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广东省高三语文学业水平合格考试总复习标准示范卷 1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1广东省高三语文学业水平合格考试总复习标准示范卷 1

普 通 高 中 学 业 水 平 测 试 合 格 考 标准示范卷(一) (时间 120 分钟,总分 150 分) 一、本大题 11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33 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城诺 B.愤斗 C.回股 D.象征 D [A.承诺 B.奋斗 C.回顾] 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万众一心,构建青藏.(zàng)高原的生态高地。 B.这家创立不满四年的公司,已成为国内电动农用无人直升机的佼佼..(jiǎo) 者。 C.历史的启迪.(dí)和教训是人类的共同精神财富。 D.三江之源,滔滔..(yǎo)江河水奔涌而下,养育了无数生命,开启了大河文 明。 D [滔滔(tāo)] 3.下面语段中,填入“( )”处标点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总统府是一个简单普通的房间;总统服是经过他自己改造的“中山装”;餐桌 上摆的没有山珍海味,没有美味佳肴( )他是世界上少有的“布衣总统”。 A.分号 B. 顿号 C.逗号 D.省略号 D [列举的省略,用省略号标明。] 4.在下列横线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长江流域,无疑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________之一。考古发现________,旧 石器晚期时代处于长江上游今云南境内的元谋人,与黄河流域今陕西境内的蓝田 人________。这个结论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A.发源地 表明 共存 B.发祥地 证明 并存 C.发源地 证明 并存 D.发祥地 表明 共存 B [“发源地”,河流开始流出的地方;“发祥地”,原指帝王祖先兴起的 地方,现用来指民族、革命、文化等起源的地方。“表明”,表示清楚;“证明”, 用可靠的材料来表明断定人或事物的真实性。“并存”,同时存在;“共存”,共 同存在。]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某电视台播出的《家庭幽默秀》节目,总是让观众忍俊不禁....。 B.老王是一位很有经验的警察,在熙熙攘攘的进站人群中望眼欲穿....。 C.他最喜欢在华灯初上之时,与一帮朋友徜徉在董子巷的街边茶室举杯小酌, 同享天伦之乐....。 D.小刘待人接物和颜悦色,古道热肠,每每让老人夸他细致周到,八面玲珑....。 A [B 项中“望眼欲穿”指快把眼睛望穿了,形容盼望殷切,用在此处不合 适;C 项中“天伦之乐”指家庭中亲人团聚的快乐,此处使用对象不对;D 项中 “八面玲珑”形容人处事圆滑,不得罪任何一方,用在此处不合语境。] 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神舟”系列载人飞船的美满发射成功,在中国航天史上书写了光辉的篇 章。 B.作家只有深深地扎根于生活的泥土里,才能写出反映时代的优秀作品。 C.由于汉字电脑录入技术的广泛运用,使人们书写汉字的机会越来越少。 D.能否彻底治理酒后驾车的乱象,关键在于有关部门严格执法。 B [A 项中词语搭配不当,应将“美满”改为“圆满”;C 项中缺少主语, 可将“由于”或“使”去掉;D 项中两面对一面,应去掉“能否”或在“严格执 法”前面加上“是否”或“能否”。] 7.对下列句子所用修辞手法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①当面不说,背后乱说。 ②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③谁是最可爱的人呢?我们的志愿军战士,他们是新时期最可爱的人。 A.①对比 ②比喻 ③反问 B.①对比 ②拟人 ③设问 C.①对偶 ②比喻 ③反问 D.①对偶 ②拟人 ③设问 B [对比的基本特点是“对立”,对偶的基本特点是“对称”。对偶主要是 从结构形式上说的,它要求结构相称,字数相等;对比是从意义上说的,它要求 意义相反或相近,而不管结构形式如何。①属于意义相反,运用的是对比。②句 没有出现喻体,运用的是拟人手法。③句是自问自答,运用的是设问。] 8.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以及乐曲与你之间的故事,如《童年》让你想起无忧无虑的童年生活。 ②不管你什么年龄,无论你走到哪里,只要你重新听到那熟悉的旋律,就会 触动你那颗敏感的心,引起你久久的怀念。 ③这些故事包括乐曲本身的故事,如《月光曲》与贝多芬、《二泉映月》与阿 炳。 ④感人的乐曲留给人的记忆是长久的。 ⑤想一想,哪一首最让你怀念,哪一支曲子最让你浮想联翩,由此你联想起 怎样的故事。 A.②④①⑤③ B.②④⑤①③ C.④②⑤③① D.④②①③⑤ C [从内容的内在联系和句子之间的上下内容的联系,可判断出④句是首句, ③①是上下句,由此判断出选项为 C。] 9.下面文字中画线的部分,表达都不得体的一组是( ) 您①寄奉的大作已收到。②过目后,深感对我的论文写作有③些许帮助,定 当④惠存。感激之情,无以言表,他日⑤光临贵府,当面⑥致谢。 A.①②⑥ B.③⑤⑥ C.④⑤⑥ D.③④⑤ D [①“寄奉”是敬辞,不能用于对方,改为“惠赐”;②“过目”指看一 遍,多用来表示审核,一般说对方,改为“拜读”;③“些许”指一点,不多, 改为“莫大”;④“惠存”是敬辞,改为“珍藏”;⑤“光临”是敬辞,改为“前 往”。]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0~11 题。 每年的 11 月 9 日是中国消防日,为提高人们的消防意识,提高报案效率,消 防部门对火警报案人提出了一些建议要点,制作了几条朗朗上口的宣传短语。 10.下列短语,表达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勿忘火警 119,危险时刻真朋友 B.联系电话不畅通,没有地址莫遗漏 C.起火物质讲不清,准备仓促好施救 D.无人引路准又快,指派专人留路口 答案:A 11.在上题的选项中,选择不恰当的一项,把序号填入下列括号中,分析其 不恰当的原因。 ( )不恰当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B.电话不畅通,没有地址,无法及时到达现场,应为“联系电话保畅 通,地址具体莫遗漏”。 C.讲不清起火物质,准备仓促不好施救。应为“起火物质要讲清,准备充分 好施救”。 D.“无人引路准又快”句子语意不通。应为“有人引路准又快,指派专人留 路口”。 二、本大题 7 小题,共 34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选段,完成 12~15 题。(19 分)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 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 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 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 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 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 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 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 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节选自《陈情表》) 李密,字令伯,犍为武阳人也,一名虔。父早亡,母何氏醮①。密时年数岁, 感恋弥至,烝烝②之性,遂以成疾。祖母刘氏,躬自抚养,密奉事以孝谨闻。刘氏 有疾,则涕泣侧息,未尝解衣,饮膳汤药必先尝后进。有暇则讲学忘疲,而师事 谯周,周门人方之游夏③。 少仕蜀,为郎。数使吴有才辩吴人称之蜀平泰始初诏征为太子洗马密以祖母 年高无人奉养遂不应命乃上疏曰:……(《陈情表》原文,省略) 帝览之曰:“士之有名,不虚然哉!”乃停召。后刘终,服阕,复以洗马征 至洛。司空张华问之曰:“安乐公④何如?”密曰:“可次齐桓。”华问其故,对曰: “齐桓得管仲而霸,用竖刁而虫流。安乐公得诸葛亮而抗魏,任黄皓而丧国,是 知成败一也。”次问:“孔明言教何碎?”密曰:“昔舜、禹、皋陶相与语,故得简 雅;《大诰》与凡人言,宜碎。孔明与言者无己敌,言教是以碎耳。”华善之。 出为温令,而憎疾从事,尝与人书曰:“庆父不死,鲁难未已。”从事白其 书司隶,司隶以密在县清慎,弗之劾也。密有才能,常望内转,而朝廷无援,乃 迁汉中太守,自以失分怀怨。及赐饯东堂,诏密令赋诗,末章曰:“人亦有言,有 因有缘。官无中人,不如归田。明明在上,斯语岂然!”武帝忿之,于是都官从事 奏免密官。后卒于家。 (摘自《晋书·李密传》) 【注】 ①醮(jiào):改嫁。②烝烝(zhēng):热切的样子,形容李密对母亲思 念之深。③游夏:孔子的学生子游、子夏,品格好,资质高。④安乐公:刘备之 子刘禅。 1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数使吴/有才辩吴/人称之/蜀平泰/始初诏征为太子洗马/密以祖母年高/无人 奉养/遂不应命/ B.数使吴/有才辩/吴人称之/蜀平/泰始初/诏征为太子洗马/密以祖母年高/无人 奉养/遂不应命/ C.数使吴有才辩/吴人称之/蜀平泰始初/诏征为太子洗马/密以祖母年高/无人 奉养/遂不应命/ D.数使吴有才辩/吴人称之/蜀平泰/始初诏征为太子洗马/密以祖母年高/无人 奉养/遂不应命/ B [“吴人”指“吴国之人”,中间不可断开;据本文前后的语境可知,李 密是不愿应晋朝皇帝的任命的,这就表明,被任命是发生在蜀亡之后,故“蜀平” 后应断开。据此确定选 B。正确的断句应为:数使吴,有才辩,吴人称之。蜀平, 泰始初,诏征为太子洗马。密以祖母年高,无人奉养,遂不应命。] 1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 分)( ) A.臣以.供养无主/猥以.微贱 B.急于.星火/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 C.但.以刘日薄西山/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D.臣之.进退,实为狼狈/报养刘之.日短也 C [A 项,前“以”为介词,意为“因为”,后“以”为连词,相当于“且”; B 项,前“于”表比较,相当于“比”,后“于”表对象,相当于“对”;C 项, 都为表示范围副词,意为“只”;D 项,前“之”放在主谓之间取消独立性,后 “之”结构助词,相当于“的”。] 14.下列对《陈情表》选段的理解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 分)( ) A.这几段文字叙述了朝廷屡次征召催逼,自己辞不赴命,进退两难的处境, 提出了“愿乞终养”的要求。 B.选文第一段分别以“逮”“寻”两个时间副词领起,接连叙述两次征召, 一次“辞不赴命”,一次“辞不就职”,原因都是祖母“供养无主”,与全文首 段呼应。 C.选文第一段连用“察臣”“举臣”“拜臣”“除臣”到“责臣”“催 臣”,不仅文法错落,显出由弛而张、逐步紧迫的情势,同时也体现出先恭维皇 恩浩荡,后申诉委屈矛盾的心理层次。 D.在选文末,作者以两个年龄数字的对比,说明报国日长,尽孝日短,表明 忠孝难以两全,有力地证明自己只好舍忠而取孝的抉择的正确性,以使皇帝心甘 情愿地批准他的请求。 D [D 项,列举数字,说的并不是“忠孝难以两全”,也不是要“舍忠而取 孝”,而是言孝不碍忠,自己将先尽孝而后尽忠的抉择。] 15.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有暇则讲学忘疲,而师事谯周,周门人方之游夏。(5 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孔明与言者无己敌,言教是以碎耳。(5 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李密)有空闲的时间他就讲学,忘记了疲劳,并且拜谯周为师,谯 周的弟子把他比作孔子的优秀学生子游、子夏。 (2)和孔明说话的人没有能和孔明水平相当的,因此孔明的言论教诲就要具体 细碎。 参考译文: 李密,字令伯,是犍为武阳(今四川省彭山县)人,他的另一个名字叫李虔。父 亲很早就去世了,母亲何氏再嫁。当时李密只有几岁,他恋母情深,性情淳厚, 于是因(此)生病。祖母刘氏亲自抚养他,李密侍奉祖母因为孝顺和恭敬闻名当时。 祖母刘氏一有病,他就哭泣,侍候祖母身旁,夜里未曾脱衣,为祖母端饭菜、端 汤药,他总要尝过之后才让祖母用。(李密)有空闲的时间他就讲学,忘记了疲劳, 并且拜谯周为师,谯周的弟子把他比作孔子的优秀学生子游、子夏。 (李密)年少时(在)蜀汉做郎官。多次出使吴国,颇有辩才,吴人称赞他。蜀汉 平定后,泰始初年,晋武帝委任他为太子洗马。李密因为祖母年高,无人奉养, 没有接受官职。于是上书说:……(《陈情表》原文,省略) 晋武帝阅读《陈情表》后说:“李密这个人,不是徒有虚名。”于是就停止征 召他。后来刘氏去世,守丧期满除去丧服,再一次征用他到洛阳做太子洗马。司 空张华问他说:“安乐公这人怎样?”李密说:“可以和齐桓公相并列。”张华问其 中的缘故,(李密)回答说:“齐桓公得到管仲而称霸诸侯,用竖刁而使自己死了不 得埋葬,尸虫流出户外。安乐公得到诸葛亮而抵抗魏,任用黄皓却丧了国,由这 知道成败是同样的。”张华接着问:“孔明的教诲为什么那么细碎具体?”李密说: “过去舜、禹、皋陶相互说话,所以言辞简洁优雅;《大诰》中与普通人说话,适 宜细碎具体。和孔明说话的人没有能和孔明水平相当的,因此孔明的言论教诲就 要具体细碎。”张华认为他的话对。 (后来)到外地做温县的县令,很讨厌下属官吏,曾经给人写信说:“庆父这种 人不死,鲁国的灾难不会停止。”他的下属把信的内容禀告了司隶,司隶因为李密 在县城的名声清廉谨慎,没有弹劾他。李密有才能,常盼望转回朝廷做官,可是 朝廷中无人做后盾,于是被调到汉中做太守,他自己因为不如意而心怀怨恨。等 到皇帝在东堂赏赐酒席,让李密作诗时,他在诗的末尾说:“我这人也有心里话, 说来话长。做官却朝中无人,不如回家种田。圣明的皇帝高高在上,(我的)这番话 哪会正确啊!”武帝对此很生气,(识相的)都官从事马上奏请罢免李密的官职。后 来他死在自己家中。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 16~17 题。(9 分) 秋兴八首(其一)① 杜 甫 玉露②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③,塞上风云接地阴④。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⑤,白帝城高急暮砧⑥。 【注】 ①此诗是诗人 55 岁时,于安史之乱后大历元年(766)旅居夔州时的作 品。②玉露:秋天的霜露,因其白,故以玉喻之。③兼天涌:波浪滔天。④接地 阴:风云盖地。⑤催刀尺:指赶裁新衣。⑥急暮砧:黄昏时急促的捣衣声。砧, 捣衣石。 16.首联叙写了怎样的景物特点?有什么作用?(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本诗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在抒情方式的运用上有什么特点?(5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6.用“凋伤”“萧森”给意境笼罩着败落景象,气氛阴沉,定下全诗 落寞、郁闷的感情基调。 17.本诗抒发了悲秋之情及对故乡的思念。在抒情方法上采用了直接抒情和 间接抒情(融情于景、借景抒情)相结合的方式。(意对即可) 1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________________ , 蓝 田 日 暖 玉 生 烟 。 此 情 可 待 成 追 忆 ? ________________。(李商隐《锦瑟》) (2)斜阳草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永遇乐·京口 北固亭怀古》) (3)________________,而不知其所止;________________,羽化而登仙。(苏 轼《赤壁赋》) 答案:(1)沧海月明珠有泪 只是当时已惘然 (2)寻常巷陌 人道寄奴曾住 (3)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三、本大题 3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9~21 题。 ①城市从发端之日起,就由形形色色的人组成。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军事、 贸易和迁徙进一步推动了多元文化的碰撞和融合,也形成了每一座城市的独特气 质。这种气质一方面基于一个城市的文化底蕴和创意产业;另一方面则集合了城 市中各个社会群体和阶层的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 ②今天,世界各国的人们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更为关注文化自由以及文化的识 别性。全球化下的城市文化面临着来自各个方面的冲击。信息和人员的大量流动 使得城市之中强势文化和弱势文化、异域文化和本土文化、移民文化和主流文化 之间的碰撞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强度。 ③多元文化同时影响着历史和未来的和谐。越来越多的城市管理者认识到, 一个兼顾了历史和未来、促进多元文化和谐共存的文化战略,以及融合之中的个 性,即鲜明的文化识别,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一环。 ④和谐的理念蕴藏在中国古老文化之中。中华文化推崇人际之和、天人之和、 身心之和。《礼记》在描绘大同社会时提出:“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 讲信修睦。”《论语·子路》记载有:“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⑤在社会学上,和谐是指一种社会安定平和的状态。如《左传》所言:“八 年之中,九和诸侯,如乐之和,无所不谐。”中国的先秦诸子也都在各自的著述 中设想了和谐社会的图景。同时,和谐也见诸西方先贤的理想。古希腊哲学家毕 达哥拉斯系统地提出了和谐说,和谐包含着对立和统一。同一时期的另一位哲学 家赫拉克利特进一步提出了“看不见的和谐比看得到的和谐更美好”的主张。而 在《理想国》和《法律篇》里,柏拉图也开始寻求“整个社会将获得非常和谐的 发展,各个阶级将获得自然赋予他们的那一份幸福”的美好状态。 ⑥数百年来,人们对“和谐城市”模式的探讨,从来没有停止过。从“乌托 邦”到 18 世纪的“理想城市”,再到“田园都市”的一系列的理论、主张和模型 无不在探索如何建立城市在空间上、秩序上、精神生活和物质吐纳上的平衡与和 谐。自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随着环境问题和发展问题的日趋严重,可持续发展 的理念应运而生。各国政府提出的发展战略大多围绕如何重建人与城市、人与自 然的和谐而展开,目的是最终达到现在与未来之间的和谐。由此可见,对“和谐 生活”和“和谐城市”的追求和实践贯穿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并且越来越彰显 在人们为城市的明天所描绘的蓝图之中。 ⑦建立“和谐城市”,是从根本上立足于人与自然、人与人、精神与物质的 和谐,在形式上体现为多文化的和谐共存、城市经济的和谐发展、科技时代的和 谐生活、社区细胞的和谐运作以及城市和乡村的和谐互动。“和谐城市”的理念 对城市管理和城市规划提出更新的挑战,并将之引入更高的境界。 (选自《上海世博主题问答》) 19.下列有关“和谐”与“文化”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信息和人员的大量流动使得城市之中强势文化和弱势文化、异域文化和本 土文化、移民文化和主流文化之间的碰撞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强度,从而使和谐成 为城市发展重要的主题。 B.城市由形形色色的人组成,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军事、贸易和迁徙进一 步推动了文化的碰撞和融合,使城市和谐的因素变得越来越复杂。 C.越来越多的城市管理者认识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应该注重兼顾历史和未 来的多元文化状态,制定促进多元文化和谐共存的文化战略并融合其中的个性。 D.城市的独特气质一方面基于一个城市的文化底蕴和创意产业,另一方面则 集合了城市中各个社会群体和阶层的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 B [“使城市和谐的因素变得越来越复杂”强加关系,推断错误。] 20.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人们对“和谐城市”模式的探讨,数百年来从来没有停止过。从“乌托邦” 开始的一系列理论、主张和模型都在探索如何建立城市在空间上、秩序上等方面 的平衡与和谐。 B.随着环境等问题的日趋严重,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应运而生。各国政府提出 的发展战略大多围绕如何重建人与城市、人与自然的和谐,最终达到现在与未来 之间的和谐展开。 C.作者强调了立足于人与自然、人与人、精神与物质的和谐在建立和谐城市 中的重要性并且认为这些是建立多元文化“和谐城市”的根本。 D.多文化的和谐共存、城市经济的和谐发展、科技时代的和谐生活、社区细 胞的和谐运作以及城市和乡村的和谐互动是和谐城市的表现形式。 B [偷换概念,原文只是围绕如何重建人与城市、人与自然的和谐两方面展 开讨论。] 21.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礼记》中“大同社会”描绘出的“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 能,讲信修睦”体现了一种和谐的理念,而和谐的思想也见诸西方先贤的理想。 B.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提出的和谐说包含着对立和统一,即通过事物内 部的对立斗争,产生矛盾的各种因素或者说各方力量的均衡,从而诞生统一而又 稳定的和谐。 C.与毕达哥拉斯同一时期的另一位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进一步提出“看不见的 和谐比看得到的和谐更美好”的主张。可以说他强调了精神层面的和谐的重要意 义。 D.在《理想国》和《法律篇》里,柏拉图也开始寻求并找到了“整个社会将 获得非常和谐的发展,各个阶级将获得自然赋予他们的那一份幸福”的美好状态。 D [曲解文意,原文中并没有“找到了”的意思。] 四、本大题 3 小题,共 14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22~24 题。 信封上的大头菜 马 犇 代写是个老行当,多在邮局附近出摊。少时,一两家;多时,十多家。 这个行当无需太多东西,一张桌,一沓纸,一支笔足矣。讲究的代写人,会 使专用笺纸,且以毛笔书之。但多数代写者只用钢笔,纸也就地取材,机关、企 业、学校的稿纸都有人用。 代写多是代人写信,偶尔也代写诉状、遗嘱、传记、家史。代人写信并不复 杂,顾客口述大概内容,代写人书之。也有代写回信的,不识字的人拿来收到的 信,请代写人读信,然后将回信的大致内容告知代写人。 代写冯不是最早的代写者,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才加入队伍。选择代写,并不 是因为他已从工厂病退,而是另有他因。 代写冯秉持着自己的原则,每写完一封信,就忘掉内容,在写信的过程中尽 可能准确地呈现出顾客的想法。加之其价格在同行中最低,所以找他代写的人特 多。 与别人不同的是,当有人往台湾寄信时,代写冯写信封前,都会与顾客商议, “同志,请允许我在信封背面画一个代写摊的标志”,多数顾客不会拒绝,或者说 并不在意,因为别说他画个标志,就是涂满信封,邮资也不变。 代写摊的标志是个大头菜,下面写有“大头菜·冯”。后来为提高效率,代写 冯刻了枚章,上置大头菜图案,下刻文字,极易辨识。 解放前,淮城有不少人在南京加入国民党,蒋介石兵败台湾前,有很多淮城 籍的国民党军官回乡将亲友带走。所以后来,淮城往台湾寄的信,往往比寄往周 边的信还多。 代写冯清楚地记得,他六岁时,哥哥十岁,身为国民党军官的舅舅回乡省亲, 在冯家小酌,自己和哥哥在院里玩耍,哥俩路过堂屋时,舅舅立即召唤哥哥。谁 也没想到,饭毕,哥哥即被带走。从此,一条海峡分隔开哥俩。 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两岸掀起寻亲潮。由于老家所处的街巷已被更名数次, 即便哥哥记得旧址,信也会被打回。而哥哥的地址,代写冯更是一无所知。 令哥俩终生难忘的或许只有大头菜,因为他们小时候,家里有个腌制老卤大 头菜的作坊。当年,站在巷口,就能闻到大头菜那极为特殊的香气。 那些年,因为贫困,大头菜被广泛食用。虽然条件艰苦,但淮城人一直乐观, 他们尝试着“细做”大头菜,且将腌制大头菜的卤留下来,像传家宝一样传下去, 到了第二代甚至第三代,卤仍在缸里。用老卤腌制大头菜成了当地的习俗。 旧时岁月,老卤大头菜不仅让单调的饮食多了些滋味,还给困窘的生活提了 鲜。后来,生活水平提高了,但老卤大头菜并没消失,它成了淮城人的情结。再 后来,它在外地也红火起来。淮城有民谚:“大头菜不是菜,出门人往外带。”淮 剧《补缸调》更为直白:“河北闻名大头菜,招来宁沪大客商。肩挑车运到码头, 货到南边用船装。远销南京和上海,还有扬州和镇江。河北地方腌切户,家家都 有腌菜缸。” 《补缸调》里的河北,即河下古镇北边的河北村。代写冯家正住在河北村, 当年,哥俩餐餐都离不开自家的大头菜。 代写冯干了十多年,代写的寄往台湾的信有数百封。一个冬日,梁二拿来台 湾亲戚的回信,代写冯照例读给梁二听,除了梁家的信,还有张宣纸,几列隽秀 的毛笔字,上书——近日,几位淮城籍友人相聚,席间,谈及家乡的大头菜,梁 君便拿出一封来自家乡的信,信封背面钤着大头菜的印。梁君说淮城有个代写摊, 所代写的来台的信皆有此印。“大头菜·冯”,代写摊莫非恰是吾弟所设吧,今借 梁君的信,附上通联。含泪盼复。 代写冯热泪盈眶,他做梦也没想到,这个笨方法竟能找到哥哥。代写冯替梁 二写完信,即给哥哥写信,一口气写了十多页。自此,哥俩频繁通信。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哥哥回乡,五十年了,哥俩终于重聚家乡。代写冯做 了很多家乡菜,还特意放了碟老卤大头菜。令代写冯意想不到的是,哥哥从包里 拿出一个从未开封的小坛。这是当年离淮时,母亲塞给他的。 哥俩夹起大头菜,老泪纵横。 (选自《小小说月刊》,有删改) 22.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小说开篇交代了代写行当的出摊位置、所需用具、代写内容等,既向读者 介绍了这一传统行当,又为引出小说主人公代写冯作了铺垫。 B.小说插叙了淮城籍国民党军官在蒋介石兵败台湾前带走亲友的情节,说明 了故事发生的历史背景,也解释了代写冯选择代写的原因。 C.“由于老家所处的街巷已被更名数次”,交代了代写冯在别人的信封上写 “大头菜·冯”的一个重要原因,也从侧面表现了新中国的面貌日新月异。 D.小说引用有关大头菜的谚语和淮剧内容,说明大头菜是淮城人家家户户生 活的必备之物,语言通俗直白,具有浓郁的民俗风情和地方色彩。 C [“从侧面表现了新中国的面貌日新月异”,文中无此意。] 23.请概括代写冯的形象特征,并结合作品简要分析。(5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有智慧。老家街巷的地址更名数次,哥哥的地址一无所知,代写冯 利用替别人代写家信时在信封上留下独特标志的方式,寻找哥哥。(2)重亲情。代 写冯六岁时哥哥被舅舅带去台湾,他一直在寻找哥哥。(3)有耐心(坚持不懈)。代 写冯干了十多年,代写的寄往台湾的信有数百封。(4)做事有原则。每写完一封信, 就忘掉内容,在写信的过程中尽可能准确地呈现出顾客的想法。(5)谦和有礼。当 有人往台湾寄信时,代写冯写信封前,都会与顾客商议,“同志,请允许我在信封 背面画一个代写摊的标志。”(答出三点即可) 24.“大头菜”在小说中有什么样的作用?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大头菜”是小说的线索。代写冯借“大头菜”标志寻亲,兄弟俩 因大头菜得以相见。小说围绕“大头菜”行文,有利于展开故事情节,让情节前 后呼应,使小说结构清晰。(2)“大头菜”是主人公感情的载体,是兄弟联系的纽 带。以“大头菜”为中心有利于突出代写冯有智慧、重亲情的形象。(3)“大头菜” 是亲情、乡情的象征。以“大头菜”为中心表达了亲情难断、故土难舍的主题思 想。 五、本大题 1 小题,共 60 分。 25.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易中天教授在《闲话中国人》中说,人生有三“得”,即学习时沉得住气,成 功后弯得下腰,失败时抬得起头。这三“得”也是一个人为人处世的准则和必备 的素质。 对上述“三得”,你有何体验或思考?请选择其中的“一得”,自选角度, 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 700 字的文章。 【立意探索】 首先要注意“得”前面的限定语:“学习时”“成功后”“失 败时”,这三个限定语既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生活,让他们有话可说,又注重引 导学生思考一些诸如成功与失败的人生态度方面的问题。可选其中“一得”行文, 也可综合行文。 第一,“得”是写学习时要沉得住气,如记叙学习时沉住气的表现或具体做法 (如能拒绝诱惑,能心无旁骛,能放下包袱,不自暴自弃,不怨天尤人等),或论述 为什么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沉得住气的原因、意义等;人生在世,必须沉得住气。 沉得住气,是事业的开始;沉得住气,是成熟的标志。有时候,沉得住气,需要 韬光养晦,需要高瞻远瞩,才能有所作为。 第二,“得”实际是要求学生思考如何对待成功的问题,“成功后弯得下腰” 可以理解为“不过分沉醉于暂时的成功而停止不前,仍需‘弯得下腰’继续前行”, 或成功后不能自负、自傲,甚至功劳独揽,否则成功也是失败之母。弯得下腰, 告诉我们处世要低调。 第三,“得”是限定在“失败时”,论述为什么要“抬得起头”,或阐述如何“抬 得起头”,或记叙“抬得起头”的表现即可。抬得起头,是少年壮志不言愁的激烈 情怀,也是君子心底坦荡荡的优雅自信。人生天地间,当活得豪迈,活得潇洒, 昂首挺胸,显出一股压不倒摧不垮的正气,展示豁达宽广的胸怀。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