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镇巴中学2021届高三第二周测试语文试卷 Word版含答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陕西省镇巴中学2021届高三第二周测试语文试卷 Word版含答案

镇巴中学 2021 届高三第 2 周周练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问题。 气候正义是环境正义在气候变化领域的具体发展和体现。2000 年前后,一些非政府组织承袭 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开始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进行伦理审视,气候正义便应运而生。气候正义关 注的核心主要是在气候容量有限的前提下,如何界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主要表现为一种社会正义 或法律正义。 从空间维度来看,气候正义涉及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也涉及一国内 部不同区域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气候变化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公平原 则应以满足人的基本需求作为首要目标,每个人都有义务将自己的“碳足迹”控制在合理范围之 内。比如说,鉴于全球排放空间有限,而发达国家已实现工业化,在分配排放空间时,就应首先满足 发展中国家在衣食住行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基本发展需求,同时遏制在满足基本需求之 上的奢侈排放。 从时间维度上来看,气候正义涉及当代人与后代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代际 权利义务关系问题。这一权利义务关系,从消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如何约束自己的行为来保护 地球气候系统,以将同等质量的气候系统交给后代;从积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为自己及后代设定 义务,就代际公平而言,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在代际分配问题上应实现代际共享,避免“生态赤字”。因 为,地球这个行星上的自然资源包括气候资源,是人类所有成员,包括上一代、这一代和下一代,共 同享有和掌管的。我们这一代既是受益人,有权使用并受益于地球,又是受托人,为下一代掌管地 球。我们作为地球的受托管理人,对子孙后代负有道德义务。实际上,气候变化公约或协定把长期 目标设定为保护气候系统免受人为原因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导致的干扰,其目的正是为了保护地 球气候系统,这是符合后代利益的。至少从我们当代人已有的科学认识来看,气候正义的本质是为 了保护后代的利益,而非为其设定义务。 总之,气候正义既有空间的维度,也有时间的维度,既涉及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也涉及代际公 平和代内公平。因此,气候正义的内涵是:所有国家、地区和个人都有平等地使用、享受气候容量 的权利,也应公平地分担稳定气候系统的义务和成本。 (摘编自曹明德《中国参与国际气候治理的法律立场和策略:以气候正义为视角》)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为了应对气候变化,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提出了气候正义。 B.与气候变化有关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实际上就是限制排放的问题。 C.气候正义中的义务问题,是指我们对后代负有义务,而且要为后代设定义务。 D.已有的科学认识和对利益分配的认识都会影响我们对气候正义内涵的理解。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文章从两个维度审视气候正义,并较为深入地阐述了后一维度的两个方面。 B.文章以气候容量有限为立论前提,并由此指向了气候方面的社会正义问题。 C.文章在论证中以大量篇幅阐述代际公平,彰显了立足未来的气候正义立场。 D.对于气候正义,文章先交代背景,接着逐层分析,最后梳理出了它的内涵。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如果气候容量无限,就不必对气候变化进行伦理审视、讨论气候的正义问题。 B.如果气候变化公约或协定的长期目标能落实,那么后代需求就可以得到保证。 C.只有每个人都控制"碳足迹",从而实现了代际共享,才能避免"生态赤字"。 D.气候容量的公平享有是很复杂的问题,气候正义只是理解该问题的一种视角。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微纪元(节选) 刘慈欣 先行者知道,他现在是全宇宙中唯一的一个人了。 那事已经发生过了。 其实,在他启程时人类已经知道那事要发生了。人类发射了一艘恒星际飞船,在周围 100 光年 以内寻找带有可移民行星的恒星。宇航员被称为先行者。 飞船航行了 23 年时间,由于速度接近光速,地球时间已过去了两万五千年。 飞船继续飞向太阳系深处。先行者没再关注别的行星,径直飞回地球。啊,我的蓝色水晶 球……先行者闭起双眼默祷着,过了很长时间,才强迫自己睁开双眼。 他看到了一个黑白相间的地球。 黑色的是熔化后又凝结的岩石,白色的是蒸发后又冻结的海洋。 飞船进入低轨道,从黑色的大陆和白色的海洋上空缓缓越过,先行者没有看到任何遗迹,一切都 熔化了,文明已成过眼烟云。 这时,飞船收到了从地面发来的一束视频信号,显示在屏幕上。 先行者看到了一个城市的图像:先看到如林的细长的高楼群,镜头降下去,出现了一个广场,广 场上一片人海,所有的人都在仰望天空。镜头最后停在广场正中的平台上,那儿站着一个漂亮姑娘, 好像只有十几岁。她在屏幕上冲着先行者挥手,娇滴滴地喊:“喂,我们看到你了!你是先行者?” 在旅途的最后几年,先行者的大部分时间是在虚拟现实的游戏中度过的。在游戏里,计算机接 收玩者的大脑信号,构筑一个三维画面,画面中的人和物还可根据玩者的思想做出有限的互动。先 行者曾在寂寞中构筑过从家庭到王国的无数个虚拟世界,所以现在他一眼就看出这是一幅这样的 画面,可能来自大灾难前遗留下来的某种自动装置。 “那么,现在还有人活着吗?”先行者问: “您这样的人吗?”姑娘天真地反问。 “当然是我这样的真人,不是你这样的虚拟人。” 姑娘两只小手在胸前绞着,“您是最后一个这样的人了,如果不克隆的话……呜呜……”姑娘 捂着脸哭起来。 先行者的心如沉海底。 “您怎么不问我是谁呢?”姑娘抬头仰望着他,又恢复了那副天真神色,好像转眼就忘了刚才 的悲伤。 “我没兴趣。” 姑娘娇滴滴地大喊:“我是地球领袖啊!” 先行者不想再玩这种无聊的游戏了,他起身要走。 “您怎么这样!全城人民都在这儿迎接您,前辈,您不要不理我们啊!” 先行者想起了什么,转过身来问:“人类还留下了什么? “照我们的指引着陆,您就会知道!” 先行者进入了着陆舱,在那束信息波的指引下开始着陆。 他戴着一副视频眼镜,可以从其中一个镜片上看到信息波传来的画面。画面上,那姑娘唱起歌 来: 啊,尊敬的使者,你来自宏纪元! 伟大的宏纪元, 美丽的宏纪元, 你是烈火中消逝的梦…… 人海沸腾起来,所有人都大声合唱:“宏纪元,宏纪元……” 先行者实在受不了了,他把声音和图像一起关掉。但过了一会儿,当感觉到着陆舱接触地面的 震动时,他产生了一个幻觉:也许真的降落在一个高空看清楚的城市了?他走出着陆舱,站在那一望 无际的黑色荒原上时,幻觉消失,失望使他浑身冰冷。 先行者打开面罩,一股寒气扑面而来,空气很是稀薄,但能维持人的呼吸。气温在摄氏零下 40 度左右。天空呈一种大灾难前黎明或黄昏时的深蓝色。脚下是刚凝结了两千年左右的大地,到处 可见岩浆流动的波纹形状,地面虽已开始风化,仍然很硬,土壤很难见到。这片带波纹的大地伸向天 边,其间有一些小小的丘陵。 先行者看到了信息波的发射源,一个镶在岩石中的透明半球护面,直径大约有一米,下面似乎扣 着一片很是复杂的结构。他注意到远处还有几个这样的透明半球,像地面上的几个大水泡,反射着 阳光。 先行者又打开了画面,虚拟世界中,那个小骗子仍在忘情地唱着,广场上所有的人都在欢呼。 先行者麻木地站着,深蓝色的苍穹中,明亮的太阳和晶莹的星星在闪耀,整个宇宙围绕着他—— 最后一个人类。 孤独像雪崩一样埋住了他,他蹲下来捂住脸抽泣起来。 歌声戛然而止,虚拟画面中的所有人都关切地看着他,那姑娘嫣然一笑。 “您对人类这么没信心吗?” 这话中有一种东西使先行者浑身一震,他真的感觉到了什么,站起身来。他走进那个透明的半 球,俯身向里面看。 那个城市不是虚拟的,它就像两万五千年前人类的城市一样真实,它就在这个一米直径的半球 形透明玻璃罩中。 人类还在,文明还在。 “前辈,微纪元欢迎您!” (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当城市图像出现后,本文开头部分营造出的沉郁氛围变得较为轻快,这两种氛围的更替,给读 着带来了一种奇幻的阅读体验。 B.地球领袖是一位十几岁的、天真的、娇滴滴的漂亮姑娘,这一形象来自先行者的大脑信号, 是他对人类美好记忆的一部分。 C.先行者着陆后,看到天空是"黎明或黄昏时的深蓝色",孤独的感觉是像被雪崩所埋,这都是以 身心感受来写先行者对过去地球的深刻眷念。 D.姑娘率众在广场等候、迎接先行者"前辈",间接说明"微纪元"的人们继承了以往的人类文 明,科技水平已经很高。 2.请简要分析文中先行者的心理变化过程。(6 分) 3.结合本文,谈谈科幻小说中“科学”与“幻想”的关系。(6 分)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2017 年 8 月,美国对中国发起的“301 调查声明”拉开了中美贸易战的序幕。中美贸易战是 美国借贸易失衡为幌子发起,根本目的是限制《中国制造 2025》规划的十大战略性高新科技产业 发展,明确地针对中国的航空航天产品、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高性能 医疗设备、新一代信息技术高铁装备、农机装备等产品加收高额关税。2018 年 3 月 22 日,特朗 普签署备忘录,宣布将对中国加征 25%的进口关税,中美贸易战正式开始,中国商务部立马给予强 烈回应。4 月,特朗普又表示加征 1000 亿美元的税,中国又给予同等程度的回应。同时,美国对中 兴发动贸易制裁。之后中方以积极的态度与美国协商,经过多次无果商谈后,8 月 7 日,美国官方宣 布对 160 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加征 25%的关税,将于 8 月 23 日开始生效。8 月 23 日,中国向世贸组 织提起诉讼。 ——摘编自《“一带一路”与中国关系影响分析》 材料二: ——摘编自《中国普通民众对贸易战的看法调研报告》 材料三: 2019 年即将收官之际,好消息频频传来。12 月 13 日,经过中美两国经贸团队的共同努力,双方 在平等和相互尊重原则的基础上,已就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文本达成一致。紧接着,12 月 20 日, 中美两国元首通话,这是时隔半年后,中美元首的再次通话,也是过去 22 个月中美贸易摩擦不断升 级之后的首次降温。12 月 26 日,中国商务部表示,与美国正就经贸协议签署等后续工作密切沟通, 华尔街随后对此表态做出积极反应。 12 月 25 日是西方传统节日圣诞节,也是大批玩具厂商最重要的销售节点。今年,美国很多 “圣诞老人”倒是可以松口气了:不用花冤枉钱了。 在位于美国佛罗里达州博卡拉顿市的玩具商杰伊•福尔曼看来,年底本就是玩具商最赚钱的时 候,但倘若美方对华输美商品加征关税的威胁落实,对他来说绝对是一场“圣诞节噩梦”。 因此,当听到中美经贸谈判的阶段性利好消息,福尔曼感到如释重负。据了解,福尔曼的公司深 耕中国市场 30 余年,约 90%生产能力都在中国,与中国制造商合作关系深厚。而像他一样的美国 企业并不在少数。 根据农业农村部副部长韩俊的介绍,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农产品进口国。在经贸摩擦之前的正 常年份,比如 2015 至 2017 年每年中国从美国平均进口 242 亿美元农产品。但受到关税加征影 响,2018 年中国自美农产品进口减少到 162.3 亿美元,同比下降了 32.7%;2019 年前 10 个月,中国自 美农产品进口为 104 亿美元,同比减少了 30.8%。 中国对美国农产品进口的大幅下降,必然会导致美国相关的农民收入减少。虽然美国总统特 朗普在去年和今年分别实施了 120 亿美元和 160 亿美元的农业补贴,但效果有限,因为补贴是暂时 的,而收入下降是永久性的。 ——摘编自《中美贸易战破冰之后:“关税之剑”暂时解除,外贸企业松了一口气》 材料四: 经济学家任泽平日前发布的一篇文章中指出,中美贸易摩擦只是再次阶段性缓和,但并非结束, 即使签订部分协议也不意味着一劳永逸地解决了中美贸易摩擦问题,未来仍存变数。他写道,贸易 协定并非美方的根本诉求,美方试图通过贸易战收取关税利益并让制造业回流美国,通过科技战遏 制中国创新活力,通过金融战获得更多打击中国经济的手段,最根本也是最本质的是遏制中国崛 起、维护美国霸权,这就是美方的底牌。 对于中美经贸关系的下一步走向,北大国发院党委书记、副院长余淼杰认为,双方“有限合 作、长期竞争、相互依存”的关系并未改变。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双方会保持有限合作的态势,但 既然美国已经把中国定义为“战略竞争对手”,双方关系再想回到过去“水乳交融”的阶段已不 现实。中美关系“全面脱钩”同样也不现实,因为美国工商界很想和中国做生意,一个全面开放的 国内大市场是中国经济增长最核心的源泉,也是美国的目标市场。 因此,中国应该做好自己的事,以不变应万变。无论中美经贸关系怎样变化,中国深化改革、全 方位开放的主线不能动摇。 ——摘编自《中美贸易摩擦这一年,没有赢家》 1.下列对“中美贸易战”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贸易战是美国发起的,其目的是阻止中国战略性高新科技产业发展,从而遏制中国崛起,维护 美国的霸权。 B.贸易战并不被中国普通民众看好,超过半数民众认为贸易战没有赢家,会导致"双输"的局面, 影响中国经济发展。 C.贸易战破冰之前,中美互相进口的农产品同比都有了较大幅度的减少,两国相关的农民收入 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D.贸易战中,中国虽"被动应战",却能积极应对,未来中国也会坚定信心,继续深化改革,走好自 己的路。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贸易战过程中,双方经历了多轮博弈,既有剑拔弩张的时候,又有稍微缓和的阶段,前景仍存 在变数。 B.普通民众认为贸易战不利于中国高新产业的发展,会对中国经济产生多重影响,从而造成中 美关系恶化。 C.中美经贸谈判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对于与中国有合作关系的美国外贸厂家来说是利好消息, 可以减轻他们的成本压力。 D.战略定位的变化,使得中美双方亲密关系不再,"有限合作、长期竞争、相互依存"将是未来 两国经贸关系的常态。 3.2020 年当地时间 1 月 15 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和国务院副总理、中美全面经济对话中方牵头 人刘鹤正式签署了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请结合上述材料,简要分析中美双方经过艰难的谈判 能达成阶段性协议的原因。(4 分) 二、文言文阅读 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黄巢,曹州冤句人,世鬻盐,富于赀。善击剑骑射,稍通书记,辩给,喜养亡命。 咸通末,仍岁饥,盗兴河南。乾符二年,濮名贼王仙芝乱长垣,妄号大将军,檄诸道,言吏贪沓,赋重, 赏罚不平。巢即与群从八人,募众数千人以应仙芝,转寇河南十五州,众遂数万。帝使平卢节度使宋 威与其副曹全暋数击贼,败之,拜诸道行营招讨使,以左散骑长侍曾元裕副焉。仙芝略沂州,威败贼 城下,仙芝亡去。威因奏大渠死,擅纵麾下兵还青州,群臣皆入贺。居三日,州县奏贼固在。时兵始 休,有诏复遣,士皆忿,思乱。贼间之,趣郟城。不十日破八县城。时威老且暗不任军阴与元裕谋曰 昔庞勋灭康承训即得罪吾属虽成功其免祸乎不如留贼不幸为天子我不失作功臣。故蹑贼一舍,完 军顾望。帝亦知之。 贼出入蕲、黄,蕲州刺史裴渥为贼求官,约罢兵。仙芝与巢等诣渥饮。未几,诏拜仙芝左神策军 押衙,遣中人抚慰。仙芝喜,巢恨赏不及已,诟曰:“君降,独得官,五千众且奈何?丐我兵,无留。”因 击仙芝,伤首。仙芝惮众怒,即不受命,劫州兵,渥、中人亡去。帝复起宋威、曾元裕,以招讨使还之, 而杨复光监军。复光遣其属吴彦宏以诏谕贼,仙芝乃遣蔡温球、楚彦威、尚君长来降,欲诣阙请罪, 又遣威书求节度,威阳许之,上言“与君长战,擒之”。复光固言其降。命侍御史与中人驰驿即讯, 不能明。卒斩君长等于狗脊岭。当此时,巢方围毫州来下,君长弟让帅仙芝溃党归巢,推巢为王,号 “冲天大将军”,建元王霸。 巢悉众渡淮,整众不剽掠,所过惟取丁壮益兵。巢已陷东都,留守刘允章以百官迎贼,巢入,劳问 而已,里闾晏然。巢战数不力,军食竭,下不用命,阴有遁谋,即发兵三万搤蓝田道,使尚让援华州。中 和四年六月,巢计蹙,谓林言日:“我欲讨国奸臣,洗涤朝廷,事成不退,亦误矣。若取吾首献天子,可得 富贵,毋为他人利。”言,巢出也,不忍。巢乃自刎,不殊,言因斩之。 (节选自《新唐书·黄巢列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框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时威老/且暗不任军/阴与元裕谋曰/昔庞勋灭/康承训即得罪/吾属虽成功/其免祸乎/不如留 贼/不幸为天子/我不失作功臣/ B.时威老且暗/不任军/阴与元裕谋曰/昔庞勋灭/康承训即得罪吾属/虽成功/其免祸乎/不如留 贼/不幸为天子/我不失作功臣/ C.时威老/且暗不任军/阴与元裕谋曰/昔庞勋灭/康承训即得罪吾属/虽成功/其免祸乎/不如留 贼/不幸为天子/我不失作功臣/ D.时威老且暗/不任军/阴与元裕谋曰/昔庞勋灭/康承训即得罪/吾属虽成功/其免祸乎/不如留 贼/不幸为天子/我不失作功臣/ 2.下列对文中加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咸通,年号,一个皇帝可以有多个年号,但从清朝始,每个皇帝只有一一个年号。第大精味。 B.檄,指古代写在木简上的官方文书,用来晓谕、征召、声讨(敌人或叛逆)等。 C.大渠,首领。旧时统治阶级称武装反抗者的首领或部落酋长,文中是指王仙芝。 D.舍,古时行军以三十里为-舍。文中指宋威军队紧随敌人,与敌军相距三十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黄巢家境富足,有豪侠之气。家中以卖盐为生,颇有资财。善于击剑骑射,还喜欢收留逃亡之 人。 B.黄巢应时而动,起义队伍迅速壮大。他起兵响应王仙芝,辗转攻掠河南十五州,部众达到数万 人。 C.黄巢思虑长远,与仙芝产生矛盾。仙芝受朝廷封赏大喜,黄巢斥责他贪功不顾将士前途,并殴 打他。 D.黄巢能约束军队,不侵扰百姓。他招募士兵,体恤百姓;攻陷东都后,只是犒劳慰问,街巷平静 安定。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威阳许之,上言“与君长战,擒之”。复光固言其降。命侍御史与中人驰驿即讯,能明。(5 分) (2)巢战数不力,军食竭,下不用命, 阴有遁谋,即发兵三万搤蓝田道,使尚让援华州。(5 分) 三、诗歌鉴赏 5.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问题。 午枕① 王安石 百年春梦去悠悠,不复吹箫②向此留。 野草自花还自落,鸣鸠相乳亦相酬。 旧蹊埋没开新径,朱户欹斜见画楼。 欲把一杯无伴侣,眼看兴废使人愁。 【注】①本诗写于宋神宗去世后,当时新法已被全部废除。②吹箫:《列仙传》记载,萧史善吹 箫,作凤鸣。秦穆公以女弄玉妻之,作凤楼,教弄玉吹箫,感凤来集,弄玉乘凤、萧史乘龙,夫妇同仙 去。 1.下列对这首宋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首句叙事点题,诗人午后就枕而眠,醒来梦境已悠然远去,“百年”二字写出梦中所历时间之 长。 B.第二句化用萧史、弄玉之典,感慨自己没有神仙道术可以长留梦境之中,表达了对梦境的留 恋。 C.颔联写了野草的花开花落,鸣鸠的相乳相酬,句句是景语,句句亦是理语,景理结合,颇具深 意。 D.“朱户欹斜见画楼”一句,描写朱户画楼兴废迭代的情状,对比之中抨击了豪门贵族的奢侈生 活。 2.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6 分) 四、默写题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感叹自己多愁善感,过早地长出花白头发。 (2)《雨霖铃》中描写月色的著名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辛弃疾在《水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认为北伐抗金应当做好充分准备,如果像南 朝帝刘义隆一样草率出兵,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雄心,也只怕会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结局。 五、语言表达 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流失海外的中国文物是我国文化遗产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文物的聚散回归与国家治乱兴衰 _____________,紧紧牵动中华儿女的心弦。晩清以来,大量珍贵文物蒙受劫掠、走私、倒卖,如游 子飘零,流散他乡,沦为国人心中梦牵魂绕的等候,难以抚平的伤痛。中央人民政府,在新中囯成立 伊始,_____________、严控国门,迅速扭转珍贵文物流失局面;( )进入新时代,布局谋篇,大国外交, 拓展塑造文物追索返还新局面。国之所倡,民之所随,四海之内,_____________,每一件流失文物 回归的背后,汇聚的是人类文明_____________的不竭动力,这份动力让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 方。 1.在上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3 分) A.息息相关 建章立制 一心同归 薪火相传 B.休戚相关 建功立事 殊途同归 一脉相承 C.休戚相关 建章立制 一心同归 薪火相传 D.息息相关 建功立事 殊途同归 一脉相传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晚清以来,大量珍贵文物蒙受劫掠、走私、倒卖,如游子飘零,流散他乡,沦为国人心中难以 抚干的伤痛,梦牵魂绕的等候。 B.晚清以来,大量珍贵文物慘遭劫掠、倒卖、走私,如游子飘零,流散他乡,成为国人心中难以 抚平的伤痛,梦牵魂绕的等候。 C.晚清以来,大量珍贵文物惨遭劫掠、走私、倒卖,如游子飘零,流散他乡,成为国人心中梦牵 魂绕的等候,难以抚平的伤痛。 D.晚清以来,大量珍贵文物蒙受劫掠、倒卖、走私,如游子飘零,流散他乡,成为国人心中梦牵 魂绕的等候,难以抚平的伤痛。 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不断摸索探寻文物回归可行路径,实践创新,合作共赢; B.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不断摸索探寻文物回归可行路径,合作共赢,实践创新; C.改革开放以来,实践创新,合作共贏,摸索探寻文物回归可行路径; D.改革开放以来,合作共赢,实践创新,摸索探寻文物回归可行路径;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随着互联网、自媒体的全面普及,年轻人热衷自我调侃、自我解嘲文化氛围的形成,一些流行 热词也在不断刷新词库。最近新鲜出炉的热词是———“隐形贫困人口”。他们能买戴森吸尘 器就不用扫帚了;吃完牛油果又要吃藜麦了;100 块钱一张的面膜用起来也不心疼;一有健身冲动,就 非得去办张年卡……他们也被称为新时代的“新穷人”。为什么给它加上了“新”字呢?因为他 们并不像曾经我们口头常说的那种吃了上顿没下顿的穷人,他们往往成长在吃穿不愁的家庭,毕业 于优秀的大学,从事着高等脑力工作,工资水平高于当地同龄人牧入平均值,但是他们往往“手比心 快”,在不做任何预算计划的情况下,能毫不犹豫地掏出一万块钱买一台 iPhone X。于是,每次到月 底,他们的存款数字就会急剧降为负数,此刻他们会进入“冬眠”状态。那是因为他们把钱花光了, 正在眼泪巴巴地啃着馒头,刷着 iphone,盼望着老板早点发工资。 (1) 请根据上述信息概括什么是“隐形贫困人口”。不超过 25 个字。(3 分) (2) 针对“隐形贫困人口”成为热词这一现象,写一句评述性的话。不超过 20 个字。(2 分) 9.以下分别为中国银行、农业银行和工商银行的标识。请用简明的语言阐释三个标识在设计 元素上的共性,并分述各自的标志性元素。 共性:______________ __ (2 分) 分述:中行_______________ _____ (2 分) 农行____________ ________ (2 分) 工行_____________ _______ (2 分) 参考答案 1.答案:(1)D; (2)C; (3)B 解析:(1)本题考查考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A 项,“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提 出了气候正义”说法错误,原文只是说“2000 年前后,一些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开 始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进行伦理审视”是“气候正义”产生的背景,并未指明“气候正义”的提出者就是 “非政府组织”。B 项,“实际上就是限制排放的问题”以偏概全,由第四段中“气候正义的内涵是:所 有国家、地区和个人都有平等地使用、享受气候容量的权利,也应公平地分担稳定气候系统的义 务和成本”可知,与气候变化有关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既有“公平地分担稳定气候系统的义 务和成本”(包括限制排放的问题),还有“平等地使用、享受气候容量的权利”。C 项“而且要为后 代设定义务”不合文意, 由原文第三段中“气候正义的本质是为了保护后代的利益, 而非为其设定 义务”可知,当代人“作为地球的受托管理人,对子孙后代负有道德义务”,并无权利“为后代设定义 务”。 (2)“立足未来”说法错误,第三段在阐述代际公平时说“我们这一代…… 我们作为……至少我们 当代人……”,可见作者的立足点是当代。 (3)B 项,对应“气候变化公约或协定……是符合后代利益的”看似正确,但是原文“至少从我们自 己已有的科学认识来看”,由此可知长期目标是受目前科学认识影响的,并不能说落实目标就能使 后代需求得到保障。 2.答案:1.B; 2.①先行者着陆之前,已经知道地球灾难的发生,一方面心存侥幸,一方面又深知连侥幸也不过是幻 想,心情复杂纠结; ②着陆后亲身感受到地球的荒凉,自认是宇宙间最后一个人类,巨大的孤独感和绝望使他濒临崩溃; ③意识到画面有可能并非虚拟,感到震撼,重新燃起了希望。 3.①科幻小说中的“科学”是“幻想”的基础。本文情节的基本框案,即地球灾难及文明重生,就是在 宇宙科学基础上演绎的;而文中细节如宇宙飞船的星际航行、虚拟游戏、视频眼镜等,都已是或部 分是科学事实。 ②科幻小说中的“幻想”虽然立足于“科学”,但更要突破具体科技的限制,充分发挥想象力,将人文关 怀与科学意识融汇在一起。本文幻想出来的“宏纪元”与“微纪元”,有一定科学因素,主旨则是对人 类文明的思考。 解析:1.此题考查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和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 领悟作品艺术魅力的能力。命题者在题干中要求“对文中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明 确了思考的方向;所设计的四个选项,有的涉及艺术特色(比如 A 项),有的涉及文本内容 (比如 B 项),有的则涉及内容和艺术特色两个方面(如 CD 两项)。这些都可以根据小说内 容比较轻松地得出答案。B 项说“这一形象来自先行者的大脑信号,是他对人类美好记忆的一部 分”是错误的,因为根据文本可知,先行者所看到的小姑娘形象并非是他对人类美好记忆的一部 分。而 A 项、C 项和 D 项的分析鉴赏都是正确的。 2.此题考查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的能力。题目要求分析鉴赏小说中人的心 理变化过程。这过程可根据小说中的相关描述进行分析得出。比如,“先行者没再关注别的行 星,径直飞回地球。啊,我的蓝色水晶球……先行者闭起双眼默祷着“先行者没有看到任何遗 迹,一切都熔化了,文明已成为眼烟云”等语句,从中分析人物的心理特征。(1)希翼与期待。 虽然先行者知道一切,但还是闭起双眼默祷着,他希望睁开眼看到一个蓝色水晶球般的地球。 (2)失望与悲伤。当小姑娘说出人类已经不存在时,先行者的心如沉海底。(3)激动与兴奋。当先 行者看到半球透明玻璃罩中的人类和文明时,看到了希望。 3.此题考查评价作品表现出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的能力。命题者抓住“科学”与“科幻”两个词 语,要求考生回答貌似同文本毫无关联的问题,题目的主观性很强,发散空间很大。这对平时 阅读面很广、善于思考的人十分有利,由此可见命题者的指向十分明确,为当今的语文教学起 到了较大的指挥棒作用。 (1)科学是幻想的基础。文中大量的科学存在为故事的发展提供了合理 性的基础,构成了小说想象的依据性内容,为幻想提供了条件。(2)幻想是对科学的拓展。幻想 出“宏纪元”与“微纪元”,在科学的基础上合理展开。(3)科学与幻想的结合,通过对黑白色地球 幻想,引起人们对文明的思考。 3.答案:1.C; 2.B; 3.中美双方共同努力。双方高层紧密联系,指明方向;谈判团队在平等和相互尊 重的立场上达成协议;中美经济民生受到影响,双方民意都不希望打贸易战;从双边关系来说,符合 两国贸易领域“有限合作、长期竞争、相互依存”的未来走向。 解析:1.C 项。,无中生有,根据材料三:“2018 年中国自美农产品进口减少到 162.3 亿美元,同比下 降了 32.7%;2019 年前 10 个月,中国自美农产品进口为 104 亿美元,同比减少了 30.8%”可知,但材料 三只提到了“美国相关的农民收入减少”。 2.B 项,强加因果,根据材料二,图表可知,普通民众认为贸易战会对中国经济和中美关系产生负面影 响,但并没有“从而造成中美关系恶化”的意思,两者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 4.答案:1.D; 2.A; 3.C; 4.(1)宋威假装答应他,(但又)上报朝廷说“同尚君长作战,抓到了他”。杨复光 却坚持说尚君长是自己来投降的。皇帝命令侍御史和宦官乘驿车前去即刻审问,(但)没能弄清 楚。 (2)黄巢作战多次失利,军粮耗尽,部下不服从命令,暗中有逃跑的计划,(黄巢)立即调三万士兵控制 蓝田的通道,派尚让去援助华州。 解析:1.AC.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把句子代入原文,结合语境理解句子的大概意思,然后要注意一些 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语充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 容的变化等。如本题中,“时威老且暗/不任军/阴与元裕谋日/昔庞勋灭/康承训即得罪/吾属虽成功/ 其免祸乎/不如留贼/不幸为天子/我不失作功臣/’,这段话是说“当时宋威老而糊涂,不能担负军事重 任,私下同元裕商议:‘从前庞勋灭亡,康承训就因此获罪,我们即使成功了,能免除灾祸吗?不如留下 贼寇,如果不幸贼寇做了夭子,我们还能算作功臣’“,圈出句子中的名词和代词,如“军‘,“元裕”庞 勋”“康承训’“吾属”“贼’I"天子”“我”等,然后根据句意和语法关系进行排除,“时威老且暗”意思是“当 时宋威老而糊涂”“老且暗‘,是并列结构,中间不应断开,排除 AC 两项;BD.再比较 BD 两项,“康承训 即得罪/吾属虽成功’意思是康承训就因此获罪,我们即使成功了,而“康承训即得罪吾属”则解释不 通,排除 B 项。 2.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 迁、建筑的名称、年号、溢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 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 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本题中,A 项,“从清朝始,每个皇帝只有一个年号’错误,历代帝 王遇到“夭降祥瑞.或内江外忧等大事、要事,一般都要更改年号。一个皇帝所用年号少则一个,多 则十几个。如唐高宗有 14 个;明清皇帝大多一个。 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出“正确 “还是“错误”的一项,然后依据人名、地名、官名、时间等提示性信息快速找出选项对应的语句, 再与选项进行比较分析。本题中,C 项,“黄巢仙芝产生矛盾 11 并不是因为“思虑长远“,而是“巢恨 赏不及已,意思是黄巢没有赏赐自己,大骂王仙芝。 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拿到句子之后,应先回归 文本,然后分析句子中是否存在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短语,再按照不同的句式进行调、换、删,再 采取对译法,逐字进行翻译。本题中,第一句中,“阳”,通“佯”,假装;“固”,坚持;“命侍御史与中人驰骆 即讯“,省略句,补充主语,译为“皇帝命令侍御史和宦官乘骤车前去即刻审问”;“中人”,宦官;“讯“,审 问。第二句中,“数”,多次;‘’阴“暗中;“描”,控制。 5.答案:1.D; 2.①新法被废的痛苦与惋惜之情。首句既是写实,又寄寓了政治上的感慨。新法被废, 如梦消散,诗人内心无比痛苦、惋惜。尾句则直抒愁情。②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的哲理感悟。 中间两联通过对野草、鸣鸠、旧蹊、新径、朱门、画楼的描写,阐释自然有新陈代谢、人事有兴 废更迭之理。③知音难觅的孤寂与苦闷。“欲把一杯无伴侣”,写出了诗人想偕侣畅饮共叙却无人 陪伴的孤苦。 解析:“抨击了豪门贵族的奢侈生活”错,这句暗示世间人事的不断变化和富贵荣利的不足慕。 6.答案:(1)多情应笑我; 早生华发; (2)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 (3)封狼居胥; 赢得仓皇北顾 解析: 7.答案:1.A; 2.B; 3.C 解析:1.“息息相关”:比喻彼此呼吸都相互关联,形容关系非常密切,可指人,也可指事物。“休戚相 关”:比喻忧喜、祸福彼此关联。一般只能指有祸福可言的人、集团、国家等相互间的关系。第一 空应该是“息息相关”,故排除 B、C。“建章立制”:指建立章程,定立制度。“建功立事”指建立功勋, 成就大业。第二空应该是建章立制,故排除 D。“一心同归”:比喻齐心趋向同一目的。“殊途同归” 通过不同的途径,到达同一个目的地。比喻采取不同的方法而得到相同的结局。第三空应该是“一 心同归”。“薪火相传”:比喻学问和技艺代代相传。“一脉相承”:比喻某种思想、行为或学问之间有 继承关系。第四空应该是“薪火相传”,故选 A。 2.从词语搭配上,“蒙受”搭配不当,故排除 A、D。从词语排序上,正确的顺序是“劫掠”、“倒卖”、 “走私”;“成为国人心中难以抚平的伤痛,梦牵魂绕的等候”,故排除 C。 3.与下文“进入新时代,布局谋篇,大国外交,拓展塑造文物追索返还新局面。” 结构一致,三个分句 主语相同,可省略,故排除 A、B。先“实践创新再“合作共赢”故排除 D。 8.答案:1.有较高收入却不进行消费规划(日常消费无节制)、开销大于收入的人。 2.可以表示否定:这一现象是欲望与享受交织的产物,无节制的过度消费是一种放纵。 或者:大多数的过度消费是对所谓名牌的盲目追求,从心理上寻求一种认同感,同样是心理不成熟的 表现。 也可以表示赞同:我认为应理解包容。这实质是种超前消费,也许与传统的“节俭”相悖,但只是一种 个人选择,表现了人们对于高品质生活的追求。 或者:当代年轻人在工作学习等方面面临的诸多压力,他们只是通过消费方式奖励自己或寻求减压, 只要不损害他人无可厚非。 解析:1.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和概括信息的能力。题干要求概括什么是“隐形贫困人口”。在材料的 中.从“为什么给它加上了‘新’字呢?”以后的内容就是对“隐形贫困人口”特征的讲述.考生在概括的 时候要抓住关键词句进行概括。如“工资水平高于当地同龄人牧入平均值”、“在不做任何预算计 划的情况下”、“每次到月底.他们的存款数字就会急剧降为负数”,根据这三点可概括为.有较高收 入却不进行消费规划(日常消费无节制)、开销大于收入的人。 2.本题考查考生语言表达的简明、连贯、得体。题干要求针对“隐形贫困人口”成为热词这一现象, 写一段评述性文字。考生可以表示否定.也可以表示赞同,但要理由充分,有理有据.语言表达通畅 即可。 9.答案:共性:都借用了中国古币铜钱外圆内方的造型,代指金融之意。分述:中国银行,中间为“中” 字的变形;农业银行,中间为麦穗(或田字)造型,代表农业;工商银行,中间为“工”字的变形。 解析:解答此题需要先审清题目,图中有三个银行的标识,与中国古币铜钱相同,但是图案又不同, 中国银行里面是个“中”字;农业银行中间是个麦穗,也像个“田”字,工商银行中间是个“工”字,根据这 些发现与理解概括出他们的共性与不同点即可。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