流、技术流和信息 流等层面拓展北京城市的功能岌展和经济再飞跃,也会为环京城市的发展和多城市共享发展提供 自身的价值导向,对周边的就业和产业发展,带来巨大的带动效应。 大兴国际机场的投用,还意味着北京成为继上海之后我国第二个真正意义上的双机场城市。 大兴机场,作为国家发展的新动力,其投入使用使北京正式迈入了“一城双枢组”的时代。近年 来首都机场一直受机场运量深度饱和所国。2018 年,首都机场吞吐量破亿,高峰时期,每小时起落 架次达 87 次。值机、安检时间长,机场人流、车流大,周边交压力增大,新开航班受制約,航班延误 率高…这些情况都不同程度地出现很多特大城市在面对单一民航机场庞大客流导致的地面交通 负担问题时,都会选择开启多机场模式。 (摘编自《大兴国际机场投运会管来哪些改变?》) 7.下列不属于大兴国际机场创造的“国际第一”的一项是( )(3 分) A.大兴国际机场拥有世界最大的单体隔震建筑。 B.大兴国际机场拥有世界首个高铁下穿航站楼。 C.大兴国际机场拥有世界首个“双进双出”航站楼。 D.首次实现场内通用车辆 100%新能源,体现环保理念。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到 2022 年,大兴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有望达到 4500 万人次,国际航班占比达 20% B.在全球周转领先机场建设面积前十机场中,大兴国际机场居第五,接近北京首都机场。 C.大兴国际机场和芝加哥奥黑尔机场都拥有 7 条跑道,并列第一,建设规模全球领先 D.大兴国际机场的投入使用,意味着北京成为继上海之后我国第二个”双机场”城市。 9.结合材料,分析大兴国际机场兴建的原因及具体作用。(4 分)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萧相国何者,沛丰人也。高祖为亭长,常左右之。及高祖起为沛公,何常为丞督事。 沛公至咸阳,诸将皆争走金帛财物之府分之,何独先入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 沛公为汉王以何为丞相项王与诸侯屠烧咸阳而去汉王所以具知天下厄塞户口多少强弱之处 民所疾苦者以何具得秦图书也。何进言韩信,汉王以信为大将军。汉王引兵东定三秦,何以丞相留 收巴蜀,填抚谢告,使给军食。汉二年,汉王与诸侯击楚,何守关中,侍太子,治栎阳。为法令约束,立宗 庙社履宫室县邑。辄奏上,可,许以从事;即不及奏上,辄以便宜施行,上来以闻。 汉五年,既杀项羽,定天下,论功行封。群臣争功,岁余功不决,高祖以萧何功最盛,封为酇侯,所食 邑多。功臣皆曰:“臣等身被坚执锐,多者百余战,少者数十合,攻城略地,大小各有差。今萧何未尝 有汗马之劳,徒持文墨议论,不战,顾反居臣等上,何也?”高帝曰:“诸君知猎乎?”曰:“知之。” “知猎狗乎?”曰:“知之。”高帝曰:“夫猎,追杀兽兔者狗也,而发踪指示兽处者人也。今诸君徒 能得走兽耳,功狗也。至如萧何,发踪指示,功人也。且诸君独以身随我,多者两三人。今萧何举宗 数十人皆随我,功不可忘也。”群臣皆莫敢言。 汉十一年,陈豨反,高祖自将,至邯郸。未罢,淮阴侯谋反关中,吕后用萧何计,诛淮阴侯。上已闻 淮阴侯诛,使使拜丞相何为相国,益封五千户,令卒五百人一都尉为相国卫。诸君皆贺,召平独吊。 召平谓相国曰:“祸自此始关。愿君让封勿受,悉以家私财佐军,则上心说。”相国从其计,高帝乃 大喜。 (节选自《史记·萧相国世家》) 10.下列对文中画框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沛公为汉王/以何为丞相/项王与诸侯屠烧咸阳/而去汉王所以具知天下厄塞/户口多少弱之 处/民所疾苦者以何/具得秦图书也/ B.沛公为汉王/以何为丞相/项王与诸侯屠烧咸阳而去/汉王所以具知天下厄塞/户口多少弱之 处/民所疾苦者以何/具得秦图书也/ C.沛公为汉王/以何为丞相/项王与诸侯屠烧咸阳/而去汉王所以具知天下厄塞/户口多少弱之 处/民所疾苦者/以何具得秦图书也/ D.沛公为汉王/以何为丞相/项王与诸侯屠烧咸阳而去/汉王所以具知天下厄塞/户口多少弱之 处/民所疾苦者/以何具得秦图书也/ 11.下列对文中加粗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亭长是管理亭的官吏。亭即驿亭,是由驿站所设置的供行旅途中歇宿的处所。 B.关中是古代地区名,所指范围大小不一,一般泛指函谷关以西战国末秦故地。 C.所食邑即收食禄的封地,由皇帝封赐给臣下,受封者以其中民户赋税为食禄。 D.相国是辅佐君主治理国政的最高长官。韩信死后,丞相萧何被刘邦拜为相国。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萧何勤勤恳恳,长期辅佐刘邦。萧何在刘邦做亭长时就经常帮助他。楚汉战争中,萧何以丞 相身份留守巴蜀、关中,使刘邦有稳固的后方。 B.萧何深谋远虑,志在经世济民。汉军攻入咸阳,将士们忙着哄抢财宝,萧何却收藏秦律令图籍 档案,使刘邦能了解天下地形、户口等情况。 C.萧何不善征战,论功却排第一。天下平定论功行赏时,刘邦以狗猎为喻,坚持认为萧何之功最 高。经过刘邦的开导,武将们对萧何心悦诚服。 D.萧何忠于刘邦,献计斩杀韩信。楚汉战争中,萧何为帮助刘邦战胜项羽,举荐了韩信;刘邦称 帝后,因韩信谋反,萧何又帮吕后杀死了韩信。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辄奏上,可,许以从事;即不及奏上,辄以便宜施行,上来以闻。(5 分) (2)今萧何未尝有汗马之劳,徒持文墨议论,不战,顾反居臣等上,何也?(5 分) 14.韩信死后,萧何得到皇帝封赏,众人祝贺,为什么召平却为萧何担忧?请简要说明。(3 分) 三、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 竹林寺别友人 许浑 骚人吟罢起乡愁,暗觉年华似水流。 花满谢城伤共别,蝉鸣萧寺喜同游。 前山月落杉松晚,深夜风清枕簟秋。 明日分襟又何处,江南江北路悠悠。 15.请简要赏析颈联的写景艺术。(5 分) 16.全诗寄寓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5 分) 四、默写题 17.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在《师说》中,士大夫之族以地位、官职为借口拒绝从师学习的语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离骚》中,屈原表达自己虽爱好修洁,严于律己,但早晨被诟骂,晚上被免职的句 子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3)《鱼我所欲也》中,体现孟子的“向善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五、语言表达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如何给高考作文命题, 。有人反对作文题太贴近 现实,也有人认为作文题还是应该多接一接地气,接洽时代风采,两种观点都有可取之处。很显然, 无论怎么出题,都不难达成这样的基本共识:读死书、死读书 ,“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 贤书”的观念该变变了,不能让考生缺席于这个时代的进程,不能让考生拘泥于个人情感中不能自 拔。通过作文题呼唤考生的身份意识,引导他们关注时代潮流,并热切参与其中,这应是高考作文的 “附加”功能所决定的。事实上,这一代年轻人是有抱负的,更有社会责任,也更有资格享有出彩人 生。究其因,他们处于一个更多元的新时代,他们将遇到一个更好的自己。如果说作文旨趣只是 “ ”,那么步入大学或踏入社会之后,更应该身体力行地融入时代征程之中,走好属于自己的 长征路。置身 的新时代,只要不负所托,不辱使命,把个体理想与时代需要相契合,就能更好地 实现人生价值,也为时代进步贡献应有的公民责任。( )。从这个意义上说,青年人需要写好高 考作文,更要写好人生大作文。 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只有不负所托,不辱使命,把个体理想与时代需要相契合,才能实现人生价值,也为时代进步 贡献应有的公民责任 B.只要不负所托,不辱使命,把个体理想与时代需要相契合,就能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也为时 代进步贡献应有的公民责任 C.只有不辱使命,不负所托,把个体理想与时代需要相契合,才能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也为时 代进步贡献应有的公民责任 D.只要不辱使命,不负所托,把个体理想与时代需要相契合,就能实现人生价值,也为时代进步 贡献应有的公民责任 19.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各执己见 不合情理 坐而论道 推陈出新 B.见仁见智 不合情理 坐而空谈 推陈出新 C.见仁见智 不合时宜 坐而论道 日新月异 D.各执己见 不合时宜 坐而空谈 日新月异 20.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通过作文题呼唤考生的身份意识,引导他们关注时代潮流,并热切参与其中,这应是高考作文 的"附加"功能。 B.通过作文题呼唤考生的身份意识,引导他们关注时代潮流,并热切参与其中,这是因高考作文 的"附加"功能所决定的。 C.通过作文题唤起考生的身份意识,引导他们关注时代潮流,并热切参与其中,这是由高考作文 的"附加"功能所决定的。 D.通过作文题唤起考生的身份意识,引导他们关注时代潮流,并热切参与其中,这应是高考作文 的"附加"功能。 21.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 超过 15 个字。(5 分) 快递并非现代专属,古已有之。最早的“快递公司”出现在秦朝,主要是为了传递信息和文书, 称为“驿传”。到了汉朝,“驿传”逐渐走向成熟,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里设邮,十里设 亭,三十里设驿或传;同时,政府还将所传递的文书按照不同等级由专人、专马按規定次序和时间传 递。到了隋唐时期,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规模继续扩大,出现了以京城为中心,辐 射全国各地的格局,就连一些边远山区也设有“网点”。当然,既是“快递”,那在速度上肯定有所 要求。岑参在《初过陇山途中呈宇文判官》中写道:“一驿过一驿,驿骑如星流;平明发咸阳,暮及 陇山头。”可见,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筛选、整合下面语段的信息,给“民法典”下定义,不超过 70 字。(4 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下简称民法典)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改革开 放四十多年民事立法的集大成者,具有基础性、典范性的特点。我国民法典固然借鉴了其他民法 典的成功经验,但更注重回应社会现实需求和体现时代发展特色,彰显了鲜明的时代性。民法典保 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 等民事关系,是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是最为重要的民事法律规则。 参考答案 1.答案:1.C; 2.C; 3.D 解析:1.A 汉代《淮南子》中记载了完整的二十四节气,在西汉以后一直传承到现在。B.现在所 讲的过年团圆,其实就是过去冬至关门团圆风俗的遗存,不过少有人知。同时,这时人应该顺气,帮 助阳气生长;比如以前夏至和冬至,在家都禁止活动,因为阴阳二气都处在变化的关键时期,这个时 候人事不要扰动,让其在变化中自动形成秩序。D.二十四节气,在农业、养生方面仍然发挥着持续 的价值。尤其带给人们的一种自然价值,也非常重要。因为人类最终逃不出自然的时间秩序,违背 这些客观规律,就会带来灾难,比如今天人们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以及与之相关的气候灾难。 2.论证了节气时间虽然不能改变,但南北方都会根据自然时间进行调整。 3.阳气自冬至起就已发生,“阳气即将发生”有误。顺气观念,此时也应早睡晚起,不宜进行剧烈运 动。“冬练三九”强调的是持之以恒的毅力,并非人体节奏的调节。 2.答案:1.D; 2.①善察言观色,颇有眼光。虽没见过,但根据神态和周围人的表现就能一眼认出贾 母;在谈话的过程中,能准确判断贾母和宝玉姊妹的喜好。②知自己身份,行为谨慎。一见贾母忙上 前请安;贾母问话,忙立身回答。③懂投人所好,很会说话。称贾母为“老寿星”,不断恭维贾母享福 并表示羡慕;见贾母和宝玉姊妹喜欢听自己讲话就编故事给他们听。 3.①详写刘姥姥与贾母初见时的淡话及刘姥姥编的故事,表现主要人物的身份、地位、个性。② 略写刘姥姥搜寻乡村逸事等内容,有利于故事情节的推进,兼顾对主要人物(宝玉姊妹)和场面的描 写。③使行文疏密有致,张弛有度,富于变化。 解析:根据前文失火后,贾母“忙命人去火神跟前烧香”判断,贾母即使不认为讲故事说到抽柴草就 引发火情,至少也认为不吉利,所以选项说“是为阻止宝玉继续打听故事结尾找的借口”是错误的。 3.答案:1.D; 2.D; 3.原因:解决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深度饱和问题。作用:①支撑“雄安新区”,推动京 津冀协同发展;②拓展北京城市的功能发展和经济再飞跃;③为环京城市的发展和多城市共享发展 提供自身的价值导向,对周边的就业和产业发展,带来巨大的带动效应。 解析:1.错在扩大了范围,原文是“大兴国际机场也成为全球枢纽机场中首次实现场内通用车辆 100%新能源的机场” 2.D 项说法不严密,原文是“第二个真正意义上的双机场城市” 4.答案:1.D; 2.A; 3.C; 4.(1)萧何总是先向汉王上奏报告,汉王也总是予以批准,许他施行。有时来 不及上奏,就因利乘便,用最合适的方式先行办理,等汉王回来再报告。 (2)现在萧何没有立过汗马功劳,只不过靠舞文弄墨,发发议论,从不上战场,却反而居我们之上,这是 什么道理?; 5.因为他认为刘邦让萧何守在关中,没有什么需要冒危险的事情却给萧何卫队,从最近韩信造反的 事情看刘邦是在怀疑萧何,给他卫队并不是宠信他的表现。 解析:1.“去”是离开的意思,主语为“项王与诸侯”,不能断开,排除 A 项、C 项。“以何”是因为萧何 的意思,是“具得秦图书”的原因,结合句意内容分析,不应该断开。排除 B 项。故选 D。句意:沛公 做了汉王,任命萧何为丞相管理政务。项王带着手下烧了咸阳后离开。汉王之所以能全面了解天 下的山川要塞、户口的多少、地方的好坏、民间疾苦这些事,是因为萧何得到了秦朝的所有文书 档案的缘故。 2.A 项,“亭长是管理亭的官吏”错误。秦官名,又称公。属于低于县二级的行政建制长官,级别相当 于现在的派出所所长。故选 A。 3.C 项,“经过刘邦的开导,武将们对萧何心悦诚服”于文无据。结合“群臣皆莫敢言”分析,群臣都不 敢再言语了,原文没有说“武将们对萧何心悦诚服”。故选 C。 4.本题主要考查文言语句翻译。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 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 替换、组词、保留、省略。(1)“可”,认可、赞同;“从事”,做、施行;“辄”,连词,就;“以”,介词,用;“便 宜”,最合适的方式;“闻”,使动,使……知道。(2)“徒”,只是;“议论”,发表见解;“顾”,表转折,却;“何 也”(反问)。 5.结合“祸自此始矣。愿君让封勿受,悉以家私财佐军,则上心说”分析,灾祸从此开始了。希望你能 辞让封邑,不接受护卫之卒,拿出全部的私家财物资助军用。他认为皇上在野外蒙受日晒雨淋的辛 苦,而你却待在朝内,没有蒙受箭和垒石的祸殃,增加你的封邑,为你增添卫兵的原因,是因为当前韩 信在关中谋反,对你也产生了疑心。设置卫兵来护卫,不是用这来宠幸你的,而是在怀疑你。 参考译文: 萧相国何是沛县丰邑人。高祖担任亭长,萧何又经常给他帮助。等到高祖起兵当了沛公,萧何 常常作为他的辅佐官,督察处理日常事务。 沛公进入咸阳,将领们都争先奔向储藏金帛财物的仓库去分东西,唯独萧何先去把秦朝丞相和 御史大夫保管的法律诏令以及各种图书文献收藏起来。 沛公立为汉王,让萧何当丞相。项羽与诸侯的军队屠杀焚烧咸阳,然后离去。而汉王后来之所 以能详细地知道全国各处的险关要塞,户口多少,兵力强弱,百姓们的疾苦,都是因为萧何完整地得 到了秦朝的文献档案。萧何又向汉王进言,推荐韩信,汉王就任命韩信为大将军。汉王带兵东出,平 定三秦,萧何以丞相的身份留在后方,负责收服巴蜀,镇守安抚,发布政令,告谕百姓,为在前方作战的 军队供给粮食。汉王二年,汉王联合诸侯一起攻打项羽,萧何留守关中,侍奉太子,在栎阳处理政 务。他制定各种法令制度,建立宗庙、社稷、宫殿、县邑,总是先向汉王上奏报告,汉王也总是予以 批准,许他施行。有时来不及上奏,就因利乘便,用最合适的方式先行办理,等汉王回来再报告。 汉五年,已经消灭了项羽,平定了天下,汉王要评定功劳,进行封赏。由于群臣争功,过了一年多 仍然没把功劳的大小决定下来。高祖认为萧何的功劳最大,把他封为酂侯,给他的食邑很多。功臣 们都说:“我们亲自身披铠甲,手执兵器作战,多的打过一百多仗,少的也经历了几十次战斗,攻破敌 人的城池,夺取敌人的土地,或大或小,都有战功。现在萧何没有立过汗马功劳,只不过靠舞文弄墨, 发发议论,从不上战场,却反而位居我们之上,这是什么道理?”高祖说:“诸位懂得打猎吗?”功臣 们回答:“懂得。”又问:“你们知道猎狗的作用吗?”答道:“知道的。”高祖说:“打猎的时候, 追赶扑杀野兽兔子的是猎狗,能够发现踪迹向猎狗指示野兽所在之处的是猎人。现在你们诸位只 能奔走追获野兽,不过是有功的猎狗。至于萧何,他能发现踪迹,指示方向,是有功的猎人。何况你 们都只是自己本人追随我,至多不过加上两三个亲属,而萧何全部宗族几十个人都跟随我,他的功劳 是不能忘记的.”群臣听了,都不敢再说什么。 汉十一年,陈豨谋反,皇上亲自统率军队去平乱,来到邯郸。韩信在关中谋反,吕后采用萧何的 计谋诛灭了韩信。皇上听到已经诛灭韩信的信息,派使者授予萧何相国之职,增加封邑五千户,命令 五百士兵和一个都尉作为相国的卫士。很多人都来向萧何祝贺,惟独陈平替萧何忧虑。召平对萧 何说:“灾祸从此开始了。希望你能辞让封邑,不接受护卫之卒,拿出全部的私家财物资助军用。” 萧何听从了召平的计谋,皇上高兴。 5.答案:(1)多角度描写,“月落”“杉松晚”是视觉,“风清”“枕辇秋”是触觉;借景抒情(烘托),用“月 落”“夜深”点出深夜未眠,表达了作者和友人依依不舍的深厚感情。 (2)思念故乡的愁苦;年华老去的慨叹;携友同游的喜悦;分别在即的伤感。 解析:(1)首先阅读颈联,理解颈联内容,然后集合写景常用的手法进行思考.写景的手法有视角 的转换、动静的角度、声色结合、调动各种感官、烘托、白描等等.颈联中,“月落杉松晚”是看到 的,“风清枕簟秋”是触到的,所以是从多种感官来写景的;颈联表面是在写景,而“月落”“深夜”暗示了 作者在这样一个时分还未眠,所以是烘托或是借景抒情; (2)首先阅读全诗,把握全诗内容,然后可抓住情语或景语,逐联进行分析.从“起乡愁”可见其“思 念故乡的愁苦”;从“年华似水流”可见其“年华老去的慨叹”;从“喜同游”可见其“与朋友同游的喜悦”; 从“明日分襟又何处”可见其“分别在即的伤感”; 6.答案:1.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2.余虽好修姱以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3.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 解析: 7.答案:1.B; 2.C; 3.D 解析:1.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前后文的照应,以及语意的提 示。根据前后语境,此处应选择表充分条件关系的“只要……就……”,可排除 A、C 两项;再从语言 逻辑的角度,先“不负所托”,后“不辱使命”,可排除 D 项。 2.各执己见:各自坚持白己的意见、见解。 见仁见智:指对于同一个问题各人有各人的见解。 不合情理:指不符合事情所约定俗成的发展规律,不符合众人所认同的处事法则。 不合时宜:不符合当时的情势或需要。 坐而论道:原指坐着议论政事,后指空谈大道理。 坐而空谈:没有实际行动。 日新月异:每天每月都有新的变化,形容进步、发展很快。 推陈出新:指去掉旧事物的糟粕,取其精华,并使它向新的方向发展(多指继承文化遗产)。 3.本题考查辨析和修改病句的能力。“呼唤考生的身份意识”搭配不当,排除 A、B 两项;“这是因高 考作文的‘附加’功能所决定的”句式杂糅,排除 C 项。 8.答案:①形成一套完整的制度;②“快递”业发展十分迅猛;③唐朝对快递速度要求很高; 解析:段主要讲述中国古代的“快递(业)”,是按照时间顺序表逑每个朝代的具体特点的。第①空, 根据前文的“成熟”及后文的驿传的设置、传逆文书的等级和传逆规矩分析可知,空格的内容应该 是驿传有比较完整的制度规定;第②空,从出现以京城为中心等内容看,空格的内容应该是快递业务 发展迅速;第③空,从岑参诗歌的角度分析,空格的内容应该是得出的结论,即唐代对快递速度要求 很高。 9.答案:民法典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具有基础性、典范性和时代性特点的保护民事主体 的合法权益、调整民事关系的最为重要的民事法律规则。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